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想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17:43: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设计思想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AbstractThispaperdiscussestheinfluencefactorstoarchitecturaldesignideologyinrecenttimes.Itincludestheinfluenceonfigure;theinfluenceonpicturesense;theinfluenceonliterature;theinfluenceonpictureandsculpture;theinfluenceonscienceandreason.Itisthefactorswhichgivethetimesfrom1750to1950unityandcausegreatshakinguncalculatedinthefuture.
Keywordinfluence;architecturaldesign;picturesense;reason
鉴于后现代社会的复杂化和多元化,包括建筑在内的各类设计相互影响,以及与人文、科技和派生的各类新学科的交叉,使得“博就是专”成为新的原则。与此同时,这个咨询满天,处处都是转眼即消的电子形象的高科技世界又引起“反智”、“弱智”风的后现代反思,解构向结构的质问和环保主义者的抨击而再次陷入与1750-1950年建筑设计思想演变类似的挣扎与错综复杂之中。
1750-1950,那是一个为革新而努力的光荣时代,是经历浪漫主义、复古主义、折衷主义和理性主义、功能主义的时代,建筑的设计思想由受考古学、历史学、宗教绘画,乡村画境的影响向受机械、土木、材料与功能和新的空间观念的影响转变。十八世纪的建筑师们爱好历史的暗示,为比拟辩护,不对称的造景,畸形的细部,东方的原型和形象化的手法,这些新的想法,并非循序渐进,简单地一个接替着一个,而是在以后整个两世纪中,它们用不同的组合与不同的表现,总是不断地出现。正是这点赋予1750-1950这个时期以统一性,并对日后产生难以估量的巨大震慑。(1)
1、十八世纪末的四大巨匠(人物的影响)
十八世纪末的建筑中有四位建筑师的工作是卓越的:既约翰·索恩,E·L·部雷,C·N·勒杜,J·N·L·迪朗。当复古主义的巨大鸿沟将它们的建筑与勒·柯西耶和包豪斯的建筑隔开的时期中,它们的建筑的确是一个新时代的建筑。
索恩接受了先辈近乎于巴洛克式的设计语言并加以升华,以至于带有些离经叛道的风味。在它的作品里可以看到一种满不在乎主义的影子,随心所欲地设计并不在乎是哥特式的或古典的,抛弃所谓的原则。另外,他有着约翰·萨默森称之为的“对考古学的病态激情”,它的作品同样表现出在部雷,勒杜作品中发现的两个特点:对空墙壁和死窗户的一种忧郁的偏爱和从石棺中寻找创造山花的灵感。他拥护新奇为主的学说,用颠倒古典题材和正常结构关系的手法,或混合古典部件成为奇怪的组合方法,以得到新颖的构图。部雷的贡献在于他认为“建筑效果的起因是光”,“球形是最可爱的形象”,因为它显示出极端的多样性寓于最大的一致性,它能造成对心灵单一的和更有力的一击,“因为振奋的心灵不愿为细致的装饰而扫兴”。部雷以轻视古代大师而自豪,他企图代之以研究自然的方法,将思想驰骋于他认为的“尚属开端”的艺术之中。勒杜很可能是“隐喻风格”和“表现主义”的先驱,他开创了“会说话的建筑”的先例。正如他设计的妓院平面图表征着对男性生殖器的崇拜,他提出建筑多少应具有象征性这个概念:“一座大厦的平面并不是从功能而来的某种结果,而是运用概念在设计中有意识地表现功能”,这也许可以称之为早期的概念设计萌芽。迪朗的实用与造价最低原则显现出他超人的经济预念,“公共的或私人的用途,使人愉快和保护人类乃是建筑的目标”将设计第一次与艺术区分开来。
让人感动的是迪朗还热情接受了法国国库仅负担得起纯功利性的建筑物的限制,他实在是一个很能适应环境和以愉悦心境设计的大师,这一点尤其值得学习和赞赏。
2、画境的影响
在古希腊,主导的建筑类型是神庙;在欧洲中世纪是教堂;在文艺复兴时期是府邸;而1750年之后能对建筑一般理论的影响最大的,那就是别墅了。由于其多样性,相对有限的规模和不受限制的地盘,使对浪漫主义的嗜好得以充分表现。当时敏感性结合着叫做美学的新学科出现了,它的前提基于两种艺术:文学和风景画。作者将新美学理论总结在三点上:既美丽、崇高、画境。由此建筑变成了诗歌的一种,它的动人效果来自在观察者心中一幻思激起的浪漫形象的力量,更易于以文化教养和性情去加以联想。
崇高通常被归之于多洞穴的山峦和其它使人敬畏的景物的一种性质。在热衷于伤感诗歌的年代,它与建筑联系的特性就是阴暗朦胧。源泉山庄设计的像一座夸张的舞台布景,由一座高276英尺的八角塔楼放射出巨大的过高的翼厅组成。它那些雕刻模仿古老橡木油饰的木构件,以及它的彩色玻璃窗造成使来访者形容为“一种与崇高差不多的效果”。画境起源于英国人对自然风景的喜爱,这导致对花园和私人园林布局不要刻板的普遍愿望。与中国式的园林或自由布局有关,早在1685年,公众的注
意力就被非正规的优点和新颖新奇的喜好吸引了?“你会认为它不是真的,而是画得精美绝伦的一幅风景画”,这是小普林尼形容他在托斯卡的别墅环境的用语。在人工设置的山石和瀑布之中引进建筑物作为景色组成部分使得乡村建筑基本上看成能使自然风景更有“画意”。事实上,仅仅坚持窗户一定要对着最好的风景这一点就能迫使一位建筑师创造出许多他未曾梦见的如画般的形式和组合。不规则不仅有突出的画境,而且是调整不同大小和形状房间的最便利的方法,由此,实用和画境便统一起来了。
3、文学的影响
确实存在一两座公认有艺术价值的建筑物,既造得质量差,住进去又很难受。如果一座建筑物的艺术价值主要依靠在文学浪漫主义的隐喻上,或是出于形式上随心所欲的“雕刻的”性质,则这种房子根本不是建筑,而使用其它艺术中借来的美丽装饰打扮起来的想入非非的构筑物。但矛盾的是此种构筑物却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建筑师争相模仿和变形,从这里可以看到建筑所要传达的哲学意义上的“真、善、美”已被文学中的某种观念打断,像对丑的艺术价值的一种感受,对真实的重要性的一种过敏,这些对建筑都产生了激烈的影响,同时也确实影响了所有的视觉艺术。从建筑多少带点感觉的东西这点来讲,它的影响是根本性的。“新奇使得一个怪物也显得迷人,并甚至使自然的缺陷也能引起”。
美感不但与美丽有关,也可由崇高和画境引起,艺术与丑未必是不相容这个观念,使“真实之光辉”作为柏拉图主义者的美的定义。人们也早已懂得那些现实生活中抽的东西,在艺术中可能是美的。狄德罗曾说过“在诗歌中是可以容忍丑陋和恐怖的”。雨果认为“美,不过是人们喜欢的自然界中小小的和几乎微不足道的部分,而万物的生机都是上帝所喜欢的”。由此粗俗与丑陋不再是戏剧成分,而成了先锋派的圈子里完全成了精神生活之崇高的同义词。中世纪的宗教雕刻,博希的奇异绘画,威廉·巴特菲尔德的“行动建筑”,在十九世纪中叶,对某些艺术家来说,丑陋具有一种特别的吸引力,它使人喜爱坦率的真实,尽管有些生硬,喜爱男性的朴素,尽管有些粗俗,但丑的风格至少具有不至于成为娇里娇气的价值。由此产生了反学院派倾向,哲学上的是实证主义和对传统的好与坏持无所谓态度的放任主义,和具有强大设计气魄的“野蛮状态”。然而有趣的是建筑师本人通常都确信自己正在创作异常美丽的作品。
更普遍,更敏感的文学影响,就是渴望表现真诚。言语并不构成罪体,它们反之栖息在思想中。格拉斯哥艺术学院就具有一种“无情的坦率”。赖特在《自然住宅》中指出“第一感觉,就是渴望现实,渴望真诚”。卢梭作为一个极端民主主义者在《忏悔录》中写道:“艺术的真诚是现时代的特色。”卢梭的气质与许多革命建筑师的气质相一致,极端热情,充满了以不朽形式来祭奉他认为独特经历的冲动,并为将个人的赎罪启示传达给人类而竭尽心力。在崇拜真诚中,设计者极力强调自发的价值,“动了真情”来自绝对真诚的高度严肃性。真诚同时隐藏着一种刺激的愿望,使他与野性联系在一起,粗糙混凝土表面展现了“新粗野主义”的真诚含义,它受真诚的极端主义和主义分子的影响,也受所有对妖娆和妩媚的清教图式的厌恶的影响。追求真诚有助于对风格的怀疑,但其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和不受外界奴役的性格,使得建筑难以与环境调和。4、绘画和雕塑的影响
十九世纪对绘画和雕塑影响最深的便是抽象艺术。抽象艺术具备许多新的性质:作为“研究”之艺术,作为以本身为目标之艺术,作为创造“惊奇”之艺术,作为“非艺术之艺术和所谓”纯粹艺术“之艺术。(2)此时,被看成与建筑有关的三种主要抽象艺术表现形式有:棱角的形式(立体主义),结构的形式(构成主义和要素主义),弯曲的形式(表现主义)。
抽象主义作为研究起源于赛尚的试验绘画,这位大师在谈到自己的作品时就像一个正勇敢地追寻新知识领域的科学家,他认为自然界的形式全可以用立方体、圆柱体、球体和锥体来理解。“为艺术而艺术”出自维克多·库辛,因为抽象艺术特别现代,它不仅是这个时代创制的而且只有它才是这个时代精神的真正表现。在1920年代出现的拼贴画使得对一群物体的描绘与物体本身的区别不存在了,这意味着建筑在作为一件艺术品与其构成组件简也没有固有的区别。惊奇的成分,作为本身就可以刻意追求,由此1920年出现的野性状态的“达达集团”得以对任何本身不受常规约束的“有生命之艺术”称号。
立体主义也是一个对建筑影响甚深的艺术派系,它是风格派和构成主义的来源,以其轮廓互相贯穿而著称。蒙德里安的构成在建筑上有相当大的启示作用。在一座矩形建筑物周围或里面活动,可以被看成四度空间,因为我们的时代抛弃了过去的静态视觉,在立体主义基础上引出新的空间观念--“时间-空间”概念,它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非欧几何有微妙的联系,三次空间以上的多维空间概念,引进速度和位移尺度概念,打破几何学的三维性。柯布西耶称第四度空间是由于使用造型方法的一种特别恰当的和谐所引起的无限逃逸时刻,这是视错觉的表现。正如萨瓦别墅将其各个方面都挖空,使得任何实的断面都表现出内部和外部空间难解难分的互相贯穿。包豪斯校舍用玻璃处理的广泛透明性正如1911-1912毕加索的画那样,又是正面的又是侧面的打乱时空逻辑,将绘画变有限为无限的神奇力量引入建筑设计之中。
对于艺术的思索有时与对于科学的思索一样是相当严肃和认真的,有时它又表现出放肆的一面。在随后涌现的更为复杂的绘画流派,如大地主义,行为绘画,表演艺术,照相写实,超现实主义雕塑,最简派艺术,偶发艺术,大色域绘画和波普艺术等使得艺术领域再现文艺复兴似的前所未有的繁荣,引起设计风格的巨大变化,这些无论是前卫或者后卫的东西正如同艺术的花园里任何俗气的和清高的花都是组成其繁荣的一部分那样,不可缺少,只要作品具有两种强烈的效果:一种是视觉的,一种是观念的。这一点对建筑的表现和母题都影响巨大。
5、科学和理性主义的影响
离开科学的艺术--就像失却了灵魂的身体,数学在很大程度上对于理解透视的法则,明暗的分配,色彩的作用是必
须的。光学和力学也是必须的,不然的话,我们将向盲人般在黑暗中行走……
从某种意义来讲,作为严肃科学的考古学对于历史的连续性研究中就特别强调古迹的科学分析与精确描测,由此而引发了十八世纪复古主义的理性主义。不管建筑与情感之间的结合探索多么深刻,建筑与科学之间的结合必将永远存在,在这点基础上可以认为建筑形式本质上是带有科学意味的结构形式,而设计则是建立在科学计算基础上的。桥梁设计是牵扯到如重的活荷载效应,水力问题等科学性的典范,它曾被看作是砌筑拱券或石头切割法的扩展,作为一门技艺而非设计存在的。当跨度更大,并且使用更能受力的材料时,运用数学的应力分析变得更为重要。“土木”便应运而生。新的建筑形式出现后,鉴于钢筋混凝土的材料技术的计算问题,纯形式与美感甚至也要量化考虑,建筑设计不得不求助于土木工程。军事工程B·F·德贝利多便是一位杰出的土木工程师,他对于静力学和拱稳定颇有研究,而且还进行了确定材料强度的试验。工程学终于支配了现代建筑的思索,“建筑业处在一种自卑感中寻求与他们离开的弟兄的更紧密的联合”。
功能主义与理性主义随之兴起,理性主义“并不意味着那种以采用朴素的构件形状和便宜的材料去表现结构经济性的类型,它仅仅意味着将美的效果限定在逻辑地遵循构件的本性上,其第一美德是表明作为其构造目的之坚固,而后才是不同建筑类型有关的便利,最后是装饰,它在于建筑总体的安排恰当”。(3)建筑要求推理多于灵感,要求真实的知识多于热情。古希腊曾使用的大理石神庙的结构符合已经由虔诚传统确定的古风的木构形式,因而多立克的精神在于以显示合理的结构体系为背景去寻找装饰。时代的进步而产生的新的公共建筑如医院,剧场和监狱,都引起强烈的功能语言对理性主义提出挑战,强调了通风、光照、视听、重力热水系统,采暖纳凉诸多技术问题,对此诗情画意完全束手无策。形式追随功能,缺点成了设计改良之母,整个设计思潮改变了。
生物学观念因其与环境的密切联系也倍受瞩目。“有机的”是导入建筑的重要的生物学概念,当我们把某种材料压制陈固定形式时,这形式是机械的。有机的形则是天生的,“他”成型于内部发展之时,并随着组织的成长不断变幻形式。就有机建筑而言,则指由内而外发展的建筑,它与其存在的条件相一致,与环境天然融合,它的目标是整体性的。设计者被要求具备的不是出众的刺激的敏锐,而是协调感。作者指出建筑与生物共同具有这四个特点:有机体与环境,器官的相互作用,形式与功能的关系,生命力本身的原理。
自然界是最伟大的造形师,生物学提供了“形态学”的概念,由此而有了仿生的概念,除了形态和功能的提示,还拥有自然力,和类神经的网络联系等更深入的学问。从西班牙的戈地的畸形建筑到赖特的有机建筑到文丘里的解构隐喻主义,都很大程度受到自然的刺激而产生的灵感。这个课题对未来有着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
篇2
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和情感表达的需要,艺术设计也随之而产生。除此之外,艺术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审美的要求,还要满足人们心理和生理方面的要求,要充分的表达出人们所有表达的感情思想。具体来说,艺术设计是人们情感外在表现形式的一种,人们将自己的情感需求与具体的事物进行了创造性的结合,从不同角度来表达自己的感情需求,再设计的同时,力求将情感表达和科技融为一体,使其相对平衡,使得艺术设计产品在今后的销售当中既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又满足商家的利益需求。例如,手机作为一款大众化的产品,正逐渐从功能的追求向艺术设计需要转型。所以,手机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具有丰富内涵的产品。例如LG的巧克力手机就受到了恋爱中的客户的青睐,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设计中包含了情感,是情感和科技完美融合的一种体现。
2、实际应用中的形式美与功能美
2.1艺术设计中形式美的表现
在艺术设计中,相对于功能美来说,形式美更为抽象,功能美表现在外在形体中,而形式美却是对具体设计产品抽象美的创造,主要表现为在创造产品过程中,物体自然属性随机组合或者有机组合产生规律的集中反映,这种美的表现不仅是体现在实际物体上的,还要从实体产品上感受其观念的形成。从根本上来讲,形式美的审美观念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设计内容,除了需要保留设计产品本身的性格特点外,还要反映超越产品本身的审美含义。形式美的具体内容不仅包括了构图形式,还包括了色彩、造型以及艺术技巧这三个方面,这三者可以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由他们共同组成了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产品要想脱颖而出,那么对形式美的要求也就应该越高。艺术设计产品的本质属性决定着形式美的高低,首先人们观察到的形式美表现为自然美,这种美属于人们对形式美的初级认识,通过艺术技巧将自然美升级,表现为更为高层次的美,这种艺术技巧就是产品的设计与审美统一,通过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展现所要设计的内容,是功能美展现的艺术表现方式。
2.2艺术设计功能美的表现
功能美主要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审美感受,任何物体之所以产生都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从最初的简单造物到现在的科技造物,这不仅是设计产品功能应用的提升,更是产品设计产生功能美的过程。从一开始的应用造物,到现在结合艺术美进行的创造行为,无一不是对功能美的加工和提炼,这是一个漫长而悠久的发展历程。一般人们对功能美的定义为产品完成人们对预定功能的需求即可,只要艺术设计与功能完美的结合,人们就会认为产品具有功能美。因此当人们在运用设计产品的时候就可以既满足对产品功能的需求,又达到人们对产品审美的体验。所以,在艺术设计当中功能美相比形式美要更具有功利性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人们使用设计产品的过程当中,使其感到满足和快乐。从本质上理解,功能美其实就是人们在进行产品设计时目的性与规律性的有机结合,从而创造或者改造某些物品。
3、结语
篇3
1、逆向思维的含义
逆向思维就是用非常规的方式来思考疑问,对事物本身的作用进行积极思考的特点。让思维以相反的方向,深入探索疑问,建立新思想,创建一个新的形象。当大家都向着一个相同方向的思索,你自己却向与之相对的思索,这种思维方式被称为逆向思维。大家通常喜欢按照习惯来考虑疑问和寻求解决方案。事实上,对于一些疑问,特别是一些特殊的疑问,从结论向后推,从解决方法返回已知的条件,返过去认为可能使事情变得更易于解答。
2、逆向思维的特点
普遍性的特点:逆向思维有其在不同领域中的适宜性,包括相互矛盾而又统一的规律是普遍适宜的,因此有一种逆向思维角度;批判性的特点:逆向是与正向对立的,正向是指普遍的、一般的、大众的或习性的想法与用法。逆向思维,是有悖于普遍规律的,是一个挑战普遍规律的。它可以摆脱一般的心态,去除由常识和自定义所引起的模式识别;新颖性的特点:规行矩步的思维方式和按传统的解决方式虽然简单,但容易使思维死板,摆脱不掉惯性的枷锁。逆向思维能够很好的克服这个难题,通常会出奇制胜。
3、逆向思维的优势
逆向思维优势一:在平常生存活动中,普通思想的疑问没有解决的方法,使用逆向思维可以很容易的获得结果。逆向思维优势二:逆向思维会使其独出心裁,在别人察觉不到的地方寻找突破口,从而一击制胜。逆向思维优势三:逆向思维是各种各样的方法中解决疑问的最好的方法。逆向思维优势四:一些困难在生活中从逆向思维使其简单化,这样得到一举两得的效果。逆向思维优势五:逆向思维擅于运用在各个收益型领域。如:房地产、股票等等。逆向思维优势六:逆向思维最宝贵的价值是一个挑战人类的知识,在原有基础上能够加深了解和起到加强力度的作用。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都应该有意识地使用逆向思维,这样才会有更多出乎意料的结果。
二、逆向思维的分类
1、真实诉求的逆向思维
真实诉求就是不添加任何修饰符、真真切切的传递产品信息。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例如:我们逛街时经常会看到一些服装店门前会写到:“店内服装超低价出售,降价原因:1、因存放时间过长,款式些许过时;2、年末大清仓,周转资金。”其实这些是使用反向思维方式的广告。虽然这是事实,但却有很多人买。实际的情况是什么就如实的说出,不欺骗隐瞒购买者,这样说出来的话更让大家相信,能感受到卖者的诚意真实,购买者才更放心的购买。
2、幽默风趣的逆向思维
这一类广告比较有艺术感,比较幽默风趣,这样不但能使大众轻松的了解商品的全部外观,而且还能被人们记住商品特别之处。例如“:百威”广告中两罐啤酒是人格化,戴着墨镜和耳机在海中冲浪的一对夫妻,享受美丽的生活。美丽的图片非常引人注目,清澈湛蓝的水,感受海风击中幻想脸的微风,喝百威啤酒的味道和感觉的创造性表现在感情上能引起购买者的共鸣。让购买者更容易接纳,特别是受到青年购买者的青睐。
3、缺点逆向思维
缺点逆向思维,进而指出的缺陷被认为是大众的,用创意来解决。例如:日本的优衣库服装品牌,优衣库是众所周知的产品表面上没有任何图形标志,在它的里面衣服标签标明衣服的面料成分和写它的褪色现象。反而不让购买者感觉到反感,却可以让人感到很真诚。
4、正话反说逆向思维
正话反说就是使用讽刺的说法。实则是作为真正的赞美,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调侃自己,来展示产品。这是一种自信的,一种幽默和智慧的。例如“:天津狗不理包子”就是用带有这种的方式来招揽客人,客人将看到后会认为这样一个包子怎么个难吃法呢?于是抱着试试的态度去购买,它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三、逆向思维的培养方法与发展趋势
1、如何培养逆向思维
思维自身是包含两面性的,从这到那或从那到这就是思维的两面性。把其中一个方面称做顺向思维,其相反就称为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并不是违背常理的,仅仅只是打破常规,帮助更好的解决问题。因为大家熟悉的疑问,通常会成为固定思维。逆向思维冲破了固定思维的禁锢,带有创新,往往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在思考设计中,设计师使用心理逆反来改变思维方式,强调把观众的实质性的缺点与优势对比,通过这种手法来触碰到购买者心理,比较传统的设计手法可以更好的达到预计的结果。独特鲜明的当代广告很容易脱颖而出。观众不会轻易的接受任何无创意的广告,我们必须有创意,才可以使购买者接受并有购买欲。没有个性的广告只会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同个性的创意广告是吸引购买者,能够征服购买者。根据一般的想法,有时设计的广告作品往往缺乏创造力。如果没有任何想法去搞广告创作,您可以尝试使用逆向思维方法打破僵局。使用逆向思维来对非主观事物进行加工制造从而取得相应的形变,设计出不同的体现方法。广告和传承绘画体现方法不同,必须通过开拓创新,在大家普遍的思想的基础上体现出来。
2、逆向思维是广告设计中的必然发展趋势
在广告设计里,广告是发挥作用来改变购买者的想法和行为,这需要通过结合别的策略来实现销售。许多企业希望广告成效可以立刻达到想要的效果,但通常很难达到。所以,在广告极大削弱商业信心之时,创新的广告是至关重要的。广告随处可见,可是都大同小异,大家的视觉已经疲劳,需要有新的东西来刺激大家的感官,这就说明广告面临着一个新的抉择。盲目从众是不会长久发展下去,当今科学在不断的进步,大家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满足一日三餐的温饱疑问,大家想丰富自我的生活,就衍生出了逆向思维,它取自生活但又高于生活,这样就更易被认可。随着社会发展需要的多样性,广告产品更新的过程中,传统的广告模式已经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它将需要找到一种新的方式来宣传。只有通过逆向思维可以改变,从而赢在惊喜。销售品之间的差距变小,很难找到突破点,对于设计者要做到作品的独特,能让购买者注意到就必须有突破。这就要做到思维不能被禁锢,使用反向思考使用意想不到的想法,使作品表达的出神入化,让人难以忘记。现如今广告发展迅速,利用逆向思维设计更可以超越传统的创意并更能起到超乎凡响的结果。
四、结语
篇4
在我国早古代便有了人本思想的基本雏形,孔孟思想的“仁者爱人,民为贵”便是中国人本思想的起源,而西方又把人本主义提高到了更高的地位,这说明人本思想在古今中外都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且是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之一。我国的以人为本思想,对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这种设计理念不仅在我国长期存在,并且已经传播到整个亚洲。我国的建筑设计中以人为本思想体现在很多方面,如建筑空间的利用、建筑物周边配套设施设计及规划等都体现了人文关怀,具有地方特别的建筑设计理念,更满足了“以人为本”的设计要求,也更加深刻的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此外将城市发展历史与城市建筑相结合,对城市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建设,也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建筑思想。我国建筑设计中的以人为本的思想的运用,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远远不够,应增加建筑设计中的人文思想比重,不断加大人本思想的使用范围,从而更好的满足人的需求。其实建筑设计注入人心很简单,就是需要建筑设计师接入自己的内心即可。曾经有一片高端别墅区依水而建,但是令人惊讶的是,这片别墅群竟已烂尾多年。究其原因是这么大面积的别墅项目,居然没有设计车库,仅仅一条,就难以让此别墅进入购买者的眼球。可见,该别墅设计师别没有从人们的需求角度着眼,才会造成资源如此浪费的现象出现。不难看出,只有拥有同理心的设计师才能真正将人本思想有效融入现代建筑中。
二、现代建筑设计如何融入人本思想
1、小区公共空间需要更舒适
小区公共空间的设计一定要符合公众的内心和情感需求。一方面,要满足国家绿化率的要求,提供给公众更为怡人的呼吸环境;另一方面,需要提供给公众更便捷的现代游乐区域,如果有条件,区域可以划分为儿童区和老年区,这样不但可以丰富儿童的娱乐生活也能够带给老年人更有意义的老年生活,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一些色彩和颜料。所以,设计师需要秉承人性化的设计初衷,在确保建筑用地使用率的前提下,为居民打造更宜居的小区生态环境。
2、室内建筑设计需要按需所设
当前,很多年轻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有些人比较重视卧室的舒适度,不喜欢老式的在卧室中放入太多的摆设以及放入电视等设计理念;也有些人比较重视客厅的功能性,期待客厅既可以满足招待客人的需要,又可以满足就餐以及看书的需要;有些人认为浴室最重要,所以要求浴室一定要在光线和设计上别具一格,能够满足多种需求......,这样不同的需求种类可以看出我国居民不断丰富的思维需求。所以,这就需要建筑师在设计之前一定要进行有效的调研,既能设计出大众化的房屋,又能满足小众的要求,既实用又现代,又充满艺术气息又能富有多种功能。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建筑设计是为人而设计,而不是为房屋而设计。
3、设计更为便利的公共设施
拥有非常丰富而又便利的公共设施对于建筑设计来说是最符合以人为本原则的。当前,在很多小区中,居民居住空间已经完备,但是一些小区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并没有满足日益增长的人们的发展需要。没有公共厕所,没有便利的交通,也没有可供大家休息放松的公园,更没有规范标准的公立医院。这些基础设施的缺位,体现出来的是建筑群体的急功近利,而非以人为本。所以,在建筑设计规划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入住标准,将人性化加入其中,必须确保人们群众生活相关的设施齐全、到位、规范而且合理,以满足人们出行、就医、玩耍、以及娱乐消遣。从而实现建筑设计的人性化需求,也能够为现代化发展注入人文色彩,点亮现代化的生命色彩。
4、扩大人们的交际空间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棚户区大量改造,人们生活日渐转好,楼上生活逐渐增多。现代化的发展带动了人们生活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但是却忽视了人们的交流性和互。在很多大城市,楼林高耸,人与人之间逐渐变得冷漠,加之信息化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们宅在家里,与乡亲邻里之间更加缺少沟通和交流。这样的情况不仅不利于个人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团结。近年来,抑郁症越来越多的出现就是最好的证明,主要原因就是压力大而又没有宣泄的途径。所以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提供给公众一个可供交流的场所,让公众在现代化的密闭环境中寻找到一个宣泄的途径,人类交流是基础的需求,切不要为了发展而忽视了交流的重要性,为了利益而忽视了公众的情感需求。所以设计师一定要遵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满足居住需求之余为居民规划更合理的交流空间,打破密闭环境给人类情感带来的破坏。
三、结语
篇5
1929年哈勃宣布:“宇宙正在膨胀着。星系之间的空间随时间线性增加,星系本身并没有改变;而且星系越远,离去得越快”〔1-P115〕。而后,由列梅特、伽莫夫等人发展为大爆炸理论,基本要点是:在100-200亿年之前,宇宙生之于一次大爆炸,物质、能量、时间和空间都由爆炸中创生,爆炸前那种原始的无限稠密被称为“奇点”,由爆炸引起的膨胀,现在仍在继续着。从30年代开始,膨胀的宇宙模型已经为大多数宇宙学家所接受,现在被称为现代宇宙学标准模型。现代宇宙学被定义为:“以广义相对论为理论基础,以哈勃定律为观测依据,并在宇宙学原理的假设下,研究整体宇宙的结构、运动和演化规律的一门学科”(2-P85)。
此前15年,斯利弗在美国天文学协会的一次会议上,公布的观察结果是:“一些明亮星云(后来被证实是星系),既有蓝移的,也有红移的”;更远的弱光星云,“全都展示红移”(1-P111)。没有做出任何解释。哈勃有效地以“宇宙梯”法解决了确定星系距离的问题之后,通过对自己测定的24个河外星系距离的分析,发现红移量大致同星系距离成正比,即(λ1-λ0)/(λ2-λ0)=D1/D2。当时普遍认为,这个结果“唯一可能的物理学解释便是河外星系都在以正比于它们距离的速度退离我们而去”〔3-P140〕,由此得出的H=V/D,被称为哈勃定律。其中H为哈勃常数,D为星系距离,V为星系退离速度。D和V“都不是可测量的量”(8-P403)。
哈勃定律作为膨胀宇宙论的基础原典、现代宇宙学的观测依据,存在如下纰漏:1、该定律中既没有可观测的物理量,何以能成为“观测依据”?又缺乏作为必要条件的观测数据,如何判定其正确?
2、设星系在t内退离距离D=Vt=HDt;依据哈勃关系式λ/λ=D/D,λ应随时间线性增加,即该定律成立的必要条件是红移谱线持续移动而不是红移。
3.取H=3×10-2m/s光年,代入λ/λ=D/D=Ht=3×10-2m/s光年·t=10-10/年·t可知,任一星系的λ/λ都将以每年10-10持续增加。60年代观测精度(λ/λ~2.5×10-15)已达这个数据的4×104倍,要证明哈勃定律成立,就必须提供对同一星系λ/λ随时间线性增加的观测证据。
近40年来,新理论与新技术的结合,相继发现了一些不调和的红移现象。海尔天文台的阿普80年代末就宣称:“我们已知有38个不调和红移天体与24个星系相关联。这个数字之大,不允许我们将它一笔勾销”(1-P151)。依据这些佐证,至少在某些情况下,关于红移跟膨胀关联的传统解释是错的。
红移跟运动的关联确实并不具有唯一性。依据狭义相对论,运动物体发出的光被静止者观测时将发生频移,和声波频移机理相同,用多普勒效应解释没有错。依据广义相对论,具有强引力场的静止物体发出的光,在引力势较高处观测也要红移。即光的频移有两种机制,声波频移却仅有一种,用多普勒频移解释光现象就必然会丢失引力频移机制。通常的解释是:“引力不能定量解释星系的普遍红移,引力效应至少不占主导地位”(4-P509),可以忽略不计;霍金的说法是:“星系的引力场没有足够强到对它有明显的效应”(5-P47)。
哈勃宣布宇宙在膨胀时,全世界能够理解广义相对论的人寥若晨星,“据记载,本世纪20年代初有一位记者告诉爱丁顿,说他听说世界上只有三个人能理解广义相对论,爱丁顿停了下,然后回答:我正在想这第三个人是谁”(5-P83);50年代之前,“广义相对论大体上是数学的一个分支”,60年代之后才“从考察数学结构到开始按照物理来思考”(6-P72);尤为重要的是,这个时期利用穆斯堡尔效应在高度差H=22.5m的条件下,“极其精密地测得57Fe的一条γ谱线的紫移,波长相对变化仅有λ/λ≌gH/C2~2.5×10-15,与理论预告值在误差范围内符合”(7-P94)。引力频移被精确地测量出来后,就不得不承认“引力是一种极其巨大的力量”(6-P66)。即此不难算出,在地球引力场中γ光子通过22.5m,需时t1=h/C=22.5m/3×108ms-1=7.5×10-8s。
由哈勃关系λ/λ=D/D=Ht=10-10/年·t;当λ/λ~2.5×10-15时,t2=2.5×10-15×3.15×107s/10-10=7.88×102s。
依据平直而各向同性的宇宙学原理,当λ/λ~2.5×10-15时,引力效应/哈勃效应=7.88×102s/7.5×10-8s=1.5×1010。很显然忽略引力效应肯定是个重大失误。
大爆炸——膨胀宇宙论被称为标准宇宙模型,存在3个问题:其一、不考虑引力效应就不符合现代宇宙学的定义;其二、40年前就测出的引力频移比膨胀效应大1010数量级,早已粉碎了“唯一的物理学解释”神话;其三、“广义相对论用时空结构的几何性质来表示引力场”(8-P328),哈勃当时并不理解,用多普勒效应解释红移属于以偏概全;时至今日如果仍不考虑引力效应,宇宙常数偏小、退离速度偏大的错谬,将永远不可能得到纠正。
为了确定引力跟红移的定量关系,特作如下讨论:
一、改变高度差重做穆斯堡尔实验,依据两次测得的数据,可以确定:
1、红移相对变化量跟距离还是距离平方相关;
2、导出相关公式,为比较引力贡献和哈勃贡献提供依据。
二、有人认为,光在漫长的星际旅途中会受到无数恒星的影响,其左弯右折必然使红移量产生较大改变,无法予以判定。其实并非如此,可依据右图阐明如下:图中A为发光恒星,M、N为两个恒星,P为太阳;光线AB受它们影响的实际传播线路为AB、BC、CD、DE、EF;F为地球,FA为依据经验认定的光传播线路。实际上BC是光在M附近沿能级相同的测地线通过的轨迹,能够影响红移的仅为B′C′。即此可得如下推论:
推论1、光无论受多少恒星影响发生左弯右折,决定红移或紫移的只有直线距离。
推论2、A使光红移,F使光紫移,由于M地《M恒,地球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推论3、由实验得出的公式,可以用于定量解释星系的普遍红移,同时将成为确证哈勃定律正确与否的判据。
参考书目
1、(美)巴里·派克著爱因斯坦的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2、薛晓舟等著现代物理学的哲学问题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
3、袁正光主编领导干部科普知识全书改革出版社2000年
4、大百科全书编委会大百科全书·物理卷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5、(英)霍金著许明贤等译时间简史湖南科技出版社1995年
6、(英)霍金著胡小明等译时间简史续篇湖南科技出版社1995年
7、倪光炯等著近代物理上海科技出版社1979年
8、董光璧等著世界物理学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
二、光速不变与波粒二象性
在讨论这两个问题之前,首先需要廊清物理学理论中的3种观念。
1、物理学不研究“物质”,正如没有人能够讲出“水果”是什么滋味一样,因为二者都是抽象的类概念。实际上物理学只研究质量、电量、能量跟时空的关系,“物质”属于误用的哲学概念。
2、从牛顿那个时代开始,物理学就分牛顿范式和非牛顿范式,前者研究孤立质点运动的规律,后者探讨热、光、电、磁的本质;现在已经非常清楚,热、光、电、磁现象的本质都是电磁波,统称为能量。
3、现代物理学理论可以分为以质量计量、用时空描述,以能量计量、用位形描述两大体系,物理客体理应分为质量系统和能量系统两大类。同理粒子物理学就应该分清质量子(即费米子)和能量子(即玻色子),本质差异在于有没有静质量。
据此,先讨论光速不变问题。
所谓的光速不变是一种简称,实际所指是光速与光源运动的速度无关,或曰:光总是各向同性的。依据“质量是惯性的量度”,光子没有静质量,自然就应该与光源的惯性无关。人们通常表现出的“不理解”,根源在于误认为任何“物质”都具有惯性,忘记了惯性只与质量相关,属于牛顿范式独霸天下产生的常识性错误,不清楚物理客体应该分为质量系统和能量系统两大类。
讨论光的各向同性,首先必须依据两系统结构论确立如下观念:所谓的宇宙是质量体(包括电子、质子、原子、分子到其大无比的天球)悬浮在能量海洋(即连续辐射)中的巨系统。只有当能量(子)从质量体中放出(或被吸收)时,才表现出一份一份的粒子属性,被称为光子;而这种能量(团)在连续辐射的海洋中传播时,则总表现为波。只需要以石块掷入水中后,水波总是各向同性传播为类比,就很容易理解光波总是各向同性的道理。
得布罗意提出波粒二象性,至今已有七十余年,开始时说微观“物质”既是粒子又是波,后来改为既不是粒子又不是波;由于实际测量的结果是:用干涉仪得到衍射图象,用计数器记下的是粒子数,就将微观粒子的实在性跟意识联系起来,认为究竟是粒子还是波,由测量者的意识所决定,关键在于选用什么样的仪器。直到今天波粒二象性依旧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谜。
实际上只需要摈弃掉“物质”这个误用的哲学概念,并承认物理客体分质量、能量两个系统,问题即可以迎刃而解。光子的波粒二象性已如前述,只需要将在能量海洋中传播和由质量体吸收(或放出)分开考虑,答案就已经非常明确:波属于能量系统的属性,而粒子性总跟质量系统相关。
光子属于能量子,现在讨论质量子的问题。依据量子运动的特点,粒子永远不会停止运动。按En=n2h2/8mL2被关在L=4A箱内的电子(m=me=9.1×10-31kg),最低能量状态(基态)也还有2.3eV能量,通常称它为电子的动能,又是一种植根于“物质”这个误用概念的常识性错误。量子场论承认微观存在分粒子和场,每一种粒子都对应着一种场,却讲不清二者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只需要将电子放到质能两系统结构论的框架去考察,就不难发现所谓的电子动能并非属于电子,而是网络态的能量海洋作用于电子的结果。任何粒子实际上都处在“树欲静而风不止”的被动状态,传统将这种能量理解为电子“自能”,是基于质、能不分产生的常识性错误。试想:空中悬浮的气球不能静止的原因在于空中能量分布不均衡,水中木屑的动能亦来自于水,都不属于气球和木屑自身所有;即此为类比就不难理解粒子性和波之间的相互关系。
结论:所谓的波粒二象性,是使用分别适用于能量或质量系统的仪器,检测由质量子和能量子构成的复合态产生的不同效应。
验证实验:同时使用干涉仪和计数器对质量子进行观测,当光栅的隙缝小于粒子的直径时,放在光栅背后的计数器就不会记下粒子数。理由是通过光栅的只能是能量海洋中传递的一列波,具有静质量的粒子将被“滤”掉。
三、绝对时间和相对相间
牛顿将时间分为“自身在那里流”的绝对时间和“可感知的及外界的度量”的相对时间。狭义相对论预言“动钟变慢”;广义相对论预言“一个钟所处的引力势越低(深),它走得越慢”。通常都说相对论的预言被证实,说明牛顿的时间观念是错的;实际上恰恰相反,即此正好证明了时间确实有绝对和相对之分。
牛顿之前,惠更斯已导出单摆周期公式T=2π(L/g)1/2,据此发明的摆钟至今仍在使用,其走时快慢与g直接相关:g越大,T越小,走时读数即变大;反之即被称为变慢。这个结果为什么正好跟广义相对论的预言相反呢?因为物理学研究的客体分两个系统:一是由牛顿范式沿袭而来的,用质量计量、用时间和空间描述运动的质量系统;一是由非牛顿范式沿袭而来的,用能量计量、用位形描述运动的能量系统。摆钟的读数属于质量系统计量的相对时间,可以通过调节摆长L使所有的钟走时一致,其作用直接源于发条的弹性势。刚旋紧发条时走时慢些,发条松弛时走时即变快。
用原子钟实测的结果正好跟广义相对论预言一致,这又是为什么呢?由于原子释放能量子跟它所处环境的能级直接相关,而能量子的T即代表该能级的内禀时间,由能密梯度g′决定,是无法人为改变的,故而称之为绝对时间。
如图所示,行星R从远日点N向近日点M运行时,动能(正能)逐渐增大,g亦随之增大;由M向N运行时,势能(负能)逐渐增大,g′亦随之增大。沿NM方向,正能密梯度g递增,负能密梯度g′递减。原子钟走时由g′决定,显示的是绝对时间;摆钟走时由g决定,显示的则是相对时间。
小结:绝对时间是弯曲时空(负能密梯度决定其曲率)的内禀时间,传统使用的摆钟“度量”的属于相对时间。当使用人为规定的时间标准去度量负能量海的内禀时间时,就必然会出现时间变快或变慢的实测结果。
验证实验:将在同一地点校准的摆钟和原子钟各一枚,用气球带上高空,依据电台播放的校钟讯号去校钟时,原子钟的读数要大些(变快),摆钟则变慢。
意义:该实验可以确证:
1、狄拉克所说的负能量海即是充满连续辐射的广袤空域;
篇6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课堂讨论存在一些问题。特征之一是缺少课堂讨论:“教师在讲台上问”,“学生在下面回答”。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错位了,教师成了主体,学生反而成了客体。甚至部分教师过于强势,在教学关系上授课者始终凌驾于学生之上,教学霸权的现象比较普遍和突出;关注学生仅停留在口头上;思想品德课,上成了满堂“问”、“问答课”,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演变成了授课者的“课堂表演”,仿佛在唱一场“独角戏”。久而久之,调换了另外一位教师,或另外一个班级,教师不知道问什么,学生也不知道回答什么了。学生成了看客、听众,教师成了主持人。学生始终处在被动的位置上,他们可以不用思考,不需动嘴,不要动手,不必劳作。对他们来说,思想品德课可有可无,即使不上几节课也是无关紧要的。特征之二是缺少高品质有效的课堂讨论:许多老师在对新课标要求以及课堂讨论教学理解上有偏差,一些公开教学活动课,各类赛课活动中出现一股浮夸之风。授课者使用包装、渲染、夸张、展示等手段,极力追求奢华、轰动、精彩、艺术的课堂讨论效应,使得课堂讨论呈现出类似流行歌曲演唱会的“盛况”,而有价值的东西并不是很多。这两种现状与新课程标准要求背道而驰,亟待改变。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创设讨论问题,提高课堂的效率呢?
一、创设宽松、平等的民主课堂氛围
以学生为中心是基于教师组织管理基础上的,管理力度软弱势必导致学习环境的混乱。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教学时,必须为学生创造一个优良宽松的教学环境。师生关系是否和谐会影响到教学质量,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学生积极学习。教师的教学用语、行为、态度若是能表达出对学生的期望,学生会感觉到被尊重,从而能认同教师的教诲。初中生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各方面都不够成熟,教师要发挥主导的作用,耐心引导,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既能够让学生完全放松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又能够保持好的教学秩序和进度,还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统一集中到学习目标上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展开有秩序的思考和课堂讨论活动,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精选讨论内容
新课标指出教材的呈现要生动活泼,配以文字和图片,因此在课堂讨论教学时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或影视,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如在讲授教科版思想品德九年级《战争与和平》的课题时,可以给学生展示联合国的国徽,讲述其中橄榄枝的含义,揭示出和平的主题,再展示一些贫困地区,如非洲居民的生活状况来暗示发展的主题。这些经过精心挑选的教学内容,不仅可以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而且能激发学生课堂讨论的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堂讨论要有明确目的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将整个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并注意每个小组成员的素质是否平衡,即在一个学习小组当中,不仅要有学习优秀的学生,还要有学习困难的后进生。然后,将教学目标以多组探究题的方式成功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通过自己的分析、探索和讨论得到问题的答案。同时,教师也不能闲着,要对各小组的探究情况进行了解,帮助一些后进生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难题,成功展开对他们思维的引导及点拨等。
例如在教学教科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基本经济制度》这一主题时,教师可以分层次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探究问题:1.我国有哪些经济制度?2.我国的国有经济是由哪些重要部分组成的?每一个组成部分所具备的作用与地位又是怎样的?3.哪一种经济形式在国民经济的发展当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为什么?4.我国目前还有哪些经济形式?具备什么样的作用?5.我国现行的经济制度是否合理?其必然性是什么?通过这样的分层指导,问题的研究层层递进,知识要点和教学目的得以明确,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构成形式、各自的作用地位以及将来的发展走向等,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教师适时调控
初中学生这个年龄段具有很强的好奇心,爱动,喜欢追根问底,而且有很高的求知欲望。思想品德教师要掌握这些特性,适时调控,充分点燃他们的课堂讨论热情,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才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在调控过程中,教师必须把握好以下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课堂讨论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教学效果,因此在设计和运用课堂讨论时,应紧扣教学目标,不能为了导入而导入。
(二)兴趣性原则
课堂讨论就是要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因此设计的课堂讨论应力求新颖、生动,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激发其学习兴趣。
(三)适度性原则
问题讨论是为新活动或新课程作好铺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不应在讨论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否则讨论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四)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要求教师熟悉初中全套政治教材,从而把握教材中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能够有效地驾驭教材,在设计讨论问题时,可将上节内容与新课有效衔接。
(五)启发性原则
设计的问题讨论是为了让学生对新知识有强烈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因此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五、教师及时总结与评价
很多教师都能在课堂讨论后进行及时的总结与评价。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总结与评价语言上,还应该注意要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能够做到有的放矢。这里所说的独特性指的是总结与评价的语言要尽量符合各个学生的个性特征,与他们的性格、气质相符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不仅仅是教学方法要因材施教,总结与评价也应该如此,同一种评价对不同性格、气质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作用与效果。比如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基本上都不愿意接受否定的评价,只喜欢教师对他们的肯定的、鼓励性的评价。对于这类学生就要及时地在他们成功的时候给予正面的评价,激励他们对思想品德的学习兴趣。
然而,精心设计课堂的问题讨论,提升思想品德课堂实效是一个困难而长期的复杂工程,我们教师只有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勇于探索,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精心创设有效的讨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思想品德课的重要作用才会得以凸显,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才会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菁.浅谈初中政治教学[J].新课程(教师),2010(10).
篇7
[关键词]国有企业 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293-01
引言
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而企业的文化建设,又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状况,对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其次企业的文化发展,要严格遵循党的方针指导,所以企业就要加强注重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实,保证员工的业务素质、岗位职责以及职业技能等,将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更有利于员工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企业的文化建设,继而更好的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1 融合的必要性
1.1 企业管理要求
企业管理直接是对于员工的管理,为了更好的规范员工行为,获取提名支持,从而更好的推动企业发展,同时也是为了员工的自身发展考虑。管理是国有企业必不可少的,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业务能力等,都与工作人员自身的思想意识有着直接的关系。并在其管理的基础上,逐渐的衍生出了文化管理,并以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作为其核心管理工作内容,对此将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以及企业文化建设进行有效的融合,更能够满足企业的管理要求。
1.2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体现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国一直推崇的专项工作,而国有企业也非常重视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教育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没有充分的体现出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而将两者融合,也是传统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体现,保证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落实,提升了员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企业能力等综合素质,对此可见将两者融合是非常有必要的,从而更好的带动其他企业相关建设工作的进步。
1.3 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保障
私企在展开国有思想政治工作时,会感到吃力和困难,其主要原因在于私企的企业结构等照比国企显得更加简单;而国企两项工作的结合,更有利于提升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以及企业向心力、凝聚力等,更能够让员工分清自身利益与企业、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和地位,从而更好的保证工作质量,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 融合的可行性
2.1 共性
其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及企业文化建设之间的共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工作方向方面;企业开展两项工作的方向,都是以社会主义方向为核心,坚持遵循党的领导,以及政策的决定,并以国企稳定的经营发展为主体,从而更好的满足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第二、工作对象方面;国企开展两项工作,其主要的作用点都是企业的员工,对此可见两项工作的对象一致;为了更好的提升员工的自主性、独立性,保证工作的良好效果,就要加强员工道德素质、团队协作精神的提升。第三、工作目的方面;我国国企大都注重经济效益功能的形成以及发挥的效果,而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制造良好的企业环境,充分的发挥人才优势,继而提升企业经济利益。而国企思政工作的展开,也是为了通过思想、理论的再教育,规范员工的工作态度,继而更好的促进企业经济利益的发展。
2.2 互补性
两者之间不仅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性,对此为了保证两项工作作用的最大程度发挥,就需要将两者进行有效的融合,继而实现差异的互补。同时其互补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基于性质角度分析,企业的文化建设,是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价值观念,其工作的核心在于企业凝聚力、向心力的提升,规范员工的理念、思想行为等,保证业绩和个人素质。第二、基于特征的角度分析,国企文化具备创新性、时代性、差异性、个体性等特征,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不能保证这几项文化特征的有效体现,对此加强融合尤为重要的。第三、基于目的角度来看,从以往的发展经验分析,思政工作的开展,不仅具备导向、激励作用,同时在企业文化建设领域,也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促进了企业经济利益的发展。
3 有效融合的途径
本文从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导向功能、活动形式、组织人员的融合角度进行详细分析,其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3.1 与企业文化建设导向功能的融合
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导向、教育等功能融合,更有利于企业经济利益的提升;第一、导向功能的融合;主要是指思政工作与企业员工价值观、道德观等的融入。第二、协调功能的融合,是为了通过两者之间的融合,更好的规避或是解决以往企业发展存在的不协调的问题。第三、教育功能的融合,主要是指通过法制等途径,保证思政工作开展的正确性、有效性,从而更好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养。
3.2 与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形式的融合
企业在进行思政教育工作时,首先要注重人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员工价值观、人身观的培养,使其更加深入的认识企业文化内涵,从而更好的保证两者融合的效果。像企业开展的文化活动,思政工作可以更好的提升员工参与的积极性,继而促进企业文化的形成。
3.3 与企业文化建设组织人员的融合
两者之间的融合,完全可以利用相应的人员、组织来实现,同时人员的繁琐性,直接增加了企业文化建设,以及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难度,以及对其工作进度、工作人员责任的落实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融合,完全可以通过党团机构负责,经过相应任务的分配,做到权责分明。其次党团管理机构与组织人员的融合,也利于人力资源整合的实现,继而促进国企两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另外更要注重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机制,因为思政工作并不是某个部门的工作内容,需要各个管理层人员的参与,并加强各个部门的有效配合,才能更好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思政工作的创新。
4 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于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及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分析,发现在企业文化中融入思想政治工作,都是需要企业管理人员、职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从而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思想政治工作的展开,要想做到以人为本,就要借助企业文化这一载体进行实施,严格的遵从党的领导以及各项政策方针,促进两者的有效融合,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赢。
参考文献:
[1]山西金城建筑有限公司 裴旭东;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N];山西科技报;2011年
[2]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公司杜儿坪矿 刘彦红;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N];山西科技报;2011年
篇8
由于科研与教学的需要,外国设计史论文献的编译一直是国内设计史学家所重视的一个领域,如奚传绩的《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李砚祖的《外国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董占军的《外国设计艺术文献选编》,都是该领域内较早的研究成果。而《设计真言》更是在此基础上前进了一大步。首先,它在篇幅上达到了一定的规模:《设计真言》一书收录了1852-2005年间西方现代设计思想文献130篇,对19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最重要的设计家的思想几乎都有所体现,文献论述的领域覆盖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展示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设计以及新媒体设计等学科,内容则包括设计原理、设计批评、设计管理、设计与审美、设计与文化、设计与公共决策等。这130篇经过精心选择的文章,基本可以形成对近150年以来西方现代设计发展历程的全方位考察,这种工作实在是功德无量的:既可以让国内读者明晰西方设计思想的由来及其发展脉络,让今天的设计师们直接与历史上的设计大师展开心灵的对话:同时也可以引发对中国设计现状的反思,加深对设计本质的理解,并对整个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视野中设计学术思想的存在状态有所体验。
另外,从文献的选择上,也更倾向于对新知识、新方法的介绍,尤其是那些20世纪下半叶在设计管理、非物质设计、可持续设计、通用设计、服务设计等领域的文献,更加适合了国内学科发展的需要,如英国彼特・戈伯的《设计的未来及其管理》、维克多・马格林的《为可持续世界的设计》等,对于目前国内设计学研究的前沿领域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书中的很多文献都属于在国内首次译介,这更是促进了国内相关领域研究发展的可能性。
然而不能不提的是,这本书的内容更胜于其形式。近些年来,在《设计中的设计》等一系列书籍的出版及畅销的带动下,有关设计思想的书籍设计刮起了一股“白皮风”,似乎没有白皮,便不可反映其理论性,便不可如《设计中的设计》一样畅销。看来这本书也难于免俗:白色的封面上仅用透明的亮膜印出书名和相关内容,辨识度实在太差,如果没有了腰封,那此书的封面印在杂志上几乎就是白纸一张。且翻阅不到一周后,封皮便已折痕累累,实在对不起“真言”这样的名字。说到书名,这个“设计真言”也起得过于哗众取宠,令人哭笑不得。内文纸张过薄,虽然可以理解这一千多页的书不能选择太厚的纸张,但总应该以不影响翻阅为度。这也许不是编者们的初衷。众所周知,在国内,学术书籍的出版只要能够促成就已经很不错了,更没有在形式上讨价还价的余地。但这样一本内容的书套上这样的形式,实在是对国内设计现状的极大讽刺。
篇9
【关键字】网壳结构,抗震,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U45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能够造成人员伤亡和社会物质财富的巨大损失,对社会生活和地区经济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减轻地震所造成的生命与财产损失,人类与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虽然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的突飞猛进,地震工程的理论和实践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是,就近20余年来说,全球发生的许多大地震,仍然造成大量严重的工程破坏和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例如1976年我国的唐山地震、1994年美国的Northridge地震、1995年日本的阪神地震及1999年台湾的集集地震。随着城市现代化和经济的高度发展,地震所造成的损失,平均每几十年翻一番。因此,了解地震灾害的特点,采取正确的对策,方能保证防震减灾收到实效。鉴于地震预报和地震转移分散均不能很好的实现,因此,工程抗震成为目前最有效、’最根本的措施,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也成为当前最被关注的课题之一。
常见的建筑结构防震措施
目前,用于建筑结构防御地震的措施主要有:传统的抗震设计、结构控制理论(如减震、隔震等)。传统的抗震设计是适当增加结构的刚度,以抵抗地震作用,或合理布置结构的刚度,使结构部件在地震时不同步地进入非弹性状态,具有较大的延性,消耗地震能量。上述方法存在以下缺陷:
安全性难以保证。当突发地震超出设防烈度时,房屋会严重破坏
适应性有限制。当地震发生时,虽然结构本身的破坏可以控制,但是房屋内的重要设备可能会遭到破坏
经济性欠佳。它通过增大构件断面,加大配筋来抵抗地震。断面越大,刚度越大,地震作用也越大,所需断面及配筋也越大。如此恶性循环,大大提高了建筑造价,并且随着设防烈度的提高,造价也急剧增加,通过增加结构刚度来抵御地震作用,其材料用量大,不经济。一种主动的抗震策略是对结构施加控制系统,由控制系统和结构共同抵御地震作用,尽可能减轻对结构自身的损伤。这种主动策略也就是结构振动控制对于网壳结构进行振动控制是保证结构安全、减小地展灾容损失的一种重要途径。
三.网壳结构的广泛应用
网壳结构是一种曲面形结构,是大跨度空间结构中一种举足轻重的主要结构形式。网壳结构具有一系列突出的优点,大体可以归纳如下:
1、网壳结构兼有杆系结构和薄壳结构的主要特性,杆件比较单一,受力比较合理。
2、网壳结构的刚度大、跨越能力强,在跨度超过100m的结构中仍有大量的应用。
3、网壳结构可以用小型构件组装成大型空间,小型构件和连接节点可以在工厂预制;而且现场安装简便,不需要大型的机具设备,因而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较好。
4、网壳结构的设计分析可以借助于通用有限元计算程序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不会有多大难度。
5、网壳结构造型丰富多彩,不论是建筑平面,还是空间曲面外形,都可以根据创作要求任意选取。正是因为以上这些优点,近几十年来,网壳结构在各种大型体育场馆、剧院、会议展览中心、机场候机楼、干煤棚等公共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近十年,我国的网壳结构向着跨度更大、体系更复杂、设备更昂贵的方向发展,这些建筑结构新颖、规模宏大,往往成为一个城市或国家的标志性建筑,并为世人瞩目。
四.网壳结构的特点
经以上网壳自振特性分析可知,与一般传统结构动力特征不同,网壳结构频率与振型具有以下特点:
1、网壳结构自振频率密集
单层球面网壳、柱面网壳的自振频率均非常密集,单层球面网壳还有数个周期相同的振型,这是由于结构有多个对称轴所致。由于频率密集,在网壳地震响应计算时应考虑各振型间的相关性。在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动力分析时,若仍采用平方开方公式进行振型祸合则导致误差较大。
2、网壳以水平振型为主,第一振型一般为水平振型
网壳振型呈现水平振型与竖向振型参差出现,水平振型较多,一般网壳结构第一振型均为水平振型。这是由于网壳结构起拱后,其竖向刚度增大而水平刚度减弱的缘故。
3、地震响应贡献较大的振型出现较晚
一般框架动力计算可选前几个振型效应进行组合,即可满足使用精确度。而经过对网壳振型分析,网壳结构第一振型均为反对称振型,对地震响应贡献较大的对称振型出现较晚,所以采用振型分解法计算网壳地震响应时,不能仅取前几个振型,至少应选取前20阶振型进行组合,否则计算结果不安全。对复杂大跨度网壳,还需取超过20个振型响应进行组合。
五.网壳结构的形式与分类
油罐罐顶网壳招标有两种结构,分别为三角形结构和子午线结构。为了便于更好地选择满足现场及工期需要的投标单位,现对两种结构网壳进行如下比。
1、两种结构特点
(一)子午线式网壳结构
(1)工艺特点
子午线网壳主体由球面上分别以x轴及以z轴为旋转轴的两组子午线相交而成。网壳杆件全部采用不等边角钢。两组子午线网杆间采用搭接,搭接面采用连续满角焊;单根子午线的连接采用对接,须保证对接接头全焊透和全熔合以保证焊接质量。锥板是网壳的沿边构件,采用加厚钢板与罐壁顶板成20~30。角度焊接,将罐壁与罐顶连成整体。每道网杆的两端采用垫板及连接板将网杆与罐壁及边环梁连成一体;连接件采用钢板组焊而成。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
图1:子午线网壳结构形式
(2)边节点及上、下网杆安装
照给出的各边节点的弧长值,在罐壁上作各边节点垂线长度为500mm,再用水准仪找出X、z轴水平基准面,与等分垂线交成十字线,十字中点就是连接件的交点位置,然后分别将A、B、C、D各连接件按编号点焊在位置上,同时检查通过中心的两只连接件是否完全一样。
拼接X方向的第一根长网杆,且按焊接要求焊接完成。
装X方向的第一根网杆着落在中间n根支撑杆上,测量各节点的Y值应为该节点的Y+DY值,差值允许±8ram,n根都测量合格后,网杆两端再边节点与罐壁板分段焊接。
然后分别x方向第二根、第三根以z轴为对称,两边安装;然后安装Z轴方向的第一根长网杆,节点1与X方向的长网杆节点l重合,依次的节点位置必须重合点焊固定,两端点也与边节点连接件点焊固定,分别用同样的方法,以X轴线为对称轴线两边对称安装点焊。
(二)三角形式网壳结构
(1)结构特点
三角形式网壳结构由长度相同的网杆承插组成三角形,三角形之间同样采用承插形式连接,网杆材料采用工字/槽钢等结构型钢,安装时从外向里逐罔进行安装,组装完毕后将最外侧与边梁连接进行焊接固定。结构形式如图2所示。
图2:三角形网壳结构形式
(2)现场安装
组装工作在搭建的脚手架上进行,脚手架必须牢固可靠,即保证安全,又要便于组装操作。由于节点种类多,为便于安装定位,按安装标记线组装。安装标记线是所在节点的球面切线,
此线垂直于顶部节点与该节点的连线,并指向所在1/6区域对称线,以此来确定毂形件的安装方位。网壳杆件的组顺序,由下而上,对称进行。局部超前不得多余一圈。三人为一组,分成三组。对称由下而上。注意边节点找正,根据图纸要求确定网壳直径及中心点,分六个区,首先确定的五个点,然后确定六区之间的中界点,最终确定一个区域P点。这时可根据第一圈杆件验证其点的位置。
六、两种网壳结构的防腐施工比较
1、子午线式结构网壳:网杆在安装过程中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对防腐层的损害很大,因此一般在预制过程中不对网杆进行防腐处理,而是在网壳施工完后整体进行防腐。这种施工防腐给储罐施工增加了施工工序,且防腐施工难度较大。
2、三角形式结构网壳:网杆在预制完后立即进行防腐处理,到施工现场后只进行组装即可,然后对局部防腐层破坏位置进行补防处理,这种方式要求在运输过程中加强对防腐层的保护,对供货商的运输包装应提出要求。
七、网壳结构下的地震强度的变形验算
根据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思想,常遇地震作用下可对结构进行强度验算,而强震作用下应对结构进行多级性能水准的变形验算和性能评估。
1、常遇地震作用下的强度验算
鉴于地震内力系数法具有多方面优势,常遇地震作用下的强度验算可采用这种方法,但需要在原有基础上完善地震内力系数定义,考虑杆件的弯曲效应,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截面验算时,取同类杆件中组合应力最大的杆件,乘相应的地震内力系数,即为地震荷载对杆件应力的放大值,加上静应力值,便可验算该类截面应力是否满足要求。改进的地震内力系数法,比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简便,可简化复杂计算,易于为工程设计人员接受。目前已有文献在大量参数分析基础上给出该方法定义的地震内力系数建议取值,可供常规网壳结构抗震设计参考使用。
2、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变形验算
罕遇地震作用下网壳结构的抗震验算是网壳结构抗震设计的关键问题。研究表明,将动力强度破坏和动力失稳破坏两种失效模式建立在统一的动力破坏框架内,确定网壳结构的动力极限荷载及各级性能水准的量化验算指标是完全可行的。因此,设计时设计人员可参网壳结构进行全过程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通过逐渐增大地震输入的烈度深入考察其在强震作用下的位移、能量、塑性发展程度等响应情况,确定对应不同性能水准的各项响应值,正确评估结构强震作用下的响应和损伤情况,判断其是否满足业主所期望的强度、刚度、延性等性能,并加以适当调整,最终达到设计目标。
基于对网壳结构弹塑性地震响应规律的理解,我们还可以通过有目的性的调整结构刚度分布,引导和控制这种高次超静定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实现延性破坏机制,有效保证和达到结构抗震设防目标,使设计更为经济合理。综上所述,采用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思想,网壳结构抗震设计应遵循图1中的基本过程。
图3:网壳结构设计图
八.网壳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研究意义
基于性能的设计思想和投资一效益准则虽然已得到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由于网壳结构的失效机理与其它结构差异很大,结构全寿命总费用计算和结构优化设计的方法都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结合网壳结构的具体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将基于性能的设计理论引入到网壳结构领域,可以深化网壳结构的设计理论,为网壳结构的抗震和抗风研究提供技术支持,为网壳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方法,为网壳结构的性能评估提供手段,以实现网壳结构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将基于性能的设计思想引入到网壳结构的设计研究中,按基于性能的设计思想,对网壳结构进行系统的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研究出具体的设计方法和适用程序,将对社会生产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取得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子午线结构网壳施工工序相对较多,不利于变形控制,且网杆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变形,且工期长,工人数量和工种比较多,因此本工程中采用三角形网壳的结构形式。通过详细介绍和对比两种网壳结构形式,向大家推荐在网壳选型时,采用三角形网壳的结构形式,特别是铝合金三角形网壳,即减轻重量,节省工期,又相对变形小,运输方便。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研究的关键内容是对应多级性能水准的结构计算分析方法及性能水准的定性和定量描述。因此,今后需要通过试验和大量理论分析,改进不同阶段的结构计算分析方法,使其更为合理、简便;逐步完善网壳结构动力破坏准则,确定不同结构形式所对应的各级水准的量化性能标准;更为准确地评价结构性能和强震作用下的安全程度,实现网壳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目标。
参考文献:
[1]殷明灿 Pushover分析在大跨度复杂结构抗震中的应用 [学位论文] 2009武汉理工大学:结构工程
[2]刘启刚 考虑上下部结构协同工作的网格结构多维地震响应分析 [学位论文]2008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浙江大学:结构工程
[3]鲍林春 联方型单层球面网壳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学位论文] 2007 - 浙江大学:结构工程
[4]庄鹏 空间网壳结构支座隔震的理论和试验研究 [学位论文]2006 - 北京工业大学:结构工程
[5]殷占忠 带有约束屈曲支撑杆件空间网壳结构抗震性能分析与试验研究 (被引用 2 次) [学位论文]2008 - 兰州理工大学:结构工程
[6]邢佶慧 沈世钊 网壳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探讨 [期刊论文] 《低温建筑技术》 ISTIC -2005年5期XING Ji-huiSHEN Shi-zhao
篇10
【关键词】曲轴磨削;切削点均匀分布;运动模型;误差补偿
0.引言
随着我国数控技术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凸轮轴部件的需求急剧增加,特别是加工生产出精度搞,柔性好的凸轮轴对促进我国工业化发展,国民经济增长有着现实意义。而由于凸轮磨削加工过程非常复杂,凸轮轮廓曲线复杂,对加工的精度要求较高,传统的采用普通砂轮、运用靠模的凸轮轴磨削加工无法满足凸轮轴高精度、高效率、高柔性和工序集中的加工要求。
本文针对凸轮轴高速磨削加工控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以提高凸轮轴磨削加工精度、效率和柔性为目标,首先推导凸轮轮廓曲线的运动轨迹方程,并讨论凸轮轴在插补时的约束条件,建立凸轮轴轮廓曲线控制点参数化数学模型;最后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利用VC++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设计基于三次B样条的凸轮轮廓曲线关键点参数化系统,通过对凸轮表面一些关键控制点的几何特征量建立曲线方程,通过改变这些关键控制点参数值来实现凸轮表面数据点的密化,从而保证凸轮轮廓的磨削加工精度。
1.凸轮轮廓曲线控制点参数化系统实现
1.1凸轮轮廓曲线的初步建立
凸轮的轮廓曲线可以近似看做由基圆弧线,凸圆弧线及其2条外切线构成,如下图所示。
凸轮轮廓曲线结构
可以根据基圆半径、凸圆弧半径、心距(基圆与凸圆的圆心距离),就可以近似的生成凸轮的近似轮廓曲线来。
设基圆半径为a,凸圆半径为b
已知两圆的圆心距为d,圆1半径为a,圆2半径为b,因此不妨设两圆的圆心分别为和,则两圆的方程分别为:
1.2控制点的选取
直接在凸轮轮廓曲线上等角度(1.8°)选取200个控制点。如下图所示:
这里基圆半径圆半径、凸圆弧半径、心距(基圆与凸圆的圆心距离),单位为像素。在凸轮轮廓曲线上,,以点O出发,角度 为直线簇交凸轮轮廓曲线上200个点:。
直线上交点坐标的计算,即求两直线的交点,设直线1的斜率为,截距为,直线2的斜率为,截距为,则直线1和直线2的交点坐标的坐标
弧线上交点坐标的计算, 在凸轮轮廓曲线上,弧线上的点的角度范围为 。这样只要求出角度满足的取值范围,过O点的直线簇与圆弧线的交点。如下图所示。
2.控制点之间离散点的拟合与插补
2.1凸轮轮廓曲线三次B样条曲线拟合
应用三次B样条曲线拟合技术进行逼近,将给定的事先采集的特征点坐标及其系数作为控制点Pk(pxk, pyk),三次B样条曲线的特点是三个控制点确定一个型值点,四个控制点确定一段曲线,因此,需要求出与控制点一一对应的拟合曲线中的型值点Qk(qxk, qyk),接下来,要判断待求点x = u所在型值点的区间u ∈[qxk, qxk+1],然后找到控制此型值点区间内曲线的四个控制点Pk-1 、Pk 、P k+1 、P k+2,用这四个控制点进行拟合,拟合出的曲线段一定通过待求点,可通过待求点坐标在曲线上找出所对应的20组校正系数值。如下图所示。
控制点参数系统
2.2控制点之间离散点的插补
对于凸轮轮廓曲线的插补,可以分两种情况:l)对于基圆段,采用工件恒角速度,则砂轮的移动位移及速度恒0; 2)对于非基圆段,工件恒角速度是变化的,相应地,砂轮的移动位移及速度跟随变化,必须根据着重分析。如下图所示。
凸轮轮廓B样条拟合结果
3.结束语
凸轮在消磨过程中,对凸轮轴磨削加工的轮廓误差进行了理论分析,在设计轮廓曲线控制点参数化系统中,没有引入误差计算。本文种假设凸轮轮廓曲线上插补离散点是理论数据,不存在误差。在现实的磨削加工中,误差总是不可避免的,直接决定了轮廓曲线的插补与拟合结果。
本文分析了凸轮轮廓曲线插补过程种的几何精度、速度和加速度的约束 以及凸轮轮廓曲线与砂轮接触点时间相约束等插补约束条件,在控制点参数化系统里仅考虑了其中的几何精度、速度和加速度的约束条件,后面需要对凸轮轮廓曲线的插补约束条件进行深入研究,综合考虑多种条件,提供系统的设计精度。
参考文献:
[1]华大勋. 数控机床与汽车工艺.磨床与磨削,1966,(1):20~23.
[2]余坚. CIMT’95中的凸轮轴与曲轴精加工工艺其装备. 磨床与磨削,1996(1):31~33.
[3]侯志泉.面向凸轮磨削的等速高精度实时插补技术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2~6.
[4]R.Seide.ITMA织造设备回顾.国际纺织导报,1999(3):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