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专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09:51: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工专业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世界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够及时地跟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改革,就会导致我们的教育与社会发展相脱离,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电子电工专业的人才也就无法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不被各个用工单位所聘用。为了能够确保我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得到良好的可持续性发展,我们在重视教学效果的基础上,也要把教育改革作为学校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从而顺利地解决教学与社会实际需要之间的问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从现有的教学专业为主要改革方面,以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为依据,不断提高电子电工专业学员的素质和能力,坚持培养专业型的技术人才为教学原则,构建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并且能够体现现代科学技术的特色型课程体系。尤其是我们的电子电工专业,一定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实际需要来进行合理改革,构建出适宜的课程结构,根据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要求和教学计划,积极地增加或是删除一些教学内容,从而使得电子电工教学专业更加合理化。
在重视技术训练的过程中,我们也要相应地增加一些文化课程,这些课程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高效性,以此来确保我们培养出的专业技术型人才能够拥有更好的素质和能力,能够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来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在技术训练过程中我们的资源配置是确保学生掌握最新技术和技能的重要因素,只有具有紧跟时代的高科技配置才能让我们的课程达到最优化,使我们中职电子电工教育更加高效化。同时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践比例一定要比理论知识多,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也不能够过分追求理论知识,相应的我们要特别重视技术的实用性和适用性,确保学生既能够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又能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确保学生能够运用在学校中所学的知识来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
二、紧跟社会技术发展的脚步,推动教育教学信息化
学校教育是为了让学生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素养和能力,当自身走向社会之后既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又能够在社会中发展自身。但是教育相对于社会的发展来说又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虽然我们运用了现代教学理念培养和教育学生,可是当学生走出学校之后社会的发展又产生了相应的变化。针对这种现状我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不断地深入改革,及时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把更多的现代化教学元素融入到电子电工的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增加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作为教育部门,应该在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任务的时候就要强调在课程改革中要融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通过及时的培训来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和能力。从而快速实现信息技术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中的应用,更好地推进教学的信息资源化建设,确保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能够得到突飞猛进的进步。
在电子电工教学中,实践教学是十分重要和关键的教学内容。通过实践教学教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从中掌握专业技术和技能,并且不断地提高学生实践的素质和效果。通过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形成专业的职业能力,也让教师的教学更加具有特色,教学质量更加明显地提高。从而确保能够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培养出更加优秀的、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电子电工教学专业在教学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并且展开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通过实践课程让学生学到能够快速就业的技术,确保用人单位能够找到满意的人才。同时我们还可以多为学生设计一些课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到工厂中去体验实践,去了解工厂中实际的工作情况,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期间就清楚地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工厂工作流程,掌握企业生产的最新技术,从而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做出及时的调整,有效地提高自己所学知识的实用性。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营造良好的学习实践环境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中,学生仍然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科学地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有效地实施实践和学习。为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积极采用那些启发式、引导式、讨论式或是合作式的教学方式,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能够独立积极地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并且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技术。我们实践指导教师要学会运用灵活的、新颖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和实践的能力,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各种电子电工的原理,并且引导学生实践要以理论知识为依据,从而提高实践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四、总结
篇2
电工学是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其特点是授课内容多,知识更新快,教学学时少,各学科教学重点不一。因此,我们不断在试点教学班中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取得经验后在所有教学班中推广。在教学方法上,将实践教学环节、创新思维培养引入课程,将理论讲授、实践指导、工厂参观实习等不同教学形式灵活应用。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电子教学,进行网上学习、交流、沟通,将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应用于教学改革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精讲多练,自主学习
集中精力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重点内容精心组织、精心讲授,引导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精讲必须多练,着眼能力培养,注重讲、练结合,保证练的比重,加强综合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理论、实践二位一体教学法
即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教学方法。如在电机部分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观察电机模型教具、实物教具,提出本节所讲述的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听课,并用多媒体课件配合讲解电机拖动理论,最后再通过实验、实习进一步加深印象,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获取知识;不仅要重视教法,更要指导学生的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教给学生如何理解、分析、归纳、总结问题,避免死记硬背、机械理解,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使传统授课方式向具有启发性、思维性、综合性的授课方式发展,给学生思考和自学的空间,使学生在获得电工电子技术知识的同时能学会像专家那样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其求知欲,活跃学术氛围,培养创新能力。
在专业知识教学中,从器件、电路产生的背景和需求谈起,然后讲清其在系统中的作用、结构的构思方法,分析问题的特殊方法,再现“器件、电路的获得过程”,并为解决新问题作好铺垫。针对目前听课人数越来越多的情况,每一堂课均很好地“设计问题”“引导思考”“假设结论”“探索求证”。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听完课后都觉得值得回味,可以在不同层次上举一反三。在实验和大作业中,只设定题目或学生自己拟定题目,对没有学过的知识进行必要的提示或给出
参考文献,让学生独立思考,通过自己学习来发现知识、掌握原理。
4.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的现象,在教学中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除了上述的方法外,还采用:
(1)基于兴趣教学法,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2)基于问题教学法,教师提出几个综合性的问题,然后逐个加以分析,按设定条件一层层提出解决办法,引导学生领会思路,学习解决问题的途径。
(3)讨论法,教师在课堂上提出几个讨论题,学生课后分组讨论。之后派代表发言,不同观点之间可以展开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5.拓宽教学途径,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尽量采用实物、模型、音像和CAI课件等进行形象教学。如电机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又缺乏电机的直观形象及电机原理中的时空概念,因此这一部分内容难于理解。我们最早是制作实物教具及模型,后来又购进了电化教学设备,如幻灯、胶片投影仪及教学资料片,并制作了教学课件,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电机的结构和现场使用情况。
实践证明,以上几种教学方式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的原则,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网络教学已成为电工学课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充分运用现代媒体,建立网络教学与学习网,提高单位学时理论教学的信息量,切实解决课程信息量大与学时少的矛盾。
随着教学班人数的增加,问答式教学难于开展,学时很少的讨论课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电工学网络教学的开展,将与课堂教学互补,教师可以面对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所以在我们的电工学精品课程的网络课堂中,将设置“课程介绍”“公告栏”“电子教案”“教学资源”“师生讨论”“教师答疑”“问题集锦”“布置作业”等等多个栏目,各司其职,不但方便学习,更重要的是使师生间无障碍地交流。这样,学习课堂宽广,学习心情放松,各抒己见,互相启发,教学相长。目前,已完成电工学视频教学的制作,正在出版。
6.实验教学立体化
实验教材出版化,实验教学多媒体化,实验设备网络教学化,实验技能网上学习化,实验问题课中课后网络讨论化,实验内容开放化。构建教材、教学、资源立体化实验教学系统。
7.突破传统考试考核办法
从多方面考核:问题讨论、课外大作业、实验创新、奇思妙想、期中试卷、期末考试等,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培养不同类型的优秀人才。
三、总结
运用职业教育有关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理论,联系电工专业教学培养目标,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提出了职业学校电工专业电学教学的改革问题。改革传统的以课堂为主的教学模式,致力于提高学生专业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推行“双师型”或“双师化”物理师资,确保教学最终能够实现为电工专业服务的教学目标。本文旨在提出符合职业学校电工专业电学教学乃至整个物理教学的具有实践性、建设性和可行性的对策,以便更好地解决职业学校电工专业电学教学乃至整个物理教学的种种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忠林,梁萍.谈职业技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向[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10).
[2]高明海.从高职素质教育谈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J].职业教育研究,2006,(03).
篇3
[论文摘要]为在高等院校培养面向21世纪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对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根据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结合目前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育的现状,提出了高等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的改革设想与建议。
一、引言
近几年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社会需求旺盛的热门专业,其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在这种生源充足、社会需求旺盛的一派大好形势下,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如果不能及时改革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善实验手段,教学质量就无法保障。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必须解决以下带有根本性、战略性的问题:(1)办学规模与教学质量的问题;(2)专业雷同与办学特色的问题;(3)专业宽口径与人才多样化的问题;(4)与上述相关的教学组织运行的问题。只有解决好上述问题,才能使高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在目前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实验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理论课内容陈旧、授课手段单一,实践内容少,与迅猛发展的现代电子技术严重脱节。大多以理论课讲授为主,学生动手实践机会较少。课程内容陈旧,主要是《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讲课内容以模拟单元电路和中、小规模数字集成电路为主,与目前IT产业大规模集成电路器件高速发展和应用的趋势严重脱节。讲课效果较差,学生普遍感觉“学习的知识实践中用不上,实践中需要的知识没学过”。
2.各门课授课内容之间缺乏有机联系,缺乏一个统一明确的目标。有的课理论太多与现代技术联系不紧密,有的课内容与其它课有重复,从总体来看,培养目的比较分散。
3.一方面授课的内容与最新发展的技术严重脱节,一方面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知识结构得不到优化和充实,易造成老师不敢多讲,学生不愿多听、动起手来什么都不会的恶性循环局面。
4.实践环节内容手段比较单一,实践环节只让学生了解及掌握最基本的东西,在综合能力培养方面、在实际问题解决方面、在创新性方面缺乏必要的内容。
在这种情况下,进行适应时代需要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是培养现代电子专门人才迫在眉睫的需要。
三、教学改革的具体建议
(一)以提高技能水平为教学核心,采取多种实践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不能采取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我们把实践课题分成不同的课程类型:项目中心类型、任务中心类型、问题中心类型、训练中心类型、体验中心类型、案例中心类型和复合类型等。例如单片机的实践训练就采取“任务中心”、“训练中心”和“项目中心”相结合的复合型教学方法,以完成一个实际课题为中心,带动训练和项目,学习相关知识。电子产品工艺训练则采取训练中心的教学方法,从元器件的测量、元件的装配、元件的焊接、电路的调试、电路的维修等工艺进行反复强化训练,通过大量的实践达到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熟练程度。对实践课程的考核方式也要相应改变,强调进行素质考核与技能考核,减少知识的记忆力考核。实践类课程的笔试一律开卷考核,允许学生使用任何工具和仪器。有些实践课程可以进行分段考核和实时考核。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更好地培养电子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没有一支符合高等教育要求的师资队伍,即使有好的教学计划和一流的实验实训设备,也实现不了培养合格的学生的目标。打造一支教学效果好、科研能力强、实践经验足、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三)注重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础知识的融合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使得计算机技术成为各学科专业不可缺少的工具和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与计算机技术联系最为紧密。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对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利用软件和硬件技术开发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其本科教育中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操作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和开发应用计算机的软件设计能力。因此,学生应具备较强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除了会使用已开发的软件包外,还应对已有的软件包进行二次开发或直接利用某种高级语言进行设计开发,也能从事控制电路、接口电路等方面的设计与调试工作。因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计算机基础尤为重要,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关系到能否达到培养目标、能否适应电子信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十分紧密,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计算机的内容虽有独立性,但在很多情况下已很难将计算机技术单独分离出来,其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十分紧密,并逐步走向融合。因此,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衔接中,必须注意到这种融合性,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理论及实验教学中多结合计算机技术。例如,在《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实验中可让学生自己编程处理,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很好的计算机教学效果。
(四)建立实验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估机制,强化开放实验教学的组织与管理,确保开放实验教学质量。开放实验教学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在开放实验教学过程,既坚持“以学生为本,自主学习”,满足学生课内外的要求,又及时给学生提供正确的引导。对于课程内规定完成的实验,要采用提前集中授课的方式,让学生完成预习后,在网上预约实验时间。计算机管理系统及时为学生排位,根据学生的实验记录各种相关信息,供教师和学生查询。针对开放实验后可能会存在学生抄袭实验数据、实验报告等问题,要建立实验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估机制。具体构思为:学生进入实验进行课内实验时必须通过预习检查(可通过预习检查课件进行);基础实验教学过程实现网络化管理;值班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质量进行随机抽查;加大实验报告的比重;采用答辩和集中进行操作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法,确保开放实验教学的质量。
(五)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大胆进行全面教学改革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观,教育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各种问题,从发展战略、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管理,都可以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原则得到启发;另一方面,在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知识、能力、行为,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原则与实施素质教育出发,高等教育和教学改革就可以在面临和解决经济体制转变、高等教育大众化到来的一系列问题时,少走弯路。在实践教学改革中,可以给学生选择学习的更大的自,使学生相对独立地进行实践,扬其所长;在改革传统的考试方法时,以考评综合实践能力为主,用实验操作、完成设计课题等方法考核学生,促使学生真正为提高能力而学。
参考文献
[1]王皖贞,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3.63(3):8-11
篇4
1.毕业论文学校政策的准备
学校层面对教学质量的要求对毕业论文质量起决定的作用。然而对教学质量的要求并不是靠从教师层面抓课堂教学、抓考勤、抓完善文件等,而是要有科学完善的毕业政策。
1.1 严格大学学分管理制度
从部分学生视角来评论大学制度,大学制度还是挺严格的。查早操、查自习、查晚归、查宿舍、不允许私自外出、不允许聚餐等等。管理制度严格了,但毕业生质量下降了。什么原因呢?一方面是扩招后入学生源质量降低了,另一方面是学校的管理不到位,管理严厉的不是地方。学生只要遵守学校的这些规章制度就可以顺利毕业拿到大学文凭,至于真正掌握知识能力有没有达到培养计划的要求,那要因人而异。这种制度造成了学生在主观上努力的缺失,在毕业论文上的反应和平时学习也是一样的态度,并没有认真重视。而这种制度反应在教师身上也是消极的。有些教师指导学生比较严格,对论文的要求也很高,但个别学生主观上不努力,造成论文质量不过关,最后还是由教师来修改论文,学生根本不在乎,因为他知道最后还是会顺利毕业的。在这种宽松的毕业制度下,教学质量怎么能提高。所以要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必须从源头抓起,有效的严格大学管理制度,特别是毕业制度。真正意义的按学分和绩点毕业,而不是考试前划重点什么的,学生如果不认真学习考试不过关或毕业论文不合格,导致最后学分绩点不够就应该延迟毕业。如果学校在抓延迟毕业方面有所突破的话,管理方面很多方面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大学应该是一个自由学习的国度,而这个自由一定要有一个框框。学校不能以招生为理由,放松对学生毕业的要求。
1.2 逐步完善毕业论文管理
论文制度应该是成熟的管理制度,如果要变动需要至少提前一个学期进行全校通知。创新是必须的,但不能为了创新而损失了效率。如果有新的论文管理制度应该先在某几个二级学院试点,成功后再进行全校推广。这样就可以避免我校在之前出现的毕业论文过程管理中出现的尴尬。另外学校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将学生毕业论文进行分流,第7和第8学期都可以自由安排毕业论文。我校生物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和其他专业一样,安排在第8学期进行。由于学院所有专业都在这学期进行论文,一方面实验室准备不足,现在毕业论文要求100%实验类型,这样实验室在第8学期超负荷运转,容易出现安全等问题。另一方面,学生找工作、考研复试等也会耽误很多时间,最终实验仓促完成。如果在三年级下学期开始布置论文选题,大四全年可进行毕业论文,这样老师学生可以灵活安排时间就能避免上述问题出现,给毕业论文充足的时间。
2.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准备
为了显示生物工程专业的特色,即工科特点。指导教师工科背景比例应该增加,对于生物工程专业来说,指导教师是提高专业论文质量的关键。
2.1增加教师配备,利用特殊政策招聘工程类专业教师
学校一定要不断增加师生比例,要不然提高教学质量或者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是一句空话。学院每年都会招聘新的博士回来,但是工科背景的博士却很难有合适的人选。并不是没有合适人才,而是合适的人才对我校的招聘政策并不满意。如果学校层面能够放宽政策或者利用特殊优惠政策相信一定会招到合适的工程背景的教师,这最终对生物工程专业论文质量的提高是有帮助的。
2.2 加强现有教师的工程实践设计能力
招聘人才需要有一个周期,而且有一定的机遇性。对在职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训也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学院要根据一些教师专业特点尝试向工科进行转变。通过对开设生物工程专业的学校进行调研,安排教师进行相关课程的跟班听课学习。同时可以与外校生物工程专业教师联合指导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逐步提升本校生物工程专业教师的论文设计的指导能力。
2.3 增强教师校企合作
学校利用各方面资源来组织统筹校企合作单位,而并不是把这一任务交给教师个人。建立长期的校企合作,部分教师可以在企业中得到锻炼,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程设计实践能力和科研思维。一部分企业可以接纳生物工程专业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实行校企双导师,以减少学校工程设计指导教师不足的困难。
3.毕业论文学生的准备
学生是毕业论文完成的主体,而不是教师,这一点必须要明确。教师是指导作用,对实验起统筹监督等作用,最终论文数据的分析、资料上传等都应该是学生的工作。
3.1 注重学生科研思维的培养
从新生入学开始专业课教师就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将自己的科研融入于课堂,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精神。以教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掌握自学本领为主要目标。到毕业论文阶段,学生应该要有自主设计论文的能力,能够对某个感兴趣的课题,提出初步解决问题的实验路线。一定要在毕业论文之前培养学生查文献,论文设计等能力,为开展毕业论好智力准备。
3.2 加强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锻炼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最有效途径。由于生物学科的特殊性,一些综合类实验的周期比较长,这样每次3课时的实验安排就可能不符合实验的现状,所以可以安排综合实验周,穿插几门综合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得到充分的锻炼。例如菌种分离实训就应该不同于微生物学实验,需要锻炼学生从实验设计的角度来进行实践。
3.3工程设计的训练
为了体现生物工程工学特性,一定要有相当比例的论文设计,同时毕业设计类的增加也可以减少部分实验室的负担。应该对设计类课程如《机械制图与CAD课程设计》、《发酵生产车间设计实训》和《生物工程工厂设计概论》等课程的教学加以强化,以设计类工厂企业实习替代目前生物工程专业见习,这样可以更为有效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指导教师结合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题目布置工作,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有目的地调研和收集有关资料,为之后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工作做好准备。
篇5
关键词:电气工程;质量控制;专业配合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n construction project will play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position, involves more professional and field, technology update quickly, and will be more complex, which requires th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ersonnel strengthen business study, enrich experience, do well with professional, to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Keywords: electrical engineering; Quality control; With professional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工程功能更加完善、标准不断提高。新兴的弱电系统已广泛应用于住宅、写字楼、商场,传统的强电管线设备也越来越复杂。作为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建筑智能化的迅速发展,电气工程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工期、投资和预期效果。工程质量又直接影响到建筑物整体设备的安全运行、节能效果及建筑物投入使用后的使用功能,因此,建筑工程总承包施工管理中的质量控制、组织协调工作,特别是土建工程与电气工程之间的良性互动的配合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1保证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条件
1.1 一支高素质的施工队伍是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的保证
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管理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的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对电气管理及施工人员,加强质量教育、思想教育,使他们树立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以主人翁的态度保质保量地完成电气安装工程任务。
1.2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三方良好的交流沟通是保证电气施工质量的前提
认真组织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设计图纸是工程建设施工的具体依据。在开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监理、施工等各参建单位认真地进行图纸会审。使各方掌握图纸的设计意图、工艺流程、施工方法及工程质量要求,及时发现问题和提出建议,使图纸上的问题在施工之前纠正补充。图纸会审要抓住重点,首先看设计是否满足使用要求;其次是结构选型及设计方案是否经济合理和施工现场能否满足施工需要。要根据工程的具体功能情况,明确业主对其项目的定位和需求。应提供意见和建议与业主,及早协调明确要设置哪些系统,以便所设系统与主体工程同步进行,避免主体完工后再上系统,难于施工,剔凿造成对建筑的破坏和浪费。
1.3 设备及材料的质量是决定电气工程质量的物质基础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实体、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工程建设中,管好了建筑材料,建筑成品的质量就有了保障,建设成本也就会相应降低。面对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如何加强风险管理,有效地实现预警、规范和转移风险,已成为摆在建筑企业面前的又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搞好材料管理对于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
3.2在电气施工前,首先,电气工程师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并严格审查,不仅要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具体的各项技术措施,而且要符合设计图纸及国家有关电气工程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其次,要做好对施工班组、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使之明确操作规范、操作流程,对工程所需的资料表格及相关技术文件、要求、标准做到心中有数;再者,根据业主及土建工程的总体进度,编制电气工程进度计划、人员计划、机具计划并组织落实。
2.2施工中,必须根据会审后的设计图纸,严格按照制定的施工技术方案组织施工。若发现图纸问题时,应及时与设计人员沟通,提出意见建议,进行变更设计后再行施工。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资料的平时收集和及时整理,特别是隐蔽工程,未经有关人员在隐蔽验收表上签字,不得进行下道工序,防止监督流于形式。主体施工过程,重点要严把“二关”,即严把电气材料质量关,将不合格材料拒之于工程之外;严把操作关,督促检查施工人员按照操作规范认真作业,杜绝因操作不当出现质量隐患或返工延误工期现象。
3、专业配合
3.1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专业协调配合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中,无论是民用建筑还是工业建筑,在施工过程中都涉及到多专业的配合,即土建、电气、给排水、暖通等专业的配合。由于现代建筑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各专业中包含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如空调、通风、消防、对讲、监控、电视、电话、宽频网等等。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各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协调的不好,不仅影响施工进度,更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与品质。因为每一个专业既有自己的特定的位置空间和技术要求,同时又必须满足其他专业施工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合理需求。如果在技术上不能充分全面考虑,特别是在一些交叉部位的细节,极易产生问题,将出现误工、返工等情况,影响工期和建筑质量,造成工程投资的浪费,严重的还会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配合是非常重要的。
3.2土建工程和电气安装工程的专业配合
大多数的建筑工程项目,电气施工或由总承包单位自行组织专业队伍施工,或由总承包单位分包,项目经理大多由土木建筑工程专业人员担任,容易出现施工过程中由于土建工程与电气工程之间配合不当而导致返工、扯皮乃至留下事故隐患等质量问题。坚持质量、投资、进度三统一的前提下,必须抓好土建工程和电气安装工程的专业配合。
3.2.1地基与基础施工,注意基础接地施工,在基础梁板模板封堵之前,要给予电气施工人员足够的时间完成钢筋焊接工作,否则模板封堵之后电气施工人员没有钢筋焊接的操作空间。另外,如高层建筑有高低压电力保护管、光纤等各种电气管道需要埋地引入,土建施工人员和电气安装人员要密切配合,穿墙防水套管力求一次埋设到位,严禁在外墙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再改位或增加,破坏外墙防水结构,形成渗水漏水隐患。
3.2.2主体施工中,利用结构钢筋做避雷引下线是常规做法,但应注意钢筋截面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否则,要做必要的钢筋代换,或者要求电气施工人员另行敷设。按避雷规范要求,接地线的连接应采用搭接焊,对于用做避雷线的结构钢筋,电气施工人员要在土建施工人员的配合下,对所有对焊接头增加帮条焊。高层建筑普遍采用钢筋混凝土楼板,板中要敷设各种强弱电管线,管道交叉不可避免,电气管径交叉管道厚度加上钢筋和保护层厚度,有时会超出混凝土的结构限制范围, 由于电气施工人员一般考虑不到对结构的影响,因此楼板施工中,土建施工人员也要关注电气管道的敷设,必要时要提醒电气施工人员绕梁暗敷,减少交叉,或在板下明敷。墙体厚度与电气安装也密切相关,如采用膨胀珍珠岩板材加钢丝网水泥砂浆砌筑120 mm内墙时,土建施工人员应及时通知电气施工人员,把常规需120 mm厚的配电箱替换为100 mm厚,避免了日后无法安装的现象。
总之,电气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物功能是否正常运行,影响该建筑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建筑施工中,电气工程管理者应该充分应用自己的专业水平,认真细致地抓实电气工程的质量。同时,要协调好与土建施工的专业配合,理顺土建电气工程施工环节及施工人员的密切协作关系,提供符合工程质量的建筑产品,。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
[2] 《建筑工人》
[3]电气质量控制的质量的施工安全背景
篇6
【关键字】:“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绩效评价体系;探讨
Abstract: vocational education a matter of national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as a whole production line to train skilled personnel as the main target, emphasizing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education and industry.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dual"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dual"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vocational schools level.Keyword: "dual"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explore
中图分类号:F8
当前职业教育师资存在的问题和现状
(一)、职业教育师资发展水平不平衡。职业学校教师担负着专业技能教学任务,有些教师是从师范学校毕业或从普通中学文化课改行教授专业课,善于教授书本教材知识,对专业知识知之甚少,不能解决生产实践中的技术问题。学生学不到真正的先进技术,毕业后无法胜任工作,或者找不到与本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学非所用。
(二)、职业教育岗位整体薪酬水平相对较低,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双师型”人才。很长时期以来,职业院校的收入分配制度与人力资本地位不相适合,工资水平的增长难以与职业院校发展形势保持同步,大部分院校为“双师型”教师提供的薪酬远低于其创造的社会经济价值。
(三)、教师的来源单一,缺乏实践经验。高职院校的教师基本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毕业后直接任教或从其他院校调入。虽然很多院校对专职教师提出了专业实践的要求,但是由于来源单一,工学矛盾等原因,多数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现场指导能力都处于弱势,与职业院校真正需要的基础理论知识渊博和实践工作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还存在较大差距。
(四)、职业教育现行的职称评定标准存在着“轻教学、重论文,轻应用、重研究”等问题,这在无形中引导教师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发表著作和完成论文等硬性指标上,而忽略了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的概念与作用
“双师型”教师概念是职业教育界为了突出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促进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而提出的。根据我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提出的双师资格教师应符合的条件,以及各个职业院校的普遍做法,“双师型”教师的普遍定义有以下几种:①双师即双职称,具备不同系列的两种职称的教师;②双师即双证书,具有教师系列职称,同时获得行业技术技能等级证书;③双师即双素质,既要具备高水平专业理论和较强的教学教研能力,又要具备熟练专业实践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指导学生实践操作。④双师即双来源,既有来自专业院校和教师资格培训院校的教师,还有来自实际工作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综合以上四种定义,本文所指的“双师型”教师是以专业素质和行业素质为内涵,以教师职称和技术行业职称为外在特征,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和熟练实践教学能力的高素质教师。
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所需的高技能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双师型”教师在本专业中有丰富的基础知识和实践工作经验,能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把专业教学和生产实践有机结合,完成职业教育理论和技能的教学任务,开拓创新,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所以,构建“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绩效评价体系,引导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培养和造就大批适应职业教育的“双师型”教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绩效评价体系建设探讨
目前“双师型”教师资源稀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双师型”教师:①引进对口专业的优秀人才。通过文化和技能考试,择优录用专业对口的高校毕业生;到生产一线引进对口专业的工程师。②对本校既有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的任教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相互交叉渗透,融会贯通。例如,技术性强、危险性大的电工专业,电工技术集电子、电工、钳工、计算机等技术于一身,电工专业的教师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应系统培训电工、钳工和计算机知识,并将课程整合;电工专业教师专业应达到技师水平,其他相关专业应达到高级工水平。③到专业对口的合作高校或国外培训。相比较而言,专业高校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齐全,技术水平领先,定期安排职业教育师资到高校培训进修,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对于研究认真和工作努力的专业教师,应适当提供机会去国外培训,让教师学会操作先进机械,掌握高新技术。④深入生产一线,提高实践技能。例如目前十分热门的汽车维修专业,要掌握发动机修理、汽车电子等技术,要能拆装行走系统,钣金校正汽车外壳等,教学难度很大。教师应深入汽车制造和维修工厂,逐个岗位进行实习。
四、“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绩效评价体系细则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扩大招生,各个职业院校生源竞争日益激烈,这给职业院校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当然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职业院校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师资人才的竞争。建设素质高、高效精干、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职业院校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而建设“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绩效评价体系则是建设精英教师队伍的重中之重。加强绩效管理,规范绩效考核,综合运用绩效评价结果,让绩效评价结果与劳动合同续签及劳动合同年限确定、职称评聘、学科带头人评选、职务晋升、培训深造机会、绩效工资分配等挂钩,从而催进“双师型”职业教育教师的建设,有利于培养和造就大批适应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师资人才。
“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绩效评价体系具体设计方案:
考核对象:所有在岗师资。
考核原则: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理论和实践教学并重。
考核组成员: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各年级班主任和教研组长为成员。
考核绩效分配原则:采用100分制,加分不封顶,奖励分值20元并根据学校效益及奖金总额水平定期调整,教师个人绩效工资=绩效考核得分*20元。
考核内容:
第一部分 教学工作量(40分)
规范要求(40分):考核教师自然周工作量多少,自然周工作量包括教师实际上课课时数。按照实际课时情况确定平均工作量,教师满课时分值为40分。
扣分标准:1.满工作量的教师绩效得满分;2.工作量超出的,由考核组成员核定计入加分,班主任教师加5分;3.因学校安排造成工作量不达标的,视为达到工作量;因教师个人原因协商减少工作量的,相应扣分。
第二部分 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教学过程(25分)
备课(5分):备课书写清晰,内容齐全,体现学科特点;教后总结具体充分,能够体现教学情况,总分记5分。由教研组评议,教导处二评和校长室总评,优秀记5分,良好记4分,一般得3分,较差得2分,不合格不得分。
课堂教学(5分):教学目标明确,突出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得当,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教学态度端正,因材施教。总分记5分。由教研组评议,教导处二评和校长室总评,优秀记5分,良好记4分,一般得3分,较差得2分,不合格不得分。多次考核按照平均分数计算最终得分。
实践技能培养(10分):能举一反三,将教学内容反馈到实际操作当中;善于解决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能亲自指导学生实际操作;具有教师系列职称,同时获得行业技术技能等级证书。总分记10分。由教研组评议,教导处二评和校长室总评,优秀记10分,良好记8分,一般得6分,较差得3分,不合格不得分。
其他(5分):教师应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教学任务。按时完成记5分,没按时完成的后续补完后得3分,没完成不得分。课时调配由教导处安排决定,教师不得私自调课,发现一次扣3分,上课迟到15分钟以上记旷课,扣3分。
第三部分出勤(10分)
规范要求: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按时参加考勤。有事需提前向校长室请假,电话请假销假后需补齐相关手续。病假需出示医院证明,特殊原因请假者需提供相应证明材料。教师在上班时间外出必须落实外出登记,写明外出原因,不履行登记手续的视为擅自离岗。考勤人员必须公开公正执行考勤制度,不得。
评分标准:一个月内出满勤记10分,以学校考勤部门的统计数据为准。迟到、早退、值班不到岗和无故不参加会议者每次扣1分,累计5次者本项得0分。教师因个人原因请不超过一天的短假,2次以下不扣分,2次以上每次扣0.5分。教师因个人原因请假超过一天,2次以下不扣分,2次以上每次扣1分。教师病假、婚假、产假、丧假等按照学校管理规定进行管理,超过规定时间的按个人原因请假处理。
第四部分教学科研成果(15分)
教学质量(5分):按照教学计划认真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学校的考查科目质量调查中合格率80%以上,组织参加各项专业相关比赛。合格记5分。
科研成果(5分):认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科研培训,不无故迟到、缺席,合格记5分;认真总结教学经验,参加各种教学论文评比和课件评比,每季度完成一次以上参赛任务,合格记5分;积极参加向有关专业刊物投稿的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文章被刊用或得到奖项加2分;每获得一项相关行业技术技能等级证书加3分。
学生满意度(5分):每月组织学生民主不记名满意率测评。满意率90%以上记5分,满意率80%以上记4分,满意率60%记3分,满意率60%以下记0分。
第五部分师德建设(10分)
评分标准:遵纪守法,服从学校安排;教书育人,爱岗敬业。教学态度端正,教学成果突出。团结协作,热爱集体,关心学生,有教师风范。合格记10分。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本项记0分:教师有违反学校规定的行为,例如有偿家教、校外违规兼职等;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无正当充分理由不服从学校安排,未完成规定教学任务。
第六部分其他加分项目
教师主动申请或承担科研课题研究,并按照计划完成,按校、县、市、省、国家等级课题分别加2、4、6、8、10分;
教师个人参加学校和上级组织的各类专业竞赛,获得校、县、市、省、国家等级奖项的分别加2、4、6、8、10分;
教师撰写论文或教学经验材料,在相关正规刊物发表的,每篇按照校、县、市、省、国家等级分别加2、4、6、8、10分;
备注:获得校、县、市、省、国家各类竞赛一二三等奖的,在以上加分的基础上再加上5、3、1分。
【参考文献】:
[1]李永康.试论高等职业院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
[2]屈孝初.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探索[J].湖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学报,2006,(4).
[3]刘正周.管理激励[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篇7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电工课程;研究
一、电工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电气化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要求各行各业的技术人员掌握越来越多的电工技术知识和技能。高职学生获取电工技术知识主要是通过电工电子课程教学(包括实验)来完成的。电工技术不断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电工课程的教学内容也不断扩充,同时,各个专业培养计划的总学时数在不断减少,电工教学学时也在相应减少,面对学时减少和内容膨胀,必须改革教学模式与手段。
二、电工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高职院校电工教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职业院校现大多采用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划教材,而这些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编写教师总是有一种编写的容易了怕使用的老师看不起的心理,而没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通过研究发现部分学校使用的电工电子教材,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l)注重理论分析和结论,不注意联系专业或实际。(2)注重对定量计算方面的例题和习题的编写,不注意将与电工专业紧密相关的实际问题写入教材;(3)注重面向教师编制教学内容,不注意面向学生使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4)注重理论方面的教学内容,不注意现场实验实习的教学内容。
2、理论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一部分职业院校教师认为,学生基础差,不用功,教学内容多,课时少,我们能够照本宣科地完成教学计划就很不容易,至于教学效果差的责任就不在于我们了。实际上,持此观点的教师主要是由于对职业院校教学劳动的复杂性、示范性和创造性认识不够以及对“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重视不够所造成的。
很多职业院校教师,理论内容驾轻就熟,讲求循序渐进,体系完整,而对于实验实习内容则可有可无,安排的课时一再压缩,安排的内容也大都是验证性实验项目,与专业实际相脱节,没有从引发学生兴趣和需要出发,没有体现开放性和设计性的思想,没有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因此也就不能实现职业院校电工教学为专业服务的功能。
3、实验实习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对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投入少,建设方向不明确,与社会、生产一线结合不够紧密,条件设备简陋,实践教学内容陈旧,实践教学方法、手段落后等等。许多教学仪器设备己经达到报废程度;再加上这几年招生专业不断变化,原有的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设备有许多无法使用。所带来的问题是学生或者不能进行实训,或者使用已淘汰的实训设备,当然也就保证不了教学质量。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1、教学方法的改进
在理论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改变传统理论教学中“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实行“启发式”教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每堂课上,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及要求,向学生提出许多问题,在问与答中展开教与学,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思考问题,理解、掌握和探求新知识。
2、教学手段的改进
教师应该在幻灯、录像、电视等几种常用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用电子教案代替手写教案,把电工理论教学的课堂改到多媒体教室,用图、文、声、形并茂的新颖授课方式吸引学生,并用多媒体把许多静态的演示实验转变为细致逼真的演示过程,通过加强学生形象思维,帮助学生对抽象电工理论知识的理解。在电工基础实际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板书式教学,改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的方法,将理论教学内容制作成课件演示,相关公式推导及例题的讲解采用板书与演示结合。
3、电工理论教学的改进
电学和磁学理论知识,对于职业院校机电的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其重点表现在它是电工理论基础,其难点表现在它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很高。所以,职业院校电工理论课堂教学应该注重理论的实际应用,提倡理论的“少而精”与分层次教学,宜采用“从做中学”的教学方法。
4、加强电工实验教学
电工教学要充分运用实验,使学生感知物理现象与过程,作出评价与判断,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探求知识转化。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地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与主体。
四、高职高专电工课程考核方法的改进
在现行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考核中,普遍采用的是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试卷考试的方式,以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和对教学内容掌握程度的高低。它在现行教学中的价值和作用有应该肯定的方面。在改革时,要注意保留这些积极因素,盲目否定和取消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科学的。
1、建立以专业技术标准和职业素质为基础的考核体系
在考试考核内容选择方面,既要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环节)目标要求,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技能)和素质,体现应知、应会、应是。
2、考核方法多样选择
应根据考试课目的特点,允许采取多样化的考试考核方法,如闭卷、开卷笔试;闭卷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口试、笔试与技能操作相结合,或采取论文、设计、制作,撰写调研报告与答辩相结合;也可以采用无标准答案试题,着重考核学生的思维方法、考思路、教见解等方法。并逐步实行“讲一练二考三”,以检验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
3、科学评判学生学业成绩
要把课程终结考试与过程考核中学生取得的成绩,作为判断学生成绩的重要依据。针对不同课程,其评分方法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学校应制定关于加强教学考试考核办法及有关实施细则,以确保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在加强考试方法改革的同时,要建立课程考试质量分析制度,对考试内容、命题及考试结果要进行认真分析,不断完善考试考核办法;要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制度,并以一定的学分把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要求固定到培养计划之中,成为全体学生必须达到的教学目标。
五、结束语
电工学课程是技术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理论和知识、学习掌握电工技能的窗口。通过电工课程教学改革,培养了学生学习电工课程兴趣;夯实了学习专业理论课程的基础;提高了电工教学的质量,提高了学生的电工专业技能,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石。但我们的工作还刚刚起步,在教学改革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教学计划中还存在某些实践环节和课程衔接不好,课程体系还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教学软硬件设施建设和教材建设还需不断加强,师资队伍的水平和素质还需不断提高,与相关企业的产学合作还需不断深入等。我们要在现阶段教学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方向,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黄家植.职校电工电子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J].素质教育论坛,2007.1
[2]马树超.高职教育的现状特征与发展趋势[J].中国教育报,2006,9.26
[3]王金台.试述中国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J].职业技术教育,2003.33
[4]欧阳河.论高等职业教育技术型教学体系[J].职业技术教育,2003,67
篇8
先后12次被评为学院教育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和先进班主任,年被省人事厅、水利厅授予福建省水利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年被福建省水利厅确定为福建省水利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是省级精品专业《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电力系统自动化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的带头人之一;现为福建省水利行业协会副会长、福建省电机工程学会理事、福建省水力发电学会自动化委员会委员,年4月获福建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年12月获得福建省水利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主持完成了《学院电气类专业发展建设规划》、《学院电气类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和《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群建设方案》,完成了院级精品试点专业《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建设工作;在《水电能源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和教研论文12篇;主编正式出版《继电保护调试技术》和《电力法律法规与案例分析》教材2本(约31万字),参编《继电保护原理》(约8万字)《实用电工技能培训教材》1本(12万字),主编校本教材《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指导书》1本(约9万字);同时完成大量教学文件的编写和审定工作。
年与河北工专和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联合发起、组织编写全国高职高专电气类精品规划教材。学院共有28人参加了25本教材的编写工作,完成了320多万字的教材编写任务,其中《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6本教材由我院教师主编为我院教材建设做出突出。主持了电气仿真中心、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室和电气检测实训场等的建设。
篇9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实验室 素质教育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3-0070-02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高教界逐渐形成了一股新的潮流,那就是普遍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产物。
应用型本科要求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必须强调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一、实验室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一)实验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源于实践,素质更是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为重要。基础实验(包括基础物理实验、基础化学实验和基础电子实验)是高等院校理工专业重要的基础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特别是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综合能力,为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基础实验教学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能促进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课程教学,从学习、生活和社会活动中选择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体现指导与自主、规定与开放、统一与多样、理论与实验有机结合的教育指导思想。其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获取知识的多种渠道,并为学生提供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充分利用实验室的有利条件,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积极思考,结合学校团委实施的素质拓展计划,引导学生申报研究性学习项目,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必要的实验器材、仪器设备、实验场所和技术指导。1.改进、研制实验教学仪器。学生结合所做的实验,对实验方法、实验设备等提出改进,找出实验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教师鼓励学生针对存在的缺陷,自己查阅资料,自主探究,自己设计解决方案,并在必要时给予指导。2.尝试不同的实验方法。对某一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可能很多,这要求学生要熟知实验原理,掌握每种方法的优缺点。3.参与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是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提倡学生尽早介入教师的科研,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在接近于实际科研的实验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为日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验技能大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途径
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中,要更多地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其增长智慧、发展个性、提高创造力的环境,鼓励学生结合实际问题参加设计性实验,在相互竞争的气氛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热情。基础实验中心负责的竞赛主要有以下两类。
1.校级竞赛。包括大学物理实验竞赛、基础化学实验竞赛和电子电工技能竞赛。这项比赛由学生处、校团委主办,基础实验中心承办。大学生应用物理协会、应用化学协会、电子工程协会等负责宣传组织学生参赛;基础实验中心的教师组成评委负责竞赛的试题、技术准备和成绩评定等部分。各分中心对大赛都进行了精心准备。竞赛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注重趣味性,学生参与热情高涨,竞赛取得了较好效果。
2.省级和国家级的电子设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是面向高校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是教育部、信息产业部组织的学科竞赛,对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协作精神的培养起到积极的引导和推进作用。学校对此非常重视,在人力和物力上给予大力支持,电子实验中心负责学生的指导培训,多次获得国家二等奖和省一等奖的好成绩。
(四)毕业论文(设计)是加强实践、提高综合能力的一次重要过程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作为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可以检验学生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一所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直接反映。
实验场地及设备是毕业论文(设计)开展必不可少的硬件设施。实验室非常重视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过程,利用教师研究课题的子课题或选择一些有地方特色、应用型和与实践结合较为紧密的课题作为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安排实验教师在实验室指导,密切关注学生毕业论文的进程。
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措施
(一)改变教学模式
为了适应实验教学全面改革的需要,提高实验教学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学校领导研究决定,将隶属不同系部的基础物理实验室、基础化学实验室和基础电子实验室调整合并,组建了“基础实验中心”,下设基础物理实验中心、基础化学实验中心、电子电工实验中心三个分中心。中心组建后,统一安排实验课程,统一调配人力,统一进行课程整合,统一领导和规划教学改革。
1.改革课程体系,更新实验教学方法。我们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进行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将原课程实验按照通识基础性、综合应用型、设计与研究的层次进行分级规划实验项目。采用“自主、开放、阶梯式、TA教学”实验教学方式,实现了“演示、基本实验训练、仿真模拟、设计研究提高、创新培养”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2. 教材建设。实验教材是学生进行实验的教学指导,但教材中对实验步骤详细的描述会制约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因此要科学规划实验教材内容。同时也要考虑实验室仪器设备情况,开设的实验项目内容应是在实验室内能够完成的。
3.资源库建设。教学手段对实验教学效果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进行资源库建设。
(二)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关键在于有高素质的教师。实验室一方面要引进高层次的人才充实实验教师队伍,另一方面要有计划地安排和鼓励实验教师参加培训和深造。同时人事处在合理设岗、定编、职称评定等方面应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吸引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到实验室工作,参与实验室的建设,充分调动实验教师的积极性。
(三)进行产学研合作尝试
产学研结合是应用型本科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好办法,能够达到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和要求。由于传统的原因、市场意识不强以及基础实验条件较差等因素,实验室在产学研结合方面相对薄弱,应积极探索实验室产学研合作的方法,如和厂家合作开发电子电工实验箱,申报产学研横向课题等。
(四)开设综合性实践课程
综合应用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必备的重要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仅仅依靠课内实验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开设基于综合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综合性课程。如电子电工实验中心为理工科学生开设了“电子制作训练”和“电子创新设计与实践”等选修课程。
应用型本科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生产物,应用性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本质属性。实验室及实验教学对培养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 参 考 文 献 ]
[1] 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高教探索,2010,(1):10-11.
[2] 姜艳萍.实验教学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20(5):9-11.
篇10
论文摘要: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更好的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尝试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到电工电子学的教学当中。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四大要素“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人手,通过实例介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具体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
大学教育不仅是为学生走向社会做一个知识的铺垫,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一种团体意识、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及实践意识。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培养的学生习惯被动的接受和安排,往往适应不了竞争激烈、快速发展的社会。如何找到学校教育与社会实际工作的切人点是长期困扰笔者的一个问题。后来了解到建构主义理论的思想恰好符合当今社会对学校培养人才的要求L1],于是渐渐尝试将该理论纳人到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的电工电子学教学中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建构主义的一般阐述
1.1建构主义的由来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是由瑞士学者让·皮亚杰(J.Piaget)最早提出来的,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在西方逐渐流行。
1.2建构主义理论关于学习的含义
建构主义改变了传统的“反映论”,提出了崭新的“建构论”,在知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结构性与非结构性、概括性与具体性之间,它更偏向于后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是一种简单的学习策略,而是一种全新的学习哲学,它以更多地关注学生、更多地注重交流、更强调课堂的研究活动和小组互动为特征,挑战了传统基于“菜单式”和盲目追求效率的学校教育,并成为2l世纪教育改革的主流理论L2]。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1.3建构主义理论关于学习的方法
建构主义认为,在知识建构过程中,整体性知识比零散性知识更重要,它批评传统教学中“自下而上”的教学设计,认为这是导致学习过于简化、脱离现实的原因之一。建构主义提出了与之相反的“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首先,教师提出整体性学习任务,以与生活经验相关的真实问题呈现;其次,让学生尝试将整体任务分解成各级子任务;再次,学生单独或通过小组讨论,探索完成这些任务的知识技能,最终使问题得以解决。教师在此过程中以合作者、帮助者和辅导者的身份呈现问题,与学生一起探讨,提供理解和解决问题的知识及策略。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指导作用(图1):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②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③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2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电工电子学教学现状
电工电子学是非电类理工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机电系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农机专业,教育系的教育技术专业,都要开设这门课程,这门课程是电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电机电器4门课程的简化和浓缩,涉及面广,而且难度较大。随着近几年高校的扩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而且有一部分是招收的对口升学的学生,高中阶段没有学过物理,这就给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双重困难。一般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由于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相对陈旧,大多数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综合素质不高,适应形势发展的能力较差。
②先进的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开发和设计电路的EDA等还没有引入教学。③教学方法仍然是被动式的多,“满堂灌”的多,考试方法不能全面和综合的考核学生的能力。④对学生缺乏工程训练,实践设备和方法落后。
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教学效果的不显著。其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学生的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对大学4年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几乎所有机电类的设计离不开电工学知识,而大多数学生存在概念模糊,无系统理论知识,不会选配元器件等问题。同时通过毕业生就业后的反馈信息来看,学生虽然在校学过电工学课程,但他们不会接日光灯电路、不会换保险丝、不会检查简单的或民用的供电线路、不会检查电动机故障、看不懂生产设备的电气控制原理图等,即理论与实践脱节。
3建构主义在电工电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四大要素“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入手,通过一些实例介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具体教学中的应用(图1)。
3.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兴趣是提高知识建构的催化剂。学生感兴趣的是他周围世界对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及毕业后他是否能用于工作中,因此要求教师结合其专业特点积极扑捉,从实际生活和学生本身的专业发展来逐步渗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比如从机械类的数控技术、汽车发动机的电喷技术、电动汽车及智能建筑、环境保护设备的研发等新的应用领域,又比如身边的一些实例,如智力竞赛中的抢答器、楼道中的电灯延时开关、音响的功放器等。
3.2创设多样化情境。实现情境教学
首先,应选择真实性的任务,避免学习那些脱离现实、过于抽象简化的内容;其次,教师要设计学习情境使之与现实问题相类似,以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能力为目标[2]。在电工电子教学中,根据每一部分内容的实际情况创设多样化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探索和解决问题。创设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征知识的多样化情境将为学生的探索提供多种路径,促进知识的迁移。
.2.1选择真实情境实例一:整流滤波稳压电路,以计算机上的指示灯或以VCD、DVD等指示灯所需电源为教学情境。实例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构造,通过拆开的实物进行讲解,通过观察其外壳的铭牌完成对各个参数的理解。
3.2.2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学生在做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时测量完基本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后再连接负反馈网络来验证接入负反馈会使电压增益降低这一结论时,往往会由于反馈过深而出现振荡现象。针对这一问题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找资料,找出原因和解决的办法。然后可到实验室亲自调试。结果效果非常好,加深了学生对反馈和振荡的理解。
3.2.3创设直观情境及虚拟情境例如积极运用幻灯片、录像、多媒体等先进教学设施。而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最大感受就是运用FLASH动画制作的内容,它能将书本中较为抽象的理论转化成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而这抽象的知识是在黑板上难以实现的。这种动画制作直观好看,提高了学生的兴奋度,效果很好。又例如在验证性实验基础上进行一些开发性实验。由于实验室设备的局限性,可以通过虚拟仿真进行。这一部分针对学有余力的同学。让他们自学一些虚拟仿真软件,比如Matlab、OrCADPspice、Protel等,一些学生的兴趣相当浓厚。
3.3营造协作学习的环境。培养合作精神
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教师一学生、学生一学生之间的合作、沟通与讨论,使学生获得对同一事物更丰富、更全面的理解。例如学完集成运算放大器后,将学生分成几组,到电子市场上了解常用的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型号、价格及应用。再根据各小组的报告,由教师指导,通过小组间相互补充学习,资源共享,达到建构知识的最终目的。又比如在整个教学环节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学生经常发E-mail到教师的信箱,讨论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困惑。同时向同学征询教学的意见及建议(书面形式),并把有一定思想和独到见解的内容选出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参与欲望,同时也培养学生对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
3.4引导学生建构相关的知识结构网络。提高学习质量
教学实践表明,对某一主题知识结构网络的建构,有助于学生自主发现知识内在的规律性,有助于对概念的多侧面的理解,有助于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找出新知识的生长点,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完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后,可以提出问题:你所知道的放大电路有哪些?你认为放大电路应由什么构成?元器件你又根据什么选取?一个放大电路你要考虑哪些影响它的因素?要求学生用一周的时间查资料来完成并写成书面报告。本部分告一段落后让学生再写一些心得体会并自己设计一些简单放大电路。又比如:集成功率放大器的电路,有很多电容元件,所选取的电容值各不相同,为什么这样选取,它们具有的功能有何不同?将前后知识有机结合,完成对电容的理解与应用。
4建构主义对教师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