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制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0 15:27: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户籍制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户籍制度论文

篇1

论文关键词:户籍法律制度;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一、对户籍法律制度的定位

户籍法律制度所应具有的功能和要实现的立法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确认主体身份,为主体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提供便利。在一个国家,一个人要想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不管是公法上的权利和义务,还是私法上的权利和义务,他必须首先成为一个法律主体,享有依法从事法律行为、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这在客观上要求有一个确认每一个人的主体资格的法律制度,户籍法律制度便由此产生。我国称之为户籍登记,国外多称之为“民事登记”、“生命登记”或“人事登记”。登记的主要内容有人口的出生、死亡、迁移、婚姻、认领、收养、失踪等变动情况。各类项目登记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主体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编号、住所地址、家庭成员姓名及与户主关系、文化程度、职业、民族、国籍、等,对出生、认领、收养事项,还要分别登记当事人的父母姓名、年龄、职业、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等项。上述内容是每一个人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可靠依据。比如,出生登记确认了人的出生事实、出生时问和出生地点,这为界定行为人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与责任能力,认定主体的各项民事权利和义务,确定民事诉讼管辖地区以及认定公民的就业与服兵役年龄、选举与被选举权、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签发护照等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死亡登记确认了人的死亡事实、死亡时问和死亡地点,这为处理与死者有关系的各种法律关系提供了法律支持;迁移登记确认了居民的常住地,为认定公民参加选举和依法纳税提供了法律依据;婚姻登记确认了行为人的婚姻事实,为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提供了法律依据。由此看出,户籍法律制度从本质上讲是一个技术性的法律制度,它只是对发生的客观事实进行相应的记录,为行为人各项权利的实现和义务的履行提供依据和保障。

(二)提供人口信息,为政府和社会服务。作为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无论是进行行政管理还是经济管理,都必须统筹考虑国家的经济、文化、国防建设以及社会治安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其中包括人口情况这一重要因素。户籍法律制度除了为公民的各项权利和义务的实现提供便利外,还为政府各个部门和相关的社会公共服务机构的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活动提供准确的人口信息,使其对所辖区域的人口数量和构成情况了如指掌,进而进行科学的管理决策,以实现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经济的目的。例如,建设部门要制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文教部门要设置相应的服务机构,社会保障部门要确认服务对象,公安部门要及时了解侦查对象身份,统计部门要人口迁移信息等,这些都离不开相应人口信息的支持。另外,户籍法律制度对于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以及一般的个人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对于一个公司而言,要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就必须对有关地域的人口情况作重点考虑;它在招聘公司员工的时候,要想对应聘人员的情况有所了解,户籍登记信息就成为很重要的一个选择。而对于普通个人来说,在与他人进行法律行为时,需要了解对方的必要情况,那么具有公信力的户籍登记信息就成为获取相关信息的有效途径。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确认公民身份,为公民行使权利义务提供便利和为政府与社会各界提供人口信息服务,是户籍法律制度的功能和立法目标所在,是户籍法律制度本身所应该发挥的作用和存在的价值,它是一个对主体各项权利的实现和对主体进行必要管理的一个必要的“技术性”的法律制度。它的本质应该是中性的,而不应该是一种限制主体行为的工具和手段。

二、我国户籍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我国户籍法律制度的简要分析。在我国,户籍法律制度是政府对所辖民户的基本状况进行登记并进行管理的一项法律制度。我国现行户籍法律制度的依据是户口登记条例及有关户籍政策,其基本内容是把人口划分成为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两大主要户口类型,并据以实行相应的社会福利待遇。由于我国现行的户籍法律制度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因此,与其他国家的户籍法律制度相比有很多极具特色的内容。第一,在功能和立法目标上,我国的户籍法律制度承载了多重功能,具有多重立法目标。即,既要证明主体身份和提供人口信息,又要控制人口流动、维护社会治安,以及为利益和资源的分配提供依据;而一般的户籍法律制度只有证明主体身份和提供人口信息的功能和立法目标。第二,在指导思想上,我国的户籍法律制度以“控制”为指导“;而非以“服务”为指导。第三,在具体的制度构建上,我国的户籍法律制度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性”的法律制度,而且成为直接进行权利和义务配置的法律制度,对每一个现实的行为主体的利益产生了直接的作用;而一般的户籍法律制度由于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性”的法律制度,具有中立性,则不会对行为人的权利和义务产生直接的作用。

(二)我国户籍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户籍法律制度的定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户籍法律制度所具有的问题日益凸显,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我国过去对户籍法律制度的定位已经不能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一方面,这一法律制度和其他法律制度相结合,过多地承载了原本不应该由它担负的功能,使户籍法律制度本应该是一个不直接对人的权利和义务发挥直接调整作用的技术性法律,成为了一个确定人的身份,进而对人的权利和义务直接进行调整,对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直接进行配置的制度;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现行的户籍法律制度存在诸多问题,使得根据现行户籍法律制度所获取的人口信息存在失真问题,这样就使其很难为政府的管理和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进而使得户籍法律制度本来应该具有的功能,受到了严重的削弱。

2.户籍法律制度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由于对户籍法律制度的定位存在问题,因此,在指导整个户籍法律制度构建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上也自然会产生问题。我国现行的户籍法律制度是以“控制”为指导思想,以“城镇化”为价值取向的,这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今天,这一制度的局限性也进一步暴露了出来。在我国,公民的平等身份和迁徙自由还没有完全实现,并且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其他更多的问题,这些都阻碍了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

3.户籍法律制度具体制度的构建。从“法治”的视野对户籍法律制度进行审视,我国的户籍法律制度在具体的制度层面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就是没有依法保护宪法赋予公民的平等权和迁徙自由这样的基本权利,从而使户籍法律制度的本来面目发生了异化。

三、改革和完善我国的户籍法律制度

(一)对户籍法律制度进行准确定位。发挥户籍法律制度的应有作用,首先就要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位。户籍法律制度改革应该从还原其本来面目着手进行,要把强加在其身上的多余功能剥离出来,对其本应具有的功能进行强化,使其真正成为便利行为人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以及为政府和社会提供人口信息的法律制度。

(二)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实践证明,在不同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下,立法者会进行不同的制度构建,从而会对每一个行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产生迥然不同的结果。因此,在探讨如何构建我国新形势下的户籍法律制度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有关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的问题,这是我们构建整个户籍法律制度的先决性问题,会对整个制度构建和现实结果产生决定性的作用。新形势下的户籍法律制度应该以“服务”作为指导思想,将“实现公民的平等权和公民的迁徙自由”作为改革的价值取向,以“服务”和“实现平等和自由迁徙”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来构建我国的户籍法律制度。

(三)构建适应新形势的户籍法律制度

实现户籍法律制度的立法目标,发挥它的功能,更为关键的是具体的法律制度的构建。只有通过详尽而完备的法律规定来为行为主体的权利实现和义务履行提供切实的制度支持和保障,才能实现户籍法律制度的立法目标。

1.修改宪法,明确规定公民可以自由迁徙。公民可以自由迁徙是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我国宪法并没有明文规定公民可以自由迁徙,而实际上我国公民的迁徙自由是受到一定的限制的。因此,为了保护公民的迁徙自由权,应该尽快在宪法中将公民的迁徙自由予以明确规定,从而为公民实现迁徙自由提供根本法的制度保障。

篇2

一、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发展进程

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883年2月,法国、比利时等11国在巴黎共同签署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并根据该公约成立了保护工业产权联盟。此后国际社会又先后缔结了《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专利合作条约》等工业产权保护的国际公约,并据此建立了统一的专利权、商标权国际保护体系及专利国际审查和商标注册制度。另一方面,以1886年的《保护文学作品伯尔尼公约》和1952年的《世界版权公约》为代表的著作权国际保护体系也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为了更有效的在国际上保护知识产权,管理、监督执行各个公约,1967年7月14日51个国家在斯德哥尔摩签定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并根据该公约将巴黎公约与伯尔尼公约的国际机构合并,成立了一个政府间的国际机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IntellectualPropertyOrganniation,简称WIPO)。该公约于1974年4月26日正式生效,该组织也于同年12月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有效的协调和促进了全世界范围内的知识产权保护。①

以上述众多知识产权国际公约的内容为基础,以世界产权组织的工作为中心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体制,到20世纪末开始面临挑战和发生动摇。传统的国际贸易已从单一的有形货物贸易转向多元的有形货物的贸易、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贸易标的也从原料向工业制成品转化,从服务行业向技术转让转化。知识产权的作用和价值越来越得到体现和提高,而知识产权保护也日益表现为世界性的贸易问题。处于现今世界经济条件下,原有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体制已出现诸多的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义务主体不定。只有参加该公约的国家才有义务遵守,且各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公约的成员国并不尽相同,一些知识产权国际公约甚至由于签约国的局限性而没有实际效力或效力甚弱。

(二)保护程度不等。原有的公约未能建立起约束各国法律所提供的保护知识产权的普遍性原则和共同的保护准则,而各国由于各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保护范围、保护期限、保护措施和权利救济程序或途径以及权利限制等的规定各不相同,有的甚至存在很大差异,从而可能使同一公约的缔约国对同一知识产权主题提供不同程度的保护。

(三)整体保护水平不高。这些公约制定于一个世纪以前,不可避免的滞后于迅猛发展的国际贸易形势,一些新的知识产权形式如集成电路、生物工程。

(四)保护机制不全。现行公约普遍缺乏有力的争端解决机制,成员国之间一旦发生争议,必须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果,再通过国际法院诉讼解决。

二、TRIPS的有关内容

70年代的石油危机和经济萧条席卷全球。以美国、欧共体国家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回首检视其日益衰退的国际竞争力和现存资本,才猛然发觉知识产权正是其大宗尚未动用的资源。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四小龙”正处于利用欧美的知识产权以创造其经济财富的转折点上。这些发达国家对知识产权组织渐生抱怨。80年代中期,这些国家另辟蹊径,求助于关贸总协定,力求将知识产权保护纳入关贸总协定的框架内。在埃斯特角城部长宣言中,将其正式列入谈判议程。“乌拉圭回合”谈判历时七载,形势一波三折,时晴时阴。美国代表提出,“如果不把知识产权等问题作为新议题纳入,美国代表将拒绝参加第八轮谈判”。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从利益关系上态度明显相左。巴西代表则认为,将知识产权问题纳入关贸总协定,犹如把病毒置入计算机一样。1991年12月18日,谈判各方初步达成了总体上有利于发达国家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的签定丰富了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使国际贸易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国际贸易的“知识化”与知识产权的“国际化”在TRIPS协议中得到了集中体现。1995年1月1日WTO正式运作,标志着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已纳入多边贸易体制。②

TRIPS共分为7个部分计73条,另加协议正文前的序言,与以往有关国际公约相比,TRIPS不仅例举了各国应当遵守的原则,而是有相当详细的实体法规定,它还规定了各国可以采取的行政处罚措施。

协议的序言明确了谈判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要达到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和有关知识产权的国际协定和公约的适用;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的取得、范围和适用的适当标准及原则;针对各国法律体系的差异,使用有效、适当的方法实施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采取有效迅速的程序来多边防止和解决各国间争议;为了使谈判结果有广泛的参加者而进行的过渡安排。谈判的目标是通过多边程序达成强有力的协定,以解决此方面问题的争议,从而减少紧张局势。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TRIPS许多规定的原由。

TRIPS的第一部分是总则和基本原则,其中第3条和第4条分别规定了在知识产权领域应适用关贸总协定的国民待遇原则和最惠国待遇原则,同时明确规定协议的有关规定不应背离缔约方根据《巴黎公约》、《伯尔尼公约》、《罗马公约》和《有关集成电路知识产权条约》所产生的现存义务。第一条还规定缔约方可以在本国实施比协议要求更广泛的保护。第二部分是整个文件的核心,分别对版权、商标、专利、产地标志、工业品外观设计、集成电路、未泄露的信息及许可证协议中反竞争行为作出了规定。第三部分关于知识产权的实施。第四部分关于知识产权的取得、保持及相关程序。第五部分关于争端的防止和解决。第六部分关于过渡期安排。第七部分关于机构安排和最后条款。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着重分析TRIPS的基本原则的规定和核心第二部分的内容:

(一)、TRIPS有关基本原则的规定:

1、重申的保护知识产权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1)国民待遇原则:这是在巴黎公约中首先提出,在TRIPS中(第3条)再次强调,各个知识产权国际公约共同遵守的基本原则。

(2)保护公共秩序、社会公德、公众健康原则:这是立法、执法的一条基本原则,在TRIPS第8条第一款、第27条第2款等条款中又进一步作了明确和强调。

(3)对权利合理限制原则:知识产权如同其他权利一样,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应该有合理的、适当的限制。TRIPS第8条第2款提出“可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权利持有人滥用知识产权”的权利限制原则。在TRIPS第13条、第16条第1款、第17条、第24条第8款、第26条第2款、第30条中分别提出对版权、商标权、工业品外观设计权和发明专利权给予一定的权利限制的前提条件:一是要保证第三方的合法利益,二是不能影响合理利用,三是不能损害权利所有人的合法利益。

(4)权利的地域性原则: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各国的知识产权法是相对独立的。在TRIPS第1款再次强调了这一原则。

(5)专利、商标申请的优先权原则:这是在巴黎公约中首先提出的,TRIPS中再次加以强调和肯定。

(6)版权自动保护原则:这是在伯尔尼公约中首先提出的,TRIPS中再次加以强调和肯定。

2、新提出的基本原则有:

(1)最惠国待遇原则(MostFavouredNationTreatment):这是在TRIPS中首次把国际贸易中对有形商品的贸易原则延伸到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对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条原则来源于GATT第一条关于最惠国待遇(MostFavouredNationTreatment,简称MFNT)原则,列于TRIPS第4条。

(2)透明度原则:这是在TRIPS中第63条规定的原则,来源于GATT第十条贸易基本原则,其目的是防止缔约方之间出现歧视,便于各方对相互保护知识产权的措施尽快了解,以便加强保护。

(3)争端解决机制:即确认GATT原则运用于解决知识产权

争端的原则,这是在TRIPS第64条中规定的它把GATT中第22条、23条关于解决贸易争端的规范程序,直接引入解决知识产权争端,可以利用贸易手段,甚至交叉报复手段确保知识产权保护得以实现。

(4)对行政终局决定的司法审查和复审原则:TRIPS明确对于知识产权有关程序的行政终局决定,均应接受司法或准司法当局的审查(第62条第5款),或者有机会提交司法当局复审(第41条第4款)。

(5)承认知识产权为私权的原则:在TRIPS的前言中明确提出“承认知识产权为私权”的原则,应该适用于各类知识产权。

(二)、TRIPS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

1、TRIPS对专利权的的规定:

TRIPS对专利保护对象的限制很少,只要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三个条件,除了医疗方法和动植物外,都应授予专利。协议规定专利权的内容包括制造、使用、销售及进口专利产品,使用专利方法或使用、销售、进口以专利方法直接生产的产品。

专利保护的期限自申请日起不少于20年。各国规定的专利保护期限长短不一,这样规定,即使某一成员在其国内法中规定的专利保护期限较短,但其他成员国的专利在该国内仍可得到不少于20年的保护期限。

协议规定对新的或独创、非因技术或功能原因而产生的工业品外观设计给予保护,其权利包括生产、销售或进口带有外观设计的标的物,保护期至少10年。

协议对专利许可规定了较多的限制条件,发展中国家为防止专利权滥用,规定有强制许可制度,发达国家则持否定态度。谈判中,发展中国家作了较大让步,最后TRIPS一方面规定各成员国可以实行强制许可,另一方面又对强制许可的使用规定了若干限制性条件。

2、TRIPS对商标权的保护。

TRIPS与《巴黎公约》不同,给商标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15条规定:任何标记及其组合只要能够将一企业的商品或服务区别于其他企业的商品或服务的,就构成商标。即必须要具有“识别性”。此外,各成员还可以将“视觉可感知性”作为商标注册的条件,只有在视觉上可识别的标识才能作为商标注册,而以听觉、味觉识别的标识不在此例。每项商标注册均应公告,成员提供合理机会以备他人就此提出异议和申请撤消。《巴黎公约》中没有此类要求。

对驰名商标的保护。TRIPS比《巴黎公约》更进了一步的是:第一,宣布《巴黎公约》的特殊保护延及驰名商标的服务商标;第二,把保护范围扩大到禁止在不类似的商品或服务上使用与驰名商标相同或相似的标识;第三,对于如何认定驰名商标,也作了原则性的简单规定。该协定在1993年修订文本第84条中,以“未穷尽”的例举方式,指出了认定驰名商标的四条标准,即:有关商标在消费者大众的知名度(在法国,20%消费者知晓的,可初步定为驰名;在德国,则为40%左右);该商标使用的年头及持续使用的时间;该商标的广告或其他宣传传播的范围;该商标所标示的商品产、销状况。由于这一例举是“未穷尽”的,所以还可以辅之以更多的其他标准。

TRIPS对各成员有关贸易的特殊要求作了一定限制,即:各成员规定的有关贸易的特殊要求,不得妨碍商标的正常使用。TRIPS例举了几种常见的特殊:如要求将注册商标与另一商标一起使用,要求以特殊形式使用注册商标,要求的使用方式有损于辨别一个企业与另一个企业的商品或服务的能力等。以往的关于商标保护的国际条约中,几乎见不到对贸易中的特殊要求加以限制的条款。TRIPS作出此规定主要原因在于该协定是从贸易角度规定商标的国际保护制度。

3、TRIPS对版权和邻接权的保护

TRIPS继承了《伯尔尼公约》的大部分原则和制度,除了第六条之二对精神权利的保护内容:扩大了《伯尔尼公约》的适用范围,凡是WTO的成员,无论是否为《伯尔尼公约》的缔约国,都必须遵守其规定(除第六条之二);增设了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的的保护制度。计算机程序受版权法保护的历史,至今还不到三十年。1972年菲律宾首开对计算机程序给以版权保护的先河。1971年在巴黎修订《伯尔尼公约》时,由于计算机保护程序的版权保护问题尚未引起各国重视,所以没有规定此内容。因此,TRIPS要求各成员对计算机程序给以版权保护,丰富了版权国际保护制度。另外,TRIPS还补充了版权中的财产权利。《伯尔尼公约》没有规定作者或其合法继承人享有出租权。作品的出租是获得经济利益的重要途径,TRIPS要求各成员国对某些作品的作者或作者的合法继承人所享有的出租权给以法律保护。TRIPS规定:至少在有关计算机程序和电影作品方面,每个成员都应当保护作者或作者的合法继承人的出租权。

TRIPS加强了邻接权的保护力度,重申了《罗马公约》的有关规定,并增加了以下强化邻接权保护的新规定:第一,要求各成员国对录音制品制作者及录音制品权利持有人的出租权给以法律保护。《罗马公约》中没有此规定;第二,延长了某些邻接权的保护期限,对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的保护期限延长到不少于50年,但广播组织的保护期限仍与《罗马公约》的规定相同。

TRIPS的影响面大于以往任何一个协议,它标志着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这个协议必将成为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的里程碑。③

三、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应采取的措施

尽管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并已基本与国际接轨,但与TRIPS协议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要客观的认识这一距离,并采取措施弥补和完善,使我国在知识产权的国际合作中立于不败之地。

从总体来讲,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对部分有关知识产权的行政终局决定,缺乏必要的司法审查和监督,这个主要体现在商标法和专利法中;

(二)、对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特别是对假冒和盗版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够,对受害人的救济措施还不完善;

(三)、知识产权权利人的权利限制过多、过宽,不合理地损害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著作权法中;

(四)、在各类知识产权的保护内容和保护水平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距,主要是还没有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提供专门的法律保护;

(五)、缺乏对知识产权滥用的必要的、完善的限制措施。

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新特点、新形势,我们应采取对策:

(一)、对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我们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既要顺应国际大趋势,又要坚持原则,维护国家利益。对于个别国家将知识产权“意识形态化”,对知识产权保护搞“双重标准”的做法,我国应坚持立场,当仁不让。

(二)、自觉吸收外国法的“合理内核”,完善我国立法。我国知识产权终将汇入世界法制发展的洪流,者应当按照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自觉吸纳外国法律中的合理成分为我所用。

(三)、强化知识产权执法工作。理顺和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行政管理和行政保护,同时还要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和执法水平,确保其依法行政;强化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和救济,应加强法院的知识产权审判力量,健全审判机构,提高业务水平。此外,我国审判机关应加强同国外的司法交流,以使我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水平达到更高的水准。

(四)、健全知识产权的中介服务机构。成立和健全多种形式的商标、专利、著作权机构、咨询机构以及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等机构,以加速知识成果的产权化和商品化进程,从而为知识产权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法律保护。④

参考文献:

①赵生祥《WTO对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继承和发展》《现代法学》2000年3期P131。

②丁丽英《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新体制》《厦门大学学报》1998年1月P54。

篇3

实施绩效考核制度通过三个病区所有护理人员讨论后,制订综合绩效考核标准,以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劳优得为基本原则,将护理工作质量、工作量、护理技术难度系数、多方面满意度、医德医风等作为考核标准,将护理人员工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基本工资,包括岗位固定工资、工龄津贴等,另一部分为绩效工资,包括效益奖和质量奖等。基本工资全额发放,绩效工资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发放[2]。每月按百分制标准进行绩效考核,其中护理工作质量占40%,包括科内环节质量、护士长检查质量、护理部检查质量等;护理工作量占25%,包括基础护理量、护理操作量、出勤率、夜班数等;护理能力占20%,包括三基理论和技能、应急能力、护理技术难度等;满意度占10%,包括患者、医生、护士满意度等;医德医风占5%,包括表扬信、锦旗等。另设加分项目如竞赛获奖、、科研课题等。根据绩效考核情况发放绩效工资,并与年终评优、学习、进修等挂钩[3]。

2评价指标

(1)护理三基考试成绩每季度进行护理三基考试,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试卷,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护理技能掌握程度越好[4]。(2)满意度每位患者出院时均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住院环境、护理人员仪表、服务态度、服务及时性、护理技术、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等,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越满意。每月进行医生和护理人员满意度调查,其中90分以上者为非常满意,80~89分者为比较满意,80分以下者为不满意[5]。(3)护理质量管理评分从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管理及执行落实、分级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水平管理、护理目标管理、护理服务、职责落实这几方面进行考评,总分为100分,80分以上认为合格,得分越高表示质量越好。

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有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讨论

篇4

我国现行撤诉制度对当事人权利保护的疏漏

(一)不准撤诉制度有违处分权原则

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法院往往以当事人存在违法行为或者撤诉可能损害国家、集体、社会或者他人的合法利益为由限制当事人的撤诉权,这一方面违背了处分权原则,造成了对当事人自由处分权的损害,同时在法理上也毫无道理。法院以当事人存在违法行为需要处理或者损害国家、集体、社会或他人的合法利益等情形为依据,断然否决当事人的撤诉权,显然混淆了审判权和行政权的界限,法院在民事审判中应该是中立、消极和被动的。在违法行为的受害者或者控告者没有向法院提讼或者要求司法途径解决前,法院不能过于主动干涉当事人的撤诉权,否则法院的审判权将取代积极的行政权和检察权。

(二)非自愿撤诉有违当事人意思自治和真实原则

撤诉权是当事人诉权的一种,当事人撤诉是处分自己程序权利的行为,法院应当尊重当事人的意志。然而司法实践中,有些法官为了使得案件尽快结案或者出于其他目的,强行动员原告撤诉,附条件动员原告撤诉,或者采取欺骗、强迫的方法迫使当事人撤诉,这些做法是对当事人撤诉权的任意践踏,违背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和真实原则。它不仅损害诉讼程序的实践功能,更为严重的是在某种程度上动摇了社会成员通过诉讼途径寻求公正的信心,造成司法机构受信任度下降,导致诉讼的低社会收益。

(三)无撤诉异议制度有违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我国民诉法将诉讼权利平等定义为一项基本原则,因此整个民事诉讼程序都要体现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的精神。而在撤诉制度中,当事人双方的权利有失平等。主要体现在被告对原告撤诉没有防御进攻手段,没有建立撤诉异议制度。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原告撤诉只需经过法院审查批准即可,被告只能消极地接受撤诉带来的一切后果。从原告撤诉受法院制约的角度看,我国民事撤诉制度是典型的原告和法院之间的“单边游戏”,因为现行的撤诉制度没有考虑被告的程序利益,对于被告程序利益而言没有丝毫程序保障。[3]从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的角度出发,被告一旦花费资源进行应诉,无视他已经付出的成本而允许原告在可能重新的前提下自由撤诉有悖于公正。如果原告的撤诉过于自由,没有对立方制约,被告的程序利益极有可能受到原告任意行为的侵害。

撤诉制度中对当事人权利保护的改革构想

(一)保障当事人的撤诉权,取消法院对撤诉行使的实质否决权

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民事主体对民事权利的自由处分是市场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这种处分既包括在实体权利上的处分,也体现在程序权利的处分上。撤诉仅仅是程序性问题,为了充分保证当事人在诉讼的自由意志,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就应当取消法院对等当事人撤诉的实质否决权。《民诉法若干意见》第161条和第190条明确规定,当事人申请撤诉时,如果法院认为当事人的申请有违反法律的行为或者可能损害国家、集体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时,法院就应当不准予当事人撤回。而判断是否存在违反法律的行为或者损害国家、集体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这完全属于实质性审查的内容,而且法官还要依据自己的知识和自由裁量权进行判断,这完全属于实质性的审查权。法律的这种制度设计,不但增加了法院的工作负担,而且导致对当事人撤诉权的旁置,说通俗点这是费力不讨好的规定。笔者认为,法院对撤诉的实质性审查,容易剥夺当事人的撤诉权,也容易导致个别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因此要充分保证当事人的撤诉权,就必须改变现有的立法制度,将法院实质审查权改为形式审查权。

(二)充分当事人在诉讼中的意思自治,确保原告撤诉意思表示真实

撤诉意思表示真实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撤诉必须由当事人所为,二是撤诉必须出于当事人的自愿。撤诉是当事人行使处分权的诉讼行为,当然必须是他们的自愿,这一点本来是不言而喻的。但由于撤诉权是当事人重要的诉讼权利,撤诉生效将导致诉讼终结,对于已宣告的判决或上诉撤诉后,可能出现不能重新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同时,实践中也常出现迫于被告或他人的压力而非自愿撤诉的情况,有违当事人意思自治和自愿原则。因此,在一方当事人提出撤诉申请时,法院应当告知其撤诉行为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并且不能以职权干预当事人的撤诉行为。笔者认为,民诉法应当对受强制或压迫而为的撤诉的效力做出规定。

篇5

关键词: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建议

中图分类号: S1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开发建设单位“三同时”制度落实不够。未经审批水土保持方案擅自开工建设、不认真实施已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未经验收水土保持设施擅自投产运营,不开展水土保持监理、监测工作等水土保持违法违规现象还大量存在。二是少数地方行政领导干预严重。有些地方行政领导存在错误的政绩观,不惜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以“招商引资、重点扶持”等为旗号,设置“执法零进日”,甚至公开威胁:“不听招呼就摘帽子、换位置”,以权压法、以言代法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干扰和阻碍水土保持执法。三是水土保持“三权”执行力度不大。有些地方存在水行政主管部门对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申报、审批、落实等情况的监督检查不到位,不重视,敷衍了事;对于水土保持“两费”征收力度不大等现象。此外,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人员素质不齐,执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水土保持执法工作深入开展。

二、对策

1、狠抓组织领导、强化协调配合

一要成立工作专班。按照上级要求,我市应成立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要有专门领导负责,专职人员做事,专项经费办公。二要各方密切配合。要加强与各有关部门之间的协作,协同作战。各有关业务科室要指导和要求所管理的项目的法人认真遵守《水土保持法》,及时编报并认真落实水土保持方案,搞好项目建设和管理中的水土保持工作。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水政监察队伍的优势,水保队伍要与其联合执法、紧密配合,共同行动。水行政主管部门还要积极争取与同级人大、政协联合执法,取得他们的支持,不断扩大水土保持监督执法的影响力。三是上下联动。市、县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之间多联系,多沟通,上下联动,齐抓共管。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指导和督促下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认真履行职责,按实施计划积极稳妥地推进这次专项行动,务求实现“三个目标”;下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还要紧紧依靠上级,对确实查处有难度的案子要及时上交给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查处,由上级组织攻坚,下级密切配合,上下一心,齐心协力,力争一查一个准。

2、狠抓重点难点、确保执法效果

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牵涉面广,头绪复杂,政策性、技术性很强,只有集中精力抓住重点,突破重点难点,才能迅速打开局面,收到良好效果。今后,我市监督执法专项行动的检点是“七未”:一是未编报水土保持方案的,二是未认真落实水土保持方案的,三是未开展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的,四是未开展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五是未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六是未经审批水土保持方案擅自开工建设的,七是未经验收水土保持设施擅自运营的。监督执法专项行动的难点是“四个拒不”:即拒不编报水土保持方案的,拒不停止和纠正违法违纪行为的,拒不落实整改要求的,拒不按规定纳缴水土保持规费的,这是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紧紧咬住“七未”和“四个拒不”,合力攻坚,要拿出抗洪精神啃“硬骨头”,一块一块地啃,力争不留死角,不留“骨头”,取得全胜。

3、狠抓依法行政、查处违法案件

各地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以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规范执法行为,做到依规执法,文明执法,善于执法,敢于执法;要始终以《水土保持法》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以宣传教育在先,严格处理在后,依法行政,秉公办事。但对“四个拒不”项目,要根据其违法事实和情节及后果的轻重,依法严肃查处,该通报的通报,该曝光的曝光,该限批的限批,构成刑事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该上报水利部在全国范围内曝光的坚决上报,决不手软,姑息牵就。水土保持执法人员要有敢于碰硬的虎气和胆略,只要违法事实属实,执法依据正确,程序合法,无论谁打招呼、说情,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阻力,都要敢于说不,迎难而上,一查到底,决不退缩。对敷衍应付,厌战畏难,甚至失职渎职、包庇纵容违法行为、违反有关廉政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批评教育,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其责任。

4、狠抓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作用,对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宣传报道,对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水土保持违法项目要及时予以曝光;还要及时向各类媒体提供素材,通报工作情况,鼓励新闻媒体积极投入这次专项行动,不断营造良好的水土保持执法氛围。二是鼓励举报。要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设立举报信箱和举报电话,积极鼓励公众举报水土保持违法案件,凡举报了重大案件的,一经核实即按规定予以奖励,并要注意为举报人保密。三是建立简报制度。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简报,通报情况,表扬先进,鞭策后进,推进工作。要及时全面地反映我市的工作成果。

参考文献:

[1]高景辉,张宇龙,祁永新,党维勤.关于加强农林开发活动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思考[C].中国水土保持杂志.2012.06

[2]韩旭东,谢芳杰.赣线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成效显著[C].中国水土保持杂志,2013.01

篇6

关键词:高等院校 户籍管理制度 发展现状 改革措施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我国高等院校教育的不断深入,我国现有的高等院校的户籍管理弊端日益显露,正在向高校提出种种挑战。深入研究我国高等院校的户籍管理制度,有特别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主要体现在,一是能够减轻高等院校户籍管理制度的工作负担,减小工作量;二是能够更好地促进高等人才的流动,增强人力资源的流动,能够很大程度上解决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三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户籍制度的发展,使我国的高等院校的户籍管理制度体现出时代特色。因此,这一课题的研究能够通过对我国高等院校户籍管理现状的分析,从而起到一定积极有效的参考价值。

二、我国高校现有的户籍管理弊端分析

高等院校的户籍管理制度是从我国户籍管理中分支出来的,应该与我国经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有的户籍制度开始显露出弊端,并不能强有力地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其主要弊端主要体现在:一是高等院校的人数不断扩增,体现出人口密度不断增大,户口流动频繁,高校户籍管理情况复杂等特点。随着高等院校近些年的不断扩招,给学校和当地的公安机关带来了很多困难,高等院校的学生户籍迁入迁出间隔时间过长,大大增大了工作量,这样就无法保证户口迁移工作的及时、快速地完成。在大量高等院校的学生同时进行户籍迁移中,就会造成数据的丢失和错乱,结果就造成不少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成为“黑户”“人户分离”等情况,处理不好容易使高等院校的户籍管理成为我国户籍管理的累赘。二是不利于学生毕业后的自由流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才需求更加明显。现在社会的发展速度依靠的就是人才以及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但是现在的户籍制度大大制约了迁徙自由,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人才的有效流动。现有的户籍制度是二元制,这就人为地造成了公民用工的歧视以及身份的不公平,导致大学生不能够进行合理流动,用人单位也不能进行自由招聘。这样就加大了就业难的现状,也出现了“一才难求”的境地。

三、我国高等院校学生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一)高等院校学生入学不进行户口迁移

高等院校的户口管理很大程度上属于临时性质,学生完成学业后一般就会离开学习所在地,去其他城市或乡镇工作生活。如果取消户籍迁移,这样就会大大提高户籍管理的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资源浪费,同时能够避免现在在户籍迁移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弊端,改善学生的就业择业现状。具体改革措施:新入学的大学生可以在收到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后,学生可以持居民身份证、户口本、证件照及录取通知书及时到派出所办理“户籍证明”,在这一过程中,原本的“农业户口”直接可以变更为“非农业和户口”。入学以后,有学校的户籍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一起管理,学生毕业时返还给学生本人。在校期间,所需要的户口证明均可以凭借学生在校的有效证件(学生证)以及户籍证明办理。这样做的好处主要有:一是学生,可以省去入学或毕业时的户口迁移的繁琐,减轻高等院校的户籍管理所带来的负担,方便管理。二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择业,能够最大程度地减轻户口对应届毕业生、学校以及招聘单位所带来的压力。三是,户籍证明能够在特殊情况下给学生提供身份证明。

(二)采取身份证制度,使用暂住人口证明

我国现有的第二代身份证具有视读和机读双重功能,能够在全国范围中进行查询和识别。这样的功能应用到户籍管理工作中,学生入学可以凭借省份证而不是户口本和户籍证明,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户口迁移带来的不利方面。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打破登记户口常住地的方式,改用出生地登记方式,这样做能够使户口真正达到统计人口数量的目的,同时去除了很多附加的行政职能。这样方便了大学生的自由流动,能够去除户籍在寻找工作中的限制,最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二)国家制定有关法律进行严格规范

加快高等院校户籍管理的改革速度,必须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法规条例,是高等院校户籍管理的模式适应社会的发展,促进人才的流动速度。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制度和措施都是健康有效的,实现户口迁徙自由化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整个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有法律的制约和有关部门的配合,加快制定有关高等院校的户籍管理条例,加强户籍立法。从适应社会的角度出发,制定新的制度政策,能够真正做到户口紧随工作走,使大学生找到工作就不用担心户口,给学生和社会更为灵活的就业市场。

四、小结

本文从高等院校现有的户籍管理制度出发,探讨了现有管理制度出现的弊端,并且本着“以学生为本”“服务为民”的原则,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学生入学不迁户口|实行身份证制度、制定法规条例等措施,但户籍管理改革是一个系统管理工程,并不是简单地户口迁移,这一问题会涉及社会学、法学、人文学、法学等众多领域,仍需要今后的不断研究和探索,以此来完善高等院校的户籍管理。

参考文献:

[1]戴璐.高校户籍管理的育人功能及改革探究[J].茂名学院学报,2010(2).

[2]刘晓鲁.完善高校户籍管理方法浅析[J].中国西部科技,2010(10).

[3]朱芳.加强高校户籍制度改革以促进人才流动[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高等教育研究版),2003(2).

篇7

论文关键词: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城市适应 

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在农民工研究中广受关注的一个特殊群体。本文把新生代农民工量化为出生在1980年代之后的一代人。这批人目前在农民工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面占到60%,大约1个亿。不同于他们的父辈,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他们积极改变自己以期待融入城市,成为城市人。但来自城市各方面的社会排斥却使他们仍处于城市的边缘,生存在城市与农村的夹层中。在这滚滚的人潮当中,其中约三分之一为女性,而且流动人口中女性劳动力人数增加的速度远远超过男性。女性农民工在城市承受着来自性别和阶层的双重压力,因此对女性农民工的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主要从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三个层面来研究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城市适应问题。 

一、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城市适应问题 

(一)经济适应 

虽然对于新生代女性农民工来说,赚钱已经不是她们进城务工的首要目的,但是找到一份工作并获得经济收入是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在城市立足的基础。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获取第一份工作主要靠亲戚、老乡介绍,这种初级关系网络同质性强。由于女性青年农民工文化程度较低,通常在脏、累、险的行业就业。但是在第二份工作或现有工作的获得过程中,业缘关系已经逐渐成为主要的途径,很多打工妹依靠在以前工厂里结成的人际关系网跳槽到工资水平、福利待遇较好的工厂。尽管大部分女性青年农民工能够在城市留下来工作,却依然面临许多问题,例如工作环境差、工作时间长、没有特殊情况不准请假,如果请假扣除当月全勤工资,加班加点不给加班费、工作压力大、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等。 

(二)社会适应 

1、生活方式适应问题 

城市和农村存在生活方式的差异,城里人与乡下人在视觉上呈现出显著社会等级差异的身体图式,比如“洋气”与“土气”、“苗条”与“健壮”、“白皙”和“黝黑”等不同的身体特征。女性青年农民工从进入城市的第一天就开始身体的城市化历程。白皙的皮肤、苗条的身材、洋气的打扮是她们身体城市化的主要内容。她们从眉型发式到衣服鞋袜都极力模仿城市年轻女性。言谈举止方面,女性青年农民工也有很强的模仿性,她们学说普通话和当地话,尽管带有浓厚的家乡特色。在消费与休闲上,她们非常节俭,业余生活比较单调和贫乏,除了逛街、看电视、闲聊,其他的很少涉足。精神类、享受类和发展类的消费支出在其消费支出中占的比重很低。尽管在生活适应方面女性青年农民工表现出了积极性,但足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工作中遭遇犯;在城市里选择恋爱对象较难,想嫁给城里人更难;她们的生活方式既有别于城市,也有别于农村,等等。 

2、社会交往适应问题 

很多学者通过大量的调查数据以及相关因子的分析得到出这样的结论:新生代农民工还没有融入到城市居民群体中去。虽然打工者与城市居民同处于一个共同的地理社区,但是他们之间仍然缺乏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对于打工妹在与房东以及周围的城市居民的交往状态出现的精神隔离,其实不难理解,打工妹一周有六天的时间几乎天天是呆在工厂里,并且几乎每晚要加班到很晚,这就使她们没有多余的时间来与房东以及周围的城市居民沟通和交流。加之城市居民之间本来就感情冷漠,对门住十几年都不认识彼此,所以在这种大范围的感情冷漠的环境中,要求打工妹与城市居民的社会距离缩到最小,几乎是不可能的。此外,女性青年农民工不适应城市频繁而浅层的交往活动与农村熟人社会交往方式有关。女性青年农民工的人际关系主要建立在血缘、地缘初级社会关系网络的基础之上。交往的范围相对较小,仅限于较熟悉的人,例如,家人、亲戚、老乡、少数同事等。 

(三)心理适应 

城市的经历不仅让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在穿着打扮和与城市人交往方面发生了变化,而且最重要的是她们价值观念的变化。城市中拥有大量的现代性因素,其中包括庞大的科层组织、工作机会、社会位置、制度规范和各类角色,大众传播媒介以及便利的交通通讯设施,也包括各种更有利于市场经济顺利运行的软环境。这些城市特有的现代性因素会对在其间工作与生活的人提出更严格的要求,要求他们适应城市里的一切,要求他们同城市里生活着的庞大的人群打交道,并相互适应。打工妹生活在城市这个充满现代气息的环境中,也慢慢地培养了各种现代意识。她们知道,如果不遵守时间制度、不遵守工厂的纪律,结果都是要受到处罚的,与乡土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本上不同,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契约为基础。久可见城市的观念已经完全被打工妹所内化,她们也把城市的观念当成了自己的行动准则。 

此外,农民工的城市适应行为还反映在其对城市的归属感上面,即打工妹是否从心理上对城市产生了某种认同和归属感,这是适应的一个较高层次,是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但是大部分打工妹仍然缺乏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城市适应的制约因素 

(一)以户籍制为核心的城乡二元结构 

中国特有的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二元社会体制,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固化了城乡身份分野,造就了中国历史上这一可能空前绝后的贴有“农民工”身份标签的城市人口群体。二元经济制度造就了农村人向城市的流动,二元户籍制度又造成了城乡居民的身份不平等。拥有城市户口和市民资格意味着阶层地位和社会身份的跃升,意味着社会资源的天然获取。在就业制度、户籍制度以及由此衍生的教育制度、医疗制度、社会保障等制度安排下,大部分农民工基本权益得不到维护,无法分享城市公共资源,更谈不上社会融入问题。 

(二)农民工的乡土意识和自我封闭 

城市和农村具有两种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过程是一个重新适应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过程,融入城市社会需要培养认同感和归属感。然而,农民工的乡土意识和封闭主义倾向以及外在表现——交往的封闭性和群体认同感是阻碍其融入城市的社会心理因素。传统的中国农民具有浓厚的乡土意识和内向、压抑的封闭主义倾向使得他们在城市“扎根”的愿望不强;农民工的封闭意识体现在交往的封闭性和群体认同感上,即其社会交往只限于亲戚、朋友、老乡等熟人之中,表现为内部成员间有着强烈的相互认同感,而对群体之外的“城里人”则局促不安,深怀畏惧警惕之心。 

三、促进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思考 

(一)政府角度 

应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取消户籍制度的限制。国家在户籍制度改革、教育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中应该把女性农民工群体考虑进去,使她们能从制度改革中获得益处。城市政府要转变管理方式,树立服务“移民”的意识,保障移居城市的女性农民工在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在医疗、计生、救助、妇幼保健,法律服务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面享有同等的“国民待遇”。改革相应的劳动人事制度,从政府和政策方面打破市民保护主义,为农民工在城市择业和自由流动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逐步消除户籍制度衍生出来的各种附加制度。监督相关企业为农民工设立“三险一金”或“五险一金”制度,保证她们的基本权益。 

(二)社会角度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国家政策推进,发挥工会、妇联和ngo组织在促进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城市社区融人中的巨大作用已具有现实可行性。这些组织和机构要真正成为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要督促政府劳动、安全管理等部门严格按照《劳动法》及相关法规的规定,保护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合法权利,提供相应的福利待遇,提供公平的求职环境等。社区工会要真正为外来农民工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努力做到社区支持的日常生活化,为在社区中的新生代女性农民工提供各种卫生保健、托养、文化娱乐和教育等服务。此外,通过媒体宣传性别平等的法律法规和思想观念,消除“一等公民"与“二等公民”的距离。 

(三)农民工角度 

篇8

关键词:农村制度创新;户籍制度;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宅基地制度

中图分类号:F323.8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5-0042-02

宁夏县域内农民就近转移与住房置换战略的协调实施,将会有效减少宁夏农业人口、富裕农民;加快宁夏以县城(县级市)、建制镇、乡集镇及中心村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城镇化;推进农村产业集中、人口聚集、土地集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集合,引领宁夏农民尽快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户籍制度创新

1.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

宁夏应全部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二元户口性质划分,按自治区行政区划和在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从而实现宁夏城乡公民身份在法律意义上的平等。让所有公民在同一制度平台上仅凭个体能力(资金、技术、知识等)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初步打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基础,方便宁夏农民择业和转移。我们的调查说明,少数人对取消城乡二元户口性质划分可能会影响社会稳定的担心没有根据:中国西部地区的广西、重庆、四川、陕西和云南,在革除二元户口性质划分后并没有引起经济、政治、社会的动荡;截至2007年,在发达和较发达的东中部地区已经施行和宣布施行城乡户口登记管理一体化的10个省市,也没有出现政治、经济和社会不安定问题。

2.取消农村城镇人口准入指标和准入门槛

农村城镇(含县城、县级市和建制镇)的户口要全部放开,既要取消传统户籍管理沿用的城镇准入指标,又要取消第一轮户籍改革时为大中小城镇设定的准入门槛,让市场或价格直接调节农民的流向、流量、定居和择业。这一制度创新可以降低政府对人口迁移的管理成本,提高农民转移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只有依靠这样的户籍制度创新才能充分实现城乡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全面放开农村城镇户口、废除进城门槛,不会使农民不顾一切涌进城镇和导致太大的农业人口流动风险。因为,农民在向心仪的农村城镇转移之前都会搜集相关信息、进行最起码的成本收益分析。即便是部分农民考虑不周流入了城镇,假如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和栖身之处,不论这个城镇如何美好,他们中大部分都会自动返回近在咫尺的家乡农村。有人认为,城镇不设置门槛会使农民过量流入,以至于在城镇边缘和城中村形成类似于拉美国家大城市的贫民窟。我们在对宁夏境内各县市的调查中,也发现部分城镇存在类似贫民窟(比如,银川市红花渠两岸的城中村、固原市原州区清河路至东红村两侧的平房区,以及部分县市城区的城乡结合部等)。但我们认为,对这一现象也要进行理性分析与思考:试想,既然农民宁愿生活在城镇“贫民窟”而不愿回到农村,这岂不是清楚地表明,他们在城市“贫民窟”的生活质量要高于农村吗?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违背农民意愿、不许他们在这里居住和生活呢?现行准入门槛阻止农业人口自由进入农村城镇参与城市劳动力市场竞争,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公平原则和增进福利原则。如果说,城镇政府没有为这些新的城镇建设者兴建福利房的经济实力,但总是有承认和保障农民工在城镇自由居住的能力。

其实,包括“贫民窟”现象在内的“城市病”在更多层面上是一个技术上的问题、城市管理上的问题和城市本身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问题,而非农民流动本身必然产生的问题。发达国家依靠经济发展和科学的城市管理已基本上治理好了“城市病”,同样,中国的城市政府也有能力解决“城市病”问题,城镇政府不能总是以“城市病”的存在为理由限制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至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所出现的“城市病”问题,关键原因在于这些国家的城市政府管理不力,或者说严重以及城市管理效率低下等方面,而不在于放松对农业人口进城的限制。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创新

单一的户籍制度创新无法完全消除施行农民转移与住房置换战略的障碍,还必须与相关农村土地制度的实质性创新相结合。2001年户籍改革允许农民“带土”进入县级以下城镇,但仍然禁止农民处置其承包的土地。农民不能把土地使用权转化为货币资本,因而不能彻底“离土离乡”、融入城镇,只能选择城乡两栖、亦工亦农的“农民工”生存方式。这种农业人口的虚假转移现象,阻碍宁夏农村城镇化进程,妨害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有效转移,不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推迟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所以,要实现农民战略转移,除继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外,还必须推动农村土地制度的实质性改革。

我们的思路是,以坚持农村土地公有制和农村双层经营制度不变为前提,重新设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让农村集体象征性拥有农村土地最终所有权,让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长期不变并向永久化过渡,或试行农村土地永佃制,并在《土地承包法》和《物权法》修改时承认这些创新;允许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物化其中的土地使用权,允许土地使用权流转、出租、入股、转让、抵押和继承,真正实现土地使用权的货币化、资本化和上市交易。这种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特点是,农民流转出去的只是承包权中的土地使用权,土地承包权仍旧在承包者手中。一旦流转合同到期,土地使用权又重新回到承包者手中。

这样的农村土地制度创新设计可以:(1)避免土地私有化或国有化引起的利益再划分导致的制度变迁成本,可以抑制土地大量兼并,防止发生农民失业;(2)让农民成为真正的自主经营者;(3)可以增加农民收入;(4)促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5)为农民提供一个最现实的保险和融资渠道,使农民能够在短时间内筹措到向非农产业和农村城镇转移的资本。

三、农村宅基地上市交易

人类的首创性首推交易的发明,农民住房当交易而不进行交易就是浪费,是潜在交易各方的损失:农村房主得不到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初始资本;买房人无法以公开合法方式买到自己需要的住房;政府不能从民房交易中获取税收,因而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辟持续稳定的财源。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实施、城乡一体化户籍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城市的内在驱动力向农村的延伸,农村房产市场将不可能继续封闭。否则,它将会继续在地下以扭曲的形式运行。

农村改革开放后宁夏农民收入不断增长,进一步刺激农民原本高昂的建房热情,30年来农村住房已经过四五次更新。但与此同时,大量农民陆续迁入城镇定居,在宁夏广大农村留下许多闲置空房。据我们的调查,目前宁夏农村住房空闲率在20%~30%。由于现行法律、政策仍然限制农民住房的自由转让,农村不存在合法、公开的房地产市场。所以,这些闲置空房无法在城乡流转和循环利用,其中大部分只能任凭自然损毁,造成宁夏农村财富的巨大浪费。

我们对宁夏农村房产流转问题的研究发现,农村大量住房闲置浪费的根本原因是:现行土地制度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的严格限制。所以,解决农民住房置换和闲置问题的唯一途径是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可行的思路是,把农村宅基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逐步开放农村二、三级房地产市场。这种改革思路既有理论基础也有现实根据。众所周知,城市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但城镇居民可以通过缴纳土地出让金的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从而让自己的房屋所有权拥有完整的法律地位和市场价值。农民住房宅基地属于农村集体所有,同是公有制,为什么不能像城镇那样采用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办法,让农民在缴纳土地出让金后拥有合法、完整的房屋产权,然后上市流转自己的房产?在农民住房流转这个重大问题上不能把农村和城镇区别对待,否则,将损害农民利益,阻碍农村发展,拖延宁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有学者认为,在出售自己的住房后农民会流离失所,影响社会安定。其实,这是一个没有根据的推测。因为,农民如果没有其他固定住所也不会轻易卖掉自己的唯一住房;另外,政府还可以法律和政策形式禁止农民转让其唯一的住房。此外,现在城镇不是也存在不少无房户或住房困难户吗?可是,国家并没有因此禁止市民出售住房;在宁夏所有城镇,有谁见到大量市民因卖掉住房而夜宿街头的现象?在农村,虽然法律、政策不允许农民住房随意公开转让,但仍有农民因故自行出售自己的住房。而且我们在宁夏广大农村的调研中,没有发现因卖掉房屋而无家可归的农民。所以,政府应该努力解决农村社会保障和农村城镇住房保障问题,而不能本末倒置,一味限制农村住房的流转。

也许还有人担心,允许农民住房自由转让不利于农村耕地的保护。其实不然,中国早就建立了一系列保护农村基本农田的政策法规,只要严格秉公执法,不会出现大量侵占农村耕地的现象。事实上,农村征地和农户拆迁的低成本,才是促使农村耕地大量变为建设用地的潜在经济动力。

参考文献:

[1] 吴清萍.中国农村金融制度与结构的创新研究[C].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论文集,2006:209-213.

[2] 牛洁.构建新型征地制度的思考[J].宁夏农林科技,2007,(2):80-82.

[3] 苗清.关于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的思考[J].国土资源通讯, 2006,(1):1-3.

[4] 关于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案件成因及其审理的调查报告[EB/OL]. 省略, 2007-02-15.

[5] 河北省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编制要点实施细则[Z]. 河北省建设厅, 2006,10.

[6] 国务院14个部门调研户籍制度,改革时机基本成熟[EB/OL].www1.省略,2007-01-31.

[7] 尊重农民意愿:规范土地流转――当前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综述[EB/OL].gxny.省略, 2001-07-27.

On Security of Implementing the Nearby Transfer of Rural Population and Buying or Exchanging Housing Straegedy:the Innovation of Main Rural System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in Ningxia

DONG Hong-lin1, DONG Xue-yuan2, HUANG Ya-ling1

(1.The Information Institute of Ningxia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Yinchuan 750002, China; 2.The School of Law,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篇9

关键词:农民工;户籍转移;对策

本文为2012年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课题《农民工户籍转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结项论文(课题编号:JRS-2012-7021)

中图分类号:D631.4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政府视角下农民工户籍转移的对策探讨

收录日期:2012年10月30日

当前,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他们对推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其生存状况却令人堪忧,诸如农民工居住条件简陋、子女教育条件受限制、缺乏良好的就业环境、民利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社会等问题。这些问题深深地困扰着农民工,也困扰着政府和社会有识之士。而这些问题的真正解决与农民工户籍有着根本的联系,户籍制度问题已成为新时期城乡矛盾的集中体现。

一、农民工户籍转移的意义

户籍问题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重要阻滞因素,农民工户口转移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

(一)有利于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农民工户籍的稳定有序转移,一方面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了农村人地紧张的突出矛盾,促进城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公民获得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增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良性运行。

(二)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农民工户籍转移,使得农民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增加,有利于实现农村的规模种植,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收入,从而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共同富裕的实现。

(三)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农民工现象的长期存在,导致一些社会问题的产生,如农村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年轻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等问题,这些社会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农民工户籍转移有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从而缓解社会矛盾。

二、农民工户籍转移的基本原则

(一)根据各地区具体情况,遵循渐进转移的原则。由于我国城市教育、医疗、住房等资源配置相对有限,加之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政治、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户籍制度改革又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应以社会稳定为改革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区分不同发达程度的城市、不同人群,渐进有梯度地进行农民工户籍转移;另外,还要根据不同发达程度城镇的实际容纳能力和承受能力来确定农民工户籍转移的政策,对于有稳定收入、固定住所、学历高的人群优先实现户籍转移,这样可以实现人口迁移的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

(二)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愿原则。在农民工户籍转移、退地等各个环节应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在自愿的基础上依法办理,这既防止因农民工在城镇根基不牢的情况下,宅基地和承包地退出损害农民利益,出现农民流离失所的状况,又有效防止在宅基地和承包地退出后,在城镇无稳定职业、无固定合法住所,从而出现“城市贫民窟”的现象。

(三)坚持公平正义原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实现公平正义。由于城乡户籍 “二元”结构的制约,本来收入并不高的农民工,不得不支付大量隐性成本,比如每年往返老家的交通费、房租费等。我国传统的户籍制度使得农村人口在公民权利行使方面实际上处于弱势与虚置状态,导致农民工与城镇居民社会待遇不对等,农民工自然不可能产生什么归属感。美国政治学家、伦理学家罗尔斯在其名著《正义论》中曾指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的首要价值一样。一种理论,无论它多么精致和简洁,只要它不真实,就必须加以拒绝或修正;同样,某些法律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率和有条理,只要它们不追求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或者废除。因此,农民工户籍转移应在社会公正的价值目标下,充分尊重个人权利,实现每个人发展的机会均等。

三、农民工户籍转移对策探讨

农民工户籍转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因此,政府应在农民工户籍转移前、转移中、转移后不同阶段采取相关对策。

(一)户籍转移前农民工状况的核查。政府应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掌握农民工的基本状况,如户籍转移的意愿、工作状况、收入状况、居住状况、户籍对农民工的制约、希望政府提供的服务等等。在对农民工基本状况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了解农民工户籍转移的意愿,对愿意转移的农民工根据其工作年限、工作及收入状况、有无合法固定住所等来确定农民工户籍转移的先后顺序。如石家庄市对于优秀农民工,可不受“有无合法固定住所”的限制,允许本人及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在该市落户。优秀农民工是指:具有市级以上劳动模范称号、在系统内连续3年被评为年度先进工作者、为石家庄经济建设做出突出贡献并得到市级以上政府表彰的或具有国家承认的高级技工、技师资格的农民工。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是非常理性的,尤其是大中城市周边郊县的农民,考虑到就业、住房及生活成本问题、对家乡土地增值的预期、城市公共政策的保障以及自身生存退路等问题,他们没有将户籍转移到城市,存在事实上的人户分离,并未彻底移居城市。

(二)户籍转移中改革成本的分担。由于我国实行城乡分隔的社会管理体制,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如根据2008年的数据,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人均保费分别为3,476元和920元,而农村试点地区居民的这两项保费是66元和30~50元。农民工户籍转移所带来的资金缺口如何解决,为此应积极探索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中央政府、农民工输入地(城市)、来源地(乡村)、企业和农民工自身五个主体的成本分担机制。从国家角度讲,应加大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共卫生、就业帮助以及住房保障等方面的财政补贴与支出。并且要以常住人口而不是以户籍人口作为财政转移支付的依据,完善相关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从“谁受益、谁承担”的经济学角度出发,基于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目标实现的考量,政府特别是流入地政府在成本分担中应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城市为居民包括新增城市人口提供基本的公共资源,如基本的教育、医疗、养老、基本住房等基本社会资源,而对于优质公共资源如更高的养老、医疗服务则由个人进行商业支付。此外,对于农民流出地来讲,土地的收益仍归流出地所有,同时对流入地来说又有失公平。因此,既可通过二者之间的土地置换,也可以由农民流出地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的方法来协调农民流出地和农民工输入地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二者之间的矛盾。

(三)政府要着力思考和解决户籍转移后公共服务的跟进、城市管理的完善等多方面问题

1、积极探索农民进城后,自愿退出的宅基地和承包地回购、置换等相关政策。对于有稳定就业岗位、稳定收入和固定居所的农民,在其自愿的基础上,鼓励其退出宅基地和承包地,为了解决进城农民初期可能面临的不确定风险以及对其退出的宅基地和承包地给予一定补偿的考虑,可使进城农民继续拥有退出土地10年或更长时间的土地收益。对于那些没有稳定就业岗位和稳定收入来源的进城落户农民,又不愿退出土地承包的,应严厉禁止强迫他们退出其所承包的土地和宅基地。针对这部分土地资源,可采用土地出租或有条件转让的方式,实现土地一定程度的规模经营,提供农村劳动生产率,这样,既使进城农民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又防止土地资源的闲置和非法改变用途。

2、大力增加公共资源配置,加大公共服务。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给城市管理带来就业、教育、住房、能源、交通、医疗保险、社会福利等各方面的压力,这就要求城市增加公共资源配置,加大公共服务。具体为:第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解决好交通、垃圾处理、环境保护、供电与供水等基础设施;第二,要发展和完善教育、文化、卫生、公共娱乐等社会性公共服务设施;第三,要完善城镇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农民工在就业、社会保障、就医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

另外,在城市公共资源供给方面,政府是主导,但可吸引民间资本的进入,建立政府供给为主导、民间力量供给为辅的格局,从而缓解城市人口增加与城市公共资源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

3、创新城市社会管理方式、方法。随着人口流动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民工涌入城镇,给城市社会管理带来诸多挑战。如调解外来人口与本地人的矛盾,为新增城市人口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使新增城市人口积极有序地参与城市社会管理,这就要求创新城市社会管理方式方法,形成政府主导、社会组织作用充分发挥、公众积极参与的格局。第一,政府要广泛地宣传并有效地教育农民工和广大城镇居民“人人平等”的观念,使农民工深刻认识到自己天生具有的尊严和拥有的平等权利,也使城镇居民以尊重的心理、平等的心态接纳和对待农民工,根除对农民工的歧视,更要消除对农民工的排斥;第二,政府应出台提高农民工文化素养的相关制度,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素养,使其更快地融入城市。这就要求:应将提高农民工文化素养相关计划纳入城镇发展的总体规划,并成立专门机构,设立专项经费,确保农民工真正融入城镇文化;第三,政府要充分发挥居委会作用,广泛建立社区服务中心,为社会居民提供便民利民服务,协调新增城市人口与原住民的人际关系,从而起到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

农民工这一庞大的社会群体,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出现的农民工问题,从长远来看,不仅是农民工个人的问题,更是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关系到如何让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农民工,关系到如何解决城乡二元化的社会格局等重大社会问题。而这些问题又集中体现在农民工的户籍问题上,因而研究农民工户籍转移的对策,对于应对当前的农民工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然,农民工户籍转移只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重要一环,还需要政府制定系统的政策和措施,使得农民工能够真正融入城市。总之,当前研究农民工户籍转移的对策,意义重大,必将有利于社会矛盾的解决和整个社会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市民化 途径 策略

农民工问题已经成为时代的主要话题之一,其核心是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数据表明:农民工群体中的主体部分已经逐渐被1980年以后出生的农民工取代。他们走出校园后便直接进入城市打工,对于家乡情感的疏远和对城市生活的向往,使得这一年轻群体成为农民工队伍中最有可能实现市民化的群体。如何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成为当前社会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1.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含义及现状

中国社会科学院王春光研究员认为,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90年代,工作在城市但是户籍仍然在农村的青年。总的来说,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指农民工在身份、地位、价值观、社会权利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全面向城市市民的转化,以实现城市文明的社会变迁过程。

一般来说,新生代农民工向城市市民的转化主要有三个阶段:离开农村、进入城市、融入城市。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当前我国的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处于中市民化阶段。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着具有较高意愿但却难以实现的现实问题。

2.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困境

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将要面对的主要问题就是户籍的转变、工作职业的改变、居住地的转换等问题;而融入城市就必须形成一定的市民意识,享受一定的市民权利等。目前,制约着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主要体现在制度困境(户籍、就业、社会保障制度等)、身份困境、经济困境、文化困境上。在市民化过程中农民工进入城市后的对城市认同和社会人格再造问题,是他们能够永久在城市居住并成为市民的社会心理保证。

2.1制度困境

(1)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最根本是我国的户籍制度。虽然我国的户籍制度已经进行了一些很大的改革,但就其功能而言,身份识别和城市管理仍然存在,这些限制性的因素导致新生代农民工不能安心轻松地在城市落根扎户。清华大学李强教授在《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中从社会分层的角度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研究,他的主要观点有:新生代农民工特殊社会地位的首要原因就是当前户籍制度的不合理,新生代农民工当中存在底层精英,对他们采取整体排斥的政策是不公平的,不利于当前社会的稳定和和谐社会的建设。此外李教授还提出了三元社会结构。

(2)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障碍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面向城市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劳动者是我国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然而我国农民的社会保障主要依附于集体。自从广大农村实行以来,集体保障的功能便大大减少,因此农民的社会保障目前处于真空状态。由此而来的城乡二元社会保障体系,使得农民工享受不到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等福利。

(3)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难以形成的重要因素是就业与收入分配制度。就目前的就业与收入分配制度而言,新生代农民工处于弱势地位。首先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的就业状态处于非正规或临时性就业,从事低端产业,就业岗位没有保障;其次城市消费与他们的收入水平不成正比,甚至有反比倾向。

2.2身份困境

作为一个社会人,必须解决身份认同问题,但是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都面临着身份的困惑。农民工是我国特殊社会二元结构的产物,就职业来说,他们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就户籍而言他们仍然是农民。根据对湖南省长沙市新生代农民工的一份调查,绝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都不认同“农民工”这个称呼,也不甘于农民工这个身份。根据这份调查显示,有81.4%的新生代农民工不同意“户籍规定是农民,就是农民”,同时认可农民这一身份的新生代农民工中仅有13%的人是因为政府的规定而认可自己农民的身份。由于到城市生活打工,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人的自我认同感增强,因此新生代农民工对自己的身份认同的归属感陷入迷茫与矛盾当中。

2.3经济困境

在我国有相当部分的跨地区进城务工的农民没有稳定的工作和居所。在劳动报酬上,第一是收入水平总体偏低。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一份调查显示,总体来说新生代农民工最近三个月的平均工资为734.42元,其中有93.5%在1200元以下,主要集中在400至600元之间;第二是同工不同酬。在许多城市,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和正式工干同样的活却得不到同样的报酬;第三是被拖欠甚至拒付工资。

2.4文化困境

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存在不足也使其市民化的过程发展缓慢。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刘传江教授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指出农民工自身素质直接影响其能否由“乡下人”转变为真正的“城里人”,同时也是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的基本内因。新生代农民工和上一代农民工相比以“三高一低”为特征: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这样的特征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在短期内难以形成一种稳定的心理保证和精神文化以融入城市当中,更不必说和城市本来就已形成的文化进行对接沟通。由于他们自身和城市都缺乏“融入”和“接纳”的思想准备,因此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发展缓慢。

3.结论

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过程是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是伴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而来的,在市民化的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需要打破身份困境,面向城市市民转化以实现城市文明。只有新生代农民工

与城市人的和谐共处,才更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政府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应该为新生代农民工创造一定的客观条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生活、就业、居住及成长的环境。作为新生代农民工,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以便更好地融入城市。所以以政府为主的来自社会提供的柔性关怀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的提高,是新生代农民工走向城市文明的双行线。

参考文献:

[1]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和半城市化问题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6,(5)

[2]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3)

[3]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外出动因与行为选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97

[4]李根寿.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8,(2)

[5][美]S.E.Taylor等著、谢晓非等译.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韩振方.论新生代民工的特点与作用[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

[7]刘俊彦,胡献忠,新一代农民工发展状况研究报告[R],中国青年研究,2009,(1)

[8]刘传江,徐建玲等,中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研究[M],北京:A-lL出版社,2008:237―239

[9]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258

[10]李路路,李培林,农民工向城市移民: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M],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95

[11]陆益龙,超越户口――解读中国户籍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8―33

[12]何晓红,论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障碍[J],前沿,2005,(10):228―231

[13]江立华,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民工转型:一个新议题[J],社会科学研究,2009,(06)

[14]金三林,农民工市民化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的抓手[N],学习时报.20lO―05一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