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型设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1 22:10: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型设计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课程建设,总体构想是,课程建设广博化、实务化、动态化;具体改革分三步,即注重课程开发,做好课程设计,优化课程结构。人类正由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技术时代,传统的适应工业经济时代需要的会计教育模式正面临着外部环境巨大变化所带来的严峻挑战。会计教育与过去相比,明显滞后,无法适应市场不断发展的需要,迫切要求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为此,我们在会计教育实践性教学目标、思维方式、课程建设等方面作了一些探讨,供同仁参考。
一、实践性教学目标实践性教学目标,从学的方面来看,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个体性和互动性。学生尽管是受教育者,但不完全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性教学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就主体性来讲,实践性教学是为强化理论教学内容而设置的,实践性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独立思考和自己动手的环境,一个让学生亲手设计的场所,在这里,可以使学生对第一课堂所学的内容有更直接、更深刻的认识和掌握,可以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与掌握,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展新思维,从而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就个体性来讲,实践性教学使学生成了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能力,能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某一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早期参加教师的调研工作。就互动性来讲,实践性教学把教材与现实生活沟通起来,赋予教材以广阔的现实背景,及时将社会信息和学生日常生活信息加工成教学内容,丰富、补充现有教材,特别是将现代科技信息和重大时事有机地融入知识系统之中,提高教材的“开放度”,沟通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充分利用其它学科的教学成果,互相渗透与补充,促进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创设师生之间多向互动为主的教学情境,克服了单向交换,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愉快体验、互相合作与创造的过程。
从教的方面来看,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技能知识。主导作用具体体现在导趣、导向、导疑、导法、导馈五个方面。导趣,即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起兴趣;导向,即揭示实验目标、引导方向;导疑,即通过实验激发疑问、引发思维;导法,即指导学习实验操作方法、授以技能;导馈,即课间观察检查实验结果、及时反馈、予以纠正。实践性教学使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最优组合。由于实践性教学环境随时都在发生变化,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要求会计教育工作者随时跟踪会计市场就业结构的变化,不断完善实践性教学,使会计教育在未来的竞争环境中顺势而为,占据主动。
二、实践性教学思维方式据有关调查及本人的观察与体验,传统的会计教育与其它教育一样,忽略实践性教学环节,整个教育过程沿用的是简单的、直线的、单因素的机械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这种教学思维方式只限于教材内容,往往只注重讲授技能的正面操作处理与直接结果,完全忽略了其负面效应与间接影响的讲授;第二,这种教学思维方式只注重结果,忽略方法、技能的形成背景与过程;第三,这种教学思维方式,只教给学生如何进行技能操作的方法,忽略方法的原理与运用背景。这样的教学,往往使学生的思维缺乏创造性,走上工作岗位后,只能解决老师在课堂上讲过的问题,遇到新问题就不知所措。而作为会计教育,其内容、方法的时效性都很强,复杂性与变化性表现也相当突出,客观上要求培养的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学生不仅知道如何做,更重要的是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即实践性思维方式。
1.实践性教学思维方式是一种系统性的思维方式实践性教学,始终贯彻系统论的基本思维,将与特定技能操作问题有关的方方面面层层展开,进行深入的挖掘,避免“就技能论技能”、“就问题论问题”的单因素思维局限。给学生提供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一种同时从逻辑上、整体上、时间上综合分析问题的思路,也就是展示某项技能、某个特定问题的关系图,必要时,还应教会学生找出关系后面的关系。例如,会计实践性教学中,对利润事项的讲授,从逻辑方面展开,它与收入、成本、税金等计量因素有直接关联;从整体角度观察,宏观与微观的经济政策、市场随机因素与或有事项、计量的与非计量的事项、同行业的发展动态等因素对其有重大影响;从时间发展过程分析,任意时期的利润与其前后期的利润都有必然的联系。这些关系是与利润有关的最基本的关系,在基本关系的背后,还有许多出更深层次的关系,比如,影响利润的收入因素与销量、销价等有关,而销量又与产品质量、销售策略等有关,等等。
2.实践性教学思维方式是一种动态性的思维方式随着社会生产不断向前发展,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技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决定了在会计教育实践性教学中,应始终贯彻不断变革的动态思维,注重其社会生产背景的讲授,紧跟市场环境的变化实施教学。要求学生不受现有职业技能的限制,学会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设想,并且尝试着从这些问题和设想中引出理想的境界。例如,在会计实践性教学中,关于权责发生制问题的讲授,可以同时从问题正向变动、反向变动、关联变动等若干角度运用动态思维。从正向变动角度考虑,尽管我国目前会计准则规定使用这种基础,但是在不远的将来,随着市场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有可能改用收付实现制。从反向变动角度考虑,这种会计处理基础与客观实际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比如,这种会计处理基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按实际成本计价,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价变动相当频繁,且与实际成本有很大差别,因此,采用这种基础所提供的会计资料大多数是过时了的信息,满足不了企业投资各方的需要。从关联变动角度考虑,这种基础与国家的经济背景,如: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经济政策等密切相关。在计划经济时代,市场价格变动不大,按照这种基础提供的会计资料能反映客观实际,基本上能满足企业相关各方的需要。而在市场经济时代,这种处理基础就显得有些不适应。
3.实践性思维方式是一种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开放性思维是相对封闭性而言的,思考问题时,封闭性思维习惯于从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中寻求自以为是的方案,并且更乐于驾轻就熟,接受过去所谓成功的办法。运用开放性思维思考问题,是把实践对象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来考虑,注重研究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便更好地认识实践对象及其发展规律。职业技能与市场环境息息相关,在网络时代,迫切需要运用开放性思维构建与网络环境相适应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在实践性教学中,思维的开放,首先是指对客观实际的开放,也就是思维要跟上客观实际的发展和变化,当事物向前发展了,不固守原有的认识结论,而要进行新的认识,以市场对会计技能的需要为核心展开教学;其次,是指对各种理论、观点的开放,了解各种不同的理论观点,吸收、借鉴其合理的因素和成分。这样,思维的发散性才能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发挥,实践性教学才能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实践性思维方式是一种液化性的思维方式液化性思维是指无固定形态,能以柔性来紧贴现实的硬性,随形就势,富于灵活变通的思维方式。传统的思维方式主要表现为灵活度偏小的刚性思维,思维过分定型化和凝固化,液化思维倡导变通。由于网络环境下,社会生产职业变动频繁、不确定性强、科技含量比重大,为了及时捕捉这些信息,使实践性教学更贴近实际,必须学会液化思维。
5.实践性思维方式是一种前瞻性的思维方式知识创新周期的加快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就业结构,在以变应变的心态下,人们更多地从未来目标出发考虑当前的各种问题,面向未来已成为人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特点,这就是前瞻性思维,运用这种思维考虑问题,强调以人为中心的服务思想,围绕人的需要设计职业,针对设计的职业展开实践性教学,注重可能实现的未来,而不仅仅囿于现在已有的现实。从实践性教学的发展趋势来看,市场就业结构对于实践性教学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为了充分发挥实践性教学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实践性教学应从未来会计职业对学生的要求着眼,侧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未来会计职业岗位的需要。
三、实践性教学课程建设多年来,我国的会计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与市场的需求相差较远,教育界与实务界严重脱离,实践性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凭自己的感觉来进行课程建设,妨碍了实践性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需要。为此,本人在实践性教学课程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一)实践性教学课程建设的现状与问题目前,我国实践性教学课程建设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总体课程建设缺乏科学性。一方面课程之间存在重复现象,另一方面,市场急需的会计技能课程欠缺,基础技能课程过于单薄,运用范围窄小,不利于学生会计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二是课程建设内容缺乏灵活性。注重操作技能与步骤,忽略基本原理,大体处于技能+说明状态。技能知识内容陈旧滞后,与市场实际需要脱节,与当代科技发展的前沿脱节。三是课程设置缺乏适应性。教学中选用课程的随意性很大,往往是老师想教什么课就开设什么课,而不是根据市场需要的培养目标来设置课程,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面对复杂多变的实际情况。
(二)实践性教育课程建设改革的目标与构想实践性教学课程建设改革的目标是努力实现从纯技能操作课程向素质教育课程转变。素质教育课程注重的是学员技能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及其综合运用性,而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一些操作规程与要求。为了满足未来社会的需要,体现实践性教学重原理、重运用、重素质的要求,应注意理论与操作知识的兼容及各种相关技能间的合理交叉与渗透,加大基本原理与技能相关知识的课程量,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理解、分析、适应能力和信息沟通、技能操作技巧,提高综合素质。具体构想包括课程改革原则以及程序与内容两个方面。
1.实践性教学课程改革的原则总的来讲,实践性课程改革要求课程建设广博化、实务化、动态化。广博化要求课程建设涵盖面宽,系统性强,课程设计时应注意相关技能课程之间的结合,避免重复、脱节;课程建设要将某项技能需要掌握的知识、方法、途径、组织实施的方式,以及测试评价纳入一个系统进行全面地思考。实务化要求课程建设直观性好、操作性强,一方面,应大量增加会计技能有效利用的案例、实验、报告、经验等,将课程内容与当代社会实践沟通起来,赋予课程以广阔的市场现实背景,提高课程的开放度。另一方面,应打破以传统学科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建立以会计岗位群的职责任务、技术技能分析运用、预测市场需求等为依据的课程设计思想,把会计界的现实需求与基本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动态化要求课程建设灵活性好、及时性强,一方面应明确某个特定时期、某一门技能课程应达到的具体目标和考核标准,另一方面,应注意进行广泛的市场调查,并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不断修改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使课程建设基本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2.实践性教学课程改革的程序与内容首先,应加强对社会需求的分析,课程建设、课程开发要从社会生产发展目标出发,广泛展开对会计市场职业特征、职业岗位群具体工作任务、专项能力的分析,为搞好实践性教学课程建设奠定基调。其次,做好课程分析设计工作,一方面,根据实践性教学课程建设改革的总体目标,把已经具体化的社会需求的知识、技术、技能列出相应的模块,划分理论与实践环节,确定逻辑顺序。另一方面,根据模块内容设计相应的实践性教学方式方法,确定选编教材、有关参考资料、实验所需的设施与设备、考核测试标准与方法等。第三,优化课程结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践性教学课程建设中较优的课程结构应包括现代基础知识课程、专业技能基础知识课程、专业技能实务运用、专业技能研究开发课程四类课程群体。超级秘书网
篇2
1.课程定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形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意味着人物形象设计行业将得到飞速发展,相关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也会大量增长。在目前教育机制日益完善的情况下,形象设计被纳入教学体系。该课程的开设目的是运用化妆造型结合服装搭配,以及仪态语言培训等手段,为不同层次的社会角色设计出与之相符的人物形象。从根本上讲,就是在人物原有形象上取长补短,将不足之处重新构建,由里至外进行包装的过程,塑造完美的人物形象,全方面体现个人风采风貌。形象设计的发展与综合人才的培养,对社会各领域,尤其是服装设计领域具有非凡的意义。课程定位是独立开设形象设计专业,与服装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相结合,学习方向侧重于人物整体造型与服装设计、搭配,教学内容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自我审美习惯与自我创造性思维为主,发展服装专业学生心、眼、手的协调与统一。
2.课程内容
根据课程改革需求,形象设计可包含六个模块:形象设计概论、面部化妆造型、发型设计、仪态与礼仪、整体形象塑造。其中形象设计概论可划分为国内外形象设计发展溯源、近代形象设计概况;面部化妆造型可分为美容化妆基本知识、化妆技巧以等;发型设计可分为三种:头发护理,发型与脸型的关系、基本手法变坏与创新。仪态与礼仪主要以商务礼仪为主,最后一个整体形象塑造则是将前面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将人物从服饰、妆容、仪表等多方面进行塑造,使学生的综合技能得到总结和提高。由此看来,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中加入形象设计课程的设置,是顺应时展需求。
二、服装设计与形象设计
服装设计课程是服装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与核心课程。结合现代设计的特点,服装设计的包装对象为人体,根据人体基本特征与社会角色的转换,构思服装并进行形态化创作。人物形象设计与服装设计的构成形式具有一定的共通性,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分别对人体修饰的部位具有差异性。形象设计使服装设计更具有全面性和整体性,因此,两者皆是服装专业不可分离的重要组成,缺少任何一部分,设计出来的人物形象都具有一定的残缺性、不完美。
1.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析
针对服装设计师而言,对设计对象进行综合分析是设计工作的重要前提。除了要考虑服装穿着的人物身份、场合、时间以及目的因素外,还要对设计主体的体貌特征具有充分的了解与掌握。换言之,就是设计师在具备对服装色彩、面料与款式分析能力的同时,还需具备对设计对象的肤质、脸型以及发型等基本特征的分析能力,这样才能有助于达到理想的设计效果。例如,在参加某个主题服装设计大赛中,最后有一个由模特展示成衣的重要环节。在此环境下,则需设计师对模特进行发型设计与化妆,以达到完美地突出服装设计的主体。由此看来,设计师在进行服装设计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服装设计要素,还需掌握形象设计要素,在形象设计技巧的作用下,塑造出人物形象。由此可见,同时掌握形象设计基础与专业素养是服装设计专业学生提高设计能力的重要前提。无论是在专业方面,还是非专业方面,形象设计课程都是服装设计专业得以完善的依据,形象设计服务与服装设计,只有在这种相互补充,和谐统一的情况下,才能设计出完美的人物形象。又如新闻类节目主持人,穿着很严谨得体,发型却设计得很前卫另类,妆面夸张浓艳,明显与人物、场合、服装不搭调,造成整体性的脱节,严重影响了人物形象的完美体现。由此可见,服装设计与形象设计具有互补关系,缺一不可,形象设计的知识的掌握对于服装设计师来说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2.形象设计是服装设计的人性化体现
人是群居于社会的生物,在社会里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身份以及相应的位置,充当某一角色,分担某一种任务。为了使人物行为、社会规范以及社会角色保持一致,在穿着方面则应充分符合人物身份,所谓“什么马配什么鞍”,因此,除了服饰的选择,人物发型、妆容与气质修养等方面也需要保持相对统一。区别于其他艺术学科,形象设计艺术的特点是审美主体与客体具有绝对统一性。因此,人性化设计是服装专业所追求的目标。无论是服装设计,还是形象设计最终都离不开人的因素,换句话讲,服装设计与形象设计工作作用下,才能塑造一个完整、完美的人物形象。两者不可分割。
三、教学目的与教学需求
形象设计课程以面部妆容、发型搭配、仪态与礼仪等基本技巧为内容,以学生对这些内容的熟练掌握为教学目的,以培养学生对服装与形象设计关系的认识为任务,提高学生对时尚的理解,提高对人物形象的整体设计能力,以便为之后的服装专业课程打好扎实基础。为达到教学目的,获得理想的教学成果,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整体的设计思维,摆脱单纯的服装设计教学的局限性,在服装设计的课程中,加入形象设计类课程,在进入大三之后的课程应设立针对服装与形象设计的综合运用课程,要求学生在设计服装的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人物形象进行整体的塑造,这不仅有利于实现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也有利于实现形象设计方面的教学目标,二者相辅相成。总之,仅依靠服装语言是有局限性的。学生应具有丰富的形象知识积累,并对这些知识熟练掌握,才能把整体设计继续深化。在服装设计教学中,仅具有脑海影像,没有扎实的人物形象设计知识作为补充,是难以实现完美设计的。
四、结语
篇3
【关键词】计算机联锁系统安全可靠性硬件软件
1概述
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是研究、开发、生产计算机联锁设备必须遵循的永恒的主题,也是验证计算机联锁系统性能的主要依据。计算机联锁设备是一种连续工作的实时系统,它必须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才能适应铁路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高效和安全的运营要求。
其实汁算机联锁系统的安全性是指联锁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无论发生什么故障都不能产生有可能危及列车安全运行的危险因素,一般着重于在不正常的情况下使系统导向安全,防止产生危险后果;而可靠性是指联锁设备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一般侧重于防止或减少系统发生故障。显然,安全性的实现是以可靠性为基础,并在提高可靠性的前提下完成的。为了系统地分析问题,我们将把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结合在一起考虑,并着重从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和数据传输及处理等几个方面采取各种综合技术措施,使计算机联锁系统符合故障—一安全的原则。
2硬件部分的安全可靠性分析
根据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功能特点,硬件部分的安全可靠性技术从计算机联锁系统的上位机、联锁机和接口电路三个部分进行分析。
2.1上位机安全可靠性分析
上位机主要功能是向联锁机构输入操作信息,接受联锁机构输出的反映设备工作状态和行车作业情况的表示信息。为此上位机可采用经国际安全机构认证的高可靠工业控制计算机,摒弃原商用机所采用的大母板结构,把原来的大底版(系统板)功能集中在一块ALL--IN--ONE插卡上,底板变成无源总线母板,增加了插槽数,便于系统的升级扩展。
采用的机箱结构具有良好的散热、隔热、防潮、防尘性能,驱动器架采取避震措施,使整个机箱具有可靠的机械强度和很好的抗电磁干扰的能力;采用不问断供电及净化的专用开关电源,抗共模干扰,具有浪涌保护、过载保护、漏电保护的功能,单机设备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可达到100000h。
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维修机和上位机的配置是一致的,平常可作为上位机的热备机,在系统故障时能够进行自动无扰切换,切换过程不影响现场设备状态,提高设备可靠性。
上位机的人机接口界面的设计使用先进的工业控制软件,使得系统的监控不仅具有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而且具有丰富的图形画面显示及图形操作功能,调图方式灵活,修改参数方便。在设计中,根据铁路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计算机联锁的特点,可以灵活运用登录口令、操作员权限、安全设定点、设定点口令、安全审计跟踪记录等安全特性,确保联锁系统执行操作的安全可靠。
2.2联锁机安全可靠性分析
联锁机是信号控制系统的核心。在设计中,可选用国际安全机构认证的硬件三重冗余计算机联锁系统,用于实现联锁数据处理过程的故障—安全。所谓三重化冗余系统是指系统共有A、B、c三个相同的主机,每个主机可以把它看成系统中的一个模块。三个模块同时执行一致的操作,其输出送到“表决器”的输入端,然后把表决器的输出作为系统的输出。结果经输出设备三取二表决后进行输出,可以保证输出的安全性。当其中一个联锁处理单元联锁逻辑单元故障时,系统能够转换为二取二工作方式,在不降低安全陛的前提下,使整体系统的可靠性得到提高。
采用三取二表决系统原本是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而采取的一种冗余系统。然而从安全性角度来看,若有两个主机发生了同样的故障,即共模故障,系统将输出错误信息,经接口驱动后,有可能危及行车的安全。因此,必须消除软硬件的设计错误,当主机的设计完全正确无误时,仅由硬件失效和干扰而产生的共模故障的发生概率就很小。为了进—步降低未检出故障的组合而产生共模故障的可能性,可利用单机自检技术、主机间互检技术和双套不同的软件,扩大故障检测范围,消除因干扰而引起的影响。
为了保证三重化冗余系统能够通过多数一致表决得到正确的结果和发现出错的模块,这就要求三台微机必须同步工作。否则,整个系统便会出现紊乱状态,多数一致表决无法进行,系统无法保证正常可靠的工作。
计算机联锁系统为保证安全可靠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全面的在线自诊断和专门的安全检查程序。这就要求系统在规定的周期内对计算机的运算器、存储器、接口等元器件用一系列自诊断程序进行全面自诊,而安全检查程序则对联锁程序任务模块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对关键信息代码的合法性进行检查。在自诊断和专门的安全检查中一旦发现故障,立即切断计算机的输出(同时报警)。在设计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确保:
(1)检测过程本身应具有安全性,或采用相应硬件及软件措施来实现安全性;
(2)检测要要有足够的频率,使类似或等同故障在二次检测之间不会发生;
(3)检测要足够灵敏,能够测出每个安全单元之中的重要故障;
(4)检测失败时应及时产生安全保护动作;
(5)冗余装置要足够独立,使之不受其他故障的影响。
例如在具体实施中,使输出控制单元经过表决后输出,所有输出进行反馈检查闭环控制;在输出执行环节采用条件电源供电方法,当用实时检测或实时比较技术发现联锁微机内部故障时,即使产生危险侧的错误控制命令,通过强制切断执行环节的条件电源,减少错误的控制命令输出。
采用光电隔离技术,接点输入电路要经过光电耦合后力节目接至接口电路输入输出模块,有效的抑制接点输入电路的电磁干扰;采用静态输入或动态输入方式,以便有效的实现故障—安全原则。
在输出接口的设计中,采用代码—动静态和动静态—电平两级变换电路;采用不间断供电及净化的专用电源,电源模块内部设有双重化电压调整器及自诊断电路,可检测电压的输出范围与是否超温并给出相应报警。
2.3接口电路安全可靠性分析
由于一般继电电路采用的重力式安全继电器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在我国铁路中运用了几十年,为此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接口电路仍然以安全继电器作为计算机联锁机构与室外设备控制电路的接口。我们知道安全继电器通过以下技术实现故障—一安全:电气接点采用特殊材料制作,使接点粘连的可能极小;采用吹弧技术,消除接点拉弧造成熔接;采用重力式设计原理,在继电器故障时,利用其重力使衔铁复位,从而保证实现系统的故障——安全的目的。
为此在计算机联锁系统中,信号、道岔、轨道电路等监控对象的状态信息依然是用安全型继电器的接点状态来反映的,输人接口的任务就是将这种电平形式的二值逻辑数据安全地采集到联锁机中来。
2.4其他方面的安全可靠性分析
考虑计算机联锁系统硬件设备的其他方面的安全可靠性,对包括电源、计算机、数据通讯线路、输人输出接口、机架结构及地线设置等方面采取了电磁兼容设计和防雷设计,以保证在规定等级的运用环境中,设备必须正常工作,不产生任何指标下降和功能上非期望值的偏差。
3软件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分析
在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里,各种复杂的功能主要依靠软件来实现。嵌入在安全控制系统中的软件,不仅要能完整地实现系统的控制功能,还要能保证实现系统在发生意外时的安全防护即故障—一安全功能。
一般在汁算机联锁控制系统中,普遍采用以下软件技术来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1)采用信息编码技术,以便出错时能被及时识别。例如,对于涉及行车安全的逻辑变量,用多元代码来表示安全变量的两个值—一安全侧值和危险侧值。这样,当代码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由于存储器硬件故障或者外界干扰而发生畸变,一旦错成非法码时,就可由软件自动检出并导向安全侧。
(2)采用软件冗余技术,保证软件运行的安全性。
(3)采用软件检测技术及时发现故障,以进一步采取措施防止危险侧信息的发生和输出。
图1计算机联锁系统数据处理模型框图
图1是一个从安全角度去考虑的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框图,实际上也是计算机联锁系统的一个安全性模型,只是仅从保障安全的角度把计算机联锁系统描述成为一个典型的数据处理系统。对于计算机联锁系统来说,保障安全就是保障框图中的数据流和控制流这两种信息处理的安全;退一步讲,即便信息处理发生错误也不会导致危险的后果。
联锁机和外部设备的输入/输出信息具有两种特性,—是开关性;二是安全性。外部设备向联锁机提供的输入信息具有开关性。同样,联锁机的输出信息也具有开关性,这种开关性可由表示两个状态的器件如继电器来反映。输入/输出信息的安全性是根据信息与行车安全的关系来界定的。一类是与安全无关的信息,称作非安全信息;另一类是与安全有关的信息,称作安全信息。
联锁机和监控对象之间交换的信息属于安全信息,因此必须考虑当输凡输出通道发生故障时,一定要确保传送信息的安全。为此,在通道设计上必须采用安全输凡输出接口。在CPU与输入和输出模块间采用专用总线以保证传送的正确性,对输入电路采用光电隔离电路读取。输入值,以检测“粘连”状态,对各个输出信号在提供给继电器前进行表决,不致因输出模块本身的故障而影响信息安全。一般在具体的系统设计中,可采取如下措施:
(1)安全信息的输入:在计算机输出每种信号设备状态码的第一位后,待输出电平稳定(如20ms),再将每种信号设备状态码的第一位读入储存,并立即输出第二位代码;读入全部代码后,经计算机整理后再传给每个对象的存储模块。
(2)安全信息的存储与更新:计算机联锁中监视现场设备状态的存储单元,在宏观上必须与被监视的对象建立不断的联系,当联系中断时,系统必须立即倒向安全。
(3)安全信息的运算:联锁条件满足时,程序的走向和运算结果都是预知的。为了提高安全性和防止漏检查联锁条件,在每次判断条件成立后,将该条代码进行按位累加,联锁关系全部检查正确时,其累加值应与预期结果相符。
(4)安全信息的输出:计算机的开关量的输出是非故障安全的。为了保证安全,可对输出环节进行连续的监视,如出现不应有的危险侧输出,应快速地在现场设备未动作前予以切断。
(5)安全信息在计算机间的传递:为了符合信号系统的传统做法,遵循故障安全的要求,在计算机联锁的设计时,应采用点对点的循环传送方法,而不采用变化检出、一次传送的方法。
计算机联锁的串行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由于干扰而引起误码是难免的,在检查数据位和冗余位之间的关系是否正确时,应着重防止在传输中错误地出现危险侧代码。为了确保信息传输的安全可靠,一方面可以采用冗余度小、检错能力高的循环码(CRC)作为检错码;另一方面就是在软件编程时对传输的信息进行特殊编码,并以反馈重发方式纠错。
根据编码理论,利用n位二值码元可生成一个具有2”种伏态的码字或代码的集合。在这2”种状态的代码组合当中,仅取一种状态代表危险侧码字(例如用危险侧码字10101010代表对应继电器吸起),再取另一种状态代表安全侧码字(例如用安全侧码字01010101代表对应继电器落下),其余的均认为是非法码字,则这种代码便具有典型的故障—一安全特性。由于非法码字在正常的联锁运算时也被认做安全侧码字,故而该编码组合仅有1种码字对应危险侧,其余2“—1种状态均对应安全侧。但在实际的运行中要真正能做到故障导向安全,还需对软件编程的安全编码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认真的考虑。
我们认为编码中各个码元发生差错的概率是相同的且不同码元发生差错的事件是独立的。假定每一码元发生差错的概率是",则无差错的概率即为1—p,此时整个代码均无差错的概率为(1—p)“。当选用编码组合中码距最大的一对代码,即码距等于n的—对代码分别作为代表危险侧和安全侧的有效码时,安全侧代码因故畸变成危险侧代码的条件是n个码元同时出错,其出错概率为旷;而安全侧代码出错变为另外一个代码的概率则为1—(1—p),显然这两个概率有着明显的数量的不同,这就造成了编码在故障或受到干扰情况下逻辑出错的不对称性,假定2“种编码中任一个发生畸变、出错变为另外任一个代码的概率相同,均为P(c);此时,因危险侧代码只有—个,某一代码错为该代码的概率即为户(c)以上数值与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信号安全型继电器的不对称指数相比显然是可以认可的;同时n取为16,恰好是计算机内存字节的整数,便于进行软件编程。根据铁道部《计算机联锁技术条件》标准,与行车安全有关的信息在计算机内必须以空间冗余的方式存储,在自由状态下其非法码字和合法码字出现的比率或非安全侧码字和安全侧码字出现的比率必须大于255:1,上述规定中所谓空间冗余即意味着必须用多余的信息位表示单一比特的信息,采用不对称码元的方法表示涉安信息即为空间冗余方法之一。此外,自由状态即指任一代码发生畸变而成另一代码相同概率P(c)的假设。该条件给出的具体数值则意味着如采用不对称码元,则所选代码位至少为n:8。基于这些原因,计算机联锁中选用16位代码来表示联锁数据是可取的。经过正确的合理编码,完全可以保证编码的汉明距大于4。
4结论
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是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关键,我们必须从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和数据传输及处理等几个方面采取各种综合技术措施,才可使计算机联锁系统符合故障—一安全的原则。
综合以上分析和考虑,并通过可估算和推导的数学方法进行可靠性和安全性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指标: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为1x10h,平均危险侧故障间隔时间MTBFAS为1x10h,符合国家标准。
参考文献
[1]吴汶麟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通信系统.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吴芳美,铁路安全软件测试评估,北京:中国铁道出版杜,2001
[3]赵志熙.计算机联锁系统技术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4]TB/T3027--2002.计算机联锁技术条件
[5]TB/t2307--1992.电气集中各种结合电路技术条件
篇4
1.作业量的分层。作业量的分层是指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和对其发展要求的不同进行增减。对于优等生可不留书面作业,让他们发展其他爱好,给他们有更多的自由发展时间和空间;对于学困生应适当增加作业量,让他们得到充分练习,使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促进其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2.作业难度的分层。
作业的难度应遵循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原则,给学生一个可以选择的范围。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根据不同类别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作业,如果设计作业不考虑学生的差异性,结果往往是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而能力弱的学生“吃不了”,语文能力的发展都会受到限制。我在作业的设计中,撇弃了过去那种强制、命令式的作业布置方式,让优等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让学困生得到充足的练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3.作业选择的自主性。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彼此有不同的学习优势,也有不尽相同的兴趣。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作业类型,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用奇谋孔明借箭(节选)》后,我设计了以下作业:①复述《用奇谋孔明借箭》;②给诸葛亮写一封信;③采访“诸葛亮”、“周瑜”(当然是同学)并写下采访记录;④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改写《用奇谋孔明借箭(节选》;⑤选读《三国演义》或有关三国的故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自选作业。因而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我们在设计作业的内容时,应该充分开发课程资源,既要注意语文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综合,也要注意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突出开放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课前扩展性作业。此类作业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前,结合文章内容,查找并阅读相关资料。可以上网查寻、查阅参考书籍等,整理成“摘抄”笔记。
2.课后延伸性作业。学完课文后,延伸性的阅读有关资料、做一些探究,依然是语文作业的内容之一。学了六下的“丰碑”这一单元后,请学生去查找更多的丰碑式人物取去了解,推荐《感动中国》让学生阅读。
3.积累性作业。新课程标准要求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俗语、谚语、诗句、格言警句,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等。这类作业可以充实学生的语言素材,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
4.练笔性作业。要求学生养成写日记、周记的习惯。
传统的作业读写训练量大,形式枯燥,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且不能有效、全面地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多样的课后作业形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生活中发展,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1.演说交际类作业。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实践活动型作业,一改传统作业单一的纸笔功夫,强调作业在生活中、实践中完成。注重实践探究,强调把书本上的知识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去,达到学以致用。这类作业可以帮助学生积淀语感,锻炼能力,提高口语水平。
篇5
关键词:工科专业;毕业设计;校企合作;自主创业
1引言
本科毕业设计是我国高校教育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最终环节。毕业设计的质量是评定学生获取毕业资格、授予学士学位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体现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标志,更是提升学生学术论文撰写水平、培育学生逻辑思维品质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过程。这个环节的操作和运行方式也不同于高等学校开展的其他教学活动,它需要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帮助和引导下,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结合自己大学四年所学专业知识,有针对性地完成一个比较具体的课题。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科专业的学生,他们毕业之后大部分将直接参加工作,而毕业设计是踏入社会前的最后一次系统训练,同时也是最后一次大幅度提升综合能力的机会。因此,如何提高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值得高等院校不断探索与研究。
2工科专业学生的特点
学生是实施和完成毕业设计的主体,想要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首先必须了解完成毕业设计的学生的特点,这样才能进行因材施教。对于工科专业的学生,他们动手能力普遍较强,对技术的应用也较为熟练,而相比之下理论知识的掌握较为薄弱。如果高校给出的毕业设计课题偏向于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对工科学生将不会产生足够强的吸引力,当然也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钻研热情。工科学生普遍对枯燥的理论研究工作兴趣不高,加上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导致论文撰写的水平也不尽如人意,从而使毕业设计的质量大大降低。因此,针对工科学生的这些特点,学校所给出毕业设计课题应该,一方面尽量减少对新的理论知识学习的要求,另一方面提高对学生技术应用的要求,从而实现有创新性和应用价值的毕业设计。比如这类学生通常对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新科技较为关注,学校就可以引导他们在这些领域发现有价值的研究项目和课题。
3目前工科专业毕业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3.1毕业设计课题陈旧、空泛、无新意
毕业设计通常由导师指定研究题目,这些课题往往是过时的、重复的、甚至是之前毕业的学生已经完成过的设计题目与方案,所以缺乏新意。另外,论文导师通常是学校教师,缺少在企业的实践经历,所以他们出的课题常常偏离实际应用,相对较为空泛。这就容易与工科学生的兴趣点相脱节,通常表现为学生对这类题目缺乏研究热情,不会主动去调研相关资料进行探索,而是像完成家庭作业一样,等待老师一项一项地布置任务,非常被动地去完成最终的设计。有些学生甚至会直接在网上抄袭别人的设计思路与研究方法,进行简单地修改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因此要解决这类问题,首先得从根源上来改革毕业设计的模式,即毕业设计课题要能充分吸引工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研究的积极性,使他们愿意在毕业设计中投入精力,发挥真正的才华。
3.2完成毕业设计的时间过于紧凑
学校留给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时间比较短,通常集中在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并且与学生的实习活动时间相重合,使得很多学生在实习与毕业设计之间疲于奔命,这样既不能花心思把毕业设计做好,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效率。解决这一矛盾还需要高校在教学模式上做出调整,合理地分配好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使学生的大学四年的时间能够有更有效地得到利用。
3.3学生自身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
大部分学生把毕业设计看成是跨出学校大门的最后一门考试,只要成绩合格就可以拿到学分,然后从大学顺利拿到学位毕业。于是他们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常常比较敷衍,重视度不高,与对待一道练习题无异,他们会尽情地通过网络寻找答案,只要最终可以通过答辩,他们愿意付出最少的努力来完成毕业设计的工作。而相反,学生们更愿意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投入考研与找工作的活动中去,他们觉得这些活动才是和自己的未来息息相关,影响自己前途的重要事情。所以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改变学生对毕业设计的认识,让他们察觉到毕业设计这个环节的重要性。从这一点来考虑的话,学校就得让毕业设计与学生未来的人生规划相联系,让毕业设计成为他们将来工作或者创业的出发点。
4改进工科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具体步骤
通过前面的分析和讨论,可以看出,要从根本上提高工科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必需改进现有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针对上述现象,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4.1根据学生兴趣拟定毕业设计题目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毕业设计的题目,让学生把自己的兴趣爱好融入进毕业设计中去。指导教师应该鼓励并帮助学生一同完成毕业设计的创新工作。另外,针对工科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强这一特点,学校可以尽量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基础的通用化工具或者仪器,任由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来完成一件具有一定功能的作品。而且学校可以改变毕业设计最终的评价标准,通过对某些标新立异的作品进行褒奖和鼓励来大大激发学生研究热情。目前阶段,我们学校尝试引导学生通过参加设计比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自2012年开始连续3年,我校电子信息类学生在全国智能车大赛、江苏省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中国机器人大赛等比赛中获得了多项喜人成绩。这些学生的竞赛作品都有资格作为毕业设计的题目并最终帮助学生取得毕业资格。这种形式客观上也减少了毕业生最终完成毕业设计的压力。
4.2在校企合作过程当中实施毕业设计
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来改变毕业设计模式。首先,部分毕业设计的课题可以来源于企业,这些课题的实践性以及操作性会很强,符合工科学生的口味,另外这对企业来说,也是有利可图的,学生优秀的毕业设计成果完全可以融入到他们的产品研发当中。其次,可以邀请企业当中的优秀工程师来指导工科学生毕业设计。工程师不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所指导的课题更贴近实际应用,而且企业当中的工程师也是工科学生未来的职场榜样,对学生的说服力更强。第三,与学校合作的企业可以给学生提供做毕业设计的场地条件以及某些学校不具备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提供硬件保证。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运作方式(本文作者之一张林曾到该校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访学),该校以实践为导向,特别强调学生在企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被称为“现代工业社会的高等学府”。他们学生的毕业设计主要以校企合作的方式为主,学校负责理论教学,企业负责实践教学并为毕业生提供稳定的毕业设计场所。一旦申请毕业设计题目的学生被企业选中,企业就会派一名工程师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包括给出具体的课题名称、任务要求等。学生在企业做毕业设计一段时间后,要回到学校找一位导师给他审查课题。毕业论文答辩在学校进行,答辩委员会由学校教师及毕业设计单位的工程师组成。据统计资料表明,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模式非常有利于就业。许多学生通过在企业做毕业设计后,拥有了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从而能够很顺利地寻找到就业机会。
4.3合理做好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
高等院校应该错开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的时间,让学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对毕业设计进行准备和思考。这就要求学校方面对本科学生的四年学习生涯进行整体的重新规划。学生在高校中的学习周期是按学期计算的,不同学期的学习活动是松紧不一的。可以把实习的时间拆分到各个学期中去,使学生在四年的本科生活中真正做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使得学生对学习与工作有正确的认识,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目前国内高校大部分都没有解决这一制度性的难题,我们可以借鉴欧洲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同样以德国的高校为例,为了方便大学生实习,学校实行有弹性的教学管理,特别是在课程和学制方面。如建立在全学分制基础上的弹性学制,灵活的课程设置,理论部分的分批教学等人性化管理,大大激发了学生实习的热情。学生学习时间一般分配为在校学习2天,在企业内实习3天。寒、暑假期间,学生可以每周五天都呆在企业接受实训。由于在企业实践的时间远远多于课堂学习时间,使得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目的性都很强,恰到好处的理论与实践课程的交叉进行使得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培养出的学生都有很好地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也正是德国强大制造业的基础。
4.4毕业设计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业作为新的指导方向
总理近来不断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将此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创新与创业的生力军,大学生应该自觉地形成创新,特别是创业意识。大学生思想比较开放,思维也比较灵活,与其进入传统行业为企业打工,倒不如自立门户开辟新行业自主创业。工科学生对技术的应用比较擅长,学校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技术,做出在某一方面改善人们生活品质、提高人们生活便利的毕业设计,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设计申请专利或者进行出售,利用经济效益作为刺激学生完成原创毕业设计的动力。也可以在全校范围内搭建毕业设计平台,利用不同工科专业学生的专长,组建创业团队,学校应给予相应的支持与服务。对于取得了一定创新成果的团队,可以以团队为单位进行团队毕业设计的完成与答辩,这样节省了个人完成毕业设计的时间,从而更好地开展创业活动。大学对学生的教育要树立起学生的创业意识,从个人层面上可以促进个人上进,从国家层面讲才能保证中国经济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双引擎”。当然自主创业绝非易事,学校还需要开设相关的课程对准备创业的毕业生进行培训与指导,让他们正确认识到创业将会遇到的困难,使他们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5结束语
由于以往教育模式的缺陷,本科院校工科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常常存在很多问题。我们通过探讨工科专业学生在学习以及实践过程中出现比较普遍问题的原因,试图寻找到提高毕业设计水平的有效途径。我们发现,毕业生普通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学校的教学进程不合理,毕业设计题目选题缺乏新意等原因造成的,在客观方面无法给予学生完成优质毕业设计的条件,同时也使学生在主观方面缺乏创新的动力。我们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案,包括教学周期的合理安排、鼓励学生自主选题,进行校企合作等,其中我们认为最值得提倡的就是引导学生把毕业设计与自主创业相联系,把毕业设计当成未来创业的第一站,从而激发学生完成创新性毕业设计的动力。
作者:戚凤华 张林 单位:南京晓庄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白钰枝,惠媛媛,王春玲,辛梅.校企合作毕业设计的模式研究[J].经济与法,2013,(283).
[2]李智超.新建工科专业毕业设计课题类型工程化的实现途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0).
[3]张丽丽.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电子教育,2013,(1).
篇6
第一件法宝——善用比例法则分割与比例是以纯粹的数理性作基础的,通过对面的渐次分割和随意分割展现出富有逻辑的节奏。在平面设计中,面的分割被广泛运用于书籍杂志DM手册、报纸、招贴、包装等的版面设计中。在报纸的版面设计中,合理的比例分割可以使空间表现得更加明快、直率、清晰;能使人感到在井然有序的空间里,形象更集中,更有条理;有条不紊的画面分割,具有较强的秩序性,可以给人冷静和理智的印象;渐次的变化过程,可以形成富有韵律的秩序美感。众所周知,版面设计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优秀的版面设计,都表现出其各构成因素间和谐的比例关系。达·芬奇说:“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可见,比例法则是实现形式美感的重要基础。要想让报纸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就要有效利用比例法则。在报纸中,最常使用的算是黄金分割比例。因为它在造型艺术中具有美学价值,在工艺美术和日用品的长宽设计中,采用这一比值能够引起人们的美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建筑物中某些线段的比就科学采用了黄金分割,舞台上的报幕员并不是站在舞台的正中央,而是偏在台上一侧,以站在舞台长度的黄金分割点的位置最美观,声音传播得最好。因此,作为报纸编辑,在日常版面设计中,要吸取黄金分割比例的做法,将版面进行黄金分割,设计出更具美感的版面来。
第二件法宝——精心制作标题俗话说,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打开一张报纸,最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个个长短不一、浓淡交错的标题。一个好的标题,带给读者的第一视觉冲击力,就像人的眼睛一样,既能传神又富有魅力,能达到先声夺人、扣人心弦的效果。“标题是新闻的包装”。制作标题是每个编辑的必修课。寡淡无味、冗长沉闷及饶舌生涩的标题会令读者昏昏然。一份好的报纸之所以吸引读者,编辑精心制作的标题立下了汗马功劳。标题的制作,首当其冲的就是标题的内容要有吸引力,让标题引起读者的注意,充满阅读兴趣。在厚题薄文的时代里,标题制作过程中,口语化已成为流行趋势,长标题也大行其道,通俗化特色则更加明显。因此,制作标题的最主要目的演变成了吸睛大战,一张报纸的受众众寡,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标题的制作。制作标题,不仅要在标题的内容上做文章,更重要的是在标题的大小,字体的形式上想办法。比如,重要的文章,一般都会往上放,放在重要的位置,并且,都会使用肩题、主题、副题,这样会使标题更加厚实,吸引读者的眼球。在制作标题时,往往还会横竖上有变化,这会使版面看起来错落有致,节奏感强,不至于太单调乏味,同时,还能避免一些技术上的问题,避免碰题、对题、堆题等问题。
第三件法宝——慧眼巧选图片报纸对大小不同照片的安排恰当与否,与版面的美观程度有直接影响。照片为一天的新闻制造气氛,它诱使我们去读一条本来可能会被忽视的报道,或者刺激我们的视觉吸引我们去买一张报纸。在报纸上,照片已成为打破单调版面的手段,是帮助读者从一条报道转向另一条报道的版面上的阶石。报纸图片选择一般应遵循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则:新,包括内容新鲜、形式新颖两个方面;真,新闻照片应该而且只能是对客观的事实情境的写真;活,生动有趣的图片更能成为吸引读者的有效武器;情,新闻照片能给人传递情感力量;意,强调有意义、有味道,能引人思索,是要求图片能反映事实的本质。那么如何进行新闻照片的筛选呢?首先要选择鲜明主题的图片,要选择能表现新闻意义的人或物,事件和情节。其次要有吸引注意力的主体,能让主题第一时间显现出来。再次画面要简洁,要去掉那些分散注意力、削弱主题的因素。选择照片是有规律可寻的。在技术层面上,好照片必须具备能够被相应媒体所接受的技术质量,曝光、清晰度、色彩等都要准确传达信息并具有视觉感染力。在功能层面上,新闻照片要具有真实性、时效性、故事性或人情味,要捕捉到典型情节和典型细节。在美学层面上,照片要具有视觉冲击力、新颖有趣、创造性地安排构图。编辑新闻图片要注意几个原则:要禁发过于刺激读者大脑神经的图片;禁发不尊重个人隐私类的图片;禁发不符合社会公共道德、没有人文关怀的图片等。
第四件法宝——运用好对比对比是由具有显著差异的形式因素相互结合而形成的,是在统一中趋向差异。色彩的对比主要是明度对比、色相对比、纯度对比、冷暖对比、面积对比等。在版面设计中明度对比鲜明与否,决定着整个版面的光鲜感、明、清晰感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和情感感觉。在版面设计中要充分发挥色相对比的作用,这样既有利于人们识别不同色相的差异,也可以满足人们对不同色相感的不同需求。使用色相对比时,必须充分注意整体版面的和谐,避免大量使用高强度的对比,以免引起人们的视觉和心理上的疲劳。在版面设计中,纯度对比强烈时,版面整体色调艳丽、生动、活泼,其情感语言越发鲜明。要使版面对比和谐,就必须准确掌握各种色彩面积搭配的比例。一般而言,色彩面积对比和谐的比例是:黄:橙:红:紫:蓝:绿=3:4:6:9:8:6。如黄色与紫色的面积搭配,由于黄色的亮度是紫色亮度的3倍,因而当一个版面上紫色的面积是黄色的3倍时,整个版面是和谐的。尤其是当版面上正文大量使用色块时,一定要注意这种比例的搭配,一旦不当,会使版面失衡。
第五件法宝——使用线条化手法“线条化”手法。是指将非线条的景、物或其它元素以线条的形态在版面上呈现出来,在实现传统的版面线条强势作用、或区分作用、或结合作用、或表情作用、或美化作用的同时,还增加信息传递的功能,从而引导读者从“感知效应”进入到“觉知效应”。线条化手法的使用既可以实现版面设计的创新,还能够突出报纸的个性,使版面在灵活的变化中不失秩序之美。作为版面策划的手段之一,版面中的字体、线条、刊头、题花、空白等是版面设计的无声语言,编辑借助它们来美化版面,达到与读者交流的目的,实现编辑思想。
篇7
(一)教学与训练内容目标不明确,对图形创意这门课程在工业设计专业
教育中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的认识不足。图形创意课程作为一门艺术院校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从基本概念、思维方法、具体方法和形式以及应用方面,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体系。但是不论从理论内容还是图例,大多数针对于视觉传达的内容,这门课到最后大多成了平面设计的课程。学生必然无法知晓图形创意课程和工业设计的联系,无法将图形创意的知识运用到工业设计中去,最终影响课程的教学质量与后续课程的合理衔接。
(二)工业设计学生知识体系本身的局限性
工科学生在入校之前接受美术、设计教育的程度基本为零。学生不但缺乏图形意识,也缺乏图形素材,虽则有些学生思维灵活,但是有想法也表达不出,无法对头脑中的联想和构想的图形传情达意第表现出来,导致设计出的作品往往粗制烂造,言不达意。对于工业设计专业,根据图形创意课程实施的经验,可以从四个方面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以加强图形创意课程对于工业设计课程群的渗入,从而获得新颖的、具有专业特点和个性的优秀设计作品。
二、当前工业设计类的图形创意课程建设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将材质形态元素加入到创意练习之中
工业设计的造型设计中,材质元素的应用会直接影响产品造型设计风格及个性的形成,不同的材质具有各自不同的材质美,将材质元素的运用加入到图形创意设计中,是重要的设计方法之一。在课程中加入以材料进行具象联系的图形创意训练的课题内容。要求学生感知材料,寻找灵感,广泛接触各种材料,熟悉材料的固有性能和特征,了解除了画笔以外,工具和材料在图形语言创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实现图形的多样化表现形式。玻璃、树皮、砂砾、毛皮、纺织物、金属等这些平常不起眼的物体,都可以为创造新事物提供无限的可能。引导学生去领悟物体本身竟然会如此充满灵性、充满意味、充满艺术的形式美感,从而创作出立体的装饰造型。比如,以纸材料为基础材料进行的图形创意的课题。利用几何拓扑原理,可以通过切割、拼贴、折、揉、烧、撕等手法,使其材料结构发生改变,但并不割裂原有造型,从而产生丰富多样的形态,使其在图形的创意中呈现出新意和个性。还可以利用身边的各种旧包装盒、一次性杯、盘、餐盒等,改变其原来的造型,训练以多种材料为基础材料进行的图形创意。
(二)注重学生形态元素的存贮与积累
在图形创意作品中,作品的创意主题、表现方法、色彩等诸多元素都直接影响作品的效果。在产品的图形创意设计的形态与色彩应用上,介绍各种形态元素,使学生获取多样的风格感受力。选择、破坏、打散重构,使之成为新材料,产生新精神,并赋予全新的图形。
(三)在立体形态中嫁接图形语言
平面视觉语言向多维空间延伸,将视觉语言拓宽到工业设计领域中,提升视觉设计自身的价值,“走出平面”是工业设计专业图形创意图形的必然发展趋势。就图形创意这门学科而言,定要在学习平面图形创意的同时就培养学生二维向三维转化的思维方法。由二维的平面设计渗透到三维空间的立体设计。尝试二维图形在立体空间中的创意传达,探求图形的视觉维度变化对观者心理变化的影响,增强图形信息传达的语义,从而拉近与观者理解沟通的距离。安排课题:设计学院建筑空间的联想。课题内容以设计学院门厅、外观、或室内某一元素为切入点,展开图形化的空间想象。在视觉上要确立设计学院形象,能一目了然。通过该作业的训练,了解到任何元素从视觉维度都是可变的,从不同角度实现视觉表达。
(四)优化工业设计专业的图形创意课程安排
篇8
关键词:校园网络;规划设计;扩展性;可靠性
某高职高专院校新校区峻工,该学院新校区占地面积两千多亩,有4栋教学楼,16栋宿舍楼,1栋图书馆大楼2栋食堂,6个实验室大楼等建筑构成。由于老校区在城市规划中已不覆存在没有与老校区互联的情况,该校院网络规划建设目标是建设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能覆盖全院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
1、校园网络系统结构
校园的规模比较大,普通的平面结构难以满足校园网设计的需求;因此选用层次型网络设计模型,由于其结构清晰具有很好的扩展性,易于实现,易于排除故障、冗余性好、易于排除故障易于管理等特点,可充分满足校园网的需求。根据以上分析及学院的现状及未来需求,校园网采用了万兆以太网技术,网络结构分为三层,分别是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汇聚层通过1000M冗余链路,分别连接到核心设备上,以提高网络的稳定性;接入设备与1000M汇聚层连接具有很好的接入控制能力。
1.1 基于IRF技术的核心层设计
核心层作为校园的交换中枢,必须具备可靠、高性能无阻塞转发能力,能够提供强大的交换能力和冗余备份.并能方便地进行管理和扩充。为此核心层设计采用IRF技术华为S9500系列万兆交换机组成,IRF技术主要包括分布设备管理、分布冗余路和分布链路聚合3方面的技术在外界看来整个FABRIC是一个整体虚拟设备,在某一设备发生故障时路由协议和数据转发都可以不中断。充分保障了核心层的无故障运行能力,并且支持IRF的设备可以使用户的投资得到更多的回报,1:N设备的高扩展、高可靠性。
1.2 汇聚层设计
汇聚层是网络接入层和核心层的“中介”,汇聚层上连接到核心层交换机,下连接入交换机,为终端用户提供高性能的千兆骨干链路,满足接人信息点不断扩充和信息量日益增加的需要。为实现高可靠性汇聚层与核心层的连接采用两条链路与核心层的两台核心交换机连接,以减轻单台核心交换机的负荷,从而实现网络系统的快速、高效、稳定、可靠,因此汇聚层交换机与接入层交换机比较,需要更高的性能,更少的接口和更高的交换速率,根据我院楼宇建筑分布情况,汇聚层交换机架设在学校各教学楼、办公楼、实训楼、图书馆、学生宿舍各楼宇工作间。
1.3 接入层设计
网络中直接面向用户连接或访问网络的部分称为接入层,接入层目的是允许终端用户连接到网络,为用户提供了在本地网段访问应用系统的能力,因此接入层交换机具有低成本和高端口密度特性,在接入层设计上主张使用性能价格比高的设备。另外还要考虑安全方面的需求和管理方面面的功能,(如地址认证、用户认证、计费管理等),以及用户信息收集工作(如用户的IP地址、MAC地址、访问日志等)。
1.4 与国际互联网的互联
申请了两条链路实现跟外网的连接。网络的出口有两条线路,一条线路通过本地教育城域网,一条线路连接到中国电信1000M公用广域网,在其中部署防火墙和路由器实现安全隔离。
另外IRF技术本身是交换网络的简化和优化技术,但在当前网络安全集成一体化的趋势下,以IRF架构来进一步简化网络安全服务的部署,是当前提供可用的最佳实践指导的基本内容。IRF交换网络与防火墙组合设计IRF交换网络与IPS组合设计等等这些技术极大地简化网络设备与安全设备之间的对接设计,进一步提升了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与市公安局网上110 联网,及时处理安全事故能够,下载安全规则。
2 校园网络的扩展性,可靠性设计
可靠性是保障网络无故障运行的能力、可扩展性需求决定了新设计的网络系统适应用户未来发展的能力。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可扩展性主要体现在网络拓扑结构,与络网络设备运用的相应技术,以及 IP 地址的规划等方面。
2.1网络拓扑结构设计以及IRF技术在设备扩展性和可靠性方面的应用
由于校园网规模大,普通的拓扑结构难以满足需要,所以校园网建设采用层次(三层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模型,将网络划分成不同的层次各个层次各司其职,另外层次模型,结构清晰、性能好、有良好的收缩能力,易于排出故障、冗余性好、易管理等特点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可靠性。
在本项目中,由于信息点较多且分布较广,同时基础设施建设还在完善中,为了将来网络的易于管理,扩展和升级,采用基于IRF 技术的多核心结构进行设计,在核心层进行横向整合这种IRF 技术的多核心结构,保证了整个网络的稳定性和解决了端口扩展和交换能力,同时增强了设备的可靠性。
采用基于IRF技术的多核心可靠性主要体现在,各接入层内部通讯量大,无需通过核心处理时(内部网络游戏等),采用层次结构更加合理,更强的预防和控制,对网络攻击、病毒和破坏尽量控制在边缘完成,网络层次结构更加完善、可汇总路由,降低核心路由表项,采用链路冗余设计, IRF主备切换时间实现毫秒级切换,降低了故障中断时间.保证整个网络稳定提供高设备和性能的高可靠性。
网络设备的扩展性主要体现在交换机的端口类型和速率配置以及服务器的组件配置上。在选择交换机,特别是核心层和汇聚层交换机,一定要根据学校的现状及未来五年的发展,选择交换机的端口类型和速率,即立足于现在的千兆,也能满足将来万兆需求。核心层设备采用持IRF的多台s9500系列设备可互相连接起来形成一个 “联合设备”称为一个Fabric,这台“联合设备”主备成员间采用负载分担的方式,能提高资源利用率,IRF能使多台设备只需配置一次效率高,用户还可以通过任意成员设备的接口来对系统进行统一管理, 在扩展性方面将组成 Fabric 的每个设备称为一个 Unit,多个Unit组成Fabric后,无论在管理上还是在使用上,就成为了一个整体。它既可以随时通过增加 Unit 来扩展设备的端口数量和交换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可扩展性。
2.2 IP 地址的规划
网络IP地址规划的好坏,直接影响网格的性能、扩展和管理,可靠性也必将影响网络的进一步发展。考虑到路由聚合、子网划分、路由器路由表汇总诸多因素在进行IP地址规划时必须遵循以下分配原则:
本校园IP地址规划在上述原则指明导下一方面采用静态私有地址,另一方面在内部架设DHCP服务器采取动态IP地址分配减少管理员的工作量,并做为静态分案的补充,随着大量多媒体应用的出现,在网络规模逐渐扩大,用户数量持续激增的情况下,要求网络有极佳的扩展性能,可随应用升级逐步平滑升级到万兆骨干连接。建设数字校园的项目团队应提早进行IPv6的技术储备,为校园网的升级打造基础。
3 结束语
在校园网络规划设计中要做到能适应较长时期学校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前瞻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在可靠性方面除注重计算机网络的设计工作之外,还要积极学习采用新技术,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要综合考量新技术的采用,从而有效保障和提高校园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保障长时间无故障运行。
参考文献
[1] 李伟. 基于IRF技术的万兆校园网设计.《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05-15.
[2] 梁锦锐.论校园网络规划与设计中的扩展性问题.《大众科技》,2011-10-20.
[5] 高等职业院校的网络建设研究. 董亮亮《南京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2-05-01.
篇9
【关键词】 电力设计;问题;可行性建议
电力资源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重要资源,我国经济对电力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在能源短缺和电力需求不断增大的形势下,通过电力设计实现电力系统的高效、节能和电气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在当前的形势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 电力设计行业现状背景介绍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电力事业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而得以快速发展,电力能源成为现代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2011年,国资委颁布了《关于印发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及电力设计、施工企业一体化重组宣传提纲的通知》,按照此通知的要求,我国组建了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电力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这两家集团公司都具有项目咨询、设计、承包、建设的运行的综合性业务,提高的我国电力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 新时期电力设计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 电力体制改革带来的问题
1.1电力体制改革不利于电力设计行业的公平竞争
电力体制改革,组建了两大电力行业的寡头企业,两大集团在固定资产和营业收入方面占据的国内电力行业的大部分,原有的区域性的电力设计院和各省市电力设计院并入新的两大集团,使得国内电力设计行业特别是高层次的电力设计市场业务呈现出一种垄断状态,难以实现充分的市场竞争。传统的省设计院归属于电网公司,对于电网公司内部的设计业务竞争以表现出竞争不足的问题,改革后的省设计院归属两大集团公司,包含有咨询、设计和施工的各个环节,更容易出现内部竞争而不是市场竞争。此外,两大集团还作为国家和政府制定电力行业的政策的主要参与者,对政策的制定、资源的获取、电力项目的监督和审查等环节出现即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问题。
1.2电力设计辅业发展的问题
电力体制改革将省设计院从电网公司剥离,但是很多市级电力设计院还保留在电网公司内部,一些实力较强甚至具有甲级电力设计资质和市级电力设计院必然成为电网公司的发展重点,从而引发新一轮的电网设计辅业的发展,与电力体制改革主辅分离的改革目标相违背。
2、 电力设计行业的标准化建设问题
一些电力设计企业没有形成专门的工作标准和标准体系表,以作业文件代替工作标准。文件的内容存在着内容不规范,问题较简单的问题。在内容上,工作标准偏重于对质量的管理,企业的标准化检查和监督体系的工作,也大多围绕着涉及产品质量的环节和要素进行,没有形成全面的工作标准体系。在组织结构方面,一些电力设计企业还没设立专门的标准化机构,标准化工作主要由技术部门进行。由于电力设计涉及的环节和专业众多,标准化体系的建设特别需要更高层次的统一的协调和领导,才能保证标准化体系编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3、 电力设计节能的问题
当前,全球范围内都出现的不同程度的能源短缺现象,且电能作为当前能源利用的主要形式,用电紧张和成本问题越来越严重,电力设计成为实现电力行业节能发展和降低成本的关键。当前电力设计节能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政府主管部门对节能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设不足,导致一方面难以对电力设计行业设计节能进行指导,另一方面不能以此为基础进行电力设计节能的监督和考核;二是节能技术和设备发展不足,近年来,我国的电力行业迅速发展,以自动化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智能电网建筑受到行业的普遍关注,在当前形势下,节能设计所需的技术和设备的发展略显不足,不能满足新时期电力设计节能的需求;最后,是电力设计行业节能设计的积极性不高,电力网络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大型的系统工程,节能设计对新技术的成本投入,需要在很长的时间内才能进行回收,导致电力企业缺乏主动和积极性,电力设计节能需要依靠政府部门的行政力量进行促进。
4、 电力设计企业内部管理问题
以电力设计工程的档案管理为例,电力设计档案,包含有施工水电的引接、开工和竣工报告、变压器设计、勘察设计等合同规定的文件,是设计单位进行竣工验收、维护和解决经济纠纷的法律文件,对其做好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 促进电力设计行业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1、 继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
改革是对我国电力设计行业影响巨大和促进电力设计行业健康发展的必需途径,我国当前的电力体制改革,随着两大的集团的成立,使得其具有电力咨询、设计和施工为一体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电力服务实力,符合了国际电力行业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有助于提升我国电力设计行业在国际上的地位,促进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2、 加强电力设计标准化体系建设
政府作为电力设计行业的主导者和监督部门,需要做好宣传和统筹协调。标准化体系的建设,要结合电力设计企业的日常实际工作需求,实现内容的合理和科学和可操作性;扩大标准化的内容范围,实现电力设计全过程的标准化;企业要建立标准化执行和监督机构,提高对标准化的重视;标准化体系建设应该以简单、实用和高效为原则,为一线设计和生产人员考虑,切实促进电力设计行业发展。
3、 加强电力设计节能
电力设计是电力行业实现节能环保的关键阶段,电力设计节能的主要措施包括有提高配电系统的电压等级,提高电网运行的功率因数,选择最佳导体截面,减少线损三个方面的节能。根据用电设备的用电容量、供电距离和用电特点确定合理的电压等级,然后根据用电设备电压要求、负荷分布等确定配电系统的电压等级。一般要求变电站靠近负荷中心,有效的减少线损和成本。减少电网中的无功功率损耗,实现发电和输电设备的高效运行。导线的线损,是电力节能设计的关键所在,在进行电力设计时,应该根据该区域电力使用量的功率的情况,对导体的横截面和成本之间、导线电阻与温度之间等的关系进行计算,选择最佳的导线实现成本和线损控制之间的有效平衡。
总结:新时期,电力设计行业面临着外界环境变化和电力行业发展内部要求双层的要求,必须对传统电力设计在体制、标准化建设、电力设计节能和企业内部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足够重视,以满足新时期电力市场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电力设计对电力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郑志杰. 从咨询业发展角度分析当前电力设计行业的改革利弊[J].中国工程咨询,2011(12)
[2] 王子丰.对电力设计的节电应用进行探讨[J].电力工程,2010(2)
篇10
【关键词】互文性理论;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资源建设
互文性理论对高校的英语专业课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促进高校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还可以促进高校整体的英语能力的进步。互文性理论最早是由法国的学者提出的,他主要指的是每一句话语都是相互依赖的,每一句话语都不是独立的,他们之间存在某种依存关系,所以也被称作是互文性。现在以互文性理论为基础的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资源建设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高校要针对高校的英语课程进行改革,基于互文性理论从教学的方法、内容以及形式等各个方面进行变革,争取从根本上促进以互文性理论为基础的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资源建设,让学生的英语水平从根本上有所提高。
一、互文性理论的具体含义
互文性理论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高校的英语教学中了,所以,关于互文性的具体含义要清楚明白。互文性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它最初的提出者是一位来自法国的学者名字叫克里斯提亚,互文性理论最初是在符号学中被人们熟知的。互文性理论具体就是指一门语言是不可以独立存在的,语句也是相互依存的,它们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某种联系,无论是从词汇上还是从语句的用法上。当然,互文性理论也是依据不同情况发生改变的,让互文性理论有所改变的一大因素就是语言使用者的具体表述方法。所以,语句之间,语言之间等存在的各种依存关系组成了整个的互文性理论。当然,互文性理论也不是局限的,它不仅应用在文本之间的语句关系,更应用在文本和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对于互文性理论来说,文学领域是其发展的主要领域,但是,同样的,它也适用于各种非文学领域。所以,想要真正提高高校学生的英语能力,更好的进行高校英语教学,互文性理论就要有所应用,以互文性理论为基础的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资源建设需要逐渐的开展下去。
二、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以互文性理论为基础的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基本上是顺利的,但是由于很多高校还没完全重视互文性理论,没有意识到互文性理论对高校英语专业课程建设的重要性,所以,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高校英语课程建设对高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现在许多的高校的学生却没有灵活运用英语的能力,只是机械的学习英语没有做到掌握英语,所以,高校英语的教学需要改革,以互文性理论为基础的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资源建设需要提上日程。现在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资源建设的问题还有不少,首先,互文性理论在高校英语专业课程中不受重视,现在我国的很多高校没有设置专门的英语课程,在英语课堂上只是机械的进行词汇语法的教授,学生很少领悟到词汇之间语法之间的互文性,久而久之,学生的英语能力不可能有所提高。其次,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教授过程中方法单一,内容死板。一般来说,英语教学中教师只扮演教授的角色,学生只机械的死记硬背,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没有积极性,教学内容只以书本为重,没有任何的课外延伸,学生无法联系实际,对英语的学习没有融入互文性理论,学生不能把英语学以致用。所以,针对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解决。
三、以互文性理论为基础的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资源建设的具体举措
(一)引导学生掌握英语的具体语言特征。英语是应该灵活掌握的学科,把学到的内容学以致用的学科,所以,英语学习之前要先了解英语这门语言的具体需要特征。英语主要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所以,在高校英语课程教学中应该主要以这两点为重。对于词汇,讲解之后要注意延伸,根据英语的互文性进行课外延伸,可以让学生自由探讨,根据词汇和涉及的词组进行造句,让学生学以致用。另外,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提高自己的词汇量,教师根据互文性理论选出适合学生的英语资料,选择地道的英语资料,让学生根据资料中的词汇语法进行研究,以此来让学生真正感受英语这门语言的魅力。
(二)改革英语教学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现在高校的英语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内容也比较死板,这成为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低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想要促进以互文性理论为基础的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资源建设,就需要改革英语教学形式,丰富英语教学内容,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可以营造融洽的英语学习氛围,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分成讨论小组,根据互文性理论,让学生从课本中延伸,不仅是局限于课本,教学形式要多种多样,适当的时候可以播放一些英语原版电影,发放原版英语书籍,让学生从这些形式上更积极学习英语。让以互文性理论为基础的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资源建设更顺利的进行。
四、结语
英语的学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学习英语的基础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要以互文性为根本进行拓展延伸,互文性不仅仅是语句之间互相关联,也是文本和社会之间的互相关联。所以,高校的英语教学要进行改革,把互文性理论融入英语教学中,让学生真正掌握英语,改掉英语学习的坏习惯,在英语学习中认识到互文性的重要性。互文性理论是长期以来众多学者研究出来的理论,所以它具备一定的权威性,所以,现在高校要重视互文性理论,解决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这样那样的问题。提高英语教师队伍素质和学生英语学习素质。
参考文献
[1].何文英,互文性理论视角上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探析[J],改革与实践,2014.01(10):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