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机制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1 08:22: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风险管理机制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现代银行体系的建立是市场经济取得成功的关键.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尤其在中国加入了WTO后,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速度和力度不断加速,在放松管制、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的背景下形成的银行业发展趋势下,风险管理机制不仅是银行治理机制的重要支撑,而且是银行提升竞争力的基础和保证,银行改革与发展必须重视风险管理机制建设,因此加快构建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大、紧迫的现实课题。
1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业在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同时,也在不断借鉴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的经验,国内不少银行借助外部中介力量,引进中介知名机构的风险管理系统软件,改造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和业务流程等;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如制定了包括授权授信、审贷分离、岗位制约、内部审计等大量的内部控制制度,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风险管理方面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1公司治理机制尚不完善
随着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和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崛起,原来银行业内部的利益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构建现代企业制度意义上的公司治理方面,国内商业银行虽然有许多有益的实践,但整体效果和个体实效都不甚理想,无论是公司治理的组织架构、制度安排还是治理机制,都处在新旧控制体系交错的状态下。
1.2内控管理机制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根据新巴塞尔协议的定义,合规风险指的是:银行因未能遵循法律法规、监管要求、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有关准则、已经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表明,银行业在经营过程中随时都有可能被风险所困,甚至被压垮。近年来,我国银行业违规案件频繁发生,给银行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2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的原因分析
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风险管理战略不健全,导致商业银行的激励机制的导向出现偏差,银行的宗旨和价值无法得到体现。由于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的不健全,使得商业银行无法通过政策和程序的持续修订去传承许多有益的风险管理经验,制约了商议银行风险管理机制的发挥。
2.1缺乏全面的风险意识
首先是全面风险管理理念不到位,仍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对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重视不够。其次是忽视了不同业务、不同地区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差异。不仅不能管理好业务风险,反而容易产生新的风险。最后是不能正确认识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关系,认为风险管理会阻碍业务发展,同时又不能认真研究市场变化的规律,通过否定业务逃避承担风险,业务不但发展不了,反而降低了银行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2.2对管理层缺乏有效约束机制
国家作为所有者和社会经济调控者的双重角色,对国有商业银行提出的经济目标在事实上也是双重的,这就使得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实际经营状况难以进行清晰有效的考核和评估。同时,由于缺乏人格化的产权和清晰的选择标准,管理人员的选择基本上采用行政化的干部考核运用制度。此外,国有商业银行的员工薪酬体系类似于公务员,收入水平基本上是事前确定的,与业绩水平的相关程度不明显,对其难以形成有效的激励。
2.3激励约束机制与银行文化不相融
银行文化是指银行在长期经营与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并经过全体员工认同的共同价值取向和心理预期,这种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心理预期就是银行的目标和企业信念。绩效考核机制体现了银行的发展理念和经营思路,对于银行风险管理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并且,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跟银行员工的切身利益相关,对员工行为有重要影响。
3健全银行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途径
国际经验表明,在经济发展较快、银行贷款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尤其要加强风险管理。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外部环境比较复杂,银行业发展还不成熟,风险管理形势严峻。增强我国银行业的抗风险能力成为国有银行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
3.1强化公司治理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提高银行发展能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根本所在。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就普遍存在产权模糊、产权主体虚置、产权约束弱化问题,导致银行的所有者与经营者激励不足和风险软约束。这一问题国有商业银行最为突出,在其他银行也同样存在一尤其是有政府背景的,或者国有企业为大股东或控股股东的商业银行。产权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而直接影响了银行治理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的效能。从风险管理机制的角度来看,股份制是商业银行组织形式的最佳选择。
3.2构建有效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
内部控制是防范金融风险最主要、最基本的防线,防范金融风险必须首先从银行的内部控制做起。我国商业银行具体可从四个方面改进内部控制:一是制度安排。主要是从制度上对银行经营管理活动的授权和责任做出明确规定,关键是实现权利与责任相对称;二是职能分离。要求银行经营管理活动的主要职能要适当分离,要求在三道防线上都必须体现职责分离和相互制约;三是资产管理。要通过包括物理控制在内的多种手段对资产和投资予以保护;四是控制手段。要通过董事会或监视会的监督、独立的内部或外部审计、不涉及日常业务的合规人员以及各业务县的垂直监督等多种手段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篇2
风险,字面意思时随风而至的险情,表示出了其不确定性,变化性,危害性。正如风对应着静止的空气一样,风险是相对的;正如风向可预测一样,风险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预估的;正如风力也可为人控制为人所用一样,风险某些时候也是可以人为控制的。从风险学说进而衍生到风险管理,风险管理,顾名思义就是企业管理在面对企业平稳发展而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来规避风险的一种或某类行为。审计,审查同计算,是指通过对相关资料等搜集整理和分析之后所得的评估结论及报告,审计作为一门独立部门,其相关人员在专业知识方面是非常严格的。2004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修订版中定义内部审计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二、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是相辅相成的,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企业所处的环境也是险象环生,因而需要更为专业有力的审计和风险管理团队来协助企业的管理层规避风险。它们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一方面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有助于审计部门发展势头更劲。内审部门在资金安全管理上责任重大,因而对企业的风险管理极其关注。内部审计在参与风险管理的过程中,根据本企业的文化及其发展策略等情况评估它在制定某策略上或在某时期存在的风险,另一方面可以由此制定出相应的风险防御,风险降低,风险消除等可行措施,保证企业的损失减到最低,这样风险管理同内部审计在企业的安全工作中地位也有提高。另一方面,内部审计作为以审计为主的独立部门,不参与企业内部的管理调控,因而具有更清晰的视角来观察企业潜在的风险,在有效针对企业运行的薄弱环节,对提出的改进措施进行新的评估认定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风险管理由于审计在其工作过程中的介入,赋予了内部审计在企业中新的生命,也使企业的安全因素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如何协调和整合企业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
(一)建立一个合理的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体系作为企业健康发展的中坚力量,建立一个合理的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体系对企业而言绝对是利大于弊的,这对企业能否具有竞争优势尤为重要。企业的内部审计管理体制的完善,风险管理的不断优化都可以是审计的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同时企业管理人员本身需要加强各部门的团结,使得企业经营得到更好的控制,进一步深化内部审计对企业风险管理的监督控制,保证各项风险管理措施得到有效的实施。
(二)建立风险导向审计的工作模式传统合规性审计采用的是“撒大网捕鱼式”作业流程,即一张大网抛出去,捕到什么是什么。其基本流程是:内控—问题—风险。风险导向内审要求采用“阻击手式”流程,即阻击手先瞄准一个重点,一击必中。其基本流程是:目标—事件—风险—内控。在传统合规性审计下,往往是到一大堆帐簿及交易资料、操作或管理记录中去寻找,看是否存在违背制度规定的问题;而在风险导向内审下,是先根据采集到的各种信息,识别并评估风险,找准重点,然后对重点进行追踪检查,看是否控制过度或缺乏控制。总而言之,合规性审计是查问题、提建议;而风险导向审计是查问题、查风险、查成因、查尽职、查整改、提建议。
(三)建立对审计人员内控审计效果或管理建议的考核制度内控出现问题,表明内审的监督职能未能充分发挥,内审为此承担责任有其合理性。但内控效果或建议的增值效果都很难评价。往往风险提示和管理建议都不是结果,其产生的影响才是结果。没有风险提示量或管理建议量,不论现场检查多少项目、时间持续多长,审计人员都无绩效(严重一些,反而可说其检查是在浪费资源。)
(四)加强对审计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审计人员不仅需要合格的审计能力更需要具备较强的风险分析能力,除此之外还需涉猎经济、管理、法律等相关知识,在理论基础之外,实践能力也不能弱,在面对突况时需要冷静思考,迅速找出最优解决方案。
四、结论
篇3
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不仅为内部审计自身提供了发展契机,而且作为企业内的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必要和有价值的组成部分,能够在风险管理中发挥独特的作用,无论内部审计还是风险管理都能在这一过程中提高效率、创造价值。
一、内部审计评估内部环境
董事会各委员会之间持续的交流和联系;在公司层面和分支机构、小组层面分配治理责任和活动;阐明横向及纵向的监督事项;持续可靠的、有效的信息流动可以上达董事会各职能委员会;对包括但不限于治理,道德规范和监督政策的总体政策进行清楚地描述和沟通。只有组织存在一个经过仔细考虑的结构良好的治理环境,公司治理的流程和程序才能有效。公司的治理结构和政策应当反映组织的法律、经营和报告体系及其组成部分,而且必须在各治理事项间清楚地分配责任。在结构和政策方面,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努力证实组织是否真正拥有这样一个公司范围的十分完整的治理、风险和合规环境,并评价其有效性,以帮助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如果企业没有完整的治理方法,内部审计可以帮助其建立。另外,内部审计还可以帮助促进与其治理目标、活动及发现有关的信息在治理结构的各要素之间(如各委员会)持续和无障碍的交流。要实现上述目标,内部审计首先评价董事会、执行委员会及其章程的结构,以保证组织具有改善公司治理的恰当政策。这些政策应当一方面保证董事会具有实质上的独立,而不仅仅是名义上的独立;另一方面为组织的其他部分建立一个良好的道德规范和公司治理。内部审计在公司尚未建立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应积极向管理层提出建立风险管理过程的相关建议。如果公司尚未建立风险管理过程,内部审计人员应该提请管理层注意这种情况,并同时提出建立风险管理过程的相关建议。内部审计人员长期立足于本企业的具体岗位,比较熟悉公司的业务并能够随时深入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去了解掌握具体情况,通过周密详细的审前调查,收集到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中发现存在风险的隐患问题,并对其构建以内部审计为基础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进行风险分析,从而制定出全面且符合实际的审计工作计划,提高工作效率。并了解了企业风险管理内部环境中公司治理结构的情况。
二、内部审计评估目标设定的合理性
企业的管理层和董事会决定企业的目标、实现目标的战略、商业模式以及实施战略的经营流程。核心及辅助的经营流程与组织的供应商、员工、资本提供者、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相关问题研究客户及竞争者共同促进了战略的实施。除了决定这些外,管理层和董事会还要决定为实现其目标愿意接受多大的风险。对于某些组织而言,因为有较高的预期收益,管理层和董事或为组织本身,或为其他相关目标,愿意承担相当大的风险;对于另外一些组织,管理层和董事则不愿意承担过多风险。这种对风险的态度可称为“风险偏好”。战略及经营计划中隐含的整体组织风险为风险管理其他六个要素的运行提供了一个总体框架。这些目标及风险偏好为企业风险管理提供了总体标准。内部审计人员就是要系统地将组织战略和商业模式与对其实现构成威胁的风险联系起来,评估组织的战略目标、经营目标、财务目标、各个部门的目标的合理性。
三、内部审计评价风险事件识别的充分性
COSO概述的风险管理方法是以识别可能威胁组织目标实现的风险事件为基础的。事件识别以环境为基础,并需要针对可能的风险详细描绘所处的环境。内部审计人员针对现有内外环境(寿命周期、经验战略等)与经营过程,采用各种分析方法独立地推断所有潜在的重大风险,为评价企业是否合理制定风险管理策略与决定风险方案提供充分根据。风险事件的识别就是要将比可容忍风险更加严重的次要风险从主要风险中分离出来,并提供数据以有助于风险的评价和处理。我们把所有潜在的重大风险定义为风险征兆,风险征兆是风险因素与风险事故的结合,而这种结合可能形成风险损失的各种现实迹象。内部审计人员利用寿命周期分析法,SWOT分析法,KSF分析法,DCCS法,盈亏临界点分析法,财务、会计、统计指标分析法等捕捉风险征兆。
四、内部审计评价风险评估的合理性
经过风险事件的识别后,必须对风险事件量值(货币损失或事件发生可能性带来的负面影响程度)以及给定量值时不利事件发生的概率予以计量,为确定风险管理战略、政策与程序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重要的是,对于以前风险战略决策、政策与程序通过与实际业务的结合的评价,可以检查其设计是否合理、适当,执行是否有效,尤其是要找出需要修正、完善之处;对于实行风险预警机制的企业,经过风险评估后,能进行合适的预警;对于己经变成现实的风险,需要对风险的处理进行评价,以便检查控制执行的差异,找出原因,明确责任。
五、内部审计评价风险反应措施的恰当性
在风险管理战略方针和策略指导下,风险反应措施有规避、控制与抑制、接受、转移四种,每种措施的实施都经过了风险与收益的权衡。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中的风险反应将风险划分为三种风险收益类别。一些风险的风险收益关系在现有的量值和概率水平下是可接受的,这类风险可以完全接受。另外一些风险的量值或概率非常大,以至于不能接受且无法经济有效地加以抑制,因而超出了组织的风险容忍度,必须通过放弃有关计划从而避免受风险的影响,或通过在源头上预防风险来消除这类风险。还有一些风险是企业经常遇见的,风险收益的权衡可接受,但如果管理层不采取一定的行动,则不可接受。一些风险可以通过保险、套期保值、衍生工具转移给别人,或通过合营、联盟和定价手段来分摊。内部审计人员判断风险管理措施是否恰当,最好结合对管理层风险偏好判断来进行:第一,欲避免某种风险也许不可能;第二,采用规避风险方法最经济,以使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相关问题研究收益小于控制成本;第三,避免一项风险可能产生另外新的风险。对于风险控制与抑制的评价,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对内部控制设计的健全性、执行的有效性进行测试而评价。对风险转移措施的评价应当考虑各种风险转移形式的优缺点。如果企业采用风险接受措施,内部审计人员则可根据三个条件来判断企业管理层采用的合理性:处理风险的成本大于承担风险所付出的代价;估计某种风险可能发生的重大损失本身可以安全承担;不可能转移于他人的风险或不可能防止的损失。
六、内部审计评价控制活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许多风险可以通过经营过程的规划来控制,这些规划限制或减少所面临风险的可能性或量值。许多对交易和资产保护控制的内部控制程序或控制活动都是企业风险控制活动的例子。内部控制的时间一般应该针对总体和具体控制而言,因而分为一般(总体)控制和具体(应用)控制。总体控制从控制环境角度对组织业务进行总的控制;而具体控制则针对具体的程序和活动。如对采购业务进行控制,总体控制在设计时将这项业务分为招标、核定供应商名单一览表、对采购发票与合同一一核对、验收入库等具体活动,要求各活动间职责分离,而通过招标选择供应商只针对购货这一业务,这就是具体控制。内部审计人员应该从如下方面评价控制活动的科学性、合理性:一是审查相关交易过程的控制措施。好的内部控制的设计必须保证每项交易都备有证明文件,保证拒绝非法的交易,保证所有合法的交易能够被正确地处理。二是总体控制与具体控制。总体控制的缺乏会使具体控制失效。设计具体控制时,必须同时考虑相关的风险、报告的风险和发生的频率。三是多重控制。为防止一项控制措施不能发现和纠正错误的可能性,应设计多重控制。这里包括授权、职务分离、凭证、接触、实物清查等几个方面同时或交替的控制设计。四是对成本与效益原则的考虑。内部控制的设计应该遵从成本与效益原则,即将缺乏控制导致的损失与建立和实施控制的成本相比较,在寻求内部控制的独立性、有效性的同时,力求简洁与低耗。
七、内部审计评估信息与沟通的有效性
作为一个充满了生命迹象的有机体,组织的生存与发展牵涉到它的“健康”问题。影响组织健康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而对于当前大多数企业而言,沟通机制的缺乏或低效率是影响组织健康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组织内部存在着沟通的位差效应,即领导层的信息一般只有20%-25%被下级知道并正确理解,从下到上反馈的信息更是不超过10%;而平位论文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相关问题研究交流的效率则可以达到90%以上。组织中的信息不通畅、员工的情感或情绪问题得不到合理宣泄和回应,天长日久就会沉淀淤积,导致组织有效运行障碍和日后组织病变。因此,有效的沟通机制可谓是企业的安全阀,当企业内部不利于组织的能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它能以适当的通道来释放这些能量。从而始终保持组织运行中的动态平衡。在一个组织中最重要的是:高层管理者的战略、目标意图能否自由、迅速、通畅地传递给下级,并且下级是否能充分理解上级的意思表达,并将意见充分反映到上级。而管理层对员工意见的获取和采纳程度,以及组织是否有多种沟通道都成为内部审计人员关注的焦点。企业内部有多个主体都需要获得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过程的相关、可靠的信息。管理层想要获取信息,并可靠地告知他人,以证明自己正在履行受托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管理层也希望员工能够适当获取其所面临风险的信息,并将日常经营中出现的例外事项告知管理层。履行监督职责的审计委员会及外部董事通过确认风险得到恰当管理而得到安慰,他们也可以利用内部审计部门的确认报告作为其已经履行职责的证据。在一个组织中最重要的是:高层管理者的战略、目标意图能否自由、迅速、通畅地传递给下级,并且下级是否能充分理解上级的意思表达,并将意见充分反映到上级。而管理层对员工意见的获取和采纳程度,以及组织是否有多种沟通道都成为内部审计人员关注的焦点。企业内部有多个主体都需要获得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过程的相关、可靠的信息。管理层想要获取信息,并可靠地告知他人,以证明自己正在履行受托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管理层也希望员工能够适当获取其所面临风险的信息,并将日常经营中出现的例外事项告知管理层。履行监督职责的审计委员会及外部董事通过确认风险得到恰当管理而得到安慰,他们也可以利用内部审计部门的确认报告作为其已经履行职责的证据。除了那些直接负责规划和实施企业风险管理的人外,其他人也有兴趣获知风险和风险管理的信息。供应商、消费者及员工都希望获得关于组织的风险及风险管理过程的确认信息。另外,投资者和债权人、潜在投资者及负责管理企业的管理机构也都想获得确认信息,作为减少意外信息及资产损失的一种方式。上述所有主体都对风险及风险降低的过程感兴趣,并且都想得到高质量的风险管理正在发挥作用的确认信息。但是他们的具体需求不同。因而,内部审计验证信息的准确可靠性时需要予以权衡,要评价信息能否被适当主体获取。
八、内部审计评估风险监控的有效性
内部审计对风险管理的监控实际上就是判定高级管理层的风险管理业绩的优劣,在这个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要对风险评估过程进行再次评估,并为企业的风险管理提出改进建议,实现其增值功能。通常,风险监控是对意外情况和情况变化的持续监控,IIA的最新分析工具-分解(decom Positfon)在风险监控方面有很好的作用,并且非常适合管理会计师用于风险评估,以及内部审计人员在监控风险时运用。分解方法将经营计量系统记录的业绩与计划和预算中的预期业绩以及同一时期的竞争者进行比较,是监控风险环境变化的一种有效方式。与预期值的差异可以按其原因或“起源”按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相关问题研究来解释,或者用风险分析中所指出的、环境或经营条件的变化超出了限度来加以解释。对原因进行相关、及时地计量和剖析便于管理层及时做出反应,也能更好发挥内部审计咨询方面的增值功能。
篇4
关键字:公路桥梁 施工管理 风险
自改革开放以来,交通一直是我国的重点行业,公路作为拉动内需的重点行业,给我国公路施工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对建筑企业应对工程风险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路桥梁在交通建设中处于重要地位,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公路桥梁施工面临的各种事故和潜在风险日益严重,所以公路桥梁施工风险就成为公路桥梁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潜在桥粱施工风险随着跨径的加大,公路桥梁施工的作业环境越来越复杂,施工的难度也增大。公路桥梁在施工阶段的事故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由此桥粱施工风险的管理问题也日益得到重视,因此开展公路桥梁施工风险的管理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桥梁工程施工论文对公路桥梁施工风险管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1、公路桥梁施工风险管理研究现状与问题分析
1.1风险管理意识不强没有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
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公路桥梁施工企业管理者的风险意识还比较淡薄,对于公路桥梁施工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其作为桥粱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尽管有一些公路桥梁施工风险管理的措施,但仅局限于在公路桥梁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中编制的一些在工程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措施,缺乏系统性的公路桥梁施工风险管理目标,没有正式的公路桥梁施_亡风险管理方案。公路桥梁施工管理人员只注重业务量,缺乏争业风险管理。没有建立健全的公路桥梁施工风险管理机制。国内多数公路桥梁施工企业由于风险意识的不强。对公路桥梁施工风险管理没有明确的定位,因此,在企业组织结构设置上未考虑公路桥梁施工风险管理职能,缺乏专职人员来进行风险管理。公路桥梁施工企业内部风险机制不健全,增加了组织结构的运行风险。
1.2公路桥梁施工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不完善
不具备良好的桥粱施工风险管理技术和能力。绝大多数公路桥梁施工企业未能建芷起全面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这主要表现对千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变化控制不得力,对于公路桥梁施工中不断发生的各种变化不能做到充分考虑,造成当公路桥梁施工风险到来时,由于缺乏全面可靠数据支持,不能及时做出应对措施,管理成效低。不具备良好的公路桥梁施工风险管理技术意味着以较低的项目成本获得利润的增加,我国公路桥梁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缺乏系统的风险管理技术和管理程序,管理制度化、程序化不高,不具备良好的风险管理能力。
1.3公路桥梁施工风险评估理论体系不完善
对于风险评估还处于方法研究和对大型公路桥梁进行风险研究,公路桥梁施工风险因素识别的层次不统一,不便于分工协作。虽然目前公路桥梁施工管理风险在一哆公路桥梁施工中得到运用,但系统和实用性强的成果并不多。已有的风险理论相对抽象,理解的难度大,不便为大多数公路桥梁施工一线的技术管理人员所运用。我国公路桥梁施工企业对风险管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公路桥梁施工风险管理知识的匾乏,使得我国公路桥梁施工企业整体对驾驭风险的能力较弱。公路桥梁施工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公路桥梁施工企业不能回避的问题,需要找的一种符合目前风险发展水平且易于公路桥梁施工掌握和操作的实用风险评估方法。
2、公路桥梁施工风险管理问题的策略探讨
2.1建立起全面、完善的公路桥梁施工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经验数据的积累,对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做出科学估计,当风险到来时及时做出有效的反应。建立和完善公路桥梁施工风险管理机构和机制。对公路桥梁施工风险管理明确定位,设置上考虑风险管理部门和职能,配备专职部门和人员来履行公路桥梁施工风险管理职责。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增强公路桥梁施工企业组织结构的运行效率,增强公路桥梁施工风险管理意识,把风险管理作为公路桥梁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公路桥梁施工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的学习,并能自觉应用。
2.2加强公路桥梁施工中的风险识别,为了直观地表现风险,按公路桥梁施工目标的实现程度,可将公路桥梁施工风险分为进度风险、质量风险和费用风险,分别从这三个角度对风险进行识别,影响公路桥梁施工进度的因素很多,包括公路桥梁建设环境、设计、施工等多个方面,要从大量的因素中寻找公路桥梁施工的风险因素,对于可能转化为工期风险的因素要做比较详细地识别。另外要注意对公路桥梁施工中的风险估计,公路桥梁施工中的风险估计是对公路桥梁施工中的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发生时间等的估计。风险估计的对象是公路桥梁施工单个风险。可分为收集数据、建立模型、公路桥梁施工风险发生的概率估计。这些风险包括设计变更频繁、施工管理水平低、违反施工程序、建筑材料不合格:施工技术不完善、建筑材料费用涨价、投资或成本控制措施不力等因素。
2.3梁施工风险与施工合同不严密和不完备密切相关。要提高合同管理质量,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公路桥梁施工风险预防机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施工合同管理包括合同签订管理、合同履行管理、书面资料管理等措施。公路桥梁施工企业要重视安全生产,必须取得安全行政主管部颁发的《安全施工许可证》后才可开工,各类人员必须具备执业资格才能上岗,新员工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安全检查不能放松,施工现场安全设施齐全,并符合国家规定,公路桥梁施工机械必须经安全检查合格,并建立安全施工责任制,制定和完善公路桥梁施工安全操作规程和公路桥梁施工安全技格执行。在公路桥梁施工工程实施过程中,要对各项风险对策的执行进行查,检查公路桥梁施工管理风险对策的执行效果。除此之外,还需要检查是否有被遗漏的公路桥梁施工工程风险,开始新一轮的公路桥梁施工风险管理过程。公路桥梁施工风险管理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要在公路桥梁施工整个实施过程中要对风险进行持续的监视,从而保证公路桥梁施工风险管理计划得以很好执行,需要说明的是公路桥梁施工风险管理相关研究较少,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多,国家也尚未颁布工程风险管理的规范性文件,今后对公路桥梁施工风险管理企业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机构和机制,增强风险管理意识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从而更好的保证公路桥梁施工工程建设顺利实施。
3、结束语
公路桥梁建设的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其工作牵扯众多部分和单位,但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其关系到公路桥梁建设的最后质量及完成的时间,因此,企业应该认真策划,科学安排,合理调度,确保公路桥梁建设工作按预期完成。
参考文献
[1]张文桥.浅谈公路桥梁建设行政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1(02)
篇5
论文关键词: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风险;监管
一、背景及巴塞尔协议概述
现代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风险管理。所渭风险管理就是指银行在筹集和经营资金的过程中,对商业银行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榨制和处置风险,用最低成本来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方法。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信贷风险、投资风险和汇率风险等。银行业作为会融中介机构,承载着市场资金优化配置的重任.在世界各国的经济体系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稳健有效的银行体系可保证和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古典经济理论认为.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可以指引自由银行制度顺利运行.在这种影响下.传统的银行业一直很少受到政府的干预。在新世纪.中目的商业银行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这一变革将使中国的银行业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空前的挑战,与此同时,以金融机构全能化为特征的混业经营体制将成为国际金融业的主流模式,这也给中国的银行业带来了一系列值得深入思考的重大问题:中国的现行的金融体制是否能独立于国际潮流之外而继续坚持分业经营.中国加入WTO后.在不同经营体制下.中国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金融机构与国际舍融机构竞争时能否处于有利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现有金融监管模式的有效性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巴塞尔协议是一个对全球银行活动有着深刻影响的国际性银行监督管理合约,我国已表示接受巴塞尔协议.并且基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对的国际竞争压力,我国的商业银行将逐步地、必然地要遵循国际银行经营管理的统一规则.接受以巴塞尔协议为准绳的国际银行业监管原则、标准和方法。这将促进我国银行业全面加强风险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改进信息披露制度,并推进监管的规范化、全程化,保证监管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巴塞尔委员会制定和颁布的一系列义件规定和建议要求.越来越成为许多国家的监管标准和指导原则。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即《巴塞尔协议》),到利率风险管理原则,再到银行业有效监管核心原则以及2000年出台的新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成为符国监管局的共识和最重要的监管依据。
1.最低资本要求。新协议在最低资本要求中考虑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并为计量风险提供了几种备选方案。关于信用风险的计量,新协议提出了两种基本方法:即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对于风险管理水平较低一些的银行.新协议建议其采用标准法来计量风险,计算银行资本充足率。当银行的内部风险管理系统和信息披露达到一系列标准后.银行可采用内部评级法。内部评级法允许银行使用自己测算的风险要素计算法制定资本要求。其中初级法仅允许银行测算与每个借款人相关的违约概率,其他数值由监管部门提供;高级法则允许银行测算其他必须的数值。在计量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方面。委员会也提供了类似不同层次的方案以备选择。
2监管部门的监管检查。监管当局的嘛督检查是最低资本规定和市场纪律的重要补充,监管当局监督检查的四大原则:第一,银行应具备与其风险状况相适应的评估总量资本的一整套程序,以及维持资本水平的战略,还有银行监测和确保满足监管资本比率的能力。若对最终结果不满足,监管当局应采取适当的监管措施。第三,临管当局应希望银行的资本高于最低监管资本比率,并应有能力要求银行持有高于最低标准的资本。第四,监管当局应争取及早干预从而避免银行的资本低于抵御风险所需的最低水平,如果资本得不到保护和恢复.则需迅速采取补救措施。
3.市场约束。委员会强调.市场约束具有强化资本监管.帮助监管当局提高金融体系安全、稳健的潜在作用。新协议在适用范围、资本构成、风险暴露的评估和管理程序以及资本充足率四个领域制定了更为具体的定量及定性的信息披露内容。监管当局应评价银行的披露体系采取适当的措施。新协议还将披露划分为核心披露与补充披露。委员会建议.复杂的固际活跃银行要全面公开披露核心及补充信息。关于披露频率.委员会认为最好每半年一次,对于过时失去意义的披露信息如风险暴露,最好每季度一次,不经常披露信息的银行要公开解释其政策。委员会鼓励利用电子等手段提供的机会.对渠道的披露信息。
二、我国银行业风险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管理的体制性差异较大
我国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还未真正确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这一根本性问题仍待进一步解决,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所需的法律体系以及市场凋控制度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反观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国外银行一般都是按照严格的法律程序组建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它们运作规范,具有完善的产权制度以及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这些体制优势使得国外商业银行具有较高的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
(二)风险管理机制上的差距比较明显
国外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机制方面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系统,其中包括:1.风险甄别系统——用于分析风险来源及成因,区分风险类别及危害性程度:2.风险报险系统——主要进行风险预警,传递风险信息并建立风险资料库;3.风险决策系统——确立、行使风险管理原则,制定风险指标以及避险策略等职能;4.风险避险系统——具体实施风险规避行为,对风险进行再分配或转移:5.全程监控系统——对风险管理全过程进行全面监理和控制,并做出风险管理评估报告。健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是国外商业银行经营运作的坚实基础.也是银行安全性原则的重要体现。而这一点正是国内商业银行的薄弱环节。当前,国内银行普遍存在着风险管理机制缺失的问题。
(三)风险管理工具及技术方面有较大的差距
目前。国际金融市场上,一方面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金融创新业务在银行业务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另一方面.金融风险与市场不确定性不断增强.银行风险管理日趋复杂然而,国内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创新以及金融工具的使用方面远远落在了西方国家之后。国外很多风险管理工具和理念至今尚未在国内银行业风险管理过程中发挥作用。
(四)我国银行业竞争不充分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银行业产业集中度较高。大部分的产值都集中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这就导致了银行业竞争不充分。由于当前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很不发达,企业融资需求主要还是通过问接融资来进行.这就使得银行的资产运作空间十分狭窄。而资产结构的单一化必然会导致银行的资产质量更容易受到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受到仓业经营状况的影响,增加了银行的经营风险,给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带来了困难。
三、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监管的建议
(一)强化市场约束
除了强化银监会对商业银行安全性监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外,还必须充分利用各种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和信用评估等社会中介机构的力量适当进行金融风险现场监管。银行的各种报表数据可由社会中介机构监定,也可以委托其对银行及其信用行为开展各种审计、评估和检查,构建银监会一中介机构——商业银行的外部峪管网络。
(二)加强外部监管
外部监管的目的是确保商业银行建立起有效的内控制度,借以评估银行在分析风险基础上设定的资本充足率,并对银行是否妥善处理各种风险及关系进行嘧督。银倚会应指导、督促商业银行建立和健全内控制度.开展经常性的内控制度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对内控制度执行中出问题的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必要的处罚,并将责任追究制度纳入内控制度建设中。
(三)规范信息披露
新资本协议将市场约束列为银行风险管理的第三个支柱.特别强调了对银行信息披露的要求。银行信息披露既要考虑强化市场约束.规范经营管理的素.又要考虑到信息披露的安全性与可行性。为规范信息披露工作,国有商业银行应该进一步修改信息披露制度。
1.要按照新资本协议要求,对银行风险管理制度与程序、资本构成、风险披露的评估和管理程序、资本充足率等领域的关键信息准确核算,按照由内到外逐步公开的原则,稳步推进固有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工作;
2.要结合银行股份制改造工作,推动会计制度的国际化。提高会计信息的一致性和可比性。银行内部稽核部门也要进一步严明纪律.发挥审计检查职能。提高经营、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篇6
Abstract: Due to multiple risk factors and long project period of large construction projects,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dynamic risk management pattern orienting at all participants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organizational functions and personnel of large construction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establishes an inter-organization interdisciplinary cooperated dynamic risk management model, introduces the dynamic risk management for the outpatient service building project of a hospital, and analyzes the effectiveness of dynamic risk management.
关键词: 大型建设项目;动态风险管理;组织模式
Key words: large construction projects;dynamic risk management;organization pattern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7-0056-03
0 引言
大型建设项目投资大、周期长、建设风险高,在实际的项目执行过程中,施工单位长期沿用传统的风险管理模式,对风险进行一次性识别后,制定静态的风险预防措施和应对方案,没有认识到大型建设项目的风险是动态变化的,随着项目的推进风险因素、发生概率、风险影响程度都是动态变化的,导致风险管理组织模式无法适应实际需求。随着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丰富,人们认识到风险管理是变化的管理(Change Management),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风险动态的管理的理论、方法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1 风险动态管理的组织职能
大型建设项目涉及的组织众多,根据在风险动态管理中的职责,参与单位可以分为直接责任单位和间接责任单位,直接责任单位是直接参与项目建设,对项目动态风险管理具有决定性的、直接的责任,包括业主、施工单位、监理、设计单位等。间接责任单位不直接参与项目建设,对项目动态风险管理具有影响且承担一部分责任,包括项目投资单位、供应商等。建设项目风险动态管理组织中应包括全部直接责任单位和部分间接责任单位。
1.1 风险动态管理的决策
业主是建设项目成果的所有者和买方,项目的总体目标、验收标准都是由业主指定的,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业主是资源提供者和决策者,决定着建设项目的管理模式和重大事项。因此,在项目风险动态管理的组织模式中,业主是天然的主导者和决策者,应由业主负责项目动态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流程制定和管理制度制定。
1.2 风险动态管理的监督协调
根据我国建设行业管理规定,监理单位虽然是受业主委托开展工作的,但具有较强的第三方监督职能,监理单位在确保业益的同时,也应该维护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大型建设项目参与单位的权益,在大型建设项目风险动态管理的组织模式中,监理单位承担着风险动态管理的监督协调职能。大型建设项目的风险是动态的、连续的,每一阶段风险因素受到上一阶段风险管理措施的影响,也会影响下一阶段的风险管理,对风险的动态管理应该是连续的,监理单位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法律赋予的第三方监督职能,督促业主单位做好项目风险动态管理,做好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原材料及设备供应商间的沟通协调,确保项目风险动态管理有序进行。
1.3 风险动态管理的执行
在大型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是项目施工的主体,也是项目风险动态管理的直接关系人。按照国际风险管理的惯例,风险管理采用“近因易控”的原则,能够最有效、最方便处理风险的部门应负责风险管理的执行,因此施工单位承担了大型工程项目风险动态管理的执行职能。设计单位是工程项目设计方案的制定者,应承担大型工程项目风险动态管理的部分执行职能。
2 风险动态管理组织模式
2.1 组织形式
根据风险管理组织的职权和组成,大型工程项目风险动态管理的组织分为两种形式,分别是风险管理小组和风险管理委员会。
①风险管理委员会。由项目参与单位共同组成风险管理委员会,作为风险管理的决策机构,按照项目进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对风险动态管理涉及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决策。风险管理委员会能够整合项目各参与单位的资源,能够更加全面、系统地进行风险动态管理。
②风险管理小组。由项目直接责任单位组成项目风险管理小组,作为项目的风险动态管理机构,负责项目风险的动态识别、实时监控和风险管理。矩阵式组织结构形式灵活,其组织、变更、解散都是随着项目进展进行的,各单位选派专业人员参与项目风险管理小组,能较好地兼顾组织的灵活性和工作效率。
2.2 组织人员
①风险管理委员会组织人员。风险管理委员会由各相关单位本项目负责人组成,委员会主席一般由业主单位项目经理担任,在保证委员会风险动态管理决策机构职能的同时,确保委员会做出的决策能够有效执行。
②风险管理小组组织人员。风险管理小组是大型建设项目风险动态管理的执行机构,负责具体的风险动态管理工作,组长应由监理单位该项目负责人担任,组长对项目风险动态管理工作负责。小组成员由各直接责任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风险管理人员和项目经理组成,采用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人员组成方式。
2.3 组织结构
大型建设项目风险动态管理的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的项目风险动态管理组织结构中,风险管理委员是对风险管理进行审议、决策的机构,主席由业主方的项目负责人担任,委员会成员由各单位的项目负责人组成。风险管理小组由项目直接单位组成,在运行过程中以横向的单位职能为主、纵向的风险管理工作内容为辅。信息中心是风险管理小组下的实体部门,应由专职人员组成,负责项目风险动态管理过程中的信息交流、资料管理和信息化管理,包括制定项目统一的风险管理规则、编号、语言,及时汇总并保存项目风险管理涉及的信息和数据。
3 职责分工及工作流程
3.1 职责分工
在大型工程项目风险动态管理的执行过程中,应根据国内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依据项目合同中对各方责任、权利、义务的约定,进行风险动态管理组织搭建和职责分工。
3.2 工作流程
根据风险管理相关理论,大型建设项目风险动态管理的工作流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跟踪和风险应对,这四个过程在大型建设项目执行过程中是动态变化、循环进行的,形成了一个闭环的风险动态管理过程。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四个风险动态管理阶段的循环不仅发生在项目执行的整个过程,在项目执行的不同阶段风险管理的四个过程也是循环进行的。风险动态管理就是针对大型建设项目中每一个风险循环过程,进行风险的实时识别、动态管理和积极应对,将项目整体的风险降到最低。
4 案例分析
在某医院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中,运用了风险动态管理模式,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该医院门诊综合楼是集门诊、治疗、保健多功能为一体的智能化综合性医疗建筑,建筑面积为132000m2,综合楼建筑高度60.34m,地上13层、地下2层。该项目建设地点在市中心地区,医院对工程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项目具有工期紧、质量要求高、分包单位多、交通组织压力大等特点。为了确保项目按期高质量交付,施工单位采取了风险动态管理模式,成立了由业务单位牵头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和由各参见单位共同组织的风险管理小组,制定了风险动态管理机制。项目计划阶段,风险管理小组经过评估,将重点风险纳入风险动态管理,具体风险情况如表1所示。
项目风险管理小组对以上风险产生的原因、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了深入的风险,量化评估了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风险损失,如表2所示。
在表2中,风险损失为风险发生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人工费用、材料费、设备租赁费、赔偿金等。例如,一旦发生项目资金无法按时到位的情况,将导致项目停工,将产生较大额度的人员和设备闲置费用。上述风险都是随着项目推进不断变化的,按照风险动态管理的组织模式、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项目风险管理小组采取了风险动态管理的模式,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风险信息动态跟踪。安排专人对涉及动态风险的信息进行跟踪,例如天气情况、周边交通情况、项目资金流转、环保部门限制施工预告等。
第二,风险动态评估。在每周的项目组例会上,安排专门时间段对动态风险相关情况进行评估,对于当前施工阶段的重点风险,进行专题讨论和评估。
第三,风险动态预警。当某项风险的概率突然增加,或对项目当前阶段影响程度很大的,项目组将及时向各单位发出风险预警,并安排专人应对。
第四,风险动态应对。当风险发生后,项目组将成立专门的应对小组,按照预案进行风险应对,并根据风险发展情况及时调整策略。
在项目组风险动态管理机制有效开展的情况下,医院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没有发生经济风险、质量风险和安全风险;由于周边交通影响,发生了工期延误和建筑材料延迟;由于高考期间环保部门的临时管制措施,项目临时停工五天。上述风险对项目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400万元,小于理论值。施工单位同期执行了某综合商业大厦项目,其规模、工期和医院门诊综合楼项目比较接近,商业大厦项目没有采取风险动态管理机制,该项目风险直接经济损失约1500万元。从风险管理的效果来看,风险动态管理机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5 结语
本文针对大型建设项目的特点和风险管理需求,结合国内建筑行业风险管理现状,搭建了跨组织、跨专业、协同合作的工程项目风险动态管理组织模式,对风险动态管理组织的职能定位、组织结构、组织形式、组织人员进行了分析。通过在某医院门诊综合楼项目的实践,证明风险动态管理机制能够实现对工程项目风险的动态跟踪、动态评估和动态应对,有效降低项目风险损失。
参考文献:
[1]马秋柱.海外工程风险动态管理与风险预警方法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2]孙班军.企业风险动态管理模式[J].上海经济研究,2013,15(6):24-26.
篇7
论文摘要: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风险经济,风险对于地方商业银行来说也是客观存在的,对商业银行进行风险防范或者说风险管理的目的是使银行所遭受的风险在其承受能力之内,使风险的程度不会危及银行的生存和进一步的发展。
一、地方商业银行风险概述
(一)地方商业银行风险的理论内涵及具体表现
地方商业银行是指那些主要业务地区在某一个或某几个区域、重点为该地区经济服务的商业银行。地方商业银行风险的内涵可以套用一般商业银行风险的定义。商业银行风险是指在货币经营和信用活动中,由于经济活动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背离,从而导致银行蒙受经济损失或失去获取额外收益的机会和可能。
在具体理解这一内涵时,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商业银行风险具有客观性。由于风险是受人的行为和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而使商业银行有遭受损失和获取收益的可能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银行的信用风险是一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客观存在。人们在经济活动和银行经营管理中,只能尽量使风险损失最小化,而不能完全消除它。
第二,商业银行风险具有双重性,即对银行来讲,风险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发展契机。风险是一种损失的可能性,它并不一定导致损失。风险不是单纯的经济现象,而是一种机制,我们可以利用风险机制(即损失和收益机制)的双重作用,寻求金融发展和运行效率的最优组合,通过深化金融改革以促进经济发展。
第三,商业银行风险不仅指资产的风险也包括负债的风险,还有资产负债表外风险。这就是说,风险作用于银行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而不是某一个方面。
第四,商业银行风险更多的是指动态风险,是经济运行中风险的反应。它隐含的指出了商业银行如何进行信贷管理和经营变革,以降低风险的负面效应,积极发挥其正面效应,提高金融效率。因此,风险与经济主体的行为目标、决策方式和经济环境相联系,并不单纯是银行自身的问题。
地方商业银行风险的表现形式突出反映在如下方面:市场准人不规范;市场定位偏离;资产结构单一、质量下降;经营范围狭窄,业务发展余地受到限制;中央银行监管不到位。这里重点分析前四个。
1.市场准人不规范
地方商业银行市场准入的市场性程度不高。城市信用社更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形势下诞生的,既没有严格的市场准人规则,又没有高级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更没有可操作的行业管理规范。并且,在从城市信用社多级法人制向城市商业银行一级法人制过渡过程中,因有些问题处理不当,使得一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形成较为严重的亏损。因此,地方商业银行在成立之初就存在“先天不足”。
2.商业化经营难以完全实现
地方商业银行是在地方政府的一手策划与推动下成立的,地方政府通过财政成为我国各类地方性银行的大股东,其股份一般占到30%4000。大量的中小企业和个人股虽然是绝大多数,但其数量相当分散,这种股权结构必然使地方政府对地方商业银行的干预合法化,必然影响地方银行的商业化经营。
3.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到位,违规经营时有发生。第二,对分支机构的控制不力,管理还有漏洞。第三,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监督制约机制。第四,稽核机制不健全,影响内部控制的有效落实。稽核部门力量薄弱,人员素质不高,不能起到查错防漏、纠正违规、强化管理、控制风险的作用。
4.市场定位偏离
地方商业银行在成立之初,一般都把自己定位于为中小企业、市民百姓或个体商户服务的“中小银行”“市民银行”,在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业务边缘或夹缝中求发展。这种恰当的定位使地方商业银行发展迅速。后来地方商业银行逐渐从求异市场定位战略转向跟随型市场定位战略,热衷于向地方重点项目或大企业投资,造成贷款垒大户,贷款集中度过高,一旦这些国营、集体企业不景气或破产倒闭,地方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就无法收回。
二、防范和化解地方商业银行风险的策略
(一)微观层面
1.在银行内部建立一种良好的“风险控制文化”。这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形成一种风险控制的文化氛围。无论决策层还是管理层,都有责任通过其言行来强调风险控制的重要性,从而营造一种氛围,使所有员工都认识到风险控制的必要性,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中自觉地增强风险意识。第二,形成一种风险防范的道德评价和职业环境。第三,认识金融风险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风险管理的持久性。第四,及时发现风险并提前采取风险控制措施是高层决策人员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风险管理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取决于银行高层管理者对风险的控制与管理能力,清晰明了的风险管理政策与手段,风险评价方法以及风险偏好等四个要素。
2.形成全方位的风险管理体系。这里可以借鉴北京市商业银行的经验:设立“三道防线”、建立“五个系统”、完善“十个机制”的风险防范体系。
设立“三道防线”即以完整的、科学的、有效的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为第一道防线,以严格的授权分责和部门间的相互监督制约为第二道防线,以独立、及时的监督检查和评价为第三道防线;建立“五个系统”即:1)建立组织管理监控系统,包括对决策程序、经营方针制定、机构设置、授权分责、审批程序、操作规程等进行监控。建立定期考核,重要岗位定期轮岗制度,执行干部离任稽核制度。2)建立资产风险监测系统,包括对授信额度的审批,贷款三查制度的落实,审贷分离制度的建立,资金交易程序,不良资产的控制、核销等的监测。3)资料信息保全系统,包括会计原始记录、合同契约的真实完整,各项资产(现金、有价证券、抵质押品、重要空白凭证)的保管,计算机系统安全运行控制等方面。4)预警防范系统,包括定期业务分析、风险评估,定期实物盘点,各种账证、账薄、账表的核对,业务活动的事后监督,内部控制系统的评审及反馈,以及对带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预测预报。5)稽核监督系统,包括开展定期或不定期、全面或专项的稽核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内部、外部案件的发生。对违规、违纪行为进行处理,督促各项管理措施和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完善“十项机制”,即完善自我约束机制;相互制约机制;严格授权机制;审批管理机制;资产质量管理机制;财务管理机制;有效奖罚机制;岗位行为规范机制;监测防范机制;检查监督机1.转换地方政府角色定位,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同时采取各种优惠措施,以增强地方商业银行发展的后劲,从而为地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供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
(1)优化地方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如前所述,现有的股权结构使地方政府的干预合法第一,增加非国有企业股份和个人股的比重,使地方商业银行的资本来源和结构多元化。第二,成立地方商业银行控股公司(类似于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代替地方政府职能部门行使在地方性银行的国有股权益,依法取得剩余索取权。
(2)制定各种优惠措施甚至立法推动地方商业银行的发展,以应对各种风险。地方政府的指导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应发挥其政策指导的积极作用。按照地方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明确地方商业银行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发挥地方政府在倡导地方经济良性循环中的作用,维持地方金融的稳定,建立一个有利于地方商业银行良性循环的环境。并采取各种优惠措施支持地方商业银行的发展。
2.建立和完善市场约束机制,坚持严格的市场退出政策,从外部对地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防范施加压力。
(1)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市场需要及时和可靠的信息才能发挥作用,披露这类信息是银行的责任。特别是风险较高的银行,具有隐瞒或修改信息的动机。尽一切努力使市场给与所有者和管理者以压力来披露可靠的信息对于防范银行风险是非常必要的。
(2)坚持严格的市场退出政策。使问题严重的银行退出对保持银行体系的稳健性是至关重要的。银行的市场退出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和监管行为来实现。银行的退出应发挥官方机制的作用,由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当局或政府部门组织进行,有序的银行倒闭应当视为对其他银行管理者的一种强有力提示。对强有力的退出政策,需要在观念上进行转变,一般不要轻易使风险银行进人破产清算程序,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早期官方监管性干预的排斥。
篇8
关键词:保险业;混业经营;风险;监管
中图分类号:F8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10)04―0054―03
一、一般风险
(一)决策风险
决策风险指保险公司在资本配置、项目投资、管理层聘用、内部管理系统调整等重大问题的决策方面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其中控股公司和其子公司都存在一定的决策风险。
从决策发生的层次、决策的内容来看,包括战略决策、管理授权决策、业务发展决策等。决策风险在每一个层次都会发生。但对公司影响的重要程度是不一样的。
(二)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由于资产价值和定价发生变化而引起的潜在损失,比如由于利率波动、汇率波动、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发生变化而引起的损失。对于混业经营的保险公司来说,由于涉足了不同的金融业务,各种业务会面临不同的市场风险。其中利率风险对保险公司的影响最大。其主要取决于经营主体的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的对比关系。
(三)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债务人或者交易对手不能履行合同义务,或者信用状况的不利变动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它不仅包括借贷和债券义务的风险,也包括担保人风险和派生交易者不能履行其义务的风险。有时,信用风险还包括由于借款人信用评级降低而导致其公司债务市值减少引起的损失的可能性。
二、特殊风险
(一)组织模式带来的风险
我国保险公司将面临“控股”组织架构所带来的四种特殊风险:内部交易风险、资本重复计算风险、利益冲突风险和系统传递风险。保险控股公司规模越大,成员越多,关系越复杂,此四种风险带来的危害越大。
1、内部交易风险。
内部交易风险(即关联交易Intra.group transac-tion)是指保险控股公司内部由于交叉持股、相互担保等复杂的资金往来关系,致使风险在整个保险集团内部传播、扩散和放大。
2、资本重复计算。
对于控股公司而言,内部由于存在较为复杂的持股关系,为了实现资金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它会在母公司和子公司间多次使用同一笔资本。同一资本可能被两个或更多的法人实体用以抵御风险。资本的这种重复计算意味着资产重复计算,这会使整个集团的财务杠杆比率过高,影响到集团的财务安全。
(二)实现途径带来的风险
在保险控股公司中,各子公司处在不同的竞争环境之下,要求不同的管理技能,需要保持各自独特的企业文化。如投资银行的公司文化是企业家精神、承担风险以及有激励的报酬体系;商业银行的公司文化是稳定的客户关系,承担稳定的风险,个人的报酬与业绩关联不大;保险公司的文化同样有两大类,寿险公司一般是与激进的作风、市场营销创新、咨询式销售以及有激励的报酬体系相联系的,非寿险公司的文化介于寿险公司和商业银行之间。由于公司文化的不同,在实际运营中很容易产生文化冲突。
三、全面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保险公司在积极探索全面风险管理,但全面风险管理框架还处于探索阶段,风险管理中存在很多不足。
(一)对全面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够
很多保险公司并未将全面风险管理作为公司发展中重要的竞争优势来对待,不少保险公司仍习惯于采用传统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由不同部门承担着不同的风险管理职责,缺乏对风险的统一管理。如,负债风险由精算部管理,资产风险由财务部管理等,部门之间的合作由高层领导来组织协调,缺乏制度化管理。另一方面,一些公司已初步建立了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最大的特点是在各业务部门上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由首席风险官和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公司的统一风险管理。但这也只是一个初步建立起来的框架,全面风险管理作为一种管理职能,还未被全面融入保险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大多数保险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其风险管理没有贯彻到公司的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许多关键控制点形成所谓的控制盲点。部门之间、员工之间虽然能各司其职,但普遍缺乏协同作战的精神,往往只针对局部风险进行单独处理,风险管理存在着严重的“竖井效应”。
(二)没有形成科学、完整的风险内控制度
很多保险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独立董事制度面临挑战,部分公司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经营者注重短期经营行为,缺乏激励约束机制。有些内控制度缺乏可操作性,形同虚设,使管理工作无章可循而出现混乱的局面。并且风险管理主要是以事中和事后控制为主,而风险控制制度又多是分布在不同的文件中。不成体系。
(三)风险管理技术水平低、管理手段和方法不成熟
我国保险公司在风险管理方面表现出突出的传统风险管理模式的特征,重视定性分析,主观性较强,量化分析手段欠缺,在风险识别、度量、监测等方面客观性、科学性不够突出。与国际保险公司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金融工程等先进方法相比,我国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方法显得比较落后。在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偿付能力管理理论、动态风险管理等风险管理方法的采用并不成熟,普遍采取简单确定法定最低偿付能力标准的方法来评估偿付能力、管理风险。另外,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市场不成熟、法制不健全、投资工具比较少、缺乏应有的经验数据和模型,对于金融衍生品等产品的风险管理,国内金融机构对其认识相当有限,与银行证券公司相比,我国保险公司在这方面更是缺乏经验。
四、混业经营全面风险管理
(一)以公司治理结构为基础,健全和完善公司内控制度
首先,公司股权结构是保险(控股)集团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因为保险控股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股权结构比较复杂,容易产生关联交易、资本金重复计算等问题,如果没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严密的内控制度,就可能产生更大的风险。控股的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应该尽量实现股权结构的清晰化,不宜使股权结构太复杂。另一方面,对于保险控股公司而言,应该尽量做到股权分散。实证表明:企业的经济绩效与股权集中度呈现二次相关,在股权集中度35%-45%区间内,经济绩效达到最优。保险控股公司股权应由多种性质的所有制经济主体持有,公司的职工也可成为自己公司的股东,中资保险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及大型金融机构之间可相互持股,但在母子公司之间和子公司之间要尽量减少相互持股。
其次,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需要建立一套与股权结构相适应的、权责分明的组织体系。保险公司治理结构中应加强董事会建设,逐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强化董事与董事会的责任,确保董事会的独立性,强化董事会的审计、薪酬、提名等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和
责任;应着力提高监事会的功效,提升监事会的地位及其监控与决策权能,监事会成员结构需得到优化,也可以吸纳外部监事。
(二)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及重点
必须先有目标,风险管理部门才能识别影响目标实现的潜在事项,全面风险管理框架要求管理当局采取适当的程序去设定目标,确保所选定的目标与它的风险容量相协调。我国多元化经营的保险控股公司主要从两个层级上设定风险管理目标。各个层级都要明确自己的风险管理侧重点和主要风险对象。在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的基础上,制定不同的战略规划,采取不同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
(三)加快建设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为综合考虑集团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我国保险控股公司应建立集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其一,应建立支持集团风险集成管理程序的数据库,该数据库中应包含支持集团风险集成管理程序所需要的信息量。其二,应设定综合管理信息技术平台的关键链接,通过建立通用的客户标识使公司的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部及风险经理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获得有关客户的信息资料。其三,风险管理人员在对风险信息进行计算、分析和归纳之后,应形成集团与子公司各层级与各部门的风险管理分析报告。并通过该信息系统快速送达。其四,应建立风险管理数据模型,并开发相关的管理软件。以此提高集团风险定量化管理的能力和风险预警能力。
五、结论与建议
首先要在集团层面贯彻集团控股,法人分业的制度,使得控股集团与专业公司的权责利明确。控股集团通过董事会监督考核专业子公司,但不能直接干涉子公司的经营,限制股东利用子公司控制权为本集团谋取利益的行为。保障专业子公司的高度自主性。同时建立子公司的绩效考核机制,鼓励子公司之间的合作,并通过集团协调子公司之间的利益冲突,避免子公司之间的冲突风险。
其次,在专业公司层面从公司的内部和外部着手,以流程和制度为基础,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在内部制定合理的风险控制原则、流程和制度,并确保公司的业务流程符合预先的规定。在外部则分析公司外部环境、权衡风险回报以实现公司利益的最大化,并制定相应的原则,在公司内部执行。
再次,保险业的一个主要风险就是分支机构的管理控制,一方面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众多,因此将分支机构的相关权限集中起来,统一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费用预算管理制度,削弱分支机构的管理职能,从职能上防止分支机构的风险。同时,还应该建立更为透明的职能监管制度,建立自上而下的内部审计和稽核制度。
参考文献:
[1]刘莉,彭建坤.保险公司信用风险研究[R].特区经济,2005(6)
[2]谢升峰.金融保险控股公司内部交易的风险与防范[J].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3)
[3]夏斌.金融保险控股公司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M].北京,2001年
[4]林美娟.金融跨业经营保险业防火墙设立之研究[D].台湾国立政治大学硕士论文,2001年
[5]曹毅.金融保险控股公司的整合研究[D].复量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篇9
[关键词]供电企业; 风险预警; 流程;
一、引言
供电企业的行业特征决定了企业既肩负着社会责任,也承担着巨大的经营责任。作为国有独资并体现国家控制力的基础性产业,首先,供电企业要承担国家的政治责任。其次,供电企业还承担着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再次,作为关乎国家民生的行业,供电企业也肩负着公共安全责任以及社会责任。因此,加强供电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刻不容缓。
目前,供电企业现有风险管理多为事后控制,对风险缺乏系统地、定时地评估,缺少积极的、主动的风险管理机制,从而不能从根本上防范重大风险以及其所带来的损失。
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导致供电企业应对市场变化能力不强,企业发展后劲不足,还会令供电企业在重大风险事件发生之时无从应对,导致巨额损失,对社会正常运转以及民众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因此,供电企业应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使风险管理重点由事后监督向事前预防、事中控制转移,从而提高风险管控的效率。本文为此结合供电企业实际,建立供电企业风险预警机制,以探索符合供电企业特点的风险预警体系。
二、风险预警概述
风险预警是一种实时展示风险水平,提前防范和控制的管理方法。一项风险事件的发生可能有多种成因,风险预警就是将所有可能出现、可能导致发生的危险状态辨识出来,进行评价得出一定的等级。在日常工作中,供电企业应时刻监控这些危险状态,一旦出现即刻报告,并通过供电企业风险预警管理系统将预警结果展示出来,责令相关人员立即实施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另外,供电企业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正完善风险预警系统,实行动态管理。
三、 供电企业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目的在于使供电企业能够根据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变化,对未来的风险进行预测和报警,从而增强供电企业的免疫力、应变力和竞争力,做到防患于未然,进而有效弥补单纯事后控制的不足。
供电企业在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的过程中,应运用科学的方法,有步骤、有层次的展开,从预警事项收集、预警指标体系构建、预警事项分析评价、预警事项的整改与处理、预警责任机制确定、风险预警制度制定六个方面进行构建,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风险预警流程
Fig.1The Process of Risk Warning
1.预警事项的收集
预警事项的收集是建立预警机制的第一步,该步骤是对企业整个经营过程的全面了解,从战略规划和经营管理层面把握企业发展的风险要素,为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及预警事项的分析评价事件奠定基础。
预警事项的收集不仅应涉及到企业经营目标、业务架构、组织架构,还要求考虑整体业务流程以及把握业务流转中各主要业务职责,明确经营风险承受度等。因此,在预警事项收集前,首先须对供电企业进行业务分析,确定预警事项的内容,包括在投入与产出过程中有哪些因素应当考虑?引发这些因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些风险因素导致的后果及其严重程度如何?
通过预警事项的收集,供电企业最终要建立一个囊括供电企业内部业务数据、外部经济数据及电力行业数据的风险事件数据库。通过该数据库,风险管理人员可根据需要调取所需数据,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在各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之间的集成与共享,充分满足对风险进行监控预警的要求。
2.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合理的预警指标体系是风险预警机制有效实施的前提,为保证预警指标的高覆盖性,使之真正发挥作用。供电企业在构建风险预警机制时,可以采用综合预警指标法,建立预警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四个子类,即通用预警指标集、专用预警指标集、部门级预警指标集和岗位级预警指标集(如图2所示)。
图2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Fig.2The Indicator System of Risk Warning
其中,通用预警指标集是针对给供电企业带来经营管理风险的各种宏观因素设立的预警指标,如宏观经济形势、政府政策法规等;专用预警指标集与通用预警指标集相对,在制定时,要充分考虑供电企业行业特点,涵盖供电企业面临的各项特殊风险;部门级预警指标集是对供电企业各职能部门在工作过程中有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预警而构成的集合;岗位级预警指标集是更深层次的预警指标设置,它将预警进一步细化到岗位层级上,从而保证了预警机制的实施。
3.预警事项分析评价
在确立了预警指标体系的基础之上,结合供电企业对待不同风险的风险容忍度,利用行业数据,可确定适用于供电企业的预警级别及区间。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对预警事项进行分析和评分。整个分析过程如图3所示。
图3 预警事项分析
Fig.3The Analysis of Warning Matters
供电企业可对用电企业管理及生产中的各类风险预警指标进行评分,相应地对应Ⅰ、Ⅱ、Ⅲ、Ⅳ、Ⅴ5个预警等级和红、橙、黄、蓝、绿5种预警信号。当风险事件发生时,通过预警信号可直接了解风险水平并明确预警责任层级。
以缴纳电费能力指标的分析为例,描述预警指标分析过程。首先,按照一定标准对不同用电企业的缴费能力指标进行评分(如下表所示)。
表1 缴费能力风险预警指标评分表
Table1 The Risk Warning Index Score Table of Affordability
根据风险预警指标,进行评分,并确定不同用电企业所处区间并风险预警信号,进一步可明确预警责任层级(如表2所示)。
表2 风险预警评估标准
Table 2The Risk Warning Assessment Criteria
4.预警事项的整改与处理
风险预警管理是一个动态持续的管理流程,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调整,不断地加以改进与完善。因此,在风险预警管理的实践中,要充分考虑风险环境的变化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对风险事件和预警指标等进行定期整改处理。
在对预警管理改进时,首先,应与内部控制评价相结合,确定相关的整改及处理方案;其次,应根据预警事项的不同预警级别,确定整改和处理的先后顺序;最后,应与内控自我评估相结合,保持预警事项的持续监控与完善。
另外,供电企业还应加强与国内外先进企业的交流合作,与此同时向同业对标中的先进电网公司学习,学习他们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技术、方法和经验,积极探索符合国际惯例和电网特色的风险预警管理技术。
5.风险预警责任机制
为保证风险预警的有效实施,供电企业应建立逐级承诺、逐级声明和问责到底的管理机制,形成循环责任传导体系,并随着风险管理工作的逐步落实,强化企业员工的责任意识,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横、纵向网状监督和管控。供电企业应明确预警评级报告层级、预警事项责任层级、预警事项整改责任层级。由企业管理层负领导责任,对主要风险确定责任人,具体风险责任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对任何违反风险管理相关政策的组织和个人,要给予追究和处罚。
另外,供电企业应在对现有考核体系进行诊断的基础上,明确风险预警管理考核的目标和内容,确定企业及各职能部门关注的考核点,设计风险预警管理考核的基本框架,确定考核层级,设计风险预警管理考核的内容、量化指标,并在征求各部门对考核的意见和建议后,确定明确的考核标准,并严格执行。
6.风险预警制度制定
供电企业应该从风险预警的目标出发,规范业务流程,对业务流程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建立符合供电企业实际的预警管理制度体系,从而保证预警工作的规范化,包括:预警管理系统维护制度、警情报告制度、预警要素数据库更新制度、发出预警信号后风险控制和应急反应制度、预警工作评估制度等。
为了保证制度的有效落实,必须获得业务部门的支持,消除各级员工的顾虑。因此,供电企业应将风险管理文化建设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通过建立、完善员工对风险管理的培训教育制度,增强全体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使风险管理意识真正成为所有员工的共同认识、进而转化为自觉行动,从而促进供电企业建立系统、规范、高效的风险预警管理机制。
四、结束语
供电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作为集合经济、技术、管理、组织等各方面的综合性社会活动,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是进行风险预控,化解风险的发生,并将风险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程度的有效手段。但企业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项目,涉及因素众多,可以运用的方法较多。本文对供电企业预警机制的建立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供电企业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职业院校;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随着科教兴国及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力度不断提升。职业学校的管理,尤其是财务风险管理受到普遍的关注。不仅关系到职业学校的财务管理效率,而且严重影响着职业学校的发展。基于此,笔者结合自己学习及工作的经历和经验,在相关理论的支撑下,对职业学校的风险管理运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1.职业院校的财务风险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工作技能为教学目标的一种教育类型。目前,我国严重缺乏技术人才,所以可以说职业教育在当代中国的现代进程中是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具有不可替代性。职业院校作为一种公共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所以,院校在调整办学结构或规模的过程中经常要筹集经费等方面的财务活动。而这种财务活动与企业这种盈利性的组织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职业院校的经费及资金的筹集具有一定的活动导向性,其财务决策、执行、监督、评价等方面的机制不具有规范性及可复制性,这就隐形地增加了职业院校的财务管理活动的难度。再加上风险控制常规指标不能照搬到职业学校的财务风险管理中,这进一步增加了职业院校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再加上职业院校发展历史不是很长,学校财务风险管理的能力比较弱。比如财务风险管理的意识淡薄、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政府投入不足、筹集资金的能力不强等。同时,职业院校普遍存在专业发展不平衡、部分专业招生难的问题,部分职业院校还存在着校区分散、办学成本高、管理难度大的问题,这不仅严重影响着职业院校的发展,而且还增加了学校财务管理的风险。由此可以看出,职业院校的非营利性、委托、财务治理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得其财务状况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的存在,不仅可能给职业院校财务活动带来损害,增加学校的财务管理风险,而且会严重制约着学校育人培技的社会职能的实现。
2.职业院校财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职业院校的财务管理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风险因素,而且这些风险的存在与发生,将会严重制约着学校的长远发展,甚至威胁到学校的生存。所以,职业院校的财务风险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2.1 基于学校运作的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从学校运作的角度来看。职业学校财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职业院校的基础设施投入非常大。因为很多学校都是由中专、成教或是一些职工学校升格而成的学校,所以相对来说,资金压力会比较大。学校现有的资金几乎不可能满足学校发展增长所带来的资金需求,所以,职业院校赤字预算与负债经营现象非常普遍。由此可以看出职业院校财务风险管理的现实意义。
其次,职业院校的教育成本比较高,这也决定了职业院校必须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职业院校是一种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学校,所以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而这种锻炼必须要有相关的场地及设备做支撑,这种投入动辄百万、千万,如果不加强管理的话,很多人会利用职权便利,为谋取自己的利益铤而走险。同时,随着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与方法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学校必须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教学相关的辅助设备进行配置与更新。不仅现代教育所需的辅助条件越来越多,而且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仿真模拟实验等教学方法在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很广泛的运用,已成为常规教学手段。这使得学校的教学投入大量增加。
另外,办学主体对学校的投入严重不足,这直接决定了学校进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一般来说职业学校的办学主体多是以地方、行业、企业以及民办为主。这类办学主体就决定了学校所获得的财政拨款是比较有限的,学校必须要用学生的学费等经费来补充运行,如果不进行合理的财务风险管理,不仅有可能影响学校的正常运作,甚至可能会导致学校的运作整体瘫痪。
2.2基于学生工作的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通过对职业学校存在的财务风险的分析,可以看出,除了学校的运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外,学生的报到率低以及欠费严重的问题,也给学校的财务管理带来很大的风险。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职业学校财务风险管理在学生工作范围内也有一定的效用。如果说重点大学的招生市场是“卖方市场”的话,那么职业院校的招生则完全是“买方市场”。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职业院校的教育内容及性质决定的,成绩比较优异的学生几乎不会选择就读职业院校。对于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在选择职业院校的时候,也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职业院校的门槛低,也使得整个市场几乎成了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这导致了职业院校招生难的现状。很多职业院校的新生报到率,远远低于学校的招生计划。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职业类院校的新生报到率不到70%。因此,学校的招生计划几乎每年都要进行较大范围的调整。这种变化的招生计划及不确定的报到率,导致职业院校的财务收入具有不确定性,同时也增加了学校财务管理的风险。
一方面是专业发展不均衡引起的招生难,另一方面是学生学费支付难。因为职业院校大多是地方类的院校,很多学生都是来自于农村,甚至是一些老少边穷的地区,学生家境不富裕的现状,决定了学生欠费情况的普遍。这对于本来就入不敷出的职业院校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另外,政府部门对于职业学校也存在一些乱摊派和乱收费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职业院校财务状况。
2.3 基于行政工作的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校的办学思路及方向不明确。一些职业院校出现盲目扩大教学规模的现象,甚至于都不考虑到自身的条件,导致基建规模过大,项目投资过多,增加了很多债务负担。而且浪费了大量的教学及资金资源。第二,财务管理机制不完善。很多职业院校对于办学成本的控制失衡。很多领导因为不重视或者不了解的原因,对职业院校的成本核算和控制重视力度不够,甚至对相关领导的经济责任没用明确的规定,财务管理工作质量比较低下。同时,很多领导在决策的过程中,对学校的实际考虑不足,对财务风险也缺乏专业的认识。学校财务管理部门也没有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职业院校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3.职业院校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通过对职业院校财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分析,可以看出要有效地进行财务风险管理,必须要采用相应的管理策略。基于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策略,以供职业院校选择。值得强调的是以下策略的是在普遍意义的基础上提出的,对于具体的院校来说,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做针对性的选择。
第一,职业学校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组织体系。这样才能保证职业院校的财务运作秩序正常,只有秩序正常,才能有降低财务管理风险的可能。而且通过建立健全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学校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会更加通畅。学校的财务、审计等部门的相互协调配合才可以彼此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具体来说,职业院校的财务管理体系的建立,要对投资建设和金融借贷进行重点管理。在进行投资之前,一定要对投资项目做好相关的可行性分析,在确保可行的基础上,提高投资效益,降低投资风险。尽量控制好相关的风险因素,其中财务过程的控制最为重要。财务管理可以说是一种管理也可以说是一种技术,管理强调的艺术,技术强调的是规范。所以,对于财务管理来说,既要讲究一定的艺术,也要进行强调规范的重要性。加强对预算的管理,管理好各项收费工作,严格执行相关会计制度。
第二,职业院校要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指标的建立也是为了降低财务风险。一旦发现哪个指标超出了规定的范围之内,就开始进行控制的话。不仅可以将一些危险的因素控制在萌芽之中,而且也可以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一些潜在的问题。也就是说职业学校的财务风险是可以控制的,如果反应风险的指标能够被及时发觉的话,就可以将财务风险控制在职业院校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而且通过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还可以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提前预测。这也有助于学校提前做好相关的防范,准备好相关的应急措施。另外,值得强调的是,为了更真实地反映职业院校可能面临的财务运营风险,在指标的选择过程中,要选取一些有重大影响和较高敏感性的相关指标。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可以将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潜力等方面的指标,作为预警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将职业院校的偿债能力指标作为核心指标。这样可以有利于职业院校对风险的判断,帮助学校采取相应措施以有效地帮助企业应对财务风险。
4.结语
通过论文的研究可以看出,职业院校的财务风险管理对于职业院校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职业院校的运作、学生及行政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风险因素。相关的管理者及工作人员要提高对风险的识别能力,建立相关的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管理。最后,希望论文的研究为相关的工作者及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价值,也为职业院校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瓮建鹏,李彤,刘广清.高等院校贷款风险及化解对策探析[J].财会通讯,2011(5)
[2]贾蕊.高校贷款风险生成机理及其防范[J].现代商贸工业,2010(16)
[3]胡信生,拓东玲,王希文.高校财务风险的类型与防范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0(5)
[4]杨中.财务风险的成因与控制田.集团经济研究,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