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13:59: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武术文化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武术文化论文

篇1

首先,苗族人民由于山地的原因,居住环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导致居住较为分散,居民之间的交流一般只是局限于家族间的交流,导致武术文化不能得到很好地相互交融。其次,苗族人民当时的发展情况并不算文明进步,因此受到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比较大,再加上山地地貌无法改变,就导致传承武术的范围只局限于家族之间,并且在封建宗法的影响下,传男不传女的思想根深蒂固,这就大大限制了苗族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最后,山地是天然的屏障,再加上明清两朝所修建的苗疆边墙,使得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封闭式的影响。这些对武术文化也不例外。由于无法吸收外来的先进的武术文化,导致苗族传统武术只能呈现重复性的循环发展,这些都是由于山地的闭塞性而导致的。

2苗族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路径

2.1苗族传统武术简介

苗族武术源远流长,距今已经有几百年之久。苗拳中的“蚩尤拳”据传诞生于公元前25世纪以前的蚩尤时代。苗族武术是中华武术大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苗族武术几经演变,不断地吸收民族文化涵养,逐渐形成了内涵丰富的苗族传统武术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淳朴的乡土气息。而其实,苗族传统武术的出现与发展,与苗族人民的反抗斗争历史有密切的关系。

2.2苗族传统武术的发展

且不说苗族武术萌芽于原始社会,主要始于原始民族与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斗争。当时的苗族人民为了生存,采用击打等方式与野兽进行搏斗。而现在历经千百年的积累和演变之后的苗族武术,就不得不追溯到明清两代时期。当时的明朝是战火纷飞的年代,明军政府与苗族人民的军事冲突日益加剧,其损失简直不可估量。在这种与苗疆地区大规模军事的冲突过程中的损失让政府无法负担,因此政府终于下定决心大规模修建苗疆边墙,对苗疆地区采取了隔离与区分的方式。清政府更为残酷,使用了以苗制苗的策略,挑拨不同地区苗族人民之间的关系,利用民族矛盾的激化来达到自身侵略和占有的目的。但是在这种强硬的压迫之下,更加激起了苗族人民与日俱增的反抗情绪。在这种被垄断的情况下,苗族人民不可抑制地激发出了更加强烈的反抗斗志。随着这样一股热血的斗志,与此相对应的出现在苗族人民之间的,必定是武力的大幅度提升。可以看出,苗族历来是封建统治者征讨的对象,因为苗族人民生性不畏、崇尚武力,具有十分良好的反抗精神。因此,在苗族边疆地区,不管男女老少,几乎每人都懂得技击的常识和几手过硬的武功。这种武术的普及程度在中国是十分罕见的。明清时期的苗族人民对于封建统治者的压迫、侵略和歧视所持有的态度不是忍气吞声,而是一波又一波的反抗。这种奋起反抗的现象让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无可适从,因此,战争就成为当时不可避免的主题。从历史上看,苗族是中国众多偏远地区少数民族与封建统治者发生反侵略战争最频繁的民族。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得知,苗族武术起源的主要原因是战争。在这个过程中,苗族人民的反抗意识不但没有磨灭殆尽,反而日益增长,保护自己家园的强烈愿望促使人们开始提升自己的格斗、械斗的技能和技巧。苗族人民的习武过程深受苗族传统文化的影响,那种不抗威严、面不改色、拼死抗战的态度占领着苗族习武者的内心。这些内心的思想活动也出现在武术当中。苗族武术的主要形式就是搏杀,以军事战争为目的进行习武训练。其价值功能就是在军事战争中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击毙敌人。为了实现这种军事目的,苗族人民开始寻找一些方法与形式,锻炼自己的体格,这就是苗族武术出现的主要原因。而随着社会历史进程的推进和发展,社会需要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不同时期的人民有着不同的需求,这种需求也逐渐展现在对于武术文化的需求方面。虽说武力冲突和战争是民族传统武术文化出现的外部因素之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强身健体、保家卫国的高涨情绪是苗族传统武术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内部强大推动力。正如上文所说,明清两朝的压迫促使了苗族传统武术的发展,在封建统治者土崩瓦解之后,随着苗族人民与汉族人民日益和谐,文化交融进一步加深之后,苗族传统武术也开始吸收和接纳来自中国大地各大武术系别的精华,如少林寺武功、武当派武术等,使得苗族传统武术的拳种更加丰富多彩,武术系别更加精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现在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之下,战争已经成为不再提起的话题,民族关系也日益和谐,民族矛盾也相对缓和,民族冲突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在这种情况下,以前以搏斗技能为主要价值导向和追求目标的苗族传统武术文化也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现今的苗族传统武术文化内涵已经囊括了强身健体、文化娱乐、竞技体育等多方面因素和需求,这些都与社会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程度有关。由于人们现在生活富足,安居乐业,在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苗族传统武术更多的要朝着表演性、娱乐性的方向进行发展。现在的苗族武术中还增添了舞龙舞狮的内容,这些都是为了顺应时展的潮流而使得苗族传统武术文化发生的文化价值导向的变化。现在的各种苗族武术活动已经成为健身娱乐的必要选择之一,并且在节日的庆典、祭祀联欢活动中也经常看到苗族传统武术的身影。在时代的引领之下,现在的苗族传统武术文化已经有了崭新的内涵,具有了十分特殊的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

3结语

篇2

关键词:蒙古族;传统舞蹈;安代;文化属性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148-03

一、安代舞的起源

众所周知,蒙古族的《安代舞》是文明于世界舞坛的群众性的广场舞蹈。如同藏族的《玄子》、达斡尔族的《汉拜》,至今已流传千百年,可谓蒙古族的第一舞。安代舞的起源有三十余种说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说法认为安代最初是用来医治妇女相思病的宗教舞蹈,也含有祈求神灵保佑、消灾祛病之意。那么,笔者认为,安代是由“博”衍化而来的祭祀民俗。

“安代”一词,是由“阿答太”演化而来的,“阿答太”意为“着魔”或“中邪”。过去,在蒙古族居住区,为中邪或着魔的年轻妇女治病,是由蒙古族萨满承担的。蒙古族萨满教的男、女专职神职人员,蒙语称谓分别为“博”和“渥德根”,后来统称为“博”。蒙古帝国建立之后,萨满教曾被认为是国教,享有极高的地位。成吉思汗曾经说过:“蒙古的管制从来以别乞(萨满)那颜(贵族)为尊。被封为别乞的,可以穿长袍,骑白马,坐于上座。”随着蒙古帝国的衰亡和喇嘛教的传入,到十六世纪末,蒙古族居住地区的萨满教终被喇嘛教所代替,藏传佛教――喇嘛教在内蒙古大草原和蒙古族居住地区居于统治地位。据黑龙江省“解放初统计,全省共有大小喇嘛寺庙三十多座,喇嘛仓二十余座,喇嘛四百多人。”据辽宁省《阜新县志》记载:“自明朝以来,阜新先后建筑庙宇三百多处,其中七八处清朝皇帝钦授匾额。”1704年,康熙皇帝御赐金龙镶边匾额的瑞应寺,全盛时期有喇嘛四千余人,素有“东藏”之称。《瑞应寺志》记载:“清朝年间法事活动十分繁荣活跃。当时阜新地区已有大小寺庙一百六十余座,较有名气的有六十余座。”黑龙江、辽宁尚且如此,内蒙古地区的喇嘛教状况如何就可想而知了。在喇嘛教重压之下,蒙古族地区萨满教几乎灭绝,只有内蒙古东部偏僻山区草原上,有少数萨满跳神驱邪、兼职行医。

明末清初,在蒙古族宗教转化时期,东蒙地区的萨满从蒙古族群众治病的需要出发,将过去为人“驱邪治病”的宗教性的“唱安代”变革为民间性唱安代。目前,流行唱安代的地区,除的哲里木盟、昭乌达盟之外,还有辽宁的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吉林的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和黑龙江的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在内蒙古地区,用以治疗妇女患“魔鬼附体”疾病的安代,称为“阿达安代”,用以治疗妇女婚后不育的安代,称为“乌如噶安代”。此外,还有“驱鬼安代”、“求雨安代”等等。在辽宁阜新地区,治疗妇女“魔鬼附体”的安代被称为“苏努斯(幽灵)安代”;治疗妇女婚姻类病的安代被称为“乌日格(婚事)安代。”求雨的祭祀安代被称为“胡都根(井边)安代”;群众在田间自娱自乐的安代被称为“塔然(田间)安代”。“阿达安代”与“阿答太”、“乌如噶安代”与“乌日格安代”,不仅相连,其实质也是一样的。

安代的演唱是无伴奏的,十几个曲牌基本上也是固定的。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的安代,经改造之后,成为单纯的集体群众性娱乐舞蹈,已经失去“阿答太”原意。哲盟、昭盟和辽宁阜新地区的安代,具有较强的祭祀性。将以上地区安代加以比较,不难看出“安代”与“博”之间的传承变化关系。

二、安代舞的表演形式

依据习俗,早期的安代舞表演场地,中间要立一根断轴车轮或木杆,然后以车轴为中心的大场子中“由正向反”方向绕圈踏舞,这与蒙古族的牧猎生产方式和森林草原特殊生态有着密切渊源关系。再进行深层次的推断,可以得出:那是由“巫师跳巫仪式的蹦踏并绕着萨嘎啦格尔树起舞”演化而来的。据史料,在蒙古高原上繁衍生息的各民族均信仰萨满教,并有以日转方向绕树跳舞和举行祭祀礼仪的传统。事实上,这种形式普遍存在于蒙古族人民围猎、用奶油涂抹五畜、缔结盟友等现实生活中大户举办的祭祀礼仪中。如其是,车轴才作为联想和形象思维的产物来代替“萨嘎啦格尔”而竖立。这是因为它具备了以下三个条件:

1、在“居民”定居以前,“明朝时期的库伦旗地面上居住者并非那么多”,因此不存在对“萨嘎啦格尔”的信仰。跳唱安代场时在车轴上系一条哈达,就是在并非信仰之地以此代替“萨嘎啦格尔”的标志。

2、车轴是完全能代替“萨嘎啦格尔”的吉祥物。因为蒙古人自古信奉“万物皆有神”的观念,认为日常生活中主要实用物车辆也有神保佑,便拿黄油加以祭祀涂抹。因此只有天赐的车辆之主――车轴才有资格代替“萨嘎啦格尔”。

3、在竖立车轴中潜藏着迷惑黄教徒的极为巧妙的智慧。此点,我们从“金柱子”一词上即可感悟。众所周知,金子是永不生锈变质的物质,蒙古人民神话金子的这种性能,用它来比喻象征他们心中推崇的永久的、真实的、纯正的事物和现象。把车轴命名为“金柱子”是由于回避被黄教徒易于发觉的绕大树而结盟友的原有仪式的作为。

安代的参加者围成圆圈,右手握一块绸巾或扯起蒙古袍下摆,随领唱(领舞者)边歌边舞。曲调悠扬婉转,韵味醇厚,善于表达情感。唱词内容丰富,活泼生动,富即兴色彩。舞蹈动作主要有:原地踏脚摆绸或向旁轻移;前倾身甩绸立起后向前“小踢步”迈动;边绕圈奔跑边甩绸;连续做“吸腿跳”步并用力向两旁甩绸等。

跳安代舞由每年的秋收季节开始,人们能从傍晚跳到天亮。连续七天,甚至二十一天,最长达四十九天。舞者数目不定,最少十几个人,多达几百个人。跳安代舞的场所是宽敞的平地,翻土三尺,铺上马粪或草,再用湿土盖硬,所以有很好的弹性。场中央埋一空碗,上面架起座车轴,轴顶用布盖紧。传统安代舞中常以歌相伴,歌唱是安代舞的主要特征。安代舞的动作舒缓并和节奏融为一体,跳到时使人们的朝气大发、产生雄伟的姿态,从而有死而复活般的魅力。“踏步”、“跺脚”、“甩巾”及自定围圈是安代舞通常使用的基本舞姿。安代舞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加入了大量的民歌、好来宝、祝赞词。舞与歌,舞蹈与说唱有机的结合为一体,逐步形成了几十种曲目。安代的音乐曲调风格独特,有强烈的感染力,便于歌手根据不同情景表达不同的情感。安代的唱词除开场和收场部分因仪式需要基本确定不变之外,其它皆不固定。那些才思敏捷、善于辞令的歌手可以尽情地用诙谐幽默的唱词抒感,或赞美,或嘲讽,或嘻笑怒骂,不拘一格。

草原上的安代舞一般要在老安代的带领和指挥下,人们围成圆圈,经常变换舞圈运转方向、速度由慢至快地边唱边舞。参加舞蹈的人们一边挥舞彩巾一边踏足为拍,整个舞蹈虽然动作简单但却不失优美、豪放和抒情。作为伴奏的歌曲其中不时夹入好似呼喊的蒙语,更增添了《安代舞》的民族特色。在人们的歌声、笑声中,舞蹈节奏由慢渐快地进入最后的狂热阶段:老安代和为舞蹈添加乐趣的助舞者一会儿双脚高跳,一会儿蹲下走矮子步,引导着众人不停地在头上摇动彩巾,好似一群纷飞的彩蝶来到了草原。这种发自众人肺腑,期盼病人康复良苦用心下的歌舞,无人不因此而受到感动。也许老安代所以能用歌舞获得治疗成功、驱走妖孽的秘诀也正在于此。

传统的安代从艺术角度来看,是一种以唱为主,伴之以舞蹈动作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当进入六十年代以后,安代的发展进入黄金时代。随着舞蹈事业的发展繁荣,在广泛普及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这时的安代按舞蹈运动规律,增加了向前冲跑,翻转跳跃,凌空吸腿、腾空蜷曲、左右旋转、甩绸蹲跺、双臂轮绸等高难动作。舞蹈语汇新颖丰富,具备了稳、准、敏(速度)、洁、轻、柔、健、韵、美、情等审美特征。被各种形式、内容的歌、舞等表演艺术普遍应用,成为比较完善的,能表现传统戏剧心理结构式作品的舞踏艺术。

三、蒙古族安代舞的文化属性

安代舞作为蒙古族的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舞蹈,自有其文化属性,即文化性质的归属。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其文化性质归属加以确认或辨别其属性特征。我认为蒙古族安代舞的文化属性如下:其一、狄历历史文化;其二、原始社会文化;其三、草原游牧文化;其四、古朴艺术文化;其五、复合传统文化。以下将逐步展开分析:

(一)狄历历史文化

以语言文化作为切入点,用语系、语族作为类型划分的方法,那么草原民族的语言分别属于阿尔泰语系的突厥语族、蒙古语族和满――通古斯语族。属于阿尔泰语系的各民族,他们都经历过渔猎、狩猎与游牧生活,都曾信仰过萨满教或仍有这种信仰习俗的遗存,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先后转向农耕、畜牧或兼营商业。起源于蒙古高原原始人群中蒙古语群体的蒙古民族,北上贝加尔湖原始森林的部分,被称为森林之王,从森林中的狩猎经济,发展成为草原上的牧猎民族。在西伯利亚接触了来自大鲜卑山的拓拔文化,在贝加尔湖接受了来自汉族边缘阴山的匈奴文化,内迁诸狄又带来了中原文化,结合蒙古民族古代的狄历文化,形成了蒙古民族自己的独立文化,和区别于其它北方民族的意识形态。在上,蒙古族的原始信仰是萨满教,蒙古汗国时期才开始信仰藏传佛教;突厥语族的各民族以及东乡、保安族信仰伊斯兰教;只有满――通古斯语族的民族仍有萨满教信仰的遗存。从语言谱系角度,蒙古族源与同属蒙古语族的裕固(恩格尔)、达斡尔、东乡、保安、土族关系最为密切。突厥语族的哈萨克、裕固族(尧乎尔)和满――通古斯语族的满、锡伯、赫哲、鄂伦春、鄂温克族语言关系及族源关系都相当密切。事实上,同属阿尔泰语系的突厥、蒙古为并存共长形成的两个不同的语族,但万变不离其宗,其原始时代形成的共同语言,紧密地联系着两族人民,从语言的角度考察便可得知有些语言既是突厥语也蒙古语,有时也相当于匈奴的遗语。俄国史学家俾丘林就曾经说过:“从蒙古人与通古斯人和突厥人在语言的习惯和文法形式上的一些相似处去观察,就可以发现这三个民族来自一个根源。他们在大约公元前二千五百年前就分为三支。” “蒙古语言在文法上与突厥语言相似,许多字根亦互同。”由此可知,蒙古人使用匈奴语和突厥语是有其历史渊源的。追溯其根源,?蒙古、突厥,分属于白狄、赤狄的狄历一系,与匈奴、鲜卑共为来自蒙古高原的三大系。因此,从文化渊源的角度对蒙古族的传统舞蹈安代舞确定文化属性的话,它必然是狄历历史文化的延续。

系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蒙古族,在远古时,就有宴会或喜庆节日时会集在某一固定的地方,大家“围绕蓬松树”歌舞的习俗。这种例证在《蒙古秘史》中相当多:如“众达达泰亦赤兀惕每于豁儿豁纳川地面聚会着,将忽图刺立做了皇帝,就于大树下做筵席。众达达百姓欢喜绕着树跳跃,将地践踏成深沟了。”仔细考察上述例证,蒙古部族从远古以来结为安达、继承汗位、举行各种喜筵等大型礼仪时,都有“围绕蓬松树”、“跺脚欢娱”的风习。而这一风习融入了安代并传承了下来。例如安代歌中有这样的唱段:“四个四各地踏脚,踏足四百二十步!……把坚硬的荒地,踏出沟壑来!”显然,这与《蒙古秘史》众所记述的“直踏出没肋之蹊,没膝之尘矣”的风习是源流相符的。绕树跺脚而舞的风习在古代北方民族中普遍存在:匈奴人祭祀祖先时要绕树而舞;鲜卑人秋天之祭绕树而舞,无林木者尚竖柳枝,众骑驰绕三周;突厥人、敕勒人的喜庆风俗中也看到这样的特征,而这明显是狄历文化的遗迹,因此,蒙古族传统舞蹈安代舞应与狄历歌舞文化血脉相联。

篇3

【关键词】戏剧 影视 传承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不同的新兴艺术对传统艺术带来了巨大冲击,人们对传统文化越来越淡漠,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迫在眉睫。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影视艺术也发生了巨变,利用光、时间、空间、声音、特技等所形成的多维空间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使影视艺术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在各类不同的电子媒介上。如果能将传统戏剧与影视艺术结合起来,必将会扩宽传统戏剧的传播途径、增强传播效果,对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一、什么是中国戏剧

中国戏剧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的歌舞,经过多个朝代的演变,最终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剧艺术。主要由民间的说唱、歌舞、滑稽戏三种艺术形式融汇而成。比较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豫剧、越剧、粤剧、秦腔、川剧、黄梅戏等。中国戏剧艺术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它把曲词、表演、音乐、美术等融为一体,用节奏贯穿其间,既充分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的表现力,又达到和谐的统一,大大增强了艺术的感染力,形成了独有的、节奏鲜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表演艺术。中国的戏剧艺术与古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一起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2006年,戏剧艺术作为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国务院批准纳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于6月2日予以公布。早在2001年,昆曲已被第一个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的传承现状

同所有传统艺术一样,戏剧艺术发展到现在,都面临着衰亡的危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选择更加便捷和多元化,电影电视、随身听、DVD机、互联网等的普及为人们提供了自由和广阔的选择空间。相反的,戏剧艺术的生存方式就显得陈旧和过时了,传统戏剧只有在舞台上与观众面对面地交流,才能表现出它的艺术魅力。但这种以剧院(舞台)为中心的创作、传播和欣赏方式给人们带来很大的约束。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人们,已不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到一个固定的场所去欣赏一种程式化的、剧情相对比较简单的传统戏剧表演。不仅戏剧如此,所有的剧场艺术都面临着普遍的危机。

目前,全国共有戏剧剧种360多种,除了一些比较著名的剧种外,还有几百个小剧种分布在全国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它们的传承现状都不容乐观,对于一些地方上的大剧种,如京剧、越剧、豫剧等都开办有专门的艺术院校,但近年来都面临着生源匮乏的危机。对于一些小剧种,更加令人担忧,有些剧种的传承人仅仅剩下为数不多的几个甚至一两个,更没有任何资料得以保存,他们的传承全部靠一代一代的口口相传,这样一来,很多小剧种都悄无声息地消亡了。

为了保护这些传统戏剧,近年来国家也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政策,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但是保护模式过于保守,保护手法过于陈旧,跟不上社会与时展的趋势,效果不好。因此,对戏剧艺术进行合理的保护和科学的传承迫在眉睫。

三、如何发挥影视艺术在中国传统戏剧艺术传承中的作用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中明确了保护文化遗产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因此,对传统戏剧艺术的传承和保护是非常必要的。运用最能体现现代科技手段的影视艺术,将对传统戏剧的传承和保护发挥巨大的作用,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点:

(一)借助影视艺术的强大记录功能,对经典剧目、经典唱段以及演唱方法,特别是一些濒临灭绝的小剧种,进行记录、归类整理成视频资料,统一保存。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要遵守产生、发展、消亡的自然法则。但是每一种艺术形式能得以产生和发展都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积淀,又有着其独特的艺术内涵,因此,在它消亡之前,我们必须要做的就是对它的记录,因为只有在这些传统艺术的基础上,才可以不断地绽放出新的艺术之花。而影视艺术的技术性恰恰具备了这一特点,使记录不再单纯地停留在文字和图片的层面上,而是真实地保存了它的影像和声音,这对今后的戏剧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最直观的资料,也为这种即将消亡的艺术形式保存了最真实、原始的影像记录。

(二)借助影视艺术的传播功能,通过电子媒介将优秀的戏剧剧目传播出去,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都可以领略到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的魅力。

传统戏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其生产、传播和消费都受很多条件制约:它必须要有一个舞台(空间),它的创作和传播都是在舞台上完成的。而观众欣赏戏剧也必须通过舞台,每一个观众由于所坐的位置不同,其观看的角度就不同,因此他们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而且经常会忽略掉很多细节的表演。而在观看的过程中,即使是去趟洗手间或者接一个电话,都会漏掉很多精彩的片段,要想再看一下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重新安排时间、花费金钱从头看一场。因此,戏剧艺术与影视艺术的结合是必然的趋势,借助影视艺术的先进技术,通过摄像机的角度转换和镜头、景别的切换,从不同的角度、距离来展现每一个场景,使剧中人物的每一个细小的表情变化都可以被观众看到。再借助影视艺术的传播功能,把这些优秀的剧目通过各种不同的电子媒介传播出去,人们再也不用局限在剧场里,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去欣赏。这样,就打破了传统戏剧传播的局限性,可以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去接触戏剧、认识戏剧,进而热爱戏剧,戏剧艺术也将因此而更加接近普通老百姓,从而重新找到其生存的土壤。

(三)在保护传统戏剧艺术的同时,努力融合影视艺术的美学原则,开发新的戏剧形式,使戏剧艺术更贴近生活,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艺术来源于生活,真实、自然、最大限度地接近生活,成了观众对艺术的一种追求。所谓真实,是艺术的真实,是艺术对生活准确的提炼和概括。而对于戏剧来说,其精华所在却是追求神似的写意风格——假定性和程式性。传统戏剧要在一个小小的舞台上诠释复杂的场景和情节,解决舞台空间与剧情实际空间之间的矛盾,在几代艺人的努力下,终于创造了一整套拓展舞台空间、变换舞台空间的巧妙办法,这就是高度程式化的虚拟手段。例如,同样是表现上楼梯、开门的情节,在戏剧艺术中,可以用几个程式化的动作就交待了;而在影视艺术中,就必须要有真实的楼梯和门,而演员也要像在生活中一样去上楼梯、开门,仿佛身临其境。戏剧艺术不仅通过富有音乐节奏的肢体语言,配之以小道具,创造出各种变幻的空间,并且以不同的脸谱来概括类型化的人物特征,生活形象被高度抽象化、符号化。这些恰恰就是中国传统戏剧的精华之所在,也是我们必须要坚持和保护的。就像现代的剧院文化一样,虽然都在逐渐式微,但作为一个国家文化的象征,剧场艺术一定要保存,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因此,要欣赏到真正的、原汁原味的戏剧艺术,还必须回到剧场、回到舞台,这也是对传统的尊重,对传统戏剧的尊重。

另一方面也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接受和吸纳新的艺术元素,开拓新的戏剧形式。影视艺术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影视艺术运用蒙太奇的手法,借助科技的手段,制作出逼真的场景,突破了舞台时空的限制,实现了时空与视听的综合再现。影视艺术的美学特征培养和改造了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经验。传统戏剧也可以大胆地进行尝试,依据影视艺术特有的艺术手段、传播媒介、欣赏方式、审美心理,运用影视艺术的思维方式去创作全新的、以戏剧艺术为基本内容的屏幕艺术作品。在融合的过程中,肯定要经历痛苦的割舍,因为戏剧艺术中的假定性和程式性恰恰违背了影视艺术中的逼真性原则,因此,割舍在所难免。其实,不仅是戏剧,各种艺术形式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例如电影,随着剧场文化的逐渐萎缩,电影艺术本身也正在萎缩。但是,在电影艺术式微的同时,它还在不断地接纳新技术或与别的科技含量较高的媒体进行融合,催生了许多新的艺术形态,比如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影视广告、活动网页、电脑游戏等。而传统的、古典意义上的胶片电影,可能会成为电影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因此,戏剧艺术要得以延续,就必须符合大众的审美心理,融合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催生新的戏剧品种。

艺术发展史的经验证明,所有生命力旺盛的艺术门类都是能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而历久不衰的,但它们的语言结构是有寿命的,需要做出不断的调整才能与时俱进,适应历史的发展。将传统戏剧与影视艺术结合起来,必将会扩宽传统戏剧的传播途径、增强传播效果,对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注:本文为河南省2012年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2400430147)

参考文献:

篇4

节日篇

十月的郑州,是节日的郑州,当人们刚与“中秋”、“国庆”两大节日挥手握别,沉醉在心头的欢愉余温尚未消褪,又迎来了“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在这个充满着喜庆的节日里,人们以武会友,抱拳相庆,尽情抒发着自己的武道情结,充分享受着武术所带来的无穷乐趣。

在中国这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古老国度,“节日”的概念对于每一个国人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而把一届重大的传统武术活动冠以节日的形式来展现,即如同把武术研究提升到文化范畴上一样,这种提升不仅反映出传统武术自身在民间的勃勃生机,同时也预示着本次传统武术活动将会以最高的礼遇成功地举办。

气势宏大的开幕式上,国务委员陈至立、全国政协副主席郝建秀、国家体育总局党组书记李志坚及河南省委省府的负责同志、国际武术联合会与中国武术协会的有关领导在主席台就坐。62个国家和地区的武术运动员意气风发,斗志昴扬,在高亢雄壮的进行曲中,迈着矫健的步伐,列队从主席台前通过。每当报幕员高声叫出他们的国名时,总能引来观众席中潮水般欢迎的掌声,纷纷为这些远道而来的各国武林朋友鼓劲喝彩。

开幕式文艺晚会盛况空前,中国武协主席王筱麟对此评价是“出人意料的盛大”。的确,仅是由宋祖英、、张柏芝、王力宏、童安格、韦唯、田震、孙楠、赵薇等大牌明星组成的庞大演出阵容就足以看出本台晚会的超强规模。演出在薄雾轻绕的夜色中进行,伴随着优美的旋律,诸位明星悉数登场,以武之韵美、武之豪情为主题,或含情咏唱,或劲舞高歌,为现场观众送去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筵。宽敞的舞台上,眩目的灯光中,他们用自己的激情演绎引领着数万观众忘情地应和着、欢呼着、投入到节日的狂欢中……一枚枚节日的礼炮在天空中雷鸣般炸响,震颤天际,转瞬间又化为一簇簇绚丽多姿、色彩斑澜的焰火,映照在人们脸上,映照在会场上空,映照着传统武术发展的明天;人们惊叹着,欢腾着,构成了晚会一幕幕盛大的场景,向中国、向世界充分展示着中华武术和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展示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历史内涵,展示着新时期武人勇于开拓、勇于创新精神风貌和豪迈气概。

登封迎宾活动也是本次武术节的一道亮点,据说这场将要申报吉尼斯世界记录的活动,也为节日中的登封平添了许多喜庆气氛。在登封市区至少林寺山门全长约20公里的公路上,彩旗猎猎、气球飘扬,约4万名武术队员沿公路两侧组成了300余个武术表演方阵,进行着各种具有超强观感刺激的少林武术表演。沿着笔直的公路远远望去,迎宾方阵犹如一条神龙,见首藏尾,其规模之大,声势之强,为世之罕见。至身其中,只见他们个个武僧装扮,或做着少林金钟罩刀枪不入等功力演示,或做一些铁砂掌、捶打沙袋、梅花桩等练法演示,让四海宾朋们观赏到了真正的少林功夫。登封市内的“迎宾广场群英会”、“嵩阳书院三教荟萃”、“武术城前救唐王”、“满山遍野振雄风”、“少林广场迎嘉宾”、“钟声响起山门开”等系列的迎宾活动都为节日的嵩山少林寺增色不少。这些迎宾活动都从不同侧面展示着武术活动的群众基础,展示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展示少林武术发祥地的人文景观和精神面貌。

节日期间的群众文体活动更是向人们充分展示了当地特有的武术文化氛围。在绿城广场、紫荆山广场举办的太极拳、太极扇、木兰拳等大型群众性健身文体活动,将武术节与全民健身运动结合起来,掀起了全民健身运动和全民关心武术节的。

节日是盛大的,节日是欢愉的,在这个承载着盛大与欢愉两大元素的武术节里,灿烂的笑容始终荡漾在每一个参赛者的脸上,来自全世界的传统武术爱好者,今天终于有了这个属于自己的节日,有了展现自我的舞台,在郑州这片武术的沃土上尽情挥洒自我,欢庆属于自己的节日!

赛事篇

节日欢庆的背后是刀光剑影的武术竞赛,与现代竞技武术比赛不同,本次传统武术比赛的宗旨是“以武会友,重在参与”,即不强调武术的对搏,只作传统武术的功法交流演示,据此国际武术联合会制定了《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规程》,分设了拳术、器械、对练、集体四大类竞赛项目,每类按男女分6个年龄组,分别设一、二、三等奖。

武术竞赛分别在郑州市体育馆和郑州大学体育馆举行。虽然比赛均为表演性质,少了些对抗比赛的紧张与刺激,但从比赛的效果上看,本次武术的竞赛场面与竞赛质量却丝毫不逊色于对抗性比赛,相反,正因为是表演性质的传统武术大赛,并且赛事规模大、水平高,又使得比赛呈现出另一种精彩,另一种刺激。

本届武术节之所以被誉为“武术界的奥运会”,其中一点就是因为赛事规模大。赛事规模大的直接体现是参赛国家多、参赛人员多、武术门派多。竞赛场上,因为参赛人员多,并且不作年龄限制,使得参赛运动员的年龄跨度很大,从年近八旬的耄耋老者,到年仅6岁的少年队员,形成了一个由老、中、青、少、幼组成的完整武术梯队。试观他们的演练,老年队员大多因为人行早,接触传统武术年代早,所演示出的套路身法就显现得更为传统、保真。演练中,他们招法架式精准、丝丝入扣,毫不走样,那举手投足、神色气度无不流露出其对传统武术精髓真切体悟。相对于老年队员,多数青、少年队员也打出了自己的特色,因为他们年纪小,学习武术时间短,随着时代的发展,武术在不同时期也被赋予了不同的要求,在他们身上,更多的体现出了武术创新,他们在把握住传统武术的精、气、神等要素的前提下,对武术动作也适当增加了难度,使之更有现代感,更具美感。

因为参赛武术门派多,竞赛的精彩与刺激性则更多地在这里得以体现。本次比赛,参赛门派除了有少林、武当、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大洪拳等传统大的门派拳种以外,还有许多知名度很低的小门派拳种。各门派之间的相互演练角力、“争奇斗艳”,自然为激烈的竞赛平添出许多的精彩。如少林拳的刚猛、硬朗,内家拳的飘逸、诡秘多变,大洪拳的简捷直率……看似招招皆平淡,实者式式显神奇。最让场外的观众感到刺激的,应该是那些平日里难得一见的稀有门派的小拳种、器械的演示,这些多年来淡出武林视野以外,甚至几乎被武林遗忘的稀有门派一出场,便以

他们独特的身法、过弱或过强杀伤力的“兵器”吸引了许多观众的注意,他们身法虽稍显怪异,但行拳走势还算自然流畅,落落大方。因为平时少见,才有今人的“多怪”,赛后问询那些个功夫的技击性能时,结果当然是“可攻可守,攻守兼备,战无不胜,百战百胜”。

因为参赛国家多,当看到许多肤色各异的洋队员,身着各色中国传统练功服,在悉心尽力、一丝不苟地架式着并不是全然标准到位的中国功夫时,这不得不说也是一种精彩。因为中外文化、种族的差异,加上学习武术的时间太短,外国人对传统武术的理解、演练均没有太多的专业水准,所以在此次比赛中,许多国外的运动员都把比赛看作是一次难得的向中国选手学习与提高的过程,把赛场作为练兵场,勇敢地暴露出自己的不足,虚心观摩中方队员的演练,以弥补二者的差距,在比赛中提高。

武术竞赛的同时,一场题为“传统武术的过去、现在、未来”的专题论文报告会也同期举行,会场上,几十位国内的知名武术专家、武术研究者和民间武术传人聚集一堂,结合自己的实际,就传统武术发展的方方面面提出了自己中肯的意见。在报告会的后期,国际武术联合会传统武术委员会的几位执委也莅临会场,就“中国传统武术的定位”、“传统武术在欧州发展的概况”等问题作了专题发言,并对本此武术节的成功举办作出了的由衷的赞扬。

展望篇

10月20日晚,武术节在一派赞誉声中胜利落幕。仔细盘点武术节对武术发展所做出的几多贡献,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对以少林拳、陈式太极拳等为代表的传统武术普及推广将进一步扩大

众所周知,在河南境内的流传着少林拳与陈式太极拳两大拳系,在当地政府的长期重视与推广下,两种拳系的普及与推广已走在前列,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在河南的成功举办,也是当地政府向全世界重点推介少林拳、陈式太极拳,扩大其知名度的重要举措,可以这样认为,通过本届世界性传统武术大赛的宣传,以少林拳、陈式太极拳等为代表的部分传统武术将进一步加速其普及推广的进度,习练范围进一步扩大。

二、更有助于缩短中外武术运动的差距

本届武术节中可以看到,国内武术队员对传统武术的理解与演示均高于国外队员,通过这场武术比赛的交流与切磋,使得国外武术队员加深了对中国武术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对传统武术的领悟,他们的这种对中国传统武术的有益吸收,必将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武术水平,缩短与中国武术队员的差距,加速传统武术在海外的普及和发展。

三、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的成功举办必将引领着武术回归传统

长期以来,国内武术界一直把武术分置于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两种发展模式,在或多或少的“金牌观”思维主导下,中国武术运动的政策是力推竞技武术,大力发展竞技武术,使传统武术在长期的自生自灭,自我发展状态下,逐渐面临着种种危机。然而,传统武术是武术之源,是竞技武术的发展基础,传统武术的丢失,也即意味着中华武术的灭亡。基于这种认识,许多关注中国武术命运的有识之士大声呼吁“向传统武术回归”。

毫无疑问,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是国际武术联合会和中国武术协会主办的第一次全世界范围的传统武术比赛盛会,这对推动传统武术在全世界的普及与推广,推进传统武术的发展等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将在世界武术运动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反思篇

在看到这场活动广泛影响的同时,也有许多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形式大于内容,这是很多的人的普遍看法。形式固然重要,没有一个良好的形式利导,也就不会有所谓的“丰富内容”。但形势始终要为内容服务,过分强调形式,就是喧宾夺主,使内容中空。尽管武术节举办的非常盛大,但要指出的是,武术活动目的的完全实现才是武术节的主体。相对于晚会的盛大,与武术比赛现场的冷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许是赛事档期安排不凑巧,或是其他的什么原因,到赛场观看比赛的观众不是太多,甚至是在有些场次的比赛出现了同行的啦啦队员比参赛队员多,参赛队员比观众多的场面。试想这么一种冷清而不为多数人关注的“自娱自乐”,又怎么可能产生武术发展的后劲?仅注重营造节日的欢庆气氛,而少为武术产业本身考虑,总按着“武术搭台,经贸唱戏”的老思维,承办方的招商引资工作是抓上去了,武术却被作为“道具”压人了箱底。

赛事活动与论文报告会也存在着许多走形式的地方。

把赛事粗分为四大类项目,但参赛的门派却很多,并且多数门派只有一位参赛队员,使许多场次上的单项比赛实际变为各门派间的比赛。试想,各门派对各自功法的要求、要点都不同,他们之间的演示对比又能促使各自的演练水平提高多少呢?即便比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队员的兴趣,扩大武术运动的影响,但对比目标不明确的比赛,多少会使比赛流于形式,并且使比赛效果也大打折扣。

论文报告会的情况亦不太理想。按常理,参与者水平高,带来的论文质量高,议题广,报告会的成效也应该会更好些,但实际的结果却让多数参会者感到无奈。参会论文数量多,涉及面广,但却没有因此组织相应的分组报告,让研讨报告更系统,更有针对性,更有成效,相反,由于报告时间太短,使许多报告人没有完整地阐述出自己的观点,同时会场又不提供更多地参讲论文资料,以使报告会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促进,这样的根本目的没能很好的实现,让会议最终就流于为形式。

篇5

【关键词】河南省;普通高校;地方传统武术;苌家拳

Analysis on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the Local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in Henan Common Universities

――Promotion of Chang-style Boxing in Huang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as a Case

JIN Chun-xia

【Abstract】This paper regards the promotion of Chang-style boxing in Huang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Huang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has carried out Chang-style Boxing in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course of the promotion of Henan local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Chang-style boxing in Huang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on the basis of practice teaching, hoping to provide the beneficial reference for the popularization of Henan local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in Henan ordinary universities􀆰

【Key words】Henan Province;ordinary Universities; local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Chang-style boxing

收稿日期:2013-07-10;修回日期:2013-07-20

作者简介:金春霞(1979―),女,河南郑州人,黄河科技学院传统武术文化研究所副教授,主要从事传统武术理论与教学方向研究。

基金项目:河南省民办教学协会课题成果Hmx20110023

练习中国武术,体验中国武术文化,是一个培养中华民族精神的过程。河南省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发源地之一,在河南高校推广、普及优秀的河南地方传统武术具有深远的意义。近年来,黄河科技学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公共体育课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日渐多样化。在此背景之下,黄河科技学院公共体育课武术教学引入了河南省地方传统武术――苌家拳,对河南省地方传统武术在大学校园推广进行了大胆尝试。

当前,在校大学生由于对河南地方传统武术的认知甚少,对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意识日益淡漠。本文对黄河科技学院公共体育课开展的河南省传统武术――苌家拳进行实践探索,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深入剖析黄河科技学院在推广苌家拳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为河南地方传统武术在高校的推广提供有益参考。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相关的专业网站、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书籍等搜集整理,查阅了河南省普通高校的武术教学现状、传统武术的发展现状、河南省地方传统武术发展现状等相关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专家访谈法

为了了解在河南省高校推广地方传统武术教学的可行性,走访相关武术学者、教学专家等,以使本研究更具有针对性。

1􀆰3数理统计法

对研究中所搜集到的数据运用Excel进行统计处理,并对数据结果展开分析、讨论,得出本教学推广的结论。

1􀆰4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设计了学生调查问卷。聘请6位专家对问卷的效度进行检验,并依据专家提出的建议,对调查问卷进行了修改完善。发放调查问卷共计130份,共回收120份,回收率为92􀆰31%。有效问卷120份,有效率100%。

2结果与分析

2􀆰1黄河科技学院推广苌家拳的目的和意义

苌家拳,又称苌门拳、苌家锤,由清朝乾隆年间原汜水县苌乃周先生所创。苌家拳以正大淳厚的功力、奇幻莫测的技击打法、独有的形神风格套路而自成体系,独树一帜。苌氏武功内练注重于养气、行气、聚气、发气的柔练刚发之过程。苌氏众多拳法与兵器系列形成了它独有的风格特色,它集养生、健体与技击实战的双重效果于一体,独立一派。其创始人苌乃周收徒众多,苌家拳传播迅速,名手辈出,传播范围十分广泛,成为与少林、太极并重的河南三大拳派〔1〕之一。

河南省作为苌家拳的发源地,在河南省普通高校推广普及河南地方优秀传统武术拳种具有深刻的意义。黄河科技学院自开设公共体育课程以来,武术课教学主要以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散打、初级长拳三路、初级剑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学生对河南省传统拳种的知识和技术了解甚少,学习传统武术文化的意识日益淡漠,传统武术正逐渐失去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本着大学生作为文化知识的主要传播者,应该成为继承和弘扬传统武术的推动者和传承人初衷,同时充分利用学校优势教育资源,使学生练习中国武术,体验中国武术文化,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目的,黄河科技学院把地方拳种苌家拳纳入黄河科技学院公共体育课教学之中。

2􀆰2黄河科技学院推广苌家拳的情况分析

2􀆰2􀆰1人才引进

体育教师武术基础薄弱是高校传统武术教学的一大障碍,缺少传统武术传播者是传统武术在高校推广面临的最大问题〔2〕。为了加强黄河科技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的特色,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1年邀请苌氏武技第八代传人刘义明来校担任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主修课程,主要教授苌家拳。2012年初,公共体育部将苌家拳引入公共体育课程之中,在进一步探索公共体育教学特色的同时,加强高校推广和传承苌家拳。

2􀆰2􀆰2课程设置

黄河科技学院公共体育课自推出《自卫防身术》课程以来,深受广大学生的认同,在公共体育课选课人数方面一直处于前列。黄河科技学院2011级普招本科新生共5315人,选择《自身防卫术》的323人,占6􀆰02%。

传统武术技击功能为大家所公认,2012年初黄河科技学院公共体育教学班开始将陈氏太极拳、少林拳、苌家拳、心意六合拳四个河南省著名的地方传统武术项目融入《自卫防身术》,作为其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借此将苌家拳引入高校公共体育课课程设置,从而达到推广和传播这一河南省优秀地方拳种的目的。

2􀆰2􀆰3授课内容

在公共体育课教学实践中,苌家拳教师根据男女生体质、性别等的差异,并结合苌家拳特点安排教学内容。男同学注重技击实战内容,把《苌氏武技》二十四大战拳套路演示的猛招式变化奇巧,内容丰富,气势宏大,删除高难度动作,简化为十八式,套路演练时间为1分钟,既符合国家武术比赛规则,又使学生容易掌握。女学生大都喜爱自己有一个苗条的身材,则以《苌氏武技》的《中气》为拳学理论根基,吸取双蛇掌和八卦银凤掌之精华提炼、创编成“凤之武”。它既是以柔化刚的技击术,又是武艺,其形姿优美而酷似舞蹈,动姿旋腰拧胯,轻柔飘逸,技法神奇,显示少女的天生丽姿。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从表1可以看出,对教学内容的难易及实用程度的评价,得到了94%学生的肯定;只有6%的学生由于原来基础较差,还不能适应苌家拳运动的特点,需要继续努力提高。

2􀆰2􀆰4授课方式

苌家拳授课除采用一般的课内学习与课外练习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训练与套路演练相结合等教学方式外,还采用个人思维练习与表演相结合、武术快摔与技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保证课堂教学、练习质量,提高教学、指导效率,除专业教师授课外,在公共体育课苌家拳课堂授课中还选用了具备一定苌家拳基础且均取得过优异比赛成绩的武术系学生对公体学生进行指导,这些学生有一年以上苌家拳练习经历,较系统地掌握了苌家拳理论和技术,具备基础的教学能力。通过这种传、帮、带的授课形式,提高了苌家拳的课堂教学质量。表2显示,学生非常认可教师在苌家拳课堂上的授课方式,认为教师教学方式适合学生,教师和学生交流相处得好,老师上课认真负责,课程轻松易懂等。

2􀆰2􀆰5考核模式

大学体育课中很多学生都是被动学习的,为了修学分上课的学生不在少数。教师为鼓励学生积极学习苌家拳,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公共体育课苌家拳的考核中,采用现场表演评分加平时成绩的考核等进行评定。

现场评分环节评委由黄河科技学院武术系学生担任,这样的考核方式一方面执行了学校教考分离的政策,另一方面为武术系学生提供裁判实践机会,更重要的是让公共体育课学习苌家拳的学生对武术考核有一个直观认识,亲身体验。在平时成绩中除课堂练习出勤率外,凡是每周六参加苌家拳教师义务指导训练的学生,每到一次加1分,这样无形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通过学生对自身学习苌家拳情况的评价和学生考试成绩统计表看出,2011-2012第二学期公共体育课苌家拳教学效果值得肯定(见表3、表4)。

2􀆰3黄河科技学院在推广苌家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3􀆰1传统拳师聘任与高校规章制度相悖

高校目前的武术教师大都是体育院校毕业的,虽然专修武术,但在学校学习的大都是普及性的武术套路,真正由传统拳师亲身传授的很少,其所接受的教育和传授知识、技艺与传统武术的方式有很大的区别,更缺乏对传统武术套路的身体练习和理论研究。而传统技艺的武术拳师却没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无职称、无学历,这样的“三无”人员要进入普通高等学校任教困难重重,与高校当前用人的规章制度即高职称、高学历的实际完全不符。由此造成在高校推广、传承传统武术方面人才的短缺。

2􀆰3􀆰2授课内容难以确定

通过对苌家拳的合理分解及一个学期的教学,练习苌家拳的学生对苌家拳有了一定的了解。然而河南省传统武术种类繁多,仅河南省挖掘整理的拳械就有40种,单项拳械85种,共125种,套路5181套,其中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省级19项〔3〕。如何选择授课项目?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如何提高学生习练积极性?如何通过授课内容让学生建立正确的传统武术观?这些都是我们要考虑和平衡的问题。

2􀆰3􀆰3学时限制

高校一般公共体育选修课是以普及、推广为目标,因此选修学时有限,要考虑到期末考核、运动会、节假日、风雨天等因素,实际教学、练习时间不到30学时。而传统武术的学习又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要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传统武术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理解传统武术的精髓,其难度可想而知。通过一个学期的苌家拳教学推广,习练学生对苌家拳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学生也有了继续练习苌家拳的欲望。但是由于学时限制,如何让对该项传统武术产生兴趣的学生有继续学练的机会,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

2􀆰3􀆰4学生认识不足

河南地方传统武术拳种众多,虽然政府部门重视此方面的研究,但现实基层状况不容乐观〔4〕。传承落后于发展,流失速度快于传承速度,武术整体在萎缩,尤其是一些有名的老拳师相继离世,致使一些拳种的后备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个别拳种已经到了失传的状况。传统武术也在现代竞技体育的冲击下走向衰落,导致民众对其认知较少。从表5对习练苌家拳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对河南地方传统武术稍有了解的只有10%,而且,了解的内容仅限于太极拳和少林拳。

2􀆰4苌家拳推广案例给河南省普通高校推广地方传统武术的启示

2􀆰4􀆰1制定灵活的传统武术师资聘用制度

河南有40多个传统武术拳种,其中6个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另有13个河南省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这19个项目,都有明确的传承人,聘任传承人到高校任教是继承和传承传统武术的最重要的举措。通过制定灵活的高校师资聘用制度解决河南省高校地方传统武术教学方面人才的匮乏问题。

2􀆰4􀆰2合理选编传统武术的教学内容

河南省地方传统武术课程内容由拳种传承人商定,在保留传统武术特点的基础上,删减高难度动作,简化套路内容,让学生更好入门,产生兴趣,是地方传统武术在高校开展的重要保证。

表6显示,在习练苌家拳的学生中,认为练习苌家拳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娱乐观赏和文化传承的作用,频次分别占92%、36%、40%和62%,表明学生对练习苌家拳健身作用最为认可,对其文化传承功能的认识居第二位,由此可以看出老师在课堂中强调过,学生有一定的认同感。防身自卫的频率最低,仅占36%,由此看出教师欠缺对苌家拳防身技击讲解。把地方有知名度的武术家请到学校来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在保持武术原有特色不变的情况下,整理出既适合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需求又利于学生接受,又有锻炼价值和实用价值的武术练习套路。

2􀆰4􀆰3适当增加地方传统武术学时

高校公共体育课一般设置大一、大二两学年四个学期,每学期34学时,共计136学时,课程教学内容一般分为普修和选修两个部分。传统武术功夫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就的,适当地增加课堂的学时数,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解传统武术的学习方法,形成较正确的动作定型和理论认识,从而产生终身学习的兴趣,达到高校公共体育课堂传统武术教学的最终目标。可以增加专项选修教学课时,并且允许学生重复选择,为学生提高专项技术水平提供时间保障。

2􀆰4􀆰4增加学生对地方传统武术的认知途径

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宣传地方传统武术,让学生对其进行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吸引学生习练。通过地方传统武术老师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团结一批以传承弘扬传统武术和中国文化为理想的学生。习练的学生可能来自于不同的专业,毕业之后或者从事传统武术的教学,或者从事不同行业的工作,所展现的武术习练水平会影响本行业更多的人来关注地方传统武术。

2􀆰4􀆰5增设各类地方传统武术比赛的机会

河南地域宽广,传统武术具有很强的地域特点,依托地方高校,传承地方传统武术,无疑是高校体育和传统武术的双赢体现。地方高校首选地方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进行继承和传承,而后,延伸至市级的非遗项目,分批分次逐步学习。在河南省大学生武术比赛中,增设传统武术项目,也是传播河南省地方传统武术的重要举措。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河南省作为苌家拳的发源地,在河南省普通高校推广普及优秀的河南地方优秀传统武术拳种具有深刻的意义。黄河科技学院公共体育课本着传承地方传统武术,增强学生体质,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目的,将地方拳种苌家拳纳入黄河科技学院公共体育课教学之中。黄河科技学院在推广地方传统武术――苌家拳过程中在人才引进、课程设置、授课内容、授课方式、考核模式等方面探索、积累了一定的有益经验。黄河科技学院在推广地方传统武术――苌家拳过程中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传统拳师聘任与高校规章制度相悖、传统武术授课内容难以确定、学时限制、学生对传统武术认识不足等方面的问题

3􀆰2建议

针对高校地方传统武术师资缺乏的现状,制定灵活的传统武术师资聘用制度,满足教学需要。根据不同地方传统武术拳种特点,合理选编既利于学生掌握,又利于推广地方传统武术的教学内容。在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中,适当增加地方传统武术学时,为推广地方传统武术提供时间保障。增加学生对地方传统武术的认知途径,为推广地方传统武术奠定人群基础。增设各类地方传统武术比赛的机会,为推广地方传统武术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张云飞􀆰苌家拳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0,6􀆰

〔2〕祁燕􀆰新疆高校开展地方传统武术教学探讨〔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7,15(3):93-95􀆰

篇6

论文摘要:武术作为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传承文化的作用,更具有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类审美情趣之功能。在科技的发展和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传统武术的美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与现代快节奏的生活现状相比,传统武术对于创造和谐社会、缓解人们心理压力,以及在培养人审美情趣等方面的作用越显重要,形成对现代生活完美的补充,可是,对于传统武术美的定位和评价,目前尚未有一个系统的理论。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结合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从传统美学的视角对传统武术美进行再认识,旨在为揭示传统武术美提供一点借鉴。

传统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现代竞技体育相比较,传统武术有着现代体育无法替代的作用,与现代快节奏的生活现状同时存在,无疑会给人们在心理是得到一种放松和喜悦,让人们找到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在大自然中体会自身存在的价值,在大自然中感受哪种“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自由境界,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切身感悟。那么,传统武术的美到底在哪里?我们又如何去定位和审视这种美?我们都知道,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研究传统武术的美就必须从传统美学的视角去寻找它的蛛丝马迹。

1对传统武术“美”本质的定位

中国美学,大体上可以分为占典美学形态与现代美学形态。传统美学就是古典形态的中国美学,是完全不同于西方美学的一种美学概念[lj。西方美学更多地是探讨美是什么,中国传统美学则探讨美在哪里,抛开西方美学思想,中国传统美学认为;“美在意象,美在感悟”。是一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人生真谛的感悟。武术产生于原始社会,是人类与自然长期斗争的结晶,我们知道,在文字和语言贫痔的原始社会里,如何表达人与自然和谐的状态?如何体现人类对自然界改造的能力?显然,语言与文字是无法达到最好的效果,这时候,人类就采用“手舞足蹈”的原始方式来传达他们与野兽搏斗的方法和技巧,展现他们骄傲的战绩,抒发着他们力图战胜自然的内心世界,正所谓:“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这就为武术的原始萌芽奠定了基础。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升,武术作为最原始的传达人类内心情感的方式就随之产生了。武术产生之初,主要是用于原始的抒情,欢庆,以及祭祀和图腾崇拜等活动。那么,武术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功能呢?我们知道,在原始社会的祭祀和图腾仪式上,一切病魔,丑恶的东西是被彻底地排除在外面,他们向上天传达的是世间最美好的愿望,以此来求得上天的保佑和施舍,体现出原始自然和谐统一的状态。武术作为原始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最大程度上反映了原始人的心理,因为在原始人的内心中,通过武练,不但给人们带来了健康,而且,能够给人们带来丰厚的物质利益;同时,通过武练还能给他人以美的享受,让人类体会到自然之美。当所有的这些都被赋予到武术之中,就形成了武术有大美而不言的切身体验。可见,在原始人的心理,武术成为正义的象征,成为美的化身,是传达上天旨意的使者。

武术美的本体实质在于“意象”,“象”既是意象之本,也是美之本,无象则无美。传统武术美表现为“意象”的产生及向境界的升华。可以认为,“意象”是传统武术美的本体,无象,则传统武术的美也就不存在对于“象”外显,武术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认识,即传统武术的“四美”:形美,神美,德美,道美。在整体统一的状态下,形成r“象中有四美,四美中又各有其象”的完美体悟。习武之人由“形”之外练,到“神”之内养,进而到“德”之内修,最后到“道”之升华,是一个完整的修炼过程,这个过程与传统美学对于美的层次划分是一致的。传统美学对于美的认识发展经历了由“象”——“意象”——“意境”——“境界”四个阶段。“境界”既是“道”,对“道”的追求永无止境,因此,武术修炼的境界也一定是“只有更高,没有最高”。传统武术之美,是无法用语言能够准确地表述,武术的美实质上是人们对于武术现象的一种内心感悟,这种美能让人由此及彼,由浅人深,由有限到无限,由个别到一般,由现实到理想,由情理到哲理引出诸多的联想与想象.产生“象外之象”、“味外之旨”,这种“有”与“无”的统一也正是道家追求的“道”。由此可见,传统武术美的本质在“意象”,“象”怎么可味?因为“象”中有“道”;“道”怎么可观?因为“道”在象中。“道”是最高的真,最高的善,最高的美,是中国人对对传统武术最高境界美的追求和体悟——美在心中.美在感悟。

2对传统武术“美”体验的定位

武术有四美:“形美”为传统武术美的第一重境界,所谓“外练筋骨皮”;“神美”为第二重境界,所谓“内炼精气神”;“德美”为第三重境界,所谓“尚武崇德,以德服人”;“道美”为第四重境界,所谓“以术求道”,“道”正是中国武术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文化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武术这四美,实际上是“同质异构”现象,这里所说的“质”实质上就是“味”,是中国古典美学对于美的体验论系统。传统武术带给人以无限美的感受,无论是观众,还是裁判的心理,对于传统武术所展现出来的美更多地是感觉到一种“味道”,这种“味”不只是视觉上的刺激,而更多的是用心去品尝,从而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沉醉在传统武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状态之中。因此,对于传统武术美的感受,只有用心去品味才能真正地发现武术的美,单靠视觉这种“主客两分”的认识是不能够全面地把握传统武术美的内涵,不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审美心理。其次,“味”与“视”相比更具有“天人合一”的传统审美意义。“视”的前提,是主客保持一定距离,这样便于主体观察。“视”的优点是把握的材料清晰,相对较为全面,但是,“视”通常被看做认识的主要感觉传统的审美心理的高峰体验是“物我两忘”。“物我两忘”,是精神上的,这个忘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忘掉,它揭示审美的颠峰状态,主体那种“神与物游”的高度自由。而“味”正是这一状态的表现,“味”的前提,则必须是主体与客体相接触,它对对象的把握也许不全面,也不清楚,但是更细腻,更微妙。这种把握主要是一种体验。因此,在传统武术中,“味”更多的是用于对传统武术美的把握,这种把握又必须是用心去品味,用心去感悟,只有达到这一境界,刘一于传统武术的美的体验才是最真实的。

3对传统武术“美”的品评

3. 1对于武术形美的品评

形美一外练筋骨皮,武术之“形美”是武术运动美的外在表现形式,是通过视觉形式唤起人们的美感。对于“形美” 的评价.不能够只着眼于武术外在的表现形式,应该站在“和谐统一”的高度上对其进行整体的定位。武术之形美是通过形象性的直观方式来展现出的一种和谐和道德精神的美。例如:长拳中的“十二型”、象形拳、太极拳、八卦掌等等,它们的外在动作素材无一不是来自于大自然,来自于自然对于人类的无私奉献,武术就是通过外在的形来展现自然的力量。这充分地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反映出了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其次,对于许多通过人类劳动而创造出来的武术器材,无论它们的形状如何,都只能被看作是自然人体的一种有机延伸,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完全融合。因此,对于武术形美的审视就必须透过外在的形,寻找到武术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本质,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形美,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得到那种“得其意而忘其形”美自由境界,才会对“不射之射”超越状态的深刻理解。笔者认为,武术所追求形美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形体美来达到一种与自然的统一与和谐,通过形体的训练和运动展现自然的力量和自然的魅力。正如太极运动,人的境界完全融人自然,心中无我,我就是自然,达到了这种境界,把自己完全融人到自然当中,才能真正地发现自然之美,这时候,人们自身不足已经被自然之美完全地融合了,武术运动正是通过尽善尽美的外形去追求自然之美。

3. 2对于武术神美的品评

神美—内练精气神,武术之“神美”主要表现在精神,以及运动的节奏上。对于“神美”的评价,要从中国传统美学中寻找它根源,同时,还必须站在传统文化的高度对其进行定位与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从本质上区别武术与其他体育项目。武术之“神美”与西方体育所表现出来的神美有所不同,虽然都是与各自民族文化、民族习俗紧密相连,但是,两种文化对于美的认识和态度是不同的。西方文化从“有”出发,以求“真”为目的;而中国美学本体是“道”,以体“道”为目的。因此,武术之“神美”是对几千年来民族精神的总结,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提炼,是一种同自然无为的“道”合为一体,超越人生的利害得失,在精神上不为任何外物所奴役的绝对自由境界,是人们心理活动外在表现,对于武术神美的评价,同样要站在整体统一的高度上,除了要看习武者的精、气、神,还要对他们的人格魅力有一个衡量,这样,武术之神美才能被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上,对于武术神美的审视才能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武术之神美是实现武术“意境美”的纽带,是体“道”阶段,没有这个阶段的苦修、苦练是很体会到意境美的自由。同样,我们要以武术那种最高境界的美来指导武术“神美”的发展方向,不能把武术“神美”看作是武术美的本质加以大肆鼓吹,给武术之神美添加本不该有的神秘色彩。

3. 3对于德美的品评

德美—尚武崇德,以德服人。武以德立,武术从一开始就将自己与道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正因如此,在武术蔚为大观的同时,武德也自成系统。武德不仅是约束习武者的规范,更是武者对社会的承诺,基于此,武术始终在其技击的身影背后有着一副儒雅的面孔。这也使得武德之美超越了武术自身,而成为武术的灵魂。所谓武德就是指习武学艺之人所应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要求,也就是习武者的道德。对于德美的审视必须从习武者平常的礼节、人品、作风和习武的学风等方面加以整体评述。如:服从国家,注重节气,秉公仗义,不畏,遵守公德,做文明公民,而且要以高尚的理想情操要求和约束自已,不以势欺人,不以艺压人,舍己为人等。道德之美为最美。中华自古即以礼治国,当代则提出以德治国,可见,道德是文明古国千百年来的不懈追求。武术之“德美”始终贯穿在“形美”、“神美”、的各个阶段中,可以说“德美”是习武者的外练、内修过程,是习武者自身素质的提升过程,是实现武术“最高境界美”的桥梁和心脏,是实现武术最高境界美的必要条件。我们要以追求武术最高境界美为目的,进一步规范武术之“德美”的内容,修炼的方法,以及对武德的客观评价体系,真正地使武德的修炼成为追求武术“最高境界美”的一个重要核心组成。

3. 4对于武术道美品评

道美—“以术求道”,“天人合一”。“道”既是“意境”。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同样,武术的“道美”用语言是不能准确来描绘。“大道无形”,道美的实质与庄子美学思想中的“大美”是一致的,是人们对于美感悟到的一种“境界”,“道美”实质上是美的升华,是人们在对美的追求和塑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美的体悟,而这样的感悟是最真实的,而又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是对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是传统美学的核心内容,意境美不仅来源于运动的本身,来源于自然规律,更为重要的是来源于人们自身精神的感悟。中国古典美学历来强调审美对象在伦理道德上的感染作用,始终高奏着美、善统一的根本性主题。“形美感目,意美感心”,意即意境,而意境美是含蓄的,需要人们用心感悟方能体认。故此,武术的艺术本质及价值不仅仅体现为技术上的熟练,而且体现在武术表演者的身心不断处于新的体验之中,使习练者在演练过程中产生无尽的意境美。武术是一个动态的存在,正是感悟,使一代一代武者对武术产生新的见解,从而对武术美的认识取得新的突破;也正是在这感悟之间,武术才会成就今天的辉煌。感悟之美在吸引一代一代的习练者投身其中而欣然自乐的同时,又成为武术美发展的终极内核。综上所述,武术意境美是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不同的人对于武术有不同的感悟,在他们内心感悟出的武术美必然有所不同,对于武术意境美的评价也只能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境界,追求更美,没有最美。

篇7

关键词: 菏泽市省级规范化学校 武术开展现状 太极拳

1.引言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开设武术课能够培养学生较强的逻辑思维、顽强的意志品质,陶冶情操,锻炼健康的体魄,树立健康的审美观,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我们对山东省菏泽市省级规范化学校的武术开展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全面了解菏泽市省级规范化学校武术推广状况,总结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对策,同时为我国中小学武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菏泽市14所省级规范化学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山东省中小学武术教学大纲、教材和中学武术教学方面的书籍、论文和有关文件,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

2.2.2问卷调查法

2.2.3专家访谈法

根据研究内容和任务,针对一些问题访问了学校的有关专家,并且对有关武术推广方面的诸多问题进行了讨论。

3.结果与分析

3.1菏泽市14所省级规范化学校武术开展现状。

3.1.1太极拳在课程设置中的现状

现在已开设武术课的中学中,80%所传授的内容单一和陈旧,有的内容是几十年不变的“老三样”(初级拳、初级剑和简化太极拳),还有的是少年拳、初级长拳等类似的套路运动,既难学又难练。

3.1.2菏泽市14所省级规范化学校太极拳设置情况

根据表1和表2可看出:有62%的学生在课堂当中没上过太极拳,有38%的学生上过太极拳课,这说明教育大纲中虽然对武术课有明确规定,但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性来说课时开展得相对较少。

3.2菏泽市省级规范化学校课外活动、社团活动中太极拳开展情况。

在武术社团活动中有75.8%的学生选择棍,有50.8%的学生选择刀剑,有25.8%的学生选择对练,有15.9%的学生选择少年拳,有24.2%的学生选择太极拳,有25.8%的学生选择基本功,有9.1%的学生选择长拳。由表3可看出选择太极拳的比例较少,在太极拳的指导方面指导人员应该制定有效措施提高对太极拳的兴趣。

3.3太极拳在省级规范化学校开展存在的问题。

3.3.1在师资队伍方面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太极拳推广受到制约主要是由于学校领导对武术课不够重视,教师在进行上课时的态度决定的,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没有明确。其次,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仍会出现挤占体育课的现象。特别从表4中看出师资的缺乏,和从事武术的教师相对比例较少,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武术在中小学的开展及发展。

3.3.2学生对太极拳运动的认知存在的问题

从表5可知学生对太极拳课不满意的程度。选择太极拳教学没有兴趣的有34人,占25.8%。教学内容应宽泛、丰富些,重在打基础,避免太过笼统,应重在体验,突出武术锻炼。选择手段内容不新颖的有102人,占77.3%。教师言传身教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在于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发挥,将直接影响到武术教学效果的优劣。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体现于能否充分发挥学生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选择场地不好的有46人,占34.8%;选择班级数少,活动太少的有49人,占37.1%。这是一个较重要的问题,应该尽量满足学生参加运动的硬件需要。学生不满意的面比较广,应当作为重点研究,使得太极拳能够在中学更稳健地得到推广与发展。

3.3.3学校开展太极拳运动在激励机制上存在的问题

太极拳在教学中缺乏激励机制,段位制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兴趣。段位制制度对中学武术教育的促进段位制技术与中学武术教学内容相接轨,打通了学校武术与社会武术之间的壁垒,有助于加快中学武术教育的社会化进程。由于段位制技术的统一性,社会上获得武术段位指导资格的人员可到学校进行技术指导,学生也可到校外参加段位制技术培训,缓解中学武术师资匮乏的问题。

武术段位制的晋级、晋级为中学生的武术学习与锻炼明确了目标,有助于提高学生习武的兴趣,促进学生逐步由习练课堂武术,进入可与武术锻炼行列。在学生通过段位考试后,授予相应的段位等级证书、徽饰和服装,能激发学生的习武热情和自豪感。在武术段位制的引导下,学生逐步提高武术技能,潜移默化地接受武德情操和武术礼仪规范教育,达到传承武术文化,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目的。中学生在掌握一定的段位技术和武术理论知识后,可参加中国武术协会或本地区域性、专业性考评机构组织的武术段位制考试。各级教育、体育管理部门和各地中学所举办的武术段位制比赛交流活动,为获得武术段位的学生提供了交流的平台。武术段位制相关活动的举办,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技术与理论知识水平的提高,还能丰富课余武术活动。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菏泽市省级规范化学校太极拳推广的现状不容乐观,学校软件还不十分充足,领导缺乏对太极拳的认识。师资力量不均衡,传统武术师资培训活动较少,传统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多为青年教师,这部分教师一般缺少教学经验;而富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反而对传统武术很陌生。这种现象极大地影响了传统武术与学科整合的步伐。教学方式单一,内容陈旧,使学生的积极性大大降低,成为阻碍太极拳在中小学发展的消极因素,不能正确起到普及武术的作用。

4.2建议。

太极拳作为优秀传统武术文化的代表性文化,为了提高学生对太极拳的兴趣,以及有效拓宽太极拳的传承渠道,教育主管部门和有关学校可以在学校班级之间举行太极拳的一些活动与比赛;实施武术段位制的形式进行段位制等级划分;在高考中,可单独进行太极拳考试并在高考中进行加分等有效措施。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太极拳的兴趣,充分了解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使其得到有效传承。

参考文献:

[1]白文飞.浅谈激励性语言的功能[J].中国学校体育,2008,(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1-43.

篇8

本文两位作者,黄巍是中国政法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杜田就职于Oracle中国研究院,2009年进入清华大学修读软件工程硕士学位。在这两位读“大书”的读书人眼中,武术家秦庆丰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且听二人分而述之。

黄巍:侠之大者

我与秦庆丰老师相识、相知,是从清华大学武术文化大讲堂上,秦老师那深刻、广博、经典的武术演讲后开始的。两年有余,追随秦老师习武,感触颇深。

对秦老师治学,最深的印象是严谨。他要求我们习武“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他说“武术的本源与核心是‘技击’,离开这一点就会脱离武术的真实与内涵”,“虚华不实失其源,攻防无术失其根,动静不当失其真”,这些话令我服膺之至。秦老师深知,对于武术文化来说,“篡改”实在比“消灭”来得更可怕。因而不管外而的世界多么喧嚣,多么浮躁,他都始终耐得住寂寞,严守传统武术文化的精神和本真。

“武术文化”,是要在一招一式的技击实践中去体会、理解的学问。通过秦老师对武术实战中每一动作的辅导和阱解,我知道了什么是“差之毫厘廖以千里”;知道了“阴阳”、“虚实”、“开合”,这许多曾经遥远和抽象的概念,其实与人的身心本是相合相应的,它们就存在于我们的身心之中。秦老师引领我们切身沉潜进去,体会到了先祖圣贤的智慧,看到了传统拳械中,占人的用意与真实。

秦老师的教学,简洁、深刻、理性。譬如讲解“滚手”,秦老师就概括为“以圆击直”,就是“把直线方向上的力,转化到圆周的切线上,以达到劲力的互换”。这让我们顿时豁然开朗。老师的讲解,不仅让我们懂得了一个具体的技术,更使我们认识到,传统武术文化其实是非常契合科学原理的,是完全能够和现代科学文化进行平等对活的。这一点开悟,我想对于自己今后的研武之路,将会非常有意义。

秦老师武学造诣的“深”与“透”,令我深深敬服。记得有一次,秦老师到清华大学为我们作一场有关中同武术文化的理沦讲座。开始前他问我们一个问题,汉字里的“武”是什么意思。大家都不假思索地笞道:“止戈为武”、“武字说的是要和平共处的智慧”等等。一直就这么听说,一些书中也这么讲,没想到秦老师却否定了我们的回答。他说,武字可不是什么“止戈为武”,那是后人的望文生义。武字从最古老的甲骨文、金文考证,其本义是士兵扛着戈玄征战,去保家卫国。“以武平定天下”,这才是“武”字的历史真实!一席话说得我们这些大学生十分感佩。

秦老师读书如痴,家中最多的是书。他对武术之外的多门学科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我们这些学生谈起各自的专业时,老师对于这些学科知识的熟稔,常常令我等又惊讶又佩服。有一回训练结束,秦老师和我们聊起了美学的话题,其中对清华一位知名教授的人格与画作赞叹有加。接着他推荐我们有时间多读一些如《美学散步》、《意境》等书籍,如有机会一定要去现场看看东、西方著名艺术家的绘画、雕塑展览。别怕看不懂,就先从和自己相契的某一件作品入手,要用心去揣摩其中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独妙的创作语言,逐步提升自己的艺术和文化修养。

秦老师酷爱绘画、诗词、书法和摄影艺术,这点最让我们好奇,感觉跟我们平常印象中的武术老师不大一样。秦老师给我们道出了其中原委,他说:一切学识、兴趣、爱好,看似无心,实则与中国武术文化都有联系。例如:研究美学可以帮助理解传统武术带给人们的健康和审美体验;研究解剖学可以帮助认识人体神经、内脏、肌肉、骨骼的机理与相对运动关系;研究运动力学可以帮助理解身体姿态在技击过程中的科学合理运用与最佳位置;研究物理则能帮助认识武术动作中蕴含的丰富的力学原理(如重心平衡、几何杠杆原理等);研究中医学更是能增加对武术内功修炼,促进人体健康长寿的正确认识;研究书法艺术及诗词歌赋,可以帮助我们真实地读懂用好中国历史、语言和文字,在与古人对话交流中,可以有效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艺术能力以及语言、文字的运用水平;研究兵、史学可以帮助我们清醒地尊重传统武学的真实与发展等等。正是以这种博大的胸襟和开阔的眼界,秦老师对各门学科兼收并蓄,逐步形成了自己对传统武术独特而深刻的认识。

篇9

摘 要 中华泱泱大国,有着上下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及文化遗产,中华武术更是博大精深。作为中国武术众多流派中的一种――苌家拳,是中国内家拳的杰出代表之一。其博大精深的理论功法,拳械套路具有极高技击和养生价值,不仅得到了武术界人士的高度评价,还受到世人的推崇。它的发展对我国武术事业乃至整个传统文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中华武术被世人推崇,赋予它很高的品位,被誉为中国的“国宝”和“国粹”。而苌家拳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得到了国家的保护和政府的支持。

关键词 苌家拳 遗产 推崇 价值

一、前言

苌氏武技,简称苌家拳。是河南三大名拳之一(少林拳,陈式太极拳,苌氏武技),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其创始人苌乃周,出生在河南省荥阳汜水县的书香世家,对武术也颇为喜欢,得师傅虎牢张八的深传,后又向洛阳武术名家阎圣道学习少林拳技,武功大大提高,又经四川峨眉派大师梁道人上门指点和传授,精研各派武功,推陈出新,大胆创造,把气功运用到拳术之中,从而创立了形气合一的苌氏武技。

二、苌氏武技的内容和分类

苌氏武技的创始人苌乃周,创著了《中气论》、《武备摘要》。《中气论》是苌氏武技的核心力量,是苌氏武技拳术和器械功夫的纲领,《刚柔相济论》、《养气论》等武术理论,是武林人士称为武术之宝。

苌氏武技有一套完整而独特的功法,根据现存的内容,按照类别的性质和运动形式将其分为桩功功法和套路两大类。桩功功法包括文修和武练两种,其中“文修”功桩有:乾坤桩、斜行桩、云手桩等三种;“武练”桩功有:十字推手功、单鞭功、斜行功和闪手功等四种功法。拳法套路有:二十四大战拳,二十四式气拳,二十四字功力拳,小洪拳等。兵器套路三十六枪,苌氏双剑、单剑,双锏等稀绝兵器。徒手散战技法包括:桩功,发力训练,活步单势技法,三势连环,攻防打法技巧,闪战快摔技法训练等。

三、苌氏武技的技法特色

其中二十四拳系若是资质高、用功勤,大成通明之后都是极其厉害的。散打是以踢、打、摔、拿四大技法为主要进攻手段。另外,还有防守、步法等技术。

苌氏武功注重于养气,行气,聚气,发气的柔练刚发之过程,苌氏武技的功法多样,独具风格,集养身、健体与技击实战于一体,且拳谱每式配有秧歌与诗各一首,阐述拳法要点及技击变化,以供习武之余,品味诗情画意,其乐无穷。苌式武技犹如一颗灿烂的明珠熠熠生辉,实为中华武术瑰宝。

四、苌氏武技的价值

苌家拳除了具有传统武术的共性价值外,还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具体包括:丰富的理论价值;技击与审美价值;独特的文化娱乐价值;养生与保健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创新价值;改善身心健康的价值。

五、苌氏武技取得的成就

本文研究苌家拳发展现状及对策对我们社会发展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刘义明,河南苌氏武技第八代继承人,深得苌氏武功秘传。从1981年出山教学传授武功至今,参加全国性比赛及国际交流比赛、省级、市级比赛获奖无数。他用心挖整苌式武技精艺,多年来为苌氏武技的发展和传播做出重大贡献。

刘义明老师所获成果:1986年全国传统武术徐州比赛中荣获金狮奖。1995年全国武术交流大会杭州比赛中,苌氏武技代表队、师徒6人全部荣获一等奖二等奖,三个金牌三个银牌。在省级比赛中:均荣获优秀奖、二等奖、团体第一名称号。在郑州国际武术节比赛中,从第一届比赛、省武术处特选队员,刘义明荣获双项二等奖。1999年郑州工人运动会武术比赛中,刘义明荣获成年组第一名。2003年带领郑州苌氏武技代表队,兼运动员共7人参赛辽宁阜新全国传统武术交流大赛,全队共荣获银牌12块,铜牌4块的优异成绩等等获奖成果。

武术宣传交流方面:1984年参加省武术“挖整录像”,1985年以苌家拳代表人身份参加苌家拳专辑录像、选入全国挖整文库之中。1991年特邀参加中国武术院《武术世界》名拳掠影中苌氏武技专辑录像已发行。1999年底带领弟子参加《武术博览》大型系列武术片设置已在美国发行。2002年以刘义明主讲教学光碟《苌氏武技》系列20碟由俏佳人文化传播公司向全国各地总经销2003年出版发行。

国际宣传交流方面:1993年日本著名武术家松田隆智专项采访,并在日本武术杂志刊登了武术照片和文章。1993年参加河南省首届武术论文研讨会,《苌氏武技源流、功法与技击》荣获三等奖。2003年少林与太极杂志第一期封面刊登刘义明苌氏武技正宗传人彩照。苌氏武技古本全集刘义明编辑、与苌氏武技新版全集刘义明编著,二部巨著已完成,准备向国内外发行出版,等等。

他还将苌式武技传入高校,使这一古老的武学瑰宝焕发出新的生机。刘老师在苌氏武技研究和教学中,传统拳如何适应符合大学体育教学原则,专业与选修,重点培养与普及推广。三年中能学苌氏武技的专业学生,连续七次参加了全国及国际传统大赛、省大运会,荣获金奖五十多枚,银奖无数和荣获三次团体第一名的上好成绩,河南武术世界频道,全球功夫网与杂志,多次刊登了苌氏武技拳法,赛事,教学事迹。这一传统的内家功夫瑰宝闪出来应有的光芒。

参考文献:

[1] 刘义明.苌氏武技叨[J].少林与太极.1993(1):23-24.

[2] 陈增智,陈万里.苌家拳探源叨[J].少林与太极.2001(1):28-29.

[3] 汜水县志・卷八・人物上[M].

[4] 韩雪.苌氏武技的武学思想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1(06):1-2.

篇10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高级记者、

中国武术六段、

云南省电影电视评论学会常务

副会长、

云南省武术协会常务委员、

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昆明书法家协会会员。

“学识渊博、书法俊秀、武功卓绝、儒雅风流,这样的人好像只存在于金庸的武侠小说里。其实,现实生活中也大有人在。李跃云,就是这样一位书剑合一的儒雅人物。”

博学好书写春秋

“文章璀璨字生花,奋笔挥毫学百家,壮志献身红土地,承传碑帖艺无崖。”这是著名书法家杨向阳生前专门为李跃云题写的一首诗,诗中赞美了李跃云的文章、书法,同时也对他寄予了厚望。

李跃云自小酷爱读书,并喜爱绘画、书法。他从颜真卿、柳中元的楷书开始,踏上了一条习练书法的漫长路。后来,他又临习《石鼓文》、《曹全碑》、《史晨碑》,以及王羲之、赵孟烦、怀素等碑帖,兼习明清及当代著名书法家的碑帖及技法。并师从著名书法家杨向阳等名家学习用笔之法,大获裨益。

李跃云记忆力超强而又极有悟性,博闻强记,勤于思考,他崇尚那种“万物皆备于我”的修为,深信成功来自于厚积薄发。因此,长期以来对许多传统知识和技能进行锲而不舍的积淀,努力磨砺自己的德识才学,在传统知识的海洋中流连忘返,上下求索。

终于,他撰写的电影评论获得了全国影评大赛一等奖,他的书法作品获得了全国金奖,并为一些有识之士赞誉有加。

转益多师成一家

李跃云从小喜看《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武侠小说,又由于有缘结识了许多武术大师,因此与武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深得武术大师、著名太极拳螳螂拳名家张静和喜爱并得其真传,习内外家功夫及拳械,又得唐瑞林传劲虹硬气功,彭长春、吴祯祥传太阳神功及内功,沙国政及其弟子传通背拳及形意拳等,师从诸多著名武术名家,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与许多武林豪杰成为莫逆之交。

李跃云没有门户之见,只有中华武术真谛之诚,信守能者为师,爱师更爱真理。他从各家功法中吸取丰富营养,取各家之长,成一炉之精。如:张家之功,沙家之形,唐家之气,彭家之神,吴家之意……养身健体,妙不可言。并将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与武术互参,熔冶于一炉,渐渐形成自己颇具特色的武学体系。

李跃云首次参赛便获得首届中国传统武术节银奖(演练螳螂拳)。他所习练的太极拳,是传自清末民初北京著名的十大武术家之一、清末宫廷御林军教习人称大力恒的恒寿山(恒泰),张静和将108式太极拳改编为88式,李跃云又将之改编为48式,并在云南省第五届太极拳械锦标赛中荣获一等奖。此外,他还获得云南省第四届传统武术锦标赛形意拳一等奖、刀术一等奖等。

承传国术艺无涯

李跃云个子不高,外表儒雅,为人低调。陌生人除了从他那明亮灼人的眸子里感到不同外,几乎感觉不到练武人特有的孔武强悍。甚至许多人和他相处几十年,也只知他的文章、谦和,以及略显文弱,而不识其身怀绝技。一些武林高手和他推手败北后方才大惊。只有真正了解他的人才知他的国术修养有多深。

他的师傅张静和临终前,将小师弟托付给他,于是他代师授艺;他的师兄郑重其事地让儿子拜他为师;一位了解他的老总聘他到单位去教太极拳;来自加拿大的华裔,百忙中挤出时间跟他学习太极拳,回加拿大后带起了一班学生传授他教的恒式太极拳。

李跃云为人谦和,从不惹事生非。自己定下遇事以三让为原则。但却乐于真正的技艺切磋,许多同道中人正是在交流中相互引以为知己。

书中有剑剑有书

李跃云常说:真正懂书的,书中有剑,真正懂剑的,剑中有书。书剑本是合一不可分。真正的武术是很有文化性的,而优秀的书法作品也是很有武术的律动之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