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保障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4 23:07: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权益保障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农民权益保障必然性对策
一、农民权益受侵害的表现
由于我国原来实行的是,它在一定时期对农村生产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其自身的缺陷如经营规模小、土地条块分割等,农业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与国际竞争渐渐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农村土地流转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农村经济及个体企业的增多,农民不再专业务农,一些农村劳动力开始转向其他产业,农村的产业、就业结构发生了改变,而非农业的收入与农业相比是比较客观的,因此土地流转使无力或无心经营土地的农民可以转出土地。此外,目前的三农问题亟待解决,土地流转可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农村土地流转是大势所趋。但在土地流转中也出现了一些对农民权益侵害的情况,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一)操作不健全侵害了农民利益
目前的土地流转的操作还很不规范,个别干部自以为是,认为自己是土地所有者的代表,滥用行政权力,强行流转,或私下与承租者达成交易,对农民的土地承包权造成了很大的损害。且在手续上没有正式规范的合同,仅以口头协议或承诺,对往后的纠纷埋下了隐患。
(二)擅改土地的农业用途农民合法权益无保障
一些干部为了招商引资,在没有得到农户同意的情况下擅自与投资者签订土地包租合同。有的滥用权力,随意变更承包合同,把农民的土地强行收回转让与出租,且租金非常低廉。而一些投资者在受到损失时会拖欠农民费用或消失,农民无法得到应有的利益,此外由于租赁土地的期限较长,投资者有的建造了固定建筑物,彻底改变了土地的用途农民的长远利益得不到保障,这些都使农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极大的侵害。
(三)政府行政干预侵害农民利益
目前我国各地的土地流转正在兴起,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这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结果。但土地流转可能会使某些人得到一些利益,个别基层干部有时会议行政手段干预。据相关调查显示,政府干预的土地流转占到了四成之多,而有村级组织干预的近六成。这原本该由农户自主、自由的,但基层的行政干预剥夺了农户应有的权益,使农民的合法权益经济利益受到极大侵害。
二、农民权益受侵害的原因
(一)土地产权不明
我国的土地产权制度还很不完善,存在着缺陷。一个健全的产权应由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组成,但我国农村的土地集体所有,农民只有使用权。但对土地的主题、农户使用权的保护等相关问题没有做出明确规定。这就使基层政府滥用行政手段提供了可乘之机,理论及法律的难点与缺陷为乡镇政府、村级干部的侵权提供了便利,乡、镇、村基层组织常常以土地所有权者的身份自居,做出土地流转的决策,而不考虑、尊重农民的意志,无视农民的合法利益,而实践中农户亦无力抗拒各级所谓的土地所有者对土地流转中收益权的恣意分享。这些都损害了农户的合理权益。
(二)相关法律法规未建立完善
目前,我国对土地流转的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建立完善,对流转的范围、条件、主体、收益分配等都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很大程度上对土地流转的健康发展产生了障碍,且成为农民权益受侵害的原因之一。由于法律法规的缺失,使得个别基层干部,大钻法律漏洞,以土地流转为名,中饱私囊,大大侵害了农户合法权益。也使土地流转处在价格不确定、效率不高的怪圈中,对土地流转的正常运行带来了障碍。
(三)政府职能未转变
由于受原来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政府职能还未完全转变,但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下,这种情况已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此时,政府主要是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一定情况下进行调控。但在农村土地流转中,政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没有明确的定位,造成行政混乱。也为一些基层干部、投资者谋取私利、非法转让、擅变土地用途创造了条件。
三、对农民权益保障的对策
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为了农户更好地生活。面对土地流转中的问题,今后的土地流转要坚持自愿、效率及公平的原则,对农民的合法权益要保障,为了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使得土地流转健康发展,今后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及土地政策
今后要对相关土地政策及法律法规进行建立完善,并对承包权进行明确规定,农民在承包期内的土地权益不会因其是否主要从事农业而改变动放弃的除外,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以任何手段让农户失去承包土地。土地政策中也要对农户的土地权利进行规定,使农民拥有占有、使用、收益与处分的权利,这将是土地政策继法律法规在不断完善中需要解决的重要方面。
(二)完善土地流转市场
由于目前土地流转中没有统一规范的组织及协调机构,土地流转效率低下、秩序混乱,因此要建立土地资源优化、低成本高效益、规范化的流转市场来解决。这就需要建立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让农户了解并与之交易,这样可以使谈判等费用得到合理的下降,而中介机构要培育其农户的信任,把农户的土地集中并推进农民土地租赁市场。这可以由土地管理部门牵头,建立如土地流转委托中心等中介机构,由他们直接负责接受农民委托,并把要求流转的土地资料存档,建立土地流转交易信息网络,及时登记汇集可流转土地的数量、价格等,动员相邻地块的农户自愿流转或调换土地,进而使可供调整的地块成片化,以提高土地流转的成功率促进土地市场的完善发育。
(三)政府要做好职能定位
在今后的土地流转中,政府要找到合适的定位,做好服务工作,改变过去以行政手段进行干预的做法。农户应是土地流转的主体,在市场经济下要遵循自愿的原则,一些地方政府不能,以替农户流转或管理为借口去分享地租,损害农户利益。但这不代表政府就放开,不用做好相关的服务。基层组织在土地流转中要做好资格审查、资料管理、监督、合同签证等服务工作,并做好与中介、投资者等的协调以及做好土地长期规划,为流转创造条件。
(四)弱化农村土地保障功能
目前土地是农民的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还有社会保障的功能。在此功能没有弱化的条件下,农户很难愿意放弃承包权,有时候农户宁可荒废土地也不放弃,这就对土地的规模经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的阻碍。因此,要改变土地作为农村社会保障的过渡形式,它难以充分尽到保障的功能。所以,今后政府要下气力在农村建立
起养老、医疗等保险保障、最低生活等救济措施等保障体系来全面保障农户,使农民可以享有与城市市民一样地权利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带来的益处。
参考文献
[1]周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02)
[2]王西玉.新形势下农民同土地关系的再认识[J].中国农村经济,2003,(10)
篇2
安全保障义务,是指社会主体基于某种特殊关系的存在而负有的在一定范围内保障相对特定的社会主体的人身、财产不受自己和第三人侵害的行为规则。违反安全保障义务分为四种类型:一、装备设施未尽安全保障义务。即提供服务的场所,设置的硬件没有达到安全保障的要求,存在缺陷或瑕疵,造成他人损害的。二、工作人员未尽安全保障义务。经营者的工作人员未尽安全保障义务,一般称为服务软件上的瑕疵或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三、防范制止第三人侵害的未尽安全保障义务。对于第三人负有安全保障义务的经营者在防范和制止第三人侵害方面未尽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四、违反因先行行为而产生的安全保障义务。因实施某种在先行为而对他人负有某种保护义务的情况,如果违反这种保护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
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承担:一、直接赔偿责任。不作为的违法行为是导致受害人遭受损害唯一原因的时候,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经营者或管理者、组织者对受害人承担直接赔偿责任,赔偿受害人的全部经济损害损失。二、补充赔偿责任。经营者或管理者、组织者未尽安全保障义务,由于第三人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经营者或管理者、组织者应当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我国现行的有关法律对安全保障义务也有明确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第十一条规定:“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第十八条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失的,应当按着消费者的要求,以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方式承担民事责任。消费者与经营者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第十条规定:“铁路企业应当保证旅客和货物运输的安全,……”第四十三条规定“铁路公安机关和地方公安机关分工负责,共同维护铁路治安秩序。车站和列车内的秩序,由铁路公安机关负责维护;铁路沿线的治安秩序,由地方公安机关和铁路公安机关共同维护,以地方公安机关为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因发生在民用航空器上或者在旅客上、下民用航空器过程中的事件,造成旅客人身伤亡的,承运人应当承担责任,但是完全是由于旅客本人的健康原因造成的,承运人不承担责任。”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因发生在民用航空器上或者在旅客上、下民用航空器过程中的事件,造成旅客随身携带物品毁灭或者损害的,承运人应当承担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四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应当认真履行职责,依法做好公路保护工作,并努力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公路的管理水平,逐步完善公路设施,保障公路的完好、安全和畅通。”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从事住宿、餐饮、娱乐等经营活动或者其他社会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未尽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损害赔,赔偿权利人请求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因第三人侵权导致损害结果发生的,由实施侵权行为的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安全保障义务人有过错的,应当在其能够防止或者制止损害的造成他人损害的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安全保障义务人承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赔偿权利人安全保障义务人的,应当将第三人作为共同被告,但第三人不能确定的除外。此外,相关法律法规还对住宿和交易场所(宾馆、饭店、旅馆、招待所、车马店、咖啡馆、酒吧、茶座),净身和美容场所(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文化娱乐场所(电影院、录相厅室、游艺厅室、舞厅、音乐厅),体育和游乐场所(体育场馆、游泳场馆、公园),文化交流场所(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商业活动场所(商场、商店、书店),就诊和交通场所(候诊室,候车、船、机室,公共交通工具内部空间)等场所接待顾客或者向公众开放的部分之安全保障义务问题做出了直接或者间接的规定。
安全保障义务人的免责事由
1、受害人过错
受害人过错作为一种免责事由在我国的民事立法有明确规定,但其适用需要一个前提:经营者在合理限度内尽到了安全保障义务或相对于受害人的过错,经营者的过错对损害结果的发生十分轻微。民法通则第131条规定:“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在此类案件中,受害人的过错行为往往是造成损害结果发生的原因或者部分原因。受害人不听劝阻或者无视警示,或者故意、重大过失违反安全要求,往往是造成损害的直接原因。如醉酒者不听劝阻强行进入桑拿房,属于严重过错行为,对造成的损害应当承担主要部分。因自己的过错使自己暂时丧失辨别能力的人(典型的是醉酒者、吸毒者)对自己行为造成的损害要承担完全的侵权责任,因此而使自己造成损害的,也应当对后果自己负责。即使是经营者没有能够有效劝阻醉酒者进入桑拿房,经营者的过错也是十分轻微的,因为他不可能象警察或者司法人员那样具有强制的权力。这被各国的民事立法所公认。心脏病患者、高血压患者隐瞒疾病情况而参与剧烈运动(如蹦极跳),造成损害的,也应当由受害人自己承担全部或者主要损害后果,因为每个人都应当对自己安全、生命、健康等尽到最高的注意。
2、受害人同意
受害人同意作为一种免责事由,是指由于受害人事先明确表示自己愿意承担某种损害后果,侵权人在其所表示的自愿承担的损害后果的范围内对其实施侵害,安全保障义务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与正当防卫的抗辩不同,受害人同意并未被各国民法或侵权行为法确认为一种具有普遍效力的抗辩。在法国法系国家,受害人同意不构成一种抗辩;在英美侵权行为法中,不存在统一的“受害人同意”的抗辩,于过失侵权情形,适用“风险自负”的规则,原告事先同意解除被告针对原告的行为所生的义务,承担因原告的作为或者不作为的行为而导致的对原告的已知的风险。原告的同意包括:(1)明示的协议;(2)对风险的默示承担;(3)对风险的知晓;(4)自愿承担。但是如果被告的行为违反法律,即使原告事先已经同意,也不适用风险自负理论。我国目前立法并没有对受害人同意作为一种正当理由的抗辩作出作出明确规定。但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涉及受害人同意的损害赔偿案件,谨慎地承认这种正当理由的抗辩是必要的。消费者进入某些服务场所,比如到娱乐场所参加拳击比赛,或者冰上运动,就应当预料到可能发生一定程度的碰撞和摔打,可以认为消费者进入这些服务场所就应当了解其危险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消费者受到合理范围内的伤害,而经营者又没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就应当解释为“受害人同意”,经营者不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篇3
论文摘要:公益性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但是,当前我国公益文化事业的发展面临很多挑战,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经费仍然是“捉襟见肘”,文化设施和设备仍然很难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为此,我们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的文化宣传阵地和休闲娱乐场所,进一步提高城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
公益性文化事业是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是推进先进文化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必经之路,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重要职责,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支撑,是以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价值体现,是生活质量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进程中,要把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放到与文化产业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使二者齐头并进,协调发展。
一、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
文化权益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之一,是支撑和满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指标。公益性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它是由国家举办,不以营利为目的,面向社会、面向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文化事业及其相关载体。它肩负着传播知识、宣传教育、示范指导、向群众提供优质精神文化产品、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的重任。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的文化宣传阵地和休闲娱乐场所,进一步提高城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
1.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面对日益开放的国际环境,文化事业已经成为中华文化融人全球文化多元化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通过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基础、物质保障、人才队伍、基本载体等方面的建设,必将大力促进文化的科学发展,增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的加强,也直接促成了政府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服务资源、管理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观众资源、设备资源等各类文化资源要素的全面整合与有效利用,从而进一步促进文化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满足广大群众精神需求的内在选择。文化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提出,不仅把文化建设纳人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共进的社会进程,也突出显示了文化在和谐社会中培育时代精神、体现人文关怀、实现文化权益、促进文化提高、完善人的全面发展的独特功能。只有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才能在文化发展的机遇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充分发挥文化对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塑造灵魂的社会教化功能,满足人民群众休闲、娱乐、求知、审美、健身、交际等方面需求的服务功能,使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成为温馨、亲和的力量,慰藉、鼓舞人的力量,使公益性文化工作成为浸润和滋养美好心灵、熏陶和培养高尚情操的事业。
3.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破除一切阻碍和影响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是文化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文化生产管理、服务支配理念和模式发生变化,以目前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和文化队伍网络为基础,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着手构建以实现社会成员最广泛的文化享有为目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具备了很好的条件。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不仅只是文化事业领域的从业者自己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了一个民族提升自己文化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建设一个充满活力、能够自我优化的、适应文化发展规律的、政府、社会和市场力量共同参与的文化体制,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二、当前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滞后是影响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因素
公益性文化事业虽有较大的发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经费仍然“捉襟见肘”,文化设施和设备仍然很难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费投人不足,基层文化活动乏力。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有足够的经费支持。但由于受财力的限制,政府对文化事业投人较少,没有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很多文化事业单位只能勉强维持工作运转,而无力拓展业务。当前主要表现为:经济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投人有限;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氛围不够浓,社会力量参与仍然缺位。不少地方的领导干部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认为只要搞好经济就行了,存在着重经济建设,轻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的现象。认为经济建设是实的,短期就可以取得效益,能够体现出政绩,而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是虚的,一时不能见效,政绩一时难以体现出来。所以,有的口头上强调要重视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而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部分地方的领导干部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导致部分地方的公益性文化设施简陋,无法起到宣传教化、休闲娱乐的作用。
2.人才缺乏,文化竞争力不够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文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竞争和使用。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文化人才使用、培养和引进机制,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匾乏,有些门类的专业技术骨干流失较为严重,文化事业发展缺乏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成为制约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加之现有的文化人才队伍年龄老化、知识结构单一,不适应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尤其是在管理人才方面,更是缺乏懂经营、善管理的专门人才。所有这些,都是掣肘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一个很大的因素。
3.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文化创新乏力。文化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文化管理方法比较单一,过多地依靠行政管理和政策调节,文化市场管理缺乏统一的行政执法力量。当前,有相当一部分文化企事业单位管理仍然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主要依靠行政方式来配置资源,文化资源浪费严重。文化服务不是以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为目的,造成公民的文化基本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同时,存在着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的状况,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没有发展动力。
4.基础设施和设备比较滞后,文化信息共享资源相对乏力。长期以来,新建的基础设施和新投人的设备比较少。现有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基本上都是使用了多年,已经老化,适应不了发展的需要。由于文化设施较为落后,不能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不利于培育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消费市场,提高文化品位。加之有的地方文化设施还是非常简陋陈旧,仍然停留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水平,远远不能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文化消费观念的形成,制约了市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从长远来说也必然会影响一个地区的综合发展。
5.投融资体系不够完善,需要建立有力的投融资主体及平台。由于文化事业单位公益性、准公益性和经营性界定不够清晰,该推向市场的没有政策以及体制界定不够明确,造成资金投人上的缺位和越位,从而制约了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社会和民间资本多渠道融资的体制机制还未形成。公益性文化建设资金来源几乎全部依赖政府投人,社会各界参与投资很少,社会办文化、企业办文化的积极性还没有很好地调动起来。文化事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机制较弱,不具备扩大文化市场所需资本的扩张能力。
三、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已成为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和重要支撑,成为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为动力,以文化设施建设为平台,以整合文化资源为手段,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核心,以满足和提升市民群众精神文化发展为目的,通过市场导向、政府规划、部门联动、企业运作、项目带动、社会参与,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不断丰富和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1.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的发展,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一切思想文化阵地、精神文化产品,都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正确导向,宣传科学真理,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面向广大群众,提供更多的文化服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要。
2.坚持以人为本与发展为先相结合。必须坚持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现和保障市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和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上,并以此作为评价和衡量文化建设工作的根本尺度;把提高市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根本目的。
3.坚持市场运作与政府调控相结合。加强政府在规划引导、政策调节、市场监管、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等方面的职能。改进和完善重大文化活动和项目的组织、承办和评价机制,对政府主办的重大文化项目和活动引人竞争机制,创造条件,吸引社会资金投人,鼓励社会力量办文化,逐步推向市场化运作。
4.坚持协调发展与重点发展相结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关系,提高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统筹考虑文化发展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坚持宏观控制与微观搞活的有机结合,做到既放得开又管得住,确保公益性文化事业健康发展。
5.坚持文化繁荣与规范管理相结合。要健全文化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加强文化立法,制定适合本地实际的经济文化政策,鼓励和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营造文化繁荣发展的格局。同时,依法加强文化管理,整顿文化市场秩序,把握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确保文化安全和有序发展。
6.坚持特色文化与大众文化相结合。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市场,研究市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着力提高大众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在发展大众文化的同时,有选择、有重点、有步骤地发展富有文化内涵的特色文化,把发展特色文化与发展大众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为文化发展开拓更加广阔的空间。
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路径选择
公益性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把为全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作为重要目标,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增加投人,增强活力,改善服务。要加强规划,合理充分地利用好现有文化资源,防止重复建设。
1.加大资金投人力度,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保证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的文化权益,努力提高全体民众的综合文化素质,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其公益性质决定了其生产目的并不在于追逐利润的最大化,而在于是否较好地实现了其社会服务功能,因此决定了其投人必须由政府来主导完成。无论如何改革,政府都不能在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投人上缺位。基于这样的理由,加大投人,首先要依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全力保证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及人员的基本运行经费,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做好文化工作的基础。其次,要保证把宣传文化事业经费全额用于文化事业的发展上。再次,各级政府要逐步加大财政资金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人力度,其增幅要保证略高于同期财政收人的增长幅度。加大投人绝不能只是挂在嘴边,各地各部门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把它落到实处。
2.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基础设施是公益性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依托。实践证明,基础设施兴,则文化事业兴。文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一方面是可以为广大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另一方面是能够让人们生活在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之中,更重要的是能以此帮助人们培养更加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因此,我们要结合实际,规划和建设一批既有民族特色、地域风格,又具有时代特征、为大众认可的文化设施。如科技馆、体育场馆、文化广场、全民健身园地、社区文化活动园、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并真正发挥好它们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播阵地和发展天地的现实功能。
3.建立健全文化人才机制,切实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文化工作是一项以人为对象的工作,必须树立人才是文化发展的第一资源的观念。要建立起开放的文化人才培养、引进、选拔和激励机制,培养和引进当前迫切需要的人才,并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制定发展规划,创造良好条件,大力培养造就成批的优秀文化人才。要把培养、使用文化人才纳人财政预算,在住房、职称、待遇等方面采取优惠政策,使成千上万优秀人才参加到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中来。各级领导要善于发现身边的人才,善于利用好现有人才,对人才不能求全,要多看特长专长,多看优点长处。要采取选送深造、在职轮训、联合办学(班)、以工代训等形式,培养一批在各专业领域能独挡一面的专业人才。
4.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法制化建设,真正确保文化事业平稳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投人来自社会,并向社会成员无偿地提供平等服务,是现代文明社会中获得基本法律保护的领域。为此,我们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一是要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人与管理,应该及早纳人法制化的轨道,确保社会投人和服务的均衡。二是要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法制化建设,并以法律、法规方式,规范文化事业及其相关领域的所有行为。三是要建立一个覆盖操作、管理、监督的完整系统,切实保障社会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投人获得有效的使用,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实在的文化服务。
篇4
中国古代军事法励士功能综述
“励士”的提法由来已久,古代兵家对此早有研究,“励士”意为振奋军人(士气)。古代作战主要使用冷兵器,所以特别看重战争中的精神因素。在古代,“励士”亦称作“励气”、“厉气”,兵书里阐释“励士”的方法很多,许多兵书都曾论及,比如《六韬》的《励军》章,《吴子》的《励士》章,《将苑》的《厉士》章等等。古代很多兵家结合实践经验,都对“励士”的方法进行了一定的理论总结。现代“励士”理论研究侧重点有所改变,但也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具体分析如下。
一、法律的激励功能理论方面的研究
西方法律经济学学科代表人物康芒斯・科斯早前就提出,“对法律经济学家而言,过去只是一种‘沉没了的’成本,他们将法律看成是一种影响未来行为的激励系统。”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有着激励的功能,诺思认为制度能够“把个人的经济努力不断引向一种社会性活动,使个人的收益率不断接近社会收益率。”就是说,制度使得个人获得个人经济活动的全部收益,当然个人自行承担个人经济活动的全部成本;或者说,制度(法律)激励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西方法律经济学研究的基础上,国内关于法律激励功能理论的研究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关于法律的激励功能的内涵及定义,主要有三种观点:付子堂教授指出,“法律对个体行为的激励功能,就是通过法律激发个体合法行为的发生,使个体受到鼓励去做出法律所要求和期望的行为”。张维迎教授认为,“法律实际上是一种激励机制,它通过责任的配置和赔偿(惩罚)规则的实施,内部化个人行为的外部成本,诱导个人选择社会最优的行为。”倪正茂教授按照法律的功能划分出了激励类法,他认为,“激励法是对人的特定行为实施激励的法律”。
关于法律的激励功能的内在原理,主要有四条研究进路:一是法律经济学的研究进路。国内学者运用法律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法律的激励功能问题的代表是张维迎教授。他在《信息、信任与法律》一书中运用了法律经济学的方法,从信息经济学和激励理论的分析视角,阐发了法律作为激励机制的一般原理及其在部门法中的具体实践。二是社会法学的研究进路。法律社会学就是以社会学的方法研究法律现象。法律功能是法律社会学的核心问题。付子堂教授在《法律功能论》一书中从分析法律功能的发生入手,然后主要运用功能理论,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法律功能的内涵、特点、实现等问题。三是激励法学的进路。激励法学是由倪正茂教授所创设的。倪教授认为,以法的功能作为标准,可以将法分为组织管理类法、惩戒类法与激励类法。于是他在《激励法学要言》等一系列论证中,围绕“激励法”的定义、特征、分类、原则、运行等方面系统论证了一套关于“激励法”的理论框架。四是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进路。丰霏博士在其博士论文《法律制度的激励功能研究》中提出,激励功能是法律制度的重要功能之一。为解决法律制度激励功能研究中的理论分散化问题,丰霏博士尝试综合运用现有的多门学科关于激励方面的理论,形成新颖的理论工具和分析方法。
二、古代具体军事法律制度励士思想的研究
关于此研究的专著方面比较匮乏,但有专章论述励士的,主要是里克主编的《治军史鉴》的第七篇――“励士篇”,该篇阐述总结古代丰富的励士思想和诸多励士的案例,从而总结古代励士的方法,并具体论述了古代战场鼓动和军乐军舞所具有的励士功能。
关于此研究的学术论文方面的资料较多。笔者认为其中比较有理论价值的主要有:熊梅教授在《军功爵制与秦军战斗精神的培育》一文中通过例举春秋时期的秦国实行军功爵制,从而有效地激发了秦军的战斗精神,揭示了法制对激励军队士气的重要作用,并且具体论证了军功爵制发挥励士功能的机制,理论分析比较有深度。陈琛和杜康明的《浅析秦军事奖惩制度及启示》、周思佟的《浅谈军功爵制的激励作用》、李玉平的《略论秦王朝“军功爵制”的激励价值》等文章也都是通过历史分析秦国军事奖惩制度的概况、特点等内容,从而总结秦国军功爵制激励作用,并得出一定的启示。卜建新在《军乐的社会功能与本质》一文中通过对军乐(古代军法的一种形式)的历史考察,总结其特点、社会功能和本质,提出军乐对民族尚武精神有重要的教育培养作用。梁满仓在《魏晋南北朝军礼鼓吹刍议》一文中通过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制度化的军礼鼓吹的历史演变,阐述了军礼鼓吹制度对于激发将士士气,提高军队战斗力的作用。张国庆的《辽代激励机制之特色与社会功能初探》通过历史分析具有时代、地域及民族特色的辽代激励机制,从而总结出辽代奖励制度(主要是军功奖励制度)所实现的社会激励功能。此外,李晓菲的《浅议元代赏功符牌的政治功能》、郭文佳的《论宋代军人的优抚保障政策及影响》等诸多文章都殊途同归,通过研究古代不同时代、不同内容的军事法律制度,总结其具有的励士功能以及其他功能。
三、军队激励应用机制方面的研究
韩志辉的硕士学位论文《军人战斗精神的影响因素及激励机制研究》实证研究了军人战斗精神的影响因素,总结了军人战斗精神的激励机制的七种激励方法,包括奖惩激励法、目标激励法、完善权益保障机制激励法等。于渊的《构建军人权益保障制度的法理思考》为我们构建军人权益保障制度找到了法理依据,并提出完善军人权益保障法律体系的一些基本举措。宋阳、冯静和张鑫的《完善军队人才激励机制的思考》提出,传统的激励模式以及与人才激励制度暴露出很多不足,所以必须运用针对性的激励制度手段,完善我军的人才激励机制。黄仪贞的《完善我国军人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杨连波的《完善军人经济权益法律保障的几点思考》、丛文胜、李蔚疆和孙宏武的《关于依法保障军人待遇的几点思考》等文章都提出了关于军人权益保障制度建设方面的思考,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
[1][美]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2]梁宇红.军队士气评估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研究[M].北京:出版社,2011.
篇5
[论文摘要]在我国高等职业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订单培养模式逐渐被众多高职院校采用,在该模式的三个参与主体——学校、企业、学生中,学生相对处于弱势地位,如果不能制定合理的保障制度和实施有效的保障措施,将会不利于对学生权益的保障,违反订单培养模式的初衷。因此,文章将通过对学生权益的分析,针对订单培养中学生权益保障提出一些个人看法及对策。
[论文关键词]订单培养模式 权益保障 学生权益类型 对策
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众多院校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总结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式,其中订单培养模式是一种较为突出、认可度较高的方式。
所谓“订单培养”就是指企业按照自己的用人数量及标准要求,提前到校选拔学生,并组成以该企业名称命名的班级。学校和企业一起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一起组成教学团队,一起编制教材、授课资料、实训资料,一起对学生进行授课和管理,企业和订单班的学生提前签订就业协议,学生学习结束后可直接进入该企业实习和就业。
订单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中合作深度和广度均较好的方式,是一种颠覆传统教学体系及教学模式的创新性模式,对于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综合素质、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利于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三方共赢。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订单培养模式的实施中,相较于学校和企业而言,学生以个人身份参与其中,相对处于弱势地位,而订单培养模式的初衷恰恰是以学生培养为核心,所以如果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学生权益保障措施,将会违反订单培养模式的初衷,使这种教学模式流于形式,达不到人才培养的目的。
一、订单培养中学生权益的类型
在订单培养中,学生作为培养主体,应该享有众多的权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订单培养的信息知情权
订单培养不同于普通的校内教学,其教学计划、培养方案、实施措施等是独立于校内常规教学之外的,并没有统一的定式,而且会根据校企双方的合作情况、企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这种非标准的培养方式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学生,在实施中经常出现学生因为不了解而盲目参与,又在了解后因为不适合自己而退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应该让学生在参与前享有充分的信息知情权,对知情权的保障,可使学生有机会充分获取对个人而言至关重要的各种信息,使得个人发展自身人格以及实现自身价值成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其权益得以实现。
(二)选择权
订单培养是一种自愿的教育方式,学生应该享有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包括是否进入订单班的选择权、退出订单班的选择权、学习结束后是否留在企业就业的选择权。需要注意的是赋予学生这些选择权是尊重学生作为培养主体的一种体现,也是充分保障学生权益的体现,是为了避免学生冲动性进入订单班却无法适应订单培养模式而造成教育失败的一种机制保障,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随性而为,干扰订单培养的正常运作秩序和损害学校、企业的合法权益,因此建立严格、合理的制度规范非常关键。
(三)公正对待权
学生在订单培养过程中,应该受到公正的对待权,主要包括报酬、待遇、评价的公正对待权。学生在订单班中,虽然还不是企业的员工,但是由于很多课程都是实践性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参与到了企业的真实工作中,为企业提供了体力、脑力服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获得了业务收益,因此学生和企业之间存在着事实劳动关系,所以企业应该在相关方面给予学生员工一样的报酬和待遇,保障学生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安全,同时对学生学习、实践的真实情况给予客观的评价,协助学校对学生进行公正的考核。
(四)参与正常教育权
参加订单班的学生虽然在学习内容、学习场地方面会和普通学生有所差别,但是仍然应该享有参与校内教育教学计划各项活动的权利和全方面教学知识获取的权利。在订单培养实施中,有的企业为了解决用工荒或者为了缩减新员工培训成本的问题而把办订单班作为弥补人才缺口的办法,在课程设置中只重视了本企业特质的知识和技能教育,而忽略了学生职业兴趣的多样性,结果导致学生视野狭窄、知识结构单一、应变能力变弱,难以适应社会发展与职业变化的需要,不利于其今后的择业和长远发展。因此学校在实施订单培养模式时,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定位及学生的需求,处理好学业与就业的关系,保障订单班学生参与校内教育教学计划各项活动的权利和全方面教学知识获取的权利,不能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保障订单班学生权益的重要意义
(一)保障订单班学生权益有利于订单培养模式的实施和培养目标的实现
学校在面向市场和企业实施订单办学中,根据企业需要对专业进行准确定位,对课程设置、课程教材、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可以有助于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零距离对接,办学效益明显。但是如果学生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则意味着培养计划只是一个空壳,无法完成培养目标。因此订单培养中应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将学生利益放在首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订单培养的目标得以实现。
(二)保障订单班学生权益有利于企业真正留住人才
对与企业来说,和学校组建订单班,按照本企业的需求进行教学设计和培养实施,相当于量身订做人才,可以减少和降低企业招聘、新人培训的时间及成本,但是如果不能保障订单班学生的权益,则有可能导致学生对该企业产生不良印象、发生学生与岗位需求不匹配、学生在该企业找不到发展空间等问题,最终出现人才大面积流失,因此企业应该重视学生的权益保护,在管理上做到以人为本,做到培养人才并且留住人才。
(三)保障订单班学生权益有利于学生的顺利就业和职业发展
最大程度的保障订单班学生权益可以让学生通过该模式真正学有所得,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自发主动的参与学习和实践,更加自觉地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就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开辟更广阔的人生发展空间。
三、订单培养中学生权益保障的对策
订单培养模式的重要作用已经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为了保障订单班学生的权益,规范和保证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的正常开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进行分析。
(一)做好正面宣传,不忘风险提示
学校在开设订单培养前,应该将订单培养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场所、教学设计、培养目的等内容在学生中间进行客观、详细的宣传和介绍,使学生充分了解这种培养模式,避免学生盲目参与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在宣传和介绍时,正面宣传和引导固然重要,但是不能过度夸张订单培养的优势,要注意提示订单培养可能出现的问题,为学生进行风险提示,充分保障学生的知情权。
(二)慎重选择订单培养合作企业
在订单培养中,因为教学场所安排在企业、教学内容也主要以企业的需求设计,所以学校会充分的听取企业意见,按照企业要求安排,但是企业毕竟是一个盈利性的主体,自身利益始终是放在首位的,在现实中,不乏有些企业只是为了解决暂时的用工荒而和学校合作开设订单班,结果一旦用工问题缓解,企业就将订单培养规模大幅缩减或不再重视,导致订单培养效果较差,学生权益受损,学校也受到的负面影响,因此要慎重选择合作企业,尽量选取实力强、人才观念和教育观念水平高、合作基础好、合作程度深的企业,以此来保证订单培养实施不会背离订单培养的宗旨,切实保障学生权益。
(三)以学生为本,遵循高等教育规律
订单培养的设计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不能为了追求高的就业率或者校企合作的名声而违背高等教育规律,忽略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既要将职业技能传授给学生,让学生适应工作岗位和职业环境,又要重视学生知识面的扩展、综合素质的提高,将学生的短期技能提升和终身职业发展结合起来,最大程度保障学生权益,最终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三方共赢。
(四)企业应为学生提供职业发展机会
订单培养中,企业的态度对订单班学生权益的保障也起着重要作用。企业在订单培养中可以将企业文化、工作要求、职业礼仪等内容加入课程教学,但是要注意将订单培养和企业培训区分开来,避免使学生视野狭窄、知识结构单一,这样会限制学生的职业发展空间,不利于学生权益保障。订单培养是一个长期工程,企业应该在管理上以人为本,根据学生所做贡献给予对等的薪酬待遇、提供相对宽松的发展空间,将学生当作自己的员工看待,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其实学生权益得到了保障,学生对该企业才会产生责任感、信任感,才能愿意留在企业长期工作,从而帮助企业获得优秀人才、取得利益最大化。
(五)校企合作为学生设立投诉渠道
为了保障学生权益,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校和企业应该专门设立投诉部门,为学生提供投诉渠道,并且建立完善的机制,保证学生反映的问题能及时接收、调查和解决。
篇6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权益保障;工伤保险;养老保险
1 导言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劳动力进城谋取生存和发展已成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必然的社会现象。农民工在对城市经济发展和繁荣做出贡献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风险。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农民工的社会权益保障问题,这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城镇化建设的发展。
2 农民工社会权益保障的现状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制度变迁和社会转型期间所出现的特殊群体,特指具有农村户口、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1]目前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已基本建立,但农民工的社会权益保障程度却比较低,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发育滞后,其合法利益实际上也难以得到保障和维护。
2.1 工伤保险需要强烈,但参保水平不高
从农民工所从事的职业上看,吸纳他们最多的是建筑业、采掘业以及制造业等,这些行业的职业风险都较高。可见,农民工的职业安全与工伤保险已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针对此问题,许多省市都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明确规定了工伤保险为强制保险,但执行的效果并不理想。在南昌市的调查中发现,无用人单位的农民工几乎没有参加任何社会保险,有用人单位的农民工中参加工伤保险或有些许工伤医疗补助的仅占20.2%,而有76%的农民工却没有工伤保险,更有甚者竟有3.8%的农民工还根本不知何谓工伤保险,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参保率如此之低,着实令人堪忧。[2]
2.2 医疗保险制度缺陷,导致流动人口就医难
青壮年是农民工队伍的构成主体,尽管如此,生病就医在所难免。现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虽然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但对于农民工来说,作用却不明显。
目前我国医疗保障没有实现更大范围的区域统筹,这与农民工跨省流动就业存在矛盾,加上城镇保险不能和农村保险实现有效对接,导致一些地区出现了农民工“退保潮”。[3]此外,医疗保险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在异地就诊手续繁琐,很不方便。
2.3 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小,且参保中断问题严重
就目前农民工收入而言,农民工还没有具备基本养老保险金的支付能力。同时,由于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的影响,养老保险难以在农村推广。一项调查表明,83.2%的农民工不愿意购买目前推行的养老保险,80%的企业主不赞成为农民工购买养老保险,接受调查的农民工90%以上没有购买养老保险。
在低参保率现象存在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高退保率”现象的存在。在农民工集中的广东省,有的地区农民工退保率高达95%以上。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每天都有农民工“退保”,甚至出现了“退保”人数比办理参保的人数还多的现象,农民工“退保”俨然已成“风潮”。[4]
2.4 失业风险最大,但社会保险程度最低
浙江工商大学40多名学生对浙江杭州、温州等7个城市的农民工进行了普法宣传和问卷调查。在718份样本中有过失业经历的有600人,占了83.57%。[5]可见,失业在农民工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农民工在失业后,大多只能靠自己过去的积蓄生活,其次就借钱或得到亲友的资助,靠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的最少。即使靠个人积蓄生活,大部分农民工只能维持不到半年的生活,另外有12.3%的农民工失业后根本没有住处。可见,城市农民工失业后基本处于无保障的状态,其生活境况非常困苦,有的连基本生活都无法维计。
3 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实现的对策建议
为了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本文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
一方面,要加快有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立法。要针对农民工流动性强、工资水平低等特点,制定规范、合理的社会保障法规,明确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参保的责任,强制用人单位和相关部门协同作业,确保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的有效运作。另一方面,要整体深化配套改革。从根本上解除户籍制度造成的身份差别,最终在法律上把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劳动者平等参与工伤、医疗和养老保险的权利统一和明确地规定下来。
3.2 建立符合农民工实际的社会保障制度
3.2.1 建立强制性工伤保险制度
首先应强制性地推动工伤保险,保证农民工在受到工伤时可得到相应赔偿,并促使用工单位加强相应的安全保护。工伤保险费的缴纳,必须坚决贯彻“无过失补偿原则”[6],即农民工自己不缴纳工伤保险费,完全由企业负担,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根据各行业伤亡事故风险和职业病危害程度的类别,实行不同的费率,费率的高低与事故风险和职业病危害的大小成正比。[7]
3.2.2 实施针对性医疗保险方案
农民工因其流动性较大,可不参加一般医疗保险,日常的医疗开支由个人承担,如果愿意可为其建立个人账户,并应确保该账户能在全国范围内转移。鉴于农民工无法承担高额住院医疗费用的实际,可以选择住院统筹保险作为推进医疗保险的突破口,确定较低的费率,由单位按月缴纳,实行基金统筹,不设立个人账户,住院基本医疗费用主要由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实行连续缴费时间与医保待遇挂钩。
3.2.3 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
为改善目前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的现状,可增强养老保险制度的灵活性,建立多层次的缴费基数,允许农民工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选择缴费档次。这不仅可以提高农民工参保的积极性,还为农民工的社会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和农村养老保险之间预留了一个“接口”,为将来实现有效对接奠定了基础。
3.3 推动相关制度进行协调性改革
首先,应该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增强农民工的参保能力。支持和鼓励外出农民工遵循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在土地市场转让承包土地使用权,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的效益,又可以增加放弃土地的农民工收入,使进城农民有能力参加各种社会保险。
其次,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制度间的衔接与协调。加大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制定农村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办法,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4 结论
农民工的社会权益保障问题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国家、地方、企业和个人等方面的利益,也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我们要勇于进行制度创新,采取切实步骤,使农民工社会权益保障问题真正得到改善和解决。
参考文献
[1]罗遐.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基于苏皖四村的一项实地调查[J].中国博硕论文数据库.2006
[2]石宏伟,张仁传.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实践与思考--以上海和广东模式为例[J].理论探索.2007(1):92-94
[3]陶志勇.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忧思与求解[J].社会保障制度.2005(4):50-58
[4]廖红丰.发达国家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借鉴与我国的政策建议[J].社会科学研究.2006(1):47-55
[5]崔传义.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选择[J].理论探索.2006(7):34-42
篇7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兼职;权益保障
当前,由于市场发展及大学生自身需要,兼职已经成为很多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组成部分,如何给大学生兼职提供充足的制度保障和支持,促使大学生兼职现象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个人利益,更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本文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分析了北京某高校大学生兼职中的权益保障状况。
一、大学生兼职情况调查及分析
(一)大学生兼职概况
1.兼职比例。调查统计,83.15%的大学生做过兼职,说明兼职对于大学生来说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课外活动形式。其中,男生兼职的比例为89.29%,女生为80.33%,性别差异没有影响兼职的参与度。
2.兼职类型。调查显示,在企事业单位实习占54.05%,促销、派发传单占39.19%,校园占20.27%,服务业占17.57%,导游、家教类占6.76%,其他占2.70%,技术职员为零。大学生兼职的类型虽然多种,但大部分集中在一些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行业,促销、派发传单、校园、和服务业总和达到83.78%。这主要与学生本身的条件相关,这些兼职多以小时给付工资,工作时间比较短,风险较小,是课余的较灵活选择;
3.兼职获取途径。调查显示,选择网络招聘的占44.59%,其后是他人推荐占28.38%,再后是中介机构占24.32%,最后是学校就业信息和广告海报,分别占17.57%和12.16%。可以看出,第一,网络招聘成为被调查大学生获取兼职的第一途径,但网络上许多未经筛选的不可靠信息也相当泛滥;第二,他人推荐依然受到推崇,大学生一般认为这是比较可靠地兼职获取途径;第三,中介机构势头强劲。但目前中介市场鱼龙混杂,秩序也十分混乱,导致很多大学生在兼职中权益受损。
4.兼职报酬。调查发现58.11%的兼职大学生的报酬在5-10元/小时,另外还有17.57%的小于5元/小时,13.51%在10-13元/小时,10.81%大于13元/小时。对比北京市劳动保障局公布的“关于调整北京市2012年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中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13元/小时提高到14元/小时的规定,大学生的兼职报酬明显偏低。
(二)大学生兼职存在问题
1.遭遇侵权普遍性。调查显示兼过职的大学生有75.68%受过损害,其中,37.84%的被调查者受过损害但可以忽略,32.43%受过轻微损害,5.41%受过严重损害,只有24.32%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受过损害。这说明大学生兼职遭到侵权的现象十分普遍,亟需有关部门引起重视。
2.遭遇侵权类型广泛。调查显示大学生兼职遭遇侵权有41.07%来自中介机构,58.93%来自用人单位。其中中介机构的侵权中,43.48%的被调查大学生表示中介公司在收取了中介费后对他们进行敷衍、搪塞,43.48%的受侵害大学生表示中介公司抽佣过高,克扣工钱,43.48%被害大学生表示某些“黑中介”卷款逃跑,4.35%的同学表示一些“黑中介”会利用被骗大学生沦为其诈骗的工具。这些大学生往往是在自己被中介公司坑害后,为了弥补自身的损失通过介绍他人入会的方式提取佣金;另外,用人单位的侵权中,51.52%的大学生表示用人单位的工资待遇过低,45.45%的大学生表示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21.21%的大学生表示在兼职过程中遭遇过单位拖欠、克扣工资的现象,12.12%同学遇到用人单位收取费用的情况,例如培训费、服装费等,还有6.06%的大学生遭遇用人单位无故辞退或延长试用期。 转贴于
3.大学生兼职的警惕性不高。调查发现,大学生在寻找兼职时对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的警惕性不高。主要表现为在兼职前,只有24.32%的大学生每次都会对中介机构或用人单位的合法性进行确认,有16.22%和40.54%的大学生经常和偶尔会对其合法性进行确认,还有18.92%的大学生从来不对这些机构的合法性进行确认这说明: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过于相信中介或用人单位,往往缺乏必要的警惕性和识别能力,很可能导致被“黑中介”或“黑单位”欺骗。
4.大学生兼职的法律意识较淡薄。首先,劳动协议形同虚设。调查发现兼职大学生在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务关系时,往往不重视与其签订劳动协议或者合同。虽然有17.57%和10.81%的兼职大学生每次或经常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协议或合同,但还有35.14%的大学生只有偶尔签,甚至还有36.49%的大学生从来没有签过。这说明很多大学生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识,根本不知道或者不敢主动提出签订协议来保障自身的权益;其次,维权形式单一。面对侵权55.36%的大学生选择自认倒霉,41.07%的选择与用人单位交涉,3.75%选择向有关部门反映,而选择法律手段解决的为零。首先,超过半数大学生选择自认倒霉说明很大部分大学生维权意识比较薄弱,对自己权益的保护不够重视。其次,大学生面对自身权益遭到损害时,大学生如果选择走法律程序的话,一是耗时较长,二是维权成本太高。
二、大学生兼职权益的保障措施
(一)立法机关修改和完善相应的劳动法律法规
首先,完善劳动法的相关法律条文。把大学生纳入劳动法的调整范围,赋予兼职大学生签订劳动合同的权利;其次,允许各地结合实际出台对兼职大学生法律权益先行保护的规定;再次,出台关于社会职业中介的专门立法,加强对兼职市场的组织和管理。
(二)政府相关部门加强监督和管理
首先,工商部门应对中介机构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其次,劳动监察部门应严肃查处违规中介和用人单位可以建立“企业黑名单”制度。将那些经常损害兼职大学生权益的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列入黑名单,定期在网上公布;再次,公安机关应联合工商部门加大对非法中介的打击;最后,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建立大学生兼职管理中心。建立专门的大学生兼职网站,为学生提供兼职指导,帮助学生维权等。
(三)教育系统帮助学生维权
首先,学校应加强法律教育。可通过橱窗、宣传册,开设兼职辅导系列讲座等活动宣传以及加强《合同法》、《劳动法》等学习;其次,成立专门的实习管理机构。还可制作规范兼职行为的“一证两书”(实习证、学生与企业的实习协议书,以及高校与实习基地签订的协议书);再次,建立学生兼职信息平台。完善校内人才市场,筛选可靠用人单位信息;最后,建立高质量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践、学习和提高的平台。
(四)用人单位和中介机构规范操作
一方面,在用人单位层面建立实习生制度。实习单位须制定实习活动的有关规定,主动与大学生签订协议,为实习生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按时按量给付工资,实习结束后对实习工作及实习生进行考核鉴定;另一方面,在中介机构层面加强行业自律。严格遵守《劳动合同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内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求职招聘信息真实可靠。
(五)学生自我保护意识需提高
首先,树立正确的兼职观念同时自觉培养法律意识,知道维权、懂得维权、善于维权;其次,慎重选择实习单位或中介机构,对其合法性要有清楚的认识;再次,主动要求签订协议或合同,注意是否存在“霸王条款”;最后,要敢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与实习单位发生纠纷时,可向学校、政府相关机构、新闻媒体等寻求帮助,通过法律等途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篇8
关键词:行政给付 行政程序 给付行政 公民权益
序言
行政给付作为给付行政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福利国家”时代的政府职能。行政机关通过向特定的相对人发放抚救济金、养老金、失业补助、最低生活补贴等,以维持处在年老、疾病、贫穷、失业和其他困难情况下的行政相对人的基本生活,并进而维持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和社会安定。由于行政给付的授益性,常常是在公民有社会物质资源需求且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达成的情况下实施,行政给付的相对人往往处于急需社会救助的困窘之中,如行政给付违法,可能比行政规制违法的损益性更大。然在当下,法学专著和学术论文对行政给付程序鲜有提及,立法上重实体、轻程序,重总论、轻分论,而且程序立法指导思想单一。依笔者愚见,出现如此现象主要是因为受传统行政法理论的束缚所致。本文拟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为蓝本,结合其他相关法规范,借鉴他国相对成熟的法律机制,运用文本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就我国行政给付程序改革提出解决路径,期待能对我国行政给付程序制度与的完善提供有益素材。
一、行政给付程序的立法现状
我国目前在行政给付范围内制定的法规范主要有《社会保险法》、《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等等。其中,《社会保险法》以第九章专章规定了保险经办程序、以第八章规定监督程序。《城市居民保障条例》以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和第十条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行政程序作出了具体规定。内容上可分为以下6个步骤:个人申请、基层审查、张榜公布、政府批准、发证领取、定期管理。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由于制定年限较早,正当程序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对行政程序的规定。
二、行政给付程序的具体问题
首先,由于我国没有统一的行政程序立法,所以无法向他国在部门法中“仅规定特别行政程序,其他依据《行政程序法》作出”这样的方式来进行规定。其次,由于程序意识淡薄,尽管制定了行政程序,也消极对待,对申请人的申请不管不问,而现行法中又缺乏对不作为行政行为的处理规定,如何规制此类行为有待探讨。第三,鉴于法律语言的抽象性,条文间的逻辑性,加上政府文件的繁冗,即使通过有效的途径公开,相对人也并不一定能够准确的获取信息,有效行使个人权力利益。第四,在行政给付行为中,行政机关应全面了解申请人的具体情况,公平作出给付行为,由此,如何保障行政机关所掌握的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也是行政给付程序所需应对的特殊问题。最后,在现有的行政给付程序制度中,公民若不服行政决定可采取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救济程序,但这些均为事后救济程序,是对已造成的损害进行补救,缺乏事前救济程序。
三、完善行政给付程序的若干对策
(一)受给权的迅速实现机制
1.规制行政不作为。依照《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只有行政机关作出的“不批准”“停发”“减发”不利行政行为才受到诉讼、复议的时效规制。在现实中,更多的情况是行政机关对相关申请不答复、不回应,申请人若想获得救济,只能先对行政机关的不作为进行复议或诉讼,使行政主体重新作出行政行为,而无法直接对其应享权利进行救济。而行政过程中每一段都有期间规定,如此往复,无法想象申请人的权利何时得以保障。由此,建议在立法中,将此类行为视为“不批准决定”,作为可诉具体行政行为的一种。这样,申请人在规定期间内得不到行政机关答复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时效制度直接针对申请内容提起复议或诉讼,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此点对于一般行政行为均有适用价值和可能性。
2.明确行政给付期间。对行政行为期限的规定应是行政程序法中必设条款,与英美法系国家在行政程序法上采取以公正为核心的权利保障模式相比,大陆法系的行政程序法采取的是以保障行政活动的效率为核心的效率模式。我国整体立法模式的选择上靠近大陆法系国家,以行政程序立法来保证行政效率也是题中之义。由于行政给付的特殊性,更关注公民个体的实际需求切实得到保障,对于行政行为的效率原则要求应比一般行政行为更高。当然效率的实现离不开公正原理的保障,且也不可能因为一些行政领域的特殊性而在整部行政程序法中列出冗长的法律条文,应对特别行政领域应当在单行法中单独规定行政行为时限。由此,依照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得以适用。
3.确立听证程序。听证程序被誉为现代行政程序法的灵魂和核心,为当代各国广泛采用。从我国目前立法状况来看,与公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行政给付法规范中,没有一条有关听证程序的规定。现代行政理念要求国家应负有保障公民获得相当的生活水准的努力义务。《条例》第15条规定了城市居民对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不批准、或者减发、停发决定或者给予的行政处罚不服的情况,可采取复议和诉讼的救济程序,但这已是针对损坏结果发生后的救济,相对人的实际权益已经受到了损坏。由于行政给付的特殊性,例如对给付物资的迫切需求的紧急性,即使是事后采取相关赔偿措施,亦无济于事。所以,尽快在行政给付程序中确立听证程序,以事前机制保障公民受给权的实现。
(二)信息公开的实效性保障机制
政府信息公开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公民有效参与的基本条件和前提。在日本社会福利领域中,如提供信息、给予相对人建议帮助等事务,原来是由政府部门――福利事务所来完成,而现在是以法定法人化的形式建立提供咨询的企业、福利服务的援助企业来完成,也就是所谓的民营化。有关福利的情报或给予信息援助的提供,事实上多通过缔结合同,将保护申请人的权能委托给非营利性组织,由他们来实施。由此,可以看到,在现代日本行政中,民间事业团体及护理人员等具有资格的民间力量,成为实现相对人权利利益的重要手段,以人或援助人员的形式参与到事前程序及纠纷解决机制中。考虑到行政给付活动中所对应的相对人生理或心理的特殊性,为使其权利利益得以实现,行政公开程序上,应增加提供有关给付信息公开公布的途径,在相对人申请时给予建议和援助等程序。健全政府公共信息服务机构,在基层行政机构中,建立具有专业性公共信息服务机构,在适当成熟的时候,稳步放权于社会,政府退至幕后,以监督管理的形式,有效利用民间力量。
(三)个人信息保护程序
在现代社会,公民个人资料越来越多地掌握在政府手中,行政信息公开在某些情形下或将隐性的侵犯公民个人隐私权。在《条例》中,对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审批发放程序作出了规定,具体为:书面申请基层初审核准公示发放。其中,在审查时,“可以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以及信函索证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家庭经济状况和实际生活水平进行调查核实。”入户调查及邻里访问等程序设计,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性和得到理想结果的较高可能性,但若违背立法者的初衷,则会导致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侵犯。其次,在公示程序中,对得到批准的城市居民,要“由管理审批机关采取适当形式以户为单位予以公布,接受群众监督”。这个条款实际上赋予了“任何人”对受助者的经济状况都有监督权和举报权。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家庭或个人,但由于种种原因,譬如爱面子而不愿承认自己是穷人,又如考虑到对孩子成长的心理影响而不愿意承认家庭的困境等等,以致对应享受的权利不利用。这既有公民传统思维模式的弊端,亦对“张榜公布”程序提出了质疑。
当代行政给付之意义,不仅在于保障物质生活条件,更应注重使受给付人员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考虑到兼顾国情与公民权利,可对张榜公布的内容作出详细规定,从行政机关所掌握的申请者信息中选取既可展示公平公正又不致损害公民权益的信息进行公示。例如采取仅对申请人的财产状况进行公示而不公开申请人姓名等方式。
(四)权利救济的审查机制
行政复议作为行政系统内部的一种自我纠错机制,复议机关可以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问题进行审查,还可以附带审查部分抽象行政行为,即全面审查原则。但复议机关的审查仍然是以行政行为的作出为中心,而行政给付更关注的是公民个体是否有享受国家财物给付的权利,按照法律规定作出的复议行为能否更专业的对此作出鉴定,还值得商榷。
日本《残疾人自立支援法》中,规定对市町村作出的护理给付费用决定不服的相对人,不仅可以向都道府县知事请求审查,也可以由都道府县知事以订立条例的形式设置针对“残疾人护理给付费用”等的不服审查会。这些并非必设机构,其主要是以专业的见解,公正的审理判断为目的,以机关外的残障福利等学者或专业人员构成。在德国行政法中,给付行政包括基础设施行政、担保给付行政、社会行政、促进行政、信息行政。其中的担保给付行政即指“为了实现共同福祉,以管制、参与或者监督等形式为设施提供各种保障…实际上是协调行政和监控行政,是行政任务的私有化或者公共行政的松动化的相应表现形式。”我国目前的福利法制体系并未构成,各种福利措施手段也仍处于起步实验阶段,对于专业性的鉴定是否必要在理论界与实务界均没有形成强烈的认同感。因此,建议在行政救济程序中,可以在个别行政领域中尝试设立如上所述的第三方机构,公部门与私部门协力进行管理;也可在政府部门中单独设立以专业领域行政复议为工作内容的机构。
四、结语
行政给付活动涉及到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行政权力之手在带给受给付群体利益的同时,也可能变相损害公民权益。行政程序通过贯穿于整个行政过程之中,达到对危害后果的预防效能,使传统行政中对危害后果的事后救济机制发展为事中、事前预防机制。鉴于行政给付行为的授益性、对象特定性等特殊性,其运行过程中的独特性自然也会反映在相应的行政程序上。一部行政程序法自然难以覆盖所有行政领域的方方面面,处理好行政程序的共性与具体部门行政程序的特殊性,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各行政领域应在必要时采取分别立法原则,针对该领域的特征,制定相应行政程序。由此,与我国日后所立《行政程序法》交相辉映。
参考文献:
[1]姜明安,新世纪行政法发展的走向,中国法学,2002
[2]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分别制定于1991年和1992年
[3][日]前田雅子,社会保障における行政手の状と,ジュリスト,2006
[4]参照:[日]《残疾人自立支援法》第97条、第98条
篇9
民间信仰的“现实”基础与逻辑前提
漫谈文化遗产保护与民族文化传承
庆阳民居室内装饰品纹样构图研究
数字化技术对云南剑川木雕艺术延续和发展研究
岳麓书院建筑的风水文化解析
湘西州红色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
论我国男女应否同龄退休问题
原始儒家伦理政治的范导功能及其当代检视
中国传统文化继承方法刍议——以批判继承法与抽象继承法为视角
论刑事法律的社会团结功能
试论中国传统法文化与现代法文化的本质区别
规范重复司法鉴定制度的构想
文学是“心理状态”的表现——钱钟书论文学的本质
“竹帘”背后的中国——1949-1971年《时代》周刊的中国报道评析
论网络影评的产生与发展趋势
伤痕、反思文学中的暴力叙事
论刘勰对曹丕《典论·论文》的接受
管窥艾米莉·勃朗特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缘起
语言接触与傣族亲属称谓的演变
试论毕摩与梯玛的现实基础及合理性
土家族婚礼中“讲礼行”的论辩内容及其意义浅议
土家族占卜习俗述略
论人的多维属性
希腊二元精神之下的模仿说
老子“无名之朴”的和谐管理思想
论检察权的外部配置——以司法权力结构的平衡为视角
论我国农村金融组织立法存在的问题与完善
律师自治的制度分析
论我国危害列车运行安全犯罪的立法完善
论社会死刑废除意识的塑造
当今我国离婚妇女合法权益保障现状及对策
国际贸易组织对社会规章影响理论模型——以欧美农业多功能性为例
基于VAR模型的我国GDP与M2对CPI的影响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国民收入分配体系探悉
营销主管授权管理分析
共生理论视角下的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发展战略的基本路径探析
更新农民落后观念,建设湘西州新农村的思考
论凤凰县乡村旅游的开发与保护
阳羡词僧弘伦及其创作探略
土家族“收神疯”傩仪的象征人类学解读
武陵山腹地廪嘎人当代薤露歌艺术性略论
女性人类学视野下的侗传统族社会
彝族祭祖仪式及社会功能
试析侗锦中的鸟文化
论中国欠发达地区城市形象定位
论清代湘西苗疆的“边墙贸易”政策
湖南本土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路径
论非常态领导意识
澄清对康德“哥白尼式革命”的误解
上海合作组织与中印关系
浅析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认识论特质
汶川地震后捐款从众现象分析
国际经验与中国小额信贷的发展
城乡统筹中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色与创新——从比较法的视角
我国名人广告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从邓婕的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思考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中国现代法治建设的阻滞
篇10
一、女教职工委员会要积极关爱关注女教职工工作和生活
女教职工所接受的教育与男性相差无几,他们在综合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基础的智力水平上与男性相当。但在各种能力的表现上却有女性明显的优势,尤为突出的表现在语言方面,在讲课时,女性运用语言词汇的能力往往强于男性,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女教师驾驭语言和文字的能力更加出色。在个性心理方面,与男教师相比,女性具有性情温和、有耐心、感情细腻、敏感的心理特征,较易置身于别人的情感空间之中,容易感受理解他人的情绪,与人沟通,博采众长。心理学研究表明,事业成功的女性,其动力往往来源于对事业理想追求的内心鞭策和坚强的意志力,而对物质上的报酬、名利等外在诱因不太看重。因此女教师从事教育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智力优势、个性心理优势以及稳定性、事业心,对于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是中等教育日益壮大的生力军。
但是在工作上,女教师也倍受工作的压力。女性走进了社会,就要扮演好社会角色,社会对男教师、女教师的社会角色的期待不会因性别的不同而不同,都要求他们能胜任岗位。在家庭中,女性要充当温柔的妻子、慈祥的母亲,双重角色并重,加上女性自身的生理特点,如青年女性处在生育期、哺乳期、承担着人类自身生产的重任,承受着脑力和体力,工作和家庭,心理和生理上多重压力,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因此,工会组织特别是女教职工委员会要在工作上给予足够的支持,发挥好与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及时关心女教师的工作困难、生活困难。女教职工委员会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做女教职工的知心人、贴心人。工会女职工委员会要把丰富女教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当作一项任务来抓,在“三八”节、“母亲节”“教师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诸如文体娱乐、技能比赛、讲座、座谈及参观学习等,帮助她们化解工作和家庭的压力,及时调整心态,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学会自我心理调适,使每个女教职工都始终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
二、女职工委员会要不断提高女教职工的综合素质
培养女教职工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意识和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 “四有”精神,提高女教职工综合素质。我校女教职工占全体职工的71%,可以看出女教职工是学校建设发展的“主力军”,她们大部分是学历较高的知识女性,往往对本专业领域内的知识较为关注,而对政治方面的关注较少,因而研究女教职工的长处和弱点,有针对性的开展适应女教职工特点的工作,教育和引导女教职工要有政治责任感和政治参与意识。要把提高女教职工整体素质作为女教职工工作的首要任务,以造就“四有”“四自”新女性为目标,多层次、多渠道地组织广大女教职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念,积极投身学校的两个文明建设,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加强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的教育和学习,要求女教职工遵守师德规范,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勤教力学。几年来,我校女职工委员会积极动员和支持女教职工开展团队学习、终身学习,使工作学习化、学习全程化,借助讲座、自学考试、函授等形式,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自觉运用新理论、新方法、新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争做一个不仅业务精通而且政治上成熟的现代女性。去年年末举办了《女教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知识培训,精心组织、广泛发动,通过此培训,向广大女教职工宣传普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使女教职工对权益维护法律法规知识得到了掌握,在广大女教职工中掀起学法用法的,营造出关心爱护女教职工的良好氛围。
三、 女教职工委员会要大力开展教学竞赛活动
强化女教职工的管理,不断增强组织凝聚力。目前,学校女职工委员会机构健全,是一支有较高文化素质和较高技术水准的队伍。能够引导、带领广大女教职工深刻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多种潜能,增强知识女性意识,积极主动全面参与各个领域的实践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女教职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等各个领域的聪明才智,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多做贡献。学校的发展以及办学层次的不断提高,离不开全体女教职工的积极参与,离不开女教职工的辛勤劳动,离不开一支训练有素、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好的女职工干部队伍。
建功活动是动员和组织女教职工投身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有效形式,女职工委员会结合学校各个时期的特点,协同教科研、教务处,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竞赛,岗位建功活动,主要有“多媒体教学课件”比赛, “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崇尚师德,争做优秀教师”“讲文明树新风”等活动,开设科研课题、评选教学优质奖、举行论文评比,示范课等等。带领广大女教职工积极投身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各项建设,鼓励大家,学先进,比贡献,争模范,使学有目标,赶有方向,起到争先创优的作用。通过一系列活动,丰富学校女教职工的文化生活,提高女教职工综合素质,增强我校女职工委员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要有效做好女教职工合法权益的保护工作
1.加大源头的参与和管理
注重女教职工维权的源头参与,工会女教职工组织要通过参加职代会,落实女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在职代会中必须有女教职工代表并占有一定的比例,对涉及女教职工特殊权益的事项,学校工会组织应专门征求女教职工代表的意见,并根据情况给予解决。女教职工组织要督促单位贯彻执行《女教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以及《女教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单位应以此为依据结合单位实际制定相应规章制度,使女教职工的特殊劳动保护内容和形式更加具体和完善,也更加便于实际操作。
2.加强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通过新闻媒体、网站广泛深入地宣传《劳动法》《女教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关注和重视女教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加大对妇女的尊重和保护,确保女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严格执行上级规定的婚假、产假的休息时间。充分保护女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3.积极实施,落实到位
广泛开展女教职工学习《劳动法》《婚姻法》《女教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知识。并落实女教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落实妇女“五期保护”制度。对经期影响正常工作的女教职工给予病休;对怀孕女教职工适当减轻工作量;对产期和哺乳期的女教职工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对更年期症状明显的女教职工暂时安排适宜的工作。经常了解女教职工家庭情况,及时做好调解工作,化解家庭矛盾。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的家庭生活,推动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和谐。
五、要开展多种活动,构建女教职工健康通道
女教职工承受着教学工作和繁重的家庭劳动这两方面压力,可以说,她们在八小时以内和八小时以外是同样紧张、同样辛苦,使得她们没有得到较好的休息和调整,身体健康问题时有出现。
倡导利用中午、周六、周日等休息时间,进行瑜伽、排球、登山、健身操、徒步走等户内外活动,不定期组织举行比赛;大力组织女教职工参与女职工委员会举办的心理生理卫生、女性健康讲座;重视计划生育工作,邀请妇科专家进行健康及妇幼保健讲座;根据每年的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及时掌握女教职工健康现状,实施动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