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课堂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0 17:18: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趣味课堂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90后”学生的特点使模式改革成为必要。
现在的大学主要以“90后”学生为主,他们个性鲜明、思想前卫。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不断刷新着信息更新的频率,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讲,网络的发展为有条件的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平台,但同时也不可小觑网络游戏等良莠不齐软件对他们的诱惑。面对“90后”,如何让专业课的学习在与网络游戏之间的魅力抗争中获胜,使学生们能积极主动开展课后学习,这必须依靠教师主观努力“与时俱进”,通过整合网络资源,提高课堂趣味性,培养学习兴趣。
2.日语教学的基础内容要求使然。
日语能力考试(JLPT)作为衡量学习者学习水平的权威考试之一,其内容由“文字、词汇;语法、阅读;听力”三部分组成。以笔者所见,若想将这几块内容逐一攻克,基础在于词汇学习。文字、词汇涵盖于词汇学习中;日语的语法究其源头即为词汇在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固定用法,而阅读是语法的汇集;听力选择时最让人头疼的往往是纠结于某个词汇的含义。因此,立足词汇教学,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发散到各区块内容的学习,养成主动记忆单词的好习惯,就能提高学习效率。
3.外语学习中“三心”培养的需要。
语言学习本身枯燥,需要学生具备“三心”———“决心、信心、恒心”。日语专业学生已有了学习专业的“决心”,因此需要引导其发现日汉语同为汉字文化圈的学习优势,帮助其树立“信心”,而基于词汇教学的“创意课堂”能从一个小小的词汇追本逐源,帮助他们做到触类旁通,于是便可培养努力思考、坚持钻研的“恒心”。简言之,“三心”兼具,是外语学习的内部动力所在,而教学模式改革则是实现的途径之一。
二、教学内容的切入点及具体教学模式的尝试
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要依托教学理念的创新。在笔者尝试打造趣味课堂时,主要针对两个方面进行思路的转变。第一,是教学内容,即切入点的寻找。与以往以语法为主的课堂教学内容不同,笔者将词汇教学作为课堂讲授的重点,从音、形、义角度对日语中的汉字词汇与汉语边比较边教学。抓住两国语言中微妙的关系,呈现给学生,以活跃课堂气氛。举例而言,日汉语中有同形同义词,如“料理(りょうり)”,这个词的日语发音甚至与汉语谐音;又如有日汉同形同义的,如“生活(せいかつ)”,此类发音日汉不同,但有规律可循;当然还有含义完全不同者,如“心中(しんじゅう)”一词,日语中念此发音时无中文“心中”之意,多指男女为情自杀,此类词语须督促学生切不可望文生义。此外,还可以引入一些古汉语知识来帮助记忆,例如日语中的汉字“走”是汉语“跑”之意,日语“妻子”是“妻子和孩子”的意思。第二,笔者结合当下的流行元素,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改革。从教师、学生以及师生互补的角度展开互动。
1.教师为主导的“我爱记单词”环节。
模仿某卫视的“我爱记歌词”节目,由教师主导,以学过的内容或者当堂布置的新内容为出题范围,在短时间的记忆过程后,教师出题,学生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参与“抢答”,挑战记忆力,加深其对单词的印象。
2.学生为主导的“每日一词”任务。
这是教师提前布置给学生的深度查阅作业,让其在范围内自由选择一词,通过课下各种途径查找后完成词汇作业,并在课堂上发表。这一方面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组织归纳及表达能力,第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站在讲堂上的胆量。
3.师生互补的“每周一歌”板块。
所谓师生互补,主要体现在所学歌曲的选择上,由教师介绍经典,学生推介流行,利用好每周专门安排的15分钟课堂时间学歌词并唱歌曲。好听的歌,学生课下都会主动练习,这就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词汇量,也可以巩固语法。不妨鼓励学生期末去KTV试试身手。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词汇学习“大爱”,才能爱屋及乌,爱上学日语,打好扎实的学习基础,进而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三、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取得的实效
笔者所在学校日语专业2012级有2个平行班,笔者担任了12(2)班的基础课。通过两年教学实践,单从成绩来看,教学模式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由于学校的转专业和选课制度,学生存在个别流动,但从各学期期末成绩来看,笔者执教的班级其平均分均高于另一个班。这与课堂上重视词汇教学并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不无关系。并且,词汇的学习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综合成绩也有所提高。如果说期末试卷出卷、改卷等可能存在教师个人主观因素影响比较时的客观性,不妨来看2014年7月的日语能力考试成绩。从日语能力考试通过人数来看,笔者执教班级高于另一班,且已有2人通过更高水平的N1考试;平均分后者高出6.62分;语言知识中的词汇参考获得A等级的人数高于另一个班,但语法参考获得A等级者少1人,这说明词汇和语法讲解时的授课时间比例还有待调整。除了上述成绩中可以看到的成效之外,为提高教学质量,笔者还进行过两次问卷调查,在2012-2013-1学期的问卷中,针对“你认为在现阶段的基础日语教学过程中,哪部分的内容最吸引你,最让你觉得有兴趣?”的提问,笔者执教班级25名学生中有18人选择了“词汇”。可见,注重词汇的课堂教学获得了大部分学生的认可。
四、结语
篇2
中图分类号:G424.2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320-01
摘 要 数学能力重在思维能力的训练和解决问题的科学,它可以在实践过程中更好的体现出来和得以提高。因此,我们在进行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课堂教学基础上,更应注重发挥“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 第二课堂; 培养; 数学能力
数学能力重在思维能力的训练和解决问题的科学,它可以在实践过程中更好的体现出来和得以提高。因此,我们在进行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课堂教学基础上,更应注重发挥“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
开展数学第二课堂活动形式多样,如趣味讲座、应用竞赛等。但不论采用哪种方式进行活动,都应注意“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学生自愿参加与教师动员推荐相结合,个人独立思考与分组研究讨论相结合。
趣味讲座 根据学生现有的数学知识,开展趣味数学讲座。可以用数学家的奇闻轶事吸引学生的注意;以生动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如经营、投资、管理中的问题;以有趣的游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这种活动涉及的知识点应较容易,突出趣味性,适合全体学生。通过这种活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数学课的
数学竞赛 适当组织校内数学基本功大赛、数学应用竞赛、数学 小论文评比等活动,一方面可促进学生学好数学,形成积极向上的良
好风气;另一方面可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获得体会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还可发现优秀学生。
数学第二课堂的开展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
首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在数学知识应用中,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作用,必然促进学生在遇到日常生活、实际情境和其他问题时,试着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第二,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主动学习过程中,体会和积累了学习经验和方法,感悟学习的真谛。第三,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在学生撰写数学应用小论文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将数学语言中的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图表语言相互转化,从而得到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第四,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搜寻、筛选、处理能力和互相合作能力。学生在完成数学应用小论文写作的过程中,需要搜寻、处理信息,有些工作需要几个人通力合作才能完成。第五.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和使用。
篇3
“高效教学”系列论文倡导高效备课、高效讲解、高效互动和高效训练相结合的理念,抓住备课、讲解、互动和训练四个环节具体阐释了高效教学的原则和具体要求。
一、备课高效是前提
“高效教学”系列论文指出:“高效备课是营造富有生命活力的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前提”。备课不仅仅要备教材、教参和素材,还要备好学生、备好问题和练习。笔者在正式上课前从这六个方面精心备课,认真研究教材、教参,吃透高考大纲的要求,这是每一个教师的基本常识。精心准备教学所用的鲜活素材也是基本要求,尤其要针对不同的授课要求准备不同的素材增强教学的生动性。高三复习课的特点不仅仅是要把抽象理论具象化,还要能引发学生思考,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此外,设计课堂提问的每一个问题和相关练习也是十分重要的,没有恰当的提问和练习,空洞讲解说明不能让学生真正领会所学内容。笔者站在高三学生复习的角度深入思考,精心备课以区别于新授课,从而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坚实基础。
对比以前在上高三复习课的情况,我觉得最大的改变就是对复习课的备课有了清晰的思路,区别于以前复习课仅仅是找若干个题目让学生练,现在我能从教材、教参等六个方面全方位备课,使得高三的政治复习课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起到最好的效果,把课堂四十五分钟充分运用起来,减轻了学生课后的负担。
二、讲解高效是基础
系列论文指出:高效讲解是“营造富有生命活力的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基础”,但是课堂上的低效讲解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比如教师唱“独脚戏”,缺少师生互动;讲解过多过细,重难点不够突出;讲解枯燥空洞,激发不了学生兴趣,等等。对此笔者也感触颇深,这些“高效教学”系列论文指出的低效讲解的情况,在笔者以前的教学实践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而论文在指出问题的同时也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强调要注意讲解的针对性、启发性、透彻性、趣味性、感情性和迁移性。
要提高课堂实效,就必须做到“三讲”、“三不讲”,即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讲考试说明规定的考点,讲教材的重点、难点,讲学生的易错、易混点和学习的盲点。这一理念在高三复习课上格外重要,为此我深入研究学生实际情况和教材重点难点,把《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涉及的所有知识要点细心梳理,坚决把简单知识点占用的时间压缩下来,重点放在重、难点的点拨和讲解上,即把知识点讲透,又能让学生印象深刻,理解到位。这一课知识点从趣味性着手有点困难,但是比较好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拨动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情感的涟漪,让他们感受到政治课的美感和魅力”,为此我选取钱学森的事例来说明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
三、互动高效是关键
系列论文提出,高效互动是“营造富有生命活力的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关键”。
高中政治课教学最难的一点就是如何实施高效的师生互动。而且很多情况下,教师觉得互动的意义不大,特别是复习课。一般在高三复习课上,教师基本很少和学生互动,即使有也是浮于表面的一问一答的简单互动。缺乏必要的师生互动,就会让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疲倦感,导致效率低下甚至厌学。学习了系列论文后,笔者体会到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并且具体在文章提供的方法指导下设计好课堂互动环节。
笔者按照论文提供的思路,精心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互动的兴趣。从钱学森报效祖国,到今天很多公派留学人员没有按时回国的对比中,启发学生思考,引起讨论的兴趣。良好的师生互动的确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教材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而且有利于高效课堂的打造,也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论文给我的启发良多。
四、训练高效有保障
系列论文提出,高效训练是“营造富有生命活力的政治课课堂教学的保障”。虽然在以前的教学中,特别是在高三的复习课上,笔者也很重视课堂训练,但也不同程度存在着选题欠妥,题量不当,指导不够等问题。虽然也知道要认真精选典型例题在课堂训练使用,但在如何选取例题和练习上没有清晰的方法指导。按照论文的方法,笔者在这次比赛中精心编选训练题目,注意典型性、提高针对性、把握难易度,特别注意强化答题规范的要求和答题方法的指导。对于主观题,还进行变式训练,拓展思维能力。比如笔者采用12年四川高考题,原题是运用人生观和价值观知识,说明大学生应有的就业观,笔者还从不同角度设计问题,要求学生结合政治常识和经济常识,谈谈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这样把一段材料多角度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宽度和逻辑的严密性,使得课堂的训练紧凑而高效。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活动;设计组织
中图分类号:H319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中学语文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础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以及语文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学生早熟、好奇、贪玩、自控能力差、逆反心理强、性格还未定,针对这样的特点,教师在中学语文教育活动中应该运用不同的教育特略,因材施教,使教学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度过,组织与设计出适合中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成功的激发出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中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好语文,为以后深层次的语文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笔者认为,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设计出适用于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案。
一、把游戏融入语文教学中,丰富语文学习的趣味性
中学生处于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所以,针对中学生的天性,教师应该设计出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们能够积极的参与进来,将一些中学生喜欢的趣味游戏添加进来,在课堂中加以运用,增加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使语言的学习由生硬、死板变得趣味,生动,使得学生不仅语文能力提得到提高,同时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能力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例如,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为此可以举行成语接龙游戏,将学生分组,教师说出第一个成语,再让学生根据成语的最后一个字在一定的时间内接出下一个成语,依次循环;除了成语接龙以外,教师还可以举行诗词填空比赛,可以将学生分组,两人一组,由一个学生说出一句诗词,另外一个学生再接出另外一句,几个小组比赛完成后,教师要统计好每个小组在固定的时间内接触的诗词,对于最后得分最高的小组老师可以申请给与小组成员一定的奖励,这样,让每个学生能够参与到游戏进来,相信在这种趣味教学课中,没有学生走神打瞌睡,大家通过游戏的方式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仅培养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也巩固和复习了诗词和成语知识,使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
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
由于传统应试观念的影响,家长和学校都比较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忽略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我国的中学语文教学中一般将学生的成绩和名次放在教学活动的第一位,学生的分数和名次也成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因素,实际上,这种对分数的过度关注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教师教学的丰富性,使得教师的理论教育都是为学生的分数和成绩服务。所以,在学校方面必须逐渐的进行变革,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学生名次和分数的过度关注,在教师方面,也应该及时的调整教学思路,将促进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在课堂上多向学生传授一些天文、地理、政治等各个方面的重要性,在充满趣味性的教学中逐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教师也要经常跟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困惑,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对于一些暂时落后的“后进生”,老师要以鼓励为主,让学生能够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三、多运用多媒体的方式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生,板书一直是老师采取的主要教学工具,密密麻麻,费时费力,容量有限,浪费时间,学生也只能靠机械的抄笔记的形式学习,记忆起来也不方便,多媒体教学的出现就给中学语文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在上课前,教师可以把提前准备好的教学的PPT准备好,并且穿插一些图形和趣味问答,运用一些颜色鲜艳,吸引中学生注意力的模版,这不仅节约了老师上课书写板书的时间,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除此之外,可以把测试试卷制作成PPT演示文稿的形式,把重点、难点、易错的诗词、成语等方面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好,提示学生做题时一定要注意,联系好以前学习的知识点,在学生做完试卷核对答案的时候,用超级链接的形式把答案链接起来,按下按钮就可以核对答案,这样会节省出更多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注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培养
阅读能力的提升关键在于平时阅读量的积累,厚积薄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阅读是学生写作的基础,只有打好阅读基础,多积累相关的阅读经验,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阅读文本中蕴含的信息,才能实现阅读和写作等相关能力的本质提高。因此,除了课堂上的阅读教育以外,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后阅读,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完成生活经验的积累,文学作品源自生活、高于生活,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的多,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阅读水平。除此之外,教师要读鼓励学生阅读国内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相应的建议,例如,建议学生将所读文学作品中的词汇或者优美的文本抄录下来,不断翻阅;还可以建议学生对所读文学作品进行有感情的阅读,训练自己的语感。通过各种手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除此之外,为了增强学生的涉猎范围,教师可以成立小型的“班级书友会”,即动员每一个学生捐出一到两本书籍供大家阅读,这种“班级书友会”不仅可以让学生阅读到更多的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还可以进行学生之间的交流,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
五、“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
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往往比较注重教与学的内容,注重如何教课、教什么样的内容,怎样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学的怎么样,能不能考高分,实际上,这种教育手段带有一些急功近利的色彩,只是为了考试而教,很容易造成学生的迷茫。所以,教师在中学语文的教育中,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语文修养和文化修养的提高,语文修养的内容比较简单,包括辨识语法、认识生僻字等方面,文化修养的内容就比较丰富,包括尊重他人,合作能力、自律能力等多个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休养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惑,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能够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困惑,这正是素质教育中“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刻体现。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趣味教学;统计软件;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1 【文献标识码】 A
统计是通过搜索、排序、分析数据等手段来推测研究对象的性质,甚至可以预测未来的一个综合性的科学.统计方法中用到了很多基础学科的基本知识,就目前而言,统计方法几乎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统计学研究的数据分为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两种,分别由多元统计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这两种统计方法来研究.SPSS作为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括相对于其他的统计软件来说,最大的优势入门快,也就是操作非常简单.对于初学者,完全利用菜单命令就能完成操作.其对用户的计算机编程能力要求不高,所以在金融研究、科研分析等领域内SPSS统计软件得到广泛应用.SPSS软件作为统计学系本科生主要的掌握软件之一,许多院校的统计专业都开设了该课程,将其作为培养学生统计软件应用能力的主要课程.该课程是基于相关专业方法和思想之上的,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都要求较高,故难免会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的兴趣和主动性.目前,越来越多的大中专院校开设统计学相关课程,不过与其他基础课程比较起来,统计学的课堂教学效果还稍逊了一点.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最低要求应是“有效教学”.对于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有不少的研究成果.2011年,高卓阐述了趣味教学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2009年,张林泉对SPSS 软件在统计学教学应用中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等,针对如何才能让学生更易、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的问题,本文从趣味教学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实践.
一、构建SPSS趣味教学的重要性
教学是特殊的认知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教师除了讲解课本内容,还要拓展课外相关联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或相关科技的关联性,增加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从基本概念、定义和定理出发,以简单严谨的逻辑方式推演出所需要的结论.这一教学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学生学到尽可能多的内容,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但是给学生甚至于一些专 业课教师的感觉是枯燥的甚至是无用的.这种课堂教学总结为“老师说,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写,学生记录”的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通过手机、网络等多媒体接收课程信息,使得学生对于接收课程信息趋向于极度的丰富化,学生追求新颖、趣味方面的需求非常强烈,这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SPSS是一门理论性和操作性都较强的课程,我们更注重的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认为难学且枯燥无味甚至怀疑所学知识在实际中无用武之地,失去学习和实践的兴趣.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课堂效当然不会好,教学效率差.SPSS统计软件作为一门统计的专业课程,学习兴趣同样重要.一般情况下,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主要形式,所以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刺激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时间学列模型对实际案例的关注和探索,让学生体会到SPSS在生活中的价值,这一点是非常必要而且重要的.
二、SPSS趣味教学的实施初探
本节从趣味教学的角度出发,对于在时间学列分析实际教学中开展趣味课堂给出几点见解.在信息化的当代,学生可以通过很多途径获取课本中介绍的基本理论知识,这对课堂教学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改善学生主动吸收课堂所授内容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种形式下,“趣味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受到广大师生的高度关注,成为当前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个不错的突破方式.
1.实施SPSS趣味教学的基本要求
(1)明确教学内容.趣味教学首先是教学,授课教师要非常清楚哪些内容是基本知识点,并且分清重点和难点,这是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
(2)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心理.SPSS软件是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应该先给学生介绍该课程主要内容及在实际中的用途,了解学生学习需要所在,注重学生的行为以及反馈,教师好及时更新教学方法.
(3)了解课程前言,贴近社会.这一做法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到本专业的整个体系,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社会的联系,进一步明确本专业学生可以胜任的工作,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4)将枯燥的理论知识通过趣味教学形式转化,让课程内容有趣.2.SPSS趣味教学的具体实践
在上述要求下,我们可以通过案例法、建构法、开放式、思辨式、启发式、情景式、讨论式、探究式、协作式等方法的有效整合,灵活应用,来实现SPSS趣味教学.
(1)案例法与开放式教学.采用与学生实际密切相关案例教学,让学生深刻体会所学内容在实际中的价值.原有的SPSS软件课程中原始数据均是课本或实验中自带,这与学生生活联系不密切,对此也就兴趣不大.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设计,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加学生热情;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在讲授数据分组知识时,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实际案例(如大学生上课使用手机情况、学生对食堂满意度等)采集数据.
(2)自主协作式教学.将教学班学生分成学习.针对特定的教学测试,教师事先要求学生课余以小组形式完成,并将小组内部分工工作进展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不仅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实践能力而且锻炼团队合作能力.
(3)讨论式和互动式教学:利用网络科技的特点,把课堂延生到课外.建立SPSS软件QQ群或微信群,提高师生互动.
三、结 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深刻的学习兴趣,但如果完全采用了“兴趣教学法”也是不可行的.所以应该在紧密围绕教学内容的同时,将趣味性和知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趣味教学与传统理论教学相 互补充,相互促进.要积极探索和研究适合教育的新思想、新方法,要充分体现现代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提升学生发现问题、主动分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气氛,乐教乐学,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振龙.时间序列分析[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2] 李红.浅谈提高统计学教学效果的策略[J] .现代经济信息,2012(09X):324-324.
篇6
小学生天真烂漫、活泼好动、富于想象力,但经历浅、知识面窄、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各种电化教育手段,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产生探究的兴趣,积极参与学习、主动探究创造。让学生在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去体验音乐、探究音乐、表现音乐,获得美的感受和体验。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创设情境,优化音乐课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动力。正如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所说:“音乐教学的超级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学生活泼好动,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注意。利用多媒体设计生动、新颖的动画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音乐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根据新课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巧妙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在上二年级欣赏课《在钟表店里》的教学中,我首先在上一节课布置问题让学生去思考,你最熟悉的钟是什么样子的,能否在下一节课展示给我们大家看一看。同学们兴趣很高,在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上,展示了他们的作品并介绍他们的声音特点。之后,在欣赏作品中同学们都主动地寻找了自己钟的声音,做到对号入座,使学生们在学习中能主动参与到自己创设的音乐情境中去。
二、再现情境,突破重难点。论文大全,音乐课堂。论文大全,音乐课堂。
在传统教学中,音乐教师往往要准备图片、大歌纸,在黑板上写大量的板书等,既浪费时间又乏味。运用多媒体教学,任何乐谱、图片、实物都可以放大到大屏幕上展示。用电脑制作演示文稿,使各种乐谱用不同的字体、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大屏幕上,可以对学生的视觉加强刺激,加深他们对歌曲的记忆,促进他们对乐曲旋律的体会、感悟、理解。论文大全,音乐课堂。而将乐器图片放大投映出来,则可以使乐器的介绍更形象、准确。
在六年级的音乐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和《拉德斯基进行曲》中,单纯地让学生欣赏,很难有切实的体会,更不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我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公布08年北京申奥成功,天安门广场上人们欢呼的视频,学生看了以后,都非常地兴奋,仿佛自己就在天安门上摇旗呐喊了,再回过头来让学生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学生们就很有感觉,再提问歌曲的情绪,学生们都能回答上来,是很高兴的,我提问歌曲中通过什么可以感觉到是很开心呢?学生就知道,是轻快的节奏在表现这一特点;而在“拉德斯基进行曲”的欣赏中,我先给同学展示几副维也纳的图片,再播放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视频,并告知“拉德斯基进行曲”是新年音乐会的保留曲目,再请学生进行欣赏,因为是视频,学生会跟着里面的指挥手舞足蹈,十分兴奋,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不用讲解,通过学生的反映,我就知道他们对歌曲是理解的,对歌曲的情绪,也得到了很好的表现;在这两首曲目的对比中,有一部分是对民族器乐和西洋器乐的介绍,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在介绍器乐这一块,就是给学生看图片,老师通过图片逐一讲解,学生理解得不是很透彻,对有些难的看见的器乐,比如板胡,少数名族的“马头琴”、西洋器乐中的单簧管,双簧管,如果只是直观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那么怎么样能让学生既轻松,又能把乐器都记住并进行分辨呢?我把每种器乐的图片和发出的声音,通过多媒体逐一展示,并给它配了一小段器乐演奏,学生就记得很牢了。
三、演示情境,发展思维。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审美思维过程最基本的品质。多媒体信息技术有声有形的情境优势所创设的音乐意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智慧,更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在教授唱《小企鹅》时,我将歌曲和有关南极、企鹅的画面剪辑成小影片播放,让学生一下子就被憨态可掬的企鹅和冰天雪地的南极吸引了,学生学习这首乐曲的兴趣立刻高涨起来,情不自禁地合着音乐,用肢体语言再创造地表现小企鹅的可爱。然后,通过目视、耳听、口唱,体动等多个信息通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歌词,去充分欣赏、想象和入情入境地体会歌词的意境以及作者对小企鹅的喜爱之情。通过这堂课不仅培养了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活跃了他们的思维,充分发展了他们的聪明才智。
四、情境拓展,升华情感。
篇7
一、教师对不同文体阅读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数据显示
1.你更喜欢上什么文体的文章?
喜欢诗歌的占7﹪ ,喜欢童话的占46﹪,喜欢神话和民间传说的占40﹪,喜欢经典散文的占7﹪。
2.你觉得孩子比较喜欢学什么文体?
喜欢童话的占61﹪,喜欢神话和民间传说的占39﹪。
3.据调查,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记叙文所占比例过大,你认为这种现象合适吗? 觉得合适的占70﹪,觉得不合适的占30﹪。
4.据调查,外国语文教材中说明文居多,这与我国形成鲜明的对比,你认为我们要不要在教材中加大说明文所占的比例?
72﹪的的老师认为要加大说明文的比例,28 ﹪的老师认为不要加大说明文的比例。
5.你觉得小学语文教材中说明文占多大比例合适?
6.你觉得小学语文教材中议论文占多大比例合适?
87%的老师认为议论文占5%的比例比较合格,13%的老师认为议论文都不要也可以 的。
7.据统计,小学语文教材中记叙文(含选读)就占91.8%,你认为这样编写合理吗?
觉得合理的占78﹪,认为存在弊端的占22﹪ 。
8.外国语文教材中说明文居多,这与我国形成鲜明的对比,你认为哪一种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100﹪的老师认为不同的国家没有可比性。
9.你认为哪一种文体更有利孩子的发展?
100﹪的老师认为每一种文体都有自己的作用
10.你最擅长上哪一种文体的课文?
擅长教童话 的老师占31﹪,擅长教神话和民间传说的老师占31﹪, 擅长教说明文的占38﹪。
11.你课外阅读更喜欢看哪一种文体的文章?
12.你推荐学生读完不同文体的书后,和他们交流过吗?
62﹪的老师偶尔与学生交流,38﹪的老师没有与学生交流。
二、小学学生不同文体阅读现状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
1.你了解语文课本中各篇课文的文体吗?
2.59﹪的学生了解一些,41﹪的学生不了解 。
3.你喜欢学习哪类文体?
78﹪的学生喜欢童话类文体,22的学生喜欢神话和民间传说的文体 ,大部分学生认为这样文体的内容比较有趣。
4.你不喜欢学习哪类文体?
59﹪的学生不喜欢说明文,34﹪的学生不喜欢议论文, 6﹪的学生不喜欢应用文,大部分学生认为这种类型的文体比较枯燥。
5.老师平时对不同的问题教法相同吗?
100的学生感觉老师在不同的文体上教学方法也差不多,它们更喜欢课堂上更具有趣味性,能在游戏活动中完成。
6.据统计,小学语文教材中记叙文(含选读)就占91.8%,你认为这样编写合理吗?
85﹪的学生认为合理,15﹪的学生认为不合理。
7.外国语文教材中说明文居多,这与我国形成鲜明的对比,你认为哪一种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100﹪的学生认为不同的国家没有可比性。
8.你认为哪一种文体更有利于你们的发展?
65﹪的学生认为童话类文体更能有利于自己的发展, 35﹪的学生认为每一种文体都有自己的作用,都能不同程度促进自己的发展。
9.你家里藏书最多的是哪一种文体的书?
100﹪的学生家里以童话类文体的书籍占多数。
10.平时老师上课后布置你们练笔较多的是哪一种文体?
100﹪的学生在平时练笔中以写人记事的文章为主。
三、对师生问卷结果的分析
1.文体占据比例的客观性及主观性
从师生的问卷当中,我们不难发现,我国教育大环境下,以记叙文类的方体占据主导地位,这是不同国体的区别,与国外无可比性,这是客观存在的根本区别。
从主观上分析,因为年龄的差异,在选择文体的形式上也就有所区别。做为老师更喜欢有个性特色或与生活情感经验相关的文体,例如诗歌、小说等。而作为学生,更喜欢童话类、神话及民间传说的文体,此内容更具有趣味性,更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而教师在教学方面对此类的教学也比较拿手。因此从主客观上分析,我们教材中的文体安排也是科学合理的。
2.文体意识的认识欠缺
大而化之是文体主导产生的弊端,因为教材上百分九十以上的文体相同,无论师生在学习当中就淡化了文体意识,甚至于无体而教,无体而学。老师在日常教学当中没有文体观念,文体意识薄弱,并未强烈意识到不同文体的教学形式应当是不同的。所以,学生无论在学生哪一种类型文体的文章都感觉差不多,也是导致了学生在文体意识的模糊。从课堂到延伸到课外,文体意识在小学阶段就处在零发展,零启蒙。
3.不同文体教学形式上的差异
从小学阶段来看,学生喜欢童话,喜欢富有故事性,趣味性的文章。那么,教师在教学当中对此类型的文章其教学方式应当是胜任有余的。学生不喜其它类型文体的文章,除其年龄特点的因素外,教师的教学方式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兴趣。诗歌、小说、说明文、应用文等等,教师如果对不同的文体都具有相对成熟的教学手段,那我们的教学必然能带到学生更好更有效的学习。应当说,不同文体对学生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影响,无论其文体比重存在差异,作为老师应更深层挖掘不同文体的文化内涵,创新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四.教学策略
1.教师增强文体意识
老师是教学的主导方,只有教师自身的文体意识加强了,才能进一步挖掘教材,带动自己的学生去学习。
2.创新文体教学模式
不同文体的教学方式应当有所侧重,不同体裁的教学方式更要区别对待。不要以一带全,让不同文体的教学都穿同一件衣裳,这样会导致师生的审美疲劳。
3.加强课内外连接
从学生的家中藏书可见,童话横扫一切。作为教师除了在课堂上所教的,更要引导学生阅读不同类型文体的书籍,这样才能让文体学习不断篇。
篇8
【论文摘要】根据小学生好奇,好玩,好动,好胜、爱模仿、接受能力强,但遗忘也快,可塑性极强的特点,教师可以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变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创造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给课堂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英语作为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工具显得更加重要。教育部已经将英语定为小学阶段的必修课,可见英语学习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英语教学的地位也愈发突出。但是不同国度、不同条件、不同职业的人学习英语的目的不同,教学方法也有所不同。在英语教学中有许多教学方法,但根据小学生好奇,好玩,好动,好胜、爱模仿、接受能力强,但遗忘也快,可塑性极强的特点,教师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吸引孩子,提升英语课堂的趣味性便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已经彻底替代了静止、呆板的教具,它以图、文、声、像等单媒体有机地和计算机程序融合在一起形成信息传播媒体,对文本、声音、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能力及其强大。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将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变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能够创造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课堂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对学生的形象思维起到了导引、刺激的独特作用。那么如何合理利使用多媒体课件,提升英语课堂趣味性呢?
首先,运用多媒体课件,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心理学研究表明,没有愉悦的心情、浓厚的兴趣,学习就是学生沉重的负担。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一支粉笔一张嘴,教师从头讲到尾。这种教法单一,它使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直至厌学。而多媒体教学则通过丰富的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对视觉、听觉的刺激,引起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创设语境,使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pep教材english(三下)unit 6 at the zoo a第一课时,先让学生跟着课件sing a song《head, shoulders,knees and toes 》,并根据课件指令做动作。touch your eyes.touchyournose.touch your tails.这样,教师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带动孩子一起融入课堂。同时学生通过听音乐放松了神情,活跃了思绪,创新意识也就自然而然地得以正常发挥。?通过歌曲和tpr活动,复习了原来的知识,衔接了接下来要讲的新学内容,让复习与新授衔接自然.并借助课件学习单词tail和句型:the monkey has a tail. the rabbit has a tail.让学生边看课件中的图片和句子,边跟着老师读,边说边做,效果极佳。因为tpr(全身反应)活动深受儿童的喜爱,强烈的节奏感和形象的动作能够刺激孩子的大脑皮层,激活记忆,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其次,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灵活多样的语言情境,诱发学生的表达激情。
“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克立兹在巡回演讲时说:“琴是弹出来的,语言是讲出来的。”中国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往往受汉语思维方式的影响来认知、理解和使用英语。他们在没有经过英语思维能力训练的情况下,一般要把听到或读到的信息转换成母语后输入储存起来,然后在说或写时先从记忆库中找到母语的表达式,然后再转换成英语输出。这是造成他们阅读速度慢、表达错误多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生只有具备了直接用英语思维的能力,才能用英语快速反应和领会、用英语快速表达。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应该多管齐下,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设接触英语、使用英语的环境和机会,让他们在学中用、在用中学,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这就需要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灵活多样的语言情境,诱发学生的表达激情。
最后,运用多媒体课件,提升课堂趣味,优化教学过程。
单纯直接的课堂教学会令人感到乏味无趣,容易使学生感到压抑,产生心理疲劳,阻碍学生对语言信息的内化。因此,教师要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情境,在情境中呈现新内容,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自然地实现语言的感知、理解、内化、运用,并能因材施教,开发学生学习潜能,使其获取成功的体验。这就要求教师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按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精心安排、设置情景、充分考虑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运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例如教师在教授一般现在时态中,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为了突出动词在句子中的变化,可在课件中制作不同的孩子们喜欢的卡通人物,有单数和复数,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让学生回答,并把关键的动词做成醒目的红色,然后在遇到第三人称单数时,在动词的后面加上一个另一种字体和颜色的字母s,加深学生对动词的印象,并让课件播放声音,教师一点鼠标,自动读出句子和单词。最后,让学生来归纳总结动词的变化。这样的多媒体课件声像并茂,会给学生全新的感受,他们的兴奋点被调动起来,对于单词和语法的学习也就轻而易举了。整个教学过程会轻松而又愉快。
因此,多媒体课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合理使用,不仅扩大了师生的视野,而且使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都能互通信息、共享资源,提高了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让师生的双边活动充满激情和活力,使师生共同在一个真实、热烈、轻松、愉悦、自由、宽广的氛围中学习英语知识、运用英语表达。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英语语言学 趣味性 缺失原因 教学设想
一、引言
语言学导论是本科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知识必修课程,通常在大三年级开设。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年),该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人类语言研究的丰富成果,提高其对语言的社会、人文、经济、科技,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重要性的认识,培养语言意识,发展理性思维,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1]。其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该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遭遇了尴尬:教者乏味、学者无趣。根据我对乐山师范学院2008级英语本科100名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其结果显示:46%的学生在上这门课程时感觉很无聊,12%的学生则感到心情郁闷,其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同时,近年考研持续升温,报考英语专业的研究生,无论是哪个方向,初试大都要考语言学的内容,而这成了多数考生复习备考的障碍。因此,从学生的视角而言,改变语言学的教学现状,增强语言学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增强英语语言学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将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二、趣味性研究的价值
我在万方数据库中以“英语语言学教学”为主题词,对自2000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颁布以来的近十年的语言学教学研究的期刊论文进行了调查,发现研究者无一例外的都是从教师的角度在探讨语言学的教学,虽然都不同程度地提到了趣味性的问题,但并非关注的重点。
潘之欣指出英语语言学教学依旧停留在语言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理论知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学生体会不到该课程学习的乐趣和用处,最终影响了教学效果[2]。熊学亮也指出“语言学总是使人打不起精神来,原因无非是抽象和缺乏诱人的情节”[3]。鞠玉梅认为在语言学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学学习兴趣,使学生觉得语言学课程有趣、有用,他们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和激情[4]。教高[2007]1号文件也明确提出了,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可见,兴趣对于学习的意义。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这正是当前语言学这类理论知识课程教学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三、趣味性教学缺失的原因
1.学生的困惑与茫然。
立足于语言学教学枯燥、缺乏趣味性的现状,对学生而言,其理解能力有限,对于英语语言学这样一门难度较大、理论性较强的专业知识课程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和抵触情绪,挫伤了学生对趣味性活动开展的兴趣。有69%的学生就表示不愿参加有关趣味性教学的任何活动。其次,学生的分析研究能力较弱,僵化地获取知识,无法对知识进行很好地吸收利用,因此制约了趣味性实施的效率和质量。与此同时,学生对语言学的学习目的茫然,大部分学生忙于死记硬背单词、术语和定义,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最终也没有明白语言学学习目的所在,从而扼杀了趣味性教学的实际价值。学生自身的情感和态度无法得到很好的关注,趣味性教学存在片面性。
2.教师的自我中心主义。
虽然教育部财政部于2007年启动了“本科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但教师的思想观念并未真正转变,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讲座式教学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语言学教学无疑成了教师死板地给对学生灌输语言学术语的过程,学生丧失了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平等交流的机会,其能力的培养自然无从谈起。理论知识是研究人员和学者研究的成果和理论,包括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关于人类发展的知识、指导课堂组织的理论知识、教学法知识、评价理论知识、社会文化知识,等等。理论知识为教师的实践提供指导。然而,教师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提高,而忽视教育理论知识、心理学知识的应用,往往思考的是教什么,而不是怎么教的问题,忽视了兴趣的培养和学生的可接受性。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只传递语言学知识,却没有注意学生的接受情况,没有与学生进行双向互动交流[5]。整个授课过程没有以学生为中心,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果差自然在所难免。
语言学是一门思辨学科,具有相当程度的抽象性,因为是英语专业,教师通常都采用全英文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从而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进而丧失了对该课程的兴趣。这就使得语言学的趣味性教学在全英文的教学环境下很难有效地开展。熊学亮也指出,无论其对象是英语专业学生还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相关的书用中文写较好,相关的课用中文讲较妥。这样可以减少学生或读者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在语言转码上精力的追加投入,从而扩大读者面和听众面,因为语言学毕竟不是讲故事,初学语言学的人想要弄懂基本概念,必须重复学习和不断思考,此时再把英语当成信息的载体,中国学生的负担就会加重,学习的效果就会减弱[3]。
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教法方法缺乏多样性,也难以激发学习语言学的兴趣。而由于学校的资源有限,硬件设施不够,语言学教学大都没有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根据我的调查问卷,50%的学生表示自己的语言学老师从不使用多媒体教学,25%的学生表示很少使用,只有16%的学生说是经常使用多媒体的。而在传统教室上课,教师缺乏相应的配套资源,如图片、声音、教具,等等。这样,由于教师的教学辅助手段运用不全或运用不到位,导致语言学的课堂的趣味性大打折扣。与此同时,调查中大部分的语言学授课教师都是年轻老师,缺乏经验,他们的语言学课堂大多都是照本宣读,缺乏创新和趣味性。
3.教学资源单一。
高校教材更新缓慢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对于理论课程的教材更是如此。现阶段高校多选择胡壮麟主编的《语言学教程》或戴炜栋、何兆熊主编的《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为英语专业语言学的教材。这两本教材内容详实,知识全面,但是难度较大,不易于理解。袁秀凤曾指出“该书很大程度上是一本专著而非教科书,有些章节在难度上也把握不到位”[6]。在本次问卷调查中,50%的学生认为所用的教材枯燥,37%的学生认为该教材一般,只有8%的学生感到这教材是有趣的。由此可以看出,当前的教材并非令学生满意。此外,当前的教材都是用英文撰写,专业术语过多,有些甚至无法在词典中查到。而且,教材编撰并非是基于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难以激发阅读的兴趣。
很多教师在进行语言学教学时,仅仅立足于语言学的教材本身,往往不厌其烦地把一个个复杂的语言知识点清楚明了地讲解给学生,却很难得到预期的回报,除了有考研意向的学生会认真的听课做笔记,其他大部分学生都只是听之任之,并未真正理解吸收知识。这就是教师们没有从广义上去把握教学资源。他们把教学资源定位在教材和仅有的、常见的教学媒体上,而忽视了生活中的,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忽视了趣味性与实用性的结合。
四、趣味性教学的设想
1.转变观念,“趣”在新理念的运用。
现代课堂教学设计要体现“以学生为本”是时展所赋予的要求[7]。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就是要把“以学生为本”落到教学的实处,从人的发展和大纲目标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转变师生角色,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培养合作与探究的精神,从而激发学习的动力。转变理念并非简单地意味着脱离粉笔和课本而使用多媒体课件,如果不真正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大量的图片文字演示并不会减弱语言学本身的枯燥性与抽象性,相反课件频繁点击必然加快课堂节奏,进而模糊学生对基本概念的认识与理解,缺少师生互动的课件只不过是纸制课本的电子版本的演示而已,那又是另一种乏味[8]。同时,教师还应不断增强专业知识,丰富百科知识,才能将一个个的语言学术语讲得绘声绘色、深入浅出,从而降低英语语言学课堂教学的枯燥性,为提升其趣味性和吸引力提供可能。例如,对抽象概念的讲解,除了列举事例,教师还可采用类比和对比方法,使之形象具体,饶有趣味,这样教学效果可能更佳。应及时进行自我反思,对在实施趣味性教学时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加以思考,不断总结,提炼出好的方法,加以完善和推广,让语言学充满诱人的香味。此外,转变观念还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评价学生不能只停留在单一的考试分数上面,而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个人素质、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评定,促进教学趣味性向多元化、高层次发展。
2.关注学生,“趣”在过程。
实行趣味性教学,教师应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究意识、鼓励合作与交流,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引导他们通过课堂辩论、演讲、表演、竞赛、课程设计及现场讲解等诸多形式把学习的注意力放在过程之中,而非一个个知识点的记忆和背诵之上。本次调查结果也表明,65%的学生认同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趣味性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为教学趣味性的增强奠定基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性和发展性,提升教学趣味的全面性。语言学家克拉申认为:“学习的情感因素会阻碍或加速语言的习得。”因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将表现欲的满足转化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十分必要。多给予学生鼓励性和激励性的评价,深化师生感情,树立学生的信心,加强培养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在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的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去扩展利用课外时间。朱瑶瑶认为,“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出语言学课外读书目录,引导学生课外学习、读书、查阅资料和开展科学研究”[9]。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将语言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而不只是死记硬背。比如,要引导学生了解学习语言学的目的和价值,将语音学与正确掌握发音结合起来,将语义学与词义理解、搭配结合起来;将语用学与提高交际能力和水平结合起来,让他们感受到语言学的趣味性和学习的意义。
3.改进教法,“趣”在参与。
《大纲》指出,在教学中要多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同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要求,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并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1]。教法新颖多样,自然具有吸引力,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就能化枯燥为有趣。语言学教学也应该丰富自身的教学方法,而不是单一的讲解,可开展课堂活动,像演讲、报告、讨论、专题研究等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结合图片、声音、视频、文字等,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当中去,才能积极地学到知识。
比如,教师可以以设置任务或布置作业的方式,由学生选择并阐述、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通过书面形式、口头陈述、PPT课件展示或在全班开展交流讨论等形式进行呈现。在收集整理资料、开展调查活动、撰写报告及论文的过程中,学生能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资源,既锻炼了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这门课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同时,进行语码转换也是必要的,一味的全英文教学必然加重解码的难度,增加教学的枯燥性,降低其趣味性[10]。在语言学教学中,英语语言学教师充分利用英汉语之间,甚至普通话与方言之间的转换,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注意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参与。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性,学习效果就会慢慢地改善。
4.丰富教材,“趣”在资源。
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所以编写一本注重基础性、适用性、详略得当,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探索激情的语言学教材尤为重要。在选择教材内容时,在保持语言学学科本身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充分考虑高师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知识水平,将教学内容集中在那些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的一些语言学基础知识上,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11]。只有学生看懂了,他们才能参与,才会探索。同时,所编写的教材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不同类别的英语专业学生要用不同的教材。比如说,高师英语教材的设计就不能等同于一般类别,在编写教材时要注意师范生的特殊需求。此外,教师要多收集素材,丰富教学资源。例如,短小精湛的文章、语段、电影对白,以及谚语、警句、广告用语、新闻用语、公示语、路牌等社会用语,都能成为很好的教学资源。如讨论明喻、暗喻、隐喻、双关等修辞手法时,可以用我们熟悉的广告语来替代书本上令人眼花缭乱的例子,它们比书上的例子生动得多,有趣得多。教师如果将这些丰富的“教材”在课堂上加以巧妙地运用,那么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将不再是一件难事。
五、结语
趣味性教学不是教学的根本,而是增强学习动力和效果的手段,探索语言学的趣味性教学,就要转变观念,以学生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旨归,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才能有效地改变当前语言学教学枯燥乏味的现状,改善学习效果。教师应将趣味性融入到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语言和教学行为中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语言学的兴趣和激情。有了兴趣和激情,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效果也才能逐步增强,真正实现语言学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语言意识,发展学生理性思维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3.
[2]潘之欣.关于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导论”类课程设置的调查[J].外语界,2002,(1):53-54.
[3]熊学亮.本科生语言学教学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5):18-19.
[4]鞠玉梅.关于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课程教学的思考关[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8):31-33.
[5]张廷.谈高校英语语言学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128-129.
[6]袁秀凤.探索趣味性英语语言学课堂教学模式[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12-29:62-65.
[7]沈建民,谢利民.以学生为本:现代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8-22:48.
[8]唐艺菲.英语语言学课程的互动式多媒体教学[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2):87-89.
[9]朱瑶瑶.高校英语语言学教学问题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2001,(4):216.
篇10
论文关键词:足球游戏,足球教学
1前言
足球游戏主要是为营造一种学习气氛,创造一种合适环境,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发,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运用足球游戏进行辅助教学,不但符合寓教于乐的现代体育教学思想,而且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全面地提高技战术意识水平、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因此在足球课中采用足球游戏进行辅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2足球游戏的特性
2.1易行性
足球运动不受场地、人数、时间、气候条件、器材等限制,它是调配性教学方法之一。
2.2专业性和趣味性
足球游戏是结合足球运动特点和具体内容,教师在课堂中所编制和提取的一些游戏内容。而这些游戏内容能起到引导学生学习兴趣、开发智力和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学生通过参与游戏活动,可以激发学习热情,使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使其在游戏中达到所要掌握的动作和教学目标。足球游戏这种特征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和气氛,提高学习情趣;使学生在最佳状态中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也使学生从中掌握了更多的教学训练方法和提高了他们具体运用与操作的能力。
2.3竞技性
游戏通常与技术、战术、身体素质及比赛的胜负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学生正处于思想活跃,兴趣广泛,易于接受新生事物阶段。因此这些特点使他们表现出愿意展示自己的才能,智慧和求胜的欲望。这就使他们能主动参加各种游戏活动,并通过竞争来表现自己的运动能力、意志品质和克服困难的勇敢精神。游戏的竞技性也可以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3.足球游戏在足球教学作用
在教学中运用足球游戏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保持浓厚的兴趣,并对下一次足球课产生心理上的渴望和要求;训练学生基本技术的运用能力,使学生充分热身,尽快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技战术水平和课堂教学效果。足球游戏根据每堂课教学内容的不同而安排一些专门性练,对提高学生专项技术有积极作用。
足球游戏的组织形式多为集体进行,有明确的规则限制,具有明显的对抗性、竞赛性。在足球教学过程中运用足球游戏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团队精神、顽强拼搏作风、文明守纪品质和竞争合作意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足球游戏中,能够寻觅到足球运动的乐趣,既锻炼了身体,又获得了心理上的享受。所以,足球游戏是足球训练中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
4.足球游戏在足球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足球游戏的选择应具有教育意义,在教学的不同时段要适时适量地选择游戏,注重游戏的时效性。教师要结合每堂课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有选择的采用足球游戏,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第一堂课,应选择简单、趣味性较强的游戏,让学生在趣味性的游戏吸引下,心情愉快地学习基本的球性练习和身体素质练习,尽量体验到足球带来的快乐,为以后的教学打好基础。
(2)课的准备部分主要是通过准备活动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内分泌,使体温升高,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增强弹性促使关节囊分泌更多的滑液,以减小关节的摩擦力,加大关节的灵活性。在准备部分中可多安排一些密度大而强度小的足球游戏,如“圆圈抢球”和“颠球比赛”等,通过有对抗性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3)课的基本部分,其任务是学习新内容,复习巩固旧内容。通过专门性的游戏,使学生掌握足球的基本技术、技能,发展身体素质,培养勇敢、顽强、热爱集体的优良品质。有选择性地采用一些与教学内容联系密切的游戏,对学生巩固和提高基本技术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在学生初步掌握足球的基本技术动作后,可以选择对抗性的足球游戏进行练习,增加难度,使学生理解动作要领。同时让同学们互相纠正错误,增强集体荣誉感,自觉培养勇敢精神和顽强意志,从而增强学习的效果。
(4)课的结束部分,为使学生在足球课中造成的疲劳能尽快地消除,使身体从高度兴奋状态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有利于课后的恢复。课的结束部分可以安排使学生大脑皮层兴奋得到调节和在体力上获得恢复的放松游戏,运动量要小,并且逐渐减少,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一堂足球课的学习。
(5)在足球游戏的教学中,最重要的目的是使学生能更好地复习和掌握已学过的足球技、战术。通过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具有专门性的足球游戏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足球运动专项素质和起到强化作用。在足球技、战术的教学中运用的游戏法有单一性技术游戏和综合性游戏。单一性技术游戏对掌握单一足球技术有显著效果。但在教学中不宜长时间进行,避免学生的积极性下降,影响学习效果,在运用单一性技术游戏时,注意游戏的新颖和变化,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在选择综合性技术游戏时,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使学生掌握在特定的条件下合理地运用技术,提高应变能力和独特的思维,避免出现单纯的定势思维。在足球技、战术的专门教学中选择的游戏应有贯通性,使学生所学的技、战术能前后顺接、应用自如,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卫星.《足球游戏与足球教学》[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校学报,2002,2.
2 张小兵,张世刚,沈国征.试论足球游戏在足球训练中的作用.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研究生论文专刊,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