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14:58: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论文

篇1

关键词:艺术设计论文

摘要:文章首先对视觉传达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基本理念进行详细介绍,帮助明确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可供创新理念落实的主体方向。针对设计中比较常见的方法概括介绍,可以更深入的实现设计理念创新,帮助提升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影响效果,在基层中形成稳定的发展体系。

关键词:视觉传达艺术;艺术设计;创新设计

一、视觉传达艺术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理念

(一)视觉传达艺术的兴起

随着各行业的不断发展,无论是在产品宣传还是包装方面,都更注重产品艺术性的体现,并通过技术性方法来在现场营造出更具有长期应用可行性的方案,这也是视觉传达艺术兴起的重要铺垫。将设计与艺术充分结合,可以促进所设计出的产品更具有可观性,并且在产品所要表达的艺术理念中,也能够通过这种方法来更深入的提升使用效果。商业发展可以理解为是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兴起的决定性因素,在其中存在大量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内容,并且有关于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美感体现也能得到更深入的实现。视觉传达艺术最初只是对纸质媒体资源的应用,目前已经能够充分的结合新媒体资源环境,在设计过程中建立产品与市场的联系,使产品能够在短时间内被市场竞争体系所接受,并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视觉传达设计是直观的,对于各项使用方法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也能通过表现形式的配合使用来得到更好的解决。

(二)视觉传达艺术的发展

视觉传达设计艺术是在使用中不断发展进步的,逐渐扩大应用领域,并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也有所增多。视觉传达艺术与人们的生活是离不开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配合,能够在日常生活领域中应用这种艺术设计方法,并追求更高层次的艺术设计效果,居住者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对室内环境进行设计,各个企业也逐渐采用这种艺术途径来对产品进行商业宣传,更快速的得到市场的认可,并在现场形成理想化的经营管理形式,促进管理计划可以进一步的落实实现。视觉传达艺术正在向着创新领域发展,将多种艺术相互融合,可以采用抽象与具象等多种形式来帮助实现现场氛围的营造,促进管理计划可以在基层中得到更好的落实提升,这也是目前创新设计理念主要针对的发展领域,对实现艺术理念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视觉传达的基本理念

视觉传达是通过观赏来向人们传递一种艺术理念,这种方法是直观的,同时也是长期存在的。视觉传达艺术同时也是面向大众群众来开展的,对于其中存在的设计理念表达形式不足,会不断的调查大众审美取向,在设计期间充分的融合大众趋势,这样所形成的设计方法中,能够在群众视野中得到更理想的发展。在艺术中融合创新理念元素,在保障现有的观赏者群体前提下,可以帮助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影响范围,通过这种方法来促进艺术设计理念与方法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进步,得到基层群众视觉审美上的认可。

二、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创新设计理念

(一)对设计理念和视觉语言进行创新

视觉传达艺术是一种艺术表现语言,在设计过程中想要实现创新目标,需要在语言形式上做出整改,观察在基层中是否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内容,并从艺术设计角度出发,对大众审美趋势进行引导。这样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前沿艺术的引导作用,促进群众能够在短时间内接受视觉语言创新,并为所进行的管理计划打下良好基础。艺术发展是不断完善的,这也关系到艺术理念中人们审美观点的改变,视觉艺术语言中,包含了色彩的搭配运用,结构优化配合等等多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语言设计创新,也能够更好的探讨出优化解决方案,并促进现场的设计方案可以与环境更好的融合,实现理想化的设计标准。艺术语言所表达的理念中,要与整体艺术设计作品保持一致,观察在现场是否能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内容,积极的采取解决措施来进行,并为管理计划发展落实创造可行性研究方案。视觉传达艺术创新需要从社会的整体审美趋势方面来进行,并且创新要具有独立性,不能完全的依赖这些规律来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在现场是否存在需要完善的内容,在所设计的艺术作品中先引入一部分创新元素,观察市场反馈效果,逐渐引入更多的创新语言,实现全面的创新设计理念应用。

(二)实现多元化和个性化创新

在同一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中,可以丰富艺术表现形式,在其中体现出多个主题,但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各个主题的表现形式要积极明确,当发现现场存在影响应用效果的情况时,及时采取保守方法处理,逐步的进行个性化创新理念的应用,这样可以避免在现场出现严重的质量隐患问题,也能帮助更平稳的渡过多元化艺术理念的衔接应用时期。追求产品的个性是常用内的创新手段,在这样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可以帮助设计效果更好的展现,产品投入到市场后,也可以快速的被消费者所记忆,观看产品的外观设计时,能够对产品的使用性能有更好的了解,这一点是传统设计理念中很难实现的,同时也关系到传统理念与创新理念的进一步衔接,需要艺术作品设计者有明确的中心思想。将产品使用功能以及视觉传达设计中所要表达的艺术理念展现在其中,形成具有特色的设计理念。

篇2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是一所教育部批准成立、由重庆市教委主管的公办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学校始建于1954年,有南山、学府大道两个校区。美术系位于学府大道校区,轨道交通、公交干道汇集于此,航空、水路、公运、铁路等多种交通出行方式可供选择。美术系现有教师45人,其中高级职称25人、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24人,有重庆市名师1人、市优秀女园丁1人、市优秀教育管理工作者1人;同时,在四川美术学院、美国马里兰州大学以及法国、韩国等聘有客座教授。现开设有美术学、美术学(中国画与数字艺术)、美术学(插画与三维动画)、公共艺术、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空间艺术)、视觉传达设计(时尚艺术)、美术学(应用美术)、艺术设计等专业及方向,现有在校学生1472人(其中,先后赴韩国交换学习学生22人,赴中国台湾交换学习学生4人)。

美术系专业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充裕,师资力量雄厚。有专业教学场地面积15400平方米、实验实训室近2000平方米;有专业图书、画册、期刊、光盘和软件共计4000余册(件);有校外实训、实习、就业基地30余个;现有市(校)级教学团队共5个、精品课程共6门,承担了教改项目共25项,获教学成果奖共11项;有学术研究、科研创新团队共2个,承担了市(校)级科研项目共近50项;教师的作品和论文参加市级以上展览和公开发表近700幅(篇),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近100项,教学论文等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0余项;教师申请国家专利10余项,主编(著)教材、作品专著60本(部),其中《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丛书》被全国20余所高校选用,共出版10万余册。

美术系学生作品在众多省(部)级及以上专业竞赛活动中屡获佳绩。学生参加教育部“全国大学生艺术作品展演”、“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展”、“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学年奖”、“中国美协‘未来之星’大奖赛”、“重庆•长江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重庆•中国西部工业设计明日之星作品大赛”等赛事,获奖共近60项、省(部)级奖200余项;同时,美术系每年都要举办“学生作品年度展”、“毕业作品展”、“学生社团作品展”等专业赛事,并组织学生参加重庆市高校服装专业优秀毕业作品联合展演活动,中央二台、人民网、中国教育网、搜狐网、新浪网、凤凰网、重庆电视台、《重庆日报》等几十家主流媒体先后进行了报道。

美术系学生工作以“抓常规、浓学风、重规范、强素质、促就业、创品牌”为主线开展工作。一方面,积极围绕专业教学,着力培养学生专业思想和艺术素养,提升学生专业水平,夯实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正确引导学生争做有孝道、有理想、有理论、有理念、有理智的美术学子,促进学生情商培养和提升,拓展学生综合素质,打造学生就业综合竞争力。相当部分毕业生已成为广告公司、室内装饰公司的设计总监、项目经理和业务骨干,有的成为了基础教育行业专家并多次在全国和市级美术教学竞赛中获奖。近几年来,先后有数十名学生考取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的硕士研究生。

二、2016年拟招生专业介绍

公共艺术 [本科 非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艺术设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公共艺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实践技能,能对室内外空间进行装饰艺术设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造型基础、设计色彩、构成基础、建筑基础、数码图形处理(3dsmax、cad、photoshop)建筑制图与测绘、手绘效果图技法表现、工程概预算、工程材料与工艺、公共空间艺术设计、公共设施设计、餐饮空间设计、陈设设计、展示空间设计、住宅空间设计、公共景观设计、办公空间设计、装饰雕塑、3d场景漫游、设计概论等。

就业岗位:毕业生可到建筑和规划部门、各类设计院所、专业设计机构等从事公共空间、商业空间、住宅空间以及园林景观等设计工作,也能从事相关领域的施工管理工作。

美术学[本科 非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美术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艺术创作和美术教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艺术概论、透视与解剖学、素描人物、色彩人物、色彩风景、雕塑、传统油画语言、油画风景、素描人体、油画人体、具象写实绘画语言、表现主义绘画语言、超现实主义绘画语言、照相写实绘画语言、综合材料、综合创意、当代艺术思潮、工笔花鸟、工笔人物、写意花鸟、写意山水、中国古代造型艺术考察等。选修教师教育方向课程: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堂教学技能、美术教师公招应试技巧等。

就业岗位:毕业生能够从事美术创作、美术教育、美术编辑、艺术机构管理,以及美术宣传和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等工作。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 非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造型基础、设计色彩、设计构成、电脑辅助设计、图形创意、版式设计、商业摄影、插画设计、网页与界面设计、标志设计、VI设计、包装设计、平面广告设计、影视动态广告设计、型录设计、书籍设计、文化海报设计、设计概论、世界平面设计史等。

就业岗位:毕业生能够从事广告策划与设计、印刷品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商场商品陈列设计、网页及新媒体设计、商业摄影及设计管理等工作。

视觉传达设计(时尚艺术)[本科 非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视觉传达设计(时尚艺术设计方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服装与服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造型基础、设计色彩、设计构成、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工艺、服装效果图表现技法、服装设计思维训练、成衣设计、立体裁剪、服装材料与面料再造、创意服装设计、时尚摄影、针织装设计、化妆造型、服装展示设计、平面纸样结构、服饰配件设计与制作、服装设计概论等。

就业岗位:毕业生具备设计造型能力、市场分析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能够适应服装服饰艺术设计行业发展的需要,从事服装、服饰品的设计、制作和营销等工作,也能在相关时尚设计领域从事设计、制作与管理等工作。

三、2016年录取规则

1.考生体检必须符合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规定。

2.重庆市考生认可重庆市统考成绩,其它省(自治区)考生认可我校组织的美术专业校考成绩。

3.按综合成绩(综合成绩=文化成绩÷文化成绩总分×30+专业成绩÷专业成绩总分×70)排序,德智体美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四、2016年招生计划(暂定)

专业名称

重庆

三校生

美术本科(非师范)招生计划

备注

重庆

江西

山东

陕西

山西

福建

广西

美术学

 

37

 

 

8-10

 

 

 

大一下期末可申请转专业;重庆三校生限招服装设计与工艺类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

 

80

10-15

15-20

7-10

15-20

 

8-10

公共艺术

 

81

10-15

15-20

 

15-20

7-10

7-10

视觉传达设计

(时尚艺术)

10

27

 

 

 

 

8-10

篇3

现代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关键词展示设计;视觉元素;展示空间

现代商业展示设计就是运用人类社会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商业管理手段,通过各种传播媒体的展示,创造出多变的视觉传达效应,来完成属于商业范畴的媒介策划,进而以崭新的商品观念去影响顾客的购物心理,使消费者在展示形式的感化之下,对商品进行有机的选择。现代商业展示空间能有效地传递企业商品的信息,树立企业和商品的良好形象,是传播企业和产品信息的十分重要的手段。可见展示设计是一门综合学科,同时也是一种宣传的手段,这一点在商业展示中表现尤为明显。

本课题是对鄱阳街一带周边的商业环境、建筑形式、实用价值、历史文化等因素多方面实地考察研究,并结合该区位优势,定位于中高档集娱乐、休闲、购物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并对鄱阳街一带改造后的建筑室内进行设计。本文从展示空间的视觉元素方面着手,探求其室内展示空间中视觉元素如形体大小、形体形状、色彩等方面的充分运用与体现,分析视觉元素语言在展示空间形象中所占据的位置与影响,说明视觉元素在展示设计中所承载的物质和人文作用。通过对视觉元素在现代商业展示空间中所发挥的重要美学价值,增强商业展示空间中的视觉传达效应,进而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实现商业效益。

一、现代展示空间设计分析

商业展示是一种高效率的传播手段,能有效地传递企业商品的信息,树立企业和商品的良好形象,是传播企业和产品信息的十分重要的手段。视觉元素是展示设计中的基本要素之一,本课题从二维和三维两个方面分了视觉元素在展示空间中的运用。

(一)现代展示空间

现代展示空间是根据人们的行为方式把一定的空间组织起来,通过设计分割空间,从而达到划分不同功能区域的目的。与以往传统展示空间不同的是更重视展示元素的分析和运用。在本课题展示空间设计中,不仅采用动态的空间形式,序列化的展示形式和有节奏的空间变化的基本原则来表现所展示的物品,更多的运用了现在展示空间中视觉元素。比之传统的室内展示空间感受所不同的是,在本课题展示空间中,观众能将各局部的空间艺术把握后很容易的得出整个展示艺术特征的总体印象。

1、现代展示空间的概念

展示空间设计实质是有关信息传播的环境设计,空间必然的艺术设计的主导,展示艺术空间环境的创造,是对空间的设计规划,是对自然状态下无形的空间,通过概念元素(点、线、面)为基本要素和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有形结构加以界定,制定出“有形”的空间这样一个过程。

2、现代展示空间设计的基本规则

展示空间设计的目的是使观众在有限的时空中最有效地接受信息。因此,展示设计就是围绕着如何有效地提高展示活动的效率和质量进行的。除了展示环境本身的设计之外,展示对象陈列形式的设计也是展示设计的重要内容。因此除了研究一般空间设计的基本法则外,研究人在观赏展示对象时是视觉生理和心理过程是展示设计的基本前提。

现代展示空间中药遵循的基本规则:注重展示物的真实性、展示空间对观赏者的直觉效应和视觉元素的基本运用。本课题在对商业展示设计设计时根据所需要的功能,做到不只是仅仅看上去美观,更考虑到对消费者的心理及生理上的积极的影响。现代社会,商业环境更加多样化,消费者的要求也越来越讲究个性化,但是“人”是基本的,我们应该更重视令人身心舒适的环境的设计,用美的、功能性的设计语言来创造现代商业展示空间。

(二)现代展示设计中视觉元素的基本概念

视觉元素是视觉传达设计(概念元素、视觉元素、关系元素、实用元素)的一部分,它包括形体大小、形体形状、色彩等在空间艺术中的直接体现。现代展示空间中的视觉元素是一种通过物质材料塑造直观形象的艺术,是大众最先接触的感觉方式。现代展示空间设计实质是有关信息传播的环境设计,所以说视觉元素必然是艺术设计的主导,它丰富了现代展示空间中的信息传递手段。在本课题设计中必要的运用视觉元素的基本构成进行对鄱阳街老建筑的室内改造设计,使现今的新鲜事物被很好的运用到现实中去,达到展示空间应有的展示效果。

二、视觉元素的构成要素

视觉元素在商业展示空间设计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视觉元素通过形体大小、形体形状、色彩达到突出空间艺术、塑造空间的目的,给大众强烈的印象。视觉元素在空间艺术中的体现丰富了展示空间中的信息传递手段。

(一)形体大小

视觉元素的构成要素之一形体大小,是根据展示空间的大小来决定的,主要体现在展示道具的应用上。在本课题中通过对形体的大小不一把展示设计与视觉艺术的最佳结合起来营造了一个动感的展示空间,这个空间展示道具的大小传递着空间中的主次关系,并能够带给观众以丰富的多样空间和强烈的对比印象。在处理形体的大小时必须满足一下条件(如图2-1所示)。

1、几何参数

说到形体大小不得提到数学关系也可以说成是几何参数。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庄子说:“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由于数学是使人产生美感的基础,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都有意无意的应用数学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和艺术活动中,随处可见有数学的形式美。如图2-1设计中包柱灯箱是对角线满足勾股定理的矩形灯箱,其他形体的各项尺寸也基本符合几何比例关系。

2、人机工程学

形体大小的控制必须符合人机工程学,这是设计的基本前提。从使用角度来看人机工程学必须满足操作、显示、安全、舒适等问题。如图2-2中的高柜采用标高2.4m,前台(操作台)0.95m高,这样既方便营业员的操作又能提供给客户最佳的视角。

3、力学原理和自然规律

符合力学原理和自然规律本身就是美的体现,只有符合力学原理,设计才是最合理的、可实现的。力量感是人的心里感受,而在现实的消费生活中将直接影响到顾客的消费心理。因此在设计中,作者尽量避免因力学问题带给顾客的恐惧感,毕竟极端主义只能被少数人所接受。

(二)形体形状

近代对视觉心理和艺术心理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些方面的成果被广泛运用到现代展示的设计中。基于在视觉行为方面的共性,展示设计中引人了许多平面构成、立体构成方面的原理,并在展示设计的实践中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设计原理和法则(如图2-3,图2-4所示)。

1、形体的外部轮廓

形体的外部轮廓是形体分割作为图像处理的结果,是人们进行图像理解、图像分析以及进一步图像识别的基础。在本课题设计中直线、曲线、圆形、三角形以及矩形等最基础的形体元素得到了充分的运用。直线在视觉中是最常见的现象,也是展示设计中运用最广泛的视觉元素之一,使用得当的直线,会具有明确的视觉效果。在展示中应用得当的曲线,能丰富整体效果,创造出富于节奏和韵律的变化效果,改变由单纯直线造成的冷峻、严厉的气氛。从几何学的角度说,圆是一个被连续曲线包围的形状,曲线上各点距与该形状的中心的距离相等。从展示设计的角度来说,圆是非常有用的形状,它既可以是实心的盘状,也可以是空心的圆环。原形的使用,应当使整体的各个局部都能有效地和谐。三角形或菱锥形等形体的运用,可在展示设计中产生更丰富的视觉想象力与对比效果。

2、常见的形状

光滑表面,抛物面,球面,皱褶,螺旋,窄槽,微孔,穗,环,是展示设计中最常见的形体形状特点。随着时代的变迁,出现了很多新型的材料,各种不规则的形体形状随之而诞生。例如在展示道具中出现了很多仿生学的元素。而中规中矩的形状还是比较多见。

(三)色彩

色彩是展示设计中最经济但又最容易获得成功的因素。它会使展示活动变得生人。在本课题中,展厅的环境虽不是展示的主体,但展厅的环境色彩与整个展示气氛及展示效果有密切的联系。通过色彩调节能弥补空间、材料、陈设等方面的欠缺,使之锦上添花,制造一种和谐统一的效果。根据展示设计的具体要求,设计者要把握色彩的设计原理、色彩的视觉特性、色彩之间的对比与调和以及其对观众造成的心理感受,充分利用色彩来增强展示内容的视觉效果,使之与展示环境相互融合,使展示内容在观众众中获取特定的良好的视觉效果与心理效果(如图2-5,图2-6所示)。

1、色彩在商业展示空间中的运用原则

人的视觉感知占全部感知的80%以上,而视觉感知中最具优势的是色彩知觉,色彩是展示设计中最经济但又最容易获得成功的因素。它会使展示活动变得生人。在展示中,展厅的环境虽不是展示的主体,但展厅的环境色彩与整个展示气氛及展示效果有密切的联系。通过色彩调节能弥补空间、材料、陈设等方面的欠缺,使之锦上添花,制造一种和谐统一的效果。根据展示设计的具体要求,设计者要把握色彩的设计原理、色彩的视觉特性、色彩之间的对比与调和以及其对观众造成的心理感受,充分利用色彩来增强展示内容的视觉效果,使之与展示环境相互融合,使展示内容在观众众中获取特定的良好的视觉效果与心理效果。

2、创造和谐的色彩环境

本课题展示设计环境中的色彩设计,虽侧重于每个展区的色彩基调的把握,但也统一的对色彩基调用来协调整个展示环境。在整体色彩中,统一调配能使相互排斥、相互竞争的各展区从属于一种有序的色彩环境。在设计方面应使用与展品色相类同,追求高雅的色彩气氛,提高展品的档次。通过运用变化与统一的手法,更好传达出生产技术的质量,价值的可靠程度等一系列信息。并且注意调整了各展区之间的色彩对比与过渡、变化与同意、呼应与联系,避免了产生色彩之间忽强忽弱的杂乱之感。

对鄱阳街一带室内改造中色彩设计,虽侧重于每个展区的色彩基调的把握,但设计师对用统一的色彩基调来协调整个展示环境也颇费苦心。在整体色彩中,统一调配能使相互排斥、相互竞争的各展区从属于一种有序的色彩环境。对于各展区的色彩基调的选择,设计者认真分析了展示内容自身的色彩特点和烘托、陪衬需要,从而寻找、调配出最适合的色彩。在设计方面应使用与展品色相类同,追求高雅的色彩气氛,提高展品的档次,同时根据展品的种类,决定背景使明浅析视觉传达设计在综合展示空间中的运用第四章色彩构成的运用色或暗色。使展品得到清楚的视觉印象。通过运用变化与统一的手法,更好传达出生产技术的质量,价值的可靠程度等一系列信息。并且设计师注意调整了各展区之间的色彩对比与过渡、变化与同意、呼应与联系,以避免产生色彩之间忽强忽弱的杂乱之感。

由此可见,在展示设计中,处理色彩的运用时,应充分考虑视觉元素、视觉心理两者之间的紧密配合。一个展示空间,色彩耐用的好坏,所产生的视觉与心理感染力有明显的差异。展示设计的色彩运用得当,能够调节气氛,改善视觉环境,增强整个环境的信息交换的有效机会。

三、视觉元素在现代展示空间中运用的展望

我们所说的视觉元素设计是通过二维的物质材料塑造直观形象的艺术,在空间中形成强烈的视觉吸引力,即利用视觉传达的形式做空间的艺术处理。“形式的一个有限的定义是:一件作品实际物理轮廓,是在空间中被认识的艺术设计师创造、刻划出来的体积或形态,或者是在一个平面材料上的轮廓、图形、色彩等要素”。事实上,无论创造的形式或是形态,都需要通过有限的视觉感受来体现艺术品美感。同时在合乎空间环境以及与人类生活方式是否和谐关系的前提下,达到视觉形式上,包括线条形式、块面形式、色彩形式、材料形式、肌理形式、凹凸形式的和谐统一。事实上,形式的视觉表现应该是关于形式的心理感受的内容,我们应该更多探讨形式的组织结构和最后表达的效果。因此,在今后的艺术展示空间或者商业展示空间中视觉元素都将被运用在其中。同时,不断的变化和更新。无论是是展示物形体的大小、形态和色彩都将实现在现代展示空间中的使用。不仅是大型的艺术展览馆甚至小到简单的专卖店展示,视觉元素的运用将无处不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具有其特殊的理论体系与设计形态的视觉表达往往蕴涵着某种观念、意义、象征,视觉元素在展示设计中所承载的物质和人文作用是勿庸置疑。它强调讲究自身的大小;注重形状、色彩、的运用;考虑环境的因素;强调创新的意识。这些因素与展示空间设计的特性结合便会产生一种特定的空间形态,这也使得视觉传元素成为展示空间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本课题进行研究探索的价值所在。

致谢

在完成毕业论文这段期间,感谢指导老师周笑对我论文的辅导与帮助,使我的论文大纲、结构等方面更加的严谨和完善。同时感谢同学们的支持与帮助。最后感谢江汉大学图书馆为我提供了查阅资料的好地方,十分感谢。

参考文献

[1]王晓闫春林.现代商业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1

[2]张绮曼.室内设计的风格样式与流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9

[3]黄建成.空间展示设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0

[4]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5.4

[5]田原.室内设计与空间表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

[6]任仲泉.展示设计[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8

[7]【日】朝仓直已.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MI,吕清夫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6

[8]吴爱莉.展示设计.安徽美术出版社,2008.7

篇4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位于吉林省省会长春市,创建于2000年6月,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首批确认为独立学院,2008年经吉林省学位委员会批准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5年吉林省教育厅批准我校开展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是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民办全日制省属本科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坐落于吉林省长春装备制造产业开发区,校园占地65.5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3.3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藏书81余万册、中外文期刊500余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000余万元。

学校设有建筑系、土木工程系、管理工程系、艺术设计系等10个教学系(部),开设了本科专业37个,涵盖了工、管、文、艺四大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10000余人。2015年学校被吉林省教育厅确认为吉林省高校学校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单位。学校拥有省级重点建设二级学科1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十二五”特色专业2个;设有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

学校拥有省级精品课7门、省级优秀课程29门,取得教研项目6项,省级教研项目8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优秀教材三等奖3部。学校拥有省级教学名师3名,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

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获吉林省学生工作创新奖,在全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中获优秀等级,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多年被评为省、市级优秀组织单位。学校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连续多次获得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各类奖项。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英语、电子设计大赛和“挑战杯”等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中多次获得大奖。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围绕“质量一流、管理一流、设施一流、服务一流”办学目标,贯彻“注重基础、重视应用、强化实践、特色育人”的教学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为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领域培养城市规划、城市建筑、城市管理各行业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学校科学的管理模式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学生家长的广泛赞誉和认同。

艺术设计系简介

艺术设计系始建于2003年,是学院首批创建的教学系(部)。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艺术设计系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条件不断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艺术设计系现设有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艺术、动画和风景园林五个本科专业,聘请了同济大学、鲁迅美术学院、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艺术学院等高校的专家教授担任专业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较高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艺术设计系注重青年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参与教学改革与教育科研工作,近年来,专业教师在教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系现有省级优秀课程三门,完成省级科研课题四项,发表省级以上论文六十余篇,公开出版《艺术设计优秀作品集》四部,自编公开出版高等院校教材七部,其中五部为全国“十二五”精品课程规划教材。在教学中始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与教师在国家、省举办的艺术展览和比赛中获得艺术创作奖三十余项,省级艺术创作奖一百余项,优秀组织奖八项。其中,2015年“吉林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9位同学荣获一等奖,28人荣获二、三等奖。2016年第四届全国高校廉政文化大赛中,7位教师分获一、二、三等奖;荣获“中国环艺双年展”优秀组织单位,多位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艺术设计系已经成为培养未来艺术设计师的摇篮。

专业介绍

1、环境设计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环境设计领域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环境设计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相关学科领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术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

核心课程:

室内设计原理、景观规划设计原理、中外建筑史、人体工程学、居住室内外环境设计、办公室内外环境设计、商业室内外环境设计、CAD、3DMAX、SketchUP、Photoshop、装饰工程预决算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面向建筑设计院(所)、景观工程公司、装饰工程公司从事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景观设计、园林设计、预算编制和工程施工管理等工作;也可到相关的设计研究、策划、施工及管理、教育等单位或部门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2.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视觉传达领域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视觉传达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与创新能力,获得平面设计及视觉传达方向专门设计人员应具有的基本训练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

核心课程:

视觉传达概论、包装设计与应用、视觉识别与应用、品牌设计与媒体应用、广告策划与应用、图像处理软件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面向广告、策划、平面设计、传媒、影视等相关企业,从事广告设计与策划、平面设计、品牌设计与推广、包装设计等工作;也可到相关的设计研究、新闻、出版、教育等单位或部门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3. 公共艺术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公共艺术领域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公共艺术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与创新能力,获得艺术设计展示方向专门设计人员应具有的基本训练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

核心课程:

公共艺术概论、公益展示设计、商业展示设计、文化展示设计、室内软装饰设计、材料与工艺、公共空间设计、陈设设计、空间形态与视觉传达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面向策展布展设计、室内软装饰设计、相关艺术设计机构及工程公司,从事展示设计、空间陈设设计、公共艺术品设计等工作;也可到相关的设计研究、策划、施工及管理、教育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4.动画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合动画领域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本学科领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受到艺术设计与数字动画技术等专业训练,具备动画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与创新能力,获得动画设计师基本训练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

核心课程:

动画原理、导演分镜头研究、视听语言基础、无纸动画软件技术、PhotoShop图像处理、三维动画软件扩展I、三维动画软件扩展II、建筑游历动画设计与制作、动画项目设计、影视后期特效制作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面向动画公司、游戏公司、网络传媒公司、电视台、广告公司、建筑设计机构、出版社及相关设计类公司等;从事数字动画设计与制作、建筑动画策划、制作与表现、媒体广告、电影电视特效、网络新媒体动画设计等工作;也可去相关的设计研究、管理、技术应用、文化推广、教育等单位或部门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考试报名

(一)招生计划和学费标准 2017年艺术类招生专业设有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艺术、动画四个专业,学制四年,共拟在全国计划招收本科生500名,学费标准为: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艺术专业18000元/学年,动画专业19200元/学年,实行文、理兼招(招生计划以各省、市招生主管部门公布为准,各专业学费以吉林省物价部门审批为准)。

(二)报考条件 符合教育部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和各招生省份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考生报名条件者均可报考。

(三)报名 报名时间和地点:我校承认各省美术类专业统考成绩,参加各省美术类专业统考的考生,按照各省、市招生主管部门的有关艺术类专业考试文件要求进行报名。

(四)考试 1.专业考试:凡参加各省美术类专业统考的考生,均按照本省招生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要求进行专业考试。 2.文化考试:考生凭各省2017年美术类专业统考合格证参加全国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生的文化课考试。

(五)录取 1.专业分数线确定办法:执行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部门确定的美术类专业统考本科合格分数线。 2.文化分数线确定办法:执行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部门确定的艺术类专业本科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 3.录取办法: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体检合格、文化课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的艺术类专业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取得各省2017年美术类专业统考合格证的考生,方可报考我校。实行“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录取。录取时按综合成绩进行排序择优录取:综合成绩=(专业成绩总分×100%)+(文化课成绩总分×60%),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照每名考生的专业志愿顺序逐一进行检索录取,当第一专业志愿不能录取时,检索其第二专业志愿,以此类推。如综合成绩相同专业志愿相同,有关省有等级要求则等级高者优先录取,等级相同或无等级要求,专业成绩高者优先录取,若专业成绩再相同,素描成绩高者优先录取,若素描成绩再相同或无专业课单科成绩,则比较文化课单科成绩:文史类考生依次按语文、外语、文科综合、数学单项科目顺序比较成绩,理工类考生依次按数学、外语、理科综合、语文单项科目顺序比较成绩。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且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依次从高分到低分调剂到未录满的专业。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且不服从专业调剂或服从调剂但分数未达到调剂标准的考生,均做退档处理。(有关省招生部门有明确录取规定,则按该省录取规则执行)

(六)联系方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学建大路1111号

电话:0431 –81865504 81865508 81865509

传真:0431 –81865507

艺术设计系网址:http://yssj.jlucc.edu.cn

招生就业网址:http://zsjy.jlucc.edu.cn

篇5

学校座落于重庆市万州区。有沙龙、百安两个校区,占地1980亩,校舍面积49余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45万余册,仪器设备总值近1.3亿元。设有17个二级学院,9大学科门类,54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近1200余人,专任教师近900人,其中正教授89人,副教授240人,博士102人(不含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9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重庆市名师2人。学校紧扣“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目标”,形成了以工为主,文学、管理学为辅,理学、艺术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农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学科体系。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19000余人。连续六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稳定在85%以上,年终就业率稳定在95%左右。

重庆三峡学院美术学院创建于1987年,有教职工60人,其中教授5人(另外聘教授8人),副教授12人,硕士49人,有校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15人。开设有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动画、服装与服饰设计五个本科专业,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600人,2015年拟在教育硕士类别学科教育(美术)领域招收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美术学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艺术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近几年学生多次参加省级及全国美展,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中获全国一等奖,获奖的作品共计36余件、省级奖100余件,发表美术作品论文100余篇;教师出版学术专著、教材21部,发表美术论文100余篇,作品入选全国省级美展300余件,有150幅作品获得全国和省级奖,2项教学成果获重庆市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二、三等奖,“三峡民间美术”课程为重庆市级精品课程。共计培养了10000余名专业合格的美术人才。毕业生就业范围广泛,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就业率达到90%以上。

美术学(本科·文理)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美术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绘画创作和现代艺术设计的实践技能,能在美术创作、美术编辑、美术教育、艺术设计和管理、以及美术宣传和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等领域的专门人才。主要的专业课程有:美术概论、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透视学、解剖学、构图学、素描、色彩、中国画、油画、雕塑材料学、版画、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美术教育心理学、应用美术设计、计算机应用设计等课程。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文理)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有创新设计思想与能力,适用于时代视觉传达发展需求,有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设计技能,并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中等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主要的专业课程:中外设计史、设计概论、素描、色彩、字体设计、图形创意、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展示设计、数学媒体设计制作、企业形象策划、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

环境设计(本科·文理)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当代环境设计理念,现代设计思想,为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发展需要而具有环境设计综合知识和应用实践动手能力的设计师,能在各大装饰公司、建筑行业、中职院校、设计单位等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教学和管理的专门人才。主要的专业课程:中外设计史、设计透视、素描、色彩、手绘表现、建筑装饰材料与概算、室内空间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展示设计与模型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

动画(本科·文理)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动画的基础理论知识及相应的影视知识,熟练掌握动画设计、动画制作,动画产品开发等实践技能,能在设计公司、游戏公司、传媒公司、艺术教育等单位从事动画、影视制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的专业课程有:艺术设计史、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绘画设计、动画场景设计、摄影、网页设计、卡通雕塑、二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后期合成技术、DV短片制作、动画造型设计、影视声音、三维动画技术、动画分镜创造等课程。

服装与服饰设计(本科·文理)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国际流行文化视野与民族服饰文化底蕴、兼备创新设计与工艺技能、能在服装设计、教育、研究、媒体、生产和管理等企业单位从事设计、开发或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主要的专业课程有:中外服装史、服装材料学、服装效果图、服装结构设计、工艺基础、服装CAD、流行成衣设计、职业装设计、创意装设计、配饰设计、形象设计等课程。

一、报考对象和条件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身体健康,无色盲、色弱;年龄不限;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二、2015年美术类招生专业、学制、分省招生计划、收费标准

招生专业

层次

学费

学制

校考(170)

合计

河北

江苏

江西

广西

甘肃

山西

黑龙江

合计

 

 

4

350

30

25

20

20

30

30

15

环境设计

本科

10000

4

100

10

9

6

6

10

9

5

视觉传达设计

本科

10000

4

73

8

6

4

5

7

8

3

服装与服饰设计

本科

10000

4

32

2

2

2

2

2

2

2

美术学

本科

10000

4

84

6

5

4

4

7

6

2

动画

本科

10000

4

61

4

3

4

3

4

篇6

视觉是人类获取外部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视觉传达原理与方法在商业化进程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与发展。视觉传达设计所实现的是各种视觉元素的整合、沟通,在这一过程中,传递的不仅仅是符号,还有创作者的思想。文章主要针对目前视觉传达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的建议。

关键词:

视觉传达;教学现状;革新

一、我国视觉传达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认识存在偏差由于视觉传达在行业领域的运用十分广泛并形成了相应的商业宣传文化,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学中引入的商业文化符号比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视觉传达的实用价值,但也在另一方面造成一些高校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学出发点存在偏差,往往造成学生对视觉传达相关理论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入,过度倾向于商业因素,从而造成对视觉传达整体的把握不够。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轨目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但社会需要的是兼具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实践教学应当成为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市场需求面前,实践教学的地位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视觉传达设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当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并不多,在已经开设实践教学内容的高校中,实践教学项目也大多围绕着比赛、虚拟项目进行,真正结合社会需求的实践项目少之又少。只有将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实际项目引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才能确保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出符合要求的专业型人才。

3.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目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还面临着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队伍年轻化,教学经验不足。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建立历史不长,其教师大多较为年轻。年轻化的教师队伍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提供了足够的活力,但是也存在教学经验不足的问题,不能很好地开展教学工作。第二,教师的社会实践经验不足,这是与教师队伍年轻化相对应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师社会工作时间不长,实际进行视觉传达设计的时间也不长,对社会的发展变化缺乏足够的敏锐性。

二、视觉传达设计实践教学改进方法

1.专业实验室建设专业的视觉传达实验室应该将从图像捕获到宣传性输出的整个流程都囊括进去,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用于实践,更有助于学生提高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论认识与动手能力,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学校要改变教育观念,更加注重学生实践素养的培养,从制度和财务上对实验室建设进行有力保障,严格规范实验室管理制度,对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从而使实验室硬件设备得到良好维护,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2.以固定的设计比赛来加强实战训练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决定一门课程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创造力方面,参与竞赛评比无疑是一项很好的举措。设计比赛可以开阔师生的视野,在比赛中学习,在学习中比赛,一方面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学生不断自学,提高设计能力。因此,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要在这方面给予政策、经费的支持和鼓励,建立持久有效的激励机制,组建一支水平过硬的专业教师团队。

3.探究设计性课题的开展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学既要重视理论知识,又要重视实践技能,可以采取设计课题的方式进行实践,即在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教师结合行业发展和典型案例设计课题作业。要完成这个课题作业,学生必须完成相关的社会考察、调研、讨论、实验室操作、课题研究等一系列步骤,锻炼分析、创造、设计能力,还包括与人沟通、团队合作等能力,探索出一条从问题的提出、展开,到方案的寻找、优化,再到最终解决的有效途径,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三、结语

视觉传达是现代传媒与商业推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尤其在自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技术的运用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传播手段。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增加实践演练的教学内容,在硬件设备与资金方面予以充分保障,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之路。

参考文献:

[1]赵红玉.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设立工作室制的探究.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5).

[2]张学忠.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理性价值和意义.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4).

篇7

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1962年,伊凡・沙瑟兰德教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发表了题为《绘画板》的论文,首次提出“计算机图形学”的概念,确定了计算机图形学作为一个崭新的科学分支的独立地位,可以说这是数字技术应用于艺术设计的起点。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艺术开始在我国得到普及和推广。如今,数字技术已交融于现代艺术设计的各个领域,给艺术设计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

二、数字时代艺术设计的特点

(一)数字化媒体的出现

伴随着娱乐文化、流行文化的发展和新媒体交流的普及,人们开始对交互式、影像化和视觉交流方式进行探索,更多的人开始探索虚拟空间,从中寻找和塑造自我理想的角色和形象。我们已不能再把设计理解为一个狭隘的概念,艺术设计也在渐渐地超越其原先的反响,走向越来越广阔的领域。

数字化媒体的出现,使得社会文化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网络技术、数字艺术设计、数字电影电视、多媒体广告短片等新兴科技在不断地挑战传统艺术设计形式的同时,也在充实传统艺术设计的内涵和外延。多元化的视觉观念也暗示新的视觉传达方式将要打破传统设计门类的界限,让艺术设计成为一种能够融合多种学科的载体。

(二)创新意识的培养

数字艺术设计不但要重视电脑技术的操作,更要重视设计艺术的表现,尤其要重视创新意识的培养。课堂上学生虽然对电脑设计软件操作得很熟练,但是做的作业往往缺乏新的创意,也无法表现出自己的想法,或者根本没有想法。为了改变这种不良现状,教师在教会学生电脑技术的同时应结合专业特点,启发和引导学生如何运用电脑技术去创造符合人们审美要求的新形态。

(三)数字时代艺术设计的非物质化

新的社会形态中,设计艺术的形式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设计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创作方式和设计语言,人们的一切艺术想象几乎都可以变为现实。这样的背景下,设计艺术的重心已经逐渐脱离物质层面而向精神层面靠拢,设计从静态的、理性的、单一的、物质的创造向动态的、感性的、复合的、非物质的创造转变。艺术的本质体现为自由的创造,非物质设计的发展使得过去功能性较强的设计艺术特质中艺术的成分越来越多,设计内容变得越来越艺术化。全新的技术手段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思维空间和视觉空间,也带来了新的感官需求和心理需求。

三、数字时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一)数字时代把现代艺术设计推上了崭新的发展平台

数字技术以其独特的方式进入到现代艺术设计领域,是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必然。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和普及,数字技术已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的各个领域。现代艺术设计与数字技术已密不可分,它不仅融入了传统设计文化和设计思维,而且拓展了艺术设计的视觉语言、表现形式,改变了我们的设计方法、丰富了我们的设计思维,延伸了新时代的艺术设计的价值内涵。

(二)数字时代拓展了现代艺术设计的创意思维和表现手法

设计离不开它所处的时代,如果说工业革命促进了设计的发展,那么数字技术的发展必将促进现代艺术设计发生前所未有的飞跃。数字技术的发展预示着现代设计新纪元的到来。速度、效率、便捷等等都是数字时代带来的优点,设计的创意思维方式,设计的形式语言,设计的执行力度都因数字时代的到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设计多元化的今天,如何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拓展的空间,引领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创建融民族特色、人文特点、独居个性特质为一体的设计文化,都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数字时代推动了现代艺术设计的教育改革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些年来,我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迅猛,但教学质量的低劣和就业压力的加大也引起了人们对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普遍担忧。受传统教育模式思想的束缚,教学内容陈旧、方法死板,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直接胜任其岗位的工作、缺乏设计创新能力和设计执行能力等等都值得我们深思。艺术设计教育可谓是任重而道远。我国的现代设计教育在观念及形式表现上都备受东西方文化思潮和艺术风格的影响。

随着经济改革的迅速深入,我们的设计教育必须跟上并超越时代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设计人才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新型的设计素质教育已经刻不容缓。作为一个学科,我们要在设计教育多元化中构建现代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和评价的理论体系。新科技、新思想、新设计意识形态的变化,更需要强化数字时代人才培养的观念意识。

四、结语

21世纪充满着希望和挑战,数字化艺术作为传统设计的延伸和升华,更有赖于数字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创愈是设计的生命、是致胜的法宝,它贯穿于设计艺术的整个领域,不论是传统艺术设计还是现代艺术设计都一样。科技的进步已经缩短了人们交往的距离,跨越了国界的概念,作为正在对社会作出贡献的艺术设计者和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时时刻刻关注世界上的各种新的设计潮流,以便能够对设计的发展趋势作出正确的理解和判断,及时对世界的这种飞速发展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走在时代的前列,为现代艺术设计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塞尔西.马卡拉.动画设计基础教学[M]. 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9.

[2]钱俊,何炎祥.数字多媒体艺术[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3]李佳一.论数字时代艺术本体的嬗变[J].美与时代(上),2011,(01).

[4]尚雅莉.从信息数字时代看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变化[J].包装世界,2010,(03).

[5]许文娟.数字时代的艺术设计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2009,(35).

篇8

论文摘要图画现代主义是广告设计语言在装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艺术综合影响下的过渡状态,它极大地巩固绘画要素在平面设计领域的地位,在现代广告视觉语言现代性转捩的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它以特殊的形式主义语言表达了时代特有的精神内涵。

图画现代主义肇始于20世纪初,促使它产生的原因首先在于西方各国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商业宣传的需要;其次,由于印刷技术——石版印刷的完善并大量用于商业海报设计从而出现平面设计表现力的丰富;第三,现代主义艺术语言的娴熟运用,使得这一时期的商业美术作品的形式语汇完全呈现出现代艺术语言的家族特征简洁的图形、平图色彩以及富于表现力和图形化的文字。因此,一批设计师游走于视觉抽象和图画传达之间,将网画现代主义演绎到极致。

一、现代主义艺术语汇对平面广告现代视觉形态的建构

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时代的广告设计同样重视广告画面的插图图像,但有着强烈的主观装饰和唯美追求。而在现代艺术影响和洗礼之后的广告设计插图更进一步尊重广告信息传达的目的。

其中有代表性的广告视觉样式创造者鲁西安·伯恩哈特(LucianBernhard)就是一位中坚人物。伯恩哈特的商业广告设计奠定了现代广告设计的基本样式——简单的罔形描述广告主的产品或公司名称,主题突出,目的鲜明,强烈的色彩对比和设计意识(而非艺术表现的需要)造成视觉冲击和明确的视觉印象,从而实现和发挥良好的视觉传达功能。在广告艺术设计史上伯恩哈特的贡献在于他完成了现代商业广告设计的现代化转型,即从新艺术运动时期艺术化和唯美化的商业海报设计向服务于现代商业活动的视觉传达设计的转折。但是,这个转折绝不是功能主义和艺术表现的简单对立。广告设计的现代转折并不意味着对艺术表现的发扬或者舍弃,图画现代主义广告设计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广告设计走向现代的关键在于设计重心转移到对广告信息传播的有效性的重视,强调广告诉求基本点的视觉传达;同时,这种传达所运用的基本语汇并没有脱离整个时代艺术风尚的影响。例如,伯恩哈特早在1905年设计的普莱斯特火柴公司平面广告和1912年设计的斯第尔皮鞋广告就是两例经典的说明。普莱斯特火柴公司平面广告的设计方案是在一步步简化的过程中成形的。最早的设计方案画面主图像有圆桌、方格布、桌上有烟灰缸和点燃的雪茄,画面背景还有装饰性的跳孩。然而,作者最终一步步简化,大胆删节直到剩下两根火柴和公司名称的艺术字体。斯第尔(Stiller)皮鞋广告的基本视觉结构同样如此,只有产品形象和公司名称的艺术字体。然而,二者均匀的背景色彩,产品大胆而简洁的形象描述、平涂色彩无不受到现代主义艺术语汇的熏染。著名设计史家菲利浦·梅格斯在其著作《20世纪视觉传达史》评价道“这位年轻的艺术家或许没有意识到,他把自然主义简化并且消减到视觉传达的形体语言过程中,已使视觉招贴移进了一步。劳特雷克(ToulouseLautrec)曾开始这个过程,而伯加斯德夫(Beggarstafs)兄弟曾继续这个过程。伯恩哈特则创始了用平涂色的形体、产品名称和产品形象的处理。”这个评价极为中肯,指出了伯恩哈特的图画现代主义广告设计在现代艺术史和现代广告设计史中的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一方面,广告平面设计的视觉组织结构发生了现代转折最大限度的删节和减少了商业视觉传达以外冗余的图像内容和画面信息;另一方面又强烈的受到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的影响,创造出具有视觉表现力的插图和造型,显示了与现代艺术千丝万缕的承递关系。图画现代主义广告设计呈现出广告设计艺术现代转折的一种过渡状态,他有革命性和继承性的双面特征。梅格斯的总结极为确切“它(图画现代主义)受到现代主义艺术的强烈影响……视觉传达设计师受立体派和构成主义的影响。但认识到要有说服力的向一般大众传达,就要维持与图画的联系。他们一方面创造表现的和象征的形象,另一方面他们关心画面的视觉组织,他们在这两方面走钢丝。这种传达的意象和设计造型之间的对话,产生了图画现代主义的刺激与活力。”在他的影响下,德国广告设计界和平面设计界形成了一个遵循伯恩哈特方式发展的设计运动,称为“海报风格”。这场运动涉及平面设计的很多侧面,同时对室内设计、工业设计产生影响。其设计风格大量汲取了现代艺术的精髓,并结合“装饰艺术”运动的细节处理,品味相当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然而在二次世界大战特殊的语境中,海报设计以特殊的身份介入战争的宣传,以感情力和注意力结合的方式完成了时代赋予的使命。

二、后立体主义图画现代主义对视觉语言现代性转捩的影响

图画现代主义的延续与发展是后立体主义图画现代主义(Post—CubistPictorialModernism)的出现和风行。在现代平面设计史中,人们一般把装饰主义艺术运动在平面设计上的反映称为后立体主义图画现代主义(Post—CubistPictorialModenrism)。

在这一运动中涌现的两位设计师爱德华-考夫(EdwardMcknightKaufer)和卡桑德拉(A.M.Cassandre)分别都在商业广告设计领域做出了非凡的贡献。他们的历史地位如果定位在广告设计艺术形式的现代转型,那么我们可以归纳为在于顺应了现代化机械化工业大生产,并进而探索出中和与融通的机械理性和优雅华贵的广告设计艺术语言。考夫的广告设计风格和设计成就是现代广告设计艺术语汇现代转折的典型和代表。一方面,他的广告设计作品融会了装饰主义艺术语言的优雅和唯美特征色彩明快、构图独具匠心,不是简单的产品照片或者效果图。这种优雅和迷离的艺术效果是有工业革命后城市文化发展和变迁的文化背景作为底蕴的,其中巴黎的城市生活构成了这种效果的灵魂。在这样一种文化和时代大背景中广告设计家的惯用艺术语汇那面受其影响,千丝万缕的微观文化传播与影响构筑了现代广告设计艺术语汇的复杂和丰富内涵。设计史家在描述和分析考夫的广告艺术轨迹的时候往往直指要害——1913年美国纽约举办的“军械库”展(theArmoryShow)的现代艺术语言影响。这是欧洲现代主义艺术成就在美国最集中、影响最大的一次展示,展览将欧洲的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诸艺术流派介绍进美国。虽然舆论大哗、指责不断,但是作为现代主义艺术语汇的跨洋传播活动,以及对美国广告设计艺术语汇的现代转换所起到的作用却是供认不讳的。所以考夫的广告艺术设计语言明显带有欧洲现代艺术影响的文化基因。考夫1918年为英国《每日论坛报》所作的广告设计就是明证作品整体结构为直立长方形,明黄背景底色,画面上段为黑白两色立体构成的象征性飞鸟;下端为报纸名称字体,简洁鲜明。一方面,广告视觉传达信息准确,主体明确;另一方面,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艺术语言特征鲜明。卡桑德拉的法国铁路公司广告和大西洋轮渡平面广告设计也显示出立体主义风格图形创作的力量。1923到1926年问他曾设计出惊人的作品,他运用最简单的图形结合恰当的文字传递出无限丰富的意义,他的海报设计成为象征性立体主义平面风格的典范。可以说没有对以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为代表的现代艺术语言的学习和锤炼是不可能凭空发展出广告设计语言从新术运动画意插图和装饰画面的图形化转化的。在这一视觉语言现代性转捩的过程中,现代主义艺术的语言探索起到了承上启下和无可限量的作用,间接地催生出现代广告的基本视觉形态

后立体主义图画现代主义以“装饰艺术”运动运用到平面设计上为明显标志。“装饰艺术”注重平面上的装饰构图,大量采用曲折线、成棱角的面、抽象的色彩构成,从而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装饰效果。这种风格被许多法国平面设计师采纳,创作的作品多以巴黎的夜生活为背景,凸显出城市的魅惑,从而具有了更深层意义上的文化价值。让·卡卢的作品是很有说服力的代表。1930年他为《名利场》杂志设计的封面,利用线条的变化组成象征的男女,加上由色彩烘染形成的霓虹灯效果以及黑色背景中的摩天大楼的灯光,营造出纸醉金迷的名利场镜像,具有极强的现代感。除了上文谈到的德、法、美等同,英国、奥地利也出现了“图画现代主义”平面设计运动,并取得了世界范围的影响,它们共同勾勒出“图画现代主义”的发展。

三、图画现代主义的设计史意义

总的来看,“图画现代主义”平面设计运动综合了当时各种现代艺术流派和设计流派的精髓,发展出独具特色的平面设计风格。一批设计师潜心经营,用独特的视角记录历史的脉动。他们捕捉到现代化和工业化机器和技术的内在肌理,以立体派的空间组织和观念,在对形象的阐发上开拓了新的方向。尤其是法国设计师的作品几乎成为都市文化学者无法绕开的视觉经验。梅格斯曾这样说,视觉传达设计的直接性和短暂性,结合它与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的联系,使它比许多其他人类表达形式更接近于表达一个时代的精神。而图画现代主义的意义即在于此。

上升到视觉现代性的高度,可以说图画现代主义平面设计流派是广告设计艺术语言现代转型的中介和过渡。视觉形态的现代性转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逻辑问题,一方面它的确是社会化大生产带来的视觉传达、商业社会定型带来的以商品促销为中心的广告信息传播需求的结果;但是,视觉形态现代转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又体现出相当的复杂性。

各种现代主义艺术流派、设计流派与文化追求从宗教、文学、绘画、建筑观念的变革人手从而塑造出崭新的理性而抽象的形式语言,其影响力之大可以说塑造了现代社会所有人为事物和生活环境的视觉形态基础。视觉形态现代性转折的结果,一是锤炼和积淀出深厚的理性主义视觉语言基础(即便是后现代主义平面设汁和设计造型语言也无法回避这种视觉文化传统的影响);二是通过图形化、平面化的平面语汇设计,准确传达现代社会运作的各种信息,包括现代生活和T作环境、科学研究、以及服务于企业运作和宣传的各种信息传达活动。

篇9

论文摘要:艺术设计思维是设计师在艺术设计活动中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是一种通过人的视觉感受将客观内容纳入主观心灵并予以对象化呈现的艺术形态。艺术设计的思维模式具有多样化和综合性特征,设计师只有了解各种思维形式的特点,培养将多种思维形式综合运用的能力,才能拓宽设计思路,创作出更有传达效果和创新性的作品。

一、艺术设计思维的概念

艺术设计思维是指设计师在艺术设计的创意过程中,通过对生活进行观察、体验、分析,并对素材进行选择、提炼、加工,最终形成完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创造活动和创新思维过程。

思维是指人们对自然界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内在联系的间接、概括反映,是人类自觉地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活动。人类的大脑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思考能力和思维的形式,并逐步由简单到复杂、由具象到抽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并在长期的思维活动中促进了语言、认识的发展。从世界文化发展历史来看,创造性思维是造物活动过程中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研究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人类的思维形式与认识能力不断提高,所以才有了璀璨的远古文化与现代文明。

艺术设计的思维“是一种通过人的视觉感受而将客观内容纳入主观心灵并予以对象化呈现的艺术形态”①。因此设计师在设计中常常运用富有哲理性、象征性以及关联性的手段使作品产生丰富的联想性与审美性,在传达信息的同时赋予审美的体验。艺术设计的创新意识不仅表现为对设计本身的创新,还表现在设计师对自己固有设计观念及能力的认识与突破,它是主观与客观的两个层面。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信息传播与交流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尤其是随着网络资讯及设计软件的功能开发,世界经济的同步化进程日益加快。要使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设计师就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不断地研究和学习,不断地提高设计意识和设计水平,了解最前沿的设计资讯,掌握最先进的设计软件,开阔视野和思路,使自己的思想始终保持在最活跃的状态。

二、艺术设计思维的特点

1.艺术设计思维的源泉来自于对事物的认识与观察

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自然世界丰富多彩,动物、植物、自然景物都有各自富有美感的形态,但万物又有各自独特的属性和外在形态,即使同一种物体,也可能有不同的面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具体能力之间存在着差别,会造成思维结果的差异。对于从事艺术设计创意工作的人而言,深刻体会大自然带给人的情感交流和审美性,从对事物的观察中寻找灵感,发现蕴藏在普通形式下的细节与美感,捕捉转瞬即逝的知觉闪现,及时总结、归纳、提炼自然中的素材,是寻找创意灵感的源泉。

2.艺术设计思维来自于设计师丰富的知识与经验

我们从文字的演变过程中不难发现,无论中国的汉字还是西方文字,都是从原始巫术、舞蹈、绘画中逐步归纳、概括而来的,都经历了从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提炼过程。正是人类这种不断总结经验的能力,才能使知识得到延续和传承,才有了今天灿烂的文化与丰富的世界。一个优秀的设计师要善于学习,从实践经验中汲取营养,从经验积累中摸索事物的规律,同时还要善于总结,善于借鉴前人的经验,开拓自己的思路,扩展自己的视野,提高观察判断的能力,这样才能获得更宽泛的专业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设计思路,创作出更富有传达效果和创新性的设计作品。

3.艺术设计思维来自于多学科知识之间的综合与交融

作为一个设计师来说,如果只了解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方面的知识而忽视其他知识的扩展与积累,那么设计艺术思维就会受到限制。艺术设计是一门融合了多种知识的综合性学科,设计师要注重在多学科、多层次知识的交叉中汲取灵感,把艺术、科学、生活等不同领域的知识与经验联系起来,从多种角度拓展思维模式,作到多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设计思维的理解与感悟,这样才能及时把握现代设计思维的发展方向。

三、艺术设计思维的类型

1.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为主要内容的思维方式。‘形象’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本质与现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②所谓形象思维主要是用直观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其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完整性和跳跃性。形象有“表象”和“艺术形象”两层意思。表象是自然状态所形成的外部形态,如形状、色彩、质感、肌理等,而艺术形象则是在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之后形成的新形象。艺术设计的形象思维不是简单地观察和再现事物,而是将观察的事物进行选择、整理、思考和重新组合,是来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高级思维方式,是一个从自然形象、艺术意向到艺术形象的提炼过程。

2.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的思维,又称抽象逻辑思维。其主要特点是把直观所得到的东西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而形成概念、定理、原理等,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是一种从具象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变化过程。

抽象思维可以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人们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经验和日常概念进行的思维方式称作经验思维。理论思维则是根据科学概念和理论进行的思维,它往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和关键特征,得出相对准确的判断与结果,是一种由表及里、由本到质的思维形式。

抽象思维中的推理有归纳法和演绎法。归纳法是从个别事实到一般结论、概念、原理的方法;演绎法是由一般原理概念到个别结论的方法。艺术设计中存在着共性和个性的因素,是个别现象与一般规律的统一,人们在对个别现象的个性归纳中发现其共性特征,形成概念和理论,再借助演绎的方法进行新的创造,产生新的设计形式。

3.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也称作求异思维、扩散思维、辐射思维。它是一种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和途径去展开思考的方法,是从同一来源出发探求多种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③它的主要特点是在思维过程中进行大胆的设想,摆脱固有观念的束缚,使思维活动向多方向扩展,从而获得新的创造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够在思维过程中为设计师提供更多新思路、新创意、新的解决方案和途径,为设计提供更加宽泛的设计灵感。

发散思维是艺术设计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涵盖了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技巧,主要包括纵横思维、逆向思维、质疑思维等几种方法。

纵横思维法是将思考的问题对象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思维整合,从多角度全方位地把握问题的本质,既考虑事物内涵的纵深性,也考虑事物外延的拓展性,这样才能在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更加宽泛地理解问题,从中挖掘设计思路和创意技巧。

逆向思维法是改变正常的思维角度,从事物的反向角度思考,往往能产生出其不意的效果。例如我们去海底世界看到的一般是池子中无精打采的海洋生物,但是有些旅游景点利用反向思维的方式,开发出海底潜水项目,让人进入到鱼类的世界中,看到真实的海洋世界,效果自然大不一般。可见逆向思维看似荒唐,但却往往能够产生突破性的意见。

质疑思维法是敢于对现有理论和模式进行大胆的挑战和质疑,不迷信权威的理论,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设想。在艺术设计中要提倡打破规矩和传统的束缚,鼓励大胆创新,敢于突破传统观念,创造出富有意味的新形式。

4.灵感思维

灵感也称顿悟,是人类创造活动中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和精神现象,由于它常常具有偶然性和突发性特征,所以在思维形式中具有奇妙的神秘感。虽然灵感思维在艺术创作思维形式中有着特殊的功能,但灵感思维的过程并不完全是偶然的心灵感应,而是来自于经验的积累、联想的升华、信息诱导等因素的诱发,属于厚积薄发的思维形式。古代画家看到竹影投射在窗纸上的影子而创作出墨竹的画法,伏羲看到白龟的纹样而推演出八卦,都是他们在长期的思索过程中受到某些因素的诱发而产生的顿悟现象,是思维积累的爆发,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统一。艺术设计灵感思维的出现依赖于设计师长期的生活经验、艺术积累以及不断的思索,那些看似杂乱的思绪在思维的过程中突然得到了某些暗示和沟通,便产生了飞跃和升华,灵感也随之产生了。

5.模糊思维

同一般逻辑思维相比,模糊性思维具有灵活性或能动性的特点。“模糊是相对于精确的概念,泛指反映事物属性的概念外延不清晰,事物之间的关系不明朗,难以用数学的方法量化”④的形式。模糊思维从表面上看似乎模糊,但模糊不是含混不清,而是辩证思维。模糊性思维克服了人们思维中的绝对化观念,是模糊性与精确性的辩证统一。

艺术审美具有其不确定性因素,一个艺术作品对于不同的欣赏者可能有着不同的心理感受。有人在《蒙娜丽莎的微笑》中看到的是美丽和善良,有人看到的是恬静和安详,也有人看到的是怀孕的妇人,甚至还有人研究出蒙娜丽莎正在患牙病,这就是艺术审美模糊性的典型表现。在艺术设计中,设计师也要把模糊思维的概念应用到作品设计中来,不能将设计的目标对象绝对化,不能把设计元素符号看成是绝对标准,这样才能使设计走出新天地,更富有宽泛的影响力。

6.联想思维

联想思维就是按想法之间的联系引导思维,使概念或形象接近或相连的思维方法,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另外一种事物的心理现象。

联想是艺术创作中重要的思维方式,古代诗人曾留下“山雨欲来风满楼”、“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富有意境的精妙绝句,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就经常运用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创作出大量使人们惊叹的富于联想的梦境般的美妙作品。在艺术设计中联想也是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设计师的联想能力越强,其创造性思维就越活跃。

7.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打破常规、开拓创新的思维方式,是多种思维方式综合运用、协调统一的思维过程。在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创造的目的是创造新方法、开创新渠道、建立新理论,没有对问题的质疑就没有创新的根基。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加以分析和总结,这是通过各种思维方式来处理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往往能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新观点。在艺术设计中,创造性思维离不开想象,要在设计中取得成功,就必须大胆的联想,尽情发挥艺术的想象力,把各种思维的形式与方法综合运用,把创新性、独特性、审美性作为设计的基础,这样才能创作出富有感染力的优秀作品。

四、艺术设计思维应把握的原则

1.注重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

艺术来源于生活,丰富的生活经验对提高对事物表象的认识与记忆具有良好的作用。首先要阅读大量的作品,文学与艺术作品中有大量的知识信息,是艺术家对生活的感悟和提炼,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可以丰富艺术知识、增强审美能力、开拓艺术思维。其次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在社会活动中可以扩大视野,学习到更加广博的社会知识,增强综合运用能力,积累广泛、深刻、丰富的各种表象资料。

2.勤于思考、善于总结

艺术思维是思维的高级形式,是将事物表象进行艺术化处理的过程。艺术设计贵在创新,创新是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获得灵感,发现新的形式与规律,使作品在思想内涵、形式美感、制作手段等多方面得到完美的配合,设计师要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具备善于总结的能力。要善于借鉴经验和理论,加强对视觉符号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人类文明的延续与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能将生活中的经验和知识通过符号传递给后人。艺术设计过程其实就是艺术家对艺术符号的创造过程,要积极学习和掌握前人的经验和各种符号的意义,才能更好地形成抽象思维能力,继承和发扬人类文化。

3.大胆设问、勇于挑战

首先要敢于提出问题,质疑的目的是提出新的看法与观点。没有质疑就不会促成新思想、新观念的诞生,因此要鼓励设计师对设计中的问题提出大胆的假设,并在实践中加以研究和完善。其次要锲而不舍,善于钻研。钻研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有时还要承受失败的痛苦,在学习中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4.广开思路、综合运用

视觉传达艺术思维注重开发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是“在运动中求变化”的灵活思维方式。要在思维的过程中善于运用换位思考,多角度、多视野、多层次地分析问题,提倡标新立异,最大可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艺术设计是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以人为本是艺术设计的重要设计原则,要使设计作品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就必须学会将专业知识进行综合运用,最大限度的满足消费者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将设计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要让设计思维发挥出最大的魅力,这样才能体现其存在的价值。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发展,现代科学的整体化趋势更加明显,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沟通的联系性更加紧密。艺术设计思维不能只局限在艺术设计领域的思索和研究,要善于触类旁通,全方位、立体化、开放性地寻找设计思维,尤其是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视觉艺术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和宽泛化。因此,艺术设计的思维要善于掌握各种思维形式的特点,要培养综合运用多种思维形式的能力,这样才能在设计中走出更加宽泛的艺术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李巍.广告设计[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篇10

[论文关键词]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教师教育教学过程

近年来,高师美术教育在“艺考热”、扩招热及火爆的艺术品市场推动下,其办学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多数高师院校打破了单一培养教师的传统,面向市场设置应用型艺术设计专业,形成一种办学模式多元化的强劲态势。同时,在基础教育新课改和以数字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推动下,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学过程数字化两种趋势也十分明显给高师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培养目标趋于多元化

(一)设计艺术成为高师美术教育新的生长点

传统上,我国美术教育大体延续着美术学院工艺美院和高师美术教育三大类型并存的格局。其中,美术学院设置国、油、版、雕、史论等传统专业,培养专业美术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工艺美院以实用设计门类划分专业,培养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高师美术教育大体沿袭了美术学院的专业设置,以培养各级各类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为专业培养目标。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这种格局开始发生变化。社会对纯艺术类人才需求量不断缩小,中小学美术教师在大中城市也渐趋饱和,而设计类实用型人才需求量逐年递增。至90年代,设计类专业成了中国美术教育的热点。全国各大美术院校都争相开办设计类专业,而高师美术院校也不甘落后,相继增设了“平面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WWW.133229.COM以教育部属六所师范大学为例,华东师范大学设有综合绘画、美术教育和环境艺术设计三大学科,并按“综合绘画和美术教育”、“环境艺术设计”两个方向招生;东北师范大学设有美术教育、油画、水彩画、中国画、雕塑、环境艺术与服装艺术设计、装潢艺术与电脑美术设计等7个系,其中只有美术教育系为师范类专业;陕西师范大学设油画、国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四个系,并按照美术教育、绘画、装潢设计三个专业培养人才;北京师范大学下设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专业,专门培养从事美术、书法、艺术设计教学、创作、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人才;西南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绘画及雕塑四个本科专业,只有美术学为师范类专业;华中师范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本科专业,其中艺术设计为非师范类专业;华南师范大学现有美术学、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三个本科专业,设有美术教育、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新媒体艺术等系,多数为近年来新兴的非师范类应用型专业。

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是席卷全国的大学综合化总趋势的一部分。从高师美术教育的角度看,这种综合化趋势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是美术教育的综合化。在以往,美术学专业有师范类与非师范类之分在2005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中,“师范类”被“教师教育”所代替。这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而是为培养主体多元化开辟了道路。当前,不少艺术学院都开设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其在师资、科研、教学基础等方面的优势立刻显现出来,并对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形成了强劲的挑战。二是教师教育综合化。近年来,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1991年,在欧洲教师联合会上,由欧共体12个成员国60位专家共同提出了“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口号,认为“大学应该在教师培养和培训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我国,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工作,在有条件的综合高等学校中试办教育学院。2003年11月,全国一百多所非师范类院校召开会议,共同《非师范院校积极参与教师教育的行动宣言》,明确指出:“中国教师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从数量满足向质量提高转变的历史新时期。实现这种转变,鼓励师范院校综合化和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其办学经费充足、硬件设施先进、学校认同感较好等优势,他们的毕业生后劲足、适应性强,更加受到中小学校和同行的好评,这也成为高师院校实现培养目标多元化的原因之一。

(二)培养目标多元化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专业的多元化根源于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科专业的综合化。但在现有的高师本科教学模式下,学科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化二者间存在着不可协调的矛盾,因而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也是大势所趋。主要途径有:一是形成“大美术”的理念。今天,美术在人们的观念中除了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外,还有建筑设计、工业造型、服装设计、家具设计、环境设计、广告设计、染织设计、装潢艺术、多媒体网页设计等等,在这些专业中还可以分出多个分支,它们都是美术的范畴。二是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当前,多数高等师范院校都撤系建院,并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学生入学后不分专业,统一进行基础教学,在充分了解各专业的具体情况及就业形势之后,再由学生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不少高师院校,已经开始试行弹性学制和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1)“2+2”的小学师资、“3+1”的中学师资培养模式。小学师资前两年学习基础公共课和主修专业,后两年进行辅修专业和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教学实践;中学师资前三年进行基础公共课、主修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学习,最后一年学习教育理论并进行教学实践。(2)辅修及双专业、双学位模式。许多高校都允许学有余力、并对教师工作感兴趣的学生选择辅修教育类课程,修读双专业并获得双学位,为其以后取得教师资格证打基础。(3)“4+x”的教师教育模式。其中,实行“4+0”模式者,学生毕业即就业;实行“4+2”模式者,学生本科毕业后再读两年硕士学位,培养目标是重点中学的骨干美术教师;实行“4+3”教师教育模式者,采取本硕连读的办法获取硕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以到美术类高校担任专业课教师。

二、教师教育趋于专业化

(一)“教师专业化”已经从理论走向现实

我国传统的美术教育注重技能训练,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其职业意识更倾向于是一个画家而非美术教师。这种状况随着教师地位的提高,尤其是随着“教师专业化”理论的提出而有所改变。教师专业化理论最早是由社会学家卡尔·桑德斯(carrsaunders,a.m.)于1933年提出来的。1986年,卡耐基公司和霍姆斯小组相继发表的《国家为21世纪准备教师》两份报告,指出公共教育质量只有当学校教育发展为一门成熟的“专业”时才能得到改善。在我国,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明确提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2000年,《职业分类大典》也将教师归人“专业技术人员”。从2001年4月1日起,国家首次全面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这些都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奠定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教师专业化是针对其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性不突出,以至于产生较大的职业可替代性提出来的,意在提高教师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和专业地位。尽管与“画家”的名头相比,美术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仍比较低。但随着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逐步加深,美术教育必将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职业而获得普遍的尊重。

(二)促进专业发展是高师美术教育的义务

在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从本质上看仍属于职业教育,其课体系基本上是参照美术学院绘画专业设置的,教师专业化程度很低。为此,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从三个层面来提高未来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一是加强专业课教学。教育部于2005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明确指出,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根据这一目标,《课程方案》从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人文素养、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提出了五条规格要求并从课程体系中辟出一个专门领域——“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其中“中小学美术教学论”与“美术教育实习”为必修课,“中国美术教育史”、“教学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外国美术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为选修课,其目的就在于体现课程的师范性。二是增强人文内涵。多年来,我国的高师美术专业一直以培养画家、雕塑家和设计师为取向,注重专业技能课训练,忽视美术史论课学习,这种知识结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新颁布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也指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这在美术课程观上是一个重大突破。在新课程方案中,美术欣赏课被放在突出位置。它不仅需要教师对美术实践有亲身体会,更需要教师具备全面的文化素养,因而需要在美学、美术理论、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乃至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有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还应在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有一定的修养,成为一个具有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人。三是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一般说来,教师的知识可分成两类,即“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其中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在教师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师美术《课程方案》中的实践性课程达20—22周之多,其中包括社会实践(军训、社会调查、就业指导、劳动等)、毕业创作、毕业论文答辩、艺术实践、艺术考察等,这些都有利于推动学生的专业发展。

三、教学过程趋于数字化

(一)数字化改变了人们关于美术的感知方式

一般认为,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它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纸、布、木板、粘土、大理石、塑料等,通过造型手段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艺术形象。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人们关于美术作品的感知方式越来越技术化了。上世纪90年代后,数字化的印刷、摄影技术高度成熟,大幅广告、精美照片、时尚杂志、网络世界、数码影像等,凡是能够吸引眼球的功能都被商家广为采用,以致导致人们普遍的审美疲劳。而关于美术创作的经典手法,也被数字化时代颠覆了。以前,从设计到完成一幅作品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而且对手绘技术要求很高。现在,人们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摆脱了铅笔纸张、直尺圆规、颜料调色盒等绘画工具限制。即使是一个没有受过专业美术训练的人,只要使用photshop等普通绘图软件,也可以制作出令人满意的图片来。不仅如此,数字时代还促生了以美术学为基础的创意产业,尤其是广播、电视、动漫、环境、设计、广告等新兴产业的迅速成长,对高校美术教育形成了强大的拉动。为适应这一需求,许多高师类院校都开设了基于信息技术的艺术设计专业。比较典型的有;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主要培养能在电影、电视等媒体的制作岗位上从事三维动画创意及制作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图形图像制作专业,主要培养能在电影、电视、广告、新传媒等媒体的制作岗位上从事后期合成、电脑剪辑、特效制作以及影视作品技术处理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游戏动画设计专业,主要培养能够在游戏制作领域胜任原型设计、模型制作、纹理制作、动画调试等岗位的工作,并进行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技能型人才,等等。这些人才的知识与技能结构与传统美术人才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他们所从事的美术活动很难以传统的美术概念来界定与归类,但往往又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因而也引领高师美术教育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