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保护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7 19:03: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资源保护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水资源保护论文

篇1

关键词:水资源;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水资源分为地表水及地下水。地表水包括河流、湖泊、冰川等,其动态水量河川经流量,一般称为地表水资源。地下水储存量是历史时期积累形成的动态水量都比较小,主要靠地表水和降水入渗补给。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保护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坚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治水思路。乌拉泊水库清淤工程、乌拉泊水库清理搬迁工程、乌拉泊水库清淤质利用及生态恢复建设工程正是顺应了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使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效的和谐统一。

一、水资源保护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乌鲁木齐市水源保护区管理条例》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拟定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预案。

1.1水功能区监督管理

陆续出台了《水法》、《取水许可证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提供依据。制定出各地水域纳污能量核定,提出限制排污总量,从而进一步完善了水资源保护协调机制,在完成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工作的同时,及时将监测结果通报各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公布各地区水源地名录。

1.2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

按照中央节能减排工作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明确节水型社会的目标和任务,探索不同类型地区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具体模式和有效途径。把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和社区活动作为落实节水型社会各项活动。

1.3制定突发事件预案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突发性水污染的预案。要求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应对有序,处置得当,确保饮用水的安全。

1.4大力推进水资源保护和修复试点工程

大力推进水资源保护和修复试点工程,减少人类对水资源的破害,提高全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乌拉泊水库清淤质利用及生态恢复建设工程正是利用乌拉泊水库清淤工程中清理出的清淤质对1573.5亩戈壁沙坑平均覆土约1米厚,选择防风性强、深根性、抗遡性强、耐旱适宜在项目区生长的乡土树种进行生态建设恢复。一方面即减少外运清淤质费用,另一方面对水库上游戈壁沙坑通过生态建设,可以防风保土,改善水库生态环境状况,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界面之间的融合,进一步完善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项目符合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国策以及支持科技型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与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先行的思路不谋而合。

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保护不仅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前提,而且是保证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针对现存在的水问题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2.1不断完善和创新治水理论,以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思路指导治水。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科学发展观强调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强调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提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根据中央水利工作的方针和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我们要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要不断完善和创新治水思路,对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等问题进行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防洪体系建设中,重视人与水的和谐,构建人水和谐社会。既要治水又要规范人类活动,给水资源留出足够的空间和出路。要注重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要改变对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观念。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实行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全面提高水利工作的科技含量。

2.2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与法规体系。

要贯彻落实《水法》,加强制度建设。尽快出台“水资源管理条例”“节水管理条例”“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办法”等配套法规。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政策法规体系。

要加强水资源基础工作。不断完善水资源战略规划,制定水资源配置方案,搞好城市水资源综合规划,使城市建设和发展真正做到量水而行。

2.3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

《水法》强调了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要贯彻落实《水法》,用足、用好现有的法规与规范性文件。根据《水法》,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对洪涝灾害、干旱缺水和水环境恶化等问题实行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

2.4创新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的运行机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节水型社会建设要依靠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要实行以用人和排污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全面实行定额用水和计划用水,建立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在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的运行机制的同时,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优化配置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促进生态修复;建设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利用体系,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5加大水利投入,支持环保工程。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和管理是公共财政支持的重点领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需要加大公共财政的支持力度,并建立长期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继续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列为长期建设国债投资的重点,力争用于水利建设的比重有所提高。稳定水利建设基金政策,扩大基金筹集范围。

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产业发展市场化、行业监管法制化得城市水务的运行机制。调整经济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形成政府财政资金、银行信贷资金、国债资金、企业资本和私人资本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资体制。构建一个长期稳定的投资信贷体系。

结束语

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水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要从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三个方面统筹规划,进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相当幅度地提高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建设节水型社会,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水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沈国航,王礼先.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M].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2]钱易,刘昌明,邵益生.中国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M].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篇2

引言

一般我们将与人类社会用水有密切联系而且能够不断进行更新的淡水统称为水资源,这其中也包括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土壤水。在这众多水资源中,地下水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而且它更新的周期也是最大的,因而对于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在环境保护中的首要任务。通过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地下水资源具备两种特性,一个可再生性,另一个是不可再生性。另一方面,地下水的更新周期一般是一千四百多年,因而对其在参与现代水循环中的补给速度就比较小,而且地下水的大部分储存资源都不能进行到现代水的循环之中,所以这部分水资源就是地下水中的不可再生部分,所以我们在对地下水的利用和开发过程中就应该考虑到这一点。

在含水系统中,地下水资源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统一水力的联系,而且对于地下水资源本身来讲就具备着系统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整个含水系统中,地下水的任何一部分水资源的加入或是排出,所造成的影响都会涉及到整个含水系统,这也正是地下水资源系统性的体现。

1 当前我国地下水资源的现状分析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近二十年内,我国的地下水的平均开采量都是逐年增长的,与此同时,我国百分之九十城市的地下水都遭到了污染,这其中包括有毒物质的污染。地下水资源污染的状况由而向面的进行扩展,每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高达近百亿。近几年来,相关部门对我国的一百一十八个大中型城市进行了地下水的监测,从检测的结果来看,地下水污染情况比较严重的城市就占据了百分之六十四,而污染较轻的城市占据了百分之三十三,从区域上来看,我国地下水的三氮污染最为严重。在农村中,有近三点六亿的人已经喝不到健康的、符合标准的饮用水了。另外从我国的地质环境公报中可以看出,我国的三十一个省、自治区以及直辖市的地下水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污染,因而也存在些由于水污染而造成的疾病,由此可见,地下水污染所带来的消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随着工业化发展的推进,众多环境问题纷纷涌现出来。森林的无休止砍伐,大气污染程度的加剧,使得沙漠化,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逐渐上升为国家的政治问题。其中水污染的严重性引起了人们的恐慌,成为当下社会最热点的话题。

由于工业用水量之大,排污及处理污水的系统的不完善,商家环保意识薄弱,人们用水危机意识的淡薄,导致地下洁净的水资源越来越少。随着地下水水位的不断下降,原有的生态环境遭受到巨大的威胁。许多生态景观遭到破坏,例如闻名遐迩的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湖面几经干旱,水面大起大落,严重影响到鱼虾的繁殖,破坏了原有的自然景观。驰名中外的济南泉水,山西的晋祠泉等都因水位年年下降,最终导致泉水的枯竭。由于气候干旱,蒸发量过大,周边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使得青海的湖水水位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青海主要补给的河流出现多次断层,甚至有些小河已经干涸。这一系列自然生态景观的破坏都源于地下水资源供给的不足,导致环境不断恶化及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

2 我国地下水资源/!/稀缺恶化的原因

我国的建设的起步相对于西方国家较晚,许多专家学者称,国家的工业化发展都是要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如今我国工业的发展正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水资源被大量的开采,工厂的污水处理系统不能被很好的使用,导致工业污水大量排入江河湖海,最终导致水污染的产生。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节约用水的意识比较淡薄,对地下水污染的危害认识存在欠缺,没有把对地表水的保护灌输到对地下水的保护中来,这导致地下水污染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加之我国降水量分布不均,很多城市的地下水得不到及时的补给,当地人们对地下水的依赖需求不断增加,导致了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

3 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对策与措施

3.1 加快地下水资源组织结构的建设步伐,构建水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心

从我国地下水资源保护机构的建设可以分析,尚需完善的水资源组织结构在联网系统构建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还有所欠缺,往往生态灾难之后水资源流失问题才被发现。从避免水资源灾难性后果方面考虑,关于地下水的开采问题需要积极构建专业的国家地下水资源保护中心,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管理,合理设置地下水资源动态管理网络,在不间断动态网络监控过程中实现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从储量及水资源更新速度我们可对水资源的利用量进行合理估算,并在此基础之上加快地下水资源预警系统及地面预警系统的建设步伐,完善地下水资源的早期预警工作。此外,针对西部水资源严重匮乏地区还应采取严密的水资源监控管理制度,及时预警沿海地区的海水倒灌问题,尽可能阻止地下水资源生态灾难等严重问题的发生。

3.2 做好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统筹规划工作,平衡水资源的利用率

篇3

1.1地理位置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分布于湖北、河南两省境内,行政区域隶属于两省6个县市,水域面积750km,其中湖北省境内约占水库面积的50%,其回水长度汉江177km,丹江83km。

1.2自然环境

丹江口水库为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及水产的综合性水库,由汉江和丹江组成,简称汉库和丹库。丹江口水库总的趋势由西北向东面倾斜,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丰沛,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lO00mm,其中5~10月份占70%~80%,多年平均入库水量为395亿m,正常蓄水位时库容为175亿m,水量较为丰富。

2水环境状况

2.1水环境质量

(1)丹江口水库的主要水源为汉江和丹江及主要支流,而汉江来水量占总来水量的75%以上,汉江全长1577km,干百年来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优质水资源,根据30多年来水质监测资料的分析,特别是对近10年来的水质监测资料分析表明,汉江上游(丹江口水库以上)的水质除个别项目个别汀段超过地丧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标准外,其余都达到了II}类以上标准,I~III类水河长占90.3%,丹江I~III类水河长占93.2%。

(2)目前丹江口水库是丹江口市的生活饮用水源以及河南、湖北两省的部分工业、农业灌溉用水。根据近年监测资料进行水质评价,丹江口水库水质达I~II类的监测断面占86%,HI类的监测断面占10%,IV类的监测断面占4%,可以看出总体水质是优良的。丹江口水库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湖,巨大的库容有超强的自净能力,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理想水源地。

2.2水环境监测

(1)承担丹江口水库水环境监测任务的是长江委汉江水环境监测中心。从1958年丹江口水库动工兴建开始,为了研究水利工程对水环境的影响,长江委就在汉江中上游的各个江段开展水质监测分析,1967年丹江口水库开始蓄水后及时增加了坝上等断面的水质监测分析。为了调查水污染情况,先后多次对水库流域内8个县市进行了污染源调查,收集了大量的污染源基本资料。另外为了了解水库蓄水后的水质变化和底质情况,进行了3次普查采样分析,从入库站白河至大坝下游老河口,从丹江荆紫关至大坝,在汉江和丹江干流以及污染较大的8条支流进行了监测分析。现如今长江委在丹江口水库内已设置了十八个水质监测断面,分析项目达50余项,由于丹江口水库涉及三个省,又开展了省界监测任务。每月向国家提供水环境监测资料,用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向国家提供“全国水环境状况通报”信息。

(2)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需要,特别是丹江口水库水环境现状评价以及环保设计工作的需要,近年来,重点开展了南水北调中线渠首陶岔的水环境监测,对水库周边及其支流进行了多次大范围的水环境调查与监测评价工作,并开展了库区的生物监测,从而进一步摸清了水库流域的水环境现状。几十年来汉江水环境监测中心做了大量的水质调查、监测以及评价工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水质状况分析积累了详实可靠的水环境资料,为水源地水质保护及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3存在的问题

(1)点源污染增多,对库区造成潜在的威胁。

根据多年来监测资料表明,丹江口水库因其水量丰富、库容量大、稀释自净能力强,多年来水库水质一致处于I~II类标准,但随着近年来地方工业的发展,特别是民营、私营企业不断增多,一些库区支流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对库区造成了污染的隐患,比如库区支流神定河,其上游即是因汽车工业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十堰市,她是丹江口水库坝上流域最大的工业城市,占库区污染负荷的70%左右,虽然近年工业废水污染问题有所缓解,但根据监测结果,神定河目前的主要污染物氨氮、COD、BOD、粪大肠菌群等超标,这说明生活污水的污染仍严重,市区70%的城市污水由神定河排出流入汉江,成为丹江口水库最大的污染源之一,虽然人库水量比例很小,但其径污比很大,且有污染加重的可能;再比如支流老灌河,在丰水期水量大时,污染较轻,但进入枯期,水质污染明显加重,水质都达到了Ⅳ~V类。

地方污染企业超标排放污水,屡禁不止,这与地方利益有着密切关系,由于丹江口水库上游及周边大多为山区,交通不便,人们环保意识淡薄,致使污染事故经常发生,比如2000年汉江上游旬河及丹江上游铁河的氰化物倾入事故等等,都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2)水资源管理缺乏统

一、有效的运行机制。

目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经开始,作为水源区丹江口水库的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却存在着各自为政的状况,水库及上游涉及河南、湖北及陕西三个省,水资源管理、监测部门重叠,监测断面重叠,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甚至出现了省与省间的矛盾,地方与地方间的矛盾以及系统与系统间的矛盾,由于没有统一的水资源管理机构的协调,发生污染事故时,缺乏应付突发事故的应急反应能力,不能满足现代化水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需要,缺乏以国家利益为前提的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机制。

(3)水环境监测布局不合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丹江口水库范围大,面积广,静库面积达750km,有主要支流20余条,现在有一些水域监测是空白,不能满足对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需要,同时对水库全流域进行水资源评价时,则代表性不足,不能做出准确的评价;有一些水域监测又重叠,各地方、部门的监测方法、监测能力差异较大,很难做出科学有效的评价,一方面造成浪费,另一方面不能对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水事纠纷等问题有效的解决,所以没有真正起到对水资源保护的监督管理作用。

3水资源保护的措施及对策

3.1依法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

由于丹江口水库控制流域面积范围大,各地方、部门着眼于本地区利益,很难顾及全流域的水资源保护,虽然近年来各地方在南水北调水源区的水资源保护上认识得到了一些提高,但涉及地方利益时,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重经济,重效益,轻环保的思想,光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是一个显著的特点。作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流域机构,在行使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职责和权限时,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我国新《水法》已强化了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明确规定了流域机构是水行政主管部门,强化了流域管理,既然国家已明确了法律地位,流域机构就要承担起责任,加强流域水资源保护部门的统一管理和协调,使管理工作纳入更具体的、科学的、以国家利益为前提的统一管理轨道。因此,结合丹江口水库的特点,现在当务之急是要抓紧制定保护水源区的相关法规,比如制定“南水北调水源区水资源保护条例”等措施,从政策上、行政上来约束影响水环境的行为,制定法规是为了有法可依,所以,流域机构要适应依法行政的要求,并强化法律责任,确保一库清水向北流。

3.2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管理

(1)应采取流域统一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逐步形成流域与区域、省与地方、f:游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统一协调的水资源保护机制,具体可成立一个流域机构与各有关地方行政部门组成的“水源区协调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由水源公司提供一定的工作经费,定期进行会商,对以前的监测管理工作进行总结、经验交流,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部署。强化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

(2)流域水资源保护部门对丹江口水库及主要支流实行控制,进行定期常规监测及眢界监测,对水库上游干流及主要支流的入库口设置重点监测断面,按照各河段具体情况制定出水质保护目标,根据河流上游来水量、排污口排污量以及水质标准制定出水库的纳污总量,进行宏观总量控制,对各主要支流及排污口进行监督监测,发现超标,则利用协调委员会采取行政手段进行干预。

(3)地方水资源监测部门要加强对进入各级支流的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进行水质水量的控制监测,要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完成,对达不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河流及水域,要通告其上游城镇,对达不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企业单位,要通告其主管领导,限期整改,在限期内仍未达到标准的,可依法追究其责任。

3、3加强入库河流监测,控制水污染

目前丹江口水库的各主要支流,有的还没有开展监测,有的由各地方水利部门监测,有的是流域机构监测,有的是环保部门监测,甚至有的监测断面重叠,一个监测断面几家在监测,检测信息互相封闭,这都不利于水污染的防治,更不利于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加强入库河流的水质监测,就是要科学地规划,合理的布局,严格控制进入各级支流的废污水总量,切实当好水资源保护的耳目。丹江口水库是我国水质最好的水库之一,但它也承载着一定的污染压力,主要是支流及上游河流。因此必须加强入库支流的水质监测,对神定河、老灌河、旬河等进行常规水质监测,支流神定河的径流量虽不大,但她是十堰市的一条排污河,十堰市保护南水北调水源地的重点就是神定河的治理,现在治污的重点正在转向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染,2002年十堰市的环境统计显示,神定河年排放污水3800万吨,其中工业废水为1600万吨,生活污水2200万吨,目前正在建设神定河污水处理厂,在2005年完工后的总设计能力是l6万吨/日:老灌河也是一条污染较大的河流,这些河流都需要进行常规监测,以确保进入库区的水达到国家地表水标准。

3.4建立水环境预警预报系统

为了确保持续优质的水源,不仅要及时地获取水源区内各监测站点的水质监测信息,而且要对未来的水质发展趋势做出准确的预报,这样才能保证水源区的水质,为此,就需要建立水源区水环境预警预报系统。

(1)充分利用流域机构具有水质水量的优势,水质水量并重。根据上游水资源量及水质分布情况,一方面对水量做出预报,另一方面对各监测站点的水环境检测信息统一分析、统一评价,并进行变化趋势研究,统一分析研究各支流对工业、城市废污水、农田灌溉退水等进入水源区时,会对水源区的水环境质量带来多大的影响,对未来做出预测。这样也能避免地方利益保护之嫌,通盘考虑,协调全流域的水资源保护。

(2)为了及时掌握水源区水环境状况的动态变化,水源区内各机构的监测站点,可象水文测验一样向流域机构及时提供水环境监测信息,此为公益性的工作,流域机构作技术上的指导,这样根据各种监测信息,统一分析、评价水质成果,减小点源污染及面源污染,最后根据对未来做出的分析成果,定期发出“南水北调水源区水环境状况通告”,及时地与各地区、各部门进行沟通,对于未达标的水域及河流,监督各地方、部门采取一定的措施,限期整改,消除对水源区水环境污染的隐患。

4结语

综上所述,丹江口水库这一重要而又特殊的水资源,其水环境质量的优劣决定着调水的成败,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兴建的前提。我们要适应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强化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减少污染负荷以及突发性污染事故,控制点源污染,并依法采取行政手段,保护好丹江口水库的水环境质量,同时,也要协调各地方、各部门,引起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共同保护好水源区的水资源。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百年大计,其水资源与水环境的保护,不仅是经济工作,也是政治工作,在当前已显得非常重要,由于丹江口水库范围大,水源广,污染事故肯定会出现,这需要我们有快速反应的能力以及科学的监测手段。对于水源区水资源的管理,要纳入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范围,要积极地、认真地作好水环境保护的各项工作,以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顺利进行,这样才能保护好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水资源。

篇4

论文摘要:海河流域现有综合规划是1986年编制的,已经难以适应现今流域 经济 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必须站在新的制高点上进行修编。结合流域当今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阐述了规划修编的指导思想及原则,指出了规划修编工作围绕流域发展与管理应关注的主要内容。

海河流域是我国 政治 文化中心和经济发达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新

规划修编要重点把握以下八项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重点解决好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水问题,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供水安全、防洪安全和生态环境用水等方面的需求。二是坚持人与 自然 和谐的原则。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妥善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促进水利的可持续 发展 。三是坚持资源节约和保护的原则。继续把水资源的节约、保护、配置放在突出位置。四是坚持流域水利发展与区域 经济 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强化流域水利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提高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五是坚持全面规划与突出重点的原则。在统筹考虑流域各方面对水利需求的同时,牢牢抓住海河流域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防洪保安要求高的特点,在规划中着重解决生态环境修复、供水和防洪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六是坚持协调统一的原则。妥善协调流域规划与区域规划、综合规划与专业规划、水利规划与其它行业规划的关系。WWW.133229.COM七是坚持继承与发展的原则。现行规划是修订的基础.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八是坚持以创新促发展的原则。规划修编力求体现先进性、 科学 性、经济性,并应重视采用新思路、新资料、新方法、新技术,提出新成果,努力提高规划的科学性。

三、围绕流域发展与管理的需求,突出规划修编的主要内容

流域综合规划应对流域的防洪、排涝、供水、灌溉、发电、航运、岸线利用、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各项任务,进行全面规划,结合海河流域特点和实际,海河流域综合规划要突出解决以下四方面重大问题。

1.优化水资源配置,构建安全高效的城乡供水保障体系

通过建设南水北调东中线,沟通流域水系,组成海河流域“二纵六横”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合理配置引江水、当地地表水和地下水、引黄水以及非常规水等多水源.统筹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受水区和非受水区用水,城市和 农村 用水。

按照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实施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的要求,提出主要省际河流水量分配规划方案.加大农业节水、 工业 节水和城市节水力度,统筹灌溉规划、城乡供水规划,以及区域产业布局调整建议规划等,保障饮水安全、粮食安全。

2.维护河流健康,构建清洁良好的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保障体系

确立河流生态功能,明确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目标,确定基本生态水量,开展北运河等生态修复试点,保障白洋淀、七里海等重要湿地生态用水。

以京津等大中城市水源地、省界缓冲区、地下水资源保护为重点,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提出水域纳污能力和限制排污总量及分阶段目标,提出地下水限采方案,建立完善的水质水量监控体系。

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拟定官厅和密云水库上游、太行山等重点区的水土保持方案。

3.实施洪水管理,构建人水和谐的防洪减灾保障体系

建立较完善的防洪体系,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沟通水系、相机调度,注重洪水资源利用。加强中小河流、中小水库、山洪灾害防治、洪水资源利用和岸线利用规划,制定不同标准下的洪水资源利用方案及措施,提出洪水调度方案调整意见。

4.加强综合管理,构建有序可行的水管理能力保障体系

提高流域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健全流域水法规体系,完善规划体系,建立新型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高效的协商机制。完善水利应急机制,积极调处和预防以晋冀豫漳河上游和京津冀晋省界地区为重点的水事纠纷。加强水利信息化.提高水利行业自身管理能力。

篇5

关键词水资源;恢复;生态平衡

中图分类号:TV213文献标识码: A

1.莱阳市水资源现状

1.1水资源概况

莱阳市位于胶东半岛中部,辖14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共有行政村784个,总人口87.52万人,土地面积1732平方公里。500米以上河流、沟溪共187条 ,其中流长15公里以上河流13条 ,内有11条归为五龙河系,西部有2条归为莱西大沽河系。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709亿立方米,可利用量2.951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328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水资源的1/6。根据有关数据,现状灌溉面积在保证率50%的状态下,缺563万立方米,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也非常短缺,莱阳市的水资源问题日益严重,水已成为制约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

1.2水污染状况

环境污染对莱阳市环境和生态造成严重的危害,致使水生态平衡失调。

首先,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入,造成五龙河水质恶化,根据有关数据,莱阳市2004年工业污水排放量为1145万吨,生活污水排放量为540万吨,大部经五龙河流入黄海,废水中有害物质年排放量3048.4吨,其中化学耗氧量为1832.5吨,氨氮127.1吨,生化需氧量为311.3吨。未经处理的污废水经排污口直接排入河道,造成五龙河污染日趋严重。根据环保局统计分析,2004年该市五龙河水系出现超标的项目有溶解氧、PH值、高锰酸盐指数、COD\BOD、挥发酚、氨氮、非离子氨,各监测项目平均超标率为13.7%。这致使五龙河下游特别是韩格庄、崔疃等取水断面河水有机物浓度过高,从而引发河水缺氧、变质;同时由于连续多年干旱少雨,五龙河流域经常出现断流现象,局部河流自净能力严重下降,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其次,河水的渗透污染了附近的地下水,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由于长期的矿业活动和地下水的无序开采,引发了莱阳市羊郡、穴坊两乡镇的部分村庄地下水位下降,沿海局部地区出现海水倒灌及土地盐碱化现象。

2.水资源恢复与利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2.1水资源的破坏导致严重水资源危机

虽然不加快经济发展就没有出路,但如果沿袭粗放经营、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不仅无法实现发展的目标,反而加大发展的成本,付出高昂的环境代价。工业的发展和人口增加导致排入五龙河的废水量增多,再加上近几年降水量减少,莱阳市农业用水奇缺,五龙河流域的村庄不得引污灌溉,致使大面积土地受到严重污染,大大降低了农作物的收成。农药不合理使用,过量施用化肥与残留农膜及畜禽养殖业又带来新的污染问题。2000年莱阳市农药使用量为1300吨,而生物农药仅有50吨;化肥使用量为25180吨,生物肥料为500吨;农膜的使用量为4758吨,残膜回收量仅为1094吨。所有这些都加剧了土壤、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而这些污染物又被农作物及水生物、鱼类吸收,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加快了农村生态的恶化趋势。

2.2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是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环境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关键和纽带。自然界一切现象的发生都以一定的条件为前提,水资源的可恢复能力也是在必要的内外界条件下才能得以实现。然而社会的主要在有意或无意间却打破了水资源恢复的循环链,造成水资源的可恢复机理破坏,人类水量需求不能得到持续供给。为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要求对受到破坏的水资源系统进行适当的恢复,以支持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2.3水资源保护中的不合理现象严重

长期以来,资源的无偿或低价使用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水资源保护存在“少数人负担、多数人受益;贫困地区负担、富裕地区享受;上游投入、下游得利”等不合理现象,这些现状都加速了水资源数量的衰减和水体环境的衰退。

3.水资源恢复及利用的实践研究

3.1以保土、蓄水、节水为目标,开展水土保持和水利建设

只有开展水土保持和水利建设,才能为工业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物质基础。几年来,莱阳市紧紧围绕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这个目标,把兴修水利工程和开展平原绿化工程、海防林体系建设工程 作为治理水土流失的关键环节来抓,确立了“以治上,治坡为主,以生物措施为主”和“封山育林与植树造林相结合”的原则,宜拦则拦,宜蓄则蓄,层层设防,节节拦截。“十五”期间,投入1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平方公里。一是通过个水平梯田、蓄水谷坊、塘坝、拦河坝增加蓄水能力350万立方米;二是计划在柏林庄、沐浴店等乡镇发展育苗基地,培育适合流域种植的灌木和黑松功等,发展高级、优质水保林、经济林。同时在流域内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新技术,扩大管灌、滴灌农田面积,以减少大水漫灌造成的损失;三是建设拦截地表水、地下水等蓄水工程,在清水河的上游末端建一中型水库,引清水河水入沐浴水库;在五龙河汇合处,建120米长的截潜流坝,在上游钻井20眼。同时为了改变羊郡、穴坊两乡镇的部分村庄因海水倒灌而引起土地盐碱化的现象,对胡城灌区进行全面修复。通过工作实践,保水效果良好。

3.2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首先,领导层应加大对生态农业的重视程度。莱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农业建设,在《莱阳“十一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中对无公害种植及绿色食品生产都有具体规划。其次,加大对生态农业相关课题的研究,解决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莱阳市农业部门对生态农业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索,早在1997年就把“城郊型生态农业建设”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三是加大农产品加工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大建设生态农业的思考和实践。部分龙头企业已看到了生态农业建设的市场前景,并率先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建起了各种各样的有机食品基地。通过引进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开展生物治虫,减少化肥、加大有机肥的施用量等手段大力发展生态种植。

3.3加强对现有污染源的治理,杜绝新污染源的产生

虽然“发展是硬道路”,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必然会带来新的环境问题。怎样才能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怎样才能把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我们当前所面对的主要问题。而建立一套完善的防污治污制度和措施,发展生态经济就是一条使经济和环境的对立在发展中统一起来的有效解决方法。自开展“IEQ”和“ESD”系统工程以来,莱阳市工业企业虽然已完成相应任务,但仍然存在着部分企业不能稳定达标、偷排污染物等方面的问题。莱阳市把环境保护同发展生态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行清洁生产、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和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提高企业环境管理水平,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三废”治理,水污染治理成效显现。

3.4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加强全民参与环保事务

广大农民养成符合水资源环境保护要求的生活、消费习惯,自觉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弘扬生态文明,开展全民节水环保科普活动,全方位、多层次推广适应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要求的生产生活方式。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积极鼓励和促进公众参与水资源环境保护工作。对涉及公众水资源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通过听证会、论证会或社会公示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完善水资源环境举报制度,提倡全民积极参与。同时,及时处理水资源环境污染事故和纠纷,维护公民切身利益,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保护水资源的氛围。

结语:综上,本文以莱阳市水污染情况为例,提出了水资源恢复与利用实践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最后,对莱阳市在水资源保护和恢复方面的工作措施及效果进行了阐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杨莲;杨平;;贵州省人口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篇6

关键词:机械化开采 煤与瓦斯共采 煤炭地下气化

一、现阶段开采技术

1. 采煤方法和工艺

开发煤矿高效集约化生产技术、建设生产高度集中、高可靠性的高产高效矿井开采技术以提高工作面单产和生产集中化为核心,以提高效率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研究开发各种条件下的高效能、高可靠性的采煤装备和工艺,简单、高效、可靠的生产系统和开采布置,生产过程监控与科学管理等相互配套的成套开采技术,发展各种矿井煤层条件下的采煤机械化,进步改进工艺和装备,提高应用水平和扩大应用范围,提高采煤机械化的程度和水平。

1.1 开发“埋深浅、硬顶板、硬煤层高产高效现代开采成套技术”,主要解决以下技术难题。

硬顶板控制技术,研究埋深浅、地压小的硬厚顶板控制技术,主要通过岩层定向水力压裂、倾斜深孔爆破等顶板快速处理技术,使直接顶能随采随冒,提高顶煤回收率,且基本顶能按定步距垮落,既有利于顶煤破碎,又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硬厚顶煤控制技术,研究开发埋深浅、支承压力小条件硬厚顶煤的快速处理技术,包括高压注水压裂技术和顶煤深孔预爆理技术,使顶煤体能随采随冒,提高其回收率。顶煤冒放性差、块度大的综放开采成套设备配套技术,研制既有利于顶煤破碎和顶板控制。又有利于放顶煤的新型液压支架,合理确定后部置输送机能力。

两硬条件下放顶煤开采快速推进技术,研究合适的综放开采回采工艺,优化工序,缩短放煤时间,提高工作面的推进度,实现高产高效。

5.5m宽煤巷锚杆支护技术,通过宽煤巷锚杆支护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有利于综采配套设备的大功率和重型化,有助于连续采煤机的应用,促进工作面的高产高效。

1.2 缓倾斜薄煤层长壁开采

主要研究开发:体积小、功率大、高可靠性的薄煤层采煤机、刨煤机;研制适合刨煤机综采的液压支架;研究开发薄煤层工作面的总体配套技术和高效开采术。

1.3 缓倾斜厚煤层一次采全厚大采高长壁采

应进一步加强完善支架结构及强度,加强防倒、防滑、防止顶梁焊缝开裂和四连杆变、防止严重损坏千斤顶措施等的研究,提高可靠性,缩小其与中厚煤层(采高3m左右)产高效指标的差距。

1.4 各种综采高产高效综采设备保障体系

要实现高产高效,就要提高开机率,对“支架—围岩”系统、采掘运设备进行监控。今后研究的重点是:通过电液控制阀组操纵支架和改善“支架-围岩”系统控制,进一步完善液压信息、支架位态、顶板状态、支护质量信息的自动采集系统;乳化液泵站及液压系统运行状态的检测诊断;采煤机在线与离线相结合的 “油-磨屑”监测和温度、电信号的监测;带式输送机、刮板输送机全面状态监控。

2.深矿井开采技术

深矿井开采的关键技术是:煤层开采的矿压控制、冲击地压防治、瓦斯和热害治理及深井通风、井巷布置等;需要攻关研究的是:深井围岩状态和应力场及分布状态的特征;深井作业场所工作环境的变化;深井巷道(特别是软岩巷道)快速掘进与支护技术与装备;深井冲击地压防治技术与监测监控技术;深矿井高产高效开采有关配套技术;深矿井开采热害治理技术与装备。

二、针对环境的影响所畅导的绿色开采技术

绿色开采是煤炭开采的发展方向,对提高煤炭采出率、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煤矿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绿色开采技术,总结了我国煤矿绿色开采方法的发展现状,对科学采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煤炭开采造成岩层移动破坏,引起岩层中水与瓦斯的流动,导致煤矿瓦斯事故与井下突水事故;煤炭开采引起岩层移动,进而造成地表沉陷,导致农田、建筑设施的损坏;煤炭开采形成的大量堆积在地面的矸石,既占用良田,又造成环境污染;随着我国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矿山压力显现及冲击地压等动力灾害发生的频次增加,强度增大,危及矿井的安全生产。上述问题若得不到有效解决,在未来几十年内,随着能源总需求和煤炭产量的不断增长,煤炭资源开采所带来的矿区安全和生态环境问题将更为严重,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环境将受到严重威胁。

根据我国的能源资源状况,煤炭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一次性能源,在未来20年内,其在能源构成中的主体地位将不会改变。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将达到40亿t。届时,煤炭产量很可能无法满足工业需求。不能再单纯地通过提高煤炭的产量缓解煤炭供应的压力,而应该综合考虑发展煤炭循环经济,减少煤炭开采对环境的破坏,而且也应该把“发展煤炭循环经济,实现煤炭绿色开采”作为理念,大力发展绿色的采煤技术。

1. 煤炭绿色开采体系

煤矿绿色开采以及相应的绿色开采技术,在基本概念上是要从广义资源的角度上来认识和对待煤、瓦斯、水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基本出发点是防止或尽可能减轻开采煤炭对环境和其他资源的不良影响。目标是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煤矿中土地、地下水、瓦斯以及矸石排放等,绿色开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水资源保护—“保水开采”;瓦斯抽放—“煤与瓦斯共采”;土地与建筑物保护—“充填开采”;排放矸石占用土地污染环境—“煤炭地下气化”等。2003年,中国矿业大学钱鸣高院士首次提出了煤矿绿色开采的概念和技术体系,随后明确了实现煤炭资源开采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绿色开采研究目标,为我国绿色开采技术的研究指明了方向。钱院士提出的绿色开采技术体系, 绿色开采理论依据:

(1)关键层理论。

(2)开采对岩层移动的影响及移动规律。

(3)水在裂岩体中的渗流规律。

(4)开采后岩层内节理裂隙分布发育规律等。

篇7

关键词:水文学与水资源学 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

<水文学与水资源学>课程是给水排水工程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程。它与给排水管网系统、建筑给排水系统、水质工程学等一起构成了给排水工程专业主干课程体系,是城市健康水循环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随着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水文学与水资源学>课程还需要在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更新和完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目前该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改革在我校得到了优化和完善。

一、课程体系建设

<水文学与水资源学>课程建设包括教学大纲、教材、实验及实验指导书、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实习指导书、师资队伍建设等内容。

1.1 课程教学目的及特点

本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有关水文学、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基础理论和设计能力的专业必修课程。使学生掌握水文现象、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基本概念、基本概论和基本设计与计算技能。课程内容广泛,涉及到不同专业学科、领域的理论和技术,如给水工程、污水处理工程、供水水文地质学、生态学、环境监测、环境评价、微生物学及管理工程等。对学生来说,是一门综合性很强,不太容易掌握,且学习起来困难较多的课程。为此,在保证基本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对课程内容做了精选、整合优化处理,力争做到系统性、完整性、实用性,办出特色。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必须了解课程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思路和手段,以达到最好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1.2 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本课程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系统阐述了水文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水资源的相关理论、国内外水资源分布和开发利用状况、水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重点介绍了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的水量计算,取水工程的类型、设计和使用条件以及水资源保护与管理的内容方法和措施。

该课程在48学时的理论课授课外,通过实验和实践、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查阅资料、工艺方案选择、工程计算及设计绘图方面得到训练。

二、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水文学与水资源学>课程还需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更新和完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2.1 教学内容改革

(1)针对教学内容广,在合理安排授课计划的基础上做到重点突出。例如,“水文统计基本原理与方法”、“小流域暴雨洪峰流量的计算”、“取水工程”等部分作为本课程重点,在教学中分配了20学时时间,其次“水资源量评价”和“节水理论与技术”分配了6学时时间。重点内容部分在讲解过程中,力求精,有一定深度。

(2)理论教学与工程实例紧密结合。例如在“地表水资源量评价”中,补充了“引滦入津”、“南水北调”等工程内容。在“取水工程”教学中,详细讲授了“龙庆峡”等工程。同时通过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对水源地选择、评价及取水构筑物结构建立感性认识。总之,在整个理论教学,始终贯穿着工程实例教学。

(3)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材为2002年出版,某些内容已不适合作为教学内容,在本次教改中,及时进行了修改。如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将教材用的GB5749-85标准,改为GB5749-2006,并对GB5749-2006进行了详细讲解。同时,随着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范围的逐步拓展,为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在教学中我们把国际上一些前沿课题和研究进展等内容引入教学,如最新的水资源评价方法与模型等。

2.2 教学方法改革

积极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实现教学方法的“转变”,即课堂教学从传统灌输向探索性教学转变,采用灵活式教学形式。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大量的表格、数据模型、水资源现状分析图、取水构筑物图等贯穿始终,采用传统的板书授课方式不仅使教师在课堂上的工作量较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不甚清楚,而且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虽然也可以事先把一些图表制成幻灯片,但图一般是静止的,不够形象生动,还是难于理解。2005年以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认真钻研教材阅读各种参考书籍,将大纲中的重点、难点分解成不同知识点,并补充实际工程案例以及图片,自行研制了《水文学与水资源学》多媒体教学课件。随后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修改和完善,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易于记忆,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更多的信息内容,增强了信息量。该课件具有演示直观、动态感强的特点,非常易于学生理解,受到学生的好评,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有效缓解了课时的缩减和教学内容增加的矛盾。

例如,在授课过程中,具体采用以下教学形式:①放映中国水资源现状以及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视频材料,使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实际状况,并对本专业产生浓厚兴趣;②放映各种不同类型取水构筑物的图片,学生可以很直观地看出不同取水构筑物的构造和作用,并增加浓厚的学习兴趣;③放映案例内容的图片,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地了解案例,对于日后遇到的实际工程都起到积极作用。#p#分页标题#e#

同时尝试和研究双语教学,大力提倡双语教学。自制双语教学课件,做到通过双语教学,不但使学生掌握了规定的教学内容,也使学生的科技英语能力得到了训练提高。

2.3 教学手段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大胆探索新型教学手段,主要从“多维互动”教学手段进行了探讨。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是一种较理想的教学模式。它表现为师生共同参与,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多样化。首先,教学活动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多维”是指改变过去教师独占课堂,一张嘴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在课堂上包打天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形式,促成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等互动局面的出现,来激活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互动是指通过师生全方位参与,促进和谐和多维互动教学关系的生成,实现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本课程采用了讨论式教学方法,在备课时带着问题认真钻研教材,阅读各种参考书籍,将大纲中的重点、难点分解成不同知识点,拟出讨论题,然后设计出多种较典型、讨论性较强的题目。上课时鼓励学生勇于回答和提出问题。课后对讨论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特别在“世界水资源现状问题及解决途径”、“节水现状及措施”等教学环节中,学生讨论异常活跃。

同时,发扬教学民主,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力,每节课腾出一定的时间,由学生自己设计问题,刺激学生突破传统课程的束缚,真正进入知识海洋中去求知,引导他们将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说出来,从而让全班学生得以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

2.4 实验、实践教学改革

搞好实验和实践教学,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通过参观实践,让学生将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分析计算方法与实际联系起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水文观测、河流径流、河流水库取水工程现场考察实习,增加对水文学知识点的感性认识,开阔眼界。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动手操作的能力。例如在水文测验实验中进行某断面过水流量的观测时,可用浮标法、流速仪法、ADCP法,这些方法都是间接测量流量的方法。测量水位时,当水位变化幅度较大时,设定一组水尺来进行,它具有设备简单、观测方便的优点;而要想记录完整的水位变化过程节省人力,可用自计水位计。学生只有在亲自参与实验、实践后才能切实体会到水文数据采集的全过程,才能更充分理解并掌握测流理论及技术。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依然采用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法。只是在平时成绩考核和考试内容方面进行了改革。将课堂提问、小测验、大作业等结合起来作为平时成绩,同时由于在平时课堂上采取教学讨论的方式,要视学生在教学讨论中的表现打分,大作业也可适量布置写论文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将此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计入总评成绩。此外对应试考核部分,进行了分解,将考核分为过程考核和课程结束考核两个部分。考试内容方面,取用了一些灵活性试题,改变了以往答案固定的现象。同时,为了真实考核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005年建立了试卷库,考试时随机抽取一套,力求做到教考分离。这样平衡了考试内容,提高试题的覆盖面和增强了综合应用性,同时有效避免了猜题、押题等不正之风,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综合应用能力提高起了一定作用。

四、结语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对<水文学和水资源学>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实践进行了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新知识的不断涌现、新技术的不断更新,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在教学改革中,我们要注重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及时反映当前技术发展的潮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

参考文献:

[1] 方芳•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思考[J] •高等建筑教育,2008

篇8

论文提要:我国从1984年开始征收资源税至今已有20多年,现在资源税费制度的缺陷日益凸显,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我国资源税费制度的缺陷,并提出改革建议。

一、我国资源税费制度发展演进

对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者收费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1984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条例(草案)》,开始征收资源税,鉴于当时的一些客观原因,资源税税目只有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三种。1986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其中规定:“国家对矿产资源实行有偿开采,开采矿产资源,必须按照规定缴纳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采取“普遍征收、级差调节”的原则。1994年我国进行了全面税制改革,资源税也进行了调整,其征税对象为开采应税矿产品和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列入征税范围的有7个税目: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原矿、黑色金属原矿、有色金属原矿、盐,不管企业是否赢利普遍征收,采取从量定额税率,这是首次对矿产资源全面征收资源税。

1994年资源税一直沿用了十几个年头没有较大的变化。近两年来,税务部门对石油、天然气等部分资源性产品的税率进行了调整,范围和规模都有所扩大。此外,根据1994年颁布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由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征收与资源有关的矿产资源补偿费,主要用于矿产资源管理,目前补偿费率为0.5%~4%。在2006年还开征了被戏称为“暴利税”的石油特别收益金。目前,1994年资源税与我国现行的经济、社会环境已经不相符合,凸显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二、现行资源税费制度的缺陷与问题

(一)现行资源税费制度的目标已经过时。1994年资源税的设置是为了调节资源级差收入并体现国有资源有偿使用,资源条件好、收入多的多征税,资源条件差、收入少的少征税,形成开采企业间的公平竞争环境。而现今我们提倡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从过去的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要从过去的一次性和单一性利用资源转向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资源,遵循经济发展规律,重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人自身发展的协调和统一。这样的新科学发展观给资源税的目标提出了新要求。显然,现在的资源税目标是有缺陷的,亟待调整改进。

(二)现行资源税费制度征收范围过于狭窄。1994年资源税的税目仅包括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原矿、黑色金属原矿、有色金属原矿、盐七个税目,而现今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里资源的概念是广泛的,应包括各种资源,如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草场资源,等等。仅对矿产品和盐征收,而不对其他资源征收的资源税一定不利于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相反,会导致资源破坏现象严重。因此,资源税的征税范围亟待扩大。

(三)资源税的计征方法有缺陷。1994年资源税的计征方法规定: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销售的,以销售数量为课税数量;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自用的,以自用数量为课税数量,采用从量定额方法征收。这样的计征方法其实是在鼓励企业对矿产资源的盲目开采,定额税率的税额也很低,难以起到真正保护资源、节约资源的目的。

(四)资源“税”与“费”重复征收的缺陷。我国目前对于矿业企业除了征收1994年颁布的资源税之外,还要同时征收1986年颁布的矿产资源补偿费。这二者实际上仅仅是权利金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前者属于从价征收的权利金,后者属于从量征收的权利金,存在重复征收的现象,加大了矿业企业的负担,也加重了矿业企业税费核算的工作量。

三、现行资源税费制度改革建议

(一)以科学发展观设置资源税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就是要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较快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我们也应该从科学发展观出发,重新设置资源税的征收目标。资源税的立法目标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在于协调人与资源的关系,保护和改善环境;另一方面在于保护人类健康和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二)改革税收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传统经济的生产模式是“资源——产品——废物”,经济发展速度越快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就越大,最终将丧失发展的基础后劲。循环经济的生产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另外,发展循环经济除了可以做到资源、环境、经济“共赢”外,还能解决就业问题。如,美国废旧资源利用行业年产值达2,360亿美元,提供了110万个就业岗位,与全美汽车行业规模相当。1994年资源税减免税项目极少,且没有鼓励发展循环经济的税收优惠,今后应加大资源税税收优惠项目,倾向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

(三)适时开征水资源税。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比较严重。在全国640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达300多个,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114个,日缺水1,600万吨,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亿元,全国每年因缺水少产粮食700亿公斤~800亿公斤。今后,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水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扩大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可以先从水资源税开始。就连水资源丰富的俄罗斯也征了 四种水资源保护税:使用地下水资源税、开采地下水矿物原料基地再生税、工业企业从水利系统取水税和向水资源设施排放污染物税。我们国家可以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开征自己的水资源保护税。

(四)改从量定额为从价定率的计征方法。现行资源税按销售数量和自用数量,定额征收的办法无法有效发挥税收调节资源级差收入的功能,也无法体现有效利用和保护资源的效果,建议将目前的从量定额征收改为从价定率征收,既有助于通过税收调节产品利润和产品结构,影响价格水平,最终调节产业结构,同时也有助于政府税收的增加。建议可以采用超率累进税率,虽然计征方法繁琐,但是更能体现税收调节资源级差收入的功能。

篇9

关键词 旅游发展; 水污染; 丽江古城

中图分类号 F590;X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7)05-0123-05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将目光集中在旅游业上,视其为增加收入和多样化产业结构的捷径[1]。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对水环境的严重影响也日益显现,旅游与水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研究案例开始大量出现[2~24]。但这些案例研究地区多为水资源缺乏地区,实际上在水资源丰富区,不适当的水资源利用和管理措施也很突出。本文研究的就是水资源丰富区与旅游相关的水质问题,研究案例为中国的丽江古城。近年来,丽江古城旅游业发展迅速,并且古城内水质下降现象日益明显,已开始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以及游客的旅游质量。

1 研究区简介

丽江古城位于中国云南省丽江市,又名大研镇,地理坐标为100°14′E,26°52′N,海拔2 400余m,面积3.8km2,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它始建于宋末元初,因为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1986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丽江古城内景观可概括为“小桥、流水、人家”三要素。古城北部黑龙潭水经玉龙桥分为三支,在古城内部沿街巷顺地势又分成许多支流向南蜿蜒穿城而过,流水之上巧设76座桥梁,纳西人家的民居和风俗使古城拥有独特的吸引力。由于拥有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丽江古城旅游业发展迅速,为调查古城旅游业发展对其内水系水质的影响,笔者选取了两个典型的水质监测点,一是古城北部作为古城水系补给区的黑龙潭,一个是位于古城南部的古城南口。

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调查与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调查的最初阶段是收集和整理与水资源相关的文献与统计数据(主要从气象局、水文局和丽江市环保局获得),包括年降水量(1951-2005年)、分别位于丽江古城北部和南端的黑龙潭和古城南口两监测点的水质情况(2000.3-2006.3,每两年一次),之所以选择3月份是因为此时干季即将结束,污染物浓度可以检测的更为明显。然后调查丽江市的旅游业发展情况,主要是两个调查,一是关于丽江古城内分布在主要街道两旁的商铺的情况,包括数量和经营范围;另一个是关于丽江古城居民态度的调查,两个调查同时进行。获得所需资料之后,采用Origin、Excel等软件对资料统计分析。

3 调查结果与讨论

3.1 水资源状况

丽江古城所处的丽江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67.8 mm,且年际变化较大(见图1),枯水年和丰水年常连年出现。枯水年的径流量只有常年的70%,而丰水年则超过常年25%。历史上,作为丽江古城水源地的黑龙潭曾几次干涸,尤其是在出现最小年降水量的1983年,这直接导致丽江古城的水资源缺乏。

由于丽江受西南季风控制,降水量的季节分布也不均匀,呈现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约94%的降水集中在5~10月,这一阶段称为湿季,从10月到次年的4月为干季(见图2)。因此,丽江水资源具有总量较丰富但季节分配不均的特点。丽江古城的水源包括黑龙潭涌出的泉水和古城区域内的自然降水,另外,为了满足其旅游业发展对水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从1999年开始每年从拉市海湿地用高架渠引水1.078×107 m3。

3.2 水质变化情况

水流在自北向南穿过丽江古城的过程中,各种各样水资源利用者包括商店、餐饮店和客栈的经营者以及当地居民,他们排放的污水汇流到古城水系中,造成水质急剧下降(见表1)。

水源区即黑龙潭的水质,在调查区间内一直很好,没有主要污染物,为可供人畜饮用的一类水,而古城南口监测点的水质变差。2000年3月此处采样分析结果水质属超Ⅴ类,此后,采取了一些旨在提高水质的措施,如铺设排水沟、建设公共厕所、设立洪灾防护措施及相关基础设施等,这些措施产生了积极效果,2002年3月时水质提高到Ⅲ类,但随后水质又渐渐下降:2004年3月为Ⅳ类,2006年3月为超Ⅴ类。据样本分析的结果,2000年和2002年时的主要污染物为粪大肠菌群,而2004年和2006年的主要污染物组成中增加了总磷。从污染物的构成可以看出,它们主要是来自于生活废水。

3.3 古城居民态度

为了更直观和切实地了解丽江古城水质变化情况及其对当地经济、居民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产生的影响,笔者进行了一项居民态度的调查。结果显示(见表2),绝大部分居民认为古城水质自旅游发展以后有明显下降,并认同水质恶化必将对将来的旅游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使古城的吸引力下降。水质的下降改变了居民原本的日常生活方式,从沿袭多年的使用三眼井和水道中的流水,改变为使用自来水;同时也造成生活环境质量的下降。对水保护和利用的传统意识随着居民的大量外迁日渐淡化。

3.4 旅游业发展状况

1990年以前甚至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丽江地区的地方财政收入主要依靠木材砍伐和农业,属比较贫穷的少数民族地区。1994年以后,丽江地区经济依靠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旅游业成为丽江的经济支柱:游客人数和旅游业收入分别从1994年的9万人和700万元,增加到2000年的281.2万人和16.36亿元,2005年则达到404.23万人和38.58亿元(见图3),该年旅游业收入占GDP的比例达到63.95%,而1994年时该比例仅为3.57%。如图3所示,目前丽江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都呈快速上升趋势,根据Butler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26]对旅游地所处发展阶段的描述,目前丽江旅游正处于发展阶段,因此预计将来还会有较长时期的数量增长。

丽江古城内除了木府和万古楼需要付费参观以外,其他区域均免费向游客开放,几乎所有到丽江的游客都会到丽江古城游览。根据课题组2004年7~8月的实地调查,99.38%的游客参观了丽江古城,61.19%的游客认为它是丽江最具吸引力的景点。这意味着可以大致将丽江游客数量看作参观丽江古城游客的数量。依据2005年丽江游客数量,平均每天大约有1.1万人在此游览观光,该数字是其内居住的当地居民数量的2倍,当处于旅游旺季时,该数值还要增长几倍,预计将来会增加更多。如此高数量的游客在相对只有3.8km2的区域内的旅游活动对古城的环境构成越来越大的压力,尤其是对古城内的水环境造成的压力更大。

3.5 古城内商铺变化情况

在丽江古城内,没有任何的工农业生产活动,废水产生只能是旅游活动及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所致。而丽江古城内居民的数量自旅游发展之后,数量一直处于减少的趋势,1996年以前约有3万居民居住在古城内,现在已不足6 000人,且大部分为老年人。居民的大量外迁主要是由于旅游发展之后古城内生活成本增加及对经济利益的追求,由于发展旅游,古城内地价和房屋出租价格暴涨,物价也随之提升,于是居民外迁到新城,并把房屋出租给别人赚取租金。房屋的承租者绝大部分为外地人,他们到丽江古城来主要是为了经商,且经营项目集中于旅游产品销售、餐饮服务和客栈服务。伴随着当地居民居住用房屋的减少,各种商铺的数量迅猛增加(见表3):居民居住用房从2000年的61处减少到2006年的43处,与此同时,商铺数量却从366家直线上升到1 306家,其中餐饮店和客栈数量分别从47家和6家增加到144家和136家。这一方面导致了丽江旅游业的过度商业化和纳西文化的衰落。现在,以纳西人家为文化载体的纳西文化正面临着商业化和文化仪式等本真性的消失[27~29]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商人的目的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并且他们没有古城原居民持有的传统的保护和利用古城水资源的意识和行为,往往倾向于忽视环境保护,事实上,正是他们中的部分人由于向河道内倾倒垃圾和污水、洗衣服、洗拖把等污染了水体。

管理部门在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及对排污行为的监管过程中存在工作不到位等问题,同时,古城内用于污水收集和处理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目前,古城每天的用水量为6万m3,污水的日排放总量超过3万m3,而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量仅有2.8万m3,排水管网和公共卫生系统如公厕的建设等也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这也是造成水质恶化的一个原因。

综上可见,丽江古城虽然水资源量较为丰富,但已满足不了需求,需要从拉市海调水;并且在调查时间段内其水污染情况非常严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古城旅游活动强度的加大、商铺数量的急剧增长、管理部门工作不到位和用于污水收集和处理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水质下降已经对古城的旅游和居民生活质量造成了负面影响。这种情形将随着未来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变得更加严重。

4 对 策

在以前的研究中,对水环境保护的措施主要包括管理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和教育措施[24, 32~38]。就丽江古城来讲,为了丽江古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应对景观用水水质恶化的对策如下:

(1)严格监管所有经营者的经营行为,严禁将污水和生活垃圾直接排放到古城水系中。同时,大力宣传传统的“三眼井”的用水方式和“用水公约”以及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对游客和居民也是如此。

(2)增加对古城保护和管理的投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精心设计和建设排水系统和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供排水和污水处理管网系统以缓解目前丽江古城水环境所承载的巨大负荷。规定不得改变现有河、沟、渠、井系统,严禁覆盖、改造、堵堆、缩小过水断面;在河道的一定地段(如桥下等)设置网状遮挡物,及时清除漂浮杂物;定期疏清河道,整治驳岸、护坡,拆除遮挡和覆盖主河道的建筑;河道两侧空地植树,改善沿河绿化,增强景观质量。

(3)设立水源保护区,将“黑龙潭泉域”、丽江坝区各大、中、小型水库及连通工程列入丽江市的水源保护区。“水源地――黑龙潭――丽江古城”一带为重点水资源保护带。由于拉市海已成为丽江古城的重要水源供应地,提高其蓄水量和阻止高残留、高毒性农药在此区域的利用是目前保护水资源的关键问题。为有效地避免水质性缺水,根据丽江坝区水源点主要分布在北部的情况,要严格控制丽江城市向北扩展,坚决禁止在城市北部建设用水量大,且易污染水源的开发项目。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Vorlaufer, K. Tourisms in Entwicklungslander[M]. Darmstadt, Germany: Wissenschaftliche Buchgesellschaft, 1996.

[2] Guidebook to Water Resources, Use and Management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Vol. 1, Water Resources and Water Use[A].United Nations (UN). Water Resources Series No. 74. New York: UN, 1995.

[3] Haq, S M. Ecology and Economics: Implications for Integrated Coastal Zone Management[A]. In Coastal Zone Management. Imperative for Maritime Developing Nations (B U Haq, S M Haq, G Kullenberg , and J H Stel, eds),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7. 1~28.

[4] Jones, I C and Banner, J L. Constraining Recharge to Limestone Island Aquifers[C].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98 Annual Meeting. Geologicla Society of America Abstracts with Programs, 1998, 30(7): 225.

[5] Colin, H and Howard, G.

A Sustainable Relationship[M]. London and New York, 1995, 19~21, 23~25.

[6] Lal, P N.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of Coastal Development in Fiji[J]. Ambio, 1984, 13: 5~6.

[7] Henry, B.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Tourism in Jamaica[J]. World Leisure and Recreation, 1988, 29: 19~21.

[8] Becheri, E. Rimini and Co: the end of a Legend? Dealing with the Algae Effect[J]. Tourism Management, 1991, 12 (3): 229~235.

[9] Andronickou, A. Cyprus: Management of the Tourist Sector[J]. Tourism Management, 1986, 7(2): 127~129.

[10] Owens, S and Owens, P L. Renewable Resource Management: The Norfolk Broads. Environment, Resources and Conservation[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11] Watanabe, X. Report of the 54th Conference of the Japanese Society of Limnology: Present State of the Lake Environment in Shinshu[C]. Japanese Journal of Limnology, 1990, 51(1): 15~23.

[12] Smith, C and Jenner, P. Tourism and the Environment[J]. Travel and Tourism Analyst, 1989, 5: 68~86.

[13] Grenon, M and Batisse, M. Futures for the Mediterranean Masin: the Blue Pla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14] Green, H and Hunter, C.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P Johnson and B Thomas (eds.) Perspectives on Tourism Policy[M]. London: Mansell, 1992.

[15] Harris, C M.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Human Activities on King George Island, South Shetland Islands, Antarctica[J]. Polor Record, 1991, 27(162): 193~204.

[16] Miline, S. The Impact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Small Pacific Island States: An Overview[J]. New Zealand Journal of Geography, 1990, 89: 16~21.

[17] Tananone, B. International Tourism in Thailand: Environment Sad Community Development[J]. Contours, 1990, 5(2): 7~9.

[18] Dirks, F J H, Rismianto D and de Wit G J. Groundwater in Bekasi District, West Java, Indonesia[J]. Natuurwetenschappelijk Tijdschrift, 1989, 70: 47~55.

[19] Ukayli, M A and Husain, T.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Surface Water Availability, Wastewater Reuse and Desalination in Saudi Arabia[J]. Water International, 1988, 13: 218~225.

[20] German Federal Agency for Nature Conservation (GFANC) (ed.). Biodiversity and Tourism: Conflicts on the World's Seacoasts and Strategies for Their Solution[M]. Berlin: SpringerVerlag, 1997.

[21] Bywater, M. Prospects for Mediterranean Beach Resorts: an Italian Case Study[J]. Travel and Tourism Analyst, 1991, 5: 75~89.

[22] Tyler, C. A Phenomenal Explosion[J]. Geographical Magazine, 1989, 61(8): 18~21.

[23] Kocasoy, 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astal Tourism, Sea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 a Case Study from Turkey[J]. Environmentalist, 1989, 9(4): 245~251.

[24] [JP3]Pawson, I G, Stanford, D D, Adams, V A and Nurbu, M. Growth of Tourism in Nepal's Everest Region: Impact on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and Structure of Human Settlements[J]. Mounta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1984, 4(3): 237~246.

[JP][25] 洪裕森,和尚勤. 丽江城市水环境调查及研究[J]. 云南环境科学,2001, 20(增刊) : 143~145. [Hong Yusen, He Shangqin.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Water Environment in Lijiang City[J]. Environmental Sciences of Yunnan Province, 2001, 20(Supplement): 143~145.]

[26] Butler, R W. The Concept of a Touristarea Cycle of Evolution: Implication for Management of Resources[J]. Canadian Geographer, 1980, 24(1): 5~12.

[27] [JP3]Janette, P and David, M. Commodification of Buddhism in Contemporary Burma[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9, 26(1): 21~54.

[JP][28] Deirdre, E P. Ancient Art in Morden Context[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3, 20(1): 9~31.

[29] Mary, A L, Luella, F A. and Pamela, J B. What Makes a Craft Souvenir Authentic[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3, 20(1): 197~215.

[30] 保继刚,苏晓波. 历史城镇的旅游商业化研究[J]. 地理学报,2004,59(3):427~436. [Bao Jigang, Su Xiaobo. Studies on Tourism Commercialization in Historic Towns[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4, 59(3): 427~436.]

[31] 杨春和.丽江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二元化现象初步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2004. 31. [Yang Chunhe. A Tentative Research on the “Duality”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Minority Areas of Lijiang[D]. 2004. 31.]

[32] Holden, A. Environment and Tourism[M]. London: Routledge, 2000.

[33] Halcrow, W.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s in Zanzibar Final Report (Draft) and Appendices to Final Report. Wiltshire, England[M]. Sir William Halcrow & Partners Ltd, 1994.

[34] Smith, B. Water: a Critical Resource[A]. In R King, L Proudfoot and B Smith (Eds.). The Mediterranean: Environment and Society[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97: 227~251.

[35] Morns, A and Dickinson, G. Tourist Development in Spain: Growth Versus Conservation on the Costa Brava[J]. Geography, 1987, 67: 62~64.

[36] Appasamy, P. Water Supply and Waste Disposal Strategies for Madras[J]. Ambio, 1993, 22: 442~448.

篇10

关键词: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综合评判模型

Abstract: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jiangmen city and determined on the basis of the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of jiangmen cit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main index,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of jiangmen status and level of the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planning in evalu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current had considerable scale, but still has some of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potential, if the status quo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mode and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pattern, the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would gradually decline. To realize based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s, water saving the water must be actively promotes thought, the implementation of water saving measures and new water supply proje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of jiangmen city.

Key words: the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the evaluation index,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中图分类号:TV2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江门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西江下游右岸,地处东经111°16′~112°31′,北纬21°27′~22°51′,东部隔西江与佛山市的南海区、顺德区及中山市相望;东南部与珠海市相接;西部与阳江市相连;北部与云浮市的新兴县相邻,土地总面积9541km2,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充足,雨量丰沛。多年平均气温21.9℃,多年平均降雨量2086mm,多年平均蒸发量1029mm。江门市共辖蓬江、江海、新会三个区和台山、开平、鹤山、恩平四县级市,据2010年统计,全市总人口392.28万人,其中城市人口218.96万人。

随着江门市工业、农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水环境污染及生态环境破坏等现象日渐明显,对江门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科学评价,已是寻求该区域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依据。因此文章从影响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各因素出发,通过指标体系的构建,力图全面反映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各因子对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影响,并以所建立的指标体系为基础,对江门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1 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判模型

给定两个有限域

其中代表综合评判因素所组成的集合,代表评语所组成的集合,则模糊评判为,式中为上的模糊子集,,0≤≤1,为对的隶属度,它表示单因素在评定因素中所起作用的大小,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的评定等级;而评价结果则是上的模糊子集,,0≤≤1,则为等级对综合评判所得模糊子集的隶属度,它们表示综合评判的结果。

评判矩阵为:

式中表示的评价对等级的隶属度,矩阵中第行即为对第个因素的单因素评判结果。评价计算中矩阵代表各因素对综合评判重要性的权系数,因素满足,同时模糊变换也就可退化为普通矩阵计算,即:

2 评判因素的选取、分级和评分

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评价涉及到水资源系统、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多方面,在借鉴水资源一些其它他评价体系及其标准基础上,结合江门市水资源及其利用特点选取八个评价指标作为评价因素,并将各因素对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影响程度划分为3个等级,具体见表1。

表1各评判指标分级表

评价因素

其中级表示状况较差,说明对这个地区如果不采取水资源保护或者合理配置等措施的话,按照之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当地的水资源就会发生匮乏,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级则和相反,它表示当地的水资源承载能力情况较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较大,不会因为水资源短缺而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级情况介于以上两级之间,表明本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有相当规模,但是仍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

为了更好地反映各等级水资源承载能力情况,对、、进行0~1之间的评分,取=0.95,=0.50,=0.05。数值越大,表明水资源的开发潜力越大。综合评定时,按照上述的值以及矩阵中各等级隶属度的值,按下式分析计算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分值,其中值是为了突出占优势等级的作用,通常取=1。

3 权重及判断矩阵的计算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评价因素的权重依次为0.1949,0.1767,0.1298,0.0752,0.1520,0.1076,0.0742,0.0896。评价因素集对应着评语集,评价矩阵中即为某因素对应等级的隶属函数,其值的推求可根据评价因素的实际数值对照各因素的分级指标来分析推求。对于评价因素,,各评语级相对隶属度函数的计算公式如下:其中和级的临界值为,和的临界值为,等级区间中点值为,。

对于,,,,,只需将上述计算式右端区间号“≥”改为“≤”,而将“<”改为“>”后采用同样的计算式即可。

4 江门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

根据《江门市水资源公报》(2010)及《广东省江门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总报告(2000-2030)》年中的数据,计算不同水平年水资源承载能力评判因素指标值,详见表2。根据各评判因素指标值,计算出2009年、2020年及2030年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判断矩阵,并由此计算出不同水平年的综合评分值,详见表3。

表2各评判因素指标值

表3 不同水平年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分值

从表3可以看出,在现状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下进行规划水平年供需水量预测后江门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分值有逐渐下降的趋势,综合评分值由0.627下降为0.598,且隶属于一级、二级的隶属度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隶属于三级的隶属度从现状的0.133上升到0.160,这就表明虽然现状年江门市总体的水资源承载情况尚属良好,但是若维持现状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未来江门市的水资源承载能力会逐渐下降。

6 结论与建议

根据江门市不同水平年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分值可以看出,目前江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有相当的规模,但是仍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若维持现状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格局,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将会逐渐下降。为避免水资源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实现以水资源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首先需积极宣传节水保水的思想,实施节水措施。同时为解决供需缺口问题,未来必须新建供水工程以提高江门市的供水能力。

参考文献:

[1]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能力—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能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2]田文苓.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海河水利,2003,(2)

[3]闵庆文,余卫东,张建新.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分析方法及应用[J].水土保持研究,2004,9(3)

Fuzzy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for carrying capacity of water resources of Jiangmen City

QinLijuan,Wang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