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施工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1 08:55: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利水电施工技术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水利水电施工技术论文

篇1

1.1混凝土的砂石骨料

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建筑材料,混凝土在现代水利水电施工中可谓功不可没。混凝土是由各种材料按照不同比例掺和而成的,材料的比例不同,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也会有所不同。作为混凝土中不可或缺的材料,砂石骨料的性能和比例同样会对混凝土的质量造成影响。特别是混凝土量和所需砂石骨料的粒径较大的情况下,产生的影响更为巨大。通常,骨料可以根据其粒径、用途、品质、比重、成因等来进行分类。在混凝土的总体积中,砂石骨料占到了80%左右,因此,混凝土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骨料的物理性能及其组合成分。与工业或民用建筑相比,水利水电工程的体积非常庞大,必然导致所需的混凝土量非常巨大,而所选用的骨料粒径也很大,并且对于其性能的要求也相对的复杂得多。为了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必然要确保骨料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性的控制。虽然对于粗细骨料的质量标准,施工规范有着明确的规定,然而只有加强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严把质量关,才能切实地达到标准的要求。

1.2施工导流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施工导流对工程安全和造价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因此,必须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到环境以及地形所产生的影响,并且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强管理、注重协调控制,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工程质量,满足施工要求。施工导流比较常用的方法有修筑围堰和导流洞、导流明渠等。对于围堰的建设,其稳定性与抗冲性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并且要选用最优的技术。

1.3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技术

近年来,一种新的筑坝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即碾压混凝土技术。在大体积和大面积混凝土施工中,碾压混凝土技术应用得最为广泛,并且具有施工速度快,节省投资成本的特点,因此,创造出的经济效益也非常客观。在对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好的塑形效果,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其他成分,从而控制混凝土中的水量,不仅可以减少水化热带来的不利因素,使热冲突得以缓解,更加可以使混凝土的稳定性得以提升。施工顺序同样是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布置施工的顺序。此外,混凝土受温度的影响也很大,施工中应密切关注并有效控制温度的变化。对于混凝土裂缝的问题,除了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外,更需要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成因有充分的认识,从根本上防治裂缝,确保工程质量和人员的安全。

2现代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更注重技术含量

2.1数据库技术与GIS技术在水工施工中的应用

当前,测量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越来越趋于自动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作为新时代的测量工作者,必须能够迅速地管理大量的测绘信息,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更好地服务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需要的测量数据非常庞大,而数据库技术以及GIS技术的应用则使得对于这些海量数据和信息的存储、简析、分析、分发和利用变得更加容易,不仅提高了准确性,还提高了效率。通过三维数字地形模型的建立,实现了科学化和现代化的管理与服务。而采用三维全景虚拟显示施工的总布置,在对组成部分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相互关系进行直观反映的同时,还能够进行信息可视化查询、分析和统计计算,并且对于建筑物施工的全过程实现了动态仿真演示。

2.2AutoCAD辅助设计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涉及到很多繁复的计算,甚至经常需要采用空间解析几何的方法才能获得某些数据和计算结果,仅仅用计算器来计算,不仅工作量异常庞大,还无法确保其准确性,在实际施工中,通常凭经验来判定,这无疑是不准确、效率低的,无法适应现代化的需求。而AutoCAD的引用,则解决了这些难题,通过数字化模型的建立,只需执行点坐标查询功能就能够轻松实现。AutoCAD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直观明了的图形计算方法,使工程测量人员从大量的测量工作中解脱出来,并有效降低了测量的工作强度。

2.3碾压混凝土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篇2

1、水利工程发展过程

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比较迅速,在20世纪50年代,水利工程作为农业灌溉的新兴工程走进人们的视野。那时候水利工程承担着农业的灌溉与防洪防灾的重要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水利工程现在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工程建设上,为工程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水利工程的蓬勃发展,推动着我国工农业的不断进步。

2、水利工程的主要病险

水利工程虽然发展比较快,但由于如今的水利水电工程都是沿用之前建设的,难免会出现很多问题。水利工程面对的主要问题有年久失修、防洪能力下降以及渗透破坏的现象等。而最经常出现并且亟需解决的便是渗透破坏的问题,而且渗透的种类多是不同的。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就不同类型的灌浆问题进行调整,保证工程的质量。

3、加强防渗工作的重要性

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直都是机会与挑战并存。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瓶颈便是工程的渗漏问题,渗漏问题严重的影响了工程的整体质量与功用能效。这就需要我们在施工的过程中,严格控制防渗技术,降低渗漏问题发生的概率。

4、防渗技术的应用

防渗技术的广泛应用是水利工程防渗发展的前提,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防渗技术越来越受关注了。1998在我国的重大洪水过后,在长江等重要河流的堤坝加固的过程中,就采取了射水法进行防渗,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防渗处理技术也不断进步,目前,防渗墙技术和灌浆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加强防渗处理的技术探究

1、注意施工检查,对原因进行分析

在实施防渗施工处理之前,一定要对工程进行检查分析,弄清楚渗漏的原因。了解渗漏的原因之后,再选择应用防渗技术。检查工作主要包括水利水电工程的砌体和岩体堤坝,这两部分处理不当,不仅会对外观有影响,还有可能导致渗漏,情况严重还会出现溃堤和溃坝的现象。作为施工单位一定要注意防范工作,不能等渗漏现象发生之后,再对其进行治理。通过都施工实例的分析,我们发现渗漏作用的主要原因多数荷载、施工工艺以及温度变化等因素导致的,因此我们应对这些因素进行考虑。

2、选择合适的防渗技术

防渗是水里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一项程序。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对工程实际情况与防渗技术的分析,确定防渗施工处理的基本原则。再根据处理的原则与防渗技术的应用特点,选择合适的防渗处理技术。因为渗漏的种类很多,防渗技术的应用也大多不相同,在实际应用中,一定要有针对性的选择,才能达到防渗的目的。

3、防渗墙施工技术的应用

(一)多头深层搅拌技术

多层搅拌防渗墙施工技术主要利用多头深层搅拌机,将多头钻入土里同时在土中加入水泥浆进行搅拌,使水泥浆与土体形成水泥土桩,将形成的水泥土桩相互连接成为一道防渗强。因为水泥浆结实,抗压强度大渗透性好,所以形成的防渗墙也有上述特点,同时建造的墙深度可达22米,使其更加牢固。由于泥浆污染小和施工容易等特点给水利工程带来了许多方便。但是其主要用在粘土和淤泥土质的水利工程中。

(二)链斗防渗墙施工技术的应用

链斗式开槽机是建造链斗防渗墙的必要工具,链斗式开槽机利用排桩旋转从而控制链斗取土,然后再测墙深度,排桩按照其标准排放,然后是沟槽开挖心里用的是开槽机部分,最后处理护壁的部分利用的是泥浆,这个成墙的方法主要是建筑在粘土,沙土和沙粒式土层,因为其深度和宽度特别小,仅为16到50米和10到15米两种规格。

(三)锯槽防渗墙技术

锯槽防渗墙的原理是利用锯槽机中的刀杆的切割运动,结合地层的情况以不同的速度进行切割运动。之后,再用排渣系统对切割的渣土向槽外排出,利用泥浆进行护壁施工,最后应用泥浆浇筑技术对其进行塑形。此种防渗墙技术可以到地下40米,因此在多种地质都能广泛的应用。

(四)薄型抓斗防渗墙施工技术的应用

薄型的抓斗将土槽挖开是采用此技术建造防渗墙的施工方法,在对墙壁进行简单的护壁处理,最后是浇筑,利用的是最防渗的塑性混凝土,之后形成防渗墙,这种方法在粘土和沙土和沙粒土层之中运用的是最多的,因为其施工做成防渗墙的最大深度非常深,最多可达40米。

(五)防渗墙施工技术的应用

该技术主要由砼搅拌机、浇筑机和凿孔机共同完成。首先,采用高速水流枪切割土层,水枪是凿孔的喷嘴,切割修整孔壁主要利用水枪上下运动来完成。然后用泥浆保护。根据实际采用循环方式滤出残渣,再建筑防渗墙。防渗墙不宜过厚,但深度要求较高,较高的垂直精度在加固堤坝中起到重要作用。

4、灌浆防渗技术的应用

(一)土坝坝体劈裂灌浆

在坝体工作区域有很多裂缝区域,而且施工的质量差,做工过程不科学,都会出现裂缝,严重会出现上面直通下面的贯通横缝,这时便需要用到土坝坝体劈裂式灌浆技术,这是一种坝体应力分不规律的一种应用的,采取一定的灌浆压力,把坝体劈裂至坝轴方向,再向裂缝内灌浆的方法。

(二)卵砾石层防渗帷幕灌浆

近些年来,帷幕灌浆技术成为水利建筑,基地防渗的主要措施,使水利工程建筑物更加安全,卵砾石层防渗帷幕灌浆技术不同与岩石灌浆,对建筑过程的要求极为苛刻,严格按照标准实施。灌注材料是以粘土为主加入水泥混合浆灌注。在灌注过程中造孔工艺是尤其重要的步骤,造孔的成功直接关系到帷幕灌浆技术的质量和进度。

(三)高压喷射灌浆

所谓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利用高压喷射的水泥浆破和冲击被灌注的底层结构的高压防渗技术,是通过水泥浆液颗粒和灌入的土颗粒混合从而形成了具有防渗效果的壁状固结体的效果的方法,与此同时,灌注层结构和防渗要求直接影响高压喷射的方法,具体可分三种,分别为旋喷、定喷和摆喷,另外高压喷射浆防渗技术具有特别显著的优势:做工高效,操作简单,制作节俭,材料取得简单,切后期效果好。但是缺点也显著,因为其操作技术性比较高,使其推广到民用的难度比较大。

(四)控制性灌浆

控制性灌浆技术是近年来新兴起的技术,这是在传统灌浆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在保证效果和质量的基础上控制灌浆的压力和流量,控制灌浆的范围,以达到灌浆成功的目地。该技术节约成本和时间,应用水泥加固从而达到稳固的效果。采用水泥浆液对围堰进行填充,达到防渗防漏的标准。采用灌浆技术成功解决了建筑工程中各种问题,是一种改革的新技术。虽然控制性灌浆技术的与玻璃比较复杂,但实际施工简单,适合广泛的应用。

5、防渗材料的应用

除了防渗墙和防灌浆工艺技术可以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防渗以外,防渗材料的防渗功能也很好。其中,复合土工膜的效果尤为显著。复合土工膜是由很多种不同的物质经过合成有机材料,具有质量轻、延展性大等主要特点,更重要的是复合土工膜造价低、制作工艺简单,在水利水电防渗工程中可以广泛应用。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有几点问题需要注意。首先要注意接缝的质量,针对施工的需要,对土工膜的种类进行选择;其次是接缝的方式一定要符合施工技术要求,并且利用有效的措施做好应用后的防护工作,避免材料老化破坏,而导致土工膜漏水。

三、结束语

篇3

    论文摘 要: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对其工程的施工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工程施工中一定要做好施工技术工作,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实施。本文主要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做好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近年来,我国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不断增加,并且逐渐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其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水利水电建筑施工中,施工技术管理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对工程的长远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从全局出发,做好工程的施工技术工作,为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意义

    水利水电是一种可再生能源,而且安全无污染,其应用为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技术是工程建设的根本与关键,因此,一定要做好施工技术工作,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可以顺利的实施。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直接关系着工程能否顺利完成,只有在施工中将技术管理工作做好,才能协调好各方面的工作,从而使整个水利水电工程提升到一个质的高度。

    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关系着水电水电工程工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与否,也关系着国家以及人民的利益,因此,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意义重大,下面将就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1、预应力锚固技术

    预应力锚固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项目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是一项较为特殊的技术,其运用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水利水电工程的经济效益。预应力锚固是对预应力岩锚以及混凝土预应力拉锚的一种统称,是预应力不断发展变化的一种新的锚固技术。该技术可以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要求以及设计的大小、方向以及锚固的深度等,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提前向基岩施加一种预应压力,这样可以保证基岩受力条件的优化,从而可以发挥出好的锚固效果。

    预应力锚固这一技术可以保证拉应力更好的延伸,而这是其他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预应力锚固技术回应为种类的差异而使得结构有很大的差别,主要范围锚孔与锚束两类。锚孔是指放置锚束的一种钻孔,而锚束是预应力作用的基础。锚头应放置在锚孔之外,这样课可以更好地锁定预应力,而锚束可以起到连接锚头的作用,在这种支撑作用下,可以使基岩更好地承受负荷。预应力锚固技术可以很好的加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从而保证建筑物的质量。

    2、施工导流技术

    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中,施工导流是一项特殊的防护工程,对水利水电工程有着很重要的影响,通过施工导流可以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导流技术的实施需要修筑围堰,这是临时建立的一种当挡水物,可以更好地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由于围堰流速很快、减少河道面积以及流量很大的特点,因此,在建设围堰时,一定要实现做好技术,全面考虑其稳定性与抗冲性,这样才能为施工导流技术打好基础。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导流技术可以很好的控制河床,因此,直接关系着工程的进度与安全。施工导流技术关系重大,因此,在施工中,一定要做好各种配合工作,考虑各种环境、地形的影响作用,做好协调控制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进度与质量,从而降低工程造价,满足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要求。

    3、土坝防渗加固技术

    一般说来,水库的土坝很容易发生渗水、跌窝以及潮湿的现象,其结果是会导致土坝的渗漏、变形甚至会对水库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不及时处理,会造成很大的安全问题,因此,土坝防渗加固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土坝防渗加固技术可以处理土坝的渗透与变形,从而可以使坝体劈裂灌浆,并且在坝体内形成一种防渗体,避免出现渗漏现象,最终保持坝体的坚固与稳定。对土坝坝体的劈裂灌浆要根据土坝的实际情况安置灌浆孔,主排孔要沿着坝轴线来设置,副排孔要放置在坝轴线上方的的1.5m的地方,这两排孔要分开设置,还要保持3~5 m的距离,灌浆孔要穿透坝体并最终到达坝基,这样可以形成一道防渗体。

    4、外加剂的使用

    混凝土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很广泛,因此,外加剂的使用不仅是混凝土技术的需要也是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需要。当前常用的外加剂主要有,处理外表的外加剂,修补的外加剂以及改善色泽的外加剂,增强表面强度的外加剂,还有提高抗变形能力的外加剂等多种类型,外加剂的使用可以很好的改善混凝土的质量,从而可以有效地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建筑质量。

    5、坝体填筑技术

    坝面流水作业是坝体填筑技术的关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流水作业完成之后,要进行卸料以及平料工作,制定出工程的工序;第二,坝体填筑要根据施工要求做好铺料以及填筑的工作;第三,要根据坝面的划分做好碾压工作,可以保证水坝的建筑面积。同时,为为了避免热量的流失,还要做好填筑土料的时间安排工作,从而减少工作时间。

    6、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而且意义重大,不仅关系着施工企业的利益,而且关系着国家以及人民的的利益,因此,一定要做好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序多,而且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施工之前就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施工前要做好安全培训工作,分阶段、分步骤的根据施工的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对特殊工种还要采取持证上岗的制度。其次,还要对施工现场的每一位人员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树立安全第一的挂念,为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安全建设做好准备。再次,还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由技术人员负责,做好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方案的交底动作,保证工程可以顺利的进行下去。再次,做好监督工作,及时的消除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各种安全隐患,并且还要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将安全问题做到实处。

    结 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也逐渐的增加,并且逐渐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其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水利水电建筑施工中,施工技术管理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对工程的长远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实际中,为了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实施,充分发挥出工程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要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实施全面的管理,从而可以保证工程的高质量的完成。

    参考文献

    [1]黄谋,岑耀辉.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探讨[J].科技传播,2011(13)

    [2]田毕道.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5)

    [3]李润铭.水利水电工程常见施工技术探讨[J].中华民居,2011(08)

    [4]伍玲燕,胡勇峰.浅析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施工技术管理[J].管理观察,2011(26)

篇4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管理;管理措施

引言: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影响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人民的生活,水利工程的质量是其生命线。虽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其水利水电行业也得到迅速的发展,但是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也制约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与质量。因而为推进水利工程建设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必须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质量与管理,按照管理措施实施管理。

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状况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施工管理是较为重要的因素。一方面,水利水电工程较为其他工程质量要求较高,施工环境复杂,因此,施工时除严格要求施工材料质量外,还应根据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目标,明确采用的施工技术,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进行施工。另一方面,为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作有条不紊进行,还应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以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与进度。总之,考虑到水利水电工程规模较大,施工内容多,施工单位应充分认识到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给工程质量造成的影响,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满足设计目标要求,为水利水电工程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当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

1质量的意识淡薄,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执行的力度还不够

因为施工的质量控制意识还不强,造成抢赶进度这样的现象是普遍存在,没有按照工序来施工的情况同样也时常出现。在经济利益方面的驱使之下,偷工减料、违法分包这样的现象大量的存在,从而埋下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隐患。当前,虽然国家以及水利部先后的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法规、规范以及技术的标准,但是许多的水利单位的管理人员对这方面还是不够了解,执行的力度普遍比较低。

2施工的现场分工还不明确,缺乏必要的管理制度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能够做好现场管理工作对于提升施工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些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当中就是因为分工不够明确从而造成了现场的混乱。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面影响到了施工的周期,并且也由于缺少技术人员对于自身的监督,从而使得工程较难达到预期的标准,因此会给后期留下非常大的安全隐患,这便难以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后续正常开展。

3施工质量监管的力度还不够

当前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方面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普遍比较低、质量监督的机构定性也不清,从而造成质量监督机构的效力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这便会降低在工程质量监督方面的工作质量。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管制度不够健全,投资的主体监理意识比较低,在实际的监管过程当中,监理人员比较难保持原则以及立场,这十分的不利于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

4施工的材料还达不到标准

在开展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当中一些基础的材料大多数是建筑上的一些原材料,若企业自身方面的管理还不够严格就非常可能在施工当中使用一些没有达标的产品,这样就会导致施工的质量不合格,难以保证施工所应当具备的质量。并且在一些企业的施工过程当中,没有依据要求对于一些原材料进行一定的检测,同样也缺少相应的存储以及完善的进场程序,这些都是比较容易造成没达标的产品进入到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现场

三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措施分析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

加强领导是全面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条件,只有全面强化的领导责任制,才能从根本上全面改进与完善工程建设管理的制度化与规范化:项目经理在授权范围内处理和协调甲乙方、总包与分包、监理方,设计方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等各方面的关系,保证工程项目的协调有序实施;要用完善的市场机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服务机制和监督机制等来保证项目经理责任制的落实;项目经理的自身素质和项目部的管理索质,高素质是项目管理运行的基础;建立项目管理的组织体系,有效灵活的体系是实现工程项目的进度保证、质量保证、安全保证、成本保证和合同管理、现场管理、信息管理、生产要素管理,保证工程项目目标的实现的必要条件。

2做好项目施工质量的前期管理

工程项目前期工作主要指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咨询评价等,包括工程项目的规划、建造内容、产品的构成、市场剖析、技术水平剖析、风险剖析、财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是不是最终规划,各项数据是不是符合实际,这些均直接制约着项目的发展与执行效果。做好前期工程的质量管理,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认真做好质量管理的前期准备工作;要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制定项目质量计划;建立咨询工作成果的质量评审制度。

3制施工环境与施工工序

在项目施工中,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很多,有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等。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作业场所、工作面等。因此,应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具体条件,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尤其是施工的现场,应建立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保持材料、工件堆放有序,道路畅通,为确保质量和安全创造良好的条件。施工工序是形成施工质量的必要因素。为了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转向事前检查,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必须加强对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工序质量的控制一是通过对工序部分检验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判断整个工序的质量是否稳定、正常;二是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主要有施工操作者、材料、施工机械、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三是及时检查工序活动的效果,它是评价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尺度,四是设置质量控制点,以便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进行管理,使工序始终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

4处理好监理、业主、施工的关系

监理是对工程质量的把控单位,业主与监理虽然所处岗位不一样,但却都在对项目负责。没有一个健全的、运转良好的施工质量体系,监理工程师就很难有所作为。因此,监理、业主、施工的关系是否正常关系到了整个项目是否有良好的工作环境。监理、业主、施工三方之间不是隶属关系,也不是互相对立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互利互惠的,在合同框架约束下的合作关系。监理、业主、施工各自负责好自己的工作岗位,三方精诚合作才能将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做好,使对工序各阶段的验收,检查顺利进行。

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的关键是管理措施的科学、有效、合理,其质量的管理与控制必须受应有的重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需要企业在人力、管理、方法等多方面加大投入,加快自身相关管理体系的建设,提高施工监管力度。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质量改进是一个长远的系统的过程,需要不断的改进与革新,才能真正地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莫志平.浅谈水利施工质量管理[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年

[2]林武君,欧逢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J].民营科技.2010(10)

篇5

精品源自高考试题

1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加固

1.1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

当前水利水电基础施工中都采用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简称灌注桩)来进行基础的加固,灌注桩施工是直接在桩位上进行成孔,就地进行灌注,其施工不仅方便的,同时成本也较低,对材料使用较少,但由于其是利用混凝土或是沙石就地进行灌注,所以对技术要求较高,在施工中极易导致断桩和缩颈的情况出现,而且施工完成后不能立即承受荷载。首先,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是先在桩位上用钻孔设备进行钻孔,然后灌注混凝土。其次,挖孔灌注桩。随着建筑工业的发展,小直径单桩和群桩基础在承受大荷载或满足沉降要求等方面已受到一定限制,大直径灌注桩已被许多国家广为采用,其直径为1~3m,桩深20~40m,最深可达60~80m。每根桩的承载力可达10000~40000kN。大直径桩可采用机械挖孔灌注和人工挖孔灌注,最后,打拔管灌注桩。打拔管灌注桩是利用与桩的设计尺寸相适应的一根钢管,在端部套上预制的桩靴打入土中,然后将钢筋骨架放入钢管内,再浇筑混凝土,并随灌随将钢管拔出,利用拔管时的振动将混凝土捣实。

1.2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有实心桩和空心桩两种。空心桩为管桩,由预制厂用离心法生产而成,桩体强度较高,可达C30~C40级,外径多为400~500mm;实心桩大多在现场预制,为方便预制,截面多为200mm×200mm~550mm×550mm的正方形。桩长不得大于桩断面边长或外径的50倍,为方便运擂和施工,单根桩长一般不超过30m。

2截渗处理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许多建筑物、河堤、大坝等的地基长期会受到地下河道及地下水位的变化影响,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则会对地基带来严重的破坏性影响,使地基发生渗透或是变形的可能,使建筑物的安全性受到较大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在施工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对地基基础进行有效的保护,在当前的施工中,对于这种情况多数情况下是将渗流的通道进行有效的阶段制止,从而保护工程的基础免受破坏。

2.1防渗墙

当前利用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及水泥土防渗墙来做为地下连续墙,将其修建在透水地基中,从而有效的起到防渗加固的效果。这两种防渗墙的效果是一样的,所不同的即是成墙的材料费和成墙的工法有所不同而已。

2.2高压喷射注浆

高压喷射注浆是利用钻机把带有特制喷嘴的注浆管钻进至土层的预定位置后,用高压泵将水泥浆液通过钻杆下端的喷射装置,以高速喷出,冲击切削土层,使喷流射程内土体破坏,同时钻杆一方面以一定的速度(20r/min)旋转,另一方面以一定的速度(15~30cm/min)慢慢提升,使土体与水泥浆充分搅拌混合,胶结硬化后即在地基中形成具有一定强度(0.5~8.0MPa)的固结体,从而使基地得到巩固。

3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注意事项

(1)当进行浅基础施工时,而且还不需要放坡的情况一,这时施工只需要沿着测量的基准灰线直边切割出来一个槽边轮廓线即可,同时根据作业面将后在贩施工一一进行展开。另外还需要做好地下水位及排水系统的建设工作,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下,来降低地下水位,同时根据工程的地质资料来做好地面的排水系统,从而保证地基土结构的完整性,不会受到水的侵蚀和破坏作用。(2)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需要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因为建筑物的整体结构都需要由基础来进行承载,所以就需要基础具有较好的耐久性、稳定性和强度、这就需要在施工中要做好基础的防潮、防侵蚀及防冻等功能,同时还要做好地基基础要具有足够大的工作面,将地基的变形范围有效的控制上参考值之内,有效的控制建筑发生开裂、倾斜和标高发生变化等情况。

4结语

篇6

论文摘要:基于新时期我国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对人才要求的提高,如何深化水利工程专业实训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适应行业发展的变化要求,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通过以水利职教集团为依托,紧密联系行业企业,稳定校外实习资源,改善校内实训条件,建立仿真实训,能够取得较好实训教学效果,更好地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将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并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提出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新时期我国将着力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建设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水利建设事业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地服务新时期水利事业,培养面向水利行业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1]水利工程专业应进一步加强实训教学改革,使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高职水利工程专业实训教学现存问题

高职水利工程专业是以培养掌握中小型水利工程设计能力、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应用能力、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能力为核心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实践教学是实现水利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

由于水利工程的季节性、复杂性、建筑物材料多样性以及水流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等,并且工程建设周期长,施工技术复杂,质最要求高,工期限制严格以及工作环境艰苦、不安全因素相对较多等特点,[2]给实训教学带来很多问题。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社会向在校大学生提供实习条件的概念淡化,而目前我国没有法律或法规明确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向学校提供实习条件的义务。因此企业对接待在校大学生实习普遍持一种较为消极的态度,担心实习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管理以及出现人身、设备等方面安全事故及生产技术等秘密外泄。[3]其次,校内实训场所有限,经费投入不足,实训场景不能满足学生职业技能提高的需求。另外,学校实训指导教师相对短缺,水利工程专业建设过程复杂,考虑到学生的安全与管理隐患,使校外实训往往只能走马观花地参观,实训效果不能达到教学要求。但是,用人单位在挑选人才时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经验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社会和企业却未能够给学校和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和积累工作经验的条件,学生毕业时面临着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

二、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职业教育应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因此深化水利工程专业实训教学改革既符合高职教育的培养要求,也符合新时期水利行业发展的要求。

1.校外实训改革

由于新时期水利建设将要着重解决河流治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新农村供水安全等,涉及水利、农业、国土资源、市政等多个部门和行业,校外实训只是学校一头热的状况不能满足学生提高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因此,在由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和企业参与下,通过成立职业教育集团,加强校企合作,使校外实习有稳定资源和更多实训场地,有效增强学生的实训能力。例如2005年宁夏水利电力工程学校、2008年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等水利院校与行业企业和事业单位合作,分别成立了水利水电职业教育集团。职教集团成员包括省级、市级、县级的水利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管理等企事业单位,参与层次为“共享”、“共建”、“双赢”的长效互动机制。从而使学生的校外实训得到更好的保障,为学生在企事业单位的对口岗位提供更多的锻炼实训平台,避免了以往实训工地少学生人数多效果差的状况,学生能够更好地深入企业进行各种水利工程实训和顶岗实习,并在实习过程中和合作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毕业生就业率。

2.校内实训改革

由于加强河流治理以及水库除险加固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是新时期水利工作的重点,而水利水电工程一般具有“工程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难度大、型式不重复”的特点,使学生到校外现场实习出现许多“盲点”,如看不到工程全部和一些施工过程、地下轮廓、多种水流现象及各种工程型式。而一些水工建筑物运行关键时间与学生到校外实习时间形成“时间差”,比如溢洪道泄洪和水闸蓄放水、泵站提水等是根据水利防洪除害兴利的要求运行的。水利工程的校内实训教学改革正是为了弥补工程现场实习的不足,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1)计算机虚拟仿真模拟实训教学。计算机仿真模拟实训是用实时运行的动态数学模型代替真实工程场景进行教学实训,使学生不到现场就能了解复杂的水流运动形态、水工建筑物运行模式,是一种多通道综合作用的实训教学方法。特别是三维虚拟仿真实训可以仿真再现工作流程和程序,让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理顺工作流程、规范工作程序。[4]如基于工程爆破施工的特殊性,采用开发模拟软件,根据爆破的基本原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参数设计,通过设定不同的参数,模拟各种爆破。另外仿真能够再现工作重点、难点,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例如水库除险加固实训中溢洪道的加固,根据来水情况进行溢洪道泄洪过程仿真,通过比较模拟的不同来水方案,使学生掌握选用溢洪道堰顶高程、消能建筑物型式方案的方法,有效提高实训教学效果。同时虚拟仿真实训能够紧贴生产实际,比如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的高边坡支护模拟实训、河流演变模拟实训、溃坝模拟实训、喷灌、微灌等技术模拟实训等,使实训教学效果更加明显,让学生在就业之前已经具备了“工作经验”,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2)仿真模型实训教学。由于水利工程建筑物类型各异、地点分散,施工过程不可再现,建设周期长、学生现场实习看不到施工过程而且很难动手,同时水利工程的许多运行管理也不允许学生等外来人员实际操作。因此把水利工程搬进校园,按照“真实、可动、可测、综合”的实训标准,根据能力培养的要求,建成栩栩如生的仿真水工建筑物模型,如模拟水利枢纽、施工导截流、水闸或泵站的运行管理和农田水利工程中渠系建筑物涵洞、虹吸管、渡槽的布置实训以及渗流观测、泄流能力观测、水文测验、水力发电等实训项目。并且与专业实训内容相关的系列课程实施现场开放性教学,学生实训时可以逐项重复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好地达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效果。

3.校外实训教学模式改革

由于水利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单位的实习场地有限,学生数量过多时容易造成拥挤,实习的效果往往不够理想。为此,依托水利水电职教集团的平台,采取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的实训方式,将实习的学生以实习小组的形式分散到多个企业,根据企业的生产场地大小安排相应数量的学生去实习,并由企业兼职教师与实训教师共同指导,可取得较好的实习效果。

另外,水利工程大多是秋冬季开工,这时期生产单位急需大量的技术人员,为此,实训教学计划灵活性调整,与企业需求相匹配,使教学服务于生产。[5]比如在第1、3、5学期的寒假前两周开始,至寒假后两周至三周结束,这期间正是冬修水利工程,可以安排工程测量、工程制图、小型渠道施工、水库和堤防除险加固等实训教学环节,而第2、4学期的暑假可安排防洪除涝、水泵站运行管理、灌区管理等实训教学。通过这样的调整,既巩固和夯实学生对刚刚学习完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满足了生产单位的用人要求,产生社会效益,达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双赢目的。

4.“双师型”教师培养改革

水利工程专业的高职教育是以培养水利水电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必须是理论扎实、教学出色、技能精湛的“双师型”。为此有计划地选送中青年教师到水利水电职教集团的知名企业、生产部门进行专项培训或生产锻炼,教师参与相关水电企业的科技研发项目,跟踪最新技术发展,了解生产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应用的实际情况,同时聘请合作企业的水利水电行业专家和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讲授“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实践性强的课程,用丰富的实践经验进行案例教学,指导学生的理论与技能学习,并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工作经验,对学生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更为直接、有效。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使专业教师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实践能力,有力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综合素质。

三、结语

实训教学是培养高级技能应用性人才的基本条件。新时期随着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专业的实训教学改革必须与时俱进。综上所述,通过依托水利行业的支持,深化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完善校内外实训教学条件,营造仿真实训场所模拟水利工程职业环境,运用现代技术虚拟仿真,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能够较好地提高实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建英.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1):33-35.

[2]张玉福,等.高职水利类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0,12(5):18-20.

[3]林海涛,唐忠锋,凌新龙[J].广西轻工业,2009,(9):187-188.

篇7

关键词: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设计部门在整个建设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项目的规划、建设实施的可行性、还是施工的设计等等都是设计部门的工作任务,所以其工作的性质是整个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常见问题

1、前期规划片面

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必须以工程的项目所在地为依据,全面深入的考察项目的地形构造、水源情况、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周边环境等地形、地貌特征,系统的罗列各项数据,并进行分析汇总,总结项目的基本地理环境及周边的人文环境是否适合建设工程。有些设计单位,为了降低成本,减少人力、物力、财力对项目的全面深入考察,没有仔细收集项目资料,参照其他工程的设计,导致工程的设计方案不够全面、系统,有时甚至根本不适合项目地使用。导致工程的选址、规划、结构形式、运行机制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对项目的前期工作必须全面、客观,符合项目地的实际情况。

很多设计部门为了节约设计的开支费用,对地形的勘察程序简化,有的设计单位只对工程地质进行表面描述,没有实际对地质进行深入的勘察。有的设计单位对地质进行了勘探,但勘探的布点稀少,不按规范进行钻探,也没有采取足够的坑探、平洞等勘探手段辅助勘察,这样的勘察根本不能对地质构造进行充分的了解。这样就导致了工程坝址的选定、施工的方案不够合理。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报告中的地形、地质资料不符合施工地的实际情况,只能对工程进行补勘及变更设计,一方面,对建设资金造成大量的浪费,另一方面,建造的难度增加,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投入运行,不能及时发挥工程的效益。

2、设计人员素质不高

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需要不同专业的设计技术人员沟通协商,把不同方面的设计有效的衔接。水工建造、管道路线、电网铺设等需要各方面的专业人员通过精心设计,合理配置,形成一套完整合理的设计方案,如果各个专业的设计没有有效的衔接,就会导致设计整体不完善、不合理,造成重复的工程量。在管道、线路的铺设过程中,如果设计深度不够,就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甚至,还为工程将来的投入使用埋下隐患。有的设计人员缺乏统一、宏观的设计理念,在设计时只对单个项目的设计,不考虑各个项目之间的联系,往往导致前期完成的项目与后期工程项目不能配套使用,后期工程项目不能合理使用,受到前期工程的制约,导致整个工程系统缺乏统一的运行机制,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工程体系。

3、设计脱离工程实际

在工程的设计中,需要对工程项目按规程规范进行精确计算,然后根据计算的数据设计工程项目。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只采用简单的、粗略的计算,则会导致工程的设计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将出现大坝渗水、基础漏水,混凝土裂缝、墙面扭曲等现象,设计直接影响工程的安全性,必须进行设计变更,造成资金的大量浪费。

在设计过程中,工程的设计报告与图纸脱节,设计报告不能有效的指导施工人员运用图纸进行施工。设计图的细节不够清晰、标注错误、无剖面等现象随处可见,使施工人员无从下手,严重阻碍了工程的进度。有时,设计报告也不够完整,对关键技术的论述模糊不清,设备安装的方法、检测指标都没有详细的论述,不能成为施工的技术性指导文件。

设计施工人员只注重工程的理论设计,不考虑工程的施工难度,对于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来说,如果在设计时采用只满足理论的工艺,脱离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造成工期的延长,同时,在工程的投入使用及设备的维修管理时,需要消耗更大的费用,造成资金的浪费。

二、加强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对策

1、提高设计水平

设计时所收集的资料不充分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进行处理。根本原因是相关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错误的估计了水利工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一旦出现设计的难题将很难解决,至少在短期内很难解决。首先,要与国内著名的图书馆和相关高校建立合作机制,这样可以利用图书馆中的馆藏图书,更重要的是可以搜索相关学术成果、期刊、论文。这相当于在全世界范围内搜索材料进行准备。另一方面还要加强设计人员的科学素养和对规范的掌握程度。尽量的避免主观臆断,要根据科学的手段进行分析后,整理出一整套适合的材料。其中最重要的是在水利设施建设的地点的重要参数的收集要长用科学的方法,要结合试验的理论来进行现场资料的收集。只有这样,才能拿到准确的实际资料,配合着对相关文献的查询和总结前人的经验,结合科学技术中的世界上最新研究成果,对水利设施的设计进行合力计算和优化设计。

2、提高勘察水平

在实地勘察时,要尽量让操作熟练的工作人员进行,并且在测量时要严格的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每一步操作。各级设计部门要积极引进和采用技术先进、性能优良的勘察设备,配备优秀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着重搞好前期的勘察和勘测工作。在设备上要提供与操作人员水平相当的设备。落后的设备准确度较低,很难实现预期的效果。而过于先进的设备虽然结合了更多的技术手段,但是可能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脱节。要查用操作人员最熟悉最熟练的勘测手段,进行现场勘测。同时要保证各项水工建筑结构物、水利电气、水利机械等达到配套、合理、系统、完善,使工程无论是在等级上还是防洪能力上,还是抗震设计烈度方面,以及建成后的水利运行、工程管理上,都能达到相关设计规范的要求,进一步保证工程项目效益的有效发挥。

3、注重技术创新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是一项需要较高的技术支持的工作,相关的人员要加强自身对设计的整体把握,并且要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要和世界先进的技术拉近差距。

3.1 要积极学习国内和世界范围内的水利建设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以及新型材料的应用。并且要组织操作人员定期的进行业务培训和业务交流,要做到技术与时俱进,及时的更新设计思想,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3.2 要注重设计部门高、精、尖的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一起通过高、精、尖技术人才在工程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帮助各部门解决实际的技术难题,并完成技术含量高、设计结构更复杂的水利项目。

3.3 每一个设计工作的相关人员,要注重日常相关工程资料的整理和积累,要建立属于自己的信息资源库。在实际的应用中才能拿出对于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也便于自身业务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影响工程设计的质量的因素很多,在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相关的设计单位和人员应该提高认识,积极采取措施避免以上常见问题,并且严格遵守规范,不断完善工程设计中的不足,提高工程设计质量,提出科学、合理、符合工程实际、满足技术要求的设计方案,从而保证水电站建设的顺利、安全进行。

参考文献

[1] 刘后虎.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

篇8

【关键词】水利水电 爆破 安全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爆破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主要手段之一,我国水利水电行业每年岩石开挖量超过1亿m3,包括地下硐室群开挖、边坡开挖、料场开采等,每年的炸药消耗量在10万t左右。水电行业爆破条件复杂,涉及问题较多,尤其是对爆破技术的要求及其控制更严于其他行业,因此所使用的爆破方法和技术多种多样。近5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20余年来,我国修建了许多大型水电工程,在修建过程中面临了许多复杂问题。

一、爆破原理

在建筑施工中,主要是利用炸药释放能量并形成高热气体对其周围介质产生影响的性质来为施工服务,达到工程建设的需要。炸药爆破对环境危害主要是产生爆炸地震、空气冲击波、飞石和噪声等,一旦失控,就会造成安全事故,爆破安全管理分为爆破前准备工作管理、爆破施工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安全管理措施、爆破后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三个部分。本文以此三方面结合工作经验谈谈个人体会。

二、一般爆破施工安全要点

爆破工作的安全极为重要,从爆破材料的运输、储存、加工,到施工中的装填、起爆和销毁均应严格遵守各项爆破安全技术规程。

1、爆破、起爆材料的储存与保管

(1)爆破材料应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相对湿度不大于65%的仓库内,库内温度应保持在18~30℃;周围5 m内须清除一切树木和草皮。库房应有避雷装置。

(2)爆破材料仓库与民房、工厂、铁路、公路等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炸药与雷管(导爆索)须分开储存,两库房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有关规定。同一库房内不同性质、批号的炸药应分开存放。严防虫鼠等啃咬。

(3)炸药与雷管成箱堆放要平稳、整齐。成箱炸药宜放在木板上,堆摆高度不得超过1.7 m,宽不超过2 m,堆与堆之间应留不小于1.3 m 的通道,药堆与墙壁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3 m。

(4)施工现场临时仓库内爆破材料严格控制储存数量,炸药不得超过3 t,雷管不得超过10 000 个和相应数量的导火索。雷管应放在专用的木箱内,离炸药距离不少于2 m。

2、装卸、运输与管理

(1)爆破材料的装卸均应轻拿轻放,不得使其受到摩擦、震动、撞击,也不得抛掷或转倒。堆放时要摆放平稳,不得散装、改装或倒放。

(2)爆破材料应使用专车运输,炸药与起爆材料、硝铵炸药与黑火药均不得在同一车辆、车厢装运。用汽车运输时,装载不得超过允许载重量的2/3,行驶速度不应超过20 km/h,车顶部需遮盖。用马车运输,单车装载以300 kg为限,双马车以500 kg 为限,人力运输不超过25 kg。

三、爆破前准备工作的管理

1、建立爆破现场组织机构

成立现场安全领导小组,确定现场负责人、爆破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及机构成员,安排爆破作业人员及警戒人员。有针对性的对参与本次爆破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及交底培训。爆破作业人员必须是当地公安机关进行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爆破证书的人员担任,禁止非持证人员操作。

2、摸清爆破区域情况

了解需要爆破的岩质,爆破区域的范围及深度,了解周围民房、厂房、电力线、水渠(管)及其他构筑物的走向、结构特点、与爆破区域的相对距离,了解附近道路的行车及行人流量、绕行方案与现场火工材料管理办法。

3、制定详细爆破施工方案

根据汇总收集的现场条件及施工技术要求,制定爆破施工方案。同时根据爆破方案确定材料、设备的品种、规格型号及数量,制定详细的配备方案与现场火工材料管理办法。从爆破地震、冲击波、飞石、噪音等方面结合周围实际情况确定安全警戒距离,合理布置安全警戒人员。将爆破方案、管理人员组成及管理措施、应急预案等报送有关部门报批,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爆破。

四、爆破施工过程控制

1、对重点保护建筑的现场保护

爆破产生的“六大”公害如爆破飞石、爆破地震、爆破冲击波、爆破噪声、爆破有害气体及粉尘等对周围环境造成危害,所以,在有可能危及人员安全或使邻近建(构)筑物、重要设施遭受损伤的场合进行工程爆破时,采取各项防护措施。对个别飞散物采用全面防护(覆盖爆破物)、重点防护(在保护对象周围设置遮障)或两者综合的防护措施,决不放宽要求,达不到设计要求坚决不爆破。爆破前由爆破工程师、安全工程师对现场检查防护安全,及时查漏补缺,消除隐患。如实施的某工程场地土石方平整(土石方开挖及回填)工程,由于爆破区域临近村庄等须保护物,采取了在保护侧搭建高14 m,长300 m的防护排架,靠山体侧挖滚石沟等措施为爆破安全控制提供保障。

2、施工过程规范化

由于受各类环境因素的限制,在爆破过程中,经常会有意外情况发生,要各级管理人员、尤其是现场的安全经理、爆破工程师、班组长,多督促、多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认真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时,应严格按照爆破操作规程进行施工,爆破作业人员必须由经过爆破专业培训并取得爆破从业资格的人员实施。为了规范爆破作业,业主与爆破施工方共同约定了“五严禁”、“七不准”、“五保证”等一系列措施。其中规定,在爆破过程中,没有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在场不准进行爆破施工。首先就从源头上控制了施工过程,只有在爆破工程师的指导下,完成钻孔(包括布孔、钻孔、测量与验收)、装药(包括炸药和雷管等起爆器材的选择、合理位置的确定、合理装填)、爆破网路的连接、起爆、警戒等诸多环节,并针对施工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修改设计,确保最终实现设计要求,才能获得良好的爆破与安全效果。

3、加强爆破安全警戒

爆破安全警戒包括装药时的警戒和爆破时的警戒。装药时的警戒要求开始装药时禁止一切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并在爆破区域周围插红旗示意,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爆破时的警戒由爆破总负责、警戒总负责、警戒人员共同组成,警戒范围明确标定在平面图上,进入爆破危险区的所有通道必须安排岗哨及装备。爆破前以书面形式通知相邻单位爆破地点与时间,使广大居民有一定心理准备,防止带来不必要的负效应。开始警戒时,警戒人员对设计中规定的安全距离内的人员、设备撤离至核定的岗哨位置,执行警戒中决不缩小范围,确保人员、车辆不进入危险区,在公安局规定的时间内准时起爆,避开车辆高峰时段,以减少对交通正常运行的影响。

4、爆破地震效应测试

爆破施工周边如有居民区,应让有资质的爆破地震测试人员介入其中,在爆破时,让居民代表与测试人员一起监视测振过程,对测振结果的真实性起到监督作用,以便与居民进行沟通、解释;二是根据振动测试反馈的结果,改进爆破施工的方法,将爆破振动降至最低。

结论

爆破安全管理必须突出“严字当头、安全第一”,各个环节齐抓共管,不能疏漏,并切实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方针。在施工中,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并不断完善其制度,确保制度落实到位,增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做到未雨绸缪。

【参考文献】

[1]何姣云,爆破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第4期,94-95页.

[2]张正宇.现代水利水电工程爆破[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第6期,34-35页.

篇9

关键词:水利工程;灌浆施工技术;模袋灌浆;充填级配料

中图分类号:TV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18

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突飞猛进,不管是发展的空间速度还是在水利工程建筑上的施工方案都在不断的改进。但是在目前国内的水利建设当中,可以拿来建设的空间却越来越少了。所以在水利建设中灌浆技术的应用也就显得很重要。想要做好灌浆技术的施工就必须要有把握良好的技术水平,优质的地质条件,要经过严格的处理,否则很难达到水利建设的施工要求。

1 水利工程中灌浆施工技术的应用

我们都知道,水利工程建筑物的处理手段是需要特定的技术手段进行参与的,以人为的特定手段来弥补天然条件的不足,借此来改变建筑基地的抗渗性、安全性、稳固性等。同时在水利工程建设当中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进行隐蔽处理,所以这就要就要严格的遵守工程的既定方案进行施工。而灌浆技术就是水利工程要严格控制技术水平的一种施工方法。那么在水利工程中灌浆施工技术究竟是怎样应用的呢?在下文中我们将进行详细的阐述。

1.1 岩溶地段灌浆施工技术的施工及应用

我们在前面已经说了灌浆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重要位置,所以目前的灌浆技术的施工问题已经成为水利工程研究的重点之一。那么水利工程中灌浆施工技术的应用上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难题。接下来我们将以岩溶地段为例,简单分析灌浆技术在该种地段当中的施工应用。岩溶地段的地质特性相对来说较脆弱,而在该地段实施灌浆技术的施工一直以来都是凭借着多年的施工经验进行的。采用的方法也要先

进行探测是否存在填充物,然后再进行施工。

1.2 岩溶地段的施工以高压灌浆为主

在岩溶地段的施工要非常的注意,因为该地段的施工一旦没有做好施工的前期工作或者是施工的时候没有注意到该地段的地质特征都会引起不堪设想的后果。所以在这种地段的施工大多都是使用不冲洗高压水泥灌浆的施工技术。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填充物能够挤压的严实合缝,提高它的防漏性。而且高压灌浆技术还有裂隙的作用,可以让施工材料穿透土壤,形成网状的包围态势,提高堤坝的稳固性。

1.3 岩溶地段的高压旋喷灌浆施工技术

高压旋喷灌浆的工作原理是使用钻机把特定的灌浆管送进到土层的位置,再以高压将水泥浆液沿着钻机下端的装置,朝四周喷入土体的过程。使土壤与施工材料混合在一起,这对于加固建筑体是非常重要的。

1.4 浅层含泥岩溶中灌浆施工技术的运用技术

浅层含泥岩溶中灌浆施工技术的运用首要做的就是把填充物掏空,然后把水泥回填进去,最后再实施灌浆的施工方法。

1.5 深层岩溶中灌浆施工技术的运用

深层岩溶主要是指那些岩溶埋藏深度超过50m的岩溶区域。在深层岩溶区我们可以采用灌浆技术来解决岩溶周边区域的灌浆施工。用水泥使得岩溶填充物固定住,并且压紧,再按照顺序加密的形式,进行钻孔灌浆一系列施工的完成。

2 大吸浆量情况的灌注方法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我们都知道在水利施工建设当中,经常会出现岩缝大吸浆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会使灌浆工作很难进行下去。在下面的章节中,我们将详细的分析这方面的内容。一旦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用以下的施工措施进行解决。

2.1 限流措施

所谓的限流,顾名思义就是限制灌浆时注入的量,减少浆液在缝隙中的流速,最终达到灌浆标准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在实施的时候要注意在浆液沉积以后,要及时的将压力升高,让注入的平均水平量保持一个水平的状态。

2.2 降压处理方法

降低压力是指在灌浆处理过程中,在浆体凝固不能流动以后,再慢慢的提高灌浆压力的一种灌浆施工技术。

2.3 多次灌浆的处理方法

多次灌浆也就是分次灌浆,即将一次可以完成的灌浆的量,分成若干次来完成。每一次的灌浆量要以缓慢的方式灌入,最终完成灌浆的量。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减少灌浆的压力,还可以达到比一次灌浆要好的灌浆效果。

3 漏水的情况下灌浆施工技术的运用

在水利的施工中经常会出现漏水的现象,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首先要找到漏水的根源,然后再进行施工分析。因为只有找到了根源,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目前水利建设中的漏水现象大致是由以下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选址的问题。即选择了可溶性岩石的地段。因为这种地貌是属于喀斯特地貌,极易出现漏水现象。二是地下水区域。我们在下面的文章中详细阐释漏水现象的解决方法。

3.1 模袋灌浆

模袋是由尼龙、聚丙烯或者聚酯等材料织成的,具有耐磨性的一种装有灌浆浆液的形似袋子的施工工具。它可以将灌浆中的沙石等颗粒留在袋中,缩短浆液的凝固时间,增强坚固程度。除此,模袋还可以对浆液进行束缚,使之不容易流失,有利于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

3.2 充填级配料

充填级配料就是以相对粘稠的冲灌砾石等,快速将缝隙堵住,形成反滤层将通道封死的一种水利工程的施工方法。

4 结语

我们已经在前面详细的阐述了灌浆技术在水利建设当中的应用和施工要求,而且灌浆的施工方法也很多,但是都是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所以在施工时期就要求我们的施工单位能够根据不同的施工场地和施工位置地质情况的不同来选择适合的灌浆施工技术。例如,在施工中遇到了岩溶地段,就要求更多的施工经验和吸取前人的成功案例这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在进行施工的时候要考虑到每一个步骤和每一个施工当中将会产生的影响。最终使得灌浆技术可以发挥出它最大的优势为人民服务,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刘京文.浅析水利工程岩基灌浆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2010,(10).

[2] 武晶.浅谈水利工程基础灌浆施工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2,(8).

[3] 刘湘成.浅论水利工程基础灌浆施工技术[J].论文天下,2012,(3).

篇10

【关键词】:不良地质地段;TBM;施工技术

1 概述

TBM技术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就实行工业化生产,TBM开挖岩体一般具有一般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施工快、在长隧道施工方面经济效益良好、对周围岩层影响较小、施工劳动性降低且施工环境安全提升等多方面的优点。在上世纪的70、80年代,TBM开挖技术在外国的市场已经占有很大的一部分。通过TBM技术的不断发展,TBM的地质超前预测技术、支撑保护技术、岩爆滚刀技术都得到长足的发展。TBM的类型经过发展已呈多样化,针对的不同的工程地质条件可以运用不同类型的TBM,也可以进行设计个性化的TBM。

1 TBM 施工技术在不良地质段施工中的优点

1.1 TBM 施工技术快速的优点

TBM 施工技术是集聚多种先进设备和技术于一身的隧道施工技术,因为这些技术合在一起,这项技术能够一起完成破岩、出碴、支护等施工过程,实现了工厂化的施工,大程度上地提高了TBM 施工技术在不良地质段中施工效率。

1.2 TBM 施工技术的优质的优点

它采用的是滚刀进行破岩合打洞,这种做法不仅远离了危险而传统的爆破作业,同时也不会造成因为爆破的影响而使洞周围岩石晃动,而且还会使得整个洞壁光滑完整。

1.3 TBM施工技术具有高效的优点

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施工时间,大大提升了工作的效率;TBM施工技术也节约了很多爆破的费用,因为其没有采用比较传统的爆破方式;TBM施工技术由于劳动力的投入减少了从而使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1.4 TBM施工技术具有安全的优点

采用TBM 施工技术的整个施工过程都是安全的,因为采用TBM不仅使工作人员的洞内条件改善了,而且还使劳动力的投入减少了。由于没有采取传统的爆破方法,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工作人员的伤亡人数。

1.5 TBM 施工技术具有环保的优点

进而使爆破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减少了,这样就减少了施工现场的环境污染指数,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的双护盾TBM施工技术,采取这个技术就很大程度上使隧道里面的水土流失减少了。TBM技术的应用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1.6 TBM施工技术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高

TBM施工技术具有施工数据管理的功能、采集功能、以及数据远传的功能,促进了现在信息化施工。

2 TBM施工对环境的影响研究

总的来说,TBM隧道的施工在变形和受力上都在掌控的范围之内,隧道的围岩较为稳定、结构也相对安全,施工的沉降上对周围的环境影响比较小。

2.1地表的变形

地表的变形主要产生在拱顶的上方,但是最大的沉降和变形不会超过4mm,而且和隧道施工掌子面位置的变化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2.2对四周围岩的扰动

按照单点位移计和锚杆轴力的监管和检测分析可知,在四周围岩上,TBM掘进机对其扰动较小。经过锚杆轴力时态的曲线能看出在开始挖的断面向围岩方向0.8米的地方所测到的轴力最大,2.2米处的轴力就开始变小了,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化渐渐趋像稳定,锚杆轴力在3.5米处从初次测量开始就变得很小,而且依据其轴力时态曲线能够准确的看到轴力变化较小,变化得很平缓。

3 TBM法在不良地质段施工中的技术分析

在洞泾过长、埋藏较深,长度过长的隧道施工中,TBM施工技术比钻爆法有着更大的优势,因为在深埋长大的隧道施工中,使用钻爆法需要比较长的工期,特别是当工期对生态环境以及经济效益有很大影响,而且开挖的工作面又受到时间限制的状况下,在考虑安全、效益、速度、环保等方面的问题上,采用TBM技术将是首选的施工方法。在不良地质地段的施工一直都是TBM施工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整个隧道施工的成功关键性就是TBM机能不能顺利通过不良地质地段。

4 TBM施工技术对围岩坍塌和掉块等问题的处理

4.1 TBM施工技术在断层破碎带引起的坍塌中的应用

在断层破碎带导致的坍塌会造成围岩塌方的这个过程中,因为存在断层破碎带,就会使隧道轴线方向与断层面方向的夹角变得越来越小,一旦小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使断层带大范围的露在外面,如果继续挖就会使围岩的平衡状态破坏,这样就会使围岩四周产生不同程度的塌方。

4.2 TBM技术在解决节理密集带和挤压软弱结构面造成的坍塌中的应用

在现代的隧道施工时,由于节理密集带和挤压软弱结构面会造成的很多坍塌及掉块,正因这样给现代的隧道施工增加了较大的困扰和阻碍,对于节理密集带和挤压软弱结构面在施工上面很难控制得当,但是为了更好地处理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更加深入的了解TBM施工技术来妥善解决这个问题。

4.3 TBM施工技术在地下水导致的坍塌中的应用

在如今的隧道施工中地下水带来了一系列的工程病害,例如,在断层带和各种软弱结构面上,地下水对其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并且使断层带和各种软弱结构面的强度降低了,由于存在这些原故,塌方的程度就大大的加剧了。

5 不良地质地段TBM施工技术的支护方法

5.1通过断层破碎带

在断层破碎带方向,关于不受地下水影响、隧道轴与断层面的夹角和倾角较大的地段,采取了一些支护的措施,使支护对掘进的影响程度减少:

对I16闭合全圆钢架设计的间距进行改变,使用格栅拱架和槽钢拱架在这些间距的中间进行加固,通过这样的举措就能够使停机支护的时间缩短,从而让整个系统都处在一个稳定和谐的系统之中。

(2)在隧道施工的过程中,TBM施工技术通常会将喷射混凝土机械手安设在较为偏后的地方,这样就要求前部人工的手持喷射系统及时对喷射混凝土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且要按照具体实际情况进行迅速的围岩封岩,从而使TBM施工技术克服在不良地质地段遇到的各种困难。

(3)在整个的施工过程中,锚杆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施工的过程中,除了要采用锚杆系统以外,还对施工人员进行要求,让他们每天下班前都要对所有的锚杆螺栓进行检测,看是否符合要求,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都要进行改进,从而使之达到施加预应力的效果。

(4) 除了保证喷混凝土的厚度为8~10cm 以外,对坍塌面进行封闭,并且对钢拱架要喷得严密,尤其强调钢拱架的两边要喷得平顺,对挂防水板有利,使防水板避免导致损坏。使用上述的方法通过断层破碎带可以使停机支护的时间减少,提高掘进的速度,充分发挥TBM的功效,而且可以保证机器和人员的安全,保证隧道初期的支护质量。

5.2通过节理密集带及软弱结构面带

在通过节理密集带和软弱结构面带的时候,如果仅仅考虑怎样快速掘进,而对初期支护的质量不重视,这将会是隧道施工的最大安全隐患,对节理密集带和软弱结构面带采取了以下措施:

根据设计采取挂网、系统锚杆和喷混凝土,此外使用格栅架或者槽钢架进行加固;

按测量结果,对于变形的速度超过实际标准的,人工的架立I16 闭合全圆钢拱架,对刚性支护进行加强;TBM快速掘进在泥岩地址条件下的技术研究。

6 结束语

对不良地质岩体条件下的TBM隧道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并对在不良地质条件下主要出现高地应力、岩爆等问题进行处理分析和技术探讨。在隧道施工中,选用技术领先的、质量具有保障的、并且合适实际情况的TBM设备施工,进行大型工程的施工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