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意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4 09:52: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体意识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体意识论文

篇1

【关键词】诗意;阐释;问题

诗意一词无论在日常交流、学术话语还是在一些文学作品中都能频繁见到。日常交流时我们会听到诸如“充满诗意”、“富有诗意”之类的说法;学术话语中我们既可见到许多带“诗意”字样标题之作,也可从维柯、歌德、马克思、普鲁斯特以及海德格尔等人著述及中国文论中看到诗意一词;中国文学作品唐诗、宋诗以及西方文学作品如荷尔德林的诗作、《追忆似水年华》等小说中该词也会被频繁见到。在生活中,人们也会品味到诗意。迄今,既有如西方学者维柯、海德格尔等人的著作也有如中国学者张思齐的著作《宋代诗学》和邢海珍的论文《文学诗意的范畴界定》对诗意作过阐释。然而我们并不知道诗意指什么。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倘若说日常交流用语使用诗意一词其具体所指可以不严格追究还说得过去的话,在学术著述或者文学作品中使用诗意一词就需要认真考究了。就日常交流而言,语言的使用与使用者的生活时空密切关联,语词使用带有某种相对临时性,随着该时空的变化,语词意义也会随着消失;但就学术著述或者文学作品而言就不一样了,因为这些作品将会流传下去被更多的人所阅读,因而其语词运用特别是关键语词的运用就需要考究是在何种意义上使用的。鉴于人类对诗意生活的趋之若鹜,这一语词当然是人类语言中的一个关键语词,因此其所指,尤其是该词在学术著述和文学作品中之共通性意义需要界定。对此,国内学界有所尝试,但还不充分,也未取得基本共识。

中国学者运用诗意一词的情形比较普遍,但专门探讨此概念者主要有张思齐和邢海珍两位。张思齐在其著作《宋代诗学》中指出,“诗意是中国诗学中一个重要范畴。诗意又称为诗思。所谓诗意,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指诗的内容和该内容所产生的意境。二指事物所表现的类似于诗歌所产生的能够给人以美感的意境。前者是诗歌本身的本质要素。后者是以诗歌的认知方式作用于其他事物的结果。”可以看出,该定义的出发点是通过诗歌的内容及其认知方式所达到的效果。

在《文学诗意的范畴界定》一文中,邢海珍将国内学者关于“诗意”的界定归结为“诗意是文学的基本概念”,认为其意义可以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广普的称谓,即人在生活中所能体验到的一切美感形态,当然也包括人类的艺术活动,凡能引发人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均可称为“诗意”;二是文学艺术的称谓,即指文学艺术作品中由创造主体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法创作而成的情境和氛围,并在受众的心中产生一定的感染效应,这种艺术的美感形态也可称为“诗意”;三是诗歌文体中的具体称谓,即指诗歌的意境,诗歌是通过“境”来表“意”,诗意也就是诗的美感。还可进一步拓展,诗是抒情的文体,诗意即是诗人情感表达的基本形态。”就第三个意义,作者把张思齐在《宋代诗学》中对“诗意”的界定作为主要例证。在此基础上,作者又主张“应当从‘诗’这个基本前提出发”“更深入地挖掘诗意的基本内涵及发展过程”,最后,作者指出,“所谓文学诗意,就是在文学表达中由作家独特感受作用而通过语言文字的表意系统实现的美的感染形态。”

这个界定是目前国内学者根据中国语境对“诗意”这一概念所进行的基本界定,应该说这也代表了国内学界对该概念的基本认识。如果就诗歌或者文学作品的整体情形而言,这个界定是符合基本事实的,正如作者所说,任何一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中都含有诗意,诗意“不为诗歌文体所独有,但它与诗歌文体也有割不断的亲缘关系。任何诗歌以外的其他文体都暗含着诗,它们之中的诗意都是一种‘诗’的转移,是作家的诗的素养、诗的情怀转化为其他文体中成为具有艺术气质的诗意的。”然而,仔细分析也会发现,这个界定有问题。原因是作者把“诗意”看做文学作品的一个组成部分,即一种“美的感染形态”;这样,“诗意”就是一种静态的、形而上学的、可以从文学作品离析出来的东西。

这种情况给人的基本感觉是,好像没有诗,便没有“诗意”,从语言学存在看,这倒是对的。即使扩展开,没有艺术就没有诗意。这是一种。另外,诗意的比喻性意义也很常用。就现在的语境看,的确是隐喻;但应该考察其原始性意义。这一观点问题在于:诗本身是精神产品,因此,说诗意出于诗歌就有唯心主义之嫌。根本原因在于未科学看到诗意(含其比喻性意义)的真正本质。

其实,无论张思齐还是邢海珍,很显然,他们都是从“诗”这一概念出发去阐释“诗意”的,因此,还需要继续追问;特别是,如果联系诗歌创作实践过程而不仅仅是诗歌作品本身考察,更会明确这种阐释的本末倒置性。其实,当张思齐指出“诗意又称为诗思”时,已经涉及到了创作实践问题,只是他没有深入下去罢了。很显然,诗思指的是因为某种特别情境的刺激使诗人产生的一种作诗的想法,正是这种想法促使了诗歌作品的产生。因此,具体而言,一首具体的诗歌诞生大致应该经过这么几个步骤:一是诗人受到某种特别情境刺激,思维(回忆或者想象)被激活,体验到一种不寻常的生命活力;二是这种活力进而促使诗人产生作诗的冲动和作诗的方法,即所谓“诗思”,如清朝诗人郑珍《论诗示诸生时代者将至》诗中所言,“我诚不能诗,而颇知诗意:言必是我言,字是古人字;固宜多读书,尤贵养其气;气正斯有我,学赡乃相济。”三是通过具体的写作技巧将体验到东西转化为具体的诗作。在这些步骤中,其实第一步中的某种特别情境即是真正的“诗意”,这可以从唐诗宋诗以及中国文论中对诗意一词的使用可以看出来,何其芳曾指出,“诗意……是从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直接提供出来的、经过创作者的感动而又能够激动别人的”的东西。此外,从本体内涵看,“诗意”并不是“诗”派生出来的,相反,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诗”却是“诗意”的产物。这在《中国诗性文化与诗观念》同样被提到,该书作者指出,持续的社会心态导致了诗需求,这种心态转化为诗的创作行为和文本构成中,则形成独特的语言,一项所传递的审美心理因素——诗意。诗意的公认程度和普遍心理认同,构成了诗观念基础。诗……文化现象……诗的性质在本质上就是文化中的诗性。中国诗史……呈现着对于诗的本体意义的感性认同。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国内学界更倾向于从诗这一概念而不是从具体的生命体验出发去阐释“诗意”呢?笔者认为,其中有文化惯性(文化无意识)在起作用。

首先,对该概念的理解很容易受到构词法的影响。就构词法而言,中西语境中的“诗意”均属于“诗”一词的派生词;因此,从诗这一概念出发进行阐释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其次,这还与人的记忆特点有关。一般来说,人们所记住的往往是某种静态存在的结果,这样,就诗而言,被更多地关注的是具体的诗歌作品本身而不是其产生的动态过程。这也容易导致这类阐释方式。第三,文化惰性也起着作用,毕竟,深入阐释任何一个概念都是艰苦的工作,能进行阐释已经不易,因此阐述到什么程度并非阐释者最为关心的事情。

【参考文献】

[1]邢海珍.文学诗意的范畴界定[J].绥化师专学报,2003(03).

[2]张思齐.宋代诗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篇2

1.学生应该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寻找生活的素材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从侧面告诉了教师一个道理,就是让学生从生活中积累素材,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生活的美无处不在,就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真情才是最能打动人的。学生可以和同学们约在一起经常出去走一走,体味一下生活。老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去郊游,去农村体会生活。现在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普遍,学生们缺乏与外界的交流,只是单纯地上上网,聊聊天,很多东西在无形之中都被遏制了。只有相互交流,才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很多奇特而实用的想法都是在相互交流中产生的。因此,教师应充分意识到这一点,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让中学阶段的学生做他们年龄阶段该做的事情。不能把他们束缚在语文课堂中,这样才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学生应该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使手、脑、眼有机结合,用心观察生活、体味生活、感悟生活、这样学生才有丰富的写作题材,才会用心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

2.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写作命题艺术,让学生有话可写

教师可以尽可能地带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学生的生活充实以后,就有足够的素材和生活体验来进行写作。根据具体的情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的不同和知识水平的不同来进行命题,让学生有话可写。教师也要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小事件,缩小命题的范围,从而找到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不仅有话可写而且乐于写作。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让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小事,从小事中写出大作文。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就善于抓住这一点来进行教学:如他偶然发现一位老师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盆漂亮的盆景,他就会把这盆盆景借来,再拿到教室去让学生观察,从而来引导学生进行现场版的“看图作文”。这样学生通过细心观察,便能发现它的种种特征,写起来就如鱼得水了。虽然是初中教师的案例,但对于中学教师来说,命题也是一门艺术。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处处皆语文,缺的就是你是不是善于发现别人常见事物的不同之处。

3.教师应该仔细专研教材,读懂教材,让学生掌握一种学习方式与方法

越来越多的老师语文课不好上,上作文课更是难上加难。这对很多新教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越来越多的教师喜欢标新立异,努力找课文的亮点。其实一节课上得好与不好,关键在于读写和关键词的把握,教师应该在教材上下工夫,读懂教材,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把握整体内容。新课改的实施,老师的绝对中心地位转变为教师主导,教师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在课堂上愿意说,学会说。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尽可能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思考问题。

二、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平等对待学生,适当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兴趣

1.教师应意识到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教育是平等的对话,教学是交流。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是这样做的。想一想那时候的人就有了这种觉悟,那现在为什么还出现有老师戴有色眼镜看人的现象呢?究其原因,是因为有些教师并不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对话的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尊重、民主、平等,尊重别人是最重要的原则。教师应该意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大写的人,要尊重他人的人格,要尊重差异。学生是没有差生的,只有差异。虽然他们在文化成绩方面会有所差别,但成绩差的学生并不是没有其它方面的特长。创建了阿里巴巴的马云,曾经将北大作为自己的梦想,但他最终只上了杭州师范学院,而且学习成绩从没进过前三,但他却成功了。所以,老师不应该差别对待学生。如果老师能够关爱每一个同学的成长与发展,那么他就胜利了一大半了。在有爱心、有耐心的老师面前,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充分地发展。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教师有很多,比如特级教师于永正,他“蹲下来”看学生,完全诠释了换位思考这一行为,关爱班上的每一位孩子,力求教过的学生个性得到张扬。

2.适当地鼓励可以使学生追求上进

篇3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而学生主体意识的强弱、参与自身发展的程度及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己本质力量的自觉见,学校实行民主管理,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使其学会自我管理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实现自主教育的主要途径。

1、校内实行民主管理

为了把学生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我们应在学校管理中进行大胆改革,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班级和学校管理。这是实现学生自主教育的外部条件和前提。

(1)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在日常生活中,凡学生关心的热点和疑点问题,应通过校长信箱、校长接待日等形式广泛征集学生的意见,多层面、多角度地分析问题,从而妥善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发展,增强其主人翁意识。

(2)评价教师,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我们应将教师的师德行为、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德勤能绩各方面情况交给学生进行评议,并把评议结果作为学校对教师职称晋升、业绩考核、评优的基本内容之一。这样既有利于促进教师责任心的提高和整体素质的发展,更有利于增强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

(3)在学生管理中应实行学生班级自主管理。通过自荐演讲竞争上岗的办法推选班团干部,让学生充满自信又看到自己的不足;通过学生自主管理教室、寝室、班团活动、班际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自己和他人,不断提高学生的民主意识和道德意识。

2、培养学生独立能力

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必须依靠人的行为来实现。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是实现学生自主教育的内部条件和动力。我们要引导学生努力做到学习生活有计划、有目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问题独立思考而不是一味依从他人。要有目的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通过生活自理能力竞赛,组织学生远足、野餐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使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学生自主教育的核心。我们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设计、自我表现、自我发展;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评价和监控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关心集体,充分发挥自身在集体中的作用,善与与人相处,关爱他人。积极开展学生自我评议活动,组织学生针对自己或他人的典型言行进行自评、互评,通过集体人际交互作用,共同探讨、尝试行为规范,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培养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成长,进一步强化其主体意识。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主体人格

当前,我们的教育对象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他们身上普遍布在着依赖性强、自制力差、社会交往能力不足、面对困难与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弱等问题。国内一项调查表明,高一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达15.2%;高一新生1/3有自卑心理倾向;意志品质坚强者不超过15%。这一调查结果令人堪优,因此培养学生主体性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抗挫折能力二分辨是非能力以及其他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使学生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针对目前学校教育现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创造民主、宽松的育人环境

由于学校管理的需要和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学校形成很多强制性的管教方式,对于学生的行为形成很多,从而便形成了学生自感无能、羞怯、过分服从,依赖等不良心理品质和反抗,仇视,不信任,不合作等不良行为特征。

学校应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契机,以民主、活泼开展的集体活动,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努力形成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优美,浓郁的道德氛围中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从而发挥环境这一无声教育的示范,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神奇作用。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奋斗目标

(1)正确的人生观是个人心理健康的保证。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一个人才能对社会、人生和世界上各种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才能采取适当的态度与行为反应,保持一种开阔的心胸和乐观主义精神,提高对心理冲突的承受能力,防止心理障碍,维护心理健康。因此,我们要对正处在人生观形成基础阶段的学生不断进行真善美的正面教育和假丑恶的反面教育,使学生在现象和本质、本质和非本质之间,真象与假象之间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改变传统教育中那种只重说教的“空对空”现状。

(2)必须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遭受适当程度的挫折,有利于激发斗志,但若挫折太重,会造成心理障碍。我们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看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水平,正确评价自己,在奋斗的过程中体验奋斗和成功的快乐,不断增强自信心。

(3)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人们的竞争意识越来越强。但若处处与人竞争,就会使自己长期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导致心理障碍。我们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竞争无处不在、真诚合作不可或缺。合作可以使人保持愉快的心境,得到更多情感支持和理解,获得新的认识和思路,从而使个体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注重实践教育,发展学生主体能力

教育学研究表明,学生品德的形成不是起因于主体自我意识,也不是客观世界在个体身上的消极反映,而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思想品德形成是在活动与交往中,在教育与自我教育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培养学生主体性,必须重视学生在活动实践中的自身体验,不断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社会实践和系列德育活动可以完成这一目标。

1、社会实践是提高学生主体能力的有效途径

目前,社会正处于大变革时期,社会影响因素在学生品德形成中的作用相对上升,大环境的消极影响增多,学校德育的可控性明显减弱,社会影响与学校影响“异质、异向、异步”矛盾突出,学校德育的开放性不断提高,学校必须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主体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社会实地考察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情感,通过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通过学生与社会的接触,使其了解社会的主流和黑暗面,真正产生对社会的全面认识和对不良现象的“疫苗效应”,不断提高政治辨别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积极开展系列德育活动

德育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要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分阶段地开展系列德育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抓住教育契机,满足学生不同的心理需要及个体自主性发展的需要,锻炼学生意志,使德育目标在实践中逐渐地内化为学生自觉的意识、自身的习惯和自动的要求,又在实践中外化为学生的情感、行动和各种能力。

我们可以以重大纪念日、庆典日及大型活动等为媒介,加强对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升旗制度和国旗下讲话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学习观;通过军训,使其感受勇敢的精神、坚强的意志、团结的力量、崇高的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品格。

总之,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一个知、情、行、意相统一的漫长过程,我们只有从学校实际工作入手,循序渐进,才能最终形成学生的主体性,使其成为具有主体性、主动创造性的现代社会人,真正实现学校教育的最高价值。

参考文献:

[1]都文武.教育问题的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

[2]英伟民.主体的命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3]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篇4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行成于思、思成于惑”。“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愿问、敢问、会问、善问,让学生在质疑、争辩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1.营造和谐气氛,让学生“敢问”。

在课堂上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这是学生问题意识产生和能力培养最适宜的气候与土壤。

2.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想问”。

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本插图、日常生活、各种俗语、实验现象和自身体验等各种途径提出问题。如讲授《美国独立战争》一课时,我出示了两幅美国国旗的图片,图片上的五角星不同的数量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兴趣。

3.授之以渔,让学生“会问”。

学生提不出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不知道提问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应逐步训练学生的提问技能,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策略。问题产生的来源很多,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多给予引导,有意识、有目的地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仅敢问、乐问还远远不够,还要有问题可问,尤其是能问出有价值的问题。

4.适时评价,让学生“善问”。

要使学生逐步提高提问的质量,教师要注意适时总结,引导学生评价。教师要认真渗透给学生“问比不问强”,经常表扬敢于提问的学生。

二、历史课堂提问的设计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艺术性的提问呢?这就要求教师按教学要求,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设计不同思路的问题,使各类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或经教师的点拨引导,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1.提出假设,检验假设,激发联想。

讲时,教师可以提问:“假如没有林则徐的,还会爆发吗?”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分析论证,学生认识到是英国想要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原料的必然之举,林则徐的禁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战争的到来,进而弄清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

2.层层设问,环环紧扣,步步深入。

教学中有不少难点,需分步骤才能解答清楚,这时的提问应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逐步引导,以期收到各个击破的效果。例如:围绕时期“民主运动高涨”这一史实,笔者提出了一连串问题:(1)“造成国统区民主运动高涨包括哪些重大事件?其是什么?”(2)“造成国统区民主运动高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你对‘高涨’两字的含义是怎样理解的?能用其他词,诸如‘爆发’、‘形成’等来代替它吗?”(4)“为什么说国统区的民主运动,成为反对统治的第二条战线?”这样经四步设问,加上教师的进一步点拨、引导,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很快就得出有关结论,这样教学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3.创设矛盾,激起波澜。

针对某些特殊的历史问题,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因此,教师若能在提问中直接引起对立意见,则其激疑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如:讲授“”时,笔者提出:为什么这一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中国的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难道说这个时候中国的工人才诞生?两者之间有没有矛盾?这样便引发学生探求中国近代工人的诞生和发展历程,分析以往的工人运动和这一次有什么不同,从而得出问题的答案。

4.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同一问题,可从不同侧面提出,提出的角度不同,效果往往就不一样。例如:讲授《美国内战》一节时,教师可提问:“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美国内战有什么历史意义?”等问题,容易使学生感到厌烦,难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但是,若一反常规地发问:“为什么说美国内战的爆发是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什么说内战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学生就会感到似懂非懂、新鲜有趣,思维的波澜也就因之激起。这样,既能使学生认识到矛盾对立双方的斗争,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又能起到增强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作用。

5.创设发难型问题,诱导思维。

历史学习的批判思维表现在对传统的或一般的结论、观点能够大胆质疑问难,对前人积累的知识能够正确分析批判,从而获得新的思维成果。

6.通过实物、图片、模型展示等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对事物的观察。

如讲“北京人的体质特征”时,教师可以把仿制的北京人的头像模型带入课堂,让学生仔细观察,并与现代人比较,使学生就会很快回答并掌握“北京人的基本体质特征”这一问题。总之,只要教师遵循问题设计的原则,讲究问题设计的方式,并在教学实践中勤于摸索,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焕发出它独有的艺术魅力,就能更好地促进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三、历史课堂提问的注意点

1.了解学生,胸中有数。

教师应从教学对象的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个性特征出发,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符合客观实际。不同年龄、不同学段的学生在心理状态、思想趋向、知识水平、学习能力诸多方面有显著差异。因此,设计的问题要难度适宜。

2.提问要有针对性,精心设计好每个问题。

教师要善于提出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并且更加深入地探究历史本质的各种问题。不论难易,所提问题都必须富有启发性,教师要针对教材内容、教学目的及学生的疑难提出问题,做到因人而异,有的放矢。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懂得什么道理、训练何种能力,对此教师要心中有数。教师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让每一个回答问题的学生都成为胜利者,都能感受到成功的欢乐。设计问题必须选准突破口,切中要点,不能在枝节上拉扯过多,更不能无的放矢。如讲授《昭君出塞》时,教师可提出:昭君出塞的举动为什么受到后世的称颂?学生议论后便会加深对“友好往来是民族关系的主流”这一观点的认识。

3.提问要具有合理性。

篇5

关键词:干部;问题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D2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6-0063-02

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如何拓宽各级领导干部改革创新的思路,自觉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着力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是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必须解决的紧迫现实课题。笔者认为,解决的关键是要不断培养和增强领导干部的问题意识。

一、培养干部问题意识的必要性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类认知过程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古今中外许多学者都给予了它充分的肯定。孔子曾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苏格拉底也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诞生。”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惊奇开始的。”近代英国科学哲学家K.R.波普尔说:“科学只能从问题开始”,“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触发新问题的问题”。所以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新的基石。这就要求领导干部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对现实的审视和对未来的探究中养成揭示矛盾、发现问题的习惯与能力,不掩盖矛盾,不粉饰问题,敢于正视各种风险和危机,能够及时解决和化解这些矛盾和危机。

领导干部的责任更多地是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说:“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七大确定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作为领导和组织实施的中坚力量,各级领导干部肩负的责任重大。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才能够不断地创新,不断地解决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才能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取得新的胜利。

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一千美元到三千美元的进程之中。国际经验表明,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期中,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会不断出现,矛盾也更趋错综复杂。如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国际竞争力不强等。要驾驭发展,促进和谐,就要不断培养和增强广大干部的问题意识。

二、培养干部问题意识的几点建议

一要解放思想,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本要求,而解放思想是前提。总理在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坚持解放思想作为五年来工作的第一条经验,说明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正确对待既有理论、前人经验、传统观念和传统的思维方式,才能做到有所创新,敢于超越。发展的根本经验是科学回答时代的重大问题,并以此为着力点又极大地推进了理论和实践的创新。试想。如果我们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不解放思想,就只能是一个观念上抱残守缺、工作上因循守旧、缺乏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是不易发现问题的。在工作中也只能把“原来都是这样干的”、“人家都是这样做的”、“本本上都是这样写的”等作为理由。面对矛盾不是主动出击,而是被动防守。问题意识是任何创新行为的内在动力。一个没有问题意识的领导干部是绝对不可能有创新行为的。

二要深入调查研究,善于发现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准确地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每一名干部必须把自己的职责转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既要比一般同志多想点问题。多一点深邃的思考和前瞻『生的谋划,还要时时处处地注意搜寻危机因素、风险因素和发展契机。因此干部必须认真地深入实际,广泛地调查研究。不仅要深入到问题最集中、矛盾最突出、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基层,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还要从不同角度细心观察,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综合分析,理性思考,发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仔细分析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然后再突破原有思维的瓶颈和观念的障碍,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

篇6

【关键词】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个体精神;资本积累;封建制度瓦解

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的伟大时期,历史上把文艺复兴时期称作为拉开欧洲近代史序幕的开始,也被成为欧洲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分界线。文艺复兴时期主要的思想是人文主义,在人文主义的影响下一批优秀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涌现。这些伟人们创作了优秀的作品让文艺复兴从此达到了一个。这些优秀的作品往往是表现人的价值和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经济和政治同样发生着变化,人的价值也被强调到了政治和经济中。人文主义成为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思想,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即使人文主义是一大闪光思想,但是在看待人文主义的时候我们也需要全面的看待,要看到人文主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要看到过度的强调人的能动性带来的负面影响。人文主义里面的个体精神就是我们需要正视的一个问题。

一、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个体精神存在的社会背景和产生的原因

人文主义个体精神大家都以为产生在文艺复兴时期也就是历史上的十四到十七世纪。其实在欧洲十三世纪,末期已经开始有了个体精神的出现,只是当时的欧洲在封建制度和教皇宗教思想的统治下,个体精神不能明显的体现出来,否则可能因为违背封建制度或者宗教思想而受到处置。十四世纪到十七世纪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文艺复兴开始,而且文艺复兴又是打着人文主义的旗号这就为人文主义中的个体思想埋下了种子。文艺复兴时期封建制服和宗教压迫已经开始动摇,人文主义的个体思想随着政策的放松和时代变迁开始不断膨胀,当时许多艺术家和文学家开始在作品中表现个体精神。

人文主义中的个体精神为什么能在文艺复兴时期快速膨胀是有一定原因的。欧洲在十四世纪之前一直受到封建制度和宗教制度的双重压迫,那里的人们受着更加沉重的负担和剥削,那个时候的欧洲压迫要比中国的压迫残暴的多。中国也存在着宗教的影响,但是那个封建制度占主导地位,而且中国信封的是佛教传承的是真善美不干涉政事。但是欧洲十四世纪之前是封建制度和宗教相融合,那时候更加强调教皇的权威和神的能动性,生活在欧洲的人民思想受到神思想的控制,在那种压迫下人们对于神思想的反抗更加的强烈,更加痛恨宗教的控制。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提出一下子解放了欧洲人民的思想,人文主义中的个体精神不断膨胀、不断强化最后个体精神成为人文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人文主义中个体精神的不断膨胀和过度发展与之前人们长期受到宗封建制度和宗教制度有着必然的联系。

二、人文主义个体精神对于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创作的影响

欧洲的文艺复兴和中国的百家争鸣有着异曲同工之效,但是中国的百家争鸣大多都是思想上的升华,在艺术作品中体现的非常少。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表达的思想,艺术家和思想家们都通过具体的作品表现出来。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都是体现了当时的人文主义,其中不乏个体精神的体现。薄伽丘的《十日谈》里面人文主义体现的非常到位,但是里面过度强调了人的能动作用使个体精神也有较为显著的体现出来。米开朗琪罗雕著的塑像《大卫》表现的是一欧洲青少年对于力量和美的体现其中同样包含了个体精神的体现。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个体精神也不是只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人文主义个体精神对于那个时期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的丰富有着重要的作用。人文主义强调的是人的能动性,反抗的是封建思想的愚昧和宗教思想的神制造一切的思想。人文主义刺激了大批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更多的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打破封建和神的束缚开始了自己个性的创作。人文主义个体精神支配着这些伟大的创作者开始自由发挥自己的精神和创作灵感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因为个体精神的支配,这些伟人们不互相借鉴和学习,但是他们凭借自己才能和技术创作出了一个个举世瞩目的作品。虽然个体精神对于人文主义来说有点过度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对于文学作品的创作有了一定的影响和积极作品。

三、人文主义个体精神在欧洲发展史上的负面影响

人文主义个体精神过度发展和膨胀已经严重失去了人文主义的真正含有。好多人们开始歪曲的理解人文主义个体精神,人文主义里面对于人的关怀思想也被扭曲。人文主义个体精神被过度的强调人的权利和地位,欧洲的各个阶层开始享受人文主义带来的福利。从统治者到下层的人民开始主张及时享乐主义,人们开始变得享受和浪费,统治阶级开始出现了奢靡和腐败的生活作风,对于欧洲原始资本的积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定程度阻碍了欧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步伐。

四、人文主义个体精神给拉丁美洲和亚洲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

欧洲文艺复兴给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注入了伟大的思想力量,对于拉丁美洲和亚洲来说是苦难史的开始。人文主义个体精神在欧洲的发展各个阶层都开始享受生活,欧洲本土的资源和资本无法满足这些提倡个体精神人们对于物质的需求。欧洲的部分国家包括葡萄牙、西班牙、法国、英国开始了残暴的海盗行为和殖民主义。他们向富饶的拉丁美洲和亚洲开始疯狂的掠夺和殖民主义的实施。人文主义个体精神间接造成了欧洲对于拉丁美洲和亚洲的殖民统治和残酷掠夺。人文主义个体精神也推动了亚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和崩溃。

人文主义个体精神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衍生的一种思想。对于人文主义个体精神我们应该辩证的去看待和全面的分析人文主义个体精神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个体精神使当时文艺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欧洲贵族开始过上奢靡和享受的不良生活,间接的刺激了欧洲资本主义原始资本的积累。对于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民造成了灾难性的毁灭,但是却促进了亚洲封建制度的瓦解。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个体精神辩证和全面的分析下存在的积极和消极作用都间接或直接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

篇7

比如在课堂中给学生放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纪录片,学生的情绪就会被调动起来,就会提问:“战争这么残酷,为什么还是会有那么多的人都参与到战争里面,而且是在世界范围内引发的战争?”这些问题的提出就会要求学生去探寻两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这样不需要教师专门强调这部分的知识点,学生就能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这些问题意识的达到,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因此得到了提升。再比如在学习唐代历史的时候,那是一个自由强盛的朝代,因此教师此时就可以问学生“如果你生活在唐朝,你想成为怎样的人?”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会激发了起来,在进行思考的过程中,就会想着“自己究竟是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要成为这样的人?”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会换位思考,不仅使得学生的历史水平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使得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二、增加课堂互动,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要增加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使得学生的好奇心培养起来,关键就是要增加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得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缓和,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变为像朋友一样的关系的时候,学生在进行历史学习的时候就没有心理负担,将学习的过程变为一个轻松愉快的过程,这样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就能够得到凸显,教师在课堂中要做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意识是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和学生之间进行良好的互动,使得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从而主动积极地去找寻答案。比如学生在学习中国古代史的过程中,就会发现每个王朝的建国君主都具备着过人的才能,但是到了后期整个国家又出现一种更替的局面,学生就会很疑惑,“为什么后人就不能够汲取前人的经验教训,最终导致王朝的灭亡?”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教师要对学生的积极思考进行表扬,然后要鼓励学生去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样学生在课下的时候就会去找寻资料,去自主地找寻问题的答案。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使得学生的思维就得到了扩展,思考的范围也不仅仅局限于历史课本的束缚,而是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去考虑问题。

三、倾听学生问题,鼓励学生思考

教师在引导学生积极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倾听学生的问题,即使是学生的问题比较简单,教师也要进行鼓励。中学生的想象力都比较丰富,对事物也总是有着和成人不一样的见解,因此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留下专门的时间去倾听学生的问题,这样学生才会觉得发现问题是很美妙的事情,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因此得到了提升。比如教师让学生进行“秦始皇陵兵马俑”文物图进行欣赏的时候,许多学生就会问教师“兵马俑这么严整宏伟,那说明秦始皇还是有过人之处,那为什么秦朝还是很快就灭亡?”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教师要先对学生的认真思考进行表扬,然后引导学生去思考“是不是正是因为秦始皇关注了兵马俑的建设,从而使得秦始皇要大量消耗人力物力去修建这样一个庞大的工程,这是不是和秦始皇的残暴执政有关?秦始皇将整个王朝治理的重心放错了位置,是不是才最终导致了王朝的灭亡?”教师通过问出这样一系列的问题,不仅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而且使得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更加的透彻。

四、结语

篇8

[关键词] 海运单 提单 UCP600

海运单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造船技术的提高与航海速度的加快而产生的一种运输单证。它虽然已产生有30余年,但是与海运提单数百年历史相比,年轮实在短浅。由于人们对其认识生疏,加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十分完备,因此在国际贸易实践中海运单未能发挥出其应有的巨大作用。尤其是在我国,对海运单的使用率极低,我们应该了解它的特点、相关的法规以及在贸易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这对于我们在贸易实践中正确地运用海运单会有很大帮助,进而促进进出口贸易的蓬勃发展。

一、海运单的产生背景

1.运输技术的提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科技被广泛地应用于航海领域,使船舶的安全性能大大提高,航海的速度大大地加快。集装箱运输方式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大港口装卸设备的现代化,使得港口的装卸效率提高,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所需的时间大大缩短。因而经常会出现代表货物的提单晚于货物到达目的港的情况,尤其是在近洋贸易当中,这种现象就更加普遍。由于提单的制作流程冗长而复杂,造成货到而提单未到的情况,使得买方无法及时提货。这不仅给港口造成货物滞留的情况,而且也给买方增加了额外的费用和风险。为了解决这种难题,贸易界出现了银行担保提货、电放等“偏方”,这种方式不仅违反了提单“见单交货”的原则,而且还会造成在发生贸易纠纷时,当事人得不到法律保护的严重后果。海运单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它的出现在缓解了提单晚于货物到港的问题。

2.传统的以船舷为界的交货界限有所改变

20世纪70年代以来,集装箱运输方式风靡全球,被人们称之为运输史上的一次革命。随着运输技术的不断革新,特别是集装箱运输和国际多式联运方式的迅速发展,使得传统的海洋运输由以往的“港至港交货”,变为集装箱“货运站至货运站(CFS to CFS)”或“堆场至堆场(CY to CY)”,以至于发展到“卖方库门到买方库门(Door to Door)”的交货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以“船舷”为界的传统交货方式有所改变,而提单的出具仍然要等到货物上船后才能办理,这种传统的提单流转程序难以满足国际海运发展的要求。

3.推广普及电子商务的需要

电子商务是企业通过运用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网络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使得商务活动所涉及的贸易当事人,通过网络传递单证信息,从而实现商务活动的“无纸化交易”。但是由于提单具有物权凭证的这一重要功能,在目前要通过电子数据传输来体现这一功能尚有一定困难。因为作为电子数据的电子提单既无法进行正本手签,又不能进行背书转让。提单的物权凭证这一功能,成了网络信息时代电子提单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主张在进出口贸易中,特别是在近洋贸易,如果能肯定货物不在路途中销售,而且到货目的港明确,积极鼓励使用海运单。因为海运单不具备物权凭证这一功能,以此来实现运输单据的网上操作。

二、海运单与提单的区别

为了适应国际贸易环境的发展,国际海事委员会(Committee Maritime International CMI)于1983年制定了《关于并入海运单或其他类似单证的统一规则草案》,在1990年召开的国际海事委员会大会上进一步讨论修改并通过了《国际海事委员会海运单统一规则》。规则共八条,包括适用范围;常用关键术语的定义;;当事人的权利和责任;货物说明;支配权;交付;效力等。该规则为海运单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

海运单(Sea Waybill)是证明国际海运货物运输合同和货物由承运人接管或装船,以及承运人保证将货物交给指定的收货人的一种不可流通的单据。由于海运单不可流通的特点,因此它不能等同于提单的职能,与提单相比,海运单有如下不同的特点。

1.提单具有货物收据、运输合同证明、物权凭证的三项功能,而海运单只具有提单的货物收据和运输合同这两种性质,它不是物权凭证。

2.提单是物权凭证,可以作成指示性抬头,通过背书进行转让,具有流通性,而且只有持有人才能提取货物。而海运单不是物权凭证,不能作指示性抬头,不能流通转让。因此,海运单上的收货人栏(Consignee)内必须详细标明具体收货人的名称、住址和其他能够辩明收货人身份的事项。提货时不需要出示海运单,但需出示提货单上标明的收货人身份证明。

3.提单有全式和简式之分,而海运单是简式单证,即它的背面不列详细条款。海运单的正面及各栏目格式与海运提单基本相同,海运单和提单都可以作成“已装船(shipped on board)”形式或“收妥备运(received for shipment)”形式。海运单背面不列详细货运条款,但载有一条可援用海运提单背面内容的条款。

4.在提单的分类中,有“记名提单”,记名提单同样不能背书转让,这与海运单相同。但它们有着本质的不同,记名提单是物权凭证,而海运单不具备这一性质。在提货时,收货人须持记名提单提货,而海运单不是提货的必需单据。

三、海运单的优越性

海运单不能背书转让,属于不可买卖的单证,不具有流通性和有价证券的性质。签发海运单的提货程序通常是:船公司在船舶到达目的港之前,向海运单上注明的具体收货人发出到货通知,收货人签署到货通知后退还给船务,船务根据签署过的到货通知向收货人签发提货单(Delivery Order),凭此提货单在目的港向承运人提货。当然,承运人有责任、有义务对指定收货人进行严格的核实并将货物交到托运人指定的收货人手中,因此海运单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海运单仅涉及托运人、承运人、收货人三方,程序简单,操作方便,有利于货物的运转。

从上述海运单流转程序可以看出,海运单提货具有快捷、简便、安全的特点,与提单相比有如下优点。

1.提货快捷

海运单项下,收货人在目的港提货时,不需要出示正本海运单,只需出示船务根据到货通知签发的提货单以及能够证明本身的证明即可提货。承运人只要小心谨慎地将货物交给海运单上所列明的收货人,就视为完成了交货义务。提货快捷对于收货人来说非常重要,能够节省货物在码头的滞期费、仓储费等开支。

2.程序简便

在单据交接程序方面,使用提单时,由于托运人必须向收货人交付全套正本提单,而提单的签发又是在货物装船之后,因而影响提了收货人的提货速度。而海运单由托运人保存,不需要向收货方提交,因此其他单据,如保险单、商业发票等,可以在装完货之后直接发给有关当事人,加快了单据的传递速度,从而能缓解近洋贸易中货到而提单不到的现象。

3.相对安全

在风险方面,采用提单时通行的做法是见单交货,如果提单丢失或被盗至使货物被冒领,承运人对此并不承担责任,因为承运人的义务是凭单交货,这对收货人来讲风险较大。由于海运单的不可转让性,即使海运单丢失或被盗,拾得者或盗窃者也不能凭海运单提货,海运单的收货人明确,这就杜绝了伪造运单骗取货物的可能,从这种意义上讲,海运单是一种相对安全的凭证。

四、海运单在实际贸易运用中的问题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尽管海运单具有快捷、简便和相对安全的优点,为托运人和收货人双方免去了诸多不便,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但由于海运单出现的时间与提单相比十分短暂,在实际业务运作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以下从出口方托运人、进口方收货人以及相关银行等三方面加以论述。

1.从托运人角度看

海运单是托运人与承运人之间签署的一种运输货物契约。根据《国际海事委员会海运单统一规则》第六条第一款的规定:“托运人如果不将对货物的支配权转让,他便是惟一的有权就运输合同向承运人发出指示的当事人。他有权在货物运抵目的地后,收货人请求提取货物之前的任何时候,改变收货人的名称”,从这一点来看,海运单项下运输货物,对托运人很有利。

但是,由于海运单的操作方式简便,省去了许多复杂的审单过程,货到目的港之后,根据规则第七条规定“承运人凭收货人出示的适当的身份证明交付货物”,收货人是否付款赎单,并不是提货的必要条件,这一点对托运人十分不利。从这种意义上讲,如果收货人的信誉不良,就会给出口方造成货、款两空的危险。

因此,海运单运输方式适合于和信誉良好、有长时间业务关系的老客户做的,也适合于在预付货款或一些无需担心收付货款母子公司之间做的贸易。

2.从收货人角度看

海运单运输方式对收货人的最大好处是提货快捷,可以避免近洋贸易中提货单据晚于货物到港而产生额外费用,以及因提货迟而失去商机。然而,对收货人来讲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首先,由于运输合同是出口托运人与承运人之间签订的,收货人与承运人无直接的契约关系,虽然《海运单统一规则》第三条规定:“托运人订立运输合同,不仅代表自己,同时也代表收货人,并且向承运人保证他有此权限”,但这也只是一种关系。再因收货人凭身份证明提货,所以收货人不持有海运单,一旦货物发生货损和灭失,收货人向承运人提出索赔,便会有一定的难度。这与提单相比,收货人在海运单中所受到的法律保护要脆弱许多,如果发生纠纷,往往是收货人的利益得不到充分保护。

其次,《海运单统一规则》第六条第一款规定:“ 托运人是惟一的有权就运输合同向承运人发出指示的当事人。他有权在货物运抵目的地后,收货人请求提取货物之前的任何时候,改变收货人的名称”,这对收货人来说极为不利。如果托运人收到货款后,向承运人书面提出变更收货人,则原上收货人无诉讼权。

因此,在采用海运单的运输方式时,买方要在签订的贸易合同中附加一些保护自己的条款。

3.从银行角度看

海运单如果用于如托收、汇付等非信用证结汇方式下,对银行来说不存在太大的风险。而目前国际贸易中大部分的货物买卖是通过跟单信用证方式进行的,由于海运单不具备物权凭证这一性质,使用海运单可能会使开证银行的利益受到损害。因为在使用海运单时,收货人无需提交海运单,根据《海运单统一规则》第七条第一款规定:“承运人凭收货人出示适当的身份证明交付货物。”收货人向银行付款赎单并不是提货的必要条件;再加上《海运单统一规则》第六条第一款的规定:托运人有权在货物运抵目的地后,收货人提取货物之前的任何时候,都可以改变收货人的名称,这会使开证银行的债权落空。尽管《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号)第21条已有接受海运单的规定,但在现实业务当中,银行仍然不愿意接受海运单;即使接受,势必也要给开证申请人附加一些苛刻的条件;或者在收到货款之后再付款给受益人,银行会把风险转嫁给他人。

为了保护银行的利益,目前在实际业务操作中有一些“偏方”做法。如,在海运单上载明银行作为收货人,使开证行拥有货物的支配权,待买方付清货款后,再把收货人名改为买方等。然而,偏方毕竟是偏方,它不能代替法律法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托运人在货物运抵目的地后,收货人请求提取货物之前的任何时候,更改收货人的名称这一实质问题。如果托运人收到银行的付款,而没有将收货人的名称改为买方的话,从规则的角度来看也是无可挑剔的。由于海运单不是物权凭证,海运单项下开证行不能取得对货物控制权。因此,海运单更适合于付款条件是预付或延期付款的不随附运输单据的贸易。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海运单作为一种新的运输机制,既有其优点,又有其不足。贸易实物界人士要充分了解海运单的优点和问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权衡利弊有选择地运用。比如,跨国公司的总分公司与子公司间的业务往来;结汇方式为汇付或者不随附运输单据的近洋贸易;往来已久、相互信任、关系密切的贸易伙伴间的业务等,应该选择使用海运单。

参考文献:

[1]熊良福 夏国正编著:国际贸易实务新编.第三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2]梁英焕 徐正斗编著:国际贸易法规.第三版[M].韩国首尔:三英社,1998

篇9

落实以人为本的行为文化以提升形象传播力

开展一系列富有行业特点的文化活动。通过各种赛事,如:泰医及卫生系统运动会、与友好单位的球类比赛等,展示团队的凝聚力,扩大医院影响力。利用“五•一二”“七一”、国庆、元旦等节日,组织文艺汇演和符合节日特点的各类活动。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三好一满意”“微笑服务”活动为契机,组织各类技术操作、演讲比赛、读书征文及先模人物评选活动;开展“微笑服务”活动情况在《健康报》进行报道。积极参与争创巾帼文明岗、青年文明号、优质文明服务岗;展示医务工作者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形象识别传播文明行为成立新闻宣传办公室和医院艺术团,完善工作制度,建立通讯网络,定期出版《四院通讯》,打造“文化时空”,制作“文化之窗”,报道展示文明行为、亮点工作。举办职工文明礼仪及服装展示活动。通过开展卫生支农、社区义诊、“春蕾工程”、“惠民医疗”工程等活动,对贫困患者、优抚对象进行救助,热心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开通“爱心之家”热线。开展七届“夏夜爱心相伴”活动,团员青年奉献休息时间,为夏夜来院就诊的病友提供细致周到的人性化服务。

塑造高尚的精神文化以提升医院亲和力

确定医院文化的核心理念开展“文化强卫”工程,出版《四院文化》院报。建立内涵丰富、主题向上、与时俱进的“四院文化”,做到院歌人人会唱,大力弘扬“崇德、敬业、求精、图强”的医院精神和“仁爱、博学、精湛、卓越”的核心价值观,明确医院“立足济南,面向全省,走向全国”和建设区域医疗中心的发展定位,实施建设“数字化医院管理,人性化医疗流程,高水平科技创新,低成本高效经营”的医院发展战略目标。规范文化理念的应用要素对各类事务用品,如:职工胸牌、手提袋、专家诊疗牌、信封、医院及科室标识等进行统一规范设计,使其成为医院视觉形象传播的重要载体。各类宣传用品,如:宣传画册、宣传栏、网站、医院文化长廊等,加入艺术审美内涵,宣传医院文化理念,提升医院社会形象。根据工作岗位性质和特点,规范急症科、手术室、监护室、儿科、后勤人员的服装系列,丰富职业服装的多样性。坚持每周对医务人员的仪容、仪表、服务、诊疗环境等与精神文明建设有关的内容进行督导,使职工建立起服务理念、价值取向的群体意识,成为精神文化发展的原动力,把职工思想行为统一到以文化促发展的轨道上。

构筑关口前移的廉政文化以提升医院的监管力

严格医德规范,继续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及行风建设动态情况三级预警分析制度、廉政谈话制度,加大对党建和行风建设工作的监督、检查、考核力度,及时发现、处置存在的违规苗头问题,避免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情发生。定期召开社会监督员和新闻媒体座谈会,每月进行满意度调查,建立社会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医务人员医德档案,定期进行医德考评,要求廉洁行医,恪守医德规范,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建设有特色和实效的廉政文化体系。

篇10

1. 做好文献资源整体布局的意义

1.1 挖掘资源潜力,更好服务教学。随着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进行,各高校都在整合校内各资料室、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一方面理清家底,挖掘资源,充实学校的实体馆藏,在数量上达到评估要求。在此背景下,更要搞好文献资源的整体布局,提高藏书质量,使原来分散的资源从整体上更好地发挥作用。

1.2 方便读者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布局应该和不同的读者群体的分布相适应,有针对性地收藏图书资源,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如,有的学校本科学生主要分布在新校区,一些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主要分布在老校区。图书馆就要在新区图书馆和老区图书馆配置相应的资源,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1.3 资源共享,节约资金。合理布局各文献信息机构的资源,合理划分重点收藏范围,资源共享,不仅方便读者,更节约资金,避免重复购置,节约大量资金。

2. 医学文献资源整体布局的现状

2.1 医学高校文献资源分布情况复杂。除了学校的图书馆,还有附属医院图书馆、教学医院图书馆、院系资料室、研究所资料室、独立学院图书馆、新校区图书馆等文献信息服务机构,在整体布局上呈现出独有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2.2 文献资源的整体布局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从总体上看,各个文献信息服务机构各自为战,相互之间协调不够,没有统一的协调有力的权威机构,从资源的收藏看,追求小而全,特色不明显,分工不明确。从资源的利用上看,读者基本上以图书馆为主,其它资源利用的不够充分,资源共享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2.3 图书馆在业务上指导和协调作用发挥的不够。由于没有统一的业务标准,因而造成各文献信息服务机构在分类、编目、排架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而不能统一,以致出现书目数据交换困难等问题,给读者跨馆借阅带来不便。

3. 对策

3.1 充分发挥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的作用,是理顺关系,保证整合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规定:高等学校应设立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作为全校文献信息工作的咨询和协调机构。 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的成员以教师为主,吸收学生参加。学校主管图书馆工作的校(院)长担任主任委员,图书馆长担任副主任委员。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应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图书馆长的工作报告,讨论学校文献信息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反映师生的意见和要求,向学校和图书馆提出改进图书馆工作的建议。医学高校设立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对于协调各个文献信息服务机构,避免重复购置,促进资源共享具有重大意义,是开展资源整合工作的组织保障。

3.2 发挥校中心图书馆的基础性作用

3.2.1 服务全校读者,对资源的收藏起到基本保障作用。中心图书馆是学校文献信息服务体系的主体,担负着主要的、基础性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任务,是最主要、最基本的信息服务机构。应依据医学高校的学科、专业的设置,合理地配备图书文献资源,馆藏具有稳定性、系统性、连续性和完整性。在医学高校文献信息资源的整体布局中,起基础性作用。为了满足读者的需要,书刊采购要兼顾各个学科,品种相对齐全。就医学书刊而言,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特种医学及与医学相关学科的书刊均要采购,外文书刊、大型系列丛书、检索工具书和教材参考书以及电子期刊(光盘)等文献都要配备。

3.2.2 对于特定的读者有保护措施,使图书馆的服务不留空白。医学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本部学习,特别是基础理论的学习一般都在学校本部进行,后期临床教学主要在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进行。附属医院一般都有图书馆,资源的收藏以临床为主。很多教学医院没有图书馆。这样的情况下,学校的图书馆还要服务临床教学,收藏一些临床类文献资源。对于一些在外教学医院实习的学生和在药厂实习的药学专业的学生,图书馆在借书的期限等方面要有特殊的照顾。如中药学的实习很多都要在野外实习,配备中药图谱类的图书对学生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3.2.3 发挥图书馆的业务指导作用,有专门的图书馆领导和部门分管此项工作。经常性地指导其它信息服务机构的业务建设,从整体上保证资源的分布合理,建设规范。

3.3 对于中心馆以外的信息资源,要合理布局和规划,突出特色,发挥各自优势。

3.3.1 附属医院图书馆

图书馆应把一些临床实用性强、且复本量多的图书和过刊,调拨一些给教学医院图书馆,供离校馆比较远的教学医院读者使用。教学医院图书馆由于馆舍小,书库紧张,可将有些图书和过刊移交校馆收藏。附属医院之间本着减少重复、增加品种、节约经费、发挥优势的原则,统筹规划各馆的文献采购,制定各馆的藏书布局和结构,搞好藏书建设。

和校本部图书馆相比,教学医院图书馆的读者主要是本院的医务人员和在该院学习的学生,读者单一,人数少。因此,教学医院馆在书刊采购时,要做到二个“重点”:即在所有文献中,重点采购医学书刊,在医学文献中,重点采购临床医学书刊及与临床关系密切的相关学科书刊和骨干专科的书刊。

由于后期教学的需要,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在附属医院,所以,收藏一些相关专业和社会科学的图书也是必要的。当然,有些附属医院和图书馆的位置非常接近,则要更突出专业资料的收藏。

3.3.2 院(系)资料室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规定:高等学校的院(系)资料室是全校文献信息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在业务工作和资源配置上,接受图书馆的指导与协调,应面向全校开放,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实行资源共享。院(系)资料室的工作是图书馆不能取代的,有很多独具的优势:

收集专业文献资料的渠道更多。它还可以通过本专业的学术机构在全国范围内的横向联系,收集到许多反映教学科研最新成果或发展趋势的内部资料,如学术会议文献、科研报告、研究生论文等,图书馆收集此类文献则会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