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工艺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5 01:30: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处理工艺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通过降低热处理的工艺温度能有效减少由此产生的变形。降低工艺温度,能相对减少工件的高温强度,并增强其塑性抗力以及抗应力变形、抗淬火变形、抗高温蠕变的能力。降低工艺温度,还能够减少工件加热、冷却的温度区间。温度区间减少后,由热处理引起的各部位温度的一致性也会增强,而温度的不一致性正是引起工件组织应力和热应力的根本原因,随着温度不一致性减少,由此而导致的变形也会相应减少。此外,在降低工艺温度并缩短工艺时间的情况下,将缩短工件的高温蠕变时间,从而减少变形。科学合理的热处理工艺是减小热处理变形的关键因素。由图1可以看出,在650%球化退火后的硬度梯度和740%球化+680%等温处理的硬度梯度结果相近,未经球化退火的齿轮的硬度较前两个低。这是因为球化退火可使淬火后渗层表面残留奥氏体量减少,从而提高了齿表面硬度,因此20CrNi2MoA钢齿圈渗碳后应采用球化退火工艺,同时为减小热处理变形,在650℃球化退火效果更好。
2变形的其他影响因素及减小措施
2.1预备热处理在热处理过程中,有可能引起内孔的变形增大,如存在混晶、大量索氏体或魏氏组织以及过高的正火温度。因此需要对正火温度进行控制,也可以采用等温退火的方式来对锻件进行处理。金属最终的变形量与很多因素有关,如淬火前进行的调质处理以及退火和正火。金属产生变形进而导致金属组织结构也发生变化。研究和实践表明,为使金属组织结构均匀,在进行正火处理时采用等温淬火是一种有效的减小其变形量的措施。
2.2运用合理的冷却方法金属淬火后冷却过程的控制也是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淬火后采用油进行冷却,因此其变形直接受到油的冷却能力的影响。通常来说,热油淬火产生的变形小于冷油淬火,一般控制在100+20%。同时,变形还受到淬火的搅拌方式和速度的影响。在进行金属热处理时,金属产生的应力及模具的变形与冷却的速度和冷却的均匀程度有关。过快的冷却速度和不均匀冷却都会导致应力及模具变形的增大。因此,应尽量采用预冷,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应保证模具的硬度要求。为减少热应力和组织应力,可以选用分级冷却淬火,这种方式对形状复杂的工件十分有效,能显著减少其变形。采用等温淬火的方式,则适用于十分复杂并且有较高精度要求的工件,能使金属变形显著减少。
2.3零件结构要合理改善零件的结构是减少热处理变形的关键环节。经过热处理后的工件,其厚度不同的部分冷却的速度也是不同的。因此,在满足工件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应使工件的厚度差别不能过大,尽量使零件的截面均匀,减少由应力集中导致的过渡区的畸变和开裂现象。保持结构与材料成分和组织的对称性,避免尖锐棱角、沟槽等。此外,采用预留加工量的方式也是减少厚度不均匀零件变形的有效方式之一。
2.4采用合理的装夹方式及夹具通过采用合理的装夹方式和夹具,能够使工件获得均匀的加热和冷却,从而减少热应力以及组织应力的不均,有效减小热处理导致的工件变形。
2.5机械加工工件的加工通常需要经过很多道工序,如果热处理加工是最后的工序,则应控制其畸变的允许值,使之满足图样规定的工件尺寸。依据上道工序的加工尺寸来对畸变量加以确定,因此掌握畸变规律尤为重要,为使热处理导致的畸变处于合格的范围,在进行热处理前应对尺寸进行预修正。如果热处理是中间的工序,机加工余量和热处理畸变量之和即为热处理前的加工余量。导致热处理变形的因素多而复杂,因此相较于机械加工余量来说,热处理的加工余量不易确定,在实际加工中应留出足够的加工余量用于机械加工。
2.6采用合适的介质在热处理的过程中,介质的选择也十分重要,应选择有利于减小变形量的介质。研究和实验表明,硬度要求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油性介质是更好的选择。不同介质具有不同的冷却速度,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同油性介质相比较,水性介质的冷却速度较快。此外,水温的变化也会对介质的冷却性能造成影响,其变化对油性介质冷却特性产生的影响较小。热处理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水性介质淬火后会产生相对较大的变形量。
3结束语
篇2
1.1渗碳+空冷二次加热淬火回火能够很好地满足M和AR级别要求,碳化物级别良好,但是,二次加热淬火又造成产品的变形量超差,约30%不合格。
1.2渗碳+空冷真空炉二次加热淬火回火金相组织能有效保证,变形量基本能保证合格,但是由于真空炉淬火油冷却速度慢,心部容易出现上贝氏体,且F也容易超标,真空炉装炉量小、前后清洗困难、生产效率低下。
1.3多用炉碳氮共渗+直接淬火回火热处理变形能保证合格,但是M、AR、K很难保证同时合格,金相组织难于控制。由于N原子的渗入,使得Ac1、Ac3线下降,从而使得材料的过热倾向性比渗碳要大,淬火后M和AR级别比同温度的渗碳工艺要高,因此,要控制好碳化物、M和AR级别通常采用较低的温度和适当的碳势和通NH3量。虽然,原始坯件经过调质处理,但是,M和AR级别很难“持续、稳定地”控制在3级以下,经常出现4~5级马氏体,这样给后续冷处理带来麻烦,有时AR级别达到4~5级,即使冷处理后AR也不会降到≤1%,需要进行两次冷处理加两次回火,并适当提高回火温度。另外,如果M、AR和K级别同时为1级的时候,产品的抗回火性能差,回火后往往硬度偏低,特别是后续磨加工后,表面硬度降到59HRC以下,偶尔还发现有的为58HRC。因此,必须将M和AR级别稳定地控制在2~3级、碳化物3~4级才能保证产品质量。
2改进工艺试验
2.1多次回火+适度升高回火温度针对上述碳氮共渗工艺,再通过多次回火来消除多余的AR、使M转化成回火马氏体。或采用适度升高回火温度,将温度由原来的175℃提高到190℃,通过两次回火,M和AR级别在4级的情况有所降低,但是评定为3级也很勉强,再增加回火次数,由于AR陈稳化,已经没有作用。如果继续升高温度,表面硬度将进一步下降,内孔表面硬度已经到了下极限。很显然,这种方法效果有限,每一炉产品都单独制定回火工艺,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2.2碳氮共渗抗回火性能的初步试验根据20CrMo钢[1]的Ac1、Ac3,确定碳氮共渗温度845℃,其他工艺参数见表1,其中氨流量及碳势均高于常规碳氮共渗热处理工艺。试验结果:产品变形量合格;;淬火状态下测定层深0.48mm(金相法测定全渗层),M和AR均4级,K是1级,心部F是8级,心部硬度33~34HRC,表面硬度58~61HRC;经260℃×3h回火,再次测量,M和AR均为2级,表面硬度55~56HRC,采用洛氏硬度机直接测量结果为79.5~80HRA,换算结果为57~58HRC。试验结果说明:升高回火温度后确实能降低M和AR级别至合格范围;虽然表面硬度已经不合格,但是通过HRA测定,表面硬度并没有过分降低,说明抗回火性能较好,只是因为渗碳层太浅,承载能力差,需要增加渗层深度提高承载能力,同时适当降低回火温度;心部F及心部硬度不合格,淬火温度过低。
2.3高氮、高碳势共渗及适度升高回火温度由于20CrMo渗碳后,特别是采用高碳势渗碳后其化学成分具有类比性的钢号是GCr9轴承钢,该钢在220℃回火能保证硬度≥60HRC[1],据此采用220℃回火。因碳氮共渗具有提高耐回火性的作用[2],试验了采用高氮、高碳势碳氮共渗以进一步提高工件的抗回火性。适度调整回火温度,可以分解过量的AR同时分解粗大的M针(保证M和AR≤1~3级,K1~4级),可以同时满足工件使用尺寸稳定性(AR≤1%)、耐磨性(内外表面硬度60~63HRC)及变形量小的技术性能要求,延长共渗时间增加层深,提高承载能力,具体热处理工艺参数改进如下:(1)通氨量由0.4m3/h增加到0.6m3/h,增加N固溶度,进一步增强抗回火性能。(2)采用1.10%的高碳势、降温阶段也保持高碳势1.0%~0.9%,以及提高共渗及扩散温度,使得工件表面获得高于常规碳氮共渗的碳势(0.95%~1.0%),增加淬火后的初始硬度,增强抗回火性。(3)共渗温度由845℃升高到860℃,加快共渗速度;共渗时间由110mim延长到490min,则共渗层深度由0.48mm提高到0.8mm的上极限附近,增强承载能力。(4)将淬火温度由805℃升高至840℃,保证心部硬度F≤4级。(5)选择适当高的回火温度220℃,保证表面硬度,同时分解大量的残余奥氏体和粗大的马氏体;同时,由于回火温度较高,淬火压应力更加松弛,使得冷处理时AR转变更加容易。高氮高碳势碳氮共渗工艺参数见表2所示。试验结果:产品变形量仍然合格;淬火状态测量层深0.80m(金相法测定全渗层),M和AR均为4~6级,碳化物3~4级,心部F3~4级,心部硬度35~37HRC,表面硬度≥63HRC。经220℃×4h回火后测量:M和AR均为2~3级,碳化物3~4级,心部F3~4级,心部硬度35~36HRC,表面硬度60~63HRC,各项指标全部合格。
3结语
篇3
本试验对3种工艺处理后Fe-Co合金的磁性能进行了比较,具体见表1。3种热处理工艺的具体制度分
别为:真空热处理真空度优于10-2Pa,随炉升温,到温后保温2h,氩气淬火,冷却速度300℃/h。氢气保护热处理加热炉到温后将加热容器马弗罐入炉,零件到温后保温2h,罐体出炉空冷至200℃,全程高纯氢保护,氢气露点低于-40℃。氢气保护磁场热处理加热炉到温后将加热容器马弗罐入炉,零件到温后保温1.5h后施加环形磁场,保持0.5h后磁场停止,罐体出炉空冷至200℃,全程高纯氢保护,氢气露点低于-40℃。从表1可以看出,和真空气淬工艺相比,氢气保护处理可以明显提升材料的磁性能,施加磁场后效果更加显著。但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磁场作用下降,840℃时磁场基本不起作用。图1比较了740℃温度下,Fe-Co合金经氢气保护热处理及氢气保护磁场热处理后的磁化曲线和磁化率曲线。可见,材料在磁化过程中,外磁场达到200A/m时,氢气保护磁场处理及氢气保护处理合金的磁感应强度分别为1.6T和1.4T;外磁场达到400A/m时,二者的磁感应强度分别为1.9T和1.7T,这表明磁场热处理使得合金在低磁场下就具有较高的磁感应强度。氢气保护处理主要是通过氢气在高温下和材料的C、S等杂质元素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气相化合物并排出炉外,从而达到净化合金的目的,随着温度的提高,原子扩散速度加快,净化作用得到提升;磁场处理主要通过干涉热处理过程中材料组织的变化,如形核、晶化、晶粒长大过程,使之在磁场方向上形成一定的织构。这种织构的形成机理,目前认为是在组织变化过程中原子扩散受磁场影响,在磁化方向上形成了能量最低状态,并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保持下来,随着温度升高,原子扩散容易,磁性织构容易形成,对于磁性能的提升有益,但温度继续升高并接近居里温度,原子磁矩排列趋于紊乱,磁场作用反而下降。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高强Fe-Co软磁合金热处理的试验结果符合这些原理,从应用需求角度出发,热处理温度的提高会降低材料强度[8],为了确保材料强度达到1000MPa,一般热处理温度不宜超过760℃,所以磁场处理成为优化材料磁性能的首选工艺。
2磁场热处理
由于磁场热处理对高强Fe-Co合金性能影响显著,因此,对不同保温温度、充磁时间和磁场强度等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见图2。从图2可以看出,热处理温度对磁性能的影响明显,随温度升高磁性能上升,这和常规热处理结果是相同的;保温时间对磁性能的影响相对较弱,随保温时间的延长磁性能上升,到2.0h后则基本不变,这和常规热处理结果基本一致;充磁磁场强度对磁性能的影响不强烈,随磁场增加,磁性能增加,150A之后变化不大,150A时产生的有效磁场为1330A/m。
3降温速率
由于Fe-Co软磁合金在730℃附近存在无序-有序化转变,导致性能恶化,所以1J21、1J22等Fe-Co合金热处理工艺中,必须控制降温速率,通常是在730℃以上缓冷,730℃后快冷。如前所述,高强Fe-Co软磁合金的热处理温度区间一般低于760℃,处于敏感区间,降温制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至为关键。为此,利用真空气淬设备对降温速率可控技术,研究了不同降温速率对高强Fe-Co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可见,降温速率对材料的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总体变化不大。从数据对比来看,降温速率为150℃/h和600℃/h时,力学性能略低,但磁性能和其他样品差别不明显。前者可以认为是无序-有序转变的结果,后者则应该和过快冷却造成的内应力有关。为了评估Fe-Co合金添加元素对合金升、降温过程的影响,采用DSC测量了750~1050℃的差热曲线,如图3所示。3种Fe-Co软磁合金中,1J21含V元素1.2wt%左右,1J22含V元素2.0wt%左右,而高强Fe-Co合金除含V元素2.0wt%外,还添加了Nb、Cr等其他元素。从图3可以看出,随着添加元素含量的增加,居里点(以极值点数值定义)呈下降趋势,但升温和降温过程表现不同,升温过程居里点相差不多,为964~972℃,降温过程居里点相差较大,为867~926℃,而且放热/吸热峰宽也随着增大。这说明添加元素的增加,合金的居里转变滞后程度增加;降温过程的影响更加显著,表明添加元素起到的作用主要是对磁畴的钉扎。无序-有序化过程同样受添加元素的影响,从居里点的变化来推断,高强Fe-Co合金的无序-有序转变会受到更大抑制,这也是降温速率对性能影响不大的主要原因。从以上试验结果来看,300~600℃/h的降温速率都适用于高强Fe-Co合金热处理的冷却。
4结论
篇4
论文关键词:超滤膜,组合工艺,饮用水处理
与常规处理工艺相比,超滤具有出水水质稳定,占地面积小,能耗及维护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加之膜造价的不断降低,超滤技术已成为替代传统处理工艺的适宜选择。但是,由于超滤膜的截留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单纯超滤工艺去除溶解性有机物的效果不佳,易造成膜污染、膜通量降低等问题。因此,超滤膜常与其他工艺组合,组成超滤膜组合工艺,以提高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去处效果。混凝/超滤、常规处理/超滤和活性炭/超滤等工艺是最为常用的超滤膜组合工艺,在饮用水处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混凝/超滤组合工艺
混凝工艺通过电性中和、卷扫、吸附架桥等作用可改变原水中悬浮颗粒的尺寸分布,从而增强了超滤膜不能去除的小颗粒和溶解性污染物的去除作用。此外混凝还可改变颗粒物的表面电性,使滤饼层不会紧密附着在膜表面。因此,采用混凝作为预处理,可与超滤工艺形成互补,降低膜过滤阻力,提高对低分子有机物、无机物和无机离子等污染物的去除率[1,2]。
混凝/超滤组合工艺一般可分为两类,一是将混凝形成的矾花去除后进膜过滤,二是不去除矾花直接过滤,即在线混凝/过滤工艺。比较而言,后者的预处理流程较为简单,且基建费用较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1,3]。
1.1混凝/超滤工艺的处理效果
1)对浊度及微生物的去除
混凝/超滤组合工艺对浊度及微生物的去除效果在众多研究中都予以了肯定。一般情况下,混凝/超滤工艺出水可保持在0.1NTU以下,且出水水质稳定,出水水质明显优于常规处理工艺。
从表1中可以看到,不同水质的原水,不同的混凝剂,经过混凝/超滤工艺后的出水浊度都能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表1 混凝/超滤工艺对浊度的去除效果
序号
原水浊度(NTU)
出水浊度(NTU)
混凝剂
参考文献
1
12.3~26.9
<0.1
聚合氯化铝
[1]
2
16.3~75.5
<0.1
聚合氯化铝/硫酸铝
[4]
3
3.0~18.0
0.057~0.13
氯化铁
[5]
4
6.17~8.54
<0.3
篇5
1.1沉淀法
沉淀法是化学方法中的一种,在对汞废水的处理中效果较为明显,且具有可行性。一般使用促进沉淀发生的催化剂为Na2S,应用效果为:Hg2++S2—HgS下降。沉淀法是对工业生产中含汞废水的酸碱值进行改变,将其控制在9-11之间,Na2S的增加量是基础增加量的5-20,将两者进行综合,添加质量数值为0.01%-0.03%的无机凝结剂,在沉淀之后进行滤除清澈的部分,这种沉淀法能够降低废水中汞的浓度。
1.2交换法
交换法是进行离子树脂之间的交换,将这种方法使用在汞废水的处理中,能够有效的进行汞含量的处理,特别是碱性较大的阴性离子进行交换树脂以及拥有选择性的综合树脂,交换的时间短,较少污染能力较强,拥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体现出这种方法的有效性。交换法是将几种树脂装柱组成废水净化系列,这样含汞废水通过几个交换柱后,出水中检验不出来汞。
1.3加热法
加热法是进行蒸发然后使物体被浓缩出来的方法,蒸发的晶体是蒸发的催化剂,促使溶液溶解速度不平衡达到平衡,不间断的进行蒸发流程,把多余的溶液物质进行结晶分析的过程,适用于溶解的速度会因为温度的变化不发生较大变化的物质。蒸发结晶的安装设置由七部分组成,分别是:两个加热空间;两个分离空间;表层制冷机器;真空泵;离心作用的机器。将含汞废水的酸碱值调节到酸碱度适中的之后,使用两种加热空间和两种分离空间的蒸发法进行处理。废水中的物质在第一个加热空间和第一个分离空间中没有形成结晶,但可以增强蒸发效果,促使在第二个加热空间和第二个分离空间中出现结晶,因此,加热法可以有效的进行汞废水的处理,使废水中的汞含量去除率达85%以上。
1.4电解法
利用微电解技术进行废水除汞,主要是在微电解的流程中加载金属物质和其他增加物,通过水环节产生化学反应,汞就会被分解出,再通过滤除环节就可以去除掉废水中的汞,减少污染现象。在进行微电解除汞时,酸碱值要适中,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需要在反应器中放置半个小时,经过微电解的环节和处理,可以有效的降低废水中的汞含量,使汞含量达到废除处理的要求。
2电石法聚氯乙烯含汞废水处理
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是氯乙烯单体,在过氧化物中的诱发剂,曾经是全世界生产数量最大的一般塑料,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工程材料、生活用品、电线管道、包装材料等。据相关资料和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的聚氯乙烯生产数量达到1300万吨,一种电石法聚氯乙烯的生产数量就有1000万吨,对汞的利用率较大,占整个中国使用汞总量的80%以上,使用汞的流程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废汞催化剂;去除催化剂中的废水;转化器中的活性炭去除汞含量;溶解吸附汞;含汞废水中的碱性物质;进行废水除汞之后的废水物质;除汞之后的流程。在氯乙烯单体的生成环节中,由于氯化汞会因为温差变大,从固体形态不经过液体形态直接变成气体形态,造成汞的浪费,剩余大量的汞滞留在废水的催化剂中,在直接有固体形态转变到其他形态的过程中,浪费的汞会顺着某些物质反应形成的粗制氯乙烯气体流入进之后的废水净化体系中,出现一连串的含汞物质。在电石法聚氯乙烯制造业中含汞废水中的汞浓度较高,但是水量却较少,为了去除其中的汞含量,可以先使用沉淀法,降低废水中的汞浓度,然后使用离子交换法,促使汞废水的处理符合标准要求,这两种方法,操作起来都比较方便且简单,能够有效的对电石法聚氯乙烯汞废水进行处理,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可以促进工业进程的发展。
3结语
篇6
教育体制是教学的前提和保障。完善的教育体制可以为各科教学提供制度和系统保障。作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为历史教学和学生意识、品质培养提供正确引导。就目前来说,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体制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建立健全教师工作、学习、管理机制,加强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和教学能力培养,将能否做好本职工作、实施素质教育列为教师考评目标之一;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德育工作队伍,制定德育工作规章制度,有组织、有步骤地推进德育工作,营造浓郁的校园德育氛围;颁布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条例,将品质、道德、责任感培养当作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生成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机制,创新历史教学方法,提高历史教学学生品德、意识培养质量。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根据历史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改革,变静态教育为动态教育,变灌输教育为形象教育,切实发挥历史学科在学生品质、意识培养方面的优越性。
二、因材施教,分类加强学生社会认知
教师按照一个标准要求所有学生,忽视学生个性差异和需求,是历史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年龄、认识能力、心智水平加强学生意识培养和品质教育。这就要求初中历史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盲从、自觉性差等特点,开展爱国主义道理、责任感说服教育、榜样典型示范教育和道德规范约束教育。而面对具有一定创新能力、辨别能力的高年级学生,历史教师可以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合作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历史知识使用锻炼,鼓励他们通过知识归纳总结形成正确的责任认知和价值取向,进而实现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目标。
三、立足教材,深挖意识责任培养的素材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优良的品质并非是生而俱来的,但是有效的后天教育却可以激发个体身上蕴藏的巨大潜能,使之成长为一个品质优良的人。鉴于此,初中历史教师可以采取一切有效途径去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对于处于心智发展时期的初中生来说,许多人都有英雄情结和英雄崇拜心理,因此,教师可以立足历史教材,深挖教材中有利于品德和意识培养的素材,用伟大人物的思想和事迹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坚强意志。如初中历史教师可用卫青、霍去病、岳飞、戚继光等人的英勇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用勾践卧薪尝胆、司马迁著史、苏武牧羊等故事鼓励学生磨炼自己的意志,敢于同困难作斗争。当然,教师还可以运用现代网络技术进行历史影视资料、电子素材搜索和整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历史情感养成和责任感培养提供有利条件。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强化课程资源意识,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深挖社会责任感培养素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多载体、多渠道培养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不仅不能局限于课堂和教材,还要教师有效拓展、利用各种资源、各种渠道、各种载体向学生传递更多的历史知识,为学生情感和意志培养打下坚实基础。就目前来说,可以利用的历史教育资源有:历史教科书、图书馆藏、网络资源;社区和地方历史资源,如历史文化古迹、博物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时事报纸、国内外时政热点、历史影视资料等。而行之有效的历史教育、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载体有:历史教学课件、历史图文资料、校园德育文化活动、校史剧创编、校园网络、板报、宣传栏等。常用的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渠道有: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开放性作业、课外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勤工助学、志愿服务等。总之,教师要对初中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问题有清醒的认识,能够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文化知识,鼓励其树立报效社会、报效国家的理想。
五、结语
篇7
淮南市天顺生态养殖有限公司位于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芦集镇秦圩村,公司占地4.67hm2,主要以种猪繁育和商品猪养殖为主。现有猪舍12栋,存栏母猪近500头,每年为市场提供育肥猪10000头以上。该养猪场实行雨污分离,猪舍采用干清粪方式,污水主要来自猪舍冲洗污水,日排污水约100t,总固体浓度(TS)为1.2%~1.5%。福州北环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根据淮南市天顺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现状、养殖规模,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及项目设计要求,建设红泥塑料沼气池500m3,贮气袋200m3。
2工艺流程
该工程采用基于CSTR-ABR工艺的红泥塑料畜禽污水处理技术。
3工艺技术
3.1前处理系统
前处理系统包括格栅、沉砂池、集水井、固液分离机、竖流式沉淀池、酸化调节池。由于采用干清粪方式,养猪场废水包括猪尿、散落的饲料末和猪舍冲洗水,悬浮固体浓度(SS)、TS高,这些固体物质在系统中很难被降解,容易造成堵塞,对整个厌氧过程影响很大。所以,在废水进入厌氧处理系统之前分离出废水中的固体物质,能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SS、TS,从而减轻后续处理负荷,为高效的厌氧工艺创造了条件。该工程使用的固液分离机为全自动高效固液分离机,整机为不锈钢结构,契型水切滤网配挤压装置,可实现全自动连续工作(启动、过滤、压干、中间洗网、停机时洗网),使用、维护方便。分离后液体部分进行厌氧发酵,固体粪渣可生产有机肥,有利于农作物的增产增收和生态农业的良性循环,同时又给养殖场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3.2厌氧处理系统
该厌氧处理系统系卧式半地下钢砼结构,拱顶采用红泥塑料覆皮。红泥塑料覆皮气密性好,安装、拆卸容易,减轻了密封层施工的难度,且进出料方便。红泥塑料作为厌氧发酵池覆皮,吸热性能好,能充分吸收太阳能,提高厌氧发酵温度和降解效率,产气率高,并有抗腐蚀、抗老化、抗紫外线等优点。厌氧发酵槽采取前槽和后槽设计。厌氧发酵前槽为高负荷区,采用CSTR结构。根据进水的高悬浮物浓度和高有机浓度,采用多池并联进水,以达到较合理的容积负荷。池底部设有沼气搅拌装置,使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在前槽形成完全混合的状态,以达到较好的去除效果。池顶部设有回流喷淋系统,以达到内循环搅拌及防止浮渣结壳。每级前槽末端顶部设有出水口,底部设有剩余污泥排放口、剩余污泥沉淀槽,剩余污泥沉淀槽底部设有排泥斜底和锥形排泥斗。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沉渣通过剩余污泥排放口排到剩余污泥沉淀槽,沉淀后经污泥泵抽至污泥干化场,以降低厌氧后槽的负荷。厌氧发酵后槽为中负荷区,采用多级串联的ABR结构。厌氧后槽每级均设有上下折流板,底部进水、上部出水,污水经过多次的上下折流,使污水中有机物与厌氧微生物充分接触,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保证较好的出水效果。
3.3沼气净贮供气系统
该系统包括沼气气水分离器、沼气脱硫装置、沼气卸压装置、贮气袋、沼气增压装置、沼气贮压装置、沼气阻火净化分离器、增压机房等。沼气净化采用低压脱硫和高压脱水技术,整套系统集中了低压湿式柜和干式贮气柜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沼气、天然气的收集、贮存和应用,能实现可调恒压供气、容易控制、方便使用,用气效果稳定。
4主要工艺技术特点
厌氧处理装置大多采用砼体或钢材制作,投资大,建造麻烦。砼制池体运行数年后容易出现裂缝,且不易进行改造;池内发酵温度在25℃左右,属于近中温发酵,周期较长,而且温差随气候变化较大,冬天产气率很低。与砼体或钢构沼气工程比较,该沼气工程主要特点如下:①红泥塑料是一种改性塑料合金材料,具有成本相对较低、抗老化、耐腐蚀、阻燃、使用寿命长、吸热性能优、拆装方便等优点。②红泥塑料贮气袋为低压干式柔性贮气装置,重量轻、施工简单、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使用条件不受季节、气候的限制,可根据需要随时增减贮气袋数量,安装、拆卸、维修、搬迁方便简单。③采用恒压装置可以确保沼气压力恒定,实现红泥塑料厌氧发酵装置无骨架支撑。整套系统实现可调恒压供气,方便使用,供气稳定。
5工程效益
该沼气工程建设遵循生态学和循环经济发展原理,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利用养猪场粪污进行厌氧发酵,项目投产后可年处理猪粪污水约2.1万t。年可产沼气约5.5万m3,沼气可用于养殖场职工炊事和洗浴、仔猪舍保温等,解决了养殖场的生产生活用能问题。沼气的低位热值为20924kJ/m3,标煤的热值为29306kJ/kg,按沼气热利用率55%,标煤热利用率25%计,年可节约8.6万kg标煤。正常年可生产有机肥1.5万t,按80元/t的销售价计算,年有机肥销售收入120万元。污水经发酵产生的沼液,可用作果园、农田生态园灌溉用肥,不仅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还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品质。该沼气工程的实施有效地处理了养殖场粪污,实现了养殖粪污的资源化和综合利用,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优质可再生能源的供应,促进农业、能源和环境可持续循环发展,对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6小结
篇8
论文摘要:英语习语中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例如宗教文化,神话故事,历史,风俗观念等。在翻译的过程中,根据“对等理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结合意义上的对等,以及美学功能上的对等。同时,为了防止文化缺失,还应该对部分特定的文化意象加以保留,以达到传播文化的目的。
英语是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也是国际交流的载体。英语翻译过程中,习语经常会给个译者带来障碍。习语的约定俗成的意思,一般是经过长时间的历史发展后沉淀下来的,因此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该国家历史,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影响。在翻译英文文献的过程中,习语由于其承载的文化信息和其约定俗成的意思,经常会给译者带来一定的理解困难或理解错误。本文将大致探讨下英语习语中文化信息的类型,并初步探讨怎样处理这些文化信息以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1英语习语中文化信息的类型
由于英语习语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时间,受文化各个方 面的影响都会比较大,其中蕴含的文化信息,大致划分,可以分为 以下几类。
1.1宗教影响
许多英语国家都是基督教盛行的国家。许多和基督教有关的短语都进人了语言并且形成了约定俗成的意思。基督教的圣经中的语言和故事对英语语言,尤其是习语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比较简单的价格例子是“thirty pieces of silver""Noah’sArk" "olive branch".
1.2希腊罗马神话
希腊罗马神话是西方文化的重要起源之一。许多习语一般都和这些神的名字故事相关。因此,这对于不熟悉这些故事的人来说会造成很大的理解障碍。比如时代杂志曾有报道“Nixon’sOdyssey to China".这就是巧妙化用了希腊神话中奥德赛的故事来指代一个充满艰辛的开创性的旅程。
1.3文学典故
经典的文学作品除了以其艺术性感染世人外,还会以其独特的人物和语言一代一代传递下来,从而丰富语言的发展。莎士比亚这一大文豪的贡献尤其巨大。他的作品给英语语言注人了许多新颖生动的表达方式,比如在下面的句子中:"All the othergreatest powers want to have their pond of flesh of Turkey".这里的pond of flesh就是化用了《威尼斯商人》里面吝音鬼夏洛克向人讨债欲置人于死地的阴险毒辣做法。
1.4历史传说
有些历史事迹或人物由于代代相传而融人了语言当中。比如短语“cross the Rubicon“指代的是凯撒大帝凯撕在公元49年,违反元老院的命令,率大军渡过卢比肯河。他在大军渡河前,下令烧掉所有的战船,说:“般子已经掷出去了。"("The die is cast"),此举使其军队士气大振,最终战胜了庞培的军队,夺取了罗马。因此这个短语用于指代采取不可逆转的行动,破釜沉舟。
随着历史的发展,近代的特定用语由于交流的加快往往能更快的融人语言,被人们接收特定的意思。比如二战时候的”D-day",原来指的是二战诺曼底登陆日,后来就也可以用来指代一个重要的计划开始执行的日子。
1.5风俗习惯
不同国家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这不可避免的在习语中有所反映。第一类型与饮食有关。西方的主食是面包,因此有许多与面包有关的习语。"to take the bread out of one’ s mouth" "to eat the bread of idleness”就是典型的例子,反映了面包 在生活中的基础作用。其次,由于生活及观念上的差异,英语国 家与动物有关的习语也会与中国的有所不同。比如,"love me,love my dog".再比如,龙(dragon)这个动物的形象在西方一般都 是残暴或者是邪恶的动物,这就与中国大相径庭了。此外,对于 常见的颜色,中西方的认识也有一定的差异。比如,在英语中,"He seems quite blue today”意思是一个人心情不好。这与中文中 的颜色所代表的意思显然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
2结合功能对等理论,探寻英语习语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
2.1功能对等理论的基本内涵
功能对等理论即英语中的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这一理论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奈达。他对于翻译中的对等概念做了 比较详细的阐述。他自己的学说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过程,先后提出了形式对等((formal equivalence)和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闲两个概念。前者在形式和内容上强调语言信息本身,后者则体现另一种译文质量,即原文信息在接受语中得以传递,以至译文接受者的反应与原文接受者的反应基本相同,此后为突出翻译的交际功能井且避免误解,奈达又用功能对等(functionalequivalence)代替动态等值提法。
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概念,简单来说是指用目标对等语再现源发语的信息。译者着眼于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而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所以它并不是象有些人望文生义那样的理解,是要译文和原文完全一致。此理论强调的是目的语听众或读者在理解和欣赏译文时所作出的反应,与原文听众或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所作出的反应基本上一致。可见,对等理论的范围不仅是语言内部也还包括读者反应。
2.2英语习语翻译时必须达到的两个层次的对等
功能对等理论对于英语习语翻译中文化信息的处理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根据功能对等的内涵,所谓的对等其实并不局限于原文和译文在字面的对比,而是主要从原文对读者产生的效果和译文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之间来做一个对比,尽量达到一致。那么,从这种对比效果要达到一致,需要考虑哪几个方面呢? 第一,意义理解方面要求,原文和译文对各自的读者传达的意思应该是一样的。但是在翻译英语习语的过程当中,却经常会有一些陷阱。译者觉得自己在翻译正确的意思,但却有可能是望文生义。比如,英语中的”yellow pages",有人不假思索翻译成“黄色报纸”,但事实上却是指的黄页是国际通用按企业性质和产品类别编排的工商企业电话号码簿。
第二,美学价值方面的对等。比如音律方面的,有些诗句文章抑扬顿挫,读来或慷慨激昂,或韵味深长,令人陶醉。从意象上看,有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妙趣横生,塑造的形象惟妙惟肖,令人拍案叫绝。还有,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还会被激起各种情绪,或陶醉,或伤感,或痛恨,或恶心,这些都与文字的美学功能是分不开的。比如有很多节奏感很强的:"stuff today and suffer tomorrow""east or west, home is best"," Birds of a feather flew together”等等,读来朗朗上口;有些表述例如“as cool as a cucumber" "heart in one’ s mouth”则是生动形象。"Never show your face in this place again,you Judas",简单一个词,鄙夷的语气呼之欲出。这些都是英语习语美学价值的的体现。
2.3文化信息的缺失
在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英语习语翻译时,以上两方面的对等都是极为重要的。但是有时候译者为了译文读者能够与原文读者有对等的理解和欣赏,会不得不放弃原文的一些文化意象,而用译语中熟悉的文化意象来代替,从而出现文化缺失现象。这种文化缺失就会影响原作整体内容的传达,甚至会影响对原作意境及其人物形象的把握,还会造成文化专属性传递上的偏差。在翻译时对文化意象的处理存在着几种种弊病:一是文化意象常常被略去不译:二是文化意象被译者解释、引申而遭破坏,从而使读者不能真正地了解原语文化的意象。
2.4英语习语翻译需注意的问题
在现实的翻译中,完全的对等是很难达到的,而且正如上文所说,如果一味的追求对等,还有可能牺牲文化传播的作用。因此,在具体操作中,对待包含不同类型文化意象的英语习语,必须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处理,在各个目标之间做一定的取舍。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对于部分并不具备非常特殊文化意义的习语,在翻译成目标语时可以重点考虑对等功能,也就是意义优先,让译文读者看到以后也能产生同样的意义上的理解并且能兼顾到美学上的价值,这样才能令译文的表达自然。为达到这个目的,译者必须摆脱原文语言结构的束缚又要尽力避免原社会文化因素对译文读者造成的陌生感和翻译腔。在这一类型的翻译中,比如“aflash in the pan",被翻译成为“昙花一现”,显然就非常生动,并且意思也把握的很好。还有‘`to grow like mushrooms”也可以直接使用汉语中的“象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虽然文化意象换了,但是效果几乎是没有变化的,如果一定要翻译成“象蘑菇一样冒出来”,显然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了。
第二,在考虑功能对等的时候,也必须要考虑到不同的语境,不能不加区分地采用目标语的文化意象。比如有人把‘`You areas pure as Psyche”翻译成“你真象西子一般无暇”,这样把中国传统的人物代人,显然是很牵强,很不自然的。
第三,对于西方文化有的文化意象,在翻译的时候不能简单粗暴的直接不译,或者是用其他的译语中的熟悉意象代替。这种做法有两大弊端。首先,这种文化意象通常很难找到完全对等的,因此会造成一定的意义或美学价值的变动;其次,这样做完全没有起到文化传播的功能。因此,对于这一类型的文化意象,比较好的方式是直译加注释的方式。
篇9
【关键词】建筑设计 建筑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 设计思想 应用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水资源紧缺问题已成为世界性问题,目前全球范围内约有60%以上地区的陆地淡水供应不足,有40多个国家处于严重缺水状态,全世界约有1/3的人口无法得到安全供水。我国同样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为了水资源紧缺问题,各个城市开始研究水回用技术和再生处理技术。城市处理污水的中水回用技术就是其中典型的水资源再生利用的一种方式。
二.我国污水回用现状。
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目前我国最大的水资源再利用项目: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项目已经实施全线贯通。用于园林、环卫、工业等行业。我国早在1985 年将城市污水处理与利用列入国家科研课题,相继在北京、青岛、泰安、天津、大连、太原、淄博等城市开展了污水回用的实验研究工作,其中有些城市己修建了污水回用试点工程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为全国的中水回用提供了技术依据,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北京是我国污水回用发展较快的城市,至2010 年污水的再生利用量达到10 亿m3。大连市自1994 年以来,先后在12 座大型建筑中配套建设了中水实施,日节约淡水2000m3。
宁波市目前仅有一家中水回用单位,即宁波市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初级回用工程,污水处理后的出水灌溉厂区的草坪绿化。虽然我国部分城市在中水利用走在了前而,但是中水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总体进展缓慢。
三.中水回用技术。
城市中水深度处理回用的处理技术按其机理可分为物理化学法、生物化学法和物化生化组合法等;按工艺路线可分为传统石灰石法、膜法处理工艺。以上工艺技术都能把污水处理为适合各种回用途径的出水,甚至达到高标准水质要求。先进的膜处理技术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处理出水,但投资较大,传统深度处理技术的投资相对较低,但存在不少问题,且回用范围较小。因此,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中水深度处理回用新技术和工艺设备,对于经济、安全、快速地解决我国城市的缺水与水污染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城市中水深度处理回用在严重缺水的中东、非洲地区和经济发达的北美、西欧已成功应用多年,研究成果颇丰。特别是美国和加拿大,多数火力发电厂都是采用市政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出水作为电厂的水源,在此领域技术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其工艺技术也在不断改进,过滤方式已逐步改变为膜处理工艺。
我国在城市污水回用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已经建成的中水回用工程多以传统石灰石处理工艺为主,应用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的大型工程实例还较少,且存在通量低、易污堵、能耗高、一次性投资较大等问题。目前,不少单位正在积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合理的新工艺技术。国内污水厂中水回用大体有五种处理模式:一是采用膜过滤—反渗透双膜处理工艺;二是采用水解酸化—生物曝气—深层过滤—消毒处理工艺;三是采用浮选—过滤处理工艺;四是采用高效过滤处理工艺;五是采用絮凝沉淀工艺。
1.中水回用工艺流程:
中水回用处理一般包括预处理、主处理及深度处理三个阶段。其中预处理阶段主要有格栅和调节池两个处理单元,主要作用是去除污水中的固体杂质和均匀水质;主处理阶段是中水回用处理的关键,主要作用是去除污水的溶解性有机物;深度处理阶段主要以消毒处理为主,保证出水达到中水水标准。
中水回用主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生物法、物化法及膜分离法。其中生物处理法是利用水中微生物的吸附、氧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包括好氧和厌氧微生物处理,一般采用多种工艺相结合的办法;物理化学处理法以混凝沉淀(气浮)技术及活性炭吸附相结合为基本方式,提高出水水质,但运行费用较高;膜处理技术一般采用超滤(微滤)或反渗透膜处理,其优点是SS去除率很高,占地面积少等优点。
处理工艺流程为:原水格栅调节池提升泵生物反应器循环泵膜组件消毒装置中水贮池中水用水系统
中水回用技术作为目前节约水源、防治水污染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中水回用技术一方面缓解城市供水压力,同时大大节省企业排污费,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保护周边环境的卫生,给城市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氛围。
2.中水回用技术特点:
(1)能高效地进行固液分离,将废水中的悬浮物质、胶体物质、生物单元流失的微生物菌群与已净化的水分开。分离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好,一般不须经三级处理即可回用。
(2)可使生物处理单元内生物量维持在高浓度,使容积负荷大大提高,同时膜分离的高效性,使处理单元水力停留时间大大的缩短,生物反应器的占地面积相应减少。
(3)由于可防止各种微生物菌群的流失,有利于生长速度缓慢的细菌(硝化细菌等)的生长,从而使系统中各种代谢过程顺利进行。
(4)使一些大分子难降解有机物的停留时间变长,有利于它们的分解。
(5)膜处理技术与其它的过滤分离技术一样,在长期的运转过程中,膜作为一种过滤介质堵塞,膜的通过水量运转时间而逐渐下降有效的反冲洗和化学清洗可减缓膜通量的下降,维持MBR系统的有效使用寿命。
3.新型两级过滤膜生物反应(DF-MBR)技术
新型两级过滤膜生物反应(DF-MBR)是利用生化过滤单元去除水中的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和悬浮颗粒物,减轻后续膜过滤单元的运行负荷,提高膜通量,减小膜过滤单元的设计规模及占地面积,进一步降低系统造价。
DF-MBR基本工艺流程为:
4.生物接触氧化法。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膜法工艺,即采用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接触氧化法相结合的方式,好氧曝气采用活性污泥工艺,利用好氧微生物菌群氧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接触氧化工艺是通过生物膜的作用进一步吸附,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具体结构采用的是多段推流式,即生物接触氧化池内分成多格,污水串联流过每一格间。可使每格生长的微生物与负荷条件相适应,有利于专性微生物的培养驯化,提高了处理的效率。
四.结束语:
中水处理技术是基于全球水资源紧缺和废水外排污染而兴起的技术,城市污水处理中水回用,既减少了污水直接排放的污染程度,同时又能最大程度的对水资源进行再生利用,可谓一举多得。城市污水就近处理并回用,可以保证水资源稳定可靠,同时又能减少供水管网的压力,有利于环境城市污水处理及排水管网的压力,缓解水资源紧张的问题。城市污水处理、中水回用正成为污水处理和发展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杨文昭 YANG Wen-zhao 城市处理污水的中水回用技术探讨[期刊论文]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4期
[2]谢攀峰 平顶山市污水净化公司中水回用项目技术探讨 [期刊论文] 《环境保护》 PKU CSSCI -2008年14期
[3]杨承鸿 YANG Cheng-hong 中水回用技术及其存在问题探讨[期刊论文] 《山西建筑》 -2010年23期
[4]李善仁 肖艳 LI Shan-renXIAO Yan 上海市白龙港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期刊论文] 《中国给水排水》 ISTIC PKU -2009年2期
[5]王晓 过滤吸附在中水回用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学位论文]2010 - 青岛理工大学:环境工程
篇10
论文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厂,层次分析法,指标体系,权重
概述
随着国家对城市水污染防治要求的提高,对城市污水处理率及处理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污水处理率不高的城市逐步新建城市污水处理厂。我国现运用于实际生产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众多,有A/O工艺、氧化沟工艺、CASS工艺、CAST工艺、BAF工艺、UNITANK工艺等。每种工艺有其自身的优缺点与使用范围,不同的工艺之间也存在许多共性,如某地新建污水处理厂时,选用的技术可以为A/O工艺、氧化沟工艺或CASS工艺,但具体选用何种工艺最好,不仅需要多名专家考虑各备选工艺特点,还需要考虑新建污水厂实际情况,如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因此,新建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的选择是一个多属性群决策问题,需要运用一套方法学对其进行评价,从而确定选用处理工艺。层次分析法(AHP)为决策者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依据。运用AHP法首先要建立新建污水厂处理工艺评选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具体的指标和指标的权重。建立的指标体系包含了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经济、技术和环境三方面的主要性能,因此,AHP法作为新建污水厂处理工艺选择的计算模型兼顾考虑并量化了候选处理工艺的经济、技术和环境性能,计算结果有科学依据并易于被决策者接受。
1.AHP法简介
层次分析法(AHP)法是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T.L.Saaty提出的。AHP法是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综合决策方法,将决策者的经验与主观判断用数学方法进行处理。AHP法的核心内容是将评价问题层次化,然后由高到低逐层进行分析判断,最后得出评价结果。AHP法具有众多优点:简单易懂、将思维问题层次化、定量与定性计算相结合、便于决策者与决策执行者沟通等。目前AHP法及其变形方法以在众多领域得到普及运用,如:城市规划、招标评价、教学评价等。
AHP法分析过程分为四步:(1)根据评价对象与评价目标,将问题层次化;(2)选定合适的比例标度,构造判断矩阵;(3)进行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4)进行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具体求解过程如图1所示:
图1层次分析法分析过程
将问题层次化是指将问题层层剖析,选择适合各个层次的因素,并按照一定原则将相邻的上下两层因素进行关联,下一层因素是对上一层关联因素的细化和具体化。构造判断矩阵是指专家根据选定的标度对同层次与上一层次某因素相关联的因素两两之间进行比较并赋值而得到的矩阵。本研究采用1-9标度,如表1所示。构造的判断矩阵结构如表2所示。层次单排序是指计算某层次与上一层次某因素相关联的因素之间的权重系数,为了保证单排序的准确性,需要进行单排序一致性检验。层次总排序是指各层因素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系数,为了确保总排序是否合理,需要对总排序一致性进行检验。
表11-9标度法判断矩阵标度含义表
重要性标度
含义
1
表示两个元素相比,具有同等重要性
3
表示两个元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比较重要
5
表示两个元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明显重要
7
表示两个元素相比,前者比后者非常重要
9
表示两个元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极为重要
2,4,6,8
表示上述判断的中间值
1-9倒数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5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