网络传媒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4 10:40: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传媒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传媒论文

篇1

1.网络传媒的虚拟性使高职院校学生网上交往缺乏诚信

在一定程度上,非道德行为在高职院校学生中大肆流行,遵守“诚实”的价值认同,“信仰”的标准在互联网上会大大降低,自得其乐,使用随机的互联网很受欢迎。上网聊天,主要是高职院校学生交往的形式,但在聊天中,高职院校学生不会不使用他们的真实姓名和地址,不健康聊天的话题和内容对他们来说没有道德约束。

2.网络传媒行为主体的无约束性淡化了高职院校学生的责任感

在网络媒体中是没有政府,没有警察,没有军队,没有等级之分,没有贫困和歧视,那里的人们摆脱现实社会的管理和控制,摆脱道德和社会舆论的限制,使高职院校学生为所欲为的冲动。高职院校学生在网上,很容易忘记自己的社会角色,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观念,有做一些不道德和非法行为的冲动。

二、心理健康教育预防高职院校学生网络传媒诱错现象的有效性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完整的内涵包括:一是提高自身素质,不断优化高职院校学生,目标,内容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设计的实施方法的教育环境,遵循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特征,以发展高职业院校学生的网络媒体健康教育活动;二是高职院校学生要认识和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信息,增强自控力;三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意志和信念的过程,产生积极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网络行为。

1.预防网络传媒诱错现象基本原理

从心理学的角度对网络媒体诱错现象在进行分析,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对网络媒体诱错现象能进行解释。故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能预防高职院校学生网络传媒诱错现象学生发生。网络媒体引起的诱错现象是人类社会使用网络资源引起的,产生和存在是社会不然的结果,它是人类和社会本身的缺陷。网络媒体中引起诱错现象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成反比,人与社会,不断自我改进和发展,能有效的避免网络媒体诱错现象。因此,预防网络媒体诱错现象,应着眼于一个人的自我完善,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文化,生理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健康全面发展。

2.心理健康教育功能与网络传媒诱错现象预防基本原理的契合

为了有效预防的网络媒体传媒诱错现象,关键在于个人自我完善的教育,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生理和心理素质的境界的良性发展,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在社会价值观,社会规范认同和遵守。心理健康教育是世界观的教育,人生观教育,法制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使高职院校学生能够适应的道德和行为的社会需求。

三、心理健康教育预防高职院校学生网络传媒诱错现象的措施

1.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的优化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保障的目的。高职院校学生的日常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教育部门要求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出发,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教室、宿舍、班级和学生社团为载体,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心理认知教育,培养学生情绪稳定,优化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发现、判断和解决现有的网络信息问题的能力,确保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圆满完成学习任务,促进学生的成长。

2.优化网络环境

目前,网络环境影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心理的速度,强度,深度和广度。网络的能发挥其积极作用,但是也能有负面的影响。如何避免网络传媒的诱错行为,首先教师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上网的指导和培训,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其次,使网络教育进课堂,网络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作为教材来教导学生,培养学生主动识别互联网上的信息;最后是让网络教育进行学生活动。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的特点,有不同的爱好和特长,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活动,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专业知识。

四、结论

篇2

>> 浅析传统媒体网络化的发展与融合 网络评论与传统媒体评论的异同 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 网络带来传统媒体发展的“新转型” 网络时代传统媒体转型 传统媒体转型的社交化路径 浅析传统媒体转型的原因、难点与路径 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 传统营销模式的网络化转型 网络时代传统媒体新闻评论创新的思考 媒体融合下的网络文艺评论 传统媒体转型的框架探析 传统媒体转型的思路研究 微博评论对传统媒体的启发 论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理性传播 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与新媒体的平台化发展 传统媒体的网络梦想等 传统媒体转型初探 网络新闻发展对传统媒体转型的影响与启示 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路径初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7年1月5日。

③于双、杨竞:《专家学者研讨新媒体时代文艺评论――新媒体时代文艺评论更要接地气》,《辽宁日报》,2016年9月23日第14版。

④潘治琦、靖鸣:《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突围》,《新闻与写作》,2014年第6期。

⑤李宝华:《“狂欢”理论视域下新一代网红传播学解读》,《今传媒》,2016年第8期。

⑥夏潮:《全媒体时代语境下文艺评论的机遇与挑战》,《艺术百家》,2015年第1期。

篇3

【关键词】网络;播音主持;现状;特点

1、引言

随着近些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传媒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播音主持人作为媒体与观众的直接纽带,早已经称为了媒体竞争的主要力量之一,其对于媒体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诚如前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徐光春在一次学术年会上所言:“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在广播电视大发展的形势下是大有可为的,责任重大。从某种程度上,广播电视工作水平高不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播音员、主持人的水平[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媒体在当下的传媒环境中已经成长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而这种力量的核心仍然与播音主持人息息相关,网络播音主持很大程度上依赖播音人员的专业能力、文化能力、采编能力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其对于网络传媒设备的认知和网络本身的了解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网络传媒的质量。

2、目前网络播音主持的主要人群

2.1依托网络平台的广播电视新闻播音主持

目前无论是地方广播电视台亦或是中央广播媒体,都充分认识到了网络的重要性,纷纷建立了网络平台作为自身的必要补充与支撑,这也导致媒体传播途径已不再局限于传统形式。但这类播音主持人并不能单纯的归纳为网络播音主持,因为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只是被动的换了一个传播平台,其风格与内容并未与传统传媒有明显区别,中国很少有网络电视台拥有自身的专职主持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种网络平台与电视台的简单关系。目前我国网络电视节目绝大多数数字资源都是来自中央电视台,或是少数地方电视台的链接,除开数字资源,因为网络传媒的多样性,也有很多节目逐渐采取微博、短信等作为互动的平台,以期提高节目质量并扩大节目的影响力。这些都是网络传媒的衍生,但其主要作用仍然只是辅助或者是补充,极少有传媒集团以此为传播的主要途径,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关注。[2]

2.2利用网络进行有声语言创作的个体及专业群体

当下的网络媒体和广播电视为了抢占传媒市场,积极扩大自身在国内的影响力,大多数都有开设播客平台。这种新颖的传媒方式吸引了一大批普通受众参与其中,他们或利用自身的摄像设备及录音设备,或采取与媒体集团合作的方式,进行音频视频素材的创作或再创作。客观来讲,这些作品肯定会与专业制作有质量上的差距,但通过网络媒体的放大作用,其播音主持人已经彰显了自足够的个人魅力。这个群体中也可以细分为专业群体和业余爱好者两个部分,专业群体主要来自一些企业或门户网站设置的播音或主持人员,例如在广大网民中有着极大影响力的大鹏及罗振宇等等,业余爱好者则是这个群体的生力军,虽然无法在更广阔的平台上有所作为,但在某些领域有着不菲的声望,例如众多知名游戏解说及语音平台的主播。

3、网络播音主持的特点与要求

3.1现场即时性

网络播音主持的很大一个特点就是现场即时性,因为对于节目的拍摄制作质量要求没那么高,故而允许播音主持人或者素材采集人员利用随身便携设备对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情进行即时播报,并且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进步,这些便携设备正在朝着高质量、高普及性的方面发展。甚至目前已经出现播音主持人与观众群体联合采集素材的网络传媒形式,观众的数量能够在极大的程度上保证突发事件的可直播性,例如在最近的几次地震灾情中,广大群众及志愿者愿意积极配合网络媒体随时对救灾援助进行第一时间的播报,使得很多第一手信息并不是通过传统的电视广播才被全国人民所了解,这就是网络传媒力量的初步体现。

3.2恒久的不确定性

固然网络传媒有现场即时性,但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性导致网络传媒有其恒久的不确定性,这就对于网络播音主持人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带来极大的考验。网络作为一个对全世界人民开放的公共场合,容纳着各种思想、心态与价值观,对于社会上的一些敏感问题,或多或少都会引起一定的共鸣,一旦这种共鸣为更多的受众传播渲染,很容易变成社会热点问题。特别是一些容易爆发群众情绪的问题,对社会的安定和谐有着重大的影响,这就对网络播音人员的政治素养和思辨能力有更高的实践要求。

3.3交际能力和亲和力

网络传播与传统传媒形式的另一个巨大的区别体现在传播方式上。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大众平台,所有观众都有在网络上表达观点的自由,也都有传播语音和视频信息的能力,对于媒介的选择,网络上的观众更有自,故而想要在网络传媒上做好播音主持工作,交际能力和亲和力必不可少,甚至可以说网络播音主持的传播方式就是人际传播。但也有一些网络播音主持人错误的认为亲和力即是无底线的和观众打成一片,甚至为了迎合一部分观众而做出不合符公众人物形象的举止言行,这显然不是网络播音主持的正确理解,如何在做到亲和平易又不失播音主持人的素质涵养,是值得每一个网络播音主持人员深思的问题。

3.4舆论引导者兼顾制造者

播音主持人在传统媒体节目中只能在局限的环境中,在规定的时间内与参与节目的观众进行沟通交流,而现场观众或者嘉宾必然无法代表所有观看节目的人的看法和思想,甚至都并不是所有参与节目录制人员都有机会去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就导致节目的大多数话语权在播音主持人手里,更多执行的是引导舆论。网络传媒更重要的是全民的参与,也正因为前文所言观众的多样性、思潮及价值观的多样性,导致网络播音主持人除了为社会国家的大局观来引导舆论,还可以在开放式的网络上面把握舆论的制造权,尤其在社会热点问题即将成为焦点时,可以积极利用舆论制造的优势进行适当的、符合大局观的干预,分散参与者的注意力,这些都需要网络播音主持人对于自身的定位有明确的认知。

4、总结

网络媒体的兴起严格将讲来也就十年不到的时间,很多网络传媒平台的建设还不完全,对于网络传媒的理论研究甚至还很缺乏,网络播音主持专业学习更是只能凭借工作者自身的理解和钻研来进行,这既是对相关从业者的挑战,也是给及这些挑战者的机遇,君不见网络上几人兴起几人浮沉。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充实自身的涵养素质,培养自身播音主持的综合能力,才能在当今网络平台上游刃有余,推动网络传媒积极发展的同时推动自身播音主持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篇4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视媒体实现了媒介自身功能的扩展,由大众传播媒介的舆论宣传工具扩展到了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远程教育等领域。高校电视台在解决我国当时教育资源短缺,尤其是教师资源短缺问题,以及为我国的社会文化普及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大规模传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从而,我国形成了规模庞大的远程电视教育传输与收视网络,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提高民族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传播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方式得到了蓬勃发展。它的兴起与繁荣使传播环境发生了巨变,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传播模式的格局,由此对高校电视台的生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给其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在新传播环境下,电视技术与计算机网络的整合发展将是高校电视台未来的发展趋势。计算机网络和电视媒介的融合以及高校电视传输的网络化,并没有构成高校电视的发展危机,而是高校电视在网络时展的拓展和延伸。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传统电视制作与传播提供了更先进、更广阔的表现手段,使高校电视的传播功能更为强大和快捷。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实现网络与教育电视的相互交流和相互渗透,拓展高校电视制作与传播的领域,改进、扩展和丰富高校电视的传播功能,使高校电视的参与性更加广泛,使高校电视资源更好地实现共享,使高校电视节目更加人性化、互动化,使其更好地满足受众对教育信息多样化、多元化的需求。作为高校传统传播主力的闭路电视,在网络传媒的挑战和推动下,实现了与网络传媒的整合,必将会呈现出全新的传播态势和强大的生命力。

2网络化传播对高校电视发展的促进作用

高校电视与网络传播一体化整合发展,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优势,可以克服传统电视传播的诸多缺陷。换句话说,网络化传播对高校电视的发展有深层次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1)网络化传播增强了高校电视的传播时效

校园闭路电视传播由于按传统线性流程播出,最大的缺点就是稍纵即逝。这对于生活工作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来说,存在诸多不便。而电视和网络一体化整合使节目内容既可同步实况播出,也可异步传播。另一方面,传统电视节目内容的更新往往受制于节目板块进程的整体安排,很难突破。而网络中的电视节目内容则可以超越线性流程而随时进行更新,并与用户见面,从而大大加强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

2)网络化传播提高了高校电视的收视率

传统的高校闭路电视节目由于按线性流程播出,用户只能根据节目时间表和节目预告查寻节目内容信息,收视率较低。而电视传播和网络传播一体化整合后,通过强大的网络搜索功能,用户所需的节目信息迅速呈现在电脑屏幕上,极大地加强了接收节目的确定性和针对性,提高了接收信息的效率。

3)网络化传播增强了高校电视传播的双向互动

传统的传播方式,基本上属于单向和被动的传播方式,用户只能通过直接或间接对电视机或收音机进行控制来体现微弱的主动性,通过电话、信件体现微弱的双向互动性。而电视传播与网络传播的一体化整合,使电视发展到由点到点的双向交互式的传播水平,充分体现出人的主动性和传播的双向互动性。由用户根据自己的时间、地点、兴趣主动搜索,选择节目的内容,控制节目的播放,有效地克服了传统校园闭路电视线性传播所导致的受众的被动状态。

4)网络化传播扩展了高校电视的传播容量

高校传统闭路电视的信息容量只能局限在有限的时间段内,信息流量变得非常有限。而电视传播和网络传播的一体化整合突破了传统电视传媒线性播出的流程,使所有信息都可以同时呈现在网上,从而大大增加了电视播出的信息容量。

5)网络化传播扩大了高校电视的传播区域。

原来的闭路电视节目的覆盖范围受制于闭路电视网的范围,覆盖区域一般较小。而电视传播与网络传播一体化整合后,电视节目不仅可在高校校园内传播,而且通过互联网络,任何电视节目均可迅速实现全球性传播。

3制约高校电视和网络传播一体化的因素

虽然,网络化传播对高校电视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辨证的看到,在高校乃至现有的传播环境和网络环境下,电视传播与网络传播的整合发展仍然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1)校园主干网络虽然采用光导纤维,但接收终端的网线仍然采用普通双绞线,使传输效率大打折扣。这种干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网络条件与数字时代的信息流通要求极不相称。而对高校来说,由于校园网络拥挤所导致的网速缓慢、视频传输不畅等因素,制约了网络电视节目的质量,从而影响了部分师生上网观看电视的积极性。

2)高校闭路电视系统和校园网络受制于资金、设备、人员等方面的因素,存在设备老化、制作流程复杂导致内容更新缓慢等问题。

4高校电视与网络传播一体化对高校电视提出的新要求

1)对高校电视从业人员提出的新要求

应对激烈的电视媒体业的挑战,高校电视与网络传播一体化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从业人员有文理并重、终身学习、与时俱进的观念和敬业爱岗、诚实守信的职业操守。在高校电视这个团队中,需要更多复合性人才,他们应是既会编导,又懂摄像,还能够后期制作,是一专多能的多面手,这样才能满足网络时代高校电视发展的需要。

2)对高校电视的技术含量提出的新要求

网络时代的电视节目后期制作很大程度上采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在电脑平台上运作,集平面视觉设计、三维制作于一体。一个节目已经不是简单地靠单一的软件就能实现,需要多种软件甚至是不同的技术平台来实现,不仅涉及计算机技术,而且还有多媒体制作技术以及网络技术。

3)对高校电视节目的内容提出的新要求

高校电视的定位是“教育”,因此注定了其节目内容要以其教育内涵建设为主体,它是赢得更多学习者的关键,是其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网络时代,高校电视应大力提高节目内容的质量,从节目的知识结构组织、表现形式、教学内容的设计等多方面打造精品课程,逐渐消除“课堂搬家”的现象。在节目的宽容度上也要向多元化发展,服务层次应尽量满足高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需求,发挥高校电视的教育张力。

4)对高校电视的管理与工作理念提出的新要求

统筹规划,走信息资源联合开发、资源共享的道路,不再由高校某一部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信息资料构成的,而是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按照高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内在规律,确立目标和任务,按各自不同的特点形成若干分工协作、优势互补,最终形成集约的管理模式。

在崭新的管理模式下,我们还应看到,任何一种传播方式只有充分发挥个体优势,才能经受得起新型传播方式的冲击和挑战。报纸、图书和杂志等印刷媒体无论在广播、电视盛行的时代,还是在当今的网络时代,始终经久不衰,正是因为电子书籍无法替代纸张印刷品的诸多传播优势。同样,电视和网络传媒一体化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个体优势,才能在今后发展的进程中开创出更广阔的生命空间。

5结论

网络时代高校电视既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也存在挑战。网络媒介的多领域渗透,将更好地拓展未来高校电视的发展空间。高校电视与网络化传播的互融,将是高校电视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带动了教育电视制作与传播模式的变革,我们更应借助于信息网络技术,实现网络与教育电视的相互交流和相互渗透,拓展教育电视制作与传播的领域,以期改进、扩展和丰富教育电视的传播功能,充分挖掘高校电视节目的教育内涵,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电视在网络时代取得更长足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高校电视网络化传播

论文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视媒体凭借其传递信息量大、传输质量高、视听效果好等优势占据了我国教育领域主流传播媒体的位置,高校电视台也随之兴起。但近年来随着快速、便捷、信息量大、双向互动、直观形象的网络多媒体传播技术的迅速崛起和广泛普及,教育电视尤其是高校电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网络时代高校电视的生存与发展成为高校教育电视工作者亟待研究和面对的问题。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影视传媒;文学创作;“聚变”效应

在信息时代,强势传媒似乎可以君临一切,它直接介入社会的不同领域,介入千家万户,今天完全不受强势传媒影响的人微乎其微。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无不感受到报刊、广播、电视、电影以及电脑网络对我们的包围,尤其是电视、电影以及电脑网络等强势传媒构成了我们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宏伟景观,同时也深刻影响着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

当下文学一方面因传媒的多元共生而产生裂变和分化,另一方面又因影视等强势传媒的主宰而发生向强势传媒聚合、靠拢的鲜明变化。这后一变化笔者称之为强势传媒影响下的文学“聚变”效应。影视传媒对当下文学的“聚变”效应尤其明显。在影视传媒的强力影响下,发生了当下文学向影视传媒聚合、靠拢的适应性改变,这些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作家的“触电”;作品的图像化;读者的娱乐化;传媒批评的兴盛;文学的技术化倾向。

“聚变”效应首先表现为作家“触电”。作家“触电”是指作家追求文学作为光电媒体的脚本的实现,作家对纸面文学影视化的热烈追求,这正体现着文学创作主体对强势传媒作出的主动适应和改变。随着纸面文字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作家一度被冷落的身份得以彰显,作品的价值得以大幅度增殖。莫言的《红高粱》、王朔的《过把瘾就死》、苏童的《妻妾成群》、池莉的《太阳出世》、铁凝的《永远有多远》、刘恒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都被改编成电视或电影。还有海岩、刘震云、北村等一大批作家的文学作品都被改编成影视。没有人准确统计过,究竟有多少作家的小说被改编成了影视作品,我们只知道这个数字肯定是惊人的。

“触电”的作家不仅只有活着的作家,还有早已作古的作家。文学史上能够找到的所谓知名作家的经典名著大都被改编成影视,许多作品还被改编成多个影视版本。改编者也不问一问已经仙逝的作家是否愿意“触电”,就迫不及待地电他一把。随着纸媒文学的式微,传统的经典名著的确备受冷落,但经过这一“触电”的过程,死去的作家似乎还魂复活了,衰败的文学经典绽放出满园春色。传统的四大名著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普及,这是因为影视把它们送进了千家万户;年青一代已经陌生的《青春之歌》《红岩》《烈火金刚》等作品经因影视的传播,也重新焕发出它们的魅力,也被年轻人所喜闻乐见。

“聚变”效应其次表现为作品的图像化趋势。在读图时代,无论你是作家还是作者,在创作之前,头脑中往往充斥着大量从影视网络传媒中获取的图像素材、叙事模式和结构框架。无论你愿意还是不愿意,这些东西总如影随形地影响着你的创作。由此,“艺术源于生活”的传统观念受到空前挑战,“艺术模仿艺术”似乎成为许多创作者心照不宣的共识。表面上写着小说,实际上大量运用着剧本的写作技巧。在提笔之前,头脑中就先入为主地考虑着是否有影视改编的可能。在文学语言的运用上,作家们纷纷以图像化的方式,一边向影视暗送秋波,一边悄悄从困境中突围。

文学作品语言高度感性化,表现图像、身体、场面和景观的语言比例大幅提升,表现意义、价值、思考、心理的语言大幅缩减。一方面,我们在文学文本之外的日常生活中被种种“外显的图像”所包围;另一方面,当我们进人文学作品文本之内时,又发现此处依然存在一个斑斓的图像世界,这可称之为藏于语言之中的“内隐的图像”。这种“内隐的图像”并非今天才有,但就在今天,它特别多,特别突出,特别显眼。在这些作家的小说中,非常注重画面和时空的转移,注意场景交代,注意人物外貌、表情、体态的叙写,注意情节的好看和视听效果,近乎照搬影视剧本创作的那套法则。为了迎合这种“视觉化写作”,一些文学期刊推出了“好看小说”“视听小说”等栏目,一些出版社还专门推出“好看文丛”,怂恿作家们创作这类小说,满足读者对“视觉化写作”的需求。

尤其值一提的是,近年来流行的“身体写作”,其实就是“内隐的图像”在创作中的最好证明。从“个人化写作”到“私人化写作”再到“下半身写作”,从“美女作家”到“作家”再到“美男作家”,从“木子美”到“竹影青瞳”再到“流氓燕”,“身体写作”吆喝的是“身体”,叫卖的是“身体”,展示的是“身体”;“身体”图像的展览从精神层面转向肉体层面,从上半身转向下半身,从展览公开部位到暴露私密部位,愈演愈烈。

“聚变”效应还表现为读者的娱乐化趋势。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一直被看做是文学的本质特征,而其中的意识形态性是一般属性,而审美性是特殊属性。文学以审美为根基,并且最终以审美为归宿;审美既是文学价值取向的内在规定,又是文学价值得以实现的桥梁和中介,而且审美本身就是文学最需要实现的价值。因此文学最需要有审美素养的读者,文学也最能培养和塑造具备审美素养的读者。但就在娱乐化的影视传媒的强力作用下,文学的审美价值变得日渐暗淡,文学的娱乐价值变得坚挺无比,审美的读者慢慢被娱乐的读者所取代。更多的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是想找乐子,是想寻求某种刺激,是想满足某种世俗的欲望。

审美的读者渐渐变成娱乐的读者。读者再也不想去进行有距离的深度审美,再也不想面对文学作品进行虚静观照和仔细品味,冉也不想在字里行间苦苦搜寻审美的诗情画意,他们甚至认为像以前那样逐字阅读是浪费光阴,是自讨苦吃。一切变得匆匆,漫游和浏览已成为流行的阅读方式。

传统文学的读者群在急剧萎缩。而传统文学在“万物皆著娱乐之色彩”的娱乐时代,在娱乐传媒的霸权统治中,也被娱乐化。这义使某些传统文学的坚定读者们也跟着被娱乐化。文学界正劲吹着“戏说”和“大话”风潮,经典作品纷纷被“水煮”和“歪说”,文学画廊中的经典人物形象纷纷改变了他们的典型性格,曾经无比庄严的文学圣殿披上了娱乐的霓虹。保尔・柯察金被描画成圣斗士,白雪公主“爱穿着高又泳衣去打猎”;少年闰土变为“古惑仔”;贾宝玉竟然对贾政的丫环说,“你别跟着我,我要去上网”;《背影》中的父亲会唱“快使用双截棍,哼哼哈嘿!飞檐走壁莫奇怪,去去就来”;《荷塘月色》里的“我”居然希望在荷塘看见MM在洗澡;《沙家浜》中的阿庆嫂变成了一个与胡司令和郭建光同时上床的。“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也为对象生产主体”(马克思语),娱乐化的文学浇灌出娱乐化的读者,今天的读者(尤其是青少年)大都变成了充满后现代意味的新新人类,他们最爱看周星驰《大话西游》式的无厘头电影,最爱读《Q版语文》《烧烤三国》这样的搞怪书籍,最爱写充满“爽歪歪”“酷” “MM”“东东”“886”“GG”“郁闷”“菜鸟”“晕死我了”“131420”“PK”“TMD”“灌水”等词汇的作文和日记。

“聚变”效应还表现为传媒批评的兴盛。按批评主体分类,传媒时代的主要文学批评形式是两种:一是传媒批评,一是学院批评。传媒批评指的不是新闻传播学中所讲的以传媒为对象的批评,而是以强势传媒为批评载体,以传媒记者、编辑、主持人、评论员、自由撰稿人为批评主体,以时评、综述、随笔、访谈、解说词等作为批评文体的批评形式。学院批评则是以课堂、学术期刊为载体,以大学教授为主体,以课堂讲义和学术论文为文体的批评形式。这两种批评并存于文学批评领域,但受影视传媒“聚”变效应的影响,文学批评被拉拢到强势传媒的豪华宫殿里享受着荣华富贵,地位尊贵而显赫,汇聚着超强的人气。能呼风唤雨,能灭人还能造神。而与此同时。学院批评成为娱乐化的大众所不屑一顾甚至讨厌的东西,它只能在寂寞的象牙塔中沦为圈子里的事情,自言自语,自开自败,对作家、读者和批评本身失去影响力。电视里的文化类节目、人物访谈、谈话节目,大众报刊上的文艺副刊、读书版块、文学专栏以及互联网上的文学网页和论坛,成为公众获知文学信息和文学价值评判的主要渠道。它们在前台占尽风光,而学院批评在后台忍受着寂寞。

在传媒批评的控制下,文坛显得热闹无比,韩寒、豆蔻、郭敬明等“新新人类作家”不断诞生;“70后”“80后”“90后”“晚生代”“胸口写作”“下半身写作”“作家”等概念名词鱼贯而出;“二张二王之争”“马桥事件”“王朔骂金庸”“余秋雨现象”等文学事件令人目不暇接;“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穿越文学大奖”“玄幻文学大奖”等各种传媒文学大奖让人眼花缭乱。在传媒批评的作用下,读者受众记住了闪亮于传媒上的文学英雄,在种种文学事件中获得娱乐和猎奇心理的满足,在传媒人煽情的评论文字里建立自己的文学认同。电视上盛传《哈利波特》,读者便排起长龙购买《哈利波特》;电视上经常晃动着余秋雨的身影,余秋雨的读者便大幅增加;电视栏目力荐《狼图腾》,许多读者的案头便摆上了《狼图腾》。传媒批评的作用就是如此明显和迅速。而那些炮制传媒批评的记者、编辑、主持人、评论员、自由撰稿人们看到自己的批评产生如此的轰动效应,不禁暗自得意,觉得自己比那些老气横秋的职业批评家们神气得多。

“聚变”效应还表现为文学的技术化倾向。传媒的控制力在另一意义上即技术的控制力。当下文学还通过技术化手段求得与影视传媒的靠近以拓展其生存空间,求得新的发展机遇,求得文学各种价值的及时实现。这一倾向首先体现在文学创作上。一些作家、搞起了“活页体小说”“辞典体小说”“游戏体小说”等技术性极强的文本实验,体现了作家在文本创新上对技术的追求。其次,在影视技术的影响下,许多作家的文学创作中有意或无意地体现出图像化、镜头化的行文技巧,这也是文学创作技术化的表征。如卫慧、棉棉、朱文颖、韩寒、郭敬明等作家,在他们的小说中,意识流、光与影、节奏、结构乃至音响等方面的表现都每每呈现着影视镜头语言的感觉。再次,作家体验生活的方式也呈现出技术化的倾向。在影视和网络等强势传媒出现以前,作家体验生活的第一渠道是在现实生活中亲自实践,进行直接体验;第二渠道是通过书籍报刊阅读相关内容进行间接体验。但影视传媒出现以后,世界各地的风景、民俗、社会概况通过影视呈现于作家的面前,作家足不出户就看到了世界的万千景象,不用亲自游览就看尽了世界的大好河山,不用生活实践和文本阅读就知晓了世界风情。这样,作家对现实生活的直接体验让位于影视观赏式的间接体验,读文体验让位于读图体验。在这样的传媒技术语境之下,作家需要亲自体验生活的古老传统近乎土崩瓦解。

篇6

一、重构文学与图像的关系:视觉文化的文学意义

1.“语—图”关系与文学观念的重构

视觉文化将“语言—图像”关系提升到“语言—文学”关系对等的高度,对“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的传统定义进行了修正或补充,试图从根本上颠覆和重构文学观念。视觉文化的提出,揭示了“语—图”关系的“一体”“分体”与“合体”的历史形态,以及相应的“以图言说”“语图互仿”与“语图互文”的关系特征①,这就从文学观念的逻辑起点肯定了视觉文化对文学的意义和价值。视觉文化主要是在文学和艺术的领域,重申和强调了文字与图像的关系,文字和图像作为人类认识和表达的主要方式,具有各自的性质特点的一面,也有相互渗透联系的一面,两者本身就有此消彼长的关系,还随着审美习惯、文艺生产、科技水平的发展而改变。视觉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文学研究的语境,图像表达具有自己的规则和语法,这种规则具有很大的隐喻性,对文字规则和语法产生了很大冲击,相关联的作家创作、作品传播、读者阅读、评论家阐述等都产生巨大的影响。消费社会的到来,无疑加快了视觉文化的蔓延,“消费文化使用的是影像、记号和符号产品,它们所体现的是梦想、欲望与离奇幻想。它暗示的是:在自恋式地让自我而非他人感到满足时,表现的无不是那种浪漫的纯真感情的实现”②。消费文化充分利用了视觉文化的隐喻特点,让消费更多地成为一种心理、符号和隐形消费。

视觉文化凸显了图像的本体地位,图像意识在不同程度上得到认可和接受,增强了文学研究中的图像观念和视觉意识。视觉文化是以图像为主因建构事物的文化形态,人们通过图像进行理解、表达和解释,通过图像可以反向研究人们的认知、理解和表达能力。人们面对越来越多的照片、图画和影像时,能够产生相应的意识体验,这种意识体验是一种意向。图像意识促进了人文科学内部多学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图像成为思想研究、艺术研究、历史研究和宗教学研究等多领域的基本素材,例如艺术开始重视潜藏于视觉语言中的思想意义,各个学科在视角、方法和观念上对视觉文化的重视增加。其实,近代学者早就关注图像对于历史、艺术和文学等学术研究的意义,傅斯年、王国维、梁启超等均对图像材料十分重视,并且落实在自己的学术研究和中国现代学科建构实践中,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的艺术研究、文学研究吸收了欧美学界关于视觉文化的思想,以跨学科的方式逐渐成为各学科对话、交流的平台,视觉艺术被置于日常物质世界、制度性世界、观念世界等不同层次加以考量③,这种图像与思想、观念的互动交联影响和加深了文学艺术研究。

2. 视觉文化与文学现实的重构

文学研究要正视文学现实的不断变化,视觉文化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引发关于“视觉转向”“图像转向”的讨论,并被视为文学研究的主要挑战之一。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社会转型中,文学被看成社会文化转型的重要表征,文化转向被看成文学研究的重要趋势,视觉文化被纳入文学研究的范围,成为文学研究拓展的重要内容。

视觉文化成为文学现实的新元素,在思想资源上主要来自巴拉兹、本雅明、海德格尔、麦克卢汉、波德里亚、贝尔等关于“非印刷文化”的论述,本雅明所谓“机械复制时代”,海德格尔所谓“世界图像的时代”,麦克卢汉所谓“图像人”,德波所谓“景观社会”,波德里亚所谓“消费社会”,贝尔所谓“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等等。西方理论家对视觉文化的预言和批判,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很多中国学者眼里,俨然成为文学现实之一种。但是,回顾二十多年的视觉文化研究,绝大多数学者一方面都接受西方学者对于视觉文化的批判和反思立场,另一方面又对视觉文化的到来坚信不疑,这种看似自相矛盾的现象反映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在理论创新和现实判断上的无力,前者是跟风,后者是肤浅。视觉文化在西方尤其独特的社会背景和科技基础,其概念和意义在中国显然不可同日而语,西方视觉文化理论有其内在的矛盾性,视觉文化对文学研究也有独特的影响,这些应该成为文学研究者深入调研和探讨的问题。

视觉文化研究尚未形成基本的理论共识,也就缺乏建设性理论和原创性理论,文学研究只能在一种杂揉和无序的状态下面对视觉文化,所谓“冲击”也是模糊的。西方论者对视觉文化的界定也有诸多分歧,海伍德、桑迪韦尔等认为视觉文化无需证明,巴纳德等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区分视觉文化,鲍尔德温等从文本和生活方式的文化角度理解视觉文化,米尔佐夫等从整体性、综合性和广泛性角度认识视觉文化。面对西方视觉文化理论的不同论点,中国学者很容易将其忽略,或者片面地加以理解和运用,没法细微地体虑到其具体语境。这就很容易产生错觉,将视觉文化大而化之地看成现代社会、后现代社会的整体性特征。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世界成为图像,人成为主体,“现代的基本进程乃是对作为图像的世界的征服过程”④,视觉文化在文学研究领域被视为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还被看成区分现代社会与后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中国当代兴起一股文化产业潮流,文化产业被视为未来产业、朝阳产业和希望产业,全国各地都将包括广播传媒、电视电影、出版印刷等在内的产业领域划归文化产业,当成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文化具有意识形态性和产业性两大基本属性,文化产业主要是体现了文化的产业性特征,这种文化的“产业性”或大众的一面,从其出现至今已渗透整个世界,在音乐和其他媒介的辅助下,文化产业已日益变成了视觉文化产业⑤。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文化产业既有意识形态性,又具有产业性,具体分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这和西方文化产业具有根本性的区别,中西视觉文化自然也有很大差异。

二、范式转型与审美嬗变:视觉文化的精神价值

视觉文化加速了文学研究的跨学科发展,拓展了文学研究的边界和视域,语言艺术与图像艺术之间相互渗透和模仿的趋势进一步增强,这都促使文学批评走出书斋,走向更为广阔的视觉文化世界,扮演了文化阐释、消费引导和批判反思的重要角色,显示出视觉文化的批评价值。

视觉文化对文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思路,文学研究相应作出了回应,这种回应也是对自身策略的调整。第一种调整是“旧瓶装新酒”,以传统文学研究为标准,将视觉文化视为与阅读文化或印刷文化不同的研究对象,从语图二元对立的角度理解视觉文化,用传统研究方法探究视觉文化的内部结构。第二种调整是“文化转向”,以西方文化研究/文化批评的方法研究视觉文化,将视觉文化视为现代社会、后现代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强调视觉文化的政治分析。第三种调整是“多元综合”,以符合学、社会学、叙事学等多种角度和方法,研究视觉文化背后的文化制度、表意实践和叙事策略,强调视觉文化研究的综合性和多元化。这些调整无疑扩大了文学研究的范围,打破了文学研究的某些边界,引入多种学科的研究方法和视角,提出了之前被忽视或没有引起重视的问题。视觉文化引发了文学研究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视觉文化相对的印刷文化、视觉艺术、文化研究、视觉分析、图像人、视觉性、视觉化、图像转向、视觉转向、景观社会等成为新的研究对象和领域,对原有学科产生深远影响。与高涨的热情相比,目前视觉文化多的是文化现象的描述和浅层理论的贩卖,缺乏深入的结构分析和丰富的文化实践。对于西方视觉文化理论,目前的阐释多是抽象、空洞的理论分析,缺乏理论产生和应用的语境,更没有考虑与中国实际的对接。其实,西方视觉文化理论固然抽象,但都有其产生的现实渊源和理论传承,都是针对具体社会问题和文化矛盾的思考和对策,都具有本土视野和问题意识,而这恰是中国视觉文化研究所缺乏的。

视觉文化要求文学研究作出选择,文学研究必须处理好与视觉文化以及其他各种新兴文化的关系,才能对现实发言,才能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从竞争角度来说,视觉文化并非第一个对文学研究提出挑战的新事物,肯定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挑战者。从宏观来看,文学研究是基于语言分析,视觉文化是基于图像分析,两者的互仿和交叉也是基于两者在对象、方法、范围上的差异而实现的,不能是对立或取代的关系,在不同的语境下两者都有自己的优势或劣势,要在适当的时机选择恰当的范式和方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从已经取得较大实绩来看,文学研究与视觉文化研究结合较好的方式有两种,并且已经达成一定共识,促进了文学研究的发展和提升。第一种方式较为普遍,即将视觉文化看成文学研究的整体性文化背景,考察文学艺术在视觉化、图像化和景观化的社会背景下的新变化,包括内容、形式和审美取向等多方面的调整,这在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文艺学等学科都有明显体现,相关成果形式包括专著、期刊论文、硕博学位论文、学术会议等。第二种方式较为集中,特别聚焦影视文化等视觉文化的结构、语言、审美等核心要素,以专题研讨的方式专门探究语言在视觉文化中的性质、功能和价值。

视觉文化代表了新的审美风尚,相关研究也呈强劲态势,大批文学研究者放弃传统研究范式、转而以文化研究、媒体研究为重心,视觉艺术、传媒影视的传统研究也深受文学研究这种变化的影响。市场经济、消费社会和全球化等外在语境的变化冲击了文学阅读为代表的印刷文化,改变了人们的审美关照方式,诸如“文学死了”的论调纷嚣其上,这都要求文学研究革新研究范式,吸收新的时代精神。就文学而言,文学与传媒具有天然的血肉联系,大众传媒让文学更加多样、直接地与其他艺术门类加强了沟通和融合。视觉文化改变了文艺生产方式和生存环境,“文化生产领域发生了变革,传统形式让位于各种综合的媒体实验,摄影、电影和电视开始渗透和移入视觉文艺作品(和其他艺术形式),正产生出各种各样的高技术的综合物”⑥,文学生产方式自然也会受到相应改变,包括内容、形式和技术等都体现出被当代传媒建构的特点,为打破原有文学生产格局、等级关系、媒体组织提供了条件。视觉文化要汲取文学艺术的营养,改变目前视觉文化中语言粗鄙、低俗、平庸的现象,提升视觉文化的审美品质。

视觉文化改变了文学格局,也引发文学研究内部的裂变,媒介的功能和价值得到提升,成为文学研究的本质要素之一。在视觉文化时代,电子出版物具有印刷物所缺乏的立体、趣味、智能、简捷的优势,大大调动起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主动性、积极性,科技创新让电子出版可以融合文本、音频、视频、图像、检索为一体,可以存储和提取海量信息,方便快捷、易于操作和携带,这不仅是出版业的革命,而且是文化生产的深刻变革。借用传播学意义上“媒介即讯息”的说法,视觉文化时代的多媒介本身具有独立的意义,例如网络等新媒介在激发灵感、搜集素材、调动记忆和语言表达等方面具有人力不可比拟的优势,这大大改变了某些类型文学的写作,甚至可以称为除世界、作家、作品、读者之外的“第五要素”⑦。这种技术理性在某种程度上让多种多样的文化垃圾以几何倍数增长,完全超出人力范围,这在大众文化消费品中所占比例很大。人们对视觉文化的批评和指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工具理性、技术理性压倒和超越了表现理性和审美理性,文学生产的金钱逻辑制约和扭曲了审美逻辑。技术和媒介本来是文学生产的动力和工具,但到头来反而又受制于这种工具,越来越依赖工具,文学的主体性就会受到限制,媒介就会带有某些主体性特征,甚至僭越主体性的现象时常发生。

传统文学研究对视觉文化时代的文学新发展反映迟钝,文学研究与视觉文化的关系发生逆转。很长时期内都是电子文学创作者进行“自我批评”“自我欣赏”,这既造成文学批评的缺席,也不利于新兴文学的发展。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网络传媒初创期,对计算机、网络的关注多于对文学的关注,软件开发、电子文学和文学批评的作者几乎重合,而且是通过传统媒体扩大其影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万维网(1990年后Web 1.0,2004年后Web 2.0)登上历史舞台,文学批评对电子文学的态度趋于平和,不像早期那样偏激和极端。就中国而言,2000年后网络小说为代表的网络文学创作及批评开始繁荣,出现不少关注社会和具有艺术想象的作品;2004年后网络文学呈现产业化趋势,网站作品点击量、作者人数、注册用户、更新字数等突飞猛进,电子文学批评在线上线下都很活跃。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观念的更新,第二代互联网、第三代移动技术、第二代GPS、数码等传媒呈现泛化趋势,尤其是2006年后Web 3.0成为热门,智能化、语义化、多网融合、星际化等成为发展趋势。十几年间,文学批评对电子文学的态度发生逆转,从初期文学批评不把电子传媒当回事,到惊呼“狼来了”,到现在网络传媒收编一切的态势,文学批评并未做好应对新形势的准备,也没好好研究其中的重要问题。文学批评要对新兴文学以宽容的心态,研究其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变异,立足具有作品的分析和作品产生环节的探究,还要进行本体论、类型学和社会学的考察,加强虚拟环境下创作、接受、传播中的技巧,由此产生的身份、伦理、法律、道德、政策、产业等问题。

文学研究应该在视觉文化时挥更大的作用,让文学批评走向文化审美层面,辨别、分析和提升视觉文化提供的新经验、新情感,让文学与视觉文化在人类精神活动、主体创造性、审美文化层面进行沟通和对话,进而把握到永恒、深刻和变迁的时代精神和审美价值,在新的高度将文学、视觉文化以及其他审美文化形态进行有机整合,不断探寻人类把握世界的多种方式。视觉文化时代的文学研究一方面要紧紧围绕人的精神和审美维度展开建设性探讨,另一方面要切实拓展和引导视觉文化的发展空间,重新定位文化立场和精神标杆。在共同的精神追求和趋同的审美维度上,文学与视觉文化会在民间立场和人文精神等方面找到契合点,能够彰显文学批评自由性和人文关怀,在新的文化变迁面前挖掘出人文精神的裂变,抵抗和反思工具理性的侵蚀。视觉文化的发展不能仅靠技术和资本,而要在更高的层面进行精神建构和审美诉求,增强对社会价值和责任感的自觉。总之,在视觉文化时代,文学与视觉文化应该是一种互动、双赢的关系,这是时代精神的要求,也是审美价值的体现。

注释:

①赵:《文学和图像关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江海学刊》2010年第1期。

②Mike Featurestone,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rtenism,Sage Publication,London,1990,p.28.

③Jessica Rawson, "Han Dynasty Tomb Planning and Design", Actes Des Symposiums Internationaux Le Monde Visuel Chinois. eds. Chrystelle Maréchal and Yau Shun-chiu Numéro Spécial No. 2(Paris, 2005):103-116.

④[德]海德格尔:《世界图像的时代》,选自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904页。

⑤[斯洛文尼亚]阿莱斯·艾尔雅维茨著,胡菊兰、张云鹏译:《图像时代》,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3页。

⑥[美]弗里德里克·詹姆逊著,胡亚敏译:《文化转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7页。

⑦单小曦:《现代传媒语境中的文学存在方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4页。

篇7

关键词 网络;新闻传播理论;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4-0012-02

新闻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新闻活动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交流活动,是人类认识自我与认识世界的常态形式。新闻理论研究是在忠于现实的基础上追求真理的基本理念研究,它的目的在于探究社会新闻现象以及新闻活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1 主要新闻理论体系模式

1.1拉斯韦尔模式

拉斯韦尔模式的新闻理论体系是指由美国的传播学家和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机构与功能》中提出的“5W”模式。即Who (谁)Says What (说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 (对谁)With what effects (取得什么效果)。新闻学是大众传播学的其中一种,因而用大众传播的理念方法指导其构建属于自己的新闻理论体系能够相得益彰。另一方面,新闻学也有自己特定的话语方式、传统、研究对象以及问题领域,如何借鉴传播学研究成果,构建新闻学的理论体系,至关重要。

1.2离散性四元结构模式

上世纪的90年代初由清华大学刘建明教授提出。即所构架的理论体系由新闻、新闻报道、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介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四个实质性单元组成。而所谓的离散性是指这四元在结构方式上所具有的外在的特征,也就是其在相互集中的基础上也会出现的分离和交叉。此种理论体系具有明显自觉意识,提出新闻学理论是展示理念化和演绎原理体系的知识系统。

除了这些理论体系之外,还有板块结构模式、一分为二体系的结构模式、以新闻活动范畴作为红线的理论结构模式和不大追求体系结构模式等,因为在这里只是简单介绍,我就不赘述了。

2 网络时代下新闻传播理论模式的方式转变

根据上面所提到的拉斯韦尔模式,新闻传播的过程主要由5个基本要素组成,依次分为5个传播阶段。即传播者―信息―媒介一接收者―传播效果。那么在网络时代里,每一个传播规律都可以通过这5个要素表现出来。

2.1传播者

网络时代的新闻传播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在传播者这个要素方面的主要区别是传播主体的多元化。网络是一个开放,人人参与的媒体,网络新闻三大主传播者是互联网信息服务的经营者、新闻单位和个人。虚拟世界中真实多元化的媒体环境,挑战了传统的新闻宣传部门执行的对新闻信息流向、流通以及新闻源的有效管理机制。

2.2信息

网络传播的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传播及时等特点使广大的新闻受众获得信息的途径更为方便和迅速,内容也更为海量,置身于信息海洋中,体验知识爆炸的新时代特点。网络时代下的新闻媒体不仅仅为其广大受众提供了大容量、超文本、跨时空的海量信息,而且它相比于传统的传播方式最大的优点在于其具有强大的互动性。网络时代里,人人都是新闻源的提供者和接受者,大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和生活空间。

2.3传播媒介

互联网的特征是广容、实时、交互、多媒体化。那么网络作为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传播媒介,其特点也会影响新闻传播的特点。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采用多样化的技术,营造强烈新闻视觉听觉冲击,充分运用FLASH动画音频视频等多角度的多媒体技术,激起受众参与意识;双向流动性和互动性改变了传播者和受众以及受众和受众之间的孤立状态,在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新闻时间及时、实时、全时,最大限度的体现了新闻本身的特征;突破地域局限,全球化、全方位、多角度直接全球热点时事新闻动态。

2.4 接收者

网络时代的新闻传播的接收者从被动向主动转变,大众传播有向小众传播的趋势转变。新闻接收者不再是单纯的接收者,它同时也可是新闻的传播者。现在各种个性小众网站也应运而生,人们在某一个特定的兴趣点上达到共识,组成一个小的社会团体,相互交流观点和提出意见,产生一场信息化的革命。

2.5传播效果

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人们的民主观念产生改变之后,对于舆论的引导方式也需要得到改进。网络新闻给广大受众提供的不仅仅是新闻信息和宣传,它同时也给广大受众带来了多样化的选择方式,采用人性化的特色定制。在此种情况下限制和堵并不能转变人们的思维方式,这时候的新闻传播就要善于利用舆论的引导作用,抓住广大网民的心进行有效宣传。

3 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理论内容

从网络的角度单独来考量的话,我国的网络新闻理论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3个主要的阶段:1994年~1999年的网络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的发生期、2000年~2003年的发展期以及2004至今的繁荣期。每一个时期下的网络新闻理论研究都各有其特点,在这里,主要探究当今的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理论的内容,以便为之后的发展趋势预测做基础。

3.1理论研究的多元化

首先是对外国学者学术研究进行翻译,我国研究人员进行相应的吸收和融会贯通。2003年,克里斯廷・L・博格曼的《从古腾堡到全球信息基础设施》、保罗莱文森(美)的《手机――挡不住的呼唤》、罗兰・德・沃尔克的《网络新闻导论》等在我国的翻译和出版。作为网络时代下传播理论研究领域的经典著作,开阔了我国学术研究的视野,对国内的学术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其次是国内相关专家对自身领域的拓展研究。钟瑛的《网络传播伦理》、巢乃鹏的《网络受众心理行为研究》和秦州的《网络客文化》等都对网络时代下的新闻理论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些论文著作具有学术性、创新性和前瞻性,结合了一定的社会的现实和与时俱进的新闻传播理论,对于解读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理论研究打下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3.2 新闻理论研究的舆情监测

在这个全民娱乐的网络时代,要研究新闻传播理论,就必定离不开对于网络舆情的检测和管理分析。刘毅说网络舆情是指人的态度情绪以及意见交错总和体现。王来华则认为所谓的网络舆情既网民对于社会的政治态度。当然各自的观点都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但是总之,认识和充分利用广大受众的接收心理,把握好网络舆情的实质问题,是网络时代下对于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4 网络时代下新闻传播理论的趋势

对于新闻传播理论的研究要追溯到最早的传播学的研究范畴,而在当今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理论则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欣欣向荣的研究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广泛被运用于各种领域。学术领域也与时俱进。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人们有了更大的知识传导空间,在接收的途径、方式方法和范围上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扩展。那么,在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理论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呢。

4.1 新闻来源渠道向多样化扩展

传统的新闻传播都是来源于专门的新闻记者等专业人士,大众对于社会问题的观点和建议很难或者无法为大众所知,而新闻的来源也比较局限。如今,网络的发展,手机功能的多样化,各类新闻娱乐网站的兴起,随时随地的新闻动态,只要连接网络,在任何地方登陆都可看到。拿前段时间的温州动车事故做例子,官方的新闻来源和结果统计毕竟有限,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由于距离和空间的局限,事故在发生的一瞬间也不可能全程直击。而网上点击量非常高的一位由当地居民在事故发生的一瞬间用手机拍摄的短片则还原了新闻瞬间。

4.2 理论研究以中国为根基

现实世界的多样化导致了学术领域文化的多样化,作为中国的新闻传播理论的研究就需要以中国为根基,以中国人的思想和观念引导新闻传播理论的发展。新闻学研究的发展离不开当今的社会热点问题,首先要把立场站坚定,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才能走的更远。科学原则和基本的精神要求实事求是,紧靠“中国”这个实事,才能创造出一整套完整的科学新闻理论体系。在网络时代下的新闻理论研究要善于从海量的新闻信息中提炼出想要的典型事例进行重点研究和分析,把握好研究方向。

4.3 具备世界眼光时代特色人文胸怀和原创精神

既然全球化的趋势势不可挡,那我们就只能积极的适应时展的要求,以全球化的视角来看问题,研究问题。在全球化的视角下,要有中国社会发展的特色。我国虽然处于一个社会大转型的阶段,但是在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已经开始进入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在新闻传播学的领域里,进入“后新闻业”的时代。这个宏观层面的大背景下,对于理论研究也要与时俱进。而文化作为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一种意识的总结和反应,它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反作用于客观存在。网络时代的新闻传播理论关注的焦点应该同时也具有人文的胸怀和原创精神的理念意识。

5 结论

新闻传播理论作为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之一,从另一方面来讲它也记录和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步。在新的网络时代下,它将具有更多的时代特色,更加与时俱进的来有效指引人类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保军.简析当前我国新闻理论教材的主要结构模式[J].今传媒,2009(4).

[2]尹韵公.我国新闻理论与实践迈出新步伐[J].当代传播,2007(5).

[3]杨保军.我国新闻理论研究的宏观走向[J].当代传播,2011(2).

[4]李芳.新闻理论研究的历史改革――试探中国的新闻理论沿革[J].才智,2009(28).

篇8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对策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高校都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我们也发现,当今部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说明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详细如下:

1.1 教育效果不好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非常复杂的,是一项比较困难的工作,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教育效果不好,这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当前的大学生都个性十足,思想突出,不愿意被束缚和约束,这些原因都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非常的难做。

1.2 教育方法不当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方法已经过时了,已经满足不了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今信息技术异常发达,大学生基本都选择通过微信、微博和QQ空间等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都比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这时如果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还采用传统的方法就不适合了,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

1.3教育内容不够丰富

传统模式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太多的互动,这样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教育内容不够丰富,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没有根本性的作用。如今已经进入网络时代,如果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还局限在正面案例和负面案例上,就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2.1 采用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变成大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网络有着信息容量大、覆盖面广、信息传递速度快、直接面向对象、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等优点,越来越受大学生欢迎,甚至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说网络教育是今后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

大学通过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重视网络资源的投入,通过信息和网络传媒技术, 多角度、全方位地把握当今全球发展态势、最前沿的动态和大家关注的社会热点以及焦点问题,提出正确的观点,进而很好的教育和引导大学生;(2)构建相应的德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网站,重视大学的党建和团建网站、校园网、学院网、班级网的建设,借助网络,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网络变成宣传校园文化的工具;(3)在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重视网络的监控,规范网络行为,建立网络环境中的行为道德规范,帮助广大学生增强网络法制和网络伦理道德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防止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

2.2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大学是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这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学可以借助社会的教育资源,加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进行心理互动,营造一个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互动对话的生态教育环境。

2.3 组织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1)组织基本国策以及形势政策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关键环节径,定期组织形势报告会,让大学生掌握当前的形势变化,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感。(2)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学有着丰富的人才资源以及研究优势,应该创新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路径,理论同实践相结合,让大学生知荣明耻,促进社会的和谐。(3)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方式,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敢于创造、勇于创新、善于创业的精神,进而培养出他们良好的品质和精神风貌,进而为社会多做贡献。

结束语

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书籍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指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教育效果不好、教育方法不当、教育内容不够丰富,最后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主要包括:采用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营造良好的校@文化、组织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

参考文献:

[1]庄秋琴,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对策[J], 现代交际,2012(6).

篇9

[关键词] 互联网;外国文学研究;数字化;自动化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英国学者 C.P.Snow 就在发表的文章“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中指出,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这两种互不沟通的文化必将导致这两个领域的人隔阂日深, 最终会阻碍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行, 并因此会成为解决世界性问题的巨大路障。1963 年,Snow又发表《再论两种文化》,进一步深化了自己的思想,对造成这两种文化分离的英国教育制度和社会提出批判。实际情况并没有snow预料的那么糟糕,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科学与人文科学分道扬镳的情况并没有出现,反而互相融合。以外国文学为例,形式各样的网站、博客和电子布告栏系统因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相继问世,并逐渐成为外国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预言,科学与人文科学不是分离,而是逐步融为一体。面对日益普及的互联网技术,外国文学的学术研究已经不可能脱离科学而独立在。因此,重新审视、看待和使用作为先进技术代表的互联网络促进外国文学作品研究的现代化,是每个学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互联网时代下文献保存格式的变革对外国文学研究的巨大推动作用

以文本为固定形态的存在的模式是数千年来我们阅读相关文学作品或者学术论文的固定格式,它们是由纸张装订而成,信息量有限,而且不易保存。今天,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来确定他们要的阅读方式,最常见的便是数字文本,例如数字处理软件word和wps。数字文本因其可以长时间保存,而且能够承载更为丰富的信息量而被形象的称之为超文本,需要指出的是,超文本并不局限于这word和wps这两种格式,但可以说数字文本是超文本的基础。

对于超文本(hypertext),Andleigh和Thakrar曾经阐述过它对互联网的技术意义,指出它“将信息用更自然的方法连接在一起,而不和纸写文书那样将结构简单机械的分层归类,进而以这种方式实现对无序数据的管理”。网络化时代超文本文件格式最大的优势体现在,超文本不仅能在internet上传播而且具有超级链接功能,这项功能使文档中的各个部分通过关键字得以建立关联,信息以用相互交叉的方式进行搜索,形成了一种全局性的全新结构。现行的互联网代码里,中英文的网页大多数均采用采用超文本的格式,这种格式不仅为各个网站设计者所通用,而且转换为超文本格式以用于各种文本编辑软件平台也十分简单。更让诸位文学研究者欣喜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超文本在保存文学研究的功能并不是首屈一指的,超媒体的出现使得文学研究资料更加多样化,从技术的角度解释,超媒体(Hypermedia)和超文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非线性的信息连接,除此之外,超媒体还包含有(Image)、声音(Audio)、视频(Movie)、动画(Animation)等离散或连续的多媒体信息(Steinmetz258-259)。得益于超媒体的庞大功能,我们在研究外国文学时才能够更快捷的获取所需要的资料,不仅仅是文本资料,更包含了各类音频和视频资料,而这在过去完全是不可能发生的天方夜谭。

互联网超文本、超媒体在外国文学研究现代化的巨大助力主要体现在:快捷、全面地获取进行研究的各类信息。通过互联网这个载体,可在世界范围内不同的资源站点之间搜索到不同国家文学巨匠在不同时期创作的文学作品、手稿、学术作品甚至通信记录,真正做到全方位的资源共享;迅速搜索到研究所需要的音频、视频等非文本类信息。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名著经过技术处理被改变为戏剧、电影,这些影像资料以超媒体形式存在网上并可以下载传播,给外国文学研究者提供多元的参考资料。

二、互联网时代下庞大网络专题资源对外国文学研究的无限资源支持

信息承载量巨大的超文本、超媒体固然对外国文学研究着有着不可抗拒的推力,然而个体分散的大量资源若在短时间内找到并且有顺序的整合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计算机技术对于外国文学研究来说,更突出的贡献体现在它存在的各类智能型多媒体数据库上面。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多样丰富的数据库,学术研究者们才能有效、快捷的对所需文档进行搜集、整合。网络数据库的存在形式主要以囊括电子期刊、专题网站的数字图书馆以及网络论坛两种形式存在。

数字图书馆(DigitalLibrary)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文并茂文献的图书馆,它的优势在于能把各种不同载体、不同区域位置的信息资源用数字技术存贮,以便于跨越区域、面向对象的网络查询和传播。数字图书馆涉及信息资源加工、存储、检索、传输和利用的全过程。换句话说,数字图书馆就是基于网络环境下共建共享的可扩展的知识网络系统,是超大规模的、分布式的、便于使用的、没有时空限制的、可以实现跨库无缝链接与智能检索的知识中心。就外国文学研究来说,数字图书馆的出现为全世界的研究者跨域研究有限学术资源提供了便捷的条件。如我国运行相对成熟的数字图书馆有超星图书馆、维普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有图书、期刊、报纸、论文、古籍、影视等一系列优秀的学术资源可供学术研究者查询。相对于数字图书馆这类比较成熟的网站运营模式,专题的文学网站也是外国文学研究者搜索资料的一大助手。外语网站和中文网站内置多样的文学分类,作家从属流派、作品归类、文学性质等一应俱全,这些细致入微的分类为文学研究者找寻相应信息起到了导航的作用,是读者很快就能进入自己所想要找到的信息分支,从而获取需要的信息。

三、结语

网络技术的进步使得我们对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性更多的融入了技术成分,在进行外国文学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更新的文献研究资料和文献格式都成为了获得、研究外国文学的技术的媒介,以往需要纷繁复杂的人工操作得到了极大的简化,对于外国文学研究的方向正朝着信息化和自动化发展。在对研究结果的处理上也逐步发展为计算机自动化。外国文学研究学者开始利用网络进行网上研讨,甚至建立专门的个人主页、制作网络课件,新技术的使用提高了学术交流效率改变了交流手段,学术研究网络系统化的进程得到前所未有的加速。由此可见,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可以作为学术研究的重要研究工具,它改变了人们的一直以来的思维习惯和工作方法,使得现代学者对西方文学研究如虎添翼。也正因为如此,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大潮中,把互联网络技术同外国文学研究结合起来是外国文学学术研究现代化的不二法门。但需要注意的是,计算机技术与互连网技术只是我们获取知识、去的研究成果的辅助手段,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只能由人的大脑进行分析、探究。对于研究者而言,重要的是不是依靠互联网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手段,并希望借此技术实现学术研究的一劳永逸,增加学术研究方法的创新性,站在高新技术的平台上,使学术研究的方法逐步走向现代化才是进行外国文学研究现代化的正途。

参考文献:

[1]金燕.浅谈网络传播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04):45-46.

[2]乐俊蓉.英美文学研究现代化发展对我国文学的启示[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12-13.

[3]王喆.基于“以人为本”的英美文学教学研究[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01):34-35

[4]申玲,黄鑫.外国文学的多元化批评[J].飞天.2011(16):33-34.

篇10

关键词:网剧;网剧文学;剧作理论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202-01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由于现代传播技术与设备的发展,古老的戏剧艺术以电影、电视为载体,诞生了电影艺术和电视剧艺术。影视剧文本和戏剧文本虽然本质相同,但却也产生了明显的差异。电影时空跨度大,以镜头为基本单位。而话剧场面集中,叙事紧凑。电影侧重于视觉动作,所以剧本的语言简短,而画面、外景、人物肢体动作相对丰富,而话剧剧本动作以语言表现为主,语言富于动作性。电视剧则在这方面有所回归,但由于诸多原因,篇幅渐渐拉长,更适于表现人物的长期生活面貌。

如今,新兴的网络传播技术迅猛发展。在这样的条件下,网剧艺术的出现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所谓网剧,顾名思义就是以网络为载体的戏剧。上海戏剧学院的钱珏对此的定义是“网络与戏剧的组合,姑且简称为“网剧”,是通过国际互联网传送,由PC终端机接收,实时、互动地进行戏剧演出的一种新的戏剧形式。”

这里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指直接将影视剧放在网络上播出,这里暂且称之为原始网剧。二种是指具有自身特点和优势的真正的网络剧。应当说,两者存在一种递进发展的关系。就像原始的电影仅仅是将一场话剧演出机械的摄录下来。原始的电视剧仅仅是把现成的电影放到电视机上播出一样,从现阶段的网剧作品看,网剧还处在由原始向真正网剧过渡的时期。

对于网剧文学的探讨是创新性的,下面,本文将尝试着将网剧文学区别于传统戏剧和影视剧的特征进行探讨。

一、悬念

悬念是剧本写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所谓‘悬念’,指的正是人们对文艺作品中人物的命运、情节的发展变化的一种期待的心情。”其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观众是否能够饶有兴趣的将剧情看下去。

以往的影视剧一般采用的大都是剧本开头设置一个总悬念,这个悬念在结局时才被最终解开。假如一部电视剧有30集,那么由于总悬念要到第30集时才被揭开,而电视剧的播出时间又是由电视台控制的,所以观众为了寻得答案,不得不从第1集这样一集一集地看下去,直到第30集。这种悬念方式在电视媒体中是可行而且有效的。琼瑶的言情剧《还珠格格》还有金庸的那些改编武侠剧等在电视时期登峰造极的作品大都是这样设置悬念。而在网络中,由于播出方式是观众掌握的,观众随时可以查看自己想看的内容,同样是一部30集的电视剧,如果还是沿用以往的悬念设置方式,观众在看完第1集后,只需立马打开第30集看一下,总悬念的包袱被解开了,中间的28集内容就变得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这种结构类似于哲学上的“理想主义”,一切最终的意义在于结果,相对不重视中间的过程。

前一段时间热播的《奋斗》《士兵突击》等电视剧,起先在电视台上播出时不被重视,而在网络上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这些网络上的热播剧虽然还不是前面所说的真正的网络剧,但它们有一个非常适应网络播出的特点,那就是“链条式”的悬念方式。这种方式在剧情开头并不设置总悬念,或者说即使有些总悬念的意思,也是“心理上的”,空泛不具体的。重要的是每集都有独立的悬念。这种结构的剧作,观众即使看完了最后一集,也丝毫不影响在观看中间任何一集时的期待情绪。当然,这种方式的缺点是由于淡化了总悬念,观众看完一集后,对下一集相比较不是太期待。但网络的主要受众是中青年人,在当下思潮的影响下,许多年轻人“理想主义”意识弱化,更重视过程本身,于是这种不追求最终结果的悬念方式适应了这种社会心态。

这里用实例的说明一下,电视热播剧《天龙八部》,金庸所著小说线索众多,在改为电视剧时,按照电视剧的特点进行了删减。电视剧一开场,主人公萧峰武艺高强,而且为人仗义,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主动掩护同行的兄弟撤退,独自留下与敌人血战。这是观众心目中理想的江湖大侠的形象。在获得观众的移情后,剧作将主要悬念落在了萧峰查明自己身世方面,也就是他是汉人,还是契丹人。观众在看完了第一集以后,就迫不及待想揭开这个答案,但作者又故意不急于解开,一直延宕下去,直到最后一集才水落石出。比较而言,网络热播剧《士兵突击》中,剧情开头有一些总悬念的影子,仔细想想,许三多将来能否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战士大概是一个主要悬念。但这个悬念没有具体的目标物,也就是主人公所获取的东西是虚的。优秀?怎样才算优秀?品德好?身体棒?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并且,这个悬念本身并不是什么悬念,稍有一点观影经验的人都知道,许三多一定会由孬兵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战士。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的讲法并不意味着未来戏剧悬念的发展方向就是“链条式”,或者说网剧必须只使用“链条式”悬念这一种。只是通过一些典型的例子,指出这种悬念方式在网剧中大量使用的可行性。

二、场面

我们都知道,影视剧不同于小说,它的播出中间不能间断,是“一次过”的艺术。网剧的观看方式是个人性的,由于可以允许观众随意切换剧情时间点,允许观众暂停,重放。这样观众可以像阅读书籍一样,停顿思考,反复回味,这就使得网剧具有了某些小说的特点,因此,某些很难被影视剧改编的隐喻较多或者有大量心理描写的小说作品,就有可能适合搬上网剧平台,同时,网剧中某些重要镜头的信息量也可以大幅增加,不必担心观众的接受问题。

在传统的影视剧拍摄和话剧排演中,一直强调演出的主陪关系,也就是在一个镜头或者一个场面中,总有一个主要表现的事物,反映出的信息量不能太多。不然观众就很难获得全部的信息。前段时间热映的电影《让子弹飞》情节精彩纷呈,人物丰富多彩,但美中不足的是节奏有些快,每个镜头中都充斥着过分多的信息,让观众应接不暇。有些观众都走出了影院,还是云里雾里,疑问繁多。而网络剧就不存在这个问题。网络剧的镜头甚至可以尝试多重表演区,观众只观看自己感兴趣的那一部分。而且剧本中也不必像以往的那样,在创作中总是强调语言的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即便从人物的口中说出大段的哲理,观众也可以先将播出停下来,慢慢体会一番再继续观看。

三、结语

这里需要最后说明的是,对于论文所做的理论研究来讲,人文领域和自然科学领域的不同在于,自然科学理论通常是走在具体技术以及实践的前头,比如说,先有了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才有了后来的航天技术,核能技术以及高分子材料技术。而人文科学领域,理论研究通常尴尬地扮演了追赶创作实践的角色,它往往是滞后的。所以说,对于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而言,更有赖于网剧创作者实践经验的积累。也就是说,对于网剧文学特征的认识,需要等到有更多真正具有网剧自身特点的作品出现后,再去加以理论总结。本文尝试性的探索一些未来网剧具有的特点,希望能够使从事新媒体工作的创作者更清晰地认识到网剧的潜力,由此更好地推动网剧的发展,服务于新媒体的建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