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程序设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3 06:39: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vb程序设计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程序设计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培养学生学会自己分析问题、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提倡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采用的教学模式有项目教学法、案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法等。
1.1.1章节项目
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采用了“大项目、小案例、任务驱动不断”的教学模式,设计并选取与生活相联系的合理的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项目。针对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设计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图书馆管理系统综合项目,但是这门课程知识点较多,要想完成这个综合项目,学生首先必须熟悉VB开发环境、掌握VB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各章节的知识点内容。为了配合整个课程最后综合项目的完成,在具体的教学中按照教学内容由易到难,针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安排了13个章节项目,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教材各章节中的知识点。项目一:由现实生活中的汉诺塔游戏、交换两个杯子中饮料的问题,引入一个利用VB程序解决两幅图片对换位置的具体案例,使学生熟悉VB集成开发环境以及各种窗口的使用、掌握常用控件对象的建立以及布局、利用VB开发简单应用程序的步骤、并初步引入程序设计思想,引导学生思考两数互换的问题,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总结得出两数互换的问题和两幅图片互换位置是一类问题。项目二:编写一程序,在屏幕上显示“欢迎来到VB世界!”,并输入自己的名字。使学生熟悉VB编程四部曲———界面设计、相关对象的属性设置、相关对象的代码编写、调试运行,尤其注意程序的调试过程。项目三:设计一个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之间转换的程序。通过这个项目熟悉VB的数据类型及其运算,掌握VB的常用标准函数、变量以及常量的使用等语法知识点。项目四:利用输入函数输入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a、b、c,编写程序计算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根或虚根,用输出语句输出结果。熟悉常用的输入输出控件、掌握Print方法、Inputbox()函数、Msgbox()函数和Msgbox过程的使用方法。项目五:设计一个账号和密码的输入检验程序。规范整理英文文章,即对输入的任意大小写的英文文章进行整理,规则是:所有句子开头应为大写字目(句子是以符号“?”、“.”、“!”作为结束符的),其他都是小写字母。使学生熟练掌握程序三大结构中的选择和循环结构。项目六:对一个班级的学生成绩进行输入统计,找出所有成绩中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全班成绩的平均分等。使学生掌握数组的使用。项目七:编写一个函数,在已知的字符串中找出最长的单词。假定已知字符串中只含有字符和空格,空格用来分隔不同的单词。通过该项目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过程程序的设计、实参、形参等基本概念。项目八:常用控件的使用。设计一个类似Win-dows记事本的应用程序,并完善其各项功能。通过该项目使学生掌握菜单、对话框和多重窗体程序设计。项目九:导入手机号码文件,编写一个手机选号程序,比如说选出手机尾号后四位相同的手机号码等。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文件的相关操作,利用文件能够建立简单的应用程序。项目十:建立本班同学信息库,具体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寝室电话、手机号码,并用数据控件及绑定控件实现对同学信息的浏览,并实现按姓名查询相关人员的基本信息。通过该项目掌握VB数据库的相关技术。项目十一:设计多文档应用程序,熟悉VB高级界面的设计。项目十二:用MMControl控件设计一个录音机,用API函数设计一个用户化的CD播放器。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VB多媒体程序设计。
1.1.2阶段项目
为了使整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具有连贯性,糅合各章节零散的知识点,使教学实践具有可操作性,将整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分成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选用一个打破章节限制的阶段项目,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有一个阶段性较完整的认识。这三个阶段依次是实践的开始阶段、实践的展开阶段、实践的结束阶段,分别对应阶段项目一、阶段项目二和阶段项目三。每个阶段中抓住关键教学环节,按照“大项目、小案例、任务驱动不断”的具体教学流程组织教学。阶段项目一:选用简单的项目,如蝴蝶飞舞、字幕滚动的项目。由于是初次接触计算机编程语言,所以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这门课程的入门学习很关键,如果按照常规授课方法,依据书本上的章节内容安排依次讲授VB语言发展史、VB语言特点以及编程环境等内容的话,学生很难接受,往往是听得稀里糊涂,不知道学习VB究竟有什么实际作用,从而会产生畏难情绪,最终导致学生对VB知识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为消除初学者的畏难情绪,第一阶段主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让学生对VB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同时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了解VB的编程环境和编程步骤,以及VB面向对象、事件驱动的编程机制。万事开头难,一旦学生对VB产生了兴趣,就有利于后续知识的学习。阶段项目二:难度稍微加大,选用计算器项目。通过本项目,一方面让学生理解控件数组的含义和设计使用方法,以及简单下拉菜单、常用数学函数的使用、过程函数的编写等,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让学生注意可视化界面的设计,因为友好美观的人机交互界面,给人赏心悦目感觉的同时是软件的门面。阶段项目三:选用综合项目———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这个项目让学生真正了解掌握软件的开发过程。虽然这个项目比较难,但是有了前面知识的铺垫,会变得容易接受理解,也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点的一次巩固和进一步更深入的理解,更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应用,让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领会掌握编程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和开发一个软件的完整步骤。三个阶段通过运用“大项目、小案例”,每个阶段让学生带着具体任务去学习,把枯燥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相结合,以清晰简明的表达方式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传授VB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知识,使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加深对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和知识的理解。
1.2《VB程序设计》课程中的案例选取
有了已经准备好的各模块的项目,并展示给学生,学生有了兴趣后,就会想这些项目是怎么完成的,任务就落到各个模块项目里面具体的案例上了。由于VB程序设计授课内容多,授课时间紧张,按各知识模块划分选取项目后,在每个项目里面,按项目选取具体案例或是进行设计各项目的各功能模块,各功能模块实际就是一个个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应循序渐进,可以在原有案例的基础上逐步改变或增加一些条件,将应用进行引申,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透彻,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教学中兼顾学生生活经验与知识趣味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3任务设计
围绕每一知识模块的教学内容、教学知识点,设计相关的项目,并在各个项目中采用了系列案例以及完成各功能模块的案例,为了让学生更加熟练、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在各知识模块的学习中设置学习情景,给学生留有感兴趣的任务,让学生去完成。同时根据各知识模块提出了单元任务,单元任务设置两个层次———基本任务和提高任务。由于学生自身水平有差异,对于基础好、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他们不但要完成基本任务,还要完成提高任务;对于大多数学生,只要求他们完成基本任务。由于时间的限制,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分析任务,在上机实践课以及课余时间去完成任务,最后做任务的总结。有了兴趣和任务的驱使,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就会利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他们会通过查阅相关书本、浏览网络资源、同学之间互相协作等方式解决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际开发应用程序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为学生知识的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知识面也更广、更大了。学生不会再觉得教学只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教师和学生的“二人转”。在相互的配合以及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教学顺利完成的同时学生个人的知识库也得到了构建。
2实施方法
篇2
关键词:武警院校;NCRE;计算机语言;Visual Basic;C语言;
武警院校大多为指挥院校,目标是培养“适应武警部队信息化建设和履行职能使命需要的新型高素质指挥警官”。学员既有参加高考的学生,又有从部队考上的战士。生源不同,其文化基础知识相差甚远,但都按统一的实施方案和计划模式进行组织教学,采用封闭式的全程军事化管理制度。主要学习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军事基础、专业业务、身体心理等课程。
武警院校的学员毕业后大部分去基层部队工作,经常需要通过可视化的开发工具快速高效进行软件开发,比如建设网站或开发维护本单位的小型管理信息系统等,所以程序设计课程的科目选择不易过于专业化。选用Visual Basic(以下简称VB)等可视化易学易用的语言为宜,它不但简单易学,功能强大,而且因其先进的Windows编程思想理念,可以满足一些后续专业课程或毕业设计中对编制程序的需求。
武警院校在非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指出:应届本科毕业学员,需要完成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各个教学环节规定的内容,并且要求课程学习和毕业考试、毕业论文按照学籍管理规定成绩合格,较好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岗位任职能力者,在英语通过四级,计算机通过二级时,授予学士学位。这就给武警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程序设计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NCRE与计算机语言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ational Computer Rank Examination,简称NCRE)是经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面向社会,用于考察应试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与技能的全国性计算机水平考试体系。目前该考试共设四个等级,考核内容是根据社会不同部门应用计算机的不同程度和需要、国内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情况以及中国计算机教育、教学和普及的现状而确定的;它以应用能力为主,划分等级,分别考核,为用人部门录用和考核工作人员提供一个统一、客观、公正的标准。
NCRE二级考核的主要内容是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使用一种高级计算机语言编写程序以及上机调试的基本技能。考试科目有语言程序设计(C、C++、Java、VB、Delphi)、数据库程序设计(Visual FoxPro、Access)两大模块共七个科目。
如果单纯从取得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提高考试通过率的角度出发,选择数据库程序设计模块较为理想(比如Access科目,简单易学),但从满足武警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员毕业后的任职需要来说,选择一个与教学大纲相一致的科目则更为合理,能起到“既通过课程考核又取得证书”一箭双雕的效果。
根据教育部近年来对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提出的“1+X”的教学方案,即一门基础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若干必修/选修课程,武警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课程一般分为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程序设计两个层次,其中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正好与计算机二级考试中的语言程序设计(C、C++、Java、VB、Delphi)模块相对应。为此,武警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程序设计课程的科目选择尤为重要,选择的恰当不仅能让学员在校期间学到非常适用的编程知识、增长能力,而且能大大提高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更能使得课程建设与计算机等级考试二者兼顾,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规律。
2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学生与教师的双主体理念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教为主体,所以课程内容的选择往往多从教师易于教的方面考虑。对于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因其授课教师大多是计算机或相关专业毕业的人员,对C语言比较熟悉,所以若从备课方便、讲授熟练程度来选择语言科目,教师喜欢选用C语言。因为C语言简洁、紧凑、使用灵活;同时C具有很强的流程控制结构、语言生成的代码质量高、运行速度快、可移植性较好,可以实现对程序的精确控制[1]。但是对于初学程序设计语言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情况却不尽如此。
新的教学理念是发挥学生与教师的双主体教学设计,即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就表明在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的选择也要充分考虑教学中学的一面,要从学生的任职需要和特点出发,进行程序设计科目的选择,要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学内容既要简单易学,又要满足学生毕业后的任职需要。
3以学生为本,统筹兼顾,VB是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最好选择
VB是微软公司推崇的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首选程序设计语言,无疑也是武警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的首选科目。
(1)VB是现今流行的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VB是基于Windows应用程序的开发工具,它为非计算机专业人员开发程序提供了强大的编程工具。“Basic”指的是BASIC (Beginners All-Purpose Symbolic Instruction Code)语言,意为“初学者最通用的语言代码”,是计算机技术发展历史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语言。“Visual”意即可视的、可见的,指的是开发像Windows操作系统的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 User Interface,GUI)的方法,它不需要编写大量代码去描述界面元素的外观和位置,只要把预先建立好的对象拖放到屏幕上相应的位置即可。
VB功能强大,语法简单,执行代码效率高。因此,VB已成为每一个编程工作者学习时的首选语言,但其功能一点也不比VC++逊色。据统计,开发同样的应用程序,采用VB要比VC++的效率提高70%[2],所以VB具有强大的用户群和生命力。
(2)VB易学实用,许多高校把它作为大学生的入门语言。
自从1975年Basic语言问世以来,“Basic”已成为编程入门者学习语言的代名词,Basic语言以其易学易用的特点风靡全球。自从微软公司推出了划时代的VB,Basic又从一门“玩具语言”一跃而成为功能强大的应用软件开发语言。专业人员可以用Visual Basic实现其他任何Windows编程语言的功能,而初学者只要掌握几个关键词就可以建立实用的应用程序。
许多很有威望的计算机专家对VB也是情有独钟,如同济大学的龚沛曾教授对VB深有研究,清华大学的周颖老师说自己是从VB的学习而成长起来的,我们从他们编著的有关VB书籍的学习中受益非浅。现在国内许多高校都把VB作为大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入门语言。
篇3
2006年3月周以真教授在美国计算机权威期刊Communications of the CAM首次提出并定义了计算思维。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它是一种本质的、所有人都必须具备的思维方式,就像阅读、写字、算术一样,成为人们最基本、最普遍、最适用和不可缺少的基本思维方式。它涵盖了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最根本的内容是抽象和自动化。
近年来,计算思维的培养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计算思维能力将成为21世纪每个人的基本能力。2010年《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的核心要点也强调“需要把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2012年李廉教授从现代科学思维体系的角度阐述了计算思维的内涵与概念、发展历史及与实证思维、逻辑思维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计算思维是构成现代科学大厦的最基本的思维模式之一,并指出了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新的教学体系建设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今后改革的取向和挑战。
二、VB程序设计课程内容及发展现状
在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上,不同学校不同专业所提出的任务和要求也不同。仅以我校自动化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VB程序设计》教学大纲的要求,主要讲授如下内容:VB集成开发环境、可视化编程基础、语言基础、三大基本控制结构、数组和自定义类型、用户界面设计(包括常用控件、菜单、通用对话框、多重窗体等)、文件及图形操作等基础知识和操作。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使用VB开发Windows应用程序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为学生终身学习以及更好地使用计算机及相关技术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奠定基础。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及电子产品等的广泛普及和应用,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不断提高,VB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被列入非主干课程学生不重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逃课率增加、上课玩手机、上机找百度等。这些现象的出现迫使授课教师们不断地思考、分析、探讨和总结现阶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力图探寻一条新的课程改革方法和手段来逐渐扭转和改善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现象。
三、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课程改革与实践
如何恰当地将计算思维融入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以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知识抽象问题、进行问题求解和描述是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所面临的挑战。尽管计算思维不仅仅是程序设计,但计算思维最终是需要程序设计去实现的,所以在未来VB程序设计课程中要有意识地、系统性地开展计算思维教学,从战略高度将计算思维的培养作为人的一种基本技能来培养进行教学,同时注重计算机技术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1.在教学内容方面的改进
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是①注重计算机程序设计文化素养的培养,构建一种计算机文化氛围,让学生理解和认识计算机的特点和用途,提高对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兴趣。②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研究把计算思维引入程序设计课程中,要把思维培养与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相融合,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求多种解决问题方案对多种方案进行比较最终实现解决方案”的问题求解驱动式程序设计训练方法。对于程序设计语言基础知识、结构化程序设计等基本知识在计算机软件基础课程已经讲解过的内容进行适当删减,避免重复知识点反复讲解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计算思维的角度出发,重组经典案例,将问题求解提升到计算思维的高度,对问题的表示、设计算法、提高计算机效率、将现实问题延伸,按照计算思维重组专业学科问题的教学案例,使学生体会出计算思维的本质和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问题的优点。密切联系后续专业课程,将编程思想与专业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调动学生进行计算机程序设计的积极性。
2.在考核方式上的改进
传统的考查课考核方式为平时出勤(50%)+上机实验(50%),学生为了获得及格以上成绩,平时出勤率较好,几乎无缺席现象,但上课认真听讲、主动思考的人数不多,较大一部分学生上课或玩手机、或睡觉、或从事其他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宜。在上机实验时,大多数学生又经常上网百度教材后面上机编程实验题的答案或照抄他人的程序代码,完成上机实验的考核。这种情况造成大多数学生成绩等级相似,学与不学分数差距不大等现象,使得学生自己思考程序算法的兴趣不高,因此改革考查课考核方式的任务迫在眉睫。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首先要打破的就是学与不学、自己做与抄袭的成绩等级相似的现象。将传统的考试制度逐步改革为平时(20%)+小作业(30%)+大作业(50%)的考核方式。平时主要考核上课出勤情况、随堂回答问题情况;小作业在课堂上进行任选完成各章节教材中的部分上机编程题目。这两部分的成绩总和只能控制在及格分数线以下,避免又造成传统考核方式下学与不学的成绩相似的现象。大作业安排在课后,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在课堂上答辩的方式,将专业学生(通常在60人左右)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10人左右,每小组中成员自行分工,共同完成一个综合性设计题目。大作业主要主要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设计或者针对本专业领域的问题进行设计。同时对在完成大作业过程中表现极为优秀的学生给予创新学分1学分的特别奖励(我校规定本科期间获得创新学分2学分以上方可获得两证)。
在2014年对我校2012级自动化专业123、124两个班级学生进行考试方法试点改革,采用新的考核制度,而121、122两个班级保持传统的考核方式。2012级自动化123、124共计55人,共分成6组,采取自由组合的形式,每小组有一个主要负责人,负责全局工作,细分设计工作,总结设计成果,参与验收答辩,认定成员间完成情况;两个协助人员,分别负责具体的界面设计部分及代码编程部分;其他成员,自行分工,1人专门撰写设计论文。大作业题目共6个,其完成情况及成绩情况见表1。
答辩在最后一堂课,每小组答辩时间15分钟,自述10分钟(其中包含功能展示3分钟),讨论5分钟;最后由学生自行评定各小组成绩等级,各小组成员成绩等级由小组负责人初评,组员讨论最终确定。因首次采取答辩形式课程环节,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明显提高,课堂讨论气氛较为活跃,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①因为是非主干课,即使考核方式新颖,仍有10%的学生未能积极主动参与进来;②在答辩表述方面,因为学生年级较低,准备的不足,偶有冷场情况发生;③因时间限制,设计的程序界面功能不完善,有局限性。在下一学期将这种考核方式在整个专业进行试点,并不断跟踪及反馈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情况以确定改革的方向。
3.在教学模式上的改进
程序设计课程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在传统的理论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和计算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为核心,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加强对问题求解、设计与实现模型的学习与训练,改变以往技能讲解学习为基础的培养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辅以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授课时,基本上沿用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模式,忽视了课外实践、课堂实践。
采用项目教学法是实施探索教学模式改革的一种新方法。从学生的角度看,项目是一种学习方法,适合学习各类实践性和操作性强的知识和技能。从教师的角度,项目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适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项目的确定、完成、对完成项目情况的评估成为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由传统的“主角”转变为“配角”,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寻求知识。这种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科技的知识和技能。学生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并更大地激发起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出独立思考的求学精神。
篇4
关键词:VBA;AUTOCAD;二次开发;抗滑桩
1 引言
在我国,抗滑桩作为治理滑坡的一种主要工程措施被公路、铁路、水利、国土等部门广泛采用,并在桩型和应用范围方面得到较大的发展。与其他抗滑工程相比,抗滑桩具有如下优点:设桩位置灵活,除成排设在滑坡前缘外,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设在滑体的其他部位,并可与其他防治措施联合使用;开挖土石方量小,施工中对滑坡体的稳定状态影响小;挖孔桩桩孔可揭示滑坡的工程地质情况,检验和修改原设计,使之更完善更符合实际情况;施工方便,设备简单。由于抗滑桩在治理滑坡中的突出优点,使抗滑桩广泛应用于滑坡治理工程。目前抗滑桩结构设计一般采用理正软件计算抗滑桩内力,再由结构设计人员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配筋设计,最后根据配筋计算结果在AUTOCAD手动绘制抗滑桩结构图,效率较低,出图慢。使抗滑桩结构图绘制自动化,将大大提高工程设计人员的效率。
抗滑桩结构图绘制通常使用CAD软件平台,利用其提供的二次开发工具VBA (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可以很简便并迅速地开发出多功能的应用程序。VBA 组件基于可视化、面向对象开发工具VB,其开发环境与VB 集成开发环境相近,但较Auto Lisp 、VisualLisp、ADS等开发工具,更能快捷、方便地实现友好的人机交互,功能强大,扩展灵活且开发简单,易于实现。利用它进行CAD的二次开发,进行抗滑桩结构图自动绘制,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使结构设计人员能有大量时间进行结构计算调整,便于优化设计。
2 程序设计基本思路
一般而言,一个完整的CAD 系统,包括前处理部分、核心计算部分、后处理部分等三大部分组成。前处理部分主要是收集各种计算参数及相关数据,核心计算部分一般是计算分析子程序,后处理部分就是将计算结果自动成图,以减轻设计者的负担。本文开发的抗滑桩结构图自动生成系统首先通过对话框输入抗滑桩尺寸参数、钢筋布置参数、成图要求参数,然后通过菜单触发的方式,产生消息映射,进行钢筋配置计算及工程量计算,最后将计算结果可视化,点击成图命令按钮绘制抗滑桩立面图、截面图及工程量表。程序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3 程序设计过程及程序实现
(1)启动时载入VBA 工程
当AutoCAD 启动时, 在其目录中寻找名为KHZ.dvb的工程。这一文件将被自动载入并作为缺省的工程,同时触发文档级事件ACADStartup,在此事件中载入AutoCAD 二次开发的DVB 文件。实现该功能程序代码如下。
Call AcadApplication. LoadDVB (“C:\Program Files\AutoCAD 2006\Support\KHZ .dvb”)
(2)软件在AutoCAD平台上,开发了自定义的菜单
使用VBA/ActiveX 可以编辑、增加已有的菜单结构,也可以完全替代当前菜单结构,本程序增加菜单如图2所示。考虑到工程制图的需要,软件是在AutoCAD界面上添加抗滑桩结构图绘制所需的菜单。通过TheMacro与菜单相连,激活VBA文件中相应模块的宏,执行用户的指令。相关代码如下。
Dim currMenuGroup As AcadMenuGroup
Set currMenuGroup=Application.MenuGroups.I_tem(0)
Set NewMenu = currMenuGroup.Menus.Add("抗滑桩")
TheMacro = Chr(3) & Chr(3) & Chr(95) & "-vbarun ""KHZ.dvb!DZPM.KHZ""" & Chr(32)
Set NewMenuItem = NewMenu.AddMenuItem(NewMenu.Count+1, "抗滑桩结构图", TheMacro)
Set NewMenuItem = NewMenu.AddMenuItem(NewMenu.Count+2, "护壁结构图", TheMacro)
(3)可视化界面设计
在本程序中,设计了抗滑桩参数输入及钢筋参数输入两个窗体。
抗滑桩参数输入窗体(如图3所示):该界面要求输入抗滑桩尺寸参数、钢筋布置参数、成图要求参数,程序调用这些参数通过内置计算程序生成抗滑桩立面图、截面图等。
钢筋参数输入窗体(如图4所示):该界面要求输入本桩型涉及的钢筋种类、钢筋直径、钢筋长度等参数,程序调用这些参数通过内置计算程序生成工作量表。
(4)计算及成图程序设计
在通过可视化界面获取参数后,编制绘图程序绘制抗滑桩立面图、截面图及工程量表。部分程序源代码如下。
(5)程序实现
根据可视化界面输入参数后,点击绘图命令按钮,程序自动生成抗滑桩立面图、截面图及工程量表。部分成图效果如图5所示。
4 结语
本文利用基于VBA的AUTOCAD二次开发技术,实现了AUTOCAD抗滑桩结构图的参数化绘制,符合工程实际要求,操作方便、简洁,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实践证明,VBA 二次开发技术将VBA 的快速编程优势与AutoCAD的图形功能完美结合,是一种行之有效、方便实用的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1] 卢松,舒成彬,刘松林. 抗滑桩的计算机辅助设计[J] . 四川建筑,2012,32(1):95-96.
[2] 陶丽娜,唐胜传,杨建国,陈赞.边坡支护方案优化设计系统中的抗滑桩设计子系统[J].公路交通技术,2005,12(6):9-12.
篇5
关键词:Visual Basic;Excel;VBA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7)05-11303-03
1 引言
为了在程序中输出符合用户需要的报表,可以采用“水晶报表”(Crystal Report)或其他第三方报表输出控件来编程。本文要讨论的是在Visual Basic程序中使用微软电子表格软件(MS Excel)强大的报表输出功能来输出报表。
我们知道,MS Office的每一组件都具有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功能,可以在组件中利用内嵌的Visual Basic拓展该应用程序的功能,以适应用户更复杂、更特殊的需求。微软电子表格软件(Excel)除具有强大的计算功能外,还具有灵活的报表打印输出功能,我们可以在应用程序中调用Excel对象,利用此对象内嵌的VBA对输出报表进行控制。在计算机中安装有Excel的前提下,此方法可以满足大多数情况下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打印输出时也较为方便。本文将介绍如何用Visual Basic来对电子表格的输出进行控制,并给出一实例及其部份VB代码。
2 在VB中调用Excel对象
在VB中创建Excel对象的语句为:
Dim ExcelApp As Object
Set ExcelApp = CreateObject("Excel.Application")
对象创建后,打开工作薄进行设置,可用如下的语句:
With ExcelApp
'打开工作薄
.Workbooks.Add
'工作薄设置为可见
.Visible = True
'设置工作表的名称
.Worksheets(1).Name = "成绩表"
.Worksheets(2).Name = "论文表"
.Worksheets(3).Name = "课程表"
'选中第二个工作表
.Worksheets(2).Select
End With
这样,程序就开始打开Excel,三个工作表的名称分别为:“成绩表”、 “论文表”、 “课程表”,并且令当前工作表为“论文表”。需要插入一个新的工作表时,可以使用下面的语句:
ExcelApp.Workbooks.Add
3VB中Excel单元格的表达
ExcelApp.Range("A1") = "姓名"
这个语句设置单元格A1的内容为字符串"姓名",依此类推,只要知道了单元格的标号,就可以
往这个单元格中写入内容了。例:
Dim Txt as String
Txt = "A2"
ExcelApp.Range(Txt) = "职务"
此外,还有一种方法来表示单元格:
ExcelApp.Cells(5, 1)=100
这个语句表示位于第5行第1列的单元格的值是100。
还可以对固定范围内的单元格进行函数运算。例如:
'对B10之上的第一到第四个单元格求和,即对B6:B9求和
ExcelApp.Cells(10, 2)="=SUM(R[-4]C:R[-1]C)"
'对B10之上的第一到第四个单元格求平均值,即对B6:B9求平均值
ExcelApp.Cells(10, 2)="=AVERAGE(R[-4]C:R[-1]C)"
4VB中Excel单元格属性的表达
单元格的属性主要是指单元格内文字的字体类型,字体的大小,单元格高度和宽度,单元格的对齐属性等等。例如:
With ExcelApp
'设置字体名称
.Range("A1").Font.Name = "黑体"
'设置字体大小
.Range("A1").Font.Size = 14
'设置是否为粗体
.Range("A1").Font.Bold = True
'设置单元格高度
.Range("A1").RowHeight = 24.75
'单元格水平对齐方式,3表示水平居中对齐
.Range("A1").HorizontalAlignment = 3
'单元格垂直对齐方式,2表示垂直居中对齐
.Range("A1").VerticalAlignment = 2
'设置单元格内文字是否自动换行
.Range("A1").WrapText = True
'设置单元格边框类型,1为实线
.Range("A1").Borders.LineStyle = 1
'选中A2到A5范围内的单元格
.Range("A2:A5").Select
'合并选中的单元格
.Selection.merge
End With
5VB中Excel页面属性的设置
在使用Excel时,为确保打印的结果符合要求,我们通常会进行页面属性的设置,在VB中可以使用如下的语句来设置Excel页面:
With ExcelApp.ActiveSheet.PageSetup
'设置页边距(括号中的数字为距离),分别是左、右、上、下边距
.LeftMargin = ExcelApp.InchesToPoints(0.3)
.RightMargin = ExcelApp.InchesToPoints(0.3)
.TopMargin = ExcelApp.InchesToPoints(0.3)
.BottomMargin = ExcelApp.InchesToPoints(0.3)
'打印页面是否水平居中
.CenterHorizontally = True
'是否垂直居中
.CenterVertically = False
'设置打印方向:1为纵向打印,2为横向打印
.Orientation =1
'设置打印纸的类型,例如A3为8,A4为9
.PaperSize = 9
'设置页面缩放的百分比
.Zoom = 100
End With
6生成学生成绩单的部份VB代码
假设一数据库(chenjidan.mdb)中的学生成绩表(chenji)由以下8个字段构成,分别是:学号、姓名、班级、数学、外语、哲学、物理、语文字段,以下的代码可以从该数据表中读取数据,在Excel中生成图1样式的成绩单,并自动计算平均分。
图1
Private Sub ChenJiDan()
Dim Db As Database
Dim rsChenji as Recordset
Dim DbPath as String
DbPath = App.Path + "\chenjidan.mdb"
'打开数据库和有成绩数据的表
Set Db = OpenDatabase(DbPath, True, False, Pass)
Set rsChenji = Db.OpenRecordset("chenji", dbOpenDynaset)
'计算学生的数量,用变量I表示
Dim I as Integer
rsChenji.MoveFirst
I=0
If rsChenji.EOF Then Exit Sub
While Not rsChenji.EOF
I=I+1
rsChenji.MoveNext
Wend
'打开Excel,在电子表格中导入数据
Dim ExcelApp As Object
Set ExcelApp = CreateObject("Excel.Application")
With ExcelApp
.Workbooks.Add
.Visible = True
.Worksheets(1).Name = "成绩表"
.Worksheets(1).Select
'表的第一行是标题
.Range("A1") = "2005级期末考试成绩表"
.Range("A1").Font.Size = 14
.Range("A1").Font.Name = "黑体"
.Range("A1").Font.Bold = True
.Range("A1").RowHeight = 24.75
.Range("A1:H1").Merge
.Range("A1:A8").HorizontalAlignment = 3
.Range("A1:A8").VerticalAlignment = 2
'第二行是字段名称
.Range("A2") = "学号"
.Range("B2") = "姓名"
.Range("C2") = "班级"
.Range("D2") = "数学"
.Range("E2") = "外语"
.Range("F2") = "哲学"
.Range("G2") = "物理"
.Range("H2") = "语文"
rsChenji.MoveFirst
'RowNow是当前数据要写入的行标,从第三行开始写入数据
Dim RowNow as Integer
RowNow = 3
'开始写入数据
While Not rsChenji.EOF
.Cells(RowNow, 1) = rsChenji!学号
.Cells(RowNow, 2) = rsChenji!姓名
.cells(RowNow, 3) = rsChenji!班级
.Cells(RowNow, 4) = rsChenji!数学
.Cells(RowNow, 5) = rsChenji!外语
.Cells(RowNow, 6) = rsChenji!哲学
.Cells(RowNow, 7) = rsChenji!物理
.Cells(RowNow, 8) = rsChenji!语文
'行标加1,以便数据写入下一行
RowNow = RowNow + 1
rsChenji.MoveNext
Wend
.Cells(RowNow, 1) = "平均分"
'计算每一科的平均分,从第四列开始,到第八列结束
For x = 4 To 8
.Cells(RowNow, x) = "= AVERAGE(R[-" + Trim(Str(I)) + "]C:R[-1]C)"
Next
'为表格画边框,P表示范围,起始为A2,终止单元格由RowNow决定行,所在列为H
Dim P as String
P="A2"+":H"+Trim(Str(RowNow))
.Range(P).Borders.LineStyle = 1
'设置表格的属性
.Range(P).Font.Size = 12
.Range(P).Font.Name = "宋体"
.Range(P).HorizontalAlignment = 3
.Range(P).VerticalAlignment = 2
.Range(P).WrapText = True
.Range(P).RowHeight = 25
End With
'进行打印前的页面设置
With ExcelApp.ActiveSheet.PageSetup
.LeftMargin = ExcelApp.InchesToPoints(0)
.RightMargin = ExcelApp.InchesToPoints(0)
.TopMargin = ExcelApp.InchesToPoints(0.3)
.BottomMargin = ExcelApp.InchesToPoints(0.3)
.PrintHeadings = False
.PrintGridlines = False
.CenterHorizontally = True
.CenterVertically = False
.Orientation = 2
.Draft = False
.PaperSize = 9
.Order = 1
.BlackAndWhite = False
.Zoom = 100
End With
rsChenji.Close
Db.Close
End Sub
程序运行后,即在Excel中生成如图一样式的表格,并自动计算各科的平均分,选择Excel中的“打印”菜单即可打印。上述程序只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如果要让Excel生成其他符合用户需求的表格,只要修改程序代码即可。
7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VB调用 Excel对象的基本方法,通过VBA的编程,可以轻松地将数据写入电子表
格中,不仅可以将数据以格式化方式保存成文件,也使得打印输出更加得心应手。VBA中的属性及方法众多,有的不方便记忆,我们可以通过调用VBA宏的方法来查看。具体方法是:在Excel中录制一段宏,这段宏是与所编程序的操作有关系的,然后可以编辑此宏,就得到Visual Basic代码,再查找相对应的属性或方法,复制下来粘贴到VB程序中去。利用此法是学习VBA的一个捷径,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可以举一反三,利用上述录制宏的方法,学习到更多Office组件的VBA编程,例如Word,Access,PowerPoint等,有了这些VBA代码,就可以在VB程序中操作相应的Office对象了,从而使我们的程序如虎添翼。
参考文献:
[1][美]Evangelos Petroutsos,邱仲潘等译.Visual Basic 5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7.
[2]许舜渊编著,周晓津改编,Visual Basic数据库程序设计――提高篇[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
[3]赵栋伟,松蕊等,Excel2000中文版速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篇6
2. 报考2013年上半年专业毕业考核课程(即毕业论文、临床考核和毕业实习等课程)的考生请携带准考证首先在2012年12月1日—7日前往考试区县自考办进行报名资格审核并履行报名手续,然后在2012年12月14日—15日到主考学校报到。(具体报到地点参见 “2013年1月份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践考核报名地点一览表”)。
3. 报考(4579)英语口语、(4981)日语口语、(4705)日语口语(二)、(4706)日语口译和(4576)英语口译课程的考生与报考(4005)常用软件设计、(4002)VB程序设计、(4003)网页制作技术、(4082)多媒体技术实践、(4123)电脑平面软件设计、(4133)电子线路CAD课程的考生在网上报考后,于2013年1月3日上网查询考试通知单。
4. 报考其它实验类实践课程考核的考生请在2012年12月1日—7日由考生本人在网上报名后,于2012年12月14日—15日到专业主考学校报到(具体报到地点参见 “2013年1月份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践考核报名地点一览表”)。
篇7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具备用计算机处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从而提高完成专业学习和工作任务的效率。因此课程内容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如何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的实际能力,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计算机基础案例教学的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案例驱动的教学模式,摒弃了传统的“菜单”式或“基本概念―语法―例题”的教学模式,采用案例贯穿知识点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能掌握独立的知识点,而且具备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目前,大多数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必修课程是“计算机应用基础”和“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模式主要以“菜单”式的教学为主,教学内容分为两类,一种是以计算机基本理论为主,另一种是以计算机的基本应用为主。“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大多采用“基本概念―语法―例题”的模式。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菜单”式的教学更多强调每条命令的独立功能和单个知识点的介绍,这样学生很难将所学的知识点融会贯通,从而用于解决专业学习和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例如,通过Word的学习,学生知道了如何插入页眉/页脚和分节符,但对毕业论文的分章节页眉的插入以及论文目录和正文部分的不同页码设置,95%以上的学生却束手无策。
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课时的限制,以计算机基本理论为主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由计算机的抽象概念
和术语组成,是多门计算机课程的超级浓缩。教师讲不透,学生听不懂,考试背标准答案,这样完全背离了本课程的目的。以基本应用为主的教学内容较多的重复了中学的教学内容。学生对于低水平的重复没有兴趣,并且对专业学习帮助不大。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语法―例题”的教学模式更多的强调基本概念和语法。例题以解释基本概念或语法为主,很少涉及实际应用,所以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宗旨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水平。以下以计算机应用基础和程序设计语言的案例教学为例,对案例教学做一些探讨。
3计算机基础案例教学实践
计算机基础的案例教学注重综合性和实用性,是在计算机基本应用上的扩展和提升。
“计算机应用基础”和“程序设计语言”案例驱动教学模式通过三年的实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该课程的满意率达到90%。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模式更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提高了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也得到了一些计算机教育专家的认可。
案例教学模式的成功实施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配套的案例教材,二是辅助的教学手段。
3.1配套教材的建设
案例式教材的编写是案例教学实施的重要环节,而教材案例的选择又是教材成败的关键。因此,在教材编写中把握以下原则:案例强调实用性,兼顾趣味性;每个章节的案例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并且知识点需恰当地融入案例的分析和制作过程中。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案例教程》(ISBN:978-7-302- 13173-1)和《Visual Basic 6.0程序设计案例教程》(ISBN:978-7-302-16706-8)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优秀的计算机基础教材,具有体系科学、内容先进、资源丰富等显著特色。该套教材紧扣教育部关于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基本要求,符合教育部“分类指导”的基本思路,定位准确,适应当前信息社会对学生信息素质培养的要求;该套教材以案例驱动为特色,突出面向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结合领域需求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该套教材自2006年7月出版以来,已经3次印刷,深受读者欢迎。采用该教材的高校普遍反映该教材特色突出,教学适用性强,教学效果好。故已被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立为课程研究项目。
3.1.1教材案例的选择
实用性强的案例通常包含大量的信息,如果把握不好将会杂乱无章,枯燥无味,教学效果适得其反。因此,在注重实用性的同时要兼顾趣味性。以下分别介绍计算机应用基础和程序设计语言(VB6.0)教材的案例选择。
(1)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案例的选择
在Word中通过“校园先锋”简报案例的制作,使学生学会版面的布局,以及分栏、分节、段落格式的设置、查找和替换、选择性粘贴、图片及图片工具栏的使用等。通过“论文编辑”案例,介绍了样式和格式的编辑、文档结构图、索引和目录命令、公式编辑器的使用、页眉页脚的高级使用。
Excel中通过“学生成绩的分析”案例的制作,介绍了工作组的概念及其使用、公式的使用及单元格的引用(相对、绝对和混合)、函数(Max、Min、RANK、COUNTIF、FREQUENCY)的使用、图表的制作。“电子教学记录表”案例的学习,将使学生掌握了宏按钮的制作、数据有效性的设置。
PowerPoint中的案例“动画故事――小米的生日”,涉及了路径线的使用、动画音效、插入声音文件、对象精确定位、触发器、排练计时等知识点。其影像效果可以与Flas媲美。
Flash中精美的“电子贺卡”案例,介绍了影片剪辑元件的制作和使用、图形对象的处理(选择、组合、移动、复制、叠放、变形)、声音的添加、运用补间动画的创建(层、时间轴、关键帧、空白关键帧、帧频率)、Flash电影的。
FrontPage中综合案例“花之心语”网站建立的案例,介绍了网站建立的全过程,知识点全面,网页精美。
(2) 程序设计语言(VB6.0)教材案例的选择
基于程序设计语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性质的不同,程序设计语言中的每个案例都有若干实例作铺垫。
在顺序结构的程序设计中,通过制作带有动画、时钟、日历、密码的备忘录,使学生掌握计时器、时间日期函数、输入框、消息框、文本框和命令按钮等的使用。为此案例铺垫的实例是“密码验证程序”、“日历牌”和“电子时钟”。其中“密码验证程序”的目的是学会InputBox函数和消息框的使用;“日历牌”的目的是掌握常用日期函数;“电子时钟”的目的是熟悉图像框、计时器和滚动条的使用。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中通过“简易计算器”上运算符及等号代码(+、-、*、/、=)的设计,掌握选择结构的基本语句。通过其它按钮的设计了解编程中细节问题的处理方法。此案例铺垫的实例为“统计”、“网络课堂”,分别掌握选择结构的语句及控件――“单选按钮”、“复选框”和“框架”的使用。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的案例是“译码器”。通过译码器的设计掌握运用循环结构处理字符串的基本技能,提高程序设计的综合能力。熟悉常用字符串函数的使用,了解窗体的调用。
数组中的案例是集成绩输入、动态分析为一体的“成绩分析工具”。通过成绩分析工具的设计熟练掌握数组的基本操作和常用算法,如数组的输入输出、求最大及最小值、排序、查找等。熟悉组合框的使用及控件数组的使用。其相应的实例为“大赛选手成绩统计”及“花卉展示”,以分别掌握数组的排序、查找及控件――列表框和组合框的使用。
在文件部分有“大学生形象大使评选平台”案例;图形及多媒体章节有案例“电眼”和“踢足球”动画及歌词同步的MIDI播放器;数据库部分有“会员信息管理系统”。
实用加趣味的案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1.2教材的结构
(1) 应用基础教材结构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的基本结构是:入门知识、案例、案例实训。入门知识部分简要介绍应用软件的使用环境。案例中包括案例目的、完成案例需要的知识点介绍和完成的详细步骤,同时穿插介绍操作技巧。案例目的的介绍,使学生明确案例的实用性;知识点的列出和介绍,便于学生把握和总结重点;操作技巧的介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案例实训要求学生完成,不提供答案,目的是巩固案例要求的知识点。以下为第3章的结构。
(2) 程序设计语言教材结构
目前,程序设计语言教材(VB)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沿用传统的教材模式,另一类类似于实验指导书。传统模式的教材没有突出可视化的编程思想,学生最后只学会用一些简单的过程化语句。类似于实验指导书的教材,教会学生界面制作,但代码的编写能力又相当欠缺。因为其基本概念、语法及常用函数只是出现在例子中,不便学生系统地学习、查找。因此程序设计语言教材必须既突出案例教学的综合性,又兼顾学生学习、查找基本概念及语法的方便性。这样教材结构的合理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Visual Basic 6.0程序设计案例教程》突出综合案例教学,同时将传统教材和实验型教材有机结合。
《Visual Basic 6.0程序设计案例教程》每章,除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外,由四节组成:基本概念及操作、控件、案例、案例实训。基本概念及操作部分,简要介绍概念及语法,通过实例操作掌握其要点;控件介绍主要属性及方法,重点是实例的完成。案例部分包括设计要求、设计目的、设计步骤。案例实训和案例的知识点及内容相近,这样便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案例要求的知识点。以下为第5章的结构。
此结构的特点是基本概念及语法部分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便于学生系统地学习。但是内容简要,且例子为用于铺垫案例的实例。控件部分,选择与本章内容相关控件,有利于学生将代码编写和控件使用的有机结合,以领会可视化编成的思想。但大多数教材是将控件单独列为一章。案例及案例实训部分,内容体现综合性、实用性;结构明了。
教材的最后一章为按单元编写的综合案例,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最后一章为学生课后学习之用。
目的明确,重点突出的编排结构为学生在课后的学习提供了便利。
3.2教辅手段的实施
综合案例具有信息量大的特征,因此需要增加辅助的教学手段,以巩固教学效果。主要教辅手段实施如下。
3.2.1建立网络教学平台
(1) 网络教学平台的实验环境
用于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的实验室有足够的计算机供教学使用,并通过校园网与互联网连通。实验除能开出教学要求的实验外,实验室提供目前的主流应用软件以供学生能在校园网环境下自主学习。
计算机实验室除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教学网络外,实验室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案例教学活动以确保案例教学实验的顺利进行。实验室教师分工明确,以较高的机器完好率确保基础教学的正常进行。
(2) 网络教学平台资源
计算机公共基础网上教学平台具有在线课堂、教学视频、学习交流论坛、网上答疑系统、网上自测系统、网络考试系统等功能。除此之外还具有多媒体视频教学课件下载、电子教案下载、练习下载、问卷调查等功能。
案例制作过程的视频录制。为便于学生课后复习和完成针对每个案例的“案例实训”作业,将每个案例的制作过程录制成视频文件,放于应用基础的学习网站供学生使用。这样学生能够直观的学习、掌握各种操作技巧。视频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最大可能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视频教学提供了便捷灵活的“五个任何”: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不会遗漏任何知识点和难点,学生可以反复学习直至学会为止。
在线课堂。提供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资源共享。
学习交流论坛。学习交流论坛是由学生建立和维护。由计算机应用基础、多媒体设计、程序设计语言三个主要交流区域及校园动态和学生天地组成。在此论坛中学生发表学习心得,案例实训制作过程录像等。
在线答疑:教师网上答疑系统的实施,有效解决了两校区办学带来的教师与学生沟通难的问题。
即时测试:学生通过即时测试系统的考试,可以很方便地了解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督促学生及时消化所学知识。
电子教案、练习下载。方便学生随时阅读教案,练习案例。
问卷调查:方便开展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教学质量调查,及时了解学生情况。
网络考试系统:计算机基础网络考试系统,实现了知识点分模块的网上无纸化考试。分阶段、分模块的多次考核方式,有效地督促了学生及时消化所学知识,减轻学生期末一次性考试负担,提高了考试效率和教师的阅卷效率。
网络教学环境的开发和利用,给不同层次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提供了不受时空限制的空中课堂,很好地解决了知识点多,教学时数少,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差别大等矛盾。
3.2.2 “过程”化教学管理
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综合案例教学的特征,从而要求学生严格按时完成指定的案例制作。同时评分,将其作为最后成绩的一部分。此项成绩占总成绩的40%。
3.2.3建立学习激励机制
定期组织了“计算机基础技能大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大赛内容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为主题。如表现专业特色的网站设计;体现校园生活的Flas设计;专业相关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等。大赛分一、二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十名,分别获一定价值的物质奖励,同时允许免修本课程。获奖学生只要提出申请,还可以免费学习计算机专业和微软培训认证的课程。
学习激励机制的建立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同时选拔出了一批优秀的学生。目前,已有一些优秀学生参与到计算机类的项目开发中。
3.2.4学生参与课程建设
学生是教学的参与者,是教学活动的主角。教学方案的实施得到学生的支持和认可,将是教学方案成功实施的重要因素。选择优秀的学生参与课程建设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本课程建设的思想,同时从学习的角度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从而使教与学溶为一体。这样的课程将具有更强的活力。学生自主开发和管理的学习交流的网上论坛,设计时尚、具有活力,且内容丰富。学生可以在此共享学习心得,提供相关案例实训的制作方法及作品。
4教学效果
“计算机应用基础”和“程序设计语言”从2006年开始采用案例教学模式,已取得良好的成绩。
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和“程序设计语言”两门课程是上海市重点建设课程,校级精品课程。《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案例教程》和《Visual Basic 6.0程序设计案例教程》材自2006年7月出版以来,已经3次印刷,深受读者欢迎。采用该教材的高校普遍反映该教材特色突出,教学适用性强,教学效果好。故已被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立为课程研究项目。
案例教学及配套的网络教学平台自使用以来,教师使用情况良好;学生对该课程的整体评价好,学生们普遍反映该课程教学信息量大、教学效果好。一项对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效果的网上调查显示,1700多人中有75%左右的学生认为满意,20%的学生认为比较满意;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满意度调查中79%认为合适,10%认为较合适。从2006年9月到目前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习的学生近4万人次。
教育部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陈国良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我国著名计算机教育家谭浩强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农林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裴喜春教授都对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篇8
关键词:数据库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教学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 (2007) 24-0110-04
1数据库课程体系改革的背景
随着IT产业的迅速发展,可视化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软件工程等计算机技术已经出现了大融合,网络数据库技术已经成为数据库技术的主流。而以前数据库课程建设主要针对关系数据库的理论和设计方法,偏重理论教学环节,实践环节较为薄弱,也不涉及网络编程,与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不相适应。为了加强实践环节,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从01级开始,在计算机类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新增了“网络数据库技术及应用”、“C/S结构应用软件设计实习”和“B/S结构应用软件设计实习”三门以实践为主的课程,并构建了数据库课程体系(程序设计基础à关系数据库设计技术à网络编程技术à网络编程实践à毕业设计提高),该课程体系有相应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课程实习等教学环节,不仅五个阶段本身各有其侧重点,而且五个阶段之间前后有密切的联系。该课程体系在教学计划中处于关键的地位,在计算机类专业集中实践环节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并对该专业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已成为教学计划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
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组建教学团队,建设精品课程[1]。在数据库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与实践中,我们重点对课程体系中的二门核心课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和“网络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进行了教改和建设,并分别在2003年和2005年获得了浙江省高等学校精品建设课程。自2005年以来,“网络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课件获2005年浙江省第四届高校教师自制多媒体教学软件评比二等奖,“网络数据库技术课程建设与实践”项目获2006年宁波工程学院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数据库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获2007年宁波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数据库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在数据库课程体系的五年教改实践中,项目负责人组织教学团队主持完成了“教学模式、教学措施、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软件”的改革成果,具体内容如下。
2.1数据库课程体系的“五阶段”教学新模式
近五年来,该课程团队的教研活动涉及了数据库、程序设计、网络、多媒体等领域。通过国家教育部计算机重点试点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又经过多年数据库课程体系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实践,建立了“程序设计基础(可视化程序设计+ASP程序设计)à关系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à网络编程技术(网络数据库技术及应用)à网络编程实践(C/S结构应用软件设计实习+B/S结构应用软件设计实习)à毕业设计提高(开发基于C/S和B/S结构的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计算机类专业数据库课程体系的“五阶段”教学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五阶段”教学新模式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在程序设计基础阶段开设“可视化程序设计”和“ASP程序设计”课程,通过程序设计的基础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调试技能和动态网页的制作方法,学会有关集成工具软件的使用,为以后的设计、技术和实践做准备。
在关系数据库设计阶段开设“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主要介绍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同时介绍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案例,以培养学生对中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结构设计和行为设计的能力。课程结束后马上进行一个为期二周的数据库课程设计,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在网络编程技术阶段开设“网络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课程,主要介绍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客户/服务器(C/S)应用系统、浏览器/服务器(B/S)应用系统等内容,以培养学生采用基于C/S和B/S结构技术来开发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能力,为下一步的实践和提高做准备。
在网络编程实践阶段开设“C/S结构应用软件设计实习”和“B/S结构应用软件设计实习”以实践动手为主的课程,教师以兴趣小组的形式指导学生,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开发小型实用项目,计算中心的开放式实验室提供给学生充足的上机时间,从而使学生们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
在毕业设计提高的最后阶段,我们的主要做法是:教师部分科研项目吸收优秀学生参与,从而锻炼了学生参与科研的能力;教师以学生兴趣小组的方式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教师给题,学生选题,教师指导。通过这二项措施,带动了学生学习网络数据库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编程的能力。
通过“五阶段”教学新模式近五年的实践,学生的网络数据库设计能力及实际网络编程动手能力均有了较大的提高。在毕业设计中采用C/S和B/S结构开发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比例逐年提高,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浙江省2005届毕业设计(论文)抽查结果表明[2]:我校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在选题、教师指导、收集处理信息与实际动手能力、综合应用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能力、文字表述与图表质量、规范要求六个方面指标名列各校前茅,并以总分77.97的分数荣获全省专科计算机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抽查结果评比第一名。
2.2数据库课程体系的“四加强”教学新措施
第一,加强课程建设力度,不断完善教学文档。近五年来,我们编写了较为合适的讲义和教材,不断完善了课程教学大纲、实纲和课程设计大纲等教学文件,在课程教改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近几年在课程建设中,我们主要突出了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突出了B/S和C/S等成熟和先进技术的应用,突出了实用和典型案例的讲解。在上述“三个突出”思想的指导下,“VB网络程序设计”、“网络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和“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材已分别由科学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和人民邮电出版社在2003年、2004年和2006年主编和编著出版。
第二,加强教学软件开发质量,构建网络教学环境。我们构建了基于WEB的教学网站和适应性网络教学平台,同时电子在线网站在教学管理中得到了应用,受到了较好的效果。这些不仅有利于进行计算机多媒体的辅助教学,而且能为学生提供一种个别化自主学习的环境,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助教助学的目的。
篇9
关键词:反求设计;凸轮;VB编程
引言
凸轮零件在机械中运用广泛,特别汽车产业,烟草产业等国家支柱产业中更是有极其重要的运用,所以高精度的凸轮反求技术在未来将会有广阔的前景和良好的发展。反求工程也称为逆工程,是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的一系列分析方法和应用技术的组合,它是以先进产品设备的实物、软件或影像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现代设计理论方法、生产工程学、材料学和有关专业知识进行系统深入地分析和研究,探索掌握其关键技术,进而开发出同类的先进产品。逆工程含义广泛,包括设计反求、工艺反求、管理反求等。本文主要针对设计反求中的实物反求展开讨论。反求工程的出现,是现代测量技术、数控技术、CAD技术、加工技术发展和综合应用的产物,对现代制造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凸轮反求作为机械反求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凸轮反求包括凸轮轮廓测量,轮廓曲线拟合,数控机床加工等各个方面。
1.反求工程的意义
通过反求研究,可以掌握国外某些先进技术。技术输出国为了保证其在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有些技术直接引进费用很高。但是,他们无法保守技术的物化成果。因此,对产品进行分析研究,成为获得核心技术或技术诀窍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反求研究,可以较快地掌握国外先进技术。通过反求研究,可以在消化掌握先进技术中有所创新。通过反求研究,可以迅速赶上甚至超过技术比较先进的竞争对手。反求研究避免了盲目仿制,而是把对手的优点拿过来,改进自己的产品;同时找出对手的弱点,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2.凸轮测量中碰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原本设想使用等分度测凸轮轮廓,但是由于我去测量单位是一家生产制动系统为主的企业,所以并没有购入等分度测凸轮半径的软件。这也就意味着之前对等分度测凸轮半径的资料参阅在实际的凸轮测量中并没有作用,我们必须想别的办法对凸轮轮廓进行测量。而不使用现在最为广泛的等分度测凸轮半径。等分度测凸轮半径是指,凸轮你每转过一定角度等,测一个点,在凸轮旋转完一周后就有360个点的数据,这样就能比较直观的得到凸轮轮廓的极坐标值和向径,从而得出凸轮的轮廓。用三坐标机进行测量,重复性好,在测量过程中,毋须用辅助装置模拟基准,而且数据处理迅速、简便,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明显提高。如图1.
图3.5 凸轮测量图
3.反求点拟合
Visual Basic 是一种可视化的、面向对象和采用事件驱动方式的结构化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可用于开发 Windows 环境下的各类应用程序。它简单易学、效率高,且功能强大可以与 Windows 专业开发工具SDK相媲美。在Visual Basic环境下,利用事件驱动的编程机制、新颖易用的可视化设计工具,使用Windows内部的广泛应用程序接口(API)函数,动态链接库(DLL)、对象的链接与嵌入(OLE)、开放式数据连接(ODBC)等技术,可以高效、快速地开发Windows环境下功能强大、图形界面丰富的应用软件系统①为了使最小二乘法的计算相对简便,所以本文把整个凸轮上的点分成两段来进行曲线拟合。②从表中找出拐点做为凸轮曲线拟合的分界点,从而将凸轮的整体轮廓一分为二。③将原测量点输入到.txt文本文档中然后打开VB界面,选择打开点文件并输入拟合次数为9。这样为了能更精确的拟合出凸轮轮廓曲线,并输出拟合后的坐标点。
图2 拟合出的凸轮轮廓曲线
4.结论
我们通过测量找出凸轮的运动规律,如凸轮的推程角,回程角,最大位移H,基圆半径r0等参数: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无法取得可以进行等分度测凸轮轮廓的三坐标测量仪导致最终只能测量基于X,Y坐标系上的点。但是由于凸轮零件的特殊性,对其最合适的测量方法因该是基于极坐标系上的。最终无法通过X,Y坐标点,求出推程角,回程角等与凸轮运动规律相关的参数。
参考文献:
[1]温诗铸等.机械学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侯维芝,祁翠琴.反求设计与技术创新.机电一体化[J],2004.3:30-35
[3]蒙丽.凸轮反求工程与NC加工.唐山学院学报[J],2005.6:46-49
篇10
由于VFP的特点与其他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特点不同,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数据库程序设计的教学过程,从第一节课开始到最后一节课结束,都在讲解同一个问题――如何把各种日常管理信息用计算机来进行管理。而这种形式的课程是学生以前从没有接触过的,他们还是带着过去的学习方式来学习VFP数据库程序设计的内容,以至于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不知道学完后能用它来做什么;在学习过程中,习惯性地把每节课的内容分散记忆,不能建立整体概念;每节课的内容学会并不难,但并不十分清楚哪一节课的内容是整个管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头脑中很难建立起“系统开发”的整体概念。
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决定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两个方面的培养。
一、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1.在没有开始讲解课程内容之前,教师先给学生演示完整的、内容及应用领域不相同的管理系统实例(如:“学生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进销存管理系统”等),通过演示及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体会VFP的作用及应用领域。然后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各管理系统的功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VFP强大的实用功能。通过对实例的实际操作后,学生们会对使用“VFP数据库程序设计”开发的信息管理系统产生感性认识,同时也会对VFP课程产生学习的兴趣。此时,教师便可以进行正确的引导,阐明VFP课程学习与其他课程学习的不同,它是一门连贯性的课程,需要从始至终来完成一个小型管理系统的制作。
2.在VFP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案例式”教学为主,适当结合其他教学方法来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既把实例中整个“信息管理系统”的分解结果,应用到每一节课的教学中去。在讲解新课之前,首先给学生演示本节课将要制作的实例,让其对学习的内容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然后引入新课内容。
3.所有的基本内容讲解之后,留出足够的时间,由教师引导学生按照系统开发的标准步骤开发其他管理系统,让学生清晰地学会系统开发的完整过程。
二、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教学着重培养的是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与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在VFP的教学过程中应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间的关系,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把自己变成“一位合作伙伴”。让他们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暴露自己感知理解新知的矛盾和差异,把疑点和难点都摆在桌面上,再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例如在学习“定时器”控件时,先给学生展示一些内容幽默的动画作品,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并让学生回忆过去的内容:在VB中是如何实现动画功能的?通过复习旧的知识,学生自主探究新的知识。
2.联系实际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情感的前提。教学内容或教材主题要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从中扩大眼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得到提升。例如在进行“表单”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制作简单的小游戏。
3.在教学过程中应倾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任务式”升华为“自觉式”。指导学生提出问题,归纳知识。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发管理系统时,先让学生分组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然后写出系统开发计划书,最后小组合作完成整个系统的编制与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