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理论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02:15: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美学理论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美学理论论文

篇1

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中国生态电影的题材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开阔,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明显提高。面对中国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多重危机,一批具有生态忧患意识的电影导演开始反思,创作出了许多感人至深的优秀作品,如孙剑英导演的《萨马阁的路沙》获得第17届法国国际音像奖提名和第22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纪录片奖,王石林、赵新民导演的《袁扁的鹭鸳》获得美国阿拉斯加国际影视节优胜奖,孙宪导演的《天赐》获得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片奖等。导演们不仅把镜头对准急剧变化的生态环境,而且还对准了时代变迁所带来的人际重组以及当代人的精神困境。

二、呈现真实之美

生态电影作为一种具有独立主题思想和审美造型的电影类型,以其独特的叙述视角和影像表现手段吸引观众感受其中的深刻美学意蕴,从而呼唤更多人保护生态,热爱生活,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其一,自然之美。电影导演通过影像向观众传递自然之美,人们看到自己生活的地球是如此广袤与美丽,便逐渐摆脱了对大自然的征服欲望,心灵回归平静、宁和的状态,并将更积极地保护环境,热爱自然,创造更加美好、安宁、和谐的生活。田园史诗巨作《德拉姆》以真实、朴质镜头语言带领观众领略云南、四川、境内横断山脉中的“茶马古道”。霸气苍茫的原始森林、高耸圣洁的梅里雪山、惊涛骇浪的怒江峡谷以及生活在这里的淳朴牧民的歌声、孩童的嬉戏声、教堂中虔诚的祈祷声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自信祥和、愉悦自由的田园生活美景。看到这样的旖旎风光,自然会给身处繁忙、迷离的都市人群那焦灼不安的心灵带来许多慰藉和启迪。其二,生命之美。生命之美历来是艺术家们讴歌的重要主题,电影艺术也不例外。生态电影导演对生命的赞美是通过拍摄动植物及人类等一切生命物体,用镜头放大这种原始神圣的生命之美来呼唤人们珍爱生命,保护环境。陆川导演的《可可西里》聚焦我国青藏高原的濒危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将藏羚羊与自然、藏羚羊与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种种矛盾表现得异常尖锐和突出。藏羚羊生存环境的破坏与种群的减少揭示出人们在金钱、道德、利益及生命之间的艰难抉择。影片告诉我们,生命高于一切,由此呼吁人们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大自然,并表达出了生命平等、和谐共生的“全生态”观念,生命无贵贱、等级之分,人类最终还是回归生命的本源。其三,和谐之美。“全生态”观念的核心美学意蕴是和谐之美,它在中国生态电影中也表现得最为突出。受中国古典文化的影响,生态电影汲取了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中蕴含的生态理念,儒家的“天人合一”学说、佛教的“众生平等”、道家的“万物齐一”等思想无不为中国当代导演拍摄生态电影提供了肥沃的文化土壤。人与人类环境的和谐、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成为中国生态电影反映的主题。电影倡导人类自身心理与生理、情感与理智的和谐;倡导人与人之间互助互惠、互相理解、真诚沟通;倡导人类保护自然,合理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与动植物和谐共生,融为一体。因此,中国生态电影的和谐之美表现的就是一种人与自然、与社会相融共生的美好生活。如具有“诗意电影”美誉的影片《云上太阳》表现的就是这种和谐之美,贵州丹寨群峰叠翠,郁郁葱葱,清晨在朝霞的映射下云雾缭绕,错落有致、蜿蜒曲折的梯田折射出金黄色的光晕。一幅幅优美的电影画面向我们展示出万物和谐、鸟语花香、世外桃源般的美好生活,令人心旷神怡,无限向往。

三、重构艺术之美

电影是一种利用空间形式再现时间的艺术,因此,生态电影除了呈现自然、生命与和谐之美外,如何重构时空关系,合理安排叙事结构,增强画面美感亦是电影人关注的重点。近年来,生态电影导演在关注转化对象的同时,对电影主题的开掘也日趋深化。如2002年冯小宁导演的《嘎达梅林》,2004年陆川导演的《可可西里》,2012年张之亮导演的《肩上蝶》,2013年贾樟柯导演的《天注定》等,导演在叙事手法上或采用史诗式,或使用章回体小说式,在画面造型上或借用中国画写意手法,或利用光线和色彩来重构艺术形象。其一,叙事艺术。越来越多的生态电影导演在叙事结构上不拘泥于一种模式,常常运用不同的叙事手法将生态观念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如冯小宁导演的电影《嘎达梅林》就结合了散点和线性叙事结构的特点,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统一的美好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嘎达梅林与牡丹骑马驰骋在大草原上的场景,蓝天、白云、绿草的全景画面与主人公渐渐融入在一起,形成了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唯美场景,表现出嘎达梅林与牡丹之间两情相悦的美好爱情。2013年,贾樟柯拍摄的转型新作《天注定》在戛纳电影节斩获最佳编剧奖。这部电影把真实的社会新闻事件改编成4个小故事串联起来,在秉承贾樟柯电影一贯纪实性风格的同时,又加入了对暴力艺术的表现。该片在叙事结构上借鉴了中国古典小说章回体的形式,具有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电影空间贯穿了中国南北的地域环境,影片直白的情感宣泄和的暴力展示将现代工业化社会中人与环境的矛盾、人与人的矛盾、浮华社会与人性压抑之间的矛盾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二,画面造型。电影所呈现的内容和意蕴都必须通过画面造型表现出来,所以,画面造型是影视美学艺术的重要表现技巧,它使电影具有了丰富的艺术语言。画面的视觉效果与情绪感染力是通过构图、色彩、光线、线条、影调等造型元素来实现的,因此,在拍摄过程中,如何合理选择和利用这些元素,形成具有艺术魅力和情绪感染力的视觉语言是导演必须思考的问题。中国生态电影导演借鉴了国外优秀生态电影作品中的视觉表现方法,大量采用两级景别和空镜头来渲染大自然的壮观与秀美,营造出“天人合一”的气氛。霍建起导演的《那山那人那狗》中就大量运用空镜头、大全景和画面的外部运动,全方位立体展示出当地的自然美景,观众从影片中深刻感受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动物水融的深厚情感。另外,生态电影导演还常常利用色彩造型,在还原大自然原有斑斓色彩的同时,还表达了影片的主题思想,刻画了人物形象,创造了画面意境,烘托了气氛,体现了导演独特的创作风格。例如,贾樟柯的《三峡好人》《世界》等影片用绿色营造忧郁、怀旧的时代氛围。电影《森林之歌》用色彩还原了一个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森林世界,还采用低角度、微距镜头等造型技巧拍摄大特写画面,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鸟类纪录片《天赐》的画面造型细腻而温情,处处体现着创作者对自然、对动物浓浓的爱意和怜惜,大量的特写与跟拍镜头描写了黑尾鸦父母对小黑尾鸦精心哺育的过程。小黑尾鸦的成长异常艰辛,父亲捕食时咬中鱼钩身亡,母亲为了保护自己摔断翅膀而去,哥哥遇到天敌袭击夭折等,小黑尾鸦的命运紧紧牵动着观众的心,这强化了影片的视觉冲击力和情绪感染力,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其三,音响效果。除画面之外,声音也是影视艺术造型的重要表现手段。影片《那山那人那狗》中哗哗的水流声、夜晚各种虫子的鸣叫声以及清晨树林里的鸟鸣声,使观众脑海里立马浮现出一幅立体、逼真的乡村美景图。在影片《德拉姆》中,马队在行进过程中的清脆铃声和鸟儿婉转的啼叫声仿佛带领我们穿梭到了那个遥远的茶马贸易繁荣的时空。除了音响的运用,同期声、音乐等声音与画面也要同步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完美的视听感受,以便更好地表达主题,营造气氛和抒感。影片《天赐》中精美的画面配合抒情音乐及具有教育意义的解说词,完美的声画结合使人们在享受视听艺术的同时也产生了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心理。

四、结语

篇2

论文摘要:在接受问题视域下,接受美学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把期待视野、审美经验、读者参与和第二文本等接受美学理论的概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将意味着一种思路的转换,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将关注的视角由教育者转向受教育者,由教育转向接受,从灌输论转向接受论,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接受美学,亦称“接受反映文论”,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一个美学理论派别。其创始人是联邦德国康士坦茨大学教授姚斯和伊瑟尔。作为文学理论的一个流派,接受美学使西方文论由“文本中心论”转向“读者中心论”,将文学研究的重点由文学作品本身转移到读者的接受上,是以读者研究、接受研究为着力点的独立的理论体系。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注定是为读者创造的,读者是文学活动的能动主体,如果没有读者的能动接受,文学作品将毫无意义。换言之,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在读者的阅读和接受过程中才能得以体现和印证。

从接受问题的角度看,接受美学所关注的读者接受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接受是两个类似的概念,具有相通性。将接受美学的接受理论观点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既转换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又把一些新的教育方法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不无禆益。

一、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接受美学理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在接受问题的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对接受美学理论的借鉴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

1.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接受美学的必要性

(1)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接受美学理论认为,美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人们对美、社会美和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情趣,使人们在思想感情上全面健康地成长。美育能使受教育者心甘情愿地去接受美的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高尚的审美情操,获得精神的满足与愉悦。美育的这些独特性,使之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直以来美育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有利于“以人为本”教育教学观的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是教育的价值取向,也是其基本的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教育教学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接受美学强调研究读者的重要性,确定读者的中心地位,认为读者之所以重要,就在于“读者绝不是被动的接受,也不能陷于情感的束缚(被感动),而要靠自我的自由使作品复苏。读者的自由一旦受到损害,就不能生成美的对象,作品就不能得到实现,获得现实的生命”[1]。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模式是“灌输法”,此种教育方法过分强调施教者的主体性,而忽略了接受者的主体性。通过对接受美学理论的借鉴,“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得到大力贯彻和实施。

(3)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接受美学理论认为,在文学作品活动中,文本的传播和接受效果的好坏,重点取决于读者而不是作者。也即是说,接受者的接受是最本质的,是它赋予了文学作品生命。因此,评价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应以施教者施教的方式方法为重点,而应以接受主体的接受状态为重点,将接受主体的接受效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与有效性的“试金石”。

2.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接受美学的可能性

(1)思想政治教育与接受美学在接受活动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整个接受活动是由作者、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媒介和接受环境等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活动与其相比有很多相似之处,作者相当于教师,接受主体相当于学生,接受客体相当于教科书,接受媒介相当于教学方式或方法,接受环境相当于教育环境。接受美学理论对接受主体的高度关注以及该理论的深入研究,为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探讨接受主体的接受问题提供了基本依据和方法论基础,使得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能够借鉴接受美学理论,进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的步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2)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活动本身具有独特之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接受与接受美学中的接受虽然有共同之处,但也有自己的特点。从接受美学理论角度来看,对精神客体的接受活动可分为两种:一是对科学认识成果的接受,如对科学命题、科学概念、科学知识、科学理论等的接受;二是对价值认识成果的接受,如对善恶、美丑、好坏等价值观念、价值准则、价值导向的接受。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后者,即价值认识方面的接受,其目的主要是使接受主体树立起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某种理想和信念。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接受是关于思想政治信息的接受问题,这些信息与其他学科的信息有不同之处:一方面,它们不具有通常人们所认为的那种直接实用价值;另一方面,它们却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社会政治倾向性,因而相对来说,这些信息的接受有更大的难度。因此,不能简单地直接套用接受美学理论,而是要借鉴其基本观点和方法,来进行具体的研究和应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接受美学理论的路径

加强受教育者的接受研究是新形势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解决了接受问题,也就把握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借鉴接受美学理论。

1.借鉴“期待视野”以促进“视野融合”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理论家姚斯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2]期待视野包括人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审美趣味、直觉能力和接受水平等,会因人而异,因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所以,读者和作品的“视野融合”成为接受美学的一条重要原则。

篇3

关键词:亚里斯多德;文艺美学;美学思想;艺术理论;思想基础;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有一些理论,不论其论点正确与否,都因未能引起后人足够的重视与探讨而失去了理论自身发展进步的内在驱动力;而另一些理论,便会引起学术界不断的研究和探讨,这样的理论便具有了积极而深刻的价值意义。我想,在整个文艺美学发展史上对占有重要地位的亚里斯多德的文艺美学思想的探讨便属于后一种,这已经成为中外学人有目共睹的客观事实。他所提出的文艺美学观点在多部论著中都有涉及,突出地体现在《诗学》,也散见于《修辞学》《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工具论》以及《政治学》等论著之中。亚里斯多德所建构的较为完整的文艺美学思想体系成为文艺理论研究“集前人之大成,奠后世之基石”的永恒丰碑。诚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言:“亚里斯多德是第一个以独立体系阐明美学概念的人,他的概念竟雄霸了二千余年。”[1]亚里斯多德追本溯源的探索精神、发人深省的理论内涵,更是受到学界的高度赞誉。不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亚里斯多德都是一部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失去风采的“经典文献”。

反观两千多年来的学术历程,相关亚里斯多德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令人欣慰、值得骄傲,但所取得的经验更值得总结。概而论之,大多数研究成果主要偏重于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修辞学、逻辑学、美学以及文学等视角对其理论内涵进行分门别类的剖析阐释、赋予其理论以当代价值,其中也不乏有将对象聚焦于亚里斯多德文艺理论的研究。即便这样,将焦点投向《诗学》文本,在我国可查的相关《诗学》文本研究著作在大陆有蓝天的译本(1953年)、罗念生译本(1962年)、苗力田主编的《亚里斯多德全集》(1990年)、陈中梅译本(1998年)、王士仪的《论亚里斯多德〈创作学〉》(2000年)、李平的《神祗时代的诗学》(2004)等,在我国台湾地区以姚一苇的《诗学笺注》(1993年)最具代表。在国外,尤以莱辛在《汉堡剧评》中以大量篇幅集中讨论和解释了亚里斯多德《诗学》极具影响。翻译入我国的还有维谢洛夫斯基的《历史诗学》(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厄尔・迈纳的《比较诗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等。此外截取“摹仿”、“美学观”、“悲剧观”、“诗学观”等关键词展开论述来揭示其理论内涵、影响以及进行国内外横向与纵向比较研究的成果比比皆是,诸多西方美学史著作以及大量的研究论文之中都有所体现,不再赘述。显然,这些都理应成为我们研究的范围,也为我们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和可资借鉴的观点。但是,对亚里斯多德文艺美学思想体系的理论建构问题却鲜有人问津。

笔者考虑到当时古希腊人各类文学艺术形态“互不分开、联为一体”的实际状况,认为亚里斯多德相关文艺美学的论述已经建构起早期较为完整的文艺美学学科理论形态。故而文章从现代文艺美学学科观念的视角切入来审视亚里斯多德文艺美学的理论建构问题,旨在全面地考察和客观地分析亚里斯多德的文艺美学理论内核,更好地理解与把握其文艺美学思想的精髓,为当下文艺美学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其人其事

亚里斯多德(Aristotélēs,公元前384年-前322年),古希腊斯塔基拉人。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的弟子;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古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老师。亚里斯多德是古希腊古典美学的最后一人、古希腊文明时期科学文化知识的集大成者,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作为哲学家,他宣称哲学是“研究真实宇宙原因的科学”,主张把哲学分为理论的、实践的以及创造的科学,创立了哲学的重要分支――形式逻辑。他对哲学的几乎每个学科都作出了贡献,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门分支学科;作为科学家,其研究包罗万象,几乎涉猎古希腊所有学科,诸如逻辑学、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生物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地理学、地质学、物理学、解剖学、生理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宪法等。并在许多研究领域留下了堪称经典的学术著作,如被公认为西方传统政治学的开创之作的《政治学》、西方文学艺术理论的集大成论著《诗学》,自然哲学的代表作《物理学》《气象学》《论天》等。最早论证地球是球形,最早分析了社会、自然、思维与价值的多种形式,在科学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的研究不仅为后来的诸多科学奠定了基础,也把古希腊好学深思的精神推向了发展的顶峰。作为教育家,他创办了吕克昂学校,建立了“逍遥学派”。首先提出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的思想,主张教育是国家的职能,主张把天然素质,养成习惯、发展理性看作道德教育的三大源泉。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以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天才――亚历山大(马其顿国王)最具代表。

在美学研究方面,与其说他是“美学的集大成者”,还不如说他是“文艺美学的始祖”。他著有西方文艺美学理论的集大成之作《诗学》,也在《修辞学》《形而上学》《物理学》《工具论》以及《政治学》等作品中涉及文艺美学的诸多探讨。尽管从标题上看他的著作主要讨论的是具体的学科,具体内容如史诗、戏剧、音乐等具体的艺术门类,但他所提出的“命题”的意义却不仅限于具体艺术门类,他的基本观念具有更为宽泛的文艺理论内涵与价值。这与当时古希腊人认为“叙事诗、抒情诗和戏剧是互不分开的,他们借助音乐和舞蹈联成一个整体”的观点相印证。[2]亚里斯多德探讨这一“整体”的美学思考在当代学科视域中被称为文艺美学。而亚里斯多德的论述所“隐喻”的文艺美学思想及其建构的理论体系,不仅统摄着西方文学艺术的发展,也成为世界文艺领域研究的“法典”和“权威”。他的文艺美学研究“解析神质、包举洪纤、开源发流、为世楷式”[3]。马克思曾盛赞他是“伟大的研究家”[4],恩格斯也把他视为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5]。

二、思想基础

诚如恩格斯所言:“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6]一般,亚里斯多德所取得的成就就是他和那个时代历史、文化碰撞磨合的产物,是那个社会思想冲击与荡涤的结果,其文艺美学思想观念与理论体系的建构也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继承前辈哲人之基础上凝练、创新的结晶。我们认为亚里斯多德文艺美学思想基础不外乎如下四个方面。

从文化背景论,古希腊文明位于世界最为古老的四大文明之列,古希腊时期的文学艺术高度繁盛,不论是建筑、绘画、雕塑,还是音乐、诗歌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尤其是在喜剧和悲剧上的成就更加卓越。以至于德国古典艺术史家温克尔曼曾用“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来形容。马克思也说:“希腊人,在他们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时候,已经站在文明时代的门槛上了。”[7]博大的古希腊艺术,至今“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8]。亚里斯多德的文艺理论思想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生成的。从理论渊源看,它批判地继承于前辈哲人;亚里斯多德生活在古希腊文学艺术由繁盛趋于衰落的关键点上,它是前辈古希腊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不论是早期从自然科学视角解读美学问题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和以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为代表的唯物主义者,还是主张从社会科学角度去看待美学问题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他们的观点都能在亚氏的作品中找到影响因子。亚里斯多德的《形而上学》第五卷中关于“美的客观基础”的言说,《诗学》第四章论述“文艺的心理根源”以及“文艺的社会功能”时就援引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和谐论”。从思想来源说,他作为柏拉图的高徒,所受影响极大,其理论思想直接来源于柏拉图。“他继承了柏拉图的学说,又批判了他的学说,从历史上看,他批判和发展的部分比继承的部分更重要。”[9]亚里斯多德在《诗学》第一章中论述文艺的本质在于“摹仿”时对柏拉图“理式论”的批判,赋予了“摹仿说”以滑动的表征;再者,亚里士多德在论述文艺接受的心理效应问题上,抛弃了柏拉图“情感影响正常理智”的观点,分析了情感的后续效果,看到了文艺的“净化”功能。从研究方法说,他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观点统一起来认识问题,建立起唯物主义的哲学观。同时主张运用其他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文艺问题,如从生物学中借用“有机整体”概念来论诗与其他艺术的创作,提出“完整整一观”。从历史学中引来艺术起源与发展的观点,指出艺术起源于真实世界的摹仿。是他“用科学的方法替希腊文艺的辉煌成就作了精要的分析和扼要的总结,因而写成了两部有科学系统的有关美学思想的专著:《诗学》和《修辞学》。”[10]但是,对亚里斯多德文艺美学思想体系完整的理论把握又不能局限于《诗学》和《修辞学》本身,而必须与亚里斯多德涉及文艺观点的《伦理学》《形而上学》《物理学》《工具论》以及《政治学》等建立起有机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地解读他所建构的文艺美学思想体系与理论内核。

三、思想内核亚里斯多德生活在古希腊文明由盛转衰的关键时期,他运用严谨缜密的逻辑思维(见《工具论》)、综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认识论方法,融入他个人的伦理观念和生命体验去解决文艺本源、文艺创作、文艺与现实的关系、文艺的社会功能、文艺传播与文艺批评等问题,初步建构起较为完整的文艺美学理论体系。(一)文艺本源思想关于文艺的本源与发生,亚里斯多德在《诗学》开篇明确指出,在研究诗的种类、功能、成分、结构之前,首先要阐明关于诗的本性的首要原理,即“史诗的编制,悲剧、喜剧、狄苏郎勃斯的编写以及绝大部分供阿洛斯和竖琴演奏的音乐,这一切总的来说都是模仿。”[11]“摹仿说”是古希腊哲学的传统学说,既不是亚里斯多德的独特创建,更不是他的发明创造,但却是理解亚里斯多德文艺本源观的核心概念。亚里斯多德正是以对当时这个在古希腊艺术理论界颇有影响的“摹仿说”的批评为其逻辑起点来建构起文艺美学思想体系的。他生前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留基伯、德谟克利特以及柏拉图等人都曾有过“艺术起源于摹仿”的说法,只是未能形成系统的学说而已。德漠克利特就说过:“在许多重要的事情上,我们是摹仿禽兽,作禽兽的小学生的。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12]柏拉图也说:“从荷马起,一切诗人都只是摹仿者,无论是摹仿德行,或是摹仿他们所写的一切题材,都只得到影象,并不曾抓住真理。”[13]显然,柏拉图也承认艺术是一种摹仿,但他竭力攻击这种对于物质感性世界的摹仿,认为艺术的摹仿是“镜子的镜子”、“和真理隔着三层”,否认这种摹仿的真实性和真理性,也从根本上否定了摹仿艺术自身。从表象来看,亚里斯多德的“模仿”说仍然是传统的延续,但实质上他赋予了“摹仿说”以新的阐释而具有了“滑动”的深刻意义。在亚里斯多德看来,现实世界就是具有多维意义的真实存在;诗摹仿真实存在的人的行动,在作品中创制的形象就是艺术的真实存在;“摹仿”不只是外在形象的再现,更是能动的反映人的本性与活动,显示人既合目的性又合规律性的真实存在。并且,“摹仿”既是人类的本能,也是人类的求知活动,它以形象的方式去探寻真理,形成关于人的创制知识;艺术的“摹仿”并非只受感觉与欲望驱使,它也凭借“实践智慧”洞察人生,感悟艺术的灵魂,把握生命的真谛。因此,摹仿的艺术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

首先,亚里斯多德论述摹仿的手段、对象和方式的不同作为艺术门类划分的标准,实质上阐明了艺术对人的外在活动和内在品性的摹仿,人是艺术的主体和主题,人与艺术互为本体;艺术以创制性的形象真实反映人的生活,艺术美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其次,从具体文艺体裁出发论证模仿艺术的本质规律。《诗学》第四章阐述了诗歌起源的两个原因,其一是人天生具有摹仿的本能,并通过摹仿获得了最初的知识;其二是人都能从模仿的成果中获得满足、体验到。二者皆本源于人类“摹仿”的天性。这种论证方法,就是主张从人类心理根源上去探寻模仿艺术的存在依据――“本能”与“”。

再次,亚里斯多德在其著作《气象学》中谈到艺术模仿自然时说,艺术是对自然本能的帮助和补救,但不能代替自然。而《诗学》认为摹仿的对象是真实世界中“行动的人”(是性格、情绪和动作的综合),这种由自然转向人生的巨大进步,使其文艺理论中灌注着鲜明的人本主义精神,艺术对人生是一种完满、增补或矫形。

最后,亚氏认为诗人的职能不是记录已经发生的事,而是描述处于必然性、或然性而可能发生的事,表现某种“类型”的人和事。可见,亚里斯多德的“摹仿观”指的是根据对现实生活的感性体验,通过创造性的想象,诉诸于典型化、形象化的概括方式来再现生活、创造生活,而不是机械、被动地照搬生活现象。(二)文艺真实思想亚里斯多德以自身对文艺本源――摹仿观的论证为逻辑起点,详尽地说明了文艺与现实的关系问题,提出文艺真实观。

亚里斯多德认为艺术的真实在于合乎情理的可信性,《诗学》第二十四章论道:“不可能发生但却可信的事,比可能发生但却不可信的事更为可取;编组故事不应用不合情理的事,即便有了……也要用别的技巧加以美化,使事情听得过去。”[11](P.170)在这里,亚里斯多德清楚地阐述了他的艺术真实观,使生活中不近情理的得合乎情理从而使人信以为真。一方面,主张艺术真实以生活真实为根据、为源泉。另一方面,也不排除艺术的虚构成分。他接着说:“诗的真不同于政治科学的真及其他技艺的真。”指出艺术的真实有别于其他科学的真实,充分体现了艺术的特殊规律。又指出艺术的真实性,比现实更真实。《诗学》第九章说:“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根据可然或必然的原则可能发生的事。历史家与诗人的区别不在于是否用格律文写作,而在于前者记述已经发生的事,后者描述可能发生的事。”[11](P.81)这里亚里斯多德拿诗和历史的比较作了清楚的说明。《修辞学》第七节也说:“当你把描写得就像人们所做的那样,这一事实,就会使人们得出一个错误的结论:你是信任得过的。因此,不管你所说的故事究竟是不是真的,他们都会把它当成真的。”[12](P.92)这里所说的虽然是艺术欣赏过程中的一种现象,但却强调了艺术的真实性就在于合乎情理所造成的可信性。

此外,亚里斯多德的艺术真实观还体现在艺术模仿对象的客观真实上,他认为,艺术不仅反映现实世界的个别表面现象,而且反映现实世界事物所具有的必然性和普遍性――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摹仿对象的选择,不仅要注重情节,而且要求“性格”的刻画也应如安排情节一样合乎必然律和可然律;因此说,亚里斯多德的文艺真实观以客观真实的物质世界为前提和基础,以“模仿观”为理论基石,展现了“可信性”的精神内涵。(三)文艺功能思想文艺的社会功能问题历来都是学术界持续讨论的问题,也是亚里斯多德文艺美学思想的精髓之一。所谓文艺的社会功能,指的是文艺的社会效应。简而言之,就是对“文艺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这一追问的解读。

《诗学》第六章提出:“悲剧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些情感得到净化。”指出了文艺的道德作用和教育作用。第九章谈到诗可以使人认识生活的本质:“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更被严肃的对待;因为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所谓‘有普遍性的事’,指某一种人,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会说的话,会行的事,诗要首先追求这个目的。”第十四章谈到,“人对于摹仿的作品总是感到”。属于美感的范畴,亚里斯多德的“说”指出了文艺的审美作用。亚里斯多德在论音乐时,更明确地指出了文艺的社会功能。他说:“音乐应该学习,并不只是为着某一个目的,而是同时为着几个目的,那就是教育、净化和精神享受,也就是紧张劳动后的安静和休息。”[10](P.87-88)这里的净化,亚里士多德解释说是“心里感到一种轻松舒畅的”。

概括地说,亚里斯多德从心理学的角度肯定了文艺能使人们潜藏的情绪得到宣泄,达到一种舒畅、平衡与和谐的状态,这实质上突出了审美活动中文学艺术对接受主体的心灵浸润和人格塑造作用。他提倡通过艺术的影响将受众纳入到社会秩序中去,强调自由的、直接的情感表现与宣泄,使人的心理感官得到愉悦,心灵得到净化,进而使个体意识提到普遍性的伦理层面,创造出真、善、美的人生。可见,亚里斯多德认为文艺具有教育、审美、娱乐的社会功用。(四)文艺创作思想从文艺创作观的视角看,亚里斯多德借用生物学中“有机整体”的概念,从文艺创作(主要是悲剧)的六个决定其性质的成分,即情节、性格、言语、思想、戏景和唱段等艺术要素入手,从正面立论、深入探究来确立其文艺创作中的“完整统一观”。所谓完整,在他看来一方面体现为结构的完整,即指事之有头、有身、有尾。亚里斯多德在《诗学》第六章中提到文艺摹仿现实,创造比生活中更真、更美、更善的人物和故事,必须符合有机整一的要求。作品中所描写的事件、刻划的人物,不仅表面看来是一个整体,而且在它们的内部,也存在着有机、必然的联系,表现出发生、发展和结局的必然趋势,事件的各个部分,人物的前后行动,甚至语言、细节,都应该是艺术整体的有机组成,符合可然律和必然律。而不能是支离破碎、各自游离的历史或现实碎片。此外,还体现在人物形象刻画的典型上,在他看来,文学艺术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的每一句话、每一桩事、每一个行动,都必须符合他的性格特征,具有典型性。最后,亚里斯多德还指出文艺创作还要有光辉的思想。一出戏只要有光辉的思想,纵使它没有魅力、没有力量、没有技巧,但比起内容贫乏纵然响亮而毫无意义的诗作,更有吸引力和生命力。即使不通过表演,其魅力仍然不失。

如果说上述三点是亚里斯多德关于文艺创作的美学思考,那么具体的创作实践又如何操作呢?以亚里斯多德论悲剧创作为例,六种决定悲剧创作的成分,在他看来主次分明,其中情节(事件的组合)最为重要,居于创作的首位,是灵魂。性格(摹仿的对象,具有普遍性)次之,思想(创作的能力)第三位,言语(创作的手段,主要指用词表达)居于第四,唱段第五,戏景第六。在《诗学》中说:“在作品中平缓松弛、不表现性格和思想的部分,诗人应当在言语上多下功夫,因为在相反的情况下,太华丽的言语会模糊对性格和思想的表达。”[11](P.170)又说:“有人以为,只要写一个人的事,情节就会整一,其实不然。在一个人经历的许多,或者说无数的事件中,有的缺乏整一性。同样,一个人可以经历许多行动,但这些并不组成一个完整的行动。”[11](P.78)由此,亚里斯多德的文艺创作主张选择(创造思维)、取舍和凝练的“完整统一”。

(五)文艺传播思想所谓传播,确切地说它是人类通过各种手段进行信息交换、交流的行为和过程,其中包含着语言传播、电子传播、口语交际和书面传播等多种理论形态,也包括人、书籍、报刊、影视、网络等各种传播媒介。亚里斯多德的文艺传播理论,突出地体现在《修辞学》中,罗杰斯的《传播史》就把亚里斯多德的《修辞学》作为传播学的源头之一。《修辞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语言表达或者说是传播效果的规律,研究创作者如何根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材料和表现手段来恰当地表达思想和感情,指导人们如何运用和创造各种修辞方法来表现所要传达的内容,以达到预设的良好效果。亚里斯多德修辞理论的本质内容是,“劝说应建立在听众承认的真理上,只有了解听众的心理,才能达到劝说的目的”。显然这种本质与传播是人类通过传播媒介进行信息交流期待发生相应的活动一样,只不过在《修辞学》中,这种活动更具体化仅限于演讲场合,期望发生的就是希望得到听众们的认可和赞同,达到传播与交流的目的。从传播模式出发,传播的基本结构模式是: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手段―传播对象―传播效果,如果按照这种结构模式分析,修辞的结构模式也可以表达为修辞主体―内容―传播言词―交际对象―修辞效果,二者的结构模式,大部分相同,甚至整个过程也相同,只是在传播学和修辞学中运用的术语不同而已,并没有改变其本质上的相同点。《修辞学》第二章说到,演讲者要通过准确的用词来表达确切的意思,这里的“用词”应当是传播的手法。

回顾西方传播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其源头指向亚里斯多德的《修辞学》,其内在的原因在于《修辞学》研究了最基本的、最原始的传播形态――面对面的传播。他说,“讲演者应当用合适的词语表现自己的性格,以争取听众的了解和支持”。在他看来,演说成功与否取决于三个要素――演说家、内容与听众。演说者其实就是传播学中的传播者,他对传播者的要求是具备权威性、可信性和可接近性的特点;内容指的是传播的技巧与逻辑,《修辞学》中主要讲的技巧是“逻辑证明”,通过举例法和三段论来讨论,这些都和我们今天的传播技巧紧密相连;《修辞学》中关于听众的研究涉及到听众的需要、接受动机和心理倾向的各个方面,这些理论的研究对于传播效果的提升和改进有着重要的意义。可见,亚里斯多德在《修辞学》中确立了“可信性”的三维文艺传播观,其一是传播者应具备值得受众信任的品质;其二是传播者要用“逻辑的证明”或“科学的手段”向受众“显示”传播内容的“真实性”;其三是传播者必须与受众有深切的情感交流和共鸣,才能感染受众,才能使受众动情。亚里斯多德的《修辞学》奠定了现代传播学的理论雏形。

(六)文艺批评思想亚里斯多德相关文艺批评的论述,集中体现在批评的标准上。他指出文艺批评的政治标准不同于艺术标准,而艺术标准就是文艺作品的情感必须适度,适度可以保持作品的完美。《伦理学》第二卷第六章明确指出,“以适度为标准来衡量它的作品”。并在文中反复使用“适度”二字,可见他对“适度”这种中庸之道的推重与格守。其文艺批评观的核心思想便是“中庸之道”美学观的体现。首先,亚里斯多德肯定了文艺作品应该表现情感,而柏拉图反对艺术作品表达情感,亚里斯多德的“情感论”是对柏拉图“理式论”的否定。其次,亚里斯多德又接受了柏拉图“理性论”中的合理成分,并把它用于文艺批评,他所反对的是柏拉图的“纯理性”,并非一概反对“理性”,因为理性指导情感乃是人的理智控制的表现,没有理性指导的不利于美感的产生,更不利于情感陶冶功能的实现,只有“适度”的情感表现才是最美的,此为亚里斯多德“中庸之美”伦理道德观念在文艺批评领域的运用。

四、结论

概而言之,我们可以得出如是结论:亚里斯多德的文艺美学思想,是古希腊文学艺术高度繁盛的系统的总结,他首先从唯物主义哲学出发,开创了自然哲学与社会哲学结合的始端,认为现实世界是真实的存在。并通过物理、生物等科学实验证明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真实存在的“现实世界”。创立了艺术源于现实生活,而美是对现实生活“摹仿”(再现、创造)的学说,赋予了“摹仿”说以严密的逻辑性与科学性。

正是他明确地回答了早期思想家们在文艺美学上留下的两大问题:

其一是文艺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他延续柏拉图等人的观点,肯定文艺摹仿现实世界。但又是柏拉图否定现实世界真实性的反叛,明确指出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现实主义的视角提出了“艺术真实观”,有力地否定了柏拉图的“理式说”。在亚里斯多德看来,客观世界是真实的,真实的东西可以摹仿,所以文艺起源于摹仿。但这种摹仿不是简单地机械地位移、照搬,而是要按照事物发展的可然律或必然律来再现和创新,这种再现和创造出的艺术作品,比现实生活更真、更善、更美。

其二是文艺的社会功用,亚里斯多德结合具体艺术实践的心理分析肯定了文艺的认识功能、审美娱乐以及教育功能。就文艺创作,他从具体的艺术体裁出发阐述了文艺创作中的“整体统一观”和“形象典型论”,亚里斯多德的论述已经具备了后来的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所提出的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相统一的艺术典型理论的雏型,后来的贺拉斯、布瓦罗等人的“类型论”,哥德、黑格尔等人的“艺术典型论”都可以在亚里斯多德这里找到“胚芽”。就文艺传播,他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以及受众的三维视角提出了“可信性”的传播理念,奠定了文艺传播学的早期形态;就文艺批评,他首先指出文艺批评的两种(政治与文艺)形态,并提出文艺评判的标准是“适度”的情感表现。与此同时,他的这些观点与其他著作如《形而上学》第五卷中关于“美的客观基础”的言说,论艺术与科学、形式与材料的关系;《伦理学》(第八卷)探讨艺术创造、艺术家的修养等观点共同构筑起他较为系统的文艺美学理论体系。

尽管亚里斯多德的某些论点明显存在历史的和思想的局限性,如:探讨各种具体类型的文艺体裁时过分地强调独立性,在对悲剧与诗的起源与发展的论述中,脱离了文学艺术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生成基础;某些观点如《诗学》中认为只有上层贵族阶级的人才能做悲剧的主角,“现在最完美的悲剧都取材于少数家族的故事”(第十三章)等有失偏颇。诚然,亚里斯多德不是圣人,自然不会无所不知,但总还不至于沦落到孤陋寡闻的可悲境地。他研究问题的严密逻辑、多种科学方法的采用,及其提出的许多文艺美学观点不仅具有揭示文艺本质意义的永恒性,而且在揭示艺术实践规律与人类生存的关系方面,更具有前瞻性的启示意义。其文艺理论内核所建构的文艺美学理论体系给后世文艺实践和文艺理论研究带来的权威和推动作用不容置疑。(责任编辑:陈娟娟)

参考文献:

[1]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论文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124.

[2]莫・卡冈.艺术形态学[M].北京:三联书店,1986.127.

[3]《鲁迅研究年刊》创刊号[J].35.

[4]亚里斯多德著,罗念生译.诗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59.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386.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95.

[8]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83.

[9]何乾三.西方音乐美学史稿[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95.

[10]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66.

[11]亚里斯多德著,陈中梅译.诗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27.

篇4

修改后的《荆轲刺秦王》故事说得比日本版清楚些。最后的荆轲刺秦也突出多了,从易水送别到图穷匕见都更有起伏,也更符合观众的期待。但是就我看有许多地方电影语言倒不如原来那一版舒服。由荆轲被雇佣转换到荆轲杀人一场,用了两个较大的景别接在一起,加上人物的头发、服饰都差不多,让人一下分不清。原来的杀造剑人一场是用一个锤打烧红的剑的特写开场,交代清楚,镜头语言上也比较匹配。现在把杀人的场面放了许多到荆轲的闪回中去,以表明荆轲不肯再杀人的心理依据,但这种很经典的电影语言倒跟这部影片不是很贴。比较随意的闪回也出现在荆轲脑中,后面荆轲决定刺秦一场出现了赵国被秦王踏灭时的惨烈景象,是黑白镜头。但这是赵姬所见,那时荆轲并没有去赵国。

我听到部分的观众反映和媒体评价还是看不懂,不好看。就我自己来说,跟上影片的思路也是很困难的,一遍一遍地看,试图去理解导演的意思。以至于我说新版本故事清楚多了的时候朋友不信,说我看了三、四遍碟,加上看胶片,脑子早就被洗好了,什么话听这么多遍也成为真理了。

我说清楚多了,是指陈凯歌要说的事清楚多了,并不是我喜欢或认同这个故事和其中的那点意思。但是朋友跟我具体讨论为什么不喜欢,我往往一下说不出来。面对《荆轲刺秦王》,我觉得无处下口。

为什么呢,因为陈凯歌的这部影片使用的是一种非常暴力的美学,它用了暴力的美学来进行形象护秦。他的人物设计、动机编排、历史解释、叙事方法全是他自己的。这种不按理出牌、全面自说自话的方法击碎了我的正常话语系统和对自己的常识的自信,让我在这种“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自信和霸气面前总想双膝一软拜倒在地。当他一处两处这样写的时候我还可以说这里我不理解,那里故事说不通。可是当它通篇都自说自话,硬做反面文章,我就很容易怀疑自己愚笨。荆轲行刺时头发上系满了小铜铃,我就觉得似乎违反常识。古代人都是短兵器、冷兵器交手,要进行近距离肉搏,要是敌众我寡就更应该出其不意才能活命。荆轲这样做是不是指望人家听到声音就知道是大师到了,就闻风丧胆?我看到影片这样写就先怀疑自己。心想编剧一定是有出处的。

人物也是这样写的,完全是导演意念的传声筒。秦始皇说的话和行为都是我不好理解的,动机和感情随时在两极跳跃就是性格多面了?秦始皇有这么伟大、仁爱吗?我觉得影片应该叫荆轲护秦王才对。为了突出秦始皇,安排了一个赵姬来爱他,辅佐他。这个赵姬不是人,

她是九天神女下凡尘。在当时那种交通十分不便的情况下,她可以要出现在那里就出现在那里。她在秦国和燕国都没有正式的身份,可她在这两个国家都被称为夫人,而且在这两个国家都可以差遣国家监狱的官吏。在大陆版的《荆轲刺秦王》里,所有的计谋和主意都出自赵姬:给秦王出主意假意让燕丹逃跑的是她,给燕丹出主意派刺客是她,后来她憎恨秦王了,唆使荆轲去刺秦也是她,告诉荆轲秦王早有准备的也是她,甚至想出图穷匕现这一绝招的也是她。这种人物的三级跳跨度太大,我感觉是作者想让人物干什么人物就得干什么,想让人物怎样想人物就得怎样想。类似的处理还有。秦王杀了荆轲,可非要抱着他叫“你不能死,我不准你死,你还没告诉我你笑什么呢,你知道我要干什么?”缪毒谋反,这在中国历史上很多事例的,就这种面首人物内心的自卑、压抑和所处的地位来说是有一定必然性的,是有心理依据的。可作者非要让缪毒表白“不过是你想做我的女人,我想做你的男人,夫妻一样过日子。偏你是太后,就难了。”原来他们谋反是为了爱情?我不明白。

这就是我说的美学的暴力,它用违反常识、违反历史记录、违反基本人性的方法来建立自己的价值系统和美学语境。它使用的是爱森斯坦的杂耍蒙太奇方法:用夸张、变形和强化的电影语言和叙事方法来突出表现作者的主题观念。比如用跳起的三个石狮子来表示人民觉醒了。我总觉得这是把作者的主题观念象敲钉子一样楔进我的脑子里。这种作者有一种玩弄观众于股掌之上的得意和自信,有一种创造独特理解和崇高价值的自豪。这常常是那种才华横溢的作者刻意保持的自我感觉,一种居高临下的精英之气和肆无忌惮、酣畅淋漓的话语感觉。其中充满了“天下者我们的天下”的豪情和王者之气。

篇5

1.1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历史课更加生动

一堂成功的历史课,是要让学生们充分吸收教师的所教授的知识点,要让学生们对枯燥的历史知识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全面发挥各种教学手段,而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是创造真实情境的最有效的工具。把多媒体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手段。用多媒体辅助历史课堂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运用图像、声音、文字、动画的直观特点,使历史课堂言简意赅,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多媒体技术可以让静态的历史教学变成动态的丰富多彩的视频图像,使学生能长时间的保持兴趣爱好,学习积极性也得到极大地提升,教学效果当然就会很好。

1.2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但枯燥单一的传统历史教育教学手段,让很多学生对历史课毫无兴趣,大多数学生对这门学科不愿过多学习。多媒体技术恰恰弥补了传统教育教学中这一缺点,解决了这一困难,它让单纯的教师说教变成丰富多彩、变化万千音频、视频。优美的声音、动态的画面、生动的演示、搞笑的动漫这些多媒体技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对上历史课的积极性也大大增加,持续的兴趣也让学生们对历史知识点几乎是过目不忘,学生们反映在上历史课时感觉身心非常愉悦,听课兴趣盎然,现在想去学习,愿意去学习,接受起来自然简单轻松,我发现在历史教学中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明显激发学生们学习兴趣,保证了学习质量和效果。

1.3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在传统教育教学制度中存在许多不利于创新人才成长和培养的弊端。例如,在教育思想上只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忽略了培养他们创新知识的能力;在传授知识时采用灌输式,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所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件大事,也是我们在教学中的重要目标。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除了平时的素质教育和日常的课堂教育外,应该加强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利用普通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学生们学会了动手、动脑、和主动性思维,让学生们的创新意识显著增加,我深刻体会到不但开阔了学生学习历史的视野,加深了记忆,而且培养和提高了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2.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两点注意事项

2.1多媒体技术不能替代传统教学模式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其中“辅助”非常重要,重点是“辅助”不是“替代”。我发现身边的有些教师进入一个误区,误认为多媒体技术是万能的,是可以代替传统的教学,上课一味的使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不去管是否适合,也不去管是否与自身教学内容相适应。让多媒体占据课堂的中心位置,有时完全取代教师这个重要的宣讲者。我认为,这是不可取的,多媒体技术是辅助历史教学,多媒体技术不具备传统教学的很多特点和优点,教师失去了引导和主导的作用。一些传统的谈话法、领读法、提问法等教学手段的缺失会让教育教学效果大大折扣。我们应该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技术两者巧妙结合,各司其职,谁也不能替代谁,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让新兴多媒体技术教学为辅,让两者有机的结合,合理的搭配,形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真正的服务于课堂。

2.2多媒体技术资源应当注意选择与设计

篇6

在美术学院课堂管理工作的优化过程中,管理目标对管理行为以及管理策略的制定发挥着指导作用。从美术学院课堂管理目标方面来看,一是突出以人为本的课堂管理理念,将推动学生发展作为课堂管理工作的重要出发点;二是实现课堂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利用秩序、制度、规则以及情感教育中确保课堂的和谐性与有序性。另外,在美术学院课堂管理工作中,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管理活动,让学生能够积极配合课堂管理实践,并在课堂管理工作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体会到更多的成就感。

二、美术学院课堂管理工作的运行

在美术学院课堂管理实践工作中,教师一是要重视创建良好的课堂环境,从而为课堂氛围的优化以及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创建基础。良好课堂氛围的创设要求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心理需求作出了解,并通过尊重学生、推动学生价值的实现来对学生的心理需求进行满足。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开展观察并与学生开展充分沟通,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身的关心、理解、信任以及尊重。同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人际关系进行干预,从而确保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与课堂教学氛围,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当重视课堂规范的制定与落实,从而指导学生的课堂行为,以便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二是对教学策略作出优化,为教学成效的提升构建基础。教学策略的制定是为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学生素质的发展服务的,因此在美术学院课堂管理工作中,教师应当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特点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这要求教师能够对不同学生所具有的学习经验、学习能力作出了解,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知能力与能力差异作出了解,同时在教学策略的制定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参与,如教师可以出具包含多种教学策略的教学方案供学生选择,或者让学生来开展教学过程中设计,教师则通过对学生设计的教学过程方案作出优选来实施课堂教学,这对于提高学生在课堂管理中的参与性和配合度具有着重要意义;三是在美术学院课堂管理实践工作中,教师要重视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与自我管理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开展课堂管理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能够重视课堂管理工作,并通过数字自我管理意识来配合课堂管理工作的实施。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强化自身的自控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从而让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得到强化,而这种能力的强化无论是对于眼下美术学院课堂管理成效的提升还是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都具有着重要意义。

三、美术学院课堂成效的评价

篇7

1.1设备使用问题

一方面体现在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理解偏差,把多媒体教学简单理解为计算机加投影幕布,对多媒体教学软件使用不熟,课件制作简单,难以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另一方面体现在教师对多媒体设备操作不熟。课堂一旦出现设备小故障时就束手无策,必须等技术人员解决才能继续讲课,从而影响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发挥。

1.2设备安全问题

硬件安全:多媒体教室一般配置的设备有计算机、投影、幕布、中控、功放等,整套设备值上万,作为学校的固定资产,如安保措施不到位,容易发生设备被盗事件。因而对多媒体教室的管理比较严格,教师和学生借用手续繁琐,影响多媒体教学作用的发挥。另外,多媒体教室设备老化等故障(如投影、灯泡损等),也会影响教师正常教学。软件问题:主要是计算机本身的操作系统漏洞,容易受到病毒攻击。另外多媒体教室计算机一般只安装基本应用软件,不允许老师自行安装软件,这就会影响部分老师的教学需求,降低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积极性,影响多媒体教学效果。

1.3设备维护问题

多媒体教室设备需要定期保养和维护更新,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有专款用于日常设备维护保养,而办学经费相对短缺,造成了很多学校实际维护经费非常少,很多设备超龄使用,这也影响多媒体教学实际效果的发挥。

二、加强多媒体教室的科学管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作用

2.1定期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一是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能够适应不断更新的现代化多媒体设备,解决多媒体设备在使用中出现的故障;二是加强使用人员的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达到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更好的提升教学目的。

2.2加强管理,确保设备安全

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实现多媒体教室全方位开放,而又不担心多媒体设备安全问题。一是做好统计教师使用软件需求,提前安装相关软件工作保证教师能正常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二是安装监控摄像头,实现监控功能,确保多媒体教室设备安全。三是每天巡查发现隐患时及时给予处理,保障多媒体教学的正常进行。

2.3定期维护,保障设备性能

篇8

笔者对小学、初中的部分学生对美术的爱好,认识、理解,以及家庭态度、学校课程开设情况、教师的师资教法等方面进行了较为长期的详细的观察与分析,发现从孩子会用笔到幼儿园期间,几乎所有孩子对绘画都有浓厚的兴趣;从小学一年级到了初中出现严重的分化,对美术的兴趣呈锐减趋势;几年的义务教育,怎么使我们的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下降到如此地步呢?笔者认为有如下因素。一、学校外因素,家庭的误导:在孩子入学前,多数家长以孩子能画画而给予鼓励和夸奖,入学后则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这就使孩子错误的认为学习成绩是主要的,兴趣爱好是次要的,于是本来的天性被慢慢扼杀。家庭构成社会,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社会环境:画画是玩,学习成绩是重要的。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关系,只要求孩子文化课出“分数”,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二、学校内部因素:在我们苏北,农村很多学校没有专业美术教师,在多年应试教育的约束下,学校多注重学生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很多学校不开设美术课或者是虚设美术课。现在虽然有改观,但许多学校的教育意识没有及时转变,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没改变,上美术课时,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只教学生临摹作品,课堂气氛低沉,讲课呆板,是使学生失去兴趣的重要原因。这些都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兴趣培养。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是不能忽略的,那么该如何来培养农村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学校外部因素是大环境,我们很难改变,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改变内因,转变教学观念,从课堂抓起,培养其兴趣。

一、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兴趣

我们都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应该清楚学生的心理需求。应该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需要对事物的认识表达时就有画画描述的冲动,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激发其热情。比如在七年级《人类的朋友》的美术课上,如果老师一味要求学生按书上要求去做,按书上的表现方法临摹书本上提供的范画,肯定会有一些学生对此不感兴趣,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的绘画积极些受到挫伤。因而应该给他们创作自由,让学生从兴趣开始,可以先画自己喜欢的动物范画,兴趣往往会产生“阶段性”的成果,我们要把握好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及时的给予表扬和肯定,再画教师布置的作业,使学生循序渐进。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心理,正确的引导,才能培养其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二、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审美意识

我们的美术课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也不是为了应付一节课或者认为是简单的哄孩子玩。学生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要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也不能以太高的准则来评价学生。而是看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要多给予肯定的表扬,少有居高临下的指责。教师要转变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三、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从兴趣入手,提高创造能力

1.改革教学方法

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在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它特有的优势。然而如何发挥、扩大它的优势作用,关键在于任课教师能否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降低学习难度,消除学生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目前,因为学校条件的限制,使很多美术课程不能很好地开展,如果教师局限在学校现有的条件里,有的课堂教学内容只能是简单的讲讲,甚至让学生自己看看就上自习课,这显然是有悖新课改要求。我们应该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因地制宜,尽量开展好课堂教学。比如八年级的《陶艺创作》课,农村学生是不可能有橡皮泥来做雕塑练习的,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农村的条件来上,不妨让他们再回到儿童的玩“泥巴”时代,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挖红泥,让他们在课堂上由老师引导从儿时的“捏娃娃”游戏开始讲解雕塑,使学生更真实的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样的课堂才是培养孩子兴趣的乐园,这样让学生在兴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就能收到最佳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课堂活跃的优势作用。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现代化教育不能局限在死板的传授知识,应该是以兴趣为引导,利用情景教学的模式创设兴趣的课堂氛围,达到美育的目的。学生兴趣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美术教育要靠得当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所以要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培养学生兴趣。教师本身要有创造性思维,要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2.言传身教,直观教学。

只有搞好课堂教学,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美术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教师上美术课时,总不能天天“游戏”,使美术课单一枯燥。要搞好课堂教学,美朮教师也要象语文老师写下水作文一样多做示范。它既形象生动,又直观,易于理解、领悟,是学生既感兴趣又能取得理想效果的教学方法。最好的教学语言就是教师的肢体语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现在上美术课的主要问题是相关教材资料缺乏设备不齐。特别是欣赏课,有些作品经过几次印刷,色彩效果差,图片又不多,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就不能激发学生的美感。教师生硬的让学生只是去画画,因此运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来补充就非常有必要。通过自己找些资料,如挂图、画册、录象、幻灯、光碟等,让学生观看欣赏。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只有通过大量作品欣赏,教学示范,才能使学生增加感性的认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不断的艺术熏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例如:在初二美术国画的课程中,因为教室条件限制,教师示范很麻烦,而且学生也不容易观看,我们就可以用VCD通过电视来演示。让学生先欣赏作品,再观看绘画过程和技法表现。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真正欣赏到美的内涵,同时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

篇9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音乐理论教学教学手段

多媒体是90年代以来计算机领域发展的新技术,利用了计算机科学的交互性、界面友好性、操作简便性的特点,在教学中集图、文、声、像为一体,将分散的素材与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也便于学生系统的学习相关知识点。特别是在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中,涉及大量的多媒体素材,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对素材合理编排,能突出教学重点,有序组织课堂教学,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可极大的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是现代教学方法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多媒体手段如果应用不当,反而会降低教学质量。如何在高等院校音乐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合理应用多媒体手段,使课堂生动活泼、重点突出、内容连贯、解析清楚,是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垦待解决的问题。

一、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强有力的教学手段,为音乐理论课程教学注入了活力

1.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主要是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的事物的好奇,演示型的多媒体课件能将文字、图像等直观地展示出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营造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把学生的审美体验推向。例如在《中国音乐史》教学中,古代部分由于年代久远,学生难免在学习中觉得枯燥。这时,多媒体教学就能发挥很重要的作用。我在介绍骨笛时,就给学生用投影仪分别展示了舞阳骨笛、河姆渡骨笛的图片,介绍它们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对现今的影响,并欣赏了骨哨与乐队演奏的《原始狩猎图》。使学生在学习了骨笛的相关知识外,还对骨笛的外形以及演奏有了形象的认识,一堂原本枯燥乏味的古代音乐史课,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顿时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学习中国音乐史的兴趣大增。

2.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果。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以景促思,提升教学效果。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欣赏曲目的曲调、节奏、韵律、内容安排对应的图片或动画,营造出对应的情景氛围,让学生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对欣赏曲目的特点把握得更加牢固。这样,多媒体可以创造生动的意境,起到很强的感染作用。譬如在欣赏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时,我就用投影仪显示了冼星海的画像、《黄河大合唱》的演出剧照等,在此背景下再来进行《黄河大合唱》的欣赏教学活动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这样创设教学情景的多媒体手段,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厚,能够很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3.牢富教学手段,缩短教学时间。多媒体技术表现能力强,手段丰富,可用来分解、演示一些复杂、枯燥的教学内容,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直观形象,减少知识点重复教学。高等院校音乐理论课程与技术课程相比较,理论课程显得要枯燥、烦杂一些。传统的教学手段主要以讲解为主,造成了教学手段单一的客观局面。多媒体技术融入到音乐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中,这一局面得到了很大的改观。

4.优化教学过程,扩充教学容量。在音乐专业理论课程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对教师传授的知识兴致淡漠。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讲课方法比较单调,学习内容也比较单一,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在课前将教学内容用多媒体组织起来,在课堂上按教学程序得心应手地把影像清晰地呈现出来,引人入胜,从而节省了时间,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兴趣,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轻松地学到更多知识。

二、多媒体技术运用不得法,反而影响教学质量

1,媒体依赖,盲目跟风。在音乐理论课使用多媒体过程中,存在着不顾教学内容与目标、为追求课堂效果盲目使用多媒体的情况,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现象。许多老师为了多媒体而多媒体,用事先准备好的课件取代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禁锢了学生的想象空间。使学习的每个阶段都严格按照老师的多媒体流程来。教师的表现手法单一,盲目的使用多媒体,从而成为媒体的操作员,没有成为课堂的领导者,也没有成为教学内容的驾驭者。这种类型的教学,完全依赖多媒体的质量和流程,无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主次错位,重点不明。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课件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很多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的生动性,不再将精力放在搞好课堂设计上,而将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了课件制作上。同时,某些不合理的教学评价条款,也为这种趋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多媒体制作从内容确定到资料查找,从音乐选择到色彩搭配;从软件操作到界面切换效果,教师的任务从教授内容变为操作软件,教学的重点从学习内容到观赏课件。师生之间的交流多了一道多媒体屏障,教学质量也在某些程度上受到影响。

三、在高等院校音乐专业理论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提高教与学的整体水平

1.充分认识多媒体教学的辅。多媒体教学具有操作简便、媒体兼容性好、内容组织方便、声画合一等特点,可以使抽象的音乐知识真实可感、活泼生动、极大地开阔学习者的音乐视野,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教学手段,近年来在音乐理论课程教学中被广泛使用。但是,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其优越性,也有缺点,需要辩证的认识。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有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如果超出了使用的“度”,就会物极必反,反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方法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们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不能仅仅其中依靠一种。单一的多媒体教学,无论界面、音乐做的多么漂亮,总会使课程变得枯燥无味,知识的接收者仅仅扮演了电影观众的角色,而不是学习者的角色。从学生学习知识的角度来看,各种教学方法都具有辅。在课程的教学方法确定过程中,关键在于这种教学法是否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知识的顺利传递创造条件。因此,一堂成功的课程应以知识的有效传递为目标,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而包括多媒体在内的各种教学手段是为知识的传递服务的,都是教学的辅助手段。

2.合理确定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多媒体教学中的交互性也就是教学双方的互动。良好的互动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现阶段音乐理论课程多媒体手段教学的一大问题就在于缺少互动。教师备课时,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自身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确定教学的实施过程以及教学方法,编辑好教学多媒体软件。课堂上以此为主线、单线程的、按部就班的灌输给学生。这种做法确实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但是带来的负面的问题就在于无法让学生在比较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教师在课前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根据具体情况收集相关资料,设计好课堂问题,合理确定多媒体课件中知识交互点。这些交互点会依照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不同情况产生不同的结果。通过对各个结果的分析,或是大量的事例对比,给学生更直观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做法加大了教师课前准备的工作量,但是对提高学生能力是非常关键的。

篇10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多媒体教学也呈现出如下问题:

1.1学生笔记方面的困扰

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记录笔记的速度一般高于教师板书的速度,因而教师写完一段板书,学生即完成相应的笔记,两者基本同步。多媒体教学中,由于多媒体课件可以瞬间呈现大量信息,这种同步性被打破,课堂上经常出现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已经完成,学生犹自奋笔疾书,赶记笔记的场面。此时,教师如果直接将课件更新到后续章节,学生就只能留下残缺的课堂笔记,如果等待学生抄完笔记,则会浪费较多时间,如果为了避免这种两难选择,将课件交付学生,学生又会对电子课件产生依赖,从而完全不记笔记。学生在课堂笔记方面过度的忙碌和闲暇,都不利于他们集中注意力听讲和思考,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1.2教室布局带来的影响

南通大学的教室,按照黑板和多媒体投影屏幕的关系,可以分为以下三类:无多媒体、投影屏幕居中、投影屏幕居于一侧。在三种布局中,第一种以文字向学生传递信息的功能完全由板书承担。在第二种布局中,黑板通常是一整块,当投影屏幕放下后,投影屏幕居于正中位置,黑板未被遮蔽的剩余面积被分为两块,这两块残余的黑板面积偏小,承载板书的能力大大减弱,只能起少量辅助作用。第三种布局中,整个黑板通常是由分为两组的四块黑板组成,每组的两块黑板均可沿垂直导轨上下移动,居于黑板一侧的投影屏幕放下后,会遮蔽两组黑板中的一组;在这种布局中,未被遮蔽的一组黑板,即使用于传统教学形式下的板书承载,亦堪使用。第二和第三种布局条件下,都可以开展多媒体教学,但在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同时,板书的表达能力有较大差距,在目前的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未将这方面的差异考虑进去,因而通常是制作一个课件,在所有多媒体教室中都使用这一课件。这种做法,只考虑到授课的内容,而对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较少顾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最佳教学效果的获得。

1.3多媒体教学时的照明环境影响

多媒体教学通常使用投影仪播放课件,投影的原理类似于电影播放,要求较为黯淡的光线环境。因此,在上课时,学生为了更好地观看投影屏幕,常常关闭教室内的大部分电灯,拉上前排或全部窗帘,营造出昏暗的教学环境,对于投影设备老化,投影效果较差的教室,尤其如此。这种昏暗的环境,固然有利于多媒体课件的播放,但却使教室环境变得如同电影院,与教学上对“窗明几净”的要求则大异其趣。黯淡的照明条件,不仅不利于学生精神的振奋和注意力的集中,同时使板书成为鸡肋。

1.4教学中存在“为多媒体而多媒体”的倾向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的某些授课内容,以传统的形式和多媒体的形式都可以很好地展现,但由于多媒体授课形式的普及,不少教师倾向于将全部授课内容都搬上多媒体课件,因而花费了大量时间进行课件制作。例如,决策树的绘制,以传统形式在黑板上当场画出决策树,其直观性和动态性并不逊于动画形式,绘制过程也并不繁琐,教师绘图所花的时间与学生记录基本同步,从各方面来看,效果都与多媒体形式旗鼓相当,而备课效率则更高。除备课效率外,“为多媒体而多媒体”的更大问题在于,当教师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将全部教学内容搬上多媒体课件之后,授课的内容和流程便趋于固化,随堂发挥的灵感受到限制。与板书可以依据灵感“随时为变”的特性不同,多媒体课件不大可能在教学现场临时更改,稍纵即逝的灵感可以带来内容风格迥异的板书,却难以撼动高度程式化的课件。对“大而全”的多媒体课件的路径依赖的形成,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完全弃用粉笔,转向键盘和鼠标。至此,课堂进程完全取决于事先的设计,成为数年不变的“固定套路”。这一趋势,对于教师改进其教学技巧是不利的。

2关于改进多媒体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2.1正确认识教学目的与教学手段的关系

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日益认识到,在《管理学原理》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形式与传统教学形式并非非此即彼的替代关系,而是可以共存与融合。实际上,无论多媒体教学形式还是传统教学形式,均为教学的可选手段,而非目标。《管理学原理》教学的目标在于使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了解各种流派的源流、思想、观点和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设计解决方案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的选取应服务于这一目标,即何种手段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则选用之,否则,替换之。

2.2依据授课需要对课程内容的展示形式加以选择

在授课内容方面,可以大致分三类:第一类是需要以影音资料或动画、图片形式呈现的内容,第二类是涉及企业或事件背景的大篇幅文字内容,第三类是适合较为简短的文字加上口头讲述呈现的内容。第一类中的影音资料只可能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呈现,在这里,多媒体服务于教学目标的优越性最为明显,是当然的首选教学手段;动画和图片的展示方面,则应一分为二地看待,一方面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会消耗较多精力,如果其效果优于传统板书,则应采取,如效果相当,则可以考虑优先使用板书。对于第二类内容,多媒体传递信息的效率显著占优,理应成为首选,但鉴于学生笔记方面的困难,教师应事先向学生说明,课件上哪些内容是需要记录的,哪些内容是供当堂阅读的,对于那些对相关材料感兴趣的学生,则可以授以材料出处,供其课后详细了解。第三类内容可在多媒体或传统教学手段中任选,但在目前多媒体教学对课堂照明条件的要求尚未得到改进的前提下,可以考虑更多地选用传统教学形式,这不仅有利于课堂氛围的营造,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在授课进程中临时掺入稍纵即逝的灵感。

2.3按照实际情况灵活调节课时比例

在教学中,鼓励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并不等同于追求彻底的“多媒体化”。多媒体教学形式和传统教学形式之间的比例关系,不宜作简单的预设,无论是从教学管理的规制方面,还是教师本人对教学手段的选用方面,都是如此。高校教师的授课习惯、授课风格、计算机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较大个体差异,其教学手段的选择偏好应得到尊重。就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比例关系而言,至少存在以下影响因素:首先,个体之间的差异可能导致教授同一课程的两个教师之间,一个较多地选用多媒体形式,另一个则偏重传统形式,对于此类现象,应当视为正常,而不必强求一致。其次,同一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熟悉程度和应用能力,也存在着与时俱进的现象。大学教师由于其教学和科研方面的需要,常常会接触到各类工具软件,如SPSS、MATLAB、EXCEL、PHOTOSHOP、GIS等,在掌握和使用这些工具的过程中,其计算机操作水平渐趋熟练,对于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都有明显促进作用。这种技能方面的进步,通常会导致其使用多媒体教学形式的课时比率上升,因此,长期来看,同一个教师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形式的选用比例上,并非一成不变,对于这一变化,应该顺其自然,而非作出硬性规定。第三,在熟练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和多媒体设备使用技能的前提下,教师也有可能因其教学中的摸索,有意识地调整多媒体教学形式与传统教学形式的比例。这一自主调节,通常与多媒体技术掌握程度无关,而是出于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对此应持欢迎态度。

2.4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改进及维护

如前文所述,教室的布局和多媒体设施的特性,对于多媒体教学形式的开展及教学效果的达成有较大影响,因此,为改进多媒体教学的效果,有必要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改进和维护加以关注,我们对此方面有如下建议:1)对于那些讲台和多媒体控制台相分离的多媒体教室加以改造,使之合一,以便消除因多媒体控制台偏居一隅而造成的师生交流障碍。2)投影屏幕和黑板的布局,以前文所述的第三种形式(即投影屏幕居于黑板一侧)为最佳,对传统教室进行多媒体改造时,应优先考虑使用这一形式;对于那些目前为第二种形式(即投影屏幕居于黑板中央)布局的教室,应逐步加以改造,使之成为第三种形式。3)今后建设新的多媒体教室或对现有多媒体教室投影设备进行更新时,可以考虑尝试以大屏幕平板彩电替代现有投影系统。以平板彩电作为课件的输出设备,可以在正常的照明条件下开展多媒体教学,从而消除多媒体教学形式对昏暗的照明条件的需求,使教室回复到窗明几净的教学氛围中。目前大屏幕平板彩电的价格略显昂贵;但是,由于彩电的使用寿命远高于投影仪,其长期使用成本则大致与投影仪相当。随着大屏幕平板彩电的普及,在未来若干年中,其价格应该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可以考虑逐步替换现有投影系统。

3总结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