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保险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8 17:44: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灾害保险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时变风险下的最优消费与投资决策FelixHentschel基于莫顿模型中关于最优消费与资产配置决策的个人幂效用分析,并结合个体时变风险厌恶和个人保持消费水平的假设,建立了数量模型。其模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完全竞争市场假设,同时考虑了二元市场的情形。最终得到研究结论认为,人对风险的态度随时间而变,同时会影响个体的最优消费和投资决策。
(二)死亡指数年金产品JakobKlein报告了一种死亡指数年金产品的设计。他首先描述了传统年金产品由于保证给付部分的金额独立于死亡经验,因而保险公司将承担所有与死亡相连接的系统与非系统风险。也因此,类似联合养老保险产品或指数型年金的概念近来引发了热烈讨论。而他的研究则探讨了一种新型指数年金产品,该产品下的死亡和金融风险产生于保单持有人。通过一系列模型的论证,JakobKlein博士发现非系统性风险对该类产品的保单价值有显著影响,其中,死亡连接型衍生产品对于死亡利益的保证范围十分敏感。他认为该类产品所具有的另一大特点在于可以显著降低意外死亡对保单价值所造成的冲击。
(三)欧洲偿付能力第二代体系下保险准备金分析欧洲预计2014年实施第二代偿付能力标准,目前正处在紧锣密鼓的测试阶段。欧洲SolvencyⅡ强调全面的偿付能力监管,借鉴银行巴塞尔资本协议三支柱模式,欧盟第二代偿付能力由三支柱构成,分别是第一支柱资本充足要求,第二支柱风险管理要求,第三支柱信息披露要求。乌尔姆大学的Burkhart,Reuβ,Zwiesler教授的研究深入探讨了欧洲偿付能力第二代体系下保险公司准备金和自有资本金变动的影响因素。他们的研究认为,在欧洲偿付能力第二代体系下,考虑保险公司的准备金时应该体现保单价值的继承性,因为费差益的继承性将会同时影响保单持有人和股东。另外,他们还发现,随着展业成本的增加,保险公司的准备金和自有资金都会增加,而这两者的变动与费差益的变动紧密联系。就准备金的影响而言,它的变动将会从不同的路径影响保险公司的自有资金和要求偿付能力额度。
(四)再保险与保险公司绩效复旦大学的冯智坚博士从再保险人的注册地、从属关系、准入情况三个角度研究了其对再保险和保险公司绩效的影响。他运用美国数据分析得出,再保险分出人的经营表现与附属再保险和国外再保险的安排呈现出正相关的趋势,尤其是如果分出人面对的交易对手,也就是再保险接受人享受税收或监管限制上的优惠,则这种正相关的关系会体现得更为明显。另一方面,再保险分出人的经营表现与不被授权的再保险业务之间表现出负相关的关系。
二、灾害经济学讨论
灾害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灾害预测、灾害防治和灾害重建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社会经济关系的新兴学科。在世界各类灾害频发的当下,灾害经济学日渐成为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焦点。在本次论坛中,复旦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许闲以中国的数据为例,围绕地震灾害与婚姻之间的微妙关系,向与会者展示了其研究成果。他指出,目前各类关于灾害经济学的研究均集中于灾害对经济的影响,这类影响往往是突发的,暂时性的。但灾害带来的社会影响却是十分长远的。Cohan和Neria的研究表明,巨灾将会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和性取向,从而会影响灾后该地区的离婚率。但类似研究目前的局限性在于缺乏对自然灾害与婚姻稳定性等社会问题之间关联性的实证分析。同时,现存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针对单一灾害事件的研究,缺乏普适性。因此许闲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了中国境内近三十年来所有地震灾害的数据,在更好地控制社会、经济变量的基础上研究地震对婚姻稳定的影响。通过对灾后不同年限的数据建立模型,他发现,地震灾害对结婚率和离婚率的影响均显著,并且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越严重,其对灾后的结婚率与离婚率的影响越大。从地理范围划分来看,以省为研究单位,则会出现灾后两年内,离婚率与结婚率会显著提升。而若以地级市为研究单位,这一影响的反映时间会缩短到灾后一年。他认为自然灾害对人们的心理影响尤甚,从而会产生对婚姻和家庭稳定的冲击,因此,为了促进灾后社会的全面恢复,对地震灾区的援助不仅应该包含经济物质援助,还应该辅以社会心理援助。
三、其他金融问题
(一)金融激励与信贷员表现研究现存的许多关于信贷官员表现与激励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信贷机构高层的研究,而在金融危机中的实践表明,非高级管理人员的普通信贷员同样影响着金融稳定。越来越多的人主张对普通信贷员进行监管,但缺乏关于金融激励与信贷员行为间具体的量化模型来描述二者之间的关联度。AndreGuettler与他的研究伙伴共同研究了欧洲大型商业信贷机构的信贷员,他们采用了5467个月度信贷数据,建立模型用以观察并预测借款者的事前信用质量以及分析该质量对违约率的影响。随后他们使用了自1996年到2002年的数据以预测2003年信贷违约情况并与实际情形相对比。最后他们得出结论:信贷员的激励机制如果与贷款信用质量表现挂钩,则信贷员会明显倾向于更加严格的筛选信用良好的借款人。并且,随机抽样后的持续监察将有利于提升或保证贷款的信用质量。
(二)恶意卖空与救助SebastianKranz和GunterLoffler共同研究了交易市场中政府救助行为与不同卖空行为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研究发现,公开透明的做空和恶意做空对市场的影响大相径庭,前者有助于提升市场效率同时维持市场秩序,而恶意做空则会对公司造成流动性方面的不利影响。而积极的政府救助类似一个筛选机制,通过对公司质量好坏的甄别,改善整个市场的期望福利,从而将会有助于公开透明的做空行为的盈利而削弱恶意做空的盈利能力。此外,政府救助还会有助于降低公司经理人的道德风险。
(三)信用违约互换是多余的吗越来越多的理论研究聚焦到信用违约互换市场,但这些研究往往排除了做空和保证金购买的情形假设。复旦大学胡旭博士认为如果放松了这两项假设,将导致产生对研究成果非常重要的影响。他通过一个一般模型证明了如果允许对相关参照资产的卖空或保证金购买,那么信用违约互换就是多余的。他进一步指出,这种冗余又带来新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投资者选择交易信用违约互换?如何解释过去十年中信用违约互换市场的高速发展?胡旭的研究认为,投资者之所以交易信用违约互换是为了寻求一种监管上的空白或者“优惠”。因为卖空和保证金购买都比信用违约互换的监管限制更为严格。更进一步的,他指出信用违约互换对债券市场价格的提升或抑制作用取决于互换的结构安排。
(四)校友关系网及其对基金表现的影响人际关系分许多种,在中国,常见的社会人际关系有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和校友关系,这些关系中,校友关系常常会对基金经理的表现有所影响。复旦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安全研究中心申宇博士对此开展了他的研究。他的报告指出,中国大部分基金经理都集中来自三所高校,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其研究主要希望解决两大问题:其一是强有力的校友关系是否会帮助基金经理获得更可观的超额收益;其二是这些基金经理会否在小范围内共享他们的信息。为了解决第一个问题,申博士对基金规模、校友关系网规模、基金经理年龄、基金公司规模、从业年限等参数进行了回归,结果显示在中国,校友关系的确对基金经理的获取超额收益存在十分重要的贡献。为验证第二个问题,他参考Amihud的研究中提到的私人信息模型进行了回归,结果显示基金经理们倾向于在校友关系网中的小范围内共享他们的信息,并且他发现这些经理几乎会在同时进行做多。
四、结语
篇2
2008年我国遭受了两次巨灾,其涉及范围之广,涉及人数之多,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伤害。2008年1月中旬以来,冰冻雨雪灾害突袭我国南方,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516.5亿元,造成107人死亡。于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地震灾害造成工业企业经济损失估计超过2,000亿元,死亡人数截至6月9日达69,142人。
面对这样的灾害,政府及时拨款700多亿元,社会踊跃捐了300多亿元,而保险公司作为社会的稳定器,在这两次灾害中仍然没有充分发挥其职能,据中国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08年2月25日,我国保险业共接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保险报案95.3万件,各商业保险公司赔款已经超过16亿元。但与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的1,516.5亿元的经济损失相比,保险行业赔付金额所占比例约为1%。而对于发生在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截至6月5日,保险业共接到地震相关保险报案24.9万件,已付赔款2.8亿元,与所估计的地震灾害造成的2,000亿元的损失相比,保险行业赔付金额0.14%。
保险公司的赔付和实际巨灾损失之间的强烈的落差是有原因的,我国海啸、地震和飓风等自然灾害目前还没有正式列入保险责任范围内。商业保险公司对于诸如海啸、地震和飓风等自然灾害采取“谨慎”的承保态度,多数自然灾害只能作为企业财产保险的附加险,不得作为主线单独承保。一旦巨灾风险发生,保险公司只能发挥有限的作用,大部分人员和财产损失只能由政府和社会来承担。
二、国外巨灾保险体制比较分析
目前,国际上主流的巨灾风险管理模式有三种:一是政府主导模式,也就是政府直接提供巨灾保险;二是市场主导模式,也就是由市场自我调节,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巨灾保险,政府为局外人;三是协作模式,保险公司商业化运作巨灾保险,政府作为协作者提供政策支持与资金支持。下面分析各种模式的代表国家:
(一)政府主导模式。在美国的洪水保险和加利福尼亚地震局地震保险中,所有业务和品种都由政府提供,保险公司并不开展保险业务。在美国全国洪水保险计划中,保险公司并不参与保险业务的经营管理。保险公司在巨灾保险中主要是协助政府销售巨灾保险保单,从而取得相当于保费32.5%的佣金收入。政府承担着巨灾保险的保险风险和承保责任。美国政府以其在1973年颁布的洪水保险法将洪水保险界定为强制性保险范畴,并以此法为依据,设立了洪水保险基金,并设立联邦保险和减灾局负责经营和管理巨灾保险。
(二)市场主导模式。英国的洪水保险提供方全部为保险公司。私营保险也自愿地将洪水风险纳入标准家庭及小企业财产保单的责任范围之内。保险需求与资源的配置由保险市场决定。投保人在市场的作用下自愿地选择保险公司进行投保。英国政府不参与洪水保险的经营管理,也不承担保险风险,其主要职责在于投资防洪工程并建立有效的防洪体系。
(三)协作模式。日本经历了1964年新泻地震后,颁布了《地震保险法》,逐步建立由政府财政和商业保险公司共同合作的地震保险制度,其做法是首先由原保险公司在市场上出售地震保险保单,然后由日本再保险公司对原保险人承保的所有地震风险提供再保险。地震再保险公司再将所有保险公司购买的地震再保险分成3个部分,第一部分反向各普通保险公司购买地震再再保险,第二部分向日本政府购买地震再再保险,第三部分作为自己承担份额保留。这样,一个风险巨大的地震保险最终由各保险公司、日本地震再保险公司和日本政府三方来分担。
综上所述,这三种巨灾保险模式各有特点,英国模式因为其保险市场发达,人们的保险意识高,且英国拥有世界上第三大非寿险再保险市场,其再保险市场非常发达和完善。商业保险公司在提供洪水保险时,完全可以通过再保险市场把风险分散出去。
三、应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巨灾保险体制
由于我国现阶段既没有英国发展完善的保险行业协会和再保险市场,也没有美国那样的发达国家的政府财政强力后盾,加上我国保险市场处于起步阶段,人们的投保意识不强,大多数都依赖于政府救济,可以结合政府主导和地方政府分配统筹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特点,所以我国适用于政策上政府指引,政府、保险公司和社会共同协作,各地方政府参与的巨灾保险机制。
(一)建立一个巨灾管理委员会。防灾委员会的成员设置可以参照土耳其的TCPI管理机构模式,以国家代表、商业保险公司和学术界构成。
防灾委员会应该起着一个统筹规划的作用,其主要职责应为:1、重视事前防范,开发和修建防灾的公共产品。吸纳优秀人才,完善我国巨灾方面的研究技术和数据收集。2、管理巨灾风险基金。该基金由投保人缴费、政府补贴。3、成立巨灾测评专项小组,对不同地方的风险进行测探,然后根据费率公平原则,设立各地的标准费率指标,并随时根据风险状况的变化修正和更改费率。同时,帮助保险公司制定费率和开发产品。4、制定巨灾保险法,规定提供巨灾保险的保险公司的资格要求,对有能力和意愿经营巨灾保险的公司提供税收减免和政策优惠。
(二)对于灾害发生可能性比较强的地区强制投保,并限额承保。设置免赔额上限和下限,一方面可以减轻受灾以后的赔偿负担,也降低了保费,扩大保险范围;另一方面也督促公众做好防灾防损工作,避免道德风险的发生。
(三)一帮一制度与半强制购买的巨灾债券。根据我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与同舟共济的民族文化,为顺应和体现儒家的互助思想,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必要建立一种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共同合作,巨灾保险和巨灾债券相结合的保险机制,其主要措施为:建立全国范围的一帮一制度,各省两两配对,在保险基金上互相支持,在基金的建立上由保险公司保险基金、政府补助和巨灾债券募集基金三者相结合。具体的操作步骤是:首先,精算师与灾害研究人员通过对数据研究总结和实地考察,对每个省潜在发生的灾害(包括海啸、洪水、地震)进行估计和测度,精算师分别就不同类别的巨灾险根据不同的区域、土地和建筑物结构的风险类别制定出不同的费率,划分出一些区域,如高风险区、较高风险区、低风险区等,对高风险区实行强制保险。保费的收取由当地保险公司经过核保后收取。根据不同地方的收入水平,只对其居民以一定的比例征收。
(四)寻求国际合作,向国际再保险市场转移风险。巨灾管理委员会可以将巨灾基金的一部分向国际再保险市场购买再保险,以达到转移风险的目的,并且应和国外知名再保险机构共同合作制定费率,来不断地发展我国巨灾研究技术,完善巨灾方面的统计数据,提高巨灾保险精算的能力。
篇3
关键词:淮河流域 洪水灾害 漫堤行洪保险
中图分类号:F84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1-227-03
一、问题的提出:淮河“漫堤”洪水灾害执牛耳耶?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东部,位于东经111°55°~120°45°,北纬31°~36°,介于长江和黄河两大流域之间,西起桐柏山和伏牛山,东临黄海,南以大别山和皖山余脉、通扬运河及如皋运河南堤与长江流域毗邻,北以黄河南堤和大汶河流域沂蒙山脉与黄河流域分界。干流东西长约700km,南北宽约400km;跨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山东5省、40市(地)、163个县(市)。淮河流域面积小,人口密集。流域面积27万km2,不足全国总面积的2.8%,而耕地面积近18288万亩却占了全国耕地面积的10%,耕地率是全国的4.5倍;人口约1.65亿人(2000年),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8;平均人口密度为615人/km2,是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4.6倍,居各大流域人口之首{1}。
淮河流域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带,属于北亚热带至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近代灾害科学研究表明,气候过渡带、中纬度过渡带、海陆相过渡带是地球上最容易引发灾害的地区,淮河流域重叠三种过渡带,各种天气系统相互交错又相互影响,很容易形成洪涝灾害。淮河流域的降水强度大、时间长;而且时空分布不均,差异较大。汛期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0%;南部与北部年平均雨量相差400~500mm;多雨年与少雨年的年降雨量相差5倍{2}。由于复杂的气候因素影响,造成本流域洪涝灾害频繁,“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再加上淮河流域三面山丘环绕,支流众多,整个河系呈扇形羽状不对称分布,每降暴雨,众多支流很快将广大地区内的地表水汇入淮河主干道,势必造成巨大压力。同时,又由于较大落差,中下游地势平缓,河道狭窄弯道多,洪水下泄十分缓慢,极易造成严重内涝。历史上黄河曾多次侵淮,――黄河泥沙淤积了干支流河道,改变了地形地貌,堵塞了入海口,从而更加重了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决定了该地区防洪任务是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3}。
由于黄河夺淮的祸根难于短期内彻底消除,加上不利的气候和地形因素,流域内洪涝灾害时有发生(见表1)。
可以看出,从1949年至2000年的52年中,淮河流域每年遭受洪涝灾害成灾面积在2000万hm2以上的年份有26年,占统计年数的50%;年平均成灾面积在3000万hm2、4000万hm2、5000万hm2以上的年份分别为14年、10年和6年,分别占统计年数的26.9%、19.2%和11.5%;年成灾面积超过6000万hm2的有1954年、1956年、1963年和1991年,平均每13年出现一次。52年的年平均成灾面积达2379.5万亩,平均成灾率(成灾面积与同期耕地面积的比)超过12%。
分析1949―2000年不同时期年平均成灾率和年最大水灾成灾率,见图1和图2。从图中可见,1949―2000年中60年代的成灾率最高,达15.5%,其次为1949―1960年,为13.7%,70年代的成灾率最低,为8.9%。全流域成灾率最高的年份为1963年,达50.3%。流域内四省的水灾成灾率以安徽省最高,1949―2000年的平均成灾率达15.3%,其中60年代的成灾率达19.8%,1963年达80%;其次为江苏省,1949―2000年的平均成灾率达13.1%。由此可见,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仍很严重。
二、另辟蹊径:漫堤行洪保险是工程防洪措施局限性的要求
20世纪的防洪减灾是以控制洪水为主要目标进行的大规模的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在长期的防洪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洪水是一种自然现象,完全消除洪灾的防洪目标是不现实的,而只能把洪水风险削减到适当的水平。正是由于这些观念上的重大改变,导致了世界各国防洪对策的改变。由“洪水控制”向“洪水管理”的转变成为许多国家防洪减灾战略转移的重要标志。其特点是综合运用工程、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教育等手段,建立防洪的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密切结合的防御体系,以达到最大程度的减少经济损失,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防洪非工程措施是指通过法令、政策、行政管理和经济手段及防洪工程措施以外的其他技术手段,尽可能减少洪水所造成的损失,如:洪泛区管理和洪水预警系统、洪水保险和救灾计划等{5}。防洪的非工程措施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已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广泛地实施,现已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
而我国与发达国家在防洪体系中仍存在着差距,具体可以从表2中看出。
实践证明,无论从经济、财务的合理性分析,还是从技术上分析,单纯依靠工程措施来达到完全控制洪水灾害的目的是不现实的。淮河流域主要行蓄滞洪区共计有28处,总行蓄洪面积3903.6km2,区内有耕地343.4万hm2,人口165万{6},防洪安全难以单靠工程措施解决。据统计,从1950年到2000年,50年治淮资金总投入共计924亿元,其中河南省191亿元,安徽省149亿元,江苏省384亿元,山东省200亿元{7}。防洪工程的标准逐年提高,但洪水灾害损失并没有随之降低,反而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据规划计划专家的研究,防洪工程的投资效益并不是投资越多,效益越高。一般而言,防洪工程建设按5~20年一遇的标准,年平均效益增幅显著。按20~50年一遇的标准,则效益增幅减缓。大于50年一遇的标准,投资效益明显下降。相比之下,非工程措施在投资初期,增效并不十分显著,但随着投入的加大,减灾增效明显提高(见图3)。70年代之前,淮河流域的非工程措施由于投资少,效益很低。80年代后,特别是9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投入的加大,非工程措施的效益逐年提高。据经济学家和业务专家统计分析,非工程措施的产出比一般为1∶4,即投入1元,可产出4元的效益,有些非工程措施的产出比可高达1∶40,甚至更高{7}。
另外,单一的工程措施还会造成一种虚假的安全感,这无疑将刺激一些地区的不合理开发,造成洪泛区和分蓄洪区的人口激增,经济无序发展,洪灾损失急剧上升。社会生态学家研究还表明,工程措施还会对社会、生态环境等带来诸多负面影响{8}。
国内外实践表明,把洪水保险和洪泛区管理结合在一起,可以有效地控制洪泛区的经济发展和降低洪灾损失,如果单纯限制洪泛区发展,实施起来阻力较大。因此,只有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有机地结合,才能构成淮河流域完整的防洪体系,才能取得最佳的防洪效果。
近年来,我国已提出把非工程措施作为整个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法》对防汛、防洪和洪泛区开发所采取的相应管理措施作了规定。1998年1月1日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规定:“编制防洪规划,应当遵循确保重点、兼顾一般及防汛抗旱相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国务院1998年4月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提出:“减灾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任务、总方针,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速减灾的工程和非工程建设,完善减灾运行机制,提高我国减灾工作整体水平,推行减灾事业的全面发展。”“建立灾害保险机制,鼓励企业、个人参加灾害保险,增强社会对灾害的承受能力”,“充分发挥保险对灾害损失的补偿作用”。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国力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方针,也是21世纪内解决淮河流域防洪安全最现实、最可行的措施。
三、淮河流域漫堤行洪保险分析:防洪体系的制度创新
自1980年我国恢复保险业以来,在财产保险中把洪水保险作为各种自然灾害保险中的一项,即在企业和家庭财产保险条款中规定:对洪水、海啸、冰凌、暴雨、泥石流、冰雹、雪灾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险公司有赔偿责任。但由于洪灾往往涉及的范围大,投保户集中受灾,保险公司的赔付压力巨大。
在1991年淮河流域特大水灾中,江苏省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33.53亿元,但保险赔款只有8.62亿元,尽管赔款只占到总损失的3.69%,却使江苏人保公司年度亏损6.8亿元,需用3~4年才能将其消化。福建、浙江、上海等地的企财险洪水赔款占总赔款的比例已超过50%,不少地方保险公司的总准备金已出现赤字{9}。洪水灾害给保险经营带来了严重威胁。
由于对洪灾损失赔付不堪重负,1996年6月人民银行对洪水灾害保险作了一定的调整。批准将洪水、飓风、风暴潮灾害等巨灾责任从财产保险基本险中剔除,只在财产保险综合险中存在。这种洪水保险的主要特点是:(1)综合险的保险费率与具体地区的洪水风险不挂钩,没有根据洪水灾害本身特点同其它自然灾害区别对待,采用的是“一揽子”综合性条款,且其保险费率的制定是以火灾风险为基础的;(2)投保完全靠自愿;(3)只承担纯自然状态下的洪水保险,结果是把分蓄洪区的洪水保险问题排斥在外;(4)理赔主要靠社会风险原则下自身积累的资金,巨灾赔偿能力有限。
1.加强洪水保险的宣传,增强全流域对漫堤行洪保险的认识。目前,淮河流域经济还比较落后,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消费层次比较低,农业人口及无职业者占有较大比重,加之灾害频发,历来忍受,习以为常,人们的保险意识还比较淡薄。1991年流域内发生特大洪水以后,人们又意识到了保险的重要性,试点工作才得以继续。此外,把保险等同于救灾恰恰反映了人们对保险体制还没有足够认识。正因如此,才导致了洪水保险第一阶段试点工作的中断。
因此,要广泛开展保险及漫堤行洪保险的宣传工作,提高流域内群众的洪水保险意识和对保险体制的认识。要使流域内从上到下都认识到防洪保险是现代文明社会防御洪水、防灾减灾转移风险的一种方式,是社会大生产中防灾减灾社会化的一种客观要求。从而调动全流域社会成员积极参加防洪保险,支持国家的防洪减灾计划,这对于全流域防洪减灾、减少防洪的国家投入、投保单位受灾后迅速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和保持社会稳定都有积极的意义。
2.确立漫堤行洪保险的政策性保险地位,建立淮河流域洪水保险管理局。建议由各财产保险公司、淮河流域水利委员会、淮河流域各级行政区财政、水利、民政等部门联合组成“淮河流域洪水保险管理局”,负责统一管理和组织实施洪水灾害保险的技术规划和洪水灾害保险基金管理,由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作为代办主体,提供保险技术支持,主要是销售保单、灾后定损、理赔。具体操作可由中保集团分公司以自己的名义出售洪水灾害保险,但不承担洪水灾害风险,而将出售的保单全部转交给洪水灾害保险管理机构,凭保单数量获取佣金。
淮河流域洪水保险管理局负责承担相应的洪灾风险,负责保险金的统一管理使用,独立核算,不以盈利为目的,实行收支平衡,略有节余,以备大灾。
3.在淮河流域行蓄洪区实行强制性漫堤行洪保险。在商业保险市场上,一项风险必须存在众多独立同分布的风险单位才能被视为可保风险。保险人可以通过将统计上相互独立的风险单位汇集起来分散风险,从而降低该集合中风险单位的平均风险。但是,洪水保险不符合这一最基本的要求。因为当发生大洪水时,洪灾区的所有投保人即所有风险单位都会因洪灾遭受损失,此时,这些风险单位就不再相互独立或相关的,在风险单位之间相互分散的效果就大大削弱。这对保险市场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导致保险公司产生重大的财务危机甚至破产。我国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根据分蓄洪区建设与管理的实际需要,必须在淮河流域行蓄洪区实行强制性洪水保险方式。
强制性漫堤行洪保险除充分运用经济手段外,还必须辅以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等。强制性洪水保险费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保护区(受益区的单位及个人)和投保户共同负担。保护区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多种形式承担义务,如在分蓄洪区试行洪水保险时,可通过交纳防洪保安费体现;而在整个防洪区全面推行洪水保险时,则应交纳保险费。洪水保险在实施之初,要走低保额、低保费的路子,以鼓励更多的居民参加洪水保险,并从最低层次上保障人民财产安全。
4.应进一步加强与漫堤行洪保险相关的各项基础工作。开展淮河流域防洪区尤其是行蓄洪区基本情况调查, 建立流域洪灾损失资料中心,编制流域洪水风险图,完成洪水风险的等级划分;同时,制定详细的《防洪涝预案》,明确各级洪水风险。根据洪水风险分布状况和标的状态,编制洪水保险费率,实行浮动洪水保险费率;在初始阶段先统一采用标准的费率,在实际运用中根据灾情轻重逐年调整。制订《洪水保险条例》和《淮河流域行蓄洪区洪水保险办法》等,为开展淮河流域洪水保险提供技术和法律支持。
[本文为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极端气候条件下构建四省联动的淮河漫堤洪水保险研究》,课题号为AHSK07-08D13]
注释:
{1}{6}宁远,钱敏,王玉太.淮河流域水利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13)
{2}骆承政.淮河流域气候过渡带水旱灾害特点.21世纪治淮和流域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39)
{3}淮河流域水利委员会.中国江河防洪丛书淮河卷.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3)
{4}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淮河流域片水旱灾害分析.2002(11-15)
{5}秦德智.洪水灾害风险管理与保险研究.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73-95
{7}程兴无,徐珉,申芳.防汛与气象信息的关系探讨――论防汛与非工程措施.21世纪治淮和流域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83-86)
{8}李强.建立我国洪水保险的思考.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9(2)
{9}田莉,施应玲.洪灾促得动洪水保险吗.浙江金融,1999(4)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灾害经济学[M].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2.孙祁祥.保险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程兴无,徐珉,申芳.防汛与气象信息的关系探讨――论防汛与非工程措施[C].21世纪治淮和流域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4.程晓陶.论有中国特色的洪水保险管理[J].水利发展研究,2001(4)
5.程晓陶,苑希民.江西省洪水灾害保险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1999(2)
6.王本德,于义彬.洪水保险的理论分析与研究[J].水利科学进展,2004(1)
7.刘京生.对我国洪水保险若干问题的思考[J].保险研究,1999(4)
8.宁远,钱敏,王玉太.淮河流域水利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9.中国水利学会.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与减灾措施咨询研究报告[R] .北京:中国水利学会,2003
10.周光武,史培军.洪水风险管理研究进展与中国洪水风险管理模式初步探讨[J].自然灾害学报,1999(8)
11.王家先.对行蓄洪区防洪保险的思考[J].中国水利,2004(3)
篇4
关键词:巨灾保险 期权期货 美国
一、引言
巨灾是指洪水、地震、火灾、风暴、交通事故等自然和人为的灾难,其发生会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的财产损失。中国也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但是我国的经济补偿方式主要依靠国家补偿和社会捐助,商业保险赔偿仅占5%左右,远低于36%的世界平均水平。虽然我国的保费收入增长迅速,但是自然灾害的损失金额却大于财产保险的保费支出,可见我国的保险市场没有形成规模,居民的保险意识还很薄弱。出现巨灾风险时,国家财政补贴的方式并不利于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可利用金融市场上寻求出路。
二、美国巨灾保险期货期权的介绍
(一)美国巨灾保险期货期权
美国的巨灾保险期货是1992年由芝加哥期货推出的,他通过每个季度的巨灾损失金额和实收保费金额得出巨灾损失率,而巨灾期货的价值随着季节变化而不同,主要的影响因素是预期的灾难损失率。在巨灾保险的期权交易中,买卖双方可以获得相同的到期日的巨灾保险期货合约,买进较低价格的期权时卖出较高价格的巨灾期货,从而规避因巨灾所承担的风险。
这种巨灾保险的期货是以季度为交易周期的,期货合约中明确了巨灾类型和承保区域,合同损失的计算是此季度到下季度期间的保险责任中发生的损失,还有三个月的处理数据的滞后期,因此巨灾保险的索赔给付是延时的。
(二)巨灾保险期货的优势
如果巨灾并未发生,在巨灾保险市场上投资者将本金和利息收回,用以补充承担的风险;如果发生了巨灾危害,那么投资者的本金和利息都将转移给保险公司。这样的资金运作方式,扩大了保险的资金来源,并把巨灾的风险进行了分散和转移。
美国的巨灾保险主要以政府为主导,但是在市场化运作下,减轻了保险市场压力,保险公司可以在承担部分灾难损失的基础上保持盈利,也减轻了国家在巨灾发生时的财政压力,更有利于保险业的资本市场的形成。
三、我国巨灾风险的问题
(一)巨灾损失中保险作用小
中国也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但是我国的经济补偿方式主要依靠国家补偿和社会捐助,商业保险赔偿仅占5%左右,远低于36%的世界平均水平。虽然我国的保费收入增长迅速,但是自然灾害的损失金额却大于财产保险的保费支出,可见我国的保险市场没有形成规模,居民的保险意识还很薄弱。
(二)巨灾保险制度不健全
自从我国1979年恢复了保险业务,但是20世纪90年代考虑到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又限制了巨灾保险,2001年又放开了财产险中的地震保险,但是并不普及到所有居民,只是局限在国计民生的大型项目上,可见我国的巨灾保险范围小,实施时间短,保险公司实力小,承保经验小,巨灾保险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和保险制度。
(三)巨灾保险供需不平衡
虽然各类财险日益丰富和承保费用逐步上升,但是居民家庭财产缺乏保障,国家的大型项目和基建等也缺乏巨灾保险的保障,农业保险中也存在巨灾保险不断减少的情况,除了巨灾保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外,保险业本身的巨灾保险制度的不完善和技术核保、巨灾理赔服务这些方面的不足,也使得巨灾保险业在中国经营惨淡。中国的巨灾保险业还不能满足社会需求,造成了供需严重不足的情况。
(四)巨灾保险缺乏证券化运作
在我国巨灾保险的惨淡经营下,更无从谈起涉足保险的期货期权交易,更没有实现巨灾保险的证券化运作,虽然短期内,无法实现巨灾保险的证券化运作,但是我国也具备了巨灾保险期货交易的基础。
四、我国发展巨灾保险证券借鉴
(一)发展巨灾保险证券的可行性
我国的保险市场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保险和再保险公司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壮大,保险的监督机构也日益完善,保险公司偿付巨灾风险的能力有所提升。同时金融市场也逐步完善,金融市场和期货市场的投资理念日渐成熟,这些都为巨灾保险的证券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建立巨灾保险制度
首先逐步完善有关巨灾保险的法律法规,并设计符合中国实情的洪水险、地震险、冰雪险等条款,推广于农业、基建和居民生产生活中;其次,除了政府补贴外,和商业保险公司共同建立巨灾保险基金,增强抵抗巨灾风险的能力;第三,商业保险公司中有实力开展巨灾保险的公司进行试点,并给以保险公司税收和投保人费率的优惠;第四,对巨灾保险进行再保险,增强巨灾保险公司的抗风险能力,还可引进国外的巨灾再保险公司参与;第五,推动巨灾保险的资本化运作,对再保险延伸到资本市场,如巨灾债券、巨灾股权买卖,巨灾期权与期货等等,通过市场化运作扩大资金来源,降低巨灾保险的承受风险。
(三)构建巨灾保险的期货模型
可以以美国的巨灾保险期货价格为模型,统计我国的各个季度的自然灾害数据,建立巨灾保险的期货期权模型。选择有实力的保险公司发行证券,对试点的保险公司进行巨灾保险的信用评级,规范评级标准作为投资者是否购买期权的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亢铁莹,王玉文.美国巨灾灾害保险期货期权的保险精算定价[N].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5.3
篇5
论文关键词 气候变化 风险 保险
一、保险概况
保险是集合具有同类危险的众多单位或个人,以合理计算分担金的形式,实现对少数成员因该危险事故所致和经济损失的补偿行为。马克思指出:“使商品变贵而不追加商品使用价值的费用,对社会来说,是生产上的非生产费用,对单个资本家来说,则可以成为发财致富的源泉。另一方面,既然把这些费用加到商品价值中去的这种加价,只是均衡地分配这些费用,所以这些费用的非生产性质不会因此而消失。例如,保险公司把单个资本家的损失在资本家阶级中间分配。尽管如此,就社会总资本考察,这样平均化的损失仍然是损失。”“保险业能给予个人以很大的保障。一种损失本来会使个人趋于没落,但有了保险业,他这损失就可分配给许多人,叫全社会分担起来毫不费力。不过保险业者要与他人以保障,他自己就必须有很大的一宗资本。”斯密认为,保险的最本质的特点就在于它将风险在很多的投保人之间进行分散,将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在投保人之间平均分配以满足人们转嫁风险、对损失获得补偿的要求。
保险业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很强的处理风险的能力了,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保险公司一直在开发技术应对一些长期存在的多种风险以及单一的巨大的灾难。其处理风险的能力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一是发生的风险的种类是多样的,但其总数必须是稳定的;二是对于巨大的风险,其必须是单一的(至少是少数的)。
二、气候变化背景下保险业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目前在发达国家,保险业的发展几乎已经达到了顶峰,保险几乎已经覆盖了社会的所有层面,各种各样的险种让被保险者选择的眼花缭乱,保险业也因此有着良好的发展,几乎所有的家庭都会购买这样或者那样的保险。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一般会采取开发新品种的措施来克服一般险种近似饱和的现状。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保险业非常发达的国家,从国际范围看,其保险企业具有极强竞争力。”但是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加剧,极端天气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相关事件(如海平面上升、洪水灾害等)发生的概率增加,由气候变化引起的风险越来越多,在新情况下其传统意义上的保险业是否依然能够一如既往的发挥作用?这个问题关系到了本文的目的,即:在气候变化的前提下,保险公司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风险以及如何减少这方面的不确定性。应对气候变化重要的战略是适应,IPCC对适应的定义为:生态、社会或经济系统响应现实的或预计的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旨在减轻危害或开发有利机会以调整自身的行为。适应过程是指人类主动地通过调整社会结构和人类行为过程、实施科学措施,减轻或抵消与气候变化相联系的潜在危害,并利用气候变化带来的机会,降低社会适应气候变化的政治和经济成本。
由于减缓气候变化是全球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适应战略就更为现实和紧迫,在气候变化制度下,保险己成为一项公认的与气候变化损害风险转移和损害补偿相联系的制度工具,在由气候公约缔约方会议所确定的适应战略框架下,保险是与“便利充分适应”相联系的适应措施,属于资金机制应予以支持的中长期战略项目,在这方面保险的业务也比较的多,虽然在适应的某些方面保险不能发挥作用,但是也能“起到工具的作用,用来为准备应对灾难而适当的修改工程和增强应变能力”。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这些自然灾害演变为大灾难的可能性增加了,从而保险业的压力也会变大,但无疑这对保险业也是一个发展的好机遇。
(二)挑战
作为保险业的业外人士,我想问题的存在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就我们目前所了解的保险业是否还能一如既往的存在下去呢?在新情况出现的时候未来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不可知的,而保险业的大部分业务都是建立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的,这些历史数据在气候变化这样的新情况出现的时候,显然已经不太可靠。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1.保险范围有限,偿付能力增大
由气候变化引起的风险变多,而同时财产不能够投保,必定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为明显的就是,财产所有人可能会在风险来临的时候违反一定的义务保全自己的财产,这种无法投保的情况还有可能对保险标的物的价值产生重大影响。从财产所有人(如农民、企业主、房主)的角度来讲,无法投保的财产对其财富来说是一种直接的损失,因为保险也是一种投资。
2.自然灾害难以预测
一些自然灾害难以预测性是保险风险管理中最具挑战性的工作,相关机构向公众预报灾害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时间,有时候即使对灾害发生时间、地点、受灾人群作出了预测,也会因为计算以及信息收集等诸多原因而使预测结果存在比较大的误差。同时,大多数的灾害的发生都有突发性的特点。由于气候变化,发生的突发性自然灾害明显增多,这从资金上来说是多保险业的一个大的挑战,当然,在可否开发保险业务对其承保方面,对保险业的精密计算来说也是个不小的问题。
三、面对气候变化,保险公司、政府应该怎么做
(一)保险公司
1.及时发出有效信号
在气候变化引发一系列更加频繁的极端灾害事件的时候,能够在风险发生前发出有效的信号无疑是减少损失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从保险公司方面来说,其能够在风险最小化方面发出有效的信号,特别是在可以显著减少社会损失的与气候变化有关的事件方面,效果毋庸置疑是明显的。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如,某一地区建造建筑物或者从事一定的活动之前,应当考虑到会不会引起与气候变化有关的风险(如洪水、海啸或者飓风)的发生,如果存在这样的可能,保险公司可以通过调整保费来发出信号抑制这种活动的发生。还有一个激进的方法就是将保费作为积极的惩罚措施来抑制高风险地区开展活动造成的高损失。
2.再保险分散风险
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大过以往,这也对保险公司的承受能力提出了挑战,保险业对此应对的对策一直是将风险分散,这也是再保险市场的本能。在应对极端事件时,保险人选择再保险使得对损失的赔偿更加的分散,在所有保险以及再保险公司持有的资本金总额不变的情况下,再保险可以降低保险公司出现偿付能力不足的的可能性;同样,在发生大的风险使得保险公司赔付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保险公司通过再保险可以降低风险,减少自己的赔偿金额。
(二)政府
1.由政府提供激励机制
保险业在发展保险产品的时候应该认识到被保险人在面临风险时能够很好的采取措施减少损失的事实,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当灾难袭击一个没有准备的企业,使其业务中断,该中断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当然,政策并不倾向于要求被保险人采取任何的措施进行恢复。事实上,很多政策都会倾向于灾难发生初期(通常会是24小时)不予支付赔款。这样一来,很多被保险人为了确保得到补偿而拖延恢复营业。因此,政府应该为被保险人提供更多的激励机制,以使其在受到损失后快速采取措施恢复,如风险的发生超过24小时,减少其应当领取的补偿,除非被保险人有证据证明其业务的恢复已经比预计的要快。这种“早日完成”的支付方式在一些行业中是屡见不鲜的,很清楚的是,这样的措施对双方都有利。但是,大多数被保险人并没有一套全面的灾害准备和恢复计划,通过减少保费或者更多的有利条件来鼓励被保险人采取一定的方式来建造或者修缮旧建筑物是其面对风险是更加稳固,这种方法已经有了成功的例子。
2.政府的监管作用
社会的重要保险都是被政府监管所认可的,法律上承认一个保险公司的失败会给社会造成重要的损害,而大多数商业企业的失败则不会产生这样的后果。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是,明确因保险公司的失败而造成损失的人,并在法律上对其进行保护是必须的,因为当保险公司失败时,造成的损失返回到被保险人身上,这有违于公平原则。正因为如此,除了法律上的规定以外,保险公司通常会被政府所管制。
政府对风险保险的提供进行限制,使保险的提供在保险公司能够支付的能力之内。如可以提供相当规模的储备或出台一项政策来排除那些保险人无法支付的风险,但是这些方法都不是特别有吸引力。就保险公司来说,还必须考虑保单持有人的利益和预期。《1973年保险法》要求对保险业进行审慎监管。2001年该法做了实质性修改,新的审慎监管要求已在2001年1月实施。新保险法的根本目标之一就是保持保单持有人和其他广大保单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3.政府作为最后的承保人的作用
气候变化引起的自然灾害能够造成巨大的损失,一些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和政府已经在大幅度的分散这种全民风险。但是从整个社会层面上来看,财产仍在遭受损失,并且程度越来越严重,情况越来越糟糕。最需要面临的风险是有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其增加程度超过了保险业的再分配能力。这也许不会导致保险业的保险业的失败,但面对这样的风险,保险公司可能会选择退出市场,并拒绝支付超过其支付能力的损失补偿。这就导致了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在这样的灾难袭击时,政府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因为气候变化的发生而出现的诸多的限制和排除因素则会给保险公司带来重大的灾难。如果确实出现一个相当难解决的风险,政府可以出面作为最后的承保人吸收或者减少这些损失,因此,在不能应对的灾难来临之前,保险公司和政府进行更加密切的合作共同来应对,以确保保险业在气候变化下依旧能够顺利发挥其社会价值无疑在目前来说是较好的办法。
篇6
论文摘要:根据FIDIC合同条款中对建筑工程中保险的要求,结合在建筑工程保险理赔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些情况,阐述了建筑工程保险与理赔的基本方法和一些注意事项。
论文关键词:建筑工程保险理赔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筑市场规范不断的完善,保险工作已成为工程招、投标、建设和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在承包商对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施工周期长,所遇到各种情况复杂,为了保障承包商的利益不受到意外损失,所有的国际工程承包合同都强制的要求承包商进行各种保险,主要投保工程一切险。这样当发生意外时可将部分风险损失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本文就向保险公司投保,签订保险合同以及出险后理赔过程谈一谈体会。
1保险合同签订
在FIDIC合同条款中,对工程保险有明确和严格的的要求。承包商在签订工程合同后,自开工之日起就有建设并照管工程的责任,直至业主发出最终验收证书为止。因建筑工程工期较长,受外界各种情况影响较大,为此承担的风险也高。比如当雨季到来时,暴雨和洪水会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对路基产生较严重的损害。
业主为了保护工程项目的利益,往往在合同条款中要求承包商对所建工程连同材料和待安装的工程设备投保,同时也要求承包商对人身或财产损害和第三者责任险投保。对保险公司的选择可能是业主指定,也可能是承包商自己选择。承包商选择保险公司时,应特别注意其赔偿能力和资信,并认真阅读理解保险条款及有关细节,为更准确掌握理解保险条款,承包商可参加保险专家的讲座。在对投保的险种选择时,要分析施工过程中发生各种事故的可能性,准确的选择合格的保险险种。有的合同条款已指定了承包商必须投保的险种,如建筑工程一切险、第三者责任险等,在投保时就必须按合同条款指定险种进行投保。签订保险合同前,须与保险公司磋商的主要保险条款和应注意仔细阅读理解的保险条款有以下几点:
1·1保险合同的保险范围
保险合同中规定那些责任和事故是在保险公司保险范围内的,那些责任和事故不是在保险公司保险范围内的。保险范围将直接影响出现风险事故后保险公司是否受理索赔,所以要注意明确保险范围。
1·2保险合同的免赔金额
在保险合同中规定的绝对免赔额和绝对免赔率,保险合同中规定了免赔额和免赔率在签订合同前要确定,出现风险事故后计算出的损失金额如在免赔金额内的,保险公司将不予赔偿。
1·3合同规定的保险理赔程序和要求
出现风险事故后将按合同规定的保险理赔程序进行理赔工作。并按照合同理赔条款的要求执行。如:合同中规定出险后承包人需在一定的期限内以书面形式报案,超出期限需经保险公司书面同意等。在与保险公司签订了保险合同后,承包商应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向业主提供已按合同条款要求所投的各种保险已生效的证明,并向业主提供保险合同副本。所签订的保险单应与发出中标通知书前达成的合同总条款一致。
2出险后的工作
在承包商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发生了风险事故后,承包商的相关业务人员应立即赶到事故现场,了解事故发生原因,勘查事故现场,同时组织人力,机械对事故现场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损失的进一步扩大,并努力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在保险公司代表或检验人员到达事故现场进行勘查之前,承包商还应组织人员保护好事故发生现场及有关实物证据。
承包商在对事故现场详细勘查完后,应该在保险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向保险公司报案。一般保险公司与承包商工地现场相距很远,承包商在以书面形式通知保险公司出险情况时可以先进行电话报案,以最快速度通知保险公司。接着向保险公司报送书面形式的出险通知单。出险通知单的报送可用多种方式,如邮寄、电传等,但要注意报送出险通知单要留有底稿,并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以证明承包商是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报案的。出险通知单内应写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承包人为减少损失采取的措施,所组织人员、机械数量,因灾害损失的金额等内容。同时在出险通知单的附件中要有全面、准确反映受灾损失情况的证明资料,这些资料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组成:
(1)一份详细描述事故发生过程,原因及时间、里程桩号和损失金额,并要求保险公司赔偿的报告。
(2)由承包人绘制的事故现场平、断面图,在图中应标明里程桩号,原设计标高,原地面线标高,事故发生后测量的地面线标高,及大概的地形地貌变化等内容,以便于对比分析事故发生的范围,并计算受灾损失工程量。
(3)依据所绘制图纸计算直接受灾损失的工作量。也可列出因此事故间接受损失的工作量。例如,雨季发生洪水冲毁施工便道,施工车辆无法通行,导致工期延误受到损失等。另外将承包商为减少受灾损失,防止受灾损失进一步扩大而组织人力、机械进行抢险的工作量也计算在内。统计计算完成后,汇总为受灾损失计算书,计算书中要特别注明上述情况产生的费用,用以确定索赔金额。
(4)承包商对事故现场所拍摄的影像资料和照片。影像资料和照片要能反映事故发生后现场的情况,要全面、详细的反映受灾后的地形地貌,及有关细节的特写。并在照片中能反映事故现场的里程桩号和时间,可在一张标示牌上写明里程和时间,放置在现场显眼处一同拍摄入照片。
(5)当地水文、地质、气象部门提供的有关出险时间当地水文资料或日时降雨量分布图等。
(6)根据保险公司的要求提供作为索赔依据的其它资料、文件、单据等。
3理赔工作
保险公司代表一般在收到出险通知后12h以内到达事故现场,协调有关索赔事宜。保险合同规定有如果保险公司代表在48h内未到达事故现场,将被认为保险人已认可被保险人所申报的事故发生属实。在保险公司代表或检验师勘查现场并计算受灾损失后,承包人应对保险公司代表认可的受损失范围和理赔金额等进行研究,在依据保险合同的基础上,双方对有关赔款的一切争议,都可以协商解决,直至达到一致意见。承包人在对保险公司提出理赔要求时要做到有理、有据、实事求是。证明资料要齐全,理赔款计算要合理,并根据保险合同的相关条款规定办理理赔工作。
双方明确受灾损失工作量和赔偿金额后,须签订一份赔款确认书,说明出险原因、过程、受损失工程量及赔款金额等情况。在保险公司支付承包商理赔款后就结束理赔工作了。在理赔工作进行中,承包商要注意整理、收集与保险公司的来往文件、通知书,出险的各类证明资料,并及时归档保存好。承包商对理赔工作要指定专人负责,负责人要有较强的责任心,业务精通,熟悉保险合同,并且能够熟练处理好对外业务往来。
篇7
论文摘要:根据FIDIC合同条款中对建筑工程中保险的要求,结合在建筑工程保险理赔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些情况,阐述了建筑工程保险与理赔的基本方法和一些注意事项。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筑市场规范不断的完善,保险工作已成为工程招、投标、建设和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在承包商对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施工周期长,所遇到各种情况复杂,为了保障承包商的利益不受到意外损失,所有的国际工程承包合同都强制的要求承包商进行各种保险,主要投保工程一切险。这样当发生意外时可将部分风险损失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本文就向保险公司投保,签订保险合同以及出险后理赔过程谈
一谈体会。
1保险合同签订
在FIDIC合同条款中,对工程保险有明确和严格的的要求。承包商在签订工程合同后,自开工之日起就有建设并照管工程的责任,直至业主发出最终验收证书为止。因建筑工程工期较长,受外界各种情况影响较大,为此承担的风险也高。比如当雨季到来时,暴雨和洪水会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对路基产生较严重的损害。
业主为了保护工程项目的利益,往往在合同条款中要求承包商对所建工程连同材料和待安装的工程设备投保,同时也要求承包商对人身或财产损害和第三者责任险投保。对保险公司的选择可能是业主指定,也可能是承包商自己选择。承包商选择保险公司时,应特别注意其赔偿能力和资信,并认真阅读理解保险条款及有关细节,为更准确掌握理解保险条款,承包商可参加保险专家的讲座。在对投保的险种选择时,要分析施工过程中发生各种事故的可能性,准确的选择合格的保险险种。有的合同条款已指定了承包商必须投保的险种,如建筑工程一切险、第三者责任险等,在投保时就必须按合同条款指定险种进行投保。签订保险合同前,须与保险公司磋商的主要保险条款和应注意仔细阅读理解的保险条款有以下几点:
1·1保险合同的保险范围
保险合同中规定那些责任和事故是在保险公司保险范围内的,那些责任和事故不是在保险公司保险范围内的。保险范围将直接影响出现风险事故后保险公司是否受理索赔,所以要注意明确保险范围。
1·2保险合同的免赔金额
在保险合同中规定的绝对免赔额和绝对免赔率,保险合同中规定了免赔额和免赔率在签订合同前要确定,出现风险事故后计算出的损失金额如在免赔金额内的,保险公司将不予赔偿。
1·3合同规定的保险理赔程序和要求
出现风险事故后将按合同规定的保险理赔程序进行理赔工作。并按照合同理赔条款的要求执行。如:合同中规定出险后承包人需在一定的期限内以书面形式报案,超出期限需经保险公司书面同意等。在与保险公司签订了保险合同后,承包商应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向业主提供已按合同条款要求所投的各种保险已生效的证明,并向业主提供保险合同副本。所签订的保险单应与发出中标通知书前达成的合同总条款一致。
2出险后的工作
在承包商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发生了风险事故后,承包商的相关业务人员应立即赶到事故现场,了解事故发生原因,勘查事故现场,同时组织人力,机械对事故现场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损失的进一步扩大,并努力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在保险公司代表或检验人员到达事故现场进行勘查之前,承包商还应组织人员保护好事故发生现场及有关实物证据。
承包商在对事故现场详细勘查完后,应该在保险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向保险公司报案。一般保险公司与承包商工地现场相距很远,承包商在以书面形式通知保险公司出险情况时可以先进行电话报案,以最快速度通知保险公司。接着向保险公司报送书面形式的出险通知单。出险通知单的报送可用多种方式,如邮寄、电传等,但要注意报送出险通知单要留有底稿,并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以证明承包商是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报案的。出险通知单内应写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承包人为减少损失采取的措施,所组织人员、机械数量,因灾害损失的金额等内容。同时在出险通知单的附件中要有全面、准确反映受灾损失情况的证明资料,这些资料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组成:
(1)一份详细描述事故发生过程,原因及时间、里程桩号和损失金额,并要求保险公司赔偿的报告。
(2)由承包人绘制的事故现场平、断面图,在图中应标明里程桩号,原设计标高,原地面线标高,事故发生后测量的地面线标高,及大概的地形地貌变化等内容,以便于对比分析事故发生的范围,并计算受灾损失工程量。
(3)依据所绘制图纸计算直接受灾损失的工作量。也可列出因此事故间接受损失的工作量。例如,雨季发生洪水冲毁施工便道,施工车辆无法通行,导致工期延误受到损失等。另外将承包商为减少受灾损失,防止受灾损失进一步扩大而组织人力、机械进行抢险的工作量也计算在内。统计计算完成后,汇总为受灾损失计算书,计算书中要特别注明上述情况产生的费用,用以确定索赔金额。
(4)承包商对事故现场所拍摄的影像资料和照片。影像资料和照片要能反映事故发生后现场的情况,要全面、详细的反映受灾后的地形地貌,及有关细节的特写。并在照片中能反映事故现场的里程桩号和时间,可在一张标示牌上写明里程和时间,放置在现场显眼处一同拍摄入照片。
(5)当地水文、地质、气象部门提供的有关出险时间当地水文资料或日时降雨量分布图等。
(6)根据保险公司的要求提供作为索赔依据的其它资料、文件、单据等。
3理赔工作
保险公司代表一般在收到出险通知后12h以内到达事故现场,协调有关索赔事宜。保险合同规定有如果保险公司代表在48h内未到达事故现场,将被认为保险人已认可被保险人所申报的事故发生属实。在保险公司代表或检验师勘查现场并计算受灾损失后,承包人应对保险公司代表认可的受损失范围和理赔金额等进行研究,在依据保险合同的基础上,双方对有关赔款的一切争议,都可以协商解决,直至达到一致意见。承包人在对保险公司提出理赔要求时要做到有理、有据、实事求是。证明资料要齐全,理赔款计算要合理,并根据保险合同的相关条款规定办理理赔工作。
双方明确受灾损失工作量和赔偿金额后,须签订一份赔款确认书,说明出险原因、过程、受损失工程量及赔款金额等情况。在保险公司支付承包商理赔款后就结束理赔工作了。在理赔工作进行中,承包商要注意整理、收集与保险公司的来往文件、通知书,出险的各类证明资料,并及时归档保存好。承包商对理赔工作要指定专人负责,负责人要有较强的责任心,业务精通,熟悉保险合同,并且能够熟练处理好对外业务往来。
篇8
关键词:保险;信用风险;路径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保险能够提升借款人的信用等级
信用增级最初运用在债券发行方面,是指运用各种有效手段或金融工具确保债务人按时支付贷款本息,以提高信贷债权人资产的质量和安全性。信用增级包含利用基础资产产生的部分现金流或者一个由第三方提供的信用担保来实现自我担保。
保险能够提高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信用等级。在抵质押担保中,贷款人可以通过处置抵质押品来保护自身权益不受损害。与抵、质押担保类似,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可以将某些具有未来权利的保单质押给贷款人,而当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出现违约时,贷款人可以通过向保险公司申请获得保单权利而保护自身权益,从而将借款人的违约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这是借款人利用自身的基础资产实现的自我担保。信用担保属于第三方担保,当借款人违约时,担保机构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偿还责任,从而保障银行的权益。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与信用担保的功能非常类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信用担保,作为一个第三方为借款人实现信用增级,在借款人违约时按照合同条款对贷款人实行经济补偿。保险优于担保的地方在于保险公司的资质通常比较高,且保险公司作为专门经营风险的机构,通过一系列手段比如保单设计、分保或再保险等将这类违约风险最大限度地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分散。
保险的资金融通功能能够缓解借款人短时间内可能发生的违约。保险的保费收入是吸引、集聚社会闲散资金的重要途径,且保险公司会将保费收入投向安全性高、流动性强的地方来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在这一过程中,保险还可以向那些需要短期融资的投保人进行融资,即如果投保人无法按时向银行还款时,保险公司可以以保单作为抵押品向其提供短期融资,使投保人能够维持在银行的良好信誉,建立长期的借贷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情况下,保险公司是运用具有未来权益的保单来实现资金融通功能;如果投保人已将具有未来权益的保单质押给银行,就不能用同一份保单向保险机构融资,否则保险公司面临的违约风险和风险损失会成倍增加,难以控制。
二、保险能够帮助银行更好地甄别借款人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向外界传递公司内部信息的常见信号有三种,包括利润宣告、股利宣告和融资宣告。投资者可以通过对企业资本结构或股利政策的分析来进行投资决策。与此机理相类似,可以分析通过保险合同和保险赔付数据等信息源向银行传递借款人的财务信息和诚信的情况。
通过保险的风险管理过程可以向贷款人传递借款人的风险状况。保险公司从厘定费率、开发产品到承保、理赔等环节,都需要与各种事故灾害接触,在某一事故或灾害的风险损失和理赔资料方面有着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且保险公司面临的本身就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市场,需要丰富的分析、计量和识别风险的专业技术来设计保单和理赔,才能保障保险公司持续经营下去。因此保险公司在风险的识别和管理方面有着相对优势。保险公司通过向投保人提供保险合同,来判断投保人的风险偏好。在信贷市场,贷款人也可以通过借款人购买保险的相关情况以及保险公司向其提供的保险费率来间接了解借款人的风险偏好以及面临的风险状况,从而对其贷款资质进行判断。此外,贷款人还可以通过保险公司向借款人的赔付情况来了解借款人的守信情况。如果投保人的赔付率过高或者过于频繁,说明投保人的守信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不佳,贷款人在与其建立借贷关系时也应保持谨慎;或者说从长期来看,该借款人的信用状况不够好,最好不与其发生信贷关系。此外,保险公司通过向借款人提供与信贷相关的保险产品,在提升借款人信用等级的同时也向贷款人传递了一种信号,即借款人是可靠的,或者说是可以发放贷款的。这些都能够降低银行的贷前审查成本。
通过保险的信用管理过程可以向贷款人传递借款人的风险状况。保险合同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最大诚信”原则,强调了保险对信用的高标准要求,因此保险合同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反映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诚信状况,故可以通过保险合同来判断借款人的信用等级。保险优于担保的地方在于一是保险的投入较小,二是保险公司的经营资质相对较高。在获取信息方面,保险市场本身就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保险合同的设计在缓解投保人和保险人之间信息不对称方面有着比较优势。一款保险合同的设计、定价等要素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保险人在信息不对称方面的管理水平,并且能够有效地反映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相关信息,因此,保险合同能够向银行传递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很多方面的信息。因此,保险功能的发挥具有信号传递效应并能够降低银行的贷后监督成本。
综上所述,保险的信用增级效应表明保险可以拓宽借款人的抵质押品范围,或向借款人提供类似于第三方担保的服务,这可以增强其资信质量,提高贷款的可获得性。保险的信号传递效应能够在贷前或贷后向银行传达关于借款人信用状况的相关信息,从而降低银行的在获取信息方面的交易成本。
参考文献:
[1]吕秀萍,杨兆廷.农村保险拓展农村信贷抵押物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09(6):76-80.
篇9
关键词:牧区;气象灾害;防灾减灾
中图分类号:P4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6)02—0067—02
内蒙古有33个牧区,而干旱、风冷、雪灾是牧区高发的气象灾害,严重的、影响牧区社会经济发展。牧区所有的气象灾害中最为严重的、影响最广的就是旱灾。旱灾不仅在夏秋,在冬季也颇为常见(黑灾)。干旱的持续对于畜牧业的影响是长久的,饲草短缺,牲畜无法抓膘、越冬困难、仔畜存活率低,下一年牧草返青晚,牲畜草料继续短缺,长此以往,恶性循环致使牧民养殖成本增加,出栏率大大下降。气候的逐渐变暖,降雪量的减少,雪灾较以往的发生频率已经有所下降,并且造成的影响已经产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当然是基础设施建设所带来的福利,同时也带来了畜牧业成本上升的问题。风冷灾害的出现大多是突发的,并且是在季节交换之际,饲养管理的不善极易将天气骤冷转变为风冷灾害,并造成牲畜的死亡。过去的成灾机制会对畜牧业造成直接生产资料的损失,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气象灾害损失已从简单的牲畜死亡转变为养殖成本支出的增加。因此讨论畜牧业气象灾害新的成灾机制对牧区经济社会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1气象灾害对牧区经济的影响
1.1旱灾
干旱灾害是牧区气象灾害中最为主要的灾害,并且对于其他气象灾害以及衍生灾害具有直接的主导性。在所有牧区中出现的频率最高,持续时间最长,直接和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最多的。旱灾带来的降雨降雪量少直接影响牧场返青晚,牧草生长密度下降,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远不及雨水丰润的年景。常年连续的干旱极易导致地表水系的下降和枯竭,引发牲畜饮水困难,采食牧草短缺。因夏季干旱少雨,牲畜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抓膘,若在入冬后无降雪便会形成“黑灾”(冬季旱灾)。虽然牧民都配套有机井能够解决人畜饮水的问题,但是在连续干旱的牧区,地下水水位在不断下降,已经无法满足生产生活的需求。冬季的旱灾隐患是非常的严重,由于冬季牲畜所需的能量都是由夏季所提供的,因此经过饮水、饲草匮乏的冬季之后,如果春季再次面临干旱,将会造成严重的损失。据资料统计,内蒙古1987年遇特大旱灾,全区受灾草场46万km2,牲畜损失数量高达1806万头(只)。2000年~2003年,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遭受了连续四年的干旱牲畜减产,大面积的草场退化、地表水系枯竭、地下水位下降,都给畜牧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2007年又逢大旱年,1~5月份大部分地区降水(雪)偏少,7~8月份降水比往年少30%~60%,畜牧业直接经济损失达63.27亿元之多。2015年进入6月,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降雨偏少,累计降水量较常年偏少35.3%,7月上旬降雨依然偏少,温度持续升高,多地日最高气温突破35℃全旗受干旱影响草原面积达1217.9千hm2,严重干旱草原面积738千hm2,4100户牧民、92万头(只)牲畜受干旱影响。
1.2风冷灾害
风冷灾害对畜牧造成的损失表现为两种,一种是在漫长的冬季,牲畜为了维持体温,消耗体内储存的脂肪,并且长期处于能量高输出、热量供求失衡,最后导致牲畜的死亡。另一种是,出现在春夏交换的季节,绵羊经过冬春季需要将过多的羊毛减掉,无预防情况下寒冷天气的到来会造成绵羊的大量死亡。“据有关统计和研究表明,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生产每年由于风冷和饲草料及营养不足原因造成的家畜死亡损失为2%~3%,存栏家畜掉膘损失约为体重的20%左右,相当于当年畜牧业产值的50%左右。”
1.3雪灾
内蒙古牧区雪灾在过去的畜牧生产中具有直接的影响,冬季积雪过厚使牲畜采食困难,加剧了牲畜在冬季的体能消耗,牲畜大量掉膘,母畜流产的频率加大,老弱牲畜死亡率增加,雪灾严重时会导致牲畜大面积死亡。据统计,1957年11月和1958年1月、4月,乌盟以东牧区降雪量比常年多185%~529%,大部分牧区积雪深度30cm左右,积雪持续时间长,形成严重雪灾损失的牲畜达26.7万头(只),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左旗牲畜死亡20多万头只。1977年冬,内蒙古北部牧区遇特大雪灾,乌盟北部、锡盟大部、赤峰市北部、哲盟北部、兴安盟及呼盟牧区降雪量在25mm~47mm之间,上述地区积雪普遍达16cm~33cm,造成了上述地区牲畜大量死亡。锡盟死亡牲畜高达215.4万头(只)。随着经济的发展,牧区的条件已经有很大的改观,如基础棚圈建设以及饲草的稳定供给,使雪灾导致的损失也和以往有了很大的区别。雪灾来临,积雪过厚让放牧变得困难,只能转移到棚圈中进行舍饲,大量的饲草增加了牧民的养殖成本,遇到饲草高价的年份,牧民的损失直线上升。
2牧区防灾减灾建议
2.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渐进开展畜牧业政策
保险圈舍是保障。整合牧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和资金,采取财政补贴一部分,牧民自筹一部分的方法,重点解决小规模基础母畜养殖的棚圈问题。短期内无法解决的,至少要确保为无棚圈户解决一座简易移动棚圈,坚决杜绝露天接羔现象。鼓励规模较大的养殖户加大棚圈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配套建设相关的饮水设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工业企业对水源的抢占以及浪费,严格限制其每年的用水量。加强苏木嘎查应急饲草料棚、牧草青贮等畜牧业生产相关的设施,配置必要的打草设备。牧区畜牧业的经营,对于天气的依赖并不如以往那么高,基础设施的完善已经大大降低了因气象灾害导致的牲畜大面积的死亡,因此构建牧业政策性保险已经进入实施的阶段。在建立和完善牧业政策保险的基础上,鼓励和扶持牧民以及牧民生产经营自组织的互助型服务保险,引进商业性保险机构加入到牧业政策保险中。通过政府的主导政策保险,疏导投保群体和承保机构利益上的矛盾,加强对利益双方的政策补贴。创新牧业保险细分,使投保者有更多自主的选择,并为下一步全商业化牧业保险奠定基础。
2.2运营专项抗灾应急资金,引导牧民转变经营模式
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购买、储备和管理应急饲草,提高灾害发生时饲草调剂能力,为牧民提供平价牧草,减少牧民在灾害中的经济损失。依托牧区畜牧抗灾应急中心的组织和破雪设备,在大型雪灾年,为边远牧区苏木嘎查,加强破雪作业,开通因雪灾导致的交通困难,保障牧区牧民人身以及财产安全。改变过去“草库伦”的经营方式,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打破草场界限,实现草地资源的加速集中,在严重的灾年通过轮转牧场以降低经济损失。以亲属为纽带积极发展生态家庭牧场,在牧民中成立联合抗灾组织,政府在短时间内无法及时救灾时,临近牧民之间通过抗灾组织民间行为帮助受灾牧户。
2.3加强气候监测预警机制,进一步完善灾害服务体系
气象的变化并不是无规律可循,精确的测量各项天气指标,结合数据合理的推算和预测未来天气的变化趋势,可以尽早公布气象灾害信息,使牧民能够为即将到来的灾害天气调整生产要素的投入,以应对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因此提高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加强对气象监测部门的资金投入,更新现有设备,将新的技术应用到牧区灾害检测的实践中。另一方面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研究所的合作,委派人员进行培训和进修,将设备和人力资源有效的结合,充分发挥气象监测预警机制的作用。牧区幅员辽阔,即使是相近的牧户也有很远的距离,路途的遥远以及信息覆盖的有限使得灾害预警信息不能够第一时间传递给牧民。牧民日常信息接收来源于电视、收音机以及手机。所用的电视并不是有线电视,而是自己出钱安装的卫星电视,因此本地电视台的消息一般是无法收到的,现在的手机信号覆盖虽然达到了全面,然而在部分牧区仍有信号覆盖盲点,加之如今的牧民大部分为“5060”人群,汉语的普及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所以完善灾害的服务体系是极为重要的。因地制宜的发展牧区的服务体系,不断扩大信息网络的覆盖率,扩充服务的领域及提高技术水平,以保证牧区防灾减灾信息传导的通畅,最大减少牧区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邓子风.畜牧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
[2]乌兰巴特尔,刘寿东.内蒙古主要畜牧气象灾害减灾对策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4,13(6):36~40.
[3]胡红霞.内蒙古草原畜牧业自然灾害保险体系构建[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4]田海峰,牛铮.内蒙古1953~2013年四季平均气温演化特征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30(1):78~83.
[5]郝璐.魏玉蓉.内蒙古畜牧业气象灾害危险性评价及灾害预防[J].内蒙古气象,1999,(4):35.
[6]吴鸿宾,等.主要气象灾害分析[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0.
篇10
关键词:职业灾害;海峡两岸
一、台湾地区对职业灾害认定的争议程序与审查形式
(一)争议程序内容
根据台湾地区于2002年制定的《职业灾害劳工保护法》第三章“职业疾病之认定与鉴定”专章规定和《劳工保险条例》第42条第1款规定,如劳保局或雇主有异议时,到有职业病特别门诊的医院再认定或者由劳保局指定职业病专科医师认定,亦得向地方行政主管机关设置之职业疾病认定委员会申请认定。地方行政主管机关对于职业疾病认定有困难,必要时,得向“中央”主管机关之职业疾病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此外,当劳工或雇主对于医师之职业疾病诊断存有异议时,得检附相关资料,向地方及上级主管机关提出申请认定。如经职业疾病鉴定委员会鉴定为职业病,一样可以申请职灾劳保给付,其精神实与外国立法例之概括条款无异。
(二)争议审查形式
职业疾病鉴定委员会之鉴定程序原则上采书面审查,并以各委员意见相同者四分之三以上,决定之。第一次审查未能做成鉴定决定时,由“中央”主管机关送请鉴定委员会委员作第二次书面审查,并以各委员意见相同者三分之二以上,决定之。第二次书面审查仍未能做成鉴定决定时,由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召集全体委员开会审查,经出席委员投票,以委员意见相同者超过二分之一,决定之。此外职业疾病鉴定委员会认有必要时,得由中央主管机关安排职业疾病鉴定委员,依劳动检查法会同劳动检查员至劳工工作场所检查。
二、大陆对工伤认定的争议程序与审查形式
在大陆,工伤争议程序分为“用人单位”与“非法用工单位”的伤亡人员是否进行工伤认定的不同,前者具有明确、复杂又漫长的争议程序,后者由于大陆工伤保险法与其他法令没有明确规定是否可以申请工伤认定,理论上更是各有所见,在实际中争议比较大,有的地方行政机关对工伤申请与劳动能力等级鉴定都“不予受理”,有的地方行政机关对工伤申请“不予受理”,对劳动能力等级鉴定“予以受理”;如此差别,显然存在着令人不解的质疑,这只能归咎大陆工伤法的些微落后所致。许多非常普通的工伤案件,工伤劳动者都要经过漫长又复杂的程序,从劳动关系认定――工伤认定――工伤认定行政复议――工伤认定行政诉讼――工伤待遇仲裁――工伤待遇一审――工伤待遇二审――强制执行等,可能前后经历数年,耗时费力费财。
(一)一般工伤的争议程序与审查形式
在大陆,由于工伤救济要以工伤认定和工伤鉴定为前提,大陆地区工伤救济制度实行“双轨制度”,对工伤认定实行行政救济制度,即把工伤认定作为一种行政确认行为,对其救济实行复议前置。首先,是受到工伤者要向基层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确认,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应先向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上级申请行政复议;其次,对行政复议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最后,当事人不服一审行政裁判,上诉进行二审行政裁判。可见,大陆工伤认定实行行政救济程序。
(二)职业病的争议程序与审查形式
如上职业病认定程序所述,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规定,对职业病的诊断、鉴定程序,必须经过复杂又漫长的过程才能做出职业病诊断、鉴定结论。这种存在严重问题的职业病的诊断、鉴定程序,必然产生了许多争议程序。
三、海峡两岸对工伤认定的争议程序的不同比较
(一)台湾地区的单轨制优于大陆的双轨制
台湾地区立法基本上把劳工纳入工伤保险范畴,对工伤认定的争议程序基本上是相同的一个机制即“单轨制”,大陆把职工、雇工分为“用人单位”与“非法用工单位”的伤亡人员的两个部分,适用不同的法律法规,产生了不同的工伤认定争议程序即双轨制。相互比较之下,台湾地区的单轨制比大陆的双轨制优越,没有对不同人采取不同程序的歧视政策与法治。
(二)大陆的工伤认定争议程序复杂程度胜于台湾地区
海峡两岸的工伤认定争议程序及救济途径相同点,都是比较复杂,都是要经过诉讼程序;但是相对而言,大陆的复杂程度胜过台湾地区。台湾地区形式上采取了行政与诉讼途径的“二张皮”,实际上“前轻后重”,基本侧重的是诉讼的“一张皮”,而大陆采取了“同等复杂”的行政与诉讼途径的“二张皮”。
(三)大陆工伤认定争议程序及救济途径严重缺陷性必须克服
其不足主要表现在,工伤认定为工伤待遇的前置程序,而劳动关系之确认又为工伤认定之前置程序,不服工伤认定还要进行诉讼程序,一个简单的工伤待遇争议延伸成为三个争议,而这三个争议的解决却适用不同的程序,工伤认定适用于行政救济程序、劳动关系之确认及工伤待遇争议要改以劳动争议解决方式。撇开上述劳动关系确认程序及工伤认定程序“二步”都是漫漫长路不说,到了第三步的工伤认定争议程序,尤其是职业病认定争议程序,由于明知“自证有罪”的用人单位拒绝提供资料与几乎没有监管的职业病鉴定垄断的机构的“法定”缺陷,使得职业病鉴定及认定争议程序很难得到有效的监督和制衡。劳动者难以走完如此漫长的维权之路,即使最终胜诉,也不知要付出多少代价,令人望而却步。
(四)台湾地区工伤认定争议程序亦有缺陷性的主要表现
台湾地区工伤认定争议程序及救济途径一旦发、生工伤争议,基本上排除如大陆那样劳动关系的确认程序与工伤认定程序那样漫漫长路,到了工伤认定争议程序,尤其是职业病认定争议程序,当劳工或劳保局或雇主有异议时,对于医师之职业疾病诊断有异议时,得检附有关资料,到有职业病特别门诊的医院再认定或者由劳保局指定职业病专科医师认定,亦得向地方行政主管机关设置之职业疾病认定委员会申请认定。地方行政主管机关对于职业疾病认定有困难,或劳工或雇主对于地方行政主管机关认定结果有异议,或劳工保险机构审定职业疾病认有必要时,得向“中央”主管机关之职业疾病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这些争议程序,看似具有一定复杂性,还可以申请再认定。但是,医院再认定或者专科医师认定,以及行政主管机关设置之职业疾病认定委员会申请认定,“确认与否”可能比较简单,没有大陆那么复杂,主要是诉讼程序比较复杂,当事人对于认定职业疾病之结果有异议,可进行“三审”的诉讼程序(大陆只有“二审”终审制)。这是台湾地区工伤认定争议程序亦有缺陷性的主要表现。
至于台湾地区对特定职业伤害的认定基准及其程序,如台湾地区存在着过劳死、通勤灾害等属于程序法部分的这些认定基准的比较研究,大陆对此基本上是立法、司法和行政执法空白。台湾地区的做法至少对大陆有所启示,其做法应当借鉴。
(作者单位:1.厦门大学法学院;2.国立金门大学)
参考文献:
[1] 蒋月着.社会保障法概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2] 周湖勇.工伤认定举证责任的冲突及解决[D].加载蒋月主编:工伤保险法,案例评折与问题研究[C].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
[3] 胡玉浪,张其恒.海峡两岸职业灾害认定与补偿制度比较研究[D].民商法论丛(51卷)[C].法律出版社,2012.
[4] 王建华.工伤认定:行政与司法的冲突及消除,社会科学研究,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