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1 06:58: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气象灾害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干旱。
干旱是指由于水分的收支及供求失衡而造成的水分短缺。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极为显著。我国的干旱情况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季节性与区域性。我国的干旱平均两三年就会发生一次,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特大旱灾发生次数至少十余次。我国的干旱横跨四季,春季集中在华北、东北、云南、四川等地,夏季在东北、华北、西北、黄淮地区,秋季在东北西南、黄淮、长江中下游、黄淮、华南等地,冬季则主要集中在南方。
2.洪涝。
洪涝灾害的形成与降水量、土壤结构、地理位置、植被、季节等密切相关。自古以来,洪涝灾害都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气象灾害,我国江河众多,每年汛期都会有一定的洪涝灾害发生。尤其是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耕地密集,洪灾频发必会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主要特点分为:一是普遍性。我国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区都曾遭受过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侵蚀。二是高损失性。根据1991年到2007年的中国历年洪涝灾害损失官方数据,其中损失中重度以上的年份个数有八个,损失金额都在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三是突发性。以我国东部地区为例,洪涝灾害时有发生,然而防洪能力较弱,经常是洪涝灾害突袭来临,造成损失较大,突发性较强。
3.台风。
台风源自于热带海洋上产生的低气压,当近地最大风速超过17.2km/s时就称之为“台风”。我国在气候上受到了北太平洋西部热带气旋的影响,主要在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受灾严重,台风也被人们称为全球上最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台风具有影响范围广、季节性强、受灾程度大、出现频率高、以及灾区较为集中等特点。台风一般发生在5月到11月之间,由于受到西北太平洋与热带季风的影响,我国沿海地区成为台风的高发区,间接影响达到32个省市。
4.冰雹。
在农业气象灾害范畴内,冰雹是一种区域性较强的气象灾害,它对农作物的危害主要集中在果实、枝叶以及杆茎上,属于机械性损伤。冰雹灾害产生于强对流天气中发生,与地理位置、外部环境以及气象条件所形成较为常见的自然现象。它在山区、平原、内陆、沿海均由分布,可以说一种比较常见的气象灾害。近年来,在不经常发生冰雹灾害的湖南、江西等省也遭受了冰雹的袭击。我国的北方山区地带是冰雹灾害的高发区,导致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的危害。
5.冷冻。
冷冻灾害主要指由于温度较低而引起的霜冻、寒冻等气象灾害,根据冷冻灾害程度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冻害与低温冷害。冻害产生于冬季期间,一般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冻害分为霜冻害和寒潮冻害两种,在此种条件下。农作物较易产生冻害,严重时农作物则会死亡。低温冷害则指的是由于温度偏低而使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发生障碍的情况,导致农作物的减产的气象灾害。
6.其它气象灾害。
除了上述五种气象灾害以外,还有低温连阴雨、雪灾等也对我国的农业生产,乃至农业经济都受到一定影响。根据报道,2007年,我国华北、西北、东北等地区遭受了连续十几天的低温阴雨天气,导致了很多农作物产生霉变,有的已长出的农作物也产生的烂果现象,致使农民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2008年,我国湖南、广西等地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雪灾侵害,直接影响到冬季农作物的生长,农作物减产,农业经济稳定性失衡。
二、我国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气象灾害的产生,它对农业的不良影响,首先体现在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我国疆土辽阔,包括多种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冰雹、冷冻等等,不同种气象灾害都对农作物的生长有着不同程度的损害。以洪涝灾害为例,每年七八月份是洪涝灾害的高发期,此时也是长江流域玉米的生长盛期,此时,如果发生洪涝灾害,容易造成大片玉米的绝收。
2.对农作物种植时间的影响。
如果时值农作物的生长旺盛期,却发生了气象灾害会导致推迟农作物的种植,如果继续提前播种,甚至有可能会影响到该农作物的整体产量与质量。以山东省冬小麦的种植为例,到了小麦的生长发育期却恰逢冷冻气象灾害,为了能够使冬小麦的生长发育进程与诸多外界因素相适应,势必要延迟播种时间。如果提前播种,就会出现小麦在入冬前长势过旺,造成小麦过冬时遭受冷冻灾害侵蚀,从而引起冬小麦的产量下降。
3.对设施农业发展的影响。
所谓设施农业是指人们为了抵御气象灾害或者是不良气候条件而进行的工程农业,如保温、加光、人工建筑等,主要以花卉果蔬、田间作物以及水产畜牧营造一个小型的气候环境。气象灾害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设施农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气象灾害也会对设施农业造成破坏,如暴雨、冰雹、冷冻等,都会造成相关设施的毁坏。
三、我国气象灾害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1.农业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
我国的农业经济因气象灾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呈现显著的上升走势,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至今,气象灾害对我国农业经济产生的直接经济损失分为十五个阶段,其中,1988年到1991年的农田受灾面积达到了全国农田面积的一半以上,平均每年的经济损失达到750亿元以上,而受灾面积则达到47952万平方公顷。根据2007年的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因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业受灾面积达到5000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占我国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1%到3%。2008年,同样尤其气象灾害导致我国农业经济损失超过4100亿元,占GDP总值的4.5%。
2.农业经济影响频率加快。
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从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至今,其发生气象灾害的频率分别为12.5%、42.9%、60%、70%、100%,从中不难看出,我国气象灾害对农业经济的影响频率不断加快,危害随之增加。平均每年国民生长总值的4%都被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所抵消,损失严重。
3.农业经济市场稳定性的影响。
气象灾害的发生,不仅对农业经济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还对其市场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一旦气象灾害产生,将会极大地降低农业产量,而产量的降低将会直接影响到当季农作物的市场价格,由于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作用,农产品市场价格将会增涨,气象灾害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短期通胀压力,不利于我国市场的稳定。
四、我国气象灾害的防御对策
1.构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体系。
各地政府应加强对气象灾害的重视程度,将其纳入到农业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范畴内,由政府牵头对气象防灾减灾进行通盘部署,其构建完善的防御工作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构建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工作系统,以统一领导、联合进行的方式,有规律组织气象灾害的防御指挥、预报警报、防御实施;构建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建设系统,从而保障各项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开展大型农业设施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系统,减低灾害的破坏率。
2.掌握气象规律,调整农业布局。
气象灾害的产生与当前的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这要求相关政府与防灾减灾工作人员了解环境变化、掌握气象规律,提高农业对气象变化的防御性,进而调整农业布局,以达到农业发展与气象资源充分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而实现农业高产、高质,农业经济高效的目的。
3.树立防灾减灾意识,提高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
首先,建立农村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系统,将减灾教育纳入各类农村教育体系中,通过该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使气象灾害易发区人群了解灾害的起因及防御措施。其次,提高从事农业气象灾害防御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和技能,充分发挥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系统的建设效益,从而减少农业生产损失,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4.逐步建立农业灾害保险与补贴机制。
研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灾害天气农业保险模式,建立由政府牵头,商业保险公司参与,补贴与政策扶持相结合的农业保险新模式,有效化解农业灾害风险,稳定农业生产。
5.增强生态意识,农业生产与气象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
气象灾害的发生与环境有密切关系,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加以对水资源污染控制与保护,人居环境改善与防灾减灾进行统筹考虑,比如对山、水、林等合理开局,统筹考虑村镇小气候形成,避免发生气象灾害。
五、结语
篇2
关键词:气象灾害事件;耦合;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2)11-0067-03
Research on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Coupling in Meteorological Disastrous Events
GUO Xiang1, ZHANG Ai-rong2
(1.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4;
2.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Nanjing 210095)
Abstrac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generation and evolution model in concept on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events, that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events is the result of meteorological factors, social factors, information, behavior as main body and accordingly analyzes the coupling driving force, it points out the structure of driving force and power source, at last further analyzes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coupling in meteorological disastrous events from the interest pressure and the information divide.
Key words: meteorological disastrous events; coupling; dynamic mechanism
伴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极端天气事件出现的频率不断增加,气象灾害事件的应急管理成为近年来应急管理实践中的一个巨大现实问题。2005年,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造成新奥尔良市防洪堤决口,市内80%的地区被水淹没,1200多人死亡,全部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在该事件中,政府应对失误导致此事件由单纯的气象灾害向人为的社会事件转变,造成10万人被困避难所且缺水断粮,整个新奥尔良市的正常社会秩序完全被破坏,抢劫、放火、杀人等严重事件也频频发生——一场天灾演变为一场人祸[1]。在我国,2007年广东湛江遭遇两百年一遇罕见特大暴雨,也出现过在面临严重洪涝灾害的应急管理的同时政府却要处理关于即将引发大地震的谣言的情形。
大量气象灾害事件应急管理失败的案例表明:气象灾害事件的应急管理是一项极具风险的挑战性活动。气象灾害事件的产生与发展固然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气象灾害事件也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对气象灾害事件内在规律的认识有助于应急管理工作的展开,有助于气象灾害事件的减缓和恢复。
一、气象灾害事件的界定
气象灾害事件,亦即因气象灾害所引发的社会事件,是指因气象灾害而引发的,发生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发展途径和演变规律尚未确知,灾害程度难以预计,常规防治手段失效,对区域内的生命财产以及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冲击的社会事件。
气象灾害事件不同于气象要素,这表现在气象灾害事件本质上是诸多气象要素所导致的一系列后果。气象灾害是因气象要素所引发的灾害损失,是自然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气象灾害事件是气象灾害在人类社会领域的逻辑延展。前者是后者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气象灾害事件是气象要素在影响上的扩大。当气象要素仅局限在气象领域内,其不构成气象灾害事件。只有当其对社会性的人产生巨大影响的时候,才被称作为气象灾害事件。气象灾害事件是对社会自身的容忍度的突破。
气象灾害事件具有耦合性、快速扩散性以及变异性等特征,是一种社会非常状态,更多表现为全新类型、全新危害特征,与常态社会下的解决方案有很大差异。
气象灾害事件不是气象灾害本身,而是气象灾害所引致的社会事件。当气象灾害现象如台风、干旱、暴雨等出现后,其破坏性影响最初是根据其内在的自然规律来发展、演化的。考虑到气象灾害现象是对人类社会系统造成的损害,气象灾害事件实际上是各类气象要素与社会因素共同耦合作用的结果。图1即为气象灾害事件的社会学意义上的成因假设。
根据此概念模型,气象灾害事件的诱发与演化涉及4个方面因素的作用——社会因素、行为主体、气象要素及信息。在这一模型中,气象要素是气象灾害事件发生的逻辑前提,信息在气象灾害与行为主体之间建立起联系,社会因素与气象要素发生耦合作用,相关耦合信息为行为主体所感知,行为主体对此产生心理异常并引致行为变异,最终导致气象灾害事件。
同时,根据此模型,在气象灾害事件中,存在有两个关键环节:首先是气象要素与社会因素的耦合作用,其次是耦合作用信息对行为主体的传播。耦合作用中的社会因素众多,包括政府管理中的信息沟通因素、应急处置因素、政府协调因素、政府决策因素以及公众的心理恐慌因素、公众的危机意识、行为倾向等。其中,促成气象灾害事件中众多社会因素发生耦合作用的动力机制是需要首要厘清的问题。
二、气象灾害事件耦合作用的驱动模型
所谓动力机制是指推动事物发生目的性变化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内在规律。气象灾害事件耦合的动力机制则是指推动气象灾害事件耦合作用所必须的动力的产生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该机理的各种关系所构成的综合系统。动力机制是气象灾害事件耦合作用之所以发生的动力源,也是进一步认清气象灾害事件演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气象灾害事件中的耦合作用是推动气象灾害事件演化发展的关键环节。社会因素与气象要素之间的耦合作用是在一定的驱动力的作用下实现的。耦合必须有动力,无动力驱动则无法形成耦合。因此,气象灾害事件的耦合驱动模型可用图2来描述。
根据这一耦合驱动模型,在最初的原始动力源的驱动作用下,社会因素与气象要素发生了耦合作用,耦合作用的结果会以信息的形式扩散,并对动力源造成影响,以此发生循环反复。根据这一驱动模型,信息生成与信息扩散构成了耦合作用发生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三、气象灾害事件的耦合动力构成分析
(一)气象灾害事件耦合的动力分类
相关研究表明,气象灾害事件耦合可以分为:①持续性耦合、间断性耦合和一过性耦合;②条件性耦合和随机性耦合;③诱发性耦合与演化性耦合;④结构化耦合与非结构化耦合。根据这样的分类标准,气象灾害事件耦合的动力类型也可以作相应划分[2]。
(1)持续型动力和间歇型动力
持续型动力是在气象灾害事件中,推动耦合作用连续进行的原因,其包含于整个气象灾害事件诱发和演化过程。持续型动力在气象灾害事件的诱发阶段表现为自然力的持续作用;在演化阶段,则表现为各种社会力的持续作用。间歇型动力是导致间断性耦合的原因。以气象灾害事件中的谣言耦合为例。谣言往往伴随着心理恐慌、泄愤、寻求合理解释等会出现传播的和低谷。当政府信息不透明、公众对气象灾害事件缺乏足够认识的时候,谣言就会与特定气象要素发生耦合;反之,当政府采取积极的措施保证信息的透明度,则推动谣言耦合的动力将会不足,导致耦合作用减弱或不发生耦合。2007年的湛江暴雨事件体现尤为明显。
(2)结构性动力和随机型动力
结构性动力是指导致耦合不可避免的发生的动力。该动力与气象要素、社会因素的特征和结构无关,是由耦合动力的本身特性所决定的。此时,推动社会因素与气象要素发生耦合的作用力是特定的自然、社会条件。随机型动力则是指本身具有不定性、无规则性的特征而导致气象灾害事件耦合的原因。随机型动力推动的是随机性耦合。
(二)气象灾害事件耦合的动力源
一般来说,研究者往往从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两个方面动力源展开分析。对于危机或公共安全事件的动力机制研究的文献只有王伟等人的研究[3]。王伟等人提出了危机演化中的信息动力机制,提出了“5力模型”(图3),将危机事件演化界定为演化的内趋力、形成的诱发力、自身的破坏力、管理的控制力和媒介的影响力等5个方面的合力共同推动的结果。该模型对于气象灾害事件的耦合动力研究具有借鉴意义。但是,在气象灾害事件中,与5力模型作用不同的是,耦合动力作用的对象即各种社会因素是不确定的,同时,施加影响的力本身也是不确定的。这大大增加了气象灾害事件耦合的不确定性。
从宏观层次来看,气象灾害事件耦合的动力源可以分为自然力和社会力。
(1)气象灾害事件耦合的自然力
根据刘静暖[4]的研究,广义的自然力是指自然物质天然具有的影响人类福利的能力,是效用、使用价值、对其他物质的作用力以及承受其他物质扰动能力的总称。自然力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可控性,即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然力的作用对象与效果。在气象灾害事件中,自然力尤指物理、化学规律。自然力的作用阶段相对比较确定,主要集中在气象灾害事件的诱发阶段。自然力的作用客体主要是自然环境类耦合因子,这主要包括水文因素、地理地质因素等。
(2)气象灾害事件耦合的社会力
气象灾害事件耦合的社会力是指在气象灾害事件中,特定的行为主体为了追求特定的利益所形成的行为选择的趋向力。王浦劬
[5]认为,所谓利益,是指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利益由需要(即人的心理基础)、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以及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等3部分构成。利益驱动是社会力的核心。在气象灾害事件中,各主体间结成为复杂的社会关系,对于社会关系的协调能力以及各主体的能力的大小即为社会力的大小。
四、气象灾害事件耦合的动力机制
在气象灾害事件中,利益压力和信息势差构成耦合作用动力机制的完整结构。
(一)利益压力
利益压力是利益主体在利益理想与利益实现能力之间的差距。利益压力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具有时变性。气象灾害事件中,不同时刻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压力是不一样的,甚至同一时刻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压力也不一样。各种不同的社会利益错综复杂,彼此纠结在一起,共同促进了气象灾害事件的耦合作用。
在气象灾害事件中,利益压力主要受到利益的内容、利益主体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利益主体的利益感知能力对于利益压力的形成具有巨大影响。各利益主体的利益感知敏感亦即利益认知能力强,则容易导致多重行为选择。在2011年由于暴雨而导致的各地的“看海”事件中,不同的政府部门、各地市民都对事件的不同方面提出了不同利益要求,对政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形成了严重的舆论压力,而政府只有正视相关信息,努力改正才能够减轻舆论压力。
气象灾害事件中,社会因素与气象要素的耦合由利益压力而启动。各社会利益主体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促进耦合作用。并且,利益压力越大,则越容易发生耦合作用;反之,则越不容易发生耦合作用。
(二)信息势差
在气象灾害事件中,各主体的信息拥有量是不对等的。政府作为信息的拥有者拥有大量的信息,而公众的信息则需依赖于政府。这样就会导致政府和公众之间出现信息的差距,由此而导致信息势差的存在。所谓信息势差是指不同信息主体所拥有的信息的差距以及这种差距扩大的趋势。
信息势差的存在有其结构必然性和社会必然性。这主要表现在气象灾害事件中信息主体的差异以及信息主体在信息分配上的差异。在气象灾害事件中,基本的信息主体构成有应急决策者、应急执行者、承灾者和公众。这样,由于信息主体的物质技术的差异、环境条件的差异等会导致信息势差的存在。比如,政府决策者根据其所具有的决策者地位,可以在法定范围内获取相关部门或组织提供的各类信息;而公众和承灾者则只能根据政府提供的信息或者小道消息或者谣言来充实自己的信息。
气象灾害事件中,信息势差扮演着耦合的催化剂的重要角色,从外部为耦合作用提供推动力。2008年1月10日~2月2日,我国南方地区接连出现四次严重的低温雨雪天气过程,致使我国南方近20个省(区、市)遭受历史罕见的冰冻灾害。由于灾害的突然出现,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电力传输、农业及人民群众生活等在一段时间内受到极为严重的影响。极端天气事件进而演变成灾害性天气事件,此事件最终导致受灾人口达1亿多人,直接经济损失达540多亿元。虽然相关气象专家指出:2008年1月份欧亚地区大气环流异常是导致此次灾害性天气事件的直接原因,但是,由于信息势差的存在,加之信息沟通不畅,气象部门的预警信息未被社会所重视,对于冰冻灾害事件加剧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冰冻灾害事件的高峰期,也曾出现与其他类型的灾害性天气事件相似的谣言问题,导致公众的心理恐慌,对事件的解决起到了负面作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信息势差的强大威力。
同时,气象灾害事件中,信息势差与信息的分布、信息手段紧密相关。比如,湛江暴雨事件中,暴雨爆发后,关于湛江即将爆发地震的谣言在短时间内通过手机、短信、网络等广泛传播;同时,政府在初期未及时应对也对信息的传播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一旦政府辟谣,则在短时间内相关谣言被攻破,谣言丧失了传播的土壤,避免了更大程度的社会混乱的出现。因此,在对信息势差管理中,政府如何通过有效的信息管理化解信息势差的壁垒,来缓解或消除气象灾害事件是需要认真解决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郑琦. 灾难过后的反思:关于美国卡特里娜飓风的研究综述[J]. 中国非营利评论,2008 (2):241-250.
[2]郭翔. 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信息扩散与耦合机理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3]王伟,靖继鹏,魏仲航. 基于复杂特性分析的危机信息流及其动力机制研究[J]. 情报杂志, 2007 (10):105-106.
篇3
论文摘要:结合黑龙江省2008年短期气候预测结果,综合考虑各种条件,分析了2008年农事活动季节的天气气候总趋势及农业气象年景,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农业气象灾害进行初步估计,并分析了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农业生产建议,为政府部门决策指导农业生产及广大农民合理安排农事生产活动提供科学参考。
1 农事活动季节天气气候总趋势
预计2008年3~10月全省气候总趋势是:降水总体正常,气温接近常年,生长季热量前期较高,后期部分月份略有不足。
b.夏季 降水全省接近常年,部分地区降水偏少,降水集中在7~8月。气温全省大部分地区接近常年值,7~8月有明显阶段性低温。
c.秋季降水全省接近常年,基本呈东多西少的局面。气温正常略低,全省平均比常年低0~0.2℃,并且明显低于近几年,初霜大部分地区略旱。
2 农业气象年景展望
利用气象资料,综合上述短期气候预测结果分析认为2008年热量基本够用,降水正常,总体气象条件接近常年,好于干旱的去年。影响全省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是春旱、夏季阶段性低温和病虫害,农业生产为平偏丰年(与近5年平均比较)。
3 农业气象灾害预测分析
b.阶段性低温。预测全省7~8月将发生阶段性低温,对作物生长发育有一定不利影响。
c.局地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害或虫害。
d.局地有冰雹、大风、暴雨、洪涝等突发性灾害发生。预测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易发生局地短时洪涝灾害。"
4 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
a.播种期全省主要农区的大部市县封冻前耕层土壤处于干旱状态,底墒较差,加之预测2008年春季大部农区降水偏少,因此2008年春播期可能出现明显干旱,主要旱区位于西部,松嫩平原西南部旱情尤其严重,对小麦和大田作物适时播种不利,且影响播种质量。其它地区墒情适宜,有利春播正常进行。
b.大田生长期 夏季气温正常,热量基本够用,但7~8月有明显低温时段,对作物生长不利降水主要集中在盛夏,可能导致局地发生短时洪涝灾害,对作物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c.灌浆成熟期 秋季气温正常略低,且明显低于近几年,初霜大部分地区略早。整体来看,气象条件对作物子粒灌浆成熟不利。
5 农业生产建议
a.建议农民朋友要建立防灾减灾意识,化被动为主动,克服麻痹思想,增强科学种田意识,积极参加大型科技普及活动及科技培训,精心做好备春耕工作,精选种子,提早检修农机具,抓住有利天气进行整地、耙地、送粪。
b.建议旱区尤其是西部要做好抗春旱、保春种工作,以保墒、增墒、抢墒为重点,力争一次播种保全苗。另外,由于2007年全省发生严重的夏季干旱,降水异常偏少,水库蓄水不足,水资源短缺,对水田生产极为不利,因此稻区应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合理利用水资源。
c.各地要参考气候预测,充分考虑当地作物生育期热量状况来选择作物品种,防止越区种植,切记不能把2007年的热量作为参考来选择品种,因为2007年是罕见的高温少雨年份,2008年的热量将不如2007年,建议各地将早、中、晚熟品种进行合理的搭配,以达到高产高效益的目的。
d.低温是影响2008年全省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各地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形势,提前做好抗低温的工作。
篇4
英文名称:Journal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Engineering
主管单位:江苏省地震局
主办单位:中国灾害防御协会 江苏省地震局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江苏省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2-2132
国内刊号:32-1695/P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1
期刊收录: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篇5
关键词 武汉中心气象台;气象科技;创新;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312;P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8-0225-01
近年来,随着社会公众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对精细化气象服务的及时性、针对性和准确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预报预警的准确率,增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时效性、针对性和覆盖率,必须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和科技创新。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是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提高气象业务服务水平、实现气象事业更大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快“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建设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必须加快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切实提高气象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气象科技对气象事业发展的支撑能力[1-2],以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新要求、新需求。
1 现状分析
“十二五”以来,武汉中心气象台以提高预报准确率为核心,以气象事业科学发展为主线,探索优化预报业务结构新思路,不断谋划天气预报业务新的发展方向,强化从业人员的气象服务意识,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报,大力推进气象科技创新,气象科技成果丰硕,业务科技支撑能力明显提升。
1.1 气象科技成果丰硕
武汉中心气象台按照“科技兴气象”的战略,积极探索气象科技创新思路,加大业务科研力度。近5年来,主持或参加完成了关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专项、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中国气象局业务建设、华中区域和湖北省局基金项目、横向课题等研究项目100余项;取得科研成果奖励7项,先后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奖、湖北省气象科学和技术研究开发奖17项,部分成果在华中区域和全省范围内推广应用;累计完成各类技术交流文章90余篇,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技术论文近80篇,为天气业务现代化建设积累了丰硕的成果。
1.2 业务科技支撑能力明显提升
依托中国气象局、湖北省气象局和地方政府的业务建设、科研项目,近年来武汉中心气象台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建立了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系统和流程,加强了中尺度天气分析业务建设,开展了精细化格点降水预报和灾害天气格点预报业务、集合预报应用业务和环境预报业务,开发建立了基于WEB方式的全省城镇天气预报质量检验与查询平台[3],完善了短时临近预警业务,开发了预警信息一键式外呼系统。同时,深化流域气象服务合作领域,加强与三峡集团科研合作,开展了长江流域洪水遭遇天气特征分析与研究、数值模式对流域预报的检验评估研究。
1.3 专业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
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预报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武汉中心气象台积极探索预报员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促进创新人才特别是年轻人才的脱颖而出。通过邀请专家讲座、学习培训、上挂下派、技术交流、业务实践、以老带新等方式,使预报员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升。至2015年底,武汉中心气象台一线预报员达到4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31人、本科10人,分别占全台总人数的1.85%、57.40%和18.5%;正研级高工4名、副研级高工14名、国家级首席预报员1名、湖北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湖北省气象部门科技拔尖人才2人、湖北省气象部门青年新秀3人,并且组建了“湖北省中尺度天气分析预报业务创新团队”和“湖北省流域水文气象预报业务创新团队”。
2 气象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中国气象局的指导及湖北省气象局、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武汉中心气象台深入开展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科研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具有国内外影响的气象科技领军人才较为缺乏;四是对基层科研工作的指导有待进一步加强。
3 提高气象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气象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动,在新形势、新要求下,加强气象创新体系的建立,进一步提升气象防灾减灾科技支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提高气象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机制。进一步完善科技管理相关制度,优化科技发展基金项目申报流程,建立科技委决策咨询、科技项目立项评审、科技项目追踪问效等制度,改进科技项目验收、科技成果鉴定评价方法。二是要建立科技成果向业务转化的长效机制。加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业务实践凝炼科学技术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同时加强提炼、总结预报方法和思路,并将研究成果投入业务加以检验,实现科研成果向业务应用转化[4]。三是要深化跨部门科研的合作。加强与国家级业务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国际相关科研单位的深层次、多方位合作与交流,开展精细化预报技术、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空气污染和环境气象预报技术、流域水文气象预报技术和数值模式应用等方面的开发研究,实现在气象科技创新领域的共建、共享、共赢。四是要加强领军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坚持围绕业务发展需要,增加创新团队数量,优化创新团队人员结构,加强对创新团队及其成员的激励、考核和评估,加大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坚持培养为主、引进为辅的人才培育原则,坚持在实践中造就人才[5-6]。五是要加强对基层科研工作的指导。加大基层科技骨干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的合作力度,吸收基层业务科研人员参与科研项目的开发与应用,加大对地市州气象局系统开发及应用的指导,促进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4 参考文献
[1] 陆林.我国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3.
[2] 任璐.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3] 林天高.我国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
[4] 彭莹辉,俞文政.新时期我国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策分析[J]. 阅江学刊,2011(3):80-83.
篇6
在防雷行政执法中,《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第四十五条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按照权限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一)无资质或者超越资质许可范围从事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检测的;(二)在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检测中弄虚作假的。该法条将没收违法所得这一行政处罚授权给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改变了气象主管机构行政处罚权只有警告、罚款两个种类的现状,气象主管机构行政执法手段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和完善。但是,违法所得对于气象行政执法人员来说是全新的概念,如何理解违法所得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如何操作没收违法所得,有必要予以厘清。
一、违法所得概念
由于《行政处罚法》没有对违法所得的内涵与外延作出直接界定,而目前我国其它法规、规章、执法解释等也没有解释,当前把它作为先见概念;虽然有的对这一概念有所界定,但是概念不够清晰,标准还不统一;有的虽予界定,但由于该法律规范本身的层级较低,不具有普适性。下面有几种解释:
一是从词义上看。违法所得由违法与所得构成,是违法与所得的合成概念,即为违反法律而取得。因此,违法所得不应当包括成本和投入。
二是从目的性上看。没收违法所得在于否定以违法的手段或方式取得财产,实现其剥夺违法行为人违法所得之利,以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体现公平和正义。一般要求违法所得具有可没收、追缴和退赔特征,对于非财产性的违法所得目前立法上没有涉及,因其不具有可没收、追缴或退赔等特征而不符合立法的目的性。
三是从统一性上看。违法所得属于法律概念,不单是行政法的概念。在民法、刑法中关于违法所得一般称违法所得数额,也就是获利数额。基于法律的统一性,行政法应与民法、刑法等领域的违法所得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保持一致。
基于上述特性,认为防雷行政处罚中违法所得一般是指违法行为人(无资质或者超越资质许可范围从事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检测的单位和个人,在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检测中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通过非法手段(无资质或者超越资质许可范围从事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检测,在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检测中弄虚作假)取得的扣除物化成本后的获利数额,以及其他应以违法所得论处的财物,是一种比罚款相对程度重的行政处罚,在数额上应当高于应处罚款。
二、没收违法所得认定存在的问题及认定标准
没收违法所得认定是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对防雷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的一个重要环节,采用什么原则认定违法所得、如何认定违法所得关系到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能否受到应有的处罚,关系到法律能否实现惩处违法行为,关系到行政处罚能否顺利进行并有效保护合法的作用。而现行行政处罚立法中,没有对违法所得作出直接的界定,客观上也给防雷行政执法留下太多的想象和理解空间,具体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界定不够准确
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关于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立案标准的规定》中将违法所得数额解释为销售收入,而199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形式案件如何认定违法所得数额的批复中》解释为获利的数额。由于违法主体、违法行为种类太多,同时违法的动机也不尽相同,相关法律法规对违法所得难以界定,使防雷行政处罚没收违法所得界定也不够准确。
(二)界定标准不够统一
篇7
关键词: 防雷减灾管理 理论 技术
Abstract: lightning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has always been the most serious kind, the annual Leizai will bring a lot to the country's property loss and casualties. Lightning disaster-prone residents around the mine first, because the lack of resilience, coupled with the security risks caused by lightning disaster, the corresponding level of technology has not kept pace, which is directly to the actual work to bring mine obstacles. This article will lightning theoretical basis to analyze the form and damaging effects and mitigation techniques for mine commenced further explored.
Keywords: mine disaster reduction management theory and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8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雷电的基础理论
雷电是众多大气现象中的一种,具有极强的破坏性。雷电的过程伴随着大量的放电现象,能够促使无机物合称为各种氨基酸,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科学家认为雷电促进了生命的起源。在地球上空有一层电离层,其中分布着很多正电荷,正是这层电离层隔绝了很多来自宇宙中有伤害的射线,让地球上的生命受到保护。这些电荷以平均1800A的电流强度向大地放电,而雷电的产生及时对于流失的电荷进行补充,使得电离层的电荷基本趋于平衡,从而维持了其保护地球的作用。
二、雷电的形式及破坏作用
雷害事故大部分都是由于输电线遭遇雷击所致,事故的形成大致经历如下四个阶段:首先输电线路受到雷电的作用,紧接着由于电压作用导致线路发生闪路,然后输电线会从冲击闪路转变为稳定的工频电压,随之会发生线路跳闸,供电也就被终断了。
近年来由于各地雷击事故而导致的输电线故障履见发生,这对线路的正常输电造成很大障碍,也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雷击是一种难以避免的自然现象,是难以消除的,因此有效的防雷技术及措施是可以避免或减少损失的。
三、现代防雷减灾技术概论
雷电灾害一直以来都是气象灾害中最为严重的一种,每年的雷灾都会给各地带来大量的财物损失及人员伤亡。雷击灾害事件频发,究其原因,首先是各地区的人民在防雷意识上还较为落后,尤其是对于雷害事故的防患及防护措施,很多居民完全不了解,在很多地方的教育体系内这方面的知识普及也不受重视。这不仅造成各地居民的防雷意识极其薄弱,其次,当雷击灾害发生时,由于缺乏必要的防雷知识,事故现场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也是雷害频发的一大成因。其次,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种通讯设备及电脑、空调等家用电器在各个家庭中越来越普及,然而,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很多地区在架设相应的线路及设备时极不科学,线路分布随意,挂拉现象处处可见,这是雷害事故发生的一个很大隐患,也是其直接的促成原因。
想要对于雷电灾害有有效的防范,制定好的雷电灾害防御规划是很有必要的。规划在制定前各个地区要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及气候特征有了解,雷灾发生的频率、时段、特点和每个地方的自然状况是有直接联系的,只有以区域气候环境为参照,才能够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防御规划。同时,每个地区可以统计一定时段内的地闪数据,计算出相应的地闪密度,这可以作为雷电分布的参考指标。此外,对于雷电高发地区的防范措施要做好进一步规划,各地可以根据当地的统计数据归纳出每个地方的雷电灾害风险度,这样,也能针对每个地方的不同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防御措施。
四、防雷减灾防护技术探讨
1.直击雷防护
当带电的云层与地球上特定的一点发生迅速而猛烈的放点现象时,这时产生的就是直击雷。对于直击雷可以架设避雷线,架设避雷线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雷电直击导线,同时还能起到如下作用:首先可以一定程度分流,减少流经输电线的雷击电流,降低输电线上的电位;然后由于产生的耦合作用从而降低线路绝缘子的电压;第三输电线对于导线能够产生一定的屏蔽作用,用来降低导线上的感应电压。直击雷中另一种常见的类型是球星雷,在强雷暴时空中普遍闪电最频繁的时候会出现一种橙色或红色的类似火焰的发光球体,这种通常称为球星雷。笼式避雷网对于球型雷的防护是有很好的抵御作用的。
2.感应雷防护
感应雷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静电感应和雷电电磁脉冲所致,架设避雷网将能有效的抵御直击雷,从而起到相应的防护作用。建筑物内本身就存在大量的金属材质,这给避雷网的架设提供了很多便利,避雷网不仅能够有效防雷,还能够对于建筑内的电子设备进行有效的屏蔽。
3.等电位连接
等电位连接的防雷方式是将雷电的“路”断掉,通过将分开的导电装置与相应的电子信息设备以等电位连接导体连接,从而能够减少相互间产生的电位差,进而达到避雷的目的。
4.现代建筑物防雷接地装置
接闪杆是现代建筑物防雷接地最常用的一种装置。通过接闪杆的安装,当有雷击发生时,雷电会迅速被吸引到接闪杆上,强大的雷电流沿着接闪杆而流入大地,从而避免了对于线路的雷击。在雷电经由接闪杆流入地下的过程中,雷电流周围会形成强大的磁场。而一般的自然屏蔽装置由于对于强大的电磁效应的屏蔽作用不能达到屏蔽效果,通常容易使保护区的弱电设备由此造成损坏。
五、加强防雷减灾管理
防雷减灾的管理首先需要制定防雷技术的实施细则,这是确保各项工作能够得以准确实施的保证。防雷是一项系统而又琐碎的工作,想要提高减灾避害能力,首先要对于雷电的发生做好充足的防范措施。对于各种房屋的搭建要强制加入雷电防护设备,这样才能很好的防患于未然。其次,居民在使用各种电路设备时要严格参照相关的技术细则,不能让各种线路随意挂拉,一旦发现这样的情况要马上拆除。此外,除了要加强居民的雷电防护意识外,一旦有雷电发生后要让相应的处理措施在居民中普及,这不仅能很好的避免雷击的损害,还能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最好是有相关的监督部门定期到居民家里进行检查,看看是否有违章的房屋搭建,是否有和不规范的线路挂拉,一旦有这样的情况要立刻让进行相应处理。
结 语:雷害事故的发生不仅对于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很可能还会带来不必要的财务损失及人员伤亡。想要提升各地减灾避害能力,首先要明确政府对于雷灾的管理职责及重视程度,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居民的防雷意识。其次,要制定有效的防雷技术实施细则,编制雷电灾害防御规划,这才能从技术层面提高各相关区域的防雷水平。只有从多方面共同进行防雷减灾综合管理,才能真正提高减灾避害能力。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风险管理体系;巨灾保险;风险分散方式
一、研究的意义、已有研究概况和研究的目的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面临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其中气象灾害最为严重。自然灾害已成为严重阻碍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仅2008年雨雪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即超过1516亿元。另据统计,1991年到2005年,我国因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7860.9亿元。如果参照美国保险服务局(1S0)财产理赔部对巨灾的定义(美国的保险服务局(1S0)财产理赔部按照1998年价格将巨灾定义为“导致财产直接保险损失超过2500万美元并影响到大范围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事件”),可以认定我国自1991年以来的近20年中每年因自然灾害的损失已在巨灾范围内。而作为参与分散巨灾风险的重要主体之一的保险行业却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据推算,我国保险公司赔付仅为灾害损失的5%,远低于36%的全球平均水平。随着经济领域各行业相互关联度越来越高,我国巨灾经济损失额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因此,加强巨灾保险研究以充分发挥保险的巨灾风险分散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学术界关于巨灾保险的研究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巨灾保险模式研究。巨灾保险的模式问题是我国巨灾保险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许多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的观点主要有:(1)商业主导模式。沈湛等人对我国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巨灾保险的可行性进了探讨,认为在我国应该开展商业性巨灾保险。(2)政府主导模式。王和认为,从市场经济制度的原理看,社会巨灾保险属于公共或准公共产品范畴,这种产品的供给需要公共资源的配给,也就是政府供给。(3)混合模式。赵苑达主张借鉴日本地震保险制度的经验,将居民家庭财产地震保险与企业财产地震保险严格区分开来,居民家庭财产地震保险由商业保险公司与政府共同充当承保主体,企业财产地震保险则由商业保险公司单独承担保险责任。二是巨灾保险的风险分散途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1)再保险。龙文军详细分析了我国农业再保险现状和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农业再保险的五种模式。(2)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姚壬元等人认为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在分散巨灾风险、补偿巨灾损失方面有其独特优势;而庹国柱等人认为保险风险证券化,其操作技术性较强,目前在我国并不具有可行性。
综观上述研究,目前我国巨灾保险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1)理论研究有待加强。(2)缺乏从全面、整体的视角来研究巨灾保险,从而导致参与分散巨灾风险的主体之间角色模糊、权责不明,影响了保险行业参与分散巨灾风险的广度与程度,也限制了保险行业发展的国际化步伐。为此,本研究试从风险管理体系视角来研究巨灾保险,为政府有关部门和保险行业提供理论工具和政策借鉴。
二、我国巨灾风险管理体系现状与设想
风险管理的目的是将风险减至最低。风险管理体系则是指为实现风险管理目的所必需的若干个参与主体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所谓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是指为应对巨灾所造成的危害而构建的风险管理体系。
(一)我国巨灾风险管理体系现状
与不断频发的自然灾害相比,我国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还很不健全。目前,我国仍未建立涵盖保险在内的专门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巨灾风险责任只是零星散落在相关的险种之中,没有专门的巨灾保险产品,国际上广泛开展的地震保险、洪水保险、台风保险等险种匮乏。
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主要有:1.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以中央政府为主导,以国家财政和社会捐赠为主要救助来源的灾害救助模式。2.总体上来讲,我国保险公司还不具备经营、推广巨灾保险的能力。目前,我国保险公司由于政策、资金、规模、技术、管理等诸多问题的限制,保险覆盖面还较小、险种不全、保障程度不足;同时,经营巨灾保险需要各类自然灾害的完备数据,涉及地理、气象、统计、金融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这也给巨灾保险的经营和推广造成了障碍。
(二)构建我国巨灾风险管理体系的设想
巨灾风险管理体系是一个有机系统。一个健全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应该包括灾前的防御机制、灾中和灾后的救援机制以及灾后的风险分散机制,其中灾后的风险分散机制是巨灾风险管理体系中的核心环节。构建健全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必须要有政府、社会、市场这三个主体的共同参与,缺一不可。
当前,我国应对巨灾的风险管理体系也即灾害救助体系只包括了政府和社会,缺失了市场这一重要的参与主体。而他国巨灾风险管理体系成功的实践证明了保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分散风险的高效机制。因此,在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需要统筹考虑政府、社会和代表市场的保险在巨灾风险管理体系中的角色和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保险、政府以及社会的有机结合。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构建我国巨灾风险管理体系。
一是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和保险积极参与的巨灾防御机制。
近年来我国因自然灾害导致的损失在逐年增大。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如果防灾工作做得好,可以有效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程度。2008年的冰雪灾害暴露了我国在巨灾防御机制中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如气象灾害预防实效性不高、基础设施建设难以适应极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后的信息渠道不通畅、民众灾害防御意识不够等。因此,政府要把巨灾防御工作纳入每年的政府工作计划并制定相应规划,按照规划建设防御巨灾的基础施设;同时还要健全相关灾害防御条例,完善灾害监测队伍和灾害预警体系。要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向民众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升其灾害防范意识和水平,有条件的地方还要积极开展灾害应急演练工作。
二是健全政府统一领导、社会和保险协调配合的巨灾救援机制。
巨灾救援机制应该明确政府对巨灾救灾工作的领导作用和责任。各级政府按照层次分明的原则制定本级政府的巨灾救援应急预案。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按职能进行具体分工负责同时明确综合协调的职能机构和人员,做到职能间的相互衔接。目前省级涉及救灾的部门主要有:气象局、地震局、公安厅、卫生厅、交通厅、民政厅、水利厅、驻地和武警部队、农业厅、国土资源厅、建设厅、审计监察等部门。
由于巨灾有可能涉及众多人员的伤亡,仅凭政府是无法全面及时应对的。巨灾发生后往往还需要民间救援力量的参与。民间力量对于灾后救援能起到及时、补充性作用,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社会民众积极、广泛地参与灾后救援的实践已经很好的证明了这点。但是,因为灾后救援的专业性、协调性等方面的需要,民间力量只能是政府救灾行动的助力,而不是主力,要尽可能地跟当地政府做配合。
巨灾救援机制应该积极引入保险参与其中,发挥保险的社会“稳定器”和“减震器”作用。目前,全世界已有11个国家或地区建立并成功实施了14个巨灾保险项目,如美国的全国洪水保险计划、夏威夷飓风减灾基金、日本地震保险株式会社、台湾财团法人住宅地震保险基金、加勒比海巨灾风险共保体等。因此,我国也应加快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巨灾保险体系,充分发挥保险在巨灾救援机制中的重要作用。
三是建立政府、社会、保险共担风险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巨灾风险损失程度大,影响范围广,其风险无论是政府、社会,还是保险都无法单独承受。所以,应该形成一个由投保人(包括个人和企业)、政府、保险公司共担风险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该机制有助于分担政府财政支出压力、维护国家财政稳定和金融安全;有助于增强企业和个人的巨灾风险意识;有助于保险行业的国际化发展。“风险共担”才能“利益共享”。
现行世界各国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具体模式多种多样,而我国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具体模式应是个人自保、保险公司承保、再保险公司分保、国际再保险公司支持、资本市场运作、国家财政参与的体系架构。
最后,构建我国巨灾风险管理体系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本着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的原则来探索、总结、推广。
三、巨灾保险的风险分散方式创新研究
在西方发达国家,巨灾保险的风险分散有多种方式,如巨灾债券、巨灾期货、巨灾期权、巨灾互换等方式。这些方式联接了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提高了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缓解了巨灾保险的供需缺口,从而将一部分巨灾风险从保险市场转移到资本市场。创新巨灾保险的风险分散方式对于我国完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推动建立健全以保险为重要内容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巨灾债券
巨灾债券,又称风险关联债券。是指其收益与指定的巨灾损失相联结的债券。通过发行巨灾债券,保险公司可以将部分巨灾风险转移给债券投资者。保险公司将承保的巨灾风险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归类,通过特殊目的再保险人发行巨灾债券,投资者通过购买债券来获得风险收益,如果在债券约定的时间内没发生巨灾损失或发生的巨灾损失小于一个确定数额,债券发行人则不仅返还投资者全部本金,还要支付较高的风险补偿金。反之,如果在约定的时间内发生巨灾损失且超过一个确定的数额,发行人则将发行巨灾债券所筹集的资金用于支付赔款。这样,通过发行巨灾债券,保险公司将承保的风险打包进行证券化,使其转移到资本市场上,在更大范围分散风险。
巨灾债券的特点有:一是信用风险低。由于隔离了投资者与保险公司,有效的规避了商业保险公司的信用风险。二是同再保险类似,巨灾债券具有减轻巨灾风险的作用。通过发行巨灾债券,商业保险公司把从资本市场上获得的收益用于因巨灾所造成的赔款损失。三是巨灾债券的违约与金融市场内在假设条件及利率波动等市场变化没有必然的联系。四是发行成本过高。需要建立独立于商业(再)保险公司的信用评级机构及完善配套的制度。五是由于转让交易的二级市场还没有发展起来,巨灾债券缺乏流动性。六是收益及赔款计算复杂,巨灾债券的发行规模和效率受到限制。
2.巨灾期货
巨灾期货和普通的期货运作机理相似,通过估计巨灾损失率大小,来推测保险期货市场交易价格。保险公司为分散风险,可以在资本市场上购买一定量的期货合同,当巨灾发生,保险公司将在期货市场上的获得的投资收益弥补一部分理赔支付所造成的损失,如果巨灾不发生,用保费的收益弥补一部分在期货市场上的损失。
巨灾期货的特点有:一是当商业(再)保险公司分别在巨灾保险市场和期货市场上所支付的赔偿和获得的收入分别变化不同数额时,存在基差风险。二是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商业(再)保险公司对于公司的保单信息的披露有限以及巨灾评估体系的不完善,会引发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三是市场缺乏合约卖方,巨灾期货的流动性差,使得投资者的风险过于集中。
3.巨灾期权
巨灾期权是一种在交易所交易的标准化的期权合约,在合约规定的期间里发生的巨灾损失超过一定的标准时,该合约使得其购买者有权利得到一定现金支付。保险公司用这种形式的证券化产品来对冲巨灾风险,可以从投资者那里买入巨灾期权,如果巨灾损失导致用十结算巨灾期权的指数等于或超过期权合约中预先设定的数值的话,投资者必须付给保险商期权合同里约定的金额,以此为代价,投资者获得保险公司支付的期权费作为其投资巨灾期权的投资收益。
巨灾期权的特点有:一是价格透明度高。与巨灾期货不同的是,巨灾期权定价依赖于独立机构评估出来的巨灾指数历史情况,而不是商业(再)保险公司的业务,所以相对于单一的保险市场和巨灾期货市场来说,信息更加对称。二是巨灾期权不同于普通保险再保险合约,根据需要自由买卖,交易灵活,而传统再保险合同签订后将不能轻易的解约。三是相比较传统的再保险工具来说,保险公司对于巨灾期权的成本仅限于期权费差和相关手续费,转移风险成本低。四是和巨灾期货一样,巨灾期权同样存在着基差风险的问题,基差风险的存在同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巨灾期权进行套期保催的效果。五是和巨灾期货一样,巨灾期权同样存在流动性差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巨灾期权发展处在初级阶段,人们还没有创新思维,仍过度依赖于传统的再保险工具进行风险的分散。
4.巨灾互换
巨灾互换是指交易双方在特定时间内,按照一定条件交换保险责任。这可以使得保险公司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将自己不擅长管理的巨灾风险转移给其他金融机构。不同地区的保险公司也可以相互之间将现金流相等的巨灾保险产品互换。当巨灾损失率或损失指数超过合约规定时,可从互换对手那里获得现金用于巨灾赔偿。
巨灾互换的特点有:一是简单易行,固定成本较低。二是由于巨灾受损个体相关性高,巨灾互换扩大了巨灾保险的承保范围,有助于丰富巨灾保险产品的设计。三是并不是所有的风险标的都能进行调换,否则投机者仅会投资于高风险的标的而产生道德风险。四是监管成本较高,监管部门要制定和执行严格的监管标准。
参考文献:
[1]仝春建.巨灾风险管理体系亟待建立[N].中国保险报,2007-6-8.
[2]徐涛.建立巨灾风险管理体系成当务之急[N].证券时报,2008-4-14.
[3]方华.多方寻求共识:巨灾风险管理体系仍待起步[N].金融时报,2008-4-16.
[4]黄丽珠.巨灾保险证券化或将成为我国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N].金融时报,2008-6-16.
[5]孙晓霞.建立健全我国巨灾风险管理体系[N].经济日报,2008-10-20.
[6]沈湛.试论建立我国商业巨灾保险制度[J].管理科学,2003年第3期.
[7]赵苑达.日本地震保险:制度设计·评析与借鉴[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8]王和,皮立波.论发展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策略[J].保险研究,2004年第2期.
[9]姚壬元.巨灾风险证券化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10] 龙文军,万开亮,李向敏.我国农业再保险体系建设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6期.
[11]冯锐.关于建立我国海洋巨灾基金的构想[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12]姚源华.保险衍生品与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基于博弈的视角[D].南昌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13]庹国柱,王德宝.我国农业巨灾风险损失补偿机制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0年6期.
篇9
关键词:烤烟生产 气候分析 建议
中图分类号:S57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永州因适宜的气候及土壤条件,使得永州烟叶具有品质优良、浓香型特色突出的质量特点,深受工业企业的青睐,市场需求旺盛。近年来在市、县两级党委和政府的科学决策与艰苦努力推广之下,永州烤烟生产得了恢复性发展,不仅促进了烟农的致富,同时也增加了地方财政的税收。到2012年全市烤烟种植面积达到了1.67万hm2左右,主要种植区域分布在永州南部的宁远、江华、新田、蓝山、道县、江永6县,北部东安县有近667hm2的种植面积。烟叶种植大部分时段是在“露天工厂”环境下进行,即使烤烟育苗是在非“露天工厂”的大棚内进行,极端不利的气候条件同样对烟苗生产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烤烟生育期的气候条件对烟叶的产量和质量都有较大的影响。2012年的烤烟生产因气候条件的不利因素不仅导致烟叶质量下降,而且单产普遍比去年下降,平均每667m2单产比去年下降约25kg,全市共计减产12.5万担左右。这一现实不仅让烟农减少了收入,也让财政减少了烟叶税收入。本文着重从天气气候的角度对2012年的烤烟生产进行分析,查找影响烤烟生产的质量和产量的原因,并对如何发展永州全市的烤烟生产提出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1气候分析资料的选用
因永州烤烟主产的主产区是在永州市南部6县,都是种植在拔海高度相差不大的丘陵地带田地之中。道县地处南部6县的中心位置,使用道县国家基本气象站的气候资料来进行气候分析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因此,本文分析中选用道县国家基本气象站的气象资料。
2烤烟生产期的气候条件分析
2.1播种期天气气候正常
烤烟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植物,播种期不能过早,过早会导致苗龄长,影响烟苗素质,过晚也不行,影响移栽期,而且若种子未出苗就遭遇低温冷冻天气,会严重影响出苗速度和质量。根据永州的气候条件来看,永州市烤烟一般是在12月10~15日播种较适宜。因烤烟播种之后到出苗需要几天时间,我们选取12月11~20日为烤烟播种期气候分析时段。2011年12月11~20日平均气温为8.8℃,比前一年低0.1℃,比历年平均值低0.5℃。播种期天气的好坏主要是气温指标,从上面播种期的气温对比分析来看,2011年冬季的烤烟播种期天气属正常年份,不会对烤烟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2.2育苗期低温寡照,不利于烟苗生长
根据多年的烤烟种植实践经验得出我市烤烟的最佳移栽期是3月5~15日,为此,我们选取12月21日~3月10日为烤烟育苗期的气候分析时段。从气候条件分析来看,2012年烤烟育苗期的气候很差。
2.2.1气温偏低
2011年12月21日~3月10日总积温为522.8℃,比历年平均值710.4度偏少187.6℃(偏少27%);比前一年同期积温600.3度偏少77.5℃(偏少13%)。
2.2.2日照严重偏少
2011年12月21日~2012年3月10日总日照时数45.3h,比历年平均值175.4h偏少130.1h(偏少75%);比前一年同期日照总时数159.1h偏少113.8h(偏少72%);特别是在2012年的烤烟育苗气候分析时段内,有2011年12月27日~2012年1月30日共计35d、2月1~19日计19d、2月21日~3月18日计27d等3个时段长时间无日照,烟苗生长中光合作用差。正是因为育苗期内气温偏低,日照严重偏少,且存在3个长时段的无日照期,使得烟苗生长十分缓慢,烟苗的质量很差。按正常年份来讲,3月10日左右烟苗要剪叶2次以上,并经过练苗还有6叶1芯。我们2012年3月15日在道县梅花镇烤烟育苗基地调查烟苗生长情况时,发现烟苗未经剪叶、没有经过练,苗还只有3叶1芯,由此可见2012年的烟苗长势很弱,被迫延期移栽。烤烟的苗子差、苗龄期延长等先天性不足,必然对烤烟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苗龄期延长,移栽期推迟,造成烟株在大田的正常生长期缩短,也将影响到烤烟的产量和质量。
2.3移栽、成活期气候条件较好
由于2012年的烤烟移栽期被迫推迟,全市烤烟的移栽期普遍集中在3月中下旬,少部分推迟到了4月初移栽。这时气温已经回升,我市2012年3月12日气温稳定通过10℃,较历年平均日期提早了10d以上,3月21日~4月10日累计日照达到了88.6h,比历年同期平均值43h偏多了45.6h(偏多106%),雨水比较调匀,没有出现洪涝灾害,加上烟农对烟苗移栽期经不起太阳爆晒采取了防范措施,整体上来看烤烟移栽后成活得好。
2.4团棵期光热条件偏好,有利于烤烟生长
2012年我市烤烟的团棵期主要在4月份。2012年4月份平均气温20.3℃,比历年平均值18.9℃偏高1.4℃,比去年19.7℃偏高0.6℃;4月份日照共计104.7h,比历年平均值91.7h偏多13h(偏多15%),比去年95.3h偏多9.4h(偏多10%);4月份没有出现明显的洪涝灾害;但4月下旬受冷空气影响,局地出现了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对烤烟生长造成了不利影响。纵观2012年4月份的气候状况对烤烟团棵期的生长属正常略偏好。
2.5烤烟旺长期日照偏少、温光资源不同步
5月份是我市烤烟的旺长期。2012年5月份平均气温23.9℃,比历年平均值23.3℃偏高0.6℃,比去年22.0℃偏高1.9℃,虽说5月14日、15日出现了连续两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0℃的天气,但时间短、且平均气温接近20℃,对烤烟生长影响不是很大;5月份总日照91.6h,比历年平均值127.0h偏少35.4h(偏少28%),比去年同期140.8h偏少49.2h(偏少35%)。5月份降雨基本正常,没有出现大的洪涝灾害,尽管月内出现了几次强对流天气过程,通过采取人工消雹技术措施避免了雹灾的危害。纵观2012年烤烟旺长期5月份的天气气候状况,因日照时数偏少减少了光合作用,且气温高、日照少、光热资源不同步、昼夜温差偏小,看似烟株长得快,但干物质积累少,这是导致2012年烟株中下部叶片偏薄、油份偏少,烟株上部叶片偏厚但成熟度不够等影响产量和质量的原因之一。
2.6成熟、采收、烘烤期天气气候条件偏差
2012年的烤烟大部分是在6月初开始进入成熟、采收、烘烤期,到7月中下旬采收结束。从天气及气候情况来看:2012年6月份平均气温26.1℃,比历年平均26.5℃偏低0.4℃,比去年同期28.0℃偏低1.9℃,烤烟生长的最佳温度是25~28℃,从2012年6月份的平均气温来看属正常年份;6月份雨水日数较多,尽管没有出明显的洪涝灾害,对有可能出现冰雹的强对流天气及时开展了人工消雹作业,避免了雹灾损失,但全月总日照时数仅95.5h,比历年平均值151.1h偏少55.6h(偏少37%),比去年同期171.7h偏少76.2h(偏少45%);2012年7月上旬平均气温为29.6℃,比历年平均值28.5℃偏高1.1℃,旬内每天最高气温都在32℃以上,其中8d在33℃以上、1d在35℃以上;旬日照达到102h,比历年平均值71.1h偏多100.6h(偏多142%),7月上旬的高温烈日造成了烟叶的高温逼熟。纵观2012年6月份~7月上旬的天气气候情况, 6月份的日照偏少,使得烟株的光合作用减少、干物质积累减少,7月上旬的高温烈日又造成了烟叶的高温逼熟,因此烤烟成熟、采收、烘烤期天气气候条件偏差,这是导致2012年烟株上部叶片偏厚但成熟度不够等影响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原因。
3 几点建议
3.1坚持发展永州烤烟生产的信心和决心不能动摇
永州发展烤烟生产具有良好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尽管2012年烤烟育苗期和6月份烤烟成熟期气候条件很差、日照特少,对烟叶的质量和产量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这种特殊气候年份只是50a一遇的小概率气候事件,不能因此动摇了全市发展烤烟的信心和决心。随着烤烟种植新技术的不断推广,永州烤烟生产的前景一定是美好的。
3.2坚持大力推广烤烟集中在大棚内统一育苗的方法,并严格加强育苗管理
苗好是烤烟优质高产的关键,采取大棚集中统一育苗,可以避免和减轻冬季低温冰雪等气象灾害对烟苗的危害,提高烟苗的质量。但大棚育苗同样需要加强人员值守和管理,要加强对大棚内温度、湿度的监测和人工调控工作。
3.3坚持大力推广烤烟人工消雹
因全球气候逐步增暖带来极端天气事件增加,表现在永州主要是春夏季节强对流天气增多,2012年永州市气象局和永州市烟草公司合作在永州市南6县全面开展了烤烟人工消雹试验,整体效果较好,深受烟农的欢迎,增强了烟农种烟的信心,值得继续坚持,但这项工作的开展,仅气象和烟草两家加强合作是不够的,需要参照我省郴州、自治州、张家界等地的做法,市县两级政府要给予必要的财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宋乃义,许春海,徐志忠,等.优质烤烟栽培技术[J].吉林农业,2001(5):22-28.
[2] 常宏.优质烤烟生产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1995(7):48-66.
[3]岳彩鹏.低温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调控研究[D].博士论文,河南农业大学,2002.
[4] 王胜宽,文逸玮.种植烤烟与气候影响[N].中国气象报.2003-10-23.
篇10
论文摘要:2004年7月10日,北京城区局部暴雨造成很大灾害,本文收集了北京城近郊区18个雨量站资料,并结合本站观测资料对该次暴雨的成因、时空分配进行分析,并对该次暴雨总量与强度的重现期进行了定量研究。利用城区降雨径流关系线及瞬时单位线模型对该次暴雨的产汇流进行系统研究,为城市暴雨的研究和洪水防治与管理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引言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西南部为太行山余脉,东北部为燕山山脉,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绝大部分地区属于半湿润区。人口密度大,城市道路密集,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全国最主要的交通输纽城市。历史上发生在北京城区的暴雨次数并不多,因此,历年来对北京城区内暴雨危害的影响研究也不多见。突如其来的暴雨给北京城市道路交通设施以及防洪蓄水带来了新的课题。2004年7月10日16时,北京市普降中雨到大雨,局部地区出现暴雨或大暴雨,积水点段集中,雨量较大。本次降雨主要集中在城区,是1980年以来城区最大的一次降雨,降雨造成城区大面积积水,公路交通多处拥堵,局部瘫痪。城区严重积水的路段41处,8座立交桥下严重积水,积水最深地带是莲花桥,水深达2米。见图1。持续时间长达三十余小时。其次,复兴桥、阜成门桥、西直门桥下的积水深度均超过50厘米,车辆无法通行。为消除决堤危险,城区内各处拦河闸不得不开闸排水,使本来缺水的北京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本文利用收集到的气象资以及市防汛雨量点的雨量资料,对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降雨点进行过程模拟,详细分析暴雨全过程,探讨暴雨产生的原因,定量研究暴雨对城市道路交通设施以及防洪设施的危害程度,对城市暴雨的研究和洪水的管理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图1
莲花桥下的积水
一、
降雨过程描述
1、降水概况
2004年7月10日下午,本市城近郊区陆续出现雷阵雨。16时后,雨量突增,降雨过程持续到7月11日13时,全市平均降雨量为23毫米(包括北京山区台站共20个气象观测站及18个防汛雨量点的平均值)。本次降雨是入汛以来第一次暴雨,市自动雨量观测站中最大的降雨点在天安门,降雨量为106毫米。一些防汛专用雨量站降雨量超过140毫米。10日16时至18时,城区两小时降雨量达70毫米以上,天安门站两小时降雨量超过100毫米。
1.1 日降雨量及其分布
本次分析收集了城近郊区18个雨量站2004年7月10日08时~7月11日08时的降雨日降雨量。雨量统计见表1。并据此绘制了此次降雨量等值线图,见图2。从等值线图中可以看出,这次局地暴雨主要发生在北京市区西部,暴雨中心位于海淀区公主坟、玉渊潭。该次降雨城近郊区日平均降雨量为81毫米,暴雨中心平均降雨量为140毫米,最大降雨点为162毫米。
表1 . 城近郊区7.10场次雨量表
图2 2004年7月10日降水等值线图
转贴于
1.2 降雨过程模拟
以石景山气象站观测资料为例,本次降雨开始时间为7月10日13时38分,以雷阵雨的形式开始。阵性降雨持续到11日凌晨2点左右,后转为稳定降水。石景山站降雨结束时间为11日14时50分。过程量达 96毫米。本文分别对石景山气象站、松林闸站(市防汛雨量点)、天安门站(自动雨量站)三站降雨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并对三站降雨密集段进行了详细的剖析。三站的降雨过程线见图3、图4、图5。
\s
从三站的降雨过程对比来看,三站降雨有一共同特点,即雨型一致。开始时为稀疏的小阵雨,在某一时刻突然增大。三站雨强最大时段均为一小时左右,之后又逐渐减弱。但从三站降雨模拟线看出,它们峰值出现时间不同。天安门站降雨强度增大的时刻为16时15分,在16时50分时达到峰值。松林闸站降雨增大时间为16时25分,17时30分开始减弱,但其后部还有一次高值,可能是由于水体上空空气的湿度大,不断有低层湿空气被抬升造成。石景山站强降雨开始时间为17时20分,在17时40分达最大值,18时10分开始逐渐减弱。从上面的分析得出,本次降水云系的移动是呈涡旋状反时针方向,即:以市区为中心,暴雨中心由东北向西南议程旋转,而整个云团的位置却少变。
1.3 本次暴雨的几个特点
a.雨量大
这次降雨过程出现在7月上旬,在这之前,北京地区一直未出现较明显的降雨过程。7月10日的大雨,北京城区内多个站点降雨量资料显示,仅一日之的降水量就超过了当地7月上旬的历年平均降雨量值,这样大的降雨出现在7月上旬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表1中收集的是7月10日08时~11日08时的雨量。在这次过程雨量的统计中,最大过程量为180毫米,已经达到了北京市大暴雨的量级标准。过程雨量超过150毫米的有三个站点,超过100毫米的站达11个,按照北京市雨量等级表均已达到24小时时段的暴雨强度标准,12小时时段的大暴雨强度标准。
b.强度大
分析天安门站7月10日雨量资料,5分钟降雨量达到19毫米,6分钟达到20.2毫米,已达到北京地面测报任意三小时暴雨的发报标准。10分钟雨量为30毫米,这是20年以来该时段降雨最强的一次。15分钟时达40毫米,是30年以来该时段的最大值。通过上述分析,结合北京气候年鉴,北京降雨量表我们看出,这样的暴雨发生在7月上旬是历史上少见的,降雨强度之大,降雨量之大也是多年罕见的。这次降雨在城区各站所表面出的雨型基本相同,多个站点的时段降雨量之强也是多年未遇。
c.空发性强
降雨的突发性是指降雨来临时没有预见,在时间上则表现为雨强的不均匀性。在某一时刻突然增强,而在某一时刻又突然减弱。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得知,这次降雨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其突发性,来势十分凶猛。这样的降雨往往能造成较为严重的气象灾害。
d.持续时间长
据我们所收集到的雨量资料来看,几乎所有站点的降雨时间都持续到了11日13时左右,持续时间均达到24小时,而雷阵雨持续时间超过12小时,这样的降雨在北京并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