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8 11:32: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生新闻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生新闻论文

篇1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新闻传播手段和渠道的多样化、电视新闻的传播范围和受众群体的扩大,人们关注的视野和范围也渐渐地发生了变化。例如,农民群体成为地方电视台以及卫视逐年重视的新群体,因此,吸引他们目光的民生新闻必然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这种新闻的来源地和人群的文化层次,显然要求我们要调整不同内容的比例。另一方面,电视民生新闻当以地方性为特色,例如广州电视台的《01出动》通过具有特色的采访和拍摄手法,重点关注广州市民生活趣事趣闻和生活传统,做出具有浓郁“广州风味”的民生新闻节目,深受广州市民和其他向往广州生活的群众的喜爱。相反追求“大而全”的民生新闻让人味同嚼蜡,有千人一面的感觉。所以,只有扩充内容使之不断丰富,才能让人不断有新鲜感,过目难忘!

2.增加节目纵向深度:对特定事件进行更加深入地报道和分析,对类似相关事件展开联系

流于表面现象的报道是民生新闻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初觉新鲜,然印象不深、转瞬即逝。所以,应在民生新闻这档与大众群体联系紧密的节目中,加强对事件背后事实的及时真实的深度报道,起到审慎看待社会现象的作用。如报道冬季不要从封冻的江面上穿行时,从一辆车的坠入江心,回顾到早前的一系列危险,分析原因,并做现场采访,较好地起到了警示教育的作用。

3.提高新闻的社会责任度:新闻工作者当以从业者的良好素质来提升大众观赏水平

民生新闻是以贴近百姓生活为特色的新闻节目,新闻工作者理当肩负起传播把关的任务,切实负起责任,以从业者的良好素质来提高大众的欣赏水平。例如《新闻夜航》中的夜航气象版块,制作者将气象的表面数字与人文知识、传统习俗、民俗文化相结合,使人们在观赏的同时也得到了知识的补给和视野的开拓,提高了受众的文化素质,也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篇2

【论文摘要】本文从参与式新闻出现的原因及特征入手,阐述了其在我国地面频道民生新闻节目中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做好参与式新闻所需要具备的要素,并指出目前参与式新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电视新闻比其他传统媒介新闻的优势在于新闻现场,新闻现场不仅提供了复杂的视听符号系统,还刺激着、调动着受众的注意力。但是对电视新闻而言,新闻现场也仍然处于“可遇难求”的境地,技术、设备、财力等等条件的限制,让很多新闻工作者仍处在追求“现场”的路上。电视新闻需要现场,但现场供给却成瓶颈,这一矛盾为另一种新闻制作方式提供了生长的土壤。这一方式被称之为“参与式制作”,它与传统电视新闻制作最大的区别,通俗地讲在于,传统的是专业人士走出去,后者是受众走进电视媒介。通过这样的参与制作出来的新闻被称之为参与式新闻(Participatory Journalism)。

参与式新闻(Participatory Journalism)是草根新闻(Grassroots Journalism)或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的一种表征。参与式新闻的特征在于普通公众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参与新闻的报道和,使得他们不仅是新闻受众,而且是新闻的生产者与传播者①。

从某种意义上讲,参与式新闻在电视新闻传播格局中出现并立足,是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贴近性”的需要,是大众参与电视制作和某种表达的需要。这种参与式新闻制作与传播正在悄悄地改变着电视传受之间的传播格局,在现如今我国地面频道的民生新闻节目中,这种“参与式制作”模式正渐渐形成规模。

眼下地面频道是五花八门,不少频道称那些手持DV,活跃在新闻现场的人为DV爱好者,DV通讯员,DV信息员等等,也有个别寻求不同称谓的,比如湖南经视称之为DV队员,深圳都市频道叫DV纪录员。还有的称DV拍客,但是最有特色的当属江西都市频道的《都市现场》,他们称其为“新闻社工”。但总的来说,称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这些拍摄的内容如何进行制作,如何更好地融于栏目。

从内容上讲,这些传播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突发类新闻,例如高速路上车子自燃,罐车泄漏,救援现场等等,参与式新闻之所以被认可,与这类新闻在一些突发性事件中崭露头角有很大关系。当灾难性事件发生时,市民人数众多,只要手中有一定的记录工具,随时都可以成为一个现场的“新闻记者”。成都公交车自燃事件,没有任何一家电视媒体拍到公交车燃烧时的画面,看到的现场视频大多来自于普通市民的手机拍摄,正是他们的真实记录并传播才让电视新闻的大众传播优势得以彰显。二是奇闻轶事类。比如说,湖南经视曾播过一个DV队员拍到的一个渔民在湘江捕捉到一条无尾鱼;江西都市频道的《都市现场》曾播过,一个膀爷当街试图调戏一女子,不想女子呼喊叫来丈夫和邻居,当场把他捉住;还有比如饱受争议的公交车上的******问题,江苏城市频道曾播过,一个女乘客在被******时,用手机拍到了瞬间画面,不仅让男子受到了惩处,也让更多的人去关注这个社会问题,同时更让电视新闻本身插上了传播的翅膀,增“色”不少!第三,参与式新闻中也有一些批评性新闻。比如,深圳都市《第一现场》在DV纪事中曾播过的,在深圳放生湖里面居然出现一群放生龟的偷盗者,别人献爱心放生的乌龟,他们却昧了良心来杀生,保安上去制止却无人听,等等。

从节目形态上讲,参与式新闻或串编,或单播,形态不一,还有类似专栏一样的栏目版块,比如,湖南经视的“DV状态”,口号是:“DV状态 随时纪录”,深圳都市的DV纪事专栏,还有甚者,比如江西都市频道,节目组认为新闻社工提供的素材是重要的新闻来源,是栏目的一大特色,所以干脆在适当时间,召集广大的新闻社工们开开会,从而更好地参与节目,为节目拍到更好的素材。从总体上讲,参与式新闻作品与另外一些DV作品等的区别在于,它不是一种完全的自娱自乐的产品,它与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介入社会生活,它的目的在于完成某种表达,传播新闻事实。

从事参与式新闻制作的人也是参差不齐,社会背景复杂,但是里面也有一些半专业人士,比如说消防队里的宣传干事,从事婚纱摄影的拍摄者,还有就是高校的学生,尤其是新闻系的学生。但是无论是否专业,它对节目来说,提供的都是素材,节目的后期编辑人员,拿到的这些素材以后,他们充当了“把关人”的角色。在语句表达上,都力求避免内容上的失实之处,比如在稿件中表达为,据DV爱好者某某说,或者干脆对拍摄者进行采访,用他们的声音来解说画面,甚至拍摄者还以一个被访问者的角色来发表观点,适当评论。这种参与式制作模式实际上颠覆了传统电视新闻制作模式,这种模式给任何人都提供了充当“公民记者”的机会,同时它还把电视的话语权向大众倾斜,改变了在传统的线型和单向新闻传播中,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部分地改变传播中的“客体”身份,而处于表达话语的“主体”身份。对于电视新闻节目本身而言,参与式制作扩大了节目的制作队伍,并且让参与式新闻成为电视新闻节目中重要的新闻形态,也渐渐成为节目的看点之一,并且这样的作品有着它独到的传播优势。

真实是参与式新闻的根基。摇摇晃晃的镜头,颤抖的画面还略带模糊,本来是电视制作的忌讳之处,但如今这种画面却成为一种特色,没有人会怀疑这段视频的真假问题,相反,却吊足胃口,让受众集中精力,挪动脚步上前盯着去看,好玩的会心一笑,突发的看个稀奇。这就是震撼受众的“真实”力量。

内容是参与式新闻笑傲传媒江湖的资本。电视制作队伍毕竟是有限的,很多时候,很多地域,媒体的触角无法延伸到新闻发生的那一刻。亲临现场,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有时候只能是电视专业人士的追求。而对于公民记者来说,他可能恰在现场,正是恰在现场的契机,就使在一些重大的新闻事件中,他们拥有的内容资本不可小觑,远在2004年12月,印度洋海啸的新闻报道中,电视媒体采用的滔天巨浪画面几乎都是游客用摄像机记录下来的现场视频,稍近的就说5·12汶川地震,我们首先看到的地震瞬间画面,是一个叫卫斯理的秘鲁游客拍下的,等等。内容,是参与式新闻吸引电视传媒采用的主要因素,也是受众关注的主要原因。

贴近使参与式新闻轻易迈过专业的隘口。电视新闻的声画一直以来,有着严格的播出要求,单从技术角度讲,参与式新闻的出现是一个电视新闻的奇迹,它突破了专业的隘口,走进大众的传播平台,正如前面所述,参与式新闻作品与另外一些DV作品等的区别在于,它不是一种完全的自娱自乐的产品,它与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介入社会生活,它的目的在于完成某种表达,传播新闻事实。参与式新闻介入社会生活,靠的就是它与生俱来的贴近性,这种贴近性表现多样,一是时间的新近性,比如成都公交车自燃事件,当突发事件降临,又有很多市民不幸丧生,我们不自觉地会问,当时究竟发生什么?这个问题对电视新闻来说,只有现场才能回答,于是,市民的手机视频派上了用场。二是心灵上无隔阂。新鲜的,奇怪的,特别的,好奇之心不分男女老幼,参与式新闻中不乏“新奇特”,甚至还部分满足受众窥私的心理。三是距离上的接近性等等。

平等与互动使参与式新闻占领新闻主阵地。电视新闻改革改掉三大陋习,一是高高在上的视角,二是官腔官调的表达,三是一本正经的形象,换上的是平等的视角,民生的表达和和蔼可亲的形象,传受之间平等与互动,成为诸多电视节目努力的方向,这也是参与式新闻得以生长的土壤,而且它一旦生长,就不愿依附,现在电视新闻更多的以电视新闻作品的形式走向市场,接受受众的选择,僵化的表达被淘汰,空洞的说教被摒弃,呆板的形式被耻笑,取代的是关注、关心、平等、互动和活泼。参与式新闻本身就是在新闻主阵地上运作,它满足的是受众参与的愿望,表达的需要和某种情感的维系。 转贴于

参与式新闻的传播优势,是与它参与式的制作模式不可剥离的,这种颠覆传统的电视新闻制作模式,带来的是传受格局的改变,这个意义非同一般。当然,参与式制作,也存在某些问题,参与的市民素质参差不齐,大多缺乏新闻学的训练,提供的资料也因此可能缺乏可信性,使得报道细节可能失真、报道面可能受到影响等等,甚至有学者尖锐地指出,参与式新闻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却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新闻事业在几百年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的规范和原则被破坏,参与式新闻在当下并没有成为优秀新闻的同位语, 相反却成了低劣新闻的代名词,缺少公信力是参与式新闻走向品牌建设之路的最大障碍②。但是正如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所指出的,一个模式代替另一个模式,总是经历艰难而漫长的过程。来自表达的需要,来自收视的力量,还有笑傲传媒江湖的内容资本,参与式制作会在电视新闻制作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在我国地面频道的民生新闻节目中,这种“参与式制作”模式渐成规模就证明这一点。

参考文献

①魏少华,《零门槛的隐忧:草根新闻与把关人理论》,《新闻界》,2009(3)

篇3

作为推动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先驱,民生新闻对国家政策的宣传和落实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民生新闻对于缓解社会矛盾,引领正确的舆论方向,降低社会压力,也具备重要作用。这些重要的影响,也推动着民生新闻自身的发展。

2.新时代背景下民生新闻创新的重要意义

民生新闻,顾名思义,关注老百姓生存的新闻。这种新闻形式的门槛更低,更代表了广大百姓的心声。但在民生新闻的传播中,同样面临着问题。前文指出,民生新闻立足百姓,更多体现的是平民思想、普世价值观,但前提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民生新闻的传递,要体现社会主义真善美,对于影响舆论导向的假恶丑,必须加以规避。而随着社会主义新闻的发展,民生新闻的边界与普通新闻越来越模糊,传播业受到了影响。新闻观点发生越来越多的改变,多元化,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传播媒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为民生新闻的传播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在创新中寻求民生新闻的发展,树立新闻传播品牌经营理念,创造出有特色的新闻内容,具有独到的见解等,是如今民生新闻电视传播的一个重要方向。同时,开发民生新闻的媒介经营理念,以新闻本质为依托,创造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民生新闻,对未来新闻报道也具有重要意义。

3.新时代背景下民生新闻的创新思维

3.1 民生新闻在理念上的创新

理念创新是电视节目创新,寻求自身发展的核心。新闻战线的工作人员,应当紧跟时展步伐,将新闻的表现形态与内容,与时展相结合,寻求新的思路。电视新闻媒体所承载的内容,诸如言论、广告、讯息等,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得谎报虚假新闻,更不能捏造新闻,传播谣言。电视新闻应当树立品牌形象,将大众传播与品牌效应相结合,从而树立起正确的阳光的新闻形象。电视节目的品牌主要在于其内容,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应当注重质量,确保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贴近民生的新闻讯息。

3.2 民生新闻在内容上的创新

新闻理念的创新,要靠新闻内容的创新作为依托。内容创新是节目得到好的收视效果的重要保障,内容创新的起点是做到选题创新。选题能否创新,在于能够与传统的新闻选题习惯相分离,能够有效规避科教文卫等传统内容。但选题要想创新,必须以四点内容为前提,分别是:一、新闻媒体作为党政喉舌,要贴近群众,体现民生,宣传的内容要以党的方针政策为先导,形象具体的传递国家政策,从深度上、广度上把握好选题,使新闻报道在起点上就能引导正确的舆论,建立起和谐的新闻环境。二、新闻报道应当倚仗权威,结合事实。民生新闻的使命在于通过对新闻事件的报道,传递新闻讯息同时传达新闻情感,从思想上感化受众,满足受众对未知新闻的渴求,同时引导他们正确的思想,将新闻的广度与权威性结合起来,最终达到正面宣传的目的。三、坚持正面报道,突出批评报道,将二者有机结合。四、以人为本,突出人和人的情感。最好的新?是用感人的故事,讲述新闻背后的事情。民生新闻更应该突出这个特点,用人文情怀关注社会方方面面,用情动人。值得一提的是,民生新闻虽然以报道社情、民情为主,但不应局限于此,还应当从纵向上,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突出人性和人文关怀,将媒体的力量与社会的力量相结合。

3.3 民生新闻在形式上的创新

第一、民生新闻创新的重点是对节目的题材进行多维度思考

提到新闻形式创新,不得不提的是新闻的深度加工,也就是深入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举个例子,就电视新闻而言,通常是通过一个新闻事件,以点向面开始辐射,进行多角度,多思维的进行新闻加工与思考,从而从深层次上挖掘新闻背后的线索。将点扩大到面,拓展新闻延伸范围,满足更多受众的知情权同时,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使用他们的参与权,表达他们的观点意见,从而形成一个立体的新闻表达方式,创新新闻表现形式。

以楚雄电视台的节目为例,在传统电视节目《民情直通车》中,融入了新媒体的特质,将电子屏、终端视频、线上互动等内容加入到电视节目制作中,将表现形式创新的同时,丰富了节目内容,满足了受众的需求,可视性更高,收视率也更高。

第二、民生新闻形式创新的前提是培养和造就具有亲和力的节目主持人

电视节目的发展,推动了电视媒介中人际传播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主持人风格的改变。主持人原来越注重个人形象,也越来越注意形成个人的风格,用个性化的特点来博得广大电视观众的眼球。就民生新闻而言,主持人除了传统节目形式中的说新闻、点评以外,支持人也越来越重视用幽默、调侃的口吻、诙谐、搞笑的语言将民生新闻寓于其中。在新闻表达中,传递着自己独到而犀利的观点,在打造新闻特点的同时,也为民生新闻的发展赢得了更多受众。

第三、民生新闻形式创新的基础是实现多元互动和社会认同

马斯洛需求理论指出,当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时,人们开始寻求精神上的满足,也就是寻求实现自我价值。所以,当今社会,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条件极大丰富,人们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需求,这就为媒体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多元化、立体化、声像一体等越来越成为电视节目的特点。

篇4

【关键词】民办;大学生;创业模式;创新;对策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空缺岗位及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民办大学生就业难题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焦点且函待解决。作为民办大学毕业生,不应该仅仅是求职者,而应努力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和开发者,能够在自主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也为他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

一、大学生创业的必要性

(一)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改革红利的,发展动能的减弱,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正在不断增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举措能激发劳动力资源所蕴藏着的无穷创造力,促使千千万万个市场细胞活跃起来,汇聚成发展的巨大动能。同时,也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还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面对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挑战与机遇并存,创业为大学生实现人生理想指明了方向。

(二)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需要

随着民办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大众化效应已初步显现,高等教育质量不断下滑,已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民办高等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教育部着重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提上日程,推动地方民办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想法似乎很难执行,对庞大数量的地方民办高校的发展方向和定位依然不明朗。但是,创业教育已经被列为民办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许会成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突破点。在民办高校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是开展创业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学生全面发展需要

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大学生通过创业实践所受到的创业教育,能培养学生具创业精神。创业精神是指在创业者的主观世界中,那些具有开创性的思想、观念、个性、意志、作风和品质等。具体来说,创业精神的五大要素,也即五种性格特征:激情、积极性、适应性、领导力、雄心壮志,都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当前民办高校大学生创业现状及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和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民办大学生创业已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尽管国家和民办学校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诸多支持和优惠政策,但是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仍令人堪忧。

(一)大学生创业实践者较少,创业能力不足

目前我国民办大学生创业自主创业的实际人数不多,占大学生总数的比例不大。创业的资金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都有待提高。在大学生创业能力中,经营管理能力是大学生相对较为薄弱的,如何能够以身作则,管理自己的同时管理他人,是很多创业者面临的困惑。

(二)创业项目同质化竞争大

目前大学生选择的创业项目,大多是风险相对较小且容易操作的传统行业,如饮食、甜品奶茶店、美容美甲、主题公寓等小而适合在学校内外经营的项目。对细分市场和目标消费者的分析定位不够精准,导致同质化现象严重,竞争激烈。

(三)缺乏坚持的创业品质和成功的创业经验

当前主要是90后大学生,一直生活在经济较为宽松的环境下,没有太多的实践经历,对商业运作不熟悉,缺乏把握商机的判断能力。对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的不熟悉了解,导致很多大学生创业者没有充分运用“大学生“身份,为自己的创业提供方便

三、我国大学生创业困难的原因

(一)主观条件

在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背景下,传统的教育体制在基础上限制了学生应该从小培养的自主创新意识的发展,在这一点上和西方各国有着很大的差距。同时,学生受家庭因素的影响也很大,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下,许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一家人完全把孩子当“宝”一样去培养,这样就容易导致孩子从小就对别人产生了依赖心理,缺乏自主性、独立性。在性格上也形成了一种安于现状的心态,没有创新精神,对挑战新的事物缺乏主动性和信心。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使我国大学生产生了一种安于现状的心态,不愿意去主动创新和变革。

(二)客观条件

从我国高校的角度分析,现在我国高校的层次过于杂乱,有211、985、普通高校、民办高校及大专院校等,不仅过于杂乱,而且教育水平差距过大,完全缺少一个孤立大学生个人创业的社会氛围,在对学生创业思维的培养上没有一个具体的方案可以实施,只是喊口号自然不行,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来。这些可以体现出当今我国还有许多高校对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思维的工作不够重视。学生受高校教育的影响,对创业的理解不深,没有一个具体的概率,完全不具备创业的思维和能力。其次,社会、政府在创业这方面的服务职能相对滞后。相关的各种手续审批繁琐,对大学生创业产生的各种限制太多。这也是在我国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学生刚步入社会没有相应的资金,人际关系也不够好,连抵押给银行贷款的固定资产也没有,只能依靠父母、亲戚的资金帮助,这极大地限制了大学生创业的具体实施。

四、民办高校大学生创业模式创新的策略

(一)要加强全民创业教育

统一社会对创业的看法,为民办大学生创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学生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依靠大学生群体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在全社会形成一种鼓励创业、向往创业、对创业失败者宽容的良好氛围,才能为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种创业热潮做好准备。我国国民对于大学生创业的冷淡和抵触是由于几千年传统保守思想在作怪。所以应利用公共媒体宣传创业知识,使得大家加深对创业的认识以消除对创业风险的盲目畏惧。宣传创业的成功案例,以激起社会的创业热情。创造条件,鼓励我国国民的创业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开展创业的热潮,逐步用事实改变人们的保守思想。

(二)完善和健全创业法规

我们应抓住我国正在进行法律社会建设的有利时机,充实我国的创业法规尤其是针对大学生创业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建立针对大学生创业的法律、法规,出台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措施,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创业。由于我国大学生数量众多,在大学生创业的起始阶段的投资如果都依靠政府或学校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也应该通过相关政策的制定,吸引社会闲散资金的投入和对大学生创业的其他援助。加快教育体制的改革,对我国高民办高校的学籍管理规定及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改革,扫除学生创业的障碍,为学生创业提供帮助。

(三)制订创业培养知识体系

对创业的培养对象、培养内容及培养形式进行规范化,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创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业教育活动。理论方面,根据创业流程,梳理创业必备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教育活动,尤其是引导学生自学、学生之间相互学的方式,使学生具备学习的能动性。

(四)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大学生创业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但真正经历过创业的教师少之又少,而一些成功创业者的经验又未必具有普适性,这就使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从而制约了对创业大学生的培养。解决师资瓶颈问题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注重对创业教育教师的选拔任用,最好让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基础的双师型教师担任创业课程的任课教师;第二,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到创业企业中进行参观、交流、培训和兼职,丰富实践经验;第三,加强教学者和创业者之间的沟通,共同探索适合大学生创业的教学体系的完善之路,形成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的良性循环;第四,可以聘请企业家到课堂中开设讲座和进行创业指导,以充实和完善创业教学队伍。

(五)创建和完善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

促进大学生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合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机构等各种社会资源,搭建综合的创业服务平台,将大学生创业的意义和价值真正体现出来。在大学生创业扶持和优惠政策的出台落实上体现系统性、及时性和针对性;完善大学生投、融资机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加强大学生创业园区的建设,促进创业成果孵化;建设大学生创业服务社区,以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帮助大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社会舆论导向,打造创业文化,给予大学生创业以更多的宽容、理解和支持。同时政府要抓好各项创业支持工作的统筹和协调,保障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的整体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孙建萍.大学生创业实践模式分析[J].对外经贸,2012

[2]罗剑宏,谭子君.云端互动:国内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模式[J].高校教育管理,2013

[3]李洪波,陆剑斌.创业动机对大学生创业模式选择的影响――基于江苏省高校学生的实证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2015

篇5

笔者对一所普通高校1000名在校大学生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发出问卷1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0份).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良好,但也有部分学生心理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对社会,特别是对周围人群不满,喜欢从阴暗面看问题在1000名大学生调查中,我们发现有797名同学偶尔有过或经常存在焦虑症状,存有敌对情绪,有不同程度的个人心理压力;有335名学生对学校伙食太差、校园缺乏精神文化生活感到不满意;在谈到北京某高校大学生自杀前高呼“死亡也是很快乐的事情”,竟然有289个同学赞同此观点,对死者心态表示可以理解;670人认为社会腐败严重,如、等,总看不惯他人自私、虚伪的一面.1.2人际交往少,与同学、亲友和家人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在1000名大学生中,有860人认为大学期间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很融洽,几乎没有什么大的矛盾,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但也有140名同学认为大学期间与同学关系比较糟糕,喜欢独来独往,不喜欢与同学交往;在谈到某个同学言语或情绪出现极为不正常的现象,如失眠、唉声叹气等征兆时,有701名同学认为自己能及时对他进行心理干预或向他人反映,但也有299名同学认为自己可能不会去关注,因为学习太忙,生活太紧张;有686人经常与父母、亲人通过电话、网络联系,也有314人很少与老师、父母联系;若本人有心理障碍,学校也有心理咨询中心,有266名同学认为不可能去,认为那是很丢人的事情,被同学知道了会笑话自己.1.3不成熟,情绪易波动,消极悲观在1000名同学中,我们发现533名同学已经有异性朋友并开始恋爱,大部分恋爱学生恋爱动机呈现多元化趋势.选择“满足心理生理需要”“打发无聊时光”“舒解紧张的学习压力”“随大流,不落伍”这四项的达766人,只有234人认为恋爱是为了选择终身伴侣;有148名同学认为自己情绪波动较大,在自尊受到真实或想象的威胁时,定会对他人大吼大叫;有532名同学认为自己从中学到大学阶段,偶尔有过或经常有过自杀的念头;有625名同学认为目前让自己最焦虑不安的事情是未来的前途问题,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渺茫,担心普通高校毕业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有152名同学总认为命运对自己不公平,经常感到自己活得很累,有时甚至是度日如年、生不如死.

2成因

目前,在广大的大学生中,尤其是刚踏入大学的新生中,广泛存在着或重或轻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威胁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大计,已经得到国家和教育部门的广泛重视,针对此类问题展开的研究也已经有了广泛的开展.民办高校解决了公办院校资源不足的问题,但是,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就读于民办高校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尤其突出.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投身于问题缓解的研究队伍中.若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首先,我们应先找到问题的原因,为了探索广大大学生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笔者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和数据统计,经过仔细分析,笔者将原因归结于以下几种:

2.1环境的不适应这个问题是所有的高校所面对的共同问题,不论是公办院校还是民办高校,广泛存在于刚入学的新生队伍中.大学入学新生,在过去的十几年里,经历了九年义务教育和三年高中教育,在此期间,他们接受了繁重的学业任务,从早到晚不间断学习,尤其是还要经过高三一年的魔鬼般训练,而大学的学习相对轻松的多,没有繁重的学业任务,拥有更多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发挥空间,是一个自我提升的平台,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转变,非常多的大学新生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大脑闲下来了,反而不知道怎么办,精神上空虚了,无聊了,拥有太多遐想的空间,有些学生向着积极向上的方向思考,而有些学生则走向了反面;其次,学习的方式突然从强迫性学习转变成自我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如何安排自己的空余时间,这些都让他们束手无策.在过多的无聊时间充盈下,慢慢地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此外,生活环境也有了很大的改变,离家很远,需要自己长时间在没有父母的帮助下生活,没有家人在旁边,从而失去了安全感.社会关系也发生了改变,面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去梳理,没有交心的朋友去排解心中的烦闷,久而久之,也会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

2.2目前大学生普遍表现出不成熟现象,自我定位有很大的偏差现在的大学生在未成年时的生活状况相比较于过去,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每个家庭的孩子数量都很少,而且经历了艰苦生活的父母,很多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受苦,因此在孩子的生活上都尽可能地给予照顾,从而使他们建立了对父母的极大依赖性,表现出很大的不成熟性,承受困难的能力很差,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欠缺,不能应对自己生活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很多孩子在家里存在娇生惯养的问题,使得这些孩子有种高高在上的自满,自我定位很高,一旦踏入大学校门,没有人去宠溺,从而造成人际关系处理不当,久而久之,会诱发种种心理问题.

2.3心理落差大对于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来说,他们面对的问题更多.民办高校虽然在解决公办高校资源不足的问题上展现了很大的能力,但是这些高校面临着社会认可度的问题,相比较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的社会认可度相对较低.进入民办高校的大学生也同样经历了九年的义务教育和三年的高中教育,接受了相同的学业任务,但是相比较于自己的同学,没有进入社会认可度高的公办院校,他们心中存在着很大的心理落差.不仅在以前的同学关系中,在家族生活中,都存在着一定的自卑,没有被别人认可的心理压力会一直伴随着他们,因此,相比较于公办高校的大学生,他们承受着更多的压力.

2.4未来生活压力大目前,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物资文化以及生活水平相对于过去也出现了质的提升,但是对于要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面临的生活压力相对较大.由于高校扩招,每年的应届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就业问题也逐渐凸显,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在此类问题中,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压力更大,因为社会认可度的问题,他们相对于公办高校的学生来说,更难找到满意的工作.而且现在的生活压力大,工作以后将要面临的买房问题也极大的困扰着大学校园里的学子们,生活上的压力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忧郁.

2.5师资力量跟不上民办高校受到的国家支持力度不高,因此就会出现资金问题,需要靠学校管理者自身经济实力的支持,在学校硬件设施上,管理者可以通过投入资金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是在师资软件上,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进入民办高校就读的学生,往往希望通过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或是参加合适的实践活动来增加自己的阅历,以此期望在未来的工作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但是民办高校师资力量不足问题,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从而会增加学生的失落和无奈感.

3解决措施

目前高校中已经通过开设心理课等手段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但这些方法多集中在心理辅导上.很多高校通过引入心理辅导老师,来听取学生的诉说,帮助他们解决相关问题;有的高校还引入心理辅导课,通过课堂教育来指导学生排解心理的疑问和焦虑.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确实缓解了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但是没有普遍性,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如果遇到缺乏交流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则不会与心理咨询师进行交流,心理咨询得不到准确信息,就无法对问题进行缓解;如果学生厌恶心理咨询课,或是对心理辅导教育的方法无法掌握,也无法解决其心理问题.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一种非常好的排解方法,那就是体育运动,相比较于心理辅导,它更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天津大学的范洪成就针对运动干预在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做了相应的研究,得到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借助本校的资源优势,对本校及其他民办高校的大学生也做了相应的调查和数据统计,使用SCL-90症状自测量表来对对进行体育运动和未参加体育运动的个体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体育运动确实在治疗和缓解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笔者将体育运动的优越性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3.1舒展心情体育运动可以很好的舒展人们的心情,在朝阳初露的早晨,聆听着鸟音,闻着花香,慢跑中享受大自然的馈赠,伴随着汗液的分泌,人们的心情能得到自然的舒展,能够忘却心中的烦闷.

3.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很多体育运动强调的是团队合作,因此,在运动的过程中,比较容易结交到要好的朋友,广泛认识校园里的同学,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了坚实的人际关心,就有互相排解心中焦虑的空间,将一个人面对的问题分担多人身上,有利于增加自身的认同感.

篇6

所谓新生代农民工是指1980年以后出生的具有农村户籍的外出打工的流动人口。他们与老一代(1980年前出生)农民工不同,一般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受农村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较少,向往现代城市文明生活方式,倾向于在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生活和工作。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劳动技能提高较快,企业容易接纳,职业层次比老一代农民工有明显提高。从农民工留城抑或回乡的意愿来说,一部分人初中或高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一部分人从小就跟随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城市生活学习,因此,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基本不具备返乡务农的劳动技能,无法与父辈们一样,乐于接受返乡的现实;他们有着比父辈更为强烈的城市融入渴求,希望获得城市居民的身份地位,享受市民权利。从城市归属感来说,他们成年后即离开农村,没有乡村生活的深深眷恋,但在城市,由于户籍制度改革的迟缓,缺少一种可以长期生活下去的可靠保障,使他们徘徊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既融不了城,又返不了乡,成为城市的边缘人。我们调查也证明了这种人口特征。瑏瑥(见表1)另外,从在宁波居住时间看,1年及以下占17.75%,2-3年占36.12%,4-5年占24.73%,6-7年占13.20%,8-10年以上占4.86%。10年以上的占3.34%。从掌握农活的技能看,熟练的占8.04%,一般的占18.51%,基本不会的占69.20%,一点都不会的占4.25%。从身份认同看,认为城里人的占18.97%,认为乡村人的占34.60%,认为既不是城里人也不是乡村人的占27.92%,认为既是城里人又是乡村人的占18.51%,所以,从城市身份认同看,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已在城里生活工作,但从身份特征上还认为自己是一个农村人。

二、农民工城市语言生态环境

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是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文化差异的最直接表现方式,语言已成为使用者的身份标签。瑏瑦新生代农民工的语言一端连着原农村居住地,一端又与迁入地城市密切关联,语言生态环境如何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城市融入。大多数农民工离开熟悉的乡村社会,进入陌生的城市,人际交往变得更为复杂,以往生活经历中积累起来的语言资源和语言使用习惯难以满足沟通的需要,迫使他们改变原属地的语言惯习,学习使用流入地的主流语言或方言。根据我们对以流入地居留时间长短为分类标准的考察中,发现农民工的语言同化大致会经历一个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自觉运用这样一个过程。农民工在适应城市语言生态环境的起始阶段,流入地的主流语言和方言使用是被动的和消极的,因为不如此就无法在城市立足和生存;在中期阶段,在环境的压力下,农民工原有的语言习惯慢慢放弃,新的语言习惯逐步掌握,并以流入地语言使用为主,兼带原有方言;在最后阶段,农民工熟练地掌握了当地的主流语言和方言并在平常交际中自觉使用,其原属地的语言意识和习惯已经基本淡化。从社会语言学意义上讲,语言具有身份特征。人们一般通过语言交流获得职业、生活、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但在日常语境中,人们通常会十分在意语言使用者的身份,从而使交际话题、言语基调(包括语气、情态、称呼)受到影响。

不同语言的使用会泄露使用者的身份信息,使用外来方言意味着是外地人身份。因此,外来流动人口的地方方言主要在有地缘关系的人群内部使用,如对外交际使用,容易使本地居民产生歧义和误解。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外来方言的地方属性和身份表征,是社会排斥歧视现象产生的根源之一。使用普通话可以较好地掩盖乡音,避免母语方言中隐性信息泄露;同时,普通话容易使交流双方地位趋于平等,其身份被对方认同。瑏瑨语言的地域性特征对作为外来者的农民工语言生态环境是不利的,除非你能熟练地说普通话或当地方言。我们的调查表明,大多数农民工认为,在工作场所,能讲标准普通话当然最好(占8.50%),不会讲,也尽可能地使用掺有浓重地方方言的普通话或宁波方言(二者占80.88%),使用母语方言加手势的最差(占10.62%)。在消费场所,农民工一般很少使用单纯的母语方言进行交流和询问,尽可能使用标准或不标准的普通话(约占90%)。在有可能与当地居民结交朋友时,使用普通话和宁波方言的相对较高(约占85%)。在家庭内部成年成员交流时,绝大多数人使用母语方言,而使用普通话和宁波方言的较少;但父母与子女间交流时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使用普通话(包括不大标准的普通话)的达64.95%,使用母语方言或宁波方言的仅为28.07%和6.98%。虽然农民工在与本地居民交流时尽可能使用普通话或宁波方言,但实际上能真正听懂宁波话的人不到40%,“听不懂”和“小部分听懂”宁波话的占大多数。由此表明农民工的语言同化之路还很长。宁波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语言环境现状和语言使用场景变化表明:第一,农民工语言使用呈现典型的以普通话为第一语言的多语码共存现象。他们根据不同的语言场景和交际对象进行语码转换,在以沟通为目的的外部语言交往中,普通话在语言地位发挥了强势作用,宁波方言的使用比重明显也高于母语方言。这主要是一方面为了便于交流和沟通,获得外部资源,另一方面是尽可能地掩饰自己原来的出生地,这是由普通话和当地方言的强势语言生态环境造成的。使用当地强势语言,便于寻找工作和获得职业,更主要地是为了维系工作沟通,长期语言障碍就可能被企业解雇,最终难以在城市生活下去。所以,外来人口的语言同化是一个必然发生的过程,只能适应,不能违背。第二,在家庭内部,新生代农民工面对隔代亲人使用语言也存在显著区别。随同父母来城市的子女一般在当地学校上学,学校都使用普通话进行教育,为了培养子女的城市语言能力,父母在与子女交流时,普通话便上升为主要语言,较少使用宁波方言和母语方言。这一情况表明,比老一辈更高文化水平的新生代农民工,为了使整个家庭更快地融入城市,并在当地定居下来,必须改变原有语言结构和语言使用习惯,这对下一代显得更为重要。也就是说,社会生活环境决定了人们的语言使用方式。第三,在城市语言态度方面,新生代农民工(N=659)对普通话表示喜欢的占76.18%,无所谓的占20.03%,不喜欢的占3.79%。对宁波方言,喜欢的占12.44%,无所谓的占57.21%,不喜欢的占30.35%。这表明原属地语言的改变虽然对外来流动人口来说是一个痛苦的转变过程,但这个转变与自己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可能获得比不转变要多得多的收益,因此,这种转变具有功利性特征。这种功利性主要表现在:一是普通话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语言,具有交流的便利性、易理解性,能更深刻地掌握对方语言所表达的含义,使交流变得更为默契。二是使用当地方言,能显示人群关系的亲密性,获得好感和同情,便于扩展社会关系网络。三是当外来人口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难题时,通过语言联络,能获得当地人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使面临的困难得到及时地和较好地解决。第四,在城市语言功能评价方面,新生代农民工(N=286)认为普通话和宁波方言有用处的占90%以上;认为母语方言有用处的约占70%,没有用处的约占30%。首先,农民工对普通话的选择行为与其对普通话功能的高度评价及情感态度的喜欢程度是相匹配的。其次,农民工在宁波方言和母语方言的情感态度及语言功能评价方面出现错位现象,一方面农民工情感上并不认同宁波方言,但却对宁波方言的功能给予较高评价,这与其主动学习宁波方言,并在外部沟通中逐步提高宁波方言使用比例保持一致性;另一方面农民工虽然情感上倾向认同母语方言,但同时又清醒地认识到母语方言在流入地处于弱势地位,使用的范围较小,不利于广泛的社会交际活动。再次,农民工的语言情感态度和现实功能之间的博弈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他们的尴尬处境和欲罢不能的城市融入困境。

三、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语言同化进程

一般来说,在语言交往圈中使用主流语言的人群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方面具有强势地位,使用非主流语言的外来者处于弱势地位。因而,新生代农民工要获得市民待遇,实现向上社会流动,必须改变原有的语言形式和结构,熟练地使用当地社会的主流语言,但农民工城市语言同化过程不是整齐有序、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曲折、复杂、反复的磨练过程。

1.农民工城市语言同化形式根据上述分析,当前城市语言生态环境下,农民工的语言使用形式概括地说有以下四种:①在内群体和家庭中使用方言,与外群体交往中尝试使用普通话或当地方言;②交替使用普通话、老家方言和当地方言;③逐渐放弃老家方言,采用普通话或当地方言;④完全使用普通话进行社会交往。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划分,实际的情况还要复杂许多。第一,语言转换与人的交往圈有关。大多数农民工初至宁波社会交往圈较小,主要与亲戚、朋友、老乡交往。根据我们对宁波外来农民工经常接触人群的调查表明,农民工的社会交往主要局限于血缘、地缘和业缘,对外交往的比较少。所以,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既起因于地缘、血缘,也与经常使用同一种语言密切关联,人的关系越亲近,语言的近似度越高。第二,农民工的语言使用形式转换是交替进行的。根据调查,目前能熟练和比较熟练地讲宁波方言的人占比达30.02%,偶尔讲几句的占36.46%,比刚来宁波时根本不熟悉、不会讲到逐步会讲一点有了明显提高,并且当前使用宁波方言人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说明农民工在流入地城市环境中,语言使用形式发生了明显转移。但这一转换过程是反复的、曲折的、交替的,不是直线进行的。夏历(2007)和刘玉屏(2007)的社会调查也证明了这一事实。第三,不同类型的农民工语言转换的形式是复杂多样的。由于受教育年限的不同,文化水平较高的农民工语言转换较快,可能实现一次性转换,反之则转换较慢,需要多次的转换。我们的调查表明,宁波新生代农民工中高中以上文化的能讲宁波话的比例比初中及以下文化的比例高30个百分点,大专及以上文化的人又高出40个百分点。从对家乡的依恋感讲,乡情感强烈的人,转换速度相对慢一点;乡情相对淡薄的人转换速度快一点,说明恋乡情结也对语言同化有着直接的影响。第四,农民工语言转换还表现为“显性同化”和“隐性同化”两种形式。“显性同化”形式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强迫自己使用普通话和当地方言,虽然能说得比较流利,但在语言使用的心理情感上并没有完全认同;“隐性同化”形式是指不但嘴上说,在语言态度和心理情感认同方面都给予了接纳,并能自觉地使用,这是语言同化的高级阶段。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使用者在内心深处对流入地语言的心理、情感、态度方面的感受度不同。

2.农民工语言同化进程第一,农民工语言同化是一个积极的适应过程。在文化观念和心理情感上认同流入地城市,是外来移民言语使用结构发生变化的首要条件。黄亚平、刘晓宁(2008)的研究表明,语言的相似度越高,文化的认同度也就愈高,使用共同的语言可以将不同文化背景的族群联接在一起,城市新移民即使在异地他乡也能得到一种归属感和心理慰藉。瑏瑩农民工的语言同化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人对环境选择的结果。人们的职业获得、市民待遇、文化教育、政治地位等方面的权利平等,以及市民群体对城市外来流入者刻板印象消除和关系和谐,需要农民工主动积极地去争取。要实现这一目标,农民工必须使用当地市民群众听得懂、理解得了的语言形式,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增强言辞表达能力和意境理解能力,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包括较好的职业机会、工资收入、社会地位、关系网络等。第二,农民工语言同化与流入地文化适应过程密切相联。Berry,Phinney,&Sam(2006)认为,移民个体与主流社会的个体或集体的交互过程,也是各种文化的互动和适应过程。瑐瑠移民在流入地的社会生活中,一般会对源文化和主流文化进行态度调整和模式适应的选择。著名社会学家Berry(1993)将移民文化适应的模式区分为四种,即整合型、同化型、分离型和边缘型。瑐瑡语言同化作为文化融入的一部分,农民工一般经历从会听到会说并能完全领会当地语境的渐次演进过程,其模式也大致可以分为:被动接受型(语言环境压力下的被动使用)、主动倾向型(积极适应和使用当地强势语言)、内外分离型(家庭、朋友与外群体使用两种语言以上进行交流)、孤独抗拒型(仍然使用来源地方言)四种,并依据农民工的文化程度、社交网络变迁和文化适应状况,交互替代、逐渐转化。第三,农民工城市语言同化是一个由浅入深、逐步演化的过程。一是农民工由原属地单一方言语码使用逐渐转为多语码共同使用(母语方言、普通话、迁入地方言)。二是农民工语言使用具有“二重性”,社交场合主要使用普通话或当地方言,家庭内部和同乡之间的交流则以母语方言为主,依据场合不同会自觉做出语码选择或转换,呈现内外分异与趋高避低的特点。三是母语方言逐渐弱化,甚至异化,普通话和流入地方言逐渐固化,“双重方言”人数明显增加。四是言语交际策略做出了一定调整,并向流入地言语习惯靠拢,呈现出与流入地城市语言同化的趋势,甚至原有语言被彻底遗忘,新的语言成为唯一使用语言。第四,农民工语言同化是一个漫长的再社会化过程。随着农民工居住年限的增加,新的语言库不断扩充、语码选择模式渐次变更,言语交际策略适时调整。瑐瑢一般来说,移民的语库扩充主要表现在言语使用者自觉趋同使用普通话和流入地方言,并以此作为人流的首要工具。我们对宁波新生代农民工语言同化的专项调查(N=286)发现,随着城市语言生态环境变化,农民工的语库不断扩充,语言种类日益丰富。来宁波前,农民工语库中一般只有母语方言和普通话两种语言资源(一种的占52.45.%,两种的占44.76%,三种的占2.79%)。来宁波后,语库中不仅有母语方言、普通话,而且增加了宁波方言、其他地区方言,甚至英语。说明语言同化过程增加了农民工的语言资源和运用能力。新生代农民工语言使用趋同与当地方言或普通话时,不仅与当地人实现了信息互换,而且有利于在语言感知上追寻“我是谁”,从而加快了他们的城市社会融入进程。

3.农民工语言同化的方法和路径语言同化的现实情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言资源具有充分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可以促进身份认同和社会融合。农民工不但需要在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文化方式、交往方式等方面与城市社会相适应,还需要改变原有的语言特征、交际方式和交流习惯,完成农民工语言的再社会化。语言同化的方法和路径是:第一,积极营造和谐的语言生态环境和加强农民工语言能力培训。一是对农民工的浓重方言口音应包容和接纳,流入地居民不能因他们说外地话对其嘲笑歧视。二是流入地政府在免费对农民工进行劳动技能培训时也提供必要的普通话讲说能力培训。如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在开展普通话培训时,开设写作培训课,提高农民工的文字表达能力,开展读书演讲、朗诵比赛等活动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第二,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深刻地领会语言意境。在生养的家乡,农民工能准确、灵敏、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但在城市,处在陌生环境,在与当地人交流时往往会显得很紧张,甚至缺乏自信;这种状况主要是因不能流利自如地运用普通话和当地方言造成的。解决这一问题,农民工一方面需要通过语言教育获得语言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地在现实语言环境进行锻炼,并在实践中领会当地方言的真实语义。第三,在表达方式上,农民工应从主观上排斥当地语言,到心理情感上认同当地语言,从讨厌使用当地语言,到积极主动地使用当地语言,从而在语言生活上自觉融入城市社会。

四、简单结语

篇7

一、强化政治责任是民生新闻肩负的天职

强化政治责任,就是要求民生新闻必须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坚持以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围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中心,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决不忽视民生新闻在电视宣传中的引导舆论重要作用。首先,民生新闻要把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和群众利益统一起来。民生新闻以“民生”为新闻特质,用平民视角关注百姓现实的生活需求,在内容上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百姓生活产生影响。寻找党委、政府工作中那些与百姓生活直接产生影响的部分,党委、政府的工作就可以通过民生新闻用民生视角去解读。此外,民生新闻提高了传媒人期待已久的公众参与度,不仅以快捷的速度把民生的内容传递给普通民众,还能把百姓建设性的呼声传递给党委、政府,转化成督促政府有关部门解决百姓所求所盼的行动。实践证明,承德广播电视台民生新闻在本市发挥的最大效用是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了起来,把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统一了起来。其次,民生新闻要在把握全局、关注公共利益上做好文章。公共事件关系着群众利益。因此,重大突发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公共经济事件等越来越多地成为民生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在这些公共事件中,我台民生新闻在遵守党委、政府宣传纪律的前提下,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力求报道快速、准确、权威和鲜活,做出了大量有影响力的报道。由于节目长期对“三贴近”的坚持,这些报道在传递党委、政府的声音时,愈发能够取得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正是基于对相关指示精神和政策的把握,这些报道受到了广泛关注。通过民生新闻这个窗口,也起到了化解矛盾、加强党和政府与群众的沟通、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作用,做到了“帮忙不添乱”。再次,民生新闻要在关注群众身边小事上体现出政治责任。在关注这些小事上我台明确了一个基本原则,不对小事进行放大炒作,切忌由个体小事引发成,尽量做到百姓和政府部门双满意。目前,承德本地的不少部门和单位都指定专人每天监看、录制民生新闻的节目,查遗补漏,解决问题,改进自己的工作,更多地与群众沟通,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二、担当社会责任是民生新闻应有的定位

担当社会责任,就是地方电视台以提升收视率、赢得竞争优势为初衷的民生新闻,不能为了片面追求收视率而忽视宣传导向,放弃社会责任,不能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牺牲社会效益。实践证明,真正反映人民根本利益诉求,及时报道人民群众关注的话题和他们的生存状态,是民生新闻的节目定位,贯穿这个定位的一条主线就是媒体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一要用责任意识搞策划。能在媒体传播的民生新闻不是日常零散新闻的简单堆砌,而是一个媒体从事民生节目人员策划的集中展现,既能反映出集体智慧的高低,也能检验出责任意识的强弱。有强烈责任意识的策划,才有负责任的民生新闻播出。比如我台《每日关注》、《民声直达》两个民生节目,正是通过强化责任意识的策划而获得了有别于其他民生节目的品牌内涵。如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一切策划的出发点都以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角度切入,这些民生新闻报道后均为化解危机、安抚民众、解决矛盾发挥了作用。这种责任担当现在已经形成了全台采、编、播人员的普遍共识。二要用责任意识来取舍。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发生在百姓身边的新闻越来越多,作为电视主流媒体哪些可以报道,哪些不应该报道,都有甄别后的取舍过程。如对社会矛盾的爆发,那些跳楼自杀、报复相残等,通过媒体的报道容易引来效仿者。虽然这样的新闻会引起关注和轰动效应,但其社会影响是消极的。鉴于此,我台对这类民生新闻一律不报。相反,针对不同时期公德意识下滑,价值取向偏离等社会问题,我台以专栏的形式持续进行集中舆论引导,几年来开办的栏目有《公德大考验》、《走进文明》、《城市拍客》、《城市陋习暴光台》、《城市文明大家谈》等,这些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民生新闻报道,有效塑造了电视民生节目的品格和形象。本土社会对我台民生节目形成了这样一种认同:在关键的时候总有电视民生节目的身影,电视民生节目真正成为了城市精神中积极向上、责任担当的一部分。三要用责任意识去追踪。民生新闻立足民生,应注重问题最终解决和为广大群众排忧解难。有些人认为,对社会不良现象进行曝光就是民生新闻,这种认识有失偏颇。民生新闻的实践让我们知道,它不仅反映社会问题,还应报道如何解决问题,要起到鼓劲的作用。我台在接到有些问题反映后,编辑、记者及时与相关职能部门取得联系,连续追踪,直到问题最终解决,问题解决后及时在节目中做回复,力图做到件件有结果,期期有回音,尽量尽到我们的责任。这样大大提高了媒体的信任度,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较好地体现了新闻媒体的监督和服务职能。

三、负起文化责任是民生新闻创新的资本

负起文化责任,就是要求民生新闻坚持以人为本,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从文化角度对民生新闻加以审视和解读,克服庸俗化、低俗化、琐闻化等弊病,努力融入先进文化内涵和元素,向观众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进而实现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创新,保持民生新闻的生机和活力,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量和空间。一是融入文化内涵,提高民生新闻的节目品质。纵观电视新闻的发展历程,民生新闻主要源自于社会新闻在新时期“三贴近”语境下的一种演绎,这种历史背景注定了民生新闻是零散、琐碎的。将横向时间毫不相关的新闻粘合在一起,并保持新闻在纵向时间内承前启后的连续性,其中文化内涵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为,融入文化内涵才能促使民生新闻由个体孤立的事件变成公众关注和参与的话题。在民生新闻中,多设置公众话题,将政府和百姓连接起来并引导观众来参与,能形成这样的态势,是民生新闻中文化水平的主要体现。尤其是将那些公众关心、政府关注且有条件或有可能解决的事情纳入公众话题。在这样的话题设置中,百姓不再是旁观者,而是从参与的角度与新闻事件一起构成新闻互动,形成舆论声势,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最终促使问题的解决。这样,百姓由关心自己事、身边事,到关注大家事、周围事,为大多数人的利益着想,这是一个观众最基本的意识体现。通过公众问题的一个个解决,融洽媒体、政府、受众的关系,培养观众公共意识,促进社会问题解决,提高传媒影响力、公信力。这种民生新闻的改变和报道让民众意见最终上升为政府意志,最大程度地实现民意的公共价值,从而使民生新闻突破就事说事的层面,并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社会意义。实践中我们有很多这样的报道案例。例如,2011年有市民给我台民生节目反映桃李街银领花园小区与翠桥向阳小区之间有一堵大约2.5米高的隔墙,很多学生为了减少绕行,经常在那里翻墙上下学,存在的安全隐患非常大。根据这条新闻线索,我台从学生为什么翻墙,有多少学生翻墙,翻墙能为学生节省多少时间等进行连续报道。随后在观众中展开话题讨论,到今年年初形成了拆墙疏堵的舆论氛围,不仅引起了市领导的重视,并影响规划部门改变了规划,使相关单位做出了让步。近日,那堵隔墙已拆除,消除了安全隐患,为行人开出了一条方便的通道。二是植入文化元素,增加民生新闻的看点。民生新闻的特质赋予了多样的表现形式,它可以在各环节中植入不同的文化元素,使用独特的表达方式,创新报道手法,成为媒体间“合而不同,各美其美”的重要手段。归纳有:1、标题表现的文化元素。民生新闻播出的新闻事件都应该有一个洽当的名字,吸引观众注意力,给人以亲切感,给民生新闻增添文化成分。2、讲述表达的文化元素。民生新闻主要讲述发生在百姓身边的家长里短,内容上的贴近深得民心,文化元素的运用是抓住眼球的有效手段。3、编排体现的文化元素。在节目的编排方面,我们也尝试了很多文化元素的注入,比如节目中制作的很多精美片花,为一些特定的新闻配上特效音乐和图片,让观众在获得信息的同时获得审美享受。4、主持人展现的个性文化元素。在新闻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民生新闻都纷纷把“赌注”押在主持人身上,希望借助主持人的“人际性”传播为节目开辟新天地。我台民生节目不管是《每日关注》还是《民声直达》,到现在都形成了自己的节目品质和文化符号。三是开展“走、转、改”活动,增添民生新闻文化活力。民生新闻植根于基层,“走基层”为报道民生新闻创造了条件;“转作风”激发了媒体人报道民生新闻的动力和激情;“改文风”促进了民生新闻报道形式的创新,催化了文化元素的呈现。在“走、转、改”活动中,我台报道的一些有文化含量的民生新闻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佳作。

篇8

随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中国企业的发展环境也必然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当前,困扰中国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两难”,即融资难和盈利难,“两难”的外因又是“两高”,即成本高和税费高,内因是“两低”,即产品附加值低和技术含量低。在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中,民营中小企业长期依赖的传统低工资成本、低环境成本、低资源成本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得不转型升级。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步入转轨时期,各项制度、体制均不完善,受利益驱动,中国市场出现了信用交易中大量的失信失范行为,如商品生产与流通过程中出现的假冒为劣、坑蒙拐骗等现象,不少人甚至铤而走险,践踏法律,扰乱了经济秩序,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危害,也使中国企业国际竞争的声誉受到严重影响,在市场竞争中处处被动,处处受限,失信失范行为使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雪上加霜,转型发展迫在眉睫。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信用经济,中国企业基于世界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必须重视信用建设。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信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是一种在未来社会竞争中比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更为重要和宝贵竞争资源,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逐步深化的市场经济改革中,中国企业,尤其是发展环境更为艰难的民营企业,必须重新审视快速变化的发展环境,改变观念,跟上时展的步伐,积极学习先进的经营和管理理念,在诚信社会中重视并践行信用管理,通过建立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增强管理创新能力,提升市场开拓能力,控制经营风险,重构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转型升级向产业价值链高端延伸,向中高端品牌创造发展,才能在这一轮竞争中胜出。

2当前我国企业信用管理面临的困境

2.1信用管理的社会基础薄弱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信用经济,由于我国建设市场经济的时间较短,导致社会信用意识薄弱。原因可以归结为:一是社会信任结构不利于开展信用管理。我国社会是一个低信任度社会,信任关系往往局限于亲戚、朋友、同学等熟人圈,与此相对应的是家族企业和家族式管理。这样的社会信任结构使信用管理缺乏社会基础,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用管理制度;二是信用社会机制缺失,对失信行为缺乏制约。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没有建立起与当前的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化失信惩戒机制,企业违法失信成本较低,惩戒力度小,效率低,导致诚信意识较差,致使企业赊销的成本高、坏账多,因而企业缺乏信用管理的积极性;三是企业获取信用信息难,信用信息质量难以保障,信用信息成本较高。在我国,相关企业信用信息往往分散在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等,而且处于各自封闭的状态。企业的信息征集渠道受到限制,征集到的信用信息质量有限。缺乏信用信息导致企业向客户授信时,只能凭主观判断和个人好恶,无法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

2.2企业实施信用管理的意识弱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企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信用的认识比较粗浅,企业实施信用管理的意识比较薄弱,多年以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受到“三角债”“担保链”等问题的困扰,对赊销或赊购心有余悸,不愿贸然实施信用管理。我国尚处于市场经济的初期阶段,很多行业习惯于“现金、现场、现货”为特征的“三现交易”,已成为一种行业惯例,企业不易接受赊销或赊购,信用管理的社会基础差,社会信用意识薄弱。

2.3企业实施信用管理的能力低

由于缺失社会信用实施的环境,绝大多数企业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信用管理体系和制度和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企业信用管理因得不到足够重视,缺失专业人员支撑,在客户信用评价方面,企业对客户的信用风险缺少评估和预测,交易中往往是凭主观判断作决策,缺少科学的决策依据。在赊销政策方面,企业多采取相对保守的销售策略,过分强调以资金安全而错失市场扩张的机会;财务管理中由于缺少专业、科学的方法管理应收账款,最终造成大量的呆账坏账。在职能分工方面,企监往往是重权力集中而不重职能分工,一旦出现风险问题又相互推卸责任。在管理战略方面,企业战略不够清晰、完善,缺乏长远规划,没有运用好信用管理为企业的整体战略服务。

3信用管理对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三十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以资金、物质资源及劳动力大规模投入为基础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很多产业已经处于“微笑曲线”的底部,并且土地、劳动力、资金、能源成本逐年上扬,不断压缩企业利润空间。这样的状况不但在我国经济先行发展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盛行,在中西部地区也快速出现。企业只有重新审视发展环境,改变观念,转型升级向产业价值链高端延伸,向中高端品牌创造发展。从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企业可以通过实施信用管理,在产业链上逐步实现以供应网络,销售网络及信用品牌为支撑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才有条件集中优势资源向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延伸,向中高端品牌创造发展,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一般而言,信用管理对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可以挖掘以下重要的作用。

3.1信用管理可以对企业客户优化起到甄别的作用

客户资源历来都是企业最重要的经营资源,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优质客户的价值越来越得到凸显。赊销或赊购是企业与客户信任关系的一种体现,有利于提高客户满意度,进而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通过以赊销或赊购为主要内容的信用管理,有利于企业在交易过程中发现诚信客户、淘汰失信客户,通过信用甄别获得优质客户,并与重要客户建立基于战略合作的伙伴关系。企业通过建立完善以信任为基础的供应网络与销售网络,实现选择客户、优化客户的目的,支撑企业转型升级发展。

3.2信用管理对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赊销是信用管理的一种重要工具,它不仅是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变相降价,也是提高产品性价比的一种形式,同时还是产品质量的一种保证(因为产品质量低劣就意味着坏账风险)。因为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的效率,在激烈的买方市场,赊销等信用管理将越来越成为企业争取客户、扩大销售的重要手段。实施全面有效的信用管理,可以通过内部各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专门信用管理部门的专业管理,使企业追求销售额最大化的同时,控制来自客户的信用风险,使应付账款持有最优化,从而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在市场经济中,信用管理对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具有积极的开拓作用。

3.3信用管理对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具有防范作用

赊销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企业带来利益的同时,也有可能带来经营风险,赊销客观上使企业应收账款额度及其管理成本提高,相应的坏账比例也会上升。如果企业不善于信用管理,就会面临着“赊销找死,不赊销等死”的尴尬局面。因此,企业应该意识到信用管理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它涉及了市场、财务、商法、统计、计算机和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从事信用管理工作的人员不仅要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方法,还必须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企业重视信用管理,需要加大投入,特别是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对客户进行科学的信用管理,可以针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采取不同授信标准、信用额度、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等信用政策,不但可以有效地防范企业经营的风险,还可以进一步的拓展优质客户的合作空间。

3.4实施信用管理有利于企业实现非核心业务外包

沿海发达地区的一些优秀企业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通过实施信用管理对产业链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借助其对产业链的号召力、影响力和控制能力,把企业的非核心的业务,例如一些对土地、劳动力、能源等生产要素依赖性较强的生产环节逐步通过外包、贴牌、管理输出等形式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本企业集中优势资源持续专研核心业务持续保持领先发展,企业成功实现向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延伸,向中高端品牌创造发展的转型。

3.5通过加强信用管理促企业实施品牌战略转型升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品牌的信任和依赖越高,品牌建设的投入产出比十分吸引企业的眼球,优秀的企业纷纷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企业品牌战略是提升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而信用是企业品牌的内在基础,没有信用作支撑的品牌战略,是不可能持续的,信用管理是企业树立信用形象、支撑品牌战略必不可少的手段。因此,信用管理对于企业树立外部信用形象至关重要,也必然是企业品牌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加强信用管理,可以促进企业加快实施品牌战略的步伐,通过品牌建设引领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发展。

3.6借助信用管理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实现转型升级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也随之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分工日趋专业化和社会化的今天,为了确保市场的竞争地位,许多企业正在实施深刻的管理创新,快速形成核心竞争力。企业通过信用管理,则可以形成以供应网络、销售网络及信用品牌为支撑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依托这些核心竞争力,企业的产业可以逐步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并有前瞻性地加强对产业链分工的掌控。

4结束语

篇9

21世纪初,民生新闻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媒体传播的主流。民生新闻不仅传达民情民意,为老百姓说话,彰显普通大众的价值取向和草根情结,而且还通过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化解或缓解了老百姓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纠纷与矛盾。可以说无论是从内容、形式,还是传播方式方面,民生新闻都彰显了其他新闻所不及的亲和力。这也给主持人提供了展示个性魅力的舞台,新闻内容本身所含的新奇、欣喜、伤痛、愤慨、关怀都可以在他们身上得到体现他们与观众一同悲喜,一改传统新闻节目主持人“对着镜头念稿子”或“机器播报人”的形象,主持人更是节目理念的表达者。当观众被主持人独特的人格魅力所征服时,将与栏目间构架的是一种 “约会”的意识。正是由于主持人他们身上存在着一种特殊的亲和力吸引了众多的眼球,这是一档成功的民生新闻栏目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

一、民生新闻主持人为何要有亲和力

(一)民生新闻的出发点

目前对“民生新闻”的界定,理论界和业界还没有达成共识,现在尚能被多数人所接受的一种观点是“民生新闻以大众为收视对象,采用平民的视角,站在百姓的立场,播报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评说百姓关心的事情,并为百姓排忧解难,从而体现了社会主义媒体对百姓的人文关怀”。因此民生新闻必须站在“百姓立场”,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关注“百姓关心的事情”。其实,作为我们“认识民生新闻”的具体起点,这些“关键词”正是民生新闻在观念定位、内容选择、表达方式上所体现出来的特点。概括地说,就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这些综合起来就是主持人必须采取富有亲和力的表达方式。

(二)电视观众的需求

为什么民生新闻的主持人更受观众的喜欢?为什么老百姓会直观地认为主持人可以帮他们办事、帮他们解决问题呢?主持人作为传播过程中的重要符号,其播报方式的改变使得民生新闻更具亲和力,从而拉近了观众与新闻的距离。民生新闻主持人以“朋友”的身份,和观众真诚的交流、聊天、拉家常,“想百姓之所想”的道出百姓心声,“急百姓之所急”的为百姓办事。这样,才能使观众对主持人所传达的信息产生信任感。其实,这种信赖最直接的来源于观众对节目和主持人的喜爱,而这也正是基于民生新闻主持人“平民化”的风格定位,使传受双方都产生了感情联系和情绪互动。

(三)树立主持人品牌,提高栏目知名度、收视率

主持人的作用不可或缺,这就要求主持人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号召力,以独特的方式开阔观众视野,以独具的个人魅力吸引观众。这除了主持人自身不断塑造自己良好的社会形象外,栏目也应该有意识为主持人创造一些机会和条件塑造他们的社会形象。例如凤凰卫视为他们的主持人创造各种机会树立他们的公益形象,扩展他们的知名度,使每一个主持人都以鲜明的个性特点成为栏目的形象代言人,栏目和主持人互为依托共同提升知名度。树立了主持人平和亲民的形象,也就是树立了一个栏目的美誉度、知名度。围绕主持人做文章,推出了一系列报道。深入老百姓的生活,让观众感觉和主持人之间没有距离感。

二、民生新闻主持人怎样才能有亲和力

亲和力”是能让别人感到亲切和放松的一种气质与魅力,可以将受众吸引在收音机和电视机前,可以促使受众更加踊跃地与节目进行互动,还可以提高受众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宽容程度,从一定意义上保障播出的成功。增强主持人的亲和力,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主持人的亲和力首先来自于他对待嘉宾与受众的正确心态。所谓正确的心态,就是指主持人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嘉宾与观众,给予别人应有的尊重。

(二)主持人需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博学和智慧是相辅相成的,主持人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在这里的博学并非指做某一方面的专家,而是要成为一名杂家,各方面都要涉猎,这样在面对各种节目时都能有话可说。正所谓“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三)主持人要有与节目相吻合的气质。节目定位规定了主持人的气质,只有主持人的气质与节目相吻合,才可能在主持过程中透射出强大的亲和力。

(四)主持人应该具有幽默元素。幽默可以放松现场气氛,让主持人显得平易近人,赢得受众的好感;可以展现主持人的睿智与魅力,让他在主持节目时更能举重若轻,轻松掌控现场。

(五)主持人应有敏捷的思维与应变能力。随着广播电视开放程度的增加,它与受众的相互依存程度也越来越高,广播电视在人们心中的神秘感正在渐渐消失,受众大量地参与到节目中,开始敢于在现场与主持人辩论甚至是有准备地调侃主持人。在这种情况下主持人必须沉着应对,而这种沉着直接与主持人的文化底蕴及应变能力相关,只有得体的应对才能获得受众对主持人的尊重及对广播电视的支持。

篇10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原因;需要层次;亚文化

中图分类号:D66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4-0217-02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1980年以后出生的、16周岁以上的从农村进入城镇务工的青年农民工。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数已超过1亿人,约占农民工总数的60%。随着第一代农民工的逐渐老去,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新时期农民工的主力军,他们在为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部分为了迅速改变现状,不惜铤而走险,逐渐成为犯罪活动的多发群体。中国社科院在2011年2月24日的《中国法治蓝皮书》中称,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案件约占全国城市刑事案件的1/3,所引发的犯罪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虽然每个犯罪的具体原因各不相同,但总体来看他们是有一些共同的原因:犯罪是因为自身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所造成的。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可以从“需要层次”理论和“亚文化”理论两个方面来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原因,从而找到预防和控制犯罪的有效途径。[1]

一、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原因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具体原因各不相同,但总体来说原因有两个方面,即内因和外因。内因就是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身原因,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好坏决定其是否违法犯罪的关键所在。新生代农民工整体来说所受的教育十分欠缺,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导致他们整体素质不高,只能在城市里从事最底层的工作。再加上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好逸恶劳、追求享乐、法律意识淡薄等等,在自身生活需要、人格尊严得不到满足时,一旦受到外界的影响、刺激,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外因是新生代农民工成长环境的原因,其中有家庭原因、学校原因、社会原因等。家庭教育的欠缺、学校教育方法不当、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是导致新生代农民工违法犯罪的重要因素。内因、外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得新生代农民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用“需要层次”理论来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内因

(一)“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著作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中,首次提出了“需要层次论”,将人的基本需要划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这五个层次。他认为,人类行为产生的根源是建立在人类需要与欲望的基础之上的,当人的生理或者心理产生某种失衡时,为了填补失衡,人们会从客观条件中寻求填补失衡的因素,需要从而产生,伴随着需要的出现,人类的动机形成,从而形成一系列的行为。犯罪学认为,犯罪动机是犯罪人进行犯罪的心理动力,这种心理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因即生理和生理的需要;二是外因即来自外界的影响、刺激。其发展过程为:

失衡—需要—动机—目标—行为。

(二)用“需要层次”理论对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原因进行分析

从“需要层次”理论中可以看出,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需要所引起的,而人的欲望是无穷尽的,当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会造成内心的失衡,产生犯罪动机,出现犯罪行为。具体分析如下:

1.生理需要。生理需要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食物、空气、水、性和休息等等。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新生代农民工由于受教育水平不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在当今大学生就业尚且困难的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大多从事着社会最底层的工作。这些工作往往收入低、环境差、不稳定并且缺乏保障,他们期望过上安稳富裕的生活,却又无法实现,心中非常矛盾,充满压抑。看到光怪陆离、灯红酒绿、觥筹交错的城市生活后,收入差距大导致心理失衡,容易产生一些犯罪的冲动或倾向。新生代农民工高发型犯罪案件主要包括盗窃、抢劫、、敲诈勒索和非法拘禁,其中侵财型犯罪案件所占比重最大。

2.安全需要。这个层次的需要是指对人身安全、秩序、生活稳定以及免除恐惧和焦虑的需要。在这种需要的作用下人就会感到缺乏安全感,觉得自己时刻生活在威胁和恐惧之中,比如不少的农民工从事着环境恶劣、工资低、待遇差的工作,遇到一些单位乱罚款、随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扣押身份证件等,而本身维权意识较差、维权途径又不通畅,进一步增强了这种不安全感。使自己的精神长期处于紧张、彷徨不安的状态,一旦受到外界的刺激,由于法制意识淡薄和缺乏自控能力,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农民工要么忍气吞声,要么依靠“老乡会”、“兄弟会”等自发的团体组织,甚至以暴力违法的手段维权,导致犯罪的发生。往往以故意伤害、非法拘禁等威胁他人身体的暴力型犯罪的形式出现。

3.社交需要。社交需要包括感情和归属上的需要,在这一层次的人,非常珍视友谊、家庭和在一定社会团体中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果需要得不到满足,人就会产生紧张、忧虑、沮丧、精神压抑,甚至被抛弃的感觉,出现轻生、厌世的心理,甚至报复社会。新生代农民工的人际交往圈大多在亲戚、老乡或农民工的范围内,这是陌生社会形成新生活方式的一种主要形式。他们与当地人的交往只限于生产、生活方面必要的偶然联系,感情交往基本不存在。“在家靠父母出外靠老乡”、“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传统观念以及共同的生活背景和共同的信任感,很容易使新生代农民工中为了融入社交圈,讲义气而结成犯罪团伙。在实施犯罪时,多为“一方提出,众人响应,团伙作案”。这种犯罪类型是共同犯罪、团伙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