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修养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14:46: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修养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首先,从声乐的文化属性看,声乐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尤其是音乐文化的产物。因为从它的形式到内容的不断变化、不断充实、不断升华的过程中,浸透了人类的聪明智慧、美学思想、音乐观念、音乐思维、音乐逻辑。所以,学者们都说一部声乐艺术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部世界音乐思想的发展史、音乐思维的发展史。声乐是音乐的一种,是以人声为乐器演唱出来的音乐。人声的特点非其他乐器能比,它的音乐对人类来说是最先听到的,最先感受的,交流思想信息、感情的声音,以人声的音乐打动人更直接更赋予感染力。人声的音乐有其他乐器没有的特点,在多数作品中人声的音乐都有歌词,于是这部分音乐就有了双重表现,词和音乐的结合使内容不确定的音乐带上了文学给予的相当确定性,又使比较确定的文字带上了不确定的色彩,引人去联想,从听觉引起的心绪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感受。声乐的社会功能是很强的,因为人人都能歌唱。歌者动情动容,听者感人肺腑,艺术的魅力是无与伦比的。因此说:“歌曲是音乐与文学结合的最完美形式。”
其次,正因为声乐有以上的属性和特点,围绕着它就产生了大量声乐作曲家、歌唱家,产生了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浩如烟海的作品,使之独自成为一个完整的声乐艺术体系,成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成为一个音乐王国,具有深厚而巨大的文化内涵。既然声乐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又有浓烈的文化内涵,作为一个声乐艺术的实践者,要驾驭这门艺术,就必然要有强大的艺术能力,而这强大的艺术能力除了有过硬的技术,主要来源于文化修养的深厚广博。歌曲是文学与音乐的二合体,声乐作品大都以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文学性强、艺术性高的诗词为歌词形成了声乐作品的文学性和文学特征。比如,中国歌曲、歌剧中可能涉及的体裁起码有诗、词、剧本、小说、散曲等。拿现在著名声乐作品来讲,已涉及有古诗十九首,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唐诗、宋词诸多作家、元代及明清的诗词作者,以及近现代的刘半农、徐志摩、等作家。外国歌曲、清唱剧和歌剧中所涉及的体裁有诗、剧本、小说、神话、史诗等。涉及的作家从英国的莎士比亚到法国的戈蒂埃、魏尔伦,从德国的歌德、席勒、海涅到俄国的普希金、托尔斯泰。还有圣经中的故事、赞美诗、经文歌等也进入了声乐文献。歌唱与文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歌词的文学性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歌曲的艺术性,而对歌唱中文学性的认识也同样能够反映出一个歌唱者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要唱好任何一首歌曲,首先要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文学内容理解透彻,在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才能运用声音正确表现出歌曲作品的内涵,表现作品思想内容和文学内容的艺术境界。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学知识,像《玫瑰三愿》、《红豆词》、《阳关三叠》等歌曲,就可能出现内容理解上的难度。另一方面,声乐演唱不只是对作品的一种传达的再现,更重要的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即所谓二度创作。因此在对声乐作品的演绎中,就需要通过自己所具有和掌握的文学知识和文化修养,对声乐作品的时代背景、表现特征、艺术手法、民族特色等进行分析和掌握,这样才能根据作品的文学内容、音乐风格和表现特征进行最佳的设计和安排,从而使声乐作品的艺术处理和艺术表现,更加合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创作本意。所以文化修养对声乐艺术的实践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不能充分认识这一点,并身体力行地去提高文化修养,那我们就会变得苍白无力、单薄乏味,在博大的声乐艺术海洋中,只能停留在表面或不深的层面而显得华而不实或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我们可以说,深厚的文化修养能使我们从哲学的高度、思想的高度、人性的高度去触摸声乐艺术最深邃、最本质的东西,引领我们从声乐艺术的必然王国走进声乐艺术的自由王国。最后,在中国的文学艺术领域,有文如其人、画如其人、字如其人、歌如其人的说法。这是因为声乐艺术是情感的艺术,音乐的艺术,是关于人的艺术,演唱歌曲是演唱者思想感情、人生体验的外化,是艺术审美观的音乐化。所以在歌唱的声音中,带有强烈的文化品位和文化韵味,是演唱者文化修养集合式的音乐体现。因此,我们不能设想一个趣味低俗的、气质猥琐的人能唱出优雅高贵的歌声;同样我们也不能设想一个艺术迟钝,对音乐缺少本质理解的人能唱出令人感动的歌声。我们要让歌声打动人,震撼人的灵魂,我们就必须先从做人开始,做一个爱憎分明、抑恶扬善的人,做一个真诚又自然的人,做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做一个既能为别人打动又能打动别人的人,做一个远离世俗、远离浮躁而又贴近现实的人。总之做一个有品位的人,要想成为这样的人,依然离不开文化的修养。当我们凭借着文化修养真正成为“美”的人了,那我们的歌声也就有了内在的魅力,富有美丽的生命色彩,就能撞击人的心灵。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声乐大师的身上得到印证。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周小燕、沈湘等,这些大师的声乐艺术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程度,代表了声乐演唱和声乐教育领域的最高艺术成就。他们之所以能达到如此辉煌的艺术巅峰,当然有娴熟超人的技术做后盾,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摄取了人类文化的营养,对音乐、对社会、对生活有着自己独到的思考、体验和渴望,形成自己独特的性格,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内在精神的人。
从以上来看,文学使我们丰富,历史使我们厚重,哲学使我们睿智,思想使我们深刻,艺术使我们触类旁通而富有灵感与激情。我们对这些文化积累越广博深厚,声乐艺术的境界越高,声乐的艺术世界就越宽阔,越新鲜多彩。文化修养的确是把我们引入声乐艺术精神实质、把声乐艺术推向高峰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文化的修养,并视之为声乐艺术的灵魂所在。
参考文献:
篇2
一、教师的语言要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教师语言的教育意义首先要求教师语言本身健康、文明、乐观。绝不允许粗俗、低级,不正确的语言出现。课堂上可以用幽默的语言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如在学习《劝学》时,可以幽默地引出一位老者,头发花白,眼中充满泪花给他的小孙子讲述他年少时没认真读书,以至于一生波折、辛酸最后后悔已晚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到饱经沧桑的老人还有遗憾,从而告诉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和专心致志做事。这样会大大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
二、教师的语言要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教师做到为人师表,语言有很重要的示范性。少年儿童对自己的老师有很强的崇敬感和信任感。教师的言传身教时时刻刻围绕在学生的周围。教师伟大和蔼的行为是学生的榜样。那么教师严肃深情的语言就是有效的行动和无形的楷模。教师语言的榜样性必定对学生有很强的影响,所以教师的语言一定要规范。教师不能用方言土话来教学,即使说得再好也是不规范的语言。教师的普通话在语音、语汇、语法上都必须准确、扎实,否则普通话不规范也会影响学生。学生模仿能力很强,不仅跟老师学文化知识,也跟老师学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讲好正确的语言,才能培养学生准确、生动的语言能力。
三、教师的语言要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教师语言的一个明显特点是有一定的激励作用。教师的语言面向的是广大的学生,所有的人都喜欢听表扬、鼓励的话,更何况顽皮好动的学生。学生的自尊心很强也很脆弱,对于教师来说必须爱护他们,表扬他们,时时处处尊重他们,鼓励他们积极进取。
四、教师的语言在一定情况下要有一定的针对性
人们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在幼小心灵的塑造上是没有一个完全相同的。每一个心灵都需要用不同的语言去启发、去激励。教师必须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环境采用不同的语言去教育培养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
篇3
我国的舞蹈艺术能否健康的发展,能否跻身国际民族之林,取得与文明古国相称的声誉,能否体现振兴民族文化的精神,这些要求取决于舞蹈教育。舞蹈教育所培养的和向社会输送的人才,不仅能够体现出舞蹈教育的方针,也直接影响到舞蹈艺术的审美思潮和艺术取向。而舞蹈教育的资质水平又将取决于教师队伍的资质水平,所谓办学理念,直接体现于教师的教学理念。因此,如何关注舞蹈教师的资质,将直接关系到舞蹈艺术发展。
在舞蹈艺术的各门类中,民族艺术学科――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与从外国引进的芭蕾舞、现代舞等学科又有所不同。民族艺术的意义是在于代表民族,体现民族的文化传统和艺术精神,也就是民族的审美智慧和民族的创造才能。因此,民族学科的教学和教师又肩负着弘扬民族文化的职责。本文所思考和探讨的,便是中国古典舞教师文化修养的问题。
一、古典舞的艺术定位
中国古典舞作为民族艺术门类的一种,对于民族的凝聚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有着灿烂悠久的舞蹈文明史,它是中国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古典舞不是历史上某些舞蹈当时已有的名称,和古典哲学、古典文学、古典艺术一样,是后人认为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某些哲学、文学、艺术作品,具有典范性和代表性而给予的名称,而且是若干种哲学、文学、艺术作品的总称。在现代社会都不去搞现代舞还要继续保留古典舞,就是因为古典舞是传统文化,是历史文化,是我们祖先经过了几千年所创造的艺术,代表着我们民族的智慧,是中华民族艺术审美的古代传统。
首先要明确古典与古代的关系。所有的古典艺术都是形成于古代,是历史的产物。有的流传了下来比如:文学、诗歌、绘画、建筑、工艺等。有的只有一些资料,没有鲜活的流传下来比如:音乐、舞蹈。因此,把握古典的形式、风格只能进行继承和研究。其次当代古典舞是今人编创的,而编创的根基是历史、是传流、是古代。“知”而后变,要想达到这种境界必须有坚实的历史材料和对材料做社会科学性质的研究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古典舞的形式和审美方向的问题,才能把握民族的特色。古典舞是形成于古代的舞蹈,我们常说“传统”,传统是历史的积累,是经过一代一代古人长期的继承和创造,才凝定为若干种艺术形式,并从那些艺术形式当中体现出艺术的规范性和美学传统。因此,古典舞与古代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二、是定位为文化形态,还是定位为技术技法系统
文化是审美的基础,审美观是艺术必须解决的核心,作为审美基础的文化不同种族、民族,以及地域的差异,及其特征和个性,没有特色的个性,民族就难以存在,中国古典舞也是如此。不同的民族艺术,具体表现在形式、风格的不同,形式由舞姿造型和活动的流动连接的方式构成。而形式所体现的风格――即艺术韵味,则密切联系着一个民族文化历史的诸多方面因素,即意识形态。中国古典舞作为一个艺术门类,必须有独具的形式、风格、技法,不能把其他舞种借过来代用,代用就是说明还没有弄清楚自己的“面目”什么。
任何一种艺术技法都是根于一定历史和文化,又无一例外都有继承性――也就是“来路”。艺术是上层建筑,是意识形态领域中一个组成部分。牢记这一点或者甩开不管都无法改变这个科学论定。因此舞蹈作为一门艺术不可能没有思想、没观点、没立场、没取向。不同的形式、风格产生不同的技能、技法,艺术的形式、风格没有统一的审美标准,艺术的技能技法也就没有统一的评判尺度。不同的文化的形态决定着舞蹈的技能技法,作为古典舞不能只注重技能技法体系,而是要将古典舞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来看待。技能技法是为古典舞的审美取向而服务的,而古典舞要想达到所要求的审美取向就必须依靠技能技法,这两者是互相依存的。
三、作为一名合格的古典舞教师的责任,自身所应具备的文化素质及修养
以上这些观点直接牵扯到教学上,从教学出发认清古典舞今后所要走的道路是作为一名从事古典舞事业的教育者的责任,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教学演绎,引导学生认识、理解艺术形式中所蕴含的意识形态,学习并掌握中国古典舞蹈文化发展的历史,了解本土文化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这就要求古典舞教师自身对古典舞的感情和审美倾向一定要清楚,这是从事古典舞事业的教师们所必修的课程。如果一个教师在教学上只保留在形式的把握,不能提高到文化的教学程度。那么,课堂教学就将脱离文化而成为单纯的技能、技法教学了。长期以来,由于受到旧的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我们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照搬硬套、墨守成规上,教师的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创造力十分的缺乏,这将直接影响到古典舞今后的发展。那么作为一名大学古典舞教师所应该具备哪些文化修养呢?
(一)必须了解古典舞、了解中国古典舞性质的由来
所谓古典舞主要是指历史上为贵族服务的宫廷舞蹈;被宗教利用成为一种祭祀形式的宗教舞蹈;或者曾经走上政治舞台,是在专业化、职业化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古代舞蹈形式。这些虽然是古代民间舞的加工、发展,但与自娱性有节令、地域和物质条件限制的民间舞蹈有所不同,它是具有吸收、融会不同民族、地域外舞蹈的优越条件并且是在贵族文化、宗教意识或者是在广泛的――不限于一个地区的欣赏趣味影响下发展、提高起来的。形式比较完整、严密,表演、技巧也高于民间的水平和成就,对历史上的舞蹈文化有一定的概括性和代表性。因此,作为一名古典舞教师必须了解中国典舞的含义,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体现特色,突出特色,培养决定古典舞形式所需要的技术能力。了解中国古典舞的风格、审美取向,将技术技能与文化形态联系起来,真正达到技能技法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二)必须有热爱这样文化的感情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在这五千多年里,舞蹈一直占领着很重要的位置,所以说舞蹈的发展也是很积极的,它是每个不同时期政治、经济等各项有关于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作为一名当代古典舞教师我们不但要了解现代舞蹈发展的状况而且也要对古代的舞蹈发展状况有所了解,这是必须的。我们要随时赶上时代的潮流不被时代所淘汰,推陈出新是教师们所肩负的重任。但是推陈出新并不代表将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舞蹈历史遗忘,正好恰恰相反,将中国舞蹈的精髓展现在世人面前是作为一名中国古典舞教师所应该赶上的潮流,这也是使命。必须回溯历史、回溯古代了解古代舞蹈发展的脉络,搜寻古代舞蹈资讯,并尽可能的多学点各个层面的中国文化,卑能最大限度的体现我们祖先在这门艺术所创造的美,也就是我们民族的智慧。要想去了解这些,必须通过自身内心达到对中国古典舞事业的热爱与关注,这样才能将所了解的慢慢吸收到自身的脑海中成为永不磨灭的记忆。
(三)必须具备哲学、历史、民族、宗教、习俗的艺术多种文化基础知识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作为一名古典舞老师尤其是大学教师要学会不断的去探索,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时代已经不再允许那些墨守成规的、老套的、没有内涵的垃圾艺术存在了。“创新”是我们已经不可逃避的事实,要想创新必须从自身的文化修养作为起点,不断的充实自己使内涵变的丰富起来。作为教师的任务不光是只是进进课堂,对学生进行肢体上的训练,另一方面还要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引导学生的审美取向和审美情趣,使学生变的博学,不能让学生只局限在舞蹈的技能、技法上。如此看来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们必须先从自身作起,教师应该所懂得的是除去教材本身以外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就是中国古典舞的审美取向和对中国古典文化的了解。这样一来只有自己懂的多了才能去教学生、引导学生,才在学生面前有说服力而且这也可以帮助教师自身在中国古典舞上不断的创新。哲学、历史、民族、宗教、习俗、绘画、建筑、等等的这些历史文化都是与舞蹈相联接的,灵感不是随时随地就有,文化的积累相当重要,只有两者相互的配合才能创作出更好好的艺术作品。还有的就是现在学习舞蹈的学生专业水平越来越高,可能在某些方面教师和学生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或出现教师落后于学生的现象。面对这些种种的压力,必须促使教师们时时刻刻保持强烈的求知欲,不断的丰富自身的文化修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的探索舞蹈教育领域的未知世界。
(四)古典舞教师自身文化的重要性,这关系到古典舞事业今后的发展
舞蹈艺术人才的培养――不菲是表演、教育、编创,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教师们一定要在技能、技术培养的同时进行艺术思想教育,如果不把爱国主义情操,热爱民族文化传统的感情培植起来,不把“武装头脑”作为一个关键性的环节去抓,就很难体现民族艺术的价值和意义。现在在教学中有很多老师只懂得硬搬乱套,只懂得照着已经编好的教材进行教学,在课堂上对学生只是进行单一的技能技术的训练,更何况自己动脑子去学习其他的艺术各类知识了。对学生们所提出的有关于专业上的知识更是避而不答,因为根本不知道如何回答,作为一名古典舞教师首先自身就不具备舞蹈教学的能力又如何去教学生呢?尤其是现在西方的现代舞对中国舞蹈的入侵,如果作为一名古典舞老师对中国古典舞蹈没有坚定的信念那么她所教出来的学生也很有可能被同化。
教师是全方位给予学生成长的指路人,学生最终的好与坏,一方面是学生自身对自己的把握,另一个方面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教师们也是从学生时代慢慢成长起来的,所以应该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应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需要永远的站在时代的前头,永远站在知识的前头,如果教师落后了,我们就可想他教授的学生,损害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代人。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和教育法,不仅能传授专业知识解惑释疑,而且能探索研究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把握教育教学规律。种种的这些更是证明了教师的文化修养是多么的重要,也更是对从事古典舞教育事业的教师们所提出的要求。
古典舞要想求发展必须依靠强大的教师队伍,就象汉唐古典舞它就是在一些优秀老师的带领下发展起来的。开设这个专业并不是说要回到汉代、唐代,更重要的是面对祖先留给我们丰富的传统舞蹈文化遗产呼唤如何把它更好的保护和发扬。这也正是古典舞今后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发展的一个方向,只有这样民族的自豪感,民族的凝聚力才不能被磨灭。所以作为一名古典舞教师任务是艰巨的,我们不能保守,必须创新。对于我们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应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的千锤百炼,闪烁出光辉的异彩。
篇4
诗体画则是以诗歌的内容,意境为题材作画,把语言艺术再现为视觉艺术。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抓住了诗人在构思诗篇,斟字酌句中微末动态的一刹那,把李白豪爽洒脱、浮想联翩的神态勾画出来。着墨虽然不多,却收到耐人寻味的效果。好的诗词不重絮言,寥寥数字便是欣赏者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诗情画意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创造出一片和谐统一的意境美。“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古诗词与中国画,作为语言艺术与造型艺术的两类典型代表,都能较集中的体现中国艺术的精神本质。领略二者优美的意境,钻研中国古典诗学画论,探究二者的根源,无论是直观感受还是冷静思考,你都将获得一种强烈而相同的印象:中国诗画艺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形态各异但本质相同,殊途同归。
2、论文总述
我曾有幸看到这样一段话,仔细体味咀嚼,越来越觉得是至理名言,这段话是这样的说的:“诗文书画不成家数,便是枉费精神,然成家尚不从诗文书画起,要从做人起,自身心言动,本末始终,自己打定主意,做个什么人,真积力久,自然成就。”确实,既然选择了研习中国画,就要有一种“板凳一座十年冷”的准备。陈绶祥先生认为,“对于画家素养最值得重视、最直截了当的要求,应该还是读书、写字、作诗、作文和郊游了”。读万卷书等于行万里路,内外兼修,积淀深厚,自然会赋予艺术家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这样艺术表现才能有感而发,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才能创造出诗情画意的画面。国画研习者自身的文化自觉为国画的振兴提供了保障,研读深奥的中国传统文学,心追手摹经典画作以继承笔墨画法,经年之后,最后一定会实现读书明理、阅历事故、学问深厚,画境超凡的境界。历史上许多国画大师都有深厚的文化修养为基础,东晋画家顾恺之曾提出了“传神写照”的美学命题。他认为传神离不开写形,神是通过形表现出来的。南齐美术理论家谢赫的“六法论”更是对中国绘画的美学原则做出了理论论述。现代绘画大师齐白石也说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造型作为一种移情的媒介物,是创作过程中感悟对象时所产生的视觉形象,“不似之似”这个形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审美观念的产物,在艺术作品表现中,意象造型是情感的体现,没有感情的投入也就没有艺术。
3、论文启示
在整理论文的同时,由于翻阅了大量资料,心里颇多感触,特总结如下:
3.1对生活与造型的认识
研习中国画一定要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审视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理论上的升华。生活中,故事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为我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创作题材,关键看如何取景、提炼以及上升到艺术的高度。一棵树、一束花、一个人、一只动物都可以成为创作的对象,生活中那些我们经常被我们看见的却不留意的感动,被优秀艺术家们捕捉到了,才有了优秀艺术作品的问世。生活中从来都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艺术家看见开得娇艳的花朵,会考虑色彩,看见集市上的人群,会不由自主地考虑组合以及节奏。看见一大群觅食的羊群,会考虑生命的意义,斟酌创作题材。当然,这一切必须要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而且对艺术的探索之路的方向必须是正确的。
3.2对创作与修养的认识
篇5
【关键词】《中庸》 英译 研究现状
1. 引言
“四书”“五经”是著名的儒家经典著作,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典籍的代表。其中“四书”包括《大学》《中庸》和《论语》《孟子》。一般认为《中庸》是出自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后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南宋时期,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并成为“四书”并分别作了集注。《中庸》的中心思想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宋代程颐解释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庸》主张个人道德修养乃政治成败的根本,依靠统治者的道的完善来实现国泰民安。
2. 《中庸》英译本研究
目前经典的《中庸》的英译本有《The Mean》( D.C.Lau),《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James Legge),《The Middle Use》(Arthur Waley),《The Universal Order, Or Conduct of Life》(Gu Hongming)和《The Doctrine of Mean》(Charles Muller),其中比较著名的译本有两部:一部是清末民初著名翻译家辜鸿铭于1906年推出的译著The Universal Order or Conduct of Life,另一部是出自于19世纪英国汉学家理雅各(James Legge 1815—1897)英译的五卷本《中国经典》中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这是外国译者《中庸》英译的经典之作。
截至目前,国外关于中国儒家典籍的翻译研究还没有涉及。而国内关于《中庸》英译的研究始于21世纪,《中庸》的英译研究在近十年来才逐渐受到重视,主要表现在各种研究的期刊和硕博论文的涌现。为全面的了解《中庸》英译的研究现状,笔者共搜索到与《中庸》英译研究的相关的不重复的论文共23篇:中国知网上17篇,万方上8篇(除去与中国知网上面的重复的论文)。其中核心期刊的论文2篇,硕博论文8篇。这些论文的发表时间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国内学界对《中庸》英译的研究始于21世纪之后,具体来说始于2004年以后。笔者将这25篇论文划分为四类,分别是译者及其翻译思想研究、翻译动机与策略研究、译文对比研究、文化方面研究等,并对重点论文进行评述。
表二:
由上面可见,国内外对于《中庸》英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译者及其翻译思想研究、翻译动机与策略文化方面研究和译文对比研究这四大方面。
3. 结语
通过对搜集到的论文主要内容的研究,笔者发现虽然国内对于《中庸》等儒家典籍的译本研究主要集中于上述这四大主要方面,但研究内容范围和深度有待扩展。首先,在翻译动机和策略研究的文章中,主要是从目的论,接受理论和异化归化翻译方法这几个角度去分析。研究的范围仅局限于这几个方面,理论广度和深度有很大的发掘空间。
其次,对于译者及其翻译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辜鸿铭这一个译者和他的归化翻译方法,分析研究已经比较透彻。其他译者的研究仅略有涉猎,分析评述较少,可以从理雅各,穆勒等译者及其翻译思想方面来扩展研究。
第三,文化研究方面以往的论文主要集中于从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影响和特定文化背景对翻译的影响这几个方面进行相应的论述,以往的研究仅浅尝辄止到文化传播和交流,笔者认为可以更深入的挖掘文化本质,如从翻译的文化转向,文化过滤机制等方面入手对比不同译者翻译时对文化方面的不同涉猎。
第四,在译文对比研究方面,目前所有关于《中庸》英译的论文中只有两篇文章对比分析不同译者的译文,而且这两篇文章出自同一作者,主要研究了两种和三种不同译文的语篇衔接机制和译者风格。对比的角度狭窄,而且对比的主要在书面和字里行间,没有触及到内容深度层面。笔者认为可以从不同研究层面比较或者比较多个《中庸》英译版本,对比其翻译不同之处,有很多不同的研究层面,研究空间很广。
【参考文献】
[1]谢建平.文化翻译与文化“传真”[J].中国翻译,2001.
[2]王东风. 翻译文学的文化地位与译者的文化态度[J]. 中国翻译, 2000.
[3]钱桂荣,刘畅. 《中庸》两种英译本对比研究[J].语言研究,2010.
[4]张小波. 理雅各和辜鸿铭《论语》翻译的对比研究[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0(3).
篇6
【论文摘要】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语文课要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在教学理念、思维模式、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创新。在教学理念方面要树立应用型教学的思想,并把这种思想贯彻到大学语文课的课堂中去;在教学方法上要灵活多样地体现应用型教学的理念。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高职高专教育也得到大规模的发展。高职高专教育的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所以学生所具备的技能应是他们毕业后职场中急需的技能。特别是当前科学技术发展很快,学校一方面强调要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在校期问学会并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使他们在三年后的职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课程改革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语文课无论是从发扬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方面来看,还是从适应大学生就业岗位的需求方面来看,都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学语文课的课程改革也刻不容缓。这门课改革的出发点应立足于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就业需求这两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树立应用型教学的理念,在教学方法上要灵活多样地体现这一理念。
一、转变观念,重视大学语文课的教学
大学语文课作为高校的公共基础课一直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高校认为大学应该强调专业特色,大学语文课没用。这就导致了这门课程的边缘化地位。许多高校的大学语文课形同虚设,专业课可以随意挤占大学语文课的课时;甚至有的学校干脆将这门课取消了。即使开设了这门课也没有引起各方面的重视,认为这门课是给非中文专业的学生上的,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生认认字词,让学生读读课文,写写作文等,在很多方面都是高中语文课的延续。此外,中文系有经验的教师都不愿意讲授大学语文课,他们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中文系的专业课上,科研论文也主要关注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大学语文课的授课教师也多为刚毕业没有教学经验的年轻老师。年轻老师在教学方法、教学经验、对教材的处理等方面比较欠缺。为数不少的高校把科研经费都投在本校重点学科和专业上,对大学语文课却几乎没有科研经费的投入。大学语文课的课本内容陈旧老套,教师的授课方式单调乏味: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基于以上原因导致了大学语文课现在的状况:老师不愿意讲课,学生不愿意上课。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积极宣传大学语文课的重要性和应用性,使学校各方面认识到它在提高大学生文化修养和开阔视野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学校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保证大学语文课的课时。第二,在师资方面既要配备有经验的教师,同时也要培养提高年轻教师的业务水平,使年轻教师尽快地成长起来。第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大对大学语文课科研经费的投入。
二、强调大学语文课的人文性和应用性
在重视大学语文课的前提下,我们更要强调它的人文性和应用性。现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趋合理化,尤其注重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用人单位对应聘学生的要求不光体现在专业技能上,还体现在应聘学生应有较高层次的人文素养上。这两方面对于企业向更高水平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高专院校就应该立足社会,突出学校特色,在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更要加强学生文化修养、职业道德、心理健康等人文精神的培养。大学语文课在这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按照与时俱进的原则,大学语文课应在“新”字上做文章。它的改革方向应从中学语文的工具性转向人文性,把传播人文思想和传统支化作为其主要的任务。讲授大学语文课的教师要通过课文讲解、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新形势下企业深层次发展的需要。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重视文化的时代。各学科之间不断渗透,学科的界限逐渐模糊,出现了各学科不断融合的趋势,很多学科在融合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创新。大学语文也要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因此我们要把文化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主线,打破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地理、心理学等学科的界限,树立文化语文新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充分领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国外先进文化的精髓。这就要求教师要全面解读文本,对文本进行全方位的理解,需要考察文学与文化、文学与社会、文学与艺术、文学与宗教、文学与经济之问的关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挖掘文本中的文化内涵,如民俗风情、神话传说、智慧谋略、图腾崇拜等各种各样的知识。在大学语文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开启学生的智慧、锻炼他们整合知识的能力。
大学语文课和其他课程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有所用。教师一方面要强调大学语文课的人文性,另一方面更要强调它的应用性。教师让学生明确在学完这门课程后应该掌握一定写作阅读交际的技能。学生在单位应具备正确书写应用文和公文的能力,同时还具备准确地理解国家方针政策的能力及在公众场合积极主动地与人沟通的能力。
三、授课过程中必须贯彻学术性、趣味性、时代性、应用性的教学原则
教师所选的课文应该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这就要求教师既要专又要博。教师要发挥专长,通过对课文的讲解可以向学生介绍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和最新科研成果,并且和学生一起探讨该学科的学术热点问题,并把这些科研成果通过课堂这个媒介和课文联系起来,从而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
教师也要提高大学语文课的趣味性。在讲授具体篇目时,教师应把相关的背景知识、作家的生平趣闻轶事、民俗文化等内容穿去。这些材料都会提高大学语文课的趣味性,从而满足学生的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
教师讲授的课文应体现时代性。大学语文课的讲授也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要对社会的-热点问题作出见解独到的理论分析,对一些新出现的现象进行文化阐释,进而培养学生运用理性分析把握问题的能力。虽然一些经典的古文文本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很遥远,描写的是古人的生活和思想,但是作为大学语文课的教师也应该能挖掘出时代意义古为今用。
追求实用性是当前大学语文课程面临的最大课题。高校现在开设的课程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实用的技能性课程,而“形而上”的人文课程,各级部门并不太重视。大学语文课的实用性,既有“形而下”的语言层面的应用,又有“形而上”层面的“用道”。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文化经济一体化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些资源都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源,都可以对接现代企业管理,这是“形而上”的“大用”。而这些内容正是我们以前的语文教学严重忽视的,也正是此课程链接专业课的关键。这里有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四、实施多样化的教学及考评方法
1.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授课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教师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变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动地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上讲台讲一节课,培养学生的实训能力。首先,教师把课文按主题分类,让学生分组来领取不同主题的篇目,一个小组内部分工查找相关主题的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整理编辑,其次,让组内的每位学生都根据整理的相关资料认真准备,写出完整的教案。最后,每小组推选一位学生上讲台,讲十五分钟准备好的课文。同时教师应提出严格的实训要求如:板书整齐、思路清晰、语言流畅、重点突出等。其他听课的同学也应做相应的听课记录实训结束后教师学生一起进行评价,对在实训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一定精神奖励。
2.教师可以讲授一些西方当代的文艺理论,实行应用型教学。教师运用理论对具体文本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更深刻的理解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理论修养。如教师可以用接受美学的理论解读文本,让读者——学生意识到读者在文本创作中的重大作用,比如从结构主义的角度重新审视孔乙己的存在意义。从影视美学的角度来对现在的影视大片进行分析,可以提高学生的影视欣赏能力。
3.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教师做一些幻灯片进行辅的教学,图文并茂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进行诗词教学时,还可以让学生听一段配乐诗朗诵,使学生沉浸在古诗词优美的意境中。一段影像资料的播映又能把学生带回久远的历史中。多媒体的使用会使教室里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让学生从中得到熏陶。
4.改变期末考试方式,建立灵活的全面地考查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考评体系。强调学在平时、考在平时,把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时还要把学生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纳入考评体系中,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目标。
五、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
篇7
关键词:苏轼,人格美
作为一位诗、词、文、书、画兼擅的文艺全才,作为一位兼通儒、释、道的学者和思想家,苏轼是一位凝聚了丰富的古典美意识的文化伟人,他用有限的生命铸造了无限的美,以其美好的人格让后人认识、品味。
作为一位文化伟人,他的人格美首先表现在他的为人耿直,坚持己见,不随波逐流而又超脱的处世精神。
众所周知,苏轼的一生充满了坎坷、磨难,正如他在晚年自题画像诗中说的“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的人生磨难始于反对王安石变法,作为一位21岁中进士的才子,自幼便“奋励有当世志”。他在参加制科考试的时候向仁宗皇帝进献了五十篇论文,阐述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治主张。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和由此带来的政治上的坎坷遭遇,对苏轼一生的生活、思想和文学创作都有极大的影响。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不仅向皇帝上书反对,在诗文中也有反映,但他跟以司马光为首的大地主大官僚阶级的保守派并不相同。他跟王安石的分歧,主要表现在对当时社会问题的认识、改革的内容和改革的方法等上面。他认为当时社会危机的关键是用人失当而不在于立法。他对王安石变法中限制贵族特权和加强国防措施是赞同的。而在司马光上台尽废新法时,他又反对废除免役法。在改革的方式和进度上,他主张稳健反对激进,应循序渐进。
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后来又反对司马光尽废新法,苏轼因而前后受到新旧两党的反对、打击,在政治道路上历尽艰难曲折,先是调离中央到地方做官,又因“乌台诗案”下狱,受尽磨难,晚年又被发配到当时属于蛮荒之地的海南岛。虽历经坎坷,但苏轼一生从未消极颓废,他坦然面对人生,并不因挫折打击改变自己,而且还在创作上取得骄人成绩,为官则赢得百姓赞誉。
苏轼的人格美还表现在发扬“仁者爱人”的精神,以博爱的胸怀热爱所有的人。苏轼尝自称“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岂儿”,又称“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的人”。论文写作,人格美。他一生总是以真诚仁爱的眼睛去看世界,以博爱之心去为政、待人、处世,他一生忧国忧民之心未泯、爱民助民之志不夺。他初入仕途,在风翔县,发现百姓最怕的就是奉官府之命到终南山砍伐木材,然后编成木排,在涨水季节利用水道运到京城开封,承担差役的百姓不仅要冒生命危险,而且还要包赔损失,因而经常搞的家破人亡,苏轼看到这些,“救之无术,坐以自惭”,心中焦虑的吃不下饭,做事安不下心,后来他经过调查,发现在河水未涨季节运输木材,危险就小得多,于是他主持修改了“衙规”,允许百姓在涨水前运输木材,这样危险就减少了近五成。苏轼的一生虽然充满了坎坷、挫折,但他的心无时无刻不在担忧着百姓疾苦,天旱不雨、水涝蝗灾、繁重的劳役赋税、百姓的苦难深深的牵记着他的心。密州任上,“遇饥年,民多弃子”,他就设法筹措粮食,收养弃儿。但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他无力救助那么多的难民,也无力解除灾害,因而痛苦地自责“永愧此帮人,芒刺在肌肤。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沉痛的自责中满含着大仁大爱的人道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徐州任上,他以同样的情怀和责任感领导徐州人民抗洪保城,救灾度荒;在杭州,疏浚西湖;被贬黄州时,虽自顾不暇,但对人民的仁爱之心不减;被贬惠州,为了资助修桥,方便百姓,将自己的犀带都捐了出去。论文写作,人格美。苏轼每到一地任职,都真心实意的为人民的利益着想,向朝廷请命,或请求减免赋税徭役,或申请赈济灾民,处处想着人民的疾苦。因此,无论他生前还是死后,人民都对这为伟人报以深情和厚爱。凡他任过职的地方,人民都以各种方式表达对他的敬爱之情。他在常州去世的时候,“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子,相与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他以博爱的胸怀赢得了人民的厚爱。论文写作,人格美。
苏轼的人格美还表现在善于以旷达的胸怀、达人的修养、哲人的睿智来对待逆境中的苦难生活。
苏轼的事业、成就、经历和言行使他成为一代伟人。在他的身上,即体现出传统文化中轻功名富贵、重人格操守的价值观念,又有超脱世俗、遗世独立、通达物理人情、苦乐由之的处世态度以及传统哲学中,对宇宙人生的辨证思维方式。他将儒、道、释三家思想融会贯通,他在政治上以儒家思想为主,积极从政,宽简爱民,恪守传统的“德治仁政”的政治理想。在人生态度上,则主要接受佛家和道家的影响,形成一种安时处顺、随缘自适、恬淡寡欲、旷达潇洒的性格,使他能够在人生逆旅中,以达观的心态、通达旷放的个性气质、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卓越的艺术天才面对人生,多方面地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形成他独特的超然的处世态度和独特的创作风格。他的《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在他极度失意的时期创作的,尤其是在《前赤壁赋》中,面对“客”的宇宙无限、人生短暂的悲哀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虽然宇宙无穷、人生短暂,但二者又是相对的、辨证的。万事万物都有生有灭,不断变化,人生的意义亦可永存。在这篇赋中表达了他遗世独立、功名富贵“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精神境界。“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论文写作,人格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论文写作,人格美。”(《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雨》)面对“穿林打叶”的风雨,苏轼从容不迫,无所畏惧,正是他面对残酷人生的真实写照。论文写作,人格美。
正直,博爱之心,超然旷达的处事态度,在苏轼内心形成了以人格美为中心的精神境界,这是一个澄明、宁静、平和淡泊、旷远而且深湛的美的境界。苏轼将它带进文学创作,使得苏轼的诗、词、文不仅有深沉博大的理性思考,而且有超旷飘逸、豪放爽朗、清雄刚健的风神气骨。读苏轼的作品,赏他的为人,带给人们的是隽永的回味和深深的启迪。
参考文献:《苏轼研究》
篇8
时光匆匆,岁月如梭,一转眼研究生的生活已经过去了半年。回首过去的半年的时间,我觉得过的还是比较有意义、比较充实的,有很多收获,但同样也有失落的时候。总的来说,不论在生活上、学习上还是自己以后的研究方向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下面我准备分别从学习上、科研上、生活上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在学习方面,研一上半学期,我们一直就是以文化课的学习为主,学校为我们开设的课程比较齐全,我们学的文化课主要是公共课以及专业理论课,主要课程有研究生英语、数值分析、机械振动、工程测试技术、有限元分析等,老师的讲课水平都很高,一次讲授的课程内容都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给我的知识库增加了很多的存储。因此,在学习方面,我感觉自己收获还是比较大的。
科研及专业知识方面,由于研一期间主要是学习文化课的知识,我们还没有真正开始自己动手实验,主要是帮助师兄师姐们完成一些辅助工作,其中有以下几件大事值得纪念:第一:十月份的时候,在老师的领导下,师兄师姐带着我们实验室成功的举办了“海默杯”辽宁省第二届表面工程技术大赛,师兄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从中也学到了很多专业技术知识;第二:十二月份,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完成了磁流变设备的设计与制造,在实验室里和师兄师姐一起工作,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因此,从进入实验室的那一刻起,我就非常注意和他们进行交流沟通,虚心学习他们的一些好的设计方法。最后,在这段时间里,我也查阅了一些资料,看了一些论文,为以后的课题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在生活上,也是收获颇丰。半年来,我结识了很多朋友,我有幸认识了很多学识渊博的老师、师兄、师姐以及同学,并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得益于这些良师益友的帮助,我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了乐趣。在业余时间,我积极参与各种集体活动,发展业余爱好,拓宽知识面,提升人格修养,为我的研究生生活增添了光彩。
面我总结了自己过去半年的时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主要是自己的收获。同时,我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有时工作学习还缺乏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做事情还缺乏恒心,有时过于急躁等,这些都是我在以后工作学习中要特别注意提高的地方。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了,我在总结过去的同时也做好了未来的打算。在未来一年的日子里,我的主要精力应放在科研任务上,同时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继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广交益友,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和性格修养,争取早日写出自己的论文,并在自己的课题上能够有所创新,力争做一名优秀的硕士研究生。
篇9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儒家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思想关注社会、政治、生活和个人修养,对中国社会生活作用巨大。在当今社会,国家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交往日益扩大。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汉语逐渐成为外国学生的热门选择。为了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为各国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的学习条件,中国在世界各地设立孔子学院,开展汉语教学。批判地继承儒家礼仪之精华,不但对现代文明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汉语教学,中华语言文化的传播和理解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礼仪 儒家 汉语国际教育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2
一. 礼仪定义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以“礼仪之邦”著称,礼仪是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什么是礼仪,想必大多数人都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
自古以来,由于古代文字深奥艰涩,礼学就被认为是难治之学,只能吸引少数学者的目光。然而,基于礼学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它仍为历代学者所重视。产生于先秦和西汉的《周礼》《仪礼》《礼记》,后称为“三礼”,是我国最早的礼仪研究成果,一直流传至今,并成为后人研究礼仪的经典文献。
一般认为,礼源于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风俗习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礼被引申为宗法制度中的行为规范准则,以此区分尊卑、贵贱、亲疏。随后,礼从宗族内部扩展到国家政治范畴,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西周以后,礼被进一步发展成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手段,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礼仪制度。关于礼的界定,由其内涵的丰富性和外延的宽泛性,古今学者都未能给礼一个明确的定义,只是从不同角度论述了礼的本质。其一,礼是祭神求福的行为;其二,礼是最高的自然法则;其三,礼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是立身的根本;其四,礼是国家政治的根本准则。
本人认为,礼仪是礼节和仪式,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
二. 儒家礼仪精神
对儒家礼仪精神的探求,直以来都是礼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将礼的精神概括为“仁”“礼”“敬”和“诚”。这里主要分析“仁”和“礼”。
1.仁
“仁”作为儒家礼仪精神之一,主要表现在仁是礼的根本内核。在儒家礼仪思想体系中,“仁”是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从理论卜讲“仁”是“礼”的核心,是“礼”的内在道德依据,失去了“仁”的精神,“礼”也就不能称其为“礼”。“仁”又可以概括为仁者爱人、仁者立人、仁者恕人等几个方面。孔子没有把“仁”看作一个固定的德行或者限定于某一种德行,而是把一切德行都看作“仁”,看做是“仁”所显现出的恭敬辞让、谨慎勤俭、廉直义勇、宽恕惠敏等的德行。因此“仁”是统摄一切德行的根本和道德创造的根源。
在儒家礼仪思想体系中,仁是内在的道德范畴,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仁里而礼外”。礼以仁为根本,是仁的外在性规范;仁以礼为形式,是礼的内在性原则。孔子首先引仁入礼,并将“仁”视为内在的道德原则,将“礼”视为外在的行为规范。所以,他发出了“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的感叹。正是说人之仁德是施行礼乐的前提,倘若没有仁德,礼乐便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
“依仁以成礼”是要求各类礼仪制度、行为规范的制定应以仁为依据,符合仁的精神。“设礼以显仁”就是要通过外在的“礼”来显现内在的“仁”。所以说,无仁,礼则失去本源;无礼,仁则难以显现。因此,守礼即为行仁、践仁,是仁的体现和展开。
2.礼
据历史定献记载,礼最旱出现在夏代,夏礼较为简朴,经过夏、商、周三代,礼的发展更为成熟、完备。历代统治者和儒学思想家都重视礼的道德功能,不仅包括秩序性制度,而且包括伦理道德规范,以礼制规范人们的行为礼作为一种道德规范,主要强调的是社会秩序,通过各类伦理规则制约人的行为,使人能够明辨是非曲直,遵守社会规则秩序,保持社会的稳定。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此处所讲的“规矩”,就是礼,就是规范与制度。
孔子非常重视礼的作用,他提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又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仁爱表现出来就是礼,礼是人们交往的行为规范,父子、长幼、师生、朋友、君巨等之间依靠礼来维系,没有礼,人们的行为就会失去规范。在孔子看来,礼并非一种单纯的规范、形式,而是具有象征性的意义。礼乐仪式不仅表达和唤起人内在的情感,而且培养人的职责和使命意识,因而孔子特别强调礼乐的教化陶冶作用,通过“礼”来控制、规范人的言行举止,通过“乐”来调整、提升人的内在德性,故而有“礼也者,动于外者也”之说。礼发挥作用的途径是由外而内,从外部来约束人性,防止行为不端,规范人的行为举止,让人们在行礼过程中去领悟礼的内在真谛,使德行内化,这也就是礼作为外在形式的价值所在。
三. 儒家礼仪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启示
儒家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思想关注社会、政治、生活和个人修养,对中国社会生活作用巨大。
在当今社会,国家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交往日益扩大。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汉语逐渐成为外国学生的热门选择。为了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为各国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的学习条件,中国在世界各地设立孔子学院,开展汉语教学。
批判地继承儒家礼仪之精华,不但对现代文明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汉语教学,中华语言文化的传播和理解有重要作用。
1.将儒家礼仪精华融入课堂
我们应当批判地继承儒家礼仪精华,融入课堂教育之中,帮助学生树立中国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正确印象。很多老师反映留学生来了中国都学坏了,这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中国社会中一些不太好的方面,而忽略了好的方面。
儒家礼仪精神强调在与人交往中要“仁厚”“诚信”“谦让”,《论语》中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孟子也说“爱人者人恒爱之”,强调的是人们在交往中要宽仁厚道、友爱互助。“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种克己谦让之风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观所要倡导的。
因此,我们应将礼仪教育融入到课堂之中,帮助学生树立对中国的正确印象和自身礼仪修养的提升。
2.用“礼乐思想”营造课堂氛围
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除了将礼仪常识和规范理论融入课堂教育外,构建良好的校园礼仪氛围也是至关重要的。让同学们处处感受到礼的存在,潜移默化地接受礼仪熏陶。另一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礼仪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展示中国礼仪风范。例如,举办各类与文明礼仪相关的展览、演讲、小品表演等活动,促进校园崇尚礼仪风气,在愉悦的文化氛围中实施礼仪教育,进而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行为规范和思想认识。
3.发挥“身教示范”作用
儒家不仅重视道德教育和个人的自我修养,且提出了一整套身教示范的思想。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政者,正也”、“苟正其身矣,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就是说,要正人,先正己,己不正,如何能正人。孟尹也指出:“舒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意思就是,自己不正,是不能正人的。儒家身教示范虽然多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但其提倡身教示范的思想对教育者无疑是有益的,值得我们汉语教师汲取。
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关键。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礼仪教育的传播者,教师的言行举止以及礼仪礼貌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必须懂得身教重于言教正人务必先正己的道理,要使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够效仿的榜样。因此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礼仪修养,要用自身的行动为学生作出表率。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国文化史上,“礼”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儒家礼仪作为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范畴广泛、影响深远的民族文化载体,己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含了许多值得我们吸收和继承的超越时代、超越国度的永恒的普遍价值。
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不能舍弃也不能盲从,而应该认真研究和吸收借鉴积极成分。所以,对儒家礼仪文化的研究和学习,特别是深入挖掘其思想的现代价值,是十分必要的。
今天,儒家礼仪为人们提供了一系列不同于法律制度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人们通过对礼的自觉信守和实践,主动地去营造和谐的社会关系和良好的社会氛围,这种态势不但将大力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也会给世界展现一个以“仁”“礼”为核心的,礼仪之邦的大国形象。
批判地继承儒家礼仪之精华,不但对现代文明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汉语教学,中华语言文化的传播和理解有重要作用。作为汉语国际教师,作为中国语言文化的传播者,要在不断提升自身礼仪修养的同时,向学生展现中国礼仪文化,树立良好的中国形象。
参考文献
[1]邹昌林.中国礼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顾希佳.礼仪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唐贤秋.道德的基石)先秦儒家诚信思想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白华.儒家礼学价值观研究:[博士学位沦文].郑州大学,2004
[5]马国华.孔子的礼治思想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师范大学,2005
篇10
关健词:作文素材 细看 精读 拓展
一.抬头细看,铭记在心
看什么――看“墙”:文化墙、标语墙、板报墙等。那上面有古今中外名人名言、格言警句,展现了世界各国各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崇高的人格修养和深邃的人文精神,发人深思,给人启迪。而且,这些内容大多处于校园显眼的位置,你无须“众里寻他千百度”,只须稍加留心便可“得来全不费工夫”。若能分门别类归纳整理,那更是“锦上添花”。如:
(1)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别林斯基
(2)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培根
(3)苦难是人生的老师。――巴尔扎克
以上名言警句可服务于“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的话题作文,亦可服务于2014年福建高考“空谷・悬崖峭壁・栈道桥梁”的材料作文。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2)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3)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莎士比亚
以上名言警句可服务于“诚信”的话题作文,亦可服务于2014年全国大纲卷“契约精神”的材料作文。
(1)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2)我惟一的希望是能够多做奉献。――白求恩
以上名言警句可用于写“时间与人生价值”的话题作文,亦可服务于2014年江苏高考“青春与永恒”的材料作文。
二.埋头精读,借鉴在手
写作的很多“优美的原料”来源于我们所学过的高中教材。教材是专家们精心选编的最好的文学读本,那里面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石”:成语典故、格言警句、名人事迹……如何恰如其分地运用这些材料,点石为金,才是问题的关键。会运用,朽木也会化作栋梁;不会运用,即便是楠木梓树,也是一堆废料。
譬如《劝学》(人教版必修3)一文中的“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可以用来阐释“捕捉机遇”、“善假于物,成功的捷径”等话题,也可服务于2013年广东高考“接受捐助帮助自己走出困境”的材料作文,还可服务于2013年湖北高考“大豆因盐卤而改变命运”的材料作文。
《老人与海》(人教版必修3),课文节选了老渔夫桑迪亚哥捕到了一条1500多磅的大马林鱼,在归航途中,与鲨鱼殊死搏斗。五个回合过去,老人未能占上风,抵挡不住鲨鱼的进攻,最终带回的是大马林鱼的一副骨架。这段素材可以用来阐释“不懈追求”、“人生之美”、“人是不会被打败”等话题,也可服务于2014年四川高考“站起来”的材料作文。
又如《陈情表》(人教版必修5),文章讲述了李密在蜀国灭亡后,被晋武帝征为太子冼马。他上书恳请晋武帝准许他暂不就职,在家供养祖母。直至祖母死后,他才出仕,官拜汉中太守。这段素材可以用来阐释“感恩”、“孝道”、“进与退”等话题,也可服务于2013年湖南高考“守护”的材料作文。
三.拓展阅读,记录在册
积累丰富、新鲜的议论文素材,离不开课外阅读。我们课外阅读搜集素材的触角可以伸向语文测试或练习作业中关于“人物传记”的阅读文本。
在现代文(实用类文本)阅读部分,作文素材也是唾手可得。如:2009年福建高考语文阅读文本《寂静钱钟书》,文中讲述了钱钟书因《围城》、《管锥篇》等著作而闻名于世,折服世人。之后,采访和拜访的人如过江之鲫,他却谢绝了一切记者和学者的拜访,寂静地坐在书斋里,两耳不闻喧嚣事,照旧埋头苦读,“心在焉”做他的学问。钱钟书成名后,守住了自己的阵地,坚守内心深处的灵魂,没有因名利浮华而改变自己,于是被世人称颂为“大师风华绝代,天才卓尔不群”。这段素材可以服务于2013年福建高考“漂浮与坚守”的材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