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效益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11:48: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效益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效益论文

篇1

1.提高单位劳动生产率

煤炭企业应当不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严格核定生产岗位人员定编,对可调整岗位实行检修、操作合一,以降低人工费用。还应采取措施提升职工的技能。如为强化企业员工操作规程,对员工进行安全制度、生产工艺、操作规程、设备点检、岗位职责等方面开展培训。以培养员工认真、严谨的职业习惯,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人员基础。

2.提高设备效率

按时对机械设备进行停机检修,在员工意识中树立只有管好生产设备,才能搞好生产的理念。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只有按时停机检修,才能降低设备损耗,减少内因、外因停机次数,提升生产效率。加强不同生产环节机械设备的工作,定期对设备状况进行检查和抽查,以切实减少了因设备问题而造成的生产事故,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设备保障。

3.加强煤矿生产中的成本管理工作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炭生产企业的成本管理理想也应不断进步,变短期成本管理为长远成本管理。也就是说,不但要强调生产中怎样才能厉行节约,更应看重如何持续地使企业生产成本降到较低水平,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基础,为企业的持续生产经营提供助力。可以说,只有不断强化企业管理及一线生产员工的成本意识,将成本管理思想与理念深深地植入到煤矿生产的整个过程中,才能切实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4.加强对煤炭生产中物资消耗管理工作

对于煤矿企业而言,为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强化日常管理工作,实现对物资消耗的有力把控。应以煤矿生产经营计划为依据,切实加强对用水用电及其他相关资源消耗的管理,通过有效的计量和定额管理措施,将企业生产物资消耗控制在较低的水平,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二、提升煤炭企业经济效益,必须紧紧依靠财务管理工作

1.加强资金管理以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益

资金对企业经营发展而言具有决定性作用,流动资金储备充足与否对企业,特别是煤炭企业这类资金密集型企业而言影响是极大的。因此,煤炭生产企业必须对财务进行有效管理,而财务管理的重点则是企业资金的管理。首先,应加速资金周转,应收账款要及时收回。企业资金回笼的速度往往决定着企业利润获取的速度,投入资金通过市场后能够较快地回收,才能使企业获得真正的利润。因此,煤炭企业想要保持相对较好的生产经营状态,就必须加强对资金回收的管理与监督,对那些应收账款均应及时予以回收,以减少回收账款周期,最大限度地避免可能发生的经济损失。其次,应加强资金日常管理工作,使用银行贷款也要科学、合理。煤炭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与银行发生借贷关系。针对贷款的管理,应以具体情况为依据予以相应的管理。对于短期贷款,要保证贷款可及时还贷,减少过期还贷导致高额利息的支付;对于长期贷款,则要依据利息高低安排好还贷的顺序,以减少贷款利息的支付。再次,应加强负债比例控制。对于煤炭企业而言,其投资收益周期相对较长,尤其是那些需要贷款投资的项目,若考虑银行利息等因素,投资风险相应增加。煤炭企业在申请贷款进行投资时,必须要对企业经营进行综合考虑,要在收益与风险间进行深入比较,以期用相对较少的成本换取更大的回报。

2.盘活存量资产、处理沉淀资金,确保煤炭企业经济运行的稳定

篇2

关键词:跨国公司企业文化投资效益

企业文化被定义为企业成员共有的哲学、意识形态、价值观、信仰、假定、期望、态度和道德规范。在企业追求其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过程中,企业文化解释了企业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基本原因。从企业文化这个概念被提出以来,它已经被公认为影响企业组织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会影响到企业投资效益(SiehlandMartin,1990;KotterandHeskett,1992)。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越来越多有实力的公司走上了跨国经营之路,成为跨国公司。在实践中,所有希望通过海外投资来获取高额回报的跨国公司都面临着如何解决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制度、不同社会、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问题。无视这种差异,而照搬母公司的全套经营管理模式,是行不通的。正如戴维•利克斯所说:“凡是跨国公司的失败,几乎都是因为忽略了文化差异所招致的结果。”相反,那种完全抹去母公司的一切烙印,一味地迎合当地文化的做法,也是不可取。跨国公司一方面需要保持母公司的经营特色,分享母公司的战略资源,另一方面更需要尽快融入到当地的本土文化中,实现企业文化的本土化,从经营理念到经营方式都要适应所在国的国情、制度和传统。无数事实证明,跨国经营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本土化战略。

近年来,随着中国投资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投资目的地选择在中国。与此同时,跨国公司为了加强其设在中国的子公司的市场竞争力,纷纷实施本土化经营战略,并不断加快步伐。这一现象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一些学者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对跨国公司在拓展业务方面所面临的挑战进行探讨,更多学者从本土化给跨国公司和国内竞争伙伴带来的利弊进行分析。从文献方面看,国内关于企业文化和本土化问题的探讨大多集中在价值判断和伦理层面。无论是企业文化差异的比较,还是本土化的利弊之辩,其研究思路大体如此。

本文不同于以往关于企业文化简单价值判断的逻辑,而把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生产管理、组织设计、营销策略、人力资源等各种技术因素视为一类,它们都属于企业经营中的技术因子。正如企业管理实践已经反复证明的那样,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中不仅发挥着理念、信仰和道德规范作用,而且是一个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技术因子,可以影响和制约企业的投资效益。

对于跨国公司而言,企业文化的技术含量在母公司和东道国之间存在差异。本土化实际上是跨国公司企业文化在东道国的一种技术转化。这种转化必须而且只能通过企业中的“人”来实现。这就是企业文化本土化中的人力资源同化现象。本土化是一个长期、渐进而持续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更不可能一蹴而就,除非实施本土化的跨国企业完全不考虑投资的经济效益,而纯粹把本土化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

文化因子及其特征

企业文化是一种像生产过程中的操作准则一样可以被企业经营者或员工掌握的实用技术,本文称之为文化因子。文化因子扎根于企业的管理理念之中。无论人们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存在多大差距,作为实用技术的文化因子始终与企业经营的核心价值观联系在一起。这种核心价值观反过来又影响着企业的具体决策和经营行为。实际上,所有有实力拓展海外业务的跨国公司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或者说有一种体现在企业经营者和员工身上的文化因子,这些文化因子在许多方面影响着企业经营者和员工的行为,比如如何对待顾客,如何确立规范,如何创新等,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一)文化因子的度量

文化因子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可以从企业的市场拓展能力、内部凝聚能力、经营标准化能力和全面责任能力等方面加以观察,如图1所示。

由于与文化因子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因素具有可测性,因此,文化因子是可以度量的。第一,市场拓展能力的衡量。对待客户的态度和方式可以看作是衡量企业市场拓展能力的一把标尺。第二,内部凝聚能力的衡量。对待企业内部员工或人力资本的态度和方式又是一把衡量企业内部凝聚能力的标尺。第三,经营标准化能力的衡量。对待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的态度和方式可以被看作衡量企业经营标准化能力的一把标尺。第四,全面责任能力的衡量。以负责的态度对待企业财务状况同时也以负责的态度承担社会责任,利己又利人,这是企业具备全面责任能力的表现,可以作为衡量企业全面责任能力的标尺。

(二)文化因子的特征

以上四个方面是衡量文化因子这种实用技术的几个维度。另一方面,对于跨国公司而言,文化因子本身还存在一些可以观测和评价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是由文化因子作为可操作的实用技术的具体形式表现出来的,包括:

寄生性。文化因子可以看作企业经营者和员工素质的体现,它不能孤立存在,只能通过企业中的经营者和员工来体现;兼容性。在一个企业组织中不同的文化因子(如文化因子A和文化因子B)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同时共存;滞后性。文化因子的效用只能通过一段时间以后的投资效益来证明,而不能以现有的会计数据直接反映出来;差异性。不同文化因子之间由于它们的渊源、规则和实践者(即它们的寄生体或宿主)不同,而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可比性。不同文化因子之间的差异,以及它们事后的效用的不同,它们对投资效益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都是可以相互比较的;长效性。和所有与企业经营相关的技术因素一样,文化因子也可以产生投资收益,只不过对投资收益的影响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发挥比较显著的效果。

在文化因子的上述几个特征中,寄生性和兼容性是文化因子的基本存在形式;差异性和可比性是文化因子所以能够度量的前提条件;滞后性和长效性则是文化因子生命力的表现。对于跨国公司来说,企业文化本土化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公司与东道国之间不同文化的兼容性。这种文化兼容,使得文化因子得以顺利跨越输出资本的母公司和吸收资本的东道国之间的障碍。

企业经营者和员工都是文化因子的生命载体。其中,企业经营者主要是指企业的投资者或所有者,而企业员工则包括企业管理者在内,它们是企业具体经营决策和经营行为的实施者和执行者。就投资战略而言,企业经营者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他们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在他们身上更能体现文化因子对企业经营决策和经营行为的影响力。不过,就一般规模的企业而言,员工在企业总人数中占大多数,企业的市场拓展能力、内部凝聚能力、经营标准化能力和全面责任能力都需要通过他们来实现。从这些方面来看,他们是企业文化因子的主要载体。为了研究方便,在本文中,我们把文化因子看作寄生在跨国公司员工身上的一项特定技术,简称为“文化因子-技术”。员工掌握了文化因子-技术之后,在投入生产活动过程中,可以发挥更高的效率,从而间接地促使企业经营者获得更高的投资效益。相反,缺乏文化因子-技术的员工将面临企业的淘汰。借助这个淘汰机制企业有可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跨国公司本土化分期模型

本文假定,跨国公司已经决定将资本投资在中国(东道国),它需要在中国的劳动市场找到能够实现其投资战略的具有“文化因子-技术”的员工。由于文化因子的兼容性和差异性,跨国公司内部需要在母公司企业文化和东道国企业文化之间寻找一种和谐共存的机制,这种机制可以包容不同的文化因子。

许多来华投资的跨国公司并不是选择一步到位的方式来实施企业文化的本土化,而是采取分步到位的本土化策略,让不同文化因子分期进入。假定在一个投资周期中,跨国公司的本土化分两期进行:第一期,企业文化主要是母公司文化,可以称之为“文化因子-技术A”;第二期,企业文化由母公司文化向东道国文化转化,即本土化,本文称之为“文化因子-技术B”。在本土化过程中,寄生在企业员工身上的文化因子与跨国公司的投资收益情况在不同时期将有不同表现。

(一)第一期

t=1,跨国公司实施母公司企业文化,本土化还没有提上日程。这时期,跨国公司的文化因子与其投资收益情况如下:

1.跨国公司在本国雇用员工,将他们外派到公司投资目的地中国。由于人力资源缺乏,跨国公司外派员工未必都很熟悉母公司的企业文化。如果他们对母公司企业文化很熟悉,则可以认定他们掌握了“文化因子-技术A”;不熟悉者,自然就不具备这种文化技术素养。假定那些来自本国而没有掌握“文化因子-技术A”的员工在跨国公司在华投资项目的劳动可以创造的收益为R,而掌握“文化因子-技术A”的员工所创造的收益就是r+ΔA,且ΔAf0。显然,掌握“文化因子-技术A”的员工能够创造更多投资收益。

2.如果跨国公司鼓励边干边学,那些已经受雇而没有掌握“文化因子-技术A”的本国员工就可以通过个人努力来提高自己的文化技术素养,并最终成为“文化因子-技术A”的拥有者。假定他们的努力水平为a∈[0,1],则获得“文化因子-技术A”的概率为s-(1-s)a,其中,s是当a=0时本国员工获得“文化因子-技术A”的自然概率。

3.在人力资源比较充裕的情况下,跨国公司可以通过某种甄别技术来识别那些不具备“文化因子-技术A”的员工。假定跨国公司不允许外派员工出现滥竽充数的情况,那么,对于那些即使通过努力也无法掌握“文化因子-技术A”的员工,企业将不得不淘汰他们。因此,在这个时期,跨国公司通过淘汰机制确保那些来自本国的员工具备企业所要求的文化素质。

(二)第二期

t=2,跨国公司实施企业文化本土化。这时期,跨国公司文化因子与其投资收益情况如下:

1.跨国公司在投资目的地中国雇用本地员工,这些中国员工可能熟悉跨国公司业务又熟悉当地情况并拥有“文化因子-技术B”,也可能不具备这一文化技术素养。假定那些不具备“文化因子-技术B”的中国本地员工创造的投资收益为R,那么,那些拥有“文化因子-技术B”的员工(或者称本土化员工)创造的投资收益为r+ΔB,且ΔBf0。

2.跨国公司实施企业文化本土化的前提条件是本土化较之非本土化具有比较优势,因此,掌握“文化因子-技术B”的本土化员工创造的投资收益大于拥有“文化因子技术A”的母公司员工创造的投资收益,即r+ΔBfr+ΔA。或者ΔBfΔA。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来自母公司的员工可能有一部分将要被本土化员工所取代。

3.在这个时期,由于人力资源比较充裕,跨国公司对于母公司员工和本土化员工都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因此,就业竞争促使所有希望获得工作岗位的员工在入职前就应该完善自己的职业技术条件,而不是在入职以后再通过自己努力来提高其文化技术素养。这样,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竞争,跨国公司将能够获得它所需要的本土化员工,从而实现企业文化向本土化的转化。

4.跨国公司企业文化向本土化的转化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差异程度。假定跨国公司能够在劳动力市场上找到具备“文化因子-技术A”的员工和具备“文化因子-技术B”的员工。找到前者的概率是Pr[Am]=s,找到后者的概率是Pr[Bm]=s+(1-s)sμ。其中,s是员工入职前已经具备企业所需要的文化技术素养的概率,μ是衡量跨国公司母公司文化与本土化文化相近程度的参数。如果μ的值较大,则意味着两种文化较为接近,此时,母公司员工也能在本土化文化中表现出色;相反,如果μ的值很小,则意味着两种文化差距太大,母公司员工将不能适应本土化文化。

为了方便起见,假定每个员工入职后都可以得到一份固定的工资w,那么,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要达到效益最大化目标,必须使每个员工创造的收益大于其工资成本,即使不具备文化因子-技术条件的员工也不例外。因此,跨国公司雇用的员工创造的收益必须满足最低条件rfw。在此前提下,那些具备“文化因子-技术A”的本国员工和具备“文化因子-技术B”的中国员工自然能够为跨国公司带来更多投资收益。

跨国公司本土化的条件

跨国公司的本土化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其投资策略,而不是相反。跨国公司实施本土化时,对于母公司文化向本土化的转化从来都不是盲目进行的,而是以企业的战略利益为导向的。

首先,本土化并不意味着跨国公司放弃其从母公司所传承下来的企业文化,它所放弃的仅仅是那些不利于实现其战略利益的文化技术形式。其次,本土化也不意味着跨国公司迎合东道国的社会文化传统,它只是利用东道国的便利条件和比较优势来达到最大化其投资收益的目的。最后,本土化也不意味着跨国公司接受东道国的经营理念和经营哲学,它所奉行的仍然是母公司的经营理念和经营哲学。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跨国公司宁可把本土化看作是其母公司的企业文化向东道国的一种“技术转化”,这种转化的范围和深度完全取决于企业的投资策略。

根据前面的假定,本土化员工之所以受器重,是因为他们承载着跨国公司企业文化向东道国转化的“文化因子-技术B”,而且,ΔBfΔA,他们所创造的投资收益比单纯拥有“文化因子-技术A”的母公司员工要多。假定跨国公司以同一标准支付每一个员工的工资,无论是来自母公司的员工还是当地员工,他们得到的工资都是w,而且除非被雇用,否则他们的工资为零。那么,一个母公司员工给企业创造的净收益为(r-w)+ΔA,而一个本土化员工创造的净收益为(r-w)+ΔB。所有母公司员工创造的净收益为,其中,N是母公司员工总数;所有本土化员工创造的净收益为,其中,M是本土化员工总数。

本土化也是要付出成本的。这些成本包括跨国公司企业文化转化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领域,特别是人力资源方面。

跨国公司的目标是要追求更多的投资收益,本土化战略也要服从这一目标。因此,本土化的实施必须获得超过其成本的收益。假定跨国公司实施本土化所愿意支付的最高成本为C,从员工本土化中获得的总收益为R,则跨国公司本土化策略的必要条件是:

R-Cf0

或者,

上述必要条件是显而易见的。只有满足这一必要条件,跨国公司才会采取本土化策略。另一方面,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跨国公司也不得不实施本土化,否则就有可能在竞争中失去优势地位。

跨国公司本土化优势与投资效益

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实践来看,本土化的优势是中外不同文化因子在企业经营中的比较、适应和选择中表现出来的。具有比较优势的文化因子必然能够带来更好的投资收益,因而更符合企业经营者(投资者)的利益。

在跨国公司本土化分期模型中,跨国公司在劳动力市场中找到的具备“文化因子-技术A”的员工的概率为Pr[Am]=s,包括在本土化第一期通过自己努力获得“文化因子-技术A”的员工[其概率为s-(1-s)a]在内,具备母公司文化背景的员工在企业中所占比例为:

LA=Pr[A]+Pr[A]×Pr[Am]

=s+(1-s)a+(1-s)(1-a)s

=s(2-s)+a(1-2)2

如果跨国公司不采取本土化策略,而是完全依靠母公司员工以及母公司文化,那么,到第二期,跨国公司的总收益为:

ΠA=(R-w)+LAΔA。

如果跨国公司采取本土化策略,它在劳动力市场中找到具备“文化因子-技术B”的本土化员工的概率为Pr[Bm]=s+(1-s)sμ,而母公司员工和本土化员工在企业所占比例为:LB=s+(1-s)sμ+(1-s)2sμ+a(1-s)3μ。跨国公司的总收益为:ΠB=2(R-w)+[s+(1-s)sμ+LB[2-s-(1-s)sμ]ΔB。

根据ΔBfΔA的假定,显然,ΠBfΠA,本土化给跨国公司创造的投资收益更大。如果把本土化员工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考虑在内,修正跨国公司对本国员工与本土化员工的同工同酬假定,那么,本土化的投资效益将更加明显。

结论与展望

篇3

1.1成本的概念

成本要从企业的所得收入中扣除出来以维持企业的进一步生产。因此,对于某一产品的生产,成本是资源成本;而成本管理是通过货币的形式,对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管理的预测,计算,分析等一系列的工作。它是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现代管理方法对成本进行科学管理,其目的就是用最小的支出去获取最大的收益。整个过程中的成本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所耗费的所有费用,既包括刚开始投资的成本,也包括现在和未来所投资的成本;既包括企业内部的投资,也包括企业所涉及的客户和供应商的外部投资。

1.2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1.2.1进行成本管理是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企业内部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一些企业将面临更为复杂的市场环境。在经济发展不景气的恶劣环境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而对成本进行控制则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首要选择。

1.2.2进行成本管理有利于企业改善生产经营管理,提高企业效益

由于企业经营成本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成本控制必须从细节入手,在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进而改善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成本控制可以减少冲减收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2.3加强成本管理是企业抵御内外压力、求得生存的重要保障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同行间的竞争、外界经济环境的不利因素等影响,若企业没有抓住一定的机遇,采取更为科学的成本管理,那么必将威胁到企业的生存。若想抵制以上威胁,那么就必须通过采取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创新产品的品种等方法。其中降低成本就必须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实行更为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

1.2.4进行成本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要想在同类企业中迅速发展,就必须把成本控制在一定水平。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成本,那么企业的利润将会大幅度增加,企业的经济基础将会更加牢固,这样企业将会有更多的机遇和实力去提高产品质量和进行产品设计方面的改革和创新。但仍有部分企业面临的经济状况是经营成本困难,没有制定周密详细的计划,盲目追求发展,特别是在产品升级和新产品开发的创新上进行盲目操作,一旦市场出现某些变化或决策失误,那么企业的经济基础就会受到影响,企业就会濒临破产或倒闭的风险。因此,降低运行成本对一个企业是不是盈余或获利以及它的整个发展过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3成本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1.3.1成本是影响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提高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确保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以自己的收入补偿耗费的费用后获得更多的利润。企业所有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率是衡量经济效益的综合指数。一个企业的成本水平,生产水平,技术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决定着企业竞争力的实力和利润的大小。

1.3.2提高经济效益,是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

经济效益是企业GDP和生产关系的成本比例,计算公式为:经济效益=GDP/生产成本。GDP是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企业生产使用的总价值,即劳动力成本,以表示生产总值。生产成本是企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各种资源的劳动消耗,通俗的说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生产与消费,用价值表现,就是企业的生产成本。正确认识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和意义,需把握利润和经济效益的联系。

1.3.3企业控制经营成本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企业的终极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运行成本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的优化实现。目前,在市场上,表现稍微好的一些企业,成本意识观念淡薄,成本竞争意识缺乏,总是从高成本,高收入、高效益的角度片面地强调效益,管理不到位,效率与效益的平衡失调,资浪费源严重,市场低迷,不景气,最终面临亏损。然而,一些管理人员,做决策之前,不重视基本的市场调查,只考虑企业的生产能力,通过产品成本的数量和规模来降低成本,当在一定时间内出现积压产品,再通过降价,促销等方式,导致资金成本上升,利润下滑。所以,一个成功的企业,一定要在确保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尽量降低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保证不缩减产品的必要功能,然后更合理地估计成本的耗费;在保持产量增长率的前提下,有效的成本控制,企业可以降低时间成本。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对任何以降低成本为目的的行为,忽视经济效益,低成本并不意味着低质量,只有通过提高产品的质量,减少成本的耗费,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3.4降低经营成本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然要求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如何让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在同质量同功能的前提条件下,占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同时获得较高的利润,企业的运行成本是起决定作用的重要因素。相同质量的产品,在市场中以同等价格出售,获取更高的利润必定是投入低成本的企业,通过低成本换取高利润是企业维持生存和发展的策略和手段;只有降低成本以获得更高的利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和手段。如果一个企业产品的综合成本较低,那么企业可以使用略低于同类产品的市场价格出售,在保证利润不变的情况下,在市场竞争中企业的价格优势无疑是其占据主导地位的重要法宝。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长久立足那么就必须面临残酷的竞争,就必须在降低经营成本的前提条件下生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

2降低企业运行成本的方法和措施

一个企业的成功,要严格控制成本,顾客至上,微笑服务,善待员工,公平对待,珍惜品牌,坚持慈善事业,但其成功的控制成本在其中是最主要的。在有的企业成本控制案例中,其成本控制的领先战略及其经验对我国企业有着很大的借鉴之处,现就结合我国的企业的实际情况及成功企业的成功经验提出几点降低企业运行成本的方法和措施。

2.1企业内部应加强降低成本的理念和意识

成本意识淡化是成本管理的大敌,会导致成本失真,成本管理渎职,决策失误,这将对企业的再生产产生严重的影响。要加强成本管理,首先应采取将成本意识摆在首位,牢固树立降低成本的理念,以提高经济效益。企业在加强安全、生产、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必须加强企业内部员工的成本意识,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成本理念。

2.2明确基本竞争战略

企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成本领先战略的正确使用。我国许多企业没有低成本的控制,也不想成为一个独立的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模糊的战略措施使得企业在竞争中缺乏优势。成功企业无一不以其明晰的竞争战略和强有力的竞争态势获取竞争优势,所以国内各企业应尽快确定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基本竞争战略并加以正确实施,成功的企业都有其明确的战略和强大的竞争优势,因此国内企业应确定自己的发展战略尽可能正确地实现他们,增强自己的竞争优势。

2.3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降低各种费用消耗

企业需要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的耗材,它是衡量利润率和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在选购时,要保证耗材的质量,提高生产工艺,加强内部管理,降低建立评价体系的各种费用,消耗,实现降低成本。

3结语

篇4

企业的成长离不开人,好的员工是企业重要的基石,因此企业管理离不开对人的管理,这也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企业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影响员工思想政治行为的最直接因素就是管理,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融入到企业管理中才能增强其主观能动性,才能更贴近企业生产实践和员工,并且充分吸取广大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用来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二、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员工的思想观念及价值观的转变

就现在来看多数的干部职工属于一些工作多年的人员,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具有很多的实践经验等,思维也比较的开阔。爱国思想以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观念等是这些干部的主流型的思想,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新的思想观念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性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世界观,在这种背景下滋生出了许多的不良的思想,严重腐蚀了他们的世界观,如享乐主义,金钱至上或者是一味的追求权利等对员工思想造成影响。

(二)员工思想多样化

科技以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改变了我们传统的信息接收以及传播方式,扩大了我们信息获得的渠道,而且信息量的加大以及更新速度的不断推进,企业员工的信息接收也在不断的扩大,高新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思政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方便,但是同时也使得一些不良的信息迅速的传播,在这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思政工作开展的难度,科技是一个客观的事物,它本身不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这就使得网络信息传播表现的很是混乱,再加上现在的企业员工以及干部对于思政工作的内在需求是不那么强烈的,所以可见思政工作开展的话会是有一定难度①。

三、企业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

(一)结合企业实际,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的实践性非常强,社会的发展实践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结合实际,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作为政工干部,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了解人员的思想实际,加强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指导路桥施工企业工作②。由于我国企业市场规模大,在这种形式下,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应该不断改革创新,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工作的生命线,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从实际出发,坚持基本原则,把握正确方向,以不断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③。

(二)建设长效机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规范化

信息化时代的逐步推进和改制工作的逐步深入,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断调整和改进组织机制、管理体系以及工作制度,建立切合实际的企业长效机制④,将思想政治工作目标分配到各干部身上,明确政工领导的工作职责,各施其责。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解决做什么以及怎么做的问题,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领导干部更应该以身作则,起带头作用,遵守法纪法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另外,还要落实人员、机构和经费,保证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顺利运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规范化和正规化建设。

(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都是以人为主体,作用于人的思想和行为,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调动企业职工工作热情,可以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企业文化还可以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观念、价值以及精神载体,体现企业管理者和企业职工的思想理念和行为。随着经济的开放化、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以及职工思想的动态化,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理解人、尊重人和激励人为基础,探索适合新形势的理论和方法。企业可以通过展览室、读书室等文化形式,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的渗透;企业可以通过职工之家建设、帮扶救助工作,加强企业与职工的信任与和谐,体现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企业还可以通过表彰先进个人、树立模范典型的方式,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日常各项工作中,尊重和肯定职工,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

四、结语

篇5

供电企业一般都是国有企业,是为所管辖区域的工业、企业、事业单位,及公民住宅区等提供电力供给的公益机构,电力能源对于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县级电力企业就是为所管辖的县区提供电力能源供给,并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所以说,电力企业所提供的电力产品不只是商品,更是一种公益性产品,直接影响着区域的发展。这样的特性使得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将面临着多元化的价值取向,这就是财务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1.1资金预算面临的挑战

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可能面临诸多问题,其中资金问题是最大的问题,而资金预算面临的挑战是首要发生的,资金预算阶段即“五大”中的大规划阶段。在进行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如果设施建设不完善,或使用劣质的设备导致必须更新设备时,都会导致资金预算不足问题,这将直接影响着资金预算的准确性。另外,还存在一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等工作的开展,导致一些财务资金用于此类建设过程,资金预算发生变更,这些也可能抑制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

1.2资金使用面临的挑战

资金使用主要用于生产阶段,即“五大”中的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之中。资金使用过程面临的财务管理问题主要是使用的资金是否在预算范围内,是否能有效果控制成本,如果不能将费用控制在成本范围内,就需要追加预算资金,严重时带来财务管理风险。

1.3资金回笼面临的挑战

资金回笼阶段主要靠销售收回资金,即“五大”中的大营销阶段。从理论上来说,商品销售的同时即应该获得销售资金,商品与资金形成等价交换,但实际上,县级供电企业一般都是先售电后收费,这样就造成部分电费难回收,再加上一些政府政策的强制要求,都影响着资金回笼效率。由于以上三方面资金问题面临的挑战,给县级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

2“三集五大”体系下应对挑战的原则

2.1微观经济效益原则

微观经济效益是指企业内部的经济效益,就是指按照“三集五大”体系的管理模式,通过企业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财务管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重点主要体现在资金预算和资金使用的过程,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资金预算要结合实际,并体现持续改进,资金使用过程要严格管控,尽量避免超出预算的费用发生。县级供电企业的财务部门要尽量将人力、物力资源向资金预算和资金使用这两方面过程集中,尽量保证做到科学预算交、有效监管,以实现企业财务管理集约化的管理目标。

2.2中观经济效益原则

中观经济效益是将县域经济发展作为整体来看待的。首先,企业的经济效益目标和社会整体的经济效益目标实现并不存在对立关系,而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社会经济的进步发展能够带动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同时,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自然也给社会经济效益提高贡献一部分力量。因此,对于县级供电企业要勇于将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作为企业奋斗的目标,这就要求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不能死板,要灵活,即做到刚性管理,又做到弹性适应政府决策。以上两大原则,确定了县级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方向。

3建立在体系基础上的管理模式

构建任何体系模式的构建与实行都离不开人的因素,“三集五大”体系的贯彻执行也同样要重视人员的管理,对人的管理一方面是提高人员的意识,加强思想教育,一方面要建立一系列管理制度,督促人员严格执行。

3.1建立基金预算的党员监管机制

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便包括在经济上的廉洁自律,这是专项工作建设的重点。面对具体的资金预算而言,需要发挥财务、业务等部门党员干部的监督作用。促使党员干部组成涉及资金预结算、使用等环节的监督小组.在党风廉政建设的高压态势下,提升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在使用中的效益性。这样也有利于促进企业员工自律思想意识的养成。

3.2建立全过程的基金管控机制

供电企业资金有效管控从合同签订开始,财务管理部门应建立,以“工程项目”为单元的资金管控机制,将全过程资金管控活动细分到具体的工程项目上,采取专人负责的方式来进行。这样一来,就能将资金的常规管控办法与供电企业的工作特征相结合。

3.3建立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价机制

为了有效控制资金使用,尽量减少超预算使用的情况发生,供电企业的财务主管部门要建立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价机制,评价机制的设计要注重事前分析和事中权变管理。事前分析需要使用一些资金贴现计算的公式、模型等作为分析工具;事中的权变管理,主要是指根据企业运营过程中的风险,合理分配资金,确保资金使用即满足要求,又降低超支风险。

4结束语

篇6

(一)企业直接营销的渠道更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现代型的企业逐渐呈现出来,大多数企业都拥有自己的特色,如技术含量、专业性等;但同时,随着产品的技术愈发复杂,商无法满足消费者售前、售中以及售后服务需求,这就要求企业发展直接营销渠道。

(二)营销渠道整合力度更强

在钢铁贸易企业传统的营销渠道中,渠道之间的成员均以各自利益作为出发的点,能够独立地完成相应的职能;但渠道成员间的关系,仅仅属于纯粹买卖关系,在交流和合作上较为欠缺。钢铁贸易企业要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确保营销渠道能够高效的运作,就必须提升营销渠道整合的力度、协调各渠道成员间的统一性、加快发展垂直营销渠道模式,进而达到提升企业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的目的。

(三)直接零售短渠道的营销方式

当前,钢材生产厂家为了能够将产品打入到市场中,就要积极创造更好的营销条件;同时,也希望可以掌握到更多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把握客户需求,因此,这就要求厂家和消费者进行直接的沟通和交流。但对于较大型或多样化产品的厂家,客户的群体较多,若直接和消费者沟通和营销实际性不强。因此,钢材贸易企业就需要选择一种切实、有效的营销方式,所选营销的环节和渠道,进而提升分销商以及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

(四)电子营销渠道的出现及运用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营销渠道逐渐成为钢铁贸易企业主流的营销渠道,该种渠道主要是通过快捷、简单的电子通信形式和商家、厂家互通商务。和传统的营销渠道比较,电子营销渠道有费用低、效率高等优势,能够让营销的市场更加的无限化;与此同时,营销的方式更加开放化、多样化。钢材贸易企业可以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来拉近厂家和最终客户的关系,进而节省商品之间的流通,降低产品的价格。除此之外,电子营销渠道对客户来说也是一个优惠的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传统营销渠道空间上的局限,让钢材贸易企业营销渠道进入到新台阶。

二、构建钢铁贸易企业现代企业营销的模式

伴随钢铁贸易企业营销渠道的发展和完善,其从形式上逐渐向宽、短方向进展,这种进展能够让营销渠道之间的成员整合,使其功能更加丰富。而为满足我国钢铁贸易企业营销渠道发展,需进一步构建钢铁贸易企业现代企业营销的模式,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

(1)构建垂直型现代企业营销渠道的模式:该种模式能够进一步实现集中控制网络构造以及专业化的管理,进而减少运作的环节,从而获得较大利润;

(2)建立多级型营销渠道模式:该种模式能够为企业获得更多的消费者信息,提升企业市场的覆盖率,减少渠道的成本;

篇7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

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在经济结构调整、扩大社会就业,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却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而融资难是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我国中小企业已进入增长发展阶段,如何改善融资环境,拓宽融资渠道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1、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政府部门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不够,长期以来,国家扶持政策一直向大企业倾斜,尽管近年来,为了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包括筹划推出中小创业板、增加中小企业贷款规模、财政支持担保机构建设、采取了差别利率、两免三减或第一年免征所得税等优惠政策。但这些政策和措施在实际当中往往无法实现,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不足的问题。

2、金融体系不健全

(1)缺乏与中小企业相匹配的中小金融机构。在我国目前的银行组织体系中,还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政策性银行,民生银行原来的初衷是为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服务的,可是现在它已经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没有什么区别了,由于资金、服务水平、项目有限,迫使它也逐步走向严格,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融资。

(2)国有银行惜贷严重。中小企业大多处于初创期,数量多,规模小,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和淘汰率高,投资回报相对较低。导致中小企业贷款的不良率及违约率均高于一般企业的平均水平。而作为银监会评价银行资产质量的最重要指标是不良率的高低。致使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更加谨慎,也使得中小企业贷款成本的增加,贷款更是难上加难。

(3)缺乏健全的直接融资渠道。虽然中小企业创业板早在筹划之中,却迟迟没有推出,而可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证券交易市场和风险投资市场尚未列上议事日程.这类小型资本市场的缺乏,使中小企业失去了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

(4)信用担保制度不完善。发展担保业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有一定促进作用,但目前政策性担保机构少,多数民营担保机构没有得到财政支持。此外,担保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协调难,一方面由于征信体系不健全,与银行一样,担保机构也要面对甄别客户信用风险、贷款定价等问题,结果增加了融资环节和融资成本。另一方面担保公司对申请担保企业的审查苛刻。由于担保人资产抵押及企业自身信用担保的苛刻条件,使较多的中小企业难以享受到政策的优惠,许多无法获得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同样无法获得担保公司的担保。实际上中小企业常常因为无法找到合适的担保者而逼迫放弃贷款.

3、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

(1)中小企业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差。大多数中小企业成立时间不长,底子薄,规模较小,自有资本偏小,基础比较差,生产技术水平落后,产品结构单一且科技含量低,抵御风险能力差,经不起原材料或产品价格的波动,经营风险大,同时也给银行带来了较大的贷款风险,不利于中小企业的融资。

(2)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不对称。据调查,我国有50%以上的中小企业财务制度,管理制度不健全,许多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自身素质低,缺乏管理知识,治理混乱,多头开户,多头贷款,财务报告不真实,通常是上报主管部门一套,税务部门一套,银行的又是一套,常常令专门搞企业财务的信贷员也难识“庐山真面目”,增加银行对企业贷款的风险。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1、充分发挥政府的的作用。中小企业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差,融资难,因而需要政府适当的扶持。(1)构建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政府应尽快指定有关部门组织制定有关中小企业贷款的法律或规定,通过立法为解决融资难题提供法律上的支持。(2)完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可以成立专门的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性的金融机构(如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优化中小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3)完善我国对中小企业资金的扶持政策。政府部门主要以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贷款援助等方式给予资金上的支持。

2、完善信用担保机制。(1)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抵押制度,加强抵押物市场建设。(2)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要简化中小企业贷款抵押手续和条件,允许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为抵押;建立政府贷款担保基金,为经过其评估发展良好的中小企业提供政府担保;建立中小企业共同担保基金,由政府加以引导,从而可以调剂各企业间的担保资源。(3)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估机制。担保信用制度的建立,将对中小企业信贷资金规模扩张起到积极作用。但为了防范信用担保风险,应强化信用评估机制,一方面应强化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约束,防止信用评估机构监督不力;另一方面应对中小企业进行约束,可以建立中小企业资信档案,对中小企业的经营信用、资本信用、质量信用、完税信用、个人行为信用进行追踪分析。

篇8

(一)贸易融资形式单一

我国中小企业内源融资的比例很高,但内部资金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即内源融资匮乏,内源融资是企业长期融资的一个重要来源。亲友借贷、职工内部集资以及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其他的融资渠道中小企业较难介入。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较晚,现行的证券管理原则和标准对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渠道制定了严格的准入条件,由于交易是直接的,资金提供者必须对资金使用者的状况进行了解和判断。另一方面,我国《公司法》规定,股票上市公司股本总额不得少于人民币500万元,而大量中小企业净资产规模低,信用等级低,不具有上市融资的资格。我国的大银行也难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二)信用歧视(审批程序多)

由于中小企业市场风险大,企业倒闭率高,财务制度不健全,资信状况堪忧,缺乏足额的财产抵押,又无人担保,银行考虑到安全性因素等对中小企业惜贷、俱贷,对中小企业主要提供的是流动资金以及固定资产更新资金,而很少提供长期信贷,而且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审批程序繁杂,存在信用歧视。企业也深感办理抵押环节多、收费多,如在土地房产抵押评估和登记手续中,评估包括申请、实地勘测、限价估算等,登记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地籍测绘等,极为繁琐。

(三)缺乏完备的信用管理体系

就中小企业自身来讲,一方面,固定资产较少,不足以抵押,贷款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一些中小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屡有逃费、悬空银行债务现象发生,损害了自身的信用度,由于中小企业社会诚信系统没有建立,信用评价难以操作,银行很难筛选出守信企业,无疑会使银行“慎贷”和“惜贷”,使得中小企业贷款时,不仅受到贷款与否的置疑,而且,即使能够申请到贷款,贷款规模也同样会受到限制。社会信用总体状况较差,缺乏完备的信用管理体系。

二、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对策如下:

(一)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建立健全扶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为中小企业提供立法和配套扶持政策

针对贸易融资形式单一,应出台一些具体的法规、条例,完善中小企业发展和融资的法律制度建设,积极创造条件让优质中小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有待于企业上市制度、交易制度、监管制度和退市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从而为最终推出创业板做好充分的准备。此外,要积极改进企业债券额度管理办法,允许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发行债券,切实降低企业发行债券的实际成本。要积极营造有利于风险投资大量形成和实现规模扩张的相对完善的技术市场、股票市场和产权市场等,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建立健全扶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为中小企业提供立法和配套扶持政策。

(二)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建设,充分完善中小企业自身形象

首先,必须规范中小企业的企业制度,明确界定企业的产权关系。在良好的企业制度条件下,中小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增加企业的盈利水平,如何促使企业将利润转化为内源融资能力。加强企业管理是中小企业盈利和长期发展的保证,因而也是中小企业内源融资能力增强的保证。同时,中小企业要善于约束自己的投资和扩张行为,不要试图逃避债权人的监督。

(三)着力构建中小企业融资的社会服务支持体系

针对缺乏完备的信用管理体系,着力构建中小企业融资的社会服务支持体系,建立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适合中小企业自身特点的信用评估体系。通过加快信用担保立法、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完善担保资金的风险补偿机制,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经熟悉民营中小企业状况的担保机构担保,信贷机构可以减轻对中小企业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还贷困难的担心,从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程度。

针对大多数中小企业规模小、成立时间短、融资需求旺、频率高、额度小等特点,银行应在建立以个人信用为基础的企业资信体系基础之上,制订适合中小企业自身特点的信用评估办法,使信用评级科学合理地反映中小企业的状况和偿债能力,加强对外销渠道经营者的素质、结算方式、贷款归还及市场潜力等内容的审查,从财务因素、非财务因素对中小企业进行综合信用等级评估。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库,收集中小企业产品情况、市场情况、进出口情况及资信情况等资料,改变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参考文献

[1]陈晓红,论中小企业融资与管理[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2]李丽霞、徐海俊、孟菲,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5

[3]贾淑军,《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三维分析》,经济管理,2005(1)

篇9

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很多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技术相对比较落后,科研水平不是很高,技术的创新能力不足。国际惯例一般认为,那些研发经费不到企业销售总额百分之一的企业难以生存。我国中小企业出口自主品牌不足也是其商品附加值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当前中小企业发展国际贸易的对策

1.完善相关政策,强化政府服务意识。面对当前中小企业发展国际贸易的困境,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保持外贸增长以及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进出口结构上来。要稳定我国的外贸政策,一方面要积极用好出口退税、信贷等方面的政策,另一方面要加快转变中小企业外贸发展方式,建立科技发展、市场多元化,推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调整和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劳动密集型商品的技术含量。要安排相应的资金,对那些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强,设备更新快的企业给予相应的奖励。此外,要强化政府服务意识,建立中小企业国际贸易信息服务制度,对中小企业进行积极的引导,不仅要有针对性,还要有实用性,帮助这些企业利用好相关政策,增强信息辨别能力,从而不断弥补其在资金投入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建立信息服务制度,还包含了相关政策上的普及和辅导工作,对中小企业进行国际贸易投资与发展方面的引导。

2.改善融资环境,解决融资难问题。首先,要建立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的银行体系,对于那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以及技术标准的产品和企业给予贷款上的倾斜。商业银行在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时候要实施差异化的政策。其次,要创新融资渠道,政府部门要积极发挥财政方面的优势,支持区域金融机构的发展,大力发展私募金融市场,并制定政策确保私募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引导中小企业进行贸易融资,为他们贸易融资提供便利的条件。

3.提高技术水平,实行科技兴企。政府要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引进的可行性论证,鼓励企业打造自主品牌,优先选择那些能尽快提高自身技术和知识积累的技术引进项目,这不仅能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而且可以使该企业在模仿应用中产生技术、知识积累效果,增强自主研究与开发的能力;同时,要加强监督管理,通过相关的配套措施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引资限制等措施,来激励和保障技术消化、吸收、创新、扩散,提高中小企业对国内外经济技术变化的整体应变能力。集中一部分精干的科技力量,采取多种形式,选择某几个领域,作为发展高技术产业的试点,跟踪世界水平,为不久的将来形成一定优势的高科技产业创造条件,为中小企业国际贸易的持续稳定发展积蓄后劲。

三、结语

篇10

经济改革之前,医药企业可以通过药品批发商等中间环节将药品销售到医院,再销售到患者手中,也可以直接将药品投放到医院当中,并以高回扣、降低价格的方式获取医院市场以及非处方药销售市场,致使整个医药行业的销售网络十分混乱。但随着经济改革的持续和深入,医药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通过取得国家认证资格的中间商才能将药品销售到医院和各零售环节。另一方面,随着医药行业竞争的加剧,许多医药企业都将目光集中到少数几类获利高的药品上,同类药品过量生产,类型繁杂,使得市场销售更加困难。随着同类药品的过度生产,使得药物的推销和滥用加剧,对于低收入者造成了严重影响。

二.现代医药企业市场营销管理

现代医药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适应新的医药市场规律,努力完善自身营销管理,建立建设有序的销售体系。首先、组建自己的销售团队:将熟悉医药和营销专业的人员组建在自己的销售团队中,可以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进行招聘。进行岗前培训,让他们熟知企业文化,忠实于企业的经营理念,掌握企业产品和竞争产品的特点以及自身产品的优势,掌握市场情况,充分培养他们对企业产品销售的自信,成为市场销售的生力军。在维护渠道和市场秩序,开展区域促销活动和反馈市场信息方面充分发挥作用。第二、理顺销售渠道:包括理顺现有销售渠道和发展新的销售渠道。不同产品对销售渠道的要求是有区别的。企业的独家产品适合与区域销售实力强的知名渠道合作,按照其对市场的辐射能力可分为一级渠道或二级渠道等,这一方面可增强产品在该地区的强势地位,另一方面也保证资金的回笼。质优低廉的普药产品适合与区域销售覆盖能力较强的连锁企业合作,以增强产品的覆盖面和上柜率。当然,不管是新产品和老产品,都应该对合作企业有不同的销售政策给予支持,以体现互惠互利,维护共同发展。随着医药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医药连锁逐步成为一种崭新的模式,很多大型的医药商业同时经营医药连锁,使药品销售的中间环节逐步减少,医药商业利益得到保障、积极性得以提高,药品价格也更加实惠。第三、全面加强销售成本管控突破价格制约瓶颈:随着国家对药品管理的加强,药品招标、基药价格管控等使企业药品价格得到了相应的控制,特别是基药产品价格的控制和稳定非常严格。另一方面,企业面临药品成本的节节上升,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人工成本的逐年提高和产品更新周期的缩短都使得企业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如何保证质优价廉、如何使企业能够持续经营,不仅仅是对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对销售环节成本的管控也非常重要。只有合理控制销售成本,才能突破国家对药品价格的制约,才能使企业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现代医药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全员营销

(一)全员营销的营销理念

全员营销是以市场为中心,将企业资源和手段进行科学管理的营销方式。企业对产品、渠道、价格、促销与成本、需求、服务、便利等营销手段进行组合,使营销过程更具有完整性。企业全员将市场以及营销部门视为核心,以顾客为导向进行营销工作。全员营销需要企业的生产、销售、技术、开发等各部门目标统一,企业全员达到统一。随着医药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医药企业要建立以市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理念。消费者的满意程度高低直接意味着企业的营销成果高低,努力提升客户的服务质量,完善医药企业的相关售后服务,不仅能够使本企业产品获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也能保证能够在市场上长期保持优势。

(二)激发企业整体潜能

在全员营销理念下,医药企业各层、各部门需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使企业的整体潜能得到提升。首先高级管理层需要完善企业的顶层设计,制定出良好的发展规划,发展规划中要格外强调使企业各部位全体人员结合为一体。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充分发挥企业全员的力量,最终实现效益最大化。此外,企业营销部门需深入市场调研,努力了解市场销售状况以及消费者的反映情况。只有充分了解市场的情况,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企业才能有目标、有针对性地生产出市场上需要的产品,才能更好的占有市场,获得更大利润。而随着企业营销策略的不断完善、营销人员能力的提升,产品销售量的上升,营销一线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也将得到提升,这样不仅个人的业务和能力得到肯定,企业的利益也将得到体现。营销部门与售后部门沟通交流也非常重要,及时了解企业产品的售后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努力提升产品质量,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