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防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06:27: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灾害防御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冰雹预报
目前咸阳市冰雹预报以短时、临近预报为主,预报方法参考天气图、T-lnP图、单站物理量指标、多普勒雷达、711雷达等数据资料。
1短时预报
1.1天气图预报
首先确定500hPa高空影响系统,如是西风带系统主要分析高空冷平流的最大区域位置,如冷涡系统主要分析中低层风切变区域。然后在这些系统(高空冷槽型、高空冷涡型、高空西北气流型)下分析几天来700hPa和850hPa是否异常增温,若明显增温确定该区域,冰雹的落区一般在冷平流的最大区域、风切变区域及中低层异常增温区域附近。
1.2温度对数压力图预报
在T-lnP图上,正不稳定能量面积远远大于负不稳定能量面积,而且0℃层高度在600hPa(4公里)上下,有利于降雹,-20℃层高度在400hPa附近或以下,有利于降雹。一般情况下-20℃层与0℃层之间的厚度较小(小于160hPa)也有利于降雹。12km以下,由低层到高层风向一直按顺时针方向变化,10km以下温度直减率为-6℃/100m~1.0℃/100m有利于降雹。
1.3单站物理量物理特征指标
对流性不稳定:θse850hPa-θse500hPa≥12为出现连续性降雹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潜在动力;沙氏指数(SI):当西安SI<0,延安SI<-2时北部旬邑一带易出现冰雹;气团指数(K):K指数>30易出现冰雹;条件性不稳定能量指数(Ic):Ic=T850-T500,即选取850hPa与500hPa的温度差,统计计算平均得Ic≥27℃易出现冰雹;850hPa西安站的T-Td<5℃,500hPa西安站的T-Td>18℃,易出现冰雹;热力条件指标:当T850-T500≥25℃,且500hPa温度在-8~-12℃时或T850-T500在48~55℃之间,咸阳市大部分有冰雹。
2临近预报
临近预报主要以西安、宝鸡多普勒雷达回波为依据,一旦发现咸阳市境内或上述影响咸阳的境外三个雹源地有30dB回波出现,便发冰雹临近预报,回波强度达到45dB便发作业指令,严密监视45dB回波,进一步识别雹云。雹云识别方法:用旬邑711雷达扫描45dB刨面,根据45dB回波顶高识别雹云,强回波顶高和对应的环境温度(见表1)。
用回波跃增增长识别雹云:在RHI显示上,如回波在短时间内(1~3min)向上突增,可判断为雹云,雷雨云无此现象;根据强回波区在云体中的位置识别雹云:45dB强回波区在云体的中上部为冰雹云,在云体的中下部为雷雨云;根据对流单体移动方向识别冰雹云:如对流单体由东南向西北移动或由南向北移动可判断为冰雹云;单体合并可判断为冰雹云:如有两单体在移动过程中产生合并,合并后为冰雹云;根据回波形状判定冰雹云:若形状为指状回波、钩状回波、回波窟窿均可判定为冰雹云。咸阳防雹作业时机选择是以雷达实时跟踪观测云系演变状况为基础,综合多种判别指标进行临近预报预警、预报冰雹落区、时间、强度等,不断订正,及时选择作业时机,下达作业指令。
冰雹防御及效果
咸阳市防雹主要采取两个成熟方法,第一是过量催化:为了改变云和降水及冰雹的微物理结构,改变冰雹生长形成的物理过程,通过过量催化,大量增加云中人工冰雹胚胎,争食水分,降低成雹条件,抑制冰雹的增长或化为雨滴。第二是爆炸影响:通过爆炸,破坏积云形成冰雹的自然气流结构,特别是强上升气流区的垂直结构,促使大量小冰雹(雹胚)在增大之前提前下落,融化为雨滴或小冰粒落到地面。多年来,我们的实践总结出了防雹作业的原则为打头不打尾,宜早不宜迟,抢时间,攻要害,集中火力打歼灭战;轰云头,斩云腰,猛打回头云,阻止云接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以2011年7月12—19日连续性冰雹为例:7月12日长武出现雹云,预报准确,指令及时,经作业最后出现雨中夹杂米粒冰雹,无灾。7月13日旬邑出现雹云,经防御出现零星冰雹,无灾。7月14日15时10分,旬邑淳化交界处有块对流云单体,强中心为55dB,顶高10km,达雹云指标经旬邑、淳化共同作业,云体强度明显减弱最后消失;另外17时30分甘肃正宁有大范围雹云南压,强中心为65dB,顶高14km,达到强雹云指标,影响我市旬邑、长武、彬县、淳化、永寿、乾县,经各县猛烈阻击,彬县新民镇、车家庄、水口镇个别村出现零星冰雹,直径5mm,最长持续1分钟,无雹灾。旬邑职田、淳化南村出现零星软雹,无雹灾。由于此次过程为飑线过程,8个县区出现雷雨大风天气,旬邑职田风灾明显。
篇2
【关键词】园林;植物;温度灾害;防御措施
1 寒潮
1.1 寒潮的为害
寒潮是指大规模冷空气(在气压场上为冷高压)所经过的地区出现剧烈降温、大风、霜冻、雨雪等灾害性天气的过程。北方冷空气入侵,造成24h内降温10℃,并且过程中最低气温达5℃以下。寒潮天气急剧降温会使植物遭受严重冻害。尤其是晚春时节,天气逐渐转暖,万物苏醒,植物开始萌芽和生长,一旦有强大的寒潮暴发南下,就会使幼嫩的植物遭受霜冻为害。
1.2 寒潮的防御
在寒潮到来之前,可采用加覆盖物、设风障、搭拱棚等方法保护育苗地,对越冬园林植物要选择优良品种,并提高抗冻能力;加强冬前管理,如采取增施磷钾肥、镇压等措施提高植株的抗冻能力;改善小气候生态条件,如苗圃地越冬期间可采用冬灌、镇压、覆粪或覆土等措施改善小气候生态环境,以达到防御寒潮的目的。
2 霜冻
2.1 霜冻的为害
霜冻一般发生在平均温度为0℃以上的温暖季节里,霜冻对园林植物的为害主要体现在使植物组织细胞中的水分结冰,从而导致生理干旱而使其受到损伤或死亡,给园林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当霜冻不严重时,植物可在温度回升后通过缓慢的解冻而恢复生命力,但是,如果霜冻后太阳辐射强烈、气温急剧上升,会使细胞间的冰晶迅速融化成水,而这些水分在还未被细胞逐渐吸收前就已大量蒸发,这样就会造成植物枯萎,甚至引起死亡。
2.2 霜冻的防御
2.2.1 生产技术措施
(1)合理安排播种期和移栽期,对不同品种的苗木合理布局。如采取霜前播种、霜后出苗等技术措施,尽量避开霜冻的危害。
(2)选择合适的地段,适地适树。如三面环山、开口朝南的地形,在山坡中部和靠近水边的地方霜害较轻,可种植抗寒能力较弱的苗木;从南方引种到北方的苗木应尽量栽植在山坡中段,以避开霜冻为害,提高引种的成功率;在南坡或北面有挡风障碍物等地形的地方可种植抗寒能力弱的树种。
(3)混合施肥。特别是在冬前要增施磷钾肥,以提高园林植物的抗寒能力。
2.2.2 物理抗霜措施
(1)熏烟法。即用能够产生大量烟雾的柴草、牛粪、锯木、废机油、赤磷或其他尘烟物质,在霜冻来临前0.5h或1h点燃。这些烟雾能够阻挡地面热量的散失,它的增温效应在于燃烧烟堆形成烟雾可以阻挡地面辐射,从而增加大气逆辐射,使地面有效辐射减弱,使得地面温度不致降得很低;同时,在形成烟雾的过程中会因燃烧而产牛大量热量,使近地面的空气温度升高;烟雾中有许多吸湿性烟粒,可以充当凝结核吸收空气中的水汽,促进水汽凝结并放出大量潜热,这样也能提高近地面的空气温度。据试验,一般熏烟能提高温度1~2℃左右。但这种方法要具备一定的天气条件,一般只适用于无风或微风的天气情况,风太大时熏烟效果很差,且成本较高、污染大气,不适于普遍推广,只适于短时霜冻的防止和在名贵林木及其苗圃中使用。
(2)灌溉法。在霜冻来临前的l~2d灌水,通常灌水后可使温度升高2~3℃,持续时间为2~3d。对于小面积的园林植物,还可以采用喷水法,即在霜冻来临前1h利用喷灌设备对植物不断喷水。
(3)覆盖法。将塑料薄膜、芦苇、秸秆、草木灰、稻草、土杂肥等覆盖物覆盖在植物表面,使被保护植物与外界隔离,减少了地面辐射,使温度降低较少,从而达到防御霜冻的目的。对于经济价值较高的树木,可用稻草包裹树干,根部堆草或培土10~15cm也可防御霜冻。有些矮秆苗木植物还可用土埋的办法使其不致遭到冻害。
(4)施肥法。在寒潮来临前早施有机肥,特别是用半腐熟的有机肥做基肥可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其吸热保暖的性能。也可利用半腐熟的有机肥在继续腐熟的过程中散发热量来提高土温。也可在入冬后用暖性肥料壅培林木植物,有明显的防冻效果,暖性肥料常用的有厩肥、堆肥和草木灰等,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要掌握好本地的气候规律,应在霜冻来临前3~4d施用。入冬后,可用石灰水将树木、果树的树干刷白,以减少散热。
3 冻害
3.1 冻害的为害
(1)细胞间隙结冰伤害:当环境温度缓慢降低使植物组织内温度降到冰点以下时,细胞间隙的水开始结冰,即胞间结冰。
(2)细胞内结冰伤害:当环境温度骤然降低时,不仅细胞间隙结冰,细胞内也会同时结冰。细胞内冰晶体积小、数量多,它们的形成会对生物膜、细胞器和基质结构造成不可逆的机械伤害。
3.2 冻害的防御
(1)可根据当地温度条件选用抗寒品种,并确定不同作物的种植北界和海拔上限。
(2)栽培措施:越冬作物播种适时、播种深度适宜、北界附近实施沟播和适时浇灌冻水,果树夏季适时摘心、秋季控制灌水、冬前修剪等。
(3)农业技术措施:如培育壮苗、增施磷钾肥、浇冻水、地面覆盖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植物的抗寒性。
4 热害
4.1 热害的为害
高温胁迫引起的植物伤害被称为热害。植物受高温为害后,因体内蛋白质变性、代谢性饥饿、有毒物质积累以及生理活性物质缺乏等,会产生直接和间接的伤害,导致出现各种热害病症:叶片出现明显的水渍状烫伤斑点,随后变褐并坏死,叶绿素被严重破坏,叶色变为褐黄;木本植物的树干(尤其是向阳部分)干燥、裂开,出现雄性不育、花序或子房脱落等异常现象。
4.2 热害的防御
(1)培育抗热品种;
(2)高温锻炼:一般是将萌动的种子在适当高温下锻炼一定时间再播种;
篇3
主要栏目
地震工程与地震监测
土木水利工程
岩土工程
综合防灾减灾
篇4
期间,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气象局的坚强领导下,气象事业紧紧围绕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这两大主题,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全力搞好气象服务,在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步形成了具有特点的气象服务体系,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防灾减灾水平明显增强
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全市建成195个乡镇气象工作站、2736人的气象信息员队伍、197个乡镇电子显示屏,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基本覆盖全市所有乡镇、村。市气象局与农业、林业、水务、电力、交通、国土资源、卫生、环保等8个部门建立了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期间,全市9县区均建立了车载式流动火箭增雨作业点,宕昌县和武都区共修建标准化高炮防雹作业点11个,适时、科学、高效开展了人工增雨和防雹作业工作,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市县气象灾害防御预案体系初步形成。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正在加紧建设。
(二)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明显加快
期间,全市气象部门切实加强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初步建成了集“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决策气象服务、监测预报预警和公共气象信息”为一体的市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和广播、电视、报纸、电话、手机短信、网络、电子显示屏、村村通大喇叭等多种传播手段的气象服务信息平台。开通了“10630121”气象预警信息专用代码,全市气象服务手机短信用户达45.1万户,占本地手机用户总数的51.9%。在电视台开通了有主持人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完成了《气象》频道在本市的落地和播出。公众气象服务满意率达90%。专业气象服务领域覆盖农业、林业、水务、交通、电力、环境、能源、旅游等行业。开展了针对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畜牧业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气象服务。
(三)气象预报预警准确率明显提高
以强化决策服务、公众服务、专业服务、为农服务、防灾减灾气象服务能力为重点,建立完善了以数值天气预报为基础,以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为平台的短中期预报预测业务系统、精细化气象要素城镇天气预报业务平台、公共气象服务系统、人工影响天气指挥系统、县级综合业务平台等业务系统、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监测预警预报业务平台、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业务平台等;充实完善了农业气象、城市气象、交通气象、能源气象、医疗气象、城市环境气象等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和专业气象服务系统。期间,精细化要素预报最长时效达到7天,0—120小时预报准确率的温度预报质量提高了31.0%,晴雨预报质量提高了11.5%,降水预报质量提高了16.8%。
(四)气象应急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市重大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陇政办发〔〕57号)和《市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陇政办发〔〕33号),成为全市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了全市气象应急响应队伍,应急响应机制和应急服务流程逐步完善,应急处置培训、应急服务演练等工作逐年加强。气象应急响应和决策服务内容更加注重敏感性、时效性、针对性,实现了从单纯提供预报向提供预报加决策建议的转变,在年年初低温雨雪冰冻、年7月17日大暴雨、年8月12日特大暴雨以及历次公共事件应急、重大活动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五)气象综合观测体系日臻完善
期间,全市共建乡镇自动区域气象观测站85个,全面完成了9县区七要素自动气象站建设,9个气象台站建成风云系列气象卫星接收系统9套、实景监控系统9套、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9套,建成L波段雷达一部,大气电场仪一部。市县台站全部建成气象视频会商系统。所有发报台站配备了无线通信备份线路,升级改造气象广域网设备,市局到省局由2M升级到4M,县到市由64K升级到2M,全市高速气象数据通信系统初步形成,传输可靠性大大增加。
(六)气象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期间,市气象局进一步完善了科技人才工作机制,加强了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重点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截止年底,全市气象部门有硕士学历2人,本科28人;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5人,工程师61人,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人才比“十五”末提高了63%,气象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18篇,其中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10篇,另有4篇论文入选相关论文集。
(七)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和台站面貌极大改善
期间,全市气象台站的工作条件和业务保障水平得到明显改善。累计投资5027.8万元,实施市县局部分业务办公用房维修配套设施改造建设项目17个。依托灾后恢复重建开展了综合观测、预报预测、公共服务、信息网络与技术支持保障5大业务系统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市县气象台站水、电、路、暖、消防、办公条件、环境面貌有了很大改善,特别是“5·12”汶川地震受灾较重的台站通过灾后重建,办公条件、基础设施、环境面貌和单位形象全面提升。
(八)依法行政和科学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全市各级气象部门在加强业务、服务工作的同时,坚持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强化社会管理职能为重点,加强科学管理,气象事业发展的内外环境不断优化,市政府及办公室相继下发了《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通知》(陇政发〔〕9号)、《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陇政办发〔〕3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陇政办发〔〕124号)等一系列文件,有效促进了气象工作的科学化管理。依法开展气象行政执法,规范了防雷行政许可服务,防雷装置检测行为得到有效规范,气象观测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社会管理职能得到进一步强化。
二、“十二五”气象面临的形势
(一)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新要求
国家相继出台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支持经济社会、关中—天水经济区等一系列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十二五”经济社会各领域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将更加旺盛和迫切,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二)气象防灾减灾的客观需要
位于东南部,地处秦巴山区。特殊的地理区域使气象灾害具有多发、重发等特点,是全省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暴雨、冰雹、高温、高温干旱和低温冰冻等极端天气事件呈明显增多和强度增强的趋势,特别是“5.12”大地震后,山体松动,暴雨衍生的山洪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极易发生,强度愈来愈大,灾害造成损失越来越重,增强和提高气象灾害及气象次生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在防灾减灾中的“消息树”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气象工作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
(三)推进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十二五”期间,继续推进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大力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区域特色产业和地方特色产品,发展“四产区、五基地、多片带”特色农产品;推进工业跨越式发展,发展壮大有色冶金、农林产品加工、水电能源、医药化工、建筑材料等主导产业;培育壮大以旅游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打造五大精品景区,提升四大名牌景区,建设“2225”精品旅游线路;交通建设、城镇建设、粮食安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都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加强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是新形势下适应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四)应对气候变化提出更高要求
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生态环境的脆弱区,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直接影响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我市光照、热量、降水等气候资源丰富多样,太阳能、风能、空中云水资源、山区气候资源等具有很大的合理开发利用价值。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有效缓解气候变化的影响,加强气候变化问题研究,揭示地区气候变化事实,评估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提出气候变化防御对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清洁能源,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监测、详查和开发利用评估,努力把潜在的气候资源转化为区域经济优势。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亟待增强
公共气象服务能力,特别是突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防御能力、减灾能力与国家防灾减灾的总体要求还存在差距;服务信息传播覆盖面有待提高。
(二)预报预测服务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预报准确率、预报精细化程度不能满足需求,服务产品和服务手段单一。多种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测水平还不高。临近预报、精细化预报以及集合预报等新技术在天气预报业务中未得到广泛应用。卫星、雷达、区域站等多种观测资料在天气预报业务中的有效应用不足。
(三)应对气候变化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基础薄弱
气象信息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气象服务在农村发展、清洁能源利用等方面的能力亟待提高,对重大气候事件的演变特征、规律和成因机理的研究不深。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重大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定量评估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区域气候变化监测能力不足,缺乏气候变化影响的定量评估技术和系统模型。
(四)气象综合观测和系统稳定可靠运行能力有待提高
气象观测站点分布密度不够,不能准确监测中小尺度降水分布;新一代天气雷达覆盖率仅为71%,亟待提高;应急移动气象观测系统装备明显不足;专业气象观测网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五)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支撑能力不强
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水平与气象业务服务需求仍有一定差距,科技成果向业务转化的长效机制和激励机制有待完善,现代气象业务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亟待研究;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需要加强,气象科技领军人才缺乏,人才队伍结构还不够合理。
篇5
关键词:霾 人为灾害 自然灾害
“霾”一词,古语有之,《诗经・国风・邶风・终风》里最早出现“终风且霾”一句,《说文解字》中将“霾”解释为“雨土”,意为夹杂大量尘土的大风天气,类似如今的沙尘暴。古代的“霾”主要是由于开垦荒地、刀耕火种的农业文明或者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形成,在现代文明中,受到工业革命引发的大气环境污染的影响,“霾”的成分和成因发生质变,开始对人类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古代的“霾”是一种自然灾害,如今的“霾”是何种性质,对此,社会各界争议不断。
一、霾的性质争议
到目前为止,关于霾的性质问题,主要形成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以民政部、国家减灾办等部门为首,认为霾属于自然灾害。2014年初,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其他15部门对2013年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并对2013年全国自然灾害的特点进行归纳,其中‘中东部地区霾严重’被列为特点之一。以外,彭珂珊也持相同观点,彭认为废气污染包括霾属于环境污染灾害,而环境污染灾害属于自然灾害的一类。
第二种观点认为霾属于人为灾害,杨继东按照成因将环境灾害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认为“人为灾害是由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灾害与生存破坏灾害,并将水气环境污染灾害包括霾归为人为灾害”,持类似观点的学者还有张茂树等,张将人为灾害系统划分为随机灾害子系统、次生灾害子系统、潜在灾害子系统,认为次生灾害是指人类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造成“不易被人们所察觉、所重视、所接受的超越地区、超越洲际的”公害,其中次生灾害子系统下可列入霾等灾害。
第三种观点以梁恒田、尚志海等人为代表,将霾等环境污染与环境灾害区别研究,认为只有当霾等环境污染日积月累,质变后才形成环境灾害。梁强调人为因素对环境灾害的形成有推动作用,但否认环境污染与环境灾害的包含关系。尚则认为“环境污染和环境问题不同于环境灾害,环境污染是环境问题中的一种,但它们不是环境灾害的一种”。
本文认为,第一种和第三种观点值得商榷,第一种观点忽略了人为因素对霾形成的重要影响,而第三种观点未清楚说明环境灾害的具体类型以及环境污染转变为环境灾害的临界值,难以自圆其说。本文赞成第二种观点,认为霾属于人为灾害。
二、霾的性质厘定
“根据孕灾环境进行分类,环境灾害只包括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两种”。由于人为灾害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区分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的关键点在于人为因素是否是主导因素,“自然灾害是由自然事件或力量为主因造成的生命伤亡和人类社会财产损失的事件”,相应的,人为灾害则是人为因素占主导地位造成的生命伤亡和人类社会财产损失的事件,按照人为因素可介入的阶段划分,具体包括灾害成因是人力主导,以及灾害发生前可预测、灾害发生时可防御、灾害发生后可治理四个特点。据此,霾具备上述四个特点。
(一)不当的人为活动是霾形成的主因
霾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大气中细颗粒物的高密度出现,现代气象学界定霾(也称“灰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使远处光亮物体微带黄、红色,黑暗物体微带蓝色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这种干尘粒也称细颗粒物,俗称PM2.5,其“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源、移动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各种施工工地、各种粉状物料贮存场等”,具体包括工业燃煤、冶炼石油、汽车尾气排放、燃烧秸秆、烹饪油烟等人为活动。
二是大气逆温层的出现,“在逆温层中,较暖而轻的空气位于较冷而重的空气上而形成一种极其稳定的空气层,严重地阻碍着空气的对流运动”,大气逆温层不利于细颗粒物的稀释、扩散。有多种因素都可能加速大气逆温层的形成,雾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种,气象学界认为“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雾本身只是一种自然天气,但当大气中的微小水滴密度过高时,空气流通性减弱,净化细颗粒物等污染物变得困难。此外,微小水滴容易吸附大气中细颗粒物等污染物形成霾。可以说,雾促使霾的形成,是霾的间接成因之一。故一般社会公众所说的“雾霾”并非雾与霾的简单混合,而是灰霾或者雾强化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一定湿度的霾。两者主要通过空气相对湿度区分,前者的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后者的空气湿度处于80%―90%之间。
根据上述分析,自然条件下形成的逆温层属自然因素,细颗粒物污染则属人为因素。可以认为,没有人类活动造成细颗粒物的高密度分布,即便有逆温层的出现,也不会形成霾。所以,“特殊的气象条件只是外因,而其内因则是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我国城市秋冬季节的霾绝不是单纯的自然天气现象,而是严重的空气污染的集中爆发。
(二)霾可被预测
通过未来的气温、降水、寒暖潮等状况以及PM2.5浓度检测,可以预知霾的严重情况,今年两会期间,江苏环保厅长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今年年底前全省可实现像天气预报一样预报霾天气,其中南京有望在青奥会前做到”,这进一步表明依靠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霾可以被预测。
(三)霾可被防御
根据霾的预测、检测结果,将霾分成数个等级,针对不同等级制定不同预警方案,以尽量减少霾对人体造成的伤害。“2014年3月11日,江苏省政府办公厅正式下发了《江苏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新规定了“蓝、黄、橙、红”四级预警,13个省辖市的应急预案细则将在3月底前全部修订完毕并对外公布”,此前北京市已率先出台应急预案,各地应急预案的出台标志着霾防御工作将更加科学、合理、及时、有效。
(四)霾可被治理
根据前文已知,自然灾害是由于人类不可控的自然事件或力量导致的,如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现象,火山爆发是地壳下运动的岩浆从地壳薄弱地段喷发而出形成的现象等,人类只能尽量减轻这类自然灾害的危害。但是,霾的爆发主要由工、农业生产、家庭生活等人为活动导致,可以通过法律、政策等手段进行调控,减少细颗粒物污染以避免其发生。历史上著名的“雾都”伦敦,曾在19世纪中期遭遇严重的霾,尝到苦果的伦敦人出台《空气清洁法案》,并采取控制燃煤、汽车限排等强力措施,不断加强绿化、保护生态,“到了1975年,伦敦的雾日已由每年上百天减少到15天,1980年则进一步降到5天”。伦敦的治霾之路足以说明霾并非“铜墙铁壁”不可攻破。2014年4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通过,霾治理首次进入中央立法,标志着环境污染防治开启新的篇章。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关于霾的性质问题,笔者呼吁国家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加以明确,有利于在今后的霾治理工作中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国家减灾网.民政部国家减灾办2013年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发表日期2014-01-15/引用日期:2014-03-0116:08:02.
[2]彭珂珊.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及特点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3).
[3]杨继东.环境灾害的特点、成因类型及减灾政策[J].山东环境,1995(3).
[4]张茂树.浅论人为灾害[J].灾害学,1995(1).
[5]梁恒田.环境灾害与可持续发展[J].江苏环境科技,2001(4).
[6]尚志海,刘希林.试论环境灾害的基本概念与主要类型[J].灾害学,2009(3).
[7]黄崇福.自然灾害基本定义的探讨[J].自然灾害学报,2009(5).
[8]张爱群,蔡青,张金月,郭月虹,刘林,郭秀莲,谢贵仲,张春波,阎显荣《北京地区雾霾趋势及趋势》[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分会场论文集,2010年.
[9]杨小阳,白志鹏.雾霆天气的成因及其法律层面应对状况与操作层面政策建议[J].中国能源,2013(4).
[10]王润清.雾霾天气气象学定义及预防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2(7).
[11]潘本锋,汪巍,李亮,李健军,王瑞斌.我国大中型城市秋冬季节雾霾天气污染特征与成因分析[J].环境与持续发展,2013(1).
[12]林海.伦敦,告别雾都之名[J].检察风云,2013(6).
篇6
【关键词】区划 雷击密度 雷电强度 经济损失 模数 生命易损 模数
我国平均每年因雷电灾害直接造成人员伤亡近千人,经济损失百亿元以上。我省是雷电灾害发生较为频繁的省份之一,雷电灾害的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该研究对于建立龙泉驿区雷电灾害风险区划,提升雷电灾害主动防护能力,降低因雷电灾害带来的损失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龙泉驿区雷电资料来源于成都市防雷中心提供的2013-2015年龙泉驿区各乡镇闪电定位仪的观测数据;区域人口密度、区域单位面积生产总值来自于龙泉驿区统计年鉴(2013-2015)。
1.2 龙泉驿区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2.1 研究方法
我中心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收集雷电灾害风险源数据,研究雷电灾害风险源,参考标准《雷电防护第2部分:风险管理》(GB/T 21714.2-2008,IEC 62305-2:2010),结合雷电灾害风险源和数据源统计分析。利用四川省2013-2015年闪电监测数据和雷电灾害统计数据,选取雷击密度、雷电强度、经济损失模数和生命易损模数作为雷电灾害易损性风险评估指标,计算出各地区的雷灾易损性分析指标值,然后确定其分级标准,获得各等级值,确定雷电灾害易发区域,对雷电灾害风险进行区划;并针对重点防雷场所,建立雷电灾害隐患手册;同时结合区划结果对环境背景进行分析,得出不同风险区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
1.2.2 技术路线(如图1)
2 数学模型的建立
通过以上成都市闪电定位仪和人文经济指标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建立雷电灾害风险因子,参数定义如下:
(1)雷击密度M。M=N1/S,雷击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所发生的雷电数量,单位为次/km2,它是反映雷电次数的一个指标。雷击密度越大,说明区域内雷电灾害易损性越大。N1为区域闪电次数,S为区域面积。
(2)雷电强度K。雷电强度K为区域雷电流大小的平均值,表示该区域雷电释放能量的大小,雷电强度越大,造成的损失可能越大。
(3)经济损失模数D。D=DS/S,经济损失模数D表示区域发生雷电灾害时单位面积上的经济损失,单位为亿元/km2。该指标反映区域单位面积上的经济损失。比较客观反映了区域的经济易损情况,也间接反映了区域防护雷电灾害,抵抗雷电灾害能力和可迅速恢复能力。
(4)生命易损模数L。L=LS/S,生命模数L表示区域发生雷电灾害时单位面积内受危害人口数量,单位为人/km2,该指标客观反映区域生命对灾害的敏感性,也间接反映区域防御和抵抗雷电灾害的能力。
3 雷电灾害风险易损性综合评估
龙泉驿区各乡镇街道雷电灾害易损性分析指标,如表1所示。
雷电灾害易损性主要体现了该区域未来因雷电造成的可能损失量的高低,本课题对区域综合易损度采用极高1.0、高0.8、中0.5、低0.2、极低0.0五个等级来描述。分级方法采用气象统计分析中的分级统计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首先将12个乡镇街道的某个指标值从小到大按顺序排列,并按第一组到第四组2个记录,第五组4个记录的方法分为5组数据。第n(n=1,2,3,4)组中的最大值和第n+1(n=1,2,3,4)组的最小值的平均值作为第n(n=1,2,3,4)级的最大值和第n+1(n=1,2,3,4)级的最小值。龙泉驿区5个雷电灾害易损性指标分级标准如表2所示。
将表1雷电灾害易损性风险评估指标按照表2的登记标准进行划分,即各易损指标的损失估计值(绝对值)统计换算为该类型指标的等级值(相对值)来划分雷电灾害易损等级。然后通过累加各个区域雷电灾害易损指标等级值,取平均值得到各个区域雷电灾害易损性综合评估结果(表3)。从表3中的综合易损度以及各指标值的大小,可以分析龙泉驿区各乡镇街道雷电灾害易损性风险情况,为龙泉驿区各区域减少雷电灾害,防御雷电灾害规划提供较客观的科学依据。综合评估结果如表3所示。
4 龙泉驿区雷电灾害易损性风险区划
根据表3中的雷电灾害综合易损度的评估结果,采用5级分区法将龙泉驿区各乡镇街道划分为极低易损区、低易损区、中易损区、高易损区、极高易损区5各不同的区域。计算的各区域雷电灾害综合易损度等级值分别为:极低易损区(0.000~0.375)、低易损区(0.0375~0.487)、中易损区(0.488~0.549)、高易损区(0.550~0.700)、极高易损区(0.700~1.000)。区划结果为表4。
运用arcgis对龙泉驿区雷电灾害风险区划进行色块划分,风险区划图如图2所示。
5 结论与讨论
由上述分析可以得出龙泉驿区雷电灾害综合易损度的评估结果:洛带镇、洪安镇属于极低易损区;同安街道、黄土镇属于低易损区;柏合镇、十陵街道属于中易损区;万兴乡、西河镇属于高易损区;大面街道、龙泉街道、山泉镇、茶店镇属于极高易损区。
目前,雷电灾害的风险评估还没有一个成熟的普遍实用的理论模型。本论文收集龙泉驿区3年来闪电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充分借鉴成都市防雷中心雷电灾害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数学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知识,尝试构建龙泉驿区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数学模型,对不同乡镇的风险程度进行了评价,同时进行了风险区划,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是由于资料的精确程度有限性,可支持的理论基础稀少性,在研究过程中还存在着一部分问题。
首先雷电灾害风险因子还有待完善,雷电灾害统计数据是较为重要的因子,但由于许多乡镇单位和个人发生雷击灾害事故后不能及时向当地气象主管部门报备,或存在隐报、瞒报的现象,因此导致这个因子不准确不能使用。
其次是灾害风险区划的精确性问题。在实际应用中这类区划所涉及的行政区域越小越好,如果行政区划精确到村,那么区划结果应用价值就会更高,但本研究行政区是乡、镇。这个问题在比例尺足够大,地图信息和闪电资料足够充分的情况下是可以解决的。
总体上来说,本论文利用MapInfo软件初步对龙泉驿区雷电灾害风险性进行评价和区划,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会在进一步继续完善。
参考文献:
篇7
2010年7月20日~30日,来自成都市大邑县、巴中市、雅安市的10名优秀青少年参加了在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举行的以“感受科学,放飞梦想”为主题的中国西部青少年科学营(暑假营)活动。此次活动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办公室主办,四川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和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共同承办。
开营仪式上,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党组书记袁家虎、党组副书记彭丽玲。四川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刘进,四川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主任刘西林等领导以及中科院成都生物所、中科院成都分析测试中心、中科院成都山地所、中科院国家科技图书馆成都分馆的领导和导师等出席了开营仪式。
四川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刘进在开营式讲话中指出,科学营活动是为了配合实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省”战略,积极发现和培养优秀科技后备人才,为西部地区有科技潜质优秀青少年提供接触和了解前沿科学、投身科学研究的机会,向他们传播科学知识,培育科学精神。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党组书记袁家虎在讲话中强调,科技非常重要。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我国要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必须依靠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希望同学们能利用好中科院成都分院平台,多和科学家交流,珍惜与高端科学家接触的机会,用心学习,吸取科学精华,满载而归。
在中科院山地所,营员们参观了全国灾害分布模型实验厅,聆听了谢洪老师作的《山地灾害防灾减灾基础知识》科普讲座,观看了5・12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纪录片等,使营员们对自然灾害的产生、治理、防御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亲身感受到山地人从事山地灾害、山地环境和山区发展研究的科学氛围。
在分析测试中心。同学们在专家、老师的指导下,一同进行了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的科学实验测试。
在中科院成都生物所,营员们参观了四川省国家良种试验示范基地,专家们为大家讲解了作物遗传育种的基本概念和杂交水稻的基本原理。在实验室里,营员们近距离接触了先进的多功能显微镜和倒置荧光显微镜,首次清晰地观察到染色体和细胞器;同时也参与了TOC等生态学方面的实验。在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室,吴冠夫教授与大家围坐在一起,深入浅出地把两栖爬行动物的分类地位、生活习性、与大自然的关系娓娓道来,引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随后,同学们还进行了活体动物的解剖实验,亲手制作了蛇和青蛙的标本。整个过程新鲜、刺激,饶有兴味,同学们真正体会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在国科图成都分馆,老师们先后为营员们讲解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及文献获取系统、科技查新工作及规范,了解科学图书文献信息资源及文献获取工具的使用、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及网络基本知识,并带领小营员动手做网线。侯鲁川老师还跟同学们开展了学习心得互动,小营员们积极发言,勇于表达,讨论氛围非常热烈。
篇8
论文摘要:盐津县境内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 、崩塌、泥石流、危岩、地面裂缝、潜在不稳定斜坡等多种地质灾害并存 ,其形成原因主要与大气降水强度 、河水淹没和侵蚀作用、地形地貌 、岩土类 型、地质结构 、地震及人类不合理工程活动等相关。针对该县 目前地质灾害形势 ,提出了“以防为主、防治结 合、全面规划 、综合 治理”的防治对策。
云南省盐津县是全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县,由于地质环境条件复杂 ,地质灾害发生频繁,成为云南省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县之一。在地质灾害的防治过程中,盐津县政府、各级职能部门及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 近年来 ,随着全球气候的进一步恶化,人类工程活动的 日益频繁 ,地质灾害有着 发展 并蔓延趋势 .已成为威胁人民生命安全、制约当地 经济 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盐津县地质灾害现状及成因
1.1盐津县地质灾害现状
盐津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境内地势起伏较大最高海拔2 263m,最低海拔 330m,山势以中高 山为主 ,呈南高北低状 ,地形险峻,山势陡峭 ,沟壑纵横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多样 ,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一山有 四季 ,十里不 同天”的地理气候 ,夏季炎热 ,冬季湿润偏暖。由于人多地少,森林覆盖率低,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环境十分复杂。随着工农业生产 、城镇建设、 交通 建设和其它经济建设的加速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工程活动 日益频繁 .对生态环境与地质环境的破坏 日趋严重,特别是横江和白水江两岸斜坡岩土体处于超荷载或重荷载状态 ,不合理的开挖以及沿江地带洪水的淹没与冲刷作用,导致了多处斜坡变形、建筑物开裂等,地质灾害尤为突出。
盐津县境内共有地质灾害点有 90个(条),主要分布在盐井、普洱 、豆沙 、庙坝等乡镇。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 、崩塌、泥石流、危岩 、地面裂缝 、潜在不稳定斜坡等,多种地质灾害并存。近几年来,在盐津县十个乡镇 ,共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 298个 ,其中滑坡 114个 ,不稳定斜坡 123个 ,危岩崩塌 43个 ,泥石流沟 15条 ,地面塌陷 2个,地裂缝 1条。其中,具有一定规模 、稳定性差 、危险性高 、危害程度大的重要地质灾害点有 90个 (条 ),含滑坡 30个 ,不稳定斜坡33个 ,危岩崩塌 19个 ,泥石流沟 8条 ,较为严重的有县城滑坡群、庙坝乡滑坡群、柿子乡滑坡群、中和镇滑坡群 、普洱镇滑坡群等。
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 ,地质环境的 日益恶化 ,严重影响了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危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1987年 12月 12日,由于连降暴雨,普洱欧家扁村发生山体滑坡 ,造成 6人死亡;1988年 8月7日,盐井镇由于连降暴雨产生山体滑坡造成经济损失 250万元 ;2001年 9月 13日,中和乡中堡村茶园一、三社 由于连降暴雨产生山体滑坡,并引发泥石流,造成 6.3ha耕地及 35间房屋被毁 ;2002年 8月 12日,由于连降暴雨,庙坝乡民政村皮匠沟产生山体滑坡 ,造成 7户 13间房屋被毁 ,22人死亡,7人失踪,4人受伤,摧毁桥梁 1座,损坏省道(柿子至牛街)1 000余 m,直接经济损失达200余万元2002年 8月 8日.原艾 田乡仁和村高洞子社由于连降暴雨,加之人类工程活动加剧,产生山体滑坡,造成 4间房屋被毁 、5人死亡。由于地质灾害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 3 849.34万元,受威胁资产 43 116.40万 元。
1.2盐津县地质灾害成因
盐津县地质灾害类型多 、分布广 、危害大的原因主要与大气降水强度、河水淹没和侵蚀作用、地形地貌、岩土类型 、地质结构 、地震及人类不合理工程活动等相关。
①县境内滑坡地层为中生代“红层”,岩性以泥岩 、页岩和砂岩为主 ,岩层节理裂隙发育 ,岩体破碎遇水易软化 ,中一强烈风化 ,地层倾 向大致与坡 向相反,形成逆 向结构斜坡 ,主滑方 向与岩层倾 向相反属基岩切层滑坡。
②县境内山谷和斜坡地形绝大多数位于软岩斜坡地带 ,斜坡原始坡度较 陡(近 45),斜坡临空条件好 .为滑坡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而软质岩体抗风化能力弱.表层岩体风化强烈,在其表部形成较厚 的松散土体,其透水性大于底部泥页岩 ,在接触部位易形成软弱带 ,而导致滑坡 。
③暴雨或长时间连续高强度降雨后 ,造成岩土体饱水 ,物质容重增大、抗剪强度降低,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地质蠕变而导致滑坡。
④河水对边岸淹没或冲刷,造成斜坡受浮托力和动 、静水压力的严重影响 ,斜坡易失稳下滑。
⑤人类不合理工程活动使环境条件更加恶化森林的乱砍滥伐 ,矿山的乱开滥采和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充分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 ,致使地质灾害频有发生 。如庙坝乡境 内 5家石灰厂在生产过程中管理松懈,监督不到位 ,把石灰渣长期堆放 、存储在 白水江 、乌撒溪和干沟等河岸最高水位线以下斜坡地段 ,在 2006年 8月 28日和 9月 7日晚,由于天降大雨 ,石灰 厂跨塌。河水暴涨 ,大量石灰渣冲人河中,导致大量鱼被毒死,造成白水江水污染事故。
⑥盐津县是地震多发地区.2006年发生有两次5.1级 、一次 4.7级地震 以及频繁连续不断的小震今年,全县又发生了三次较大的地震和无数次余震加剧了岩土体的破坏 .形成一系列地质构造(如大大4~/.b的裂缝 ),成为诱发各类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
2 盐津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 ,盐津县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给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 的影响.尽管政府部 门已引起高度重视,有的放矢地编制了防治规划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 教育 ,制定防灾预案 ,有效地降低了地质灾害的发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地质灾害的复杂多样,当地经济技术条件落后 ,加之对地质灾害认识不足 .地质灾害仍成为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仍不乐观 ,防治工作尚存在一些问题。
①对地质灾害重视不够。区内地质灾害点多面广 .各职能部门、部分乡镇和基层组织对地质灾害的危害性 、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措施不到位。
②地方财力匮乏,严重缺乏治理经费。由于地方财力匮乏 .治理经费不足,专项治理地质灾害的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到位等。
③地质灾害防治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由于每年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多,加之地质灾害隐患点量多面广,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致使地质灾害点的调查不到位 ,对很多隐患点无法深入调查和进行预防,致使地质灾害仍然频繁发生。
④地质灾害防御宣传不到位。人民群众对地质灾害防治意识淡薄 ,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时有发生 ,如森林的乱砍滥伐,矿山的乱开滥采和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充分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不按操作程序施工等不规范、不安全生产引起的地质灾害和工程事故频繁发生 ,致使 自然 生态环境遭受污染破坏的事件屡有发生。
3盐津县地质灾害防治对策与措施
针对全县地质灾害存在 的问题和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盐津地质灾害的防治应本着“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方针.以期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危害。
3.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防治工作指导思想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量多面广 ,成灾 因素复杂突发性强,形势十分严峻。建立政府分管领导负责国土资源部门承办、有关部门配合、广大群众参与的地质灾害防治机制,把自然 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日常安全管理。把防治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落实到乡镇长、村组干部和灾害隐患点村民。切实做到职能部 门主动抓,干部群众联合抓,群防群治,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确保领导认识到位 ,责任明确到位,措施落实到位 ,资金投入到位。
为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全面到位,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制定地质灾害防御预案,建立健全隐患点的防灾责任制 ,健全完善灾情速报制度、险情巡查制度和通讯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全县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做好雨情水情、地质灾害预测预报。
利用 现代 科技手段技术指导地质灾害防治 ,建立全县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引入现代技术和手段,建立全县地质灾害信息库,对重点地段的危险性作出判断 ,采取 科学 的应急防范措施 ,作为监控现有地质灾害点的依据.有条件的地区,对重大滑坡、崩塌隐患点设立适当的自动或几何变形监测点,做到一旦发生地质灾害.能在第一时间采取应急措施。
建立医疗救护组、秩序维护组、搬迁安置组和抢险救灾调度组 ,分别承担灾害发生后 的伤病员施救维护灾民的正常生活秩序.避免造成进一步的损失确保灾害发生后抢险救灾工作的有序进行。
3.2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构建人与 自然 的和谐 发展 全县地质灾害绝大部分与人类工程活动息息相关,”天灾 ”难测 ,”人祸”可防,坚持”以防为主 ,标本兼治”的方针。围绕以人为本,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普及预防地质灾害基本知识 .帮助广大 农村 地区尤其是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民群众了解地质灾害的危害,掌握地质灾害监测 、撤离避灾的基本常识提高农村基层防御地质灾害的意识和群测群防水平 .减少地质灾害特别是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的发生,使灾害多发 区群众掌握灾害突发前的主要征兆和发生时的紧急处置办法及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强山区和居民点建设管理,帮助山区农村进行房屋选址、建设 ,避免把房屋修建在山洪及地质灾害易发区,切实减轻灾害损失。
3.3规范工程开发建设行为,使其纳入法制化轨道对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应遵循 ”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 对在工程建设中不按规划设计方案操作 。不作灾害危险性评估,不作地质勘察的施工队伍或个人 .违章作业,冒险蛮干引发地质灾害的,要依照有关 法律 法规从严从重处理。对破坏环境或擅自在松散岩土体或建筑物体上增加荷重的行为,要予以制止和处罚。今后城市规划和建设 中,要将地质灾害防治于其中.特别是要重点整治大关河和白水江岸边的滥挖乱建和危岩附近的开山取石现象。
对矿山存在的地质灾害、安全生产隐患 、生态环境等 问题 ,县国土资源局、煤炭 工业 局、建设环保局等部 门要相互配合,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调查、检查督促并监督采矿权人认真制定防灾减灾方案和整治措施 。加强对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切实做好矿山 自然生态环境恢复工作。
3.4建立群防群治 网络 ,制定地质灾害防治预案群防群治要重点发挥乡(镇)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的纽带作用,做好上传下达信息反馈工作,按地质灾害易发区防灾预案做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对预报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高陡斜坡、陡崖、古泥石流沟(堆积区)做好巡查、监测遇临灾险情时采取紧急避让措施 ,避免人员伤亡暴雨期 间要结合当地的天气预报 ,并按群防群治网络的责任区落实到乡镇 、单位和监测人。直接涉及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要直接将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送达到受威胁人员手中,将防灾措施落实清楚凡有地质灾害隐患的乡镇.应立足于本辖区地质灾害的实际.有的放矢地制定 出防灾减灾预案.明确辖区内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多灾区,进行分类管理监测信息工作要做到灾害易发区 日测 日报 ,定人定岗监测.随时洞察灾害变化发展态势 ,保持上下左右的信息联系,为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便于灾害调查组及时对辖区内险情明显的区域或已发生灾害的范围、成 因、危害程度及发展态势展开全面的调查 ,以有利于产生突发性地质灾害时人员、物资的转移、避让及撤离疏散到安全地带。
4结语
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长期艰苦的任务 ,在防治灾害的过程中,要不断完善运作机制, 总结 经验教训.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水平,降低因地质灾害传播作用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减少地质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改善生存环境,促进生存环境与 经济 建设协调发展达到地质环境与经济发展的高度协调统一。
参考 文献 :
篇9
论文关键词:河道治理 全流域综合规划 生物防护 辽宁省
论文摘要:在评价辽宁省多年河道整治工程建设的基础上,总结了辽宁省河道防洪工程建设从以单一防洪的目标向多目标建设思路的转变.达到河流治理模式与河流系统的整体格局相协调,恢复河道自然生态,建设人水和谐的理念,并概括总结了辽宁省河道治理的几种模式.希望对以后的河道治理起一定的借鉴作用。
辽河流域是我国七大江河流域之一,洪涝灾害频发,特别是最近一次发生在2005年的大洪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05.63亿元。因此,解决好辽河流域的防洪伺题,是保证辽宁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辽宁省河道防洪与治理模式经过多年的努力,大江大河道按照流域综合规划,坚持每一个5年计划综合整治一条大河,使辽河流域整体防洪达到设计标准;中小型河流的治理探讨出生物防护为主的新模式;城市防洪从单纯以防洪为目的的治理模式逐渐走向人水和谐的治理模式。
1国内外河流治理进程
1.1国外河流治理进程
国外对河流实施以河流防洪为主的单一目标管理,以保证居民的安全,即通过建设大坝堤防等工程措施,降低洪峰流量。但这样做改变了河道原有特性,河流的生境趋于恶化。国外对河流生态环境的研究和实践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河流综合管理研究则弥补了单一目标管理的不足,从河流的研究范围和尺度、河流系统分类和评价、河流恢复、稀释用水及维持生物多样性的河流流量5个方面统筹考虑,以维持河流生态环境的自然平衡。最具代表性的是ward提出的四维河流生态系统,即河流在纵向、横向、垂向和时间分量上具有连续性、相互性、融合性、延续性特点。
1.2国内河流治理进程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河道整治建设也经过了一个单一的防洪为主的时期,由于缺少对河流生态环境的正确认识。过于注重经济建设,忽视对生态环境的维持,出现了城市和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农业用水挤占生态用水的现象,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进而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极大威胁随着近年来对环境、生态的重视,生态治河的理念才逐步受到重视。对河流的生态环境治理从原来仅对河流水环境污染进行改善和治理逐步向河流生态用水、河流生态恢复及湿地、流域生态建设等方面扩展,如成都的府南河、太原的汾河、济南的小清河等河流水环境改善工程问。但从流域及河流两侧的社会发展、产业调整、土地及规划控制、生态景观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的成果甚少,缺乏工程实践。
2大江大河治理模式
2.1辽宁省防汛工程体系建设现状
经过50年的江河治理和防洪建设,已修建各级江河堤防18729km,大中小水库926座,各类排水闸站1910座,有效提高了全省的防洪减灾能力。“七五”期间,对辽河干流福德店至盘山闸河段进行系统整治,共整修干支流堤防875km,完成堤防土方9156.7万立方米,共投入资金3.71亿元。使辽河干流防洪标准达到30年一遇。2005年,辽河干流控制性骨干工程石佛寺水库一期建成,使辽河石佛寺水库以下防洪标准将达到100年一遇,以上防洪标准为30年一遇。“八五”、“九五”、“十五”期间,分别对太子河辽阳铁路桥至三叉河、浑河大辽河整治和绕阳河沈山铁路桥下进行综合整治,使其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再加上太子河干支流上观音阁、菠窝、汤河、大伙房和闹德海水库等控制性骨干工程,辽河流域基本上形成了上拦下排、堤库结合的防洪工程体系。横向比较,在全国各大流域中,辽宁省农村堤防的防洪标准是比较高的。
2.2辽宁省大江大河治理模式探讨
辽宁省大江大河的治理主要是立足于流域综合治理的层面上,以流域为整体进行规划治理。治理模式可以概括为全面规划,全面治理;大江大河上修建控制性骨干工程,坚持每5年全面整治一条河流使其达到设计防洪标准;河道与水库建设相互协调,在防御大洪水的过程中进行河库联合调度,使整个流域达到整体防洪的模式。在2005年抗御大洪水的过程中,辽宁省在总结多年防洪调度实践和经验基础上,结合辽河流域2005年汛期的实际情况,采取了“短期预报调度、及时滚动修正、汛限动态控制、库堤联合调度”的防洪调度新方法,发挥流域防洪工程体系作用以河库联合为基础的防洪预报调度。经分析计算,水利工程体系在抗御辽河流域“2005.08”暴雨洪水中防洪效益达605.63亿元其中,防洪直接效益为457.87亿元,间接经济效益为147.78亿元。应用“全信息动态综合优化预报调度”新方法产生的防洪效益为67.72亿元。其中,工程化调度条件下产生的防洪为直接效益为21.12亿元,间接经济效益为46.60亿元辽宁省应用河库联合防洪调度新方法——“全信息动态综合优化预报调度新方法”的成功,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3中小河流治理模式探讨
3.1中小河流治理现状
辽宁省在河长16500kin的中小河流上共修建堤防约7500kni,但由于需要治理的河流太多,缺少治理所需资金,使中小河流治理缺乏系统性、彻底性,治理效果很不理想,严重滞后于大江大河的系统治理和防洪体系建设,未能建立中小河流防洪工程体系。近年来,中小河流造成的洪涝灾害损失占辽宁省总洪涝损失的75%以上,成为辽宁省洪涝灾害的主体。自1987年以来,省政府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大禹杯竞赛,辽宁省加大了中小河流治理力度,各级水利部门对中小河流治理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努力寻找一条防洪保安,面向经济发展,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集防洪、生态和经济效益为一体的中小河流治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益。20世纪70-80年代,岫岩、庄河一带针对河道特性,结合本地实际,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树种、积极施工、注重后期管理,建成了大量的生物防护工程,在中小河流治理中开始采用生物防护工程。这种新的治河理念,逐渐体现出较好的综合效益,经过总结和推广,目前建成的生物防护工程一半以上已经成林,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中小河流治理生物防护工程已在抗御暴雨洪水中显现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
3.2中小河流治理模式研究
以前,我们把治理重点放在水毁工程修复上,属于防御型被动性治理。每次暴雨洪水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是,单靠工程措施治理的河道,不能有效防御暴雨洪水;遭遇暴雨洪水袭击时,自身毁坏非常严重;甚至有些小河流的堤防或护岸工程年年治,年年毁。由于单纯的工程措施存在诸多问题.现实要求我们必须探索新的中小河流治理模式。20世纪70--’80年代。科技人员在凤城调研中发现,由于资金等因素,在个别山区小河道治理中采用坝前埋植柳干或栽植枫杨,堤后栽植杨树的一种冶河护岸(坡)的方法比较有效。1992年,以枫杨为主的生物防护工程技术,列入鞍山市星火科研项目加以研究推广,成果获得市科技进步奖。“十五”以来,生态型河道建设工作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大连市提出了“青草、清水、青蛙”的“三青”河道治理模式。青草代表河流全方位立体绿化,清水代表河水清洁无污染,青蛙代表河道生态结构良好。在长期的河道治理实践中,总结提出了“宽窄结合、深浅兼顾、随弯就势、重点防护、生态优先、保障防洪”的河道治理规划建设思路,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河道整治最大限度的接近自然状态,尽可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在综合以上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多年探索,在中小河流治理中终于走出了一条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以生物防护为主的中小河流治理模式——生物防护工程技术。生物防护工程主要适用于洪水陡涨陡落、冲刷力强、持续时间短的山区河流中比较顺直的河段。经过对比试验,发现众多乔木中,枫杨比较适合辽宁省东南部地区,属于胡桃科、阔叶乔灌两生树木,喜水,易栽植,生长速度快,并具有以下特点:①根系发达,二年生根系河株高相近,数有多高,根有多深的说法,具有较好的固滩保土作用;②具有乔灌双生的特性,可以根据需要控制其生长状态;③牛羊等大牲畜不食枝叶,便于管理和成活;④繁殖力强,可以自然修复,容易形成规模。
篇10
关键词: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思考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09-0177-02
一、引 言
地震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极大的小概率灾难事件。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死亡失踪人数达80000多人,倒塌房屋312.8万间,损坏房屋1560.9万间,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次地震使很多的人失去了家园,很多人失去了亲人,灾难性的大地震使人们再次感到了地震的危害和自然的无情。汶川大地震血的教训,呼唤我们要加强地震科普工作。[1]
二、加强地震科普知识宣传的必要性
(一)加强地震科普宣传是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要求更为迫切。而地震作为一个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随时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人们对综合防御,防震减灾的期望更加迫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工作,提高全民族的防震减灾能力。
(二)加强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是中国国情的需要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历史上地震活动的频率高、强度大。据统计,我国大陆地震约占世界大陆地震的三分之一;本世纪以来全球大陆7级以上强震,我国约占35%。我们国家的许多地区,如台湾、华北北部,四川、云南、甘肃、宁夏等都处于地震的多发地区。1920年的宁夏海原地震死亡人数达23万之多。1976年的唐山地震死亡24万多人。2008年的四川汶川地震死亡达80000多人。
(三)加强地震科普宣传的力度,提高人民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是由当前世界各国地震预报总体水平不高决定的
大家知道地震预报是当今的一个世界性难题。我国在历史上虽然有过成功(1975年2月4日的辽宁海城7.3级地震)和比较成功的地震预报(1995年7月12日云南孟连7.3级地震)。但是由于目前人类对地震预报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完全掌握地震孕育发展的规律,我们的预报主要是根据多年积累的观测资料和震例,进行经验性预报。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因为目前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尚不能完全准确预报所有破坏性地震,所以,要想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自觉地对地震预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必须要进行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工作,以提高大家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和自觉性。同时由于有了地震知识,可使广大群众增强对地震谣言、误传的识别和抵制能力,大大减少无震损失。
(四)地震科普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地震发生是有效减少伤亡的重要因素
汶川地震造成的伤亡,有相当大一部分是中小学生。造成中小学生伤亡的主要原因,除了学校建筑抗震能力差等工程性因素外,也包含有地震科普知识教育长期被忽视的因素。
在此次汶川大地震中,四川省安县桑枣中学由于注重地震科普知识教育,开展地震紧急疏散演习,2400多名师生在1分36秒内完成紧急疏散,无一伤亡。与此对应的是距离震中约800公里的钟祥市胡集小学在5月12日地震发生时,却有18名小学生因拥挤踩踏致伤。由此可见,每个社会成员要将地震科普知识教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重要位置。
三、当前做好地震科普知识宣传应采取的措施
(一)针对不同的群体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地震科普宣传
一是要利用现有的网络和其它媒体,以新闻采访、地震知识问答和对汶川地震的报导等形式进行广泛的地震科普知识宣传;
二是要加大对各级领导和公务员的地震科普知识宣传。利用各级领导和公务员党校和行政学院学习进修的机会举办专场的地震科普知识讲座,并组织参观地震观测台站,以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对地震工作重要性认识;
三是加强对基层群众地震科普知识的普及工作。地震部门组织人员进入街道和社区举办形式多样的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活动,
四是加深广大群众对地震知识的了解,提高他们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二)地震科普知识的常规宣传要与重点宣传结合起来
常规宣传是面对全民的地震知识普及性宣传,宣传内容以普及地震科学常识,工程地震、工程抗震知识,有关地震工作的方针、政策,国内外地震科技的进展为主,目的是提高群众的防震意识和交给群众防震知识,提高群众识别谣言的能力,克服恐震心理,抑制谣言的发生和传播。常规宣传一般不要搞宣传,造宣传声势,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紧张。在常规宣传的基础上,适当有重点地加强宣传力度和频率,突出减灾的主题。向群众讲明震情形势、发震背景,宣传政府的综合防御措施、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各种防震避震和自救互救知识、灾害保险知识,使地震知识和防震减灾知识家喻户晓。有时在发生较大地震谣传的地区,要强化辟谣的宣传。与此同时,也要积极的巩固应急宣传和救灾宣传。根据各个环节的针对性不同,宣传工作的计划、内容和方案均有所不同。将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工作作为一个长期的任务,扩大宣传面,突出宣传重点。
(三)加强地震科普教育示范学校的建设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的死亡人数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在校的学生。造成这重惨剧的主要原因:
一是学校建筑抗震能力差;二是长期忽视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我们在提高学校教学建筑抗震设防标准、增强教室安全性的同时,要把对师生进行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加强地震科普教育示范学校的建设作用在于,在学校开展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原因有三方面:
第一,在校学生的灾害防御能力较差,求知欲强,接受新知识比较容易,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速度比较快。
第二,在校师生比较集中,容易进行集中宣传,集中培训和训练。
第三,每个学生都可以作为一个小宣传员把地震科普知识带回家,从而把地震科普知识普及的更广。
(四)大力加强农村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居民住房大都没有考虑抗震问题,农村住房基本没有抗震设防,由于农村民居建盖主要依靠农民自建,只有增强农民的地震科普知识,强化地震安全观念,才能提高农村住房的抗震能力。因此,必须要大力加强农村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通过科技下乡、科技讲座、技术培训等方式,提高农民群众的地震知识,以最大限度的减轻地震造成的损失。
(五)要采取丰富多样的宣传形式进行地震科普知识宣传
通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各级政府以及省、市、县地震局工作部门可通过电视、电台开展科普专题讲座、报告会,利用互联网建立科普网页,利用报刊媒体等进行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普及;还可以建设地震科普教育基地和地震科普示范学校等形式广泛开展常规宣传工作,进行广泛的宣传。在地震科普宣传品的制作上我们可以采取编制《地震科普知识手册》读本和地震科普知识传单,地震科普知识展板和地震科普知识宣传画册。VCD光盘等声像资料。要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地域编制《农村地震科普知识读物》、《青少年地震科普知识读物》、《家庭地震科普知识读物》、《震后地震知识应急读物》等科普宣传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