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16:43: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材料管理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材料管理论文

篇1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管理;成本控制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实体、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工程建设中,管好了建筑材料,建筑成品的质量就有了保障,建设成本也就会相应降低。面对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如何加强风险管理,有效地实现预警、规范和转移风险,已成为摆在建筑企业面前的又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搞好材料管理对于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材料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以价廉物美的(较好的性价比)材料满足施工和生产的需要,并在过程中控制材料的质量和数量,并把工程和产品的材料成本控制在最低的区域范围。

1材料供应与管理

1.1掌握建材方面有关的法规及有关条文

在我国,政府对大部分建材的采购和使用都有文件规定,其中主要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钢材、水泥、商品混凝土、砂石、砌墙材料、石材、胶合板实行备案证明管理。根据文件精神,工程项目部要对每天进场的主要物资按规范填写《建设工程材料采购验收使用综合台帐》,需要建立单位签字,交易数量必须覆盖实际使用量。

1.2通过市场调研,认准合格材料

考察调研的范围首先应是生产经营厂商。一是审核查验材料生产经营主体的各类生产经营手续是否完备齐全;二是实地考察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理念、销售业绩、售后服务等情况;三是重点考察企业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否具有国家及行业的产品质量认证,材料质量在同类产品中是属于一般、中档还是高档等。

察调研的另一个范围是建筑业界。通过对建筑业界的了解,获得的信息更准确、更细致、更全面。一般来说,真正质量过硬的材料会得到建筑界的认可,质量低劣的材料会被人唾弃。通过了解建筑业界,可以更准确地掌握材料生产厂家的企业信誉、产品质量、价格状况、售后服务等情况。

1.3把好材料的进场检验关

建筑材料验收入库时必须向供应商索要其“防伪备案证明”。材料检验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经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承担检验工作。重点工程、重要工程的主要建材应委托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可或授权的检测单位进行材质检验。

1.4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管理

施工过程是劳动对象“加工”、“改造”的过程,是材料消耗的过程,称为“牺牲”过程或使用过程。使用过程中材料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检查、保证进场施工材料的质量,妥善保管进场的物资,严格、合理地使用各种材料,降低消耗,保证实现管理目标。

1.4.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这是现场材料管理的开始,为材料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提供必要的条件。其主要内容如下:(1)了解工程进度要求,掌握各类材料的需用量和质量要求。(2)了解材料的供应方式。(3)确定材料管理目标,与供应部门签订供应合同。(4)作好现场材料平面布置规划。(5)作好场地、仓库、道路等设施及有关任务的准备。

1.4.2施工中的组织管理工作:这是现场材料管理和管理目标的实施阶段,其主要内容如下:(1)合理安排材料进场,作好现场材料验收。(2)履行供应合同,保证施工需要。(3)掌握施工进度变化,及时调整材料配套供应计划。(4)加强现场物资保管,减少损失和浪费,防止丢失。(5)组织料具的合理使用。

1.4.3施工收尾阶段:施工即将结束时,现场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有:(1)根据收尾工程,清理料具。(2)组织多余料具退库。(3)及时拆除临时设备。(4)做好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利用。

(5)进行材料结算,总结施工项目材料消耗水平及管理效果。2材料价格管理

2.1掌握市场信息,降低材料价格

掌握市场信息,就是广泛的收集材料的市场价格。材料价格信息收集过程,就是在建筑材料市场、材料产地等进行价格信息的采集、调查过程。所采集的价格信息,必须切合市场的实际情况,能反映材料价格的一般水平。工程材料价格信息的调查和采集,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

2.2充分利用市场,合理安排运输

运费支出是构成材料采购费用的重要因素,节约运输费用,可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运输费用的节约问题:材料订货时考虑运输距离远近的问题。在材料质量、性能都能满足材料采购方案,而材料价格又基本相等的情况下,就应到离施工现场最近的地点采购;材料尽量一次运输到位,减少二次倒运和装卸费用。

2.3采取合理的采购模式

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广泛吸取诸多建设单位,对于采购供应模式,我们总结了如下三点内容:

(1)施工用主要材料由甲乙双方共同采购,其材料质量由甲乙双方共同控制,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施工方有权拒收、拒用。

(2)材料的价格主要由业主方依据市场行情确定,承建方、监理单位可广泛参与。业主方主要以招标的方式确定材料价格,也可以直接走进市场,货比三家,选择质优价廉的材料。

(3)工程结算时,材料价格以实购价(含运杂费)为基础,采取加权平均法的方式计算。少数由承建方自行采购的辅材则执行信息价。

这样做使供货、保管、使用一体化,减少甲乙双方的扯皮情况;业主方可以降低部分材料价格,降低工程造价;当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供应模式。

3材料存放发放管理

材料购回至使用是有一定时间差的。在这段时间内,应加强材料存放管理,不能因保管不善而降低使用寿命。主要应注意两点:

(1)专门库房,妥善存放。建筑材料应存放于符合要求的专门材料库房,否则,会降低材料的使用寿命。如钢材、水泥等材料,应避免潮湿、雨淋。钢材(及制作成品)堆放在潮湿的地方或被雨淋,会很快被氧化锈蚀,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水泥回潮或被雨水冲淋了,那根本是不能使用的。

(2)标识清楚,分类存放。一个建筑工地所用材料较多,同一种材料有诸多规格,比如钢材从直径几毫米到几十毫米几十个品种,又有圆钢和带肋之别;水泥有标号高低之不同,又有带R与不带R、硅酸盐、矿渣、立窑、悬窑之别,建筑物的不同浇灌部位,其设计标号是有差别的,绝不能错用、混用。

外对于材料的发放,不论是项经部、分公司还是项目部仓库物资的发放,都要实行“先进先出,推陈储新”的原则,项目部的物资耗用应结合分部、分项工程的核算、严格实行限额/定额领料制度,在施工前必须由项目施工人员开签限额领料单,限额领料单必须按栏目要求填写,不可缺项。对贵重和用量较大的物品,可以根据使用情况,凭领料小票分多次发放。对易破损的物品,材料员在发放时需作较详细的验交,并由领用双方在凭证上签字认可。

篇2

一、加强材料采购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一)降低材料采购成本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材料成本与企业的利润呈反比关系。材料成本的高低直接决定企业利润的高低,这就是很多企业把降低材料成本作为利润增长点的原因所在。而产品成本中材料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产品的价格。所以企业要强化材料采购管理,把好价格关,最大限度地追求最低的进料成本。“成本领先”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体现。市场竞争中的价格竞争从表面上看是产品价格高低的竞争,而实际上是成本高低的较量。降低成本有两个基本途径:降低生产过程中材料的消耗;降低材料采购价格。传统的成本管理观念认为降低成本就是降低生产消耗。其实对于许多企业来讲更重要的是降低材料采购成本。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挖潜其实是有限的,材料采购过程中的潜力大得多,而且由于市场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材料采购过程中的挖潜可以说是无止境的。

(二)买方市场形势的必然要求。在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卖方市场竞争激烈,这种竞争会使材料的种类、规格、性能、包装等日益多样化。这就为采购行为增加了难度,企业必须对采购材料的质量、价格、供货方式、信誉等多方面加以比较进行选择。而企业采购材料活动是一种组织行为,比个人消费复杂得多,这就要求企业要切实加强材料采购成本管理。

二、企业材料采购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

一是企业的经营观念尚未彻底转变。长期以来一些企业领导一味地抓生产、抓产值。认为无论什么原因都不能影响生产,生产是第一位的,是压倒一切的,自然而然地就忽视了对材料价格的管理,更没有把它提到企业的议事日程上来加以研究和部署,使材料采购管理出现了“真空”。

二是对材料市场缺乏研究,未能把握市场动态。在目前买方市场条件下,部分材料的价格仍然一路走高。其原因不外乎没有建立企业自己的价格信息系统,对市场了解不够。不了解国际市场对国内市场和行业市场、国内市场对区域市场和小市场的影响,以及这些市场对企业所需材料价格的影响。对市场的了解肤浅,造成企业的供应商单一,制约了企业的材料供应。三是材料采购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目前大部分企业都设置了物资管理部门,承担着企业材料的计划、采购、存储保管工作。技术检查部门负责材料采购入库前的检验,审计部门负责材料采购的监督,财务部门负责材料采购的结算。这样的机构设置从表面上看很合理,但是在一些环节上还存在诸多弊端。如物资管理部门既管计划又管采购还管价格,造成计划、采购、价格决策没有相互独立,由一个部门说了算的局面。而审计部门的监督在不能系统了解市场价格的情况下也只能进行事后审计甚至抽查,起不到真正的监督作用。

二、强化材料采购成本管理的措施

第一,做好市场调查。影响材料价格的因素较多,价格波动较大,所以采购人员应经常了解并掌握材料的市场价格与价格信息以及行业政策的变化,在物价上涨之前以低价位购入适量材料,减少涨价带来的成本上升损失。另外,在目前高度市场化的条件下,存货耗用量与销售量均衡几乎是不可能的,企业必须考虑季节性供求问题。如羽绒服厂是季节性生产厂家,销售旺季为冬季,为了保证羽绒服厂家商战时的货源充足,同时也为了降低羽绒服的生产成本,企业对生产羽绒服所需的面料等材料的采购应与之相应,错过季节要么无货可购,要么价格较高,甚至倍增。因此,为了保证充足的货源和实现采购成本目标,必须及时了解和掌握供求变动的规律,避免高价位采购。

第二,制定采购预算与估计成本。制定预算就是在组织内部进行稀缺资源配置。制定采购预算是指在实施采购行为之前,对采购成本进行预测。这是对整个采购资金的一种理性规划,不仅可以对采购资金进行合理配置,还可以建立资金的使用标准,以便对采购过程中资金的使用情况随时进行检测和控制,确保资金的使用额度在合理的范围内。

篇3

(一)电煤价格与煤炭市场价差距过大

目前为止,我国大多数的发电企业主要依靠燃煤发电,与水电核电等其他发电方式相比,火力发电成本高,需要大量的燃料支持,对市场的依赖程度高。国家为了降低火电厂的采购成本,规定电煤价格要低于市场价格。尽管火电厂的煤炭需求量远远大于其他企业或个人,但是电煤的价格过低,与市场价的差距过大,这使得煤炭供应商供应电煤的积极性严重降低。可以做一个简单的统计,如果电煤价格和市场价每吨相差60元,一个中型电厂每天用煤3万吨,每月就是90万吨,煤矿一个月就少挣了5400万元。如此巨大的经济利益,让越来越多的煤炭供应商不愿供应电煤。电厂采购煤炭的难度越来越大。

(二)煤炭价格持续上涨

煤炭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的用途十分广泛,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被人们称为“黑色的金子”,再加上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短时间内无法重复使用。因此,煤炭一直是紧俏商品,煤价也是只升不降。电煤的价格不断攀升,电厂的采购成本不断增加,致使电厂的利润不断下降。为了缓解采购压力,提高电厂的利润,大多数地区采用了上调电价、梯度电价等方式。由于电作为一种生活必需品,电价无法大幅度上调。电价的涨幅无法与电煤价格的涨幅相匹配,上调电价的做法对于缓解电厂采购压力,提高经济效益来说杯水车薪。电价的上涨使一些电煤供应商暗暗欣喜,既然电价涨了,电煤的价格是不是也应该涨涨。如此可见,提高电价并不能有效的缓解电厂采购压力。

(三)燃料采购的资金困难

煤炭价格不断攀升,电厂对煤炭的需求量也是稳升不降,那么电厂采购煤炭资金显然是一笔巨款。事实上,绝大多数的电厂没有能力一次采购过多的电煤,原因不言而喻,就是资金问题。目前而言,电厂采购的结算方式是月结为主,因为是每月结算一次,煤矿不愿意与电厂签订长期的供货合同,电厂采购员只能用有限的资金购买现货。资金一旦出现问题,电厂就面临着停机停产。由于电煤价格低于市场价,供应商不愿供给优质煤炭,电厂只能购买到质量差、发热低、灰分高的煤、致使生产效率严重下降。

二、如何应对电厂燃料采购难题

第一,面对电煤供应紧张的局面,电厂燃料采购人员应该积极寻求新的采购渠道。总体上讲,我国煤炭供应呈现区域不平衡。部分地区小煤矿众多,当地需求量小,煤炭产品供过于求。采购人员可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直接采购电煤,减少中间渠道的费用,降低电厂的采购成本。

第二,有关部门开专门的动员大会,鼓励煤炭企业供给电煤。对规模不同的煤炭企业提出科学合理的电煤供应指标,对积极响应号召的煤炭企业,给予表彰鼓励,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第三,节约用电,提倡绿色生活。适当提高电价,实行梯度电价。重视环保教育,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崇尚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

三、结语

篇4

1.1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

林业加工业现代化改革进程中,木材加工是林业产品生产最关键的环节,对产品质量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在利用森林资源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原则,不能竭泽而渔,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使用方法,提高木材加工效果,减少废料。但是我国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都追求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木材加工业也深受影响,经济发展是以牺牲森林面积和过渡砍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森林资源短缺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对既有木材资源的利用效率也不理想,产品加工过程中无法有效保障林业产品生产质量和效率。我国充分认识到这种情况,颁布了相关法律强制约束木材加工业的生产加工方式,提高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对加工精细度等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通过法律手段控制产品质量。木材加工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加工市场的运营模式,通过对市场运行模式的改善优化,形成良性竞争,进一步提升木材加工质量,同时还能够提高市场活跃度,实现木材加工市场的健康发展,满足林业发展建设实际要求。可通过对国外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木材加工产业发展经验的借鉴,根据林区自身特色选择适用的市场形势,实现木材加工相关内容的综合管理,提高木材的利用效率和木材加工业的综合效益。同时在木材加工的市场化进程中,可以对传统的木材加工工艺进行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改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木材加工行业。

1.2选用木材利用率更高的加工技术

1.2.1高速切削。高速切削是当前的木材加工业中应用十分广泛的技术,通过更高转速的刀具、砂轮来进一步改善其木材加工效果,提高了木材的加工效率,在更短的时间内就能够完成木材的加工。这是同一种比较优秀木材加工技术,但是该项技术对刀具的要求更加严苛,一旦刀具存在质量问题,或者刀具安装经济不符合要求,会产生比较严重的木材加工质量问题。所以在采取高速切削技术进行木材加工时需要严格要求刀片和导体之间的灵活性和刀具对木材的适应性,刀体的经济性也需要认真考虑。而且在高速切削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重视刀具自身的动力平衡,避免出现安全问题。在高速切削加工实际中,选择合理的加工处理方案是保证其加工质量和安全性的必要措施,不能掉以轻心。

1.2.2纳米改性加工技术。纳米改性加工技术充分利用了纳米加工技术来优化木材原料的基本性能,通过微波处理和压力浸渍等技术提高木材的渗透性,之后使用前驱溶液进入原木结构中,通过原位反应生成纳米材料,这种木材和纳米复合材料能够明显改良木材的各项性能,而且不同材料纳米体给木材性能带来的改变也是不同的。氧化钛纳米体能够明显提高材料硬度;氧化硅纳米体则能够提高木材保温性能;银和铜等金属氧化物纳米体则有着很强的光谱杀菌能力。

1.2.3超声波切割/在线检测。超声波切割技术使用工具端面超声振动,在磨料机械膨胀作用以及磨抛和产生空化作用下加工木材的一种技术,超声切割技术对木材硬度有要求,但是对加工位置形状的适应性较强,有着很高的操作精度额加工效率。在线检测技术使用的带锯上有自控和声控系统,配备激光标准系统数据库检测技术,能够完成木材的信息化、自动化加工。

1.3提高认识,自觉遵守行业规范原则

木材加工的目的是利用,利用木材需要遵循合理的原则,加工过程需要遵循量木进锯、综合经营、量质利用的原则,特别在木材加工资金和加工原料成本高,来源不稳时更需要大力推广木材的综合利用。加工企业和政府部门都需要提高认识,认识到林区治危兴林战略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让加工企业能够在政府允许的范围内自觉调整木材加工和木材综合利用产业结构。企业能够根据自身资源情况,发展精致的小型木制品,摆脱历史性的加工方式,活跃林区木制产品原料加工市场。应该把新型木材的综合利用作为主要发展目标,按照市场需要,有计划、规范化的生产农业、工业、文化设施需用的木制产品原料,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作为林区的经济来源之一。

2木材加工的技术管理

篇5

1.工程造价控制的作用。公路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造价的控制是一个非常主要的环节,对造价科学有效的控制,能在工程投资阶段、工程设计阶段、工程施工阶段,把工程造价尽最大的可能控制在造价限额之内,及时调整发生的偏差,保证工程项目的管理顺利进行,要科学合理的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力求经济效益和投资效益的最大化。2.材料价格在造价控制中的作用。在整个公路工程中的各项费用中,材料费占有非常大的比重,通常情况下,不同结构、工艺的材料,其费用也是不相同的,通过调查能够看出,在公路工程的费用中,钢桥材料费占有80%,石拱桥材料费占60%,混凝土材料费占70%,路基材料费占65%,所以有效的对材料费进行控制是减低工程成本的重要方法。在公路工程造价中计算工程费用是通过事物量法进行的,也就是按工程定额中规定的消耗量乘以原本的预算价格,工程量可以依照工程定额的项目划分直接从图纸上获取,是设计人员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之后得到了经济、合理的工程量;定额单位的消耗量、摊销量以及其它材料费是设计人员通过合理的方法经过长时间的分析计算得来的,所以这两个量在工程造价的过程中是确定的,材料费是否合理同材料的价格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控制材料的价格是工程造价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二、材料价格的管理方法

结合我国实际公路市场的情况,对工程材料价格的管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综合的进行管理。

1.宏观控制的提高。(1)材料价格的动态管理:在当前我国的经济状况下,影响工程造价的一个主要因素就在于价格的波动,企业的造价管理人员定期市场价格水平的信息和相关指标,更好的实现动态管理。首先是成立信息人员队伍,及时对市场进行跟踪调查,掌握最新的市场信息;其次信息人员要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影响造价的主要因素,提高预测的能力。收集信息的重点要放在公路建设的、存储量大的供应渠道上,在历史价格的基础上统计现在的材料价格,对有出入的地方进行审核,依照不同的类型进行分析统计,处理之后形成材料价格信息。(2)建立数据库:通过建立材料价格的数据库,方便对价格进行有效的管理,降低收集重复信息的机率,同时对价格的变动也能作出分析,造价人员能够及时了解价格和造价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价格的变化情况作出预测,让施工企业尽快了解造价的波动情况。建立价格数据库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收集原始的数据,由于涵盖了很多部门,收集数据会有些难度,因此要通过行政手段来使各部门提供原始数据,使用本数据库的用户有义务随时提供信息,要保证数据的准确;然后通过科技手段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材料预算的价格,对变化情况进行预测,形成价格指数,另外数据的检索和维护也是不能缺少的一项内容。(3)管理地方材料:由于材料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会经常波动,尤其是地方材料,在工程开始之前供求关系是平稳的,开工之后需求量大大提高,材料的价格也在飞速增长,致使工程造价也随着提高,所以要提高地方材料的管理力度,通过行政手段进行管理和控制,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方法,其一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出最高现价;其二是签署材料供应合同,明确地方材料的价格,避免材料的价格波动;其三是政府制定优惠政策,明确指导性价格,控制开采量,一方面满足的工程需求,另一方也减少了工程造价。材料供应点是随着公路建设而移动的,为了更好的掌握材料价格信息,造价部门可以对材料场进行调查,实验各种材料,把材料的品种、质量通过文字表现出来,为公路建设提供科学有效的资料。(4)审核和质量检验:为了更好的管理工程材料的价格信息,调查材料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有效提高价格信息的准确度;要对材料进行测试,防止材料价格出现问题;另外还要做好价格的审定工作,在初步明确价格之后,要请专家来进行材料价格的审定,能够使价格信息更加准确,具有权威性。

2.规范市场行为。目前材料市场还有一些问题,例如招标文件中明确材料的供应商,这对材料市场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另外指定的供应商材料的价格还要高出平均价格,还有4%左右的管理费,抬高了材料的价格,增加了工程造价。为了建立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避免垄断的现象出现,要开展公开的招标,保证施工企业选择的供应商质量优、价格低,要签署供应合同,防止价格的波动,避免大量材料导致的浪费。

3.细部管理。材料的预算价格就是指工程材料从来源地到施工工地仓库后的出库价格,包括了供应价格、手续费用、包装费用、运输费用、保管费用等,因此除了降低材料的供应价格之外还要降低其他组成费用。(1)消除手续费,降低运输损耗:对于公路工程项目来讲,材料价格中的手续费和运输损耗是不能避免的费用,所以在采购工程材料时要尽可能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手续费的发生,把运输损耗降到最低。(2)减少运杂费:在材料的预算价格中,低于供应价格的就是运杂费,要减少运杂费最重要的就是缩短运输的距离,所以在采购材料时一方面要考虑材料的价格和质量,另一方面还要考虑供应位置同施工位置的距离,尽最大的可能减少材料预算价格。

三、结语

篇6

国家医疗改革已经是大势所趋,医疗机构的市场化竞争局面已经打开,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必须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要以最低的消耗获得最大的收益才可能不断地在市场竞争中前进。医院必须要在提高服务意识的同时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更多的占据医疗市场的份额提高管理的标准化。财务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建立相应的理财意识才能够实现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财务管理突破,首先就是要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思想意识中建立财务管理意识,财务管理工作中也必须要有经营的理念以及投资理念,不断地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思想意识,提高财务管理的规范性,也要不断对医院全体人员进行财务工作的教育,促进财务管理人人参与。

(二)加强医院固定及无形资产的管理

一是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中取消了一般的修购基金提取核算,新增了“累计折扣”项目,这一新措施体现了对医院固定资产方面的真实反映,能够有效的加强对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医院在实施新的会计制度时,应顺应其新的要求,对医院的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的清盘检查,结合医院的实际消耗情况,做好相应的预估工作,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提前做好相应的充分准备。二是目前我国医院内部无形资产的价值与日俱增,所以,医院的财务管理部门应结合本院的实际运营情况,制定合理的、完善的无形资产管理制度,将无形资产价值的变动及时、准确的反映出来。对于长年累积的无形资产,需对其加以适当的核算,用合法的程序进行申请确认,确保无形资产的有效价值,避免其流失,让医院的合法权益受到应有的保护。

(三)规范财务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工作要有效的利用预算制度去管理人员以及事物,必须要记录预算内容,将其细化,让预算更加透明,只有硬性规定预算执行和编制才能够保证预算制度更加规范。一是预算必须要经过数字化的编制也要经过有效的规划工作保证可控性以及运用灵活性;二是预算的执行必须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不能出现任何人为的增加,严格控制限额,严肃执行限额标准以及预算标准,如果预算调整,必须要严格的进行研究讨论,按照规定的预算调整程序进行处理;三是预算的编制必须要全员进行参与,实现高效的协调与配合。

(四)完善成本核算

如今的医院财务管理模式也需要不断的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才能够适应医疗机构市场竞争。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必须要根据市场竞争的要求来完善成本核算工作,成本核算工作的目的不是单一的金融资金的核算而更重要的是对医院各个部门的全方位成本信息的调研统计,这样就能够掌握医院运行过程中的成本管理效果,得到成本变动的趋势,把医院资金成本未知部分也变成可知的部分,就能够有效的减少医院资金使用过程中的盲目性。

(五)加强融金管理

篇7

医用卫生材料的数字化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实现医疗器械的标准化管理。在标准化管理过程中,主数据贯穿始终,是后续卫生材料管理的基础,一般涉及到卫生材料主数据、供应商主数据、价格主数据等。

(一)卫生材料信息标准化标准化编码是实施信息化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意义。医用卫生材料的标准化编码,不仅应用在生产、购进、质量验收、储存、出库、发放及应用等环节,而且对正规化管理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此外标准化编码还可以提高职能部门的质量监督,起着产品身份证的作用。因此,通过统一分类编码,可从制度上建立起一套对产品质量全程跟踪和追究的模式。规范卫生材料主数据编码规则,明晰界定物资的分类原则,既要符合医院财务统计需要,又要适应实物管理需要,更要考虑国家、军队等相关部门的审计要求。在医用器材的分类中,要参照《医疗器械分类规则》(局令第1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118-1999《全国卫生行业医疗器械、仪器设备(商品、物资)分类与代码》、总后勤部医用耗材的分类标准等分类的规则和方法。同时要对卫生材料编码的长度进行统一,便于使用和查询。通常卫生材料可以细分为五类进行编码,即普通耗材、特殊耗材、器械、试剂和杂品。

(二)供应商信息标准化供应商主数据是采购业务的基础数据,记录供应商基本信息,如公司名称、地址、联系人、付款条件等。对供应商信息进行标准化编码,需统一供应商的编码格式,定义供应商分类原则,统一定义长度,满足系统管理要求,供应商资质文档也应纳入系统管理。供应商信息的标准化编码,不但有利于卫生材料的统一管理,使其工作流程化、系统化,同时也能够严格控制供应商的资质,确保该类物资的安全性、有效性,避免医疗纠纷隐患。

(三)价格信息标准化价格主数据记录了供应商的历史供货信息,包含价格条款、供货方式、交货期、结算方式等。它既是供应商评估的有力依据,也是指导采购工作的重要参考。为了加强价格管理,可建立一套价格工具记录管理采购价格信息,以反映卫生材料价格变化趋势,同时从系统层面加强对采购价格的监控,特别是首次卫生材料采购。此外,要严格规范价格主数据的申报、创建、修改、使用以及有效时间,以确保价格信息的标准化和统一化。

二、卫生材料流程闭环管理数字化

卫生材料的数字化管理可解决供应链管理中的诸多问题,概括而言,一是在规范管理的前提下,其是实现医院全成本核算的业务基础,有助于建立全要素、全过程核算体系;二是可从财务预算控制、采购审批控制、库存成本等角度实现业务过程的可控性,从院科两级实现业务数据透明可视;三是可实现核算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为院长决策系统提供全面的决策依据。此外,在供应链方面可形成从采购计划供应商采购订单验货单应付账款卫生材料请领单费用计价财务支付的全流程闭环式可控管理体系。卫生材料管理过程涵盖计划、审核、采购(入库)、出库、消耗、报废(退换)、盘点等环节,其应包括的模块及功能流程详见表1。

三、卫生材料的数字化管理实效

医用卫生材料的数字化管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步骤实施,其具体流程、工作要点及实施效果概述如下:

(一)库存清查盘点通过库存盘点,将卫生材料的价值、库存、出库量、购入时间、使用年限、规格型号、存放地点、管理人员等信息梳理清楚,为数字化管理的实施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

(二)重新建账,设定基数在物资库存盘点的基础上重新建立符合数字化管理流程的账目,同时摒弃历史账目中的诸多安全隐患,如账目不清、账物不符、权责不清、管理混乱等问题。

(三)创建卫生材料主数据库和供应商主数据库通过卫生材料主数据标准化的编码管理,可以实现卫生材料的统一分类、统一管理,提高收费、消耗、库存和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建立统一的供应商主数据库,实现从供应商的资质准入、维护到供应商评估等有效的监管,最大可能地保障医院的利益。

(四)实施流程管理,配套管理制度实现从科室需求、计划采购到患者消耗的全供应链管理,从而更好地改进质量和保障效能,优化流程,有效堵漏管理缺口。

(五)库存物资结构策略调整进行库存的全面控制,加快库存的流通、减少库存占用和资金占用,尽可能达到零库存的要求。

(六)职能划分,明确职责通过“全院总账——卫生材料库——临床库房”的三级管理,使得各个科室的职能划分明确,责任清晰,极大提高卫生材料管理的安全性。

(七)优化管理流程、服务流程、使用流程设计通过各级流程的最优化设计,能够使得各卫生材料各级管理便捷,流程合理,提高管理效率,实现卫生材料的数字化管理。

篇8

关键词:施工企业 施工现场 材料管理

随时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开展,施工企业抓住建设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在各个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但有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一直困扰施工企业,那就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工程标价不断降低,企业由于利润水平逐年下滑,普遍感到企业发展的后劲不足,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得到生存和发展,唯一的出路就是加强内部管理,控制成本。由于材料费占工程成本的比重超过60%,因而施工材料管理成为施工成本控制的重点。

1 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施工企业材料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水平低下,不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甚至不熟悉操作流程,这种现象在当前施工企业内部是明显存在的。

1.2 材料管理部门提供的信息不能满足新市场环境下管理对信息的需求,难以适应市场外部环境变化。一是由于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目前材料管理部门在工程投标活动中没能为工程单价分析提供有效信息,导致在中标后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价格与投标时调查的材料价格相差较大,给工程项目经营带来不利影响;二是在工程项目中标后、施工前没做好工程项目的材料成本预测,没有制定应对建筑材料价格上涨风险的措施;三是材料成本核算、分析工作薄弱,使材料管理工作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滞后,造成流动资产流失,不利于经营决策、资金安排。

1.3 材料采购中未作材料预算或虽有预算但过于草率。未签订购货合同或者签订的合同过于随意,甚至暗箱操作。材料验收把关不严。对周转材料及低值易耗品等一次性出账之后便不闻不问。领料人员领取材料后严重浪费甚至私下变卖。相关领导与材料人员串通一气虚开发票将一些财经制度不准报销的费用通过材料出账,虚增材料成本,损公肥私。

1.4 材料储存保管中不注意防火、防盗、防潮等安全防范。材料堆放零乱,无明显标识卡片、标记等。没有登记材料收、发、领、退、存台账,没有对材料进行盘点,无月、季度材料收支动态报表。仓管人员会通采购人员、领料人员虚列单据,中饱私囊。仓管人员故意刁难供货方,以索取好处费。

1.5 忽视对工程分包劳务队伍材料使用的管理,造成工程项目流动资金浪费和项目资产流失,甚至会提高工程成本。没有针对分项、分部工程制定材料消耗定额。一些劳务人员领用工程材料后将其变卖,提前套取资金,造成项目流动资金浪费。个别项目忽视对业主或供应商提供材料的验收环节,直接由劳务队伍验收后到项目经理部办理领用手续,带来资产流失风险。

2 解决措施

2.1 加强培训,提高材料管理人员素质

首先,通过培训,要让材料管理人员明确材料管理的基本思路,熟练掌握材料管理的基本流程以及程序;其次,要求材料管理人员熟练掌握材料管理的相关技能,提高业务操作水平;施工企业或者项目部可以采用定期考核的方式,对材料管理者进行考核,最大限度发挥其潜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2.2 强化工程材料的信息化管理

材料管理要实现信息化,这是施工企业从粗放型到精细化转变的开始。材料管理者首先要熟悉工程所在地相关材料的市场价格,还需掌握当地不同材料的供应量,有效预测当地材料价格的变化趋势。此外,材料管理人员还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在掌握工程量清单的情况下,预算工程的结构材料,为工程成本控制提供有效保障。所有这些,都需要数据化,这样才能形成有效地信息资源。

2.3 控制好材料的采购成本

2.3.1 依据工程量清单,明确工程材料预算,做好材料的采购计划工作,切勿出现盲目采购造成库存积压现象的发生。

2.3.2 对于工程中应用较多的材料,比如水泥、钢材,需要进行投标采购,要求材料供应商必须按照合同的要求以及标准供应材料,严厉禁止不符合工程设计、规范要求的材料进场,以免由此引发工程质量问题。

2.3.3 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检验。材料运输到现场之后,项目部需要安排材料管理人员进行检查验收。主要验收材料数量、型号是否跟施工企业要求一致,此外,还要查阅相关材料的资质证明,对于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材料一律清退。对于工程中的重要材料,如水泥、钢筋,还需要抽样送检,以确保工程材料的质量。

2.3.4 工程所需材料需要提前就做好计划这边,及时就行采购,防止临时抱佛脚事件的发生,以免影响的工程的进度。

2.3.5 材料采购人员需要及时的把相关材料合同、票据等原始材料报送到财务部门,这样才能有利于财务人员及时的进行材料核算,安排好工程材料款项,落实资金到位,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2.4 材料的合理用料

2.4.1 领料手续必须齐全。当工程需要材料时,领料人员评领料单到材料管理处领取材料,而领料单则是由相关的技术部门或者分项工程的负责人签发的,领料单必须根据工程施工图预算来签发。

2.4.2 控制领料数量。实际耗用材料的数量,必须以计算期内实际用量为准,不得以领代用,对超额领料应由相关负责人审核签认并注明超用原因,已领未用的材料,应及时办理退库手续。

2.4.3 及时回收处理边、角、废、残料。处理没有多大用处的残料所得的变卖收入应办理正规手续并冲减相应材料成本。另外,对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及劳保用品等的领用除办理正规领用手续外,仓管员应设立专门台账并及时摊销或回收,对损失或丢失用料追究责任。

2.4.4 材料仓库管理员需要及时的将材料消耗的单据报送到项目部财务管理处,以便财务人员及时的对材料消耗进行实时的核算,做好实际消耗和计划消耗的对比,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

2.5 做好材料的保管工作

2.5.1 对不同的材料要分门别类堆放,并标明显品名、厂家、生产日期、型号、规格等。

2.5.2 认真登记材料的收、发、领、退、存台账,及时报送各种材料报表,掌握、汇报材料动态,以便加强材料宏观监控和有效利用。

2.5.3 加强对材料的安全管理,避免出现偷盗现象,此外还需加强防火、防潮、防腐蚀的工作,有效保证材料质量。

2.5.4 项目部的材料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要做好沟通协调工作,使材料数据明朗化,有效实行仓库的零库存管理,有效节约管理资金,以降低工程成本。

2.6 注重材料成本核算分析

注重工程材料成本核算分析环节,按照材料管理的要求进行材料核算,把材料核算、分析工作作为材料管理的重点工作来抓,使材料管理工作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及时有效,使经营决策者能及时制定针对性的措施来克服材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利因素;按成本管理者、决策者的要求及时提供相关信息,以便其他相关部门及时对整个项目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同时,库存材料资金占流动资金的比例较大,也利于相关部门对库存材料数额的合理性进行核算分析。

3 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现场材料管理,需要全过程贯穿管理,需要全体项目部成员的通力合作,是一项相当微观的管理工作,随着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材料管理也肯定会更上一层楼,为有效降低工程成本,合理控制造价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暖通工程;施工;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U260.4+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日益提高的建筑质量要求以及人们逐渐提升的居住环境舒适度要求,均要求建筑暖通施工必须具有较高的施工保证。但是暖通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空调、采暖及通风等系统,安装起来较为复杂。复杂的施工工序和较多的施工环节则不可避免地出现施工问题。如果想要做好暖通工程的施工,那么就要在工程动工前,认认真真做好施工计划,而且要依据现行规范、设计要求等进行全过程管理控制,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一、暖通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分析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暖通工程中的常见问题,在大型建筑工程中,暖通工程是非常重要的分项目施工工程,也是当今民用建筑安装工程中的施工难点所在。建筑物能否正常的使用由建筑暖通工程的安装施工质量决定。暖通工程施工涉及到众多因素:如图纸、资金、进度、成本等,因此,一定要加强暖通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这就需要施工单位有一个全面综合的掌控,才能将暖通工程管理控制得又快又好,否则,将很有可能造成工程质量的问题和企业的经济损失。当前,暖通工程的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图纸设计问题

为了保障工程质量,很早就实行了施工图审查制度,实行施工图审查制度以来,设计人员在执行国家有关设计规范、规定及标准等方面的意识大大加强了,施工图设计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目前基建项目多,工程类别杂,所以在执行设计规范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做法。当前暖通工程图纸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设计说明内容不完整,其次,平面图和系统图深度不够,关键内容出现遗漏和忽略。

设计图纸在暖通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相当于指路明灯,如果没有它,那么施工就无从谈起。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设计的图纸都是合格的。有些时候我们在施工到一定阶段,会发现图纸不符合现场情况,有时还会出现设计人员要求使用的材料与整个工程不符,有时设计人员的设计可能完全出了差错。所以,如果一味地盲从图纸,很有可能造成工程返工。出现这种情况后,虽然主要责任不在施工方,但毕竟延误了工期,造成了经济损失。

资料管理问题

施工资料是暖通工程质量管理和控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内业整理管理论文和外业施工之间的有机结合。在暖通施工的整个过程中,施工管理是贯穿于始终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在暖通空调工程的每个工程部位和施工阶段都要对施工的资料进行确认和签字,这是为了很好的遵照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的相关标准。因此,暖通工程从预埋开始的报验资料到最后的联合试运转资料都需要监理单位或业主单位的认可和签证。到施工结束时再去补签资料,不仅签证困难,其真实性也会大打折扣,发生问题也不容易补救。

3、暖通工程资金配置问题

资金问题是制约建筑行业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在暖通工程中也是如此,为此,资金的合理配置成为当前建筑企业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暖通工程质量管理和控制的两个核心要点是资金和进度,它们很大程度决定了整个暖通工程质量的好坏。我们知道,如果想要解决好资金的问题,要不断地与对方沟通,取得一致意见,让建筑商按时拨放工程款,保证工程用款,同时自己也要积极主动地自筹资金,保证工程进度。除此之外,还要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保证人员、材料和资金基本协调一致,按照制定好的施工计划,进行施工作业。

工程进度控制问题

暖通工程虽然是整个建筑工程的配角,但是对其进度控制的好坏,会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施工顺序和整个进度。因此,在制作施工进度计划时,要加强施工管理人员和其他分项工程施工的协调,及早做好计划,在工程施工时要及时调整,防止窝工和工期延长情况的发生。还要做好材料管理工作,供应时间、市场的价格等,管理人员都要掌握详细信息,保证施工中物资的供应。

二、提高暖通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的措施

1、加强图纸会审工作

我们在接到暖通工程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熟读图纸,仔细地去研究图纸中要表达的内容,将图纸读懂读透。要认真去领会设计人员的设计思想,清楚设计人员的意图和所想要表达的效果,还要研究清楚他们在材料和设备方面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去工程现场做现场校核,若发现设计图纸中存在和现场情况不符合的地方或者有明显错误的一定要及时和设计人员沟通,对于真实不符的要及时修改。只有这样严格的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去执行施工,才能够将资源合理地配置和使用。

2、加强对员工整体素质的培养

施工人员在暖通工程的施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施工人员的素质会对整个施工进度和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然而,现当今,出没在建筑行业一线的大都是农民工,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水平相对比较低下,然而暖通工程是一个技术含量相对比较高的一种工作,因此在暖通工程施工之前,施工组织人员要做好以下几件事情,首先要进行技术交底,然后要对施工班组进行内容讲解,对他们进行分工,让每个人都明白自己的任务和职责。所以,洋相将暖通工程顺利地完成,施工企业就要在这方面加大投入,提高他们的责任心,提高他们的工作意识,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技能,还要让现场管理和组织人员清楚地明白每一道工序和流程;当然施工企业可以聘请优秀员工,那样将会有更可靠的保障。

3、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资金和进度的同步进行

在暖通工程质量管理和控制中有两个重点就是资金和进度,它们两个对整个暖通工程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合理做好这两方面的安排作用十分之大。首先,我们要解决好资金问题,要经常和对方进行交流,让对方明白资金在工程进行中发挥的作用,好让对方及时拨工程款,作为施工企业也要通过不同的合法的渠道去准备资金,为该项工程的完成做充分的准备。然后,施工进度的安排上要科学合理,在这个工作中,管理人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管理人员要做到心里有数,确保资金和材料保持协调,要按照编制好的施工计划,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地控制好施工进度。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定要及时解决,并做好记录和总结。

4、加强监理工作

大家都知道,因为暖通工程属于配套专业,这样很多不足等到交付使用才会被发现,暖通工程监理师应做好全程监理,具体包括设计、施工及竣工验收的监理工作,避免最后发现质量问题。同时,建立暖通工程施工质量制约点信息库保证工程的质量,监理工程师及时了解和掌握建设部所颁布的最新有关信息,在工程监理中,执行最新的标准。

5、暖通工程的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要考虑到环保方面

在暖通工程中,暖通设备的噪声和锅炉房的烟囱的高度要符合环保要求。首先要仔细研究设计图中是否考虑到了环保方面,是否将环保方面的因素加入到了设计之中,比如设备前后是否是设置了消音设备、消声静压箱、消声回风口,设备的支吊架是否设置了减震设备等;除此之外,即使有这方面的考虑,在施工之前,要认真地检查和校核这些环保方面的设计,检验它们是否符合先关规范方面的要求,然后才能施工,最终达到环保的效果。

结束语

总的来说,暖通工程虽然在建筑中中扮演者一个辅助的角色,但是它却对整个建筑的功能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不仅要从工程本身出发加强质量管理和控制,严格地按照施工要求和规范进行操作,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员工素质的培养,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制定最佳的方案,从而实现建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魏玉龙.施工中暖通空调安装存在的问题与方法[J].科技与企业,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