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开发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7 12:44: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才开发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传统的物流业主要指物品的存储和运输,现代物流包括运输、包装、装卸、搬运、仓储配送、回收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综合功能,衡量区域物流水平的指标有很多,从数据可获得性、合理性、代表性的角度出发,由于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正相关的关系,本文采取是与第三产业有关的一系列相对指标,用全社会货运量等指标进行分析。本文选择的数据符合灰色数据的特征,因而选择灰色关联分析作为分析模型。在搜集了2011年珠三角地区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亿元)比重的等数据,得到下表。由表2可知,珠三角的物流发展现状分析,广州、深圳两市明显好于珠三角其他城市,这与广州深圳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成熟有关,广州、深圳由于构建了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和完善的金融综合服务体系,已经成为珠三角区域金融中心,其金融服务业之和占全省比率的一半以上[2],广州、深圳两市的客运量、货运量分别占珠三角比重的52%和52.2%;广州、深圳也非常重视物流产业的规划发展,广州市制定了《广州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纲要》,建设三大国际枢纽物流园区:南沙国际物流园区、黄埔国际物流园区和广州国际空港物流园区。深圳在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将现代物流业作为与金融业、高新技术业并列的深圳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珠三角其他市区虽然也处在经济转型调整的过程中,但目前仍存在依赖工业的增长的现象,生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所以物流发展程度也相对比较落后。人才是一切行业发展的根基,到2010年,中国大专以上的物流人才需求量约为60万人,而中国目前各大专院校的物流专业由于师资等原因依然尚属低层次开发,高级人才几乎空白[3]。《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扶持一批立足本地、辐射全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珠三角区域物流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物流人才的支撑,结合上述分析结果,珠三角现代物流人才开发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完善珠三角地区的物流教育培训体系
我国在物流教育方面起步较晚,缺乏物流教育理论、目前,我国在物流人才的培养上,多是照搬国外的模式,国内包括珠三角地区的物流人才培养方向一般是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个方向,在物流人才的学历教育和培训教育方面,应该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但不照搬照抄。在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随着经济贸易的发展,物流业发展很快,促使了对物流人才的巨大需求。开设物流课程的大学主要都集中在北美和欧洲,其中美国占了50%,德国为24%,英国和加拿大为3%等。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物流教育随着物流业的稳步快速发展,已逐渐走向成熟。美国是世界上物流教育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其高校物流教育是基于社会对物流人才的要求而逐步发展和完善的。目前,美国建立了包括研究生、本科和职业教育等多层次的物流专业教育体系,部分高校设置了物流方向的研究生学位教育,构建了一定规模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德国科隆大学、英国克兰菲尔德商学院、瑞典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日本早稻田大学和流通经济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都是开设物流本科专业的著名院校[4]。国外许多国家已经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物流人才教育学历体系。首先是在物流行业协会的组织和倡导下,全面开展物流职业教育;其次是在高等院校中设置物流管理专业,并为工商管理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开设物流课程;最后是在部分高等院校设置了物流方向的研究生课程和学位教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研究生教育系统。此外,发达国家的物流教育和职业培训非常发达,许多国家认为,对在职人员的职业教育是培养物流人才的最重要的方式。这是珠三角提升物流从业人员素质与技能可以借鉴的一种有效可行方式。
(二)提高物流人才对物流行业发展的贡献度
在珠三角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双重推动下,整个物流业也正在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迅速转型,而传统的物流人才主要集中在仓储运输等操作层面,而随着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面向国际层面的懂规划会管理的高级物流人才在推动物流产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学历教育是从根本上提高物流从业者的素质,根据美国俄亥俄州大学2003年的统计资料显示,美国物流从业人员大都接受了高等教育,大约95%拥有学士学位,45%拥有硕士学位。而我们的调查显示,珠三角物流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54%,物流学历教育仍然任重道远[5]。提高珠三角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要重视现代物流人才的开发与培养,提高物流人才对物流发展的贡献度。包括学历教育、培训认证和岗位学习相结合的物流人才的终身教育体系,这样才能在根本上提升本地区的物流产业的竞争力,
(三)体现现代物流人才培养的层次性和梯队性
广东省内物流产业的区域发展呈现不平衡的特点,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较快,粤东西北地区发展水平不高,珠三角地区又以广州、深圳两地发展的最为迅速。根据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的统计,省内的9家5A级物流企业全部分布在珠三角地区,其中,广州4家,深圳3家,东莞、佛山各1家,64家4A级物流企业也多数分布在广州、深圳[6]。因此,珠三角地区在物流人才培养方面也应体现层次性与梯队性,如广州、深圳现代服务业较为发达,开设物流专业的院校和国际知名物流公司数量较多,以深圳为例,深圳市每年服务业创造的产值占全市GDP一半有余,贸易业与服务业的快速增长带动了物流业高速发展。因此,广州、深圳的物流专业方向可以设置为国际物流、国内快递、商业物流等三个专业方向。在培养基层物流人员的同时,要尽快培养高层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可以统筹整个物流企业的管理者;珠三角的沿海院校物流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定位为,为国际航运、港口、国际货代、国内外快递、零售、物流园区、国内运输等企业输送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如国际船务单证员、港口码头操作员、货代业务员、货代单证员、快递收派员、快递处理员、仓储操作员、配送员、配送调度员、物流客服员、物流营销员等。各院校应扬长避短,结合地区产业发展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物流专业,职业院校就应该注重于物流企业的合作办学,努力提高物流基础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中层物流管理人才。积极提倡引入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管理者甚至是操作者走上高校的课堂,加强学生对物流工作的兴趣。同时积极引进具有国际背景,尤其是在物流业发达国家或著名跨国公司从事过物流工作或科研的人员,补充职业院校物流专业的师资力量[7]。
(四)深度校企合作助推专业建设
许多工业企业与流通企业纷纷释放物流需求,在家电、服装、车、日化、饮料、医药和烟草等行业,通过连锁经营、特许经营,扩大了物流需求市场。一些工业企业集团如海尔、大众、华为、一汽、中石化、中石油等,进一步重视企业采购与物流系统的流程,发展成了中国企业物流的领头羊。调查显示,珠三角地区提供物流工作岗位的企业只有35%是物流服务公司,而大多数的物流工作岗位是与家电、建材等其他行业提供的,是企业物流的范畴,不同行业对物流知识的需求迥然不同,这就要求开设物流人才的培养要结合地方产业的需求,进行设计体现地方产业特色的物流人才培养方案,学校要多与本地诚信物流企业或诚信物流园开展合作,共享校企资源,如南方物流与广东职业轻工技术学院联办了中国首家校企合作的物流专业学院———“南方物流学院”,并设立“南方物流奖学金”,开创物流界内企业办学、产学结合之先河,为社会输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物流人才做出了积极的努力。职业院校更应依托行业发展调整物流专业方向,如狮山职校可借一汽物流公司进驻的东风,加大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输送。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也依托海尔物流园发展自己的物流管理专业。也可针对物流企业需要,开展“订单式”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注重物流人才培养的国际化
珠三角的战略定位之一是“现代服务业基地”,“发展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与港澳地区错位发展的国际航运、物流、贸易、会展、旅游和创新中心”,珠三角物流发展的关键是正确处理与港澳物流的关系,错位发展是珠三角处理与港澳关系的原则,建设国际物流中心是珠三角物流发展的最终目标[8]。因此,要适应国际化物流教育新趋势,拓展国际视野是创新物流人才培养的前提,珠三角的物流教育要突出国际化的培养特色,采取邀请国际知名专家讲学、授课,举办国际物流学术会议和讨论班;对于中高级物流管理和运作人才,可通过选拔企业或相关部门人员到高校、国外相关单位进行进修培训和短期考察,学习国外在物流方面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等方式,培养造就一批能够肩负实现跨越式率先发展重任的高素质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在物流人才的培训方面,可以从国外积极引进物流高级人才,结合珠三角发展规划,完善物流人才的职业培训体系以及职后培训教育,以缓解物流人才的短缺,增加现代物流人力资源储备[9]。
篇2
[摘要]个人理财业务在我国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新的重要的利润增长点。但不容忽视的是在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时面临着诸多风险,其中法律风险是制约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必须认清个人理财业务的法律风险并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关键词]个人理财业务法律风险成因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居民个人财富急剧累积,个人理财意识也逐步增强。居民个人的理财服务需求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面对这样强大的市场,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等都已开展相关理财业务,而各家商业银行更是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纷纷进入这块领域,推出各自的个人理财品牌。个人理财业务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然而,巨大的市场潜力给商业银行带来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必然伴随一定的风险,而其中法律风险是制约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认清法律风险并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是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法律界定
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起步较晚,在实际操作中出现诸多不规范的现象,有些银行甚至以个人理财业务之名行高息揽储之实。有鉴于此,2005年11月1日我国正式施行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办法和指引秉着“规范与发展并重,创新与完善并举”的监管原则,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进行了系统的界定和规范。此外,2006年4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了《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该暂行办法对商业银行代居民个人进行境外理财的活动给予了规范。至此,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有了比较清晰的规范依据和保障。
(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内涵和分类。根据《办法》,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的服务活动。按照管理运作方式的不同,个人理财业务可分为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前者指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财务分析与规划、投资建议、个人投资产品推介等专业化服务,客户根据商业银行提供的理财顾问服务管理和运用资金,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收益和风险。后者指商业银行在向客户提供理财顾问服务的基础上,接受客户的委托和授权,按照与客户事先约定的投资计划和方式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风险与收益由客户或客户与银行按照约定的方式承担。而按照客户获取收益方式的不同,理财计划分为保证收益理财计划和非保证收益理财计划,后者又可进一步分为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
(二)保证收益理财计划的严格限定。在《办法》出台之前,关于是否允许商业银行提供保证收益理财计划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很多人担心商业银行会利用保证收益理财计划,把它作为一种高息揽储和规模扩张的工具,变相突破国家利率管制,进行不公平竞争。《办法》对保证收益理财计划给予了承认,但为防止利用保证收益理财计划变相高息揽储,《办法》明确规定保证收益理财计划或相关产品中高于同期储蓄存款利率的保证收益应当是对客户有附加条件的保证收益;商业银行不得承诺或变相承诺除保证收益以外的任何可获得利益;商业银行使用保证收益理财计划附加条件所产生的投资风险由客户承担。此外,银监会对保证收益理财产品实行严格的审批制。
(三)综合理财服务的准入起点。为保证投资者的抗风险能力,《指引》规定商业银行应综合分析所销售的投资产品可能对客户产生的影响,确定不同投资产品或理财计划的销售起点。保证收益理财计划的起点金额,人民币应在5万元以上,外币应在5千美元(或等值外币)以上;其他理财计划和投资产品的销售起点金额应不低于保证收益理财计划的起点金额,并依据潜在客户群的风险认识和承受能力确定。由此可知,《指引》提高了理财业务准入的门槛,这将使很大一部分中小投资者退出该市场,而拥有大量闲置资金的投资者将会成为购买个人理财产品的主力军。由此,个人理财产品结构也就随之发生了变化。
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法律风险
商业银行经营面临多重风险,而其中法律风险造成的损失很可能是无法估量的,因此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把法律风险单独列为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之一。对于个人理财业务法律风险的防范,我国《办法》和《指引》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将其列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内容之一。如《办法》三十六条规定“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应进行严格的合规性审查,准确界定个人理财业务所包含的各种法律关系,明确可能涉及的法律和政策问题,研究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切实防范法律风险。”
具体来说,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个人理财业务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如下的法律风险:
1未按规定进行风险揭示和信息披露的法律风险。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办法》和《指引》分别规定了商业银行在开展个人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时必须履行相应的风险揭示和信息披露义务,否则将可能会遭到客户的索赔请求并受到银监会的处罚。如商业银行利用理财顾问服务向客户推介投资产品时,理财计划的宣传和介绍材料应包含对产品风险的揭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客户揭示相关风险,说明最不利的投资情形和投资结果;按照要求对客户进行风险提示,如个人理财顾问服务中风险提示应设计客户确认栏和签字栏,由客户抄录确认栏的语句进而签名;保证收益理财计划和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风险提示的内容至少包括语句“本理财计划有投资风险,您只能获得合同明确承诺的收益,您应充分认识投资风险,谨慎投资。”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风险提示内容至少包括语句“本理财计划是高风险投资产品,您的本金可能会因市场变动而蒙受重大损失,您应充分认识投资风险,谨慎投资。”
2宣传和销售中的法律风险。我国对商业银行宣传和销售理财计划或产品的活动提出了一定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予以遵守,否则将承担相应的后果和责任。如商业银行不得销售未经批准的理财计划或产品,也不得将一般储蓄存款产品单独当作理财计划销售或者将理财计划与本行储蓄存款进行强制性搭配销售;理财业务人员和一般产品的销售和服务人员的工作范围应有明确的界限;对于市场风险较大的投资产品,特别是与衍生交易相关的投资产品,商业银行不得主动向无相关交易经验或经评估不宜购买该产品的客户推介或销售。
3证据保留的法律风险。《办法》第十五条规定:“商业银行未保存有关客户评估记录和相关资料的,不能证明理财计划或产品的销售符合客户利益原则,给客户造成经济损失的,应按法律规定或合同的约定承担责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旦出现诉讼情形,商业银行应当承担举证的责任来证明自身理财计划或产品销售的正确性。因此,商业银行应妥善保存完备的个人理财业务服务记录,为以后可能产生的诉讼提供全面有力的证据。此外,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应当与客户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或根据业务需要签署客户授权委托书和其他必须的法律文件,并妥善保管相关合同和各类授权文件,使合同文本能够齐全。
4金融分业格局下的法律风险。虽然我国现行法律对混业经营已显现出认可的趋向,但实际上仍然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政策,商业银行不得开展证券、保险等金融业务。由此,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往往也只能将客户的资金投向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等融资工具。然而,成熟的理财产品无一不和资本市场相连,随着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为了能够获得比较优势,必然会积极为客户的资金寻找更多利于保值增值的投资渠道,这会导致商业银行在现行分业格局下面临一定的法律风险和政策风险。
5代客境外理财违反投资所在地法律法规的风险。取得代客境外理财业务资格的商业银行,受境内居民个人的委托可以以客户的资金在境外进行规定的金融产品投资的经营活动。这要求商业银行在开展境外理财业务时不仅应该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国家外汇管理及行业规定,而且还必须知晓且严格依照投资所在地的法律法规来开展投资活动,否则将会面临违反投资所在地规范的法律风险。
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法律风险的成因分析
个人理财业务作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一项新业务,其法律风险的产生必然会有一定的端由,只有认清成因,追根溯源,才能真正找到解决此问题的良策。
(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针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有规定虽然出台的比较及时,但随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势必将涌现许多新的问题需要法律法规来加以明确。且仅就我国目前的规定来看,还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有些问题仍处于法律规制的空白状态。例如我国现将个人理财业务的法律性质界定为委托关系,但这种界定十分牵强,模糊和回避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属于信托范畴的实质,这种法律界定和现实业务运作的冲突必将难免法律风险的发生。再有,我国虽然对保证收益理财计划给予了认可,但商业银行一旦破产,在破产清算中个人理财产品将处于何种清偿顺序,《办法》和《指引》都没有予以提及。另外,个人理财业务在商业银行获得资格的情况下可以涉及金融衍生品交易,且实际中复杂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一般也都会涉及该类交易,而金融衍生品往往具备“理财”的内涵,因为它也承担类似规避风险和保值增值的功能,由此导致的情形是个人理财业务和金融衍生品交易出现监管法规上的“交集”,商业银行对在判断适用何种法规及相应程序上存在困难。
(二)金融分业体制滞后于金融业务创新的整体趋势。国外个人理财业务的繁荣是以其本国金融混业的现实背景作为支撑的。由于西方国家放宽金融管制、实行混业经营,他们在个人理财业务中推出的理财产品可谓花样繁多,无论是证券交易、外汇交易、黄金交易还是保险业务、基金业务,只要客户有需求,银行统统可以代为,可以说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实现了个人理财业务投资领域多元化和服务全能化,体现出“理财”的真正要旨。相比之下,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基本原则,这种分业经营的格局使金融机构之间缺乏足够的竞争和效率,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拓展也因此受到一定限制,许多与资本市场相结合的理财品种无法开办,最终导致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理财品种和服务手段的创新受到制约和束缚。
(三)银行法律风险内部控制机制不够完善。银行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对法律风险的防范可以说是起到根本性的作用,由于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兴起较晚,商业银行对个人理财业务可以说是在摸索中前进,所以其相应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机制尚没有得到系统完善的建立。例如商业银行制定的业务制度、管理规章、操作依据等不够完备、存在疏漏,有些甚至与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相冲突和矛盾;银行法律部门的工作职责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其地位和功能往往被定位于事后风险化解上,事前防范风险的作用被忽视;银行高层领导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比较淡薄,对个人理财业务法律风险一旦发生将造成的严重后果没有给予重视;业务人员的法律素质低下,为了稳住客户,有些业务人员往往明知道应该办理哪些法律手续,却为了行客户“方便”而使银行承担法律手续不健全的危险等等。
四、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法律风险的防控对策
关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法律风险的防控,我们认为可以从其外部法制环境和银行内部控制机制建设两个方面予以解决: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改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外部法制环境
完善个人理财业务的相关法律规定、填补其存在的法律空白是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法律风险控制的基本前提。一方面,对于个人理财业务法律关系的定位问题,法律法规需要进一步明确;在注重对个人理财业务监管的基础上重视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关系的调整,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另一方面,面对商业银行竞相开展个人理财产品的创新和积极拓宽投资渠道的现实发展趋势,我国应加紧立法,扫清“灰色区域”,进而构建出个人理财业务完整的外部法制框架。
(二)加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法律风险内控机制建设
内控机制的完善与否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倘若商业银行不自我约束,那么再完善的法律都将失去应有之意,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法律风险防范更是无从谈起。
1制定和完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内部规章制度。商业银行应当针对个人理财业务的法律风险点制定详细的规章和制度,尤其是对容易出现风险的环节重点防范。并且,针对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实际还要不断完善业务规章、健全操作程序。当然,一个重要的前提是银行内部的业务制度、管理规章等首先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且结合国家法律的调整对已有的业务制度、管理规章等进行必要的修改。
2提高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首先从银行高层管理者就要树立把法律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的管理态度,将依法经营、依法管理放在第一位,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确保个人理财业务的安全性和效益性。对个人理财业务人员定期法律培训,并且以一定的考核机制和惩戒机制来加以保障,使其树立起“法律至上”“依法操作”的工作理念。
3重视银行法律部门“事前防范”职能的发挥。应正视法律部门在银行经营中的重要性,将法律部门的工作重心由风险的“事后救济”向“事前防范”过渡,使法律部门的工作与业务部门的经营紧密结合,从而为管理者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为个人理财业务部门的经营管理活动提供支持和保障。具体到法律部门应着力开展以下几方面的个人理财业务法律风险防范工作:首先,订立个人理财业务合同、文书范本。合同和文书范本可以使业务操作规范进行,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商业银行要建立个人理财业务的合同文本管理制度,其法律部门应在遵守国家法律和本行规章的前提下,通过梳理和研究个人理财业务的常用合同,订立、完善并推广使用标准的合同文本,同时适应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更新来进行调整和修订。其次,加大审查力度。法律部门应严格根据已有的法律事务审查制度,认真完成行内个人理财业务的法律事务审查工作。法律部门在审查中如果发现风险点,应及时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为个人理财业务部门提供内容具体、操作性强的法律指导意见。第三,建立个人理财业务法律档案。建立个人理财业务法律风险防范档案库,积累业务开展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为今后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范例,同时也可以从中梳理出一些今后需要个人理财业务人员加强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炜个人金融业务与法律风险控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2]贺坤关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几个问题[J]北京:中国金融,2005,(24)
[3]赖小民法律工作与银行经营风险控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篇3
关键词:MBA培养;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平台;业界专家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1.055
1引言
工商管理硕士(MBA)是一种专业硕士学位,与一般硕士研究生有所不同。MBA教育作为为社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管理人才的主要途径,自1991年首次进入中国以来,其群体日益壮大,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管理界的支柱力量,但由于近些年招生规模不断扩大,MBA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不断凸显。深入推进MBA培养的改革以保证MBA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当前MBA培养单位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有关MBA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研究备受学术界及培养单位重视。庄晖基于问卷调查分析,总结出当前对MBA的培养还停留在“本科化”的培养上,针对此作者给出了相关培养对策。刘中艳等人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MBA培养现状,指出国内管理人才目前呈现“总量过剩,结构失衡”的状态,提出了新的MBA培养模式和政策建议。卫志民针对MBA的培养目标比较含糊、培养方案欠完整、培养方案执行过程监督不力和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以MBA详细的能力框架为准绳并融合“学科中心”与“能力中心”的多边培养模式,构建了与社会评价有机衔接的MBA培养三维评价体系。虽然学者们大多对MBA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却未将对MBA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影响的业界专家融合到其培养模式中。鉴于此,本文在分析目前国内MBA人才培养现状基础上,以重庆理工大学MBA教育为例,构建了融合业界专家的MBA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平台,详细论述了在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教学、实习实践、学位论文、就业指导等关键培养环节中业界专家发挥的协同作用。
2国内MBA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与学术型学位相比,MBA教育突出职业要求,更注重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注重实践。国内MBA项目从无到有,不断成长,自开展MBA教育工作以来,各培养单位在教学方法、课程设计、师资配备、教学管理和市场推广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形成了许多特色及优势。但随着MBA招生人数的大幅增加,MBA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不断暴露,亟待解决。
2.1执行力度不够,双导师制流于形式
南开大学在国内首创的MBA双导师制度,除为每位学员配备校内专职导师外,另配一名业界的兼职导师,可为学员创造更多的理论联系实践机会,并成为全国效仿的优秀教育模式。由于针对双导师制并无制定具体的操作规范,导致培养院校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有较大的随意性,培养单位实行“全员全程双导师制”的程度也参差不齐,而大部分培养单位实行的是“全员半程双导师制”,校外导师仅会参与MBA学生在实习实践及论文指导阶段培养指导,而其他诸如培养方案的制定及课堂教学等环节并不会参与;有的校外导师因工作等方面的原因在MBA学生实习实践及论文指导阶段也未能参与,使得双导师制仅有形式上的规定但并未付诸行动。
2.2案例教学比重偏低,优质教学案例缺乏
MBA培养不仅强调理论和实务并重,而且更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案例教学作为一种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法,更符合MBA培养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的需要,更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而在MBA培养过程中,为降低培养成本,部分培养单位并未对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作严格区分,将MBA的部分课程与学术型研究生集中开课,进行纯理论的讲授,部分培养单位在MBA培养过程中虽然导入了案例教学,但所占课时比例并不高,达不到应有效果。此外,许多培养单位因建立案例档案成本高,大多数情况下是由授课教师自行开发案例,导致案例开发的质量不高。再加上对开发案例时间投入不足、评价体系不完善等,教学案例还相对较少,以上种种都影响到了MBA培养质量。
2.3实践基地建设不够完善,实习实践时间较短
在实习实践方面,根据教育部要求,MBA学生必须要有至少半年的实习经历。但一方面由于管理岗位的特殊性,大部分企业很难接受多个MBA学生的实习,给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和学生实习安排带来很大挑战,很多学校并未建立实践基地,大部分学生基本是自己去寻找实习单位。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培养单位采取两年制培养方式,致使MBA学生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课程学习、学术论文及毕业论文的撰写上,没有充足的实习实践时间,影响了相关方面能力的培养。
2.4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学位论文应用性不强
MBA专业学位论文必须突出学以致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论文类型一般采用案例分析、调研(调查)报告、专题研究、组织(管理)诊断等。但在学位论文的选题环节,部分学生由于缺乏实践经验,难以结合实际问题设计选题,在论文撰写过程中也因缺乏具体企业作为调研对象,无法获取直接数据,只能通过网络搜集相关二手资料,导致学位论文的写作不够深入,学位论文质量不高,无法针对企业当前存在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
3融合业界专家的MBA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平台
重庆理工大学于2009年经过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立MBA专业学位教育点,经过多年发展,在MBA招生宣传、录取办法、培养过程、实习实践、学位论文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和成果。目前拥有一支由校内外专兼职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主要负责MBA学生的案例教学、实务指导、实习实践安排、论文选题、论文撰写、论文评议和就业指导等。通过这些业界专家的协同参与,以达到进一步提高MBA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基于上述对目前国内MBA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以重庆理工大学MBA教育为例,构建了业界专家参与下的MBA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平台。MBA人才培养质量,最终取决于MBA学生、授课教师、校内导师、业界专家等多个主体之间的相互协同和资源共享才有可能带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聚合效果,加速人才培养的进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1个人培养方案制定协同
制订完善的个人培养方案是切实保证MBA人才培养质量一个重要环节,现有的7门核心课程、4门方向必修课程、15门方向选修课程基础上,通过与业界专家合作,增设了5门方向选修课。学生会在校内导师和业界专家的共同指导下,结合本人的专业方向,选择适合个人职业发展方向的课程。校内导师会综合考虑MBA学生的学科背景,研究方向,职业定位后从专业课程的学习、方向课程的选择等层面给出建议;业界专家则针对当前的行业现状,岗位知识结构需求,职业素养等方面引导学生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积累。由此,制定出切实可行、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个人培养方案。
3.2课程教学协同
培养单位授课教师侧重于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争取优异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专业胜任能力。业界专家则更多的是参与“管理人生”、“MBA大讲堂”、“移动课堂”等环节。“管理人生”更多的是对学生职业道德、与人沟通交流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MBA大讲堂”分享各业界专家擅长领域的实务经验与深刻见解,引入最新的案例,让学生对真实事件和情境进行分析、思辨,以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移动课堂”设置在企业一线,通过业界专家现场讲解,让学生感受真实的职场环境。通过授课教师与业界专家的协同授课,提高MBA学生培养质量。
3.3实习实践安排协同
校外实践主要为了锻炼学生适应未来工作的能力,是MBA学生专业技能应用与提高不可缺少的环节。重庆理工大学MBA教育有着相对完善的实习实践安排体系:为了保证MBA学生能有长期稳定的实习场所,学校凭借其学科优势,通过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人才培养或培训、决策咨询和技术支持服务等活动与许多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另一方面,由于重理工大学聘请的业界专家大都来自各级政府的主管部门、国有大中型企业、银行、证券以等机构,校外导师通过安排MBA学生到他们所在单位实习,也能很好的解决学校实践基地建设不够完善这一问题。
3.4学位论文指导协同
MBA学位论文突出学以致用,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要具有创新性和实用价值。重庆理工大学MBA学生在论文选题时业界专家会参与指导,并强调学生应结合实习单位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选题。毕业论文开题后,除了有校内导师对论文撰写的全程指导外,业界专家也会参与学生论题相关内容的指导,为学生获取第一手案例资料提供帮助。基于这样的双重指导,MBA学生的学位论文会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更能体现其实际意义与经济效益。
3.5就业指导协同
当前就业形势日趋激烈,因很多学生在校期间未能作出明确的职业规划,导致毕业生初入职场时比较茫然,缺乏清晰的职场定位。重庆理工大学MBA教育自学生入学开始便会对学生进行专业介绍并对专业就业岗位、职业发展方向以及历届毕业生情况进行分析。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学校会根据每学期的课程安排,合理安排一些就业指导课。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和岗前实训,强化MBA学生的就业意识。与此同时,培养单位也会经常邀请职业经理人、企业高管等相关行业的企业专家到学校进行行业宣讲,让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式、岗位需求等更加明晰,提早让MBA学生做好入职准备;另一方面学校每周都会安排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业界专家作客MBA大讲堂,由于他们对宏观层面上的就业形势更加了解,能够高瞻远瞩地给学生提供就业方面的建议,此外,在目前就业前景堪忧的状况下,对拓宽MBA学生的就业渠道也十分有帮助。
参考文献
[1]庄晖,高松,叶青.以行动学习为核心的“三位一体”MBA培养模式中教师角色的转换[J].上海管理科学,2012,(5):110-113.
[2]刘中艳,曾令斌.我国MBA培养模式的发展瓶颈分析及创新路径[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4(5):12-15.
[3]卫志民.企业导师制在工商管理硕士(MBA)培养中的创新与完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1):60-63.
[4]李锋亮,冯柳青,蔡晶磊.欧美MBA培养模式发展趋势与启示[J].大学教育科学,2015,(3):106-111.
[5]贺克斌,冯柳青.共性与个性:基于院校层次的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4):83-88.
[6]黄昱方,唐杰.基于PBL的MBA教学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4,(11):27-32.
篇4
1计算机软件开发类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自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以来,全国各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导致毕业生数量也相应大规模增加,给高校学生的求职择业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为了可以跟上时代的步伐,为求职带来一些实际项目经验,计算机专业越来越多学生选取了软件开发作为毕业设计课题。然而,在各高校实际当中,本科毕业设计质量已经下降,软件开发类论文与实际完全脱节,归根结底是没有一个可以从头到尾指导学生进行软件开发的学习模式,主要存在下面几个不足之处。
1.1学生问题
学生设计能力低,编程水平差,无项目实际经验,既不知道软件开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也不知道程序语言代码编写和开发工具界面操作,甚至不知道从何处开始下手准备毕业论文,成为目前软件开发类毕业论文质量差的根本原因;学生思想上存在误区,不重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认为毕业设计与普通课程一样,对毕业设计敷衍了事,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认真努力开发软件,总是被动、消极地接受学习,成为软件开发类毕业论文质量差的直接原因。
1.2学校问题
学生在大一至大三期间,一般只是简单地开设各科课程,并没有将所有软件开发类课程结合起来,直接导致出现学生软件设计能力低与开发水平差的现象;从论文开题、中期检查到论文答辩等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按照各种材料上交的日期进行,普遍是最后答辩时上交补交所有材料,甚至包括论文开题报告,直接导致学生消极怠慢的态度;最后的毕业论文考核是最关键的问题,也是目前毕业论文相关制度中管理最混乱的一部分。既没有一套规范毕业论文考核标准,也没有对毕业论文的中间过程进行监控,就连最后的论文答辩也只是流于形式。
1.3教师问题
大部分教师没有项目开发实际经验,只知道软件设计理论基础,不能全方位地指导学生,更加无法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学习,成为毕业论文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
2CDIO教育模式
CDIO教育模式继承和发展欧美20多年以来的工程教育改革理念,将“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是2004年由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研究创立,CDIO分别代表了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等四个学习过程,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3]。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4]。本文将CDIO模式的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等四个学习过程引入到计算机软件开发类毕业设计中,要求严格按照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这四个阶段进行,并将每一个阶段的成果都作为毕业论文考核的依据,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既能让指导老师清楚整个设计流程,并根据阶段安排加以指导和督促,也能让学生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努力投入到毕业设计当中。在弥补学生软件开发水平不足的同时,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综合设计的能力,最后达到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目的。
3基于CDIO模式的计算机软件开发类毕业设计
3.1构思阶段
毕业论文是从学生的选题开始,一般是由老师提供一系列题目,再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这种方式遏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应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专长和对将来的职业规划等情况,利用各种参考资料主动搜索与查找适合自己的题材范围,再在老师的指导下确定毕业论文题目。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设计积极性,为后面的毕业论文工作提供有利条件,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之后,指导老师提供软件开发类参考资料,并在中国知网等学术平台搜索课题相关文献,确定论文的基本要求,给学生下达论文任务书。学生根据接收到的任务书,利用软件工程专业书籍、中国知网等学术平台、论文相关的Web网站,查阅大量的资料,了解论文的背景、研究现状和开发意义,确定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开发中的关键问题,撰写论文开题报告,完成软件开发的构思阶段。
3.2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主要包括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正式开始毕业论文的设计工作。根据资料查阅、市场调查和企业要求等形式分析软件产品操作流程、功能列表,完成系统需求分析,并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进行功能设计、模块划分、模块接口规范、数据库概念设计及数据库逻辑设计,在老师的指导下反复修改不断完善,最终确定系统的总体设计。然而,在软件开发设计阶段,学生论文还没有开始写,软件程序也没有完成,指导老师无中期检查依据,不能有效地督促学生开发设计。因此,在设计阶段完成之后,应该形成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概要设计等相关说明书,作为毕业论文中期检查的材料,纳入论文考核的范围。
3.3实现阶段
实现阶段是学生毕业论文工作的重点,也是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量最大、所需时间最长的一个阶段,直接决定最终毕业论文的质量水平。学生需要掌握软件开发工具、程序设计语言等基本理论与方法,根据系统总体设计的功能模块、接口规范等进行数据库的实现、程序代码的编写,并反复运行与测试。此阶段生成详细设计说明书、编程规范、测试等文档,作为毕业论文第二次中期检查材料。在这个阶段有了指导老师的督促,能够完全确定系统功能,不至于在后期阶段又需要反复修改。
3.4运作阶段
根据前期产生的开题报告、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程规范、测试等文档和开发好的软件系统撰写毕业论文,并参与论文答辩,是学生毕业论文的总结阶段,不仅着重体现学生的写作水平,更能了解学生对软件的学习情况,是分值比重最大的一部分。最后,将所有文档和论文、答辩情况一起评分,获得毕业论文成绩。
4结语
篇5
论文摘要:文章针对职业院校侧重专业技能而忽视写作能力的现象,从教学、教材、观念等原因着手,对中职写作教程与配套设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解析。
一、职业院校忽视写作能力的原因
从隋唐科举时代开始,中国社会对人才的选拔,就强调“文经武纬”。几千年来,这种传统一直延续着。所谓的“文经”,就是书面表达的能力;所谓的“武纬”,即生产、服务、管理的技能。但目前我们的教育中出现了与现实(市场)对人才需要的脱节和误读,表现为仅仅只培养了具有“武纬”的学生,而忽视对“文经”——写作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职业技术院校中,这种现象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客观原因。
(一)写作课程教学的缺失
中等职业技术院校是伴随着经济增长方式对人才的多样化需要而出现的,属于新兴学校。缺少像本、专科院校那样厚重的文化积淀,人文学科教学缺少开创型的师资,写作课程也不例外,由此出现了只注重生产实践能力培养的偏向。
(二)教材的缺失
目前中职院校缺少具有针对性的写作教材,各学校大多以现成的教材,诸如《应用文写作教程》、《公文写作精要》、《实用秘书学》、《基础写作教程》等进行教学,而忽视了和专业的紧密结合。如数控专业和模具专业,都只教授说明文的写法,议论文的几大构成部分,记叙文的六要素等等,教学内容笼统,学生也缺少学的兴趣。
(三)观念的缺失
社会上对于写作人才的认识不足。各类中职学校应该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职业岗位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应用型”、“技能型”被狭隘地理解为操作车床、设计模具、机械制图等生产实践操作。没有意识到写作是人类交流思想感情、认识并改造世界以及人类自身的通用工具和专项事业,也没有意识到写作是一个最能集中表达专业学习实绩,对学习成效进行集中考核的鉴定方法;没有意识到写作是对于生产实践经验成果进行书面传播的最有效途径。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目前中职院校的写作教学是比较薄弱的,亟待加强。我们要认识到写作课程教学影响和制约新型人才的培养。通过革新中职人才理念,我们可以转变人才培养观念;通过加强师资力量和文学社团建设,可以扭转写作教学的不利因素;通过校本写作教程及配套设施开发,我们可以为写作人才的培养提供物质基础。
二、开发校本教材的现实性和可行性
开发校本教材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对现有写作教材的比较研究,对中职写作教材建设的调研,以及对我校实际情况的分析,中职学校存在着校本写作教程开发的现实性和可行性:
(一)现有教师科研队伍担纲
以湖南有色金属工业技工学校为例。基础教研组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写作教研室,现有教研室主任1名,专职教师4名,校内兼职教师3名,教师年龄和学历结构合理。其中教研室主任赵元清高级讲师,长期从事师范写作教学,有着丰富的创作经验和教学经验,已有《乡村常用应用文教程》、《教育应用文写作》、《小小作文例话》等教材在省内外试用、推广。如果现有师资能更新理念,则完全具有开发和编写此教程的能力。
(二)引入学生推动教材的开发
利用学校已有的文学创作团队,挖掘学生中的写作人才,使之投入到教材编写的工作中来。由此可以在实际教学中拉近教程与学生的距离,增强教程的实用价值。
(三)期盼务实创新
目前各类写作教程良莠不齐,体例单调,模式刻板;缺少针对中职教学的教程。开发的教程贵在吸收已有的写作教程成功做法,但关键在于锐意创新。由于职业基础课程的教学特点,我们不设置专门的实践课,而是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穿行,互为补充。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互动活动,及时反馈教学效果信息,巩固理论知识。
(四)立足专业和实训的编写原则,对路适销
将课程理论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寻找各专业的不同点,凸现行业性和专业性。及时吸收新专业对写作的新需求。
综上所述,近几年来,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指导下,中职写作教程与配套设施开发工作迫在眉睫,功在当代,意义长远。
参考文献:
1、李云波.谈中职写作教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篇6
关键词:研究生;产学研;有机化学;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2-0041-02
广西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其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对落后,急需大量的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广西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就应该服务于广西的发展,大力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力度,将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密联系起来。然而,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只在学校课堂教育中是很难实现的,必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为此,广西壮族自治区学位委员会、广西教育厅于2002年4月印发了《关于高校与科研院所和厂矿企业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工作意见》(桂学位[2002]3号),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新模式。广西师范学院针对有机化学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就如何才能培养出有机化学专业应用型人才进行了实践与思考,提出以产学研合作为基础的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思路。从2005年9月开始,对有机化学专业研究生进行了培养方式上的探索,把研究生的培养与企业的产学研自主创新过程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今后的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之路打下坚实基础。
一、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方式
实现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关键是创立新的机制和模式。我院根据有机化学专业的实际,通过分析企业的性质和特点,将双方的优势资源有效整合,形成了产学研联合培养新模式。我院产学研联合培养有机化学专业研究生的做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共建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每年的广西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都有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的申报,2005年我们与广西化工研究院(企业性质)签署了开展长期科研项目合作和共建硕士生培养基地的合作协议,开展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活动,并定期与不定期地就双方长远发展规划、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开发等进行研讨。我院在对方高级职称人员中遴选条件适合的导师,作为广西师范学院外聘硕士生导师,企业导师享受与我校导师同样的学术待遇。“联合培养基地”招收的有机化学专业研究生取得广西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学籍,其课程学习和学位授予在我校进行,毕业论文主要由企业导师独立指导并在“联合培养基地”完成,论文题目一般是企业的科研攻关任务。几年来,由广西化工研究院外聘导师指导的研究生不仅加深了对企业的了解,而且自身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升,每个研究生都参加了广西化工研究院科研攻关项目,培养质量大大提高,人均2篇以上,就业率100%。
2.聘请企业人才兼任硕士生导师,实行“双导师”制。在有机化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中,我们尝试了“双导师”制,聘请企业中一些理论基础扎实,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愿意为高校人才培养做出贡献的企业科技人员来兼任研究生导师,给每位研究生安排两位导师指导,一个来自广西师范学院,一个来自企业。这样不仅有效弥补我院导师在实践经验上的不足,而且也加强了我院和企业的联系。近三年,广西师范学院正式聘请了广西药用植物园(企业性质)、广西科学院等单位5位高级技术人员或专家担任硕士生兼职导师。他们都承担有国家级项目、广西科技攻关项目等,主要是行业企业的技术难题,他们把项目直接交给研究生完成,使研究生有机会直接参与国家或广西的重大科研项目和企业自主创新工程,开拓视野。院内的导师则主要对研究生毕业论文的理论水平进行把关,使之符合硕士学位的要求。到目前为止,我院已经联合培养了毕业研究生5名,还有2名硕士生在广西药用植物园、广西科学院进行联合培养。
3.以横向合作课题为依托联合培养研究生。以横向课题为载体是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重要途径之一。我院有机化学专业主要有天然产物化学、有机合成化学、应用有机化学三个研究方向,这三个方向都可利用广西丰富的生物资源为研究对象,为广西化学化工、食品行业的企业开发新产品和解决有关技术难题。我院导师积极参加了2010年广西教育厅组织的“三对创新行动计划”,已经分别与广西福园剑麻股份有限公司、广西都安密洛沱葡萄酒有限公司、广西宜州市宜源桑杆菌业有限公司签订了项目合作协议,与企业结对子,通过这种对接,能将企业的科技攻关项目纳入学校的横向课题,或者同企业一起联合申请省部级甚至国家级科研课题,并以此作为有机化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平台和载体,为学生创造参与科技创新的机会。
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优势
1.有利于拓宽研究生知识面、提升其创新能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硕士生在企业做学位论文工作期间,会面临许多问题,如企业导师会把企业中的一些其他技术工作交给学生做,似乎影响了研究生做毕业论文的进度。但这其实是联合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广西药用植物园做学位论文的研究生曾多次参与企业新产品生产与开发,协助解决了几个新产品的提取工艺优化及活性分析。该学生反映,这种额外的工作要求研究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强,要会自己分析问题、查阅资料,还要自己进行试验方案设计,确实弄不懂的才向老师请教,使自己大大增长了见识,受益颇深,这些在学校是很难学到的,大大拓宽了研究生的知识面,提升其创新能力。
2.有利于丰富研究生实践经验,培养其创业能力。硕士生在企业做学位论文的一两年是参加社会实践的最佳时机。进入企业,如何才能学到企业工人、技术人员丰富的生产实际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是产学研联合培养的研究生面临的实际问题。研究生要正确看待“下企业”,不要认为自己有什么“优越感”,要放低位置,主动向企业工人、技术人员学习,很多研究生在企业中都要经过一番磨合,才能把自己真正融入企业,顺利地开展毕业论文研究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也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企业的社会实践也是硕士生学习如何创业的良好机会。如“基地”之一的广西化工研究院原来是事业单位,后来改制为企业性质,从一个财政拨款单位发展为工业总产值超亿元的科技企业,这样的企业发展史能让研究生接受创业的理念、学习创业的过程,培养研究生的创业能力。
3.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竞争力、获得更多就业机会。研究生通过产学研联合培养,不仅巩固了研究生的有机化学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而且提高了研究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快学习与生产的结合,大大提高了研究生就业竞争力,获得更多就业机会,并使其在毕业后能从学习者转变为工作人,适应新的岗位工作,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获得了企业的认同与支持。产学研联合培养的毕业生基本都在企业科研生产第一线工作,主要从事的工作是新产品开发、新技术研究,与企业生产实际密切相关。这些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适应当今行业新技术发展,专业对口,一般毕业时能使选聘单位非常满意,初次就业率即达100%,而且很快就成为企业的骨干。
三、对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几点思考
1.“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要考虑企业方面,也要符合学校培养要求。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必须坚持按照《学位法》对硕士学位的严格要求,谨慎选择硕士生培养基地,确定学位论文选题,在充分考虑企业生产实际需要的前提下,符合学校培养需要。培养工作必须做到有利于培养硕士生独当一面的科研能力,有利于培养硕士生在毕业论文试验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有所创新,在培养过程中避免出现对硕士生“只用不教”的偏向及个别“放羊”现象。而在企业的实际生产中有些质量关键问题迫切需要解决,但技术含量不高,比如生产工艺管理、技工培训问题,不能作为硕士生的毕业论文选题,不然就不能达到硕士学位论文要求。
2.“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必须强调学校导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导师的积极指导作用。硕士生下到企业后,环境陌生,不了解企业产品和生产工艺,需要一段时间熟悉,困难较多,这时企业导师的指导作用很关键。而有的企业导师往往只重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不进行难点的分析和理论上的深化,因此学校导师要及时在理论上做指导,提高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水平,确保满足学位论文要求。
3.“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要充分利用企业平台,提高硕士生综合素质。硕士生到企业做毕业论文是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拐点,是研究生踏入社会前的“实习”。企业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社会实践的平台,他们要处理新的人际关系,了解新的生活环境,熟悉新的工作内容,因此,学校与企业的导师双方要加强联系,通过各种途径和硕士生及时交流,及时了解硕士生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帮助他们尽快适应企业环境,提高硕士生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工业企业也面临着产品自主创新的竞争。这些竞争更多地体现在科技人才队伍的竞争。高校培养的硕士生是企业高层次科技人才的骨干队伍。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作为一种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1]。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创立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新机制,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以及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2]。广西师范学院对此所做的有效探索,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广西的研究生教育在产学研联合培养方面蓬勃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生物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多元化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是工科高等院校教学计划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占用一个学期,达大学教育阶段的八分之一。这一教学环节能培养学生查阅文献资料、使用各种工具书、应用计算机、外文翻译、工程设计与科技论文写作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调研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社交能力,同时通过毕业答辩培养和强化学生的材料组织能力、讲演与口头表达能力、反应敏捷能力。东北电力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的教师经过多年的教研总结出:这些培养目标仅靠在校园里苦读书本、纸上谈兵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要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加学生就业的机会,只有到社会实践中去,走学科交叉、产学研合作办学之路。
一、改革的措施
1.采用多元化毕业设计(论文)模式进行个性化培养
将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分为考取研究生进一步深造型、签约就业型和自主创业型三类。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培养,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开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并结合自己的毕业去向选择合适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新颖创新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由专业教师把关审题;也可支持学生到就业单位或实习实训基地做毕业设计(论文),可使学生受到正规的科技开发训练,熟悉未来工作单位的环境和要求,提前完成由学生向工程技术人员的角色转换;支持学生参与大学生"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自主开放型"实验项目的研究,参加大学生节能减排等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为日后的就业、创业和研究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支持考研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提前进入研究生课题的研究。这些措施能极大地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对增强我校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建立和完善独具特色的多元化毕业设计(论文)联合指导企业基地
积极探索与企业联合开展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共建研究等产、学、研合作模式,企业借学校人力资源进行研发工作,学校利用企业条件培养人才,互利互惠,建设一批工程实践基地,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学生作为生力军,直接参与工艺设计、产品研制、科技开发工作,锻炼了学生的工程能力,形成了特色。我校地处各大类企业门类齐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吉林省,有优越的校企联合优势和校企合作传统,同时,各企业中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很多是我专业的毕业生,因此可依托本地建立多元化毕业设计(论文)联合指导企业基地,在培养一批校外兼职指导教师同时,也解决了教学设施和工程训练场地不足及到企业实习只能以参观形式进行的困难,为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撑和保障。
3.建立和完善实效显著的校内工程训练基地
利用校内资源条件,发挥学科优势,依托我院学生科技园、应用化学特色专业、省水处理实验中心组建了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校内工程训练基地,为毕业设计(论文)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4.对校内指导教师进行工程实际能力再培训,增强题目的工程实用性
近几年,我专业引进了一批青年教师,他们的学历高、综合素质高,但没有工厂企业工作的经历,缺乏深入的工程背景。因此,每年安排青年教师在学生到单位进行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也下到企业锻炼,亲身体验工程实际和生产管理运行过程,积累工程经验,既可提高他们的理论教学水平和科学研究水平,同时,也能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水平。
5.建立可操作性强的质量保证和评价体系
针对不同方式的毕业设计(论文)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要求及联合指导协议书等教学文件,以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有序进行。为考核学生的培养效果,制定了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内容和指标体系,提出了评价的操作及过程控制方法。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实行10~15%的末位复审制,保证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二、改革的可行性
"学科交叉、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论文)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它是教师的一种自觉需求,教师既可以寻找科研立项课题,也可为企事业单位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学习生产新技术,反过来又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最终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更加广阔的空间,有利于高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形成。
这种模式也是学生渴望的,学以致用,用才是学习的终极目标。一方面考研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提前进入研究生课题的研究,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我专业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申请校级、市级、省级乃至全国的自主创新科研项目,参加大学生节能减排等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另一方面企事业单位委托的课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学生真题真做感兴趣,更易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培养合作和团队精神,提高综合素质;同时,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也能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情况,及时与优秀学生签订就业协议,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人才流失,增加了引进人才的可靠性,节省了培训费用。
通过这种模式的实践有效地缓解了我们专业实验资源不足的问题,充分利用企业或科研院所的实验设备作为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实验的有益补充,能有效地缓解学校因扩招而造成的资源紧缺的状况,提高了企业与科研院所实验设备的使用价值。
三、结束语
这种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有利于造就优秀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可全面提高我专业的教学质量,是我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符合高等教育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冀满祥.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控制的实践与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142-143.
[2]李卫祥.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探索[J].太原大学学报,2005,1(6):59-61.
篇8
关键词:软件工程;双导师制;项目开发;实践能力;实践教学
《教育部关于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通知》(教高[2001]3号)指出:面对国家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和激烈的人才竞争,面向市场需求,改革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加大软件人才培养力度,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和紧迫任务。必须实施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办学,开展切实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教育,从本科教育入手,加速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和创新,以尽快满足国家软件产业发展对高素质软件人才的迫切需求[1]。江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在培养软件工程专业人才方面,顺应了软件产业的发展,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与软件企业合作培养软件人才,为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以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为宗旨,构建了以“重实践、强能力”为目标,以创新实践教学为特色,以校内外实践基地为支撑、以开放管理为保障的双导师制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软件人才培养的显著特色。
“双导师”实践教学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双导师”实践教学模式强调的是由校内外两名教师共同负责指导学生实验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两位指导教师之间既有协作,也有一定分工。校内指导教师以专业基础理论教学和专业基础实验教学为主,为了与企业指导老师的专业上岗实践教学接轨,学院还组建了暑期专业模拟工程项目实践教学和兴趣小组的科研项目实践教学;而校外指导教师(即企业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则强调工作能力的实践教学指导,包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保证软件工程专业“双导师”实践教学新模式顺利运行,我们构建了“学生―企业―学校”三方责任、义务、权力相对明确的实践教学体系。
1校内导师指导下的校内实践教学模式
1.1课程基本实验实践教学
基本实验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一般的基础实验课、专业基础实验课和专业实验课等实验教学环节,以及课程设计与课程实习等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这一环节中,学生密切结合理论教学,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和方法,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培养创新思维,逐步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分3个层次设计实验内容,注重实验内容的实用性和新颖性。学院全面加强基础实验室建设,使实验开出率达到了100%。在此基础上,按照“验证性实验”、“综合与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3个层次设计实验内容[2]。通过减少验证性实验、增设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带动实验内容的更新,使课程设计类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教学占专业所开实验课程的100%。教师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部分科研课题成果,用于本科实验教学,推进了实验内容的改革,促进了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
2) 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建立教师到岗指导制度。经学校同意,学院鼓励和支持实验室面向学生开放,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学生可自主申请进实验室参加研究与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内的实验项目,学院采取实验课方式开设;教学计划外实验项目,对学生特别是大一新生实行晚上和周末时间开放。学院为课外实验时间特别建立了教师到岗指导制度,教师轮流到岗值班,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解答上机实践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开放实验作品优秀或具有独创性成果的,可将作品和成果参加全国性各类大学生比赛。
1.2暑期实训项目实践教学
暑期实训属于校内较大规模的专业性实践教学环节,主要由软件工程项目模拟实验环节组成。利用学院的软件工程、数字媒体、网络工程与嵌入式实验室资源,暑期期间专门针对大二学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软件工程项目开发实践培训,以加强学生工程团队协作意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与企业导师指导的专业上岗实践教学接轨。
1) 建设校内软件工程专业实习基地,强化学生动手能力。为解决学生课程学习与实际工程项目开发动手难的问题,学院根据专业方向,利用各个教师的专业特长,给学生提出不同方向的工程实践项目,3~5人一组,每组一个项目。组员之间分工合作,在各个项目实验室建立上班模拟制度,学生必须签到,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项目的开发。暑期实训实践教学创新了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给学生提供了完全能够模拟企业软件项目开发环境的实验与实践场所,解决了工程实践“入门难”的问题,显著提高了实习效果。
2) 暑期实训实践教学的内容是学校理论教学的延伸,是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中,企业实训基地实践教学的接轨。根据人才市场当前的主流知识和技术结合工程实际应用,有针对性的进行工程小项目的实践培训。例如,Java编程语言,STRUTS体系结构与设计、JSP编程与环境配置、VC++实用技术、.Net技术、实用数据库技术、网络系统工程、动漫媒体、嵌入式等软硬件项目案例分析与设计。学院设立了“课外能力、素质学分”,只要按要求完成实践项目,即可获得相应学分。暑期实训校内创新实践基地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软件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给广大学生参加科研和创新实践活动创造良好条件。
1.3以科研项目为依托,组建兴趣小组进行实践教学
在学院领导的鼓励与支持下,根据学院教师和学院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方向,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在各个专业方向班级组建兴趣小组,一方面培养部分优秀学生科研实践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帮助和促进教师更好的完成科研项目工作。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综合能力,在学习负担较重,课余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所选项目题目的难度和工作量要既能保证学生的课内学习任务不受影响,又能切实完成科研项目的主体部分工作,还要能贯通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以期达到一个连贯完整的科研实践培养训练计划。组建兴趣小组时,由学生自愿报名,教师审核通过后,对学生进行科研项目的初步指导,给学生充分理解消化课题的时间,并目能够在这期间查阅相关文献资料[3]。做科研项目的前1~3个月是重点突破期,5~8名学生相互协作,在己经查阅足够资料的基础上,主要攻克计算部分和设计部分的难点;并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完善设计流程,解决相关技术难点。但仅限于这些时间是不够的,对于科研项目来说,研究问题和方法存在一定的创新性,需要教师和被指导的学生大量查阅资料、不断改进研究思路以及总结方法,并进行实践,最终解决问题。
这种多学科综合性科研项目的实践教学,使得兴趣小组成员必须将本科阶段所学的大部分知识综合运用,特别是数学、数据结构和算法分析、语言编程和软件工程等专业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是对学生本科阶段专业知识体系掌握是否全面彻底的一次很好的检验。目前学院已近组建的兴趣小组5个,每个小组成员约为8人,给每个小组成员分配项目任务,并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经过大约2年的培养,兴趣小组的成员在成功完成了相应的项目后,同学们体会到解决实际工程或科研项目问题时需要考虑的诸多问题,对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有了很深刻的体验。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提高了自身处理工程应用问题的能力。
2企业导师指导下的专业上岗实践教学模式
学校在北京和上海两地为软件学院建立了校外的企业实训基地,企业实训基地实践教学由认识实习、上岗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等环节组成,是学生在软件工程项目开发实践中的全面综合训练,主要在企业单位完成。学院通过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改革实习模式,推动校外工程实践的改革与创新。
2.1校外实习统一组织、集体安排、顶班上岗
对教学计划内的校外实习与实践环节,学校始终坚持统一组织与集体安排,软件专业学生全部到IT行业的各大企业单位进行实习,强化企业项目实习与实践锻炼。学生到企业后,由实习基地负责人统一安排到相应的岗位上,由学校和实习基地双向管理,实现产学结合、双向推动,共同受益。
2.2校企合作开展专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学校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优势和企业资源优势,与IT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实施全面合作,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校企优势互补、互惠双赢机制,进一步推进软件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实行的是“3+1”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学生三年校内学习,一年企业实习学习。
2.3企业实训实践教学的安排
1) 企业项目开发训练实践教学。在基本掌握软件开发的主流技术后,以软件开发项目为龙头,以项目组为实训单位,对学生进行项目开发训练,时间为2个月(9~10月)。培训目标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参加一个完整的项目开发,体验项目的开发过程和项目开发全程管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项目开发工作经验。企业拿出若干个已经完成的实际软件开发项目作为项目训练教案,学生在这些项目中自选课题,由工程师具体指导学生完成该项目的开发工作。
2) 上岗实习时间教学。专业实训实践教学结束后,学院与基地领导共同组织学生分别到各软件企业实际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实习,由所在企业的工程师作为指导教师,结合企业的开发项目,使学生了解企业,熟悉软件企业文化,增强工作能力和责任感。实习时间从当年的11月初开始到次年的5月,共6个月左右的时间。
3) 毕业设计实践教学。毕业设计(论文)是综合训练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在企业上岗实习期间完成,毕业论文采用双导师制,即学校专任老师与企业工程师共同指导毕业生撰写论文。论文答辩由学院组织教师与基地的工程师共同进行论文答辩工作,最后,由学校教务处对毕业生论文进行随机抽查答辩。因此,通过专业实训与项目开发,使毕业论文具有原创性,提高了毕业论文的质量与水平。
3结语
学院以强化实践教学为手段,以提高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为目标,构建的双导师制指导的实践教学体系符合软件人才培养规律,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在课外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中表现出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创新能力,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毕业生因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而拥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博得用人单位的好评,培养的2005、2006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都为100%,2007、2008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在96%,其中在北京IT企业就业的学生占总数的63%。
在校企合作办学“3+1”人才培养模式中,双导师指导的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模式还存在不少需要探索和研究的问题。例如,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实践教学质量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的建立,如何正确处理毕业生考研、考公务员与专业实训实践教学的矛盾等,这些问题都需亟待研究与解决。
参考文献:
[1] 何火娇,杨红云,艾施荣,等. 校企合作培养软件人才创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7(1):138-141.
[2] 王秀梅,孙萍茹,安连锁. 构建“四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彰显人才培养特色[J]. 中国高教研究,2009(2):84-85.
[3] 高鑫,李连飞,杜俊琪,等. 将科研项目引入化工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尝试[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6):87-88.
"Double Tutorial System" Software Engineering Practice Teaching Mode
YANG Hong-yun, SUN Ai-zhen, HE Huo-jiao, XIONG Huan-liang
(School of Software,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45, China)
篇9
1.办学方向要求在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可见,服务服从于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服务,促进就业是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高职院校学生写作毕业论文,是研究性和学术性极强的事情,不符合高职院校办学方向要求。
2.专业定位要求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中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职业教育首先要解决好就业问题,让劳动者掌握专门技能,实现充分就业。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目标就是培养大量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扩大和促进就业,而不是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高职院校学生写作毕业论文,不是培养技能技术型人才需要,不符合专业定位要求。
3.课程定位要求在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一般都是把毕业论文作为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来开设。在办学定位正确的大方向下,专业定位要围绕办学定位开展,课程定位要紧紧围绕专业定位进行。办学定位、专业定位与课程定位不能独立分离,而是紧密关联着的。作为一门核心专业课程的毕业论文,自然而然不能脱离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个目标。高职院校学生写作学术性毕业论文与这个专业培养目标毫无关系,毫无作用,毫无意义。
4.论文现状要求如前所述,现实中的高职院校毕业论文惨不忍读。一般情况下,高职院校学生难以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与其白白浪费了那么宝贵的学时和学分,不如充分利用高职院校学生的优点,放手让他们去搞技术及技能设计,搞改革和创新,培养创新能力,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质量,为毕业后更好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二、改革具体措施
1.取消毕业论文,开设综合设计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而不是一个层次,没有最低级和最高级。职业教育有着自己的规律和特点。职业院校不能盲目模仿普通本科院校做法去写作不是自己强项也脱离培养目标的毕业论文。鉴于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基础差,不爱学习,思维活跃,鉴于高职院校毕业论文写作跟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相差甚远,要弱化淡化毕业论文写作要求,淡化学术性,增强实用性和发明创造性。要在正确的办学方向和专业培养目标指导下,制定操作性强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整个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灵魂和统帅。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应大胆取消毕业论文,取而代之开设综合设计,努力实现有限课时和学分的功效最大化。
2.改革进度安排在专业课程进度表里,合理安排综合设计所在的学期,配以合适的学时学分。以往毕业论文大都是安排在第五个学期末和整个第六个学期进行。改革后,可将综合设计贯穿于三年学制的整个过程,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到学生毕业离校,三年共六个学期都可以设计。一般是安排在第五学期末和第六学期,学生有权决定具体在哪个学期做综合设计。如果学生有思想,有火花,有灵感,可以随时提出要求做综合设计。为此要调整课程进度安排和年级安排,对于提前做综合设计的学生,可允许其边上课边设计。还可以让其停课设计,允许在其完成综合设计后,再继续上课。可继续学习原年级课程,也可参加下一个年级课程学习。在下一年进度参加考试,只要修满要求的学分就行。学校要及早发现和培养这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和火花。综合设计时间长短,也不应作出具体规定,但一定要在毕业前完成。
3.改革内容在综合设计选题和内容上,要冲破条条框框限制,无限度放大选题范围和内容,给予学生自和想象空间。不分学科,不分体系,不分领域,都可以选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课程、专业、特长、兴趣,在导师指导下在与专业相关领域内选择综合设计题目。可以跨院系和跨专业甚至跨行业选择设计内容。还可以由校企合作企业或行业协会或政府部门根据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提供设计领域和范围。学生是毕业综合设计的中心和主体,一切皆由学生根据学生自己特长、兴趣和爱好来做出选择和决定。
4.改革导师选择在指导教师选择方面,可在校内校外选择,实现师生双向选择,形成竞争机制。学生可以在全校范围内选择指导老师,实现不分院校,不分专业,不分学历,不分职称,不分老少,不分性别,只强调导师的专长和实绩。指导老师也可以自己选择学生,充分尊重指导教师和设计学生,努力实现师生最佳搭配组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需要,由学生在学校、企业、行业、政府部门,直至在其他院校等范围内广泛选择自己设计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的酬劳由学校按照规定支付。形成鼓励和竞争机制,最大极限发挥指导教师的潜质,提高学生综合设计水平,避免指导教师不负责任敷衍了事。
5.改革评价体系在综合设计评价上,没有考核就没有质量,没有考核就会产生懈怠。要创新质量评价机制,建立由学校、企业、行业、政府等方面共同组成的多方综合设计质量评价体系。职业教育本质是就业教育。就业是全社会的责任,不光是学校和企业的责任。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和谐需要,涉及到千千万万的家庭。关心支持高职教育就是关心支持就业,就是关系和谐。在就业上,学校、企业、行业、政府谁也不能袖手旁观。检验和评价高职院校毕业综合设计质量,学校、企业、行业、政府要积极共同参与,有钱出钱,有人出人,有力出力。建立富于挑战性的奖励机制,形成以综合设计产生的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能否转化为生产力以及转化率指标为考核核心和关键。对于真正具有发明和创造,能转化为生产力,有可能带来良好经济效益,生产力转化率高的综合设计,学校、企业、行业和政府部门一是要积极为他们申请发明专利提供指导和便利,二是要设重金奖励。重奖之下必有勇夫,重奖之下才有火花和灵感。应设立由上学校、企业、行业、政府四方出资组成的奖励基金,健全奖励方法,并公之于众,长期严格实行。还要切实提高毕业标准,没有综合设计分数,或综合设计不合格,一律不准毕业。
篇10
关键词:科技;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创新能力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思想,出台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党的十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驱动中国经济发展转型成为共识。建国以来,经过六十余年的科技创新、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文化发展,中国科技资源投入发生了巨大变化,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和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科技资源投入变化
科技资源投入规模与强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活动规模、评价国家科技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
(一)科技人力资源投入
1952年,全国科技人员达到42.5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6.4万人,农业科技人员1.5万人,卫生技术人员12.6万人,科学研究人员8000人。到1978年,全国全民所有制科技人员达到434.5万人,相当于1952年的10.2倍,其中工程技术人员达到157.1万人,卫生技术人员达到127.6万人,农业技术人员29.4万人,科学研究人员31.0万人。改革开放后,中国全时从事研发工作研究人员数稳步增加。1980年仅为32万人,2000年达到69万人,比1980年翻了一番。2005年,中国全时研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达到111.9万人,占世界总量比重达到13.5%,超过日本。2007年增至19.7%,接近美国和欧盟。2013年中国R&D人员总数为353.3万人,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2010~2014年,中国研究开发人员全时当量投入从255.4万人年快速增至393.7万人年,增长了54.2%,基本上形成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及科学研究以开发机构和高等学校为主,实验开发以企业为主的研究开发人员投入格局。
(二)科技物力资源投入
建国初期,国内仅有30多个专门研究机构,公共图书馆只有55个。1957年全国科研机构共有580多个,达到建国初期的19倍多。1965年底达到1714个,比1957年翻了两番。1991年全国科研机构数量已达到5463家,相比1965年再次翻了两番。但随着科研机构转制,1991~2010年,中国科研机构数量不断递减,2010年已降至3696家。但高等学校作为培育科研人才和从事基础研究的重要机构,从1991年的806所增至2006年的1867所,2010年发展到3321所,比1991年翻了三番。2014年,我国基本上形成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及科学研究以开发机构和高等学校为主,实验开发以企业为主的格局。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超过1600家,在孵企业8万余家,国家高新区115家,成为“中国创造”的主力军。
(三)科技财力资源投入
我国科技研发投入一直在持续不断增长。1978年,中国全社会R&D经费支出不足40亿元,1990年超过100亿元,1997年达到509.16亿元。2001年突破1000亿元,达到1042.5亿元,比1997年翻了一番。2006年超过3000亿元。2012年首次突破万亿,达到10298.4亿元,名列世界第二。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科技研发投入强度(即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开始稳步提高。2000年突破1%,2007年达到1.49%,远高于俄罗斯的1.12%、巴西的1.11%、南非的0.92%、阿根廷的0.51%等发展中大国,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2012年达到1.98%,与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韩国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基本相当。2013年首次超过2%,达到2.01%,高于欧盟28国平均1.92%的投入强度。2014年,科技研发投入强度上升至2.05%,接近“十二五”规划目标(2.2%)。OECD公布的《经合组织2014年科学技术与工业展望》显示,中国的研发支出预计将在2019年前后超过美国和欧盟,跃居世界首位。
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度越来越高,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的制高点,加快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一)科学创新能力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科技论文产出的数量和质量都出现了爆炸性增长。根据SCI数据库统计,1994~2004年十年段,中国科技在世界的排位在第18位。从2006年起,中国的论文数量先后超过了日本、英国、和德国,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2001~2011年(截至2011年11月1日)十年间中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83.6万篇,论文共被引用519.1万次,排在世界第7位,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6.21次。中国12个学科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在世界前10位以内,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工程技术、数学等4个领域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2位。2013年,中国已进入世界前5位,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6.92次,提前7年实现《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规划发展纲要(2006-2020)》提出的“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进入世界前5位”的目标。2004~2014年(截至2014年9月)十年间我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136.98万篇,论文共被引用1037.1万次,中国居世界第4位,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7.57次,其中高被引论文占全球10.4%,有16个学科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在世界前10位。
(二)技术创新能力
1985年中国申请国际发明专利(PCT)数占世界的比重只有0.01%,1995年提高到0.3%, 2011年已经达到9.0%。2012年3月6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2011年国际专利申请情况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达到了16406件,居世界第四位。2006~2013年期间,中国PCT申请量年平均增长率为27.5%,为世界最高。2014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26169件,从世界第四位上升为第三位。排在美国和日本之后,美国和日本相当于中国的2.41倍和1.66倍。2014年,中国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9件,超过“十二五”规划目标(3.3件)。
(三)科技市场创新能力
1980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世界总量比重为0.03%。1990年上升至0.6%。2000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为370.43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为3.7%。2006年超过了美国和欧盟(27国),成为世界第一。2010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达到5488.3亿美元,是2000年的14.8倍,占世界总量的比重达到20.4%,相当于欧盟的1.30倍、美国的1.42倍、日本的3.40倍。2000~2010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年均增长率高达31%。2012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超过6000亿美元,达到6011.73亿美元。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走向“新常态”的新增长点。
(四)信息获取能力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开始从国外引进和应用互联网。1997年中国上网用户数只有62万,其中通过拨号方式上网的用户数占75%, 2007年,中国互联网用户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网民数第一大国。2011年12月达到5.13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为3.56亿,均居世界第一位。2012年中国的网民总数达到5.6亿人,为美国的2倍多。2010~2014年,中国互联网上网人数从4.57亿人上升至6.59亿人,其中手机上网人数达到5.57亿人,宽带用户超过7.8亿户,成为世界最大的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市场。
三、结论与展望
中国已经进入科技创新增长期,具备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投入基础。中国科技发展水平已开始由“追赶式发展”向“自主创新跨越式发展”转变。但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创新型科技人才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人才支撑,相对于我国人口和经济规模而言,我国的创新型科技人才总量还不够多,无法满足创新驱动发展的巨大需求,必须依托科研院所、大学、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创新型研究团队,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其次,我国在创新型国际前沿领域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必须在能源开发、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依托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链条,推动涉及人口健康、食品药品安全、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生态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重大领域的科技创新,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撑。再者,我国科技创新体制仍不完善,必须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的转化机制,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推动科技和经济的紧密结合,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84[R].中国统计出版社,1984.
[2]刘国光.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R].人民出版社,2006.
[3]访杨卫:中国基础科学研究要积极面对复杂形势[N].光明日报,2015-2-26.
[4]中国企业已成为国际专利申请大户[N].人民日报,2015-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