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费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9 20:40: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费管理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电力营销虽然是一种营销方式,是电力公司用来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但这并不影响电力营销对于人们生活生产的深远意义。电力营销虽然是电力公司获利的一种手段,但是电力营销的过程却是以顾客为中心的,电力营销的方式可以最大化的为人们提供满意、周到、诚信的服务,其以一种透明的方式,使顾客得到公正合理的对待,收取电费的过程也是如此,顾客可以看到自己使用了多少的电能,这样就可以消除顾客的疑虑心里,可以放心的使用电力公司提供的服务。电力营销是将发电场产出的电能输出到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最主要渠道,如果没有电力营销,那么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用电就会出现各种问题,使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不能正常的进行。所以说,电力营销在人的生活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对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起着巨大的作用。
2电费风险及其具体管理
2.1在营销全过程中存在的电费风险
电费风险的来源有很多种,但是都对于电力营销的全过程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电费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在电力营销过程中的电费损失。在电力营销过程中,有的工作人员工作能力不到位,专业能力不强,就会在电费抄表时出现数据抄写错误的现象,不仅如此还有可能会出现工作人员不认真,不精准的对于电费进行抄表,而是选择估抄,这样就会是电费产生误差,造成电费损失。还有的工作人员在电费的抄写过程中出现漏抄和抄串,也会对于电费的收取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还有就是,有的用电企业或者是个人,在使用了电能之后不能及时地按照标准进行电费缴纳,这样就会使电力公司不能收到应有的收益,这种情况是对于电费损失最严重的情况之一,以为最主要的用电就来自于大型的企业,如果大型的企业不能进行电费缴纳,就意味着电力公司将蒙受巨大的电费损失。还有电费风险可能来自于电力公司内部的管理阶层,管理阶层的管理不当就可能造成工作人员工作不认真,不负责任的现象,这也是抄表错误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所以管理阶层一定要将尽到自身的管理责任,这样才能将电费的损失降到最低,甚至是避免电力营销中的电费损失。以上便是电力营销过程中电费风险的几个来源,只有将这几个方面进行严格的把关,才可以避免电力营销过程中的电费损失。
2.2分角度探究电力营销过程中的电费风险
对于电力营销过程中电费风险的管理应该作为一项系统性的项目来进行,因为这关系到整个电力公司的利益。对于电力营销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应该由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市场营销的管理观念、电力公司的管理机制以及电力销售渠道、市场销售理念。现在的电力营销过程在这些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现在的电力营销,市场营销的手段受限,不能以多种多样的手段进行市场营销。由于电力企业的各种工作做的不到位,各部门不能良好的协作,这样就导致了整个电力企业的消息不够灵通,就不能够最及时的把握消费者的心理,掌握整个市场的先机。另外,现在的电力营销不能及时的与用户的需求达到良好的一致,电力营销总是赶不上用户的需求,这样就不仅会使得电力公司损失掉很多的机会,还不能使的人么日常的生活生产得到良好的电力支持。还有就是电力企业是通过电力营销的手段的服务业,但是现在有些电商在电力营销的过程中,营销观念过于的落后,赶不上时代的更替,没有良好的服务态度,这些都导致了现在电力营销过程中的电费风险加重,所以要想对于电力营销过程中的电费风险进行管理,就要从这些方面入手。
2.3具体的管理方法
对于电力营销过程中的电费管理来说,在上文中我们已经提到了要从那几个方面入手来进行管理。对于整个电力公司来说,管理阶层应该尽到自己的管理职责,要严格的要求员工,并对员工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还要按时对员工进行考察,这样做就可以不断的提高员工的素质,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公司应该设立相应的奖罚制度,对于表这样就可以在很现良好的职工进行一定的奖励,对于工作不认真的员工,要做出相应的处罚,这样就可以解决工作人员在收取电费是不认真的现象。还有公司在面对其他的公司后个人拖欠电费时要借助法律的力量来解决问题,使对方按照合同缴纳相应的电费,并作出赔偿。不仅如此,公司应该制定相应的制度,在于其他的用电公司签订合同时,特别的对于这些方面进行规定,这样有了提前的准备,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他人拖欠电费。还有,某些方面讲出现电费风险很可能是公司做得不到位,无论是管理方式上还是员工的执行上。很多的顾客拖欠电费就是由于电力公司的工作人员工作态度有问题而拒绝缴纳电费,所以要想做好电费风险管理,就一定要将自身的职责完美的行使。总而言之,电费风险的管理应该做到完善自我、做好预防、及时寻求法律保护,做好这些就基本上可以将电费风险控制。
3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管理的意义
电力营销作为现今社会中电力公司向人们提供电能的主要营销方式,无论是对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还是对于电力公司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电力营销过程中所出现的电费风险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力营销的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力公司的正常盈利。将电力营销过程中的电费风险进行良好的管理,不但会使电力公司得到正常的盈利,还会使电力公司更好的为顾客服务,使得人们在生活生产中更加放心的用电。总而言之,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管理有着深远的意义。
4总结
篇2
关键词:电力企业;废旧物资管理;电网建设;技术改造;资产管理
废旧物资是指逾龄使用、不能修复以及废弃的设备和材料等。电力企业废旧物资是指在电力建设、生产过程中,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淘汰、更换或长期闲置不用以及由于突发事故造成毁损的固定资产、工程物资、原材料和备品备件等。电力企业的物资成本占到企业总资产70%以上,加强对物资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可是从总体上来看,物资的管理基本上侧重于新采购入库的物资管理,忽略已报废或者可再利用的旧物资管理。如何加强废旧物资管理,做好其回收与处置工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任何企业而言都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的课题。
1电力企业废旧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国家为了拉动内需,加大电网建设投资,从城市到农村的电网建设改造工程相继开工,大大提高了电网设备档次,增强了电网供电能力。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设备退役和材料报废,形成大量的废旧物资,而且电力企业对废旧物资的管理与处理不够重视,管理水平还比较落后。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管理问题:
1.1电力企业在废旧物资管理思想上缺乏足够重视
电力生产环节中,废旧物资管理处于比较靠后的环节,对电力企业的生产建设影响作用不大。而且有的电力企业管理者只重视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对废旧物资的再利用从思想上认识不够,忽视了对已报废物资进行回收再利用。就算回收之后也是随意堆放,甚至无人问津,从而导致资源白白浪费,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管理思想上缺乏足够重视,是电力企业废旧物资管理的薄弱一环。
1.2电力企业的废旧物资管理流程不够完善
废旧物资管理是一项需要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而且各部门之间必须做到良好的沟通才能保证废旧物资得到有效的保管和处置。但由于电力企业各管理部门间缺乏完善的管理流程,因而造成物资管理部门无法掌握生产技术部门所淘汰或产生的废旧物资,难以及时进行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处理,同时生产部门也无法得知物资管理部门有哪些废旧物资可以二次利用。这就导致了废旧物资管理存在脱节现象,从而在废旧物资进行管理和处置方面失去有效性和科学性。
1.3电力企业的废旧物资管理监督检查力度不足
废旧物资分为无价值的已报废物资和有价值的可再利用物资,无价值的报废物资则应按管理流程和程序进行拍卖,有价值的废旧物资必须要按市场估价重新入库,用于扩大再生产。但由于电力企业内部材料和设备更新换代较快,而且所采购的物资技术含量较高,因此,需要专业人员来判断是否需要报废或者再利用。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监督检查部门只是程序式进行一些监督检查,没有发挥监督部门的专业性和严格化,从而导致监督力度薄弱,造成废旧物资处理不规范。
1.4电力企业的废旧物资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按照国家电网的要求,大部分供电公司都已制定了废旧物资管理制度。但由于管理者缺乏足够的重视和长期以来形成松散的管理模式以及规章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够、工作职责不明确等,各个执行部门都不愿按章办事或者制度执行不到位,同时,相应的考核处罚也无法落实到有关责任人,使得废旧物资管理制度变成一纸空文。
2电力企业加强对废旧物资管理的必要性
2.1电力企业顺应国内外经济发展潮流的需要
随着电力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为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的需要,电力企业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基础建设和旧设备的更新换代。也在联大发展峰会上倡议,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这些经济和社会需求成为制约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加强企业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实现最低能耗满足企业的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成为当前各个电力公司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此时就需要电力企业针对废旧物资管理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策略来加强废旧物资的管理,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满足社会对高效节能企业的要求。
2.2电力企业集约化和精益化管理的需要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大力推进物资集约化,提高市场竞争力,并且在管理上力求精益化,即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实现企业的最大化经济效益。加强废旧物资管理,合理利用再生废旧物资就是减少资源浪费的关键举措。如果电力企业不能对废旧物资产生的和处置提出解决方案,缺乏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就会给企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浪费,甚至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2.3电力企业降低项目投资成本的现实需要
电力企业的生产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所采购的物资价值也比较高,如果可再利用物资得不到有效的再利用,将会造成物资的重复采购,库存占用高,资金回笼变得更加困难。因此,电力企业必须意识到,只有制定高效可行的废旧物资管理制度,对废旧物资进行再利用,才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项目的投资成本。
2.4电力企业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的需要
如果不能将废旧物资纳入到电力企业的资产管理中,就一定会产生废旧物资的浪费和流失,尤其是那些体积较小的废旧物资流失更为严重,但这些小部件在电力设备更新换代时,往往具有很高的再利用价值。资产的流失最终会影响到公司的利润,所以这就需要电力企业建立一整套的管理体系来加强废旧物资管理。这样才能保证企业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从而最终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3应对电力企业废旧物资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废旧物资的种类繁杂而庞多,涉及企业生产建设的方方面面,因此,对电力企业而言,废旧物资管理制度的制定和优化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难点。而且废旧物资管理本身还会涉及公司内部的许多既有利益集团,而这些利益集团谁都不愿放弃既得利益,这种阻碍也成为废旧物资管理的一个难点所在。因此,建议采取以下对策来加强废旧物资管理:
3.1转变原有旧观念
电力企业要先对内部的思想进行整顿,各公司和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废旧物资管理的宣传,努力让员工认识到废旧物资管理的重要性,尤其是基层员工的观念和意识亟需转变。只有全体员工都以企业为家,关心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才能产生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和员工收益最大的双赢局面。因此,要想加强废旧物资管理就必须先从思想上进行革命,让企业和员工都认识到加强废旧物资管理势在必行。
3.2建立和完善废旧物资管理制度
切实有效的制度是一切行为的纲领,通过制度建设明确废旧物资管理的范围、相关业务流程以及各个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等。通过形成废旧物资管理业务的规范,有效引导相关部门开展工作,从而能够有效规避目前废旧物资存在的弊端,减少废旧物资浪费以及资金的流失,并且能够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考核和惩罚,真正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使废旧物资管理的各项工作更加程序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为此,笔者认为可以参考图1来设置废旧物资处置流程。
3.3建立联合监督机制
为发挥物资管理部门对废旧物资的跟踪与监督机制作用,应由企业领导带头,让各个部门的领导参与到废旧物资管理中来,可以采取多部门联合实物盘点的形式,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废旧物资的检查和抽查。并且要发挥各部门的相互监督作用,确保所有废旧物资登记在册,有账可查,而且是账实相符。一经发现存在违规操作现象,就要对责任部门进行考核,甚至予以重罚。这样才能确保废旧物资得到有效的管理,实现企业的资源配置最大化,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3.4建立废旧物资信息管理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深化应用,原有传统的手工记账已被计算机所取代。因此,对于废旧物资管理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采用信息化手段,固定废旧物资管理流程,让废旧物资管理规范化和系统化。通过对废旧物资管理业务现状、信息系统业务支撑情况分析,提出废旧物资交接、处置计划上报、竞价过程、销售订单管理、销售出库等业务环节的业务系统信息化改造方案,在ERP系统中增加废旧物资交接、处置计划上报、销售订单、销售出库等功能,优化调增电子商务平台竞价过程功能,实现ERP系统与电子商务平台在废旧物资处置业务中无缝衔接,实现与财务资产报废产业务、废旧物资处置收入账务处置等业务流程全部在系统中开展。通过系统来加强废旧物资的全过程管理,并且实现企业经营管理资源共享。
4结语
综上所述,要加强电力企业的废旧物资管理,必须将废旧物资纳入到电力企业资产管理中,而且要作为重要的一环进行管理。同时在管理过程中要不断地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优化,让所有部门和员工都参与到管理工作中,并辅助以信息化手段加强管理。相信一定能够让废旧物资发挥最大经济效益,变废为宝,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王春波 单位:江苏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程涛.废旧物资管理实践效果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24).
[2]吴玲娟.浅谈电力企业加强废旧物资管理的意义[J].科技信息,2011,(29).
篇3
论文摘要:随着国家电网公司SG186营销系统的全面应
用,电力企业售电量、电价执行、线损管理以及电费管理等
营销业务已全面实现信息化,对大量繁杂的营销数据进行核
查分析已成为营销稽查工作必须面对的课题,同时SG186营
销系统是一套以实际营销业务应用为基础的面向工作流的
系统,导致很多营销稽查人员无法找到准确的工作切入点,
给数据分析和稽查管控带来不便。电力营销稽查监控系统在
电力营销中的作用突显而出。
论文关键词:电力营销;营销稽查信息;稽查监控;
电力营销工作具有点多面广、业务量大、作业分散、流
程复杂、时效性高、与客户接触点多等特点,容易发生因人
员业务素质、政策理解、工作态度等差异,导致政策或标准
执行不到位的情况。为了保证营销稽查工作的顺利开展,电
力营销稽查监控系统作为一种集中、统一的实时稽查监控手
段应运而生,该系统对营销关键指标、工作质量、服务质量
进行集中监控与稽查,规范员工营销服务行为,规避违规用
电情况,净化供用电环境,塑造品牌形象,实施成效分析显示,
稽查监控系统的应用是减少差错、降低风险的有效手段,是
一个能有效提高营销业务的管控力、加强日常业务的执行力,
提升客户服务的监督力的有力武器。同时也可以促进营销整
体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一、营销信息稽查系统概述
营销稽查监控系统具体业务是通过稽查主题管理,完善
稽查监控主题库,利用稽查主题库所提供的主题,对供电应
急处置、经营成果、营销工作质量、营销服务资源中不正常
现象以及应用系统产生矛盾数据进行监控与稽查,提交可疑
问题;利用发现的可疑问题,通过稽查任务管理,实现档案
修正、营销制度完善。最终对电力营销工作产生的经济效益
和管理效益进行评价。营销稽查监控系统既实现了与SG186
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紧合,又与用电采集系统、数据中心数
据、收费平台进行了连接,实现了各部门、各专业营销数据
的全面集成。从而可以对营销经营指标、工作流程关键节点、
数据质量、服务资源等营销工作内容进行全面的稽查监控。
系统可以根据管理者不同时期的管理要求灵活设置各项监
控指标阀值,还可以按照月、周、日的监控频度对不同营销
业务进行监控,可满足不同营销业务的管理要求。通过监控
对供电质量、保障能力存在异常的供电单位、线路、台区、
客户,以及重大服务事件进行稽查监控,查找异常原因,采
取措施,提高保障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包括供电质量及停
复电情况、重大事件及紧急情况处理,对新装增容及变更用
电、供电合同管理、抄表管理、核算管理、电费收缴及账务、
用电检查管理、95598业务处理、资产管理、计量点管理、
计量体系管理、电能信息采集、市场管理、档案信息管理(信
息管理论文)、报表管理监控等业务主题的工作质量进行监
控。系统包括10个业务类,抽象出7个功能域、39个功能项、
146个功能子项、5类非功能需求、5个监控主题类、27个监
控主题子类、126个监控主题、187个监控指标,。
二、部分功能在营销体系中具体的应用
1、居民大电量:依我县2013年统计数据为例,2013年
全县居民生活售电量167803万千瓦时,其中城镇居民生活
售电量为10223万千瓦时,农村居民生活售电量为157580
万千瓦时,城镇居民户月均用电量202千瓦时,农村居民生
活户月均用电量122千瓦时,冬夏空调及取暖用电高峰时期,
城镇城镇居民户月均用电量317千瓦时,农村居民生活户月
均用电量188千瓦时,依据我县居民生活用电实际状况,我
公司在营销稽查监控系统居民大电量主题中设置监控阀值
600千瓦时,对于每月户用电量超过600千瓦时的用户开展
现场稽查或派发异常稽查工作单,自2013年5月份我公司
开展此项业务稽查以来,共计查处违约用电及定比定量不合
理的用户389户,追补违约用电费38.88万元,更改定比定
量不合理用户149户,有效的堵塞了营销中的管理漏洞,提
高了公司的经济效益。
2、农排大电量稽查主题,我县为农业排灌大县,农民
自留地较为分散,排灌呈季节性较强,排灌主要集中在每年
的春冬两季,主要为一变一井,或一变双井,每台机井平均
负荷为32KW,排灌高峰用电时期月均机井用电量达到8500
千瓦时以上,处于农排低谷时期,89%用户用电量为0千瓦
时,根据我县农排的实际状况,我公司在营销稽查监控系统
在农排低谷时期设置监控阀值为1000千瓦时,在农排低谷
时期阀值超过1000千瓦时的用户开展现场稽查,自营销稽
查监控系统上线以来,共计查处农排用户违约用电现象37
起,共计追补电费及违约使用电费85.34万元。
3、超容用电主题,该系统设置超容用电量阀值为用户
的配变容量×用户使用天数×24小时。某大工业用户配变容
量为315+315,配变总容量为630千伏安,计量方式为高供
高计,两台配变合并用电,2013年1月该用户报停一台配变,
SG186中使用配变容量为315千伏安。2013年4月营销监控
系统中显示该用户4月份用电量为315500千瓦时,该用户4
月份理论用电量为315千伏安×24小时×30天=226800千瓦
时,,超容用电39.1%。公司稽查人员迅速对该用户展开现场
检查,经现场核实,该用户擅自将报停的配变启封用电。属
违约用电行为,追补基本电费315千伏安×23.3元=7339.5
元,追补违约使用电费14679元,共计追补电费22018.5元。
三、结束语
通过营销稽查监控系统的推广应用,我县供电公司在营
销稽查工作建立了事前有预测、事中有监控、事后有跟踪的
新型营销稽查监控体系。营销稽查监控系统全过程、实时的
在线监控和稽查各营销系统的数据质量,实现了营销稽查监
控的闭环管理,营销管控工作达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全面提高了营销业务管控力、日常业务执行力和客户服务监
督力。为电力企业“三集五大”改革和城乡营销一体化运作
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1].石栋.营销稽查与电力系统营销管理[J].安徽电气
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07,12(2):77-79
[2].闫刘生.电力营销基本业务与技能[M].北京,中国
电力出版社,2002
[3].于崇伟.电力市场营销[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2
[4].张戈.电网经营企业客户盈利能力分析的必要性
[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6,(2)
篇4
一在法律上遇到的困难及看法:
1根本法与基本法的矛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对国有企业享有所有权,这就是说国家享有国有资产的绝对权,排他权。但是,我国的《公司法》《民法通则》等一系列基本法和众多的部门法规却又规定公司是独立法人。也就是说公司享有法人的所有权,支配权。作为公司所掌握的国有资产,其所有权到底是国家的?还是公司的?因为这两个所有权都是排他的,都指向同一个标的物。显而易见,根本法与基本法和部门法相冲突,这无疑构成了一个属于经济制度的根本的矛盾。
2国有资产如何实现中的法律矛盾:
国有资产无疑是全体中国人民的资产。但全体中国人民不可能都去支配这些财产,于是财产的支配方式自然就会按照现行的两种方式予以实现。一是靠政府去实现。但政府行使的是代表权,因此,不仅与政府的性质相冲突,而且显然又会导致计划经济的再现。另外的方式是靠企业(或公司)去实现,但这又与现代公司的性质相冲突。以上国有资产实现方式本身不仅具有多重矛盾,而且实现的结果必然是倒退到单一的产品经济。
目前看来,一个比较切实可行的实现方式是规定国有资产的投资人地位及其法定代表人资格,享受股权,给企业(公司)以所有权。而我国国有资产实现方式的彻底解决则还需要从制度创新和新法律的出台等多方面着手。
3电力根本大法--《电力法》不尽人意:
(1)《电力法》将电力垄断经营合法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于1996年4月1日起就正式施行了,但时间仅仅过去四年,就发生了诸如撤消电力部,成立国家电力公司;推行政企分开,网厂分开,主副分开和市场化运作;进行城乡电网改造和推行同网同质同价等等重大改革。因此,《电力法》的很多内容已经显露出其不能适应电力市场化的要求。"供电企业在批准的供电营业区内向用户供电","一个供电营业区内只设一个供电营业机构"等法律条款显然与网厂分开,竟价上网的要求相冲突。特别是"一个供电营业区只设一个供电营业机构"的规定必然导致区内供电垄断,这与产权多元化,资源优化配置及平等竞争等市场规则是格格不入的;更不利于应对加入WTO后的市场状况。可见,以《电力法》为基础的电力法律法规完全有修改和补充的必要。
(2)《电力法》对长期困扰电力企业的三个老大难问题(电费回收,窃电查处,电力设施保护问题)软弱无力:
在文字表述上,《电力法》在度量的表述上,适应范围不确切,数量要求不具体,时间地点不明确等,导致无"法"具体操作。因此,迫切需要有更明确和可操作的法律法规及其实施细则的出台,否则,仅此三个问题就足可以抑制全国电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了。
(3)《电力法》回答不了许多新的法律要求:
老的三个老大难无"法"解决,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新的老大难问题又更加突显出来了,诸如电力市场规范问题,电力损害赔偿问题,电力监管问题等等。这些关系电力企业生死攸关的重大问题是绝对回避不了的。因此,如果没有有力的法律供给,使其有"法"可依,那电力企业的日子将越来越艰难。
因此,《电力法》已经到了非修改不可的时候了。
二在制度上的困难及其解决办法:
1关于国家电力公司:
通过前一个时期的电力改革产生的国家电力公司系统,已经基本上被四级法人(国家电力公司,网集团公司,省电力公司和县电力公司)五级调度(国调,网调,省调,地调和县调)的组织结构所框定,从而再次造成了制度和运行上的困难,形成了法律体制中的多重矛盾。虽然国家电力公司已经脱出了电力部行政框架,却依然行使着大量实际上的管电行政职能,并且还大大拓展了企业,行政和行业的管理职能和投资者权力。这种把国家电力公司推向一个单一的管理机构,与改革的初衷--政企分开和市场化是互相违背的。
总之,国家电力公司如果不能尽早改变自己既不象政府又不象企业,既不象行业管理又不是事业单位的"四不象"状况,必将而且应该被市场所淘汰。当然,不管如何改革国家电力公司,国家对电力的监督和管理是不能削弱的。因为在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和法治环境都是极不完善的,它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度时期才能发育完善。在这一过度时期中,电力事业的健康发展还需要国家的扶植和监督。在撤消国家一级的电力公司这一设想模式下,国家恢复电力管理职能部门不是不可取的。
2关于网集团公司:
现在来看,在国家电力公司存在的前提下,网集团公司的设立首先就违反了《公司法》关于国有独资公司出资人应该是国家授权的机构和部门的规定,实际上是架空了国家一级的电力投资公司,造成了体制上的所有者缺位;其次,集团公司的设立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企业,这就造成了集团内各省公司相互之间以及省公司与网集团公司之间在网权和经营权等等方面的混乱。再次,网集团公司的设立和运行,也与国家关于"省为实体","电网国家管"等基本的办电方针相冲突。当然,我们应该看到网集团公司是先于国家电力公司而成立的,这种"先有''''儿子''''后有''''老子''''"的结果亟待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和改造来予以规范和理顺。将网集团公司改组为现有国家电力公司的分公司的作法表面上看似乎可以加快"把国家电力公司建成世界500强"和"减少管理层次",可实际上这样拼凑起来的大型企业从结果上看往往可能出现不是先天不足就是虚胖浮肿,从管理上看,可能是权利的上收和机构的臃肿。此外,在法律程序和政府监管上还有一个更好地协调和理顺的问题。否则,电力改革很难正常进行下去。
为此,国家成立精干高效的管电职能部门,就没有必要成立全国性的国家电力公司了。这样一来,就可以考虑将全国电网按照合理网架结构(而不是按照行政区划)划分成几个大网,以大电网为单位成立集团公司(实体),具体负责大网的建设、维护、调度、安全以及网间电力调剂等电力输送事宜。
3关于省电力公司:
"省为实体"这一提法并不十分确切,一是容易错误地理解为"这个实体的省电力公司是省一级的公司,省内其它电力企业都要归他统一管理"。而这与《公司法》的规定和与市场化的要求明显是相违背的;二是容易被错误地造成省内电力市场的垄断。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网厂分开和输配分开的实现,电力经营企业将会增多,公平竞争的电力市场才会真正实现;三是容易将省界理解为电力市场分界,形成市场壁垒?quot;省为实体"应该是将省电力工业局(现省电力公司)实行政企分开后改组为完全市场化的电网(电力输送)企业(实体),完全按照独立法人的公司进行运作。可是,当前,省公司向上受制于国家电力公司和网集团公司两级既是行政化又是企业化的管理机构的制约;向下又陷入大量依靠行政和管理关系所牵带的电业局,中心机构及其他未单独核算的电厂,企事业单位等的事务性管理之中;更可怕的是省公司还有以"强化管理"、"提高效益"等为由将其职能向地,县两级电力公司延伸的强烈意愿,甚至将改革初期早已下放了的权利又事实上地收回了省电力公司。所有这些都无疑地致使目前的省公司被繁杂琐碎的事务性管理所纠缠,根本无法按市场化的现代公司运作。如果说国家电力公司是?"四不象",那么说目前的省电力公司是小"四不象"也是不冤枉的。
但是,必须看到:省电力公司的改革与国家电力公司有很大的不同,一是一个省内不可能不设立电网公司;二是改革开放以来,省公司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壮大,不论人才、资金、技术、管理、装备等各方面都有了长足进展,下一步的改革必须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这些优势,而绝不是简单地瓜分,更不允许流失。因此,除了可以根据国家成立电力管理职能部门而成立省一级的更加精干高效的管电机构外;还必须组建省内电网公司。
4关于县为实体:
国家电力公司系统的垂直领导和管理体系到县这一级已经是到底了,因此,能够被国家,网和省电力公司(甚至还包括地市电力公司)瓜分的有用之权也就层层层瓜分得所剩无几了,余下的基本上就是义务和责任了。现在看来,"县为实体"应该理解为电网企业不一定是实体,电力经营企业必须县为实体。至于一个县内设几个电力经营企业,这可以通过鼓励公平竞争由市场决定,当然,这里所谓的"县"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前面的"省"的概念一样。主要还是要看合理电网和市场需要来决定。
因此,"县为实体"的真正实现,只有在各方自愿和公平的基础上通过资产、机构、人员等方面的重组才能真正作到。
上述电力管理体制的设计思想明显是因袭行政管理,行政区划和地缘经济,从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相背离,这种嵌套复杂的体制产生的必然是复杂的管理结构体系及相应的高成本低效率以及对产权结构多元化的抵抗。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按照现有法律(如《公司法》)改四级所有为法人所有,改垂直领导管理为投资人权能,并伴随国有体制改革的市场化进程互动。
三在电力企业内部管理中的困难及建议:
"管理"是企业的灵魂。任何改革都不能取代管理,而改革的成果都必须依靠强化管理来巩固。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建立一整套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管理制度,对电力企业来说,就是要建立一整套自己的"法",以规范自己的行为。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在电力企业管理中,过去行之有效的许多内部法规已经不适应或者不完全适应新的情况以至造成许多方面是无"法"可依,有"法"不依,甚至违"法"操作的混乱局面。
1电力企业自身的"法律"供给奇缺,造成了许多工作无"法"可依:
当前,电力企业在外部环境方面,已经失去了政府行政职能的依托和保护,在行业内部来说,也逐渐失去了行政命令的权力和人事工资福利的依托。因此,电力企业的管理必然要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经验式,命令式,被动式和封闭式走向市场经济时代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和公开化。这既包括对企业及内部各部门权利义务,法律制度,法律责任等法规保障体系的建立与运作;也包括对企业外部及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协调,纠纷预防,困难救济等法规保障体系的建立与运作。对电力企业来说,目前还远远不能适应上述要求。应该说,电力企业适应市场化的管理还仅仅是刚刚起步,诸如合同管理,商业运营,产品促销,公共关系,企业形象等等,都有一个由无到有,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
2电力企业管理的外部法治环境不好:
当权者力图把政府权利和部门管理行为变为金钱和物质利益。这就必然导致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和令人发指的腐败行为;必然会造成"看得见的手"(政府干预)踩住(阻碍)"看不见的手"(市场调节)的严重后果。其中尤以司法腐败最为突出。立法不准,有法不依,司法不公,执法不严,徇私枉法,知法犯法甚至无法无天等等情况一时很难根除,电力企业对此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周密的应对措施。比如必须十分重视提高全体员工的法律意识;建设好自己的法律队伍;完善好自己的规章制度;处理好自己的公共关系;形成好自己的监督体系等等。
3电力企业的法律意识亟待加强:
电力企业过去长期以来都是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生存和发展的,加之长期缺电,因此,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行政命令,电霸作风,封闭管理,贪大求全,高耗低效等等弊端。所有这些,都是与市场化管理,法制化管理和现代化管理背道而驰的。通过前二十年来的电力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电力事业的发展,已经基本上扭转了全国性的缺电局面,电力企业的服务意识和工作作风都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是,电力企业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当前所面临的严峻局面,尽早找准自己在市场中的位置,扎扎实实转变观念,努力提高员工的法律水平,特别是各级领导的法律意识,处处遵纪守法,严格依法办事。
四电力市场整体结构模式建议:
1整体结构模式:
(1)改革前的结构模式:
电力工业部发电厂
发电厂
电力工业局市电业局县电力局用户
(省)设计,施工
安装,试验
检修,制造
研究,调度
学校,医院等
其他发电厂及其电网(主要是水电部系统)。
(2)现在结构模式:
国家电力公司发电厂
网集团公司发电厂
发电厂
省电力公司市电业局县电力局用户电力调度
试验研究
学校医院
多经企业等
独立发电厂
地方小电厂及其电网。
(3)建议结构模式:
政府部门:
国家电力管理部门;
省电力管理部门。
市电力管理部门。
电力企业:
发电企业A1售电企业C1用户D1
发电企业A2输电企业B售电企业C2用户D2电网服务企业E1
电网服务企业E2
发电企业An电网服务企业En售电企业Cn用户Dn
2几点说明:
就政府而言:设中央和省两级管理部门。
就电网企业而言:设网、省、市、县四个层次的电网公司(子公司或者分公司)。
就发电企业而言:除网省电网公司保留必要的调峰电厂外,全部组建发电公司。
(1)A--电力生产企业,即各类发电厂,一律实行独立核算,竞价上市。A企业除按规定向B交纳过网费和电网发展基金等必要的费用,向E交纳服务费和结算拥金外,其余均按企业规范自行进行量本利核算,自行核价,竞价上市。但允许的电价浮动幅度则必须由国家物价管理部门会同国家电力管理部门核定。过网费,电网发展基金,服务费和结算拥金等的收取标准和分配办法均由上述部门核准并进入A企业的成本。
(2)B--电力输送(由电厂出口直至用户)企业,即是从网省市到区县的电网公司。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保证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及合理调度。B企业按成本总量,电网同步发展基金及附加等因素测算需向AC企业收取的过网费和电网同步发展基金,报国家物价和电力管理部门核准后向ACD企业收取。B企业内部以程序(规范)化管理为主,参照市场(竞争)化管理,促使其服务标准化,产品公共化,效益微利化。虽然对我国绝大部分地区来说,B企业是垄断性企业,但实质上他是一个为电力市场服务的中介性运输调度企业,而且还是一个受到国家有关部门对其收费标准和办法进行的严格控制的微利企业,因此,对广大电力用户来说,几乎没有什么直接的不利影响。
(3)C--电力销售企业,在网上购买A企业的电能,向用户D出售商品电。商品电价在政府允许浮动范围内由C企业根据市场自定,真正做到了电能商品竞价上市。在这一模式下,同一供电营业区可以有多个C企业经营电能商品,可以开展公平竞争,允许其获取合理的差价。对广大电能用户来说,垄断已被打破,用户可在商家的竞争中获利。
(4)D--电力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按市场上各个C公司的电价水平和服务质量等因素综合考虑,自主选择向某个(甚至是某几个)C企业自由选择购买商品电。但商家和用户都必须接受法定计量机构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的计量结果。
(5)E--一些不同类型的电网服务公司,公正,公平,公开地为ABCD企业服务,并按国家物价管理部门批准的服务费收取标准和办法分别向ABCD企业收取服务费。计量结算企业E1的主要职责一是对ABCD企业的出、进电量和种类分别进行及时和准确的计量;二是根据ABCD企业出、进电量、种类和相关的价格及时准确地进行核算并且根据企业的委托完成各企业之间的资金结算;而一些专业技术公司(如检修、试验、研究等)根据ABCD企业的要求为企业进行各项技术服务。
3建议模式的特点:
(1)真正实现了制度创新:
打破了传统的电力生产和分配模式;
打破了垄断的电力经营和销售模式;
确立了真正意义上的电力市场格局(主体多元化,价格市场调节,用户自由选择)。
(2)解决了传统模式的症结:
实现了电力企业资本结构的多元化,从根本上打破了垄断和封闭的基础;
引进了竞争机制,真正解决了电力市场主体多元化,公平竞争,政企分开等许多难题;
引进了透明的分段式组织结构,解决促进了电力服务质量不好,电价混乱,乱搭车收费等难题的解决;使广大用户对电力计量和电价都放心,使用户用上"放心电"。
引进了生产经营分离,输送销售分离的电力管理模式,真正实现了商业化运营,从根本上消除了拖欠电费的条件。
(3)过渡比较容易:
敞开电力系统的大门,大胆引进各种市场主体的资金(一般地说,他们都会愿意把资金投向电力企业的),比较容易实现产权结构的多元化;
现有省市县三级电力公司比较容易改组为省市县的电网公司;
将省市县电力局(公司)的相关部分改组为一个或者几个相应的电力经营公司;也可以吸纳当地其他企业参加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