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设计与制作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18:26: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微课设计与制作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微课设计与制作论文

篇1

关键词:微课;计算机基础;教学资源;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4-0203-02

Abstract:Microlecture as a new type of education resources, more and more get the favour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Microlecture and emerging background,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omputer basic teaching,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applied in computer Foundation teaching, and in the form of case Microlecture make concrete steps is give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Finally, practice shows that Microlectur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Microlecture; foundation of computer; teaching resources;application research

1 微课概述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便捷移动式学习日益成为学习者新的需求,微课在此背景下产生,同时“互联网+”时代以开放、共享为理念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所带来的颠覆性冲击,使得“微”教学模式在全球范围内逐渐蓬勃发展。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它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在10~20分钟的时间内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点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有别于传统的教学资源主要体现在,微课教学过程不仅仅包含知识导入、讲授,巩固练习等教学环节更重视运用多媒体技术,融合PPT、音频为一体,内容精炼、主题突出,形象生动再现知识点。微课学习内容的短小精悍和富有针对性也能很好的解决学习者的认知负荷问题,微课视频及辅助学习资源总容量有限也有利于网络传播,特别是通过移动设备观看。

2 微课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应用的可行性

作为高校公共基础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核心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由于授课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原有知识积累各不相同,教师比较难兼顾个体的差异。而以短小视频为特征的微课在兼顾个体差异上有技术方面的优势,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微课视频,无论学生的接受能力如何,都可以提供满足学生所需要的学习时间,也都有充分的学习时间。这对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提高学生整体计算机水平,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工作环境都是极具意义的。

计算机基础课程应用操作性强,课时有限但技能点多,可以先将复杂的技能点进行科学的拆分,拆分出来小的知识技能结合具体教学活动进行系统化的组织与建设,制作成微课,众多讲解小知识技能的微课进而形成微课程。短小的微课视频有利于学习者保持注意力,也有利于使用者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有选择有重点地碎片化学习。

通过微课在课程的应用可以满足学生的差异化、自主化学习的需求,体现了“掌握学习”的教学理念,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使用微课是可行的。

3 微课在计算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作为一种碎片化的学习资源,在设计时要遵循认知负荷理论,以联通主义为指导设计有效的框架,以使用者设计理论为依据设置学习路径,引导学习者有效利用微课资源进行学习。微课教学资源是半结构化的,在设计时应该依据拆分重构的策略,以构建主义为指导,伴随着教学需求的变化、资源应用的开展、学生学习的反馈而不断的修改完善。

3.1 教学设计

微课的教学关键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我进行有深度的学习才是教学的核心。在这里我们选择“使用word进行小论文的编辑”作为此次应用的选题,一方面论文的编辑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另一方面通过这个选题能够很好地巩固字体格式、段落格式的设置等技能点及掌握对论文格式规范的熟悉。在教学设计上,根据此次教W任务,设计论文编辑的微课程情境。接下来带领学生熟悉小论文的结构构成及格式要求,针对具体的格式要求分析使用Word的那些功能才能达成效果,然后操作演示整个小论文的排版过程,最后进行简短总结。

3.2 微课视频资源的制作

本文中微课程的学习资源的主要呈现形式是微视频,微视频要按照教学设计和学习者的思维类型进行组织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建构,以问题引领学习路径,以问题来推动内容讲解,有助于学生引发对所学内容的思考进而激发学习兴趣,在视频画面上要美观大方,符合学生的审美,结构设计上有创意最好,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于此次选题的讲解涉及微情景引入、PPT播放及技能点讲解、软件操作演示,故采用“微电影+录屏”的方式比较合适。微视频的开头采用微电影的引入方式时间控制在3分钟,小张同学面临毕业苦于论文格式的编排遂到办公室向老师求助,老师拿出规范的已出版论文带着小张一起分析格式要求。接下来展示PPT授课课件介绍此次微课涉及的技能点并打开论文原稿进行排版演示,在PPT播放和操作演示环节采用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进行录制,其中技能点介绍控制在2至3分钟,操作演示控制在10分钟左右,整个微课视频不超过20分钟。在整个录制的过程中有几点需要注意,微电影环节采用手机录像的方式,主要拍摄时画面的稳定性及镜头的组接。录屏环节要调整好话筒的位置及音量,打开PPT讲课界面准备开讲后再点击“录制”按钮,录完后在使用软件对教学视频进行必要的剪辑和美化。

3.3 反馈与辅助资源的完善

微课视频制作完成后,教师可以采用“反转课堂”的模式,课前通过课程的微信教学平台微课视频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反馈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课堂上教师应注意与学习者的交流,了解学习者的疑问和需求。教师应该明确微课视频仅仅是一种教学资源,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教学,必须配套学习指导方案、练习题目、学习测试,并伴随着学习者的需求而不断完善。学习者通过指导方案更加有效地学习,通过练习题目进一步巩固知识点,通过学习测试了解自己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的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复习已学的知识,达到温故而知新,从而营造一个正循环的“微教学资源环境”。

4 结束语

通过实际课堂教学和学生技能水平测试的反馈并综合调查问卷情况的分析,都表明微课有助于学习者理解和深化知识,提高其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大多数学习者经过反复学习能完全掌握技能点,进而验证了微课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应用的可行性及实用性。微课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也可以通过微课改进教学方式,在后期继续对微课及辅助资源的设计开发并进行及时的跟进和修改,不断的实践和创新,满足教学的需求。将微课的引入教学符合“互联网+”时代碎片化学习的需求,给传统的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在微课的学习方式下学生也表现出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非常可贵的。

参考文献:

[1]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 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 开放教育研究,2013(1):65-73.

[2] 钟琦,武志勇.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 现代教育术,2014(2):26-33.

[3] 余毅. 基于微课程模式的资源共享课建设探讨[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5):34-35.

[4] 董黎明,焦宝聪.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应用模型研究[J]. 电化教育究,2014(7):108-113+120.

篇2

关键词:信息技术;微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10-0111-02

“微课”概述

“微课”是以声音、画面为表现形式,利用信息技术呈现在教师和学生面前的技术课堂。它能够充分借助信息和互联网技术,通过视频巧妙地解决学科中的重难点问 题。

微课以某个教学点为制作核心,取材于重点、难点、疑点,在制作时突出主题,明确指向,使学生能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到关键性内容。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在短暂的时间内,教师要将教材上的难点以视频的形式清晰地展现出来。另外,微课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它方便在网络上共享,有较强的拓展性,互动空间大,学生能够在半结构化、网页化、开放化、情境化的模式中进行多次重复学习、断点学习等。

微课的局限性主要是指它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呈现某个知识,但从时间上理解,是碎片化的,所以微课只能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但却不能代替课堂教学,它的作用H在于丰富学生的学习时空,拓展教师的帮助渠道。

基于“微课”的课堂内外实践

学校可成立专门的“微课”研发团队,通过筛选学科骨干教师,集中参加专项培训来提高团队成员的制作技术。在笔者所在学校,专家运用现场操作的方式,讲授了微讲台、3D文字、录屏、威力导演四大基本软件的功能和操作方法,简洁实用的微课实操培训,点燃了教师制作微课的热情。这样的学习可进一步提升骨干教师的业务水平,另外通过考核可组建专门的微课研发组。

在英语课上,教师可以在课前利用微视频录制软件录制两个微课,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而学生则可利用手机等移动端登录平台观看微课,完成答题,各组组长通过学习平台检查组员的答案并做出分数评价与问题纠错。之后,教师浏览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取数据,为课堂授课做准备。另外,教师还可在网络平台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调查问卷,分析学生的答卷情况,生成数据反馈,为课堂教学积累素材。课堂上,师生充分交流互动,通过质疑、讨论、解疑来完成教学任务。

在数学课上,教师以微视频呈现学习知识的背景,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水果切片、树木年轮、3D打印技术以及学生不太熟悉的玉石选择切割等融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轻松认识生活中的截面问题,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愿望。在课堂达标检测环节,学生答题准确率的扇形统计图在大屏幕上不断刷新,教师能够随时监控学生的答题进度及具体情况,及时找出做题有误的学生并给予有针对性的辅导。应用微课的交互功能,能够在制作视频中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教师在审阅学生答案的过程中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交流沟通,进一步解答问题。

在制作微课时,教师要考虑到知识的建构过程,结合微主题的特点巧妙制作微视频。因为视频的播放时间短,屏幕呈现的信息元素就更要能聚焦要意,突破重点内容,排除干扰信息,图文结构要大小适中,讲解也要准确到位。在内容的分割上,尽量将课程内容分割成微小的知识点,让学生在短视频里能够有效完成学习任务。在视频制作上,教师除了需要会制作脚本外,还要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特别是目前比较热门的H5技术、APP端应用等。

结束语

在实践中,微课作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一种尝试,还有许多待完善的地方。笔者将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尝试利用互联网,基于大数据,探索受益对象更广、学习资源更为丰富、能更好地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相融合的形式。

参考文献:

[1]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01).

[2]余胜泉,陈敏.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微课设计[J].开放教育研究,2014(01).

[3]许亚莉.关于微课资源建设的分析――以中国微课网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01).

篇3

关键词:军校;微课;比赛;思考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10-0089-02

微课程的概念及开展微课程比赛的流程

1.微课程的概念

如今热议的微课程概念是在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David Penrose 提出的。[1]他提出了建设微课程的五个步骤:罗列教学核心概念;写15~30秒的介绍和总结,为核心概念提供上下文背景;录制长为1~3分钟的视频;设计引导学生阅读或探索课程知识的课后任务;将教学视频与课程任务上传到课程管理系统。[2]国内教育技术领域的学者们也分别从各自的研究方向给出了“微课”的定义。国内微课的创始人胡铁生认为,“微课又名微课程,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境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3]

2.开展微课程比赛的流程

一般院校开展微课程比赛的流程主要分为五个阶段:①技能培训主要是由院校相关教育技术人员组织任课教员进行微课程教学设计、制作方法及技术规范的知识培训。②选题申报是院校以教研室为单位开展微课程选题的论证申报工作,同时院校的技术保障单位信息管理中心需提出相应的技术保障方案。③设计备课是参加比赛的任课教员搜集相关的多媒体信息资源、撰写讲稿、编写微课程制作脚本、制作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并准备备课试讲,同时信息管理中心也应参与脚本的设计,提供技术咨询服务。④录像制作是在信息管理中心的协助下进一步对录制内容作精加工处理。⑤评审奖励主要是验收作品。

军事院校开展微课程制作比赛的意义

1.提升教员的信息化教学水平

军校教员利用参加微课程比赛的契机,参加相关的知识、技能培训,认真学习微课程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打磨在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课堂讲授等方面的基本功,主动开展微课程制作和教学方法的研讨与交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自身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水平的能力。

2.激发教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微课程的设计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也不同于网络课程、视频公开课的教学设计,它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借助各种教学媒体工具及课程制作工具,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发教员使用新兴教育技术手段的主动性,同时,要想设计出优秀的作品,获得比赛名次,作品的创新性也是必不可少的。

3.进一步丰富军校的数字媒体资源

遴选一批优质的微课程,建立具有军校学科特色的微课程群,不仅可以丰富军校的数字媒体资源,还能进一步推动学员岗位任职实战化培训由课堂教学向网络教学的延伸。

当前军事院校开展微课程制作比赛存在的问题

1.微课资源比较散

目前军事院校微课资源应用中普遍存在微课资源比较散的问题,没有形成系列化、专题化、结构化以及完整的微课体系,给师生的使用带来了不便。一旦教与学的过程产生障碍,就必然会导致微课资源在教学中的使用率下降,因此,无法真正发挥微课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功能和优势。

2.微课程的制作形式比较单一

微课程从制作的方法角度来看,可以分为拍摄型微课、录屏型微课、幻灯片型微课、改良型微课、动画型微课等多种类型。[4]而目前军事军校制作微课程的形式比较单一,一般只采取拍摄型微课的制作形式,拍摄型微课一般适用于语言类以及操作类的课程,这就使微课程的主题选择有了局限性。

3.比赛与常规教学易脱节

微课程在军队院校的发展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面对这种新生事物,教育技术能力本身就不是很强的任课教员无疑有些力不从心。同时,学校也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及机制体制,因此,在微课程比赛中脱颖而出的作品也常常出现与实际课堂脱节的问题,使微课程制作比赛的教学效益大打折扣。

如何提升微课程制作在军校的教学效益

1.精选微课程主题

军事院校要制作微课程,应优先选择军事体育训练、政治工作能力实操训练、政治理论教学疑难点问题解答、国际国内社会热点问题剖析以及典型战例解读等学员关注程度较高且与提升实战能力密切相关的内容。精选了微课程的主题,微课程的设计就成功了一半。

2.开发微课程学习平台

军校设计与制作微课程是为了达到真正应用的目的,那么,在网上开展优秀微课程展播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集资源上传、修改、、交流、共享、搜索、评价等功能为一体的微课程学习平台是至关重要的。微课程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开发不仅要为课程提供者带来便利,还要以学习者为中心考虑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需要的其他平台功能,这样才有助于微课程的推广。只有建立了微课程学习平台,对各类微课程进行整合、分类,才能达到以建促用,促进微课程制作常态化、有序化发展的目的。

3.加强团队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一门微课程的内容一般只聚焦于某个很小的知识点。因此,微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工程,仅凭任课教员的技术水平和力量很难做出一系列优质的微课程。微课程的制作需要遵循一定的技术规范,对场地、拍摄方式、录音器材、课件、录制以及成片规格均有一定的要求,这就需要有专业的教育技术人员来协助完成。因此,军队院校应该加强微课程技术团队的建设,为任课教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4.协调好微课程比赛与日常教学的关系

“以赛促教”是军校开展微课程制作比赛的真正目的,应该坚持“以建为用”的原则,不搞形式化的突击比赛,让比赛常态化,鼓励任课教员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微课程方面的教学设计,增强知难而上、抢占先机的意识,积极参加知识、技能培训,加强课堂教学中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努力提升微课程的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Shieh,D.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J].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2009,55(26):A1,A13.

[2]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5-73.

[3]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37.

篇4

一、珍惜时间多读书,写读书笔记,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以前说起读书,总是感到没有时间,后来自从阅读了《教师月刊》的相关文章后,我才发现每一位专家,或者同行的佼佼者,都是书籍阅读方面的专家,她们都有自己的读书计划,我也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贫乏。现在我学会利用平时零碎的时间,阅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朱永新的《书香——也醉人》《致教师》,定期阅读《电脑爱好者》《南方周末》,最近读了几本名人传记《诺贝尔》、《杜甫》、《李白》、《居里夫人》、《爱迪生》、《林肯》、《钱学森》、李开复的《向死而生》、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及《走在人生边上》等书籍,通过专业书籍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通过阅读文学类的书籍,我更加感觉到了他们惜时如金,他们对工作的认真、付出、敬业,他们与众不同的观念,他们那超乎常人的精力,每一本书籍阅读完成后,我都会有很深的不同的感慨。于是,撰写成读书笔记,在自己的博客上。

二、与良师益友同行,在王增运老师工作室自由飞翔。

感谢xx市教育局搭建的工作室平台,感谢王增运老师以及各位成员老师。有幸成为卓越团队的一名,与智者同行,与诚者共进,收获颇多:

1、教学研究方面:我坚持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新规律。钻研教材,写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多听同组同事的课,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在我们学校今年开始的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下的五步思维课堂,"诱思—导思—练思—辩思—拓思",新的教学理念带给我新的思考和尝试的机会,我尝试着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围绕学生思考为主进行教学设计。

2、课题研究方面:本年内,我参与的2014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专项研究课题《基于学情差异的高中信息课有效教学》于今年成功结题。在参与课题的过程中,我经历了真正的研究过程,体味研究的酸甜苦辣,也积累了宝贵的课题研究经验,更加促使我对以后做课题的研究充满了信心。同时,我参与的全国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也已经顺利结题,并荣获全国一等奖。

3、校本教材方面:本年度,在王老师的指导下,我完成了校本教材《Photoshop平面设计》,看着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在这个书写——修改——完善的过程中,我的收获最大:首先,我更加敬佩我们的师傅王老师,他对工作的敬业、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同时,我自己又一次系统的学习,梳理了Photoshop这个软件,与此同时,也掌握了以前怎么也不会用到的书籍排版,校对的一些技巧。比如:分页符,画布,页码,左右对齐,目录页的设置,及排版中对版面的设计,首页和目录页不加页眉页码等操作。这样不断完善磨练的过程,使我更加坚信——有压力才有动力。

4、微课制作方面:本年度 ,完成了两节微课《矢量图形的设计入门》及《矢量图形与位图图像的联系与区别》。从开始的懵懵懂懂,心里惧怕,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到后面的给同事教如何使用软件,如何去录制微课。从开始的注重设计教学设计,到最后懂得了先设计你的课件,熟练掌握操作,对语言要求的精准,以及细节的完善,不要瑕疵。为了录制这节微课,我学习了Camtasia6.0软件的使用,学习了PPT高级制作,又学习了Photoshop CS3.0高级制作,也接触了Coreldraw软件。更重要的是,通过制作这两节微课,我最加深刻的体会到:任何事情,要做可能都比较容易,要做好,那就要多付出了。

5、工作室方面:我认真参与工作室会议,积极进行研讨,大胆发言。积极参加工作室组织的各项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也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我搜集整理,不断的完善,写了两篇论文和四篇教学设计,发表在xx市陆裕元名师工作室出版的论文集和教学设计集中。

三、成长的足迹——参加的主要培训及取得成绩

1、参加的主要培训:

(1)听报告《"认真工作 从容生活"教师职业幸福感专题培训》  寻找幸福 乐活工作

(2)2015.4.13  白珍老师主讲《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与说课》莲湖进校

(3)2015.7.6  进校李南颖主讲的《微课制作方法》

(4)2015.8.27  冯莎主讲《微课及微课制作》

(5)2015.8.25  马瑞香老师主讲《静悄悄的课堂改革——教学交流会》

(6)2015.10.14下午  《中小学教材辅导安排》区进校

(7)2015.10.14 上午  高晓红主讲《挖掘新教材 创造新课堂》莲湖进校

一名好教师,要会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通过教材和课堂,实现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要尽一切努力,做学生喜欢的信息技术老师。

(8)2015.10.15 碑林进校邵老师主讲《回到原点——我们给学生教什么》、陆老师主讲《机器人和萝卜圈》

(9)2015.10.29 高陵一中《因特网上的信息检索》

(10)2015.12.2—3 xx市教育局《教师信息技术专项培训》

(11)2015.12.2—22  Intel 未来教育培训V10.1

(12)2015.12.7 高中自主选学项目学习

(13)2016.3.21 高陵一中听朱丽花老师公开课

(14)2016.3.31 xx中学听市级优质课展评   房媛媛老师《CS3抠图》

(15)2016.5.30—6.1 xx市组织的《互联网+教育》领导力和信息技术能力培训

2、取得成绩:

(1)2015.8.26  在学校做《信息技术引发教育教学变革》报告

(2)2015.12.18  担任莲湖区中学信息赛教优质课评委(3)《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人文素养渗透研究》获  2015年教育教学学术研讨交流 一等奖

(4)我主讲的《信息安全与系统维护措施》获xx市"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优秀课例及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名师名单。

(5)我在44中给陕西省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高级研究班做了《信息安全与系统维护》观摩课

篇5

2011年2月至2011年5月,我被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英国里丁大学国家语言和文字中心接受了为期三个月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所有的课堂都是以活动的形式展开的,尤其是导师Isabelle的课堂,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构知识体系、提高语用能力,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活动促进学生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三个月的课堂给我感受

很深。

美国教育家杜威(Dewey)提出了实用主义教育学说。在他看来“教育即生活”,他提倡“做中学”。因此用微课设计符合学情的多样化的学习活动,符合新课改倡导的个性化学习与探究学习的理念,把微课和英语课堂活动有效结合起来,达到做中学的目的,使学生受益。新课改后的英语教材中编排了大量的实践活动,而这些十分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实践材料全凭课堂内45分钟是不能完全让学生运用自如的,只有在实践中大量运用所学的语言材料才有可能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英语教师采取多种形式的英语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通过活动的形式感染学生,驱使学生开口讲英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真正地达到学习的目的。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形成有效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使学生获取信息,提高锻炼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但怎样进行有效的课堂活动进而促进课堂教学的实效一直是教学理论和实践长期研究的一个永恒主题。当前,在课堂上让学生参与活动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为活动而活动,英语课堂出现只有活动,没有语言的现象,而且课堂活动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因此,利用微课开展高效的英语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对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综合能力有着深远的意义和使用价值。

借鉴国内外微课以及与英语课堂活动的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工作室开展了国家级课题的微课研究。我们把微课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的课堂活动中来,活动更加高效,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课题研究教师通过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操作性强,以学生为主题的微课课堂教学活动。第一步,把英语课分为五种类型,听说课、阅读课、写作课、语法课和词汇课。第二步,设计各种课型的教学设计,并制作幻灯片。第三步,反思教学设计并进行微课录制。第四步,把制作的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去。其次,学生在有效的课堂活动中,学会分析问题并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感受成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态度,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并提高学生用英语综合语言应用的能力。

研究过程如下:

1.课题动员、培训、研讨阶段

(1)准备动员阶段:成立工作室课题组,向成员宣传课题的目的、意义,创建良好的研究环境。填写申报书,向中央电教馆上报课题。

(2)课题培训阶段:

①意识培训:学习国内外微课制作和英语课堂活动的研究成果,整理微课教学的优点,从而树立运用微课进行英语课堂活动教学改革和研究的意识。

②技能培训:制定培训计划,通过集中培训、讲座、自学等多种形式,让全体实验教师掌握运用微课教学的使用技能等。

2.初步实践阶段

(1)探究微课支持下的英语课堂活动实施策略。

(2)课题组成员结合本课题研究。工作室成员根据各自分工,每人精心撰写一份教学设计,设计一堂微课支持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初中英语教学活动教学课,参加课题研究。

3.课堂实践阶段

(1)对比微课课堂和常规课堂,通过对比,考查学生在微课课堂的学习效果,做出分析。

(2)开展“初中英语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活动微课教学案例研究”展示活动。通过课堂实践开展教学,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使学生受益。

4.总结反思,得出策略

课题组成员依据微课展示活动的教学设计,写有分析、有改进策略的教学反思,探究微课支持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初中英语活动课的案例,写出关于本课题的论文。

5.课题提高阶段

根据课题评课组提出的问题,通过录像课例反思,发现问题修正教学设计,完善研究成果,形成可操作的初中英语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活动微课教学案例形成优秀教学案例成果。

6.课题评价阶段

总结规律,理论提升。一是专业指导,解决问题。二是专家引领,提升水平。对形成的理论成果、优秀课堂设计方案、优秀微课等进行综合评价。

7.课题的总结及推广阶段

通过微课研究,我们把信息技术和英语语言学习结合起来,借助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手段,以课堂活动为切入点,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课题组教师相互交流学习,进行探索研究,制作了各个类型(听说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语法教学和词汇教学)的课堂活动微课课例。学生通过微课开展高质量课堂活动,从而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培养了自己发现问题、参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主动地学会相关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另外,通过微课制作,还能提升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信息素养,培养教师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各项能力。在这个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转变教师传统教学,实现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我们发现,在英语活动课中,学生始终处于动态之中,居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参与活动的设计、策划、准备,以及活动的总结。所以,英语活动课的最大特点就是:让学生自己活、自己动,在活动中培养自主意识,发挥主体性,真正成为活动课的

主人。

新课程改革专家余文森指出: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微课支持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活动设计给我们教育深度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以其独特的魅力有效地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在新课程理念下为教师实现有效课堂搭建了应用平台,为培养学生主体性、合作性、探究性、个性化学习方式提供了条件,使课堂教学走向了现代化。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微课 微视频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微课是伴随着教育信息化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类型的网络教育资源。由美国理查德·沃曼在1984年发起的风靡全球的TED系列演讲就是微课教育的典型代表。2011年广东省佛山教育局在我国首先提出“微课”教育模式。同年,教育部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到2020年需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的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近两年,全国各地教育部门都在积极地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各种“微课”公共资源也不断地推陈出新。但是就网络上的微课作品来看,人们对于微课教育模式的认识还存在一定模糊性,仍需对“微课”设计和实施过程进行分析和探讨。因此,在这里根据文献结合自身实践谈一下我们对微课的理解和认识。

1 微课的概念和特点

“微课”全称为“微型视频课例”。国内学者胡铁生认为微课是指按照教学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①和传统的网络教育资源相比,微课的特色在于一个“微”字,主要由“微视频、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等内容构成,其核心是“微视频”。传统课堂教学是以章节为单位,而“微课”则是围绕课堂教学中某个知识点进行教学。因此“微课”的教学内容相对精简,目标单一。“微课”视频的时间一般为5~10分钟,文件大小一般不超过20MB,可以流畅地在线观看或者下载。由于内容精简,微课具有使用方便、容易传播的特点,可以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随需”片段化学习的要求。

2 微课的制作方法

微课的核心是微视频。由于微课容量较小,教学目标一般只能集中在某一知识点。因此,微课制作的第一步就是要求老师对教学目标进行定位,明确所要讲授的知识点。然后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形成教案和讲稿。第二步是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视频的制作。根据学科的特点和设备条件,微视频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制作方法:②

(1)对真实教学过程进行录制:利用摄像机等数码设备,对教师课堂的真实教学过程进行拍摄。其优点是有学生参与,教学情境真实,教师容易进入角色,使人能够切实感受到课堂的学习氛围。传统教学视频制作多采用这种方式。

(2)利用虚拟课堂进行制作:授课教师利用黑板或多媒体进行讲授,用摄像机进行录制。也可以在手写板或电子白板进行演示,同时用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录制。这种制作方式一般不需要学生的直接参与,制作过程具有可控性,可以反复修正,所得视频相对比较精炼紧凑。

(3)录屏软件录制。利用PPT、pdf、Word等软件在屏幕上呈现教学内容,教师同步录制讲解声音或旁白,通过录屏软件(如Camtasia Studio8)录屏。这种制作方式要求条件较低,一台微机加一个USB麦克即可实现。一般适合教师个人完成微课的制作。

综合来看,三种方法各有所长。第一种方法教学情境真实,但是对于摄制人员和设备要求都比较高,而且由于要求学生参与,不适合大规模制作。后两种方法比较容易开展。但是由于没有学生参与,教师不易进入角色,表现为授课过程中语言生硬,思路不连贯。在微视频的实际制作过程中,要扬长避短,根据具体条件综合运用各种可能的技术方式,以期达到最优的视频效果,而不应拘泥于某一具体的形式。另外,无论哪种形式视频,都需要进行必要的编辑和优化,然后才能向学生。

3 微课的意义

3.1 微课教育模式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传统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在指定时间和地点进行特定内容的学习。学生对于教学资源不具有选择性,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微课的出现使此前动态的教学资源变成可以随时随地访问的静态资源。学生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自己选择学习的内容、时间和地点,进行个性化学习,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③比如,就课程的内容而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对于已经掌握的内容可以略过,而对没有理解的内容可以反复观看直到弄懂为止。

3.2 微课的资源共享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优质的教学资源一般比较集中。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这些资源只能为本校学生所享有,而成为稀缺资源。利用微课可以把这些稀缺资源变成公共资源。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不同学校的学生享有接等的教育资源,最大限度上实现教育公平。

3.3 微课教育模式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

教育过程分为知识的传授和内化两个过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的重心放在知识的传授上,而知识的内化则主要依靠学生自己在课外实现。这就造成了某些学生知识掌握很好而应用能力不足,即“高分低能”的现象。在微课教育模式中,知识传授过程可以在课外通过微视频完成,而在课堂上老师可以答疑解惑,把教学重心集中在学生能力的培养。

4 小结与展望

微课教育模式的出现,对老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微课的制作追求简而精,这就要求老师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使之适用于微课教学。另外,在微课教育模式下,教师的课堂教学重心由此前的知识的传授转为能力的培养。这就意味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再适用,老师要对课堂教学从内容到形式进行重新设计。对于学生而言,微课教育模式在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的同时,也对自律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一些学生可能由于自律性较差,不能保证通过微视频,及时完成知识的学习。这就使后续的课堂教学成为无本之木,从而导致整个教学环节的中断。因此,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要真正走向应用,在教学理念和教学管理模式上都需要有所创新,来适应微课教育所带来的挑战。

注释

①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篇7

【关键词】高中数学;微课程;设计

注:本论文是甘肃省十三五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为GS2016GHB1066.

近年来,随着“微信、微电影、微学习”等新事物的不断涌现,人们越来越适应于现代社会的较快的生活节奏.而这种新事物与教育领域相遇时,微课便随之诞生了.例如,可汗式微课程、TED、凤凰微课程等等.微课程教学目标明确、时间短、内容精简、容易制作、应用灵活广泛等特点,也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微课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的特点,是其切入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因素,同时,微课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也具备极高的可行性.

一、高中数学微课程设计

(一)设计原则

笔者通过对现有的微课程进行研究分析,认为高中数学微课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微型原则,微课程的设计应该满足课程时间短、课程内容精简的特点.突出其微型化的原则.在课程时间的设计上,一般要控制在15分钟以内,因为较短的时间可以有效利用学生的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在课程内容方面,应该尽可能地细化,将每个小的知识点作为一个模块,让学习者能够快速准确地掌握学习任务.

2.以学生为中心,微课程的设计是围绕高中生展开的,所以,在课程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背景.比如,学习环境、学习任务等.要了解他们的目的以及学习的需求.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各种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资源多元化,在设计以多媒体等媒介实施的微课时,应该尽量选择多元化的资源,改变传统的文本模式.结合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网页等多种资源,根据高中各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状态,恰当地融合到课堂教学当中.

4.简单化原则,首先,微课的使用媒介应该是简单易用的,微课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好地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所以,不能用较高的数字化技术,用简单明了的操作界面,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内容上面,而不能因为操作难度大等问题,浪费学生的精力.

5.学科特点鲜明,数学学科具有很明显的学科特点.学好数学需要培养数学的学科思维.在微课设计时也应该考虑到这一点.应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应用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不仅要传授数学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

(二)设计模式

微课程的设计不能像传统的课程一样的完整.它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时间上面无不体现“微”的特点.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前提下,以丰富和实用的内容来设计学习内容或者学习活动.同时,不断总结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并将这些问题考虑进去.对学习的重点和内容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让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顺利进行下面的学习.同时,针对不同内容和题型,根据实际的情况,设计一些贴近于生活实际的情境设计.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知识掌握水平的学生,设计拓展课程.实现各个学习阶段的学生能够各取所需,不断进步.另外,课程反馈系统是必须要具备的,针对学习者的使用意见反馈和评价,及时改进课程内容,以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二、案例解析

“函数y=Asin(ωx+φ)+b的图像与函数y=sinx图像之间的关系”微课程的设计.

首先,要通过一个动画展示,来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并唤起其对有关知识的回忆.通过几何画板,动态展示函数y=sinx与y=Asin(ωx+φ)+b的图像,使这两个函数的特点更直观地展现在学生们面前,加深学习印象.

第二,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展示这些图像的同时,提问:这两个函数的图像与之前的哪些函数具有相似性,与哪些函数的图像特点具备不同性?在学生进行一定的思考后,给出答案,总结复习之前的内容.之后,点明本节学习的重点内容,函数y=Asin(ωx+φ)+b的图像与函数y=sinx图像之间的具体关系.

第三,深入解析,加深学生对函数的理解.用几何画板来动态演示该函数的各个参数变化,以及各参数与图像特点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学生自主观察,得出相关结论.总结归纳四种变换,让学生经历归纳、抽象,概括的过程,从而更清楚地认识数学结论得出的过程.

第四,归纳总结,构建知识体系.在以上的归纳知识分类的任务完成之后,深化课程知识结构,总结一般性结论.帮助学生建立三角函数的知识体系,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印象.

第五,与学生交流互动,分析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微课程结束之后,设计一些交流活动,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对所学知识点进行进一步的探讨,解决自己的疑惑,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第六,教师总结,针对本节课程的教学难点,和学习重点,以课后练习的形式巩固学习成果,并检测各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学生的疑惑进行进一步的解答,提高微课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春来.基于微课模式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7):75.

[2]陈芳.MOOC环境下的微课程在高中数学中的教学设计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

[3]刘清昆.高中数学教材同步性微课的样式与课堂整合[J].教学与管理,2016(16):42-45.

篇8

 

一、微课简介

 

(一)概念

 

微课是微课程的简称,是指针对某个知识点、技能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和开发的一种“短小精悍”、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微型在线网络课程,在微课教学过程中所用到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一般称为微课件。

 

(二)主要特点

 

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短”指教学活动需要的时间短,一般不超过10分钟;“小”指教学内容主题小,资源容量小;“精”指内容精选,设计精心,活动精彩;“悍”指交互性强,应用面广,效果良好。作为移动互联时代的新型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其碎片化的内容和移动化的传播途径满足了现代人们对学习方式的新需求,为学习者的个性化自主高效学习提供了途径,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组织创造了条件。

 

二、微课的发展

 

(一)微课的起源及发展

 

类似“微课”概念的提出及应用最早可追溯至1993年,美国北爱荷华大学的有机化学教授LeRoy A.McGrew提出了60秒课程的说法。真正意义上的“微课”概念是在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David Penrose提出,他们将原本几十分钟、几个小时的课堂,提炼要点制作成十几分钟的微型视频课堂,他本人也因此被人称作“一分钟教授”。自此,微课以一个正式的概念开始进入全球视野。创作微课,在国外比较著名的有可汗学院(Khan Academy)、TED-Ed、Teachers Tv、InTime、Watch Know Learn等。

 

(二)国内对微课的探索及应用

 

国内主要有中国微课网、全国高校微课大赛官网、VKO微课、第九课堂、博览微课、Skillshare、微众移动校园-微课堂、佛山市中小学优秀微课平台等。2013年由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主办的“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是微课在高等教育领域建设和应用的一个典型,众多新闻媒体对微课进行了大量的跟踪报道,与微课相关的研究课题和论文数量呈井喷之势,所以2013年堪称“中国微课元年”。随后,凤凰视频和华南师范大学推出的“凤凰微课”,内容涵盖基础教育、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等多个领域。国家开放大学现也建设完成了4000多个五分钟课程,课程时长为5至10分钟,涉及经济学、茶文化、百家姓等近60个系列。

 

三、微课技术开发

 

到目前为止,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微课的设计、开发与应用取得了一定成绩,尤其是微课的拍摄与制作技术在硬件和软件上均取得了重要突破。国际上,主要有美国的LiveScrive SmartPen与瑞典的Anoto智能笔,日本东芝公司设计开发的东芝玲珑微课制作系统等,并已经引进到国内,受到一线教师的欢迎。录播教室的迅猛发展,也为微课设计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硬件保障和系统环境。

 

同时,微课制作方法也得到了普及与发展,录屏软件录制、摄像工具录制、录播教室录制、专业演播室制作、智能笔录制、专用软件录制、iPad录制等一系列微课制作工具深受广大教师喜爱。在微课的形式方面,除传统的视频微课之外,Trivantis公司、Articulate公司等又开发出了更适合用于移动设备上的互动微课开发软件,移动互动微课主要采用课件开发工具进行微课件开发,不再以微视频为主要教学载体,而是更加注重微课的互动设计,利用互动来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相对于传统微课,移动互动微课更易于开发,因占用内存小,更利于在移动设备上存储。

 

微课件的开发技术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微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探索适合应用于气象教育培训的微课件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气象教育培训微课件开发现状

 

在气象教育培训领域,微课件开发的设计和应用依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干部学院远程教育中心在研究开发用于气象教育培训微课件的同时,还开展了面向省级师资的培训工作。现已完成部分移动互动微课及视频微课的开发,气象远程教育微课开发与学习系统正在建设中。

 

(一)干部学院微课件建设情况

 

干部学院远程教育中心针对视频微课件和移动互动微课件的特征及制作技术进行了研究,分别使用录屏软件、Lectora软件、Articulate Storyline软件三种工具进行微课件的制作,并将制作完成的微课件应用于手机客户端。由于气象培训微课件客户端尚未建设完成,目前制作的移动互动微课件均为HTML格式,可通过手机浏览器学习。

 

正在建设的气象远程教育微课开发与学习系统,分为气象远程教育微课开发系统及微课演示系统两部分。其中已完成的微课件以视频微课件为主。

 

气象远程教育微课开发系统采用C/S架构,包含开发、转换、管理三大功能模块。微课演示系统是基于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新一代在线教育培训系统。系统由学员管理模块、内容管理模块、任务管理模块、在线学习模块、统计报告模块、过程管理模块、智能搜索模块、社会化学习模块等组成。

 

学员可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按照提示从浏览器中打开下载客户端到手机中,登录后进入平台学习。客户端支持苹果iOS及Android系统智能手机的专属名称和形象的客户端,支持PC或MAC端的web学员端,页面采用响应式web设计,可通过微信服务号接入平台。

 

远程教育中心已完成500个视频微课件的制作及部分移动互动微课件的制作,微课件资源建设工作正在持续进行中。

 

(二)微课件制作培训

 

为了培养基层气象人才队伍制作课件的能力,丰富气象远程教育平台的教学资源,干部学院通过举办远程教育技术培训班,对各省(区、市)气象局从事气象远程教育的课件技术人员进行微课件制作技术方面的培训,并自2013年起连续三年举办微课件评比,将各单位报送的微课件作品进行展示与交流,由专家进行点评,评选出优秀微课件作品。并开设专题,将获奖优秀作品放入中国气象远程教育网供大家交流,促进资源共建共享。

 

(三)各省市微课件资源建设情况

 

干部学院的微课件制作培训和评比工作,调动了大家制作微课件的积极性,部分省(区、市)已开始着手进行微课件资源建设,大部分单位报送的参赛微课件作品多为依托培训而作,部分获奖微课件已用于培训或本地科普宣传活动中。

 

2015年福建省气象培训中心依托福建现代化建设气象科技和人才支撑建设工程,申请了福建天气气候多媒体课件制作项目,该项目共25个课件50学时,每个课件包含了多个微课件。运用多媒体元素包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形式,以及动画短片、展示特效等方式对课件内容进行重点及要点的形象阐述。以微课的形式将学习内容模块化、碎片化,每个微课件控制在15分钟左右。

 

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新疆分院2015年在干部学院的支持下启动了《新疆基层台站学习资源建设》。该项目根据前期对新疆基层的远程学习示范点调查,结合县级综合岗位的培训需求,将开发新疆地区基层亟需的自动站维护微课件和民族理论与政策微课件,自动站维护的课件预计制作9集,民族理论与政策的课件预计做8集,每集控制在15分钟左右。

 

五、微课为气象教育培训服务的展望

 

基层气象职工由于平时工作任务繁杂,占用大块时间专门学习较为困难,希望能够利用零碎时间学习,而且目前网站的网络课件仅局限于在电脑上学习,不便于在外工作期间使用其他移动设备翻查阅览,因此开发出可用于手机等移动平台的学习资源很有必要。微课因其网络化、碎片化、视频化、可移动性,正好解决了基层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很有实用需求。

 

微课是信息技术发展、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创新融合共同推动的产物。当今,我们生活在被称为网络时代、大数据时代或微时代的社会里,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开放易用、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环境的发展为微课发展做好了技术支撑,依托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微课在气象教育培训领域的应用和服务价值有着广阔前景。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 微课 制作

信息技术加快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微博、微信已经走进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可汗学院”也走入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它是信息技术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产物。“可汗学院”的网上教学短片就是微课。胡铁生老师指出微课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践,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反映教师在针对某个知识点或环节的教学活动中所运用和生成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结合体。微课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而影响未来的教育变革走向。

1 设定教学目标

微课的“微”特征,满足了学生“随时、随地、随需”展开微学习的要求,但微课的设计必须要能够促进学生对概念的深入理解,才能具有蓬勃的生命力。那么,微课中要教给学生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我们要在10分钟以内的有限时间里,完整地呈现一个内容,必然要抽丝剥茧,寻找主线,突出重点,防止头重脚轻,选定目标很关键。这个目标是供学生自主学习时必须要教师讲述才能理解的内容,是学习的重点或难点,也可以是易错点等;学生能够自己通过阅读教材理解的内容,不需要教师制作微课。知识结构简单、简明易懂的知识可以大胆地使用微课,而内部结构复杂不易阐述明白的知识,就不宜采用微课的形式。总之,选定的目标必须在十分钟之内能让学生学懂的。另外,因为是给学生看明白的目标,在语言表达上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

2 设计教学环节

2.1 思考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就是说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文本,不同的学生,采用灵活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课有常而教法无常。教师能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达到最佳的教学目的。

2.2 安排教学流程。在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语文阅读课的一般教学流程是揭示课题、整体感知、理解感悟、练习(复习)巩固。这是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理念和要求,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组织教学。那么微课的教学流程如何设计呢?显然它的教学流程不会和班级授课制下的课堂教学一致,不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但它也是要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

可以把语文微课的教学流程定为这样的几步。第一步,出示学习目标。微课的学习对象是学生,再加上时间有限,必须让学习的学生清楚明白地知道自己要学会什么?所以要在第一时间出示教学目标。第二步,进行整体感知。要让学生对要学的这部分内容进行大致地了解,以便能更好地学懂下面的内容。第三步,教学新的知识。这是教学的最重要的环节,是要花大气去思考的关键内容。每一个内容都要考虑周到,因为学生不在你身边,你不了解学生的学情,只有做到最细,才能给学生最大的收获。第四步,总结知识要点。这环节起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2.3 关注教学细节。都说细节决定成败,在微课中,这一点得到了最好的验证。教师决不能轻易地跳过一个在你认为很简单的环节,你理解中的“简单”和学生理解中的“简单”不是一个概念。教师也不能随意地用一句话带过一些内容。

微课是不存在课堂生成的,同时也就告诉我们,我们不能做任何地补救。作为教师能做的就是在教学设计时做细致、周密地考虑问题。如果我们进行跳跃式讲解,哪怕是跳过一句话或一个细小的动作,就会导致学生听看起来是断层的,前后是不能连接的。一个好的微课应当是呈现给学生看时,他们能看懂,能学明白。

3 录制微课视频

录制微课视频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可以是录屏软件和PPT的组合,可以是摄像机和黑板的组合,可以是手机和白纸的组合,可以是录课笔和白纸的组合等。不过,不管用什么方法来录制,在录的过程中有许多问题是要引起注意的。

3.1 注意语言速度。微课录制的时间在10分钟之内,有些教师为了缩短时间,在录制时说话就像打机关枪一样,听的人还没有消化这句话的内容,下一句话已经讲话了。可想而知,这样的微课录制出来,不管你在设定目标时花了多少心思,设计教学时用了多少好方法,在这样快速的语言表达之下,一切都功败垂成。

3.2 留下思考空间。一个从头讲到尾的微课,一个没有停顿的微课,学生一定觉得太累。他可能要多次观看这个微课,才能看明白。适当的停顿是必不可少的。在录制微课时,我们要注意在讲解到一定的时候要停顿一下,停顿时间的长短应当视具体情况而定。

篇10

【关键词】初中;语文;微课程设计

在日常的实践教学活动中,伴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以及教学手段的日渐丰富,基于目前的网络信息时代大背景下,微课程教学方式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得到了大量的普及应用。通过开展微课程教学能够促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因而,应当倡导以传统语文教学为基础,同时应用具有良好互动价值的微课程教学方式来促进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不断创新,并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一、微课的含义

“微课”这是近些年来在国际教育圈流行的一个词汇,这是一种教学形式可以应用到绝大多数的课程教学之中,它是由美国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在线服务经理DavidPenrose最先创造,采用了建构主义理论,主要的应用方式是通过互联网实现网上在线学习,以及手机等移动终端的移动学习方式。微课是通过最大化的压缩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讲解重点的教学知识点,在大约十分钟的时间内讲清楚一个问题。微课不仅为学生学习提供了详尽、精湛的学习资源,同时以其相对短小的视频长度,通过对于一些零碎时间的利用,提高了时间的利用率,对于教师的日常教学也提供了明确目标的作用。

二、初中语文微课程设计

(一)教学流程设计

学校的日常学习,这种情况基本相当于以往传统的授课方式,即通过课堂上的师生面对面互动交流教学方式,教师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通过制作微视频的方式辅助进行教学工作。

学生的自主学习,这种方式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能够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学习内容。

(二)微课程资源结构设计

在对微课程进行制作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对其进行特色鲜明的命名,从而对学生形成吸引力;其次微课程要求的是内容短小而详实,因此必须对于教学重点内容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从而引出要探讨的内容;虽然微课程时间很短,但是在时间上要求很精简却在内容上要求非常详实,因此对于微课程的主题思路过程的设计也显得十分重要;最后还要在知识点讲解完成之后对于学生要有一定的互动过程,从而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式的学习过程。

三、初中语文微课程的具体应用

(一)应用微课,理解课文内容

在初中语文课程当中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而学生因为生活经验有限致使其在对于某些课文内容的理解方面存在一定的困惑。而微课程的所具备的具象化,形象性的特点恰好能够与教材设计缺陷实现互补。

例如在讲授《观潮》一文时,大多学生由于没有去过钱塘江,甚至都未曾到过海边因此对于潮水的涨落没有明确的概念,因此文中所描述的宏伟气势也就难以感受的到,而教师若是通过应用微课程视频则可向学生直观的展示钱塘江潮的雄伟气魄,进而再结合以文章当中的描写如“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来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二)应用微课,解决课文疑惑

在课堂教学之中开展师生互动问题探究活动,可有效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解决学习难题。应用微课程教学,将课文当中的矛盾因素同学生学习感兴趣的方面以及课文深入进行有机的结合,寻找出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并通知密切相连。

例如,在讲授《雪》一文时,学生常常会对一些比喻描写感到困惑,不明白其具体的作用价值何在,对此教师可应用微课来找出相应的比喻描写,如:“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然后可通过多媒体设备配上小孩子被冻的通红的手,以及另一幅普通小孩子的手,通过对比学生自然而然的便能够深刻的感受到文章中所描述的寒意。由此学生也便能够更加快速的进入到学习状态,并在不经意间化解了疑惑问题。

(三)应用微课,培养写作兴趣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同时写作也促使生活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学生在作文写作时常常会感到不知从何写起,所写出的作文也常常会出现空洞、缺乏真情实感,其本质原因还是由于学生没有立足于生活实际进行作文写作。而应用微课教学则恰好能够借助其直观性的感受来促使学生将作文写作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起来。

如在对学生指导“孝亲”题材内容的写作时,可以在学生写作前向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如《感恩父母感恩教育》、《别让等待成为遗憾》、《孝亲为了明天更好的记忆》等公益广告。在课程教学的广度层面,可将对于家的概念适当的延伸与拓展,例如将我与父母的小家可拓展为我与父母及祖父母的大家庭,并由此可导入《中华有福,孝老是福》,以及针对如何爱家而展开拓展活动,并由此可导入《勤劳人家,福运长久》等相关公益广告内容。在这样的较为氛围中学生的孝亲、感恩之心被唤起,学生在写作之时自然也就有话可说。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合理应用微课教学,可更为有效的激发其学生的情感体验,此时学生更加高效的掌握并理解课文语言,促使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体会到所学课文的思想情感,进而推动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军.初语课堂微课程的实践与思考[J].语文教学之友,2015,(5).

[2]唐轶.利用微课程建构翻转型课堂初探――“议论文的思路和结构”课例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