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6 05:50: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医养生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参考文献:
[1]刘敏.北京市公务员和科技人员亚健康及生活状况调查[D].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
[2]于琦,李敬华,高宏杰,等.中医养生数据库建设[J].中国数字医学,2015,10(8):73-75.
[3]薄智云.亟须系统构建“治未病”学科[N].中国中医药报,2015-05-29(3).
[4]司富春,宋雪杰,高燕.我国养生保健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策略研究[J].中医研究,2014,27(9):4-7.
[5]朱吉,贾杨,陆超娣,等.上海市长宁区医疗机构与社会养生保健机构联动下的“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平台”建设[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5):13-15.
[6]袁尚华.中医健康体检在“治未病”中的作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1):8-10.
(收稿日期:2015-11-10)
(修回日期:2015-12-10;编辑:向宇雁)
附1: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市场准入法律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喻文迪.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世界中医药.2009(2).
[2]黄建银.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战略选择的探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医药国际服务需求曲线模型.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12).
[3]司富春、宋雪杰、高燕.我国中医养生保健发展的现状及思考.中医研究.2013,26(7).
[4]刘薇.WTO对法律服务贸易的规制及中国应对.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10.
[5]木泉.中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6]石静霞.WTO服务贸易法专论(第1版).法律出版社.2006.
[7]吴益民主编.国际服务贸易法学(第1版).上海交通出版社.2013.
附2:芍药谷景区发展中医养生旅游产业市场分析
参考文献
[1]苑庆磊.中国芍药花文化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1.
[2]宋焕芝,于晓南.中西方芍药花语及其景观应用_宋焕芝[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002-1003.
附3:中医养生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方法研究
参考文献
[1]邸朝华.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J].教育科技资讯,2010,(23):210.
[2]伍婷.简论文化中的情绪养生[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01):5255.
附4:中医养生儒家思想探讨
参考文献:
[1]毛淳.论儒家思想对中医养生学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6,(03).
[2]徐正德.中医养生理论与实践[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
[3]彭昊.与道家思想[D].湖南大学,2010.
[4]张时.中医个体化运动养生体系的构建[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
[5]魏胜敏.中国传统导引养生术的方法论特征及其当代价值[D].福建师范大学,2012.
篇2
关键词:高中生物;问题意识;提出问题;人才培养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提出问题,应是有效教学的核心。然而,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中,更多的是教师一言堂,学生被动地听、被动地回答问题,致使学生不善提问不愿意提问,创新精神缺乏。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要树立“提问”不是教师的事,而是学生自己的事的意识,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传统的生物课堂,是单一授课,师讲生听,师问生答,学生被动接受,毫无主动性可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思考者、解决者,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出问题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品质、主体性也会得到锻炼。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牛顿万有引力的发现源于对“苹果为什么总是落地”的提问,青霉素的发现也是弗莱明从“为什么霉菌菌落周围不长细菌”开始的。因为有问题才会想去解决,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有新的问题,周而复始,才出现了不为常人知的伟大成果,可见问题意识的培养,对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十分重要。
(3)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人的认知总是由零开始,好比是一个由问号组成的圆,问号愈多,圆就愈大,知识也就愈多。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也总是以“提出问题”为起点,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才有了一次又一次的发明和创造。对学生而言,积极寻求答案的过程中,知识体系变得系统化、条理化、全面化,锻炼了学生知识撷取能力。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具体措施
(1)融洽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问。正如我国古代思想家韩愈所言:“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在生物课堂上,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而不是凌驾于课堂及学生之上。“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教学观才能消除学生紧张和畏惧,才能提出更好的有意义的问题。再者,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性。高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敏感时期,很多同学常常有怕自己问的问题过于简单惹人笑话,或是怕别人不能明白自己的问题影响教学进度,或是没有勇气提出问题等等诸多情绪。此时,教师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加以引导,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展示自我,发展个性,当然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宽松、自由、民主的课堂环境才能使得学生个体敢于并乐于想象、批判、创新,问题意识也才能得到培养。
(2)优化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①加强基础知识学习。肚里有墨才能书写文章,同样,学生要有一定的生物知识储备才可能对新的知识产生问题意识。所以,首当其冲的就是知识的传授,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灌输,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扩大自己的信息量。比如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学生最起码要先知道有丝分裂有哪些过程,分裂间期、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都有哪些特征,这些基础知识是必要的。②创设问题情境,引导问题意识。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问题意识的保证,多渠道地呈现问题情境,能够引发学生的问题冲突和问题意识。1)利用多媒体。多媒体应用普遍融入了课堂教学,通过图、文、声、动画等鲜活的情境,使得实验过程、生物原理呈现得十分具体形象。学生的感官受到刺激,思维才会活跃,问题意识也接踵而来。比如质壁分离与复原、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等实验,都可以用多媒体呈现。《牛津剑桥植物百科》《牛津剑桥海洋百科》等多媒体教育光盘,都是根据教材制作的很好的课件。2)联系生活引发探究。在讲解鱼的呼吸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忆平时鱼呼吸时的状态,鼓励他们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再比如,一些生物专有名词和实际不尽相同,鲸为什么不是鱼,蝙蝠为什么不是鸟,两栖动物的两栖的含义等等,可通过比较日常和科学概念,形成问题情境。再如讲解肠腔动物时,可以用生活实物和之前学过的单细胞动物类比,学生不免产生水螅如何消化食物、水螅怎样排泄等问题。当然,还有其他创设情境的方式,比如通过谚语、典故、实物展示、生物实验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展开。③变“纵向提问”为“横向提问”。比起纵向提问,横向提问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能消除学生的紧张感,为学生发现问题、议论问题、回答问题创造了条件。例如生长素学习过程中,可以改变提问方式:“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对此,你想知道哪些内容?”紧接着,可能学生就会翻阅书本,寻找自己好奇和有兴趣的点提出问题,如“生长素是怎样合成的”“生长素有什么作用”。当然,看书仔细的同学可根据教材内容找到相关答案,就可以代替老师回答。这种“横向提问”模式,无疑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动力和热情去学习生物,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是目的,而是教育的起点,旨在唤起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欲望,改正传统“只答不问”的坏习惯。要增强学生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改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和老师双方面的生物素养和知识储备,实现双赢局面,培养和挖掘学生问题意识非常关键。
参考文献:
[1]乔青祝.浅议生物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
导,2011(6).
[2]唐成亮.探究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创新能力[D].华中师范大学,
2006.
[3]朱党生.培养问题意识推进有效教学[J].中学物理,2011(16).
篇3
关键词 数学教学 问题意识 自主学习
一、前言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角色往往是纯粹的知识接受者,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往往被轻视或忽略,这样的情形持续一段时间后,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就越来越薄弱。
但是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对教育教学活动目标的要求已经不再仅仅停留在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层面,而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给目前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数学自然也不例外。
二、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分析
为了顺利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了解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笔者走访了部分中小学,情况并不容乐观。虽然从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到现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然而很多一线教师的思维方式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层面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为了完成教学进度,使学生能够在各类考试中获取较为优异的成绩,恨不能将自己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然而,他们却忽视了学生的承受力和接受力。尤其是当教师在传授新知识点时,也许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可以使学生很快就能加以理解。但是,当学生自己运用的时候,却不知从何处下手,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第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不仅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难是学生真正领悟到一些知识点的本质与内涵。试想一下,学生连学习的兴趣都没有,问题意识又从何谈起呢?
三、数学问题意识的重要意义
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之所以会引起众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是因为问题意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积极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对于人才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当今社会,真正的人才应该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渐建立起来的。问题意识恰恰与这种能力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带着问题去学习,而且对于自己不懂的问题敢于提问,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后,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了,其自主学习能力在这样的思考—提问环节中也不知不觉得到了提升。
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一)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数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尽力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为学生的“发问”奠定有力的基础。为了进一步验证课堂氛围和学生提问之间的关系,我曾做过这样的对照实验: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普通组和实验组。在给普通组学生上课时,我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以我的讲授为主,学生几乎没有机会进行讨论和思考;但对于实验组的学生,我采用教学模块的方式,即首先提出我本堂课的教学内容,然后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并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在课堂上,学生与我争论的局面屡见不鲜。经过两个月的实验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实验组的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不见在数量上多于普通组的学生,而且在质量上也要优于普通组的学生。(表1)
从上述图表中,我们不难发现实验组的各项数据都要优于普通组,这不仅仅是因为我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更为主要的是,在与实验组学生的争辩中,一种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悄然形成。
(二)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
当学生具备了最基本的提问意识后,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其有提出问题的机会和可能。例如,在一年级“空间与图形”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摆放在一起,根据以下步骤进行图形教学:
(1)大家能分别说出每个图形的名称吗?
(2)这些图形各有什么特点呢?
(3)闭上眼睛,摸一下这个图形,你认为这是什么图形?
(4)你能用尺子在自己本子上把这个图形画出来吗?
通过一步一步的引导,教师以有趣的方式将各个图形的特点进行讲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该课程的学习之中,避免教师上课与学生的学习脱节,让学生逐步学会图形的辨识、特点记忆和图形的绘制。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给学生了提供了提出问题的机会和可能。
事实上,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事情,它需要多环节的共同努力。但是,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我们首先应对问题意识给予充分的认识,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建立与维持。
参考文献:
[1]张奠宙.数学教育研究导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篇4
一、初中生文体意识缺乏的原因分析
从语文教学大纲的演变就可看出各个不同时期作文教学思想的变化:1963年教学大纲初步构建以文体训练为中心,是追求训练的序列性、系统性的作文训练体系,写作训练按照三大文体,进行由简单到复杂的循环往复和螺旋上升的训练,这种文体训练体系导致作文训练日益窄化和机械化;1996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文体作文训练开始被淡化;2001年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对文体知识则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带而过。
新课标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更多的是人文性的剖析,多元化的解读,很少注意文体本身的教学。再加上近年来,由于起着指挥棒作用的中、高考作文大多是话题作文或者材料作文,且要求文体不限,更是造成了作文教学淡化文体的负面影响,很多老师把淡化文体等同于不要文体,造成大量四不像的作文出现。学生的作文,甚至有导向作用的满分作文中,为数不少的一部分是类似快餐文化的‘杂色’作文,或出现记叙文议论化,或议论文记叙化,或散文杂感化的现象。记叙文失去了其动人的感性美,议论文失去其深刻的理性美,散文则失去其耐人玩味的意境美,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从文体训练入手。
二、学生文体意识养成的途径
在写作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掌握写作教学的规律,既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多样化的文体意识,又要让学生能够在写作中形成强烈的文体感。
首先,可以通过阅读教学文体意识的迁移来培养学生写作的文体意识。
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辨别文章的不同体裁,对各种类型的文章都要有较好的感知力,初步建构起自己的文体意识体系,同时能将阅读获得的文体知识、技能和方法应用于具体的写作活动中,使他人的写作经验向自己的写作能力转化。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读促写的策略,教师通过对课文表达形式的透彻领悟, 对各类文章特征的深入挖掘,激活学生文体意识,让学生熟悉并掌握各种文体特征的相关知识,并且下意识地运用到写作中,使学生在读中“悟文感”,写中“出特色”。例如:学习议论文,可以通过阅读、揣摩范文, 从中积累一些有关议论文的写作技巧知识,并让学生尝试模仿和创作。
第二,要注重在写作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
特定的内容决定了所应采用的文体,这是写作的自然之势。文体学习应该是学习写作初期的必经之路,因此要进行恰当的文体作文教学训练。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教材把作文教学集中于综合性活动学习中,渗透于阅读教学中,但整体上又没有完整的训练体系。在实际教学中作文又是可松可紧的软任务,缺少作文训练计划,没有训练梯度,很多学校从初一刚开始就紧扣中考,中考考什么,就练什么。不去按文体的各自特点进行系统的规范的训练,致使学生文体意识不强,文体界限不清。即使有的教师没有忘记文体规范的训练,但也往往是把各种文体程式化,教给学生静态的文体理论知识,长此以往,机械僵化而耗时低效就在所难免了。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对初中学生而言,应该着重进行记叙文、议论文的文体训练 ,只有先打好这两种文体的基础,才能写好其他文体。教师可以根据初中三个年级所需要掌握的文体要求,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培养初中生的文体意识,并按年级来分阶段阶梯式地进行训练,逐步培养初中生写作文体意识。
第三,文体意识的培养应伴随着思维训练。
写作不仅是运用语言技巧能力的训练,而且也是一种是思维能力的训练。文体训练的实质是思维训练,因此一切作文训练都必须伴随着思维训练。要重视在文体分类训练的框架下有效地发展学生不同文体的写作思维品质。初中记叙文的训练要着重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叙事、抒情类写作主要靠的是感性认识,要从培养学生的感受、感知能力入手,最终使学生能够寓感受于形象生动的描写之中。
当然,在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训练学生能够理清文章思路,能对材料进行分析,并概括形成主题的抽象能力。潘新和认为,议论性写作是中学阶段最重要的教学目标。议论类写作主要靠的是理性认识,要对事物作分析概括,演绎归纳,判断推理,这些都需要抽象思维能力。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 提高议论文写作水平。
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问题意识培养
我国古代的著名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这样的话:“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孔子的意思就是问题是学习的开始。问题是积累知识经验、发展思维能力、凝聚思想智慧、掌握技巧策略的动力,是促进新思想、新知识以及新方法产生的催化剂。在我国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或许往往更加注重问题的解决过程和解决结果,会忽视学生的质疑。这样做虽然能够解决教学中的难题,但是对学生的探究问题能力和发散思维的培养,效果甚微。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一、问题意识的含义及重要性
安徽师范大学姚本先先生,他在论文《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载于1995年《教育研究》第10期)中认为:“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安徽师范大学姚本先先生,他在论文《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载于1995年《教育研究》第10期)中认为:“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
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任务。问题意识的强烈,也是创新精神的一种表现。学生若具备问题意识,他们的大脑中会产生一种剧烈的思维运动,在这种“运动”中,学生会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重新理解和定义,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上进行发展和重组。21世纪,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更受到社会的青睐。问题意识作为创新能力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对于问题意识的培养,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了我国素质教育的成败。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地探究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并在个性品质上也得到了锻炼,有利于学生的良好个性的发展。而且在语文教学中,带着问题意识进行探究和发现学习,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增强学习的有效性。
二、问题意识的培养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的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是很强。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存在问题
语文学科是一种有着很强主观意识的学科,它注重的是情感体验和感悟。然而在语文的考核中,考试内容的评价标准限制性却很大,学生在答题时需要按照出题者的思路进行作答,不能主观的发挥。这严重影响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二、传统语文教学的考核制度的影响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式的教育。这种教育方法枯燥乏味,而且教师在教授知识时,所占用的时间相对较多,学生得不到提问的机会,下课之后也很少会主动的找老师提问。这种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不仅不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更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
第三、学生的畏惧心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多少会产生一些自卑和紧张的心理,他们“害怕”提出问题会被老师或同学取笑。虽然一些学生明明已经产生了问题意识,但是由于这种“自卑”、“紧张”的心理在作祟,使得学生的问题意识并没有很好的养成,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没有很好的形成。
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
问题意识在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必须要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把问题意识作为学生学习的原动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和探究。如何促使学生形成问题意识,教师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第一、设计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质疑意识
初中学生的思想活跃,求知欲望十分旺盛,对于新鲜的事物存在着极强的好奇心。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教师需要营建一个适宜学生发展的环境和氛围。在现实教学中,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性依然很大,他们较为习惯有教师直接提出问题,很少会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在课堂上建立一种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和谐的学习氛围,用真诚的情感去交流。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提问,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更好的发挥出学生最大的潜能。
第二、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活动空间、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当前学生问题意识没有很好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没有自我发现问题,也就觉得没有什么好问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最终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首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教师要经常的引导和启发学生对他们原有的知识框架进行重新的改造和重组,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其次,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质疑,是学习的源动力,是思维发散的导火索。我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前提。
结束语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充分利用资源的同时,也要讲求一定的策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美好前景。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思维比较强的学科,在数学领域有无穷的发展空间,各种知识之间都是紧密联系的,要学好数学就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一、问题意识的分析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上教师常常喜欢问一个问题,请问同学们还有没有疑问.但是往往回应的都是一片沉默,这是不是代表学生都已经掌握了课堂所学的知识呢?是不是他们就能够举一反三地解决众多类似的问题呢?其实不然,这个沉默往往代表着学生的茫然,他们不知道还有什么疑问,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了老师传输的知识,但是并没有去认真思考.所以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真正的提出问题、发现问题.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1.在教学设计上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一种有一定难度的疑难情境,这种情境的设置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拓宽他们的知识范围.在教学设计中加入问题情境设计,主要是注重探究式学习,也就是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设计不同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但是在问题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设计的问题需要注重梯度性,难度适中、层层递进的问题才不会破坏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如,在“频率”这一章的学习中,我们就可以设计一个这样的题目:
某车站在春运期间为了了解旅客购票情况,随机抽样调查了100名旅客从开始在售票窗口排队到购到车票所用的时间t(以下简称为购票用时,单位为min),下面是这次调查统计分析得到的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
解答下列问题:
(1)这次抽样的样本容量是多少?
(2)在表中填写出缺失的数据并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
(3)旅客购票用时的平均数可能落在哪一组?
(4)若每增加一个购票窗口可使平均购票用时降低5 min,要使平均购票用时不超过10 min,那么你估计最少要增加几个窗口?
抽样的样本容量是比较容易算出来的,所以学生能够不费力的就解答出来;第二个问题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进行解答,也是比较容易的,比较难的就是在第三个与第四个问题上面,因为在其中给出的是一种假设的问题情境,所以学生要开动思维,假设出一个旅客购票的平均时间未知量,这样才能继续下一步.
2.联系生活实际,激发问题意识的培养
尝试不同的学习方式或者思考问题的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空间和学习氛围去学习,在不断地学习、探讨的过程中,尝试着努力进步,就能够有自己独特的思考.而联系生活实际就是最好的方式,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变成数学知识,联系数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解答生活疑问,这样就能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如苏教版选修2-2高中数学“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章节的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实际中被广泛地运用.如:甲、乙两个工厂,甲厂位于一直线河岸的岸边A处,乙厂与甲厂在河的同侧,乙厂位于离河岸40 km的B处,乙厂到河岸的垂足D与A相距50 km,两厂要在此岸边合建一个供水站C,从供水站到甲厂和乙厂的水管费用分别为每千米3a元和5a元,问供水站C建在岸边何处才能使水管费用最省?
这里就是利用导数原理,我们知道供水站C建在A、D之间距甲厂20 km处才能使水管费用最省.这就是商业活动中的利润问题,如何才能使得利润最大化,这就是数学在商业中扮演的角色.这也是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这样的生活问题,我们平常都会计算,比如,如何布置房间才能使空间最大化地被利用等,这些都是数学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这样不但解决了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还能激发学生问问题的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之余发现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通过自主的学习或者合作的学习方式寻找到问题的答案,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能够增强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在教师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以及根据新的知识、生活实际发现问题,并且自主解决问题.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要学会自主的发现问题、自主的解决问题,这样才能真正的掌握知识.
【参考文献】
[1]龚放,岳晓东.强化问题意识造就创新人才.高等教育研究,2000(1).
篇7
这一理论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主要表现为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概括和对生活经验的总结,进而达到独立写作的迁移,不断用原有知识解决新课题的迁移,等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下面仅就阅读教学中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谈几点看法。
概括能力的培养是进行迁移的重要前提
迁移,是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已有知识结构的概括水平决定了问题的最初映象,也就是说,概括的知识结构为新的问题的嵌入提供了一个框架,所以,对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不同,其迁移程度也不同;概括水平高者,其迁移过程较压缩,迁移速度就快;相反,概括水平低者,其迁移较迂回,迁移速度也就较慢,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抽象概括
事物的本质特征往往被纷繁复杂的外表所掩盖。文艺是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揭示生活实质的,那么要了解文章的内涵就需要通过对外部形象的分析,找出事物的本质。所以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比如《风景谈》一文,主题是“自然是伟大的,而人类更伟大”,这一主题通过六幅风景表现出来。如何通过阅读抓住其主旨呢?如果仅凭借语言文字逐一讲解分析,最后点明主旨,学生固然也能接受,但其抽象概括的能力未得到锻炼。为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的文章我们可以采取图画教学,即选其中两三处风景制成图画,只是减去原文中人物活动部分,上课时先让学生看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然后翻看原文,两相对照,找出自己描绘的风景之所以不如原文有韵味的原因,除语言不够准确精美外,主要是缺少了什么?学生很容易发现自己的描述中缺少了“人类的活动”,因而缺少了那份鲜活的神韵。这时文章的主题已揭去朦胧的面纱,显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自然能概括出“自然之所以伟大,风景之所以美好,正是因为有了人类的活动”这一主题。
中学语文课本中很多文章都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好材料:小说,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的具体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变化;杂文,通过表层语言的分析,揭示其深层含义,等等。
再如教材中的文言文,句法词法中有很多规律性的东西我们可从具体实例中概括出来。就拿名词活用做动词这一词类活用现象来说,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出很多例子:“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口技》)、“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察今》)、“客将至,不冠不袜”(《大铁椎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等等。我们仔细研究这些加点的名词所处的位置,会从具体句子的分析中找出它们活用的条件和规律,进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①名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如前二例;②名词放在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如中间两句;③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最后两句就是这种情况……
透过现象看本质,并进行抽象概括,为知识迁移能力的提高做好准备。
二、归纳概括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知识是相互联系具有共性的,运用各种方法,把零散的、分散的知识加以归纳概括,则对某种事物有了完整、准确的认识,形成规范的知识结构。这种概括能力应当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首先,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新编中学语文教材,以文体组织单元,按难易排列顺序,划分系统而科学,每单元所选文章都有一定的共性,结合单元知识进行概括,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有四篇散文《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难老泉》、《我的空中楼阁》,虽然这四篇文章在时间上、地域上跨度很大,在表达方面也各具特色,但它们都紧扣题眼写景状物,《雨中登泰山》围绕一个“雨”字大作文章,《长江三峡》写出了“三峡”各自不同的特点,《难老泉》突出“难老”二字,《我的空中楼阁》抓住“空中”的特色,于是我们归纳出这一单元散文的一个特点: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其他单元依此类推,学生会归纳出议论文“观点与材料相统一”的规律,会明确复杂记叙文“线索联缀全篇”的要求,会概括出说明文“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特点。
然后,对所学文章定期做整体的归纳概括,从单元括展到一册书再到全部课文,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网络。
比如,课本中的散文,纵贯古今、各具情态,分布在各册书之中,把它们集中起来仔细分析比较,则能找出很多共有的特征。仅就文章的结构技巧而言,无论作者如何与众不同、匠心独运,都要归于“形散而神聚”的原理,像《荷塘月色》以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交织的不宁静的心绪为神,为我们展现了“荷塘上月色”与“月色下荷塘”的朦胧谐和的风韵;《土地》由对土地的热爱、保卫和建设这一思想为纲,纵横驰骋,展开丰富的联想,古今中外,无所不及。这两篇文章其一舒缓恬淡、意境幽远,其一纵横捭阖、气势宏伟,但都是紧紧抓住“辔头”而任“野马”纵横飞奔的。这就概括了散文结构的一个重要特色——形散而神不散。再进一步进行同类归纳:记游的散文,一般以作者行踪为线索组织材料,如《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咏物的散文,一般以咏赞并赋予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为线索,如《灯》、《荔枝蜜》;叙事的散文,往往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如《猎户》、《娘子关前》;写景抒情的散文,常常以某种情感为线索,如《荷塘月色》、《绿》。
通过归纳概括,使知识系统化、类型化、整体化、为迁移的进行做好了准备工作。
三、总结概括
在对课本所学知识进行概括的同时,对生活经验的总结也不容忽视。绚烂多姿、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而现实生活中闪动的哲理的火花又恰恰是我们开启作品内涵的最好的钥匙,所以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总结的好习惯。这个能力的提高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观察。让学生注意日常生活的人和事,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话、一首歌,时时加以总结。比如手发抖这个动作很常见,这是人在感情上有波动时的外在表现,但仔细观察,有的是由于高兴激动,有的却是紧张恐惧,还有的是恼怒气愤,情况各不相同,那么在分析别人作品时就可以通过这类动作描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透视人物的心理。
篇8
1.激趣——增强创新欲望。首先教师的语言不但要准确,还要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富有情感,能为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感到愉悦并产生共鸣。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再次,尽量借助挂图、实物模型、幻灯、多媒体软件等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引起学生的兴趣。
2.质疑——萌发创新意识。世界上有许多重大发明往往是从好奇、疑问开始的。它能激励人追根究底,去破译世界万物的奥秘,发现其中的规律。在小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疑问的情景,提供设问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养成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勇于争论问题的好习惯。
3.多思——开发创新潜能。所谓多思,就是要从多方面、多层次去思考问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这也是创新活动中所必需的思维形式。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题目很典型,很多题均有不同的解题途径,教师要善于抓住教材,拓宽学生思维。
4.动手——培养创新能力。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其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教师在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让他们动手、动脑、动口,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能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自主地发挥智慧和潜能,
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设情境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奔放。只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充分的培养。教学目标的确立,是教师教学思想的充分体现,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前提,有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越活越好,思路越宽越好,质疑越多越好,方法越奇越好,速度越快越好,争论越激烈越好,观察越细越好。这样的教学目标的确立,不仅有利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目标的完成,同时也为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老师注意创设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欲望
兴趣是创新思维的入门,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的创新思维,哪怕是异想天开,也不要讥笑学生,而首先要肯定他们的“敢想”精神。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和思考,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使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当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获得新知识或找到了疑难问题的答案后,教师不要轻易放过学生这种有益的情感,而应和学生一起分享解决问题时的快乐。
四、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像过去那样只是知识的传递者,而应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多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培养的,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的引导上,对所学知识多让学生举一反三,不断深化。
五、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
想象和创新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是进行创新意识培养的源泉和重要成分。所以,小学的数学教育工作中不要单纯地要求学生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更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创造性的提出并解决一些问题。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在数学的教学工作中通过营造和假设一定的生活情景,学生尽情想象,与此同时引导他们在实际的情境中发现一些问题。数学是一项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但是在严密逻辑的背后也有着创造性问题的出现。
六、小学数学教育创新意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注意的事项
1.忽视瞬间的灵感。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都不一样,但是在创新意识的培养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瞬间的灵感。保持纪录的好习惯,勤动笔,在自己有所发现的过程中一定要纪录下来,从而有助于后续的研究和思考。
2.沉溺于“固有的构思”。创新意识的一大克星就是保持固定的思维模式和思维定势。在教学工作中,我们的教师一定要注意不要灌输所谓的“解题套路和万能公式”这对于学生的创新来说具有较大的反作用。不利于学生灵活的去创造,所以,教师一定要进行自身教育方法的变革,不断的去突破。努力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以更加开放的教学理念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篇9
关键词:初中语文 质疑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059-01
质疑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源泉,古今中外都很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总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由此可见,质疑是思考的开始,有了疑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有真正的学习,才会有创新。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应该突出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质疑的重要性,而生的质疑能力是需要训练和培养的,那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对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1 营造宽松氛围,使学生敢问
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敢问是基础。学生敢不敢提出问题,提问的欲望强不强,与是否有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中,思维比较活跃,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传统课堂注重教师讲授,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节奏走,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质疑精神,不敢提问。因此,要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就要给学生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以宽容的心态容纳每一个幼稚的问题。一些学生担心自己提出的问题太浅显,会受到老师、同学的嘲笑而不敢质疑。对此,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质疑,用热情的语言鼓励学生,赞扬的语气肯定学生,或许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漫无目的,脱离了教学的目的;或者提出的问题比较肤浅,甚至是滑稽可笑的,即便如此,教师也不能批评和指责学生,否则只会削弱学生质疑的勇气,教师应肯定学生敢于提出与教师不同看法的勇气,委婉的提出改进意见。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在分析主题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说这篇课文不是批评封建教育制度的。如果教师置之不理或者批评这个学生的质疑的话,会打消学生质疑积极性,反之,教师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再与学生一起释疑,会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同时教师可以采用表扬、竞赛等方法激励学生质疑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大胆质疑,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
2 创设适宜情境,使学生乐问
创设适宜情境,使学生乐问,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促使学生乐问、想问的因素有很多,如情感、矛盾等,教师要善于创设适宜的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情不自禁的发问。首先,创设情感情境。如教学《背影》时,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父亲》这首歌,并同时展示父亲的背影画面,附上歌颂父爱的小诗:父爱是拐杖……父爱是蜡烛……用情感感染学生,学生被深深的吸引之后,问学生:看到这些画面,你最想问的是什么?学生自然的问:最想知道这是谁的父亲?为什么要给背影呢?教师结合学生的质疑,自然的进入新课。课文中的矛盾点往往是作者的匠心所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抓住矛盾点质疑,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教学《孔乙己》时,课文结尾有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其中的“大约”、“的确”放到一切显然是矛盾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这一组矛盾词语进行提问、讨论,这是深入理解课文的重点。学生讨论后会认为:孔乙己只是一个小人物,没有人关心他,不知道他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大约”表示推测;孔乙己又是一个懒惰的人,只要有一口气在,就要过来喝酒,但很长时间也没有见他过来,况且腿断了,又逢冬天,所以说“的确”死了,很合乎逻辑。这一组看似矛盾的词语有着深层的意蕴,深刻的表现了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加强了对封建制度的控诉。
3 指导质疑方法,使学生善问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掌握质疑方法是很重要的。质疑的方法有很多,如关键词句质疑、课文题目质疑、课文要点质疑、比较质疑、逆向思维质疑等。首先,关键词句质疑。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找文章的关键词句,对这些关键词句进行质疑,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如教学《社戏》时,课文中有一句话:真的,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过那夜似的好豆,没有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其中“好豆”、“好戏”是关键词,教师可以把这两个关键词写出来,让学生思考后提出质疑。有学生提出:社戏并不好看,豆并不好吃,为什么作者认为那是看过的最好的戏、吃过的最好的豆呢?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的理解。其次,文章题目质疑。培养学生对题目的质疑习惯,能在学生提出问题后,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教学《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济南的冬天有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题目变成“冬天的济南”可以不?再次,比较质疑。比较是认识问题的重要方法,如教学《故乡》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前后对比阅读。学生在阅读中会了解,少年时的闰土、中年时的闰土好像判若两人,在对比中提出问题:闰土前后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第四,逆向思维质疑。如教学《愚公移山》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愚公移山的方法可取吗?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呢?如果你是愚公,你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后会发现,愚公移山的精神可佳,但会带来自然问题,从而引导学生结合现实质疑。
总之,质疑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基础,对语文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质疑,还要让学生释疑,掌握质疑的方法,学会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参考文献:
篇10
尽管古代思想家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看法不尽相同,但其中大多数人都倾向于认为人与天地万物之间,存在着一种普遍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从《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淮南子》的“万物有以相连”;程颢的“人与天地一物”(《遗书》卷十一);直至戴震的“人物与天地,犹然合如一体”(《答彭进士允初书》),都从不同角度论证了人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至于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易大传》提出的见解最为精湛。作者一方面主张“先天而天弗违”(《文言》),即根据自然规律去引导、开发、调整自然;另一方面又提倡“后天而奉天时”,即努力去适应自然。这种观点既肯定了人对自然的能动改造作用,又强调了人的一切作为都不可违背自然规律,而必须建立在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
哲学领域关于天人关系的上述见解势必会对传统养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这一方面是由于养生学直接以人体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另一方面则在于传统养生文化是以古代哲学作为自己的深厚底蕴。事实上,天人关系也确实在中国养生文化中占有一席特殊地位。我们完全有理由把它视为传统养生文化赖以生成的哲学基础。
早在中国传统养生理论的奠基作《黄帝内经》中就明确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经水》)又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可见古代养生家在天人关系学说的影响下,已经直观地感觉到人类处在天地之间,生活于自然环境之中,只能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而存在。既然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也就与自然万物之间存在一种相通相应的关系。所谓“人与天地相参”,强调的正是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这种统一关系在传统养生文化中,至少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得到充分印证。
1.人体的生理过程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存在同步关系。《灵枢》提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这就是说,人体的生理活动会随着四季的交替而发生生长、收藏的相应变化。《素问・金匮真言》还认为:“东风生于春,病在肝”;“南风生于夏,病在心”;“西风生于秋,病在肺”;“北风生于冬,病在肾”。意思是说,人的内脏的生理功能分别与四季不同的风向相联系,不同季节的风向往往会引起相应的内脏器管发生一定的病理反应。这些都清楚地表明了人体的生理过程是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相同步的。
(2)人体与自然万物同受阴阳五行法则的制约,并遵循同样的运动变化规律,俞琰《周易参同契发挥》对此作了详尽的阐述:“人身法天象地,悉与天地造化同途。《素问》:‘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已闭。’又云:‘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故天地有昼夜晨昏,人身亦有昼夜晨昏:天地有晦朔弦望,人身亦有晦朔弦望。其间寒暑之推迁,阴阳之代谢,悉与天地胥似。’”上述观点的核心,就是把天地视为一个大宇宙,把人体当一个小宇宙,大小宇宙之间存在着一种息息相关的对应关系。
(3)人与自然万物有着共同的构成物质。我国古代哲学家大多认为“元气”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物质。《老子》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就是指阴阳二气冲荡而化合成万物。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万物之一,同样也是由“元气”化生而成的。《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说的“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正强调了人和万物一样,都是天地之气合乎规律的产物。事实上,在传统养生理论,特别是《黄帝内经》中,人的生命过程,包括生、长、壮、老、死等各个阶段,都被归结为“气”的发生和聚散的必然结果。
也许正是因为古代养生家充分认识到了人与自然万物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统一关系,所以无论在养生理论或实践方面,他们都极力主张把研究人体与探讨自然统一起来。所谓“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素问・举痛》),正是上述主张的典型概括。
科学发展史曾经一再告诉人们,任何一门学科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哲学,都必然采用一定的认识方法,而所采用的哲学认识方法的性质又会对该学科的理论及实践产生深刻影响。考察中国养生文化史可以发现,“天人合一”的观念几乎渗透到了其中的每一个角落。首先,“天人合一”是指“天道”与“人道”或自然与人事是相通、相类和统一的。也就是说“天人合一”论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天人相通,皆以“天道”,为“人道”之根本,天人是相互贯通的;二是天人相类,认为天人在形体性质上都是相似的。如《吕氏春秋・知分》曰:“人物者,阴阳之化也;阴阳者,造乎天而成者也。”人既是天之阴阳所化生,故天人同类而相应。这便是古代养生家探讨人体奥秘的理论武器。如前所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在养生领域一般转化成一种关于天地与人体各为一个相对独立而又彼此对应的所谓“天人大小宇宙”理论。古代养生家往往依据这种理论,从观察宏观的外在大宇宙入手,来指导探索人体的内在微观“小宇宙”。俞琰在《周易参同契发挥》中就指出“古之修丹者,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中以稽于人心;于是虚吾心,运吾神,回天关,转地轴,上应河汉之昭回,下应海潮之升降,天地虽大,造化虽妙,而其曰月星辰之著明,五行八卦之环列,皆为吾摄入一身之中,或为吾之鼎器,或为吾之药物,或为吾之火候。反身而观,三才(日、月、星)皆备于我,盖未尝外吾身而求之他也”。至于《黄帝内经》对人体构造的认识,更是明显地带有“天人合一”哲学观念影响的烙印。《灵枢・邪客》称:“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夏,人有寒热……”总之,在《黄帝内经》作者看来,自然界这个大宇宙有什么,人体小宇宙也就必然会有一个部分或一种机能与其对应。这种对人体奥秘的认识,今天看来尽管包含了不少牵强附会的主观臆测成份,但它的产生对于传统养生理论和实践方法的确立,无疑提供了一种直观的理论依据。
其次,“天人合一”的观念为传统养生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哲学依据。我们知道,在传统的养生理论中,阴阳五行学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这种学说的产生,恰恰是以“天人合一”的观念作为自己的哲学依据的。《类经・阴阳类》称:“道者,阴阳之理出;阴阳者,一分为二也。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天生于动,地生于静,故阴阳为天地之道。”意思是说,阴阳是自然界的总规律,是世间万物的纲领。既然自然界这个大宇宙都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产物,那么根据“天人合一”的哲学理论,自然会推导出人体这个“小宇宙”也必然要受阴阳法则支配的养生观点。所谓“天以阴阳而化生万物,人以阴阳而营养一身”,实质正是“天人合一”哲学理论在人体阴阳学说中的具体展现。阴阳学说如此,五行理论更不例外。《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这里的“五运”即“五行”。作者明确把“五行”当作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提了出来。“五行”即然是自然万物的普遍规律,依据“天人合一”理论,也就自然适用于人体。于是《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进而推论:“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素问・天元纪大沦》则讲得更为透彻:“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这就表明,无论“阴阳”或是“五行”学说,“天人合一”观念均在它们的产生过程中起了哲学依据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