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课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5 11:09: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化学实验课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化学实验是需要学生集中精力,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要求动脑、动手,才能学好化学,而实验本身也具有生动、形象、真实的特点。在课堂上,首先教师要做好实验演示,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谓实验演示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相关的实验演示,以展现物质的性质,并要求同学们认真的观察[2]。做好实验演示,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在课堂实验演示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注意一下几点:
1.1注重演示方法
一个成功的实验演示才能真正达到教学要求,因此教师在选择演示的实验时,要注重演示的方法,满足突出重点,符合直观、安全、可靠、简单的要求,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首先在上课之前,做好备课,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内容、操作方法、过程、结果等;其次要设计好整个实验的演示过程,并对于突况做好准备工作。
1.2引导学生思考
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同时也能积极的思考问题,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结合教材对实验的步骤、方法、原因进行解释和说明,还要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引导学生的思维到课堂实验的研究对象上。在实验结束之后,还应引导学生对实验的目的、过程、内容进行分析,对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思路进行思考,从中找到启迪。
例如:进行“氨的性质”的实验演示时,首先明确实验的内容和目的,即氨的喷泉实验和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之间的反应。在进行实验之前,要求学生在实验之前和实验过程当中进行以下问题的思考,一是为什么氨会形成喷泉,说明氨有什么性质?CO2等也能形成喷泉吗?二是氨溶解于水仅是溶解过程吗?为什么喷泉呈现出红色?那么CO2是否能喷出白色的喷泉?三是氨气与氯化氢气体反应为什么会发生现象?通过这个实验,浓氨水和浓盐酸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性质?那么,浓氨水和浓硫酸之间会发生这种现象吗?通过提出以上这些问题,要求学生观察的同时结合教材积极地思考,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该堂实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的能力。
2做好高中化学学生的分组实验
所谓分组实验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亲自动手、独立完成的实验[3]。分组操作实验可以促使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加强动手能力,获得现象、数据、实验结论。待学生分组实验完成之后教师要做出评价,对操作错误的学生进行纠正,避免下次再犯;同时还要表扬并鼓励操作规范的学生。
2.1引导学生进行预习
在课前引导学生进行预习,主要包括对实验的内容、方法和仪器等进行预习,同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在分组实验中,学生往往会对实验的仪器和原理感到陌生,进行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加深印象,也避免了在实验的过程中出现手忙脚乱、呆板的操作。
2.2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实践
化学实验就是要求学生动脑动手,因此其特点也就是要凸显个人活动,强调学生学生参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必要的实验技能。在实验教学中,应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操作,也可以在实验过程中,边讲边实验,增加探索性实验等,让他们亲自动手进行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实验能动性。
2.3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在课前进行预习,在实验过程中进行探索,在实验完成之后,也应让学习对实验进行总结,要求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所需的仪器以及原理进行思考和分析,
鼓励学生根据实验事实,大胆的质疑,抓住现象的本质,找出与之相关联的问题,结合实验和教材内容进行认真的分析、探讨,以达到探究物质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实验目的。
3强化高中化学学生课外的有效性试验
3.1增强实验的趣味性
高中学生的好奇心、贪玩心较重,教师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设计具有趣味性的课外化学实验能更好的融合知识。例如运用CO2与NaOH做喷泉实验、让学生自制粉笔炸弹、在水中生火等化学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强化实验的实用性
让学生学以致能够让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更加巩固,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为学生设计一些实用性较强的课外实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这不仅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的生活性,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是有用的。例如自制灭火装置、酿造米酒、清洗水垢、测量土壤和大气的成分、了解废旧金属材料的回收和利用、自制净水装置等等。
3.3实验的巩固作用
篇2
【关键词】高中化学 实验课程 教学改革 学生为主体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177-02
1.现存问题
1.1化学教师观念上存在误区
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很多高中化学老师认为化学实验教学只是辅助手段,所以在教学中给予忽视,通常是讲实验,不是做实验。教学紧紧围绕着高考成绩,只要会动笔答卷就行,不需要学生掌握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
1.2体制问题
部分高中,因为体制问题,保障高中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政策不明显。因为化学实验课课前准备需要时间,对教学过程的组织不好管理,对实验后的实验教室管理、设备耗材管理、以及责任事故容易带来麻烦事,所以很多高中老师刻意回避实验课。
1.3教学方法欠佳
通常,高中化学实验前教师明确讲清有关的新知识,然后进行实验演示,最后由教师作总结归纳。在整个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一般只是被动地接受、巩固和检验知识,实验起的仅是帮助学生巩固和检验知识的目的。即使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学生分组实验,都是在教师明确地将实验方案和步骤及注意事项详细地一一说明后,学生简单地重复的过程。学生在做实验时没有思考的空间,结果只能是机械操作、机械记忆。
1.4小结
总而观之,传统高中化学实验课程实施效果不好,抑制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背离了实验教学的根本目的,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长此以往,学生将养成不思考的习惯,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求实求真的品格和科学精神的养成。按照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即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高中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改革,是一个符合当前新课程改革要求的课题,这也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
2.改革途径
2.1提升教学理念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积极性。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让学生始终处于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借助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创设实验情景,设置悬念,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激励性的语言与目光,创设的多发言、多交流、多表扬的探究氛围,能够消除学生内心的压抑,又会使学生学习兴趣得以保持,学生在自我探究过程中,自己设计实验、推测和预计实验结果,训练思维能力,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享受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快乐的同时,学习兴趣必然大幅度提高。
2.2突出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
在确保实验实施硬件条件充分的条件下,增加实验教学学时,利用积极的政策引导高中化学实验课程的实施。充分开展验证性实验,使学生通过对化学现象、过程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是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基础。这种感性认识可以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在实验教学中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增加学生的实验参与;开辟一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小实验,通过学生亲自实验,探索化学知识,体验成功的乐趣,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注重对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总结,让学生眼看、鼻闻、耳听、脑思、手动,深化实验教学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化学基本素养。
2.3训练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化学实验不仅是一种实践活动,它更是一种方法和过程,学生通过亲历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一方面获得有关的化学知识,掌握相关的化学实验技能;另一方面体验化学实验的科学方法,如观察的方法、实验的方法、实验记录的方法、对实验数据和事实的处理方法、科学抽象的方法、假说的方法、模型的方法。如此经过长时期的训练和积累, 就能逐渐达到新课程中要求的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总目标。
3.研究总结
(1)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表现得更加突出,只有确实把学生放在实验教学的主体地位,才能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才能够在确定实验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和处理分析实验结果中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2)在化学教学中要给化学实验足够的课时,只有足够的时间,学生才能在实验中逐渐体会化学实验的魅力,在实验过程出现异常时去探索,否则,有些学生势必在实验中以应付差事的态度完成任务。
(3)为了确实改进化学实验教学,一个学校的化学教研组全体老师必须相互支持,特别是化学实验员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4)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为了克服旧的实验教学模式,化学老师要具备奉献精神。在课外,当学生提出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时,不但要给以表扬和鼓励,而且应帮助学生分析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并能满足学生验证其实验设计的要求,由于化学实验的危险性,在学生验证其实验设计时,化学老师要陪同学生,以防止意外。
(5)强调加强探究性实验,并不是彻底地取缔验证性实验,高中阶段验证性实验仍然是化学实验教学的一个主要内容。那么教师应设法在验证性实验中设置一定的问题情景,使验证性实验不再仅仅为验证而做,而是将验证性实验作为实验探究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与实验探究活动其他功能的发挥紧密结合起来。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每一位化学教育工作者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迎难而上,以培养适合时展要求的人才为己任,投身到化学课程改革中去,希望有更多的化学教育工作者关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从而把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
[1]李广洲,陆真.化学教学论实验[M].北京:科学山版社,2006,1.
[2]孙彩云.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论文,2006.
[3]程国平.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论文,2007.
[4]高剑南,王祖浩主编.化学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33-143.
[5]高剑南,王祖浩主编.化学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l,142.
[6]荆丽田.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论文,2004.
[7]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山版社,2001,5.
篇3
一、课堂内外联系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内渗透社会生活中的化学,并使其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进度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巩固课内知识,同时也能及时拓展课外知识,使课内、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累赘感,反而觉得所学知识更丰富,实用性更强。例如,在“氮和磷”的教学中,以“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氮气的包围之中”的现实场景引入氮气的物理性质,说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而引出氮气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也可以讲述在打雷闪电时氮分子与氧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一氧化氮分子的场景,介绍了后续几个反应后,得出谚语——“雷雨发庄稼”的结论。在讲到NO的毒性时,补充NO作为信使分子在生命过程中的重要功能,让学生带着惊讶的情绪对NO产生了新的认识。
通过紧密结合教材基础知识或重点知识的应用性知识的补充、讨论与交流,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社会中的化学问题的意识,另一方面可以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二、进行热点渗透教学
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各种情景素材如化学史料,日常生活中生动的自然现象和化学事实等,能够强化学生对化学与生活有关、对生活有用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人类保护臭氧层的行动”,这既是一个自然科学问题,也是一个“人文意识”问题,围绕“从电冰箱的普及与换代到臭氧层”开展探究,指导学生查阅,访问网站,获得知识。在讲授重金属汞的性质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讨论其危害,讲述汞蒸汽对人体的危害可以使学生们认识到用行动防止汞污染的重要性,例如怎样清理破碎的水银温度计、如何处理含汞的废旧电池、废日光灯管等,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使化学教学更贴近于社会实践,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会觉得所学知识富有时代感,具有实用价值,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未来的人文关怀,将自然科学融入整个人类文化的背景中思考和分析。
三、生活与化学专题教学
高中化学专题教学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具体教学形式可以将生活中的化学与书本中的化学的联系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介绍给学生,介绍化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介绍世界高新技术发展的动态与趋势,介绍化学在高新科技领域中的作用,介绍化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介绍化学与社会的关系,如健康、保健、能源、资源、环境等社会问题。例如可以向学生讲解当前化学合成材料的发展概况,人类已经可以制造出可以替代人体多个部位的化学材料。
四、与生活中化学知识相关的实验探究教学
化学实验是进行研究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化学实验的基础上,学生从具体的形象思维转入抽象的逻辑思维,从而提高理性认识。化学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谨慎的科学态度,以贴近生活和发生在身边的化学现象为素材,组织探究实验活动,既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又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在国民及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例如选取日常生活的素材可进行“鲜果中维生素C的还原性”、“自制肥皂与肥皂的洗涤作用”、“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简易电池”、“温度对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影响”等实验。选取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为实验内容可进行“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或电化学分析法测定污水中的化学耗氧量”、“用淀粉自制吸水材料,并进行模拟保水试验”等实验。通过化学实验来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对于拓展化学实验的功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五、进行与生活有关的写作教学
布置学生撰写小论文或课题报告,探讨实验中的问题或写出自己的体会。教师向学生介绍撰写小论文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从学生实际出发,文字能力不做高要求,只要论据能说明论题,条理清楚,说得明白就达到了要求。例如,将“糖类”设计成主题为“糖类与生活”的拓展课,课前充分发动学生积极参与,提出他们感兴趣的课题,引导他们提炼成“糖在生活中的分布”、“血液中的葡萄糖”、“糖与糖尿病”、“糖与减肥”、“糖与健康”等小课题。然后把全班学生组合成几个组进行专题研究,同学们查找资料、走访调查、统计数据、进行实验,在组内充分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形成课题报告。
篇4
【关键词】高中化学 教学改革 化学教学
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学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以知识的传授为基本宗旨,课堂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化学的学习和化学应用能力的提升。化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和教学可以从社会生活入手,从而活化化学知识,教师应该协助学生从科学角度理解社会生活,从社会生活中获取化学知识,又用化学知识去解释社会生活。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心理发展水平,结合教材内容对引入的社会生活内容进行筛选并确定合适的结合点来开展教学。以下主要论述将生活中的化学与高中化学教学相渗透的实施策略。
一、课堂内外联系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内渗透社会生活中的化学,并使其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进度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巩固课内知识,同时也能及时拓展课外知识,使课内、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累赘感,反而觉得所学知识更丰富,实用性更强。例如,在“氮和磷”的教学中,以“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氮气的包围之中”的现实场景引入氮气的物理性质,说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而引出氮气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也可以讲述在打雷闪电时氮分子与氧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一氧化氮分子的场景,介绍了后续几个反应后,得出谚语——“雷雨发庄稼”的结论。在讲到NO的毒性时,补充NO作为信使分子在生命过程中的重要功能,让学生带着惊讶的情绪对NO产生了新的认识。
通过紧密结合教材基础知识或重点知识的应用性知识的补充、讨论与交流,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社会中的化学问题的意识,另一方面可以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二、进行热点渗透教学
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各种情景素材如化学史料,日常生活中生动的自然现象和化学事实等,能够强化学生对化学与生活有关、对生活有用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人类保护臭氧层的行动”,这既是一个自然科学问题,也是一个“人文意识”问题,围绕“从电冰箱的普及与换代到臭氧层”开展探究,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访问网站,获得知识。在讲授重金属汞的性质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讨论其危害,讲述汞蒸汽对人体的危害可以使学生们认识到用行动防止汞污染的重要性,例如怎样清理破碎的水银温度计、如何处理含汞的废旧电池、废日光灯管等,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使化学教学更贴近于社会实践,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会觉得所学知识富有时代感,具有实用价值,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未来的人文关怀,将自然科学融入整个人类文化的背景中思考和分析。
三、进行生活与化学关系专题教学
高中化学专题教学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具体教学形式可以将生活中的化学与书本中的化学的联系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介绍给学生,介绍化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介绍世界高新技术发展的动态与趋势,介绍化学在高新科技领域中的作用,介绍化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介绍化学与社会的关系,如健康、保健、能源、资源、环境等社会问题。例如可以向学生讲解当前化学合成材料的发展概况,人类已经可以制造出可以替代人体多个部位的化学材料。
四、与生活中化学知识相关的实验探究教学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化学实验的基础上,学生从具体的形象思维转入抽象的逻辑思维,从而提高理性认识。化学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谨慎的科学态度,以贴近生活和发生在身边的化学现象为素材,组织探究实验活动,既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又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在国民经济及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例如选取日常生活的素材可进行“鲜果中维生素C的还原性”、“自制肥皂与肥皂的洗涤作用”、“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简易电池”、“温度对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影响”等实验。选取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为实验内容可进行“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或电化学分析法测定污水中的化学耗氧量”、“用淀粉自制吸水材料,并进行模拟保水试验”等实验。通过化学实验来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对于拓展化学实验的功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五、进行与生活有关的论文写作教学
布置学生撰写小论文或课题报告,探讨实验中的问题或写出自己的体会。教师向学生介绍撰写小论文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从学生实际出发,文字能力不做高要求,只要论据能说明论题,条理清楚,说得明白就达到了要求。例如,将“糖类”设计成主题为“糖类与生活”的拓展课,课前充分发动学生积极参与,提出他们感兴趣的课题,引导他们提炼成“糖在生活中的分布”、“血液中的葡萄糖”、“糖与糖尿病”、“糖与减肥”、“糖与健康”等小课题。然后把全班学生组合成几个组进行专题研究,同学们查找资料、走访调查、统计数据、进行实验,在组内充分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形成课题报告。
此外,遵循自愿的原则,鼓励学生将课外新闻记者材料用自己的语言加以组织,写出科技小论文。在将阅读材料整理成文章,并发表自己的见解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研究问题的学风,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提高自学能力的组织语言的能力。
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直接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应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化学教学内容可分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用语、化学计算以及化学实验等,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或者说都能很好地联系社会和生活实际。本文就当前化学教学与学生生活不能紧密联系的现状提出将生活中的化学渗透在化学教学中的相关教学方法,将所学知识运用在社会生活中,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样的教学方式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接受这样一种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并愿意在教学中付诸实现,同时还要加强自身的专业化学习,注意搜集各种新知识,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各科知识的普遍联系,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真正的进入化学学科的殿堂。
参考文献:
[1]张爱玲.化学与生活[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2,(11):58-59.
[2]李琴.将社会生活中的裕学渗透在化学教学中[D].华中师范大学,2008:3-27.
[3]张俊英.现代生活中的化学[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
篇5
【关键词】化学教学;创新能力;挖掘潜能
作为一名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挖掘各自的爱好和潜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拓宽学生的视野,在教学工作中提倡创新,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1 尊重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指导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模块
高中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具有不同的发展潜能。在教学中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改变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方式过于统一的倾向,要关注和尊重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他们提供适合于自己发展的化学课程。
高中化学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课程模块,给学生的学习以较大的选择空间。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挖掘各自的潜能,制订各自的化学学习计划,自主选择化学课程模块;另一方面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已有的化学知识水平、能力发展水平以及兴趣、爱好和潜能,对学生选择学习课程模块和安排学习顺序给予指导。
2 把握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高中化学课程是由若干模块组合构建的,教师应注意领会每个课程模块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和教育价值,把握课程模块的内容特点,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具体的教学条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化学1、化学2课程模块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为全体高中生开设的必修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科学素养,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也为学生学习其他化学课程模块打下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与初中化学课程的衔接,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注重整体性,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核心概念、重要物质以及基本的技能和方法,加强化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创设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讲解时应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要紧密联系学生己有的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经验与知识,尽可能通过化学实验或引用实验事实帮助学生理解。同时还要利用各种模型、图表和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3 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作为一名教师要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设一个适宜的情境,在教学工作中竭力提倡创新,善于接受学生新的合理化的建议,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能力,养成创新习惯与胆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化学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以及将所知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动机,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教师可以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钠与水反应、喷泉实验等。但这种好奇与兴趣是本能的、不稳定的认识倾向,还应激发社会性动机使之成为主导动机,方才起着持久、稳定、强有力的动力和维持、调控作用。如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思激趣;理论联系实际,讲解化学在尖端科技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讲述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侯德榜制碱法等化学史激发学生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社会性动机等。另外,化学教师良好的教师形象;生动、准确的讲授;热情真诚的关心鼓励;幽默大方的举止等因素在培养和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也起着不可忽视的情感作用。
4 突出化学学科特征,更好地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
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我觉得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条件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尤为重要,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实验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发展性学力,兼顾创造性学力的培养,并发展学生喜欢化、赞赏化学的个性。所以,可利用新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和研究性课题。多开展一些有趣的小实验,以及家庭小实验,化学实验的教学和活动形式必须更多样和多元化,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除上述之外,我觉得还可以发挥活动课和化学史教育的作用。开展课外化学实验和家庭化学实验活动,都有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
5 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拓宽学生的视野
化学科学与生产、生活以及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高中学生会接触到很多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综合运用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例如,“化学与生活”模块以日常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为线索,介绍化学知识及其应用。在教学中要联系化学在健康、环境、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讨论、咨询等多种方式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理解和处理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又如,“化学与技术”模块以资源利用、材料制造、工农业生产中的化学问题为线索,介绍化学知识及其应用。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充分利用当地各种条件,组织学生开展参观、讨论、观看影像、听报告等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实际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认识生产、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技术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媛原;化学教学中结合消防案例增强学生任职能力的研究与实践[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程艳,梁明;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开展对学生的创新教育[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韦友欢;黄秋婵;;化学教学中实施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11期
篇6
关键词:高中理科综合;高中化学教学;问题;策略
化学作为理科综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理科综合成绩有着一定的影响。高中化学是一门抽象性强的学科,和生活也是非常贴近的。本文就高中化学教学所存在的弊端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简要分析理科综合考试化学科目
我国高考改革是在1999年的时候在广东省开始的,直至2005年的时候我国各省市的高考科目已经开始采用了新课程标准,高考改革更加侧重考察学生的能力。到了2010年的时候,已经将原有的“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科”,更改成为“3+理科综合/文科综合”,从此高考实施了一套全新的方案。理科综合就包含了化学、物理、生物三个科目,其总分规定为300分。
在理科综合考试过程当中,主要考核的就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而采用的新的理科综合考试。这一新改革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强调学生对基本技能的使用,加强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已经掌握了的知识解决具体的问题。理科综合考试中化学科目,它的分数是根据各个省市的不同而进行了稍微调整,但是总体来说它和物理、生物是保持在一个平衡的范围。在新实行的理科综合考试大纲中,知识的覆盖范围有所缩小,主要是考试书本中所涵盖的重点知识和学生对于主干知识的把握程度,同时注重的是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综合运用能力的考察。
在分布题目这一方面,一般采用的是三个学科交叉进行的分布手段,但是在非选择题及选择题之间还会遵循一定的出题顺序,其题目难度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需要学生能够快速地转换学科的思维,不仅要扎实掌握好化学的基础知识,还要了解理综的总体出题特点和难度。因此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科思维转换的能力以及注意时间分配,从而加强训练,稳步地提升自己的考试成绩。
二、在理科综合考试下改善化学教学
本文就理科综合考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认为高中化学教学要根据考试改革的趋势,对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相对应的修改工作。笔者针对最近几年以来高中理科综合考试中化学科目的考试情况,对改进高中化学教学方法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
首先,笔者认为应该突出高中化学的学习重点。传统的化学教学主要是注重学生对于主干知识和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些知识主要集中在高一的化学课程当中。根据新的理综考试的发展趋势,教师应该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化学是非常有用的,不仅是为了获取一定的分数,应付考试,更是为了以后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所以说,教师在高一化学教学中应该突出一定的重点。如高一化学教学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个就是必修阶段,一个就是选修阶段。一般高中学校对化学课时的安排都是一周两节课,其紧张程度可想而知。为了能够改变高一化学教学课时紧张、内容过多的情况,教师一定要把握好高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目的性地进行教学,进而突出重点,对于必修的部分可以进行适当地扩展,但在进行扩展的过程中不要太过深奥,一定要讲透,让学生彻底明白。
例如,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一第四章讲解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中,教师只需要讲解一些比较重点的化学知识就行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再进行详细的讲解。
在化学整体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将化学知识集合在一起。首先,教师应该掌握整个教学内容,将必修模块中所涉及到的重点知识联系到一起,形成系统的体系,然后在这个体系当中突出重点知识。学生在高二的时候就会开始分文科和理科,现在很多高校为了能够尽早让学生找准学习的方向,从高一开始就进行了分班工作,教师可以根据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所涉及到的内容总结出相对应的模块。例如,化学物质及其应用、化学实验、元素周期规律和物质结构、化学应用等。这样进行分类学习,有利于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化学知识的大体框架,能够很好地将分散的知识串联成一个主题,组成成一个整体,采取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分清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
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将化学课堂带入到生活当中,让学生清楚地明白化学是从生活中演变而来的,是生活中一个非常实用的学科。高中化学教学是强调学生实验动手能力以及积累化学知识的一个重要方式,所以教师一定要根据理科综合考试的要求,明确化学和生活的关系。
最后,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在高考理综考试中越来越重视的就是对学生能力的考察和培养,面对这一变化趋势我们高中化学教师要本着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为主的原则,更好地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中所指出的化学能力主要就是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化学总结和实验的能力、化学信息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展开一系列的讨论活动,让学生进行自主谈论,还可以组织一些实验合作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从而避免学生产生学习惰性,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化学课堂中僵硬的教学方式。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进行改革,这就要求我们高中化学教师与时俱进,努力探究和积累新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化学教学水平和学生的高考成绩,让学生能够在高考理科综合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曹振宇.关于高考改革和素质教育[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0(12).
2.周敏娅.化学高考实验题解题指导[J].数理化学习,2012(12).
篇7
[关键词]化学 实验 课堂教学 效率
通过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研究,发现实验在试题中占有比值越来越大。中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教学的基石。新课程下的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化学实验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1]。化学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查结果显示,凡是有实验的课,学生总是十分兴奋,思维活跃,注意力高度集中[2]。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学生都喜欢化学实验,通过实验能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现象的神奇和实验成功的喜悦,强烈地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而,受传统教学或旧教材实验内容的影响,教师往往重知识,轻实验能力的发展,仅把实验作为验证化学知识和巩固化学知识的辅助手段,或认为作实验太耽误课堂时间,忽略了实验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创新以及动手探索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实验,不仅是实验操作方式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从鼓励参与、强调过程、突出开放的教学情境中,促使学生积极融入,主动研究,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要求教师首先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策略,重新调整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充分考虑学生的选择和意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合作与探究,把握好特定条件下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可行性和最佳时机,从而达到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最大效益[3]。为了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学生发展方面的功能,教师应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实验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新教材中设计的实验很多,由于时间关系和本身条件的限制,大多只能设计成演示实验。视觉给我们的是最直观的印象。通过化学实验观察,我们可以获得真实的资料和素材,同时激发大多数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课本上难以掌握的知识。在做实验的同时,学生实验的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高。因此,培养学生相信科学事实和敏锐的观察能力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地位。演示实验难免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实验仪器大小、化学药品的用量等等),部分学生无法观察到完整的清晰的实验现象。如果有条件,最好用多媒体。我们可以借助于投影仪,把整个过程清晰地展现在屏幕上,更有利于学生真实、形象的观察。笔者在做演示试验钠与氧气的反应实验时,由于坩埚太小,很多同学看不清楚,就通过实物和投影仪,全班的学生都可以真实、清楚地观察到钠块在空气中的反应现象,如图1所示。这样既增强了观察效果,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观察试验的能力。
2搞好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师演示实验再好,给学生带来的仅是直观印象。说不如做,做不如亲自操作。现在大部分学校的实验室设施都比较完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其资源,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熟练地掌握操作技能;然后巩固验证实验。做实验的过程其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加深他们对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因此,一些简单的、重要的实验可以设计成分组实验,如萃取试验、钠和水的反应、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等,要认真组织好每一次的学生分组实验。要求学生在实验前认真阅读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步骤、操作过程和实验时应注意的事项,写好预习报告。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其实验内容便胸有成竹,避免实验操作盲目,便于克服学生边看书做实验的陋习,使之集中精力于操作,达到做实验的预期效果。学生动手实验时,教师要及时纠正在实验操作上的错误,帮助学生正确地进行操作。当学生做不出理想的实验效果时,教师就应及时地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找出操作上的错误后,有时间的话重新操作,保证实验现象明显,效果良好。事实证明,通过组织分组实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3联系生活实际,设计趣味实验
有些学生反映,化学内容本身并不难,只是记不住课本或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这种问题常常是由于课堂不专心听讲引起的。在学习原电池的原理的时候,笔者先设计了一般的原电池,但效果并不太好。后来把电解液换成了苹果,电流计也发生了偏转,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接着让学生在铜片和锌片中间连接一个从废贺卡上拆下来的微型音乐喇叭,插在苹果的另一位置,美妙的音乐和奇妙的实验使学生们非常欢喜,注意力高度集中,进入了学习的最佳状态,大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揭示奥秘的兴其产生的原理趣。这时再带领学生共同进行分析 ,既强化了的重点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多设置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趣味性实验,效果要理想得多。
4做探究试验,培养创新能力
在新教材版本中,都安排了一定的科学探究试验。而在教科书里,对探究的问题没有给出明确解释和结论,学习者只有通过自身的亲自探究,才能寻找问题的答案,才能完成探究任务。人教版教材在必修二第70页有两个探究试验:①用食醋浸泡有水垢的暖瓶可以清洗其中的水垢。这是利用醋酸的什么性质?通过这个事实能比较出醋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吗?这个实验不需要做,大部分学生都了解这一常识。但是原因未必都知道。既然除水垢了,肯定发生反应了,笔者让学生试着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又让学生回忆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取,学生很容易想到强酸和弱酸盐反应生成弱酸和强酸盐的原理,这两个反应原理类似,学生大多能总结出醋酸酸性比碳酸酸性强。一步步分析,问题也自然而然地解决了,并且为第二个实验探究作了铺垫。②设计一个比较醋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的试验,以验证你上面所得的结论。 让学生分组讨论,很容易可以得出原料醋酸与碳酸钠溶液或碳酸氢钠溶液。接下来是实验验证,可以在实验室实验,最好进行分组试验,这样效果可能更好些。在强调学生动脑、动眼、动手的同时,还要强调学生动笔记下来。
5借助多媒体技术
由于中学化学实验技术的局限,很多实验我们看到的都只是宏观的现象,那么微观变化只能由教师理论分析,并引导学生进行推测和想象,但是这往往很难在学生肉脑中建立起对微观变化的正确理解。这时,我们如果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把微观运动形象化,把微观现象以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逼真地表现出来,有利于学生将宏观现象和微观变化有机地统一起来。例如,常规的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只能通过对阴极和阳极的电解产物的检验来推测和想像电解过程中各种离子的移动情况。为了形象地展示电解过程中的微观变化,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三维动画模拟电解饱和食盐水时溶液中Na+、Cl-、H+、OH-离子的运动情况,从微观本质上加深对电解过程的理解。
另外,像分子结构、晶体结构以及化学反应历程等一些不能用真实实验来表现的微观概念和理论,利用计算机的三维图像与动画模拟功能,直观、形象、生动地加以展现,把难以想像的微观世界形象化,能达到其他教学技术无法达到的效果。
再者,有些化学实验中涉及的试剂有毒、易燃、易爆,实际做起来危险性较大。对于这样的实验则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不但让学生观察到了实验现象,而且还节省了药品和时间。另外,化学实验中的一些危险操作,只能由教师口头讲述其错误的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后果,却不能通过真实的实验来演示。而利用计算机的动画模拟可以让学生“亲自感受”错误操作带来的危害,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例如,氯化氢气体制备的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实验原理首先在电脑实验室中模拟HCl的制备,由于学生没有想到HCl在水中的溶解性很大,因此在吸收多余的HCl时,将导管直接插入水中。这时教师不必立即指出他的错误,而是“将错就错”让计算机模拟进行实验。这时,学生亲眼观察到烧杯中的水由导管流到集气瓶进而进入圆底烧瓶,引起圆底烧瓶炸裂的现象,给学生以深刻的感性认识。这不但有利于学生理解在水面倒扣一个漏斗防止倒吸的原理,而且强化了学生规范操作的意识。但是必须明确,各种媒体呈现给学生的现象只是物质运动变化的“影像”或模拟,它不能代替真实可信的具体实验,让学生亲自做实验,观察实验,研究实验,是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全面提高科学素养的最重要的途径。
总之,在化学学科发展的不同时期,化学实验的作用是不相同的,化学实验研究的方向也有所不同。让学生关注环境问题从学习化学开始,如今实验室开始现代化学进入到高速发展及普遍应用阶段,新课程化学教材也提供了丰富的实验内容,只要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开发实验素材,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注重引导,正确创设研究氛围,注重实验教学的启发性、扩大实验教学的自主性,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并通过亲自实验,体验到成功的乐趣,特别是一些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气氛中,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就会大大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热情,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磊. 理解与实践高中化学新课程――与高中化学教师的对话.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篇8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推进,新的《化学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本文提出了探究活动的一些教学方法, 旨在通过科学探究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关键词:高中 化学 探究 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能力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开展探究性学习,是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的方式之一,可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积极探究、激发兴趣,实现传统学习方式的改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如何利用新教材进行探究性学习和教学,是使用新课程进行教学的特色所在。
一、创设探究情境,诱发学习动机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可见提出研究性课题是研究学习的关键。若想实现有效的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抓住高中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求知欲望,鼓励学生多动脑、多思考、敢于质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选择适当的时机,为学生创设疑问点,激发学生兴趣,真正树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问题的创设,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帮助学生进行课程的探究,从而拓展思维,获得新知。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否则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但又要能让学生尝到探究的成果,足以引发探索、求知的欲望,并能引发新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制作方法”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以下探究活动,并创设问题情境。(1)在实验室通过稀酸盐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应该使用制氢气的装置还是制氧气的装置?(2)在制取时,如何装配药品?怎样确保气密性?(3)怎样收取二氧化碳?如何验满?通过教师的引导与点拨,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自主思考,或者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开展合作探究学习,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探究性学习目标。另外,教师还可设计更多有趣的实验吸引学生好奇心与探究热情,如“魔棒点火”“吹气生火”等。
二、开展实验教学,培养观察能力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验是创造、探索、验证的主要途径,任何新奇的化学现象,最终都要通过实验来获得或验证。因此,在高中化学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应注意从以下几点引导学生开展实验:(1)端正学生观察态度,提高学生观察能力。例如在“钠与水的反应”实验中,学生不仅要看到金属钠在水面飘来飘去的有趣现象,更要观察金属钠浮在水面时,液体颜色是否发出变化?有什么声音?只有全面观察现象,由浅入深,才能真正了解“钠与水反应”的本质,实现教学目标。(2)演示实验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演示实验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实验形式,只有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激发学生兴趣,认识到化学实验的重要性。例如:为什么有些水不能直接饮用?常用的食盐为什么会变潮?(3)发挥验证性实验的重要作用。高中化学涉及很多验证性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可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与操作技能。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动手实验,如果实验失败,帮助学生一起找出原因,以便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三、联系生活,培养实践能力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突破狭小的课堂,带领学生融入社会,广泛开展实践活动,开拓学生视野、扩展思维,实现探究性学习的升华。例如,在学习了空气质量方面的知识之后,教师可让学生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途径收集本地区的空气质量情况,了解空气污染给环境带来的危害,并写出“空气质量报告”、“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及改善对策”等研究报告;也可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在不同的地方收集空气,再对该地方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解,实验分析收集的空气,经过探究获得结论。当学生走出课堂、步入社会,就会主动去探索、研究、发现,从身边发现化学、感悟化学,自觉将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探究性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 使他们学到课堂上、课本里学不到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创新意识,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如“环境污染”在教学时,我们设计一节“河源水资源现状报告”综合实践课,对河源水环境的作调查,从水的重要性、水资源的缺乏、水体的污染、水的净化处理等项目入手,要求学生通过教材、文献资料、报纸、网络等方式收集信息,采取水样,设计简易污水净化处理的实验,撰写科普小论文等展示学生实践探究的成果。
四、反馈交流,巩固提高
通过有效的反思,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及时改进。开展有效的练习,既可巩固知识,也可掌握基本的化学方法,养成发散性思维,让学生思考更多系统性、综合性问题,实现知识整合,形成知识体系,提高思维逻辑的条理性。教师应该注意,将反思环节交给学生,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也可从学生的反思中认识到教学的不足,在下一次教学中积极改进,实现良性循环。可以说,在反思环节,不仅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有所提高。另外,若想在课堂中真正让学生掌握知识与学习方法,课堂总结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一些教师认为课堂时间有限,总结部分常被省略。长此以往,可能造成学生学习的被动地位,出现知识条理混乱、应用能力不强等问题。尤其在高中化学教材中,有些知识点较为零散,如果实行有效的反思总结,就可让学生更好地巩固知识,通过比较、分析、归类、总结等方式,重新梳理知识点,实现新旧知识的良好衔接,做到查缺补漏,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好地运用。这样,在学生脑海中构建了知识与方法体系,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
探究性教学的实践将越来越丰富,它将成为化学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不断丰富化学课堂教学手段,利用多种探究方法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调动他们的求知欲,开阔他们的视野,让他们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推理、解疑,从而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教学方法;多元化;科学规划;实验法
高中阶段,化学成绩的提高依然离不开化学课堂教学,可以说化学课堂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除去教师的素质问题,我觉得教学效果有成效还是离不开教学方法的探究和改进,下面笔者就几年来的教学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多角度达成教学目标,要追求角度多元化
曾经听过一些教师的化学课,感觉到教学效果不是很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路径太单一,几乎不去考虑所教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联系,几乎不去考虑教学内容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创造意识建立和培养的作用,其实正确的做法是教师要主动地从多角度出发,达到教学目标。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都要设立恰当,要有可操作性,能够起到实际效果。对于这种教法,我曾在教学元素氯这一节内容时应用过,为了实现对氯元素的化学性质及其化合物用途的了解的教学目的,我就努力去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识。在学生对分类方法已有所了解的前提下,学习本节内容时我让学生从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不同角度来深入地理解和学习这一节内容中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并借用新知识这一载体,实现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的目的。另外,在介绍Cl-的检验内容时,我采用温故知新的原则,先让学生复习初中已经学过的HCL、NaCl与AgNO3溶液的反应,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实验,效果很好。
二、科学规划教学过程,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如同一座建筑需要一个完善的规划图一样,课堂教学也要有一个科学的规划。规划方案之一就是,按照课始、课中、课终进行设计。在课的开始,我就向学生标明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与要求,让他们去了解一些和本节课相关的知识,想好问题去开始新课的学习之旅;上课的过程中,我多多提问学生,并引导他们自主或小组讨论去解决我给他们的提问;在课的最后,我主要对本节课所讲内容进行归纳、概括,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使得他们前后所学知识相互连贯起来。说到课堂练习,我们老师布置安排的习题要精准、有针对性,让学生对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通过习题的训练有所提高,另外,教师还要注意习题设置要兼顾综合性和灵活性,并要及时解答学生对习题的疑问,指导他们解决疑问,需要强调的一点就是,不能布置太难的题,甚至超纲的习题,这样的习题不仅不能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相反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恐慌感,会让他们感到化学好难学,陷入化学这辈子也学不好的自卑情绪之中。习题的正确配置模式是多选用难度适中的习题,以班级绝大多数的同学都能解答对为准。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课外作业时,一定要注意作业上所列习题能适合学生所用,让他们觉得这些作业目标性很强,能及时巩固本堂课所学为好。需要提醒的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板书对学生学好化学有很重要的作用。好的板书,既能弥补语言难以表达的不足,如化学用语,也可达到直观且形象的效果。一份好的化学教学板书,应该有科学性、直观性和艺术性,板书设计要能体现出教学的目标是什么,要能把握住这堂课的重难点和学习关键点,让学生能学到要考的东西;另外要能够看出知识的系统性,使学生一目了然。
三、教法多样化,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篇10
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化学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下面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高中化学教学工作总结范文1转瞬间,一个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有收获,也存在许多的不足,下面我就本学期的工作做一简要的总结。
一、思想方面
热爱并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教学态度认真,教风扎实,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并能够积极的参加政治学习,虚心向前辈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
二教育教学方面
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九年级两个教学班的化学教学工作。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要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得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化学放在初三开设是因为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我面临的问题是课时少、任务多、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基础不强、学习情绪不高,有一定的畏难、依赖心理。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我采取了以下的一些有效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初中化学需记忆的知识是比较多、比较繁杂,时间又十分紧张,因此我从第一节课时就将化学的特点告诉学生,提醒他们注意巧记的一些方法。教学中将每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浓缩成几句顺口溜,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记忆。
2、开发和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
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依赖于兴趣,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在教学中我常借助图片、模型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我认真组织好实验教学,在演示实验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了解现象与物质的本质及其变化的规律;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究。平时鼓励学生利用生活中能得到的各种材料进行小实验。
3、精讲精练,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中我紧扣课标要求、考试说明,利用教材内容,面向全体学生,创造情境,设疑破难。教学中总是提醒学生学法-----“念”和“练”,这是巩固知识的途径。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研究这些问题,让他们动手练习或口头表达练习以达到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
4、尽力做好单元复习工作。
初中化学知识内容繁杂,涉及到几十种元素及化合物和数量众多的化学方程式,所以要抓住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归纳对比,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是提高化学成绩的途径之一。我在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做好每个阶段的复习工作;练习题、测试题都精心选择,量质合理。对于学生作业基本上做到全收和及时批改,在作业上针对个人提出要求和意见。平时就注意培优补差,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大课外作业的容量,加大难度,在适应中考题的同时多接触竞赛题;对接受能力较差学生,做到耐心细致、百问不厌,利用课外时间给他们辅导。
三、不足与反思
由于时间紧,使得后期教学出现赶进度的情况。与学生的接触时间不够多,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时间和渠道相对较少。今后的教学中,要多和学生接触沟通,学习站在他们的水平思考,对学生充满信心和信任,相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高中化学教学工作总结范文2本学年度,我担任高一化学(3至7班共5个教学班)的化学教学,兼106班的班主任,兼高一化学备课组组长,化学科组长。现在就高一化学备课组和科组建设中,本人的工作作一个小结。
高一化学备课组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集体
高一化学备课组成员由詹海东和杨健敏老师、孔毅英老师组成。高一化学备课组,是一个团结奋进的备课组,各成员间通力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和学生的一致好评。现简单总结如下:
一、有计划的安排高一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
新学期开课的第一天,备课组进行了第一次活动。该次活动的主题是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及讨论如何响应学校的号召,开展主体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活动。
一个完整完善的工作计划,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满完成,所以一定要加以十二分的重视,并要努力做到保质保量完成。高中化学新教材第一册共分七章,第一学期完成前四章内容的教学,中段考到第二章。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坚持每周一次的关于教学工作情况总结的备课组活动,发现情况,及时讨论及时解决。
二、定时进行备课组活动,解决有关问题
高一化学备课组,做到了:每个教学环节、每个教案都能在讨论中确定;备课组每周一次大的活动,内容包括有关教学进度的安排、疑难问题的分析讨论研究,化学教学的动态、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等。一般每次备课组活动都有专人主要负责发言,时间为二节课。经过精心的准备,每次的备课组活动都能解决一到几个相关的问题,各备课组成员的教学研究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三、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程序,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集体备课,制作成教学课件后共享,全备课组共用。一般要求每人轮流制作,一人一节,上课前两至三天完成。每位教师的电教课比例都在90%以上。每周至少两次的学生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每章至少一次的学生实验,要求全体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课后认真书写实验报告;每章至少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每章由专人负责出题;每章一次的测验题,也由专人负责出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四、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使学校的教研水平向更高处推进
本学期学校推行了多种的教学模式,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本学期分别安排了詹海东老师的示范公开课、中段考复习公开课,杨健敏老师的新教师上岗公开课。都能积极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使用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高一化学备课组,充分发挥每个备课组成员的聪明才智和力量,使高一化学的教学任务如期完成,并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和肯定。高一化学备课组,会再接再厉,创造更辉煌的成绩。
五、以老带新,互相促进,互相提高。
杨健敏老师是刚毕业的老师,是学校安排给我的“帮带”对象。她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多听老教师的课,多虚心请教老教师。杨健敏老师在一学期中听课共计有53节以上,既有高一的,也有高二和高三的老师的课。杨健敏老师在教学中不断成长,迅速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六、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化学意识
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组由詹海东老师负责,任务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化学意识,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加以深化,使学生具备参加奥林匹克竞赛的能力。每周五第8节为上为上课时间,内容包括化学兴趣指引及学法指导、离子反应专项练习、氧化还原反应专项练习、实验专项练习、基本计算专项练习、阿氏定律及其应用专项练习等。杨健敏和陈银珠老师负责高一化学的兴趣组活动,每周三第8节为活动时间,主要进行了:变色温度计、晴雨花、制叶脉书签、化学仪器介绍、暖袋和冰袋的制备等,内容丰富,很受学生欢迎。
化学科组是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
我们科组的教师,在化学的教学改革,尤其是实验教改、教学科研、加强教研组、备课组集体力量、中青年教师锻炼与培养、优秀生培训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等各个方面坚持改革,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上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深刻体会学校教研处的《认真落实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精神的基础上,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端正的教学态度,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共同提高化学科的教学质量。
在南海一中首届《科技周》活动中,化学科组全体老师和高二化学班的学生们通力合作,创作了很多有很高水准的节目,表演的效果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同时,很好地配合学校,完成了《省实验室工作会议现场交流会》的开展。
关镜青老师的论文,在《中学化学》中发表;叶月丽等四位老师的论文,参加了南海区优秀论文的评选。
卢成老师参加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说课比赛》,获一等奖。
在高考复习指导中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向中低档题目要升学率,由胡燕华老师负责编定的《单元基础知识训练题》,对中低层次的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提高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高中化学教学工作总结范文3过去的一年,在学校领导的关怀和同事的帮助之下,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获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政治思想方面
二、教学工作方面
我能认真踏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圆满完成学校教给的各项任务,具有扎实的化学教学基本功,能够胜任高中化学教学。任教两年多来,我认真钻研,虚心请教,认真研读教学理论,深入学习新课程理念。教学实施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自己甘做“配角”,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重视师生的互动、交流,还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学生的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我的教学手段灵活多边,课堂注重实效,所带班级化学成绩常名列前茅。新课程实施以来,认真钻研新课标,并在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积极创新,摸索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本人还注重教后反思环节,并不断的记录下自己的教学感悟,长久坚持对自己的教学风格起到良好的塑造作用。
三、德育工作方面
工作以来一直1010班的班主任工作,在工作中,虚心学习,认真钻研,积累了一定的班级管理经验。在教育工作中秉着耐心、细心的原则,用心灵去倾听心灵,做学生的“知心人”。平时,我耐心找学生谈心,交流,了解我所带班级的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真诚的走进学生的内心,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探寻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日久见人心”,从一开始我主动找学生谈心,到后来学生主动向我交心,自己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心人。德育工作离不开理论的支撑,为了进一步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我平时还认真研读《班主任》、《班主任之友》等德育类杂志,并认真的做好读书笔记。
四、教科研方面
自古以来教学相长,“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而且是一桶不断更新的活水。”,我深知此中的道理,平时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完善,紧跟时代的步伐,适应新时期教育的发展趋势。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中,我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钻研业务,总结经验,撰写心得体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多年的努力本人在教育教学的领地上收获了一些成绩,也得到了学校的认可。当然成绩永远属于过去,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在工作中争取不断进步。
高中化学教学工作总结范文4一学期的时光就这样过去了,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思想方面:
以严肃认真态度完成学校布置的一切任务。本人能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劳动纪律,团结同志,热心帮助同志;教育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班主任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人师表,有奉献精神。
二、课堂教学:
1、制定计划
为了落实学校实行的高效课堂教学,开学初,设计了详细的计划,并在实践时进行了补充。
2、备课
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在备课组长带领下进行集体备课, 认真打磨导学案,领会精神实质,然后根据自己所教班级实际情况,提前写好执行案。
3、上课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 不打无准备之仗。导学案引领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课前预习和对于各学习小组长进行培训是上好的关键。课前认真批改每份导学案,并进行总结分类,及时发现学生预习中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对个学习小组长进行培训。上课时坚持每天不超过10分钟讲解,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将学生引到到导学案的探究内容中。学生探究时,密切观察或积极参与,把握时间和动态,保证重点和难点特破。
4、辅导
课余时间对所学知识尚未理解和掌握的一些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及时查缺补漏。并与家长联系,及时沟通情况,使家长了解情况,以便在家里对孩子进行辅导。
三、优化知识结构:
1、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我既注意了概念的科学性,又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循循善诱,由浅入深。
2、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点工具。针对我校大部分新招学生化学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实验。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
3、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这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等之间的关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4、加强实验教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本人教学中,对演示实验现象十分重视,效果良好。并根据本校的实验设备条件,我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做的实验,或调换一些实验,或适当做一些选做实验。同时鼓励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庭小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高中化学教学工作总结范文5化学教学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化学知识系统和化学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它的中心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怎样才能在教与学的统一中完成这个中心任务呢?通过对学生的研究,发现学生差别很大,主要表现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方法上和信心上三方面。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以下分层教学对策:
一、弹性调节难度
教学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一定要适合学生的胃口,对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要求。若要求过高、过难,学生接受不了,会产生厌学情绪,成绩更差;若要求过低,学生会感觉太简单、无味,不投入精力学习,成绩平平,甚至后退。所以我对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要求不同,进行弹性调节,使每个同学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二、加强方法指导
对原有知识基础较好、学习方法得当、学习信心强的学生,重点是指导学生把知识向纵、横两个方向发展,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学有余味;对原有知识基础一般、学习方法欠佳、学习信心时弱时强的学生,重点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坚持由学生自己阅读,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三、课堂、课后有分别
不管是难度和广度的调节,还是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教师的教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法,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中心任务的主战场,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主渠道,所以提高课堂效率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备课时坚持启发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化学学科的待点,多做实验,联系生活,从各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候适当利用课件加强教学直观性。注重课堂的节奏、容量大小,充分发挥教师语言的特点,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课后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培优补差的方式。
四、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程序,使教学工作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