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设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5 16:32: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模型设计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模型设计论文

篇1

1.教学层面

由于综合性大学在毕业考评上学科间存在的差异,导致毕业考评的形式和内容多元化,统一的标准难以适应艺术设计各学科的教学要求,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又要求学生将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结合起来,达到艺术设计理论研究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以及使学生能够深入地对一类问题或一个问题进行方案构思、设计创作、模型演示、效果展示等全面体现,以往的结果考评侧重了学生论文撰写能力和毕业设计的效果,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培养却显得不足,也不能为整个教学体系的最终环节注入新的活力。

2.学生主观层面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均占有教学资源不足和教学条件的制约,毕业生往往对毕业论文的写作认识程度不够,出现选题范围过大或过小、学术性不强、创新点不突出、抄袭现象严重等问题,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毕业设计虎头蛇尾,预想高过实际设计的目标,展示效果欠佳,实物模型的设计制作草率粗糙,如何来规避这些问题和增效值得深思。

3.管理层面

毕业论文与设计课程设置在第八学期,这个时期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在校学习、社会实践、择业就业存在很多时间上的冲突,在心理上容易产生较大波动,不利于写出优秀的毕业论文和创作毕业设计,往往顾此失彼。由于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一般需要进行图像、图版、实物、模型等形式的展示,在各评价指标分层制定的同时,学生能否得到一定程度的经费支持,也是从这个层面探讨的问题之一。

二、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考评模型

1.考评体系构建

以“过程+结果+展示”三位一体的模式作为考评体系的制定依据,考评指标的逐层细分。过程考评不仅能提高和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显著增强学习效果,而且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地及时的了解学生的方案进展情况,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阶段目标完成的好坏。在设计教学中,学生往往存在“会做不会说”“会画不会写”的现象,将结果考核始终作为评定设计优劣的主要依据。毕业设计这个完整系统的过程就是毕业生向自己、向学校、向教师、向家长、向社会交的一份答卷,必然要接受大家的检阅。

2.参评主体构成

建立以“指导教师评价+评阅教师+答辩委员会评价+网上投票”构成的参评主体,对学生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进行多角度评价。指导教师是学生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整个过程的直接参与者,所以具有一定的话语权。毕业答辩更像是一次检阅,答辩委员会在毕业答辩时给出的评价基本上是客观的、公正的,学生在答辩时的综合表现因语言表达能力、形象气质、答辩技巧的强弱作为评价指标。在校园数字网络的快速发展下,传统的评价方式要适应现阶段的校园生活方式,建设专业的网上投票系统能够让更多的师生参与毕业设计的评价。

3.审查监督

采用“教研室自查+专家盲审+教学督导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论文和设计进行审查和监督,增设用于网上投票的展示平台和评价平台。审查监督是在教学管理机构对毕业考评进行综合性的运行保障机制,可从以上三个层次进行,可将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审查纳入督导组的督导范围,形成良性的循环机制。

三、考评体系的增效机制

1.深化教学改革

艺术设计人才需要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创新、技术能力,不断调整以往的教学观念与方式。将“过程+结果+展示”的考评系统逐层展开,每层指标建立详细的子系统,进行一般问题的梳理和特殊问题的列举,然后对问题进行排序和考核等级层次的制定,最后对考核分值的进行分配,对初步建立的系统模型。

2.学生主观驱动

艺术设计是社会性的行为,但由于学生缺乏社会与文化责任感而没有强大的使命为驱动,知识储备不足的同时又面临诸多就业的压力,面对知识信息大爆发所往往出现了浮躁与急功近利的现象,内在的学习动力不足。评价指标可细化可深入至出勤率、同导师的沟通次数、方案草图环节、定稿、制作、选材、印刷打印等,各环节进度形成相应的书面材料进行归档整理,有效的避免学生无计划的实施和不按进度完成的情况,并能够保证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完成质量和效果。

3.管理的操作机制

毕业设计是全面系统训练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系统整合性课程。因此,本科四年教学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应该贯穿创新这个基本原则,毕业设计也不例外,对于最终的考评子系统模型保留修改和增减项目的空间,保证系统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此外,学校各部门可将毕业设计展与企业人才招聘会相结合。从而建立起完整的毕业设计展览、毕业设计答辩和人才招聘“三位一体”的毕业设计教学新模式。

四、结论

篇2

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不同软件之间的模型数据交换都要依靠软件之间的数据接口。出于利益考虑,大多数软件公司不愿意公开自己的模型数据格式,也就造成信息无法进行有效、顺畅的交换,这给实际的工作带来很多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建立一个统一的工程信息模型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这样就可以使不同软件之间的数据信息得以共享和交换。建筑结构信息模型就是依据这样一个理念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模型技术。建筑结构设计信息模型主要采用三维数字技术,并综合了建筑工程项目相关信息的数据模型,这种模型在具有物理模型基本结构和信息的同时还拥有模型的属性、模型管理以及模型的关联等信息。建筑结构设计模型信息具有关联性、一致性和完备性的特点,能够建立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的数据源,能够有效解决工程数据之间全局共享和一致性的问题。为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的模型自动转化提供了合理的解决方法。

2建筑结构设计模型的自动转化

2.1建筑设计模型与结构设计模型的自动转化

目前,很多建筑企业在进行设计时还是采用比较传统的二维图设计方法,工作人员在进行施工图纸和建筑内部结构的绘制时还是依据固定的设计设计图纸来进行设计的。这样,比较简单的图元识别只能帮助施工作业人员对重大构件的位置加以明确,而较小但要求比较高的细节部分并不能来精准定位,因此使得施工过程变得繁杂,施工任务变得比较繁重,从而使施工效率地下。而统一了各建筑产品描述标准的IFC标准则涵盖了建筑项目的每一个环节,十分精准的描述了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几何模型,对不同模型之间的自动转化提供了方便,其主要的优势为:(1)更加容易识别建筑构件,使建筑项目的施工更容易进行。墙体、柱、梁等结构构件是建筑结构设计模型能够容易识别出来的,而经过IFC标准进行模型转化以后,建筑墙体不仅包括结构层,还包括墙体两侧的装饰层和保温层,同时还明确了门、窗等非结构构件;(2)加强了构件之间的关联性,转化以后的信息模型可依据具体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处理;(3)实体定义和关联关系相结合,使结构的逻辑性增强,基于洞口和墙体实体对结构墙体进行精准的描述,并且定义建筑结构中墙体的多种材质模型,加强对IFC标准的解析是建筑设计向结构设计转化的一个难点,IFC文件解析可根据建筑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自主研发,也可以采用商业化IFC数据解析接口得以实现,最终通过对IFC文件的解析来获得建筑结构设计的模型。

2.2结构设计模型与结构分析模型的自动转化

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就是建筑结构分析,自动生成结构分析模型以及回传分析结果都是通过结构分析过程得以实现的,目前从国际上使用最普遍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公开模型格式的数据来看,该过程的实现是比较容易的,建筑结构设计模型和结构分析模型之间的转化还停留在不同有限元分析软件间几何模型的基础上,二者转化的具体过程如下所示:(1)遍历生成的建筑结构设计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将结构构成信息导出,进而写入模型文件;(2)对已生成的模型文件,将其导入置软件中,并对此模型文件进行定义补充、荷载的施加,并对结构设计加以分析;(3)通过数据库借口将结构设计结果导入到数据库;(4)将需要的结构构件和构建信息与所生成的结果进行比较,并通过借口导入从而形成关联关系,构建完整的施工图设计模型,对工程的量算和施工图纸的实际进行指导。

2.3结构施工图设计模型与工程量算模型的自动转化

工程量算是否准确直接影响项目的造价和工程项目的投资控制。建筑设计模型是建筑工程中工程量算数据的直接来源。目前,我国量算模型数据的转化大多采用三维图形量算软件,实现不了IFC数据的交换,因此只能通过专用的接口来实现数据间的转换。目前,国内应用比较广泛的广联达钢筋抽样软件是通过XML映射模型来实现结构设计与工程量算之间转化的,首先定义XML模型机制,再对模型模板进行定义,多采用模式定义或者文档定义,经过研究实践表明,可替代文档定义类型和稳定定义类型相比,前者表示方式比较灵活,文档采用的语法与相关模型机制语法相比具有高度一致性,并且具有强伸缩性,因此可替代文档类型可实现建筑施工设计模型向工程量算模型的转化。

3结语

篇3

平衡不是对称,是对称的变化形式,是一种打破对称的平衡,平衡突破形和量的相等,根据力的重心,将造型的形与量加以重新调配,在保持平衡的基础上,求得局部变化,使形态、色彩、材质肌理等造型要素的面积及体积等在视觉上保持一种力量的平衡,形成一种视觉、心理上的安全感和平稳感,如图2所示。

比例与夸张构成形式

世界上任何一个整体而统一的事物,都是由几部分组合而成的,局部与整体或局部与局部之间的数量或大小关系,就是所谓的比例。在包袋的设计中,比例是用来确定包袋各个设计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及其美感的。古希腊人发现了最具美感的造型比例,即1∶1.618的黄金比例,著名的米罗的维纳斯雕像极具美感的身躯,就是由于符合黄金比所形成的。许多公务用包袋的分割造型或配件的位置放置,都遵循黄金比,如图3所示。夸张是指将事物的本质和特点加以强化或突出,如果包袋采用夸张造型形式,其造型及设计就更易获得一种吸引力和艺术感染力,使夸张的部分或造型元素成为设计的视觉中心。包袋造型上的夸张不单单是外形上的显著变化,也可能是色彩、工艺、配饰等其它方面的夸张变化,如图4所示。

对比与统一构成形式

事物的质和量或造型元素相反或极不相同的元素排列在一起就会形成对比,如包袋造型上的直线和曲线、凹形和凸形、粗和细、大和小等构成对比造型形式。在包袋的设计中常采用对比设计形式,通过造型元素间的对立和差别,以增加造型的审美特性,使包袋造型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人以醒目、肯定、强烈的视觉印象。但是如果包袋造型元素对比过于强烈,并且面积过大,包袋造型则会缺乏整体感和统一感,所以,包袋设计师一定要在造型整体和统一的前提下,追求对比与变化,以达到统一当中有对比,对比当中有统一的造型效果。对比可以使包袋造型显得个性鲜明,统一则可以使包袋造型相互联系、和谐一致,因此,只有将对比与统一运用得恰当合理,才会给包袋的款式造型带来鲜明、活泼而又整体统一的良好效果,如图5所示。

节奏与韵律构成形式

节奏与韵律原本是音乐术语,在造型领域中同样适用,是指一种有秩序、有规律的连续变化和运动,在造型设计中,是指造型要素有规律的排列,排列的形式有反复、渐变、交替等。在包袋造型设计中,如果节奏和韵律运用的不够熟练,在设计中过多的反复运用形、质、色等差异太大的要素,就会造成整个包袋的不协调或包袋某一部分的孤立,或者使得设计没有重点。恰如其分的反复和有规律地出现某种造型元素,例如特定的形状与色彩等造型元素的重复有规律出现或交替出现,都会产生富有节奏与韵律的感觉,如图6。

包袋造型设计的方法

包袋造型设计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结构、功能方面的造型设计,表现其物质性和实用性;二是形态、肌理、图案、色彩、装饰、风格等审美方面的造型,表现其精神性内容。常见的包袋造型设计方法有以下几种。

1仿生设计法

仿生设计法是许多设计工作中的一种常用方法,这种方法是指设计师对已有的自然形象或人为形象的模仿,但又不是简单的将现实生活中的形态搬到设计中去,而是指设计师通过感受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等形象或人为事物形象的某种形态、纹理、图案等形象元素,运用概括和典型化的手法,对这些形象元素进行升华和艺术性加工。虽然仿生设计法并不排斥将现实形态一成不变的应用于某个设计的造型中,例如苹果形的电话机、人物形的灯具等,如图7所示。但是包袋自身特点往往限制了上述做法,在包袋造型设计中应该将简单的模仿变为巧妙的运用,再结合包袋的结构特点,进行创造性的设计,使得包袋造型设计既有生动、自然的美观造型,又有很好的实用特性,如图8所示。

2派生设计法

派生即衍生,派生设计法的特点是要有可供参考变化的原型,在包袋造型设计中,派生法是在某一个参考原型的基础上进行廓形、细节等方面的渐次改变,进而展开多种款式系列设计的方法。包袋造型系列化设计是通过变化某个局部的形体、图案、色彩、肌理等造型元素的大小、位置来,获取新的款式变化,如图9所示。

3逆向设计法

逆向设计法是把包袋原来的形态、图案、色彩、肌理等造型元素放在反面或对立的位置上进行思考,寻求异化和突变结果的设计方法。逆向设计法的思维与常规设计法思维所带来的设计结果往往大相径庭,这种设计方法不但能够改变包袋原有的造型,而且还是创造包袋新造型的开端。在包袋造型设计中,运用逆向设计法的内容较多,如包袋前与后、上与下、正与斜、男女包袋造型特征等的逆向造型变化。

4联想设计法

包袋联想设计法是以某一事物形象为出发点,展开联想,并从中获得某种新的有关联的造型形象。这种设计方法是要在一连串联想的过程中,寻找到自己最需要、最适合发展成包袋样式的造型形象,即把一些事物形象与包袋造型设计联系起来,有时也把某一事物表达的某种意义或思想内涵赋予到包袋造型中,从而开发出新的包袋造型及其内涵,如图10所示。

篇4

1.1终锻模具设计

本课题研究的模锻件如图1所示,一部分为非加工表面,另一部分为加工表面。加工表面的单面最小加工余量为5mm,出模斜度7°。为了使模锻件有很好的金属流线,采用锻件中心线分模的形式。由于锻件长度为660mm、宽度为345mm、高向为140mm,投影面积较大,故终压模安装在50MN水压机上,这样可保证有足够的变形压力,保证模压成形。模具采用5CrMnMo耐热工具钢,硬度(HRC)控制在40~45。采用导柱配合方式,最大错移量不超过1.0mm,可满足锻件有足够的加工余量。导柱采用烘装组合的方式,保证装配牢固不易脱出。导柱距下模分模面控制在200mm,这样可保证上模先导入,随后模型接触坯料,从而防止在压坯料时发生串动而造成啃导柱的现象。以往曾发生过由于导柱矮而造成啃导柱时啃下的铁屑飞出伤人的事故。

1.2预锻模设计

铝合金预锻模膛设计应考虑的因素:①当预锻模膛仅用来减小终锻模膛的磨损时,其设计基本上与终锻模膛的相同,但预锻模膛的凸圆角处和分模面出口处的圆角半径应稍大些。当预锻模膛中具有较深、较窄的部位时,可将预锻模膛相应部位的宽度及长度减小一些;也可采用增大该部位斜度的办法,并相应地减小其宽度,而预锻模膛在该处的高度不应加大。为改善成形条件,应合理选择难充满的深腔入口处的模膛凸圆半径。②若预锻模膛用来改善金属流动情况,避免在锻件上产生折叠,则预锻模膛应考虑:为避免工字形锻件筋根部位产生折叠,应增大转角处的连接半径及斜度(或厚度);同时应控制预锻模膛的断面积F预基本上等于终锻模膛上相应处的断面积F终;如终锻后不满,可增大预锻欠压量,用磨修预锻模膛的方法进行调节;对冲孔的锻件,应使终锻时连皮部位的体积大于或等于预锻时该部位的体积;预锻模膛毛边槽的选用基本上与终锻模膛的相同,但有关尺寸应稍加大。在轻合金模锻件生产中,有许多是形状极为复杂、断面变化大的锻件。这些复杂制件不仅很难选择毛料,也不易模压成形,而且变形极不均匀,更易产生折叠缺陷。这些锻件都是用一套终锻模进行锻压是不能完成的,要求设计者必须考虑采用预锻模或者还要设计毛料模。本课题的模锻件是典型的四周封闭筋型,从形状上看是最易产生折叠的,因此,需要设计预锻模。预锻模的特点是完全具备终锻件的形状,只是筋型的高度比最终要求的矮一些、腹板厚一些、圆角大一些、总金属量比终锻件的要多5%~8%。同一筋型的预、终锻各套模具模膛的不同情况。从预锻到终锻,锻件是从粗到精逐渐充满模膛的,变形金属的流动过程比较平稳,变形也更加均匀,这样就可以减少由于剧烈变形产生折叠的几率。就整个金属量而言,它远比以铸锭或挤压棒、型材为毛料直接终锻的总金属量要少得多,这样它就没有过多的金属需要外流,而且仅有的少量多余金属也在预锻过程中很顺利的排出了,因此避免除了由于有大量多余金属外流而造成折叠。

2生产操作的工艺过程

2.1锻造坯料

为了合理的分配金属,尽量减少投料量,需要锻造坯料。在30MN自由锻水压机上锻造坯料。毛料采用挤压棒材,规格为Φ190mm×650+5mm,在700kW空气循环加热炉内加热,450℃~470℃保温3h。平砧在400kW模具加热炉内加热,400℃~450℃保温8h。模具加热是为了防止在锻造过程中坯料温度过低而产生大晶粒,同时便于金属的流动。按锻9工艺进行,首先用锻造钳子将毛料立起,镦粗至h=400+50mm,这样可以保证四角的金属量够用;然后放倒压扁打方,端头镦齐,打出棱角,以保证模锻时最难成形的四角的金属量够用,易于成形。

2.2预锻

预锻模在模具加热炉内加热,400℃~450℃保温8h。坯料加热450℃~470℃保温3h。在50MN水压机上,先用风管吹净模具型腔内的杂物,然后对其上下模的型槽充分一遍,预锻控制在两次,首次预锻时将坯料摆正,上压要缓慢,以防止金属由于激烈变形而出现紊流、涡流、折叠或穿流等缺陷。两次预锻的欠压量分别控制在15mm~20mm,10mm~13mm。①首次预锻:剂的配比为20%石墨+20%汽缸油+60%锭子油,此剂的流动性较好。首先在上下模型槽上进行全面,要注意剂不得在型槽内汪积,然后将毛料摆放在下模型腔上,使毛料盖住型槽,再在毛料上进行全面的均匀的,使毛料表面形成一层油膜。随后预锻的上压速度不要过快,以使金属平缓的流动开始充型。为防止首次预锻时一次变形量过大导致粘模,必要时可抬起水压机再一次,然后上压预锻要求的欠压量为止。首次预压的变形量要大些,欠压量要保证符合工艺的要求。模压后要进行彻底修伤,并要圆滑过渡。②成形预锻:本次预锻采用的剂的石墨配比要比首次预锻的高一些,油刷的沾油量不宜过多,时上下模型都进行少量均匀,在锻件上只对欠成形的地方进行重点,其余部位少量。完了水压机应立即落下随后开始施压,以免剂的过量挥发。当压到一定程度水压机应抬起,排除废气,并还可对局部不成形处实施补充,在拔模角的外侧也可少量,以便锻件脱模。欠压量要保证符合工艺的要求,后要进行修伤,并要圆滑过渡。

2.3终锻

终锻模在模具加热炉内加热,400℃~450℃保温8h。坯料加热450℃~470℃保温3h。在50MN水压机上先用风管吹净模具型腔内的杂物,然后对其上下模的型槽充分一遍,终锻控制为三次,三次终锻的欠压量分别控制在8mm~10mm、4mm~6mm和3.2mm~-1.2mm。合理地进行操作可以避免模锻件产生折叠,在现场生产中该类模锻件易因折叠而报废。终锻的特点是锻件已基本成形,只是欠压量较大,目的是要减少欠压排出多余金属。而此次模锻的好坏对锻件质量有重要影响。首件的剂配比是将石墨的量增至40%~30%,油刷的沾油量要少,必要时可用沾油不多的油刷直接沾入少量的干体石墨,先对上下模型槽进行少量均匀,然后在锻件的外侧拔模角的周边全涂上剂,并尽快将锻件放进型槽内模压,以免剂过量挥发。断面上外侧画点的区域均应是部位,这样使锻件的内侧出模角、筋型、腹板与模具型槽之间没有,使金属和模型紧密的贴附在一起,增大了对变形金属表面的摩擦阻力,以使排除多余金属的变形流动不是在锻件的表面进行,而是在远离表面的金属内部进行,因此锻件内侧的表皮金属不参与流动,这是避免模锻件产生折叠的关键。多余金属的流出首先是在外侧出模角一边开始,然后是在锻件的内部逐渐接替进行。这样操作可能增加锻件最终脱模的困难,但可有效地避免折叠。为防止锻件产生粗大晶粒,各工序的开锻温度控制在440℃以上,终锻温度控制在410℃以上。如遇到锻件粘模、锻件不能立即撬下来,要及时将已出炉的下一个预锻件送回加热炉内,以防在炉外等候时间长而温度散失过多,变形时产生粗大晶粒。掉在地上的预锻件要立即捡起送入模膛,以防温度散失而导致变形时晶粒长大。

2.4蚀洗、修伤

每次模锻后在锻件表面由于有剂残存而使模锻件表面成黑墨状,只有通过蚀洗(碱洗和酸洗)之后才能显现出铝合金的本来光泽。同时也使锻件上可能存在的折叠或欠成形等表面缺陷明显地暴露出来,以便于修伤。修伤是要修掉坯料或锻件上可能会造成或已经形成的折叠等表面缺陷。一般修伤是用风动扁铲和风动铣刀进行,对折叠处修伤除了要把折叠本身彻底修净之外,为了保证再次模锻不再形成折叠和便于成形,修伤处需圆滑过渡,其展开的宽度应不小于修伤深度的5~10倍,同时在修伤过程中还要反复蚀洗,以检查折叠是否彻底修净。修伤可分为坯料修伤、模锻中间修伤和成品修伤三种。①坯料修伤;在模锻加热之前,对坯料上可能会在模锻过程中导致锻件形成折叠等缺陷的各种有害因素进行机械修整。其中包括修掉铸锭车皮时顶出的顶针孔,切挤压毛料时带的连皮,预锻坯料上的局部裂纹和尖锐的棱角,以及锻拔时的压折,以避免模锻时压合、压堆构成折叠。②中间修伤:是把经过坯压、预锻和成品终锻之间各次模锻时已经产生的折叠彻底修掉,并且也要把将会构成折叠的部位进行圆滑的扩展修整。这是模锻生产中减少折叠废品的有利途径。③成品修伤;在成品验收时,对模锻件非加工表面上的不超过技术条件规定允许范围内的轻微折叠,经修伤予以消除。对加工表面上存在的折叠,经剖伤来鉴别折叠的深度,看是否超过技术条件或模锻件图纸规定的加工余量允许的范围,以便确定是成品或是报废。

2.5切边

切边在带锯上进行,可分为中间工序切边和成品切边。①中间工序切边:毛边残留量为10mm~30mm,对局部成形差的部位毛边要多留些,以便于下次模锻成形。②成品切边:对于质量不大于30kg的模锻件,其毛边残留量不大于3mm;质量大于30kg的模锻件,其毛边残留量不大于6mm。形状复杂部位,其毛边残留量不大于15mm。有特殊要求时,按专用技术条件或锻件图上的规定执行。成品切边时,严禁倒立,应注意轻拿轻放,避免表面碰伤。

2.6热处理

将锻件立放在淬火料筐内,然后将试料放在筐的上面。淬火温度为510+5-1℃,按金属温度保温180min,淬火水温60℃~80℃,淬火转移时间t≤15s,且淬火料筐在水中往复升降15次以上,然后在水中停留15min后方可吊出水面,在锻件上打淬火炉号时要在指定位置,且要清晰。在水压机上较直,1MN油压机作为辅助配合矫直,在水压机上锻件放在终锻模内上三级压力矫直。矫直后的锻件轻轻地推入酸洗筐内并按要求摆放好,然后进行酸洗。蚀洗时间不要过长,防止过蚀洗。蚀洗后的锻件放在矫直平台上进行逐个检查,对于个别不符合要求的锻件在1MN矫直机辅助矫直。矫直合格的锻件要打上矫直号。时效温度155+5-2℃,按金属温度保温8h,总加热时间8h~14h;时效装炉时,料架摆放一定要有利循环风畅通,使之加热均匀、快速。

2.7验收

认真执行三对照,按Q/Q817-82标准及图纸,按Ⅱ类锻件检查验收。

3锻件组织、性能检测

该模锻件外形尺寸经划线检查,完全符合图纸的要求。化学成分分析结果符合国标中2A50-T6铝合金的化学成分要求。模锻件的低倍组织晶粒均匀,金属流线均匀合理;高倍组织正常,未过烧,化合物的大小及分布都比较均匀。断口组织细密,无任何冶金缺陷。

4结束语

篇5

论文关键词:教学设计,大学英语,性质

 

一、教学设计的性质

所谓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是在教学之前对教学历程中的一切,预为筹划,从而安排教学情境,以期达到教学目标的系统性设计。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教学设计使学生在有效地教学历程中间达成教师为他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的完成需要系统完善的方法,在教学历程的系统设计中,包括多个前后彼此连接的步骤,从开始的教学目标分析,到最后对目标是否达成的评量,每个步骤的设计均须符合实证研究的要求。教学实际的基本原理是以人类的发展心理与学习心理为基础的。教学设计者应进一步研究研究人类在学习情境中,经由何种历程获得该能力。因此,教学时所采用的课程材料,教师不仅需要彻底了解,更重要的是如何教的学生喜欢并能把教材中的知识点学以致用。

二、大学英语教学设计的模式

1.确定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设计模式进行教学设计时,第一步工作是确定所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所谓教学目标(instructional goal),是指在教学之前预期教学活动结束之后,学生从教学活动中学到些什么教育学论文,是知识与技能,还是态度与观念。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根据:1. 大学英语课程的需要 2. 学生的能力与个别差异 3. 教师的教学经验。

2.进行教学分析

教学设计第二步的教学分析(instructional analysis),是指在教学目标之下,对达成目标的过程当中学生学习所需技能的分析。以学生学习过去完成时为例,教师在教学之前必先了解学生是否具备应用过去时的能力。了解学习者需要哪些先备知识技能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

3.检查起点行为

所谓的起点行为(entry behavior),是指学习新经验之前必须具备的基础性经验。面对新的教学情境时,学生们因起点行为的不同,而有个别的差异。英语教师者必先了解这方面个别差异的大概情形,然后才能决定如何教导他们学习。检查起点行为的方法,可采用口头问题的方式,也可采用纸笔测验方式进行。

4.制定作业目标

根据前述之教学分析与起点行为分析,就可进一步制定作业目标。所谓作业目标(performance objective),是指教学设计者或教师,对学生预估其在教学后学的知识技能的具体表现。同时,在制定作业目标时,附带制定出学习成败的标准,即指明达到什么标准才算是及格。

5.拟定测试题目

根据前述之作业目标及教学内容进行学后成就测试的命题工作。学习之后的测试题目,必须以作业目标为范围,如此才能从测验结果中真实反映出每个学生学习的情形。

6.提出教学策略

根据前面五个步骤看,教学设计者或教师,即可进一步提出实际教学的教学策略。加涅提出在教学历程中的九件教学事项时顺序排列的:(1)引起学生注意。(2)提示教学目标。(3)唤起旧有经验期刊网。(4)提供教材内容。(5)指导学生学习。(6)展现学习行为。(7)适时给予反馈。(8)评定学习结果。(9)加强记忆与迁移学习。教学策略中包括教材的讲解、教学媒体的使用、问题及解答方式、测试及回馈原则、师生间与同学间互动功能之运用等。例如,在大学英语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根据学生的旧经验引导到新学习,是由教师先把要学的新知识的主题提出来,然后要求学生从长期记忆中所贮存的相关知识检索出来与新知识核对。从旧经验引导新学习的办法相当于正式比赛之前的热身运动。如此做法使得学生在学习之前先形成心理准备状态,以便正式学习时对新知识特别注意。或是学生采用寓求知于生活的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校的教学活动方式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从而使学生们学到的知识更具意义。由此得出,如果教学目标只限于希望学生学到书本知识,教师主导取向的教学策略是较佳的选择。如果教学目标时希望学生学到较广的能力与气质,学生自学取向的教学策略则是较佳的选择。

7.选定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之运用,自然是以教学内容为范围。教学内容主要是指学校规定的教材。现成的教材是固定的知识,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如何灵活运用以及如何使用多媒体加强学习效果等,则须在方法上加以选定。

8.做形成性评量

形成性评量(formative evaluation)是指在学科教学未结束之前,为了了解学生学习与进步情形所做的评量工作。在教学之前的教学设计时教育学论文,预先考虑到形成评量的时机及进行方式,以便将来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随时予以补救.形成性量评的目的在性质上相当于段考,对教师而言可以借此获得教学历程中的连续性回馈,随时知道学生们学习的成败情形,据以作为随时修正自己教学策略的参考。同理。形成性评量对学生也产生回馈作用,有评量结果获知自己学习后的表现是完满或是欠缺,从而肯定或修正自己以后的学习方式。根据预定的教学目标,然后核对形成性评量的结果,教师才能针对全班或个别学生的学习成败情形分别给予辅导。形成性评量所采用的方法,可使用有教师自编的文字形式测验,有学生回答后分析结果;也可以由教师平常观察记录或是对学生访谈,以了解学生学习进步的情况。

9.做总结性评量

总结性量评是指在学科教学之后,为了解学生学习结果是否达到预期标准,是否符合教学前制定的教学目标及作业目标而做的评量。通常是以期末测试的方式进行。总结性量评的目的有两个:其一是在教学目标指导下,检查学生一学期以来的学业以及人格成长达到了什么程度,从而判断教学效果的得失。其二是根据总结性评量的结果,评定学生的学业成就。总结性评量时所采用的方法,除使用成绩测验之外,也须要靠老师平时观察记录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冯忠良.结构—定向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改革教学体质的探索[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6.

篇6

关键词:毕业设计;螺旋模型;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0-0284-02

一、高校本科毕业设计的现状与问题

毕业设计是大学教育过程中的最后阶段,也是历时最长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毕业设计工作的质量直接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培养、锻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最集中的一个阶段,也是学校对学生整个大学学习期间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因此,高校必须高度重视本科毕业设计的各项管理与质量控制工作。

近年来,由于高校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以及考研热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教师和学生都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去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毕业设计的质量大打折扣。目前,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主要呈现以下一些问题:(1)学校重视与学生轻视的矛盾。不少学生认为毕业设计是一种形式,最终都可以通过,因而采取敷衍的心态来对待,学生将大量的精力放在就业上,还有部分找到工作的学生或主动或被动地在就业单位进行实习,部分考研的同学正处于研究生考试的复试阶段,对毕业设计投入的精力也明显减少,甚至有少数学生临阵磨枪,抄袭粘贴现象极为严重。(2)学校严格监管与教师放任自流的矛盾。部分指导教师一方面出于考虑学生就业,另一方面出于重视课堂教学,轻视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的想法,往往等待学生来找,学生不找也就不管不问,加上学校缺乏对指导老师的有效激励与约束机制,导致教师对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不到位。(3)成绩评定体系规范与论文答辩形式化的矛盾。学校虽然制定了较为健全的答辩规章制度,但在执行环节上却马马虎虎。一些指导老师出于学生毕业以及学校就业率等因素而对毕业设计的质量把关不严,答辩及评审走过场。答辩时,非评阅教师事先并不审阅将要答辩的学生论文,往往在学生陈述论文时,才翻看论文的内容,从而导致答辩教师在对论文提出问题时不具有针对性,使得学生认为没有认真的必要。

因此,诸多的问题,要求我们必须正视并不断提高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螺旋模型的应用,正是这样一种毕业设计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尝试。

二、螺旋模型在毕业设计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

螺旋模型最早是由Barry Boehm于1988年提出,主要用于解决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它将软件开发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制定计划、风险分析、实施工程、客户评价,螺旋模型每一轮都要经过这些环节,每经历一个周期系统就得到进一步的细化和完善[1]。该模型的最大特点是根据不同开发阶段,选择合适的模型,并根据下一步计划的约束条件下进行方案的合适选择,并对方案进行评估与分析,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工作[2]。如此不断轮回重复,直到得到比较满意的产品。

毕业设计由论文选题、开题、过程指导、中期检查、论文撰写、答辩、成绩评定、抽查检查、材料归档等多个环节组成[3],其每一个过程都是相互衔接而不可分割的,每一个环节的质量都将影响最终毕业论文的质量。因此可以把毕业设计作为一个软件项目,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严格遵守螺旋模型的各个原则,进而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并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三、螺旋模型在毕业设计管理中的应用

毕业设计是由多项论文环节相互衔接组成的连续开发系统,螺旋模型的应用其主要的途径应是在每一项论文环节将螺旋模型所遵循的各项原则加以应用。

1.准确定位毕业设计的性质、任务。论文写作是一项长期积累的过程,也是专业教育有意识培养的结果。因此,应围绕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将毕业设计所要求的相关素质与能力融于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了解国内外专业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其次,毕业设计活动开展之前,学校相关院系,指导老师应就毕业设计的性质、目的提前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并进行毕业设计的动员活动,使每一位学生都清楚毕业设计的各项任务和要求,应在第7学期初完成。

2.选题与开题。毕业设计的选题可以是指导老师提供,也可以是学生自选选题,两者都必须遵循需求的有效性原则,即要注意毕业选题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以及选题的难易与可完成性。毕业生应按相应的要求填写选题审批表,并报指导老师与院系审定。只有通过审查的选题方可进入下一环节的论文开题流程,没有通过审查的选题,进行重新选题,直至进入开题环节。开题环节同样遵循相应的指导与审查原则,指导老师应负责指导学生的方案可行,院系应负责审查确认,没有通过审查的开题报告应反馈给学生与指导老师,由指导老师督促学生进行修改完善,方可进入下一环节的毕业设计阶段。

3.设计与指导。毕业设计阶段是整个流程的核心环节,也是螺旋模型应用最为关键的阶段。过程管理是一项具体而琐碎的“生产建筑”工程,它直接关系到毕业设计能否从最初的理念走向成品。在这一环节,我们应借鉴生产管理的任务导向性原则,严格日常管理,具体应加强三方的工作。

首先,对学生毕业设计活动投入时间的管理。应从制度与具体监管上确保学生每天投入充分的论文创作时间。有条件的学校应开放相应的计算机房,保证学生每天处于“上班”的状态,学生的离校应进行相应的审查与报备。其次,对指导老师投入指导时间的管理。指导老师指导应设置每周的最低指导时限、次数要求,填写相应的指导记录,在规定的时限内上报院系毕业设计领导小组,逾期未交的予以督促警告。第三,对院系毕业设计领导小组的要求。应遵循螺旋模型的风险控制和约束要求,严格制订并执行毕业设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与指导意见(原型模型),全面领导毕业设计的各项活动。制定时间进度计划(预算),从严管理。审查毕业设计的各项任务、表格、记录、成品(开发与测试)。明确院系、教师职责与学生任务,监督与抽查指导老师的指导与学生的毕业设计活动,强化质量控制,完成每一阶段任务(约束)。只有遵循严格的生产管理与质量控制,毕业设计才能按照预期的目标,依次递进顺序连接,共同形成一个全方位的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最终完成毕业设计的定稿。

4.成绩的评定与约束。在进行论文答辩之前,还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标准,避免毕业设计成绩评定的随意性。答辩小组应依据对文本内容的评判和答辩现场情况经答辩小组成员集体研究后给出答辩成绩及评语,而毕业设计成绩,应由指导老师、评阅老师、答辩小组分别提出评定成绩,各自的比例应为30%、30%、40%,由答辩秘书进行汇总,再报院答辩委员会审查通过。最后,形成毕业设计的档案材料,为下一年度的毕业设计工作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与经验。

四、结论

从螺旋模型的应用可以看出,毕业设计的难度与工作量有所增大,对毕业生的投入时间也有所要求,但这并没有妨碍毕业生就业考研等其他活动的开展,而是对现有毕业设计重就业轻管理的一种调整与回归。经过螺旋模型的增量提升,毕业设计的管理将更加规范,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应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成志,张华忠.螺旋模型在开发网络可存活性系统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5).

篇7

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研究

探索阶段,但在实际应用

己逐步

出其价值。近年来,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迅速,截止2010年底,剔除ST、SST类,沪深两市共有37家物流类上市公司。

物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

地位的确立,物流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已

多个利益

者所

的焦点。因此,

的目的

两个

:一是探索如何构建更客观、更科学的财务绩效评价模型;二是

物流行业,

构建的财务绩效评价模型对其

实证浅析【会计论文】,从而为投资者行使投资决策权和企业内部信息需求者提升和保持其核心竞争力,

其战略

科学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

以我国沪深两市物流类上市公司财务绩效为研究

研究的

,剔除了ST、SST上市公司,选出的样本为37家。

(二)指标选取

财务绩效多维浅析【会计论文】的特点,

以主因子浅析【会计论文】为主的统计浅析【会计论文】策略会计专业论文,

前人研究,从

财务绩效的效益指标、营运能力指标、投资者获利能力、偿债能力指标等

全面性、代表性、数据易

性等原则设计与选取具有代表性的9个指标构成财务绩效指数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对我国物流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

浅析【会计论文】。

三、基于因子浅析【会计论文】法的物流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实证研究

(一)

因子浅析【会计论文】法构建财务绩效评价模型的理由 在

研究中,为了全面系统地浅析【会计论文】

【会计论文】,都可能完整地搜集信息,对每个观测

测量

变量(或指标),

自然希望用较少的新变量来代替原来较多的旧变量,而这些新变量应尽可能

旧变量的信息。因子浅析【会计论文】正是

这一要求的处理多变量

【会计论文】的策略会计专业论文。

因子浅析【会计论文】的特点为:

,因子变量的数量远少于原有的指标变量的数量,对因子变量的浅析【会计论文】

减少浅析【会计论文】

计算工作量;

,因子变量

论文格式范文对原有变量的取舍,

原始变量的信息

重新组构,它

原有变量大

的信息;

,因子变量之间不

线性

的关系,对变量的浅析【会计论文】比较方便;

,因子变量具有命名解释性,即该变量是对某些原始变量信息的综合和

财务绩效的指标

,这些指标

评析财务绩效的原始变量,全部用来评价财务绩效显得指标过多,既

能也无必要,

选取指标过少,正像国内有些

单指标评价财务绩效的策略会计专业论文一样,显得片面,对财务绩效的评价也缺乏准确性,最好的办法是尽量选取一定数量的能较全面

财务绩效的指标,并对这些原始变量

重新组构、归类,用较少的相对综合的新指标代替所选的

指标,并纳入到模型中去,构造财务绩效评价模型。

由因子浅析【会计论文】法的上述特点

,因子浅析【会计论文】法正好

上述建模的思路,且因子浅析【会计论文】法对综合后的指标(即因子)还具有命名解释性,这就为

该综合模型

财务绩效浅析【会计论文】

了便利。

(二)数据处理与模型建构

、整理各样本公司财务绩效评价9个

浅析【会计论文】指标2010年的相应数据值(因篇幅限制,不列出

指标原始数据),并

数学策略会计专业论文

标准化处理,然后建立

系数据矩阵R并

其特点【会计论文范文】向量。

统计软件SPSS16.0

浅析【会计论文】,

R的特点【会计论文范文】值和贡献率(如表2所示)。

表2,变量

系统矩阵共有四大特点【会计论文范文】根:2.833、2.030、1.507、1.069,这四个因子已经解释了原变量的标准化方差的83.212%,即用四个主因子代表原来9个原始指标评价物流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已有近85%的把握。为便于对各因子

合理的解释,

对初始因子载荷矩阵做方差最大正交旋转。主因子的经济意 义是由因子模型中权数

指标的综合意 义来确定的。本研究中主因子F1、F2、F3、F4

从财务效益、营运能力、投资者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四个

来评价物流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

论文格式范文。

主因子得分表达式

计算

37家样本公司四个主因子对各原始变量的得分即F1,F2,F3,F4。

四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

线性加权求和,

物流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

的综合评价模型,如下式所示:

F=(27.399F1+20.423F2+20.346F3+15.044F4)/83.212

从财务绩效评价模型

,财务效益因子的权重最大,

物流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效益

论文格式范文是影响公司财务绩效的最

会计论文范文因素。

(三)结果浅析【会计论文】

上面的评价模型,

样本公司2010年的数据

,可

物流行业37家上市公司2010年财务绩效

的综合得分及排序(见表3)。一般来说,分值越高,

该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

越高;得分大于0,意味着该公司财务绩效

在全样本公司财务绩效平均

之上,反之则在全样本公司财务绩效平均

之下,

积极调整经营思路以推动会计论文范文企业财务绩效

的提升。

由计算结果可知,物流行业共有20家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综合得分为正值,占样本公司总数的54%。从综合得分及排名看,海峡股份、申通地铁、山航B、中储股份、

国航这5家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最好,排名

的海峡股份综合得分F为1.2439。国恒铁路、宁波海运、长航油运、长航凤凰、亚通股份这5家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最差。排名

一位的亚通股份的综合得分F为-1.0756,与排名

名的海峡股份的F得分相比,

差距相差很大。同时,不难

海峡股份

了综合得分排名

的地位,但其偿债能力因子得分却为负数,该公司对偿债风险应

。亚通股份的四个主因子各得分均为负数,

该公司

一项优势,财务绩效很不尽人意,

全面改善。

四、

论文范文与倡议

(一)研究

论文范文

从财务绩效

入手,

已有研究,从

财务绩效的财务效益、营运能力、投资者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等四个

,设计了九个财务指标构建综合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并

此体系对2010年物流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运用因子浅析【会计论文】模型

了浅析【会计论文】评价。总结

的实证研究

论文范文如下:

的2010年物流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对物流行业上市公司2010年的财务绩效

实证研究的结果

:物流行业上市公司2010年有20家综合得分大于0,超过全部样本公司的半数。

,2010年物流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两级分化情况

。排在

名与

一名的公司综合得分相差甚大;即使财务绩效较好的公司,也极少有在四个主因子上得分全为正值,

物流行业上市公司在财务运作上或多或少都

一些

【会计论文】,

的财务绩效评价

了效益

、营运能力、投资者

能力、偿债能力等各

的内容评价,

计算的四个主因子得分

全面系统地剖析影响各样本公司

经营和发展的诸

因素,浅析【会计论文】公司在同行业

绩效

,全面

硕士论文公司的优势与

,推动会计论文范文公司适时调整经营对策会计毕业论文,以求得更好的发展

,物流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出现了一定的板块分化现象。仓储业、航空运输业、其他社会服务业、公路运输业及铁路运输业等行业的上市公司2010年的财务绩效较好;而公共设施服务业、水上运输业及商业经济与业,财务绩效则相对较差。

(二)物流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提升倡议

,提升物流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效益。从上面实证浅析【会计论文】

的综合评价模型可知,财务效益因子在综合评价模型中所占权重最大,在物流行业上市公司实证浅析【会计论文】中,该因子所

贡献为27.399%。实证浅析【会计论文】也已证明财务效益因子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最大。因此,要提高物流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

提升上市公司的财务效益

论文格式范文,良好的财务效益

论文格式范文是财务绩效的

物流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全面发展。财务绩效是

多维的

物流行业上市公司仅仅

财务绩效某一

的发展,那么该上市公司只能在该因子上

高的得分,其

的综合得分不一定会

满意。

仅仅

财务绩效的某

不一定能

较好的财务绩效,

财务效益、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投资者获利能力四

的全面发展,才能

提高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如锦江投资,其财务效益因子得分为0.6066,位列第10名;营运能力因子得分为0.2467,排名第8位;偿债能力因子得分为0.3218,位列第7名;投资者获利能力得分为0.0489,排名第9位。

该公司做到了财务绩效的全面均衡发展,所以

以综合得分0.3478

了综合排名第七的名次。

政策,努力提高财务绩效。抓住

政策走向,有计划有

形成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并倚靠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调整。物流企业应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

产业的优惠扶持政策,不断调整自身产业结构、淘汰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服务产品,不断开发出

市场潮流的服务产品,努力提高财务绩效。

文献:

[1]徐凤菊、邢南:《电力行业的企业绩效与财务战略实证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19期。

[2]钟凤英、庞佳:《财务与非财务相

的新型企业战略绩效评价系统构建浅析【会计论文】》,《商业经济》 2009年第2期。

[3]杨位留:《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综合评价实证研究》,《科技与管理》2008年第5期。

[4]王晓露:《企业竞争力理论文献综述》,《理论探索》2007年第7期。

系2011年

篇8

Fan Yu; Wang Yu'nan; Wang Junjie; Cao Qi

(Hohai University,Nanjing 210098,China)

摘要: 针对文献检索这一问题,文章共设计了字母分类-相关度模型、ASCII码分类-相关度模型两个模型。字母分类-相关度模型运用了字母分类法对所有的文献进行分类,并引入了相关度的概念,比较人性化的给出了不同相关度的检索结果,较为全面。ASCII码分类-相关度模型运用了ASCII分类法对文献进行了分类,将关键词库转化为一个阿拉伯数字集进行检索。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iming at literature retrieval, the letters classification-correlati-on model and ASCII classification-correlation model are established. In the letters classification-correlation model, the paper uses the method of letters classification to classify all the literature and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correlation, finally gives a humanized retrieval result with different correlation. To classify the literatures, ASCII classification-correlation model in this paper utilizes the ASCII classification and transforms the keywords library into a arabic numerals set to retrieve.

关键词: 文献检索 字母分类法 ASCII分类法 相关度

Key words: literature retrieval;letters classification;ASCII classification;correlation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1-0299-02

1问题提出

本题给出了某次学术会议所收到的150篇学术论文的关键词(key words),请以此为依据,将这些论文分类,并构造一个检索系统,使得当给出所要查找文献的一组关键词,例如(eigenvalue problem,inverse,solvability)或(risk perceptions,mental models,bias,synergistic risk),即可从上述150篇中找出有关的文章;所使用的方法应能适用于文献数量更大的情况。以下每行前的阿拉伯数字为文章编号,后面的英文单词为该文的关键词。除少量明显错误外,关键词(包括大小写)均原文照录。注:150篇论文的关键词具体见原题。

2问题分析

本文是关于一个论文文献检索问题,从题中可以得到会议150篇论文的关键词,需要构造一个检索系统,当输入需要查询的关键词时,检索系统要给出和这些关键词相关的文献,在本题中,文献以阿拉伯数字编号标记。为了构造这样的一个检索系统,需要着重解决两方面的问题:①如何对论文进行分类。②设计怎么样的检索规则及检索路径。

对于第一个问题,本文给出了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按照字母分类方法,即由于所有的关键词均为英文单词,将每一个关键词看做一个字符串,将所有的关键词按首字母分为A、B、……、Y、Z及特殊字符共计27类,其殊字符为文中出现的?准等。第二种方案是ASCII码分类法,即将每一个关键词拆分成字母、空格、特殊字符,然后通过ASCII码找出它们对应的阿拉伯数字,将所有的数字相加后就得到这个关键词对应的一个数字。将所有的关键词按照这种方案处理后,将得到一个按大小排序的数字库,很显然,对数字进行搜选非常简洁方便。

对于第二个问题,本文根据第一个问题中提出的两个分类方案分别设计了不同的检索程序[1]。对于第一个分类方案,本文首先分析输入的关键词进行首字母分析,如输入的关键词为eigenvalue problem,那么将它归为以e为首字母的那一类中。然后再在这一类中进行筛选查找。而第二个分类方案中,本文将输入的关键词拆分后转化为对于的ASCII码相加,得到与这个关键词对于的一个数字,然后查找关键词库中与之相等的关键词数字,经过简单的对比后即可确认两个关键词是否相同。

当输入不知一个关键词检索时,如需要查找两个关键词:risk perceptions,mental models,那么检索结果存在两种情况:①检索得到的文献中risk perceptions,mental models两个关键词均包含;②检索得到的文献含有risk perceptions,mental models其中任意一个或几个。对于这一不明确概念,本文提出相关度[2]T的概念;相关度即为检索得到的文献中的关键词与输入查询的关键词相同的数目。如在上述情况中,检索得到的某篇论文risk perceptions,mental models两个关键词均包含,则相关度T=2,若检索得到的论文仅包含risk perceptions,mental models中的一个关键词,则相关度T=1,相关度T=0表示检索的到的论文不包含需要检索的关键词。T=0的论文在检索过程中是需要排除的论文,结果不予显示。

3模型建立

3.1 模型一:字母分类-相关度模型在字母分类-相关度模型中,首先需对论文进行分类。对论文的所有关键词按首字母进行分类,共分为分为A、B、C、……、X、Y、Z及特殊字符共计27类,其殊字为关键词中出现的?准等。如果文献数量特别巨大,对所有的关键词进行首字母分类后,每个字母(尤其是A、B、T等)所属的关键词人就很多,可以考虑进行二次字母分类,即对部分或全部字母下数目的关键词的第二个字母进行上述分类。

在对所有关键词进行分类的同时,要对每一个关键词所属的文献编号做相应的记录,以方便最后的结果输出。本文定义一个动态二维数组a(),其中第一维即a(i,1)表示论文中的一个关键词,a(i,2)表示关键词a(i,1)属于的文献编码,如此,设计程序在对关键词a(i,1)进行分类筛选时,对a(i,2)进行同样的操作,当最后确定关键词a(i,1)与输入的关键词相同时,输出结果a(i,2)即可。

对论文分类后,就可以进行关键词检索了。步骤主要分为以下几步:

第一步:缩小检索范围,确定最终检索范围。对输入的关键词按照首字母分类规则进行分析,假设输入需要检索的关键词为eigenvalue problem,则将它归为以e为首字母的那一类中,在以e为首字母的一类进行筛选检索,如果文献的数量较大,在对论文分类的时候进行了二次字母分类甚至三次字母分类,这样逐步缩小范围,最终确定一个较少的检索范围。在这一步的程序实现中,本文主要运用VB[3]中的Mid(string,start as long,1)命令对输入的关键词进行首字母(需要时包括第二字母、第三字母)的提取,结果计算机的识别后提供相应的检索范围。

第二步:在最小范围内逐个匹配对比。当确定最小范围的检索范围后,对范围内的每一个关键词a(i,1)与输入的关键词ai比较,若相等,则此关键词与输入关键词匹配,输出此关键词所属的文献编码a(i,2)。若不相等则舍弃。

第三步:筛选相关度T的所有情况。运用相关度的概念,即为检索得到的文献中的关键词与输入查询的关键词相同的数目。

当输入不止一个关键词时,将输入关键词的数目记为i。为了检索的结果更加完善和人性化,需进行上述第三步,并依次列出T=1,T=2,……,T=i的所有情形。易知第二步所作的工作既为寻找出i个关键词当T=1时的检索结果,则T=2的模型求解结果即是在T=1时的检索结果中寻找当且仅当出现两次的文献编号。在T=1时的检索结果中寻找当且仅当出现三次次的文献编号。则此文献编号就是T=3的求解结果。同理,在i个T=1时的检索结果中寻找当且仅当出现i次的文献编号。则此文献编号就是T=i的求解结果。

2.2 模型二:ASCII码分类-相关度模型ASCII码分类-相关度模型与字母分类-相关度模型的区别主要在于文献的分分类上。ASCII码分类法是将每一个关键词拆分成字母、空格、特殊字符,然后通过ASCII码表找出它们对应的阿拉伯数字,将所有的数字相加后就得到这个关键词对应的一个数字。

与字母分类-相关度模型同,首先定义一个动态二维数组b(),其中b(i,1)用来记录每一个关键词对应的阿拉伯数字,b(i,2)用来记录b(i,1)所属的文献编号。将所有的关键词按照ASCII码分类后,得到一个二维数组来表示关键词库,然后将b(i,1)按大小排序分类。当进行关键词检索时,分为以下三步:

第一步:按照上述的ASCII码分类法将输入的关键词拆分后转化为对于的ASCII码相加,得到与这个关键词对于的一个数字,记为bi。

第二步:查找二维数组b(i,1)中是否存在与bi相等数字,这样经过简单的对比后即可确认两个关键词是否相同。

第三步:若输入不止一个关键词,将输入关键词的数目记为i。与字母分类-相关度模型类似,同样引入相关度的概念,依次列出T=1,T=2,……,T=i的所有情形。

5模型分析与推广

模型一运用了字母分类法对所有的文献进行分类,在检索过程中首先处理输入的关键词,逐步缩小检索范围,检索时间短,能够满足文献数量较大时的情况,在结果输出中,比较人性化的给出了不同相关度的检索结果,较为全面。模型二与模型一不同的地方在于运用了ASCII分类法对文献进行了分类,将关键词库转化为一个阿拉伯数字集。这样检索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数字的筛选匹配问题,处理起来较为简捷方便。在结果输出中,同样运用了相关度的概念,使得检索结果较为全面。但不足的是两个模型仅能够对关键词进行检索,这样导致模型中的检索条件较为单一,若使用者忘记关键词或不确定关键词则难以满足检索条件。如若广泛应用于各种要求时,则需要增加题名、作者、近义词等各个功能。

参考文献:

[1]黄正瑞,曾巧明.文献检索设计中的几个算法[J].软件世界,1994:14-15.

篇9

关键词:CAD/CAE一体化,有限元分析,一段板簧

 

1.1导入CAD生成的模型

通常情况下,对于非常复杂的不规则线、面或体,在ANSYS中建立其几何模型将非常复杂。这时可以采用在熟悉的专用的CAD系统中建立几何模型,然后通过ANSYS提供的接口导入到ANSYS中,这样可以实现CAD/CAE一体化技术,提高效率。然而,从CAD系统中导入的模型很可能需要另外的大量的几何模型的修补工作。

1.2导入在CAD系统创建的模型以实现CAD/CAE一体化

1.2.2 以IGES格式实现导入

在PRO/E完成的模型被另存为IGES的格式可以导入ANSYS7.0中,但这种方式经过大量的检验证明是很有局限性的,只有当模型简单包括很少的特征才可能不产生基本特征的丢失。对于稍稍复杂的模型来说就会丢失一些特征特征,这就使我们不得不进行大量的模型修补工作。

1.2.3从PRO/E中启动ANSYS实现CAD/CAE一体化

ANSYS还具有从PRO/E中导入*.prt或*.asm的功能,但是按照ANSYS帮助里的提示不能将模型导入。经过实践研究,CAD的各种文件格式导入到ANSYS中都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最后解决了从PRO/E中启动ANSYS实现了CAD/CAE的一体化。并发现也能够从ANSYS中将模型以*.prt或*.asm的格式导入。而且通过这种途径导入的模型或启动ANSYS绝对没有任何模型元素的丢失。

下面介绍实现的过程;

(1)在同机的同一工作系统下安装有Pro/E和ANSYS两种软件;

保证上述两种软件的版本兼容,Pro/E的版本不得高于同期的ANSYS的版本;

(2)开始?程序?CAD/CAM?ANSYS Release7.0?Utilities?ANS_ADSIN Utility?Configurationoptions?OK? Configuration Connection for Pro/E?选择ANSYSProduct?选择Graphics device name(NT: Win32)?会出现SUCCESS提示:

给出Pro/Engineer installation path?(在我们的机器上PRO/E的工作路径是

C:PROGRAM FILESPROE2001)会出现如下提示:

至此,PRO/E和ANSYS接口程序已经设置成功。

——PRO/E的系统实用工具主要集中Utilities 菜单中,个别集中在View菜单中。利用 Utilities菜单中的选项View菜单的个别选项可以系统各项设置值,定制工作环境,例如定制用户界面,加载和编辑配置文件等。科技论文,CAD/CAE一体化。。这里利用管理辅助应用程序 Auxiliary Applications将ANSYS Geom加到PART菜单下;用Register找到ANSYS安装目录下的protk.dat文件,选中这个文件,再运行start即可。

——完成第一步的设置,应该可以将文件*.prt或*.asm的格式导入ANSYS中,但是导入时程序却没有响应;完成以上两步的设置,在PRO/E中创建完模型后点击ANSYS GERM应该可以直接进入ANSYS中。有一超时功能中理论上的“无限时间”设置使用不恰当的日期值,这一日期值相当于2004年1月10日,所以到了2004年1月10日,代码会自动判断当前时间已经超过无限时间。科技论文,CAD/CAE一体化。。据PTC介绍,这种超时功能的主要软件模块是

“Name Service Demon”(nmsd.exe),所以要对nmsd.exe进行更新。要用一个网上下载的nmsd.rar的补丁来覆盖以超时的这个模块。更新了nmsd.exe后实现了点ANSYS GERM后启动了ANSYS7.0会自动生成*.anf文件,以上所做的工作均可以在Windows2000下顺利的运行。进入了ANSYS中在输入窗口输入命令:

/inut,文件名(不带后缀),anf

后再执行plot volume即可。科技论文,CAD/CAE一体化。。科技论文,CAD/CAE一体化。。经过此设置文件以.prt的格式导入ANSYS中都不会有任何特征的丢失。

经过以上三步的设置就会发现PRO/E和ANSYS的无缝接口。

3.3 在PRO/E中建立模型并在ANSYS中分析

3.3.1在PRO/E中建模(一段单板簧):

一、尺寸的选取

1)b,l由经验选取2

2)h的确定,要求43

3)H=5h

二、弹阻力的计算

1)弹阻力计算公式

2)弯矩公式

若令Q=0可得kl==l

=0 可得kl-2=l

则N=4

a)的确定

l=,l= b)弹阻力计算

最大负荷时弹阻力为 =0

最小负荷时的弹阻力为

3.3.2将PRO/E中建立的模型导入ANSYS中没有几何数据的丢失:

3.3.3在ANSYS中对导入的模型进入前处理器

(1)定义单元类型,选取菜单Main Menu>Preprocessor>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弹出Element Type对话框,单击按钮Add弹出Library of Element Types对话框,选择相应的单元类型,单击OK按钮返回Element Types对话框,单击Close按钮。科技论文,CAD/CAE一体化。。

(2)定义材料属性:选取菜单Main Menu>Preprocessor>Materical Props>Materical Models 弹出Define Materical Models Behavior对话框,在右边的MatericalModels Available 框中连续双击选择Structural>Linear>Elastic>Isotropic,弹出Linear Isotropic Properties for…..对话框在EX和PRXY选择相应的值,单击按钮返回DefineMaterical Model Behavior 对话框,选择该对话框菜单Define MaterialModel Behavior>Materical>Exit.定义完单元类型和材料属性后,对于从PRO/E中导入的模型就可以进行网格划分了

(3)进行网格划分:单击MeshTool对话框中Mesh按钮弹出MeshAreas拾取对话框,单击pick all按钮执行网络划分操作。科技论文,CAD/CAE一体化。。

(4)退出前处理器MainMenu>Finish.

(5)并且对所做的划分执行存储,单击ANSYS Tooler窗口中的SAVE_DB按钮。

3.3.4执行求解,当求解结束后,弹出黄色提示信息对话框显示Solution is done!表示求解成功完成。观测等效应力动画结果。

篇10

20世纪70年代,英特尔公司(Intel)的戈登・摩尔(Gordan Moore)预言:芯片上晶体管的数量将每隔18个月至两年就会翻一番。这即是电脑行业在幕后称之为的“摩尔定律”,这一定律至今依然在发挥着作用。但是,如果“摩尔定律”一直有效,那么小小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将继续呈指数级的增长。可以想像不久的将来芯片将承受怎样的负担,这就需要将整个系统集成在一个小小芯片上的SoC(System on Chip)技术。这个激动人心的技术将曾经占据整个房间的庞大的计算机变得如今只有小拇指的指甲那么大小。正如很多专家所言,自从以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为基础的计算技术出现以来,片上系统(SoC)技术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一项技术。

本书是为迎接新一代半导体技术来临的巨大的设计挑战而汇集的论文集,这些论文几乎涵盖了SoC技术的所有相关主题。具体为:1.为了使器件模型不断地降低成本,还必须满足其准确性,就需要扩展各种不同的新技术,ColinMcAndrew的论文就是面向二极管的模型,Matthias Bueher和Christian Enz的论文解决了MOS管的模型。2.解决过程参数的概率性偏差,这些偏差表现为电路的行为偏差,也就是在大规模生产当中被称为参数出现误差,Colin McAndrew的论文的另外一个贡献就是研究了在电路模拟当中的概率性偏差,这在计算效率和物理分析方面很重要,最终可能会决定设计是否可以生产。3.电路部件的设计复杂性,在新技术快速涌现的当代,对于每一种新技术都相应重新设计电路显然不现实,也为成本要求所不允许,Jose Franca的论文试图设计出将数据转换器、放大器和滤波器集成在一起,成为一个能够匹配很多应用的系统。4.随着芯片上晶体管数量的增加,单位面积里所聚集的晶体管数量将越来越多,密集的晶体管单位面积上的发热将越来越巨大,这就提出了当今非常热门的问题――低功耗,R.Leung的文章就涉及这个方面,试图解决高速NO缓冲器的低功耗问题。5.T.Yanagawa,S.Bampi和G.Wirth的文章很翔实和理性的预测了2010年的微电子技术对将来的微电子和集成电路半导体技术产生的影响。

本书适合学习和从事微电子和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和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同时也适合相关专业读者参考。

丁丹,硕士生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