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勘测设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31 00:42: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力勘测设计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力勘测设计论文

篇1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问题;对策

前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所受到的关注也越来越多,这不仅是其本身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也取决于它与人们日益生活息息相关。水利水电勘察设计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做好相关工作,解决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是推动水利水电工程发展的一大重要手段。

一.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存在的问题

1.基本资料准备不充足

在进行工程勘察设计之前所需的基本资料准备不充足是勘察设计的一大问题。水利水电工程与其它工程不同,它所受的影响因素太多,地形、地质、水文、气候、水资源余缺状况以及当地的发展等等都有着极大的联系,所以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所需准备的基本资料也是十分多的,就目前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而言,就存在基本资料准备不充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相关勘察设计部门为节省指出为在设计中进行考察,只依靠文本或口传相授的信息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勘察依据、对当地用水状况以及风俗习惯不了解,而由此有可能引发后续的矛盾等等,这不仅会造成后续勘察设计中出现意想不到的以外,也会致使浪费资金,影响后期水利水电工程施展的进度。

2.未充分勘察就进行设计

未充分勘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没有进行实地考察。勘察设计竟然没有进行实地考察,这似乎是很荒唐的事,但是在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中却也存在这一隐患,可想而知,由此设计出来的工程肯定也是漏洞百出的,不仅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也会加大后期保养工程的难度。第二,将实地勘察作为“走过场”或者勘察不到位等,这也是勘察不充分的一大表现,这种情况的后果跟丝毫为进行实地勘察有相似的地方,会直接导致设计不合理、浪费施工费用等等。

3.勘察技术精确度不高

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对勘察技术有着较严格的要求,但目前相关勘察设计单位从业人员普遍能力资质平平,技术也相对较落后,再者由于水利水电工程较隐蔽,勘察难度较大,勘察手段并不完善,与此同时勘察人员力求增强安全系数,一些勘察行动难以进行,因此勘察结果以及勘察报告的质量相对而言也就有待提高,因此导致勘察技术的精确度并不高,这不仅会影响设计的效果,同时也会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带来不利。

4.总体设计有盲目性

一些水利水电到程勘察设计人员缺乏对工程深入的了解,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过程中,完全依赖于勘察结果和勘察报告,没有对工程再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恰好忽略了水利水电工程中最重要的“因地制宜”的因素,同时过于保守的考虑安全系数而忽视了其本身存在的问题。这种盲目的设计不仅会造成资金的浪费,同时也会对水利水电工程总体结构造成负面的影响。

5.设计方案过于单一

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研究阶段过程当中,只有通过充分的论证以及比较才能最终确定最优设计方案,但是目前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可行性研究阶段中最多关注的布局合理与否、投资预算是否合理、运行条件等等,仅仅是在已推出的方案之中进行考究,而忽略了对方案进行比较从而择出最优方案这一重要步骤,所以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构造时,只会在一种方案上反复研究,不会设计出多种方案以供选择,从而导致使设计方案难以达到最优。

二.解决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问题的对策

1.基本资料准备充足

基本资料准备充足是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的前提,因此在设计之前要对基本资料准备充足。一方面,对工程范围内以及周边的水文条件进行严格审查,同时从水文条件下手,认识到自然环境、认为环境以及地形地质等因素对其所产生的影响,而这所牵引出来一系列的因素也预示着水利工程勘察设计对于基本资料必须要准备充足并且认真仔细的喝茶,确保无误,在此基础上必须要注意其实效性以及信息、数据的精确性,才能最大程度的保障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方案最优。

2.勘察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水利水电工程勘察及设计能力

勘察是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中重要的一大步骤,因此作为勘察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勘察及设计能力,严格按照勘察标准,严格无误的进行勘察,确保勘察结果精确有效,为后续的设计工作打下夯实的基础。随着技术时代的到来,勘察人员应善于运用高可以勘察仪器,切忌墨守成规,最大程度的确保勘察结果的精确性。在此基础上,不断督促自身学习勘察技术及相关勘察方法,从而为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奠定基础。

3.实事求是地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

就目前而言,相当一部分水利工程事故的发生都是由设计不合理而引发的,例如,由于勘察不准确而导致设计中的参数出现偏差、地基处理不当导致设计不达标、设计太过保守以至于水利工程的桩基础施工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等等,所以这都要勘察设计人员严格按照设计标准,根据实际勘察报告,将整个设计范围内的水文条件等考虑到设计当中,切忌盲目设计,在保障安全系数符合标准的前提下实事求是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趋于最优,才能推动我国水利工程实质意义上的发展。

4.实行勘察设计监理制度

虽然就现阶段而言,水利水电工程的监理制度相对已经比较完善,可以从进度、资金以及施工质量三个方面来对工程的各个阶段进行控制。但是,其实不然,在设计可行性考察阶段,通常都是一家之言,并未经过太多的细致的审查,很少有部门或者工作人员对设计进行太过深入的审核,那么这就丧失了审核设计最初的意义,但是一旦已经审核的设计出现了问题,那么结果将是难以预料的。因此,解决水利工程勘察设计问题的一大重要措施就是实行勘察设计建立制度,通过对整个勘察设计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从而确保勘察设计符合设计标准以及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要求,以提高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质量,从而促使设计工作更加妥当,也有利于投资预算的控制。

5.严格按照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标准进行设计

要确保整个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经济合理性以及安全可靠性,就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标准实行设计。首先,需要将水利水电工程中所的枢纽及其周边的建筑物按照一定的分等要素进行分等及分级。所设计到的相关建筑物应根据规定,采用一定的防洪标准,确保建筑物达到规范内发生自然灾害时能保证其安全。相对于其它综合利用的工程,则需要按照规定将其划分为不等等级,不同建筑物等别应以其最高等别为准。总而言之,相关建筑物的分等分级须严格按照相关部门规范规定来划分。

三.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是复杂的工程,但是它又是非常重要的工程,一个国家的繁荣壮大和国民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它的贡献。勘察设计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严格落实好勘察设计这一重要环节,从而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平波.讨论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6).DOI:10.

篇2

马淑兰意志坚强,能吃苦是出了名的。

1985年10月,长白山区已是凉气袭人,马淑兰在大阳岔棒槌砬子参与改线测量,由于几处线位跨越湍急河流,又无便桥可走,她们用一根木头架在河上搭住山道,马淑兰走在颤颤危危的独木桥上,一不小心掉进河里,刺骨冰凉的河水湿透了衣服,在寒风中阵阵发抖,她到附近的小旅店喝点姜汤去去寒,接着继续工作。

1996年,白山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开展举市大筑路,公路勘测设计任务比往年多了几倍,为了及时完成设计任务,她们选择在测量最不利的季节——2-3月,进行野外测量。那是个冻人不冻水的时节,野外白茫茫一片,齐腰深的积雪,行走都很困难,脚下的高腰水鞋每走一步灌满了雪,雪到了鞋里又化了,当天工作结束时穿着的毡袜已湿透。进入深山老林测量,为节省时间,她从不舍得时间返回吃饭,中午拢点火,将身上所带吃的烤一下,随便垫几口就算午饭。

野外采集数据,勘测线位,需要克服自然天气地理环境带来的重重困难。进入内业设计,也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前几年,设计工作使用的工具是直尺、米格纸、计算器。横断图、纵断图、平面图、桥涵结构图设计比例尺1:50至1:XX不等,在米格纸上用不同比例展现出各种图纸。马淑兰刚毕业时眼睛不近视,工作几年下来近视达300多度。为确保设计质量,从绘制图纸到计算工程量、编制预算手工操作,各个环节她都要亲自校核一遍,设计文件从没出现任何差错。

1995年夏,白山境内临江突发百年一遇洪水,省道沈长线通往临江的10多公里公路、5座桥梁被彻底冲毁,交通中断。马淑兰等5人接到任务进行修复水毁公路设计。设计出图时间影响着抢修时间,她们伏在宾馆的茶几上制图、计算,经过二天二夜紧张工作,将设计图出版,并现场交桩、放样,水毁工程得到及时抢修。

为适应公路建设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地发展需要,马淑兰不断学习新知识,先后用6年时间不脱产学习工程管理、土木工程等专业知识,使专业理论水平得到了提高。

她不仅学专业理论知识,还注重学习工作需要的相关行业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1997年——XX年8月,在营白公路建设期间,面对繁重的征地拆迁工作任务,马淑兰组织工作人员,认真收集学习土地法、土地管理条例、林木补偿标准、电力、电讯常用手册、拆迁有关规定等,学懂弄通相关知识。动迁电力电讯设施对马淑兰这个外行来讲非常困难,行业知识她不懂,无法审核被动迁单位所报方案及概、预算,她就到书店买、到专业人员那去借用有关专业书籍,把不懂的知识学懂弄通。每拆迁一处线路首先到动迁现场与被动迁单位核实动迁数量、选定合理动迁方案,方案确定后,审核概、预算,出色完成了拆迁任务。

工作中坚持原则,秉公行事。

1989年至1991年在北线二级公路指挥部工程科工作期间,一次在加筋土挡墙施工现场,施工单位设拉筋带数量不够,不分层碾压路基,造成路基不密实,挡墙使用寿命达不到设计要求。她发现后当即给施工单位下达了返工通知单,面对施工单位的拉拢和威胁,她丝毫不为所动,将现场情况进行汇报,及时将该队伍清除。为保证工程质量,她经常对工程质量进行日常巡查,发现质量问题马上找到总监代表、旁站监理、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总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篇3

关键词:项目管理预算,投资静态控制动态管理

1 工程概况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天津干线天津市2段工程(以下简称天津2段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天津干线工程的尾端部分,工程位于天津市西青区中北镇中北工业园园区内。。工程任务是作为天津干线输水工程的组成部分,负责将南水北调中线水输送到天津干线末端的曹庄泵站,通过天津市内配套工程输水至滨海新区的塘沽、大港区和在建的津滨水厂及静海县,为城市用水提供引江水源保障。

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定,天津2段工程总投资19436.60万元,其中工程静态总投资18421.60万元,建设期还贷利息1015.00万元。

根据国家对南水北调工程投资实行“静态控制,动态管理”的有关政策,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天津2段工程投资,受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管理局委托,天津市水利勘测设计院编制完成了此项目管理预算。

2 编制原则

项目管理预算是工程建设实施阶段造价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管理预算在国家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基础上,以利于投资人和项目法人对投资进行有效的管理为目的,主要根据工程分标方案和招标文件进行编制。项目管理预算总投资必须控制在国家批准的设计概算投资总额度之内,项目管理预算的静态总投资是项目法人管理静态总投资的最高限额,是制定年度投资计划、编制年度完成投资统计报表、考核工程造价盈亏、验核工程经济合理性、保证承发包工程合同实施,以及投资人对项目法人进行奖惩的主要依据。

天津市2段项目管理预算的基础价格(包括人工预算单价和风、水、电等基础单价)以及工程单价的费用标准,与批准的设计概算相同。本项目管理预算按批准的设计概算编制年价格水平,编制时,主体工程招标已经完成,项目管理预算招标项目的标段划分及工程量,均与招标设计相同,项目管理预算在批准的设计概算总投资额度之内,结合工程实际和标段划分,对施工条件、工艺流程、施工方法和工程单价进行了合理调整。在此基础上,采用水利部水总[2002]116号文颁发的《水利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编制工程单价。在项目设置和费用额度上,本项目管理预算与批复设计概算略有不同,以利于项目法人结合工程实际加强对投资的控制和管理。独立费用的项目管理预算,原则上以初步设计概算所批准的额度为依据。

项目管理预算的总投资控制在国家批准的设计概算总投资额度之内。

3 编制依据

1)国调办投计[2008]154号文印发的《南水北调工程项目管理预算编制颁发(暂行)》。

2)水利部水总[2002]116号文颁发的《水利建筑工程预算定额》;

3)水利部水总[2002]116号文颁发的《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

4)水利部水建管[1999]523号文颁发的《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定额》;

5)水利部水总[2002]116号文颁发的《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

6)国家发改委发改投资[2008]1228号文核定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天津干线天津1、2段工程初步设计概算;

7)工程招标设计文件、图纸、工程量;

8)工程施工合同文件;

9)其他有关文件、协议、合同等。

4 编制方法

4.1项目划分

项目管理预算的项目划分包括建筑安装工程采购、设备采购、专项采购、项目管理费、技术服务采购、生产准备费、建设及施工场地征用费、其他费用、可调剂预留费用和基本预备费十个部分。每个部分之下的项目,原则上根据招标项目和建设管理体制,以及工程的具体情况和工程投资管理的要求设置。

4.2建筑安装工程采购

1)基础单价

采用初步设计概算相应价格。

2)工程单价

综合考虑招标设计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施工单位的投标文件对施工方法进行优化,采用预算定额计算工程单价,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企业利润、税金均采用初步设计概算费率。

3)工程量

采用合同工程量进行编制。

4.3设备采购

采用初步设计概算的设备价格和招标采购的设备数量进行编制。

4.4专项采购

采用初步设计概算值。

4.5项目管理费

1)项目法人项目管理费以项目管理预算一至三部分投资之和为计算基数,乘以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的分摊费率0.7%进行计算;

2)建设单位项目管理费

建设单位开办费按初步设计概算建设单位开办费计列。

3)建设单位人员经常费

根据批复的初步设计概算,天津市2段建设单位定员5人,人员经常费计算期为4.5年。

4)工程管理经常费

按建设单位开办费和建设单位人员经常费之和的40%计算。

5)联合试运转费

按1万元/km计算。

4.6技术服务采购

1)工程勘测设计费

采用初步设计概算值

2)工程建设监理费

按发改价格[2007]670号文计算。

3)招标业务费

招标费按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计价格[2002]1982号文计算,在招标服务费标准的基础上增列30%作为招标业务费。

4)工程科学研究试验费

采用初步设计概算值

5)技术经济咨询费

按一至三部分投资之和的1%计列。

4.7生产准备费

1) 生产及管理单位提前进厂费

按初步设计概算建安工作量的0.2%计算。

2)生产职工培训费

按初步设计概算建安工作量的0.3%计算。

3) 管理用具购置费

按初步设计概算建安工作量的0.02%计算。

4) 备品备件购置费

按初步设计概算设备费的0.4%计算。

5)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

按初步设计概算设备费的0.14%计算。。

采用初步设计概算值。

4.8建设及施工场地征用费

采用初步设计概算值。

4.9其他费用

1)工程保险费

按初步设计概算建安工作量与设备费之和的0.45%计算。

2)工程质量监督费

按初步设计概算建安工作量的0.07%计算,本工程初步设计概算批复后,国家相关文件取消工程质量监督费和定额编制管理费,故本项费用以及以下的定额编制管理费只是暂时列入。

3)定额编制管理费

按初步设计概算建安工作量的0.08%计算。

4.10可调剂预留费用

项目管理预算与初步设计概算投资的差值。

4.11基本预备费

按初步设计概算工程部分基本预备费计列。

4.12价格因子权数测算

这是项目管理预算最为繁琐的一部分测算,在此将注意事项加以说明,供各位同行参考。

项目法人所辖项目的同性质建筑或安装工程的各价格因子权数名称应统一,各建筑或安装分类工程项目权数之和均为100%。

建筑或安装分类工程中的人工、机械一类费用、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企业利润和税金为必选项目。

建筑分类工程中的电力、钢筋、水泥、粉煤灰、柴油、炸药、砂石料作为主要材料的必选项目,但不受此限制;主要材料项目选择应满足主要材料费之和大于全部材料费的85%~90%;其余归并为其他材料,其他材料费应小于全部材料费的10%~15%。

砂石料在建筑分类工程项目中一般为独立的价格因子,若砂石料为现场生产,在计算其价格指数时,应按人工、加工消耗的材料、费用等选择价格因子权数项目。

安装分类工程中的电力、钢材、电焊条、汽油、氧气作为主要材料的必选项目,但不受此限制;主要材料项目选择应满足主要材料费之和大于全部材料费的85%~90%;其余归并为其他材料,其他材料费应小于全部材料费的10%~15%。

根据各价格因子权数项目,首先测算项目管理预算基础单价(电、风、水、混凝土材料等)中的价格因子权数。

对于现场生产的砂石料,则应测算砂石料单价中的价格因子权数。

根据上述测算成果再分别测算分部分项工程(如石方明挖工程中的基础石方明挖、进水口石方明挖等,闸门设备安装工程中的进水口平板工作闸门安装、进水口平板检修闸门安装等)所对应的单价分析表中的各价格因子权数,然后以建筑或安装分类工程(建筑工程如土方开挖工程、石方明挖工程、混凝土工程等,安装工程如水泵设备安装工程、主阀设备安装工程、闸门设备安装工程等)中各分布分项工程投资额为权重,计算各分类工程价格因子权数。

5 其他

1)由于本项目批复概算未考虑价差预备费,因此本项目管理预算只能满足“静态控制”的要求,在“动态管理”方面还需要后期编制年度价差计算报告等相关工作。。

2)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设计变更等原因需要使用合同外投资和预备费时,项目法人和建设管理单位应执行合同管理有关规定和国家有关文件规定。

6 结论

控制工程造价,需要在优化建设方案、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在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采用相应的方法和措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天津干线天津市2段已经开工,编制并执行项目管理预算是本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途径之一。天津2段项目管理预算根据设计和施工单位提出的施工方法对工程单价进行了合理优化,静态投资小于批复的初步设计概算投资,大于施工单位的投标报价,项目划分合理,满足编制要求,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可操作性强,可以为工程更好的实施提供相应保证。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存在问题

【 abstract 】 becaus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make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quality control task is complex and hard, and therefore, the author is at present,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of the problems in the research.

【 key words 】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problems

中图分类号:TV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前言

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的实践中,质量问题仍然困扰着工程项目的如期交付并影响预期效益的实现。虽然近年来国家相继制定了多部关于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各级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也加大了大型工程项目质量的行政监管力度,但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自身特点,使得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任务既复杂又繁重。故此,本文就目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1.工程设计中存在问题

1.1项目决策咨询评估有待加强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评估是政府对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只有咨询评估的合理可行,才能避免项目的盲目性和决策失误。但中小型水利工程很少组织可行性论证,工程建设常常不合理或不规范。国家或水利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但很多水利基层单位和够人并没有去实施。

1.2工程前期勘测设计的深度不如大型工程,设计不规范

某些个别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的项目规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由前期工作经费不足,规划只停留在己有资料的分析上,缺乏对环境、经济、社会水源配置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特别是缺乏较系统全面地满足设计要求的地址勘测资致使方案比选不力,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严重滞后,整个前期工作做的够扎实,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项目的评估、立项、进度和质量等。

而设计单位普存在资质低、设计水平低、施工图不规范、图纸错误较多、结构不符合实际,设变更随意性大等问题。设计人员施工经验差,未考虑施工工艺和施工能力,考虑计规范较多,考虑施工现实条件较少,造成设计与施工的衔接有一定困难。水利水电工程一般是采用国家拨款与地方筹集资金相结合的方式,而地方集资金是占很重要的部分。有些地方由于财政困难常难以垫付足够的前期勘测设费,待立项后有了资金又急于上马,没有足够的时间与足够的经费进行前期勘测作,导致水利水电工程的前期勘测设计深度不够。有的项目更是由于政府的行干预匆忙上马,根本没有进行勘测设计等。

2.工程施工材料管理中存在问题

2.1原材料的质量问题

混凝土工程使用的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等属厂家生产产品,其砂石骨料通常使用坝址附近河床开采的砂石料或开采块石料加工制成品料。目前,有的厂家出厂的产品未达到国家标准,是伪劣产品,有的工程砂石骨料质量也存在一些问题,但因工程施工急需,只得“凑合”使用,造成混凝土质量不稳定。水利水电工程使用的钢筋、钢材及止水材料等也发现一些伪劣产品,原材料存在的质量问题将给工程运行安全留下隐患。

2.2施工中的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从建筑物基础开挖、基岩灌浆处理到混凝土浇筑(土石坝体填筑),金属结构及机电设备安装,有的工程施工过程中未能按照水利部、电力部部颁有关施工技术规范,严格控制每道施工工序的质量,出现的问题较多。例如,建筑物基础开挖施工中,有的承包单位为抢施工进度,不按技术要求进行控制爆破,造成基岩面爆破裂隙较多,起伏差较大,增加了基岩面整修工作量和混凝土回填工作量;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未按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严格施工工艺,出现入仓混凝土骨料分离,振捣不密实、漏振,致使层面结合不好,有蜂窝、架空现象。低温季节浇筑混凝土,未按设计要求进行保温,高温季节浇筑混凝土,未按设计要求采取温控措施,致使混凝土裂缝较多,增加了补救处理工作量。土石填筑施工质量存在填料不合要求的未能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分层碾压等间题。

2.3承包单位偷工减料引起的质量问题

有的工程施工单位层层转包,由于转包单价偏低,承包单位就搞偷工减料,为欺骗监理单位,就不择手段造假资料蒙混过关。例如某工程基础帷幕灌浆施工中,就发现有的承包单位改变水泥浆配比,降低压力灌浆,伪造灌浆施工记录资料。这种现象在隐蔽工程施工中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建筑物基岩固结灌浆和防渗帷幕灌浆质量,将给工程安全运行留下隐患。 转

2.4金属结构及机电设备的问题

有的工程金属结构加工制造工艺粗糙、焊接质量不良,安装误差较大等质量问题,造成闸门漏水严重,金属结构构件不能使用,需进行返工处理,影响了工程建设工期。机电设备存在着伪劣产品,不能正常使用,经常需要更换,给工程造成损失。

3.质量控制中存在问题

3.1水利水电项目专业多、项目多、而单项工程量多

这从建设管理的角度来看,具有另一种难度。若使用先进的大型设备,由专业队伍进行施工,工程成本不能保证,若改用简化的办法,非专业队伍来施工,其质量就难以控制保证。

3.2水利水电工程一旦发现早期失控,为弥补损失而赶工,将严重地影响质量控制工作

在一些工程招投标中,压低临时建设费、不可预见费等,致使施工单位在经济上十分被动。这点也是水利水电工程出现许多分包,甚至“隐性转包”的重要原因。包工队以更低单价拿到工程之后,经常挖空心思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给工程质量造成隐患。

3.3施工单位现场管理力度不力,质保体系不健全,挂靠资质现象严重,施工水平低

项目部管理模式多是公司管理层加包工头,施工队伍设备投入少、技术水平低。施工主要技术工人及工程师配置不足,施工的主要核心管理网络不完善,缺少专业的相对固定的施工班组,造成施工组织的杂乱无章、低级错误不断。

例如:某工程局以低价中标一小型水电项目,中标后,该工程局为节省施工成本,只派了几十个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施工现场,基本没有大的施工设备进场,同时引入多家分包队伍,施工过程中大多是以包代管,一个大约7000万的工程,进行了层层分包,最多时竟达到四层分包,进入施工工地的分包队伍多时达20家,工地上偷工减料的事不断发生,施工过程杂乱无章、低级错误不断,工程质量严重失控,同时工程进度也严重滞后。后来该工程局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要求与业主谈判,变更部分工程单价,业主见工程失控,只得进行适当的妥协,在这种情况下,该工程局才加大了投入,重新整顿、清退部分分包队伍,减少分包环节,才使工程建设得以进行下去。

4.工程监督管理中存在问题

4.1项目监督管理水平欠缺

项目法人中的组织机构人员质量意识淡薄,重视工期,轻视质量。项目部人员素质不高,缺少高水平的管理人才,项目管理科学化决策少,相关的技术支持比较少,随意性较大。中小型水利工程主要由地方筹资,采用地方单价都较低,加上资金到位情况比较差,是工程往往不能够按照计划进行,而一些地方矛盾也由于领导的重视不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进度。业主对工程质量的重视不够,在口头上说质量第一,而在施工时当质量与进度发生矛盾时,就放弃了质量。

4.2不能严格执行合同

在招投标工作中过分的压低工程造价,工程变更随意性大,不能严格执行合同有关部门条款,不按程序办事,长官意识严重,行政指挥较多。某些工程不能很好地执行合同,而是主观的施工,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

4.3工程管理中的服务意识较差

普遍存在工程前期手续不完备即开工,形成的地方矛盾较多,使施工方疲于处理各种地方矛盾,弱化了质量管理的精力。另外业主对设计及监理工作的过多干涉,对其工作的开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由于某些工程管理中的服务意识差导致了一些问题的产生。

5.结语

篇5

论文摘要:由于投资体制改革,投资项目由原来的政府审批制改变为核准制和备案制,因而加大了企业投资决策权,倾向于市场配置资源。就新体制下电力项目建设成本控制的途径以及有关措施进行探讨。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经历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阶段。到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建设的投资体制也经历了国家拨款(无偿使用)、拨改贷(低息贷款),到当前的项目法人责任制,即项目法人负责项目的建设、运营和还贷。2004年,《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对于企业投资项目,如果不使用政府资金,国家将不再进行审批,但对于一些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国家有关部门还要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角度进行核准和备案。并通过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最终建立起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

根据新的投资体制,从政府层面,一是要对规划进行综合评审,保证其科学合理;一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审计部门要对企业加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监督和管理。就企业自身来讲,要加快建立完整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风险约束机制,做好投资预测,规范投资行为,对项目的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债务偿还和资产的保值增值,实行全过程负责。由于电力工程造价控制涉及的范围广、项目多、工程量大、情况复杂,在现有投资体制下,要实现工程造价有效控制,须通过对整个建设过程从预可研(立项)阶段、可行性研究(核准)阶段、工程建设阶段、竣工验收及后评阶段层层把关,全过程地动态控制,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1.科学决策是降低工程造价的前提

电力项目开工前要经历项目预可研(立项)和可行性研究(核准)阶段,两阶段所做的工作深度不一样,但各阶段进行的项目决策都很重要。

(1)项目预可研(立项)是进行科学决策的基础。项目单位可委托有资质的勘测设计单位进行预可研,对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重点是对厂(站)址选择的区域、地质条件、交通条件、水文、环境保护、施工资源、建设规模等,对水电项目还有水库淹没面积和移民的多少,要做多方案的比选,进行科学的决策,选择最优方案。不能为了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盲目争项目,做虚假方案骗取项目上马,造成单位造价上升,资源浪费。

(2)项目可行性研究是进行科学决策的关键。要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提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建设用地预审意见、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批复、地质评价报告、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水资源论证报告和接人系统报告等专题报告。确定建设规模和征地范围,进行设备选型,优化设计方案,编制项目概算,进行效益分析等。

投资控制的关键在于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其关键就在于设计,而项目在可研设计阶段基本形成雏形,决定了项目投资的基本规模。单项工程设计中,其建筑和结构方案的选择及建筑材料的选用对投资又有较大影响,如建筑方案中的平面布置为内廊式还是外廊式、进深与开间的确定、立面形式的选择、层高与层数的确定、基础类型选用、结构形式选择等都存在着技术经济分析问题。据统计,在满足同样功能的条件下,技术经济合理的设计,可降低工程造价5%~10%,甚至可达10%~20%。

2.实行项目招投标制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手段

按照《招投标法》和项目五制的要求。引人竞争机制对工程设计、监理、设备及材料采购和施工实行全过程的招标工作。一是做好招标项目的技术和商务文件编制和审定工作,重点是明确工作量(规格型号、数量)、技术要求、边界条件、投标单位的资质、承包方式、物资供应方式、结算方式(含价款调整原则)、索赔和违约责任等,文本表述要清楚明确,不能留有弹性。一是制定完善的招投标管理制度,实行推荐、评标、定标二分离,评标规则严谨、科学、操作性强,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二是通过公开市场,创造有效竞争,形成局部均衡价格以逼近较低的交易成本状态,实现降低建设过程的交易成本。

3.签订合理的经济合同并严格履行是工程造价控制的保证

一是建立和健全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合同管理部门的职责,规范合同的流程,合理授权签订,必要时要请法律顾问把关,规避合同签订的法律风险;二是重视合同谈判和签订工作,要在招投标的基础上,做好合同的谈判工作,重点对标的内容、数量(型规格号)、承包方式、施工工期、价款、付款方式、供料方式、验收方式、合同变更和索赔、违约责任等进行进一步洽谈和明确细化,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合同;三是做好合同的内部会签工作,按照合同管理制度,相关部门和人员要进行审核把关签字。保证合同签订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四是严格按合同履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发生的项目变更和新增工程量要及时签订补充协议,规范合同的履行;五是对不符合招标条件的项目,如征地移民项目、垄断经营性项目和无法获得充分市场竞争性项目,可按政府指导价格为依据或询价进行确定合同价款,能有效地降低建设成本。

4.做好工程建设管理是工程造价的过程控制

科学、有效的工程建设管理是工程实施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保障。一是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按照工程规范,科学安排施工进度、施工场地布置、施工设置和施工方案、安全文明施工规划、施工交通运输、土石方平衡方案等,可避免工程建设无序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二是依法依规进行征地移民工作,按照节约用地的原则优化土地使用面积,尽可能采取临时用地;三是做好工程前期准备工作,重点是①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做好征地移民工作;②做好“五通一平”工作,实现工程路、水、电、汽、通讯畅通和场地平整工作,不致于工程开工后,造成工程窝工和索赔;③做好工程招标和主要设备招标工作,选择好的施工队伍和好的设备等于工程完成了1/2;④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的核准工作,争取主体工程尽快开工,缩短项目建设周期,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四是优化项目设计,加强工程变更管理。 由于可研阶段设计深度有限,到施工图设计阶段应进行设计细化与优化,对工程关键项目和部位可借助一些咨询单位,包括设计监理,对设计方案进行比选,选择最优设计方案。因设计方案的优化和施工过程中地质条件的变化会出现许多设计变更项目,要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可有效降低工程造价。五是加强物资供应,可减少工程不必要的停工损失。六是加强工程结算。对施工图与竣工图进行比较,防止把已取消的施工图项目仍列入竣工结算,计取工程费用。工程变更通知单是施工过程中图纸改变的依据,也是工程价款结算的依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建设单位和工程监理把关不严,变更联系办理不及时,时间一长。就会模糊不清或不齐全,为施工企业多结算价款埋下伏笔。“四控制”是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专业管理 活动,而“安全、进度、质量”控制对工程造价均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安全是工程建设的保证,只有安全控制措施到位,才不会发生安全事故,不会对工期造成影响,可减少直接经济开支,间接经济效益更可观,反之。发生了安全事故,将会增加经济支出,耽误工期,并带来社会负面影响;工程质量是工程的生命,如果工程质量差,造成返工,甚至出现重大质量事故,不但会造成工期延长,处理费用难以估量,同时也会遗留工程质量隐患,减少工程的寿命或增加工程的维护成本。

5.加强项目资金管理能有效控制建设资金成本

目前电力建设资金主要由项目资本金和项目融资两部分组成。对项目资本金各股东应按照项目的进度,及时足额拨付项目资本金,减少项目融资和建设期利息的支出;项目融资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筹集低成本的资金,主要可采取以下方式:①银行贷款;②发行电力企业债券;③融资租赁等。根据内外资的利率水平,充分考虑汇率风险,可采取内外资组合贷款,并发挥电力基础行业优势,要求项目贷款银行利率在央行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下浮。在筹集长期贷款的同时,筹集一定比例(30%-40%)的短期贷款,降低资金成本。在日常资金管理中,制定年(月)资金计划,量出为人,合理调度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合理推迟资金的支付,减少资金沉淀,节约建设期利息。

6.实施工程过程审计是控制工程造价的监督保证

工程过程审计就是项目建设单位委托或聘请一家具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或工程造价事务所进行的工程全过程审计咨询活动,从第3方的角度,按照国家的财经法规和有关的制度,提出审计意见。重点审查项目的可行性,审批手续是否齐全;参与工程的招投标工作和经济合同的洽谈;全过程审查工程的进度结算和竣工结算,并出具竣工结算审计意见书;负责工程全过程的财务管理咨询等。通过工程全过程审计,可以强化工程过程监督,在公司内部建立一种约束机制,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工程管理和则务管理工作,确保工程结算的真实性、合法性,防止工程结算高估冒算,减少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

7.结语

总之,电力企业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当前电力行业的投资体制、企业经营机制、企业会计准则等方面进行改革的形势下,要降低整体工程造价,需要全体工程建设者和管理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观念,创造条件,实施工程全过程的总体控制和各阶段、各环节重点控制相结合,相互协作,克难奋进,为努力降低电力工程建设造价和建设节约型社会作出贡献。

篇6

论文摘要:输电线路杆塔的地下部分的总体统称为基础。结合输电线路基础施工的实际情况,针对输电线路基础施工的技术措施进行了论述。

引言:输电线路杆塔的地下部分的总体统称为基础。它承受输电线路杆塔的各种荷重,将杆塔的各种荷重传递给周围的地基,以达到稳固输电线路的杆塔的目的。目前,输电线路中常见的基础形式有:阶梯基础、板式基础、斜插基础、掏挖基础、岩石基础及桩基础,其中阶梯基础、板式基础、斜插基础三类基础因其基坑成型特点习惯地称为“大开挖”基础。在施工过程中,不同的基础形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及技术要求,为了有效地控制基础施工的质量,需要制定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在输电线路进行基础施工前必须做好复测和分坑工作。输电线路复测施工是指线路施工前,施工单位对设计部门已测定线路中心线上的各直线桩,杆塔位中心桩及转角塔位桩位置,档距和断面高程进行全面复核测量。若偏差超过允许范围时,必须查明原因并予以纠正。路径复测确认无误后,根据定位的中心桩位,基础及杆塔型式、基础根开(正面、侧面)、基础对角线(包括基坑远点、近点、中心点)及坑口尺寸等项目进行坑口放样,称此为分坑测量。通常把这两步工作统称为复测分坑。分坑,可用经纬仪及皮尺进行分坑。

1、工程案例

本人于2009年所负责的其中一项输电线路工程(220kV输电线路)工程名称为:“220kV融安~三江I、II回线路”。本工程施工图阶段勘测外业工作于2009年7月26日开始,至2009年9月19日结束。共完成线路路径勘测136.34km,本线路沿线地貌主要为丘陵地貌,仅在融安变处为河流阶地。本工程多采用掏挖基础及人工挖孔桩基础节约了材料、减少了环境的破坏但施工难度较大。

2、输电线路基础的施工技术措施

2.1掏挖基础

该基型分全掏挖和半掏挖两种,适用无地下水的硬塑粘性土地基。在基坑施工可成型的情况下,开挖基坑时不扰动原状土,避免大开挖后再填土。基础承受上拔荷载时,原状土的内摩擦角和凝聚力得以充分发挥作用。这种基础型式也显示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根据以往工程的统计,由于各线路地质条件的不同等原因,采用全掏挖基础比用阶梯型基础节约钢材和混凝土分别为3%~7%和8%~2O%。掏挖基础有直柱式和斜插式两种型式。斜插式掏挖基础将主柱的坡度设置与塔腿主材坡度相同,减小了基础水平力产生的偏心弯矩,还可省去地脚螺栓同时也显示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节约了材料、减少了环境的破坏,但施工难度大,受土质条件限制。在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掏挖基础给我们施工人员带来两个不利的因素:(1)混凝土浇灌后无法进行外观检查;(2)如果有缺陷无法进行修补。针对以上不利因素,我们为了保证掏挖基础施工质量应采取以下施工技术措施:(1)在配料时宜用0.5cm~4cm的连续级配制,或用85%的2cm~4cm石子掺15%的0.5cm~1.Ocm的石子混合使用I(2)为了保证地面处的基础的土壁被碰撞脱落,应采衬垫塑料布的措施,其衬垫高度约0.5cm,待浇至立柱后拆除;(3)为保证掏挖基础扩大头部位的混凝土容易捣固密实,可将其混凝土坍落度选大一级,同时为满足混凝土和易性要求,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适当调整砂率或增加水泥浆量,当扩大头浇灌混凝土饱满且振捣完毕后应注意观察判断周边是否残存气体,必要时可以补充砂浆,以填充空隙,立柱部位的混凝土坍落度可小一些;(4)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是保证掏挖基础混凝土质量的关键环节,掏挖基础应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以提高其强度及密实性;(5)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搅拌,如因地形限制,必须采用人工搅拌混凝土时,应严格执行“三干四湿”的搅拌方法,确保混凝土配料拌和均匀。

2.2“大开挖”基础

“大开挖”基础包含阶梯基础、大板基础、斜插基础等,所谓“大开挖”系指基坑开挖的土方量比基础本身体积要大得多,这类基础的特点是需要采用模板浇制,成型后的基础埋置于基坑内并回填土后夯实。阶梯型基础:该基础是传统的基础型式,适用各类地质、各种塔型,其特点是大开挖,采用模板浇制,成型后再回填土,利用土体与混凝土重量抗拔,基础底板刚性抗压,不配钢筋。由于阶梯型基础混凝土量较大,埋置较深,易塌方及有流砂地区难以达到设计深度,因此在此类地区应尽量少用。大板基础:大板基础的主要设计特点是:底板大、埋深浅、底板较薄,靠底板双向配筋承担由铁塔上拔、下压和水平力引起的弯矩和剪力,主柱计算与阶梯基础相同。与阶梯基础相比,埋深浅,易开挖成形,混凝土量能适当降低,但钢筋量增加较多。与灌注桩相比,在软弱地基中应用较为广泛。它施工方便,特别是对于软、流塑粘性土、粉土及粉细砂等基坑不易成型的塔位。设计时,对底板的高厚比应进行一定的控制(悬臂长度:底板厚

2.3岩石基础

岩石基础分为嵌固式基础及掏挖式基础,该类基础适用于覆盖层较浅或无覆盖层的强风化岩石地基,上拔稳定,具有较强的抗拔承载能力。岩石基础施工技术措施与掏挖基础施工技术措施相同,但值得注意的是:岩石基础一般用于风化严重的岩石地带,基坑可以采用人工开挖或采用松动爆破的方法进行施工,这将给造成基坑成型尺寸偏大,从而出现混凝土量超灌,造成材料及人工的浪费。为此在进行岩石基础基坑开挖时应要求施工人员每往下挖1.0m,要进行基坑中心吊中,防止挖偏;在进得松动爆破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药量,严禁词爆破施工破坏基坑周围岩石的完整性。

2.4灌注桩基础

输电线中桩基础一般分为灌注桩基础和人工挖孔桩基础。对于地质条件为流塑、地基持力层较深且基础作用力较大的耐张塔或直线塔,使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是设计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靠桩周与土的摩擦力和桩端承载力承担基础上拔力和下压力,施工方便,安全可靠。缺点是施工费用较高施工方便,安全可靠。桩基础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是断桩,而灌注桩基础除出现断桩外,常见的现像还有钻孔偏斜、糊钻、缩孔、孔壁坍落、护筒冒水等情况。

2.5岩石锚杆基础

该基型适用于中等凤化以上的整体性好的硬质岩。该基础型式是在岩石中直接钻孔、插入锚杆,然后灌浆,使锚杆与岩石紧密粘结,充分利用了岩石的强度,从而大大降低了基础混凝土和钢材量。但岩石锚杆基础需逐基鉴定岩石的完整性。

3、输电线路软弱地基问题的技术处理措施

输电线路杆塔所受的各种荷重力作用于基础,并通过基础传递给周围的地基,地基的地质情况直接影响输电线路工程的基础形式、造价、质量、工期、安全运行等等。在各种地基中,软弱地基对输电线路的影响是最明显的,稍不注意往往造成基础下沉、杆塔倾斜、甚至倒杆塔等事故,因此在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都必须高度重视软弱地基的问题。软弱地基杆塔基础的施工,关键是要做好基坑开挖和混凝土浇制过程的排水措施,尽量避免基底原状土受到扰动。对于软弱地基处的基础采用加石块充填加固的措施,即在最后一层土挖至设计深度时,抛入预先准备的石块,将石块夯入土中,至密实为止,并清理被挤出表面的软土,再铺上碎石;铺好混凝土垫层。开挖底面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时,地下水会不断渗入坑内。如果流入坑内的水不及时排出,土被水泡软后,会造成坑壁坍塌,地基承载力下降。因此,做好基础施工过程的排水工作,是软弱地基基础施工的基本要求。基坑排水的方法很多,施工时可根据基坑的排水量以及自身的排水设备等情况,确定采用的排水方法。对于泥、水流沙坑,为防止坑壁坍塌,减少流入坑底的水量,可以采用挡土板或沉箱等措施后再行开挖。

4、结语

在基坑的开挖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注意现场实际地质与设计所提供的地质资料是否相符。如不相符,要及时向设计、监理部门反映,要求地质代表到现场鉴定处理,不要盲目进行基础施工。虽然软弱地基基础是输电线路建设的难点,但只要勘测设计、施工、监理人员有高度的责任感,密切配合,科学管理,就一定能使软弱地基的线路投资得到控制,质量得到保证,并能安全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张殿生.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2002,ISBN7-5083-1136-1

篇7

【关键词】:农田水利、现状、问题、发展、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型农田水利现状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地势西高东低,季风气候明显。降水季节集中年际变化很大地区分布不均。东南沿海地区年降雨量约1800mm,西北内陆不及200mm.s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年平均总量为28100亿m3,居世界第六位。中国雨热同步的气候条件、江河的丰沛水资源及江河中下游的广大冲击平原,都给中华民族的繁衍发展带来了有利条件爱你。但水资源的开发也伴随这与水灾害的斗争。人口的增长有增加了对水土资源开发的压力,人均占有水资源量近卫世界人均值的四分之一。特别是水资源与徒弟资源的分布不相协调,南方水多而耕地少,北方水少而耕地多。如长江及其以南地区,江河径流量占全国的83%,但耕地只占33%,长江以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67%,但江河径流量仅占17%。我国大部分地区降雨的年内和年际分配不均,必须建设必要的水利设施予调节,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性工作和保障条件。

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许多经验,灌排系统框架已基本形成,其他水利设施也初具规模,水利化程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对抗御自然灾害发挥了一定作用,改变了过去那种单一靠天吃饭的局面。但是,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加之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等因素,还存在一些问题:

2.1投入不足,影响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正常开展

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及“两工”的取消以后,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方式、投入机制发生了新的变化,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新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农田水利建设陷入困境。国家近几年加大了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投入,地方各级政府也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但由于面广量大,农田水利建设任务繁重,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影响了农田水利建设的正常开展。

2.2工程老化失修,影响了效益的正常发挥现有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大部分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修建的,受当时的经济技术状况制约,工程标准低,配套差。经过几十年的运行,工程超期服役、带病运行,老化失修,效率低下、效益衰减。

2.3管理体制机制不活,工程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目前,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方式粗放,经营管理理念落后,责、权、利不明确,重建轻管的现象较突出,造成工程老化、失修,效益降低。水价不到位,征收难的现象也存在,工程良性运行的机制未完全建立。管理缺失,工程不能发挥效益。致使灌溉水利用率低下,水资源浪费严重。其根本原因还是管理问题,小农水工程产权不清,体制不明,无人管理,形成“国家管不到、集体管不好、农民管不了”的恶劣局面。

 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      3.1 进行科学管理 要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注重向管理要效益,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建后形成的小型农田水利资产要及时移交给有关单位和个人,向他们颁发产权或使用权证书,采取专业管护、拍卖经营、个人承包等形式,以便形成切实有效、适合当地社会情况和不同工程类型的运行管护模式,使新老水利工程都进入良性运行轨道。其次,要搞好中小型水利工程的配套工作,以充分发挥其最大效能。因为农村水利既有农田灌溉、水产养殖和生活供水等兴利功能,也有防洪、除涝、降渍、防治地方病等除害减灾功能。所以以水利为主的工程兼有经营性和公益性,而防洪除涝等工程完全是公益性,不具备经营条件。根据各种不同农村水利的特点,需要对不同功能的水利工程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尊重农民意愿,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使水利工程在完善的工程管理条件之下,取得较好的工程效益。以水利为主的工程,既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有偿服务,核算成本,降低费用,促使工程良性运行,又要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宗旨。      3.2加强资金投入 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需大量的工程投资,应由中央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财政投入责任,以此来增加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对现有工程进行维修改造,同时增加新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适应当今水利发展要求.在努力增加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行政领导,积极组织群众参与水利工程建设中来,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为了杜绝挤占挪用农业专项资金的现象发生,项目实施单位要及时向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项目情况,与财政部门积极协调衔接,争取地方配套资金。      3.3开发人力资源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要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人才去深造,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鼓励职工在职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使基层水利人力资源切实得到保值和增值。对农村现有水利技术人员进行适当分工,明确每个人的业务主攻方向,尽早造就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地质及地下水、水行政执法、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行家里手,并能统揽全局,承担起相应的工作。同时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并向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他们也能独当一面。 

四、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人增地减水少的严峻形势下,必须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现有耕地的产出率,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强县富民的根本途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将激励全国人民奋发图强,掀起农田水利建设的新,其新的建设和管理机制将以良好的示范作用,带动全县水利建设和管理上到一个新水平,对我县的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结语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巩固和发展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是我国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而农业基础薄弱和水资源总量不足又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深入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战略研究,统筹解决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钱正英等.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及各专题报告.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01

2 付源瀚等.浅析农村水利工作的形式、方向及措施.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6

3 郭根林等.对农村水利工作的一点思考.水利工程,2006

4 张岳.21世纪初期中国农村水利发展纲要.水利水电论文,2008

作者介绍:

篇8

【摘要】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形成巨大冲击,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和残酷。企业要想生存或发展,就应当加强企业管理,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内部控制,要尽最大可能提高工作效率,管理各类风险。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加强企业内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国内勘察设计虽然已经实现了企业化管理,但在内部控制上还存在较多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勘察设计单位现阶段内部控制制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指出建立健全勘察设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策略。

【关键词】内部控制勘察设计预算

一、现阶段勘察设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部控制环境相对较差

内部控制环境是指构成一个组织的内部控制氛围,反映组织内部人员特别是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态度,是内部控制其他组成要素的基础。目前,勘察设计单位管理者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够,更有甚者认为内部控制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要求而制定的条条框框。尤其是单位的领导把建立健全内控机构简单地理解为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装订、汇总,认为做了整章建制方面的工作就等于建立了内控机制,而忽视了内部控制是一种业务运作过程中环环相扣、监督制约的动态机制。因而往往是行政命令代替制度政策,只强调上下级行政关系,忽视了权力的相互制衡,用一般财经规章制度代替内控制度,只重视资金使用的方向性,忽视了资金使用的程序性和效果。

2、预算未能充分发挥有效作用

预算管理是勘察设计单位实行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大多数勘察设计单位缺乏预算管理的理念。一些领导把财务计划与预算管理混为一谈,认为有了财务计划就是实行了预算管理;也有些领导想实行预算管理,但由于方法不当,使预算管理的作用发挥的不充分。

同时,现阶段,由于勘察设计单位资金来源的多元化、成本构成中人力设计成本占绝大比重,使得监督难以到位,部门预算不能对单位的全年财务收支有硬性约束,预算执行失控。究其原因,一是单位预算的范围有限,尚未涵盖单位全部财务收支事项。许多部门单位预算执行结果是超预算,但总有办法在部门预算之外解决,使得部门预算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受损。二是部门预算的追加项目仍有很多。目前,虽然勘察设计单位大多实行了部门预算制度,预算之外的追加调整项目仍然很多。追加项目越多,则预算的随意性越大,权威性和约束力就越差。三是部门预算没有在单位内部按组织体系进行细化。虽然上级主管部门对部门单位有了预算,但部门单位内部并没有按组织结构对预算进行分解细化,仍是“实报实销”。也就是说,上级主管部门对部门单位有了预算约束,但部门单位内部并没有对各处室人员的责任预算约束,其结果只能是总量超预算。

3、财务人员的专业局限性导致内部控制流于形式

目前,随着勘察设计领域的不断扩展,勘察设计企业项目繁多且各项目间差异性较大,举某电力设计企业为例,其具有工程勘察设计、造价咨询、环境影响评价、工程总承包、工程咨询、工程监理、测绘及海洋工程等甲级证书和对外经营权的独立法人,主要承担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国(境)内外火电、核电、超高压送变电工程(含配套工程)的勘测设计、咨询、监理、环境影响评价,岩土工程和工程总承包,甲级建筑设计,施工图审图等,是一个综合性、多功能的大型设计院。但是,财务人员在设计技术方面存在不足,对现场也不熟悉,加之设计现场随时发生变化、会计期末对项目工程设计现场的未完设计盘点往往流于形式,使得设计成本与实际难以配比,财务部门核算时只能按照设计部门提供的资料核算,造成设计产品成本很难确定。

4、内部监督失灵或没有内部监督

很多勘察设计单位内部设有内部审计机构或审计部,对内部审计不够重视,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常常是走马观花,很少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审计,往往是遵循领导的意愿,审计部门形同虚设。有的单位内审由财务人员兼职,出现自己审计自己的现象,相当多的企业对建立内部监督不够重视,内部管理体系残缺不全,有关内容不够合理或流于形式,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同时,还有的单位把内部控制看作是一种复核机制,将控制的有效性体现在惩罚力度上,以罚代控。

二、建立健全勘察设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策略

1、改善单位内部控制环境,提高管理者内控意识

任何企业的控制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中,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以及企业经营目标和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要创造积极的控制环境,使整个组织中的员工具有控制觉悟和自觉的控制态度,特别是管理者要积极地进行控制。控制系统越完善,管理者实现其目标越容易,同时,管理者就可以获得丰厚的报酬;控制得不好,企业目标难以实现,就应该由管理者来承担责任。所以必须使管理者具有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内部控制的动力和压力,促使管理者真正提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内部控制风险意识。勘察设计单位要建立由院长、党委书记、副院长、处长、支部书记、科长、科员等组成的治理结构,并在此之下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如日常经营活动由勘察设计单位自行进行,集团公司统一部署年度财务报告编制,大额资金由集团公司集中管理,少额资金自行管理;每季度预申请用款额度,每月正式申请,每月下拨;收到设计费上划入集团公司账户;集团公司分回银行存款利息及相应的投资收益。二是在勘察设计单位内部设立审计委员会或审计处,保证其应有的独立性,从而保障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度。三是勘察设计单位要注重单位文化建设,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

2、加强预算管理体系建设

一是充分认识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预算管理作为一种责权利控制管理,它不只是财务部门的管理,而是企业综合的、全面的管理,是具有全面控制约束力的一种机制安排。勘察设计单位的经营者要充分认识预算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战略地位,首先必须深入理解预算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其次明确预算管理的战略性定位,即一方面加强预算管理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提高预算管理对战略的调整作用。只有这样,企业的经营行为、管理行为以及员工个人行为才能在认识上形成一致,才能使预算管理成为规范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的准绳。

二是要严格执行与监督,实现预算管理控制的有效性。预算的编制仅仅是预算管理的开始,预算作为一种价值化的目标管理体系,关键在于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跟踪、分析和考核。预算一经确定,勘察设计单位的执行机构就要按照预算的具体要求严格执行,对预算执行的情况要实施跟踪控制管理,对每月、季度预算执行的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反映预算执行情况。考核是评价企业及其内部各部门业绩的尺度,考核与奖惩是预算管理工作的生命线。所以要实行奖勤罚懒,调动职员的积极性,激励职员共同努力,确保企业目标的最终实现。具体来说,勘察设计单位可采取的对策是:第一,将预算控制融入日常财务控制中,如报销按预算内外进行分类,执行不同的审批流程;第二,严格按预算制度执行并进行数据分析考核。要求单位每月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对本单位月度预算指标控制偏差进行量化分析、讲评,并将结果反馈到预算管理部门财务部。对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的时效性进行考核,优劣排队打分,纳入公司的月度考核中。

3、建立企业内部统一的风险评价体系

每个企业都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不同风险,对此必须适时加以预测评估,找出应对措施,加以规避与化解。风险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因此,企业的内部控制必须有的放矢,针对风险而设计。内部控制框架应在提出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要素的基础上,将原有风险评估这一要素发展为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反映四个要素,使风险评估要素更加突出化、适时化。

现代勘察设计单位面临的经济环境日益复杂,作为由众多部门、子公司等组成的勘察设计单位所面临的风险较之单个勘察设计企业更加复杂。因此,有必要建立统一的风险评价体系来评价控制整个企业的总风险。为此,总的勘察设计单位应在董事会下设立一个风险管理部门,制定适用于各企业、部门的风险管理标准和总的政策,在这些政策和标准的指导下,各企业、部门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具体的风险管理准则,以此进行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报告、风险处理等。全面防范和有效控制可能发生的风险,以实现勘察设计单位的经营目标和战略。

4、建立企业有效风险预警系统,增强风险意识

在上述建立勘察设计单位内部统一的风险评价体系的同时,勘察设计单位要建立企业有效风险预警系统,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之下,这点显得更为必要。这主要涉及以下两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利用风险预警机制在勘察设计企业内部形成一个完整的风险预警治理结构,通过其内部治理结构来控制风险,实行事前控制。风险预警治理结构的成员包括勘察设计单位的经营者、风险管理专家、部门管理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他们根据风险管理指令和控制来完成各自的工作,保证预警分析工作的持续性和经常性。其次,在建立风险预警治理机构的同时,为使风险预警和管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应该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克服信息的不对称,认识并处理现实或潜在的偶然损失,降低风险成本,其主要负责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报告。收集的信息包括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以及从其他渠道获取的信息,并由风险管理人员及时分析系统收集的信息,列出勘察设计企业当前面临的和潜在的风险,以合理的报告形式传递给上级主管部门或董事会。

篇9

关键词:铁路交通运输

绪论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根据《2006年中国铁路运输市场研究报告研究报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交通运输企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各种运输方式发展迅猛。铁路交通运输虽然运量逐年增长,但市场份额却逐年下降,铁路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尤其是在交通运输部门中,铁路运输的发展呈现滞后状态。这种状况与“铁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部门,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的地位不相适应,有些地区的线路甚至无法支撑运输需求的巨大压力,铁路运输发展滞后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明显存在。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共同规律是,当一个国家处于经济起飞阶段时,铁路对于经济增长往往具有先导性的带动作用。德国和美国是发达国家的后来者,它们之所以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后来居上,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在当时对作为社会先行资本的铁路进行高投入,从而带动和支持了其它产业的大幅度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综上所述,分析当前铁路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铁路行业的发展战略,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时代课题。本论文所探讨的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即是基于此而做出的一份努力。

(二)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

就我国而言,国家铁路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否则就会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由于铁路运输是基础产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在改革实施之前必须要有方向明确、思路清晰的发展战略的指引,才会使改革向预定目标顺利推进。因此论文的主要内容即是围绕“铁路运输行业制定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和战略方案如何拟定和设计”而展开,也就是说要从理论和方法上论证为铁路运输行业制定的发展战略是在吸取国外铁路变革经验的基础上,适合中国铁路自己的国情和路情的。

论文的研究思路如下,首先是对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归结其原因,提出通过制定发展战略加快铁路运输现代化进程的观点;然后指出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制定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最后在借鉴国外铁路运输改革实践和成果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对国家铁路运输行业发展战略方案的设计。

二、我国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存在问题分析

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已有127年的历史。与计算机、通讯、生物等高新技术行业相比,它是个传统行业。进入21世纪,世界铁路交通运输行业正由传统行业向现代行业转变。世界发达国家铁路较高的起点上,以全新的方式,用较短的时间,完成了由传统行业向现代行业的升级,使铁路这个传统行业展现了全新的面貌。中国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建设起步并不晚,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我国铁路交通运输行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前,国家铁路实行“政企合一”的计划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与国家宏观计划经济的整体基础相适应,也与铁路当时自身经营的环境与条件相适应。当时我国经济技术落后,资金资源严重短缺,不可能优先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度要求较高的航空和公路运输,适合中国国情、运价低廉的铁路运输因而长期处于垄断优势地位,没有面临生存竞争方面的任何挑战。

进入新时期之后,国家经济运行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铁路运输行业随之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运能短缺上。运能短缺一方面是铁路物质基础相当薄弱的基本情况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是不断扩大的对客货运输的巨大需求。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铁路运能短缺的问题不可避免。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增速,铁路运能短缺的严重后果一览无余。全社会爆发出来的巨大货运需求压向铁路,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石油、棉花、粮食、煤炭、磷矿石等重要原材料运输严重受阻,影响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缺口加大,迫使不少工厂半停产运行。因铁路发展不足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使铁路素有“瓶颈”之称,国家因此而损失巨大。

同时,对局部区域铁路客运列车而言,一方面有些落后地区根本就没有开通铁路交通运输,如湖北恩施州;另一方面普遍超员严重,特别是在重大节假日。客运的全面紧张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铁路运输行业存在运能短缺问题的原因分析

铁路交通运输的运能短缺问题除运力基础与运输需求矛盾的原因之外,还有其深层次的原因,这主要是:

1、就认识根源而言,关键在于现代交通运输意识的普遍薄弱。人们并未真正理解现代经济发展交通运输先行这种根本道理,为保障宏观经济高效率、高效益运行所必需的交通富裕度的观念薄弱,甚至视超常紧张为正常。现代交通运输意识的缺乏,根植于我国长期的小农经济及计划经济环境之中。环境封闭、交通不便与运输需求被抑制的长期存在,使人们很难超越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去观察和处理市场经济条件下大生产、大流通必然面对的诸多问题。

2、就经济根源而言,关键在于不发达经济的长期存在。百事待举而资金严重短缺,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基本矛盾之一。人们在拮据的经济条件下,很自然地会选择将资金投向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的加工工业及其他产业,而对虽然社会收益广泛,影响久远,但周期长、收益慢、直接效益低的铁路等基础产业,则往往被置于忽视地位,从而忽视“社会成本”与“直接生产成本”间的协调均衡。而这一协调均衡,又恰恰是欠发达国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整体财力有限,所以需要一个较长时期来改变铁路的现状。

三、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

经过近十几年市场经济导向改革,铁路交通运输行业所依存的经济环境和基础,已发生了深刻变革,面对新世纪的新形势,铁路运输行业制定发展战略必须注意两个基本前提。

(一)将铁路交通运输行业放在优先考虑的战略位置

行业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的战略发展模式。行业生命周期分为开始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曾经有一种观点认为,铁路是夕阳产业,已处于行业发展的衰退期,其实无论从我国铁路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考察、还是从西方铁路复苏的国际比较考察、抑或是从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察,铁路都是需要大发展的重要交通运输方式,它正处于行业的成熟发展期。从我国铁路运能短缺这一基本事实判断,铁路运输行业处在行业的成长期,应加大发展力度,以尽快发挥其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另外,从节约资源兼顾环境保护的角度考察,公路和航空运输耗费石油巨大,土地资源日益锐减。相反,我国可转化为电能的煤炭和水利资源丰富,因此,占地较少、对环境影响甚微的铁路运输,特别是电气化铁路和城市轨道运输,应成为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战略重点。世界铁路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崛起,正处于行业的成熟发展期;而我国的铁路运输行业现处于行业的成长上升期,由此决定了制定的行业发展战略应保证其优先得到发展。

(二)依行业市场化趋势制定行业发展战略规划

在我国铁路运输行业市场化的表现在于:①进入上世纪90年代之后,铁路货物运输需求主体单一的格局己不复存在。多元化的市场经济主体决定了多元化的运输需求主体,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产生了灵活多样的运输需求,使铁路运输的经营环境向市场化转变;②同一时期,铁路运输生产正常运行所必备的各种生产要素,如钢材、水泥、木材和柴油等,在国民经济市场化的总格局中,也日益市场化,使铁路运输生产的供给主要求助于市场,推动其经营成本随市场价格波动而升降;③铁路运输市场化的另一个推动因素是交通运输市场的激烈竞争,铁路运输行业开始留意研究公路、水路、管道和航空运输的动态和规律,从以前的市场垄断走向市场竞争。

以上情况说明,铁路运输生产的投入和产出两大领域,均已受到市场机制的制约和支配:铁路运输在交通运输市场上已不再处于以前的绝对垄断地位。随着时间的延续,铁路运输向深度市场化方向的发展趋势己不可避免。对铁路行业而言,就是要根据市场需求,提供其适合公众需求的特有的产品和服务,制定其行业发展战略。

四、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战略方案设计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要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分析基本前提和借鉴国外铁路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从我国的国情和路情出发,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方案可作如下描绘和勾勒。

(一)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战略步骤选择

1、实现运输主业和辅业的分离

根据2005年底铁道部的统计数据,中国铁路现在职工人数有228.41万,其中运输主业职工152.68万人,非运输主业职工队伍较庞大,这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铁路行业所没有的现象。铁路办社会,大而全,势必制约铁路运输主业的发展。铁路系统中的社会公共部门,如公检法、医院和学校等社会性、事业性单位应剥离出铁路系统,这些单位可以说都与铁路运输没有直接关系,长期“捆绑”在一起将导致运输主业专业优势不突出,竞争能力低下。

另外还应剥离铁路系统中的辅助产业,即工业、建筑、工程、通信和物资五大公司和若干勘测设计院,还与国家邮电网并存的铁路通信网等。机务段、车辆段、车务段和工务段等运输主业中的“多种经营”也应被剔除。这些部门或多经产业虽说与铁路运输相关,但由于没有实行分账独立核算,产业属性不同,容易导致职责不清,扯皮推委。

2、对铁路运输行业进行规范股份制改造

股份制是一百多年来被实践证明为行之有效的资产组织形式,既可以迅速聚集社会资本,又可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铁路行业在完成主辅业分离的前提下,选择业内的优质资产,即盈利能力强、管理效率高的资产,结合主干线、客运专线和城际客运铁路等项目建设,寻求境内外投资者,进行股份制改造,可实现企业持续快速发展。

3、通过上市融资

实行股份制改造的目的是拓宽融资渠道,解决铁路建设资金主要依赖于铁路建设基金的收取与国家开发银行的长期借贷而成的长期性的极度短缺问题。其它渠道资金的进入为铁路加快建设速度和更大程度扩展规模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帮助铁路部门引进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建立新机制。而其他渠道资金的筹集主要是通过公司上市来解决的。

相比客运而言,货运业务彼此独立性较强,更容易把市场前景较好的优良资产单独剥离出去进行公司化改制;而且,货运的国际市场开放程度高,可以更好地吸收地方政府、社会和国际投资。因此,应按照先货运后客运的次序推动股份制改造成功的企业上市融资。

(二)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战略措施选择

1、积极通过多种方式筹集建设基金

在我国,制约铁路交通运输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是资金问题。美国铁路建设之所以能在1887年一年中铺轨2万多公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拥有发达完善的资本市场,可以迅速吸收国内外的投资资金。我国的资本市场虽不发达,但却具备了吸收投资的有利条件。首先,我国大陆性地理特征条件,决定了铁路还远未达到发展的极限且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其次,集装箱、冷冻冷藏、行包快运等具有高附加值的货运业务正在成为铁路新的经济增长点,经过商业性开发、建设和经营之后必将达到较高的投资收益率。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除了在国内外金融市场上进行股本融资这一方式外,可以选择的方式还有直接债务融资、利用国际贷款以及融资租赁等。

2、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现代企业规范制改革

在“政企分开”的基础上,还需要对铁路运输行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建立有效激励、严格约束、责权利相统一的法人治理机构。对于具备一定市场生存能力的改制企业,可以直接改制为国有股占49%以下,民营资本持股51%以上的非国有法人控股的法人实体;那些暂时生存能力还比较弱的改制企业,可保持国有股占51%至75%的国有法人的控股地位,但仍应强调产权明晰、独立核算、面向市场、自负盈亏;实在无力经营的可以选择破产清算或者出售。铁路的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能因而转向宏观管理和行业管理,不再干预铁路运输企业具体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当前的主要任务应是:落实铁路运输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完善资产经营责任制;实现政企分开、社企分开、事企分开和减员增效,组建客运公司及专业货运公司,为实现运输专业化打下良好基础。

3、积极推进铁路行业技术引进开发,提高行业服务质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产业进步的最终驱动力是科学技术,包括与之相适宜的管理技术,员工和资金都因科学技术的光明前景而重新优化组合,以实现更高水平的产业生产力。这种技术效应是不可阻挡也无法回避的时代潮流,可谓顺之者盛,逆之者衰。我国铁路系统经过近年来的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铁路技术的开发应用呈现出加速追赶的趋势。当前的工作重点是高速铁路系统技术开发及建设;铁路行车安全技术保障系统开发;重型优质钢轨及新型轨枕制造;编组站自动化、装卸作业机械化及货场设备制造;铁路客货运信息系统开发等。

为顺利实现铁路运输行业的战略目标,铁路运输系统干部和职工必须转变工作是完成国家运输任务的思想,树立铁路运输行业具有服务性特别强、同时竞争性也特别强的观念,此外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演练来更新自己的服务知识和技能。为此需要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对现有的铁路系统干部和职工进行全新的思想动员和教育培训,使之在新的工作环境下各司其职,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4、注重和其他运输行业的协调配合,创建交通运输大领域的“共赢”格局

在我国五大运输行业之间不仅存在着资源和市场的竞争,而且还存在着因各自优劣势相异而需要协调配合的实际可能。因此就可能会出现两种结局:恶性竞争与良性竞争。恶性竞争是不突出和强化自己的运输专业优势,不讲究服务的质量和方式,而是拼命压低运输价格,大打价格战,最后落得个共败共伤的结局,既浪费了经济资源,又造成了社会效益的损失;良性竞争与此刚好相反,五大运输行业坚守各自的目标市场,运输价格不下降或略微上扬,在运输服务的质量和方式上下足功夫,靠服务和技术创新来赢得市场,这样的竞争方式不仅合理配置了经济资源,而且创造了越来越大的社会效益。

预计随着市场发育得越来越完善,市场机制作用的越来越普遍和深入,交通运输领域的行业结构将趋向发达完善,通过且只能通过良性竞争而必然形成“共赢”格局。届时,处于独立市场竞争主体地位的铁路运输行业将呈现在世人面前,为国民经济建设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结论

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问题既是一个严肃的实践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因为通过中国铁路建设与发展的历史回顾和中外铁路行业的对比分析,很容易得出铁路运输行业物质基础薄弱的结论,发现存在着运能短缺的问题.而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问题的关键是:铁路运输行业如何在技术飞速进步、行业竞争激烈的时代条件下确定自己的发展战略以及如何实现自己的发展战略。

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研究是个内涵丰富、政策性和实践都很强的课题。囿于篇幅和资料的限制和作者的学识水平,论文只是粗线条地对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作了整体上的勾画和描述,还远远没有深入、细致和全面地揭示事物本身所蕴含的特征和规律,因此论文的不足和缺陷在所难免,在此恳请各位专家、同行批评和指正。

参考文献:

[1]厉国权.铁路运输经营与管理所面临的体制创新和课题[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3.

[2]李红.加快铁路多元经营发展的思考[J].铁道技术监督,2003.

[3]宋强太,杨月芳.中国铁路客运体制改革探析[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2.

[4]张江宇.铁路改革:哪种模式能突围[J].综合运输,2002.

[5]王金祥.铁路多元经营新格局的实践与思考[J].铁道经济研究,2003.

[6]郑明理.对铁路跨越式发展中改革问题的思考[J].铁道经济研究,2003.

[7]高婕,高卉.加入WTO后我国铁路行业面对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铁路,2003.

[8]江小国.论我国铁路经营体制改革的市场化取向[J].市场论坛,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