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发展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15:40: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园文化发展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校园文化发展论文

篇1

    论文摘要: 舞蹈是一种艺术形式,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和美的启迪。本文从舞蹈对大学生所发挥的独特功能和作用等方面探讨舞蹈在校园文化发展中的价值和策略,目的是使人们加深对舞蹈的进一步认识,充分挖掘和利用其功能,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 

    校园文化从广义上讲是指大学生活的存在方式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是在大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映着人们在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1]校园文化具有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可以提高全体大学生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和道德情操。舞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的一道独到风景线,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和美的启迪。 

一、舞蹈在校园文化中所发挥的作用 

(一)舞蹈可以培养大学生高雅气质,提高综合素质。 

舞蹈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并按照一定的客观标准和要求对人体关节和肌肉进行训练,使肢体达到一种异常挺拔的非自然体态,这就是舞蹈演员气质出众的原因所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大学生往往忽视自己的体态,经常出现身体不正、弓背含胸、端肩缩脖、膝盖弯曲等现象。因此,对大学生进行适当的舞蹈形体训练,对其基本站姿、基本坐姿、走路、跑步及头面部姿态进行科学的指导,就可以纠正生活中的不正确姿态;同时,可以培养大学生高雅气质,使其内在修养与外在形体美得到和谐统一,从而增强大学生自信心。而自信心是来源于内心深处的最强大力量,这种强大的力量一旦产生,就会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等一切活动的动力。 

大学生毕业后要走向社会,因此,在校期间除了学好专业课之外,更重要的是学会与人交往,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而社交舞正是进行社会交往、增进友谊、联络感情的一种交际方式,通过社交舞可以加强异性间的交流,提高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在参加社交舞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社交礼仪。首先,参加舞会要讲文明、讲礼貌,跳舞时衣着必须整洁、舒适;其次,举止必须落落大方、彬彬有理,既不过于拘谨而扭扭捏捏,又不过于开放,没有分寸;再次,谈吐要文雅礼貌,不能大声喧哗,更不能出口脏话,跳舞中无意碰到别人要主动说“对不起”,跳完一支舞要主动向舞伴道谢。社交舞是在校大学生交往的重要途径,通过高雅的交往方式学会社交礼仪,这正是当代大学生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对大学生进行舞蹈训练并非为了掌握一种生存技能,而是把舞蹈作为一种美育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因为舞蹈美育也是一种实施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对大学生素质的提高有很重要的作用。[2]而素质教育正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通过舞蹈可以使大学生认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舞蹈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那时舞蹈活动几乎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狩猎舞蹈是为了培养狩猎技能,是结合原始的狩猎方式而进行的集体舞蹈;战争舞蹈是表现原始战争操练、阵法等内容,反映原始军事技术及鼓舞士气的舞蹈;祭祀舞蹈是反映人们信仰,祈求上天和神灵的舞蹈。因此,通过舞蹈可以使大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代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民间舞蹈更是丰富多样。通过舞蹈,大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民族的生存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 

比如,蒙古族舞蹈就是蒙古族人民在辽阔的大草原上所创造出的草原文化。蒙古族以马背上的民族而著称,蒙古人平常不是骑在马上,就是在自家的毡房内,所以蒙古舞腿部动作比较少,而上身动作相对较多,蒙古舞蹈动作体态中的立腰、直背、昂首挺胸,以及动作风格的粗旷、勇敢、豪放、朴实、热情、直爽等就是长期生活在草原的蒙古族人民的真实写照;而牧马舞、盅碗舞、摔跤舞、挤奶舞等则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通过藏族舞蹈,大学生可以了解到来自“世界屋脊”的高原文化。藏族民间舞蹈中,松胯、弓腰、曲背等基本体态是和高原地区繁重的劳动生活、虔诚的宗教心理、宗教礼仪及悲惨的农奴压迫制度有密切关系,在他们跳舞时,这些动作会自然地体现在舞蹈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藏族舞蹈风格也有了细微的发展和变化。比如在舞蹈《酥油飘香》中出现了昂首挺胸,甚至微微后靠的舞蹈体态,就充分表明我们新时代的藏民当家做主后,在党的领导下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希望。 

(三)舞蹈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生是知识的载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接班人。因此,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对国家的长远快速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舞蹈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触发人的想象。舞蹈之所以能发展人的想象,是由舞蹈的特殊功能和它的美学特征所决定的。舞蹈家往往冲破了普通人常规的思维方式,从人们想象不到的角度展开想象,创造出惊人的杰作。[3]在舞蹈中,除了给人以美的享受外,更给人以一种理性的思考。大学生通过舞蹈中理性的思考,从而触发自己惊人的想象力;用舞蹈中独特的思维方式与自己所学专业结合起来,就有可能碰撞出知识的火花。这种创新意识就是当代大学生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校园精神文化的体现。 

(四)舞蹈对大学生具有极强的宣传教育作用。 

舞蹈是经过艺术家加工、提炼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艺术,着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并创造出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内容上,舞蹈多以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及反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和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为主题。 

校园文化正是以培养和造就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弘扬育人精神为目的的文化建设。[4]因此,舞蹈以其独特的功能融合到校园文化素质教育中,提高大学生审美情趣、开发大学生智慧、培养大学生民族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成为校园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舞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思考 

(一)高校应该开设舞蹈美育课程。 

舞蹈美育课程并非专业教学,而是把舞蹈当做一种美育手段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舞蹈美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具有舞蹈素质的综合性人才。舞蹈美育课程首先要开设形体训练,通过形体训练塑造大学生优美体态,培养大学生高雅气质;在改善自己形体的过程中,大学生体质得到增强,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从而表现出自信、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其次在舞蹈美育课程中要开设一些简单的舞蹈剧目排练课,通过剧目排练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亲身领略和感受舞蹈的独特魅力;在排练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协作能力和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最后在美育课程中要开设舞蹈欣赏课程,观看一些高水平作品,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通过欣赏课,大学生可以认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并接受德育、美育等综合素质教育。 

(二)高校要重视舞蹈实践活动。 

舞蹈离不开实践,实践离不开舞台,而舞台实践活动正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在制定年度计划时要统筹安排重要舞台实践活动。比如,每年的迎新生晚会、元旦晚会、大学生艺术展演、运动会开幕式等,正因为有了这些实践机会,舞蹈才能发挥在校园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舞蹈对全体大学生的教化作用,建议每次舞台实践活动都要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由宣传部、团委、学生处、教务处、素质教育中心、后勤等几个部门密切配合,保证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同时,学校应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为舞台实践创造有利的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以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 

三、结语 

舞蹈弥补了大学生对体态美认识的不足,能够纠正学生生活中一些不正确姿态,提升学生的气质和自信心,使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舞蹈可以使大学生认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并使校园文化和民族文化得到有机的统一;舞蹈在提升大学生审美修养、提高大学生审美情趣、开发大学生智慧、培养大学生民族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等方面有独特功能,并融合到校园文化素质教育中,成为校园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黄培清.试论艺术教育资源开发与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6,(02). 

[2]朱鹏屏.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中的舞蹈美育课程设置[j].艺术百家,2006,(01). 

篇2

关键词: 校园文化 学校发展 物质内容 精神内容

学校不仅是客观的物质性存在,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存在[1]。校园文化作为一所学校的办学、精神和风气的集中体现,我们应该将校园文化建设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只有拥有良好的校园文化,这所学校才有特色;只有拥有良好的校园文化,这所学校才有育人精神;只有拥有良好的校园文化,这所学校才有内涵。

一、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概念

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笔者从基础教育的实际出发,对中小学校园文化这样定义:中小学校园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以校园环境和师生实践活动为载体,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相统一的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群体文化。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校园文化,将以鲜明、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学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熏陶学生;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抵御各种消极、颓废文化对学生的侵袭,有利于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积极作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了解社会、认识人生。学校教育不仅是知识的简单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化气质、行为习惯和道德风貌,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我们要发展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和谐理念、思维和指导方法[2]。因为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对塑造思想、陶冶心灵、发展个性、促进师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激发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和奋进的精神,形成学校活力,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内容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最基础的就是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主要体现在校园环境的布置上,精心布置校园建设美好物质文化,物质文化建设一是要根据教育特点、时代特点、区域特点和学校环境,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形成学校独特的校园物质文化风格。二是要从本地自然环境和条件出发,在校园内栽花种草,绿化、美化校园,使整个校园干净、整洁,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采取小种植园、小养殖园等美化校园的措施。三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环境的设计、维护和创造。如学校的校训、校歌、校徽、校标等设计要体现学校特点和教育理念,有条件的中小学要建好校史陈列室和共青团、少先队室,充分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雕塑、地面、建筑物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体现教育理念,发挥校园广播站、电视台和网络的作用,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内容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学校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精神文化建设首先要全面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在教师中扎实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增强广大教师作为人民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激发教师严格自律、恪尽职守,树立人民教师良好师表形象,建设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钻研教法、不断探求的优良教风,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建设勤奋努力、积极向上、认真诚信、充满兴趣、乐于探究的良好学风,认真抓好班级文化建设,形成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快乐和谐、健康向上、争做主人的良好班风。其次是要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活动设计要突出普遍参与性、趣味性、益智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要总结、提炼学校精神。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指导思想、办学特色、历史传统、培养目标的概括和抽象。学校精神既是在学校长期办学历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更是通过对学校办学特色、历史传统、时代要求等总结分析归纳提炼出来的。

四、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内容

制度文化是一种规范性文化,表现为学校的规章制度、管理体制、组织机构、运行机制等。它既是广大师生的行为准则,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更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的保证。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做到依法治校、民主治校。学校所有制度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有改革创新意识。制度建立之后要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还要建立互相沟通、交流的机制,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有矛盾及时化解。为了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必须建立一定的组织机构,构建一个高效、精炼、有序的运行机制,确保工作的实效。要及时和家长沟通,建立完整的家长和学校之间的管理机制,共同构建美好的校园。

学校是客观的物质性存在,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为广大师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陶冶师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提高师生的文明程度,而且可以通过学校辐射社会、带动家庭、推动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项红专,主编.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8.1.

篇3

本文采用了理论兼现实意义并重的索洛余值法。按照索洛余值法进行测算时,产出为1998年为基期的各省市不同年份GDP平减值,该平减指数与GDP可从《中国统计年鉴》获得。投入为劳动力(L)与固定资本存量(K)。本文劳动力即为各省市的从业人数,数据来自于各省市的统计年鉴。固定资本存量不可从各统计年鉴中直接获取,本文采用Gold-smith于1951年开创、现在被OECD国广泛采用的永续盘存法(PIM),它的基本公式是:Kit=Iit+(1-θ)Ki(t-1)(2)Iit为t期i省净投资,θ为资本折旧率。计算公式主要有三个指标的选取与计算:Iit的选取、资本折旧率θ和基期资本存量的确定。本文Iit选取的是t时期i省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根据每年各省的固定资产价格指数折算成1998年实际值),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折旧率θ参考众多文献选择5%。基期资本存量的估算采用的是以下方程:Kio=Iio/(g+θ)(3)Iio为基期固定资产形成总额,g为固定资产形成总额平均增速,θ为折旧率。根据以上指标的选取与计算,我们可以利用(式计算出面板数据的资本产出弹性,利用计量工具Stata12.0得出资本产出弹性为0.577,该弹性与众多学者测算结果集中于0.4-0.6之间相符。最后,可以根据全要素生产率计算公式,计算出1998-2012年间不同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②高校科研资源转化。a.高校科研资源转化成果。选取了七个具有代表性的变量,分别为科技著作数、科技论文数、专利授权数、发明专利授权数、科研课题数、技术合同出售金额、专利合同出售金额。前五种成果属于转化过程中的中间产品,后两者则代表最终产品,也是表明高校科研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b.高校科研资源转化效率。选取高校科研资源转化效率作为转化过程好坏程度的衡量指标。运用传统数据包络法(DEA)分别对整体效率、投入产出效率、成果转化效率进行测算。整体效率指的是第一阶段投入至第二阶段的最终产出整个过程产生的效率,投入产出效率、成果转化效率则分别指的是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过程中的效率值。

二、实证结果为了有效地消除变量之间的自相关性

1.高校科研资源转化成果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模型的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工具变量的选择是合理的,从结果可看出从科技著作到技术合同出售金额,弹性系数都为正数,说明高校通过科研所产生的七种主要科研成果都对经济转型升级有显著性的促进影响,我们可以从整体上肯定我国高校的科研成果是有价值的。

2.科研资源转化效率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模型Crste被定义为将第一阶段的投入作为投入变量,中间和最终科研产品同时作为成果测算出来的整体转化效率值,Crste1~3则表示第一阶段的投入作为初始投入,而仅仅将第三阶段的最终产品作为产出计量的效率值;Crste1、Crste2则分别表示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转化效率。是高校科研资源四种不同的转化效率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影响的模型。可见,其一,我国高校科研转化整体效率的提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加强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二,是即便第一阶段的效率均值高出第二阶段很多,但是第一阶段效率相对于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了负向显著性效果,第二阶段为正向非显著,说明第一阶段效率值对经济发展促进没有真正的意义,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效率提升才是关键之所在。因此,我们应该大力提高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缩小各省市第二阶段转化效率差距,才能带动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三、对策启示

篇4

[关键词]企业文化;全球化语境;校园礼仪文化;互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24-0025-03

一、企业文化与校园礼仪文化互动现状及趋势分析

(一)企业文化与校园礼仪文化互动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需求量的增加,高校和企业的联系越来越多,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已经在很多高校得以实现。与此同时,企业文化与校园礼仪文化的互动发展已经成为两者得以互动的重要纽带。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随着校企合作的积极开展,企业文化与校园礼仪文化的互动越来越频繁,在两种文化的相互交融中,高校的各项教学工作得以更好地进展。但是与此同时,企业文化与校园礼仪文化在互动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比如高校礼仪文化建设落后于企业文化的建设,在两者的互动方面没有凸显全面性等。由于企业文化与校园礼仪文化互动还不是太成熟,随着两者合作密切程度的加大,这些问题必然能够迎刃而解。

(二)企业文化与校园礼仪文化互动趋势研究

企业文化与校园礼仪文化的互动趋势越来越表现为全方位、互动性、多元性。随着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高校选择与企业合作,通过两者文化的互动来实现制度、管理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两者的互动性会进一步增强;全方位体现为:在企业文化和校园礼仪文化互动发展过程中,在企业文化的影响下,校园礼仪文化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会进一步地影响高校教学体系的改变,从课程设置、教学体系、教学理念、管理方式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革新,即体现为全方位的改革;校园礼仪文化与企业文化是息息相关的,在文化的互动和作用下,文化不仅仅是文化,同时还深入到教学内部去,在影响教学本身的同时,还对师生的素质和思想模式进行了改革。以上的特征必然会成为企业文化与校园礼仪文化互动的必然趋势。

二、企业文化与校园礼仪文化互动的重要意义

(一)为校园礼仪文化建设提供价值引导

对于企业文化来说,它是企业得以健康发展的软实力,企业文化的塑造强调的是企业本身的精神取向、文化内涵、凝聚力,是推动企业向前发展的原动力;而对于校园礼仪文化来说,它对于开启学生的心智、能力有重要的意义,校园礼仪文化从根本上为学生的成长塑造了积极向上的软环境,对于高校教学氛围的塑造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校企文化对接可以使学校在与企业的交流中,通过校风学风、文化交流、价值观念、职业规划等方式表现出来的高度观念体系,从而引导学生树立价值取向。可以说,文化环境是一个组织得以前行的重要动力,企业文化与校园礼仪文化的互动在很大程度上打开了校企合作的大门,对于人才的培养、教学环境的提升、教学改革的实现等诸多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实现与校园礼仪文化的社会对接和制度对接

实现企业文化与校园礼仪文化的互动发展,对于实现校企制度对接有重要的意义。文化是一个组织独特的语言符号,它代表了组织本身的管理方式、制度、经营理念等等。通过校企文化对接,可以使企业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中,从而为学生提供一种特定的文化环境。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之间的融合,学校会增加与企业之间的共同语言,有利于全方位的校企文化融合,帮助学生早日适应企业需求。在企业文化的促进作用下,校园礼仪文化能够促进高校的制度改革,以此来拉近与企业的距离,实现高校与社会的对接,这就为高校教育及人才培养打开了大门。总而言之,实现企业文化和校园礼仪文化的融合与对接,不仅仅能够促进文化的改观,同时还对学校制度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

(三)企业文化为校园礼仪文化提供了教育指导

在校企文化交融和互动过程中,企业文化为校园礼仪文化提供了教育指导,为高校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向进行了方向性的说明,有助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明确自身的职业目标。学生能够从一些优秀的企业文化中吸收到一些积极的思想观念,在这种积极的思想观念的感染下,学生会认识到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通过企业文化来了解社会,为未来身份的转变做好自己的心理准备,并从在校期间就树立起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和认同感。另外,学生可以从职业位置的要求为出发点,增强学生未来对职位的适应能力等等。可见,企业文化不仅仅在很大程度上对校园礼仪文化进行了改变和熏陶,同时也进一步地影响到了高校的教育模式,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学习起到了督导作用,让他们在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企业文化与校园礼仪文化互动中出现的问题

不管是企业文化,还是校园礼仪文化,对于文化本身而言,它具有文化传承、文化育人、文化兴校、文化品牌等多方面的功能。文化是一个组织独特的语言符号,通过建立积极向上的文化,能够从根本上来促进高校教学的顺利实现,从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但是在企业文化与校园礼仪互动中却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校园礼仪文化建设明显落后于企业文化的发展;企业文化与校园礼仪文化互动过于片面化,没有体现全方位的互动;校园礼仪文化的构建处于被动地位。下面将重点从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校园礼仪文化落后于企业文化

校园礼仪文化的构建明显落后于企业文化是目前两者互动中凸显的重要问题。首先,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而企业是收纳人才的场所,这种供求关系决定了人才的发生动向,不是高校决定企业发展,而是企业决定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式。这样,高校必须要根据企业文化来构建校园礼仪文化,加上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在短时间内无法对其进行深入地掌握,这其中必然会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导致校园礼仪文化构建落后于企业文化的发展。其次,高校范围大、学生数量多、教学体系相对来说比较大,而企业则与学校相比,具有更强的灵活度。在两者的文化塑造方面来看,企业文化的构建和调整则比较容易,而校园礼仪文化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则需要较长的时间。这样,在企业文化与校园礼仪文化互动方面,高校礼仪文化的调整明显处于劣势地位。

(二)两者互动片面化,没有体现全方位互动

在企业文化与校园礼仪文化的互动上,互相范围狭隘化、片面化,没有体现全方位的互动,这是企业文化与校园礼仪文化互动中出现的另一个问题。在急功近利的时代,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是片面的,在人才的选拔方面,企业过多地重视能够给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人才,在利益的驱使下,企业功利化色彩过于严重。高校不得不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规划,为了提升就业率,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来实现对于人才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是“单向度”的人才,他们只掌握了企业需要的重重技能,能够带给企业最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是却没有养成科学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人文知识储备不够、基本功不扎实等,这完全不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正是由于企业文化与校园礼仪文化互动的狭隘性,最终导致两者互动的片面化,没有体现全方位的互动,最终与素质教育改革的目标背道而驰,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都是极为不利的。

(三)校园礼仪文化处于被动地位

校园礼仪文化与企业文化互动过程中,校园礼仪文化始终处于劣势地位,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不利于健康向上校园文化的塑造。一方面,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都是依据社会及企业的需要来进行的,它们是供求关系,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校就不得不按照企业的需要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样一来校园礼仪文化就要按照企业的要求来改变,因此校园礼仪文化始终处于劣势地位。另一方面,在很多高校的校园礼仪文化构建过程中,缺乏高校的特色与核心精神的支持,一味地迎合企业文化与企业需求,使得很多高校的文化塑造形式和内容都过于“散乱”,不利于优秀校园文化的构建。这从根本上导致校园礼仪文化的构建处于被动地位。长久以来,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人才培养效果。总而言之,只有扭转这种错误的关系,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企业文化与校园礼仪文化的良性互动。

四、企业文化与校园礼仪文化互动发展的对策探析

(一)充分挖掘校企文化精神的结合点

要想实现良性的企业文化与校园礼仪文化互动发展,必须要充分地挖掘企业及高校文化精神的结合点,在此基础之上来实现校企文化的互动与交流。首先,作为高校来讲,必须要挖掘学校自身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办学传统,突出办学特色,强化办学理念,培育和弘扬学院精神的同时,注重校企精神文化的对接与融合,以体现企业精神文化的元素和精髓为依托,立足本位,突出特色。另一方面,对于企业来说,应该放宽对于人才的需求,站在人性化和高素质的立场之上,来对人才进行评价,重在考察学校背景、学校教学条件及师资力量、学生个人的综合能力及素质,而不能仅仅意味地看中学生的技能,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素质。充分挖掘校企文化精神的结合点,就是要求高校和企业能够站在同样的制高点上,对人才素质和专业能力进行要求,尽量实现企业精神与校园精神的融合。

(二)构建校企文化互动的理论教学体系

构建健全的校企文化互动理论教学体系,对于实现企业文化与校园礼仪文化互动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要以企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来构建高校理论教学体系,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工学结合等方面来进行构建,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人才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在高校人才培养中,不能一味地实现与企业单向度的合作,而是要坚守本校的教学特色,构建富有本校文化特色但又不失校企合作的课程教学体系;最后,高校应该坚守自身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核心精神,通过社会调研与企业交流,具有前瞻性地来对于未来人才需求状况进行预测,准确地把握未来的人才需求,以此来开设别具特色的理论教学课程,构建完善的理论教学体系。只有通过以上几个方面来实现教学体系的构建,才能够从根本上来实现校企文化互动,让这两者在良性的互动中互相促进,共同成长。

(三)建立校企文化互动平台及实践基地

实现企业文化与校园礼仪文化的互动发展,就要建立校企文化互动平台和实践基地,真正确保两者互动性的实现。首先,在高校课程设置上,要通过设置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多安排实践课程,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其次,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来讲,可以依托规模大、技术强、管理先进的企业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提高学生对新技术的认知和适应能力,以此来为高校人才的培养指明道路。再次,要加强实训基地的构建、多带领学生到企业实习、企业参观,不断地提升学生对于企业的认识,让学生不断地根据企业的需要来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还可以通过奖学金等激励机制的完善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断提升他们对于自身能力的提升。

(四)开展专业竞赛,实现校企文化融合

积极开展专业竞赛,实现校企文化融合,是企业文化与校园礼仪文化互动发展的重要方式。在高校教学过程中,要立足专业特色,结合行业需要,邀请相关企业进入,由学院、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的专业技能比赛,为学生提供实践自我、提高专业技能的科技创新实验平台,把学生的课内外实践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形成统一规范,培养学生创新及实践能力。在这个基础之上,还要对学生的优秀表现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对于表现特别优异的学生,还可以直接邀请他们毕业之后到企业来工作,从而不断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开展校企合作的专业竞赛,对于校企进一步融合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五)塑造富有特色的校园礼仪文化

塑造富有特色的校园礼仪文化,既要与企业文化相统一,又要保持本校的教学特色,这是实现两者互动的关键所在。对于高校校园礼仪文化来说,应该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校园活动来实现,比如开展校级的就业创业大赛,邀请企业的优秀人士或管理者来参加,对他们做出评价;积极邀请社会专家级企业优秀人士来高校作讲座,让他们给出高校人才培养的方案和规划,并对学生的进一步学习给予充分地指导。此外,在构建富有特色的校园礼仪文化的时候,还要根据本校的办学背景,及培养出来的优秀毕业生等,来制定出符合本校办学特色的教学理念,并通过学校广播、校园报刊等形式来进行宣传,让其积淀成为本校的文化,进一步地来鼓励学生的发展。总而言之,实现高校校园礼仪文化的塑造必须要能够凸显本校的特色,这对于增强与企业文化互动的主动性有重要的意义。

篇5

    论文摘要: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校园文化发展水平对学生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心理特征等的形成都发挥着直接的作用,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必须充分重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人格潜移默化的塑造作用。本文从各方面探讨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功能,分析了当前我国校园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发展校园文化的几点意见。   

一、当代我国校园文化的主要特点 

一般认为校园文化应包括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从广义上讲,校园文化是学校生活的存在方式的总和,包括智能文化、物质文化、规范文化、精神文化。从狭义上讲,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是高等学校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学习、管理、交往中,逐步形成并获认可和遵循的带有学校特色的价值取向、校园精神、校风、教风、学风、治学传统、行为方式等的高度概括。随着时代的变迁,作为社会子文化的校园文化在当今呈现出了诸多鲜明的特点,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特大群体性:现代大学的规模正在不断的扩大,大学在校师生少则几千多则上万,这一特大群体所共同营造的校园文化也就具有了相当的群体性。由于参与营建校园文化的人数多,成员之间交往的频率高,他们在不同活动中体现的精神倾向也往往容易相互感染或批判,校园内的一种思潮、一种价值观、一种时尚,往往是成千上万人心理碰撞、反应乃至相交、融合的结果。 

(2)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众多,人才济济,思维活跃,活动多样,文化载体也多样,在经过彼此的融合之后这里的文化具有必然的综合性。大学校园文化的综合性主要通过学科的多样性;因师生地域的广泛性而带来的观念、行为等的多元性;学术观点的差异性;教学行为的多样性;学生活动的丰富性等体现出来。虽然如此众多的元素彼此各异,互不相同,然而各个元素在校园这一载体的共同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的交融便会形成一个有多种元素融合而成的文化综合体。而这一个文化综合体有着较好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能适应不同的文化形式和元素在这一综合体中存在,较之于社会这一大文化载体有更强的包容性。 

(3)双重性:校园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子文化,其形成受到社会和学校自身的双重影响。首先,社会环境下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模式在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直接、明显地影响到校园文化,使得校园文化在越来越活跃、开放的情形下泥沙俱下,部分具有腐蚀性的思想正慢慢得渗透到这种纯洁的文化系统中;其次,校园文化更重要的是受到学校自身办学理念、发展方向、历史传统、教育设施、师生行为观念等直接的影响。 

(4)高雅性:大学师生群体的文化认知与道德审美的水平较高,因而,由他们创造的大学校园文化在整体上具有品位较高的特征。这种特征主要体现在理论层次较高的大学科研活动、教学活动等方面,还有一系列人文知识讲座、各种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举办各种学术沙龙、诗书画展览、高雅艺术进校园等系列文化活动和表现形式上。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校园文化的高雅性也广泛体现在独具特色的校园景物环境上,校园建筑设计别具一格,景观设置各具特色,充满浓郁的书香气息。 

(5)定向性:校园文化较之于社会文化的另一大区别是受影响人群的定向性。校园文化因有其特定的载体---校园,因此其影响的人群就是生活在其中的学生,有着极其特定的人群,而对于校园之外的人群影响有限,所以校园文化便显示出极强的定向性。 

二、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 

校园文化较其它文化有着自身的特色,它对于生活在其中的学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对于学生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心理特征等的形成都发挥着直接的作用。校园文化对于人格的塑造归纳为以下几点: 

1、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 

校园文化的基本功能是教育功能,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适应当代社会需要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首先,大学教师是高校德育的主体之一,是学生形成价值观体系的直接作用点。正因为如此在高校的教育过程中要格外重视教师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其次,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还与校园中总体的价值观导向、学术文化氛围也有密切的关联,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特别是身处其中的校园环境的影响,很易接受外界的新鲜知识和事物,但是与此同时也缺乏辨别的能力,往往不考虑后果。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树立校园典范,通过榜样进行示范教育,引导广大多的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教育工作以榜样带动整体即以点带面的优良传统,在今后的教育过程应坚持并予以创新。 

2、思维方式的塑造: 

校园文化会给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较大的影响,如不同的高校、不同的学科由于理论构架的不同往往在培养学生思维方式方面各有差异,理工科类院校的学生在逻辑思维方面较突出,而文科类院校的学生以发散思维见长。 

3、行为习惯、方式的塑造: 

学校的规章、制度、纪律属于校园文化中的制度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对大学生的行为习惯、方式起着引导和规范的作用。制度文化反映了校园的文化准则,它在发挥规范作用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导向、调控和纪律训导。大学生一方面要学知识,另一方面要学会做一个社会化的人,按照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在思想上和行为上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我,学校的制度建设在这一目标的实现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园制度文化对大学生行为方式的塑造渗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学、人际交往、课余活动等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 

4、心理特征的塑造: 

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左右着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一方面,通过开展各种积极的校园文化活动,满足校园主体的集群需要和归属需要,促进身心健康协调地发展;另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心理能量的高能区,如不能及时平稳地释放能量,就会引发心理疾患,如焦虑症、孤独症、偏执症等心理疾病。人际关系是大学生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关系处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所处人际环境,在完善大学生心理素质和调节其心理状况方面,校园文化活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总结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方面的育人功能。高校校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对大学生的品行陶冶、行为规范、人格塑造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往往伴随着个体一生的发展,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在校园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忽视传统教育,校园文化良莠不齐,以及校园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文化发展大繁荣”、“文化生活方式”以及鲜明的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问题,高校作为文化发展的前沿阵地,应当自觉地扛起文化发展的大旗,重视校园文化,发展和优化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潘懋元 [新编高等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90页. 

[2]李春玲 [论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新西部》2007年第16期. 

篇6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形态。广东由于毗邻港澳、濒临海洋,又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加上岭南深厚独特的文化底蕴的孕育,广东高校的校园文化一直以其国际性、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和创造性的特点,融贯中西,在我国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独树一帜。广东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构想,担负着文化传承和创新使命的高校,如何发挥校园文化的特殊功能,为广东的文化大省建设提供恒久的人才支持,担负起文化大省建设的先行者和排头兵角色,是摆在广东高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和发展机遇。

一、正确认识高校校园文化在建设文化大省中的殊地位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根系。文化的发展,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人类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不仅更为深刻地认识到社会发展的最终尺度在于人与文化的进步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而且更加清醒地看到,文化作为人的主体精神世界的象征,作为价值观的体现,对人的社会生活提供着恒久的支持,为社会发展提供着恒常的人文精神资源。“大学是文化的标志,是集合精英生产文化、传播文化的地方”[1],大学往往成为国家甚至人类的思想库、社会思潮和时兴理论的发源地。在看似平静、平凡的大学校园中,师生们心情宁静地从事着整理文化、保存文化、传播文化、创造文化的神圣事业。高校的师生们在长年累月的教学活动中,展现着自己博大宽广的胸怀,包容着人类历史和当代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文化和思想“,使万物相生而不相害”“,学问共容而不相斥”,真正做到“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构筑起人类社会中最为神圣和高尚的精神殿堂。在社会各种思潮的消长起伏中,孕育并植根于大学的校园文化可以看作是社会文化中精神因素变化的“晴雨表”。校园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总是起着某种社会先导的作用。校园文化的主体作为高层的知识分子,也不会仅仅满足于简单的文化继承。他们肩负的使命也使他们更渴望从事创造性的文化活动。校园文化这种创造开拓的特点,决定了校园文化相对于其它类型的文化更具有超前性。校园文化中的新思维、新观念,强烈地冲击着阻碍社会发展的陈规陋习,有力地推动着社会文化向前发展。学校创造的新科技、新文化不但波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科学技术的重大创新有时候会引起社会文化的重大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讲,校园文化是文化大省建设中的排头兵和先行者,同时也是文化大省建设的重要窗口。

文化对人的影响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这是一种环境的影响、气氛的影响、也是一种意识的、习惯上的影响。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就是在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条件下将人们的事业心和成功欲转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人生追求和行为准则,形成广大师生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推动学生为把他们自身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而努力。要把广东建设成为文化大省,关键是要优化文化人才结构,不断壮大高素质的文化队伍,形成一批适应文化建设需要的文化创作人才、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和文化科技人才。人的现代化素质,是能否建成文化大省的决定性因素。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教育单位,既是教学基地又是科研基地,而其中首要的是人才培养。__同志曾经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从中我们认识到校园文化的根本目的就是塑造人、发展人。而校园文化反映的是学校这一教育机构的价值观、人才观、办学宗旨、教育思想、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校园文化这一特殊的文化形式,其塑造的结果———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必然要走向社会,转移给社会。教育的本质就是通过文化使个体社会化的活动。有的学者认为,校园文化对社会文化的辐射影响,主要依赖三种“文化流”的作用:一是人才流,二是知识流,三是传播流[2]。高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的人才,就像一颗颗文化的种子,播撒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不断为社会文化的建设起推动、示范和导向作用,为文化大省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发挥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在建设文化大省中的

示范和辐射作用

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目标的提出,使广东的高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应该在社会发展和文化大省建设中承担更多的历史责任,应该更直接地和实质性地参与社会的进步。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应该主动适应文化大省建设的需求,提高科技含量,打造文化品牌,培养创新人才。

(一)植根岭南文化土壤,夯实校园文化底蕴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数千年来,生活在岭南的人们,始终在吟唱着一部与中原迥异的“山海经”。作为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生存居住的地区,钟灵毓秀的中原文明与生机蓬勃、开阔浩瀚的海洋文明,在这里既冲撞、排斥,又交融、汇合,形成了精彩、大气,独具一格的文化,在中华大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这是在土著南越文化基础上,以中原汉化为主体,博采其它民族和地域文化之精华,经过长期融合、整合、创新、升华而成的一个区域文化体系。而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得风气之先,经济上已“先行一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充分发展。这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猛烈地冲击着与其相悖的一切旧的文化形态。与此同时,广东又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引进和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包括先进科技、信息、人才和其它文化资源;国内文化科技人才也纷纷南下,使广东再度成为兼容南北、涵摄中外的文化改革之区,并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热潮,不断改变着广东的文化景观把岭南文化推向空前发展的高度。岭南文化的某些品格,无论是开放意识、改革精神,还是生活方式,都已经或正在形成一个从南向北转移的趋势,甚至成为全国某些文化领域的领导力量。

任何一种先进文化都是传统文化发展过程的历史积淀和创新,这就决定了它的历史连续性,校园文化也不例外。要建设广东特色校园文化,必须重视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优秀的内容对其进行浇铸与定型,使之形成相对恒稳的文化内核。与此同时,广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从岭南人特有的“实干”精神及先天的岭南文化优势中汲取养料,以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丰满校园文化的躯干。广东文化的优势之一在于文化的多元化,既有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又有特区文化以及少数民族文化。文化资源呈现出国内少有的丰富多彩,并反映在语言、戏曲、戏剧、民俗风情、民间艺术等多个方面,仅方言就在中国方言中独占其三。地方剧种也是少见的丰富,粤剧、潮剧、汉歌、山歌剧、采茶剧、雷剧,加上新型的轻音乐剧、芭蕾舞剧等现代剧种,令人侧目,既高雅又富有民族特色。越是民族的,就越具有世界性,就越具有国际竞争力。把广东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多彩的文化形式,引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既可以提升校园文化的品味,提高校园文化的质量,同时又可以通过对民族文化的再创造,推动岭南各民系文化的不断发展,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二)以大学城建设为契机,创建广东特色大学文化园区

兴建大学城已成为中国新一轮的高等教育改革浪潮。近年来,我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等大中城市先后兴建了大学城(园区)。大学城的兴建,从分散到集中,为打造广东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提供了契机。教育和大学说到底都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既是教育之基更是大学之魂。文化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也是大学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和特征。建设大学城的目的,其本质是为了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大学城靠什么去培养人才,当然是文化。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大学的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过程。许多大学城由于仅仅停留在对学生生活层面的需求上而忽略了学生对文化层面的需求,虽有“明亮的公寓,现代化的生活设施”,但却缺乏“图书馆”等文化建筑和文化氛围。许多学生只把这类大学城当作宿舍群而已,谈不上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大学城的建设就应注入文化的理念,整合各高校的文化资源、统筹规划、合力建设一个融现代建筑及传统文化于一体的大学城。

首先,大学城要引入岭南文化的建筑理念。环境可以造就人,人也可以改变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也是环境的一部分,因而把环境也作为文化的构成因素,是理所当然的。校园环境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像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魅力的、无声的教科书,能潜移默化地对身处其中的师生进行文化的熏陶和塑造。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要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我们知道,物体在其空间的位置都不是随意的,尤其是经过精心组织和设计过的学校建筑,更是一定思想和文化的反映和具体体现。大学城(园区),是高级人才培养、科研和交流的中心,应该注重大学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和特色的建设。在充分体现现代化大学城的宏大气魄以及文化聚集、辐射功能的同时,建筑设计应体现岭南建筑的艺术风格,赋予时代的内涵。在校园规划上,也要有江南园林的风韵,体现出岭南文化的独特韵味。使之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从而为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广东校园文化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其次,大学城应建设一批岭南特色的人文景观。校园文化蕴含着学校的灵魂,也凝聚着学校的形象,更承载着学校的历史。大学城可以说是在“文化荒漠上”建立起来的全新的文化园区,既然是文化人集聚的地方,又是传播文化、创新文化的机构,当然也应有文化的氛围。除了大学城的建筑,大学城的规划、布局应体现文化韵味之外,还应有一些昭示着文化的标志性的人文景观。一所大学可以没有宏伟的校门,但不能没有文化的底蕴,那里的每一个廊柱,每一个塑像,每一张海报,都会__学城也应该有代表大学城灵魂,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标志性文化景观。它对提升大学城的文化品味,提高所在城市乃至广东的知名度,树立大学城的个性形象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三)融通中外文化成果,铸造校园文化之魂

在当今经济文化一体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中外校园文化之间的交流、沟通,相互吸收和融合、影响和适应,已是必然趋势。与此同时,校园文化多元化和寻求保持不同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特质的寻根意识,也在不断增长。我们既不能因融合而抛弃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质,也不能因保持民族传统文化特质而拒绝交流、吸收和融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在历史上一切有为的文化开放,带来历史巨变的开放,无一不是主动进取型的。先进文化应该在多种文化的相互激荡和竞争中,获得参照坐标,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汲取世界各种文化的优秀成果,通过综合创新,不断在内容和形式上推进文化的创新,才能增强文化的生命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因此,要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校园文化首先必须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质。中华文化就其总体而言是比较封闭的内陆文化。广东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岭南文化的构成中多数是海洋文化。海洋文化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开放性、包容性,所谓海纳百川、能成其大。内陆人把大海视为世界的尽头,望洋兴叹。岭南人却把大海当作世界的起点,令海不扬波,好远航。因此海上丝绸之路才逐渐得以形成气候,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岭南,自古以来就是多种文化并存的地方,这就不难解释,岭南人为何能得风气之先,早于内地接受来自西方的先进文化,从而在近代异军突起,在几千年的帝制及其封建专制统治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也为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再造中华文化铺平了道路。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先进的校园文化,就必须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切优秀的品质,保持岭南文化中固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浇铸岭南校园文化更鲜明的民族特质和个性特征。其次,就是要更加开放地吸引、接收、消化世界上一切先进的有益的东西。有人担心,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文化发展会走向同质化,民族文化会被异质文化所侵蚀,这种担心是狭隘的,只有能够吸纳世界、交流世界,包括碰撞世界的文化才是活的文化。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随着中国加入WTO,我们更应以中国文化的博怀和世界眼光,着眼世界文化发展的最前沿,瞄准它的最新思想、观念、知识成果,“择其善者而用之,择其不善者而去之”。立足实践并加以融会贯通、发展创新,从而使社会主义的大学文化能够在博采众长中始终立于时代文化大潮的前列。融合是必要的,发展更加必要,只有这样才能按代表先进文化的要求形成、发展有广东特色的校园文化。

(四)坚持以人为本,着眼培养优秀文化人才

未来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国家文化发达,人民文化素质高,可以转化为巨大的创造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竞争力量。培养人才、向社会输送优秀的文化人才是大学产生的最初使命,一代又一代的“文化人”不仅把清新的气息带入了校园,同时又将大学的文化和传统扩展到社会。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发展和完善过程,实际上也是校园文化生生不息得以延续的过程。因此,大学校园文化的着眼点,就在于塑造一代又一代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文化人”。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为省的文化大省战略的实现,培养大批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扎实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较强的能力素质、具备成熟心理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优秀人才。超级秘书网

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校园文化要保持自身的一种特殊文明形态和文化群落的人文本性,就必须承担起以创新精神为关注对象的人文使命。从人的本质出发,校园文化的视角更广、内涵更丰富。校园文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以培养“文化人”为旨归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主体是人,客体是人,出发点和归本宿点也是人。所以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从人出发,重视从整体上对学生的研究和把握,从而使校园文化在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前提下,立足于凝聚人、培育人、激励人,才能使校园文化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富有时代特色和魅力。

其次,要把大学生当作“文化人”,以“文化”的力量去感化学生。在校园文化提出之前,我国一般把高校作为教育环境,学校的一切活动指向明显,更多的表现为我说你听,学生的个性难以得到张扬。现代社会,大学已经成为人类进行智性文化活动最活跃的地方。它不但是精神文明的创造之所,同时也是社会基本价值与理想的坚守之地。因此,高校应转变观念,把高校更多地看作是一种“文化环境”,对学生的教育更多的是在“文化环境”中对“文化人”实施的一种教育,利用文化固有的教育、引导、约束、凝聚、激励和辐射功能,让学生在充分张扬个性享受自由的同时,又潜移默化地接受校园的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的熏陶和规范。这也正是教育现代化所追求的主题价值。再次,要提升校园文化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学术品味。按照关于“代表先进文化”的要求,结合现代化的实践和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现实需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强化文化理性;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念体系,凝聚校园精神;突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理想人格;构建以社会主流文化为先导,以师生的共同参与为主体,以独特的校园精神为内核,以学生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为目的的校园文化体系。在校园文化的内容上,实现由浅层次的文体娱乐型为主向以文学艺术、学术科技型为主转化,以提高校园文化的艺术和科技含量。在校园文化的形式上要坚持灵活多变,与学生的特点吻合,与社会的现实同步,显示出时代的特性,积极营造一种格调高雅、内涵深邃的校园文化氛围,有效引导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人生舞台上冲出现代人的价值困境和道德迷雾,从而获得对生命世界的整体把握和现代社会安身立命的意义归属,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实现广东文化大省战略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注释:

[1]蒋述卓.新型学者的新潮思想.羊城晚报,20031本论文由整理提供4122

[2]谭元亨.岭南文化艺术.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19

[3]王蒙.全球化浪潮与文化大国建设.光明日报,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现状;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4-0236-02

一、导论

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生命无血脉难以生长延续,民族无文化难以生存壮大。以此类推,高职院校没有文化特色也难以存续发展。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高等职业教育兴盛崛起,其宛然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作为文化批判、选择、传承和创新的园地,理应承担起文化建设的使命,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高职教育在初步解决了规模扩张问题之后,校园文化建设却出现了趋同普通本科高校的迹象,使原本应具备的职教“特色特不起来,亮点亮不起来”,校园文化特色的缺乏越来越成为学校内涵建设发展的软肋,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永续发展无法避及的问题。

二、当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校园文化的诞生、存在和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吸收扬弃并对其进行不断的积淀、提取和升腾。调查研究显示,无论公办或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普遍不理想,有的没有认识到校园文化的重要性,有的对校园文化定位模糊或不准确,有的甚至盲目抄袭普通本科高校的文化建设模式,根本就谈不上校园文化建设,更别说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1.认识不到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领导和教育工作者对校园文化存在认识上的种种误区,有的认为校园文化建设是务虚的工作,做少做多无所谓;有的认为校园文化本身就存在,无须再建设,导致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软件建设被边缘化或片面化。对校园文化定位不准确和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造成校领导的思想认识不一致,成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桎梏。

2.方法不当。部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机构不健全,缺乏了学校领导的统一指导。纵然有些校领导负责校园文化建设,但极少对整个校园文化系统、宏观的调控进行有力探究,而将偌大的文化建设“指派”给学团机构或宣传部门。校园文化建设陷入一盘散沙、群龙无首的困境,有的校园文化简单“沦落”为单一的社团活动。

3.投入不足。招生生源争夺愈演愈烈,很多学校把目光单单停留在校园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社会知名度上面,只注重专业学科建设,对“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不足,直接对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4.文化内涵缺乏。我国高职教育兴起时间不长,多由以前的技校、中专甚至成教学校改制而来,短期内很难改变其文化底蕴薄弱、层次较低的缺陷。因为校园文化的形成是长年累积发展的过程,是大学精神不断传承、沉积、淀练的过程。

5.职教元素缺失。高等职业院校开展的是职业性的教育,其校园文化建设必定需要显示职业性特征。目前追究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层次原因就是忽视了职教元素在校园文化特征形成中的决定性影响作用,根本没有意识到职教元素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

三、构建高职院校职业特色校园文化的路径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同时具有“高等”和“职业”双重特性,在与企业行业文化交流、渗透和融合中,不但丰富和创新了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载体和表现形式,而且体现和强化了高职校园文化所具有的职业文化特色。

1.增强认知,明晰校园文化的发展和定位。高职院校要明确意识到校园文化是“潜在”的育人力量,它在师生道德思想、政治理论、身心素质、文化知识的提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职院校领导应对宏观规划校园文化建设保持高度重视,将狠抓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大工程贯穿始终,逐渐扩大校园文化的人力、资金投入,在营造良好育人氛围的同时,让师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不断满足,进而为学校发展奠定思想文化基础,亦有利于打造师生幸福和谐的共同精神家园。

2.凸显特色,竭力打造职业特征明显的校园文化。一要凸显企业特色:按照高职教育宗旨,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入企前的企业文化意识,让学生在步入企业之前就能充分感受企业文化的“预熏陶”,进而入企后就能尽快融入企业。二要凸显高职特色:高等职业教育明确的培养目标及定向教育,注定让打造校园文化的高职特色成为必要。三要凸显地域特色:众所周知,区域内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一定程度上由该区域技术结构决定。因此高职教育要谋求发展必须积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主动服务于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从而在逐步适应并发展完善的过程中促进自身发展。四要凸显行业特色:专业发展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动力和根基,也是各项工作的龙头,通过结合专业、行业特点来建设校园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3.融入社会,适时加强职业规范熏陶。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强化职业教育特色、提升职业教育价值的前提便是研究人的社会化问题与职业规范的融通关系。第一,职业教育经考究成为塑造职业规范的最直接类型。其次,职业教育是形成职业规范的最佳形式。第三,职业教育让人们掌握职业技能和生存本领,使他们获得必要的社会生活规范,继而更好地在职业生涯和社会生活中扮演自己的角色。最后,职业规范教育在职业院校中具有更强的可行性与针对性。学校通过不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社会调查、创造发明、勤工俭学、技能大赛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长见识、学知识、强技能、做贡献、受教育,在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更好地履行了良好的职业规范。

4.注重内涵,努力推进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层,它影响着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形成,是一所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与灵魂。从某种程度讲,一所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优劣程度,往往是评判整个学校校园文化好坏的标准。它主要体现为学校风气、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群体意识、校园传统等等。它在日积月累中发展,历久弥浓,历久弥坚。我们可从以下方面来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一是强化师德师风的示范引领作用。教师作为校园文化的示范引导者,其一颦一笑、举手投足对学生所作所为造成直接影响。大学之大,并非在于建筑物的高大与豪华,而在于是否有学识渊博、德高望重、授业解惑的学者大师。不可能每位教师都成为大师,但作为教师就应该时刻注重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与职业规范,积极提升人格魅力,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德才兼备,通过言传身教、道德教化及潜移默化的方式将良好的修养、高尚的品质、得体的行为递送给学生,让职业规范养成和道德教育培养如春风化雨般发挥。

二要深化人文教育的渗透作用。目前高职学生普遍欠缺人文素养,致使他们适应能力不强,价值观念混杂,想象创造力缺乏,敬业精神不强。调查表明,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人文教育缺乏的高职毕业生很难从容应对。怀特(美国著名学者)在《教育目的》中指出:“没有人文教育的技术教育是不完备的。”针对职业教育特点,学校可对技能教育中的人文因素进行深入挖掘,将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精心设置课程,扎实有效开展各类人文教育活动;强化隐性课程建设,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让专业技术中的人文价值得以传递;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人文精神,从而树立良好的技术价值观。

5.交流合作,有针对性地提高校园文化特色建设水平。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底子薄、时间短、问题多、投入低、经验少,怎样构建适合本校实际的特色校园文化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职业院校可通过实地考察交流,积极主动与普通高校、知名兄弟院校和行业企业加强沟通交流合作,总结其校园文化建设的优缺点,吸取它们的失败教训,总结它们的先进经验,实现“为我所用、人有我优”的目的。

四、结束语

一所学校想要永续发展,“文化软实力”在某种程度上势必起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优秀的校园文化一经形成,便成为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潜力和活力,亦构成其最基本、最持久的竞争优势。我们只要把握好当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现存问题,借以科学的路径来努力建设,凸显文化特色,形成文化品牌,保持竞争优势,树立学校形象,那么浸染教师、熏陶学生、永葆生机、活力四射的高职校园文化场的孕育将不再遥不可及,校园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也愈来愈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整体文化实力与竞争力,推进中华文化兴盛与崛起,我们信心满满。让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之路上昂首挺胸、阔步前进!

参考文献:

[1]陈煦.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中国西部科技,2008,(5).

[2]叶仙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硕士论文,2010.

[3]马多勇,徐德志.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与探索[J].中国职工教育,2013,(4).

[4]钟丽君.论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的构建[J].广东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

篇8

    论文关键词:高职 校园文化 体系构建 旅游商贸 

    论文提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和高职院校的迅猛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高校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关注,高等学校校园文化体系的构建逐渐成为教育界关注的一个焦点。但事实上,我国校园文化的研究,尤其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研究起步较晚,且缺乏体系。文章旨在以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为例,分析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紧迫性问题和可能性途径,探索出一条可供示范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的构建之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如今已发展到今天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规模,这种以适应市场需求为目的,旨在培养生产一线的技能应用型的专门人才的教育形式尽管发展迅猛,但也因其急促的功利目的导致我国高职教育在取得飞速发展之后越来越凸显出其内在的深层矛盾,即高职教育因其以技能教育为核心的“生存教育”理念导致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淡漠,进而忽视校园文化的建设的现状,最终必然不利于学生的终生职业规划,也难以形成高职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成为我国目前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瓶颈。因此,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的构建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现状逐渐成为业内外人士关注的一个焦点。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其内涵的独特性  

  

校园文化的概念早在1932年就曾被美国学者华勒(w?waller)提出过,但在我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被作为一种亚文化由高校提出,而且时至今日,关于校园文化的内涵依然众说纷纭,而对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概念的界定则是更晚的事了。  

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大多高职学院将主要精力致力于校园的硬件建设和专业设置上,普遍缺乏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和研究,相比较于我国普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现状而言,显得非常不足。目前尚没有一本相关的专门论著,单篇的论文成果也不多,且从事相关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少且层次不高。尽管不时有最新的相关研究,但主要集中于现状和对策的研究,且大多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其中尤其缺乏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的深层探讨,对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结构及其传导关系,信息环境下校园网络文化对高职校园文化的利弊影响等问题的研究都显得十分匮乏。可见,对我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进行深入研究是当前高职理论研究界一项极为迫切的重要课题。  

对校园文化概念的界定众说纷纭,具体而言,主要存在以下两种分歧:一种认为校园文化是教育工作者依据自己的教育目标和办学理念对群体文化进行的自上而下的创设性成果;另一种认为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自下而上形成的某种共同稳定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本文认为,综合以上两种观点的合理性,校园文化首先应该是教育单位自上而下的一种自觉的创设性成果,与此同时,校园文化也是一个长期的积淀过程和动态发展的系统过程,是全体师生逐步形成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体系。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不仅具有一般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同时也具有“高职”本质的独特内涵。本文认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姓高名职”,它属于高校校园文化的范畴,同时具有鲜明的职业性文化特征。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只有在这两个方面上做好文化定位,才能真正凸显其独特的文化属性和文化内涵,进而找到文化体系建构的关键所在。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和紧迫性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及其研究与高职院校的发展速度是极为不相称的,不少高职院校对技能培养的过分强调进而单纯强调对高职学生的技能教育和实践培训,忽视对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淡化校园文化建设,重“技能人”塑造而轻“社会人”与“文化人”的培养,最终必然导致高职教育偏离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宗旨,使得高职教育等同于技术培训,影响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认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解有偏差  

与粗放型的高校扩招举措相类似,对于校园文化建设,高职院校普遍表现出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在急迫的生存和发展问题面前,有的高职院校甚至认为校园文化的建设可有可无,并不影响学校的发展实际。他们认识上思想僵化,在水平上停留于物质层面,认为塑几座雕像,树几块标牌,建几个亭园就可以,其余的事情交给学生管理部门负责就万事大吉,把校园文化建设看作学生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使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开设、师资配备等教学环节割裂开来,最终导致校园文化建设与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相脱离,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极其有限,“校园文化力”的作用自然难以显现。  

(二)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欠准确  

从内涵的界定来看,应首先明确高职教育与一般本科教育和中职教育的区别,否则将难以找准高职校园文化体系建构的关键。事实上,很多高职院校对自身高校校园文化的定位并不明晰,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总体处于低水平状态,大部分中专升格的高职院校目前还忙于资源整合,处于教学转型的适应阶段,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尚停留在以往的简单的文娱体育的低水平、低层次的活动层面,与高校提倡的创新精神培养和人文教育等大学精神相去甚远。  

(三)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待提炼  

高职教育之于一般本科教育的区别在职业特色,与中职教育的不同则在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文化属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关键是要处理好职业特色和文化属性这一两难矛盾。从目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要求和今后职业院校发展的趋势来看,提炼学校特色,打造职教品牌,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高职院校的发展必须打好文化这张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着力凸显专业及行业的职业特色,而不能简单地采取“拿来主义”,和其他普通高校“千人一面”。  

(四)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系统规划较缺乏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校园文化层次的一般划分来看,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三个层面,其中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桥梁,精神文化是核心。几千年来,我们的管理模式从人管人的家族式管理,到泰勒始创的用制度来约束人的制度化管理,发展到现在,学界认为管理的最高层次和最高境界是文化管理。在一所学校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规章制度搬到另一所学校就可能行不通,原因就是文化背景不同。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停留于物质层面和制度建设,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要有一个体系建构的系统规划,否则将陷于盲目性、临时性、应付性而使效果难以显现。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构建的对策和途径  

  

校园文化建设的滞后性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高职院校历时十余年的教育实践过程逐渐凸显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对此,本文认为除了从物质文化层面和制度文化层面进行校园文化的建设外,还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构建的对策和途径。  

(一)以党政班子为主导,规划校园文化体系构建  

清华的严谨求实和北大的兼容并包的文化精神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文化建设的层次性和长期性要求各高职院校进行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要有长远眼光。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的专业特色和资源优势,从引进企业文化、突出职业特色、加强人文教育、实施人本管理、强化制度保障等诸多方面,进行全面整体地规划,要充分地发挥宣传部、图书馆、学工处、院团委和学生社团等部门和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自上而下地组织,有针对性地着力于校园网络文化、宿舍文化和体育文化等方面的创新性建设,努力营造一个全院师生和谐互动的文化氛围。如江西旅游商贸学院依托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创建,开展基于职业道德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了在党委领导下,学工处、团委、思想品德教学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具体组织,以分院为工作重心,党、政、群、团、教、学齐抓共管,全体教师、学生骨干以及行业企业劳动模范和技术能手参与的建设格局。 

   (二)以社团活动为媒介,提升校园文化层次品位  

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媒介,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构建过程中的作用不可或缺。社团活动的开展不能游离于学院整体的文化建构体系之外,而应在锻炼学生成才,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思想指引下,按照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方向,在思路、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增强社团活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打造校园文化活动的精品。通过这些年的不断努力,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如每年五月举行的“红五月”活动,定期与企业搭“姻”举办的“大学生创业文化活动月”,以及“旅商十佳青年”的评选活动等,充分调动全院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院逐渐形成了积极好学、刻苦钻研、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良好校风和学风,全方面地塑造广大学生的文体综合素质、创业精神和职业意识。此外,各分院还结合专业特色举办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文艺和竞赛活动,这种校内外结合,多层次、多角度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方式,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的人文素质,实践与动手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拓展,情趣得到提高,视野得到开阔,最终达到能力得以提高和人格得以升华的目的。  

(三)以课程开发为手段,凸显校园文化职业特色  

校园文化的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社团活动的开展,要真正凸显文化特色就要在日常教学上得到渗透和体现,要在教学过程中深化知识的学理内涵,将知识层面提升到文化层面,使知识在技术能力形成过程中,不仅是一种经验的引导,而且是一种文化的实现。随着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迫切需要,专业和课程的设置改革应该结合学院优势和发展特色来进行,同样也必须考虑在校园文化上的外在显性特征。以课程开发为手段,凸显校园文化的职业特色是一个具有可行性的建设方向。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借鉴一些兄弟院校的做法,在旅游分院开设的“校园导游”实训课程对其校园文化的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是一个成功的尝试。该课程体系包括学院发展概况、学院地理环境、学院导游图、企业文化的融入、学院发展前景展望以及校园导游等几大模块,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缩短课堂的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践之间的距离,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为学生能尽快达到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并能独立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此过程中也提高了每一位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社会角色意识、行业认同感等市场经济社会所必需的各项素质。  

(四)以学术沙龙为纽带,推进校企文化相融通  

中科院院士、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贺贤土指出:“高职教育就是为地方建设服务,为一线解决实际问题的,这是职业教育的生命力所在。”高职教育的根本宗旨决定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向,高职院校既要加强对校园文化的继承,也要积极引入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成为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推进校园文化企业化的进程中,高职院校可以与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和工学交替等一系列校企合作形式相适应,既要发挥学院的主体作用,也要坚持以企业文化为主导,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充分发挥图书馆和档案馆的文化传播力量,通过举办学术沙龙的方式,聘请成功的企业人士来校讲座,通过企业人讲述艰苦创业史让学生看到严峻的实际问题,使其认识到坚忍不拔的品质的重要,理解吃苦耐劳的精神实质,从而让企业文化影响学生的价值文化;同时以校史展的形式宣传往届优秀校友的成功事例,让学生有学习的榜样。  

(五)以网络应用为载体,引导校园文化发展健康化  

在如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的时代环境下,校园文化的建设无疑受到了网络文化等众多亚文化因素的冲击和影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大学生可以方便快捷地接触到各类泥沙俱下的海量信息,正确把握和引导网络文化的方向,是当前职业院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紧迫问题,也是一条有效途径。图书馆能在瞬息万变、数量庞大的信息中为读者提供“新、快、准、全”的信息的功能,在净化校园网络环境,提供健康、丰富的网络资源,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习能力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这方面,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还结合精品课程的网络题库的建设,率先实现网上期末考试,加强网络对学生日常学习的引导功能,将学生漫无目的的网游习惯引导至利用网络加强专业学习的方向上来。  

  

参考文献: 

[1]张志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力构建初探[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2]唐光辉.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5).  

[3]贺贤土.职业教育应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29).  

[4]董显辉,曹小红.浅析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j].才智,2008,(14).  

篇9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成果培育;对策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培育校园文化成果是将校园文化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无形转变为核心竞争力建设的有形,是校园文化科学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形成的,它可以将学校的各个系统机制有机地融合,产生领先竞争对手的文化氛围和环境,具有无形化特点,更具有长程性和稳定性。关注和研究高校校园文化成果的培育工作为高校在文化建设方面提供了一个新观点,同时引入优秀校园文化成果具有一定的价值性和延展性。

1 高校校园文化成果培育工作现状阐述

1.1校园文化成果培育工作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之一,缺乏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深远意义的认识。高校在潜意识里还是更看重直接的、快速的取得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教育方式,比如课堂教学、考试考核、论文形成等,而没有把校园文化成果培育做为重要途径,从而弱化了校园文化这个意义深远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1.2校园文化成果的培育没有重视内涵却看重包装,把成果数量做为工作指标而忽视其质量,甚至追求个体成果而偏离整体的现象也还是有的。有的校园文化成果在培育过程中没有长期战略规划,只期望速成,而不考虑成果的内涵价值,或者短时间内培育多项成果后未考虑起运行情况和实际成效,只看重社会效应就与远离了校园文化成果培育的初衷[1]。

1.3校园文化成果只是停留在荣誉层面,没有进行传承和创新,没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引领作用。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向社会文化趋同,难于创造出对社会文化具有指导意义的优秀的、先进的文化,大学引领社会发展的功能日趋衰落[2]。

1.4校园文化成果培育创新中没有与大众文化相接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培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具备教育的基本功能,功能的实现则需要通过榜样、环境风气的渐进影响。构建成果培育体系就是通过典型来渲染和带动全国高校培育优良的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主流文化属性的培育原则。培育成果应是能为多数人所接受的、对高等教育秩序起着维护和支持作用的可评比文化,培育内容必须是主流的、大众的、优秀的、积极向上的[3]。

2 当前成果培育工作现状成因

2.1经济发展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新时期,随着世界经济政治一体化的发展,国际社会教育间的交流日益增多,西方道德价值观念不断渗透到高校校园文化之中,很容易使一些大学生对西方价值观念产生盲目的崇拜,使得一部分人对的信念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前途产生了动摇。

2.2网络传播信息化带来的消极影响 网络的出现给高校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但机遇背后存在着严峻的挑战,许多大学生热衷于网络交友、网络游戏等,自控力欠佳的学生,沉迷网络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甚至受山寨文化影响,严重冲击了高校健康的主流校园文化。

2.3我国社会转型期面临的新挑战 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由于社会利益多样化的现实和多种社会思想文化的相互冲击,带来历史进步和文化活力的同时,也对社会生活产生着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比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等,影响到校园文化成果的主体-高校师生,导致部分人注重金钱名誉,使高校文化成果功利化。

2.4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新问题 中国的高等教育已开始迈向"大众化"的教育时代,突出的变化是规模的扩张、学校的升级合并。各校纷纷新建校区,扩大招生人数,新增专业,尤其新的"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的实施,引发了高校新建校区带来的文化传承问题和校园文化成果偏离趋势[4]。

2.5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对校园文化成果培育工作认识不到位,没有掌握成果培育工作规律和体系构建思路。

3 高校校园文化成果培育工作运行规律

3.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实现主流主导与多样丰富相结合。同志认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在校园文化成果培育过程中,学校必须重视当前社会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多元性特征,明确校园文化成果培育的最终目标是为培育符合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服务,为实现"中国梦"服务。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关的引领,以"三个倡导"为目标,培育符合核心价值观体系要求的校园文化成果,构建一种道德教育、知识教育、技能教育、美育教育、情商教育等多元融合的校园文化[5]。

3.2秉持文化育人宗旨,注重人文关怀与文化育人相结合 成果培育体系通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所取得的优秀成果进行培育、宣传和推广,能够将成果所富含的大学人文精神、时代精神、改革创新精神以及大学生追求人生理想信念、自我服务与教育价值观融合到培育过程之中,通过将抽象的精神文化具体化为各类成果,给大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和典范,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成果培育体系自身的发展来看,它遵循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以建设高校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为主要目标,其客体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满足高校学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才能使高校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

3.3弘扬高校文化精神,突出专业特色与学科优势相结合。高校校园文化相对来说是整个社会文化中层次较高的文化,其特色则是保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法宝,而校园文化成果则是展示高校办学特色的重要形式之一。作为高校校园文化主体的师生具有较高的知识文化层次,不满足于校园文化在低水平上的机械重复,对其更充满高品位、高境界的渴望,具有专业特色与学科优势相结合的校园文化成果会激发他们在学习和实践中,提高竞争力,从而推动高等教育的进步。

3.4树立科学发展理念,促进传统传承与时代创新相结合。高校校园文化成果在继承和发扬古今中外文化中,必须采取"扬弃"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不断进行校园文化成果的物态创新、制度创新、行为创新和精神创新,才能形成激励学生认清使命和责任、把握方向、刻苦学习、锐意进取、全面成长的高校校园文化氛围[6]。

4 加强成果培育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4.1校园文化成果培育工作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

校园文化成果培育应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各环节,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成果培育全过程,渗透到学校规章制度、学生手册、教师从业规范等日常管理和工作中来,用核心价值观引领和规范师生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7]。

4.2校园文化成果培育工作要加强高校组织领导,营造氛围,增强高校的成果培育意识。

校园文化成果培育工作的进行需要领导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全校师生对校园文化成果培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形成共识,培养师生对校园文化成果的认同感,充分挖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广泛发动每位师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成果培育的工作中来,并从中接受陶冶,形成独特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

4.3校园文化成果培育要体现办学理念,合理定位。办学理念是高校办学传统和特色的反映,也是高校今后办学和发展的基本理念,更是师生建设学校的共同思想基础。而定位是指一所高校依据其制定的办学理念、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办学特色充分把握的基础之上,结合了师生需求、时代要求和兄弟高校的现状之后,确定比较清晰的校园文化目标要求,这是成果培育的关键。

4.4校园文化成果培育要整合资源,推进项目化运作。校园文化成果项目化运作,是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以活动项目为基本单位,是校内外的人力、物力、信息、资金等多方面资源达到最优配置的校园文化活动管理方式。校园文化成果一旦形成,既有利于对大学生的无形资源以及大学的教育理念、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管理等进行整合,也有利于对大学的有形资源进行整合,使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

4.5校园文化成果培育要规范机制,加强制度建设。结合高校的发展目标,明确校园文化成果培育的方针、任务、发展规划、管理细则、队伍建设等,建立健全科学规范、以人为本的管理规章体系,加强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干部人事和学生工作等方面的制度文化建设,使高校的各项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4.6校园文化成果培育要充分利用校园思想文化宣传阵地,注重传播和推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不会在人们的头脑中白发形成, 而各种煤介是推广校园主流价值的重要条件。在信息化时代,高校更应当充分利用各种传媒来加强道德c论导向, 发挥学校报刊、 广描电视及网络在宣传方面的作用。当今,网络已成为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裁体, 也是推广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渠道。利用校园网、网上图书馆、QQ群、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介, 采用富有青春活力的形式, 用学生感兴趣的网络语言,结合专业学习、社团活动、实习就业等内容阐释社会主文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 真正形成影响力强大的网络传播阵地[7]。

总之,校园文化成果培育工作必须以树人为目标,在学校重视及思路清晰的前提下,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评价体系,考评认证方案, 遵循以体现大学精神,体现时代精神,体现专业特色,体现传承与发展等原则,做好形象设计,整合资源,项目运作,成果传播、推广等工作。将优秀校园文化成果的价值性、延展性特点引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中。

参考文献:

[1]沈威,姜国玉.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培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7(1):101-104.

[2]汪杰.论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世纪桥,2012(9):20-21.

[3]杨殿军,杜会永.高校构建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培育体系的理论试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3):87-89.

[4]杜晓红.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

[5]闻靖灏.基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关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2):47-50.

篇10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实践教学;观念意识

[DOI]10.13939/ki.zgsc.2016.31.250

文化产业管理作为一个新兴专业,是近十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因应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所设置的,其学科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可想而知,尽管实践性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重要性尽人皆知,但是现实中的文化产业管理教学实践环节的确存在诸多问题和缺憾。

1实践教学的观念意识

实践教学的观念意识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认识和加强。首先是教师教学方面的观念意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身就是因应当代社会文化发展而产生的,当代文化发展的现实是文化艺术的生产从传统精英文化到大众消费文化的蜕变,而这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文化艺术的产业化即文化产业的出现。比如传统社会最为经典的文学艺术,在当代则是以影视艺术形式出现,即使中国传统文化中 “产业化”(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最为成功的戏曲艺术,其鼎盛时代的元明清(早期)是以经典作家作品见长,而从近代以来的包括传统戏曲到当代影视为主的视觉演艺艺术则毫无疑问已经演变为一个演员和明星的时代。传统与当代这两种不同的文化艺术其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方式的有着极大的差异,文学经典时代的艺术生产与当代明星艺术生产机制更是截然不同,传统社会的文化精英对于自己的创作往往秉持一种“藏之名山,以待来者”的情怀,而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化生产者则抱持一种“不发表就发霉”的焦虑。而从事文化产业教学的过程,比如许许多多的专业基础课如各类艺术史、艺术理论,就要更加注重研究这些规律,即历史发展进程中文化艺术产业化的实际过程,既然当代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内容创意,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内的文学、艺术、美学等课程的学习过程就不能再是传统的文学、艺术和美学课程等传统授课内容的惯性延续,而应该有热情、有勇气结合当代文化产业的发展现实去改变课程授课内容和授课模式。仍以文学艺术课程为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文学艺术课程既要讲授传统文学艺术学科的关于作家、作品和艺术发生发展规律的基本内容,更要注重传统艺术向现代大众文化、文化艺术产业化的发展这一历史发展的现实实践规律揭示出来,这当然就需要我们教师从传统的授课模式和惯性中走出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没有自己的教师队伍,他们大多是都是从传统学科转移而来)。文学艺术课程是这样,其他课程也是这样。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文化产业管理管理专业的教师,无论其面对的是文史类的基础课程,还是管理学、经济学等基础理论课程,都要面对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自觉意识到教学内容的现实和实践性,加强现实实践的观念意识。

就学生学习和接受层面而言,培养学生树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习是一门现实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习的观念意识。培养学生树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习要重视实践的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就当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而言,绝大多数高校的课程设置不外乎艺术史类、艺术理论、美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课程,从学理上讲,这种课程设置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现实的学生学习中,由于缺乏从文化产业发展实际的高度去把握和统领这些学科,所以现实给学习者造成的感觉往往只能是感觉所学课程杂多、混乱,甚至是无所适从。这就要求帮助学生树立起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现实实践性的问题意识,并以此问题意识把文化产业管理各门类课程统合起来。

问题意识是现代科学研究和创新最重要推动力。与传统科学研究主要局限在各自门类领域内进行不同,随着大量跨学科的研究领域的出现,当代学科之间的传统壁垒被打破,现代科学研究的“问题导向”研究已经取代传统科学研究的“学科导向”方式。一个问题只有被意识到并被提出来,才可能引起人们的思索并得到合理的解决。问题意识成为思维的动力;而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或多或少地意味着思想上的创新,所以说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尤其在文化产业研究领域,在这样一个多学科交叉、注重为现实产业实践服务的学科,树立学习和研究的问题意识是切实而必须的,加强现实实践性观念意识对文化产业管理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来说是势在必行,正如赫拉利所说,创新的政策或者制度,从根本上说还是来自观念,“我们的思想观念才是科学发展所需要的资金的最终提供者。”比如以色列这个国家,对问题意识和实践导向的重视,对知识的信仰,已经成为以色列这个民族和国家的性格,甚至已经构成了国民的潜意识,也是以色列能够持久创新的动力源。以色列拥有两所世界知名的大学,希伯来大学和以色列理工学院,尤其是后者,整个国家70%以上的上市公司的企业家和创业者都来自这所大学。大学中也并非以学术论文来考核教师,而更关注技术的转化与应用。这最好不过地证明了观念对学习者的重要作用。这一点同样也可以在笔者从事文化产业管理教学十余年的实践和观察中得到证明:当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入学基础同样是文理科专业,但毕业后,许许多多的人已经变成了经管、新闻等社会新兴行业,而专业训练时间并不长,但并没有影响他们在专业能力上的成长,反而比其他专业训练时间更长的学生表现更出色。这就主要得益于这一部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实践意识,即这一部分学生并不过分看重平时各门课程的考试成绩,他们更认真对待各种各样的学期论文、科技赛事,并依此有意识地综合运用课堂学到的知识、方法、理论去理解事物,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尝试去组织、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而这对于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校园文化实践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每一个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到本文的校园文化实践,则主要是指校园文化中文化艺术创作、表演与传播的部分。在这个方面,学校乃至国家和地方政府都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支持。原因很简单,社会、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大学内部扶持文化,并帮助地方文化的传播,自然而然大学就成为地方和区域性文化艺术传播的场所。虽然,在校园文化范围内的参差不齐的文化艺术活动可能并不是职业水准的,大学生群体在走出校门之后确确实实也只是一部分人从事艺术活动,但是,大学在培养艺术家和艺术经营者之前,首先应该培养受众和消费者。尤其是在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就学的人越来越多,是他们构成了当代文化艺术文化生产与消费的主体。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艺术实践业已表明,社会公众参与文化艺术度的标准首先是教育水平,这一点远远高于一个人的薪资水平、父母职业和种族文化等指标。现实的状况是,一个学生在大学期间受过艺术培训,那么成年之后其参与或是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的频率则是显著提高。就比如中国传统文化如京剧、水墨山水这些国粹,政府和社会是要靠自己而不是外国人来传承和保护一样,同样,山东地方戏曲的保护、传承也应该首先是山东各级地方政府和山东各级各类学校自己的事情,很难想象一个从小到大从没接触过山东吕剧的人日后能成为这种文化产品的爱好者、消费者。

校园文化实践的主体应首先当是学校,因为它时涉及财政投资,学校管理运行体制的改革和学生参与的宏观方面的组织。另一个主体当然就是全体学生,学生在学校的专业学习固然重要,但是无处不在的校园文化对一个身处其中正值思想观念长成的大学生的影响则是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就文化产业管理的学生而言,一方面学校学院层面的各种节庆活动、会议会展、艺术演出、科技赛事等涉及组织、策划、传播等环节,都要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全力参与,学校学院组织层面在某种程度上既要最大限度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又要给予学生犯错的空间。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要踊跃参加或是成立属于学生自己的学校各种艺术体育等团体组织活动,确确实实把专业知识和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校园文化实践是一个复杂课题,它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乃至所有的在校大学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的实施方式及程度主要取决于学校校方,对此将专文讨论,此处不再展开论述。

3校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