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危机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6 11:14: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债务危机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债务危机论文

篇1

【论文关键词】欧债危机;危机原因;启示

过去的2011年,是内忧外患多种因素繁杂交织的一年。 欧洲债务危机持续发酵,主权信用危机恶化,欧美各国经济复苏步履维艰,国际贸易增速回落,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全球经济再度衰退的忧虑充斥市场。整体来看,欧债危机是中国外部经济面临的一场重要危机,怎么应对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在探究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之前,我们先简单谈一下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欧债危机的原因分析

1、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高赤字

如果将债务杠杆比喻成潮水,那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政府联手利用公共财政的“再杠杆化”掩盖了金融体系的“去杠杆化”。但是这种掩盖是暂时性的,自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以来,人们最常想起的词语就是“高赤字”。

2、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欧元区经济政策结构不平衡

欧元区现阶段实行的是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分散的财政政策。然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常年的不对称性使得各项矛盾和问题得以积累。在08年全球次贷危机的冲击之下,矛盾开始暴露,直指主权债务危机。尽管货币一体化为欧元区成员国政府搭建了更大的融资平台和竞争优势,但是由于经济状况的差异而形成的不对称冲击,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这些优势。另一方面,欧元区签订的《稳定与增长公约》并没有完全遵循最优货币区的要求,各国的实体经济结构不尽相同,这样更容易遭遇“不对称冲击”的影响。由于各成员国经济周期不同步,欧元的诞生也未能显著缩小这种差异。同时欧洲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的选择上,无法也不可能满足成员国不同的货币政策偏好,从而增加了危机蔓延的可能性。

3、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历史原因:高福利政策

高福利意味着政府的高支出,必然伴随的则是高税收。高福利政策使得欧洲各国在经济发展上缺乏一种活力,并且在财政支出上远高于非高福利国家。不得不说,高福利是高赤字的一个重要源头。

二、欧债危机给中国的影响

欧债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断显现出来。欧美经济的不景气,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出口。由于中国的经济主要还是外向型经济,出口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很高。出口的下降,必然会对中国经济各个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

(一)导致人民币“升值”

最近在欧债危机的冲击下,避险资金纷纷转向美元资产,随着美元走强,人民币也跟着升值。从1月4日到5月28日,人民币对欧元汇率升值达到15.9%;同期人民币对英镑升值了10.7%。在不到半年时间内,人民币已经因欧洲债务危机而对主要非美货币出现较大幅度的升值。人民币“被升值”还将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调整。

(二)影响中国对欧洲国家出口

由于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大,中国出口到欧洲的产品价格竞争力下降。出口企业如果用欧元和英镑收汇,则面临较大的汇率风险。此外,由于欧系货币贬值,欧盟对中国动出口将会增加,中国的贸易盈余还可能会继续下滑。

(三)外汇储备缩水

欧元和英镑贬值,将使以美元计价的外汇储备出现缩水。我国防范外汇资产的缩水问题,必须采取动态的资产管理模式,即不仅需要关注投资的收益,也要关注汇率变动带来的资产价值变化,以保证外汇资产的保值增值。 转贴于  (四)投机资本流入可能增加

现在人民币对欧元和英镑升值,欧元和英镑投机资本流入同样可以获得人民币升值的好处。因此防范走弱货币如欧元和英镑等资产的流入。

(五)欧债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对中国的外需影响较大

欧债危机已经影响了其他欧洲国家的经济恢复步伐,同时还增加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欧洲国家经济恢复增长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欧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外需短期内继续承压。

三、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一)财政刺激计划要在可控的范围内,把握好财政赤字的“度”

目前我国的国家债务和财政赤字远低于国际公认的风险临界点,但是不能太乐观。因为首先,我国地方政府仍然存在“GDP考核观”,使得地方政府盲目举债搞发展,财政入不敷出;其次,当面临经济下行是,政府刺激计划会使财政负担加大,可能造成通胀的压力以及对私人部门的挤出效应。所以中国必须高度警惕地方政府的债务结构与债务负担,做好债务测算和偿债平衡工作。

(二)注重转方式、调结构,由投资出口导向型向消费导向型转变

希腊的局面警示我们不能过分地依赖出口拉动经济。出口是我国促进经济发展的杀手锏,但是这种方式极易受到外部冲击。从长期来看,出口导向型模式是不可维持的,中国应该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依靠外需转到以内需为主,扩大内需是经济结构转换的核心环节,消费是拉动经济更好更长效的动力。此外,在出口战略上,将主要向欧美国家出口转向亚洲新兴国家、东盟、非洲国家的出口,出口产品也应全面转型升级。

(三)与国际接轨,增加中国财政的透明度

目前中国财政透明度整体较低,随着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化,中国应与国际接轨,加强与国际机构的沟通、协调,缩小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财政透明度良好行为准则》的差距。

(四)正视地方债务风险,防范于未然

篇2

【论文关键词】欧债危机;宏观经济学;一体化理论;货币化理论

2009年11月希腊新总理上台后,发现上届政府隐瞒了真实的财政状况,惠誉、标准普尔和穆迪等信用评级机构随之下调了希腊政府的主权信用评级。2010年4月,标准普尔将希腊主权信用评级进一步下调至垃圾级别,从而拉开了欧债危机的序幕。此后,葡萄牙、西班牙、爱尔兰、意大利等国的主权信用评级也被相继下调。2011年9月,穆迪调低了法国两家银行的信用评级,欧债危机由欧元区边缘国家向核心国家蔓延,欧洲乃至全球经济都造成了严重影响,市场担忧情绪不断升级。

一、宏观经济角度

(一)欧洲国家经济的结构问题

众所周知,欧债危机始于希腊,接着在葡萄牙、西班牙等国也出现主权信用危机。这些国家自身结构存在问题和经济的失调直接导致了危机的爆发。总体来看,一方面,这些欧洲国家的产业结构不平衡,缺乏“生产性”,即国家的工业基础薄弱,实体经济空心化;另一方面人口结构不平衡,人口老龄化加剧,增加了财政负担。以希腊为例,希腊经济结构脆弱,以旅游业、农业和航运业为支柱产业,过于单一、集中,而制造业基础十分薄弱,电器、汽车和船舶等工业品严重依赖进口,经济对外依存度很高。2010年服务业占GDP比重达52.57%,而工业占GDP的比重仅为14.62%。同时,政府从国外借来的资金主要用于公共福利支出而不是用于发展经济,资金的边际产出很低。低效率的经济运行和增长动力的衰退,终究不能用国家债务来弥补,所以导致了危机的出现,即使是欧元区核心国家也不能幸免。

(二)三大评级公司的不公正评级

从欧债危机爆发到在整个欧元区蔓延的过程中,国际三大评级公司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视。标准普尔、穆迪、惠誉均下调希腊政府的主权信用评级是这次危机的导火线。接着,在欧元区诸国偿债高峰危机警示的非常时期,三大评级机构降低其信用等级;在国际社会和欧盟出台了相应救助方案后,受援国家制定改革计划时,三大机构又进一步降低了受援国主权债务的信用等级。联系之前美国次贷危机中三大评级机构的表现,不得不对其评级的公正性产生质疑。因此在欧洲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评级机构的并不公正的评级,加剧了危机的恶化,对危机的升级有推波助澜之嫌。

(三)欧元区内部制度问题

欧元区是指欧洲联盟成员中使用欧盟的统一货币——欧元的国家区域。1999年1月1日,欧盟国家开始实行单一货币欧元和在实行欧元的国家实施统一货币政策。2002年7月,欧元成为欧元区唯一的合法货币。欧元区内部存在着诸多不平衡的问题。

首先,欧元区的成立本身就潜藏着分裂的隐患。欧元货币体系涉及多个欧洲国家的利益。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政治结构等存在差异,仅靠欧洲中央银行调控货币政策,缺乏其他行政力量控制,必然会导致利益分配不公。当各国发生利益冲突时,欧元体系自然难以维系。欧债危机的爆发,让世界都看到了这一点。

其次,欧元区缺乏有效的制度或机制遏制国家间的“劫贫济富”的局面。欧元区各国没有独立的货币政策,没有利率自主权,也没有调控汇率的能力。而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经济地位和不同的利益诉求,采取的统一的汇率相当于各成员国的平均汇率水平。对经济实力强的德国等国家而言,汇率被低估,从而有利于出口;但对经济实力弱的希腊等国家,出口则受到压制。这就会导致“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恶性循环,使欧元区内部存在着财富由穷国向富国转移的机制。但因欧元区没有形成一套对冲机制,最终导致欧元区经济不发达国家不堪重负,率先出现问题。

最后,欧元区制度僵硬,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和统一的汇率调整,这是欧元区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统一的货币政策难以同时兼顾各国的需求,只能偏向经济发展成熟的德国等国,而使得边缘国家的经济逐步恶化,经济出现高通胀、低增长现象。例如2002年,欧洲中央银行多次降低利率,实施扩张货币政策,使得德国经济增长加速而导致爱尔兰等国原本很高的通货膨胀率进一步升高。

(四)历史原因:希腊从开始加入欧元区时就不满足要求

德国总理默克尔曾指出,“欧债危机并非一夜之间形成的,而是几十年错误积累的结果”。这就是说,欧债危机的爆发是历史原因的积淀所致。关于欧债危机的历史原因,主要包含两点:

其一,希腊等国加入欧元区时潜藏的危机。欧元区成立之初,欧洲各国在短期利益驱使下,通过各种手段修改财政数据,加入欧元货币体系,如希腊2001年希腊为加入欧元区时,使用“货币掉期交易”方式,使账面上的10亿欧元债务暂时消失,留下了10年偿还90亿欧元的债务,为危机埋下伏笔。为维护欧元区经济稳定,减小风险,欧盟《稳定与发展公约》规定:各成员国的财政赤字不得超过本国GDP总量的3%,债务规模不得超过本国GDP总量的60%。但2009年11月,新上任的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宣布,前希腊总理公布的2009年政府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应由3.7%上调至12.5%,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上调为113%,均远远高于《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比例。

其二,欧债危机是金融危机的后遗症。学术界有大量研究表明:欧债危机与金融危机存在着内在联系。在金融危机中,欧盟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金融机构实施救援,使得财政预算支出水平和赤字规模大幅上升。而但金融危机的阴霾还未散尽,扩张的财政政策导致的财政赤字已诱发了政府主权债务危机。Reinhart和Rogoff(2010)分析出全球金融危机到欧洲债务危机的传导机制:首先是私人债务的激增导致银行业出现危机,政府为尽快从危机中走出,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造成主权债务危机。

(五)高福利增加了财政负担

随着欧洲一体化的深入,加上高福利是各政党竞争上台筹码,一些欧元区的边缘国家在社会福利方面逐渐向德国等核心国家看齐。这些国家并没有敦实的实体经济作为支撑,却要努力维持较高的社会福利水平,政府支出和债务不断加大。当借债的规模不断膨胀,而国家却无力偿还债务时,便产生了主权债务危机。

二、一体化理论角度

从马克思恩格斯的一体化思想出发,欧元区的成立本身就是一种一体化的异化。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一体化有三个条件:生产发展、制度协调和意识认同。在生产发展方面,最先爆发债务危机的希腊等国,工业基础薄弱,在金融危机刺激下支柱产业也严重萎缩,生产力水平很难适应欧元区的发展水平;在制度方面,欧元区结构特殊,有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分散的财政政策,同时又缺乏统一的政治联盟作为保障,各个国家的利益争论不断,在没有政治联盟的情况下建立货币联盟,显得本末倒置;在意识认同方面,欧元区各成员国从本国利益考虑,分别设立不同的政策目标,并不存在意识的趋同。因此,欧元区一体化并不满足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生产—制度—意识”三大条件。异化的一体化使得欧债危机爆发后,迅速在欧元区扩散蔓延。

篇3

穿过历史的骨头抚摸当下,冰冷的危机恰恰对应着火热的欲望,失衡的现实恰恰对应着自负的理论,欧债危机的爆发和升级,看上去很突然,感觉上有些偶然,实际上却是一种无奈的必然。从经济学诞生那一刻起,其与生俱来的浪漫和逐步放大的贪婪不可避免地将现实世界导向一池萍碎的夜黄昏。

爱因斯坦说:“科学是部剧本”。经济学的剧本,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神秘的浪漫,而剧本的主角,名叫“均衡”。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从没有真正提及过“均衡”,但正是他第一次将均衡思想引入了经济分析,而这也成为古典主义经济学区别于原始经济理论,进入“科学时代”的一个标志。

斯密的均衡思想散见于他的名著《国富论》、《道德情操论》和其他论文之中,这位现代经济学的开山鼻祖用详尽又略显干涩的语言表达了均衡的内涵:“经济系统的引力中心”。它指任何经济过程都自然趋近的一种终极状态,经济系统任何时间都被吸引朝向经济运行的均衡水平。主角登场之后,经济学的故事总是围绕着均衡展开,当代经济学的辉煌、精美、诱人和极其博杂繁复的理论大厦,几乎完全是建立在均衡概念和均衡分析之上的。

但“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醉人的浪漫往往被无情的灾难所摧残。尽管在很长时间里,人们并不知道“均衡”是什么,但经济学家让人们相信,“看不见的手”会自发引致市场“均衡”,直到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全球,经济学家们才开始怀疑,所谓均衡,也许不是那么唾手可得,而是需要人为的努力。

这种怀疑直接引致了几十年的争论,政府是否需要运用宏观政策来帮助“看不见的手”实现经济世界的美丽均衡?尽管不同学派的经济学家各执一词,但毫无疑问的是,力主政策干预的凯恩斯占据了上风,就像曼昆总结的那样:“我们不能因为人体具有‘自我恢复’功能,就否认医疗必要性的存在,并对医疗技术的发展漠不关心”。从此之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变成了改变甚至重塑经济世界的利器,现代宏观经济学也在大萧条的现实废墟和凯恩斯的思想创新中建立并成长起来。

事实上,自大萧条以来,现实经济世界里政策调控的使用日趋频繁,熟稔于此之后,费尔普斯等经济学家开始注意到“凯恩斯在《通论》中虽然主张进行干预,却没有充分考虑改变经济政策的影响”。和浪漫一样,均衡实际上十分复杂而难以两全。如果将政策目标定位于代表内部均衡的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代表外部均衡的国际收支平衡,那么单一政策往往难以促成内外均衡的同时实现。这种尴尬的“米德冲突”让人们意识到,政策工具需要更加丰富一些,政策配合也需要更加紧密一些。

于是乎,经济学家的注意力开始集中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之上。欧元之父蒙代尔由此提出了以其名字命名的政策指派法则,即“将财政政策指派给内部均衡,将货币政策指派给外部均衡”,理论上看,这种隔离式的指派似乎能够有效解决政策影响力的冲突,但实际上,这种理想化的指派却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人们一直忽略了一点,力主政策调控的凯恩斯主义诞生于经济危机之中,也就是说,人们之所以接受“看得见的手”干预经济,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深度衰退中对重回经济繁荣的迫切渴望。某种程度上看,作为经济学历史上最负盛名的理论创新,凯恩斯主义中夹杂着贪婪的种子,而伴随着其后政府力量的不断壮大,贪婪的种子悄然生根、发芽,并不断成长。这种理论骨子里的贪婪在政策风格上有两种体现:一是对财政政策的偏爱,二是对增长偏好的倾斜。

更令人遗憾的是,政策搭配本可以实现对这种贪婪的抑制,但经济学家们却并未将注意力集中于此,人们谈论政策搭配,本质上是为了实现“更加协调、内外均衡的增长”,而不是为了“约束过强的欲望和制衡过强的力量”。前美联储主席威廉・麦克切尼・马丁曾经有言:“政策制定者的工作是在宴会正进行时拿走盛满酒的酒杯”,然而,实际上政府对此总是意兴阑珊,即便具有独立性的中央银行对通胀嫉恶如仇,偶尔大弹紧缩反调,但在绝大多数时候、绝大多数地方,财政政策的“GDP崇拜”和“冲动本能”总是难以遏制、显露无遗。更重要的是,隔离式的政策指派进一步切断了政策间的相互约束和相互抑制,跛行的政策组合让“看得见的手”一步步滑向失控的边缘。

经济学对均衡的浪漫情怀和对增长的潜在贪婪,直接导致了全球经济“赤字化”增长的历史潮流,这一模式的难以为继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债务危机的爆发。而欧洲之所以成为债务危机的重灾区,过度的福利政策、老朽的人口结构和僵化的税收政策仅仅是浅因。深层原因则在于,其政策搭配的“跛行”程度尤甚,财政非一体化和货币一体化的对立,既给了欧洲各国更大程度透支财政潜力的搭便车激励,又使得货币政策的约束力缺乏必要的微观基础,政策组合上的参差不齐给贪婪以更大空间,进而诱使欧洲债务风险从隐性走向显性,并最终行至崩溃。

数据不会撒谎。1992~2010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的平均值仅为1.62%,大幅低于同期全球经济增长率,这种萎靡让欧洲各国政府的增长需求、赤字倾向更趋强烈,期间欧元区财政赤字的GDP占比均值高达3.24%,让《马约》3%赤字上限的约束在十年时间里形同虚设。甚至在产出缺口大于零,即明显产能过剩的2006~2008年,欧元区财政状况依旧表现为入不敷出,表明其赤字倾向已然深入骨髓。

篇4

摘要近年来,地方高校面临着贷款本金到期的还款压力,各高校财务风险已日益突显,给各学校正常发展带来了困难。虽然政府已于2011年通过财政拨款、补助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目前的窘境,但积极探索出化解高校贷款风险的对策已成为高校财务管理者尤为紧迫的工作。本文以A省属高校为例分析了地方高校贷款形成的类型、原因,并就防范高校贷款风险提出几项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地方高校财务风险控制对策

一、背景分析

本世纪初,各高校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解决扩大办学规模所带来的经济资源紧缺的问题,普遍采取了银行贷款等各种措施来筹集资金。2006年以来,随着贷款还款期的到来,各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已清醒地认识到贷款办学是一种风险行为,它不仅给高校带来经济利益,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缓和经济资源紧张的局面,又是加快学校发展的有效融资手段,但是债务超过学校的自身偿债能力,也会危及到学校的经常性开支与可持续发展,使学校陷入财务困境,进而遭受损失,甚至影响学校形象,降低学校资信度,给再融资带来困难,并造成资金链断裂,给学校造成财务危机。因此,探索化解高校财务风险的对策尤为紧迫。

目前,地方高校财务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一)高校贷款总额持续增长

2006年A省属35所高校负债总额为67.40亿元,其中银行贷款的累积余额为66.80亿元,平均每年递增39.88%;负债总额中银行贷款在2005年末为57.74亿元,2006年达到66.80亿元,平均每年新增贷款12.44亿元,平均每年递增72.95%。

(二)部分高校资产负债率较高

2006年A省属35所高校平均资产负债率为30.70%,但有4所高校资产负债率超过60%。

(三)债务率明显偏高

学校债务率,即学校年末对外负债总额占学校年经费收入的比重,是反映学校债务信用的高低,表明当年学校对债务的承受能力。过高的债务率降低了学校的信用程度,并反映了学校承受着巨大的到期偿还本金的压力。目前A省属高校平均债务率为133.36%,有16所院校的债务率超过100%,其中有8所院校超过了200% ,最高的为345.25%。

(四)个别院校偿债率偏高

偿债率是反映学校对外负债能力的另一个指标,即学校年到期债务还本付息额与学校收入之比。目前A省属35所高校平均偿债率为14.65%, 但也有个别院校的偿债率偏高,甚至超过了50%。

(五)资金储备能力普遍不足

学校资金储备能力是指年末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资产可供正常支付的周转月数。目前A省属35所高校平均资金储备能力为-1.95,表明省属院校的资金储备能力普遍不足,资金储备缺口较大。

(六)部分院校收支比例失衡

学校的收支平衡比是指学校本年度经费总支出与经费总收入的比值。目前A省属35所高校平均收支平衡比为97.17%,其中有13所院校收支平衡比大于100%,占院校总数的37.14%。个别院校收支比相当高,比如某大学收支比高达143.79 %。

(七)少数高校垫付资金偏大

垫付款占年末流动资金比重是指学校年末应收及暂付款总额占学校全部流动资产的比重。数值越大,说明学校的财务风险越大。目前A省属高校平均垫付款占年末流动资产的比重为37.09%,其中有17所院校垫付款占年末流动资产比重大于40%,占院校总数的48.57% 。地方高校在如此形势下,逐渐显露出以下影响高校健康发展的贷款风险。

二、贷款风险类型分析

高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内部不确定风险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实际财务状况与财务目标发生负面偏离的可能性称为高校贷款风险。关于高校贷款风险,从总体上看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一)高校贷款引发财务状况失衡风险

高校由于大量贷款,超出了负担利息支付的能力,高等学校的流动资金是有可能短缺的,可能出现发不出工资或不能维持日常开支、工作正常运转的风险,如此将势必导致高校财务在运行中失去平衡。

(二)贷款资金运作失误的风险

贷款资金由于在调度、投放等过程中,因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资金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的现象。例如,学校在使用贷款资金的过程中易出现过于集中使用贷款资金或挪用专项贷款资金的行为,而且,资金运作还受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的影响,可能出现不确定的贷款资金运作失误风险。

三、贷款风险成因分析

高校贷款风险,是指与高校在正常的运营过程中筹集借入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高校贷款的形成有多种原因,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究其根本,是各方面利益的驱动。

(一)高校基建规模过大引发巨额贷款

目前A省属高校正在规划或正在建设新校区,计划征地、建设新校舍等据测算需投入资金121.65亿元,各学校目前筹措了基本建设资金67.25亿元,其中银行贷款38.27亿元,占59.9%;学校自筹17.44亿元,占8.4%;政府投入0.7亿元,占1.5%;社会企业投入5.63亿元,占8.4%;政府投入0.7亿元,占1.5%。高校征地后的基本建设支出巨大,仅靠财政拨款往往难以满足基建需要,贷款成为首要选择。然而,大额贷款、高利率产生的巨额利息,导致有些高校到期无力偿还贷款的本息,有的学校为了偿还贷款,只有借新还旧,对高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高校规模的极度扩张,新校区建设的资金需求,是导致高校债务负担加重的主要原因。

(二)改善教学条件投入巨大

近年来,本科教学评估达标对各高校的生师比、教学经费年均增长率、生均教学经费投入量、生均教学设备费、生均校舍面积、生均运动场地面积、生均用地面积等都有明确地规定。一些高校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不得不采用贷款方式添置图书仪器设备,增加对教学的投入。由于地方财政拨款有限,是教育部属院校的1/3,而评估指标均按照教育部院校的标准设定,无形中对地方普通高校更是“雪上加霜” 。为了保证教学评估的顺利完成,在资金筹措上,向银行贷款成为主要途径。然而,高利率、大额贷款产生的巨额利息,成为学校的沉重负担,严重阻碍着高校的进一步发展,甚至成为将来高校办学效益的巨大障碍。

(三)高校筹资体系不完善

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高校发展必须建立依法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新机制。除国家财政拨款外,高校可以通过收费、税收减免、产业、社会捐赠、基金、科研、贷款、利息等手段多渠道筹措资金,贷款只是其中一种筹资渠道。由于一些高校校办企业管理机制不合理,管理不规范,校办产业自我发展受到很大制约,多数校办产业无法盈利。另外,由于观念影响,学校很难得到社会各界的捐助,向社会筹资的道路进展缓慢。还有一些高校扩大办学仅仅依靠银行贷款,甚至抱有“只还息、不还本和“等、靠、要”的思想。同时,银行方面由于对高校贷款风险认识不足,客观加剧了高校负债的产生。

(四)利息支出增长过快

随着学校贷款资金量的逐年增加,利息支出已成为学校不可小视的一笔支出,根据测算,A省属高校贷款利息支出约为3.85亿元,占学校学费收入的15.75%。学校巨大的利息支出直接挤占了正常的事业支出,给学校每年正常事业维持费的资金安排带来一定的风险,存在到期贷款本金清偿的财务风险和学校长远发展人员收入稳定或递增的财务风险。因此,关于教育事业收入增加的这一部分有多少能用于还贷,还应细致测算,审慎考虑。

四、解决贷款风险对策分析

(一)完善办学体制的同时调动高校管理与投资的自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原有的教育配置方式发生裂变, 也要求高等教育的融资和投资体制跟着变化。如果高等教育办学单纯依靠国家和政府拨款,财政必然无法支撑,更严重的财务危机也会日渐突现。所以应充分调动社会投资体投资办学的积极性, 形成多种力量投资办学的新体制和新格局。

(二)积极争取中央与地方财政拨款改革财政投入的方式

由于教育的准公共品性质和教育的公益性, 要形成一个有效的高等教育系统需要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投入。[1] 政府对于高校的拨款, 体现了高等教育的公益事业特点。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服务, 肩负着培养国家急需高级人才的重任。政府作为直接、最大的受益者, 对于高等教育有“社会责任”, 必须为高等教育的发展筹措经费。不论高校如何通过多渠道融资, 政府都应该是高教最主要的投资者, 都不能减少自己作为主要投资者的责任和义务。

(三)改革中央与地方财政投入的方式

目前高校经费拨款实行“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的分配方式。对于如何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拨款体制, 王光宇、徐晓辉在《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革新》中指出: 在方法上, 引入绩效预算,对高等学校的所有拨款使用的效益、效率和质量进行评估。在方式上, 应改变现行拨款体制,由政府直接向高等学校拨款的方式, 改为由专业绩效评估委员会负责拨款。该委员会由专业人员和高校评估委员会组成, 具有很高社会公信力。委员会可根据高校综合评估结果作为拨款依据,委员会拨款要程序公开、透明, 结果对外公布,受社会舆论监督。政府根据拨款委员会的拨款方案向高校拨款, 加强对高校拨款使用情况的全程监督, 按实际使用效率, 作为今后拨款的重要依据。

(四)拓宽高校市场融资渠道

高校应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发挥自身优势, 搞好科技开发与多向合作,提供多种形式的有偿服务, 增加学校经费收入, 并努力争取国际资金的投入。众所周知, 高等学校具有较强的“科技优势”。大批的科技专家、先进的实验设备, 以及大量的科研课题、技术攻关项目、技术咨询等都等同于科技优势和较强的竞争能力。这个过程也可以为高校获得可观的资金收入。另外, 还可通过发展校办企业, 以企业利润来补充经费。

(五)规范高校贷款, 建立债务危机预警机制

建立高校债务危机预警机制,就是把风险预警机制引入高校内部,让高校责任人、职工共同承担风险责任,使责、权、利三者真正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本文在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基础上,以26个财务比率指标分为四类构建针对与高等学校的财务指标评价体系,并借助于SPSS统计软件的因子分析工具,寻求9个互不相关的、且包含了原始指标接近85%的信息的公因子(F),利用这9个因子的得分矩阵作为原始数据,运用判别分析工具,建立具有省属高校地方特色的债务危机预警模型――地方高校费歇(Fisher)判别函数(Q)。由于篇幅有限,模型建立过程省略,现仅判别函数列示如下:

无警类:

Q1=0.342F1+0.561F2+1.369F3-2.607F4-0.739F5+3.560F6-2.108F7-3.024F8-3.146F9-7.676

轻警类:

Q2=0.479F1+0.808F2-1.143F3+2.909F4-1.162F5-3.448F6+1.034F7+1.605F8+2.885F9-2.256

重警类:

Q3=0.190F1-0.385F2+0.178F3-0.575F4+0.036F5+0.674F6-0.033F7+0.029F8-0.520F9-1.614

巨警类

Q4=-0.118F1-0.977F2+1.091F3-3.124F4+5.469F5+3.056F6-0.711F7-2.116F8-2.657F9-10.869

将各高校的因子得分代入上面4个判别函数模型,进而确定其所属类别:对计算出的4个数值Q1, Q2, Q3和Q4进行比较,若Q1值最大,则该高校应归入无警类;若Q2值最大,则该高校应归入轻警类;若Q3值最大,则该高校应归入重警类;若Q4值最大,则该高校应归入巨警类。

将地方财务数据代入以上判别函数,判别结果显示财务状况优秀属于无警的高校有4所;财务状况较好即属于轻警的高校有8所;财务状况较差即属于重警的高校有22所,财务状况极差,风险很高的有1所。

通过建立的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各高校就可以确定其所属类从而可以预报其警情,及时并有效地揭示高校在财务运行中的潜在风险,以便各级领导及时做出相应对策。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地方高校财务风险的分析和对策研究,并拟通过一系列财务风险指标的数据监测,提出构建债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初步构想,对地方高校财务资金运作风险边界作出不同程度的预测、分析、监控、诊断和矫正,提供相应的控制和防范措施,明确高等学校未来资金投入产出上努力的方向,促使高等学校在快速发展中努力做到管理工作制度化、投资决策科学化、操作程序规范化、运行风险最小化。

参考文献:

[1]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教特别工作组.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 危机与出路.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刘觅.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经济.2008.10:98~99.

[3]杨周复,施建军.大学财务综合评价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钟冲.高等学校财务风险预警分析与应用.优秀硕士论文库.2004.10.

篇5

2009年11月25日,迪拜世界(DubaiWorld)宣布重组,并要求延期偿付债务,“迪拜债务危机”爆发。尽管迪拜环球港口(DPworld,以下简称“DPW”)不在债务重组之列,但其作为迪拜系重要组成部分,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2005年到2006年间,DPW实施的两起天价并购曾轰动业界,将当年港口并购活动推向,对全球港口并购走势及行业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迪拜债务危机的爆发,也许是反思当年并购功过的一个契机。在当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热潮中,包括港口行业在内的大型企业均在酝酿或已经开始实施海外并购战略,以DPW为切入点,回顾港口业并购历史及其绩效,也许可以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全球港口业并购历程回顾

(一)港口产业与港口运营商的成长

港口作为一个行业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但长期以来,鉴于其基础设施的特性,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港口作为非盈利性行业,由政府机构直接管制和运作,直到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自由化和民营化浪潮的兴起,港口民营化才逐渐开始,私人部门在港口业的投资与经营才逐渐增加,港口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才形成。

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伴随着港口民营化的浪潮,一批大型的独立港口营运商应运而生并迅速壮大起来。如今全球主要的港口运营商大多发端于1970年代以后,如全球最大的港口运营商和记黄埔(HPH)成立于1977年,第二大港口运营商新加坡港务集团(PSA)自1970年代开始在新加坡起家,第四大港口运营商迪拜环球港口(DPW)1979年才开始建设自己的第一个码头项目。

(二)港口业并购历程

与一般行业经历了五次并购浪潮不同,年轻的港口产业大规模并购时间并不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起步阶段(80年代到1996年)。此阶段,各大港口运营商均着力巩固母港市场,无暇进行跨区域甚至跨国的并购交易。据SDC的不完全统计,在此期间并购交易金额62.55亿美元,共242宗,并且很少重大轰动性并购事件。

第二阶段为发展阶段(1997-2004年)。自1997年起,HPH、PSA等行业领先者均开始大规模对外扩张,奠定行业地位的大型并购活动均发生在这一时期。如1999年,HPH收购鹿特丹ECT;2001年收购菲律宾的ICTSI;2001年,PSA收购欧洲的HNN。从1997年到2007年期间,共发生了606宗并购事件,并购交易金额达到186.87亿美元。

第三阶段为阶段(2005-2007年)。此阶段并购空前活跃,并购金额和宗数均创纪录,仅三年时间并购交易额即达416.5亿美元,并购宗数达346宗。并且,单笔并购的金额及影响也达到空前高度。DPW是这一阶段并购潮中无可置疑的领导者,其大手笔收购CSX、P&O等均引起行业轰动,不仅以天价收购树立了行业并购估值的新标杆,而且对全球港口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

二、全球港口业并购的特点

港口是航运业的重要配套设施,作为基础设施行业的组成部分,港口业并购呈现出一些特点。

(一)并购的国际化程度高

港口是全球物流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贸易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英国,95%的对外贸易量是通过港口而到达国际市场的,中国90%以上的外贸也是通过港口完成的。作为承担全球贸易的主力运输方式,航运业是诸种运输方式中全球化程度最高的,而服务于航运业的港口,投资与布局也呈全球化格局。因此,相比一般的行业及交通运输中公路、铁路、机场等子行业,港口业的全球化程度都明显较高。

与此相应,港口业并购的全球化特征也很突出。根据Thomson公司并购专业数据库SDC的资料,从1980年到2007年的1235宗并购案例中,跨国并购有489例,占40%,其中在2005-2007年并购期的346宗并购案例中,跨国并购占142例,占41%。并且,跨国并购的参与主体行业地位、交易金额、影响程度等均显著高于国内并购。

(二)政府介入程度深

港口是国家对外的门户,具有不同于一般产业的重要战略意义。许多国家对外资收购本国企业和资产,特别是涉及国家安全的港口、能源、电信等重要基础设施,都设置了严格的审查程序,甚至在本国企业面临被收购的威胁时还直接出面干涉。

2006年2月,DPW收购英国铁行港口集团(P&O)全球业务,其中包括美国纽约、新泽西、巴尔的摩、新奥尔良、迈阿密和费城等六个港口的业务。但是,在美国国会和六个港口所在州政府的坚决反对下,DPW被迫放弃对所收购的美国六个港口业务的接管,将其完全转让给美国公司。印度规定,外国公司竞标1亿美元以上的港口和航运项目必须要通过安全资格审查。2004年和2005年,印度政府部门曾以“国家安全”的理由,拒绝香港的和记黄埔竞标尼赫鲁港的集装箱码头项目与孟买集装箱码头项目的投标。同时,鉴于港口是战略性资源,以跨国并购的方式获取港口资源,对母国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母国相关资源匮乏的情况下,此意义更加突出。因此,从事港口业跨国并购的公司往往具有政府背景,会受到本国政府的资金等多方面支持,其收购动机并非纯粹出于商业考虑,其收购行动也并不完全遵照商业规则。如DPW是阿联酋迪拜酋长国政府企业DubaiWorld旗下公司、PSA是新加坡政府控股淡马锡旗下公司,这些运营商在全球范围纵横捭阖,背后均得到了其本国政府各种方式的支持。正因为如此,2005年到2006年间,在对英国老牌港口运营商P&O的并购争夺战中,DPW和PSA才可以轮番报出天价,最终以DPW胜出而告终。

(三)在并购主体中,投资类企业及金融资本比重高

与一般行业相比,投资控股企业及金融资本在港口并购交易中所占比重较高。根据SDC的统计,在1980-2007年的港口业并购中,港口运营商之间以及船公司等上下游企业的并购合计占42%,投资控股企业及金融资本的并购占约40%。近年来,金融资本对港口企业的并购越来越多,特别是私人股权投资(PE)、养老基金、保险资金等金融机构,以及一些中东背景的石油资金,这些投资者的介入,极大地活跃了港口并购市场,成为掀起2005年以来港口并购空前的重要推手。港口行业之所以吸引这些投资者加入,主要是因为其作为基础设施行业具有

相对垄断性,市场竞争相对缓和,业务增长稳定,现金流充沛,投资回报可控。

三、DPW并购案例剖析

在港口业短暂的并购史上,DPWorld无疑是最令人瞩目又最富争议的一家公司,其依靠几宗天价的并购而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区域运营商一跃成为全球第四大码头运营商,又因在近期的迪拜债务危机中受到波及而再度备受关注。

DPW是DubaiWorld下属的上市公司,DubaiWorld在其中持股约77%。DubaiWorld由迪拜政府全资所有,是迪拜政府进行全球投资的旗舰公司,也是近期迪拜债务危机的主角。

DPW的港口业务起始于1972年,直到1999年其业务均局限于阿联酋本土。1999年到2004年,DPW开始对外扩张,扩张的区域主要在临近的东非、南亚、东欧等新兴市场。截至2004年底,DPW在阿联酋、沙特、罗马尼亚、吉布提、印度五个国家经营六个集装箱码头,成为一个区域性的运营商。

2004年底到2006年初,DPW以被业界称为“天价”的代价收购CSX和P&O,从而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集装箱码头运营商之一。CSX和P&O的并购是DPW发展过程中的惊险一跃。在进行这两项收购时,DPW本身的财务资源并不充足,收购CSX所需资金相当于其全部总资产,收购P&O所需资金相当于其总资产的两倍,净资产的六倍多。

(一)收购CSX

2005年2月,DPW以高价击败竞争对手HPH、PSA等,收购美国环球货柜(CSX),收购代价为12.35亿美元。CSX当时是全球排名前十位的码头运营商,主要资产位于亚洲和南美,包括七个已经运营的码头和三个在建或规划之中的码头。CSX2004年底账面总资产8.29亿美元,净资产6亿美元,DPW的收购价格12.35亿美元,相当于市净率(PB)2.06倍。

CSX2003年的营业额约3亿美元,净利润不超过5000万美元,DPW的收购价格相当于市盈率(PE)24倍。而当时,市场上非上市港口资产交易价格范围为PE10—15倍。

总之,在当时看来,此收购创造了码头资产价格的新纪录,明显超出了当时市场普遍的预计水平。

(二)收购P&O

P&O原是伦敦交易所上市公司。2005年11月,DPW出价每股443便士,启动全面要约收购,总价约合33.3亿英镑,比当时股价溢价近50%。11月底,P&O曾同意此收购计划。之后,PSA出价每股470便士参加竞购。DPW随即将出价提高到520便士,迫使PSA退出。2006年3月,DPW以72亿美元的代价完成对P&O收购,P&O从伦敦交易所退市。

P&O当时是全球排名前五位的码头运营商,在十个国家拥有三十二个已经运营的码头。其账面总资产43.05亿美元,账面净资产15.07亿美元,收购价格72亿美元,相当于市净率4.8倍。

2004年,P&O营业收入22.7亿英镑,港口业务EBIT1.54亿英镑,港口业务EBITDA2.39亿英镑。收购价格相当于2004年EV/EBITDA18倍,相当于2004年EV/EBIT28倍,市盈率则超过30倍。

因此,当时DPW的出价超出市场最大胆的预测,将全球港口资产估值推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三)并购绩效分析

1战略效果

第一是奠定行业地位。对CSX的收购完成后,DPW的港口业务扩展到十个国家的十四个码头。特别是进入亚洲核心的香港和南美市场,成功地从一个区域性码头运营商转变为全球性运营商。而收购P&O后,DPW港口业务扩展到二十四个国家的四十九个码头,一跃成为全球前五位的码头运营商。

第二是推动全球网络布局。CSX和P&O码头资产质量良好,且填补了亚洲、南美、澳大利亚、中国内地、欧洲等当时DPW空白的区域市场。收购完成后,DPW成为地理布局最多元化的码头运营商。

第三是获得人才及管理能力。CSX和P&O均拥有大批港口管理人才,两者特别是P&O拥有港口行业最先进、最成熟的码头管理经验,弥补了DPW在全球化码头管理方面的欠缺,极大地提升了DPW码头的运营核心能力及国际化能力,为今后进一步扩张奠定了基础。

2财务效果

一是拉低了盈利能力。在收购CSX后的2005年,DPW收入增加了46%,但净利润下降4%,净资产收益下降近13%,净利润率下降近19%。2006年,收购P&O后,营业收入增加了四倍多,但EBITDA、EBIT和净利润的增幅依次递减,净利润仅增加了不到40%,净利润率则下降约27%,净资产收益率下降近18%。

二是增加了负债压力。2005年收购CSX耗资超过12亿美元,2006年收购P&O耗资超过72亿美元,两次收购均主要依赖贷款。收购CSX使得其负债增加了六倍多,资产负债率高企,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低于安全水平。在实施收购P&O前,DPW的财务状况不足以从银行取得所需贷款,为此2006年母公司DubaiWorld向其增加注册资本64.5亿美元。由于母公司的支持,两起天价收购行动并未从根本上恶化公司的财务状况,但增加了母公司财务压力,在金融危机中,DubaiWorld终于支持不住,爆发债务危机。近期,DPW已寻求通过出售部分码头资产,以换取现金,用于缓解债务压力。

总体看,DPW的并购活动从战略上是成功的,但由于出价较高,且过分依赖财务杠杆,为金融危机中陷入困境埋下祸根。

四、结论与启示

从以上分析中可得出如下结论:

首先,跨国并购是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实现超常规扩张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在跨国扩张时,新建项目不仅周期长,而且会遇到政府审批、市场培育等诸多现实困难,在合适的时机实施并购可能事半功倍。

其次,从短期的财务效果看,港口业并购没有改善企业的盈利,甚至在很多时候会降低企业盈利能力,特别是收购溢价过大时。

篇6

(一)急于求成的制度转轨带来了超重的历史债务。1995年国务院了《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标志着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从现收现付制开始向“统账结合”的模式转变。在转制过程中,由于“老人”和“中人”的退休金权益并没有以养老金的形式形成积累,于是就出现了“转制成本”。由于统筹基金无法填补这一缺口,所以我们就采用了混账管理的模式,统筹账户挤占个人账户资金,实行个人账户的空账运行。

(二)基金征缴不力导致的新债务。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是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核心。但基金征缴不足已是不争的事实,这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其一,基金征缴中的“打折征收”,导致了“新隐性债务”。目前,我国一些地方对社会养老保险缴费采取“优惠征收”、“打折征收”的办法,加上我国在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等方面存在的“政策漏洞”,形成新参保人员“缴费少、受益多”的财务失衡状态,“新隐性债务”正在大面积生成。

其二,社会保险费拖欠、拒缴严重,养老保险基金征缴率低,导致供款不足。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2001年1月8日全国企业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千万元以上的有20余家。国务院体改办宏观司2000年5月的相关数据显示,当时全国累计发生企业欠缴养老金已达376亿元。另外,参保不缴费的情况比较严重,有的省区高达20%,全国总计达800万人。

(三)人口老龄化、高龄化趋势,养老保险基金负担系数提高。人口老龄化是全球问题。但我国由于人均寿命的延长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老龄化问题尤为严重,并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即相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我国的老龄化速度是最快的;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是在人均收入水平最低的条件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所以,我国当前面临的老龄化形势最为严峻,其对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财务平衡的冲击也最为严重。

(四)提前退休带来的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剪刀差。由于提前退休现象对养老保险基金具有少缴多支双重侵蚀,所以成为当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务危机的主要根源。

(五)基金投资管理不善,无法满足养老保险基金刚性调节增长的需求。目前,我国的养老基金几乎全部用于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受银行存款利率不断下调及国债期限结构的影响,基金收益甚微,保值增值困难。个人户收益也不理想。以辽宁的试点为例,2002年底个人户基金全年收益率只有2%,2003年通过协议存款等方式,个人户基金年收益率提高到了2.45%,但都远低于7%的平均工资增长率水平。在滚存结余基金的管理方面,也存在管理不善、使用不当的问题,挤占、挪用、虚报、冒领养老保险基金的情况比较严重。

二、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建议及对策

(一)变当前的“统账结合”制度为“统账分离”制度。统账结合模式下的混账管理导致了空账问题,空账的恶性循环是本质上的现收现付,既有可能导致即期养老金待遇的扩张性支付,也无法应对老龄化危机,同时还会阻碍劳动力正常流动。因此,必须实行“统账分离”制度,推行个人户“实账化”,并完善个人账户的有效管理,利用社会和市场的力量,提高个人账户的经济效益,使个人账户资金能够名副其实,能够有效地化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债务危机。统账分离后统筹基金的资金支付缺口通过盘活国有资产(包括居民的福利住房)等方式筹集资金解决。

(二)加强基金征缴工作。一方面要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资金来源。扩大全社会参保范围有利于筹措资金,而且还可以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稳定社会。因此,只要符合参保条件,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企业、集体企业、事业单位、非公有制经济、自由职业者等都应作为扩面的范围和重点,做到应保尽保。在养老保险征缴方面,新经济组织的职工要和国企职工一视同仁;另一方面要规范征缴基数,杜绝渗漏。目前,参保单位通过瞒报、漏报缴费工资基数逃费的情况比较严重,抽样测算过程中发现,1999年缴费工资比1998年降低了5.7%(下降545元),而统计局统计的平均工资增长了11.6%。根据全国参保单位缴费工资与平均工资的统计比较,前者比后者也低了10个百分点。如果将参保单位缴费工资基数严格核实,至少可以使基金增收10%。

(三)尽快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建立方便合理的社会养老保险跨省区转移机制。如果社会养老保险实行全国统筹,统一管理,可以建立便于跨地区转移养老保险关系的机制,工人不论转移到什么地方,都可以凭卡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则将根本解决因工人流动性而造成的社会保险关系难以转接的问题。

(四)应当杜绝提前退休。可以通过改革基础养老金的计发办法,实行替代率随缴费年限浮动来杜绝提前退休。如,以缴费15年作为“门槛”,缴费15年可领取社会平均工资的15%作为基础养老金,每多缴费一年多领1%,如果恶意中断缴费,按照离退休年龄差几年停缴的办法,一年扣0.3%。

篇7

[论文摘要]个人破产免责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本文从温州民间借贷危机中企业家遭遇的困境切入,提出建立个人破产免责制度的重要性,介绍了个人破产免责制度的含义、价值和功能,主张我国应该尽快完善个人财产申报登记、个人信用体系、立法和司法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等各项配套措施,构建适合国情的个人破产免责制度。

[论文关键词]个人破产 免责制度 债务人

先从笔者办理的两起借款纠纷案件中企业家的遭遇说起。

1.企业家贾某,现年52岁,拥有三十多年的办企业经历,现名下拥有三家公司,2011年下半年以来,由于企业规模扩张过快、国家信贷收紧等原因,其企业陷入困境,共欠十二家银行的贷款,总额超过2亿元,其本人、儿子、女儿房产均被法院查封,他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幸运扛过去了,2011年以来的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将把他彻底打垮。

2.企业家叶某,现年50岁,经营家具行业多年,名下现有两家家俱公司,由于公司扩展经营需要,叶某以每月5分、6分的高利息从民间融资,过高的融资成本终于压垮企业和他的家庭,他自己的房子已抵押给银行,姐姐、弟弟都因为其借款担保成为被告,妻子与他已离婚,亲戚朋友都对他避而远之。

另据媒体报道,2011年下半年以来的温州民间借贷危机中,多家企业老板逃跑、企业倒闭,2011年9月份就发生26起,并发生3起因债务危机老板被逼上绝路而跳楼自杀事件,造成2死1伤的恶果。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人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走遍千山万水,吃了千辛万苦,逐渐在民间积累起大量财富,温州模式引人注目。温州人创业有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抱团,整个家族、亲戚朋友的钱全部集中起来,这一方面放大了资本的力量,另一方面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风险也随之扩大,一旦投资经营失败整个家族都会受到影响。此次的借贷危机中,温州企业家遭遇了以往30多年来最为沉重的打击,许多企业家经济崩溃,结发夫妻离婚,子女亲戚亦被牵连,债权人逼债上门,发生拘禁、殴打、绑架债务人等非法讨债行为。从年龄上分析,这些倒下的企业家很多年近中年,创业的黄金期已过,东山再起的可能行不大。从欠债规模上,不同于以往的个体户、小微企业,此次倒下去的很多是中等以上的企业,欠债金额动辄上千万元,企业家个人和亲戚朋友的资产均被处置,缺乏东山再起的资本。同时法院受理的民间借贷案件数量激增,大量生效裁判得不到执行,国家司法的权威受到蔑视和对抗。为解决上述问题,应尽快建立个人破产免责制度,这是给予勤劳诚实经营却不幸资不抵债的企业家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一、个人破产免责制度的含义

个人破产免责制度,又称债务豁免,是指破产债务人在破产程序终结后,对其未能依破产程序清偿的剩余债务,免除其继续清偿的责任,其目的是让债务人在今后的生活中摆脱因过去不能还清的债务产生的包袱,以鼓励破产债务人在经历破产之后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的经济活动,从而为个人和社会创造更多的、新的财富。

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个人破产免责制度。1906年,清末制定了第一部破产法《破产律》,该法第66条规定“如破产人确有破产理由,则在偿还债务的十分之一时就可给予免责”,该法当时受到商部财政处反对,于次年被废止。1935年通过的《中华民国破产法》第149条规定“破产人除犯诈欺破产罪而受刑之宣告者,一般在依调协或破产程序还债之后,其不能偿还部分视为消减”,该法标志着我国近代破产法律制度初具规模。1994年,我国开始组织新破产法的起草工作,历经12年,于2007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不过新《破产法》仅适用于法人企业,不包括个人破产制度,被称为“半部破产法”。其实在新《破产法》的起草过程中,曾经考虑将个人破产制度纳入。2004年的一审稿中,包含有个人破产的有关内容,但是后来的二稿、三稿又把个人破产部分拿出来了。立法机关认为我国缺乏比较完备的个人财产登记制度和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将个人破产纳入破产法调整的时机尚不成熟。

二、个人破产免责制度的价值和功能

个人破产免责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只要市场经济存在,就会有竞争,就会有优胜劣汰,就会有破产。

(一)个人破产免责制度可以保证所有债权人更加平等而有效地受偿

债务人有限的财产如何分配是破产中最重要的问题。破产制度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公平合理地分配财产。在缺乏个人破产制度情况下,谁先起诉到法院,谁先得到受偿的可能性越大,这导致各个债权人都运用各种关系要求法院尽快走完诉讼程序,快速查封、扣押债务人财产,产生了诉讼竞赛,于是留给后起诉的债权人的财产极其有限,违反司法的公平、公正、正义原则。

(二)个人破产免责制度可通过免责或重整程序实现对债务人的救济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中小企业主由于从银行贷款难度大,以个人名义从民间融资变得相当普遍,如果经营失败,企业主往往背负巨额的债务,出现资不抵债。实行个人破产制度,免除这些努力、诚实而又不幸的经营者的全部或部分债务,从个人看,可以避免其个人陷入一辈子负债的窘境,从整个社会看,可以保护人群的创业积极性,有利于社会财富增加。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按揭分期付款买房、购车等现象普遍,信用卡“卡奴”一族不断壮大,我国同时也是自然灾害频繁多发国家,房屋等主要财产等很可能在灾难中完全损毁,出现个人破产的几率很大,个人破产免责制度有利于债务人放下沉重的债务包袱,从而实现新生。

(三)个人破产免责制度平衡各方利益,有利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破产制度的本质就是对债务人财产概括地、一般的强制执行,使破产债权得到共同满足。个人破产免责制度既可以使债务人获得破产保护,也有利于债权人得到公平有效受偿。个人破产免责制度的缺失与法院执行难有很大关系,之前的判决书可能得到全部执行,在后的判决书则可能成为一纸空文。由于不能有效地进行公力救济,部分债权人便自然而然选择私力救济,采取绑架、威胁、非法拘禁等非法手段,这将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的安定与发展。如果建立自然人破产免责制度,部分执行难案件就可转由破产程序得到彻底解决,而不致逐渐扩大和蔓延以致产生社会不安定因素。

个人破产免责制度已经成为很多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基本民事制度,我国是为数不多没有个人破产免责的国家之一,从与国际规则接轨看,我国有必要早日建立个人破产免责制度。

三、相关配套措施的完善

在面对更多经济风险的今天,只允许企业破产的法律制度已经不能适应中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应该尽快完善各项配套措施,构建适合国情的个人破产免责制度。

(一)完善个人财产申报登记制度

破产债务人可能会通过隐蔽财产来逃避债务,因此必须完善个人财产的申报登记制度。一是完善我国法人和社会保障机构对城镇居民支付个人收入的申报制度,二是完善对居民其他个人财产收入的申报登记制,可建立一个专门机构,对每位公民设立唯一的账户和税号,并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统一的管理,对公民的银行存款、房产、车辆、股权等信息应当做到全国联网查询和管理。

(二)完善个人信用体系

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是个人破产免责制度的重要基础。我国现阶段的个人信用体系起步晚但发展迅速,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涉及6亿人的银行信贷信息、住房公积金、参加保险等个人信用信息。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当前个人征信体系还有很大差距,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完善个人信用信息征集、评估、数据库管理等配套法律制度,建立个人信用风险防范机制等。

(三)个人破产免责制度相关立法体系的构建

尽快出台中国的个人破产法,或者国务院先行出台个人破产条例。建立个人自由财产制度,为破产债务人保留必要的财产,维护其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建立失权复权制度,限制破产债务人一定期限内高消费、离境、从事特定职业等,对于破产债务人清偿全部债务或完全履行重整计划后向法院申请复权的,应当予以准许,或根据欠债规模、破产事由等规定时间长短不一的失权期。

(四)个人破产免责制度相关司法体系的构建

在适用个人破产免责制度后,肯定会有大量的个人破产案件涌现法院,这对于法院系统是一个挑战,现有的司法体系难以适应,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一是建立专门破产法庭。破产案件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其程序比一般的民事案件也要复杂,可在法院设立专门破产法庭来审理破产案件。二是建立破产案件庭外和解谈判机制。对于债权人和债务人在第三方主持下的庭外和解进行法院确认,一旦双方协商不成则及时转入司法程序。

篇8

[论文摘要]着重从金融监管制度缺陷、超前消费陷阱和对自由经济理论的过度迷信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美国金融危机的起因,对如何维护我国的金融体系稳定和安全具有借鉴意义。

近年来美国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爆发,房地产业严重衰退,造成一连串重大金融事件,比如:美国政府托管“两房”(房地美和房利美)、美林被收购、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等,由此引发全球股市大跌,中国股市上证指数也跌穿2000点。全球金融领域面临严峻挑战,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认为,当前这次金融危机的严重性,已经超过上个世纪30年代美国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包括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美国金融系统,无论是发达程度、透明度、监管力度,还是融资规模、金融产品多样化等都堪称世界之最,为什么目前出现了这种日益严重的金融危机呢?我们对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原因做了深入分析。

一、金融监管制度缺陷

美国金融危机表面上看是由住房按揭贷款衍生品中的问题引起的,深层次原因则是美国金融业严重缺乏监管,内部管理机制失误造成的。美国从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推出了许多金融衍生产品,这对繁荣金融市场和市场经济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衍生产品太多,加大了投机风险,而与此有关的风险预警机制及防范措施却未能跟上,从而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祸根。美国本轮金融风暴是次贷危机进一步延伸的结果,而次贷危机则与美国金融机构在金融创新中过度利用金融衍生品有关。

在各种可能导致金融危机的因素中,美联储政策的失误可能是较为严重的一个危机因素。在格林斯潘主持美联储期间,特别是在2000年到2005年之间所采取的低利率货币政策在美国经济和金融体系中埋下了危机的种子。长期的低利率给美国经济带来了三大负面影响:一是扭曲了信贷市场和房贷市场,二是减少了居民储蓄,三是加剧了美元的贬值。低利率促使美国民众将储蓄拿去投资资产、银行过多发放贷款,这直接促成了美国房地产泡沫的持续膨胀;而且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还“诱使”市场形成一种预期:只要市场低迷,政府一定会救市,整个华尔街弥漫着投机气息。然而,当货币政策连续收紧时,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低信用阶层的违约率开始上升,由此引发的违约狂潮开始席卷一切赚钱心切、雄心勃勃的金融机构。庞大的赤字需要有大量外国资本的弥补,结果是美国的资本账户逆差大幅度增长,加剧了经济失衡的风险。一旦出现经济波动,引起外资撤离,美国就难免陷入一场金融危机。

二、超前消费陷阱

美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主要依附于消费,使得经济基本面发生了问题。为推动经济增长,政府鼓励寅吃卯粮、疯狂消费,引诱普通百姓通过借贷消费。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利率不断走低,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产品创新速度不断加快,加上弥漫全社会的奢侈消费文化和对未来繁荣的盲目乐观,为普通民众的借贷超前消费提供了可能。很多人都在透支消费,而这主要是依靠借贷来实现。特别是通过房地产市场只涨不跌的神话,诱使大量不具备还款能力的消费者纷纷通过按揭手段,借钱涌入住房市场。但从2006年底开始,虽然美国房地产价格的涨势只是稍稍趋缓和下降,经过金融衍生产品等创新金融工具的剧烈放大作用,美国金融市场的风险和危机就难以遏制地爆发出来。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消费太多,则会使得储蓄减少,从而影响一国的资本积累,导致投资不足,影响经济的下一轮发展。而美国正是消费的过于旺盛,挤占了投资,坐吃山空,经济迟早会出现问题的。

三、对自由经济的过度迷信

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是把“双刃剑”,对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一般认为这场危机主要是金融监管制度的缺失造成的,但是这场危机的根本原因不在华尔街,而在于美国近30年来加速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所谓新自由主义,是一套以复兴传统自由主义理想,以减少政府对经济社会的干预为主要经济政策目标的思潮。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背景是上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危机,内容主要包括:减少政府对金融、劳动力等市场的干预,推行促进消费、以高消费带动高增长的经济政策等。客观而言,新自由主义改革的确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通货膨胀率下降、经济增长率回升、失业形势得到一定缓解等。

但任何理论都有它存在的现实基础,而现实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无休止地把这种自由主义政策推向极端,必然会给社会带来难以估量的威胁和破坏。大量金融证券机构置国家经济安全于不顾,利用宽松的环境肆意进行投机,并因此获取巨额利润,导致投机过度,尤其是严重脱离实体经济的虚拟经济,比如:互联网和房地产等,严重损害市场稳定的基础,产生严重的泡沫风险。近几届美国政府没有意识到美国已经变化了的经济状况,过于迷信自由经济理论,终于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发生。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美国金融危机表面上看是由住房按揭贷款衍生品中的问题引起的,深层次原因则是美国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失衡、经济基本面出现问题。美国当前遭遇的危机,是一场与美国自身的经济、政治、社会体制密切相关的危机。尽管美国金融危机及其所带来的全球金融动荡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影响有限,但我国存在着许多类似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的“病因”,因此,反思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对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公齐:经济全球化视角下的金融危机成因解析[J].现代财经,2008,28(8):25~28

篇9

关键字:风险管理;财务比率;财务风险

一、绪论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增高,企业参与市场程度的加深,企业必须面对市场带来的风险。在财务控制方面,国外财务风险研究起步早,理论体系完善,美国数学家诺伯特?维纳创立的控制论,Altman创立的zeta模型。在我国, 郭敏在“人本风险”的防范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赵斯秋从制度上进行探讨,通过建立各种控制制度达到防范财务风险的目的,王继华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探讨企业的内部财务风险。

本文运用流动性、经营效率、长期偿债能力三方面对某企业进行财务风险分析。通过对该企业近3年来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出该企业的财务风险,并找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二、风险管理理论综述

1、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就是管理者采用合理的管理手段,避免风险的发生或者减少损失。风险控制的目的在于改变公司所承受的风险程度,尽可能降低风险对公司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风险管理理论把风险管理分为风险确认、风险评估以及风险控制三个部分。

2、 流动性分析

企业资金的周转和循环,反映了企业各经营环节的运行效率,效率高,资金周转快、效益好,反之亦然。速动比率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速动比率衡量企业在某一时点动用随时可变现资产立即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速动比率一般为1,小于l则说明企业不能抵挡可能出现的债务危机,存在着财务风险。

3、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对债务的承担能力,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已获利息倍数,是税前利润加利息费用之和与利息费用的比值,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所得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企业的利息保障倍数至少要大于1,否则,就难以偿付债务及利息。

4、经营效率分析

企业的经营效率是企业利用资产的效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赊销收入净额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率。用于衡量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的快慢,该指标越大企业财务越安全,反之就越危险。

三、 某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A企业近3年来,资产总计分别为38千万元,37千万元,33千万元。负债总计分别为24千万元,20千万元,16千万元。所有者权益分别为14千万元,17千万元,17千万元。

A企业三年经营业绩及财务数据:企业总资产规模自2009年以来连续下降,特别是2011年的总资产比2010年下降了11.76%,比2009年下降了13.22%,变动幅度较大。从数据可以初步判断某企业经常性损益方面收益虽然减少,但是比非经常性损益下降幅度小,企业盈利主要还是来源于经常性损益。

流动性分析可细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短期资产流动性分析。短期资产流动性中周转效率越低,变现风险越大。从数据表可以看出,A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这三年中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债务意味着风险,其不利之处是为了是公司持续经营,必须履行固定的承诺。从数据表分析2009年的1.53在2010年大幅增长至9.12,而2010年又下降至3.35.说明企业在偿债方面有风险。公司的应收账款在11年周转率有了一定幅度的下降,如果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低,说明企业信用政策过于宽松。

四、某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某企业财务风险是由财务管理因管理不善造成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某企业的资金结构是合理的,资产负债比率较高,资金结构的合理比率应为流动比率2:1、产权比率6:4。资产负债率越高意味着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如果企业到期债务无法偿还,会立即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

2、A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在11年应收账款周转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说明企业回收应收账款的效率较低,有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由此形成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3、某企业存货周转率在11年又有了回落,存货周转率不高将导致资金积压在存货上,企业还必须为此支付大量存货保管费,又要承担市价下跌的损失,从而形成财务负险。

五、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生产活动中的每个环节中,影响因素诸多,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下面分析财务风险的成因:

1、企业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浅薄,没有意识到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2、企业为增加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常常采用应收账款方式销售产品,影响本企业资金的流动性。

3、企业存货管理机制不健全,目前企业的流动资产比例普遍较低,由于存货的变现能力较低,存货又增加了企业管理费用。

4、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造成风险的加剧成为必然。

5、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等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如果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必然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六、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在市场条件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应本着成本效益原则把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要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化解财务风险,现从以下几点来谈谈:

1、树立风险意识,建立防范处理机制。

2、加强资金管理,企业在赊销商品之前应该确立信用政策,同时加强对应收账款的追踪分析。

3、合理安排资本结构,企业在制定负债计划时,要具有一定的还款保证,企业负债好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流动比最好保持在2:1的安全区域。

4、建立财务风险识别预警系统,企业各个部门定期根据企业报告制度;另外,企业内部应当建立一个财务预警机制,防止财务恶化。

5、利用投资组合来分散风险,在资产组合中资产数目较低时,增加资产的个数,分散风险的效应会比较明显。

七、结论

本文介绍风险管理的理论概述和三种财务比率分析法,以及常见的三种风险识别方法。对某企业进行了财务比率指标分析。对某企业从现金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比例进行分析,对该公司财务风险状况作出了评价,提出了适合的风险防范措施。希望通过本论文给其他企业以借鉴。

参考文献:

篇10

论文摘要:资本结构理论以债务资本、权益资本、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为重点,探讨了融资结构的影响因素:的指导原则融资选择方式、优化资本结构规模等相关问题,并对企业实务融资结构决策提供了重要,本文以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发展为主线,总结和发展了资本结构理论的基本观点,并以此为出发点,提出了优化资本结构决策的五项原则

资本结构指的是企业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的构成比率关系。其中债务资本是企业依法筹资、依法使用、按期偿还的资本来源,体现了债权人与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其利息的支付可作为费用在税前收益中扣除,具有明显的税盾作用;并且债息是企业负债时期固定偿付的费用,当息税前利润增加时,单位利润所承担的债息就会下降,从而提高了所有者的每股净收益,反之,则会增加所有者收益的额外支出,因此债务资本对企业盈余有强烈杠杆作用。而权益资本是企业依法筹资,并长期拥有、自主调配运用的资本来源,是一种所有者的资本,其收益的分配视企业的经营状况而定,没有支付股利的法定承诺;但作为权益资本,可以参与企业存续期间的赢利分配,从时间和支付率来看,其成本往往高于债务资本,不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因此合理确定一个债务权益比率是降低企业风险、增加企业价值的必然要求,资本结构理论正是基于债务资本、权益资本、企业价值之间关系研究的理论,从融资结构的影响因素、融资的选择方式及优化结构的规律人手,在理论上阐述了资本结构的内在联系,从而给实务融资结构决策提供指导原则。

一、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大卫·杜兰特提出的净收人理论、净经营收人理论与传统理论,标志着早期企业融资结构理论的开端。净收人理论认为,债务资本成本低于权益资本成本,因而企业理想的资本结构应是100%的负债,使企业综合资本成本最低,价值达到最大化;而净经营收人理论认为,负债加大权益资本的风险,造成权益资本成本上升,抵消了负债带来的成本优势,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不变,因此资本结构对企业价值没有影响;介于两种理论之间的传统理论则认为,企业一定限度的负债可以带来财务杠杆的收益,促进企业价值上升,而过度负债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使综合资本成本明显上升,反而引起企业价值下降,所以存在一个最佳的资本结构。早期的资本结构理论对企业的债务资本、权益资本、企业价值之间关系作了有益的分析,为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发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1.资本结构理论的税收观点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主要是从五十年代的MM理论提出为标志的,即企业在完全资本市场中,若不考虑利率的变动和税收的影响,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无关,而只取决于预期的现金流量和投资风险,假定是理性的投资者、充分的市场环境,MM理论证明了企业价值偏移可以通过无风险的套利活动加以纠正。引入企业所得税因素后,MM提出了负债企业的价值是无负债企业价值与利息税盾之和,即由于利息税盾的作用降低了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相对增加了负债企业的价值,当企业达到的100%的完全负债时,价值也达到最大化。MM理论以后的米勒模型中,把个人所得税的因素也考虑在内,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企业负债经营带来的税盾收益,但只要符合债权人个人所得税后利益大于股东个人所得税后收益,举债还是能为企业增加财务杠杆收益,所以基本结论与MM理论一致,即企业完全负债获得价值最大。MM理论及以后的米勒模型没有考虑企业负债可能造成的财务危机、成本等其他因素,因而在实务中难以找到合理解释的证据,如行业间资本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同一行业内,不同规模的企业也不尽一致等等。

2.资本结构理论的财务危机观点

此观点是放宽MM理论假定条件的基础上,探讨债务融资引起财务危机成本,进而影响企业价值的资本结构决策论。在不完全资本市场下,负债企业的财务危机必然是存在的,也就是无法履行对债权人的承诺,比如现金流量的短缺不能按期支付债息,到期无法偿还本金等。同时财务危机也造成企业的危机成本,如拮据成本,在财务危机之时,往往引发企业在建项目的停顿、紧缩和取消,从时间的延误和投人的增加都会产生一定的损失;其次财务危机也向供应商、客户传递不良信号,可能导致产品的不信任、商业信用的取消等,加大了企业的各项支出;再次财务危机可能会中断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过程、打击职工情绪,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最后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协商、调节,也会损耗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费用。值得一提的是,财务危机的深化还可能造成企业破产,而产生一系列破产成本,包括律师费、注册会计师费、审理费用、清产核资费、相关性行政开支等破产程序性支出,以及破产导致经营者短期化行为的价值损失,如推迟修理、拍卖资产、降低产品质量等获取资金的行为。企业的危机成本随负债的增加而加速上升,因此适度的负债应当控制在财务危机成本现值等于边际利息税盾之时,此时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最低、价值最大。

3.资本结构理论的成本观点

由于企业是各利益主体契约关系的联结,因此所有者、债权人、经营者在一定合约的规范下,构成了委托关系,相对于所有者、债权人而言,经营者是承担受托责任的者,但委托、受托者作为不同利益的代表,其目标是不尽一致的,因而在信息非对称的条件下,会增进企业的成本。例如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经营者有可能利用内部信息制造道德风险,主要是追求报酬以外的享受、福利、闲暇等个人收益,而损害了所有者的利益,高权益比率的企业主要来自所有者的监督与约束,但所有者信息的拥有量不会因此显著增加,监督、约束的软化必然提高了企业的成本;随着负债比率的提高,企业财务风险也趋扩大,债权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对经营者施行必要的约束和规定,以降低债务风险,多头的监督和约束大大减少了道德风险的可能,进而减少了成本,同时债权的增加使企业的股权更集中,减少了股东间的冲突(如搭便车行为),促进对经营者的有效控制,降低了成本。但债务比率的过度提高,企业将面临高风险的偿债压力,要求经营者努力经营、改善现金流量,以减少企业债务危机,对经营者增加薪酬、施与股权激励等措施由此会增进成本;债权人对高债务比率企业往往规定更多的限制性条款,使企业有时不得不放弃一些高收益、高风险的项目,造成企业价值的损失,同时对高风险的债务,债权人也要求高利率以补偿承担的债务风险,额外的投资损失、债息支出加重了企业的成本。由此可见,适当的债务权益比率能降低成本、增加企业价值。

4.资本结构理论的激励观点

在企业的债务资本比率较低时,债权人的利益有很大保障,因而债务约束较少,债务的激励效果也不显著,对经营者的激励主要为报酬、股权激励形式,在非对称信息环境下,只要经营者没有掌握100%的股份,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出于利益的动机,经营者会违背所有者的意愿,导致企业价值的转移(企业利益攫为私有)或减值(偷懒行为),因此股权和报酬的激励是欠缺的。随着债务比率的上升,债务激励可以促进经营者改善经营、增进现金流量,这种激励作用主要有:(1)约定期限的支付债息与本金,使经营者有必要对未来的经营状况加以关注,实现现金流的平衡;(2)债务比率的提高意味着财务杠杆作用的加大,只要债权收益大于债务成本,经营者的股权收益因此而提高;(3)高债务比率加大了偿债风险,为了保持现有利益(一旦发生财务危机,经营者拥有的一切都将丧失),经营者也必须努力经营,同时债务约束性条款的作用,也可能降低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因此债务激励的套牢作用随负债程度的加深而递增。但是经营者承担财务风险的能力是有限的(债务激励空间有限),也即企业随债务比率的提高,激励边际效率呈递减,另外高负债意味着低股权比率,权益激励作用也是下降的,由此导致激励约束的软化。综合两种激励因素分析,优化的激励方案是以合理的资本结构为前提的。

5.资本结构理论的控制权观点

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不仅在收益分配上有区别,在控制权的安排上也是不一样的。对债务融资而言,如果经营者按期还本付息,则经营者拥有企业的日常控制权,所有者获得财产的终极控制权,如重大决策权、收益分配权等;当企业经营状况不佳、资不抵债之时,债权人就可接管企业控制权,经营者和所有者丧失控制权,显然债务融资的控制权与财务危机制相联系,而权益融资的控制权是与企业的清偿能力相关。企业要形成合理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控制权的安排是至关重要的,而这类权利的配置与企业的融资形式是相随的,·即在不完全信息的契约结构下,控制权在不同证券所有者之间的安排是企业融资结构的合理选择,例如所有者因财力所限或对经营者监管乏力,导致控制权制衡失效,因此引人新的权利控制主体是权利配置优化的必然选择,实现经营权利的债权控制化,能改善企业的治理结构,在现实中,低负债比率往往缺少债权控制,随着债务比率的提高,债权人获得部分控制权(主要是债务契约的约束管理权),使经营者得到多方的权利督导,有可能改善治理结构,进而提高企业价值,随着债务比率进一步提高,财务风险加大财务危机,债权人就可能获得全部的控制权,此时等同于权益资本的控制权,难以保证形成有效的权利制衡制度,须施行再融资的安排,实现控制权的重新分配,因此合理的融资结构是形成有效控制权分配的必要前提。

6.资本结构理论的融资顺序观点

在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中,股票融资尽管是可供选择的来源,但由于信息的非对称性,企业必须拥有其他的融资方式,而可能的融资顺序是:内部融资、债务融资、股票融资。首先债务融资与股票融资相比,债务融资需要还本付息,而股票融资不存在股利分配的压力,视企业的股利分配政策而定,因而债务融资的硬性约束特点能向投资者传递积极的信号,有可能提高股价,促进企业价值增值;股票融资往往意味着企业筹资乏力、前景暗淡,使投资者对企业发展失去信心,从而低估企业的市场价值;另外债务融资成本较低,不易丧失控制权,在企业发展前景较好时,有更大的灵活性和盈利能力。其次,内部融资与债务融资相比,内部融资不存在筹资费用,并无须磋商就可能自由方便的运用,是一种低风险(无需偿还)、低成本(直接获得)的资金来源;同时收益的资本化也预示着企业良好的成长趋势,能增强投资者的积极性,进而提高股票价格。融资顺序理论也预示着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的合理比率,才能促进企业价值的提高,低债务比率是意味着不合理的资本结构,而高债务比率是高企业价值的表征,但过高的债务比率由于成本破产风险的存在反而使企业价值趋下降,一定内部留存收益也制约着债务比率的过高,因而客观上存在合理的资本结构区域,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资本结构的优化原则

在资本结构理论的指导下,确定或调整企业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的融资比率,是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问题,由于资本结构理论还无法提供可行的计量模式,因此在实务中如何决定最佳资本结构比率还是财务管理的一大难题,如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比率有高达70%以上的,也有不到20%的,分布极为广泛,但是不是说无规律可依呢,显然不是,运用资本结构理论,考虑企业自身的特点及相关的环境因素,还是存在优化资本结构的一系列原则。

1.资本结构的成本效益原则

债务融资与权益融资的比较收益是决定融资方式的首要依据,通常采用EBIT-ESP息税前利润一每股收益)分析法(无差异分析法)进行,即首先确定两种筹资方式下相等的息税前利润,然后再与企业预计的息税前利润进行比较,若预计收益大于平衡点收益,则债务筹资能创造财务杠杆收益,因此采用债务筹资增加企业价值;反之则可采用权益筹资。显然简化的无差异分析法只考虑固定的债息作为债务成本,而忽略债务比率的提高而产生的财务危机成本,以及债权人出于债务资本的安全而对企业监管所发生的成本(低债率时由于股权的保障可以免去监管);而在权益资本筹资时,也应充分估计成本的增加,如促进机会主义、经营激励的增加支出、股价的低价发行等,这些额外支出都会削减企业的未来收益,因此无差异分析法的债息成本应包括债务利息、财务危机成本、监管成本等,而预计的未来息税前利润应考虑该种筹资式下的成本在内,综合考虑上述的费用支出后,再根无差别点加以判别分析,来决定那种筹资式。

2.资本结构的治理优化原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债务与股权不仅是不同的融资工具,而且应看作是不同的治理结构,正如前文理论所述,资本结构对经营者的激励效应随比率变化而变化的,优化资本结构能提高经营者的激励;同样资本结构的不同组合也反映了企业控制权的配置状况,资本结构的变化过程是控制权争夺的过程;而不同的资本结构表现了委托效率的差异,合理的资本结构促使成本的降低。因此在实务融资中,应注意债务融资激励与权益融资的激励特征,如高比率债务融资与高比率权益融资的激励效用呈递减规律,而两者的协调配合能产生激励效用的极大化,即边际权益激励与边际债务激励相等时,经营者能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创造价值。在企业控制权的分配上,100%的权益比率,易助长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企业应当适度负债,使经营者同时受到债务风险威胁及相关的债务控制(如条款约束、接管的可能),可以大大减少经营者随意支配现金、追求个人目的的投资消费行为。在委托的框架中,引人债务资本,经营者作为所有者、债权人的人,受限于双方给予的受托任务,监控的范围、程度必有所提高,降低了企业的成本。由此看来,资本结构优化过程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过程。

3.资本结构的优序分析原则

企业实际的融资方式中,出于融资成本、财务风险难易程度的考虑,企业往往遵循一定的融资顺序,各种融资方式都是在成本收益比较的基础上行事的,一定程度上能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依据前文理论,企业需筹集额外资金时,应首先考虑内部融资,而留存收益是取得内部融资的主要来源;只有在内部资金9乏时,才考虑负债筹资,如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时机成熟也可以发行公司债券等其他债务资金;在前述渠道不畅通或者债务资本比率很高时,运用股票筹资能改进企业的资本结构。当然融资优序作为理论与经验的推导必须结合企业实际,特殊情况可以组合融资也可以倒序融资,例如,我国上市公司热衷于股票融资,一方面发行股票获得的资金是“无成本”的,与上市公司较少发放股息红利相关;另一方面,经营者利用圈得的钱可以随心所欲的运作,与公司治理不规范、缺乏约束相关。而债务资本约束较硬,还存在偿债风险,与权益资本相比就不具有相对优势。

4.资本结构的市场、行业分析原则

密切关注市场的反应,注重市场、行业的信息分析,及时调整资本结构是创造企业价值的有利举措。如市场利率下降时,企业可以不用自有资本,取而代之的是低成本的债务资本,以促进企业价值的最优化;其次也可以利用股票价格的波动来判断企业筹资的合理性,发行债券引起股价的下跌,意味着企业预期的危机成本、成本可能超过利润税盾所带来的收益,因而企业应逐步转向权益性资本的筹措(利用内部资金,发行股票等);当预计到企业未来的经济形势趋于好转,有大量的现金流人,可及时增加债务资本,以创造更多的企业价值;通过企业与行业平均资本结构的比较,可以明确企业目前资本结构的偏低或偏高,并说明企业对债务资本的杠杆利用是否不够,还是企业承担的财务风险明显偏高,并由此决定调整资本结构方向,以增加企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