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5 15:14: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融合技术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融合技术论文

篇1

关键词:数据融合传感器无损检测精确林业应用

多传感器融合系统由于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鲁棒性,较宽的时间和空间的观测范围,较强的数据可信度和分辨能力,已广泛应用于军事、工业、农业、航天、交通管制、机器人、海洋监视和管理、目标跟踪和惯性导航等领域。笔者在分析数据融合技术概念和内容的基础上,对该技术在林业工程中的应用及前景进行了综述。

一、数据融合

1.1概念的提出

1973年,数据融合技术在美国国防部资助开发的声纳信号理解系统中得到了最早的体现。

70年代末,在公开的技术文献中开始出现基于多系统的信息整合意义的融合技术。1984年美国国防部数据融合小组(DFS)定义数据融合为:“对多源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多方的关联、相关和综合处理,以更好地进行定位与估计,并完全能对态势及带来的威胁进行实时评估”。

1998年1月,Buchroithner和Wald重新定义了数据融合:“数据融合是一种规范框架,这个框架里人们阐明如何使用特定的手段和工具来整合来自不同渠道的数据,以获得实际需要的信息”。

Wald定义的数据融合的概念原理中,强调以质量作为数据融合的明确目标,这正是很多关于数据融合的文献中忽略但又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这里的“质量”指经过数据融合后获得的信息对用户而言较融合前具有更高的满意度,如可改善分类精度,获得更有效、更相关的信息,甚至可更好地用于开发项目的资金、人力资源等。

1.2基本内容

信息融合是生物系统所具备的一个基本功能,人类本能地将各感官获得的信息与先验知识进行综合,对周围环境和发生的事件做出估计和判断。当运用各种现代信息处理方法,通过计算机实现这一功能时,就形成了数据融合技术。

数据融合就是充分利用多传感器资源,通过对这些多传感器及观测信息的合理支配和使用,把多传感器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冗余或互补信息依据某些准则进行组合,以获得被测对象的一致性解释或描述。数据融合的内容主要包括:

(1)数据关联。确定来自多传感器的数据反映的是否是同源目标。

(2)多传感器ID/轨迹估计。假设多传感器的报告反映的是同源目标,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改进对该目标的估计,或对整个当前或未来情况的估计。

(3)采集管理。给定传感器环境的一种认识状态,通过分配多个信息捕获和处理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性能,从而使其操作成本降到最低。传感器的数据融合功能主要包括多传感器的目标探测、数据关联、跟踪与识别、情况评估和预测。

根据融合系统所处理的信息层次,目前常将信息融合系统划分为3个层次:

(l)数据层融合。直接将各传感器的原始数据进行关联后,送入融合中心,完成对被测对象的综合评价。其优点是保持了尽可能多的原始信号信息,但是该种融合处理的信息量大、速度慢、实时性差,通常只用于数据之间配准精度较高的图像处理。

(2)特征层融合。从原始数据中提取特征,进行数据关联和归一化等处理后,送入融合中心进行分析与综合,完成对被测对象的综合评价。这种融合既保留了足够数量的原始信息,又实现了一定的数据压缩,有利于实时处理,而且由于在特征提取方面有许多成果可以借鉴,所以特征层融合是目前应用较多的一种技术。但是该技术在复杂环境中的稳健性和系统的容错性与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改善。

(3)决策层融合。首先每一传感器分别独立地完成特征提取和决策等任务,然后进行关联,再送入融合中心处理。这种方法的实质是根据一定的准则和每个决策的可信度做出最优的决策。其优点是数据通讯量小、实时性好,可以处理非同步信息,能有效地融合不同类型的信息。而且在一个或几个传感器失效时,系统仍能继续工作,具有良好的容错性,系统可靠性高,因此是目前信息融合研究的一个热点。但是这种技术也有不足,如原始信息的损失、被测对象的时变特征、先验知识的获取困难,以及知识库的巨量特性等。

1.3处理模型

美国数据融合工作小组提出的数据融合处理模型,当时仅应用于军事方面,但该模型对人们理解数据融合的基本概念有重要意义。模型每个模块的基本功能如下:

数据源。包括传感器及其相关数据(数据库和人的先验知识等)。

源数据预处理。进行数据的预筛选和数据分配,以减轻融合中心的计算负担,有时需要为融合中心提供最重要的数据。目标评估。融合目标的位置、速度、身份等参数,以达到对这些参数的精确表达。主要包括数据配准、跟踪和数据关联、辨识。

态势评估。根据当前的环境推断出检测目标与事件之间的关系,以判断检测目标的意图。威胁评估。结合当前的态势判断对方的威胁程度和敌我双方的攻击能力等,这一过程应同时考虑当前的政治环境和对敌策略等因素,所以较为困难。

处理过程评估。监视系统的性能,辨识改善性能所需的数据,进行传感器资源的合理配置。人机接口。提供人与计算机间的交互功能,如人工操作员的指导和评价、多媒体功能等。

二、多传感器在林业中的应用

2.1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

在用MODIS(ModerateResolutionImagingSpectroradiometer)数据测定森林火点时的20、22、23波段的传感器辐射值已达饱和状态,用一般图像增强处理方法探测燃烧区火点的结果不理想。余启刚运用数据融合技术,在空间分辨率为1000m的热辐射通道的数据外加入空间分辨率为250m的可见光通道的数据,较好地进行了不同空间分辨率信息的数据融合,大大提高了对火点位置的判断准确度。为进一步提高卫星光谱图像数据分析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利用原有森林防火用的林区红外探测器网,将其与卫星光谱图像数据融合,可以使计算机获得GPS接收机输出的有关信息通过与RS实现高效互补性融合,从而弥补卫星图谱不理想的缺失区数据信息,大大提高燃烧区火点信息准确度和敏感性。

2.2森林蓄积特征的估计

HampusHolmstrom等在瑞典南部的试验区将SPOT-4×S卫星数据和CARABAS-IIVHFSAR传感器的雷达数据进行了融合,采用KNN(knearestneighbor)方法对森林的蓄积特征(林分蓄积、树种组成与年龄)进行了估计。

KNN方法就是采用目标样地邻近k个(k=10)最近样地的加权来估计目标样地的森林特征。研究者应用卫星光谱数据、雷达数据融合技术对试验区的不同林分的蓄积特征进行估计,并对三种不同的数据方法进行误差分析。试验表明,融合后的数据作出的估计比单一的卫星数据或雷达数据的精度高且稳定性好。

2.3用非垂直航空摄像数据融合GIS信息更新调查数据

森林资源调查是掌握森林资源现状与变化的调查方法,一般以地面调查的方法为主,我国5年复查一次。由于森林资源调查的工作量巨大,且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在探索航空、航天的遥感调查与估计方法。

TrevorJDavis等2002年提出采用非垂直的航空摄影数据融合对应的GIS数据信息实现森林调查数据的快速更新,认为对森林资源整体而言,仅某些特殊地区的资源数据需要更新。在直升飞机侧面装上可视的数字摄像装置,利用GPS对测点进行定位,对特殊地区的摄像进行拍摄,同时与对应的GIS数据进行融合,做出资源变化的估计或影像的修正。

试验表明,融合后的数据可以同高分辨率矫正图像相比,该方法花费少,精度高,能充分利用影像的可视性,应用于偏远、地形复杂、不易操作、成本高的区域,同时可避免遥感图像受云层遮盖。

三、数据融合在林业中的应用展望

3.1在木材检测中的应用

3.1.1木材缺陷及其影响

木材是天然生长的有机体,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尖削度、弯曲度、节子等生长缺陷,这些缺陷极大地影响了木材及其制品的优良特性,以及木材的使用率、强度、外观质量,并限制了其应用领域。在传统木制品生产过程中,主要依靠人的肉眼来识别木材缺陷,而木材板材表面缺陷在大小、形状和色泽上都有较大的差异,且受木材纹理的影响,识别起来非常困难,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同时由于熟练程度、标准掌握等人为因素,可能造成较大的误差。另外在集成材加工中,板材缺陷的非双面识别严重影响了生产线的生产节拍。因此必须开发一种能够对板材双面缺陷进行在线识别和自动剔除技术,以解决集成材加工中节子人工识别误差大、难以实现双面识别、剔除机械调整时间长等问题。

3.1.2单一传感器在木材检测中的应用

对木材及人造板进行无损检测的方法很多,如超声波、微波、射线、机械应力、震动、冲击应力波、快速傅立叶变换分析等检测方法。超声技术在木材工业中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声波与木材种类、木材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木材结构及缺陷分析、胶的固化过程分析等。

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人们也将视觉传感器应用于木材检测中。新西兰科学家用视频传感器研究和测量了纸浆中的纤维横切面的宽度、厚度、壁面积、壁厚度、腔比率、壁比率等,同时准确地测量单个纤维和全部纤维的几何尺寸及其变化趋势,能够区分不同纸浆类型,测定木材纤维材料加固结合力,并动态地观察木材纤维在材料中的结合机理。

新西兰的基于视觉传感器的板材缺陷识别的软件已经产业化,该软件利用数码相机或激光扫描仪采集板材的图像,自动识别板材节子和缺陷的位置,控制板材的加工。该软件还具有进行原木三维模型真实再现的计算机视觉识别功能,利用激光扫描仪自动采集原木的三维几何数据。

美国林产品实验室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木材刨花的尺寸大小进行分级,确定各种刨花在板中的比例和刨花的排列方向;日本京都大学基于视觉传感器进行了定向刨花板内刨花定向程度的检测,从而可以通过调整定向铺装设备优化刨花的排列方向来提高定向刨花板的强度。

在制材加工过程中,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在线实时检测原木的形状及尺寸,选择最佳下锯方法,提高原木的出材率。同时可对锯材的质量进行分级,实现木材的优化使用;在胶合板的生产过程中,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在线实时检测单板上的各种缺陷,实现单板的智能和自动剪切,并可测量在剪切过程中的单板破损率,对单板进行分等分级,实现自动化生产过程。Wengert等在综合了大量的板材分类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板材分级分类的计算机视觉专家系统。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较少,王金满等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刨花板施胶效果进行了定量分析。

X射线对木材及木质复合材料的性能检测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该技术主要应用于对木材密度、含水率、纤维素相对结晶度和结晶区大小、纤维的化学结构和性质等进行检测,并对木材内部的各种缺陷进行检测。

3.1.3数据融合在木材检测中的应用展望

单一传感器在木材工业中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各种单项技术在应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视觉传感器不能检测到有些与木材具有相同颜色的节子,有时会把木板上的脏物或油脂当成节子,造成误判,有时也会受到木材的种类或粗糙度和湿度的影响,此外,这种技术只能检测部分表面缺陷,而无法检测到内部缺陷;超声、微波、核磁共振和X射线技术均能测量密度及内部特征,但是它们不能测定木材的颜色和瑕疵,因为这些缺陷的密度往往同木板相同。因此,一个理想的检测系统应该集成各种传感技术,才能准确、可靠地检测到木材的缺陷。

基于多传感器(机器视觉及X射线等)数据融合技术的木材及木制品表面缺陷检测,可以集成多个传统单项技术,更可靠、准确地实时检测出木材表面的各种缺陷,为实现木材分级自动化、智能化奠定基础,同时为集裁除锯、自动调整、自动裁除节子等为一身的新型视频识别集成材双面节子数控自动剔除成套设备提供技术支持。

3.2在精确林业中的应用

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开展了树形自动分析、林业作业规划等研究工作;Auburn大学的生物系统工程系和USDA南方林业实验站与有关公司合作开展用GPS和其他传感器研究林业机器系统的性能和生产效率。

目前单项的GPS、RS、GIS正从“自动化孤岛”形式应用于林业生产向集成技术转变。林业生产系统作为一个多组分的复杂系统,是由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流动所推动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的复合体,各组分间的关系和结合方式影响系统整体的结构和功能。因此应该在计算机集成系统框架下,有效地融合GPS、GIS、RS等数据,解决这些信息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质的差异及空间数据类型的多样性,如地理统计数据、栅格数据、点数据等。利用智能DSS(决策支持系统)以及VRT(可变量技术)等,使林业生产成为一个高效、柔性和开放的体系,从而实现林业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开放性,建立基于信息流融合的精确林业系统。

南京林业大学提出了“精确林业工程系统”。研究包括精确林业工程系统的领域体系结构、随时空变化的数据采集处理与融合技术、精确控制林业生产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可变量控制技术等,实现基于自然界生物及其所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的时空变异性的客观现实,以最小资源投入、最小环境危害和最大产出效益为目标,建立关于林业管理系统战略思想的精确林业微观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篇2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彻底改变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权威地位,建立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将教与学融为一体,营造和谐、高效的教学环境,实现教与学过程的可视化、互动化、智能化和个性化。教师从传统的研究教学内容转移到研究学生及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上来,着重课前问题的创设和课中灵活的操控,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让学生在协作、探究的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陪伴者”、个别学生的“辅导者”、课堂交流和实验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和协作探究的机会,使学生通过相互协作、探究来获取知识,培养自我学习及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教师要注重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时时、人人有提问、发表、交流、展示的机会,组织好学习过程,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组织好合作学习,既做到在互动中把学习引向深入,又做到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调控,提高学习的效果;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相融合,创设学习情境,发展信息素养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强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以往的经验和知识为支撑,帮助学生“内化”,促进旧知识迁移,新知识形成。信息技术是作为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而不仅仅是教师的演示工具。科学的运用信息技术,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出发,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给定目标之间设置障碍,创设各种有效的情景化学习环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知识能力,自由选择适合自己认知风格的学习资源,通过“身临其境”来获取真实体验,诱发内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意愿,激发创造性思维意识,积极主动探究解决问题。这样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符合现代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学生可以在一种积极有效、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像扮演游戏角色一样置身其中,学生不仅学会、会学,而且学生好学、乐学,从而达到一种轻松愉快高质高效的学习效果。学生还可以在网上与老师、同学和朋友直接对话和交流,在论坛中发表存在的问题、追寻解决方案、答疑解惑,通过微信、微博、QQ、电子邮件等通讯工具向一些专家学者请教,交流面变大,知识面变广,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学会发现、构想和综合应用,同时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创造能力。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评价方式的融合,拓宽评价渠道,达成学习目标

评价和反馈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中不可或缺少的环节。在传统教学中,评价方式往往是由教师组织的对学生的评价即师评,比如批改作业、阶段性测试等,学生自评和互评很少。而自评、互评这两种评价对学生体验学习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非常有效的。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运用专用评测软件、评测管理系统平台等工具,可以及时准确地对学生阶段性的学习结果进行判断,重要的是可以如实地记录下教与学的轨迹。教师可以全面跟踪、掌握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和学习特点等信息,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出现的一些偏离学习目标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学习方案等,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好的个性化学习体验。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所记录的个人学习成长过程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根据评价及时调整学习方向和学习重点,以便更好地达到预期学习目标。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信息技术;融合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网络化、虚拟化、国际化和个性化的时代。这对传统教育方式既是严峻的挑战,又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面对这种数字化生活环境的挑战,语文教学如何“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发展,已经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语文教学的创新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只有实现语文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的双向沟通和交流。有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语文教学的改革才有更宽的路子。

一、语文教学充分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语文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语文学科必须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要用信息技术来解决以往语文教学中难以解决好的问题,来优化语文教学质量,来推进课程改革。

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不妨从“计算机辅助语文教学”起步。但仅把计算机、电视、投影仪等个别手段当做教学的补充,或仅在某个知识点上使用一下多媒体课件,并不是根本目的。在信息技术迅速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生存、学习、工作条件的今天,我们有必要从学科课程“融合”的高度,对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再认识。

信息技术在语文学科的充分应用,它的目标,是根据时代的发展,根据信息技术新条件、新手段所带来的全部可能,重新审视语文学科并实现其整体优化。它最终解决的是全方位问题,从语文课程标准到教学内容、从教学方法到考试评价,都要在“融合”过程中实现改造。“融合”不是赶时髦,而是着眼未来的改革;也不是盲目否定以往的成果,而是把过去语文学科中许多该做却做不好的事情真正做好,是让过去一切宝贵成果得到更好的继承发展,并真正实现共享。

总之,语文学科面对的是未来的挑战,是信息时代的空前机遇,是构建新课程体系的探索;语文教学面对的是空前的视野,是空前拓展的丰富资源,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学生自主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所获得的空前便利条件。

二、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优越性

首先,课堂信息容量增加、密度增厚,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多媒体参与教学给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多媒体信息在知识传递中表现出特有的优势,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以图像或音像呈现教学信息的媒体具有容量大、生动、形象、直观、接收面广、参与性强的特点,传递教学信息时,显示出极其丰富的表现力和极强的感染力,它能将认识对象在大与小、虚与实、静与动之间相互转化,不受空间、时间、微观、宏观的限制,使教学内容所涉及的事件、现象、过程全部再现于课堂,从而扩大了课堂教学信息的容量与密度。

其次,教学方式多样化、复合化,加快了教学的节奏。随着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复合化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已成了大家的共识。从学生接受的角度看,语文教学已进入一个视与听并重的“融合”时代。 在“融合”条件下,让教学手段图文并茂、声形共举以及多媒体刺激(将文字、图片、图表、动画、声音效果、背景音乐融于一体),让学习者视听并重、全方位感受信息的教学方法更符合学生的接受规律、认知规律、学习规律,可以进一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内容的密度,加快了教学节奏,促进教学结构的改革。

三、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措施

首先,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激发主动学习兴趣。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为质疑、探究、创新提供条件。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根据创设成功教育情境的需要,精心设计、剪辑、制作,使课件展示能充分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1、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赏析词句的训练在学生心中得到凸现,情感得到了升华。

2、对于语文中许多学生无法感知的遥远环境,如宇宙中的天体运动,微观粒子的运动形式,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可以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克服学生理解上的难点。

3、对于一些议论文、说明文,可以将文中难以理解的部分,用浅显的比喻或幽默的类比,配以三级论的方法加以解说。比如采用FLASH动画或三维立体图等形式加以说明,以克服学习和理解上的障碍。

再其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大课堂教学容量。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单位时间内传授更多的知识受着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教师一面讲课,一面板书,很难最大容量地把要讲的知识在四十五分钟内充分表现出来。而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是一个广取博览,博采众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大容量的接触知识,经过自己的分析取舍,最后形成语文知识的积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互联网接入课堂,可以打破上课时间的限制,穿越时间的隧道,把远古的神话拉进课堂欣赏;可以打破空间的局限,思接千载,神游万里,尽览世界奇丽风光;可以同陶渊明一起“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也可以同李白一道去感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种大量占有教学资源的优势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是不可实现的,而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则可以很容易地做到这一点,从而加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45分钟利用效率,让学生在45分钟内获得最大量的知识。

【参考文献】

[1]谢传荣《浅谈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教学与管理》2004.8

篇4

关键词:艺术元素;箱包设计;审美水平

传统刺绣传统民族艺术元素主要包括图案、文字、色彩或其他形式的材料[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箱包的需求逐渐增大,甚至成为女性日常必备装饰品,因此,箱包设计企业为更好地满足人们需求,就必须重视创新箱包设计理念,设计出独特的箱包,赋予箱包更多的时代内涵,凸显出箱包个性,扩大其销售领域。

一、现代箱包设计的发展与历程

(一)箱包的发展历程与分类

箱包不仅能够较好地方便人们出行,更可从侧面反映出箱包持有者的审美水平和文化内涵,当纺织技术出现后,麻布袋等形式的箱包开始出现,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箱包设计样式越来越多样化,但其造型仍以中小型结构为主[2],更好地方便携带。箱包可分为手提包与“箱”,从手提包的角度分析,该种箱包属于常见工艺装饰品,当前,人们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因此,在选择手提包时,通常会从装饰性的角度出发,考虑其制作工艺、颜色的欢迎程度、箱包材质等;从“箱”的角度分析,箱子主要作为家居用品,传统材质大多为木质或者皮革,当前,“箱”的材质逐渐增多,包括PU材料、塑料、仿制真皮等[3]。

(二)箱包的设计发展

在古代,箱包与其他装饰品相比,鲜少受到人们的关注,直到近现代,受到国外思想、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箱包设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当前,箱包已经成为装饰品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国也成立了影响力较大的箱包品牌,因此,为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箱包的需求,设计师应立足于市场变化情况,综合考虑人们审美水平、流行元素等因素,设计出更好的箱包产品。

二、传统民族艺术元素在现代箱包设计中的融合与应用途径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民族艺术元素丰富多彩,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彰显着民族魅力,根据箱包发展历程可知,民族艺术元素应用得最为广泛的有刺绣元素、青花元素和民族服饰元素,因此,本文选择这三种元素的典型代表进行分析,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传统刺绣元素在现代箱包设计中的应用1.传统刺绣元素与皮革箱包的融合在不同的时代,刺绣都发挥着相应的作用,其生命力极强,将其合理地应用在现代箱包设计中,不仅能够彰显出箱包独特的价值。同时,箱包中最常运用到的材质为皮革,比较出名的品牌有LV(路易威登)、PRADA(普拉达)、FENDI(芬迪)等,这一类箱包都有用上乘皮革做成的系列,且大多数均由手工完成。从国际品牌的不同系列可看出,刺绣已经逐步被应用在箱包设计中,刺绣作为单独的印花图案[4],与皮革表面相融合,使得箱包更加具有层次感[5],提升其整体立体效果,具体的设计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知,在平滑的皮革上加入细致的刺绣,通过不同的花卉图案,用丰富的色彩展现出箱包不同的特性,使其更具备民族风情。刺绣箱包不仅能够从细节出反映箱包工艺的精致性,更可为箱包添加美感,从箱包发展的潮流来看,刺绣与皮革的融合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成为消费者的箱包选择方向。需要注意的是,皮革是箱包制作中的承载材料[6],表面平滑但材质坚硬,选择刺绣的绣线、绣法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制作中可选用较粗、韧性较好的绣线,防止出现露底布、发泡等问题。2.传统刺绣元素与新型箱包材料的融合受到绿色环保意识、节约资源等因素的影响,箱包逐渐开始运用新型材料,将传统刺绣原纸与新型箱包材料融合,将现代化工艺与传统艺术元素相统一,能够给人们带来不同美的享受。新型箱包材料主要包括PP废料、PP编织布、环保纤维材料布等[7],通过运用这一类新型材料,不仅能够回收破损箱包、PP无纺实现箱包的循环利用,更可节约箱包制作材料,保护环境的同时,为箱包设计企业获取更大经济效益。

三、传统青花元素在现代箱包设计中的应用

(一)重视青花元素的渗透青花元素在我国传统民族艺术中独树一帜,其具备独特的艺术魅力,特别是在北京奥运会中,青花还被当作中国象征符号,备受人们关注与青睐,这也为青花元素应用在现代箱包设计中提供了前提条件。将青花元素融入箱包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其装饰作用,通过重新解释、构青花元素,或采用不同的箱包外观造型,更全面地展现出箱包艺术特色,具体如图2所示:从图2中可知,青花元素主要通过青色、白色两种颜色来丰富箱包的艺术性,并以帆布的材质为基础,凸显出提包的立体性。为全面展现出青花元素的装饰效果,将帆布包的一面分为不同的模块,并配以青色背带,两者相呼应,协调好虚实空间的关系,从而提升箱包整体的艺术感与内涵。(二)重视青花元素的细节设计青花元素的应用,不是简单地照搬或者空想,而需要综合考虑箱包的细节设置,在了解青花元素本身的含义后,再分析其箱包设计价值,设计师应敢于突破常规,真正提炼出青花元素的灵魂,应用在箱包设计中。青花元素本身的色彩单一,但通过合理地排列,更可营造出良好的箱包意境。当设计特殊箱包款式与图案时,更应重视其细节,采取点缀的方式,提高箱包的艺术品味。

四、传统苗族服饰元素在现代箱包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民族艺术元素中,服饰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苗族服饰作为其中典型代表,在现代箱包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一)传统苗族服饰元素概述传统苗族服饰元素主要有色彩,包括黑色、红色、白色、黄色与蓝色[8],且其用色大胆,通过色彩之间的碰撞彰显艺术性,且整体的色彩较为协调,同时,其他服饰元素还有面料、图案等,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设计师可根据箱包面向的受众、用途、理念,合理地运用不同服饰元素,在展现民族特色的同时,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二)传统苗族服饰色彩元素与现代箱包设计的融合苗族作为我国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在服饰方面拥有自身独特的风格,特别是绚丽的色彩,在设计箱包的过程中,应适当处理好色彩之间的搭配,如果色彩均匀地铺开在箱包上,很有可能导致箱包失去本身的时尚感,因此,当前,服饰的色彩元素通常以某一种颜色为主,设计师根据箱包的理念,选择好主色,再辅之以其他颜色作为点缀,协调好艺术感与民族特色之间的关系[9]。蜡染工艺是苗族服饰中独特的一部分,能够给人带来不同的色彩感受,但受到生产设备、工艺成熟度等因素的影响,蜡染的色彩较为单一,仅有白色和蓝色,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蜡染工艺逐步趋于完善,箱包设计可借助这一工艺,增加箱包的肌理美感,如应用在皮革等材质较硬的箱包设计中,充分发挥传统民族元素的魅力,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三)传统苗族服饰工艺元素与现代箱包设计的融合传统苗族服饰中工艺元素与现代箱包设计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随着加工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新面料开始运用在箱包等领域,且电脑智能绣花等工艺越来越先进,因此,箱包设计的理念也开始更新;其次,苗族服饰仍然以绣、纺织为主,并配以染、挑等工艺,将其运用在箱包设计中,不仅能够丰富箱包的编织图案,也能使箱包变得更有艺术性[10]。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箱包设计的方式逐渐增多,设计师可运用现代蜡染工艺,展现出箱包的民族个性,充分融合箱包中设计理念,在发挥箱包实用性能的同时,提升箱包的装饰性能,并不断学习西方箱包设计方式,融合传统民族元素的前提下,展现出箱包的不同魅力。

篇5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

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主要指的是将课程内容、信息方法、信息资源、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将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融为一体,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利用新科技来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良。

一、信息化教学的优势

语文和信息技术都是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工具,这两种知识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关系。信息技术扩展了课堂语文教学的空间和资源,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也可以帮助学生对信息技术有更深的了解。信息化教学已经初步实现自主化学习、个性化学习、开放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环境等目标,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体现出了巨大的优势和发展潜力。

(一)优化学习环境

信息技术最大的贡献就是对传统的教学环境进行了改良。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网络、计算机等新技术、新设备来创造新的学习模式,营造新的学习氛围,通过大量生动有趣、色彩鲜明的画面向学生传达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沉浸式的学习氛围中,以最自然的心态吸引语文知识,充分激发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基于互联网的国际化属性,将互联网引入语文课堂中,实现语文课堂的国际化,丰富语文课堂的教学资源,将语文课堂打造成知识的海洋,真正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信息技术是目前为了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最有效的方法。除此之外,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了一个新的学习环境,信息化的语文课堂,学习资源几乎是无限的,既摆脱教学课本的局限性又实时更新了教学内容。这些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料,包含了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材料,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充分地发挥。

(二)实现学习资源的开放性

语文课堂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突破了传统教学方式中封闭式的、固定不变的、预先确定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了开放性的全方位的学习资源。学生在学习模式以及在获取信息的方式上得到了更深层次的优化,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对学习内容进行选择,用新方法来学习新的技术与知识。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语文课堂教学通常使用纸质的教材,书本教材的内容是固定不变的,在信息化的时代下,教材中所包含的内容在网络上都可以找到,且所包含的信息量受纸制载体的局限十分有限。为了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好地迎合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趋势,一定要保持校内与校外教学资源的畅通,建立动态发展的教学资源流动体系,最大程度地实现教学内容的灵活性与丰富性,使语文课堂可以长期保持较强的生命力。由此可知,课程体系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其目的就在于实现语文课堂上教学资源的开放与共享。

(三)有利于个别化自主学习

语文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淡化了教师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不再是提供教学信息的主要人员。信息化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的功能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即指导并组织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主动思考的能力,帮助学生认清学习语文知识的重大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可以将一些文字或词汇的含义通过动画、音效、图片、文字等手段演示出来,从多方面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知器官,创造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课文作者所处的社会与时代背景有一个更加全面且完整的了解,从作者的思想情绪出发,深刻理解文章的内涵与意境。

(二)加强兴趣引导

俗话说,兴趣是人最好的老师。在教育活动中,积极组织兴趣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整个教育活动和学生的成长来说十分有必要。而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充分地向学生展示直观、生动的画面,并且通过活灵活现的方式将课堂内容具体化。在教学中,如果能够给学生直接的感官刺激,对学生要学内容的传递十分有效。传统的一只粉笔、一块黑板以及教师呆板地在讲台上讲课,都很难长时间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理解通常都是在文字上,不仅容易感到枯燥,也不易去理解。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来创造生动有趣的画面,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积极的观察倾向,让以往的听和记录变为观察。

(三)建立实践教学氛围

实践教学课堂的目的就是提升学生领悟的效率和质量。将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非常必要的。课堂教学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来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以学生对外在事物的真实想法为主体,从学生的兴趣特长出发,建设一套新的语文教学模式。冲破传统的教学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活跃地对文章的含义进行探讨,从而将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同时,教师也应该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创新自己的教学思维,与学生做充分的交流,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作用

将语文课堂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关键在于实践,教学重点在于应用,对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改良与优化,实现双向互动式教学,结合专业的语文教学软件对语文课堂教学实践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实现自主学习。教师与在校学生需要熟练掌握语文学习软件的使用技巧,自觉查找生字的使用方法以及生字的组词与造句方式,综合运用多媒体影音对所学词汇的来源以及用法进行讲解,在提高学生生活积极性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一)运用信息技术知识,促进学生手脑结合

在信息化语文课堂中,学生在初步了解网页的制作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一些简单的网页制作工具(如FrontPage)进行个人网页的设计与制作。其内容有个人的特长、爱好、学习体会和获奖情况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了学生语言学习的信心,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又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语言学习中感到愉快。

(二)运用信息技术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灵活性

语文课堂与信息技术的相结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同,学生语文知识的基础水平不同,教师可以对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设计。如果学生的信息技术掌握得比较好,就可以带领学生通过网络渠道进行自主学习。由于我国互联网产业是最纯粹的市场经济,网络上的教学资源为了得到用户的青睐,对生字和词汇原意以及使用方法所做的解释都是最容易理解的,而且网络资源的篇幅不受限制,网络环境下,对单一生字以及词汇所做的延伸几乎是无限的。

篇6

小论文摘要怎么写范文一:

题目:电网信息物理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其进展

摘要:

信息物理系统旨在通过物理与信息系统的互通与深度融合,实现超越传统应用系统的运行效果与性能水平。电网信息物理系统是其在电网领域的拓展和应用,该文阐述了电网信息物理系统的概念及研究现状,提出了由4个关键技术组成的研究体系,包括:电网信息物理融合建模技术、电网信息物理系统分析方法、基于融合模型的电网控制技术、基于融合模型的形式化验证。在此基础上,展望了电网信息物理系统在能源互联网、主动配电网以及传统电网中的应用。

小论文摘要怎么写范文二:

题目:构造地球化学的回顾与展望

摘要:

较早的构造地球化学研究思想是“经受着变形的岩石可以发生化学变化”(Sorby,1863)。经过长期、广泛和深入研究,相继提出了应力矿物、构造变质、构造动力成岩成矿、改造成矿、构造相和构造地球化学等概念和认识,揭示了构造作用在控制岩石形成和变形过程中还影响其中地球化学元素的分布、分异和成矿等,推动了大地构造、区域地质、岩石学、矿床学、显微构造、地球化学和实验地质学等学科的发展。

构造地球化学的动力学机理尚存在理论难题。构造可以影响岩石的变形,但是构造差应力不能直接影响流体,一般也不能单一地制约化学平衡过程。近年,研究者提出分解构造应力场的思路,区别岩石的形状变形和体积变形,把引起体积改变的各向等压正应力部分称为构造附加静压力,或构造附加压力构造附加压力可以影响化学反应过程,其研究深入于构造物理化学这一新领域,能够推动构造地球化学的理论发展。基于构造地球化学的进展和文献分析认为,构造结合岩相、改造结合建造的研究是构造地球化学发展的前提,构造定量化和流变学研究是发展构造地球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是构造地球化学深化和发展的必由之路,超微观纳米结构等研究是构造地球化学的新层次,构造物理化学分析是构造地球化学的发展趋势。

小论文摘要怎么写范文三:

题目:房地产经济对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

篇7

石磊教授的《分散与融合――数字报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7月)一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他认为,数字技术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改变了报业生态,但并不必然带来报业的衰落。报业同样可以采用新技术,在媒介融合中实现数字化转型,实现与新媒体共生共荣。这种认识和论述,对报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通读全书,我认为该书具有以下四个特色:

特色一:多年潜心研究的集大成

石磊教授现为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新媒体艺术与文化硕士点负责人、新媒体研究所所长。2006年7月,他发表了论文《媒介融合,报业发展新支点》,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全文转载。从那以后,他发表了《从媒介融合看报业数字化转型》、《数字报业内容融合与渠道融合》、《报业数字化转型商业模式构建》、《媒介融合语境下媒介产品生产模式之变》、《培育跨媒体跨地域传媒集团路径选择》、《新媒体语境下公共领域重构》等10多篇报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的论文。2009年10月出版了《新媒体概论》,并被北师大等许多高校作为教材。专著《传媒与文化――文化视角下的传媒研究》获得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他还主持国家社科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传媒发展对策研究”、教育部社科项目“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研究”、四川省社科项目“媒体融合时代的传统媒体发展战略”、省教育厅社科重点项目“传媒融合发展研究”,担任“新媒体理论与实务”丛书副主编,四川省精品课程“新媒体概论”第一主讲教师。

2006年初,石磊教授在四川大学攻读文艺与传媒方向博士学位期间,为构思撰写报业数字化转型的博士论文,并就相关问题多次与我进行研讨。我认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目前国内刚刚起步,颇具前沿性。2008年上半年他的博士论文初稿完成后,又认真听取了许多老师和同学意见,多次进行修改,终于在2010年7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专著《分散与融合――数字报业研究》。这是他长期研究的成果,是报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的集大成,是报业研究的可喜新成果。

特色二:努力构建数字报业研究的理论体系

该书将报业的数字化转型放到数字化生存和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进行系统全面研究,认为数字化转型是报业发展的的必然选择。更为重要的是,他创造性地提出,报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转型,更重要的是全方位的战略转型。他不仅强调报业在技术上与新媒体融合,还主张在组织构架和业务流程上进行重构和再造,破除阻碍报业数字化转型的体制机制障碍,找到数字化的商业模式,构建起报业发展新模式。这样就跳出了一般性的数字化研究,使报业数字化研究具有了厚度和高度。

石磊教授对国内外报业数字化转型历程进行了梳理和阐述,并将众多的转型路径精当准确地概括为内容融合与渠道融合。在内容融合上,以前单一的报业内容生产变成全媒体的数字内容生产,报业由“报纸业”变成“报道业”。在渠道融合上,以前分散的、各自独立的报纸、广电、新媒体等渠道有效地整合在统一的数字平台上,实现全媒体融合。内容融合和渠道融合将产生跨媒体跨地域的数字化现代传媒集团。这些分析论述,对当前我国传媒改革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特色三:多学科交融,理论联系实际

该书以新闻传播学为基本立足点,综合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注重从经典和前沿理论中寻求支撑。同时,注重从中外传媒实践中寻找答案,以开阔、创新的视野选用大量鲜活、针对性强的案例应证观点。将报业数字化转型放到国际背景下考察,运用了大量的国外理论成果和跨国媒体的生动案例。同时,注重中国语境,对报业数字化转型在中国遇到的特殊问题进行阐述,并在政策、管理和经营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石磊教授在对报业数字化转型情况进行细致考察、对传媒发展众多理论和实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抓住传媒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探讨了报业为什么要进行数字化转型、什么是数字报业、怎样进行数字化转型,做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具有学术价值、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篇8

一、期刊出版走向媒体深度融合传播力的必要性

传播力是期刊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对于出版物传播力的定义,现阶段国内外还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但就期刊的影响力而言,应该包括传播方式、手段与传播效果。传播力可以视为“使期刊在传播过程中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而所运用的各种方法、技术和手段的总和”。近年来,伴随我国出版业的体制改革、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深度融合发展,作为传统产业的纸质期刊在惊叹新兴媒体技术增速发展的同时,危机感也日趋加剧,那么如何通过增强传播力来提升期刊的发展活力,是当下纸质期刊亟待解决的难题。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此时“传播力”首次被提出。在此背景之下,2015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把传统出版的影响力向网络空间延伸,是出版业巩固壮大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迫切需要,是履行文化职责的迫切需要,是自身生存发展的迫切需要。”从中明确了未来期刊业发展的重要趋势。2017年7月国务院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发〔2017〕35号),“标志着发展人工智能被列入国家级战略层面,成为中国未来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的实施,将直接推动中国信息化产业从数字化、网络化阶段进入智能化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将对社科类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发行产生新的变革。当下,重新审视和研究探讨社科类学术期刊传播力的有效路径,对于促进纸质期刊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扩大期刊的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期刊出版走向媒体融合传播力影响因素的嬗变

(一)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需求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引发了人们的阅读方式从纸媒体时代电子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智能时代的根本性变革。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的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0.8%。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6.2%。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84.87分钟,人均每天互联网接触时长为65.12分钟,人均每天电子阅读器阅读时长为10.70分钟,人均每天接触Pad(平板电脑)的时长为11.10分钟。在传统纸质媒介中,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书时间最长,为19.81分钟,12.3%的国民平均每天阅读1小时以上图书。”社科类学术性期刊读者对象是社会研究工作者、管理者、教师、学生等。投稿人员层次、学历较高,写作能力较强。依据相关期刊所承载的信息可被利用程度的不同,读者的需求可以分成显性需求与潜在需求。读者的阅读需求是“读者从自身的文献信息需要出发,寻求、查找符合自己要求的文献信息的过程,此过程以读者的阅读目的为起点,以取得满足读者文献要求为终点”。新兴媒体的便捷性激发读者阅读冲动,读者可快速获取相关信息,但是零散性、碎片化、快餐式的阅读,又往往不能满足读者深入探究的需求,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信息阅读尤其如此。社科类学术期刊除了时效性强外,还对意识形态工作具有引领和主导作用,使其读者的潜在阅读需求仍存在。尽管新兴媒体时代信息繁杂、快捷,但是仍有不少社会研究工作者、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等习惯通过传统的纸质期刊获取所需的信息,但这部分读者的显性阅读需求变化不大。

(二)期刊的目标定位与栏目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评价体系的建立,是我国社科类学术期刊评价体系逐步与国际接轨的标志。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进入CSSCI等收录目录或者排名上升,是社科类学术期刊判断传播力的重要依据,而期刊提高影响因子难度在于获取优质稿源。“影响因子”是动态的因素,影响因子的大小受到论文、期刊、学科、检索系统、名人效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现阶段一般社科类学术期刊认同的“权威”载刊物主要有《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复印报刊资料》等权威学术文摘。社科类学术期刊在本着择优录取稿件的同时,作者也在有意识地精心挑选具有高影响力的学术期刊投稿,而读者也在挑选具有高影响力的学术期刊进行比较有针对性的阅读。为此,社科类学术期刊编辑只有提高期刊的影响指标和扩大期刊的影响力,才能吸引到高素质的专业作者投稿。提高刊物的影响力,除了需要优质稿源以外,还可以借助数字化、集群式传播模式,提高期刊的受众面,这就要借助于新媒体对社科类学术期刊的整合与包装。社科类学术期刊目标定位的变化,必然影响栏目结构的调整。栏目是稿件分类的标志,是期刊展示内容的形式,应当全面体现办刊的宗旨。栏目构成要富有创新性,栏目设计要有特色,题材选用要敢于创新,沟通读者与作者的关系要能独具匠心。面向不同的读者群体设计相应的栏目,才能扩大阅读需求,提升刊物的传播力。

三、期刊出版走向媒体融合传播力的新路径

“媒体融合时代融的是理念和思路,合的是内容和技术,做的是协调和互动,求的是再造和双赢,要用互联网的思维办媒体、抓融合、促发展,抢占新的发展制高点。”社科类学术期刊要大力发展,就要跟上智能化的发展步伐。根据自身刊物的环境与条件,对新媒体和新技术要有选择地开发和应用才好,并不是多多益善,而是能提高效率、扩大传播、长久运转才好。在媒体融合的传播的过程中,传统媒体如何通过新技术、新平台把单一、平面的信息传播方式变为多元和立体呢?

(一)拓展期刊媒体融合的传播渠道对社科类学术期刊来说,虽然纸质期刊依然是主流,但也要重视智能化的未来出版。现阶段进一步利用好“纸媒与互联网”“纸媒与电子期刊”“纸媒与微媒体”“纸媒与手机终端”等多种融合的方式,从而实现“期刊+互联网+服务”刊媒融合发展的创新服务模式。发行渠道的深入挖掘。传统纸质版的发行量逐年在减少,但仍具有重要的价值,读者群体主要是社科研究人员、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他们中大多数人青睐于纸质的深阅读,所以还不能放弃对传统发行渠道的进一步深入挖掘。期刊网站的延伸开发。期刊网站应与纸质期刊保持一致的风格和形象,以相互衬托和传播。网站的内容日常更新、服务器日常维护最好要有专人负责或外包负责;内容可通过设置导读、重要组约稿指南、下期重点内容预告等形式,向读者介绍本期刊的特色栏目和重点文章,以起到引导读者选择阅读的作用;每期论文及过往论文的检索和全文下载(PDF、HTML、OA模式);应嵌入稿件查询、订阅、投稿、消息、国内外网站链接等功能。尽可能通过这个平台的多种方式为作者、审者、编者、读者提供沟通和交流的作用,从而达到传播期刊,提升期刊的影响力。增加OA出版的传播方式。随着社科类学术期刊传播的需要,开放获取方式日益普及,期刊应注意增加OA传播。开放OA可以使作者和读者通过公共互联网免费检索、阅读、下载论文,使社会科学研究能借助互联网快速传播。刊物出版后,编辑部可以快速将电子版内容传播出去,有利于提高本刊的总被引频次,尤其是与相关领域的网站建立链接,并延伸到国外期刊数据库。

篇9

[关键词]2008年 IFLA大会 Web 2.0问题解读

[分类号]G250.7

近几年来,随着网络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类信息服务领域,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观念和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随时、随地、随心”获取信息的理念正成为数字图书馆最大程度满足用户需求的最高境界。从目前发展趋势看,IFLA正日益注重“作为图书馆,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更清晰可见地展示许多良好的价值观作为图书馆的代表,并付诸行动”的理念,开始愈来愈多地关注在Web 2.0条件下数字图书馆如何适应新形势、新发展的问题。

笔者借赴2008年IFLA大会宣读专业论文之际,考察了本次大会对于Web 2.0问题研究的情况,收集了本次大会对于Web 2.0问题研究的资料,以下对其主要内容作一解读。

1 强调web 2.0环境中的最佳知识管理

在2008年IFLA大会“图书馆与Web 2.0分会场”卫星会议上,与会代表重点围绕“知识管理――Web2.0环境中的最佳实践与学习”主题,讨论在Web 2.0环境下如何注重知识管理的创建、储存、共享和再使用等理论问题,希望在开放获取的环境下,重新组织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使Web 2.0技术畅通无阻地延伸到图书馆系统内,对网络“微内容”进行导航资源整合及共享,最终在资源统一描述的基础上,通过Web 2.0开放平台对现行数字图书馆资源的学科特性、出版物类型、首字母等进行统一导航、控制,为用户提供一个可自定义的知识管理服务系统。

自由招贴论文方面,中国作者顾立平的招贴论文《利用社会软件管理用户的网络行为和网络空间――web 2.0环境下图书馆的新服务》介绍了数字图书馆员应用市场营销的研究方法对重点用户群体进行战略调研的情况,强调数字图书馆员与用户共享社会软件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方式,尤其关注使用2.0工具的嵌入式数字图书馆服务和图书馆服务的嵌入式2.0用户两个实际问题。而加拿大Emily Gusba的招贴论文《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学生视角下的信息查找:传统环境下和web 2.0环境下信息传播的利用与感知有用性的比较研究》,同样也描述了数字图书馆利用Web2.0传播信息的新动向,指出在改善工作流程、在联合目录中反映本馆馆藏、拓展合作单位、加强工作的自动化程度等方面,都可以应用Web 2.0理念进行图书馆最佳知识的管理。

IFLA会议强调Web 2.0环境中的最佳知识管理,探讨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特有现象,这也符合互联网“长尾”文化传播创新的理念,数字图书馆完全能够在更加宽泛的知识管理氛围内拓展服务,摆脱信息服务的“门户”役使,进而推动人类更精确地参与信息管理活动。

2 倡导Web 2.0环境中的书目控制共享

本次大会,世界代表在专设的2008―2009年“图书馆与Web 2.0讨论群组”上,围绕“共享书目数据的再利用与图书馆产品自由权限”问题进行了研讨,具体内容涉及到提倡数字图书馆应当得到所有的免费书目数据,所有的用户应当支持数字图书馆Web 2.0服务,数字图书馆界在Web 2.0的应用与研究基础上一定会诞生更多新理念和实践成果等问题。讨论会上,Stephen Abram、Karen Calhoun、Sally McCallum和Patrick Peiffer 4位专家讲解了Web 2.0对于数字图书馆的渗透、融合、共享等理念,其中,Sally McCallum提出的建议极具学术内涵:①信息用户期望无缝连接元数据和内容,不论其来源于互联网何处;②在交换数据的过程中,信息产业必须引领数据共享模式的价值取向;③互联网所有的数据共享可以进一步探讨“微内容”的数据格式。

同样,在IFLA编目组的讨论中,主持人向大家展示了一份开放知识基金会(ONF)工作组的请愿书,强调所有书目数据应该是免费共享控制,用户的Web2.0互动服务参与将推动书目元数据的全面免费使用。论文方面,法国Philippe Canti6and和Anne―e61ine lam―botte的合作论文《建立一个国家书目的2.0系统,以方便与用户进行合作》,则谈到法国国家书目和Web2.0的同盟关系。另外,代表们还讨论了书目数据共享的成本、所有权、格式和互操作性等一系列概念性标准、框架和方法,其中“编目著录记录的规范要求”、“国际标准著录描述”、数字对象元数据报道等分类和标引领域的新发展值得关注。

倡导书目控制的共享,实质就是以Web 2.0的表达方式来进行优化定位,充分发挥用户积极参与信息互动的“扩张力量”,通过用户“自组织”的结合来进行信息资源有序化控制共享。在这方面,IFLA书目控制组向与会者介绍了由英国普利茅斯大学图书馆开发的基于WordPress的OPAC格式,该格式能把每条书目记录自动转为一个博客页面,具有动态的博客转换功能,进而随时对书目记录发表评论。当然,也有部分专家推荐使用亚马逊式的元数据格式,认为这种格式的元数据表达,除了图书馆常用的题名元素之外,还包括获取途径、版权信息、销量信息、流通量、获奖评论、标识符号、作者信息、博客关注、用户标签等信息元素,具有更广泛的“链接”属性,也值得推荐。

3 探讨Web 2.0环境中的馆员职业取向

IFLA探讨全体用户参与信息自由传播、快速流通的同时,意识到Web 2.0的应用会迅速提高数字图书馆用户的“智商”,也深知数字图书馆个性化链接服务就是满足用户作为一种“主体”直接参与到“自组织”的定位,而参与这种定位的信息生产者和信息利用者,必将是属于“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本次大会有一些论文对相关问题有所关注。

来自加拿大Corinne Laverty的论文《图书馆员创造维基应用来掌管现实》,重点论述了数字图书馆为促进深层次信息服务应当运用各类Web 2.0工作方式来完成的理念,尤其希望同行们应用Wiki学习工具来促进知识和理念的表达。同样,来自新加坡Wun Han Chow的论文《运用博客、维基和电子邮件为一线图书馆员建立实时交互式学习的平台》,重点叙述了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专家在线”在线交互式平台的电子邮件服务、博客和Wiki功能,这些功能服务根据不同的课题和学科设定讨论群,并随时跟踪其发展。另外,还有一些论文提及到要在馆际互借工作中辅以一个完整的Web 2.0指导思想,以帮助数字图书馆员强化现

有的知识和技能并学习新的工作技巧,提升他们对Web 2.0新兴服务和技术的了解程度。

显而易见,IFLA会议重视数字图书馆员Web 2.0职业取向的研究,开始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审视数字图书馆员参与互联网“微内容”生成和传播的角色定位,以保证数字图书馆产生新的服务融合内容的同时,产生新一代数字图书馆员。代表们相信,数字图书馆员未来的服务价值和职业价值,一定会在IFLA倡导打破知识垄断、实现平等自由和知识共享的环境中产生并发展起来。

4 寻找Web 2.0环境中的服务融合模式

2008年IFLA各专业组上宣读的Web 2.0问题研究论文,有许多是服务应用的实例,这些个案经验的总结,注重Web 2.0技术的实施,意识到Web 2.0理念的引领,在探索如何在现有的管理系统基础上引进Web2.0技术,开发出适合用户特点的信息互动平台,从而形成数字图书馆员与用户相互认同、相互依存的服务模式,给数字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来自加拿大Corinne Laverty的论文《信息素质设计模式:图书馆员对于维基形式服务的学习》,重点评估了e-Learning的Wiki教学系统。来自英国BobGlass的论文《使用Web 2.0技术为新兴LIS专业开发社区意识》,则通过近五年来曼彻斯特城市大学图书馆以Web 2.0为基础的战略实施,总结了以加强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发展作为这类“社区”的经验。

这次大会上笔者也向IFLA政府信息与官方出版物组提交了《政府信息资源RSS获取:中国自由职业者的数字化个人档案》论文,具体通过研究中国自由职业者利用RSS服务的个案情况,寻找通过简单的标题定制、链接定制接受政府信息与官方出版物(包括数字图书馆)在内的最新资料“Beta”推送、自定义网站推送、文献集合推送等服务形成个人档案,以完成个人信息空间集合扩展至更宽泛的空间共享,最终促进数字化个人档案空间的形成。

大量Web 2.0服务论文表明,数字图书馆正超越信息本体的“文献”属性,通过Web 2.0的“链接用户”行为不断地补充“赛博空间”服务功能。下一阶段,IF-LA的任务就是要加强对实践活动的总结,寻找一个在专业定制或者自动分析基础上的简单且动态的图书馆“Beta”服务体系,从而实施真正意义上的“自组织”服务,使人们更加丰富和快捷的获取信息。

5 整合Web 2.0环境中的技术封装趋势

时至今日,由于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广泛性和分散性,技术整合较之其他互联网服务仍有“惯性”的专业滞后现象存在,总体而言,数字图书馆的Web 2.0应用落后于其他互联网信息创新行业。由于技术封装的技术性较强,本次IFLA会议只有两篇论文有所涉及。塞尔维亚VesnaVuksan的论文《处于十字路口的图书馆与技术》专门介绍了贝尔格莱德市图书馆利用Web2.0程序和技术的情况。数字图书馆为了达到信息共享用户互动的目的,大量地开展博客形式的技术应用。而来自澳大利亚Roxanne missingham的论文《澳大利亚议会利用网络2.0的梦想与现实》重点探讨在澳大利亚国会议员和议会图书馆服务中实施Wiki推广的情况,目标在于形成多方位的澳大利亚图书馆虚拟空间实施以及个性化体验。

从本次会议的论文来看,未来IFLA技术封装整合还具有极大的提升空间,通过用户利用数字图书馆Web 2.0服务功能来完成封装则是基本思路,让“用户在特定的桌面工具条的个性定制服务中,通过其按纽和检索框链接到各种资源的服务接口,如电子书籍、学术期刊、会议论坛、专家学者等的URLS进行组织集成,定制个性资源门户,提供某一或某批专业化服务网页”。

6 实施Web 2.0环境中的战略发展计划

近年来,IFLA在宣传与推广Web 2.0方面做了大量的推动工作。2007年IFLA大会收录Web2.0相关研究论文已达8篇,而2008年IFIA大会主题是“图书馆无国界――实现全球航行”,本身就具有强烈的Web 2.0内涵实质。在战略发展计划方面,IFLA参考咨询服务组在2008-2009年战略计划中提出,要继续促进以获得和发展可持续用户为中心的参考信息服务,强调提供基于Web的全球专业论坛,以通过Web 2.0信息服务达到全方面信息共享。2008年,IFLA图书馆管理组也在战略计划中强调,全球图书馆协会计划工作重点是建立一个Wiki作为一种收集更多信息,协调协会间的信息共享,Wiki将允许每个协会创造和保持自己的条目。

战略计划表明,IFLA正集中力量对Web 2.0研究进行宏观上的推进:IFLA会议关注Web 2.0理论,强调以开放获取为本质,突出数字图书馆“自组织”的信息配置功能,寻找数字图书馆自身Web 2.0话语体系,尽力做到与传统图书馆结合起来,树立更广泛的用户“信息权利”和“用户权利”观念;②IFLA会议参与Web 2.0实践,意在汇集一个各种数字资源的整合和“统一跨库”搜索利用路径,提供数字图书馆员、用户写入文本的平台,强调要适应需求决定服务、服务决定资源开发、需求决定图书馆未来走向,在提倡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基础上。形成可行的“自组织”组装流程,以揭示更多微内容信息,发挥强大的数字图书馆知识力量。

7 结语

篇10

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Engineering,BME)是理、工、医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崛起于20世纪60年代。现代生命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医学科学与技术等广泛渗透、交叉、融合,形成了生物医用材料、现代工程医学、远程医疗工程、智能医用仪器系统、人工器官等诸多生物医学工程技术新领域。BME硕士教育开创了集产学研为一体的工程技术中高级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BME在推动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六年前国家发改委高科技产业司就明确提出:尽快培育、壮大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产业,使其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一、我国BME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状

我国BME人才培养主要依托于工科或医科,存在培养方向多但培养人数少的问题,导致我国医院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该领域从业人员大多没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背景。BME硕士学位教育的规模过小,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特别是融合医、理、工等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更是供不应求。据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副主任吕忠生调查,目前全国大约有6万家医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员只占医院总人数的10%,与国外30%的比例相差悬殊。作为医学工程的最大产业,国内1万多家医疗设备企业也急需该专业的高级技术人员[1]。我国BME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2008年以前仅在理工院校中进行,每年招生不足百人,发展处于徘徊状态。鉴于我国急需大量BME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提升在职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的需要,开展BME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已刻不容缓。

二、在医学院校开展BME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探索和实践

为使BME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有新的突破,国务院学位办尝试在医学院校开展该项教育。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起步早、基础好,特别是近年来从海内外引进了一批优质人才后,形成了一支医、理、工相融合的师资队伍,具备了较好开展BME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条件和能力。2008年我校成为开展该项教育的首所医学院校,并力求在医疗器械与医院信息管理、基因工程与基因药物方向做出特色。

(一)依托医学院校的优势资源,分层次招生宣传,吸引优质生源。近年来医院得到了快速地发展,医师的学位层次提升较快,而医技人员的学位层次相对滞后,对该学位教育具有较大的需求。作为医学院校,要善于发挥拥有诸多的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的优势,分层次招生宣传,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即先向医院主管领导介绍BME硕士专业的学位特点;再请各医院相关部门协助开展招生宣传;同时向医技科室寄送简章并进行网络招生宣传;还可尝试对相关企业开展定点招生宣传。2008年我校首届招收学生21人,招生人数列全国第二位,录取考生的GCT成绩百分位平均值81.17,列全国第四位,生源质量和数量较为理想。

(二)明确培养目标,创新教育体制,构建良好的BME硕士专业学位培养体系。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起草的《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明确规定BME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是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2]。

1.创新运作机制,合理设置培养年限和培养方式。攻读BME硕士专业学位的学生多为业务骨干,学习时间较紧张,故我校实行弹性学制3-5年,且课程学习采取周末上课,实践学习结合其实际工作在其所在单位副导师指导下进行,使学生能结合工作并学有所用,以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充分利用医学院校的特色资源,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课程结构关系到研究生的知识结构[3]。BME是运用工程技术的理论与方法解决医学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其课程设置应在现代医学理论和工程技术理论及相关学科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设置课程[4]。我校规定学生课程必须修满35个学分,根据不同专业方向设置课程,其中医学类约10个学分,工程类约10个学分,公共类约10学分,自然科学进展研讨5学分。

3.建立双导师制,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BME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实行正、副导师共同指导制(简称双导师制)。正导师负责学生的课程学习、论文选题、中期考核、学位论文指导,并对学位论文的质量负责。副导师选聘学生所在单位的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担当,负责学生的工程技术实践能力培养,论文选题,论文实践部分的指导。两位导师经常交流情况,互相配合,共同指导,保证其培养质量。实践教学是该学位培养的重要环节,鼓励其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进行。我校要求学生进行不少于一年的实践计15学分,通过考核计5学分,共计20学分。

4.加强中期考核,严把论文质量关,保障培养质量。中期考核是在学生进入论文实施阶段后,对其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和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和评定。其目的是评价学生入学以来的学习成效,及时发现和纠正其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其达到规定的学位要求;对少数不宜继续学业者尽早做出妥善处理。我校在第四学期初对学生进行中期考核。学位论文是综合衡量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或创造出一定的经济或社会效益,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5]。我校规定学位论文评阅实行校内学科专业组评阅和校外盲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践证明这种方式行之有效。

三、在医学院校发展BME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建议和思考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BME硕士专业学位的认可度。BME硕士专业学位设立的时间不长,各医院的领导和广大医技人员对该学位比较陌生,因此需要招生学校做好充分细致的招生宣传,提高社会对该学位的认可度。当然,培养出优质BME硕士专业学位毕业生,才是提高社会认可度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