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法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1 00:19: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设计方法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设计方法论文

篇1

文艺学研究方法论作为一门个别学科,既有与其他科学知识体系相同之点,又有自身质的规定性。

就人类的科学知识体系来说,“一般都由经验要素、理论要素和结构要素构成”[②],文艺学研究方法论知识体系也离不开这三个要素。作为文艺学研究方法论的经验要素,主要是文学工作者通过审美体验而得到的关于一切文学现象的经验材料,它构成本学科的基石。文艺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要素则产生于对经验材料的抽象,它表现为本学科的特定概念和范畴,构成文艺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体系。文艺学研究方法论的结构要素则是作为方法论的原则从文艺学知识整体性中升华出来的,用以揭示文艺学的内容、属性和规律的手段和方式。因此知识体系的结构要素就是方法论。

文艺学研究方法论的结构要素与理论要素和经验要素不同,它不是明显存在,而是蕴含在其他要素之中。从形式上看,它不是形,不实在,似乎无法抽象出来,构成独立的研究对象。其实在考察了文艺学研究的历史之后,人们会惊奇地发现:文艺学流派林立,学说繁杂,分支众多。这种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的根源之一,就在于各流派方法论的不同。柏拉图以“直观的甚至神秘的哲学思辨方法”开创了哲学美学(其中也包括文艺学)。亚里士多德以自然科学方法、社会科学方法、演绎法建立了自己的美学体系,影响了西欧文坛两千多年。19世纪泰纳以社会学方法建立了实证主义社会学流派。19世纪末叶德国美学家费希纳运用心理学实验方法创立了实验美学。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西方出现的精神分析、语义分析美学、结构主义、接受美学等,无不与它们的世界观、方法论和逻辑起点有关。可见,从某种意义上说,“一种方法论的确立,往往意味着一个新的学派的崛起”。[③]

为什么方法论能够成为流派的标志?这是因为结构要素是一定文艺学流派的叙述原则,是文艺学内容各子系统和要素之间联系的方式。当代科学表明,系统是要素与要素之间关系的集合,确定一个系统的质由要素和要素连接的方式——结构所决定。因此结构要素就能确定流派的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体系的结构要素虽不具形,只要有客观性,有独立的价值,我们就能够运用科学的抽象方法将它抽象出来,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建立一门崭新的学科,与文艺学的其他门类,如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并列。因此,文艺学的结构要素——方法完全能够成为文艺学研究方法论的研究对象。

二文艺学研究方法论的内容

文艺学研究方法论的内容包括本学科的指导思想,研究对象,学科地位,学科根据,各层次研究方法的特征、功能、价值以及它们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问题。

三文艺学研究方法论的指导思想

文艺学研究方法论的指导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哲学世界观,为文艺学研究方法论提供原则、出发点和理论基础,集中表现在本体论问题上。车尔尼雪夫斯基早就指出:“美学观念上的不同,只是整个思想方法的哲学基础不同的结果。”[④]哲学基础决定文学观念,文学观念又制约和影响研究方法。历史上各文艺学流派所采用的方法,无不与其奉行的哲学有关。泰纳的社会历史方法出自实证主义;风靡一时的接受美学,其思想渊源是现代阐释学,其理论动力导源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18和19世纪发展起来的历史归纳法,与旧唯物主义机械论有关;现象描述法是18世纪经验主义哲学的产物;精神分析法导源于弗洛伊德心理学,直接与非理性哲学相联系,如此等等,都说明了方法论与哲学世界观的密切联系。因此我们在探寻方法的时候,切记一切研究方法手段、认识工具都是从“研究文学本体的成功经验中归纳总结出来的,那种拘泥于封闭的先验框架里作抽象思辨而产生的方法”,是没有活力的。

我们说哲学的世界观指导和制约研究方法,并不等于代替具体学科的研究方法。“文艺学这门科学的方法论同一般的科学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不同的地方,不仅在于它把初始的哲学原则具体化了,而且[⑤]在于它包括了特殊的方法”。[⑥]文艺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个别学科,有适应自己对象特点的个别学科的研究方法,还有从其他学科移植过来的研究方法,这些都是辩证唯物主义所代替不了的。

四文艺学研究方法论的分类

文艺学方法论是“诸种研究方法的手段的学说化的理论”,它本身就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系统。面对如此众多的研究方法,如何确定它们的层次地位,这涉及到分类标准问题。到目前为止,分类标准不一,有的则从历史角度,有的从功能价值角度,有的从适应的普遍性范围及程度的角度。从功能价值与适应范围及程度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4个层次:

(一)哲学方法

哲学方法处于方法论系统的最高层次,它适应一切科学,“表现为一种思维定势和原则,对文艺学方法论体系的整体性有规定作用”。[⑦]车尔尼雪夫斯基早就指出:“美学观念上的不同,只是整个思想方法的哲学基础不同的结果。”[⑧]哲学基础决定文学观念,文学观念又制约和影响研究方法。历史上形成的各种方法都与其奉行的哲学有关。比如泰纳的社会历史方法之于实证主义哲学;接受美学之于现代阐释学、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历史归纳之于机械唯物主义;现象描述法之于18世纪的经验主义哲学;精神分析方法之于非理性哲学等等,都被某种哲学所设定,都与其相应的哲学遥相呼应。但是方法论有其相对独立性,并不与哲学等同划一。哲学对方法论的作用只表现为一种指导和制约的作用,绝不能取而代之,它必须通过个别学科的研究方法加以具体化,才能够与各研究方法同文共轨、同条共贯、行之有效。钱学森同志曾对哲学、一般方法、各门学科的具体方法之间的关系做过精辟的分析。他认为,哲学要指导各门学科,但这种指导既不是取而代之,又不是风马牛不相及,而是通过一般研究方法这个中介起作用。比如哲学通过自然辩证法去指导、联系自然科学;通过历史唯物主义指导联系社会科学;通过数学哲学指导联系数学科学;通过系统论方法去指导联系系统科学;通过认识论去指导联系思维科学;通过人天观去指导联系人体科学;通过军事哲学去指导联系军事科学;通过美学去指导联系文艺理论;通过社会论去指导和联系行为科学。一般研究方法“可以使低层次的具体科学方法论得到拓展、深化和提高,进一步密切相互之间更广阔、更多方面的联系,又有可能使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方法论充实、丰富和发展”[⑨]。同时保证了哲学方法论指导作用的正确实施。

总之,各种研究方法离不开特定的哲学原则的指导与制约,又不能为它所代替。正确的哲学原则确保各种方法的先进性、合理性,先进的科学方法又可以深化、丰富一定的哲学。我们切不可将哲学方法与其他方法对立起来。其实,任何“对立”的做法在实践上都是行不通的(二)一般研究方法

一般研究方法是能为多种学科所采用,处于中介环节的研究方法。它处于方法论系统的第二层次,主要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逻辑思维方法。

(三)特殊研究方法

特殊研究方法亦称具体方法。它是某一学科特有的研究方法,或者是某一学科从某种角度的研究方法。特殊方法取决于该门学科对象的特殊性,表现为“对文学的切入视角,一般都成为特定的文学流派”[⑩]。特殊研究方法包括:运用于美学的美学方法;由文学心理学派生的文艺心理学方法;由文学信息属性衍生出来的符号学方法、语义学方法;由文艺价值分化出来的艺术价值方法;由读者所决定的接受美学方法等等。

(四)具体的研究手段

具体的研究手段严格说不属于方法,而是组织加工材料的科学方式、技术措施,是属于方法论的工艺部分,或者是科学本身的研究手段。具体的研究手段能为不同方法论的流派共同运用。比如定量和定性、观察和实验、调查、统计、模式化、比较法等等。

上述划分是就整个方法论的结构体系而言。文艺学的方法论体系的划分在参照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又有其独特性。

文艺学研究方法与文艺研究的对象有紧密的关系,特定的研究对象要求特定的研究方法。从文艺学研究的历史看,流派林立、方法纷呈,似乎无迹可迹,但用美国学者M·H艾布拉姆斯的“作品、艺术家、宇宙、读者”四要素论来衡量,发现各种方法的产生都与研究对象的转移有关。而对象的转移,无论是按照下列哪种模式,如艾布拉姆斯的模式,刘若愚的模式,或叶维廉的图式(图缺),都无法超出“作品、作家、读者和宇宙”四个重心。所以以作家为重心的研究,就诞生诸如传记研究方法、各种文艺心理学方法(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荣格的原型研究方法等);以作品为本体的研究,就产生了诸如符号学方法、形式主义方法、新批评方法、结构主义方法、叙述学方法、现象学方法等等;以读者为研究重心相应出现了文艺现象学方法、文艺阐释学方法、接受美学方法等等;以宇宙和社会为中心的研究形成了社会历史方法、社会学方法、新历史主义方法、解构主义文化美学方法、文化学方法等等。

文艺研究方法本身多姿多彩、丰富多样,像天上的星河灿烂,但又都遵循宇宙原动力,星罗棋布,各在其位,各行其职。文艺学研究方法随文学艺术大系统中子系统的不断被发现、被认识,必将呈现出一幅立体多样、变化无穷的动态发展景观。

[①]陈晋:《文艺学方法的一些基本问题辨析》,《语文导报》,1985

[②]李武:《社会学的方法论与社会学的发展》,《新华文摘》,1985年第3期

[③]陆海林:《方法论放谈》,《文艺理论研究》第7卷,第44页,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

[④][俄]车尔尼雪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选集》上卷,第167页,三联书店,1958

[⑤][苏]布什明:《文学的方法论问题》,《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第2期

[⑥][苏]布什明:《文学的方法论问题》,《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第2期

[⑦]陈晋:《文艺学方法的一些基本问题辨析》,《语文导报》,1985

[⑧]《车尔尼雪夫斯基选集》上卷,第167页,三联书店,1958

篇2

关键词:资源利用社会问题南水北调

在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的缺乏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缺水城市,地下水往往严重超采,地下水每年都在速度地下降。然而,每当汛期下暴雨的时候,市区许多街道都会形成积水,行人无法通行,汽车也经常陷入其中。一方面,路面积水不能及时排出去,一方面,地下水一天天在下降,怎样利用这些雨水的问题就摆在了我们面前。本文将立足**从以下几方面浅谈关于雨水的利用。

一、对雨水的观念转变

在城市解决暴雨内涝问题时,从前至现基本上一直采取以疏为主的措施,对如何蓄住天上水考虑的很少,或根本不考虑,老城改造如此、新区建设亦如此。针对这一问题,把如何蓄住天上放到了突出位置。在城市解决暴雨内涝问题时,如果变疏为蓄,就可以通过收集雨水来满足室内冲洗、户外用水、绿化用水等,节水效果将非常明显,水资源紧张状况也可以得到缓解。从源头截蓄大量的雨水,在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同时,也可以降低供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的压力,可谓一举多得。

二、城市雨水利用工程的设计应用与方法

城市雨水利用设计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很多方面,如机关企业、住宅小区、道路两边、停车场、城市广场和现有坑塘都可以进行这种设计。

(一)以机关企业、住宅小区为例

(二)在停车场、城市广场内

(三)在道路两侧绿化带内

(四)在现有坑塘周边修建多个过滤池,以收集不同方向的雨水。以人民公园人工湖和西营坑为例。

(五)在老城改造、新区建设时,把大型雨水控制系统工程列入规划内。

(六)以长藤结瓜的形式做好系统工程。把机关企业、住宅小区、道路两边、停车场、城市广场和现有坑塘的节水工程作为单元工程,用现有的排水主管道尽可能的把各单元工程都串联起来。这样,如果遇到特大暴雨,各单元工程不能消化的多余雨水也能及时排出。

三、城市雨水利用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关实验资料表明:通过城市雨水利用设计,一般可以节约用水30%,有望达到45%,同时还可以相应地减少每户供水开发成本约900元左右。**市区人口70万左右,约20万户,以此推算,可相应减少供水开发成本1.8亿元;以2007年来说,**市生活用水1.3032亿立方米,可节约用水0.39亿立方米左右,按市价2.25元计算,用水户最少节约水费0.87亿元。

四、对雨水利用观念内涵的延伸

(一)城乡供水一体化是雨水利用的另一途径

水库的蓄水主要来自泉水和雨水两部分。目前,据有关资料统计:**市境内的彰武水库年平均供水量为2.5亿m3,工农业用水为1.15亿m3;河南、河北交界处的岳城水库每年分水量为2.54亿m3,实际供水量为0.12亿m3。资料显示:两库尚有3.7亿m3的水得不到充分利用,这里面当然也包括相当量的雨水。

促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的建设发展,是缓解城市供水压力、解决城市地下水持续下降问题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其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随着地下水的持续下降、水价上调以及生活、生产节约用水带来用水量的减少,在一定时期内必将加大城市供水企业的开采成本和净化成本,最终导致企业亏损。

2.更主要的是随着地下水的持续下降,必将带来地面沉降的问题,造成社会公众财产难以估量的重大损失,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3.跨区域调水的职责以及地表水管理(水库)属于水利部门,当问题产生时,且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时,城建部门与水利部门最终会坐到一起,协调解决。

如果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使两库的供水潜力得到充分发挥,那么**市的地下水开采将每年减少3.7亿m3,是**市年取水总量的1.4倍;节水效果十分明显。

(二)现有的引水工程不能充分发挥其供水能力

目前,**市已建成的引水工程有两项,一是以岳城水库为水源的五水厂引水工程,一是以彰武水库为水源的环城河引水工程,归口单位属于**市水利部门。市区现有的五个水厂,归口单位属于**市城建部门。除第五水厂外,其它四个水厂都是以地下水为水源,进行着无节制的开采。第五水厂的供水水源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岳城水库,一是地下水。虽然如此,五水厂引水工程仍不能达到满负荷运行。因为五水厂如引用岳城水库的水,会加大购水成本和净化成本,企业利润也会相应地减少;为了降低供水成本,五水厂并未完全利用这部分水源,而是采用开采供水成本低的地下水。这样虽然降低了部分供水成本,但是却对地下水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目前,五水厂引水工程供水量仅占五水厂供水量的25%,其供水能力不能充分发挥,是设计能力的三分之一。

(三)治水思路应提升到法制层面

目前,**市水利局提出了治水思路是:用足境外配额水,设法蓄住天上水,尽量拦住过境水,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开发地下水,提高标准抗洪水,水土保持涵养水,处理利用污染水,关键措施搞节水。把如何蓄住天上水放到了突出位置。但目前情况的是,这只是水利部门提出的治水指导思想,对其它部门行业基本上起不到约束作用。如果把整个治水思路,从指导性文件提升到以政府提案的形式,报人大讨论批准后,成为地方条例、法规,使节水工程的实施具有强制性,那么将大大提高其可操作性。例如,将报批的生活小区或其他建设工程项目,同时必须到市节水办审批,看其设计是否具有节水设施,设计的节水设施是否合理,经过节水办审批的工程项目方可实施。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篇3

[关键词]设计环境艺术景观发展方向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家居环境、生活环境品位的提升,使得全国各地都兴起了景观设计的热潮。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生存环境恶化的巨大压力下,如何在设计规划上提出新的,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协调诸多矛盾的规划观念,是我们应当高度重视的景观设计战略思想。

二、当前我国环境艺术的设计现状

在各种景观规划设计招投标竞赛中,细心的人们不难发现:许多投标设计成果的设计说明中,都在玄乎其神地试图说明他们的设计概念是如何寓意深刻,而又极具艺术性、科学性、功能性、经济性、社会性等等,无一不竭尽宣扬之能事,大肆鼓吹。但在他们的设计作品中,我们却发现设计概念与设计成果之间似乎并没有多大的联系,或者说,即使有联系也可能仅仅是牵强附会。他们的设计概念成为包装设计中“皇帝的新衣”。“有概念、没手法”已成为景观设计界的一种普遍公害,西方的一些景观设计形式被盲目地移植到中华大地,“欧陆风”吹遍了大江南北,“白宫”加“故宫”的景观设计,让人啼笑皆非。从南到北,照搬模仿,少有个性鲜明,耐人寻味、境界高远意味深长的作品。更令人发指的是,自目抄袭和模仿的形式化设计几乎司空见惯,这些设计打着种种时髦的风格标牌而无视起码的对场所和功能的关怀,也亵渎了专业设计师对艺术追求的渴望。现代景观设计正面临着被似是而非,大肆泛滥的空头理论扼杀的危险。对现代景观形式语言进行创新,已迫在眉睫。而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和探索的滞后,已成为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呈现可怕的“千城一面”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真正既能从宏观上进行探索性研究,又能在微观上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已不多见,理论不幸沦落为各种学术演讲的噱头和身份的标签。设计师热衷于提出唬人的概念,而不脚踏实地研究一些问题也是当今浮躁社会的一种普遍问题。他们的概念往往是通俗而不深刻,当它们深刻的时候,却又不通俗。他们的景观设计概念脱离了知觉,成为抽象的空气而不是用能感知的形象来表达。

三、我国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瓶颈

1.利益至上的毒害

在买方市场、经济压力的双重作用下,景观设计师对形式的探究趋向于一种更“经济”和“便捷”的拿来主义,普遍缺少对景观设计语言的深层探究。20世纪末的我国现代景观设计,附庸了许多含有“现代主义”色彩的理念逻辑,从而以某种更为“成熟”和“平面化”的消解深度的姿态,投入到商业大潮的经济建设之中。因此批判与整合的能力明显地衰退,景观设计出现了“失语”的现象,景观设计语言也变成了一种“病毒式的泛滥”。在新的景观理论创新的潮流中,理论研究出现了“概念大膨胀”,微观而具体的概念物化的形式似乎已成为普遍解决了的问题。路易斯提出的“形式追随功能”的现代设计教条框架中,形式的研究成为功能探究后顺便提及的“小儿科”。形式语言的研究往往停留在一种表面化的“深层”模式上,从而未能同景观概念加以很好的粘接。

2.艺术教育的错位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的我国设计艺术教育,更多的还是一种知识化的素质教育和“审美娱情式”的人生修养教育,这使我们在对艺术的认识上首先就将其置于一个纯艺术的位置。景观艺术的教育成为景观设计课程中的效果图表现技术训练,或者干脆就成为阳春白雪似的高雅德行。在这种知识结构的支配下,景观设计与艺术的关系看似很近,实则相去甚远。艺术在景观设计中成为各理性逻辑之后的形式美化,和以各种雕塑小品、壁画的形式成为标榜景观设计师艺术素养的点缀。似乎艺术创作思维和艺术并不能直接给我们多少更为有利的构思逻辑。这种理解下的艺术,也只是停留在扩大了外延的“传统纯艺术”,艺术的功能只是审美娱乐。而本身就是一个思想宝库的现代艺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被浪费和误读了,艺术的功能存在被弱化和表面化的现象。

四、我国景观设计的发展与方向

新的文化模式即将到来,然而在这种新的文化模式中,我国未来的景观设计,将是如何一番面貌——这一问题等待着当代的景观设计者们去解答。

1.功能发展方向

景观设计的目的首先是为大众服务的,功能发展方向占首位,它不只是艺术家的“自我表现”。物体由它的性质决定的,如果它的形象很适合于它的工作,它的本质就能被人看的清楚明确。一件东西必须在各个方面都同它的目的性相配合,就是说,在实际上能完成它的功能,是可用的,可信赖的,甚至可以说是便宜的。从规划设计的角度来看,评价景观设计的优劣,不单单在于环境好看与否,更重要的是其是否首先解决了功能的问题,是否形成了适宜的场所感,使用上是否方便舒适,与周围环境是否和谐,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否合理等。景观规划的使用功能存在于各类景观设施自身,它直接向人提供便利、安全、保护、信息等服务。它是景观设计外在的、首先为人感知的因素,因此也是第一功能。有时我们往往过于偏重景观形式的新异怪诞、色彩的眩目夸张和某些象征意义含混的符号构成,而忽略了其技术含量和对功能的合理阐释;人们容易把某种充满了人文主义关怀甚至不无浪漫、理想主义的设计理念寄托在形式之上,而忽略了功能的完美和景观对人的良好服务才是美的真正源头。事实上,形式也只有和功能密切结合,才具有理性的根基。城市景观的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美学价值,也只有在功能与形式的相互协调中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2.艺术审美发展方向

景观设计的艺术审美发展方向不仅是人类的一种心理需求,而且现代设计在其发展过程中,从没有停止过对审美性的追求,因此将审美原则作为景观设计的原则之一是有重要意义的。大众是城市景观设计的决策者,人民大众的审美观念将直接投射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不同时一代、民族、地域的人,不同社会地位、年龄的人,不同的知识结构、文化修养的人,在审美情趣上都会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异。但是,不管这些审美习惯在感觉上多么不同,在它们的深层总有一种相同的东西,因为,人们的审美习惯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总是时代文化思潮的一部分,总会或多或少地反映出时代的精神特征。因此,新的文化艺术模式的形成,必然带来大众审美观念的转型与革新,既将体现为以下三类趋势作为新世纪景观审美的基本类型模式:

(1)村落田园审美观:童雯闲适、麦香稻花、田园风光、桑麻之乐是农业文明时代典型的景观特色,这类景观特色并不会随着农业文明的结束而结束,而是作为一种典型的文化、自然景观结晶永远留在人类的记忆当中。

(2)极简主义审美观:工业文明的标志则是机器美学的兴起,一切事物在工业文明时代变的那么富有规律,简洁,经济功能的原则是一切人类创造物变得简洁而富有想象空间。

(3)景观生态审美观:景观生态审美则是整体综合的审美观念,它不以单纯的视觉形式为审美原则,也不以生活生态为主要内容,而是这些诸多要素的集合,其核心内容是生物物种的生境和谐概念,在此基础之上,考虑一定意义上的人性空间,但绝不仅仅是完全以人为本的景观空间,而是宜人生态生境与人性空间的交融、整合。

3.独创发展方向

独创性是艺术的生命,是设计的内涵。在景观设计中独创性主要表现在尊重民族文化,体现历史文脉,传达场地精神三个方面。中国园林最伟大的特征就在与她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精髓,体现了民族美学思想与民族性格。中国园林又分为北方园林、南方园林与岭南园林三个派系,她们都分别表现了当地文化特色与地域特征。这就是中国园林能够自成体系的重要原因,我们中国现代景观设计要继承这种文化精神,在现代文化艺术的根基下追寻新的创造力。

4.时空发展方向

景观设计也是随着线性量度发展的,是为当代人创造美好生活环境,因此景观设计要体现当代人的审美趣味,体现时代潮流,决不能在历史的描摹中停滞不前。景观设计就是要根据不同时间不同地域不同功能条件下创造出具有不同文化特征的艺术作品,为大众提供有归属感亲切感舒适的艺术化环境.纵观历史,任何时一代、任何地点,凡是有深远意义的环境艺术设计,总是千方百计地运用材料、技术,脚踏实地地解决时代的问题,并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表达语言。

参考文献:

[1](意大利)布鲁诺:现代建筑语言[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2]章采烈:中国园林艺术通论[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

[3]彭富春:美学导论[M].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篇4

【关键词】 建筑消防,设计缺陷,实用方法

【 abstract 】 this paper, with the desig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xperie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existing in the design of the fire of defects and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 key words 】 building fire, a design flaw, practical methods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当前民用建筑消防设计存在的主要缺陷

1.1 裙房设计规划

城市规划进程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也相应提升,不少高层建筑、大型建筑工程拔地而起。但是,当前不少建筑楼盘为追求投产后的商业效益与价值,建筑裙房设计往往达到四层之多。加上不少楼盘裙房设计为了使得商业用途得以体现,留足了空间,常常层与层之间有 4. 5m 以上,甚至不少楼层的净空已经超过了《规范》消防安全设计所需的 5m 高度。

1.2幕墙问题

幕墙是现代建筑追求美观并讲究实用的建筑墙体之一,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协调城市规划美观效果。但是,不少建筑工程的幕墙设计未能良好考虑消防事故发生的扑救登高距离问题,从而给一旦发生火灾的营救工作带来了难题。

1.3楼道内安全出口设计问题

楼房住宅登高面设计与安全出口设计契合度不够。即多数建筑设计为追求商业价值而规避设计布置直通室外疏散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往往将疏散楼梯或出口布置在非登高面的另一侧。

1.4消防车道设计

不少建筑楼盘建筑设计常常过多的考虑到商业价值。即过多的为商铺与临街立面效果着想,而建筑消防登高扑救面常常被设计在背街一面。也就是说,这种设计方式会对消防环形车到与回车场的设计不利,尤其是随着这种设计作用的体现,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消防车辆的回弯半径,从而不利消防安全抢险工作的执行。

二、民用建筑消防安全问题应合理设计的实用方法

2.1 登高外墙应当满足临街设计需求

现代民用建筑或多数商业高层楼盘往往建立在商业街区或市区之内。而把民用住宅的登高面设置在临街一面可以利于火灾一旦发生时的及时扑救。也就是说,尽量在临街一面设计建筑登高面可以使得营救场地更为宽广,能够满足消防扑救作业需求。但是,也要尽量保证登高面设计范畴区域内不要设置幕墙玻璃。由于现代建筑讲究美观与实用兼并的设计需求,常常在设计思路上尽量采用玻璃幕墙。但是一旦发生火宅消防事故时,不能为消防作业登高面的设计留足空间,也势必会造成火灾营救的不便后果。并且不少建筑民宅火灾事故现场也证明了这点,即幕墙玻璃遇到高温炙烤,会产生崩塌与崩落的效果,从而极易造成二次人员伤亡。

2.2 裙房、疏散楼体、出口的消防设计

《规范》中在 4、1、7 条中明确指出: “高层建筑的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 1/4 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不应布置高度大于 5米、进深大于 4 米的裙房,且在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因此,现代民用建筑为了满足消防设计的需求,应当尽可能地去按照规范所需进行设计。比如,一些多边形的平面楼盘设计时,应当至少满足一个场边的长度作为登高营救边。另外,在建筑民宅的楼道内的楼道安全出口设计也尽量要与登高扑救一侧设计相协调,最好能够满足登高扑救时即刻就能到达民宅内的安全出口。如果在建筑设计上,确实有些困难,那么也应当至少保证直通楼道的安全出口能够直通登高面一侧,同时还要确保每层能够设有安全外逃阳台,否则消防安全规范设计需求只能成为空谈。最后是裙房高度与进深问题。如果按照《规范》中的规范需求进行设计,就必须保证裙房净空高度在 5m 以下,并且进深小于 4m。可以说,这项消防设计需求对于一些大型商场可能有些困难,其毕竟要考虑商业用途。但是,对于民用建筑或者民用高层建筑楼盘而言,至少可以做到进深在4m 之内; 而一旦裙房净空设计高度超过 5m,就要确保登高扑救一面不能设计出凸出的裙房,否则也难以达到消防安全设计规范需求。

2.3环形消防车道设计所需注意问题

一是消防车道的净宽不应小于 4 米,同时,要尽可能地考虑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距离大于 5 米。二是在消防车道上尽量避免设计地下暗沟、燃气管道、电缆沟等,确有困难时,在结构设计上应满足大型消防车的荷载通行。三是消防车由于自身重量较大,车身较长,在运行时由于贯性作用,转弯半径大,车辆的控制难度也较大。因此,在有坡的消防车道其坡度不宜大于 10%,避免车辆打滑。

三、关于高层建筑消防的设计方案

3.1加 强 高 层 建 筑 消 防 科 学 技 术 的 研究

在高层建筑消防的过程中,加强高层建筑消防的技术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加强火灾基础科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的研究,关系到消防科学技术长远发展的后劲。首先,应该在高层建筑防火设计方面加强国家间的交流和合作,加强消防科技信息的交流。在消防研究的过程中,应该积极争取国家知名研究院的支持,与国际同行合作,优势互补,共同研发高层建筑消防的安全技术,保证高层建筑防火的性能;其次,建立相应的实验手段,根据建筑火灾烟气流动以及蔓延的特征,设计安全有效的疏散避难的技术方案,保证更加安全高效地躲避火灾。

3.2加 强 高 层 建 筑 建 筑 材 料 的 选 用

首先,高层建筑在建设施工过程中,主体结构必须具有足够的耐火稳定性,采取质量上乘的耐火材料。例如,在施工过程中,选用耐火材料对建筑结构进行包覆,往结构表面喷涂石棉或者是其他防火材料。耐火材料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和热震稳定性,对建筑防火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次,高层建筑要注重建筑结构的选用。比如说: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要积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这种建筑结构具有强大的耐火性能。当然,这种结构也不是万无一失的,钢筋与混凝土都有一定的耐火极限,如果在混凝土表面涂抹防火涂料,就可以加强对建筑物的防火保护作用。再次,加强房间装修材料的耐火性能。高层建筑的内部装修是必要的,但室内可燃的墙面、天花板等装饰材料却是火灾发生和蔓延的重要诱导因素。因此,为了保证防火的功能,要特别加强耐火装饰材料的选用。

3.3 加 强 高 层 建 筑 消 防 报 警 系 统 的 设 计

首先,优化高层建筑消防报警系统的硬件设计。系统硬件结构首先是探测器,主要用来检测 火灾用的感烟、感温型探头,或者用来检测盗窃之类非法侵入的红外线探头等。探测元件可以用来对超压、溢出、过流、温度越限等进行相应的检测。区域报警器控制巡回检测,不断地收集探测器的输出信号,并且把系统中出现异常的信号发送到报警控制器。报警控制器首先发出简单的声光报警,然后通过RS232串行通讯口把出现异常的探测器信号汇报给上位机。其次,优化高层建筑消防报警系统软件的设计功能。第一,在监控室内密切监视报警控制器发出的串行信号,并且对这些信号进行分析,进而判断是否有火灾发生;第二,当火灾发生的时候要及时发出语音警报,防止大规模的伤亡情况;第三,提供平面图的绘制、查阅、修改、存档等图片管理操作功能。

3.4 优 化 高 层 建 筑 自 动 喷 水 灭 火 系 统 的 设 计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由报警阀组、洒水喷头、水流报警装置等部件组成的,能够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进行自动喷水灭火的系统。当前商场中设计的自动喷水系统一般是普通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但是这种普通灭火系统还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够有效控制火灾,因此,加强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采用快速响应喷头。采用这种喷头能够在火灾发生的初期进行灭火,并能够快速实现自动报警,促进消防队员及时接警,最大限度的降低火灾的危害;其次,在商场中,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除了在建筑面积较小的厕所等部位设置外,其余的地方均要设置,这样才能够加强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对火灾的有效控制;再次,使用质量合格的报警阀。报警阀是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启动报警器的装置,同时还能够接通或者切断水源。报警阀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报警的速度和准确度,影响着整个火灾的救援情况。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民用住宅消防安全设计应当尽量考虑火灾发生时的现实扑救问题。诸如登高面设计问题可以说是民用住宅消防安全设计中的重中之重。而除此之外,还要统筹考虑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消防装备、以及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各项因素,以此才能满足《规范》要求,保证人员安全与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桥梁设计;耐久性;问题;改进措施

Abstract: Bridge engineering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but a series of problems appear in the process of bridge design, which will lead to frequent engineering accidents, short service life of the adverse consequences, therefore, in the design of bridges, to ensure the durability of the bridge is the most basic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makes a simple analysis of the common problems of modern bridge design and relevant improvement measures.

Keywords: bridge design; durability; problems; measures for improvement

中图分类号:U445

一、 前言

目前,我国对桥梁建设越来越多重视,其建设不仅拉近了交通运输的距离,同时也给交通运输带来了便利。但是在桥梁工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桥梁设计是施工的重要前提,重视设计工作,不仅能够保证安全性能,也能够保证其质量。所以在桥梁设计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进行设计,也要对材料、环境等条件进行综合的考虑,以防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在我国桥梁发展的现阶段,不仅要在管理上需要不断的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经验,也要在其的设计思想以及构造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全面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解决潜在的隐患问题,同时也有利于确保所建设桥梁的耐久性。

二、 桥梁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交通的建设催生了道路桥梁的发展,目前我国道路桥梁设计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 对设计规范认识不足

设计人员过于依赖规范,把规范当成唯一的标准,未考虑道路交通量的发展及小概率事件的发生,未充分考虑规范以外的增加耐久性的构造及手段。设计人员在设计中是要以规范为依据,但规范给出的仅是一个基本的要求,更多的细节问题都需要设计人员自己去考虑。比如最近出现的桥梁倾覆事件,虽有一些偶然的因素,我个人认为设计中未对规范没有明确要求的倾覆问题进行仔细考虑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2. 设计人员素质不强,理论基础不扎实

参与桥梁设计的工作人员不但应具备完善的工程力学知识体系,还须有过硬的设计水平,平时注意积累相关经验,对于工程设计的全部过程及相关细节要考虑周全,才能确保设计成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而实际上,设计人员往往做不到全面的考虑,经常出现诸如:过于重视桥梁结构问题,却忽视了结构体系的耐久性设计,也未考虑桥梁从工程施工到投入使用的时间段内极易出现的人为过错进行预防性设计;设计结构的整体性不强,安全系数不够;结构受力设计分析不合理致使工程局部受力超限;工程材料的设计指标设计不科学,导致混凝土构件横截面太薄弱,强度不够等现象,导致整体工程结构的使用寿命受到影响,桥梁的耐久性不够。除了设计不能满足工程规范外,一些设计人员无法正确认识结构本身的特点,设计经验不足无法对结构可能面临的使用环境、外在腐蚀、风雪冰冻、地震泥石流、过往车量载重情况以及工程用料本身的老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影响做出科学的预测。

3.对桥梁载重能力设计不足

桥梁设计过程中,桥梁载重能力有两种极限状态:承载能力与正常使用。前者有两层涵义,既超出桥梁的承载极限之后,结构的整体或者某个部位的稳定性就会受到破坏,又指在重复荷载的情况下,桥梁混凝土构件超出疲劳极限而丧失其稳定性。如果对这些问题考虑不细或考虑不足的话,将对桥梁的安全性、耐久性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改进桥梁设计的相关措施

1重视结构设计的耐久性问题

桥梁在投入使用后,会受到车辆、地震、风、超载、疲劳等各种外来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以及桥梁本身所用材料自身性能的不断退化,那么桥梁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结构的损伤和劣化。虽然我国的桥梁设计及施工技术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只要规范设计、施工,出现倒塌和严重损害的例子很少,但仍有许多桥梁因为耐久性问题不得不提前修理,不仅影响正常使用,还增加了经济支出。事实说明,桥梁需要重视耐久性设计,研究表明,在保证了施工和材料方面的和理性之后,设计上的缺陷是影响耐久性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对于桥梁耐久性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材料和统计分析的角度,对于从设计方面改善耐久性问题研究不足,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从定量分析方面去研究耐久性问题。

2 重视超载问题

桥梁在使用中难免会出现超载的情况,对于设计方来说,需要特别关注由于通行车流量超过原设计最大流量的问题,因为这已成为我国道路运输的普遍问题。超载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不仅会造成桥梁的疲劳问题,更重要的是使桥梁疲劳应力幅度增加,以致损伤加剧,长久以往,极易造成桥梁结构的破坏从而引发事故,并且,因为超载所造成的桥梁内部损伤是不可恢复的,这对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是很大的威胁。因此,设计者在设计工作中要重视这一问题,充分考虑桥梁所在地区的车流量,经过充分调研,掌握最准确的数字,不仅考虑现在,还要考虑桥梁寿命内的将来,保证设计流量能满足该地区的最大负载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充分安全。

3重视附属工程设计以及偶然状况下的结构安全验算

附属工程是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通行的方便性、安全性以及后期维护的顺利展开等方方面面,设计人员必须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同时还要充分考虑一些可能发生的偶然状态下的结构安全验算,比如整体式箱梁在特殊条件下的抗倾覆验算以及在通航河流上撞击对桥墩的影响等。

4加强疲劳损伤研究

疲劳损伤曾经一直被视为刚桥梁设计中的核心和主要问题,因为钢结构疲劳会导致钢材开裂,从而有可能引起桥梁垮塌。

桥梁结构所承受的风荷载、车辆荷载等属于动荷载,这些荷载会在桥梁结构内产生循环变化的应力,引起结构的振动和累积疲劳损伤,再加上桥梁建造所使用的材料不是均匀的与连续的,而是存在着许多很微小的缺陷,那么这些缺陷在在循环荷载的作用下会逐渐发展、合并,形成损伤,积累后就会在材料上形成裂纹,如果对这些裂纹控制不好,就会导致材料和结构的脆性断裂,带来安全问题。近年来,我国关于桥梁疲劳损伤的研究在逐步发展,由于混凝土结构的发展,这一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是对于由于有些钢筋混凝土构件在使用期由于受到腐蚀,其动态性能和疲劳性研究的难度仍然很大,这方面的研究需要加强。

5重视下部构造设计

下部构造是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重视。 在实际中,同一桥梁下部构造结构形式应尽量统一,以避免因为不统一问题所带来的不均匀沉降;有些轻型桥台因为高度大、台后土压力大,为保证安全,有必要对台身进行受力验算;支座垫石水泥混凝土应该保证和盖梁相同的强度,最好使用与改良混凝土整体浇注的方法设计施工;有些桥梁在采用扩大基础的桥涵设计时,应在设计和施工文件中明确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对于存在软弱地基的,要给出具体处理方案。

总而言之,桥梁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迅速发展,桥梁的耐久性问题也应该越来越引起足够的重视。桥梁设计人员在桥梁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满足规范的要求,还要综合考虑桥梁所处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人为因素、承担车流量等,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争取将桥梁设计工作做到更好,减少后期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 宋宝起.桥梁设计中安全性和耐久性差的原因及改进[J]. 科技创新导报. 2008(26)

[2] 徐凯东,李博.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问题[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8(03)

篇6

《工业产品造型创意设计》课程是我院高职层次工业设计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工业设计体验中心及3D打印实验室,是本课程的实施场所;七间大型的CAD/CAM实训机房,为学生提供电脑设计表现的训练平台;学院还设有实训工厂、圆和方模具公司、压铸创新型人才培训基地,为学生的模型制作提供了综合的平台。

二、《工业产品造型创意设计》课程设计思路

专业技能大赛对学生技能水平、应用能力、综合素质及心理素质具有相当大的考验,也是检验教学质量、展示教学成果的有效方法。“以赛带教”模式鼓励所有学生参与比赛,但并不在于结果如何,而在于参与过程中教练技能。该课程通过学校每年举办的“金点子”创意设计竞赛来进行带动,课程考核方式一改传统的试卷考试为课程设计,同时将课程设计的成果直接与竞赛内容的要求接轨,课程结束以课程设计的作品直接参与校“金点子”竞赛,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改进,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事实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第五届校“金点子”竞赛中学生参与比赛获奖率高达60%以上,通过“金点子”比赛的筛选,又涌现出一批好的设计作品,通过教师的指导、提炼进行深入设计,再一次冲击省级、国家级的竞赛。通过这次竞赛的带动,学生设计作品“aBT*C4”获得“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并取得了广东省一等奖的好成绩,目前该项目已经申请外观与实用新型专利,并且正在寻找专利转化的机会。因此,“以赛带教”的教学模式,通过“赛”充分将企业生产的新工艺、新技术,生产实际“带”入日常教学环节,能够把专业中所学知识集中、系统地综合呈现,充分体现了专业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是职业院校准确把握市场脉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风向。

三、《工业产品造型创意设计》课程特色与创新

“以赛带教”对高职人才培养各环节的作用可概括为“以赛带教、以赛带学、、以赛带建、以赛带改、以赛带职”几个方面。同时,由于技能大赛是一项全体学生都参与的竞赛,因此技能大赛可作为对学生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这能够带动教学制度的完善。

(一)以比赛任务划分训练专题

把技能大赛的项目、作业规范、评分标准等与企业技术的发展相融合,把现代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融入比赛中并带入课堂教学。经过基础理论、专业基础模块的学习后,在对专业有一定了解与认识的基础上,真刀实枪的为企业与社会服务。这种方式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使学生学习过程变为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能力水平进行分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的能力。

(二)以比赛项目组织教学,培养学生工作能力

根据《工业产品造型创意设计》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将比赛项目引入课堂。变单一、封闭的课堂为综合、开放的课堂;改变以往课程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题研究,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设计创新与表达能力。

(三)企业行业支持

学院为工业设计专业的建设成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中,其中来自企业、行业的各位专家更是为我院专业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设性意见,不仅如此,他们还参与到各个专业课程的建设中,帮助课程及专业的良性发展。

四、结束语

篇7

关键词:减速器优化设计

传统的减速器设计一般通过反复的试凑、校核确定设计方案,虽然也能获得满足给定条件的设计效果,但一般不是最佳的。为了使减速器发挥最佳性能,必须对减速器进行优化设计,减速器的优化设计可以在不同的优化目标下进行。除了一些极为特殊的场合外,通常可以分为从结构形式上追求最小的体积(重量)、从使用性能方面追求最大的承载能力、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追求最低费用等三大类目标。第一类目标与第二类目标体现着减速器设计中的一对矛盾,即体积(重量)与承载能力的矛盾。在一定体积下,减速器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在承载能力一定时,减速器体积(重量)的减小是有限的。由此看来,这两类目标所体现的本质是一样的。只是前一类把一定的承载能力作为设计条件,把体积(重量)作为优化目标;后一类反之,把一定的体积(重量)作为设计条件,把承载能力作为优化目标。第三类目标的实现,将涉及相当多的因素,除减速器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外,还取决于企业的劳动组织、管理水平、设备构成、人员素质和材料价格等因素。但对于设计人员而言,该目标最终还是归结为第一类或第二类目标,即减小减速器的体积或增大其承载能力。

一、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优化设计

单级主减速器可由一对圆锥齿轮、一对圆柱齿轮或由蜗轮蜗杆组成,具有结构简单、质量小、成本低、使用简单等优点。但是其主传动比i0不能太大,一般i0≤7,进一步提高i0将增大从动齿轮直径,从而减小离地间隙,且使从动齿轮热处理困难。单级主减速器广泛应用于轿车和轻、中型货车的驱动桥中。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以体积最小为优化目标的优化设计问题,是一个具有16个不等式约束的6维优化问题,其数学模型可简记为:

minf(x)x=[x1x2x3x4x5x6]T∈R6S.t.gj(x)≤0(j=1,2,3∧,16)

采用优化设计方法后,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减速器的尺寸大大地降低,减少了用材及成本,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质量。优化设计法与传统设计密切相关,优化设计是以传统设计为基础,沿用了传统设计中积累的大量资料,同时考虑了传统设计所涉及的有关因素。优化设计虽然弥补了传统设计的某些不足,但该设计法仍有其局限性,因此可在优化设计中引入可靠性技术、模糊技术,形成可靠性优化设计或模糊可靠性优化设计等现代设计法,使工程设计技术由“硬”向“软”发展。

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减速器的优化设计

1.主要参数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搅拌筒(罐)的设计容积为8~10m3,最大安装角度12°,工作转速2~4r/min和10~12r/min(卸料时的反向转速);减速器设计传动比131∶1,最大输出转矩60kN·m,要求传动效率高、密封性好、噪声低、互换性强。2.2结构设计主要包括前盖组件、被动轮组件、第一级行星轮总成、第二级行星轮总成、机体中部组件和法兰盘组件6大部分。机体间采用螺栓和销钉连接与定位,机体与内齿圈之间采用弹性套销的均载机构。为便于用户在使用时装配与拆卸,减速器主轴线与安装面设计有15°的倾角,法兰盘轴线可以向X、Y和Z方向摆动±6°,并选用专用球面轴承作为支承。轴承装入行星轮中,弹簧挡圈装在轴承外侧且轴向间隙≤0.2mm,减速器最大外形尺寸467mm×460mm×530mm,总质量(不含油)为290kg。

2.传动系统设计

该减速器采用3级减速方案:第一级为高速圆柱齿轮传动,其余两级为NGW型行星齿轮传动。其中,第二、三级分别有3个和4个中空式行星轮,行星轮安装在单臂式行星架上,行星架浮动且采用滚动轴承作为支承;第二级行星架与法兰盘之间采用鼓形齿双联齿轮联轴器连接,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减速器对齿面接触疲劳强度、齿根弯曲疲劳强度和齿面磨损等要求十分苛刻,因此合理地选择变位系数和进行修形计算十分重要。

三、减速器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1.目标函数

对于C型问题,目标函数是A=min{f(x)}=min{f(x1,x2,…,xn)}式中:A——减速器总中心距,即各级中心距之和;x——各设计变量(包括各级中心距、模数、螺旋角、齿数、齿宽和变位系数等);n——设计变量的个数。对于P型问题,目标函数是P=max{f(x)}=max{f(x1,x2,…,xn)}。式中:P——减速器的许可承载功率;x——同C型;n——同C型。

2.约束条件

约束条件是判断目标函数中设计变量的取值是否可行的一些规定,因此减速器优化设计过程中提出的每一个供选择的设计方案;都应当由满足全部约束条件的优化变量所构成。对于减速器来说,在列出优化设计的约束条件时,应当从各个方面细致周全的予以考虑。例如,设计变量本身的取值规则,齿轮与其它零件之间应有的关系等等。减速器优化设计应考虑以下约束条件:

(1)设计变量取值的离散性约束

齿数:每个齿轮的齿数应当是整数;模数:齿轮模数应符合标准模数系列(GB1357-78);中心距:为避免制造和维护中的各种麻烦,中心距以10mm为单位步长。

(2)设计变量取值的上下界约束

螺旋角:对直齿轮为零,斜齿轮按工程上的使用范围取8°~15°;总变位系数:由于总变位系数将影响齿轮的承载能力,常取为0~0.8。

(3)齿轮的强度约束

齿轮强度约束是指齿轮的齿面接触疲劳强度与轮齿的弯曲疲劳强度,这两项计算根据国家标准GB3480-83中的方法进行。强度是否够,根据实际安全系数是否达到或超出预定的安全系数进行检验。

(4)齿轮的根切约束

为避免发生根切,规定最小齿数,直齿轮为17,斜齿轮为14~16。

(5)零件的干涉约束

要求中心距、齿顶圆和轴径这三者之间满足无干涉的几何关系。对于三级传动的减速器(如图1),干涉约束相当于两个约束:第二级中心距应大于第一级大齿轮齿顶圆半径与第三级小齿轮顶圆半径之和;第三级中心距应大于第二级大齿轮顶圆半径与第4轴半径之和。而二级齿轮传动类推。

四、结语

机械优化设计是在常规机械设计的基础上发展和延伸的新设计方法,而减速器的优化就是其中之一,是以传统设计为基础、沿用了传统设计中积累的大量资料,同时考虑了传统设计所涉及的有关因素。在实际应用中已产生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减少了用材及成本,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质量,使减速器发挥了最佳性能。

参考文献:

[1]孙元骁等著.圆柱齿轮减速器优化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2]胡新华.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优化设计[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6.

[3]陈立平,张云清,任卫群等.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及ADAMS应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梁晓光.优化设计方法在齿轮减速器设计中的应用[J].山西机械,2003.

篇8

[论文摘要]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使我国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的房地产业向何处去,备受世人的关注。文章从房地产经济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房地产经济中存在着非理,新经济时代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的未来走向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思考,以期对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健康发展有些许的借鉴意义。

新经济不同于传统经济,它呈现出很多特征。首先,新经济的社会网络化,使得整个社会对信息的获取处理都变得极为容易和便捷。其次,在新经济时代,人们的生活习惯开始改变,如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人们逛商场购物的习惯将会逐渐改变。再次,新经济时代的资本运作、资金流动趋向数字化、虚拟化、迅速化。

传统房地产行业的特点是:生产周期长、资金投入大。传统的房地产业,在项目开发前往往需预测一年后甚至若干年后的市场,并且一旦资金投入,就必须顶着各种风险,继续投入下去,其中,成本的风险,往往难以约束。因为无法确定现在的产品是否符合一年后市场的要求,所以面对一年后的市场风险,更是形同于赌博。在其漫长的开发过程中一旦社会公众形象出现问题,项目就可能陷于危机。

新经济时代的核心是产业信息化、信息产业化。当人类的生活、办公等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通过网络来进行时,势必对我国的房地产经济产生巨大的冲击。我国的房地产经济向何处去,怎样才能步入一个健康、正规的轨道?有必要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思考。为此,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房地产经济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

近年来,关于房地产的话题在各种媒体上议论不断、争论不休。归结起来有以下三种观点:一是大中城市房价百姓不能承受论;二是政府不作为或调控不力论;三是开发商暴利、黑心论。在对无论哪种观点和议论的研究和分析中,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房地产业在近十年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绝对不能因噎废食,否定房地产业在促进经济特别是地方经济发展、满足社会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过程中的积极而重大的作用。必须要明确目前房地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在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房地产业仍然是我国基础性、支柱性产业之一。这主要体现在:

(一)房地产业发展需要国民经济中许多部门和行业提供物质资料。与之配合发展

发展房地产业需要国民经济中的建材、设备、机械、冶金、陶瓷、仪表、森工、化塑、玻璃、五金、燃料动力等许多物资生产部门和服务行业的产品生产和劳务提供相配合,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性十分明显。据测算,在我国当前的情况下,每投入100元的住房资金,可创造相关产业70—220元的需求;每销售100元的住宅,便可带动130—150元的其他商品销售。因此,住宅建设若增加10个百分点,可望带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个百分点,住宅行业每吸纳100人就业,可带动相关行业200人就业。由此可以看出,房地产业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房地产业提供的产品,为国民经济许多部门和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场所

房屋能为商业、家具业、家用电器业、房屋装修业、园林花木业、家庭通讯业、房屋金融保险业、物业管理业、家庭特约服务业、搬家公司、房屋买卖中介业等等的发展提供前提和发展场所。如果没有房地产业为这些部门和行业的发展提供前提和场所,这些部门和行业的发展难免会受到瓶颈的制约。

(三)住房消费是综合性消费,它带动生活消费的方方面面

房地产的消费特别是住房消费是种综合性消费,波及吃、穿、用、住、行、娱乐、健身、学习、社交、享受、发展等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发展房地产业,提高居民住房消费水平,从住房综合消费方面讲,为人们生活其他方面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促进生活消费水平全面提高。作为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之一的消费,它的增长和发展自然会带动经济快速向前发展。

二、房地产经济中存在着非理性的行为

我国地产市场中存在着的非理,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健康发展,对此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非理具体表现为:

(一)以供给决定需求,城市化规划脱离市场化进程.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出让城镇土地使用权,其地块的选址、规模、范围和时机的选择,应该是由市场的需求决定的,而不是由政府的供给决定的。但是,现在我国不少地方政府把厂房、住宅、交通、商业区、环卫等预先规划实施好,然后以优惠条件吸引投资者、居民户来投宿,美其名日“筑巢引凤”。这种做法虽然也有成功的,但是不成功者居多。这说明脱离市场实际需求的盲目“筑巢引风”是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实际上这是产品经济“以产定销”的翻版。从市场经济的观念看来,城市化的进程是市场化的结果,城市规划中的选址、规模和时机是由生产者(企业)和消费者(家庭)的需求所决定,它们选择的原则是比较成本利益、规模利益和竞争风险利益,政府的行政抉择不能代替它们的利益选择,也不能靠优惠政策恩赐。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的正确做法是只能按照需求决定供给的原则,进行规划协调,这样才能使房地产市场的供需运行保持一种良性状态,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向前发展。如果还是不问时间、地址、条件到处盲目地“筑巢引凤”,其结果必然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和土地的超前开发,基本建设的投资效益大大下降。

(二)片面追求高层次产业结构,产业结构调整脱离市场化导向

在市场经济中,产业结构的变动是平均利润规律作用的结果,市场导向既有盲目的一面,又有合理的一面。政府的理性思考是尊重其合理性,调整其盲目性。在地产市场中政府利用批租权实现其一定经济发展阶段上的优化产业结构,发挥城市集聚经济的功能。现在的问题是,或者不顾投资者的经营方向,下命令定指标,谁出高价就批租给谁;或者不尊重投资者的市场取向,强行改变投资方向,片面追求高技术、高消费的高层次产业。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产业结构的调整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产业结构的特点是:第一产业仍是基础,第二产业还将占主要比例,然后慢慢地由以第一、二产业为主的结构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结构过渡,由中低技术产业、中低消费结构向高新产业、高消费结构过渡,需要经过多次产业结构调整才能实现,何况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另外,各种城市集聚经济的功能是不同的,有工业带动型城市、经贸汇聚型城市、港通枢纽型城市、消费服务型城市、文化风光旅游型城市,还有各种因素的相互交叉渗透,这就对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交通实施、建筑风格、环境保护、文化教育等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三)地产市场不成熟。导致盲目的高地价和低地价

土地本身不是商品,在市场经济中它的价格不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所决定,而是地租的资本化,也就是由对土地的投资收益率决定,并且受供求关系影响。现在可供计算地价的方法有“收益还原法”、“成本法”、“比较法”和“剩余法”等等,但可靠地运用这些方法的先决条件是地产市场已经成熟,有已经积累的市场统计数据作参数。可是,我国地产市场的“买方市场”还并未真正形成,确定土地的批租价格很大程度上靠“拍脑袋”。有两个问题显得很突出:一是盲目的高价行为。表面看来,地价高的国家总是收益大,其实不然。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地价过高会使房地产业投资或成本上涨,商品房价格上涨又会限制生产和消费,这反过来会导致经济萎缩和地产市场的不景气。正因为这样,在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的初期和上升期,都是以低地价为条件的,只有经济发展到城镇土地资源严重短缺和垄断,供需矛盾对认,在平均利润率作用下,地价水平才高居不下。因此,盲目性的高地价对经济增长并不利,是一种非理。二是行政和政策上的需要,竞相压低土地价格,这带来了土地投资的盲目性,实物地租的无谓流失,这种行为暴露的是现行政治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四)政府对自由市场的干预,带来了愈演愈烈的“寻租”热

在地产经济中,由于政治体制、权力结构、经营管理方式等原因,创造出了不平等的竞争环境,这样就有可能给每个环节的直接经营者带来额外收益。土地批租是“垄断性活动”,其收益实质上是“垄断权收益”,也就是“权力和货币相交换”,出卖“土地使用权”如同给予“许可证”、“配额”、“户口”之类一样,都会产生为了取得额外收益而进行种种“寻租”现象。现在地产经济中的“寻租”相当活跃,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其“寻租”者有i:第一,“地方保护主义者”的寻租,主要表现为不合理地分享本来属于国家财政的份额,为“地方造福”,或利用国家在吸引外资投资方面的优惠政策分享税、利,几乎无条件地向境外投资者批租土地。第二,“经济集团”的寻租。通过优先占有土地使用权获得额外收益,以“增强企业活力”,其实它们的活力相当程度上来自本该属于全民所有的地产收益,其中以形形的房地产开发公司为最。另外一些“三资”企业、国有、集体企业以及机关事业性单位也在积极“寻租”。第三,“个人”寻租。主要是国家机关、企业中极少数人利用职务之便,庇护亲属、裙带关系、分配偏爱,给予特定户优惠合同和价格,优先照顾追随者,把本来属于社会的财富装入私人腰包。尽管这种“寻租者”的目的、性质和程度不同,但最终都是有资源流失,地产市场机制被扭曲,分配不公,将成为腐败重要滋生地。

三、房地产经济发展的未来应然走向

城市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振兴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要克服房地产经济中存在的非理,用科学发展观引领房地产业的发展是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的未来应然走向,下面主要谈四点。

(一)合理规划建设用地,搞好“城市经营”

很多人认为“城市经营”就是“炒地皮”,地方政府单纯通过土地出让增加财政收入,以房地产开发拉升GDP。这种简单的“城市经营”理念不符合科学的发展观。房地产开发项目有的是短期通过出售直接获利,比如商品住宅、小商铺等;有的是长期出租或经营获利,比如大型商场、写字楼等;有的是通过其他经济行为的加入而长期获利,比如工业厂房、娱乐用房等;有的则作为公共设施本身没有获利能力,但却提升了城市形象、品味,吸引资金或客流前来投资置业或旅游观光,使城市经济收入增加,比如公园、旅游景点、综合性大学、大型集市、金融市场等。在城市什么位置?建什么样的房子?达到什么样的规模?能否成为城市的记忆?能否复制和再生?这些问题都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以科学发展观看待城市建设。

(二)强化政府经济职能,市场将逐渐走向成熟化

综合当前房地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及房市表现,从房市周期论的角度分析,我国房地产投资目前还处于繁荣期,整个房市还处在有利的上升阶段,但从市场表现看,房市则处于不成熟到成熟前的调整期。在未来的几年里,市场理性将逐渐回归。毕竟房地产开发是作为城市建设重要的参与者(有的是城市运营商),而房地产消费属于长期使用的大宗物品,盲目不得。“不管好房、坏房,只要抢到就好”的现象将一去不复返。从当前城市居民的经济实力和市民购买力分析,只要经济形势保持平稳增长和楼市不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楼市就不会倒掉。近期,国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加强了对房地产的调整,这种调整并不是指楼市崩溃,而是引导房地产业进入一个成熟理性的稳定发展期,将涌现越来越多的性价比优越的产品,市场将逐渐走向成熟化。

(三)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地价将趋于合理水平

如前所述,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对GDP增长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同时又依赖于经济发展所创造的市场需求,取决于经济增长所决定的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有必要加强宏观调控,借助规划、计划、行政、法律和经济等宏观调控手段,适当调整地产价格,使之趋于一个合理的水平,引导和保持房地产市场繁荣稳定发展是十分必要和必须的。这是因为,房地产业是一个土地与金融两种要素紧密结合的特殊产业,土地是一种极度缺乏供给弹性的要素,而金融资源则是理论上可以无限供给且极具流动性的要素。一旦房地产业深入投机要素,将会在短期内形成经济泡沫,如果房地产市场资金链突然中断,泡沫经济将会立刻崩溃。自然将会给关联产业及整个城市发展带来致命破坏。日本、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等均有这方面的经验教训。

篇9

(一)教学方法改革

1.课堂教学引入项目教学法

以产品对象的模具设计作为项目展开教学和学习。

2.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加强启发性、探索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将CAD/CAE以及动画演示引入课堂教学

将模具主要零部件和典型结构三维化,并进行动态拆装,使教学内容形象化、立体化;通过CAE技术将塑性变形过程进行动态演示,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便于学生理解。

(二)考核方法改革

1.调整原有课程成绩构成比例,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例。

2.考核形式多样化,变终结性考核为全程性考核。

3.改革期末考试考核内容,突出应用能力的考核。

(三)实施情况

1.项目设计与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本次项目化教学主要以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为主,包括冲裁、弯曲、拉深模具设计各一套。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后,原来的教学资源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需要,所以,对原有资源进行了调整、补充和整合。主要完成了教学内容的调整、项目解决方案及考评体系建设、模具零件三维建模及装配、经典模具动画选择与制作以及材料成形过程CAE分析等。

2.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以冲裁模具设计为例,在讲解冲裁工艺及模具设计的引言时引出项目任务。要求学生在学完本章内容后完成该零件的工艺分析、方案制定、工艺计算、模具总体设计及主要零部件设计,绘制二维零件图和装配图,并进行模具零件的三维造型和装配。教学和学生自学均围绕该项目任务进行,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穿插于项目教学过程,教师主要对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查阅资料和完成项目。这样既保持课堂教学的紧凑、重点突出,又时刻抓住学生的关注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6个学生。分组时注意合理搭配,保证小组有良好的学习和讨论氛围,利于提高项目完成质量。学生通过课堂听课、课后自学、查阅教材及工具书、网络媒介、小组讨论等方式按模具设计流程完成零件的模具设计任务。通过上述过程学生完成知识的自主构建过程,这种在实践中学到的知识比课堂听课要深刻得多。每个任务完成过程中进行阶段汇报和教师检查,督促学生及时完成项目任务。每个项目汇报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工艺分析、工艺方案制订以及必要的工艺计算;另一部分是模具总体设计和主要零部件设计。这样每个小组6个同学各汇报一次,保证全员参与。学生汇报后进行答辩,指出项目中的不足,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避免抄袭、代做等现象。项目评价主要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其占项目成绩的比例分别为:学生自评占15%、小组互评占15%,项目汇报及答辩占70%(教师评定)。项目成绩以一定比例计入总成绩。

3.考核方式改革。

以往的考核中,总评成绩由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出勤、纪律、作业,共占15%)和实验成绩(占15%)综合评定。这种方式操作方便,但弊端是期末成绩所占比重大,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临考前的突击上,对平时的教学过程不够重视,不能全身心融入到课堂教学,教学效果差。本次考核改革后,总评成绩构成为:平时成绩(考勤5%,课堂表现5%)占10%、小论文(主要是关于模具行业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材料成型新技术、新工艺等主题)占3%、期中考核占7%(平时测验4次,每次占1%,期中考试1次,占3%)、项目考核成绩占15%、实验成绩占15%、期末成绩占50%。通过调整成绩构成及比例,降低期末成绩比重,加大教学过程中的考核,使课程考核分散在各个阶段,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都有考核环节,且与课程的教学过程密切相关,不同考核方式侧重点不同,从而使学生重视整个教学过程,积极参与,保持一贯的学习态度,起到信息反馈和激励鞭策作用。此外,改革期末考试考核内容,突出应用能力的考核,加大综合分析题的比重,减少识记性内容的考核。

二、改革效果

(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

通过上述教学和考核方法改革,学生融入到了平时的教学过程,针对模拟实际工作环境的项目任务,更能激发学生思考,通过逐步完成项目任务,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不仅掌握了牢固的基础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二)学习态度转变,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

学习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训练,端正的学习态度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在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不同的教学形式显现有趣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每堂课后都有具体的项目任务需要完成,考核多样化和全程化,学生不能再把主要精力放在考前突击上,而是在平时就要完成各项任务,并按时参与考核,学生学习态度明显转变。完成项目任务不能仅仅依靠一本教材,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和工具书,甚至需要不断讨论和交流,学生由过去被动接受知识变为自主构建知识,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

(三)沟通协作能力提高

沟通协作能力在项目化教学中非常重要,可以增强教学团队的凝聚力,使教师和学生互相信任,无阻碍沟通,做到友好相处。项目化教学的优点是边学边做,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对于每一个项目任务,工作量都较大,涉及知识面广,很难由一个人在短期内完成,需要小组成员间密切协作,这与未来的工作环境是相似的。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结论

篇10

【关键词】高层建筑;解决;设计

1 高层建筑设计的概况

大体上,高层建筑由裙房、主体以及顶部这三个部分组成,而将建筑物区别开来的就是那些另外添加的新元素例如设计者的个人创意,使得这些建筑的外观看上去会有所不同,富有活跃性。作为一个城市的组成部分,高层建筑因为其具有体量巨大和高度等特点,自然的就会成为这个城市的一个景点,与此同时,还会对其周围的建筑物产生重大影响。当前,我国的高层建筑纷纷向钢筋混凝土方向迅速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提高,建筑物的外观以及结构特点越来越完善了。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例如设计问题,以及层与层之间的叠加问题,如果不加以注意,这些问题都会为在建筑中留下安全隐患。

2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2.1 水平荷载问题

楼房自身的重量以及加载在楼面上的重量都会在竖构件中造成轴力和弯矩的数值,这个数值与楼房的高度是成正比的。此外,水平荷载对结构造成的倾覆力矩,以及连续产生的在竖构件中出现的轴力,按照楼房高度的两次方成正比。不仅如此,对高度达到一定标准的楼房,竖向荷载大多数为定值,但是水平荷载的风荷载和地震的数值却不是固定的,往往会随着结构动力特性的不同产生幅度的变化。

2.2 抽象变形问题

在建设高层建筑的时候,总是会考虑到竖向荷载,它的数值一般较大。在建造过程中会引起轴向变形,会影响到连续梁弯矩的数值,降低在连接梁支座处的负弯矩值,进而使得所有跨中正弯矩的和增加,同时增加的还有端支座的负弯矩值,这会影响到预置构件的下料长度。利用公式计算出轴向变形的数值,然后依据这个数值进行下料的调整。

2.3 结构侧移对指标的影响

在进行高层楼房的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就是结构侧移,这是与中低矮楼房不同的地方。并且,结构的侧移会随着高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受到水平荷载作用后,需要将侧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2.4 将结构延性作为重要指标进行高层建筑的设计

由于高层建筑物的结构相对来说更柔和,因此,在受到地震作用的时候,它往往会有更大的变形,这是与较低楼房所不同的一点。为了降低坍塌的可能,我们必须要提高其变形能力,即便是在进入塑形期以后。这就需要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多花费一些心思,采取一些恰当的措施保证其延展性。

3 高层房屋的结构体系

3.1 框架结构。横梁和柱通过结点组成框架。框架中的横梁或柱,总是要同时承受住垂直和水平的荷载。无论是多层还是高层的建筑,还是多按照房屋的平面布置及垂直的高度空间设计,也有单跨多层框架,不过占大多数的仍是多层多跨框架;框架的方式可以是等跨的或不等跨的。层高自然也能是相同的,或者不相同的;个别特色还有错层的。房屋的层数越多,高度越高,它所受的水平力对构建的截面积以及配筋量都有相当大的控制力。这在框架结构中就显得尤为突出,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非地震区,框架结构被应用的上限就是十五层左右,大多数情况下,是控制在十层左右。

3.2 剪力墙结构。所谓剪力墙结构房屋,指的就是用实体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来铸造房屋墙里墙外。由于钢筋混凝土的坚固性,使得所筑的墙能够承受的住垂直荷载以及也水平力。由于剪力墙通常都是一整片墙体,在其侧面又有协助支撑的刚性楼盖,因此,在其身平面内会出现一个较大的侧向刚度,这不仅属于刚性结构,也自然能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在受到了水平荷载的作用后,剪力墙显示为一个顶端自由、底部固定的竖向悬臂梁,它出现的 “弯曲型”变形大多是因为墙肢的拉、压而导致的。剪力墙结构房屋大部分情况下会被实体的剪力墙划分为独立的空间,限制到自然建筑布置和使用,所以这种样式的房屋大多被建成小开间的住宅,或者是公寓以及旅馆等居住性建筑,鲜少被工业建筑所采用。在高层建筑中,我们会采用框架―――剪力墙体系, 如此能够使建筑平面布置灵活生动,满足结构在强度上和抗侧移刚度方面的各种要求,这也是框架―――剪力墙体系之所以被广泛应用在高层建筑中的原因。

3.3筒体结构。单筒体结构主要是利用空间受力体系所设计出来的结构,它经常被用来抵抗水平荷载。例如,楼梯间、电梯间或者是管道井等组建而成的核心筒,就是抵抗水平荷载的典型例子。此外,房屋的四周墙壁作为外筒型结构来抵抗水平荷载的。层数较多的高层建筑多会广泛使用筒体体系。当采用筒体体系设计建筑物的时候,通常要把它的外形设计成正规的正方形。

3.4 在选取高层建筑结构嵌固端时,必须在结构分析计算前进行。首先要确定的就是高层建筑嵌固端的巨头位置,但是在进行嵌固端的选取时,往往却会出现多种情况。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计算的时候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假定,就是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与之相符的结构嵌固端,因为它关系到了结构中一些构件的内力分配,与此同时还会作用到结构侧移,对其真实性有很大的影响。当然,局部的经济性也是需要我们进行考虑的。

4 地下室的区别

要想在一个建筑物上设置多个地下室,需要在地下室顶板上设置嵌固端,但是需要有前提的,需要满足一下条件:

a、地下室顶板与室外地坪的标高相处不多,一旦出现极端情况,例如半地下室,那么首层露面是不能够成为其结构的嵌固端的,只有高度差小于三级是才能进行设计的工作。

b、地下室的顶班必须采用梁板体系。与此同时,此楼面不能有大空洞的出现,而露面的框架梁要有适当的抗弯刚度,此外,楼面的厚度要足够。

c、地下室必须要有良好的侧限,对于地下室的楼层侧向刚度要尽量不不小于与之相邻的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2倍.

d、地下室的楼板厚度要大于180mm,对混凝土的强度的等级要求是不能够小于C30, 至于应该采用双层双向配筋时,要能够保证各个楼层各个方向的配筋率大于等于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