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技巧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15:49: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制作技巧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讨论部分
总的要求:
与先有研究相比,本研究有何意义。
具体要求:
A. 简要说明研究背景(background)
B. 简要介绍总的发现(general findings);
C. 介绍具体要点(introduction of points)
D. 与现有发现(若有)进行比较(comparison in the context of other studies)
E. 意义(suggested meaning)
F. 结论(conclusion)
G. 前瞻研究(future studies)
篇2
如 何 选 题? 确立论文题目,就是确定研究的目标,研究 的主攻方向。考生在选题时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1、论题要大小适中。题目不要太大,尽量"小题大做"。
2、注意研究角度要有新意。进行科学研究,就是找问题,没有新问题就谈不上研究,更谈不到创新,论文也就没有写作的价值,因此,确定研究方向只有从新的角度去研究、研究以前没有人研究过的问题,或者是研究过探讨过但说法不一的问题去分析论证,才会得出与众不同的结论,才会见出新意。
3、要知己知彼。在选题中,要了解本专业本领域中已有的科研成果,了解别人已经解决了什么问题,还存在什么问题;是否有争论,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只有知己知彼才能避免重复和雷同。 拟 提 纲?
根据论文题目,充分、大量的搜集查找资料。
收集资料主要注意三种:
1、与论题直接相关的原始材料;
2、他人对该论题或相关论题的研究成果材料;
3、与论题有关的社会、文化、语言、历史背景等方面的材料。
形成论点时应注意:
1、论点要鲜明,不能含糊其词,同时论点又要辩证,不能走极端;
2、论点要科学正确,不与常理和事实相背离;
3、论点要准确,不要夸大其词,防止偏颇。
撰 写 正 文? 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占据论文的主要篇幅,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作者理论水平和创造能力的集中体现,它决定着论文水平的高低和质量。
论文的正文一般包括三大部分:绪论、本论和结论。
绪论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讲清研究的动机、写作的理由、目的和意义、提出问题、概述内容、明确中心论点等。一般要求语言简洁扼要,开门见山,引人注目。
本论是论文的主体,要求以充分有力的材料阐述观点,条理要清晰,逻辑要严密,要求内容扎实、丰厚。考生在这一部分,必须根据论题的性质正面论证,或反面批驳不同的看法,或解决别人未解决的问题,或论述新思想新发现等。在该部分中论证是极其重要的,它决定着论文的成败。要写好这一部分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论点是明确新颖、深刻、严肃的。论点不管是否需要论证,都必须是可以论证的。
2、论点必须有材料的支撑,必须有可用来证明使其成立的材料。
3、论证必须根据论题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论文结构形式,不同的论证结构形式,决定了本论部分的结构。
4、论证逻辑要严密。合乎逻辑的论证,别人是无法驳倒的。 修 改 、定 稿
正文初稿写好以后,考生应该多修改几遍,对整篇论文逐行逐句逐段反复推敲,检查每一个具体论点、论据、论证是否恰当有力,表达是否合乎逻辑,务求不留疑点,直到确实有说服力为止。 检查并修改初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论点与论题的一贯性;
2、观点与材料的统一性;
3、论文的结构层次与逻辑思维的密切性;
4、论文的语言表达意思的准确性;
5、文章中标点符号使用的正确性;
篇3
1强调基本理论学习的目的是掌握解决实践难题的工具。事实上在前面的部分,“问题导向”教学环节中,已经生动地申明了理论学习的意义,学生已经在期待理论能够成为指导实践的工具。
2结合“问题导向环节”提出的问题来讲解理论。还以前面大气污染为例,课堂上结合北京大气污染的案例,生动讲解“外部性”理论。这样的理论学习,避免了对枯燥理论的宣讲,给学生以兴趣激励,抽象的理论更能被学生关注并吸收。
3从基本理论出发推导出公共事业管理的规范性措施。从“外部性”理论出发,推导出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应该系统性地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环境污染。例如“外部性”理论要求,让排污者承担更多的社会成本,由此推导出采取罚款、税收、排污量限制等政策措施体系。
以案例分析为主体
基本理论规范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路径,案例分析环节是通过大量案例进行实证分析,例如分析各国应对环境污染的公共政策的成败得失。案例分析环节是沟通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是综合培养学生理论素养、表达能力和制度设计能力的理想平台,成为课程的主体部分。
1案例分析紧扣理论应用。例如在分析1974年英国为治理“雾都”而出台的《空气污染控制法案》的案例中,以“外部性”等环保的基本理论对该法案的政策进行分析和归类,指出各个政策实证了什么样的理论要求,分析其效果。
2举一反三让学生提出新案例。例如学生应用环保的基本理论,举一反三在课本之外,分析当前环保实践的热点案例,并系统提出政策解决方案。
3对论文撰写进行先期训练。案例讨论和分析课本之外的新案例,采取学生制作PPT登台演讲的方式。这样一方面训练口头表达,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讨论事实上构成了论文撰写的开题工作:选题说明、理论综述和提纲撰写。
以课程论文为考核
课程考核方式是课程学习方式的反映。案例核心模式以问题为导向、以理论为工具、以案例分析为主体,这样的学习模式必然采取论文方式进行考核。
1论文选题需要进行规范开题。学生已经在课堂做了案例讨论并宣讲PPT,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逐一汇报课程论文选题,全班选题不能重复。论文选题的确定程序模仿毕业论文的开题要求。
2论文成绩的评判采取互动式。论文并非一次性决定最终成绩,笔者在实践中采取反复修改的方式,如果学生对成绩不满意,教师指出其论文的问题并提供修改思路,直到师生双方满意为止。这种方式下,论文考核成为教学过程的延续,学生更能直观掌握论文评判标准和写作技巧。
篇4
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英语本科毕业论文”,搜索到相关文章109篇。这些论文多立足于国内高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现状,总结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盛国强和周永模利用问卷调查了我国132所不同类型高校的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状况,发现抄袭、语法错误、口语化表达、结构松散和缺乏独立见解等是论文普遍存在的问题。[1]文章分析了问题形成的主客观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改革和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强化英语写作教学、把好论文选题关、科学使用研究资料和加强过程管理等。张春芳用文献法对近三十年(1981年至2009年)刊登在国内121种期刊中有关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研究的论文进行了调研,指出毕业论文管理、写作及指导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对策:建立毕业论文质量管理和监控体系;把握基本的选题原则和方法;改革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材,提高教师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2]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用“英语本科毕业论文改革”作检索词进行模糊检索,得到的文章仅有2篇。其中曹胜强的《谈英语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改革策略》[3]一文中提出的改革策略并无太多新意。许晓艳从现有的专业体制形成的背景、美国本科毕业设计设置、现代社会对英语专业的要求、大学英语专业改革模式探讨和论文时间改革五个方面探讨了英语本科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必要性,提出毕业设计应该与就业相连接。应使“1+X”型的毕业设计与“1+X”型的专业英语模式相配套。她提倡学生用英文写出多元化的毕业论文,如“英语+经贸”,“英语+旅游”或“英语+酒店管理”等,从而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将毕业设计作为连接学校和社会的枢纽。[4]然而,实际情况下,“英语专业基础课和技能课仍是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课程主体。X相关专业课在整个专业培养大纲的比重和课时量很难有所突破或实现”[5]。因此,学生对X专业的了解仅限于皮毛,难以写出质量较高且有一定独创性的文章。用英文撰写的要求更增大了论文撰写的难度。学生只得转而求助于网络资源,通过“拷贝”和“粘贴”完成论文。这无疑又回到了论文抄袭和论文质量低下的老路上去。综上,目前国内对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改革研究多集中在改革教学理念和方法上,强化对学生论文指导的过程监控与管理等,即便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论文质量,也很难避免抄袭现象的发生。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单一、狭窄、缺乏实效、与社会脱节的弊端难以消除。
二、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改革实践
笔者所在学院明确地把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作为目标,其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实用和实践,注重能力和专长。庄智象在《关于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思考》[6]一文中指出:创新型外语人才应具备“良好的语言基本功、极强的专业知识结构、创新性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正常情况下,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既要考查学生对英语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要考查其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二者如何协调结合,是改进毕业论文工作的一个突破口。工科院校本科生毕业前既要完成毕业论文,又要完成毕业设计。前者注重专业知识和学术性,后者检验对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即动手能力。这种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对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工作有很好的启示:是否也可以将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由单一的论文模式改为一种集社会实践和论文于一体的毕业设计模式?本校英语系经过多方调研和考虑,最终提出从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形式入手进行改革,力求探索一种能有效地防止抄袭,且适应应用型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目标的毕业设计模式,具体情况如下:1.改传统的毕业论文为毕业作品制作长期以来,高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都是沿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毕业论文一般用英语撰写,长度为3000~5000个单词,要求文字通顺、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有一定的独立见解。”[7]若仔细推敲这句话,“一般”二字暗示着高校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其他形式的调整。为缓解日益严重的抄袭现象,从2012届学生开始,本系改革传统的毕业论文为毕业作品制作,具体指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制作出有英语配音及中英文字幕的视频节目。不同的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主题,比如人文景观、产品推介、跨文化交际等。除了制作15~30分钟的专题视频外,学生还需完成一份不少于3000字的中文稿。学生将此文稿译为质量较高的英语,用于为视频英文配音,同时视频还配以中英文字幕。几名学生可在拍摄、配音和剪辑上互相协助,但每个学生最终要提交一个独立的作品和配套的中英文文稿。为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视频拍摄及制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本系还特别邀请了电视台的相关专家对学生进行32学时的培训,讲授视频的拍摄技巧和后期如何利用专业的EDIUS软件进行视频编辑及字幕制作。培训扩充了学生英语专业外的传媒知识,使学生获益匪浅。2.将毕业设计工作提前到学生就业前以往毕业论文从第七学期开始进行,第八学期进入到论文撰写最紧张的阶段。这时学生基本步入社会,或就业实习,或四处求职,无法集中精力进行写作。学生离开校园导致信息资料缺乏,引发网络抄袭,与指导老师的沟通也受到影响。为了改善这种状态,本系要求2012届的毕业生在第六学期即开始毕业设计的前期工作,包括毕业设计选题、开题报告撰写与修改以及开题报告的答辩。从暑假至第七学期中旬,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文字稿初稿,在教师指导下不断修改并最终形成定稿,继而完成拍摄工作及后期制作。第七学期中下旬完成毕业设计答辩,学生修改后提交最终版作品。将毕业设计提前,避免了学生毕业设计时段与找工季的冲突,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寻找自己最感兴趣的题目,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这样不仅提高了毕业设计质量,还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便于教师在校内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指导。3.改革为毕业作品制作的优势其一,视频制作属于原创性的作品,学生自行选择感兴趣的题目,亲自为视频配音并出镜,有效地制止了抄袭现象的发生,且学生选题不再狭窄单一,时效性大大增强。很明显,改革后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比改革前更丰富更新颖。其二,相比以往多届学生反复写过的没有新意的论文来说,新形式的毕业设计拥有更多的社会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由于学生大都来自广东,其毕业设计多围绕广东本土的人文景观、企业及产品、文化传统等进行。如“岭南水乡———小洲村”、“主题公园的营销策略———欢乐谷成功之道”、“潮汕成人礼———出花园”、“西关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西关大屋的历史变迁”等许多作品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学生亦可选取自己有求职意向的行业作为毕业设计的主题。最终每个毕业作品被单独刻录在光盘上,可作为学生求职简历的一部分,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为成功应聘增添筹码。其三,学生开动脑筋自编自导视频作品,很大程度上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如“千年葵艺在新会”的制作者巧妙地把一位老奶奶摇着葵扇给孙女讲故事的场景引入到视频的主题———介绍广东新会的“葵艺”发展史。其四,将中文稿翻译成英文,在老师指导下不断修改至最佳的过程,使学生的写作翻译技能和语法、词汇等英文基本功有了显著的提升。其五,在为视频英文配音的过程中,学生反复练习英文稿的朗读,并在教师帮助下纠正错误发音,改善了语音语调,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其六,通过在网上搜索毕业设计视频的相关素材,锻炼了学生搜集、筛选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其七,视频拍摄和编辑软件的学习以及后期的字幕制作等实践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其八,拍摄前与公司厂家或景区等多方联系,锻炼了学生的社会交往沟通能力。视频由几名同学或亲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4.鼓励部分有需要的学生继续撰写毕业论文少数打算读研或出国深造的学生需要通过做毕业论文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学术基础,为此,改革不能搞“一刀切”,应鼓励部分学生撰写论文并配备优秀教师对其指导。
三、改革效果和结语
篇5
一、坚持理论学习,认真撰写论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本“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们认真学习了“教学论新编”,“成功教育理论”。“语文教学论”等教学理论,学习学科刊物,了解教研改信息,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已成为全组教师的共识,不光如此,我们还注意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认真撰写论文。几年来,语文教研组每年都有论文获奖。每年都有论文在刊物上发表。其中,赵立新老师的论文曾获市论文评比三等奖,且在北京成人教育刊物上发表。闫秀芹老师的论文“导言设计刍议”获区成教系统一等奖,且在北京成人教育刊物上发表。在成教系统教学经验交流会上,闫老师的文章“让学生在语文课上体验成功”在大会上进行交流。
二、积极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
我组老师积极参加市区,校各级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不光是校内、区内的教研活动.每年还有3-4次参加市语文研讨论及教材,教法辅导.还曾几次到怀柔、密云等兄弟校参加教学研究活动。
我们每学期初教研活动有计划,学期末教研活动有总结。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坚持开展听、评、说课活动。且把这个活动做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活动。每学期开展单元说课。也就是说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说教材的前后联系,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措施,说本单元学生应掌握的解题规律、方法、技巧。每学期开展听评课。我组教师十分重视听评课活动,听课前认真备课。设计教案,互相切磋。听课后认真评课。如教学内容安排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探讨。听评课活动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成教系统组织的公开课,观摩课每年都有语文老师参加,且赵立新。闫秀芹二位教师的公开课得到高度评价。
三、改进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针对我校学生语文基础差,对学习语文缺乏自信的特点,我们尝试用“导言设计”,“自制教具”。“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手段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兴趣,激励学生思维。
篇6
>> PowerPoint巧做连线题 用PowerPoint制作体育课课件的技巧 PowerPoint课件制作研究 浅谈PowerPoint课件的制作 用PowerPoint制作物理课件的实用技巧 用POWERPOINT 2007 制作数学课件的操作方法 浅谈用PowerPoint制作高质量课件的技巧 用VBA制作论文模板 用WORD制作试卷模板 用Swishmax与Powerpoint联合打造多媒体动画课件 利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模板的方法及技巧 步入PowerPoint课件制作新时代 应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的探讨 利用PowerPoint制作滴定演示课件 PowerPoint课件制作技巧摭谈 浅谈PowerPoint教学课件制作技术 小学语文PowerPoint课件制作实例解析 浅谈PowerPoint制作课件的颜色运用 浅谈PowerPoint制作教学课件的技巧 利用powerpoint轻松制作精美相册mv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先下载连线题模板(下载后解压到硬盘的任意位置(如“F:\连线题”),双击运行PowerPoint 2003,打开解压后的“连线题.ppt”。由于模板采用了宏,如果弹出了“安全警告”对话框,则单击“启用宏”按钮。
添加设置题目和答案
下面来看如何添加设置自己的题目和答案。在解压后的目录下,可以看到一个连线题.txt的文本文件,打开连线题.txt,在“[content]”下面就是连线题的题目和答案,用/隔开(如图1),只要把这里的所有文字替换为自己所要添加的连线题的题目和答案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每道题目和与之对应的正确答案必须独占一行,而且对应的顺序要一致,这两者之间用斜杠“/”分开,编辑完成后,保存该TXT文件即可。
篇7
关键词:初中生;说明文写作;教学;技巧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写作能力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如果说记叙文是以情感人,议论文又以理服人,那说明文则是以知明人。以情感人往往有情节,以理服人往往有事实,这都是可以在生活中寻找到的素材。而以知明人则相对较难,因此,最好不采用集中教授的方式,而采用感受、实践、归纳的方式。
认知心理学认为,写作内容知识就是言语信息,它的本性属于陈述性知识的范畴,是指有关人所知道的事物状况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能够被人陈述和描述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写作内容知识主要有主题知识和读者知识构成,而写作主题知识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决定作者是否“有米下锅”、“有物可言”。作者知道的东西越多,写出来的东西越好。写作内容当然来自生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欲“炊”必先有“米”,然后才能表现出“巧妇”之“巧”。这几句俗语道出了内容与技巧的关系。可以设想,教师要求学生写说明文而学生对说明对象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就没办法写。
同其他文体的文章一样,说明文写作也需要先解决写作内容的问题,至于写作技巧,当有了内容后才能考虑。这就要求教师在命题上充分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获得说明文的写作内容。
首先,写作内容可以从“制造事件”入手,使说明文的写作具有“情节性”,以使学生获得真实感受。只是说明文写作内容的获得,要比其他文体更艰难。基于这样的认识,在说明文写作指导上应尝试“先动手做,后动手写”的技巧。
动手做,是获得说明文写作内容的有效途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亲手制作某种模型(如桥梁、车、房屋等),然后将设计原理、所用材料、制作过程写出来。还可以结合数学、物理、生物等学科有关知识,制作教具或动植物标本,然后将制作过程写出来;还可以写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实验,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写作水平,还可以加深对其他学科知识系统的认识。第二类,结合劳动技术可制作手工艺品,如制作布贴画、烹饪菜肴、使用缝纫机、维修家电等,将有关步骤如实地记录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然后加工润色。第三类,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印刷厂,了解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的印刷过程;如对某种建筑物或自然景物进行观察,按顺序记录下建筑物的结构形态特点或自然景物的主要特征。
严格地说,动手做不属于语文课的任务。但是,当教师指导学生描写景物的时候,不是也要求学生对景物进行观察吗?写调查报告不是也要求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先调查研究后形成文字吗?先动手制作,然后再写制作的过程,恰恰是激发学生说明文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这也是“语文综合活动”的一种形式。写作要调动多种器官综合工作,“纸上得来终觉浅”,动手制作是亲身实践活动,是获得“真知”的前提。这一点布鲁纳的发现也可以给我们启迪,“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之事物的行为,正确地说,发现包括着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教师指导学生自行发现与自行组织知识的方法,有助于学习后的长时记忆,学生主动学习的思维活动,有助于智力的发展和提升,学生养成自动自发的学习习惯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之后,有助于将来独立的求知与研究,所以,强调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而不是急于告诉他们学习的结果,这也是“动手做”的道理所在。
其次,成文的演练需要先说话后作文。说话是口语交际的一种形式,学生在课堂上向全体学生介绍自己制作的“作品”就是一种“有声语言”的文本;它与教师的询问、评价语言形式对话;其他学生即使没有参与对话,但思维在“对话”。先说话后作文,就是强调把口语表达和文字表达结合起来。把一件事说明白了,才可能写明白;人对事物的感知总是从简单到复杂,说话比较简单,写成文章就比较复杂;说总比写快,先动口说,说的内容有偏差,“改口”比改文章容易;说得好现场就能获得好评,感受成就感的周期短,反馈及时;先说就能把作文思路先演练一通,写的时候心里就有底。作文则是书面语言的文本、有声语言文本在先,书面语言文本在后,有利于“我手写我口”,形成语言生活化、朴实、自然的风格。这也是一种“语文综合活动”。
再次,从“动手做”获得写作内容,从“动口说”获得写作演练,接下来自然要涉及到写作技巧。如果教师在学生没有获得写作内容之前就一股脑地把写作技巧告诉学生,学生很快就能得到这些知识,但是,因为没有亲身实践,没有发现,没有尝试主动解决问题,只能被动接受这些知识,那么这些知识就很难转化为能力。
在此基础上,可以把这种先个别后一般的程序认知能力进行迁移。当说明对象不需要亲手制作,而是一个具体事物,则通过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把从前的自我设计与选材、制作转换为别人的设计、选材、制作。虽然不是自己的操作,可是自己操作过,明白其中缘故,自然说的清楚明白。甚至可以把这种能力迁移到不是具体事物,而是抽象事理的说明对象上来。有了对说明对象特征的认识,又要进一步让别人明白,就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使用一定的手段进行说明。这些就是写作技巧的策略性知识。从逻辑上讲,这是归纳推理,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推理;许多程序性的知识不能直接转化为能力,换句话说,就是写作只是不能直接转化为写作能力。许多教师通过先讲解写作知识,再根据这些知识进行写作训练,导致学生无法写出好文章。其实,如此教学,教师自己也不能根据自己的讲解的写作只是写出令自己满意的文章,又何必强求学生。但是,写作技巧知识如果是在亲身实践中悟出的,这种知识就会内化为自己的积淀,存储在自己的大脑中,自动支配自己的相关写作活动。
篇8
一、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1.上好第一节课,对于第一课作了精心的准备,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这一课上不仅讲了物理过去研究什么,现在正在研究什么,展望了科学的未来,还列举了许许多多科学家感人的事迹,尤其是用科学家们在逆境中坚持学习、刻苦钻研的事迹来增强学生学习的意志,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充分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
2.同时教学中还注意联系实际,充分显示物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我在教学中提出了《生活中的力学》这一研究性课题,让学生搜寻生活中的一些劳动工具比如菜刀,让学生观察不同用途的菜刀,了解它们的结构特点及分析原因,写成小论文,学生们都很积极,认真地完成论文,然后再在课堂上汇总、提炼,挖掘出菜刀上存在的力学原理,这堂课给学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培养了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3.利用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验教师指导下,带着课题和求知欲望走进实验室,在物理实验室里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从而提高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和能力.对于实验课题,采用教师选定课题和学生自定课题两种办法同时进行,在教师选定的实验课题中常常有一定的探索性.如“研究弹簧的劲度系数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等等.而学生自定的实验课题大多数与实验设计、制作和测量有关,如“赛车遥控器的制作”、“动摩擦因数的测定”等等.
4.实验小论文,它既能促进课内所学知识的扩展、深化和巩固,又能促进课外阅读、制作、写作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一学期的期中到期末这段时间,是进行实验小论文竞赛的好时机.对物理实验小论文的形式,我们并不作太多的限制,只要是有关物理方面的就行.从收回来的小论文看,学生的思路还活跃.如“谈重力加速度测量的几种方法”等等.这些小论文的观点,许多内容是教科书上没有的,显然需要学生到课外书中或上网去查找并探究,通过小论文竞赛,既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让学生的自主性更好地表现出来,对于学生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有益.
5.学生搞小制作,可弥补课内实验的不足,从仪器的设计、制造、调试直到成功,整个过程,全由学生独立完成,对学生探索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很有裨益.如我们举办了高一年级段“发射水火箭”制作比赛,各个班级都派出了自己的代表队,学生们团结协作,热情高涨.在准备阶段,我们向学生介绍了水火箭制作原理,并试射了由教师制作的一枚水火箭,然后让学生回去自行取材,设计研究,进行改正,使方向的控制和高度的提高都有所完善,并写出制作水火箭的心得体会.发射比赛的当天,组织全校高一学生进行观摩,把制作技巧性强、发射高度超过一定值的几枚水火箭评为一、二、三等奖.通过比赛,激发了全体学生对学习物理实验的热情,获奖学生心理暖洋洋的,他们喜爱物理实验的闪光点也就充分闪现出来了.
6.在课堂上积极营造和谐、欢乐、团结的学习环境,教师重视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关系,做到乐观豁达,热情幽默,张弛有度.上课时经常举一些学生生活中有体会的例子,并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让学生产生熟悉感、亲切感.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的意志品德
1.改进课堂教学艺术. 在课堂教学上应该更多的考虑怎样能使学生学好,学得更轻松,更有兴趣.通过改变不同的课型结构,创设不同的情景,增加语言的亲和力来激发课堂教学的气氛.同时根据教材的特点在导学上下功夫,采用提问设疑、举一反三、逻辑推理等形式指导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表扬进步,鼓励成功.表扬和鼓励是推动学生进步的动力,也是学生不断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的关系.学生学习质量的优劣取决于师生间的双向努力,取决于良好的班级学习风气.对于缺乏毅力、暂时表现后进的学生,教师更应在学习上关心、在生活上帮助,对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教师的关心以及殷切的希望.此外,课堂提问时,教师还要采用鼓励教学,设计问题力求简单明了,并把容易的问题留给中下学生.在教学形式上,可以采用课堂抢答、分组比赛、学生讲课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就感,以获得学习乐趣.
3.注重个别辅导.个别辅导可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对每一个学生提出恰如其分的要求.如,对自卑感强、自暴自弃的学生,教师要注意引导他们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发现的乐趣,逐步增强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一步步将他们引向深入.
4.进行物理学习心理辅导.对于学习上缺乏动力的学生通过谈话和给老师写信的方式了解其原因,帮助其消除心理上的阴影.对于毅力不足的学生要能做到及时鼓劲,帮助学生调整好学习心态,重新树立信心.对于考前焦虑的学生,及时给予疏导,稳定学生考前情绪,指导考试技巧,防止发生非智力因素引起的错误.
篇9
论文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认真做好各类实验,能起到引导认识、开拓思路、激发兴趣、唤起追求的作用;认真改进实验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技能,造就创造人才的重要途径。
初中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无论是基本要领的建立,还是定律、公式的导出,或者课堂重点难点的突出和突破,都是通过实验来完成的。实验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技能,造就创造人才的重要途径。但初中物理实验安排还有需改革的一面,如重形式而轻效果,重结论而轻过程,重分组实验面轻小实验,重按部就班模仿实验而轻自我设计探索实验,重书面考试而轻实验操作考试。下面就实验改革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1改革“重配置器材轻身边物体器材”的做法
有配置器材,且只有到实验室才做学生实验,这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种现象。有的教育以没有器材为借口,不做或少做物理实验。其实,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是实验器材,学生的学习用具就是很好的实验器材。采用身边的物体做实验,不仅能得到满意的实验效果,而且还有下面几个好处:(1)它可弥补器材的不足;(2)它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随时随地选取,十分方便;(3)它可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我身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4)它更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5)学生用自己选取的器材做了实验,记忆更深,效果更好。
例如,用笔做压强实验,将笔尖压在指头上,改变压力可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就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可增大压力产生的效果,左右两手手指把笔顶在中间,会发现笔尖产生的效果比笔尾产生的效果要大,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效果越大。
2改依照实验报告按部就班做实验为自己设计实验
课本上的学生实验都给了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表格、实验注意事项,要求学生依照报告内容去做实验,得出实验结论。这样安排实验,虽然有一定效果,但学生的思想仍被束缚,思维能力得不到进一步的开发。而将一些实验改为只告诉学生目的,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设计实验,去探索规律,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3改变轻视小实验思想,引导学生多做小实验
初中物理教材中安排了20多个小实验,一些教师对这些小实验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有些地方由于不考小实验,干脆划去不管。本人认为,小实验不仅应实验,而且应加强。老师应根据每个小实验的不同特点,尽力铺桥引路,因势利导,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做好这些小实验的积极性。
(1)发动学生、人人动手,开展课外小实验。有些小实验取材容易、制作简单,如“用纸盒烧开水”、“小风轮”、“求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对于这类小实验可结合教材,让学生在课外独立完成。为了使其完成得较顺利,增强他们的信心,教师应根据小实验的不同特点,在学生动手之前给予辅导。有些小实验应向学生讲清实验原理、目的、方法和步骤,以及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有些制作性小实验如:“橡皮筋测力计”、“自制天平”等,老师应尽可能自己先动手做出“样品”,以便让学生观摩仿制。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应采取一些鼓励性措施。如定期举行评比,将学生送交的小制作作品组织展评,对于制作精细、有一定创新的作品给予奖励,特别有价值的,可保存样品,留作教具使用,这无疑对学生是一种莫大的奖励,也无疑对学生是一种莫大的鼓励。也可以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把观察到的物理现象,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写成小论文,小则几百字,多则近千字,然后进行小论文比赛。对观察仔细、分析正确、条理清晰、文笔流畅的可发给优秀小论文奖,以激励其学习物理的深厚兴趣。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说明和文字表达能力。
(2)结合教材,课内演示。有些小实验所涉及的物理现象,其作用主要为了巩固亲知识,加深理解,并用以检查学生对所学新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这类小实验可在讲完新课之后,老师先做课堂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启发学生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实验现象。例如:讲完《电流的磁场》可先演示“电流的磁效应”,学生可以观察到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小磁针会发生偏转,没有电流通过,小磁针又回到原来位置。此时,老师因势利导向学生提出:“小磁针的偏转说明什么呢?”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被引到所要研究的课题上,老师就可以自然地引入新课。老师的演示同时也势必激起学生亲自动手的兴趣,下课后利用课余时间,他们必定以极大热情去亲手一试。
4改惟一结果型的物理实验为发散型的物理实验
课本上的物理实验,实验目的、实验器材都很明确,但是过分统一,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教学中多安排一些发散性的实验,可取得更好的效果。发散性的实验一般分为三类:其一是条件发散,如你有哪些实验可以说明液体内部压力强和液体的深度有关?你有哪些方法可测出一长方体金属块的密度?你用什么实验可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其二是结论发散,如给你一个空杯,你能用它做哪些实验?其三是结论条件都发散,如给你弹簧秤、水、天平、砝码、细线、量筒、金属块、木块等,可在条件中选 一种或几种器材,做出任意三个实验,写出实验方案。
把一些实验改为发散性实验,学生的设计会大出老师意料,许多方法具有独创性,效果极好。
5改单一书面考试实验为多种形式评价实验
传统的实验考试都是书面进行,学生不做实验,教师详细地讲解实验,只是效果差些,但通过多做题,学生还是能考高分。因此,只通过书面考试实验一定要改革。平时学习,笔者常通过下面多种形式来评价实验,以督促学生认真做好实验。(1)采用书面考题,但考题中偏重实验过程、实验技巧,尽量安排不做实验就做不出的试题。(2)采用实际操作考试的形式来评价。(3)要求学生用学具表演一些实验,学生很乐于这种可表现自我的考试。(4)每个学期对学生的小制作、小论文进行评价,并把一些好的小制作、小论文在班级展示,以此鼓励学生。
总之,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认真改进各种实验,认真做好各类实验,能起到引导认识、开拓思路、激发兴趣、唤起追求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党强.加强基础物理实验教学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J].大学物理实验,2011(1).
篇10
关键词:毕业论文指导;效率;共性环节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6-0211-02
一、导论
毕业论文作为本科教学计划中关键的实践性教学内容,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整个大学期间综合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四条的规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成绩优良,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学士学位。(一)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高低综合反映了大学生对本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很好的衡量大学生是否具备继续从事相关科研工作的能力。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国家先后两次决定扩大本科生的招生规模,以加快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全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在短短16年时间,从1998年的9.8%跃升至2014年的37.5%。在此大背景下,与毕业论文密切相关的两个问题随之出现。其一,每位教师指导的本科毕业论文学生数量相应上升。近年来的高校扩招,必将对毕业论文教学带来压力,教学资源趋于紧张,毕业论文教学的师生比相应上升。而毕业论文指导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无法像课堂授课一样可以对众多的学生同时传授知识。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上升,中国高等教育一举从精英化时代进入大众化时代,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随之有所下降。因此,对于每位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而言,如何在有限的毕业论文指导时间内指导较多的学生高质量的完成毕业论文写作,从而提高毕业论文指导环节的效率,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毕业论文指导环节存在的效率问题
由于上述现象产生的毕业论文指导环节的效率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毕业论文单次指导耗时较长。由于一位导师所指导毕业论文的学生人数相对较多,有时可能达到十几位学生,假设每位学生指导至少10分钟以上,那么一次当面指导总共耗时可能达到3小时左右。对于教师而言,需要全神贯注的专注时间过长;而另一方面,学生等待被导师指导所需的时间也较长。
2.毕业论文指导中重复性工作较多。在毕业论文指导中有很多环节存在一定的共性,学生写作论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有一些相似之处。如果指导老师对每位学生都针对类似的问题指导一遍,会有大量的重复性工作,而且教师也容易感到乏味和疲惫,从而最终影响指导效果。
3.毕业论文指导中容易出现疏漏。由于指导教师精力有限,而重复性的工作很容易使人乏味,因而在论文指导过程中可能会容易出现遗漏,忘了对某些学生纠正一些重要的错误,导致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下降。
要解决上述三类问题,有必要采取措施提高毕业论文指导的效率,即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对较多的学生实施有效的指导。这已经成为一个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所面临的非常现实的课题。
三、提高毕业论文各环节指导效率的措施
针对上述三类效率问题,可以考虑在毕业论文指导的共性环节实施标准化管理以提高论文指导效率。对于毕业论文,学校一般会从论文的选题、写作时间、论文格式等方面制定一些一般性的规定,而具体的选题、撰写开题报告、论文正文写作以及收尾检查等工作均需指导教师因材施教,分别指导。不过在毕业论文的指导中存在一些对所有学生均适用的共性环节。对于这些共性环节,指导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相对标准化的表格和参考文件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管理,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以下将从毕业论文指导进程中的五个环节入手,分别提出具体对策。
1.论文选题环节。论文选题是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第一个环节。这个环节一般是在当年的12月份进行。在与学生第一次见面时,指导教师可以考虑进行以下工作:①将学生手机号、邮箱分组,方便与学生联系和沟通毕业论文。②编写《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工作安排》文件,在办公桌前粘贴并发放给学生,包括纸质版和电子版。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整个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安排及相关内容、格式、字数等基本要求。③设计《毕业论文进程一览表》并粘贴出来。可以考虑按毕业论文指导的内容设计该表格,这些内容包括:第一次与导师见面、与导师讨论选题、上交开题报告、上交论文初稿、论文修改稿以及论文最终稿等。待以后学生完成特定任务时,可以记录下其完成的时间。这样做学生可以很清楚的了解自己的毕业论文进度是否达到学校要求,同时也有助于同学之间互相激励。④编写论文《等级评价标准》并告知学生。等级主要分为优、良、中、及格,细化每个档次应达到的论文质量具体要求。学生看过之后就会有明确的努力目标,并了解实现目标应达到的基本要求。⑤编写《论文选题及资料查找相关事项》并发放给学生。对于论文写作经验较少的学生可以较快速的熟悉查阅资料的方式和途径。⑥设计《开题报告写法及格式》、《论文写作提纲写法》等论文写作的前期参考资料并以电子邮件形式向学生群发。
2.交开题报告环节。这个环节一般是在次年的3月中旬进行。在此环节可以做以下三方面工作:①编写《开题报告写法及格式》,并发放给学生参考,指导开题报告写作。通过此环节,学生可以了解开题报告的基本写法。②告知学生《教师指导记录手册》的写法。③约定每周见面一次的时间,要求学生与导师见面时上交至少一章的论文内容,并告知论文第一章即《前言》的写法。这样可以对学生起到定时监督、及时指导的作用,将论文写作和指导工作化繁为简。
3.正文和结论的写作环节。在学生完成开题报告和前言之后,紧接着在4月份开始正文及结论的写作。可以编制并向学生发放《毕业论文正文写法》等相关资料。简单的来说,正文的写作可以分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部分。在正文写作完毕之后,可以告知学生《结论写法》。比如可以将结论写成三段式:第一段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第二段可以写该选题可能的发展方向;第三段为论文的不足之处。
4.摘要、目录、参考文献、致谢和外文翻译的写作环节。在论文主体部分写作完成之后,通常在5月份学生将开始摘要、目录、参考文献、致谢、翻译的写作。此时可以设计并向学生发放以下资料:《摘要写法》、《目录写法》、《参考文献写法》、《致谢写法》和《外文翻译写法》等。
5.收尾检查环节。最后,最晚在6月初将进行论文最后的修改和格式调整。此时可以参照学校发放的《毕业论文格式模板》对学生论文进行检查。可以重点检查以下四个容易出格式问题的环节:①页面设置;②目录;③页码编制;④表内文字大小。同时可以制作《检查项目一览表》,对照该表让学生互查,教师最终审核以下内容:①各处中英文题目是否一致;②务书是否填写;③中英文关键词是否对应、格式是否正确;④目录中标题页码是否与文中一致;⑤参考文献格式;⑥外文封面的题目;⑦外文原文及译文装订顺序是否正确;⑧论文全部内容是否成功刻录到光盘中,光盘能否顺利读取。通过这样细致的列出检查项目,可以有效的减少错误和遗漏,提高毕业论文的格式规范性。
四、提高毕业论文指导环节效率的其他对策
如上文所述,毕业论文是对本科毕业生的一个综合考核,教师在有限的精力下需尽可能的帮助学生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除上述针对毕业论文指导五个相关环节中的一些策略之外,还可以在前期采取一些对策,提高毕业论文指导环节的效率和毕业论文质量。可以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撰写小论文。论文写作能力的提高以及写作技巧的掌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适当的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穿插课程论文的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在专业课的授课过程中,可以依据授课的内容,向学生提供一些选题和收集资料的方法,让学生按照专业论文的写作要求撰写课程论文。这样可以让学生习惯论文的基本写作框架,从而为毕业论文写作奠定基础,同时也可以减轻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工作量。
2.在大学生训练计划项目中指导学生依据相关选题写论文。为了提高本科生的素质,各个学校都会开展类似的大学生训练计划项目。这些项目实施类型不尽相同,但若可行,可以尽量让参与训练计划的学生依据自己的项目撰写相关论文。如果论文质量较好,可以由教师指导后在杂志上公开发表。如此,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还有利于提高教师与学生一对多指导论文的能力,从而提高后续毕业论文的写作和指导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