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经营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25 13:14: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年度经营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年度经营计划

篇1

在对再起飞公司各部门辅导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一些部门对如何制定经营计划很感兴趣,而且理解的也比较到位,有一些部门则仍抱着观望、交功课的心态。

随着各部门提交年度计划截止日期一天天逼近,我愈发担心各部门能否及时提交,提交的质量能否达到要求的目标。

事实上,我的担心的事最终还是发生了。当我11月30日,发现只有2个部门向战略发展部提交了部门经营计划后,我就知道我最不想看到的,但也是很多快速成长型企业普遍会发生的事情,还是没能避免。我仔细看了2个部门提交的部门经营计划书,可谓喜忧参半,其中一个部门写得相当不错,无论从完整性上还是从逻辑性上都非常好。但另外一个部门写得只能用不堪入目来形容。

战略发展部李总安排人与各部门沟通工作进度后,了解到的情况比想象中更加严重,竟然有大概一半左右的部门仅仅刚开始写。虽然之前专门对各部门做了培训,但中间因为工作忙等原因,很多部门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推进或者推进的很慢。虽然每次战略发展部跟进时,各部门都一再回答“在推进”,但实际上很多部门仅仅希望“抱佛脚”应对。

我赶紧与战略发展部李总讨论对策,最终,我们建议董事长开会督促和强调一下此项工作。所以,12月1日,董事长紧急召开了由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年度经营计划工作回顾会,对每个部门当前的进度一一审核,对进度严重落后的部门提出了批评。让我深感意外的是,在这次会议上,有几个部门竟然对如何开展这个工作提出了很多疑问,就好像之前压根就不知道此事,也没有接受过培训和指导一样,这完全反映了有些部门交功课的心态。其实,制定经营计划是每个部门自己最应该关心的,很多企业和部门天天忙于救火,但从来不愿意多花一点时间做好计划。而且,更重要的是制定经营计划的过程,而不是最终向经营计划委员会提交一个报告,这说明有一些部门根本没有完全理解制定经营计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幸好发现及时,通过密集地参与和指导各部门经营计划制定会,虽有所延迟,但所有部门最终赶在12月9日完成了经营计划书。

年度经营计划质询会安排在12月12日举行。质询会的目的是对各中心的年度经营计划进行质询,提出修改意见,以确保各中心的经营目标有相当的高度且实际可行,并保证公司整体战略目标的达成。

质询会的参与人员包括总经理、各分管副总经理、部门总监、人力资源总监、财务总监。这里特别需要说明的,很多企业喜欢总经理单独与各个部门过计划,其实,这是极其错误的,企业运转不是靠各部门与总经理单点联系再转达,所有中高层共同过讨论各部门计划,有几个好处:

便于各部门了解其他部门的工作思路和计划,有利于站在公司全局思考问题;

了解各部门对本部门工作的要求,完善本部门计划;

对其他部门的计划提出建议;

对各部门需要协同的事项达成共识;

创造群策群力的团队和氛围。

在正式开始质询会前,我首先讲了几个会议原则:

第一原则:质询对事不对人;

第二原则:质询及应答需要以事实及数据为基础;

第三原则:与会人员对各部门的经营计划都有质询权,总经理对修正要求有终决权;

第三原则:领导多一些质询,尽量开始不要直接给出自己的建议;

第四原则:质询要有结论,理清需要跟进的各项事宜,并制定责任人和完成时间。

然后,再起飞公司花了三天半时间完成了各部门年度经营计划的质询工作。整个质询会收获颇丰,通过不断地质询和应答,很多工作在公司与部门间达成共识,并且产生很多非常具有创新的思路和方法。

而且为了创造群策群力的氛围,三天时间实行聚餐制,并且约定好所有中高层以后每月聚餐一次,这个小小的举措非常好。没有交流的中高层团队,是无法保证战斗力的。

当然,整个质询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诸多问题:

1. 计划没有体现战略导向。比如公司战略导向是提升客户满意度,但工作计划完全看不到有关如何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工作安排。

2. 计划制定的方法存在问题。有几个部门的经营计划很明显是直接找助理完成的,部门内部并没有对整个计划充分讨论并达成一致。可想而知,这样的计划下发后,会产生什么结果。

3. 计划太多,没有体现重点。有一个事业部竟然写了60项重点工作来阐述经营计划,其实,这完全没必要。特别是对于年度的经营计划,应该有所侧重,因为资源和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针对那么工作同时发力,而且这些工作肯定有一定的分级、逻辑关系,找到最终关键的几个工作就会影响整体绩效。

4. 各项工作缺乏反思。很多工作没有对过往业绩成功要素或失败点进行必要的反思和总结,所以各项工作的安排就很难看出针对性。

5. 缺少量化数据支撑。有一些工作的分解完全看不到数据,比如有一些部门制定了降低成本5%的目标,但如何降低的?在哪些环节降低?如果没有数据支撑论证,那这个目标显然是很难确保完成的。如果这个部门负责人是一个比较“靠谱”的人,或许他最终能完成使命。否则,绝大部分情况下,最终都会以“客观条件所限或之前没想到”等等原因搪塞责任,部门目标完成不了,可以通过绩效惩罚,但公司的利润没了。

6. 工作分解不详尽。比如销售收入仅仅是做了季度总体计划,但没有按照区域、品类、客户等维度分解,那么销售收入的计划很难确保完成。还有一种情况,比如营销活动有总体策划目标,比如多少场活动等,但对营销活动的总类、目的、时间等没有详细说明,如果不说明这些,怎么能准确表达明年这个工作的策略呢?又怎能准确匹配预算呢?

7. 工作分解缺乏逻辑性。一些指标分解过于简单,之间体现不出逻辑关系。比如通过新的营销模式提升销售收入10%,但并没有对新的营销模式进行详细阐述,也没表达清楚新模式是如何带来10%提升的。

8. 工作没有体现公司内部部门间的横向协同性。比如,各项工作没有说明需要其他各部门如何配合等,也可以看出,各部门在制定经营计划时,更多是“闭门造车”,缺乏与其他部门就关键问题进行专题研讨的意识。

9. 部分负责人的心胸还不够开放。虽然,我一再强调,质询会,对事不对人,而且质询会的目的不是为了“找茬”而是为了“找路径”。但,仍旧有一些部门负责人无法打开心扉,这也很容易理解,毕竟以前再起飞公司从来没有通过这样的形式把大家聚集在一起,站在公司的角度审视整体计划。很显然,“对立文化”的消除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也不可能完全消除,毕竟有部门利益也是一件好事情,大利益可以带领团队前进,但小利益是每一个业务单元前进的直接动力,公司所要做的是平衡大小利益点,而不是完全不保护小利益。

通过质询会,各部门的经营计划得到了充分讨论并提出了很多完善意见。然后,再起飞公司又在12月20日召开了第二次经营计划质询会,最终确定了公司及部门年度经营计划。质询会开得非常成功,正如董事长所说:

“开完质询会,我对明年的目标非常有信心。”

“以前,我直接下达指标的方式是错误的,造成上下对任务理解的不一致。”

“如果各部门不能告诉我他实现目标的方法、路径、风险等,我就无法相信这个部门能完成目标。”

“这次会,也是对中高层梯队的审视,我发现了一些惊喜,也明白了为何有些部门业绩总是上不去。”

“我们以前也应该有这样的讨论计划才对。”

“这是我们公司发展的里程碑事件,我看到了从游击队到正规军的转变。”

“我很高兴,我第一次感受到我们中高层团队的氛围在改变,从对立到群策群力的转变至关重要。”

……

董事长说得没错,计划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计划的过程。做计划的目标并不是要准确地预测将要发生的事 (也不可能) ,而是要保证所有涉及影响我们未来业务的因素被讨论过并被评估过。而且,年度经营计划工作最终除了计划书外,还有一些无形的产出,这恰恰是最重要的。

共识:我们都明白目标在哪里?实现的策略及路径什么?核心要素是什么?都会存在哪些风险?集中资源主要做哪几件最重要的事?

协同:我知道我必须在第一季度完成多少个店长招聘,否则营销中心很难完成今年的开店任务,也就很难达成目标;

节拍:我们设置了一些里程碑,我们会定期定点检讨和改进;

精准:风险我们已经讨论过啦,我们已经制定了针对策略;

信心:沙盘推演求证过了,我们对这次任务有十足信心;

沟通:大家群策群力,对目标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理解;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我说“企业一年之计在于经营计划”!

【成长型企业咨询服务手记】往期连载目录:

1 企业家的二次创业之惑 2012年6月刊

2 快速成长型企业青春期的烦恼 2012年7月刊

3 找到变革的切入点 2012年8月刊

4 不是“临危思变”,而是“临危思亡” 2012年9月刊

5 启动“鹰计划” 2012年10月刊

6 变革融冰 2012年11月刊

7 培育全员战略及经营意识 2012年12月刊

8 战略研讨会 2013年1月刊

9 战略制定和战略执行,哪个更重要? 2013年2月刊

篇2

“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诊治中国专家建议”于2013年2月发表于《中华老年医学杂志》,是专门针对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CAD)诊治的建议,内容包括CAD发病特点、诊断、高危因素评估和处理、抗血栓治疗、血管重建术的适应症等。在此,就其主要内容进行介绍。

CAD的定义、发病特点

CAD是指颈动脉由于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狭窄或闭塞性疾病。病变程度分4级:

病理生理特点

CAD 的病理表现与其他部位血管粥样硬化相似。通常斑块易形成于颈总动脉分叉处。斑块的体积增大、斑块破裂引发血栓形成或血栓脱落与TIA 及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 。

CAD的临床表现

CAD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如侧支循环代偿良好,可无症状;若侧支循环不良,可引起TIA 或缺血性脑卒中或眼部缺血综合征发生。体检可在颈部闻及血管杂音,但严重狭窄患者会检测不到杂音。听诊的部位应在锁骨上窝、下颌角水平胸锁肌内缘。由于CAD常与其他的心血管疾病并存,体格检查时应特别注意相关体征以免遗漏。

CAD的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尿酸和肌酐等血液生化检查,血、尿常规,心电图等。主要目的是对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和预后进行评估,以及作为预防性治疗的观察指标。

影像学检查

1 超声检查 包括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与血管造影相比,超声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达到85%~90%。 超声检查(诊断标准见表1)适用于下列人群:脑卒中高危人群;冠心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脑卒中风险评估;头晕或发作性黑朦患者;大脑半球性TIA患者;颈动脉有杂音的患者;CAD 患者的随访;CAD 患者血管重建术的评估。

2 CT或MRI ① 颈动脉高分辨MRI: 可用于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组成、易损性、管壁厚度、管腔狭窄程度及药物疗效等;② 头颅CT或MRI可检测散在的小梗死灶或大面积梗死,根据梗死部位可推测评估责任血管。

3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CT 血管造影(CTA) ① MRA 可提供主动脉弓、颈动脉和颅内动脉的解剖影像,也可用于血管重建术的术前检查;② CTA 也可提供主动脉弓至Willis 环的解剖图像,多层重建后可用来评价每条迂曲的血管。

4 DSA 是对CAD 患者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估的金标准,可进行弓上血管、颈段血管及全脑血管造影,准确提示不同部位血管的狭窄长度、程度、形态、数目及狭窄远端脑实质供血情况;估计脑缺血程度、确诊有无夹层动脉瘤或并发其他血管性病变情况。但不能判断斑块成份,更不能直视观察斑块处纤维帽是否完整。由于DSA有创、费用高及存在一定风险,不推荐用于CAD 的筛查。

CAD的诊断

临床出现与CAD相关的TIA或缺血性卒中的症状或体征;结合影像学检查的阳性结果即有助于确立诊断。但需要与大动脉炎、颈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颈动脉自发和继发夹层、先天性颈动脉闭塞、烟雾病等相鉴别。

高危因素评估

包括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如性别、年龄、遗传因素。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代谢综合征、肥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冠心病评估

颈动脉狭窄>50%被视为冠心病的等危症,因此对于影像学检查有明显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应同时评估是否患有冠心病。

CAD 的治疗

治疗原则包括针对基础病因的非药物和药物治疗,以及针对局部病变的治疗。

非药物治疗

包括戒烟、运动、低脂、低糖、低盐饮食,补充纤维素和饮水。

高危因素的控制

1 血压的控制 ①无症状CAD 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推荐降压治疗的靶目标在140/90mmHg以下;②重度狭窄或有相关缺血症状且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初始降压目标值应不低于150/90mm Hg ,降压靶目标要以改善或不加重相关脑缺血症状为前提;③CAD 血管重建术围术期:收缩压>180 mm Hg禁忌手术,建议术前将收缩压控制在160mm Hg 以下,以减少颅内出血风险和过度灌注综合征,术后7d 内血压较术前下降25%~30%为宜,但以不发生低血压相关的脑缺血症状为前提;④CAD患者发生急性脑卒中时的降压原则参照急性脑卒中诊治指南进行。

2 血脂的控制 ①缺血性脑卒中的CAD患者目标LDLC为≤70mg/dl(1.8mmol/L)或较治疗前下降50%;②其他CAD患者目标LDLC≤100 mg/dl(2.6 mmol/L)。

调脂药物首选他汀类药物;如服用高剂量他汀类药物患者LDLC仍不达标,或不耐受他汀类药物治疗者,加用或换用胆酸结合剂、烟酸或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但合用期间建议应密切监测肝功能与肌酸激酶。

3 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①目标糖化血红蛋白≤7.5%,建议积极饮食控制、运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②目标LDLC接近或低于70mg/dl ;③无禁忌证的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应但注意:在有效控制血糖过程中避免大幅度血糖波动,特别应尽量避免低血糖,尤其在围术期。

4 控制其他危险因素 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建议适当补充叶酸。

抗血栓治疗

1 抗血小板治疗 ① 诊断明确且无无禁忌证的CAD 患者,建议服用阿司匹林75~150 mg/d或氯吡格雷75 mg/d 用于预防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② 对于有频发的脑缺血或TIA症状的CAD患者,建议服用阿司匹林75~300 mg/d 或氯吡格雷75 mg/d。③ 对于已经单用一种抗血小板药物,但仍频发作缺血性症状的CAD患者,建议短期阿司匹林75~150 mg/ d 加氯吡格雷75 mg/d双联抗血小板药治疗,病情稳定后改为单药。④ 最近3个月内有脑梗死的患者,不建议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用。抗血小板药物的选择应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除按上述建议外,还需要考虑患者的危险因素、耐受性、药物费用及其他临床特征。2 抗凝治疗 ① 不论是否伴有症状均不建议抗凝治疗;② 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者,建议按照脑卒中相关指南治疗,早期不建议使用抗凝药治疗缺血性卒中。确需抗凝的患者建议有条件时行脑MRI成像检查;③若有抗凝治疗适应证如: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植入术后等,建议服用剂华法林,

血管重建术

血管重建术包括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 )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

有关C E A 治疗的3项(ECST、NASCET、ACAS)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随机对照研究证实了CEA可有效降低症状性或无症状性的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脑卒中风险。基于这些试验,尽管对于无症状的高度狭窄患者CEA 治疗还存在争议,但CEA已经成为标准的治疗方法。

1 CEA适应证 围术期手术风险低的中重度狭窄(>50%)的有症状患者或无症状的重度狭窄(≥70%)患者均推荐考虑行CEA 治疗。

2 CEA禁忌证 ① 合并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障碍难以承受手术和(或)麻醉;② 急性期脑卒中;③ 重度脑卒中,伴有意识障碍;④ 颈动脉闭塞>24 h ,颈动脉颅内段闭塞;⑤ 颈动脉轻度狭窄(

3 CAS适应证 ① 有症状、血管狭窄≥50%,内科治疗无效且介入治疗并发症风险中低度的患者 ;② 有症状、血管狭窄≥50%,CEA 围术期内科风险较高患者 ;③无症状、血管狭窄程度≥80% 且因颈部解剖高风险不适宜行CEA 的患者;④急性动脉溶栓后残余狭窄者 。

篇3

关键词:经营计划 预算 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a)-0175-01

经营计划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公司经营管理的手段,目的都是为了提升企业控制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保证企业经营战略。但是在实际管理活动中,许多管理人员并未真正理解经营计划和全面预算管理,将两者混淆,实际上,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针对企业经营计划、全面预算管理两者的区别和联系,作者谈谈自己的认识,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1 经营计划和全面预算管理的定义

经营计划是在企业经营策略的基础上,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所需的各项资源,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具体的统筹安排形成的计划体系。解决的是5W2H的问题,即做什么、为什么做、何时去做、在何地做、谁去做、如何做、需要的代价,简单的说就是目标、责任、时间、措施、资源的问题。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与公司存续相关的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等方面的未来情况进行预期并控制的管理行为及其制度安排。是以货币形式综合反映经营目标,控制经营活动,保障决策目标顺利实现的各种具体预算的有机整体。

2 经营计划和全面预算管理的不同点

(1)表现形式不同。经营计划是制定行动方案,确定工作的重点,主要表现为经营目标、经营活动以及主要应对措施等。而预算是是公司计划的具体化,是计划的落实,是“数字化”的计划。

(2)侧重点不同。经营计划侧重于企业战略、经营目标,涵盖经济指标和非经济指标,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预算将各项经营活都可以用数字化指标进行量化,侧重于经济指标,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编制依据不同。经营计划编制主要是企业战略计划、组织架构、市场标准和内部标准。而全面预算编制依据是基于公司战略的经营计划。

(4)编制的流程不同。经营计划的编制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反复的;而全面预算的编制时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编制的。

(5)编制的方法不同。经营计划的编制方法主要是SWOT分析法;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方法根据公司经营情况的不同,可以采用固定预算法、零基预算法、弹性预算法、滚动预算法等。

(6)分类不同。经营计划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有不同的分类:按照专业可以分为:营销计划、人力资源计划、安全环保计划、采购供应计划…按照广度可以分为战略计划、作业计划;按照时间可以分为长期、中期、短期计划。全面预算管理预算体系可以分为业务预算、资本预算、资金预算及财务预算四个部分。

(7)具体程度不同。经营计划比较宏观,经营计划的细化和落实需要依靠预算,因此预算较经营计划相比是更加细致具体。

3 经营计划和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同点和联系

(1)最终目的相同。两者作为企业内部管理工具,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公司战略目标,提升公司运营质量,提高公司管理水平,提高公司经济效益。

(2)前后关系:计划是预算的基点和前提,预算是计划的细化和落实。公司应先编制经营计划,再根据经营计划,编制全面预算。

(3)平衡关系:经营计划通过财务测算,预估经营活动效果和效益,公司整体评价经营计划和预算是否满足战略管理目标. 平衡资源匹配和投入产出,是公司投资决策重要依据之一。

(4)和谐关系:经营计划明确公司及其下属单位年度工作方向和工作目标.是落实战略的重要环节,也是年度工作业绩的主要依据.预算衔接经营计划,将计划分解细化,用会计专业语言组合,明确化和严谨化经营计划,发挥其计划,约束,激励的多重作用.两者是统一并存,互不矛盾的。

(5)配合关系:年度经营计划与全面预算管理相互配合,才能形成完整的计划与预算管理作用,全面预算管理只有建立在严谨细致的年度计划书基础上,预算才能真正做实,管用。

4 经营计划和全面预算管理中的误区

4.1 误区一:经营计划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绩效管理各自独立、相互分割

三者都是为了公司经营战略服务的,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公司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在企业实际管理过程中,三条主线往往是相互脱节的,导致各专业之间不能实现无缝衔接,无法实现企业管理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导致三个管理的应用效果大打折扣。

4.2 误区二:经营计划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是相关主管部门之间的问题

许多人员认为,经营计划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就是计划部门、预算(财务)部门的事情,和自己没有关系,素不知,计划和预算的编制过程都需要各单位的深入参与,提出多种方案,并在多种方案中选择适合一套最有方案,实现低投入、高产出,在预算和计划的执行过程中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而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横到边、纵到底的全员、全过程的管理,是以业务管理为基础的预算,缺少业务的支撑预算是无法实现的。

4.3 误区三:重结果忽视过程

经营计划和预算是由董事会决议的,大多数企业的决策层在审批的时候,多数以结果满意度作为是否批准的依据,造成了形式主义,不符合计划和预算管理的基本要求,导致计划和预算在实际过程中无法执行。

4.4 误区四:重编制而忽视执行

重视计划和全面预算的编制过程,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忽视其过程,忽视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分析和偏差控制,导致待结果出来后差强人意,此时都抱怨计划和预算编制不准,而对于企业本身来说,内部抱怨已经为时已晚。

5 相关建议

经营计划和预算两者在一起互相促进、互相互补,不同的企业之间可能对于经营计划和全面预算都有不同的分界点和运行模式,这是因企业而异的,但是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企业战略服务。

(1)正确认识经营计划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经营计划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经营的一种手段,而并非经营的目的,不能为了计划预算而计划预算。

(2)保证计划的可执行性和各项专业计划的可匹配性,是编制可执行预算的前提。

(3)强化经营计划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绩效管理三方面统一,做到“公司需要什么,就要重点保证、考核什么“,只有三个管理方向一致,方可保证公司共同的目标,实现1+1+1>3,这就要求三个部门或者专业之间要互相沟通。

(4)计划预算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调整的。计划预算调整是计划预算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执行过程中,可能许多事情不会按照我们预想的方向进展,对此必须有坦然的心态,不断修正计划,并随之修正预算。

(5)好的计划和预算不是主观设定的,而是通过逐步改善形成的,在执行过程中,要强调PDCA循环,不断提高公司计划管理水平。

篇4

构建银行分支行经营计划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一)从分支行的职能定位看,在商业银行的“总行―分(支)行―基层营销部门(或网点)”的三级组织机构模式中,分支行处于银行机构的中间层面,是银行整体计划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一方面,分支行配备的专职计划管理部门或岗位,使其具备了研究和解读总行整体经营计划思路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分支行紧贴基层营销单位和市场的机构特性,也为其开展符合市场和自身实际的动态计划管理创造了实践优势。因此,充分发挥分支行在计划管理中的作用,构建分支行经营计划管理体系必然对银行整体计划管理工作的提升举足轻重。

(二)从分支行的组织结构看,目前分支行一般采用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而完善、清晰的计划管理体系的建立可以帮助分支行进一步强化统一管理,厘清职责分工,促进业务联动,从而更好地发挥条块管理模式的交叉优势和机制活力。

(三)从分支行的基层情况看,分支行基层经营单位机构众多,且分布广泛,各基层单位的人员配备、客户积累、功能设置、竞争环境等各种软硬件条件差异较大,因此,分支行计划管理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了解基层实际,提高计划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有利于建立差异化的经营计划分解体系,提高后续考核评价工作的公平性和合理性;有利于实现指标下达和资源配置的平衡关系,从而发挥各类资源的最大效能。

构建银行分支行经营计划管理体系的总体目标

从上述必要性分析出发,分支行计划管理体系构建的总体目标可以概括为“上传下达,内外结合”,即:“向上”,全面分析和领会总行整体经营计划思路和意图,提高计划管理的统一性和前瞻性;“向下”,了解和掌握基层经营单位实际,实现计划管理的差异化和精细化;“对内”,适应分支行自身管理模式和激励制度建设的需要,推进经营计划的集中管理和交叉联动;“对外”,把握区域经济特点和市场变化规律,强化经营计划的后续跟踪和动态管理。

构建银行分支行经营计划管理体系的具体方法

(一)把握经济脉搏,科学确定整体目标

首先,年度整体目标的确定工作宜早不宜迟。一般而言,分支行应在每年第4季度开始次年经营计划制定的准备工作,着手研究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的变化态势,收集区域经济和重点客户的相关信息,分析自身业务发展的潜力和困难,确定次年业务发展的重点,以便尽早落实年度计划的制定和下达工作,防止因计划下达过迟,导致基层单位年初出现观望等待的不利局面。

其次,年度整体目标的确定应建立在充分的调研基础上。尤其是对区域经济的研判和对基层单位的实地调研工作必须做实做细,不能单纯地依赖指标计算模型,更不能简单地采用一刀切的增长要求,必须在对基层实际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业务计划的制定工作,因为对市场实际最为敏感的往往是各基层营销单位,必须让他们畅所欲言,才能把握市场动态,制定出贴合实际的计划目标。

另外,计划目标的确定应口径简明、重点明确,以便营销一线快速地了解计划的核心意图。过于繁复的指标口径可能使目标传递的效果大打折扣,而过于分散的指标体系则无法突显经营重点,同时也可能对后续考核评价的公平性带来难度。

(二)明确职责分工,强化计划集中管理

银行分为公金、个金、外汇、信用卡、电子银行等各个业务条线,各条线管理部门都会制定条线业务的年度发展规划,应当说,条线管理部门的专业性使其年度业务规划的制定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性,但在此基础上,分支行更应明确计划制定和管理的主管部门,从而更好地收集汇总各条线的信息,实施计划的集中管理。

一般而言,分支行的计划财务部(或支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岗)应当成为计划集中管理的主管部门。计划主管部门的工作不是简单地将各条线目标汇总后,照搬下达,一方面,必须明确业务重点,根据自身实际,平衡好各类业务不同的增长要求;另一方面,计划财务部门应当结合在资源配置、绩效考核、数据统计等其他工作上的实际情况来梳理年度指标体系,其中,对于暂无法明确实现统计和考核的指标不宜下达,同时,非核心业务指标可以通过专项奖励等其他方式来激励,不宜全部纳入指标体系,以免弱化核心目标。

(三)结合管理模式,明确计划落实对象

指标的下达应与分支行的管理模式紧密契合,做到分工明确、横向联动、纵向支撑。第一,指标的下达应与分支行基层单位的专业化设置相匹配,应依据基层营销部门(或网点)专业化分工(或功能设置)的差异,设定不同的指标体系;第二,计划指标的设定应注重促进不同条线、不同部门、甚至不同岗位间的横向业务联动,如公私业务联动、本外币业务联动、网点和客户经理的营销联动等,以确保各类客户资源的共享,鼓励各条线间的业务转介;第三,指标的下达应充分发挥分支行条线管理的优势,通过采用业务管理部门与条线业务指标挂钩的方式,发挥其对条线业务的纵向支撑作用,如分支行的公金、个金、外汇等营销条线的业务管理和推进部门,其部门负责人的考核均应与全辖条线业务指标完成情况挂钩。

(四)建立量化模型,有效分解计划指标

银行基层营销单位的机构众多,且历史情况和软硬件条件差异很大,因此,在指标的分解上,必须逐一梳理相关因素,建立比较科学的量化模型。比如,在营销部门的指标分解上,可以综合其人员、客户、区域特征、历史情况、业务派生和专业化分工等相关因素,并使之量化,从而逐步建立各经营单位的实力评价体系,而在网点发展指标分解上,则可以综合考虑网点的开业年限、功能定位、客户经理配备、业务规模和历史增长等因素,并逐一量化,建立网点发展指标的分解体系。指标分解的科学性可以有效的激发营销单位的业务拓展潜力,同时也关系到后续考核工作的公平性,因此,指标分解模型的建立必须不断改进,逐年完善。

(五)优化激励措施,实施计划考核评价

一是要根据岗位和工作要求差异,采用不同的指标考核挂钩比例。比如营销单位负责人的考核应与计划指标完成情况紧密挂钩,以督促基层管理者强化层级管理,确保计划目标的有效落实;而对客户经理的考核,则采用个人业务贡献度考核为主、团队指标挂钩考核为辅的方式,以处理好客户经理个人业务拓展和团队目标实现的平衡管理;再如对网点的指标考核,则应与网点营销理念的形成、软硬件条件的配备、经营模式的转变等各项工作共同推进,逐步加大网点与计划发展指标的挂钩力度,循序渐进,分步骤实现网点从操作终端向营销终端的转型。

二是应根据指标项目的不同难度和要求,区分评分、加分、扣分项,进行考核。如对存、贷款、中间业务等核心业务指标,应纳入评分项,明确考核要求;对年度新增的指标项目或部分联动转介业务,可以采用加分项,鼓励业务推进;对不良贷款等质量指标则可设定为扣分项。

三是应加强计划目标进度的跟踪和考核,确保计划有序、均衡发展。比如对计划进度的考核可以采用按季的方式(数据统计等基础工作比较成熟的分支行可以按月),从而加强计划的进度控制,同时对各指标项目的评分应设定适度的封顶比例,以鼓励营销单位各项指标能均衡、科学发展,避免指标“一枝独秀”。

(六)搭建信息平台,落实计划跟踪反馈

为促进计划进度的有效完成,必须搭建相关的信息反馈平台,以帮助各级经营者和一线人员及时、准确地了解计划完成情况。一方面应通过分步骤推进数据集中管理,更好地明确数据统计的职责、口径、流程、时间节点等,并逐步建立业务数据和指标考核结果的反馈机制,形成按日、月、季、年的完整的经营报告体系,做到按“日”及时报告,按“月”汇总分析,按“季”综合回顾,按“年”全面总结;另一方面,应通过建立营销协调会、经营分析会等定期会议沟通机制,及时、全面地汇报经营计划的完成情况,集思广益,梳理下一阶段计划推进工作的重点和措施。

(七)紧贴业务发展,推进计划动态调整

篇5

受 聘 人 姓 名:

受聘人家庭地址:

受 聘 人 职 务: 酒店副总理

一、聘任期

本合同为期2年,自 年 月 日起生效,至 年 月 日止。

应聘地为中国 省 市。

二、试用期

自本合同签字之日生效起,受聘人将有为期六个月的试用期(试用期含在聘用期之内),试用期满后,将根据受聘人在试用期间的表现来决定受聘人是否被续聘,酒店将会在试用期满前十日内用正式文字通知受聘人。

三、受聘人职责

在聘任期内受聘人将接受董事长、总经理的委托,遵守酒店已有的各项店规店纪,履行您作为酒店主管经营副总经理 职务的职责,完成酒店确定的任务。

1、必须完成酒店董事会规定的年度经营利润指标。20__年至20__年度的经营利润指标主要指数是2000年、2001年、2002年(18980605.48元/2000年、16609988.11元/2001年、14742452.59元/2002年)连续三年平均年度经营利润,即16777682.06元。成本费用中不计折旧,不计投资利息,不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财务会计有关制度规定的资本重置投资。

2、在总经理办公会议的统一领导下全权管理分管部门和经营场地的所属全体员工,做好员工的在岗培训,依据酒店已有规定行使对员工的奖罚权力。

3、受聘期间,负责所有经营部门和经营场地的设备设施的维护和保养,使之始终保持在良好状态以保证酒店经 营活动的正常运营。

四、受聘人的工作条件

1、为支持受聘人顺利完成年度经营计划的各项任务,酒店将提供正常经营费用和成本以外的2000年、2001年、2002年连续三年资本重置投资的平均数的资金用于部门经营场所的经营设备、设施的改造更新。

2、为支持受聘人完成董事会委托的职责范围内各项管理任务,酒店将会尽最大可能给予受聘人负责经营的其他各种外部环境的社会关系的支持和配合。

3、为了支持受聘人作为酒店高级管理负责人行使管理职能,酒店董事会只批准年度经营;批准部门经理级人员的任命、奖罚;批准3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的购买、淘汰;其他财务、工程方面的责任另由董事会委托专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负责以外的任何事项均无需董事长、总经理批准。

五、受聘人待遇

1、受聘人将实行年薪制,完成年度经营计划指标(利润指标为主要考核依据),履行已承担的受聘人职责,将发放年薪万元(含税),如果未能完成年度经营计划指标,尤其是未能完成年度利润计划指标,将以已完成利润为基数按比例发放年薪。如完成年度经营利润90%,则发放年薪的90%.超额完成经营计划利润指标部分,酒店将按比例给予奖励。即超额完成10%以内,酒店将另外给予受聘人超额部分30%的奖金由受聘人个人支配;如超额完成11%至20%酒店则将另给予受聘人超额部分40%的奖金由受聘人个人支配;如超额完成21%以上,酒店则将给予受聘人超额完成50%的奖金由受聘人个人支配(税后提取。)由受聘人个人支配的奖金亦可由受聘人认为需要分配给其他主要协助工作的同事。

2、酒店将为受聘人和其它员工一起办理当地政府规定办理的有关保险。

3、酒店将为受聘人提供完善的生活条件,如:专用办公室、客房套房住宿,可在各餐厅工作用餐(不含酒水)

4、可享受每年一次的二十天有薪探亲假及双程经济仓机票,配偶及未满十八岁的子女每年可来酒店一次探亲,居住时间可在三个月之内,同时可提供双程经济仓机票。

5、可享受酒店为受聘人提供的医务治疗,如遇重病需要住院治疗,经酒店医生和董事长同意,可到指定的医院住院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酒店负责报销70%,其余部分自理。

6、如果因工负伤按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六、合同终止

1、试用期满,如不能继续聘任,则发放相同于年薪的十二分之六的工资以示聘任合同终止。

2、合同期间,如果受聘者因严重失职造成经营混乱,酒店财务受损,或有触犯刑律、治安处罚条例行为,或被当地司法机关、追究,则聘任合同终止。酒店不发放年薪但将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生活补贴。

3、受聘人累计住院治疗九十天以上(含九十天),累计非假日请事假离店三十天以上(含三

十天),聘任合同终止。酒店将根据受聘人受聘时间折成年薪按比例发放。

4、如果在合同生效之日起试用期内,受聘人提出辞职,需偿还公司在受聘人开始到任时提供给的,自受聘地至酒店的机票/火车票/船票的费用。此外,凡属未完成合同期而提出辞职的,公司将不负责受聘人返回受聘地的费用。

5、酒店如需中途解散本合同,需提前十天通知受聘人,并在受聘人办理完各种离职手续后,支付受聘人相当于受聘人离职当年的全部年薪及相当于50%年薪的奖金。(税后提取)

七、此合同未尽事宜应遵守酒店(员工作册)所制定的规章制度。

聘用单位: 受聘人:

某大酒店

董事长签字: 受聘人签字:

篇6

关键词:煤矿 经营管控 预算 研究

一、煤矿企业全面预算及经营管理的含义

煤矿企业进行全面预算是指根据经营生产指标(原煤产量、挖掘进尺等)对经营生产计划和经营费用进行预算和控制,对成本指标进行责任分解,并编制预计损益表、预计现金流量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实现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控制。煤矿经营管理模式现代煤矿企业依据内部市场化经营管理模式,对生产经营单位实行工作量收购制,依据核定的材料、配件、电费、设备租赁费及工资等内部市场收购价格,对生产单位的产量进尺和生产服务单位的服务量实行逐级收购。收购费用作为各部门单位的应收入,各单位的材料、配件、电费及工资等费用由产量进尺及工作量确定,材料、配件等由各单位通过煤矿企业内部市场进行购买。生产单位的工资和材料配件费用由实际工作量确定,职工收入取决于本单位的任务完成情况及个人工作量多少。

煤矿经营管理组织体系为了切实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内部市场化运行效率,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制,煤矿企业实行行政管理维度和经营管理维度双重管理。行政管理维度是将企业各职能单位进行划分,由矿长、书记、总工程师、生产矿长、机电矿长、安全矿长等领导分别管理,如矿长负责矿办、企管科、人事科、调研室等部门的管理,总工程师负责总工办、计划科、通风科、地测科等部门的管理,安全矿长负责安监处等部门的管理。经营管理维度是为提高经营管控水平,在现有机构组织架构的基础上,成立经营管理领导组、经营管理办公室及经营管理组。经营管理办公室负责全矿生产成本预算管理,各经营管理组在经营管理办公室的领导下开展本单位的预算工作,现有机构划分为10个经营管理组,分别为:生产经营管理组、机电经营管理组、供应经营管理组、电力经营管理组、运输经营管理组、通风经营管理组、回收复用经营管理组、经费经营管理组、劳资经营管理组、能源经营管理组,主要从财务预算、生产经营指标、管理经费指标进行矿井的经营计划管理。

煤矿经营管理指标体系在双重维度经营管理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建立矿级、经营管理组级、部门级III级经营管理指标体系。依据矿级经营管理指标体系以产量或进尺单价收购各部门单位的工作量,将生产经营费用分解到各经营管理组,各经营管理组根据预算,收购各单位工作量,将成本指标分解至各部门单位。

二、基于预算的煤矿经营管控数字化系统模型

(一)系统目标

结合企业调研的实际情况,在构建基于全面预算的煤矿经营管控体系的基础上,设计经营管控数字化原型系统,通过本系统,预期实现以下目标:

1.健全经营计划管理体系,落实企业战略目标建立包括经营目标、经营计划、经营过程控制、经营状况反馈、监控预警、数字化分析在内的整套经营管理数字化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PDCA(Plan-Do-Check-Act)闭环,战略目标通过经营计划加以固化与量化,计划的执行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成为同一过程,从而促进战略目标实现,提高经营管控水平;

2.全业务经营计划,体现“全面管理”思想覆盖所有经营环节的经营计划体系,超出传统财务预算的范畴,而是覆盖财务、市场、销售、采购、人力资源、后勤保障、工程施工等所有部门的行动计划和预算;实现销售、生产、采购、费用等业务计划及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计划结果的编制、上报、审批与生效。

3.控制资金,降低成本通过多种控制规则进行合同、借款、付款等经营事项的事前、事中过程控制,有效控制资金支出,降低经营成本,控制的结果作为业绩考核依据。

4.监控经营过程,建立标准规范通过经营过程分析与监控,及时发现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实现数据的分级共享与监控。建立统一数据标准、统一数据口径、统一操作模式、统一数据源的规范的经营管控系统,建立基础数据信息库,为经营分析、控制及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二)流程设计

煤矿企业经营管控数字化系统是应用网络化平台来辅助企业实现经营管理的精细化管理,贯穿企业的决策管理层、调度层、监控层、生产层,引导企业将预算编制得更为合理化、规范化,为后续预算的执行控制及其分析提供了相应的控制依据、控制标准和相关的对比数据。

(三)功能设计

煤矿企业经营管控数字化系统功能以预算体系设置模块和年度预算编制模块为核心,还包括系统设置、我的任务、经营过程、经营预警、经营分析、管理看台等模块。其中,系统设置模块实现框架、应用、机构、角色和人员的管理;我的任务模块实现系统的工作流程管理;预算体系设置模块实现组织体系、指标体系等的初始化,支持自定义多级经营计划组织和多级经营指标体系,并进行业务分类;预算编制模块实现经营生产计划和经营费用计划的年度、月度计划编制,支持销售、生产、采购、库存、投资、筹资、资金等全业务经营计划及财务计划的编制,支持多维度、多度量的经营计划审批流程;经营过程模块实现经营过程的资金支付控制和经营过程的数字化反馈;经营预警模块实现对生产和经费使用的监控;经营分析模块是对生产图表、费用图表、部门图表以及经营趋势的预测和分析,管理看台模块实现对系统业务指标数据的综合查询管理。

(四)软件设计

系统采用基于J2EE的B/S4层体系开发实现,应用基于WebServices(即能使得运行在不同机器上的不同应用无须借助附加的、专门的第三方软件或硬件,可相互交换数据或集成。)平台构建的面向服务架构(SOA)设计,SOA通过以服务的方式和完备定义的接口能屏蔽服务自身的复杂性和异构性限制,可有效解决分布式环境下系统的开发实现问题。后台数据库采用SQLserver(即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数据的集中式管理,采用HTTP协议进行数据通信。

三.煤矿企业经营管控数字化系统实现

基于上述研究,课题组进行了面向煤矿企业的经营管控数字化系统的开发工作,并在企业初步实施应用,效果良好。实现矿级经营生产年计划的预算编制、审核及下达功能。

四、结论

通过系统的调研、设计、开发、实施,验证了该模型,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切实提高煤矿企业经营管控水平,实现生产组织最优化,成本消耗最低化,管理程序最简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打造安全和谐数字化品牌煤矿提供强大支撑。

参考文献:

[1]周光霞.浅谈基于内部控制的财务风险管理.经营管理者.2013(1).

[2]张鹤松.煤矿企业生产成本核算.

篇7

财务总监岗位职责(超声波科技公司)

1.负责组织公司的会计核算和成本费用控制工作。

2.负责主持财务报表及财务预决算的编制工作,监督各分公司的运作符合财务规范。

3.根据公司中、长期经营计划,组织编制公司年度综合财务计划和控制标准。

4.负责对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事物的协调处理。

5.负责财务部日常行政管理工作。

6.协助总经理制定财务规划。

财务总监岗位职责(电子公司)

1.在董事会和总经理领导下,总管公司会计、报表、预算工作。

2.负责制订公司利润计划、资本投资、财务规划、销售前景、开支预算或成本标准。

3.制定和管理税收政策方案及程序。

4.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核算的组织、指导和数据管理体系,以及核算和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

5.组织公司有关部门开展经济活动分析,组织编制公司财务计划、成本计划,努力降低成本、增收节支、提高效益。

6.监督公司遵守国家财经法令、纪律,以及董事会决议。

财务总监岗位职责(加油站)

1.根据公司发展战略,构建公司财务管理体系,规范和优化财务流程、财务制度,并监督落实。

2.根据公司年度经营计划,组织编制年度财务预算并进行月度控制和调整,负责公司年度财务决算;负责编制公司的中长期发展财务规划。

3.负责公司、部门和项目的会计核算,控制公司的费用支出,对资金进行合理调配;负责月度资金计划的上报审批,分析下属分公司的资金预算执行情况,监控分公司的费用支出;管理、监督和审查对销售分成及销售费用的核算与拨付工作;保证公司财务安全。

4.管理、监控、指导各地分公司、分支机构的财务运行。

5.及时向公司管理层提供财务报告、必要的财务分析和预测处理方案,准确、及时地反馈公司财务状况,为公司管理层的决策提供财务方面的支持和建议。

6.负责财务体系组织建设与团队管理。

财务总监岗位职责(科技公司)

1.根据公司的发展现状,全面负责管理集团及下属公司的财务和会计核箅工作并给予财务、会计、税务咨询和指导。审核和监督所属企业的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计划报告和资金状况;并操作公司融资和有关资本运作。

2.审核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各项财务报表的合规性并给予业务指导,进行所属企业的财务分析、最终决策和落实工作。

3.就集团重大经营计划和投资项目提供财务分析并参与最终决策和落实。

4.对集团公司重大经营性、投资性、融资性的计划和合同以及资产重组和债务重组方案进行审核。

篇8

关键词:规划;储备;计划;一体化

1.管理理念及策略

1.1以规划为引领,实现规划的归口管理。将各类规划归口到发展策划部管理,相关业务部门协同配合,建立权责明晰、分工合理的规划管理机制。

1.2以储备管理库为平台,实现规划计划的有机衔接。强化职能部门审查职能,对项目的可行性、必要性、资金预算、实施方案进行严格审查,一方面让计划编制更加严谨合理,另一方面计划下达后项目可以迅速投入实施。

1.3以计划为支撑,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以综合计划为基础,立足全公司,统筹各专业口计划,强化计划的总体平衡和统筹协调,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注重计划管理的实施效果及持续改进能力。

2. 管理目标

突出规划的引领作用,实行规划归口管理;构建大储备项目管理平台,覆盖各经营领域;完善和拓展综合计划管理体系,实现计划的“统一编制、统一上报、统一调整和统一下达”,并加强计划执行跟踪分析和过程通报,真正实现计划落实。

图1:“大规划—大储备—大计划”管理模式

3.主要流程说明

3.1“大规划”管理流程

3.1.1各专业部门,根据发展要求统计评估和差距分析,制定本专业的发展规划,并提出项目需求。

3.1.2将各专业规划涉及到的项目纳入“大储备”管理系统,由发展策划部根据项目轻重缓急,和年度投资计划,逐步安排实施。

3.1.3将各专业的发展规划、发展项目建设分别通过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度计划逐步细化,统筹把握全公司发展节奏。

3.1.4通过统计评估,分别以月度、季度、年度、阶段性总结的形式分析发展差距、把握发展方向,明确下阶段发展重点。

3.2“大储备”管理流程

3.2.1项目申报单位每季度首月5日前将项目方案及投资建议报送相关职能部门(即各项目子库维护单位)。

3.2.2相关职能部门(即各项目子库维护单位)审定通过后,于当月30日前列入公司项目库。

3.2.3每年7月5日起,由相关职能部门(即各项目子库维护单位)对入库生产项目进行重新审定及动态平衡,并报送储备管理领导小组审批。

3.2.4项目储备管理领导小组审批通过后,于7月31日前将项目上报重庆市电力公司投资项目储备库。并作为向公司申报下一年度投资计划的主要依据。

3.2.5公司下达项目投资计划后,将项目从储备库转出。

3.2.6各子项目储备库管理单位应于每月10日前将本月子项目储备库维护更新情况(包括项目的入库及转出情况、方案及预算调整、公司计划上报情况等内容)报送发展策划部,发展策划部应在每月20日前向全公司进行储备项目动态管理信息。

4.“大计划”管理流程

4.1计划编制:由发展策划部牵头开展,以公司发展战略规划、三年发展滚动规划为依据,从储备项目库中提取具备实施条件的项目,根据项目的轻重缓急,遵循资源配置最优原则,编制下一年计划,未完成项目初审并进入储备项目库的项目,原则上不列入计划。

4.2计划分解:公司综合计划及企业负责人年度绩效目标下达后,制定详细的指标计划、工程计划、重点工作计划,制定进度计划,并以年度目标责任书的形式分解下达到各个部室中心。

4.3计划监控:以月度生产经营计划的形式进行计划执行情况进度控制。每月20日各部室中心根据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排程及指标、工程里程碑等分月计划,编制本月生产经营计划;每月25日左右召开计划平衡会,对月度生产经营计划进行审查平衡,并分析总结上月计划执行情况;经公司审查通过后,下达月度生产经营计划,并对上月计划执行情况进行通报和考核,并报人力资源部进行绩效兑现。

5.评估与改进

5.1评估方法

5.1.1通过“大规划”业务的整合,借助统一规划工作架构,在本次的“十二五”规划修编过程中,优化平衡项目库。

5.1.2“大储备”体系建立起覆盖全经营区域的项目储备平台,目前,生产等八个储备项目子库完成了第一批次的项目上报工作,从项目申报情况来看,实施方案、项目预算更加详实准确,在今年非修计划申报发挥了重要作用,计划编制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明显提升。

5.1.3借助“大计划”工作机制,计划统筹平衡能力明显增强,计划上报模式由过去各职能部门对口公司专业部门上报转变为“先入库、后上报”的管理模式,计划编制具有更严谨的数据支撑,通过项目轻重缓急排序进行有效取舍,确保资源优化配置。2011年在“大计划”管理模式的推动下,全公司重点工作完成率、职代会任务完成率、“一规划五工程”措施兑现率均达到了100%,有效保证了规划落实和全计划口径的实施过程监管。

5.2存在的问题

由于仅在二季度进行了第一批次储备项目申报,目前储备项目库项目存量较小,项目资金需求仅为2012年投资总额的40%左右,离年度投资计划申报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篇9

业务“任脉”:从预测到计划

以预测体系为源头的计划体系是整个企业均衡发展的前提保证,根据预测体系做出的计划体系是公司均衡发展的指导和基础。

企业的预测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市场环境变化的因素,二是企业内部追求的目标。预测是通过对战略的分析和客观历史事实和现状进行科学的调查和分析,对于企业管理来讲,一个有效的预测能够为企业计划的制定提供基础性依据。

企业计划管理的过程包括结合战略的销售预测、销售计划、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采购计划和生产计划、物流计划、分销资源计划等环节。一个企业经营的脉络就是一个企业有效计划管理的脉络,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企业战略的制定,首先需要企业管理者根据行业内部和外部需求,通过顾客调查、销售员估计、经济趋向关系、技术进步和舆论等手段提前预测出准确的企业产成品信息,进而根据产成品信息制定年度经营计划和具体的销售计划。

第二,企业的销售计划是制定企业全年MPS(主生产计划)的前提和依据,根据客户合同和市场预测,把经营计划或生产大纲中的产品系列具体化,使其成为展开物料需求计划的主要依据,起到从综合计划向具体计划的过渡作用。

第三,采购计划是为维持正常的产销活动,在某一特定的期间内,应在任何时购入何种物料以及订购的数量是多少的估计作业。企业采购计划的制定是否准确,将会影响到生产和销售活动的正常运转。而制定采购计划的依据,就是对企业主生产计划和BOM(物料清单)现有库存的分析。

第四,企业根据预测制定了销售计划、主生产计划、采购计划,以及生产计划,这些计划是企业产销运作和业务发展的支撑。除此之外,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预测,企业在制定生产、采购、销售等计划的同时,会根据产销需要制定相应的辅助计划,比如物流计划和分销资源计划等。这些辅助计划和其他计划一起,构成了企业业务系统运作的基础。

财务“督脉”:从计划到预算

科学的计划要以预测为依据。对于企业管理来讲,企业战略的有效落地,正是从正确的计划制定开始。但是只有把业务系统的计划体系和财务系统的预算体系相结合,才能促进企业的协调运作,实现战略落地。

执行计划体系的条件是企业需要具备足够的资本能力作为支撑,这点促使企业管理层不得不去花费大力气做好科学、准确的预算体制。每年的9~10月,企业根据下一年度的计划制定下一年的全面预算。采购、生产、销售、研发、预算、日常费用预算各个环节都是根据产成品的销售计划制定。

除此之外,月度滚动预算以月度滚动计划为前提,根据企业实际发生费用情况及滚动计划的实时调整而制定。预算体系和计划体系相辅相成,分别从企业的财务和业务体系促进企业战略的有效实施。

企业进行全面预算体制的建设向上成就企业发展战略,横向贯穿企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在企业运营管理体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企业管理在制定预算的过程中,预算编制的多维制定、预算执行的实时控制以及预算执行分析反馈等都应注重将企业战略、业务计划和预算高度整合,设计多个维度的预算编制和评估标准,充分体现业务计划。

由此看来,计划是企业在业务角度的战略规划,而预算则是从财务角度的以货币形式反映的计划。企业计划是资本预算和年度预算的基点和前提,而预算是企业年度经营计划的落实和支撑。

打通“二脉”:融合预测、计划和预算

研究表明,打通企业业务和财务体系二脉,关键在于把企业预测、计划和预算体系进行高度融合和统一,而企业计划和预算科学产生的惟一前提和依据是产成品预测。预测为计划和预算体系制定提供依据,计划是实现预测的重要工具和展现方式,而根据计划制作的财务预算体系是企业战略实现落地的工具。

年度预测、计划和预算体系需要在执行中不断修正才能保证有效的执行,而月度滚动是非常有效的修正工具,同时也是促进业务和财务体系均衡发展的有力保证。

篇10

关键词:IT服务;运营管理;项目管理;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1.52

IT服务企业是一种典型的项目型业务模式,即企业通过完成项目的交付,为客户提品或服务。对于项目型企业来说,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是围绕项目开展的。企业的运营管理包括了销售管理和生产管理,即通过项目管理把销售项目和执行交付项目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项目管理就是企业的运营管理,项目管理必然是IT服务运营管理的一项战略决策。跟踪企业所有项目的执行情况,便可以充分把握企业业务运作的整体状况。

但是,IT服务企业难于管理。原因在于,IT服务是近年来快速成长的行业,没有现成的、明确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实践,没有清晰的运营管理架构,IT服务运营管理人才也相对短缺。

同时,IT服务企业的发展又带来更多的问题。随着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项目数量增多(同时执行的项目已达200个),项目类型增多,人员数量增加,项目复杂度增加,对各类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的调配难度加大。管理者对资源的使用情况越来越不甚清楚,对项目的问题风险越来越难以控制,管理效率越来越低下,管理层感到焦虑,经常处于救火状态。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业务模式、组织结构不断调整,业务流程不顺畅,存在断点,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现有的信息系统功能简单,各类信息往往由各个业务部门自行收集管理,信息不对称,缺乏统一的数据共享工作平台,手工提取数据、汇总工作任务繁重,协作困难,企业的经营数据统计周期长而且不准确,经营分析困难。滚动经营计划很难调整,难以满足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和企业决策需求。这种状况如不能得到改善,企业将面临很大的危机。

为了实现项目型企业的战略目标,提升企业的运营管理效率,必须梳理出拉通全业务的流程,借助于信息化手段,建立一个能覆盖全组织全业务的运营管理数字化平台,通过固化组织级项目管理体系,使得项目实施过程透明化与可视化,使得各类信息有效集成,实现经营数据的自动提取,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管理层提供高效、可靠的决策依据。

运营管理数字化平台以项目管理为核心。项目管理首先以企业的高层领导如董事长和总经理的视角,制定项目管理方面的企业战略,其目标是管理好企业所有的项目,增加企业所有项目成功的机会,同时也使企业的相关部门以项目为导向,步调一致。不是仅讨论如何对单个项目进行管理,而是讨论如何建立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整个组织的运营管理体系。

1 系统选型

建立企业的运营管理系统,进行系统选型时,需考虑如下几个主要因素:

(1)需求符合度高。软件产品能否满足企业需要是最主要的考虑因素。未来的系统定位于贯通公司主业务流程,业务范围自销售项目开始,至完成质保期维护结束,应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避免流程壁垒和信息孤岛。此外,项目是业务的核心,而企业职能部门是为项目服务的,运营系统应打通企业职能管理与项目管理的沟通壁垒。

(2)管理思想先进。应体现分层管理的思想,最好是基于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的组织级项目管理标准的软件系统。

(3)报表展现功能强大、界面友好。

(4)成本可承受。成本包括购买软件产品的成本、产品实施成本、与其它系统进行集成的集成开发成本、以及售后支持成本等。

从整个行业来看,项目管理产品有两大类,国外产品有代表性的如Primavera公司的P3、SAP公司的ProjectSysytems(PS)模块、微软的Project等;国内产品有代表性的如邦永科技的PM2、维普时代的VisualProject、捷为公司的iMIS-PM、高亚科技的8thManage等。

国内产品的普遍特点是,价格较低,但功能不够全面,主要面向项目级过程管理,对项目群管理支持较弱,仅有少数产品提出了组织级管理的概念,缺乏实践应用检验,预算管理、风险管理、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设计和考虑,与我们的需求差别较大,很难全面满足企业的运营管理需要。国内产品提供商往往对服务重视不够,提供的咨询服务和售后支持不足。

国外产品一般功能全;管理思想、管理理念先进,可提供世界领先的项目组合管理解决方案来帮助企业获得或保持战略优势;界面展现功能强大,可提供与项目相关的所有活动的准确且集成的视图等。缺点是,价格昂贵。产品本身的价格一般在几百万;产品实施需要专业的顾问,产品实施费用以及与其它系统进行集成的集成开发成本也需要几百万;还需要考虑每年的售后支持成本。几项成本总计将上千万或更多。中小规模的IT企业无法承受。

基于对国内外产品现状的分析,要满足企业的需要,借助于现有系统的基础,量身定做一套系统是最好的。而IT项目型企业本身具有较强的软件开发能力,所以,自我开发软件系统是可行的。这样,不仅可以把企业自身的管理思想通过系统固化下来,而且,当企业战略发生变化或进行调整时,可以及时随需而变。

2 运营管理系统主业务流程设计

运营管理系统的主业务流程,从销售项目立项开始,销售过程经历销售项目跟踪、合同谈判与签订,工程项目执行包括项目管理的五大过程组,即启动、规划、实施、监控和收尾,至工程项目质保期结束为止,如图1。

在主业务流程中,销售项目是主线,一个销售项目可能派生出N份合同,一份合同可能派生多个工程执行项目,但不允许一个工程执行项目对应多份合同。一个工程执行项目对应一份预算表。合同中的回款里程碑在对应的工程执行项目中均应体现。以所有的工程执行项目为基础,构成企业的经营计划,如图2。

3 运营管理系统关键业务功能设计

运营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简述见下表1:

运营管理系统的4大关键业务功能设计如下:

3.1 预算表审批和利润计算器功能

销售项目一旦形成,即可投入人力开展售前工作。售前工程师和销售经理配合,根据客户需求范围,制定工程项目交付策略和对外报价策略,分析内部成本构成,编制项目预算表,这一过程必须保证满足公司的利润率指标要求。预算表包括人工投入预算、软硬件产品采购预算、自有产品成本预算、工程分包预算、人员外协预算、差旅会议等各种费用预算、以及管理费用分摊等,每项预算需相应的部门及分管领导审批。

系统提供预算表在线编辑、预算编制结果在线审批功能。各项成本之间的勾稽关系、利润率指标控制阈值、人员等级等均可配置。编制预算时,调整某一项成本参数,项目利润及利润率随即变化,如调整投入的人员级别、采购价格、或交付策略由自主开发调整为外包等,可直观看到项目利润的变化。每项预算可根据审批级别控制访问权限。

3.2 人力资源使用情况动态展现功能

企业员工的人力资源信息可在系统中维护,包括员工姓名、岗位、职级(代表成本等级)、职务、所述部门等。当员工的岗位、职级等信息发生变化时,系统中可更新,更新前的信息保持不变。

员工进入项目后,项目经理在系统中维护组员进出项时间,即每位组员的进入项目时间、计划撤离项目时间,并为组员分配工作任务和计划投入的工时。为保证项目关键任务不受资源变动影响,项目经理可以设置在指定时间段内,某资源为关键资源不可被抽调或替换。对于正在招聘中的资源,或者,正在协调中的资源,可设置为虚拟资源。

业务部门负责人可以查询本部门在指定条件下,人员的忙闲状态,以便为新项目提供合适的资源。如,可查询在第3季度,部门内有几名需求分析师可用、几名测试人员可用等。可以查询指定人员在某时间段内参与了哪些项目,以及在各个项目中承担的任务。忙闲状态的判断依据是,每天在所有项目中承担任务的计划工时总和。日工时总和大于8小时,为超负荷;小于4小时,为工作不饱满;4至8小时之间,为正常;工时为0,属于完全闲置。部门负责人可针对人员超负荷情况、人员闲置情况及时进行资源调配。

数据显示的人员超负荷,有时可能是假象。如,有些员工可能在多个项目中兼职,每个项目中报的工时都比实际需要的多,这样就会出现日工时总和超过8小时的情况。通过系统可以将这一现象显性化,从而可以进一步压缩项目人工成本,增加利润。这也是本系统所带来的另一项收益。

企业高层领导可以查询各业务部门所有员工的忙闲状态,可据此进行业务调整。

3.3 年度经营计划绩效监控及滚动更新功能

年度经营计划,是指企业为达到战略目标而制定的本年度一系列目标、计划及行动方案,是围绕已确定的战略目标而编制的,是企业本年度的运营指南,是企业及各部门对企业进行日常监管和分析的依据,是对企业及各部门进行业绩考评的依据。

项目型企业的经营计划是由一个个项目构成的,为完成经营计划而设置的各KPI考核指标都来源于项目。系统可以基于项目自动计算各部门及整个企业的KPI指标数据,如签约合同额、总收入、非外购里程碑收入、人均非外购里程碑收入、利润等。

部门负责人和企业高层领导可以随时查看各KPI指标的完成情况。

每月月底,企业管理部通过系统形成月度经营分析会报表材料,没有按计划完成KPI指标的部门要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做出新的承诺,相关信息在系统中进行更新。企业管理部基于新的承诺微调经营计划。对于KPI指标风险较大的部门,企业高层领导会重点关注并给予必要支持,风险控制前移,确保企业经营计划圆满完成。

经营计划滚动更新,需要各相关部门的通力配合。如,某回款里程碑没有按计划完成,则工程执行项目经理应及时在系统中更新该里程碑的预计完成时间,销售经理随即更新预计开票和回款时间,财务部门更新预计收入完成时间。再比如,某合同没有按计划签订,而且,不是推迟而是取消,则,这个变化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涉及到所有KPI指标。经营计划滚动更新必须在月度分析会之前全部完成,这是强制要求,否则会影响经营分析会数据的准确性,误导企业高层领导做出错误决策。

3.4 项目过程管理及预测功能

合同中的回款里程碑信息需录入系统,包括里程碑名称、时间、回款金额、回款比例,以及质保期时长。

在工程项目执行过程中,当客户对每个里程碑验收后,项目经理需把相关的项目资料纳入配置管理,项目管理办公室进行验证后,在系统中执行里程碑翻牌操作,确认里程碑完成。系统可自动给相关人员发送邮件提醒。销售经理收到邮件后可及时与客户联系,启动开票和回款工作。

系统可设置里程碑延期天数、人工成本超工时天数、进度绩效指数SPI、成本绩效指数CPI的控制阈值,可自动计算各指标数据。项目经理可通过系统随时掌握项目的进度、成本使用情况及进度成本匹配状况等,并可以对尚需工时、进度等进行预测。当项目延期或成本超支达到控制阈值时,系统报警提醒项目经理采取纠正措施。

项目管理办公室可通过系统查询到企业所有项目的里程碑延期天数、人工成本超工时天数、SPI、CPI、完工率等数据,指标异常的项目,用醒目颜色进行警示,并且可显示异常项目的个数、比例、在各个部门的分布等,据此分析共性原因,制定系统性管理改进措施,供企业高层领导做决策调整参考。

4 实施运营管理系统达到的效果

通过实施运营管理系统,达到了两个主要方面的收益:

4.1 拉通流程、协作紧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系统实施后,不仅提高了各部门的效率,也提高了部门与部门之间协作的效率。以提供经营分析数据为例,系统实施前,月度经营分析数据的准备、收集、整理需要10天时间,从每月23日开始,至次月3日完成;系统实施后,数据准备、整理可压缩至2个工作日,每月最后一个工作日开始,次月第一个工作日即可完成。工作效率的提高,意味着需投入的人工成本降低。因系统实施而解放出来的人力可以从事更有意义的工作,从而使企业的管理处于良性循环中。

4.2 增加透明性,风险控制前移,提高了所有项目成功的机会

企业高层和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可分层关注人力资源使用情况、合同的签订情况、里程碑及收入的完成情况等,所有这些信息可动态掌握,可随时分析经营绩效、经营风险,及时进行资源调配和决策调整,为所有项目的成功铺平道路,从而确保企业的经营目标、战略目标实现。

参考文献:

[1]张斌.如何提升组织级项目管理能力[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2]冯娜,王,郭晓军,王金敏.煤矿企业经营管控数字化系统设计与实现[J].煤矿机械,2013(06):29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