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政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1 09:16: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税政管理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当前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1.1税权分配过于集中。由于财务税收关系着国家的命脉,是决定国家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因此,我国对于财政税收实施中央集权的管理方式,即所有的财政税收都要上缴国库,并有国家中央统一调配管理。这样虽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财政税收的利用效率,但是也会对地方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当前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各地的经济各具特色,过于集中的税权分配管理体制使得社会资源配置率难以提高,不利于调动各地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1.2税收管理体制的法制性较弱。我国虽然是一个法制性国家,但是在财政税收管理体制上,与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水平还相对较低。很多税收管理条例并无法律依据,或者一些有法律依据的税收管理条例的法制性较弱,很难在税收管理工作中真正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这就使得税收人员在缺乏法律依据的情况难以顺利开展税收工作,而也同样因为法律法规不健全,使得税收人员的工作行为无法受到有效约束。不利于财政税收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提升。
1.3财政税收管理的监督体制不健全。尽管我国已经进行了税制改革,也放宽了部分税制的收取范围,并且减免了部分特殊的税种。但是在实际的财政税收工作开展中,还是存在较为严重的偷税漏税行为,给国家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这也反映出了我国当前财政税收监管力度较弱,监督体制不健全的问题。同样能够反映这一问题的是财政税收人员缺乏责任感,在工作中以公共谋私,贪污受贿现象屡禁不止,工作积极性不高等多种问题和不良现象。
1.4财政税收转移支付体制不规范。实施财政税收转移是我国通过税收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其主要是将财政税收所得补贴给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平衡发展。但是由于财政税收转移支付的数额较大,涉及因素较多,再加上监管不力,转移支付方式不规范等多种问题,更的使得财政税收转移支付中存在多种漏洞,不但不利于财政调节政策的实施,还会造成较大的不良社会风气,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2、如何完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
2.1合理下放一定的税权。虽然中央集权具有便于统一管理的优点,但是过于集权也不利于各地经济的良好发展。为此,在财政税收管理权限中适当的下放一定权力也是完全可行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要下放一定税权,必须要在严格的法律法规体制下进行,并由国家统一指导税收调整政策,以免放权后地方不懂如何使用而造成滥用权力的不良局面。
2.2加强税收管理体制立法。建立我国税收的中央和地方管理权限的划分的法律依据,做到有法可依,如中央和地方税收管理权限(包括权限的体制和范围)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更,也一定要遵照法律规定的执行,不能藐视法律,采取其他手段来代替。税收管理体制的权限实施法律依据,提高实施过程中的权威性和高效性,消除执法人员人为因素造成实施税收混乱及不公平等现象。
2.3贯彻税收的政策、制度及法规。完善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在中央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区区域特色建立相应的地区财政税收管理实施细则,合理规划税收管理和税收收入的分配,明确我国各级政府的权责、职能等,平衡税收执法力度,使各地区纳税企业和个人依法纳税,公平竞争,平衡各地区经济发展。
2.4加强税收监管力度。建立科学、完整的税收考核机制,加强对税收征管质量的考核,补充查补入库、准确率等税收征管质量的指标。提升税收监管人员的素质,通过培训、深造等措施,大力培养一批责任感强、使命感强、专业能力过硬的专业人员,提高税收监管人员的综合协调能力,税收监管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执行,避免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
2.5建立合理的财政税收转移支付体系。中央财政部应当将转移支付的款项分为专项支付和一般支付,支付方式上,两种支付合理搭配,一方面可合理分配资金;另一方面可稳定资金来源。首先,中央财政部应合理调整转移支付款项的比例,适当调整专项转移支付的比例,并适当提高一般性支付的比例;其次,转移支付所需资金的来源,可通过分享增值税和返还财政税收;最后,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资金分配体系,分配财政税收要公平、公开、合理。
2.6提升财政税收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实施绩效评估措施。在我国财政税收管理工作之中,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财政税收管理工作的效率以及发展,它是财政税收管理工作在主要执行者,是财政税收管理效率的力量之本。财政税收管理运作的好优劣直接依靠管理人来决定。因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财政税收管理的最终效果。所以,提升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要建立规范的财政税收内部秩序,并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对管理人员进行学习、教育、培训等;然后要强化财政税收管理的培训指导,优化其知识结构,使得管理人员均具有管理与服务相统一的意识,提升其综合协调和组织能力,为百姓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推进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事业的发展。另外,在我国十七届三中全会中指出,要建立新型的公共管理体制,深化和推进农村公共财政的实施。因此,财政税收部门的工作职能设置就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实行“精兵简政”,尽可能的减少机构设置,降低财政支出负担,营造宽松的财政发展环境;并且也要建立相关的“评估管理”政策,实施绩效评估,提升财政税收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
3、结语
篇2
[关键词]WTO;国际投资;资本出口中性
中国目确立改革开放方针以来,国际投资活动十分活跃。到2000年,中国的外资流入占到世界份额的5%以上,成为世界上利用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对外投资占世界份额的0.6%,成为世界第资本输出国。中国在国际投资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已越来越重要。与此同时,经过16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这意味着中国即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到世界经济的主流中去,中国的国际投资也将会更加活跃、更加扩大。对此,我们必须适时地对我国的国际投资税收政策进行调整修订,以适应入世后中国的国际投资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
一、对外商投资税收政策的调整选择
众所周知,WTO规则是针对其成员国的产品贸易、服务贸易及与服务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交易进行约束规范的,而对各国间的跨国投资并无直接的要求,但它的透明度原则对各国选择制定国际投资税收政策却是有约束力的,尤其是各国依据OECD范本和联合国范本所签订的国际税收协定,对各国的跨国投资税收政策有许多具体的规定要求。在所有的国际税收协定中,都有税收无差别待遇条款,这与WTO协议中的国民待遇原则精神是一致的。税收无差别待遇是缔约各方向对方提出的税收待遇要求,它要求缔约国一方国民在缔约国另一方所享受的税收待遇不能比后一国的国民相同条件下享受的待遇差,具体包括:(1)国籍无差别;(2)常设机构无差别;(3)支付无差别;(4)资本无差别。在此条款的约束下,各国可以对外商投资提供与本国资本相同的税收待遇或优于本国资本的税收待遇,却不能使外商投资承受比本国资本重的税收负担,否则,会被视为税收歧视,影响国家间的对外投资关系。
(一)对我国现行的外商投资税收政策的反思
我国现行的外商投资税收政策,是依据涉外税收全面优惠原则制定的,其核心内容是对跨国外国纳税人和本国纳税人分别制定两套完全不同的税法,给予前者以全面的、综合的税收优惠,使跨国外国纳税人的整个税负明显低于本国纳税人。显然我国的政策选择并未与国际税收协定中的无差别待遇相违背,而且对外商投资者提供了远优于本国资本的“超国民待遇”。这种选择在国际上是少有的,甚至是独一无二的。这样做当然有利于加速吸引外资,但作为资本输入国,却往往需要付出很高的成本和代价。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一直实行这一政策,其间有过一些调整,但两套税制、税负外轻内重的基本格局始终没有改变。随着国内外投资环境的变化,这种多层次、多环节、全方位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的积极作用正日渐消减,而其所带来的各种弊端却在日益增多。
1.内外资企业税负不平等,木利于公平竞争。近年来我国一直投资乏力,内需不足。而外轻内重的税收优惠政策使外资的投资回报率大大高于内资的投资回报率,本国资本明显受到歧视,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内资企业的投资积极性。入世后,国内市场准入政策将大大放宽,外资企业会长驱直入。如继续执行这种政策,势必会使内资企业处于更加不利的劣势地位,难以与外资企业公平竞争。
2.造成严重的税收流失。有研究资料表明,中国对外资的税收减让及由此造成的税收逃漏(大量的涉外税收优惠刺激了假外资企业的衍生)每年不下一千亿,这说明我国的引资政策成本相当高。
3.造成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自改革以来,对外商投资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城市等的差别税收待遇格局。这种地区导向上的偏差,一方面扭曲了外资的地区选择,使整体投资环境原本就优越的沿海省份在吸引外资时具备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又使中西部地区有限的资金,因竞相追逐税收优惠也纷纷流向东南沿海地区,更加剧了中西部地区的资金匮乏,扩大了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
(二)对外商投资税收政策的合理取向
入世前,我国在对外商投资实行全面优惠的同时,尚有一些能够对内资企业予以照顾保护的税收、行政措施。一旦入世,那些照顾保护措施很快会被取消,国门洞开,外资将大量涌入。届时,内资企业将面临与外资企业激烈竞争的局面。如果不改变现行的全面优惠政策,内资企业将处于更加不平等的劣势地位,难以生存发展。因此,尽快调整改革现行政策已是势在必行。而政策调整的合理取向应是涉外税收平等原则,即对跨国外国纳税人和本国纳税人在税收上实行无差别待遇,一律平等对待,按照同一套税法规定的相同征收范围和税率征税。这样调整的合理性在于:
1.可以兼顾吸引外资和保护民族产业两方面的需要。一方面,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这决定了我们需要大量吸引外资以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另一方面,我国的工业化程度还不够高,亟需鼓励本国的民间投资,以发展壮大本国的民族经济。在内资和外资都需要鼓励的情况下,选择平等原则恰可兼顾这两方面的需要。
2.客观认识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改革开放的实践已使我们认识到,税收优惠政策虽是大量吸引外资必不可少的条件,但它并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对外商投资者而言,一国的市场潜力、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劳动力的价格和素质起着更为重要的导向作用。
3.统一税收优惠,规范税收制度,有利于增强税收政策的透明度。我国现行的涉外税收政策体系,涉及面广、层次多,纷繁复杂,缺乏政策透明度,往往使外国投资者不得要领,这种做法虽然与WTO的国民待遇原则、国际税收协定中的无差别待遇不相抵触,但木符合WTO规则中的透明度原则。将现行的涉外税收全面优惠原则改为平等原则,统一对内、对外的税制、优惠,可使税收政策透明规范,会更有利于吸引外资。
市场经济要求平等竞争、公平税负,按照涉外税收平等原则设计外商投资税收政策,就可以为中外投资者营造出一个公平、有效的税收环境。因此,调整改革我国现行税收政策的思路应当是:
第一,统一地方税。按照涉外税收平等原则统一内、外资企业分别适用的不同地方税,将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合并为统一的房地产税,改按评估值为计税依据,以实现与国际接轨;将车船使用牌照税和车船使用税合并为统一的车船使用税,同时调整税额,改进计征方法;将城市维护建设税进行合理修订,使其对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统一适用。
第二,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1)合理确定纳税人。改变目前内资企业以实行独立核算的单位作为纳税人,按国际通行做法以法人作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把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个人独资企业、自然人划归个人所得税。(2)统一税率。鉴于国际上公司所得税税率多在20%-35%之间及周边国家对外开放吸引外资的情况,我国统一后的企业所得税可实行25%的比例税率,另设20%和15%两档低税率,以对我国众多小企业提供一定的税收保护。(3)统一税基。两税合一后,应在工资福利开支、交际应酬费列支、捐赠扣除、坏账处理、固定资产折旧、残值估价等方面实现统一。
第三,统一税收优惠。(1)按照平等原则,统一设计优惠政策,对鼓励投资的行业和地区,不论是内资还是外资一律给予相同的税收优惠待遇,以鼓励公平竞争。(2)统一的税收优惠应以产业政策为导向。今后对国家鼓励投资的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等,应使内资与外资享受相同的税收优惠待遇,彻底消除优惠外资、歧视内资的不合理现状。(3)对在西部地区举办的符合国家鼓励的产业,也应不分内外资实行相同的税收优惠,以实现国内市场对内、对外的统一开放,从而诱导国内外资金向西部的转移流动。
在实行涉外税收平等原则的同时,为使我国现行的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具有连续性、稳定性,也为了在国际大环境的对比中,使我国的投资环境更具有吸引力,我国可借鉴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制订单独的《引资法》,即根据我国经济发展规划、阶段发展目标将利用外资的投资规模、项目的各种投资优惠政策,用法律形式规定下来。这样,一方面可给投资者以安全保障;另一方面又可遏制各地区的优惠攀比,从而保证税收政策在全国的统一性。
二、对外投资税收政策的调整选择
对外投资是我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
长期以来,由于受对外投资规模的限制,我国的涉外税收政策研究一直限于我国境内的外资企业和个人方面,而对我国法人居民和自然人居民对外投资所涉及的国际税收政策关注较少。相应地,这方面的税收制度与税收政策也不够系统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对外投资发展。我国加入WTO之后,对外开放的角度将进一步扩大,发展海外投资,对外输出劳务的项目会越来越多,因此我们必须抓紧制定对外投资税收政策,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鼓励我国有资金、有技术的企业在海外设立子公司、分公司,带动设备和零部件出口,发展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以促进跨国资本的双向流动。
我国经济经过20年的调整改革,已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并积累了相当的经济基础和经济实力。到2000年底,我国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余额已超过64300亿元人民币,外汇储备超过1656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9404亿元人民币。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居民的对外投资能力已大大增强。但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国内外资金,加快实现我国的工业化、现代化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根据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发展要求以及国际税收规范的要求,从税收上来讲,我们应对海外投资实施一种既不鼓励也不限制的政策,而按照资本出口中性原则来设计税收政策恰能符合这种要求。从理论上讲,所谓资本出口中性原则,是指对本国纳税人的国外所得与国内所得适用相同的税率,使其投资地点的选择不受税收因素的影响,从而使稀缺资源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最有效的配置。
依据这一原则,我们可对我国的对外投资税收政策做出如下的安排设计:
1.对国外缴税实行限额抵免。纯粹的资本出口中性,要求对本国居民的国外缴税给予全部抵免,但这样有可能侵占资本输出国的税收利益。因此,各国在采用抵免法时,都实行了限额抵免,我国也是如此。在我国现行的两个企业所得税法中均规定:纳税人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款,准予在汇总纳税时,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但扣除额不得超过其境外所得依据本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外国税率高,本国税率低,投资者会有一部分超限额税款得不到抵免,重复征税将无法彻底消除,从而对资本输出中性会有所偏离。不过采用超限额结转抵免,可使这一问题基本化解。目前,美国、日本及中国等国都采用了这一做法,使资本出口中性得以保持。在今后的税法调整改革中,我国应保留这一规定。
2.用综合限制抵免代替分国限额抵免。在我国现行的两个企业所得税法中,对多国直接抵免我们选择了分国不分项的限额抵免。这意味着,当各个非居住国的税率高低不一时,采用此法会由于各个非居住国的抵免限额不能相互调剂使用,使适用高税率的分公司的已纳税款超过抵免限额的部分得不到抵免,形成国际重复征税,从而偏离资本出口中性。但它有利于维护居住国的财政利益。考虑到我国的境外投资者要面对比国内更加激烈的竞争,而国际上采用综合限额法的国家又日渐普遍,我们认为应将分国限额抵免改为综合限额抵免。这样既可减轻我国境外投资者的竞争压力,免受歧视待遇,又能更好地体现资本出口中性原则。
篇3
当前我国不少城市水系环境问题令人堪忧,生态系统亟待改善,安阳市政府针对当前安阳市区水系环境存在的问题决定对城市水系综合整治,改善人民的生活和工作空间,美化城市,提升城市品位,塑造成豫北区域性中心城市。
1水系现状
安阳市区属海河流域,市区水系丰富,分布较均匀,计有“两河、一渠、十沟、七湖”。两河为穿过市区的洹河及洪水河;一渠为万金渠;十沟为环城河、铁西排洪沟、安丰沟、御路沟、漳涧沟、聂村沟、婴儿沟、邱家沟、瓦亭沟、茶店坡沟及胡官屯沟;七湖为马莲坑、平府南坑、后仓坑、褡裢坑、小嘴坑、纱帽坑及三角湖。洹河是海河流域卫河的一条支流,发源于林州市姚村镇西北清泉寺,自西向东穿安阳市区北部而过,在内黄县范阳口入卫河,全长164km,流域面积1920km2,距安阳市区西南35km的洹河上游建有小南海水库和彰武水库,上游小南海水库以滞、蓄洪水为主,下游彰武水库以调节径流、兴利为主,多年平均径流量2.45亿m3,多年平均可供安阳市工农业用水量1.9亿m3,两水库互相配合,联合运用,对控制洹河洪水和保障安阳市工农业用水起到了很大作用;洪水河是汤河流域羑河的一条支流,发源于龙安区马投涧乡的郭家村,到安阳县高庄乡的汪流屯入羑河,全长32km,流域面积232km2,市区上游建有5座小Ⅱ类水库,主要用于防洪;万金渠是唐代形成的灌溉渠,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自洹河上游彰武水库引水,在市区老城西门北侧与环城河汇合,全长19.845km,经环城河分为北万金干渠和南万金干渠,北万金干渠长11.7km,南万金干渠长6.35km;环城河修建在安阳老城周围,古时主要承担防御和老城排水作用;其它沟均为自然形成,承担排水任务;七个坑湖分布在老城四周,均与环城河连接,担负着老城排水、调蓄洪水作用。
由于人口的激增、工业的发展、人为的破坏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日趋陈旧,致使曾经孕育过灿烂殷商文化的水系,目前大多已不堪重负。堤防溃毁,河床堙塞,渐趋枯竭,大量污水排入,使原本清澈的水体大都蜕变为臭水沟,水体周边环境日益恶劣,严重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极大地制约了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
2规划设计理念
2.1规划目标
本次水系综合整治规划的主要目标为:以水系治理为纽带,充分利用现有水系,全面提高市区防洪、除涝能力,实施雨污分流,改善水系水质,营造城市水系景观,最终形成市区“两河、一渠、十沟、七湖”为构架的水系网络,实现“城水相依、水系相连、天人和谐、水清园绿”的美好城市家园。
2.2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
1、合理布局,体现点、线、面与水、景、绿的结合,使安阳市城市水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有效发挥服务市民及美化城市的功能。
2、体现自然及地域悠久文化,重视历史古都面貌的塑造,强调局部景观与总体规划的协调统一,努力塑造生态而富有地域特色的城市生态空间。
3、体现“以人为本、天人和一”理念,满足人们多层次的文化与生活需求,着力创造高品质视觉景观及休闲、开放性的亲水空间。
4、重视绿化植物配植和建筑景点的协调处理,巧于利用现有的树木绿地和河流的自然景观,努力创造怡人的生态与文化氛围。
2.3规划设计理念
城市水系规划要有生气就必须建立在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基础上,这是出于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也是稳定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具体内容之一,同时也构成了水系自然景观。一切生物的生长与繁育都离不开土地和水泽,只有创造宜于多种生物生长和发育的环境,才能达到生物的多样性,因此,城市水系景观环境建设一方面要保护城市的自然水资源,另一方面要对在城市化过程中弱化了的自然水资源系统进行补偿,并努力构建城市的人工生态系统,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这就需要人工塑造地形,以形成适应多种生物需要的人工小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
城市水系规划要注重水系形胜景观及自然地形的利用与改造。在满足疏汛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塑造自然式地形,尽量减少水工构筑物煞风景的负面效应。地形地貌给人以自然氛围的感染力是极为直接的,是滨河景观最基本和本质的要素。在蓝线和绿线的规划上,要“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蓝线应与绿线相衔接,河道顺其自然,逶迤生姿,切忌过于平滞和呆板的人工造作。在滨河带的竖向设计上,或籍壁延岗,或高下拉坡,或脊或谷,虚实相生。并在滨河两侧天际线轮廓设计上多加创作,在水一方的土丘自然回环、曲折起伏,可产生花草树木的俯仰效果和具有节奏感的绿色天际线的变化。滨水造丘也为增加城市绿量事半功倍的手段,尤其在河道地段,可局部扩大断面,挖湖造丘,以沉床地形处理,扩大水面,增设绿地,岸线为土丘且密植树林围合,虽土山和树木未必太高,但在用地内侧凸现四周自然山林和水生环境,甚至在视觉上由林木全部遮挡城市的高楼大厦,人在其中而淡忘身居闹市,以一方静土而悠然自得。
3总体布局
保护和拓宽现有水面,恢复原有坑塘,利用防洪排涝沟渠兴建城市绿色廊道,将洹河、洪水河作为安阳城市艺术构图的主轴,建设生态型带状绿地与桥头广场绿地相结合的城市景观带及滨水空间;利用现有湖泊或人工湖造园造景,兴建生态主题公园;重新筛选出新的安阳八景加以命名,并在景点适当位置,按园林小品的方式,置石题刻景名及相关的古今文人的咏景诗词及富于生活情趣的城市雕塑,营造深含意境之美的园林氛围及城市历史文化氛围,营造诗意的城市风韵。
4规划设计
4.1工程规划
充分利用现有水系,全面提高市区防洪、除涝能力,实施雨污分流,改善水系水质,水系两岸规划控制蓝线,要因地制宜,一般5~50m。
4.2环境规划
4.2.1拦水工程
结合地形条件修建闸、坝,蓄水形成水面。
4.2.2自然景观塑造
滨河绿化带宽一般5~50米,沿岸河堤斜坡面上种植垂柳以及各种花卉和灌木,采用自然疏林景观种植方式,沿岸设休息坐椅。以自然式疏林草地为主要基调,以高大落叶乔木为主要树种。自然流畅曲折游览路线为交通联系。形成错落有致、疏密有间的自然生态景观风貌。
4.2.3历史文化景观塑造
沿河节点景观设计要有鲜明的文化主题,以小型历史文化纪念广场为点缀展示。塑造历史与自然相结全、具有鲜明安阳特色的城区滨河历史文化景观带。
4.2.4绿化设计
以松树、银杏、国槐、合欢等乔木为骨干树种,以桂花、腊梅、紫荆、迎春、黄腊梅、芍药、牡丹、月季等灌木和花草为主要植被,形成层次多样的鲜体生态群落。春季花开。夏季绿荫,秋季叶茂,冬季落叶,呈现四季景观多变的季相。绿化植被应是自然的形态,饱满茁壮。
4.2.5道路设计
沿河临水设游步行道,绿地景区内插自然弯曲步道,宽度限在0.8~2m之间。路面采用自然块石、青石、鹅卵石等自然形态。
规划使游人能够观赏水面,适当地段设滨河游点道斜坡台阶,台阶采用块石等自然型材,忌用水泥堆砌。
4.2.6园林景观和环境空间设计
规划后的河滨应该是生态型园林景观。因此,规划应注重整体环境面貌,力求通过游步道、园林小品、乔木、花灌木的群体组合,以及点缀在其中的景点建筑,形成连续的空间系列场地,最终构成城市河滨整体景观的环境特色。
规划采用规则式与自然式造景相结合构成绿化景观空间。规则式是沿道路两侧整齐的行道植树,而河坡绿化则采用自然疏密聚散式。
采用个别的建筑点缀加强绿化景观的文化内涵,使游憩线路与欣赏空间连成序列景观空间。建筑以中国传统风格为基调,尺度不宜过大,色形自然素雅。
4.2.7城市滨河道路绿化
为增添街景的美观效果,考虑生态效应和环境氛围,规划在人行道上每间隔5米,修筑0.6×0.6平方米的种植地,树种选择应为“落叶大乔木”,种植选择七叶树、五角枫、马褂木、枫杨、刺槐、银杏等。春季生机盎然,夏季繁茂的树冠可为游人遮荫,秋季叶色变红,是缤纷的园林景色;冬季叶落归根,树干苍劲,为人们提供温暖的阳光。
规划将滨河路沿路防洪堤与滨河绿带进行总体设计,道路护坡亦采用不规则叠石、观赏性灌木与小乔木等地被植物相结合,采用生态绿化的手法和传统中国园林造园技巧,配合多变的景观小品与滨河绿带入口设计。在尺度上以空间的大尺度为主,以满足过往车辆的视觉要求,塑造富于空间变化的景观流线,形成连接城市建筑与滨河绿带的自然景观过渡带,凸显城市立体绿化效果。
5问题探讨
5.1堤岸景观的性状与景观
堤岸兼有防洪、围贮、道路和观景的多重功能。岸边的形状、砌筑方法水陆交接的岸线走形等都与景观效果有直接关系。曲岸有流曲之美,直岸比较规整,凹岸构成港湾,凸岸形成半岛。驱逐的形势有自然式和几何式,池岸的造型,其自然形式有采用飘积原理构成的流曲、弯月、葫芦形,以及其他拓朴变形;几何形式则常用圆、方、三角、莲花形、多边形等闭合形状。
岸线性状的选择,对江河来说,一般顺其河流自然走向,稍加人工整治处理,首先应选择护岸的形式和组织沿岸的风景线;而有限的闭合水体,其岸线的形状应与环境相结合。岸线是城市风景线和步游道,以设置历史性景观和风景带以满足人的活动需要,最好创造停驻观赏的条件以便游客滞留,如条件允许,在主要的堤岸设置公共绿地和小型公园更符合市民的需要。
5.2河道衬砌
由于城区河道担负着城市防洪排水的重任,而城市面积不断扩大,硬地区面积不断增加,使城区雨洪量和峰值都加大许多,且汇流时间缩短。要解决新增雨洪安全排放,势必要扩大河道过流面积或采取加速加大过流措施,而中心区河道受相邻道路和建筑物限制,扩大河道宽度已经难以实施,为使雨洪畅通,保证城市防洪标准,唯一可采取的办法就是在河道断面设计上作文章,将河道设计成过流最好的又较美观的复式断面,并将水流通过的河底,河坡用混凝土衬砌起来,减小糙率使断面能通过最大流量。在河道治理工程实施过程中,对混凝土衬砌护坡护底受到了一些关心生态人士的质疑,认为这样做破坏了生态环境,隔断了水与土壤的生态交换过程,水草将难以生存,水的自净能力会降低。
岸边的构造形式,随环境观念的加强,人向自然复归的趋向已成为全社会之共识,所以护岸的形式也由原来封闭隔离向融合型发展,护岸的形式也由单纯的构筑,转向以绿化为主,如采用预制构件内种植草皮,采用阶梯状花池作为美化,采用土工塑料网垫上植草的新材料、新工艺,改变了以往用护坡砖的老模式。过去带孔洞的水泥护坡砖,虽然能起到保护土坡和在孔洞植草的功能,但水泥护坡砖不仅造价贵,而且由于水泥砖阳光下对所植草烘烤作用对植草生长很不利,改用土工塑料网垫不仅能固土,还能固草,而且对植草生长没有不利影响,网垫本身的绿色也美化了环境。可采用了分段衬砌的方式,来保证河道与周边环境的交流。同时,还将部分河段设计成葫芦型,以增加河边湿地、沙滩面积,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5.3河道生态环境恢复对策
长期以来人类在利用水资源时,只注重生产和生活用水,忽略了生态环境用水,从而使水资源逐渐丧失了其生态环境功能,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目前许多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用水长期配置失当有重要关系。如何协调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保障生态环境用水,这是当前人类面临的迫切任务,也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内容。
河道生态环境用水即水域生态环境用水量,研究范围包括河道及连通的湖泊、湿地、洪泛区范围内的陆地。具体包括:(1)维持水生生物栖息地生态平衡所需的水量;(2)维持合理的地下水位,以保护河流湿地、沼泽生态平衡,保持和地表水转换所必需的入渗补给水量和蒸发消耗量;(3)维持河口淡、咸水平衡和生态平衡所需保持的水量;(4)维持河流系统水沙平衡和水盐平衡的入海水量;(5)使河流系统保持稀释和自净能力的最小环境流量;(6)防止河道断流、湖泊萎缩所需维持的最小径流量。
要恢复河流生态环境,保证河道生态用水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河道最小环境用水通常采用非现场类型的Tennant法和7Q10法计算;也可根据实测的受人类活动较小、基本代表河流原有自然景观偏枯年份非汛期各河平均最小流量,作为维持河流不干涸所需最小流量的依据。根据Tennant法,现状年河流基本生态环境用水量为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的10%。
要恢复河道生态环境,首先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以往用水安排是优先解决城镇及重要工业用水,再安排农业用水,不考虑环境用水。今后应将恢复生态系统用水提到与城镇生活及重要工业用水相等的位置;其次,加强河道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除水利工程措施外,还必须采取生物工程措施。第三,充分利用处理达标后的污水,是解决河道环境用水的另一个重要途径。第四,对于湖泊、水库、河道的水闸门前蓄水区等水体而言,一般为封闭性和非流动性的死水特征。水质更容易腐败发臭,而且水藻在静止的水体中也更容易疯长。要净化水体首先需要在水中造流,使死水变为活水,以强化水体的自净作用。
篇4
1.1施工企业存在的质管问题
有部分施工单位在进行质管工作时,始终存在着部分风险较大的环节。有部分企业工程建设实行承包制度,内部的项目部门仅给予企业部分管理类费用。此种转包挂靠的方式致使施工企业自身的质管力度遭到了严重削弱,施工质量无法得到全面保障。还有部分企业自身就不具备工程施工资格,待投标成功后便采用挂靠施工的方式,也同样无法对整个工程质量实行有效管理。虽然现今市政给排水施工正在迅速发展着,其内部结构也在逐渐发生着调整变化,许多分包型企业已完成了到总包企业的华丽转变。但是这些新兴的总包单位在工程建设质管中存在着一些不可忽略的薄弱环节,各类问题值得人们着重关注。
1.2工程监理工作效率低
在工程质管活动中,监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但是在现今的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中,有部分企业借用各种名义拒绝监理管理,且这种情况不在少数。这种情况的突出化,致使工程质管效率受到极为不利的影响,工程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其后期的投入使用也是在无法令人放心。
2市政给排水工程质管对策
2.1增强质管意识
第一,需进一步加强工程施工企业工作人员的职责心与使命感,帮助其充分了解到给排水工程属于城市发展系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是不可或缺的。此工程一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对整个社会及群众均会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及损失。第二,施工企业需对工程质管相关经验充分学习并灵活运用,不断完善工程质管工作,提升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水平。第三,科学灵活的运用反面教材,给工程施工企业敲响质管警钟,督促其加强质管意识,从而全面确保给排水工程整体质量。
2.2加强给排水施工管理
2.2.1施工准备
第一,施工现场挖槽的垫层、支护。在工程开挖之前,需对其地下管道、电缆等进行全面排查,将需进行调整处理的结果及具体时间、方法告知所在地域业主。与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确认,对于一些开挖区域实行全面保护,迁移一些建筑物,从而有效确保开挖工作的顺利性。第二,混凝土基础在浇筑后所呈现出的形状为水平式,因此需先行进行安管施工,之后再进行浇筑处理。运用相关设备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处理,运用平板式振动器进行振平施工操作。在基础操作后的2h内不可沾水,且需对其实行全面养护。第三,在挖槽施工时,需做好相关的管道类设施准备。沟底土暴露于外界时间不宜过长,从而避免造成大量损失。
2.2.2现场管理
第一,由相关负责企业对各施工单位在相邻施工区存在的管线碰头状况进行协调处理,明确具体的施工时间、地点、工作人员及质检活动等。第二,总负责企业对各个施工单位的施工进程进行统一化的协调处理,确保各施工方能够在同一个时间段完成相应的施工任务。在必要情况下,还需对施工任务进行合理调整,从而确保整个施工进度能够处在标准范围内。第三,总负责方对各分施工方的用电、用水、防洪等措施进行统一化确定,确保整个施工建设道路的畅通无阻。
2.2.3质量管理
总负责方应与施工方、建设方一同进行工程的质量管理。第一,对整个给排水工程全面实行“停、检、检”制度。每当施工至质控点后便先暂停施工,施工企业质管部门对其进行质检,待确认合格后在将情况报告给承包企业的质管部门,与其一同进行现场质检。待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再次施工。第二,对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实行全面监管,确保其健全完善性。定期进行施工质检评比工作,运用经济方式进行质管奖惩。第三,对于一些工程建设中极易出现的问题及易损坏之处,需运用科学的方式对其论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全面保护。
2.3加强监理
2.3.1组织成立专业监理工作团队
给排水工程的质量监理工作在实施进行中具有极大的难度,且其工作任务较为繁重。此项工程属于一种综合性的工程,大部分的专业技术人员只对某一方面较为擅长,因此相关监理工作效率较低。针对此问题,相关监理企业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促使其实现一人多能,有效提升监理工作效率。
2.3.2加强监理设备储备
工程的质管工作在进行中是无法脱离各类先进设备的。要想真正监理出优良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先进设备仪器缺一不可。所以,在监理工作中,相关监理企业需加强对监理设备的储备,将专业技术人员与先进检测设备实行有机结合,促进监理方式的现代化发展,提升质检专业水准。
3给排水工程常见技术问题
第一,管道偏移或积水。此类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测量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失误问题,在施工中避让操作处理中将会致使一些建筑物出现位置偏移或坏死倒坡状况。第二,回填土的沉陷。回填土的沉陷质量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在回填检查中未做到全面严密,未按照相关要求规范进行分层式的夯实施工。在回填施工中其所运用到的材料质量不过关,含水量控制存在问题等。这些因素均对整个压实最终效果产生了直接性的影响,最终导致出现过大沉降质量问题。
4给排水工程技术控制对策
针对给排水工程在施工技术方面存在的上述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第一,管道偏移或积水。针对此类问题应采取的预防措施为:在工程施工前依照相关规范对交接桩进行反复测量及全面保护。在放样操作中,需对施工地域的水文地质状况充分考量,依照设计规范及埋置深度具体状况进行放样施工,确保复检后的误差保持在规定范围之内。在施工中需依照样桩进行施工,对轴线、纵坡进行明确测量验收。第二,回填土的沉陷。针对此类问题应采取的措施为:在回填施工中需依照其具体的施工部位及施工环境条件进行填料、施工机械的科学选取。当遇到一些较为狭窄的沟槽时,可运用人工打夯机器进行夯填施工处理。另外,对施工材料含水量科学控制,确保其超出量不应应大于最佳含水量的2%。当进行雨后施工时,需先进行排水处理,之后再实行分层式的随填随压。
5结语
篇5
1.1管理观念问题首先对管理落后的认识不足。严格来讲,我国目前仍然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尤其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其次对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认识不足。我们一直把人放在自然的对立面,对自然无休止地索取,人也就必然受到自然的惩罚。如为解决粮食问题,不加控制地超采地下水而出现地下漏斗;为防洪排涝,一味加高堤防。
1.2行政体制问题由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纵向涉及中央和地方的权益,横向涉及水利、农业、建设和环保等部门的权益,重复管理现象严重,责任不明,“政出多门”,不但增加了政府的管理成本,减弱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而且不利于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统筹兼顾、优化配置、节约保护和高效利用,违背了水的自然规律,尤其在流域管理和城市水务管理问题上矛盾更为突出。
1.3管理职能问题管理上仍然存在严重的“越位”和“缺位”现象。“越位”主要指该由市场来解决的问题仍由政府来承担。如水资源合理配置问题,其中最典型的是我国北方缺水地区水资源分配问题。“缺位”主要指宏观调控不到位。如政策、法规的透明度、统一性和预见性较差;水资源监测、评价水平偏低;政策引导、信息服务跟不上等。
2改革的分析
2.1改革目标的分析水资源行政管理改革必须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为基本原则,以建立水市场为中心,把行政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改革作为重点,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最终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包括:①加快水法、节水法等水法规体系的建设;②在明确水权的基础上,建立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机构;结合城市供水及水处理市场的对外开放形势,积极推行城市水务一体化管理;③以水价政策改革为契机,建立和完善水市场规制体系;④启动水利资产管理运行机制,提高水利建设融资和水利国有资产增值保值能力。
2.2改革动力与阻力的分析
2.2.1改革的动力。改革的动力一方面是利益的驱动,另一方面是现实的需要。
①客观形式的需要。所谓客观形势主要是指:我国水资源所面临的危机已经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水利部门的改革显然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需要进一步开放水务市场等。
②履行职责的需要。供水价格偏低,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众多供水企业以及相关水管单位经营失败、普遍亏损等等。问题的解决取决于水资源行政管理改革的深度和进程,因此,履行职责的需要也是改革的推动力之一。
2.2.2改革的阻力。水资源行政管理改革的阻力,一方面来自既得利益者,另一方面来自传统观念的束缚和习惯势力的制约。
只注重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忽视了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由于人们对水资源危机的认识不足,同时又由于改革的道路是艰难而曲折的,需要社会以及个人付出一定代价,因此,旧观念的束缚对改革是一种无形障碍。同时,习惯势力的影响也对改革形成阻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们通常认为水利是福利事业,理应由国家投资和无偿用水和排污。在这样一种思维定式下,要想确立新的水资源观念、水市场观念,其难度是显而易见的。
3改革的构想
3.1行政体制改革水资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和城市水务一体化管理为突破口,构建现代水资源行政管理体制,以保证政府职能系统效益最佳,保证中央、地方以及社会组织对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积极性的发挥。
3.1.1流域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设立流域管理委员会,其成员由中央政府代表、地方政府代表、用水户代表、专家代表;委员会主席由选举产生;流域委员会依法拥有对流域水资源的分配权,依法对流域水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实现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3.1.2城市水务实行一体化管理。对供水企业、水处理企业实行出租或转让;对经营性水务工程实行资产管理;将用水许可与排污许可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城市节水。
3.2建立水市场
3.2.1水权管理改革。水权管理的核心是产权的明晰和确定。将水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开,是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是建立水市场的基础。
建议通过法律的形式,首先确定以占有优先权原则为主、河岸优先权及惯例水权原则为辅的优先权原则,再结合水资源现状,因地制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及实施细则。第二,设定总量控制、保障生活用水和环境用水,旱情调度预案、水污染防治的事权划分等限制条件。第三,实行以水资源规划为先导,有计划、分类分批地进行水资源使用权登记并公告社会。第四,建立水资源使用权招投标、使用权拍卖等管理机制。通过以上努力,逐步建立起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水权制度。
3.2.2水价政策改革。改革现行的水价制定方法,按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即由政府代表、用水户代表、供水企业以及有资质的独立审计事务所共同协商确定水价;水价应计入资源水价、工程成本、利润;资源水价应在政府统一评估基础上允许在合理的范围内浮动;利润不再以工程成本及运行成本加成的方式计算,而是以国家的社会平均利润率和资本金来计算;水价的确定要兼顾公众承受能力和政府的财政能力。
3.3改革管理模式
3.3.1资产管理。要尽快调整政府及水利部门在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中的定位。水务企业完成企业自我发展的公司制经营实体,经营性、科研性、开发性的事业单位要逐步转制为企业。依据不同的情况和条件,对原有的水利工程要逐步实行企业化管理。
3.3.2节约用水。在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下,水价是调节供需方矛盾最敏感的经济杠杆。国外研究表明,水价提高10%,将使家庭用水减少3%~7%,同时如果水费没有占到市民收入的1%以上,人们就不会注意节水问题。
因此,政府应在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调整产业结构、制定相关用水标准及定额、推进节水技术发展的同时,以改革水价政策、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为重点,运用信息技术等现代管理手段,在建立节水型社会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篇6
一、非税收入概念的提出
非税收入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属于财政资金范畴。广义地说,非税收入是指政府通过合法程序获得的除税收以外的一切收入,具体来看,主要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社会保障缴款、财产经营收入、出售商品及服务收入、罚款和罚没收入、赠与收入、特许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及其它收入等。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使用“预算外资金”的概念和口径。在国家正式文件里,最早出现“非税收入”一词是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即财库[2001]24号文件中。其后,《关于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提出要“确实加强各种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2009年5月的《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监察部、审计署关于加强中央部门和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的通知》的(财综[2003]29号)文件中,第一次对 “非税收入”概念提出了一个较明确的界定:“中央部门和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或取得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罚款和罚没收入、彩票公益金和发行费、国有资产经营收益、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等属于政府非税收入。” 这种从“预算外资金”到“非税收入”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在建立公共财政体系、规范政府收入机制上认识的深化。
非税收入与预算外资金相比,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非税收入是按照收入形式对政府收入进行的分类;预算外资金则是对政府收入按照资金管理方式进行的分类。现在提非税收入概念,表明随着预算管理制度改革(部门预算和综合预算的实施)和政府收入机制的规范,可以逐渐淡化预算外资金概念。目前非税收入的主体还是预算外资金,但有相当一部分非税收入已经被纳入预算内管理,今后的改革目标是要随着部门预算和综合预算的深入推进,将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二、我国非税收入的现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非税收入数额大、征收主体多元化、管理欠规范
建国初期,我国预算外资金主要是为数较少的税收附加和零星的收费收入。1953年,预算外资金只有 8.91亿元 ,相当于预算内收入的 4.2 %.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全国预算外资金为347亿元,相当于预算内收入的 30.[,!]6 %;在体制转轨和财政分权改革的过程中,我国预算外资金迅速膨胀,非税收入在整个政府收入体系中的地位由“拾遗补缺”,演变为占据“半壁河山”,成为与预算内收入、税收收入并驾齐驱的财力资源。1992年预算外资金为 3855亿元 ,相当于当年预算内收入的 97.7% .1993年调整口径后,预算外资金收缩到相当于预算内1/3左右,但增长仍迅速, 1996年预算外资金决算数为 3893亿元 ,仍相当于财政收入的一半。
根据下表反映的情况,我国非税收入由1978年的960.09亿元增长到2000年的4640.15亿元,增长了4.83倍。 由于转轨过程中,还存在大量的既非预算内也非预算外的灰色财力(制度外收入),但是考虑到其法律地位的不合理性,此估算结果中并未将其纳入“非税收入”规模。
即使这样,根据上表数据,我国非税收入占财 政性资金的比重在1985年为42%,1990年达到了50%,世纪之交也在接近40%的水平。
我国非税收入超常规膨胀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地方层次。例如湖南省2009年非税收入总额达到278亿元,相当于同期地方财政收入的1.36倍;而且从增长速度也超过地方财政收入,1998-2001年,该省非税收入分别较上年增长15.25%、9.22%、13.22%,比同期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幅分别高出5.33、3.01和6.89个百分点,比同期各项税收的增幅分别高出10.55、4.76和6.46个百分点。广东省2009年预算外资金收入达499.42亿元 ,比上年增长36.6%,占一般预算收入的41.56%,但考虑到非税收入的口径比预算外资金的概念要大,其非税收入所占的比重要也要超过50%.非税收入大于税收的情况,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一般要平缓一些,这可能是因为经济发达地区政府地方税源相对充裕,不必像欠发达地区的政府那样,要更大程度上依赖非税的途径筹资。
地方非税收入的过度膨胀和无序混乱有其直接的体制背景。收费主体多元化、管理政出多门。现行地方收费主体主要有地方财政部门、交通部门、国土管理部门、工商部门、卫生监督部门、
公安、司法、检查、城建、环保、教育等管理部门,每个部门都有收费名目,而且一个部门收取多种费,同时管理上职权分散,乱收费的现象较为严重。尽管经过多年对收费项目的清理、减并、撤销,根据财政部综合司的有关数据,2000年全国性的收费项目仍有200多项,2009年为335项,地方每个省的收费项目平均在100多项目以上,其中仍不乏有不合理和欠规范的收费项目。此外,更严重的是,尽管中央三令五申,向企业和居民的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仍然屡禁不止,秩序混乱,有的地方和部门的收费罚款甚至没有基本的标准,由具体执行人员掌握,收多收少、收与不收弹性大,随意性强。再有,尽管有关收费规定对收入的用途有明确规定,但由于监管上的疏松薄弱,许多费用存在收用不符。 (二) 原因分析
体制转轨是我国非税收入膨胀的大背景。非税收入(尤其是预算外非税收入)的产生以是以统收统支财政管理体制的打破为背景,其发展则以体制转型时期各类经济主体释放其长期受到抑制的自主性与创造性的强烈需求为依托,其无序膨胀则是以转轨时期监督和约束机制薄弱为基本条件。
在转轨过程中我国政府收入来源渠道多元化、非税收入迅速增长的原因相当复杂,其中既有体制性因素,也有非体制性压力。归纳起来,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分权式改革连带出了事权财权化意识,激活了原先受压抑的局部利益,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机构总是试图通过多渠道筹资来落实自己扩展了的事权。改革过程中自上而下逐步把经济管理权分散给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其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促进发展的积极性并加快实现区域经济结构的升级优化。与此同时,政府各部门也强化了自己的事权。中央政府在向地方、部门分散事权的同时,相应大大降低了自己的资金分配能力。一方面,由于预算内称之为收入上解或支出补助的转移支付存在较严重的非客观性而苦乐不均、“鞭打快牛”,因而地方政府就不再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预算内资金的转移支付上,而是走“自力更生”的道路,扩张预算外资金和非预算外资金,走非规范之路来落实资金以履行职能(职能合理与否姑且不论)。另一方面,由于各部门并不愿仅通过政策的制定、调整权来树立自己的威望,而是希望利用实实在在的资金分配权来强化自己的地位,因此,各部门的预算外资金和非预算外资金也快速膨胀。事权趋向于演变为财权,财权反过来又支撑事权扩大。
第二,各级政府间彼此戒备,尽可能扩大不纳入体制约束的资金。转轨时期,我国先后进行过四次较大的财政体制改革(1980、1985、1988、1994年),每次改革的目的都包括规范政府间财政资金分配原则并强化各级政府的协调。应当看到,改革效应是递增的,初始目的的实现程度逐步加深,但也必须承认,各级政府间的彼此戒备和算计从未消除。其根源在于,“一级政府、一级事权”规则的存在势必促使各级政府维护本级利益并尽可能扩张收入,而已有的制度规范远不足以保证上下双方利益边界的清晰和稳定。在确定政府间财力分配时,决策中往往是上级说了算,下级只能提建议,并没有实际决策权。这样,下级政府 干脆就把资金划到预算外乃至制度外。正是因为政府之间的资金分配尚未走入法治化和客观、公正、合理的道路,各级政府尽可能通过扩张预算外收入和非预算收入来不断加大自己的可支配财力。当然,这种情况在经历了1994年比较彻底、具有突破性的财税改革之后,已有所改变。
第三,“正税”的税源流失较严重,导致预算内资金增长乏力,迫使各级政府通过非规范之策筹措预算外、体制外资金。我国的名义税率始终远远高于实际税率,各种纳税主体都在通过多种办法规避税收,税收征管机构依法治税水平和努力程度也低于合理标准,因而偷漏税和越权、滥行减免税普遍存在,预算内收入难以随经济发展同步增长。这也使各部门、地方政府倾向于通过收费和自主政策来筹措所需资金来缓解收支矛盾。
第四,政府系统各部门、各权利环节在本位利益驱动下,通过扩张可供他们掌握支配的预算外收入和非预算收入,来寻求其福利最大化。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政府系统及财政供养的事业单位几度出现“创收”,其方式手段五花八门,除创办出来的经济实体要以种种方式对政府部门的权力环节上交部分收入之外(这种情况即使在名义上双方“脱钩”之后,仍普遍存在),也包括巧立名目直接收取各种“费”,以“办公(办案、办事等)需要”为名索要钱物,等等。所有这些政府系统创收而来的收入,一部分归入预算外,另外相当可观的一部分,曾归入“制度外”。在非税收入在部门、单位收支挂钩的情况下,利益驱动尤甚。收费资金收支挂钩大致有两种形式:一是差额返还。收费单位将收费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之后,财政部门扣除10%一30%的比例,分批返还给收费主体,收得越多,返还的越多;二是全额返还。财政部门根据收费单位编制用款计划将专户储存的收费资金分批拨付给收费主体。近年在推行“收支两条线”改革之后,还有不少暗中的“挂钩”关系。这种收支挂钩的收费体制,使收费的多少与单位的福利水平、个人收入息息相关,这是收费过多过滥、膨胀不止、企业和居民不堪重负的重要动因。
第五,在我国经济转轨变型时期市场、技术和体制诸条件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必然发生某些公共产品向“半公共产品”乃至私人产品的转变,使公共产品边界模糊漂移,进而公共服务与商业边界相应模糊漂移,不同性质的收费鱼龙混杂,于是原本就具有扩张非规范收入动机的政府部门及权力环节,更借势巧立名目增加收费,扩张这类收入。
第六,根据现行政策规定,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中央和省级两级管理,按隶属关系分别由国务院和省级物价、财政部门组织实施。其中项目管理以财政部门为主会同物价部门;征收标准以物价部门为主会同财政部门;涉及到农民利益的重点收费项目需报经国务院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同意;政府基金则由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管理。在一些相关文件中还赋予了地方政府审批附加费、建设费的职权。这种相互交叉、多头控制的运行机制,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执行起来漏洞很多:一是把收费项目和标准管理分开,收费管理和政府性基金分开,人为地割裂了收费管理的内在联系;二是行政性收
费和事业性收费按同一原则进行调控,不利于区别对待加以合理化;三是管理收费的不同部门,由于所处地位不同,认识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存在差异,加之法律约束乏力,导致一些在中央得不到审批的收费项目就分散到地方审批,在一个部门得不到批准就转移到另一个部门审批,以某种名目得不到批准就换个名目审批,因而成为导致非税收入无序扩张的一种体制性因素。 第七,政出多门竞相收费的机制,与行政体制改革的长期滞后有关。政府行使职能上“缺位”与“越位”并存,政府与市场得分工界定模糊不清,各级政府的事权划而不清,界而不定,政府部门之间职责交叉严重。因而在体制转轨和政府职能转换的过程中,每次体制变革都容易衍生出一些靠收费“吃饭”的部门,行政机构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恶性循环之中。预算内财力无法满足政府规模庞大的日益增长的开支需要,于是非规范的非税收入就成了支撑政府运转的一种选择。
篇7
论文关键词:R&,D投入,中美工业企业,差异原因,启示
在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条件下,国家、地区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科技的竞争,尤其是企业R&D能力的高低。如今,R&D在企业总支出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大,成为了企业持久发展的关键因素。坚持研发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作为技术研发创新的源泉,企业非常重视R&D活动。随着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全面展开,我国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正在逐步提高。如今,我国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产品制造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国R&D与GDP比值及R&D人员人均经费投入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美国在科学和技术研究,以及技术产品创新方面都是最具影响力的国家,要想促进我国的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就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Schumpeter(1942)认为,公司规模越大资源越多,越有利于公司R&D的投入,因为通常只有大企业才能够负担研发项目的费用,一些多元化且规模较大的企业具有市场控制能力,可以通过大范围的研发创新来取得市场。[1] Galbraith(1952)认为,大企业在人力物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并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在技术创新上,大企业往往是的有效的发明者和传播者,一些大企业组成的现代工业最有利于R&D活动。[2]Scherer(1980)也认为,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可以为R&D项目带来范围经济。[3]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大中型工业企业既是从事科技活动的重要部门,也是中坚力量。因此,本文以规模较大的工业企业为例分析,通过对中美两国工业企业R&D投入的描述和比较,找出响国家工业企业R&D投入差异化的主要因素,分析我国工业企业R&D投入存在的问题以及与美国的差距,针对如何缩小差距,解决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中美两国R&D投入现状
(一)R&D投入总量和强度
1.总量和增长速度比较
近年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我国研发经费的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而各国R&D经费投入总额也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1世纪以来,美国的R&D经费从2003年的2897.36亿元到2007年的3687.99亿元(本币),但年均增长速度较慢,约为3%,属于研发经费增长速度较稳定的国家;我国的研发经费从2003年的1539.6亿元增加到了2007年的4616亿元(本币),年均增长速度大约为14%,属于研发经费增长速度相当快的国家,从年增长速度看来现代企业管理论文,我国的R&D经费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美国,但从绝对量上看,我国的研发经费总额却与美国相差甚远,2007年美国的R&D经费为3687.99亿美元,同年,我国的R&D经费按当时汇率折合为487.67亿美元,仅仅相当于美国同年R&D经费投入的13%。
2.R&D经费投入强度比较
美国是发达国家,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由于国情的不同,经济总量相差巨大,因此仅用R&D经费投入总额作对比是不足以衡量两个国家的科研活动规模的。R&D/GDP是指当年的R&D经费投入总额与同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这一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潜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国际组织与世界各国评价一个国家科技竞争力的首选指标,即R&D投入强度。研究表明,一个国家的R&D/GDP小于1%,经济处于发展初期,缺乏创新能力;大于1%而小于2%,经济处于发展快速阶段,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大于2%,则经济处于稳定发展阶段,创新能力比较强。21世纪以来,我国的R&D经费投入强度突破了1%,并逐渐呈上升趋势,这表明我国经济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但是仍然属于较缺乏创新能力的发展中国家,而美国的R&D投入强度一直保持在2%以上,处于稳定发展阶段,2007年,美国R&D经费投入与GDP的比值约为2.68%左右,创新能力非常强,同年,我国R&D经费投入与GDP的比值约为1.3%左右,只相当于美国的一半。由此可见,我国在R&D强度方面,与美国的差距相当大论文格式模板。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我国R&D投入总量不足强度不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企业R&D投入的规模以及R&D强度。
(二)R&D经费来源情况
美国在R&D投入经费来源上,属于企业主导型。联邦政府对于整个产业界的技术研发活动及其他应用研究只是采取了间接推动的方式,在R&D活动中,政府充当的角色更偏向于政策引导者而非行政控制者。[4]这跟美国国情有关,稳定的政治格局,相对完善的民主制度促使美国社会逐渐形成了一种不畏艰辛开拓创新的社会风气,这在一定程度上为R&D的投入提供了保障。2004年,美国R&D投入的经费来源中,企业投入占到了71.4%,其他渠道筹集了15.4%,而政府的投入仅仅只占了13.2%。在美国,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型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工业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力军。
二十世纪中后期,我国R&D经费投入的主体一直是政府,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属于自己的科技开发队伍,也没有最基本的科技研究装备,科技力量大多集中在政府所属的科研机构和大学中,这种状态维持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据统计,九十年代初期,我国R&D经费来源中,企业经费投入不足总数的三分之一,1990年,企业经费投入仅占全部经费的27.4%。1993年,在1.8万家大中型企业中,有独立R&D机构的也只有50%,R&D经费来源中来自政府投入的比例高达54.9%,仍然超过了一半的总经费投入。随着我国开始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把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并把科研重心由依赖政府科研院所和高校科研力量逐步转移到企业中去以实现企业产业化,以便更好的发展生产力。在R&D投入上,我国经历了由政府主导型向企业主导型转变。企业投入比例超过50%并逐步增长,到2008年企业R&D经费投入比例已经高达71.1%(表1)。此种情况表明,目前我国企业已经成为我国R&D经费投入的主体,我国的R&D经费投入结构也逐步趋于合理。
表1.中国R&D经费来源中政府与企业投入比例(%)
年份
政府投入比例
企业投入比例
其他投入比例
1999
32.4
34.9
32.7
2000
33.4
57.6
9.0
2004
26.6
65.7
7.7
2005
26.3
67.1
6.6
2006
24.7
69.1
6.2
2007
24.6
70.4
5.0
2008
23.6
71.7
4.7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科技统计网,sts.org.cn/相关资料整理.
(三)R&D经费支出情况
1.活动类型比较
R&D经费支出按活动类型一般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种类型。其中,基础研究是新知识产生的源泉,新的发明创造也是基于基础研究产生的,因此,要想科学技术更好的发展就必须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它是一个国家实现科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国际竞争力及国际影响力,基础研究投入力度不足,在研发活动中的比重不合理,都将制约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
图1. 中国R&D经费支出按活动类型分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科技统计网,sts.org.cn/相关资料整理.
无论在地区上看,还是分行业看现代企业管理论文,我国工业企业R&D活动中试验发展占有绝对优势,但基础研究在我国企业R&D活动中几乎为零,恰恰与此相反的是,有证据表明企业创新越来越多地来源于基础研究,这些本不以任何专门或具体的应用为目的的实验性或理论性的成果商品化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5]据相关资料显示,三种类型的R&D经费支出占总经费的合理比例一般为:基础研究占总经费支出的13%—19%,应用研究占总支出的20%—25%,试验发展占50%—61%。
图2. 美国R&D经费支出按活动类型分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科技统计网,sts.org.cn/相关资料整理.
2007年,我国基础研究占总经费支出的4.7%,应用研究占总支出的13.3%,实验发展的比重高达82.0%(图1),足以说明我国的R&D经费主要集中于试验发展领域,而最重要的基础研究的经费却投入甚少,导致了我国的R&D经费投入结构极不合理,直接制约了我国技术水平的发展及创新能力的提升。而在2003年,美国基础研究就占到总经费支出的19.1%,应用研究比重为23.9%,实验发展则占了总支出的57.1%(图2)。
不合理的R&D经费投入比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科技发展,据国家科技部统计的数据,我国近几年的专利授权结构中都是以实用新型专利为主,发明专利仅占25%左右,并且多以模仿为主,自主创新的很少,所以难以申请专利,也难以掌握核心技术。技术引进经费支出占研发经费总支出的比重逐年减小,说明了我国已经开始重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6]但仍须加大基础研究的力度,这样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2.执行部门比较
R&D经费支出按执行部门一般分为研究与开发机构、企业、高等学校及其他四种类型。发达国家R&D经费支出都是以企业为主体,通常在60%—70% ,R&D成果转化率较高。因此,必须确立企业在我国R&D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图3. 中国R&D经费支出按执行部门分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科技统计网,sts.org.cn/相关资料整理.
由图3可以看出,我国企业R&D经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最大,上升速度最快,由2003年的62.4%上升到2007年的72.3%,五年间上升了10个百分点,除此之外,研究与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及其他R&D经费支出都在逐年减少。
图4. 美国R&D经费支出按活动类型分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科技统计网,sts.org.cn/相关资料整理.
而美国的R&D经费支出在各个执行部门间的比重变化不大,基本在一个水平线上徘徊(图4),与我国不同的是,美国的研究与开发机构R&D经费支出在逐年增多,但两国都在逐步趋于合理化。相比之下,美国其他执行部门R&D经费支出较多,百分率较我国的四倍之多,这也是美国的科学技术研究与创新更为灵活的原因之一。
二、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现状
随着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全面展开,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也必须逐步提高,因为大中型工业企业不仅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从事科技研发活动的重要部门之一。大中型工业企业是指同时满足从业人员300人以上,主营业务收入3000万元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一)科技人员及专利产出
近年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中的R&D人员保持着持续稳步快速增长的势头,从2000年的三十多万R&D人员,到2005年的60.6万人,占到了全国R&D人员总量的44.4%, 2008年,更是达到了246.82万人之多,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12.1%。这表明,大中型工业企业在我国的研发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企业中科学家工程师的数量也有较明显的增加,2008年已达158.9万人,比2007年增长了13.4%,占企业R&D人员的比重达到64.4%,比去年增长了0.8个百分点。这标志着我国的科技人员队伍在不断扩大、科技人员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也标志着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研实力在持续增强,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
专利是企业科技活动的重要产出之一,通过申请专利对知识产权即科研成果进行保护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获得创新利益的重要手段之一。一般情况下,企业拥有专利数量越多,就表明其科研技术力量越雄厚,同时也标志着创新活动的活跃度越高,具有较大的市场竞争优势。2000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申请数为117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为2772件;2005年,我国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申请数及发明专利申请数分别达到了55271件及18292件,为五年前的4.7倍和6.6倍,发明专利占专利申请总量的比重由也2000年的23.6%提高到2005年的33.1%;2008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申请量为12.2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4.4万件,分别比2007年增长27.3%和21.3%。这不仅标志着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大幅增加,也标志着其申请专利的技术含量得到了大幅提升。
(二)科技经费投入情况
企业的研发投入是衡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标论文格式模板。“十五”以来,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持续增长,自主创新力度不断增强,科技经费投入从2000年的353.6亿元到2005年的1250.3亿元现代企业管理论文,整体翻了两番,并且投入强度始终保持在2.5%上下;2004年到2006年的三年间,增长幅度都连续超过了30%;到2008年,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共投入经费2681.3亿元,比2007年增长了26.9%(图5)。这些数据表明了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长较快,投入强度相对保持稳定,也说明了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正在逐步提高。
图5.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变化(2000—2008)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科技统计网,sts.org.cn/相关资料整理.
另外,从2006年开始,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科技活动内部支出的比例已经超过50%,2008年达到53.2%;并且企业资金占R&D经费筹集总额的比重自2000年以来一直处于80%以上,2008年达到了90.1%,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正在逐步增强,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自主筹集科技活动经费的机制也已形成。如今,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也有效保障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技术引进及新产品的开发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创新活动必须针对市场面向市场。一方面需要通过直接购买技术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开发出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即技术引进以及新产品的开发。
企业通过直接购买技术迅速提高技术水平,缩短与竞争对手的技术差距,增强自身创新能力是企业创新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技术引进按照技术来源地的不同可以分成技术引进和购买国内技术两种类型,步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经费有所减少,购买国内技术经费逐步增加。技术引进经费支出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又上升的变化过程,200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经费为245.4亿元,2003年达到405.4亿元,而2005年下降到296.8亿元,然而三年后的2008年技术引进经费又升至440.4亿元,企业技术引进经费增长放缓。但是,随着国内科技成果的不断增多和国内技术市场的逐步完善,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在迅速提高,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用于购买国内技术的经费由2000年的26.4亿元迅速增长到2005年的83.4亿元,2008年达到了166.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8.24%,购买国内技术成为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获取外部技术的重要途径,这表明我国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已经由高度依赖国外技术逐步转变成为自主研发为主、技术引进为辅的发展态势。
工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结果一方面表现为生产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表现为推出改进的或全新的产品,即产品创新。产品创新是企业适应市场需求和取得竞争优势不可或缺的创新活动。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经费由2000年的393.8亿元迅速增长到2005年的1457.2亿元,2008年更是达到了3095.8亿元,比2007年增长了26.1%,平均每一新产品项目的投入经费为255.1万元,比上年增加36.8万元。欣慰的是,随着企业新产品开发经费投入力度的加大,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出也在不断增加。这表明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还是很重视新产品的开发的,因为其在市场竞争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三、R&D投入差异化原因
影响企业R&D投入差异化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外部市场的特征,国家建立的相关制度,企业本身的性质及其科技竞争力、研发机构的技术水平、科研成果的转换率以及资金投入的来源等内外部诸多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企业R&D的投入。
(一)企业外部环境
1.经济发展水平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决定着R&D投入的多少。较美国而言,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企业R&D投入的现状仍不够令人满意。发达国家之所以发展快发展稳,是因为其经济水平高,R&D投入占其GDP的比重高,投入与产出之间形成了一种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关系。[7]而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自主创新的发展。发达国家如美国可以拥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技术创新的前期及中期,以便于保障创新产出的优质高效,后发性强;而我国的R&D投入主要集中于对设备和水平要求相对较低的二次创新即是技术创新周期的中后期,后发性很弱。经济发展水平高,相对而言就有资金设立专门的R&D机构,在发达国家,百分之百的大中型企业都设立有专门的R&D机构,美国当然不例外,而我国设立专门的R&D机构的大中型企业仅占所有大中型企业的35%左右,三分之二的企业都没有专门的R&D机构与R&D人员。从我国科技投入与产出的地区分布来看,总体上亦呈现出“东强西弱”、向中心城市集中的非均衡态势。[8]2006年东部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为1215.2亿元,占全部研发投入的74.5%,东部地区企业申请发明专利2.2万件,占全部发明专利的83.3%,而中、西部地区上述两项指标所占比重分别下降到25.5%和16.7%,发展极不平衡,而我国的东部地区就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所以说,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制约了企业R&D投入的多少,当然,企业R&D投入的多少也决定着经济的发展水平。
2.政府宏观调控
我国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具有较强的宏观调控能力,能够把有限的创新资源集中起来,在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领域取得突破。[9]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方式从直接转向间接,调控的对象也逐步从企业转向市场,逐步形成了在中央统一协调下以间接手段调控引导市场活动的宏观调控模式。由于R&D活动具有溢出效应,所以政府往往采取一些激励政策支持企业开展R&D活动。政府的激励政策一般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减免税政策、直接补贴和低息贷款。有学者在对美国113家公司的调查研究中发现,税收减免政策对R&D的投入强度有重大影响,能刺激R&D经费的增加;也有学者通过对我国1994—2002年34个大中型企业的行业面板数据分析发现,政府资助对企业增加R&D投入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10]但是,这些激励政策在我国特有的国情下也显现出了一些弊端,比如容易诱发腐败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并且政府资金比重过大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抑制企业的技术创新。[11]美国联邦政府对R&D活动的基础研究采取了直接资助的方式,对于产业界的技术研发与其他应用研究采取了间接推动的方式;我国在R&D投入方面,并未能真正实现政府主导型向企业主导型的转变,并且对基础研究开发的支持力度不够,相关的科技保障政策也不完善,这些都是影响我国企业R&D投入的原因。因此,政府应该逐步完善对企业R&D投入的宏观调控政策,在深化体制改革的同时,实现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与国际接轨,为企业在R&D应用领域的研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企业内部环境
1.独立研发机构的水平
2008年中国R&D经费中71.7%来源于企业,而且企业的R&D经费支出也达到了73.3%,单从数据上看,与欧美等国相比差别不大,表明企业已经是我国研发活动的主体,但事实上,我国科研成果的转换率仍然很低,企业的科技竞争力及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仍不理想。美国近年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超过70%,而我国近年的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仅在50%左右。企业研发主要应该产生专利,但中国专利的绝对数量和质量与世界先进国家还有较大差距,这些都与企业研发机构的水平有关。发达国家的大中型企业都拥有专门的研发机构,而在我国,为数不多的企业拥有专门的研发机构,但往往都存在着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研发团队弱等弊端。研发规模上不去,产出自然不理想;技术水平低,自然难以申请专利;跟踪模仿多,也难以掌握核心技术。
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对R&D投入产出的影响固然重要,但研发活动是需要一定技术积累才能取得突破,既要资金也要技术,并不是把钱投进去了就会有成果,有独立的研发机构是重点,研发机构水平的高低是关键论文格式模板。
2.股权结构
股权结构的形成决定了企业的类型,随着全球网络的形成和新型企业的出现,技术和知识在企业股权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股权集中对企业R&D投入有正向促进作用,股权集中度是指全部股东因持股比例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股权集中还是股权分散的数量化指标,股权集中令公司所有者相比企业的短期收益回报更加倾向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与回报。理论上,R&D投入金额的多少以及研发的成功率都会增加企业的股东报酬率;反过来,由于股东报酬率的提高,企业积累更多的资金,企业也会有更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的动力。[12]相关研究还表明,股权集中可以控制董事会,提高大股东的监控能力,股权制衡度越高就越有利于企业R&D的投入,但往往一些企业的法人大股东与被投资企业之间都有着商业关系,他们会去影响控股企业经理人的R&D决策从而影响企业R&D的投入量,因为他们可以从被投资企业的R&D活动中获得溢出收益。此外,股权集中在不同的股东手里效果是不一样的,研究表明,国有股权集中并不利于企业R&D的发展,中国企业的股权结构之所以对企业的R&D投入有着特殊的影响,就是因为在我国的企业尤其是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国有股权占了较大比重。然而事实上,国有控股并不利于R&D的投入,因为国有持股比例越高,科技创新能力就越低。
3.企业家素质
企业家是企业发展策略与未来方向的最终决策者,在如今这个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企业家的素质在整个R&D投入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衡量企业家的主要指标不是人格魄力,而应是其形成制度的创新能力,企业家的能力应具体化为企业运行的制度化机制。[13]一方面,企业家的决策主导着整个企业的R&D投入,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家必须具备出色的决策能力并且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有着熟练组织管理能力的优秀企业家能够更好的利用现有的物质资源及人力资源来发展企业的科研活动,提高企业R&D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科技人员创业和创新的积极性。
因此,企业应该选择与企业R&D活动相适应的企业家队伍,这时企业家就需要合理利用自身各方面的良好素质来建立以人为本的R&D人员管理体制、完善人才激励与培养机制、为R&D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增加R&D团队的凝聚力、广泛培养或吸引海内外人才、加强与跨国公司的技术合作与竞争等。同时,国家政府方面也可以建立一些相关的企业家人才库和企业家市场,为企业的R&D活动提供人才,以保障我国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更好更快的实施发展。
四、结论与启示
通过上述比较分析我们发现,我国在R&D投入及科技产出等方面与美国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与两国R&D经费的投入强度、来源、结构以及相关的制度、技术、市场等诸多因素是密不可分的。近年来,我国工业企业的R&D投入总量虽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R&D强度也在逐年提高,但是与美国相比仍然很低,并不足以支撑高端技术的R&D活动以及进行技术储备。影响R&D投入差异化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政府建立相关制度,为企业提供良好环境
国家的政治制度及军事分布也是影响企业R&D投入的因素,因此需要国家应建立或完善相关的制度,为企业的R&D活动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以保障企业R&D活动的顺利实施;并且政府方面,应该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或是实施税收减免等制度刺激企业设立或完善他们的R&D机构,加大政府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力度,为了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务必做好防范。
2.优化各地区产业结构,保证各地区平衡发展
与地区的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有关,我国各地区的工业企业发展极不平衡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因此在需要政府进行适度的宏观调控的同时,也应尊重市场取向规律,坚持效率优先原则,避免无谓的资源浪费,从而调整产业结构或是提高对该地区的R&D投入规模及强度,并调整优化各地区工业企业的R&D投入,以保证各地区平衡发展全面发展。
3.加强自主创新意识,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创造性和新颖性是研究与试验发展的决定因素,要想取得更多的研究成绩,要想申请更多的专利,要想保障企业的收益,就必须从根本上加强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激励员工积极工作
企业的R&D机构必须拥有一批优秀的技术人员以及优秀的企业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科技产出的高效优质及研发机构的良好运作;同时企业家也应该建立相关的激励制度,为技术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积极创新。
5.加强企业与企业、研究所、高校之间的合作
企业可以加强其与企业之间、与研究所之间、与高校之间的技术合作与交流,以提高企业的R&D能力。因为,在R&D合作的一般情形下,技术兼容性程度越高,成本降低的幅度就越大,其创新动机也就越强;并且,如今发达国家的企业正在积极通过各种联盟形式强化已有的竞争优势,其中R&D联盟已成为重要的技术来源,出于同业竞争等原因,国内企业往往习惯于各自为政的独立研究,这也是至今许多产业、产品的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的重要成因之一。[14]因此,我们可以在企业与企业、研究所、高校之间进行合作研究和联合开发,各展所长、互惠互利,在增强R&D实力的同时,还能避免重复研究,从而整体提高了企业的科技水平,这对企业的技术发展是相当有利的。
总之,要缩小与美国的差距,我国的工业企业R&D投入就仍需加强,R&D活动就仍需完善,我们必须学习借鉴美国政府或是美国工业企业本身所施行的一些R&D投入方面的举措,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走一条适合我国工业企业的科技之路,逐步提升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及技术,从而更好的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参考文献
[1]Schumpeter,J.A. Capitalism,Socialism andDemocracy [M]. London:UnwinUniversity Books.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