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市场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5 08:57: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贸易市场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贸易市场论文

篇1

国际范围内的试产该营销对于我国国际贸易活动的开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市场营销能够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作出科学的预测和规划,以经济效益为目的而展开的经济活动。随着国际贸易活动的不断的深化,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产品营销理念、营销策略和营销平台为世界市场的贸易发展带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而言,想要丰厚的利润回报需要树立品牌意识,对市场发展方向进行细致的把握,占据广泛的市场空间,吸引大量的客户群体,产生持久深远的市场影响力,活跃国际贸易的氛围。

二、我国国际贸易环境下市场营销对策分析

国际贸易环境下,市场营销的手段更加多样化,更多的资源、技术和资金可以为市场营销带来更多的可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市场营销的行动力和市场效率,创设更多的经济利润,在国际市场上形成品牌的优势,壮大我国市场营销的发展规模,打响中国品牌的国际知名度。

1.深入市场调查,了解国际贸易发展趋势

我国的市场营销对策和市场发展状况密切联系的,对于国际环境下市场营销发展规划需要深入的了解国际市场环境。从社会发展环境来说,各国的文化习惯、风俗习惯和认知习惯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把握这种差异性能够满足市场营销的策略调整,从而确定符合各个国家贸易习惯的市场营销对策。从经济环境上来说,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各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和经济实力都对市场营销的规模和利润有着深刻的营销,了解市场发展的综合性因素,了解国家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能够为市场营销策略的是定提供丰富的材料依据。

2.创设自主品牌,形成品牌竞争模式

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形成自主的品牌优势,通过创设自主品牌打入国际市场,抓住产品营销的有利时机,通过创新性的市场营销手段,提升产品的市场价值和市场份额。从生产能力和销售能力出发,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以产业的发展优势在国际竞争中获得有利的条件。尤其是在信息技术时代下,品牌营销的速度和效率影响着消费的走向。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以品牌来最大程度的吸收消费群体,通过细致入微的服务来占领品牌销售的市场。积极的引进技术和人才,提升生产和销售的能力,以自主创新的竞争模式带动企业的发展能力,创造更多的经济利润。

3.完善法律制度,规范市场营销秩序

完善我国的市场营销法律规范,坚决捍卫我国在世界市场竞争中的合法权益,采取适当的方式来解决贸易问题,避免贸易争端和贸易纠纷的产生。对于世国际贸易局势应该有准确的把握,以高度的经济敏感洞察市场贸易的发展规律。及时的调整相应的政策法规、为国际贸易和市场营销创设健康的发展环境,积极的拓展国际市场的发展份额。严厉的打击国际贸易中的不公平现象,积极的捍卫我国的时市场权益,提升应对风险和争端的能力,以适应市场营销激烈的竞争环境。

三、结论

篇2

1.广西艺术市场发展的资源优势

广西艺术市场具有独特的文化优势与地缘优势。广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形成了区域特色鲜明的产业群带。尤其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桂林,其丰富的喀斯特地貌山水资源,为艺术品的创作提供了独特而丰富的素材,山水画成为了广西山水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广西书画永恒的主题。广西与东盟相连,处于东盟大市场的前线,CAFTA的设立和发展为广西书画走向东盟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便利。

2.广西艺术市场发展的政府支持

广西地方政府在艺术教育与文化发展上给予了大力支持。近年来,政府通过各种途径推广了广西艺术文化品牌——“漓江画派”,把打造“漓江画派”文化品牌列为广西继文学、戏剧、音乐、舞蹈之后的第五个文化发展战略和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重要内容。围绕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广西大力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广西气息、东盟元素的各类艺术品,通过举办中国-东盟书画艺术展,建设中国-东盟书画艺术产业园等一系列举措,加强推进书画作品的艺术培训和人才培养,并通过中国东盟博展会等商业平台,积极促进美术工艺品和书画作品产业链的形成,打造广西艺术品牌。

3.广西艺术市场发展的政策支持

广西制订实施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引导、推动艺术市场的发展。在产业制度方面,广西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库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等相关文件;在投融资政策方面,地方政府与中国人民银行南宁支行联合下发了《关于金融支持广西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与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分行签订了《广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合作协议》,充分发挥政银合力,对解决广西艺术市场的投融资问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广西艺术市场发展现状

随着CAFTA和国家西部建设大开发的发展,广西的艺术市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就书画市场而言,近年来硕果频出。广西美术馆、中西名人美术馆、如意画廊等十多家艺术场馆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涌现,广西三益、广西泓历、广西正槌等多家艺术品拍卖公司也逐渐发展壮大。2003年,广西从大文化发展战略的高度打造的“漓江画派”更是整合了广西整体的美术力量,共同打造极具地方特色的艺术品牌,在全国书画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沿的广西,近年来还不断加大与东盟国家的文化贸易。随着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及中国-东盟收藏文化论坛相继在南宁召开,广西与东盟国家,特别是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国的文化交流在不断加强。近年来,政府部门牵头组织了“魅力广西——广西美术精品展”“马来西亚•广西文化舟——漓江画派精品展”“无尽江山——中国油画邀请展•南方的风景展”等一系列展览,让画家们的作品一次次亮相国内外。漓江画派在打造壮族文化品牌的同时,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平台,把漓江画派的作品推向东盟市场。

三、广西艺术市场存在的问题

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广西艺术市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总体产业水平不高,仍处于培育成长的初级阶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层次不高,精品短缺

目前,广西艺术市场的发展层次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不高,市场中缺乏精品。以山水画为例,阳太阳、黄格胜等尽管都是广西画家,但他们的作品主要在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高端艺术市场流通,极少在广西市场出现,广西艺术市场名家作品短缺,名家精品更是一画难求。相反,以阳朔西街为主的低端市场却非常繁荣,西街等市场流通的大多是价格低廉、作品水准低的“阳朔的农民画”“通俗行画”,对于成熟的艺术品消费者和收藏爱好者来说,市场出现了“高不见、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2.市场培育不够

对于一个完善的艺术市场来说,画家、画商、消费者、鉴定评估者等相关市场要素都是必不可少的。广西艺术市场的建设尽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但仍然处于培育和初级阶段。就消费者和画家这两大市场要素而言,其市场观念依然停留在初级阶段。对于许多非美术界的广西人来说,艺术往往只是一种爱好而不是一个行业,其艺术品消费的意识比较弱;而对于一些美术人来说,尽管这些人认为自己是在直接或间接地为艺术市场工作,但主动走向市场、积极成为市场主体的人并不多。即使具有市场意识,这些艺术家也大多只是通过自己开办画展或者把收藏者带回工作室交易,市场经营的意识仍然较为薄弱。这些掌握文化资源、美术资源的个体大量游离于市场之外,阻碍了广西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此外,画商——艺术市场经营者更是发展滞后。一方面,经营者数量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艺术市场。当前广西艺术市场的从业人员十分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规模的扩大。相对于其他文化市场来说,书画市场整体规模相对较小,专业化程度落后。另一方面,懂画的画商更少。广西的一些书画经营者鉴赏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较低,一些市场经营负责人的思想停留在依赖政府资金办文化的观念上,用人机制不灵活,社会投资不积极,缺乏市场营运活力和创意活力,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3.政策执行不到位,效果不理想

目前,广西出台了一系列引导和推动艺术市场发展的法律法规,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广西艺术市场的发展。但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政策的执行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如签订并实施了《关于金融支持广西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和《广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合作协议》,但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由于顾及艺术品作为精神产品的特殊性,银行对市场发展中的资金、人才、技术保护和创新,投融资和市场格局等方面的扶持力度远远不够,市场资源的开发、整合及资本的积累还处于一种初级状态,未能形成机制灵活、运作高效的市场机制。此外,政府和组织自身对于形成品牌的艺术产品缺少品牌保护意识,没有对新创作的优秀产品进行商标注册或专利保护,打击了新产品升级的积极性。

四、广西艺术市场发展策略

1.提高艺术品质

艺术作品的优化、精品化是激发艺术市场生命力和活力的有效手段。一方面,政府要规范市场秩序,提供便利和鼓励政策,引进大师级人才,在艺术市场中的鉴定、交易、展览、拍卖等环节层层把关,为艺术品特别是艺术精品走向市场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本土艺术家走向市场。不仅要倡导“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也要积极促进“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引导广西的艺术家特别是名家认识到东盟市场的前景,积极参与广西的“文化唱戏”。此外,还应发挥艺术经纪人这个独立法人实体的作用,他们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丰富的艺术品投资知识和经验以及高超的市场运作能力。

2.提升艺术品牌

继续打造漓江画派艺术品牌,带动南方画派的持续发展。漓江画派和南方风景画派近年来发展势头较快,在国内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应该继续努力将这两派发扬光大,使之成为广西书画的名牌。一方面,两大画派集聚了广西本土画家中的精英,本身就是广西书画家的代表;另一方面,他们把漓江、广西的自然地域环境和民族文化特色当做对象进行创作,其作品带有强烈的广西地方色彩。因此,打造“漓江画派”和“南方风景画派”艺术品牌,积极支持两大画派的发展,以具有民族特色和影响力的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本土名家和名作为支撑,可以大大地推动广西艺术市场的发展。

3.充分发挥CAFTA的市场功能

建设展示交易平台。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举办美术作品产业论坛、优秀美术作品巡展和交易会等活动,高起点搭建广西艺术市场与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广西相关文化部门还可以与其他国内外相关组织合作开展“民族特色书画、工艺美术文化行”的巡展活动,汇聚广西优秀的精美艺术品,开展展览、销售、洽谈、拍卖活动,共同开发艺术品市场、美术工艺市场和消费市场,不断开发广西艺术市场的发展战略。同时,依托CAFTA积极发挥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合作中的桥头堡作用,重点加强与东盟国家的艺术文化产业合作,让广西的艺术市场成为出口基地、产品和服务贸易与中介服务中心的市场平台,并且利用区域优势,引进东盟乃至国际企业以及国际资本入驻区内,对美术作品产业进行投资、发展,为艺术市场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因素。

4.进一步完善市场软环境

篇3

关键词:人文贸易;增长方式;可持续发展模式

一、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内涵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世界经贸的变化和发展,在多边贸易体制的制度框架下,一种新的价值取向正在国际贸易领域内悄然形成,即贸易的人文化(即人文贸易)——现代人文主义思想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体现,它通过以WTO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制度安排,特别是“贸易与环境”等问题纳入WTO新一轮多哈发展议程,使国际贸易活动不仅重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问题,而且关注人类发展中的社会问题。

在传统人文主义的影响下,国际贸易的指导思想以谋取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和对物质财富的最大限度占有为目的。不管是重商主义理论,还是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和H-O原理都只是重视贸易的总量,很少顾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承受能力。传统人文主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以GATT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宗旨之一是“对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过分地强调人的“主体性”一方面导致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脱节,另一方面导致人类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对立,使人类社会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失衡、贫富分化等。

现代人文主义思想从根源上改变了传统人文主义思想对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错误价值导向。以1995年建立的WTO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旗帜鲜明地将可持续发展写入前言,作为一个重要宗旨,这是对GATT宗旨的重大发展。在发展国际贸易的过程中牢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目标,是着眼于全球的长远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幸福,防止片面追求眼前利益的倾向,防止由于一味地追求某一时期生产与贸易的发展,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以至从根本上动摇国际贸易的基础,降低人类的生活水平。从GATT对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演变成WTO对世界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方面反映出WTO寻求的人类对资源利用能力的扩大主要表现在对资源利用质的提高,而非对资源利用量的扩大;从更深层次上讲,也是现代人文主义思想在国际贸易的体现,是贸易人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二、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国际贸易理论基础的动摇

第一,对指导国际贸易理论价值取向的哲学思考。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是现代经济学基本的核心假设,是现代经济学产生、发展和研究工作的核心与起点。经济学研究主要建立在人们受自身利益驱动并能做出理性决策的假设基础之上。因此,从哲学意义上讲,该假设其实是基于人本主义、功利主义的,把人看作是理性、自利、谋求利益最大化的。现代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在国际贸易内形化的新价值取向。人文贸易的哲学基础——现代人文主义坚持“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人文主义关注人的发展与完善,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关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实践这种价值和意义的精神。其哲学价值取向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是完全不同的,对谋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提出严重挑战。

第二,对传统自由贸易能增进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的质疑。关于自由贸易可以改善经济福利的论断是经济学中最古老和最广泛接受的原则之一。它在构造国际政治、政府和制度框架(比如,单一市场地区,如欧盟和WTO)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自由贸易理论(不管是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李嘉图的相对成本理论还是H-O模型等)论证的条件假设中都没有把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的负面影响计入生产成本。没有考虑环境成本的“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其实是一种“虚拟”、“现时”的增长,其增长的背后忽略了“现实”、“延时”的补偿成本,如果考虑环境成本带来的财富和福利的损失,传统的自由贸易会增进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的结论实际上可能站不住脚。

(二)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挑战

随着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发展,如何协调环境与贸易的关系,对多边贸易体制的许多基本原则提出了挑战。如生产过程和方法(PPM)问题和双重环境标准的争论对现有国民待遇原则提出了质疑;国内禁止产品出口或对外投资问题及缔约国和非缔约国不同待遇对非歧视原则和最惠国待遇原则提出了挑战;环境补贴和与环境成本内在化有关的生态倾销问题使得人们重新思考公平贸易原则;发展中国家在保护环境方面能否享有特殊待遇,还有数量限制是否符合多边贸易规则等。众多的多边、双边环保协议,大量的国家环保法规、政策和措施与现有的多边贸易存在很多不协调之处,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发展,将从新的角度思考两者的协调问题。

(三)国际贸易人文化考验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较量

国际贸易人文化发展一方面促进发展中国家积极转变对外贸易的增长方式,将环境成本纳入贸易利益的评价体系中去,阻止其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国际贸易的人文化发展也考验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较量,从是否应该将贸易与环境议题纳入WTO新一轮谈判议程这一激烈争论中也可略见一斑。以美国、欧盟为主的发达国家积极倡导,因为如果在WTO中进行贸易与环境问题的谈判,要求各成员实施严格的环境法规和标准,发达成员就可以阻止发展中成员低环境标准和低附加值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同时,发达成员可凭借自身在经济实力和环保科技上的优势,在庞大的国际环保市场中占据领先位置。而发展中成员(包括我国)则普遍反对,因为保护环境固然能为发展中成员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资源,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执行严格的环境法规和标准,无论从提高生产成本还是从限制出口潜力来说,对发展中成员都是严峻的挑战;一旦发达成员所主张的严格的环境法规和标准为WTO所肯定,很可能被发达成员滥用,成为“人文壁垒”(如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发展中成员的产品将无法进入其市场。

三、建立以人文贸易为基础的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初步探讨

(一)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目标

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必须以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促进对外贸易的人文化发展。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应与人文化发展方向内涵是一致的。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应跳出传统意义上的片面追求贸易额的“可持续”增长,而是在关注贸易总量的同时还应关注贸易的实际质量,从以物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从追求短期利益的可持续发展到追求长期综合利益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主要措施

第一,重新审视对外贸易效益来源,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外贸的增长方式,必须重新审视外贸效益来源。首先必须建立人文贸易的评价体系,在衡量外贸效益的经济指标体系中增加生态指标和社会指标,客观评估外贸对国家经济、生态、社会带来的整体影响。在此基础上,重新思考外贸效益的来源,对资源投入与贸易收益严重失衡的产业进行技术革新,减少其负外部性,促进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外贸收益的现实增长。

第二,建立贸易与环境的有效协调机制。建立贸易与环境的有效协调机制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加强贸易与环保法规、政策的协调,充分考虑贸易政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及环境政策对贸易的扭曲代价,实现贸易与环境的双赢;其二是建立人文贸易措施保护体系,推行绿色贸易行动计划,合理建立中国产品绿色标准体系,既可以增加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产品的实际竞争力,又可以实现以人为本,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的保障体系。

第三,构建应对国际贸易“人文壁垒”的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国际贸易的人文化发展伴随着“人文壁垒”的产生,为了防止其带来的负面影响,需构建相关的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对人文贸易发展过程中有可能引起的“人文壁垒”的变化因素进行监测、识别、评价、预测、预防控制并及时矫正不良发展的趋势,以保证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OtaSik.FredEidlin.WilliamGraf:ForaHumaneEconomicDemocracy.Journal

ofEconomicLiterature[M].Vol.24,No.3(Sep.,1986),pp.1233-1234.

[2][美]理查德•T•德•乔治.经济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美]马克•A•卢兹.经济学的人本化[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