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堂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5 04:13: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物理课堂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关键词:教师角色教学行为学生方式合作学习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告诉我们,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学的成败会十分敏感地反映在学生身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显然制约物理课程改革的瓶颈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理解与认识。下面就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定位及教学行为转变的思考
教师作为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自我角色定位发生转变,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向课程决策者转变;教师由教学权威向教学平等参与者转变,教帅是学生发展的主动参与者,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和谐的。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理解、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师生将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新课程中,综合性学习正是当代课程改革中旨在实现课程统整的一种努力,教师要突破学科专门化的樊篱,具有整体把握与综合的能力,改变单兵作战的工作方式,与其它学科教师联手合作。课堂上,教师的观念、教学方式都发生了显著的改变。教师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教师要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为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化。
教学是师生间交流和沟通的过程,教师放下尊严的架子,从讲台上走下来与学生做朋友,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参与者,师生间的关系是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师要适应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就必须通过学习课改理论,参与课改培训,对新课程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根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育艺术的探索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学校建设的参与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
二、新课程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的思考
课标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忡目标,以及对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教育方式上,也要体现出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学生要掌握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评价的重心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弗赖登塔尔认为人类知识有两类:思辩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物理学科是对生活现象与经验的提炼总结,是人类知识晕要的组成部分,它也可以分为上面提及的两类知识。对于思辩性知识宜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如在研究导体电阻影响素及其定量关系时,猜想和实验方法的设计思想在课常上可以让学生置身于探究活动中,让他们去思考,去理解,去运用已具备的知识分析问题。而对于几种常见的磁场磁感线的分布只是根据真实的磁场虚拟出来的,不宜采用探究式学习,学生町以运用接受式学习方式,进行识记、练习、理解甚至灵活运用。在学习过程中,个人程序性知识积累到质的飞跃就会内化为方法性知识,即思辩性知识,而方法性知识的理解和领悟又外化于程序忭知识学习,能积极地提高物理学习效率和质量。由此可见,两种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相互补允,共同促进。此我们小能互相排斥,也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三、新课程理念下对课堂教学中师生合作学习的思考
篇2
关键词:高中物理 课堂教学 有效提问 设计
在找学生谈话时常听学生这么说:上课能听懂,课后作业却无从下手。经过长时间的琢磨,我发现造成这些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没能精心设计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主动性思维,仅仅是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造成了教学效果的不理想。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希望学生能掌握知识建构就需要我们老师精心设计问题。心理学家鲁宾斯坦的“问题思维理论”指出:思维的核心是创新,思维起源于问题,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而且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在物理教学设计中需要老师精心设计问题。
一、教学问题设计的原则
要想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我们在提问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基础性
设计的问题,要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而且是学生有能力解决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若设计的问题难度过大,学生一时无从回答,势必会产生思维“卡壳”现象,这样会抑制学生智能的发挥,阻碍思维的发展,甚至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2.科学性
要求设计的问题从情景素材到具体内容都是真实可信的,不违背科学常理,而且设计的问题还应融入科学方法的要素,使学生学习控制变量法、理想化模型等。
3.针对性
设计的问题应题意明确,条理清晰,有助于学生概念的理解、区分易混淆的概念、纠正错误观念。
4.启发性
简单的一问一答,不能激发学生主动的思考。可以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设计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
5.有序性
设计的问题要由浅入深,由简到繁,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效率,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6.现实性
设计的问题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突出“应用性、实践型”。
7.发展性
增加问题的开放性,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二、教学问题设计的方法
为了达到有效提问,我们在设计问题时可以这么做:
1.激发兴趣――设计问题的情境
歌德说过:“要想得到聪明的回答,就得提出聪明的问题。”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应生动、直观,富有启发性;要善于应用生活实例、直观演示、多媒体技术等手段把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从而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和探究问题的热情。
2.训练思维的有序性、启发性――设计问题的台阶
对于一些学生比较难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可以把复杂的学习任务逐步深入地加以分解。这时教师设计的问题坡度要尽量减缓,要具有很强的启发性,便于学生理解问题关键、突破难点、学会新知识。当学生的思维积极向前推进去攻克难点时,教师的提问又会帮助他们开辟新的路径,接通新的联系,产生顿悟和突破。在这些小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活动变得严密而有序,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3.激发思维的碰撞――设计问题的矛盾性
问题情境的设置要达到促进学生原有的知识与新知识发生激烈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产生问题情境,这种以矛盾为基础的问题情境的产生和解决,就成为教学过程与学生发展的动力。在求汽车刹车后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时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4.拓展思维空间――设计问题的多维性
中学生的思维形式偏重于集中思维,发散思维只具有初步的意识。而高中物理中有部分知识涉及到多解问题,比如:在质点的振动、波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竖直上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等问题中都有类似的情况。这时要求学生对同一问题能从不同的角度、方向进行考虑,从而想出多种方法和途径,把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出来,扩大了课堂的内涵和外延,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大胆创新的天地,是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的有效手段。
三、问题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问题的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应在“元认知级”,即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应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的提问。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即最近发展区),通过提问来引导思维,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即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
2.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例如,教师可通过这样一些问题来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你的看法是什么”、“你是怎么想的”、“这是为什么”等,使学生在学习中对问题保持敏感和质疑的心态,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一种勤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创新思维。
3.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应有较大的辐射面
既要照顾点又要照顾面,以点带面,培养尖子生,转化后进生,达到共同提高。还要处理好难与易的关系。教学内容有难有易,提问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对于较难的问题应力求深入浅出、化难为易,切忌过深或过难而造成冷场。
四、结束语
在物理课堂中有效提问不仅仅在于“问”,更重要的是采用合适的策略和手段进行提问。我觉得有效的问题设计在物理教学中的意义是一种教学观念问题,是新课改中所倡导的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它的思维核心功能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同。只有充分重视问题的设计并不断优化,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得轻松、高效、愉快,课堂效益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教师心中有学生,才能创设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教师心中有目标,才能“粗中有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心中有策略,才能“长袖善舞”,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爱.课程改革与问题解决教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王祖浩,张天若.化学问题设计与问题解决.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丁念金.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问题教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4]徐洁.民主、平等、对话:21世纪师生关系的理性构想.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2).
[5]徐大元.对物理教学中有关提问的一些思考.教育革新,2007,(7).
篇3
第二课堂活动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第二课堂活动古已有之《学记》中:“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就能说明中国古人既强调正课学习,又有课余活动。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定第二课堂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他认为只有当孩子每天按自己的愿望随意支配5~7个小时的空余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来。
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同学认为物理概念、物理公式、实验现象晦涩深奥,也有人反映在课堂上老师一讲就懂,可自己一做就错,应用起来很难。而物理第二课堂正好解决这一问题,假设我们用多媒体课件以动画的形式将物理概念表现出来,那么枯燥的物理概念会变得生动;如果给予学生一定的条件让他们去动手完成预期的目标,那么学生就会调用他们脑中现有的知识,使脑中烦乱的物理公式重新整理后进行实际应用,不但让学生的思路变得清晰,更巩固了他们的知识。这样,应用中逐步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主动寻求知识,有效的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也弥补了课堂知识的局限性。那么对于以后老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重点、难点,学生就会主动去了解和吸收。
二、高中物理第二课堂活动内容的选择
1.针对物理概念的理解选择活动内容
一个物理概念就是一个物理知识点的精练概括,物理概念不能只是记下来,还需要真正的理解。如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速率和速度的区别,左右手定则的运用,楞次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如磁感线在磁体外由南指向北,而在磁体内部则由北指向南,以及动量,冲量……等等一大堆让人挠头的物理问题。可见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是学生学习物理的一个难点。然而课堂教学受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制约,不能大量的再现这些物理概念以加深学生课堂所学物理概念的印象,因此,我们就可以通过物理第二课堂活动针对学生容易记反、记错的物理概念利用多媒体课件或师生共同探讨的方式,大量的重现和运用物理概念,使学生对于物理概念的理解达到举一反三和熟能生巧的地步。
2.针对实验教学的难点选择活动内容
首先物理实验是物理的基础,一切物理理论的真实性都需要靠实验来证实。但现阶段大多数的学生对实验结果的注重程度远远超过了对实验过程的注重程度,这对于学生未来深造是非常不利的。所以,针对实验课堂教学所遗留的问题,物理第二课堂可选取如制作模型、实验竞赛和实验知识问答等类型的活动内容,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实验过程的重要性。
其次,利用物理第二课堂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让学生亲历一些物理课堂教学的演示实验。如:在学习牛顿第三定律时,让学生到多媒体教室观看火箭发射的过程,组织学生课外制作水火箭,加深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理解;在学习日光灯原理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将日光灯发光的过程进行演示,而在实验课上学生没有得到亲历,因此对于氖管和镇流器的工作原理还是处在一知半解的状态。于是我们就可以通过物理第二课堂,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拆装,了解各原件的结构,再对比上课所学的知识,从而真正理解日光灯的发光原理。
3.针对物理知识的运用选择活动内容
物理教学强调的是学以致用,物理知识的运用是整个物理教学的重中之重。然而物理课堂以学为主,课堂上运用知识以考试为主要方式,这会让学生往往以应付考试为主,很难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真正达到学以致用。如在运用安培定则(也叫右手螺旋定则)中,既可让拇指指向电流方向则四指弯曲的方向就为磁感线方向,也可让拇指指向磁感线方向则四指弯曲的方向就为电流方向,学生往往只是记得一个判定的方法而忘记另外一个判定方法,在学习了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之后,更会把它们混淆起来,导致判定错误。所以,物理第二课堂活动内容的选择就可以针对这一方面,开展一些深入课本的动手制作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进行实践判断而最后得出结论。
三、高中物理第二课堂活动的组织
1.物理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主要组织形式
物理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种多样、生动有趣。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参加。物理第二课堂活动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开展科技制作活动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动手做实验是学好物理、培养个人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的一种有效途径。在物理的第二课堂活动中,进行小实验、小制作,是一种很好的素质教育活动。
(2)开展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也是第二课堂活动的一项内容.作为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他们所面对的主要是课本知识,所学到的主要是理论知识。要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是一个好办法。
学校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建立社会调查小组,以若干人为一组,挑选一个社会课题(课题可以由老师提供或由学生自己开发感兴趣的课题),比如可以针对一些社会现象,分发一些调查问卷,采访一些周边的人,收集一些信息,最后对所调查的课题做一个总结,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办法或建议,让学生融入社会,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
2.高中物理第二课堂活动遵守的原则
为了保证物理第二课堂有序、有效的进行。应遵守以下原则。
(1)实践性强的原则
在物理第二课堂开展的过程中,要不断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实践活动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理论知识向实际能力的转化。
(2)促进教学的原则
物理第二课堂它不能替代课堂教学;所以老师在开展物理第二课堂活动时,不应该太注重它传授知识的作用,而更应该注重它促进教学的作用。
(3)因地制宜的原则
如在开展几何光学的物理第二课堂活动时,常会需要一些比较精密的实验仪器,而在一些条件较差的学校是没有这些仪器的,我们就可以寻找不同的办法自己制作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验仪器来开展物理第二课堂,既达到了完成实验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4)因材施教的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的实施都会围绕着学生进行开展,物理第二课堂也应如此。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教法,不能只注重培养成绩好的学生或只注重提高成绩差的学生。
总之,高中物理第二课堂活动应该让学生真正参与、动手去感受课本中的知识,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本。只有这样,物理第二课堂才能谈发展,物理第二课堂才有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郑伟华.《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第二课堂活动设计及教育功能》[OL].2007.8.
[2]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2.
篇4
关键词: 高中物理 教学模式 创新能力
1.引言
21世纪是充满挑战的新世纪,人的素质和能力已成为人们重点观点的对象,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人的能力和素质的提升离不开教育,这也对我国的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和创造力资源的长幼、配置,知识的产生、分配、使用为重要因素的经济,它说要求的人应是具有高知识水平、高技能和高创新能力的人”。培养创新能力需要从小做起,中小学的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阶段,特别是中学阶段的创新教育可以看做是促进学生学科创新能力发展的核心。教育工作需要在教育活动中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日常教学的一部分,从而更好地探索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新方式。本文以高中物理教学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如何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首先需要对学生创新意识进行培养,使学生将创新思维和理念融入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其次课堂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阵地,因此,为了使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就需要对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方式比较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变革,着重将探索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模式应用到课堂教学活动中。除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转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外,教师还需要对自己的创新能力进行提高。
2.1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2.1.1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
诺贝尔说过:各学科彼此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为了解决某一个科学领域的问题,应该借助于其他有关科学知识。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主动观察、分析和研究自己身边的事和物,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所发现的问题。除了对生活进行观察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接触一些其他学科知识,让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发现各学科之间的内在关联。学生的学习兴趣广泛了就能够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2.1.2培养学生鲜明的个性特征
由于每一个学生受生长环境、学习方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在心理个性上表现出各自差异性。对于高中物理教师来讲,就需要将学生的这种鲜明的个性特征表现出来,让他们在面对难题时能够有坚强的毅力,能够对问题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能够对他人的结论持怀疑和否定态度,能够在不断否定中发现问题的本质。
2.2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进行创新、有所创新就必须改革原有的陈旧的教学模式。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笔者认为,虽然教学模式没有一个明确定法,但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教学模式,从而服务于课堂教学的改革。
2.2.1自学加指导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不仅要学会知识而且要会学知识。在学习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加以有效指导,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较好的提升和显现。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从而为以后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2.2.2提问与讨论结合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突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提出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讨论激发学生思维。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使师生之间的互动、生生之间的互动充分体现出来,有利于学生在训练思维能力的同时达到相互借鉴的目的。问题与讨论的教学模式有效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学生就可以对某一问题进行多方面思考,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改变自己原有的态度和观点。
2.2.3引导与探究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独立思考和探究,从而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关联与规律。例如在学习了胡克定律的实验之后,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用牛皮筋自己制作一个“土弹簧秤”。这种要求会激发起学生的极大兴趣,还能够使学生对问题进行不断思考,从而将知识更好地深化和吸收。
3.结语
以上所提到的几种教学模式相互之间是有联系的,我们需要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创新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探讨,从而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创新性教学活动,更好地构建起创新教学的模式。总之,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教师不断努力探索和实践,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不片面追求升学率,对应试教育做出自己的理解和尝试,使学生能够在学会知识、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利用知识,将物理知识的应用技能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人才培养[J].教育研究,1999(8).
[2]孙海滨.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渐近线培养[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0(4).
篇5
关键词:高中物理;提问式课堂;策略探讨
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使得学校的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手段、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改革。而教师作为课堂学习的主要组织者和引导者,必须要以平等的交流身份与学生进行学习的互动探讨。同时,教师也是课堂的参与者,教师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活跃性一般都是从课堂提问开始的,而只有有效的课堂提问才会达到思维创新的目的。因此,如何统筹有效的课堂提问方式、如何在教学中合理地增设提问环节、如何提升学生或培养学生的提问式思维就变成了当下物理教学中最值得思考的关键问题。本文就对高中物理课堂的提问式教学方式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与探讨。
一、提倡分层次提问,把握提问时机
分层次提问就是基于物理学科的特殊性内容以及所需要的创新式思维而提出的。它可以把一个整体的物理模型进行多层次的分割,再从表面到本质层层讨论,同时采用环环相扣式的问题提法,直到解决问题的本质核心。比如,在学习力与运动的关联关系时,可以先从这样的一种情景演示出发:一辆双轮车静止在水平的地面上,我们用力推动车子,一段时间后停止对其施加推力。再紧接着,还是同样一辆双轮车,使其轮子朝上静止在原先的地面上,然后同前面一样施加同等的推力,一段时间后停止施力。然后提问,刚才的现象可以用什么定理来解释?如何看待两次相同的施力却带来的结果不一致?你对此试验有什么看法?
另外,对于在课堂上的提问,还要把握好时机。一般来讲,课前的提问主要用于对过去知识的复习和引出新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还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即将开始的新课做好导入。课中的提问一般是引导学生用旧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过程,包括用一定的逻辑推理来获得新的结论,课中提问也常常发生在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时候,老师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而进行的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提问。还有一种提问就是临下课的时候所进行的总结性提问了,为了帮助学生对当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把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成一个整体,使学生在理解的时候更加完整,从而也保障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基于物理理论实际,合理增设提问环节
1.合理增设课堂提问,首先应该避免误区
提问环节的合理增设,不仅能够使课堂学习效率稳步提升,还会使学生的物理思维模式得到更大的改善。现在的高中物理课堂,老师一个人在讲,学生多个人在听,满堂灌是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而提问也是过于简单、不断重复式的提问,教师完全不理解提问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化结构作用,对这种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只是作为一种形式和计划孤立的对待,使得学生对课本内容构架不了解,知识体系构建不扎实,对物理学习的课堂教学知识点也偏离了教学重点、难点的主题。因此,增设合理的课堂提问内容,是使学生知识体系构建概念更加扎实的关键因素。
2.合理增设课堂效用提问的有效策略
每一个物理模型都是由一块物理主题构成的,而每一节课就是由这种模型下的主题内容组成的。在整个物理课堂中,必须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探究、研析,从而紧扣关键,把握重点、难点等各种难易递进式的问题,通过层层深入地引导学习,让学生能更加积极地学习。
三、基于学科特殊性,有效培养学生的提问式思维
在提问式的课堂规模下,如何来培养学生的提问思维就变成了实施这种教育的关键目的。
1.培养学生提问意识
物理学科的学部分都是以生活事实为前提来研究的。其中,大部分科学理论概念与物理规律与实验都是息息相关的。通过物理实践试验的演习,设置有趣味性的提问,才能让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日俱增。比如,在讲振动中的能量时,可以给学生下发一些弹簧和砝码,并把时间交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动手验证书本上的理论内容,从而让他们找出自己的不懂之处,提出问题。
2.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能在课堂上把实际引用进来,把生活场景设置成各种物理问题,就能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熟悉、亲切的味道,从而让他们利用自己已具备的生活经验去自觉地解决物理学科的知识。比如,骑自行车过程中,为什么给脚蹬施加的力停止后,自行车会自己停下来?这既会涉及到物理中摩擦力的存在、牵引力的受力分析,也会激发学生去通过想象生活中的事例来对问题进行思考,并从多个层面上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
总之,在物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采取“问”的教学方式,还应该利用各种可收集的社会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策略式内容提问。如果在物理课堂上,教师能够积极利用相应的学科内容,并采用适当的策略手段才能从本质上实现有效的课堂提问。只有这样才能够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能力,从根本上保证教学的提问成效,从而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最终实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周久璘.物理教学的课堂应该成为智慧的课堂(J).中学物理教与学,2006,(5):4-8.
篇6
一、“自主探究学习型”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
自主学习探究型”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强化创新意识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核心目标是在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中,以学生发展为本,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强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坚持通过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在教师的引导下,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和能力双重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自主学习探究式”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步骤
探索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物理,最重要的是建构适合高中学生身心发展、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加以整合的、体现自主学习探究的新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结构或程序。“自主学习探式”教学模式分以下几人阶段:创设情境设疑、提出问题假设、自主设计探究、实验仿真研究、交互协作讨论、学习效果评价、课堂反馈总结、课题拓展。
(一)设情境设疑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注重创设多种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应该重视: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好奇心;创设质疑情境,使物理概念、规律由“机械接受”变为“主动探究”; 创设想象情境,使学生的物理思维由“单一思维”变为“多向拓展”;创设纠错情境,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使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能充分交流,也能使学生民主地、和谐地、理智地参与教学过程,确保师生相互作用达到最佳状态,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
(二)提出问题假设
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指导学生通过课题质疑法、因果质疑法、联想质疑法、比较质疑法、批判质疑法等方法展开学生自我和相互设问、师生之间设问,最终提出问题,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及研究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究”发展。
(三)自主设计探究
通过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类似概念、规律的理解过程或多媒体展示),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去设计有关的实验进行分析研究。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规律的框架逐步攀升。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建构意义的认知主置,但是又离不开教师事先精心所作的教学设计和在协作学习过程中画龙点睛的引导。
(四)实验仿真研究
创设实验情境,培养学生物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对于教材中各种实验,教师尽可能将其转变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分组实验,可以转化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先用实验探索加速度和力的关系以及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然后启发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自己得出实验结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五)交互协作讨论 ――优化建构
协作应贯穿在整个学习活动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十分重要作用。而交流则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或环节。在“自主学习探究式教学模式”中,借助于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在合作探讨的过程中,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或课堂上随机生成的问题价值尤为重要)展开讨论,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启发、相互补充,寻求答案。在此过程中,坚持开放性原则。重在展现学生思维的过程,合作学习的过程。教师通过指导,让学生在个人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利用网络进行小组协商、交流、讨论,进行协作学习,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并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通过这种合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从而对知识产生全方位的认识和新的洞察。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协作学习”时,必须注意处理与“自主学习”的关系,把学生的“自主学习”放在第一位,“协作学习”在“自主学习”基础之上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六)学习效果评价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学习效果评价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对个人评价;二是教师对学习效果的评价。第一种评价是相对难以外显,在小组讨论和个人自主研究中学生自己对自己以及在小组中的表现情况实际上有一个认识,对于教师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可来源于多方面:比如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教学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如:强化练习设计,自主网络测试等
(七)课堂反馈总结
可以由学生或教师进行课堂总结,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交流学习的难点、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学习提高的建议;也可以由学生写小论文,进行论文答辩式总结:由答辩者在规定的时间内介绍探究学习过程,再由答辩者回答教师和其他学生就其研究情况的提问。
(八)课题延伸课外
篇7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育教学;改革;看法
【中图分类号】G633.7
教学质量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改进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研究问题,每一次教育教学改革都是基础教育的突破和发展。而对于中学物理教育教学而言,改革的重心应该放在继承传统的优势,改进不足之处和努力创新的层面上。
一、 传统高中物理教育教学的弊端
物理学科是一门极具趣味性和操作行的课程,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却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同学们对该科目学习的积极性,弊端分析如下:
1、 教学目的单一:教学中更侧重知识的综述而忽略了物理情形的论述和物理教学过程的解释。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够帮助学生进行习题知识的掌握,但却没法彻底帮他们理解知识点。
2、 教学方式单一:课堂上一般都是老师在讲课,学生很沉默;老师备课很认真,学生课上吸收的知识却很少。
3、学习效率较低:课堂上学生听课人数少,学习效率不高。课堂上大多数都是老师在授课,学生只负责听和写,基本不参与讨论和发言,知识的接受非常被动,甚至有时候老师讲到哪里学生都不知道。
4、技术应用不足: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课堂上,学生大多当成是在看影片,对画面的关注多于知识的学习。
5、实验操作较难:很多实验都是老师演示给学生看,学生真正动手操作的情况比较少,因此实验课难以达到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
6、复习效果较差:复习课大都采用"题海战术",注重数量却忽视了质量,效果不明显。
由于高中物理教育教学存折着这些漏洞,使得学生慢慢变成被动学习,严重缺乏自主学习和分析的能力。在知识面逐渐加深时,学生掌握知识点的难度越来越大,情况严重下就会导致厌学。因此,传统的高中物理教育教学方法急需进行改革。
二、高中物理教育教学改革方向
1、改变教育思想,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高中物理新课标明确要求:让学生终身学习所需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清楚知道物理知识和实验在生活中的应用途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较好的思维学习方式;能利用物理知识处理生活中的一些难题;培养学生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从此可见,进行高中物理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首先应该是改变教学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摒弃传统封闭式的教学方式,通过实验操作、多媒体教学等方式综合授课,让学生更深入掌握知识点。
2、 结合高考改革制度,确保教学改革方向的正确性
高考成绩是目前社会判定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依据,因此学校的教学内容也都是根据高考的考试大纲而定。怎么样才能让学生获得高分,是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们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尽管以高考成绩作为学校教学质量的判定依据是片面的,但要是忽略了学校的高考的成绩,教育教学改革也就失去了最大的意义。因此,在进行高中物理教育教学改革中要将高考教学制度考虑在内。
三、高中物理教育教学改革策略
1、保留传统教育教学的优势,重视"双基"要求
在传统的物理课程教育思想中,提升课程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水平,要求教师要进行多次授课,加强实验练习,培养出一批课程基础充分掌握、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清楚掌握新课标的"双基"要求,在进行课改时,不但要分析传统物理教育的思想,还要保留传统教学的优势,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双基"教学执行过程中,要将教师单一的授课方式变成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双基的教学思想。总的来讲,高中物理教育教学的改革应该预防形式化,在加上高考的出题都是以双基为主,因此教育教学的改革策略也要从这方面入手,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考得更优良的成绩,也才能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
2、 高考制度应该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参照物
不管高中课本内容如何变化,教学方式怎么改变,其目的都是希望学生能在高考获得好成绩。因此,要让教育教学制度真正的改善,就要以高考制度为参照物,帮助学生从海量的题库中解脱出来,不断激励他们积极投身于科学实践和应用中。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的高考考题大多都和生活、科学、技术等方面相关,对学生的社会考察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足以证明了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应该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技术的探索和学习。
3、 物理教育教学改革应和整个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同步
教育教学改革并不仅仅是针对某个科目的改革,它应该是可以适应于任何课程的教学思想中。因此,在进行高中物理教育教学改革时要将它和高中整个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实现二者之间的同步发展。
四、 完善教育教学评定准则,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要更改传统的教育教学评定准则,制定新的完整制度,从而完善高中物理教育教学改革制度,提升教师教学的主动性,让新的教学方式成为教师主动的教学行为,最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评定标准中,其判断依据还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而教学方式则是将老师定位为核心人员,是学生知识学习的主要指导者和灌输者,因此教学评定的主体也就被定位为老师。当前,教育思想、教学目的和教学模式都已经发生了变化,其最终目标都是希望能够培养出一批更有学科素养的学生,重点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因此,在教育教学评定中,学生也应该是作为主体对象。
五、总结
在进行高中物理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全面对教育教学进行综合考量,包括传统高中物理教育教学的现状和问题、整个高中教育教学制度、高考制度等。结合分析,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提出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郭乐伟.关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期刊论文].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9)
[2]安忠,刘炳.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3]张民生.中学物理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4]赵凯华.对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1)物理教学探讨2000,4(1)
[5]郭昭全,何胜红.高中物理学生实验课改革的实践与思考.物理教学探讨2000,8
篇8
【关键词】高中物理 教学方法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093
物理是高中课程设置中的重要学科,它不仅仅是理科学生高考的必考科目,也是文科生会考的重要科目。与初中物理知识相比,高中的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学好物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重大帮助。
高中理科综合共有三门基础学科,与其他两门学科相比,物理的理科性质更明显。生物和化学还是需要利用文科思维背过一些必需的知识点,而物理的学习则是有一些“巧劲儿”的。物理需要学生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较少,更多的是要学生真正掌握物理过程。只要掌握物理过程,理解知识点,那么物理解题就会很简单,而且可以触类旁通,找到解题的正确切入点,对“生题”也就不再感觉陌生了。那么,如何保证高中物理的课堂质量,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使学生掌握正确高效学习物理的方法呢?在我看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掌握正确学习物理的方法。
一、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学生学习而言,兴趣永远是最好的导师,只有学生将兴趣作为学习动机时,学生的学习效率才是最高的。对高中学生而言,学生的学习压力大,需要学习的学科多,因此分配给各个学科的时间是有限的。当学生真正对物理产生兴趣时,才不会觉得专研物理是浪费时间;当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其学习效率更高,也就可以匀出更多时间给其他“短板学科”,从而提高整体成绩。那么该如何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呢?
(一)重视第一节课
第一节是整个学期的开端,良好开端是成功一半。教师要重视第一节课的准备,第一节课不需要匆忙开展课堂讲授,可以在学生明确本学期的课程任务后,让学生了解物理的功用及重要性,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让学生在“功利性”目标的激励下,产生学习的动力。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的强大功能,播放利用物理知识的电影片段,例如《天体》、《星际穿越》等,使学生在第一节课就对物理课产生浓厚兴趣,抱着期待的心理,接受即将到来的物理课程。
(二)发挥任课教师的个人魅力征服学生
教师的魅力是影响学生对某门学科是否感兴趣的重要因素,学生崇拜某位教师,自然对教师所教的科目倍感期待,课堂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互动,配合教师的授课,课堂效率很高。若是不被学生待见,学生的逆反心理会使学生在课堂上非常不配合教师的课堂安排,与教师对着干,自然课堂效率不会高。因此,物理任课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个人魅力,用魅力征服学生,这种魅力包括品德优良及知识渊博等方面。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真诚对待,以心换心,赢取学生的信任与支持;同时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不仅表现在专业物理知识的及时更新,更体现在其他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知识的了解。若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谈吐自信,提起某个学科的知识能滔滔不绝,那么自然可以引起学生的崇拜感,继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与生活相结合
高中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更加紧密,在授课时候,讲课堂内容与日程生活常见现象相结合,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将课本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理解,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在授课时,插入与生活相关的内容,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打破低沉枯燥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插入关于物理名人的小故事,使学生在了解名人的同时,对其研究出的知识更感兴趣。例如,在讲解重力及地心引力时,教师可以插入牛顿的故事,牛顿被苹果砸而顿然醒悟,研究出地心引力是早就被人耳熟能详的故事,教师可以接着讲一下牛顿其他的小故事,使学生们更加了解牛顿。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更接近物理名人的同时,对其研究成果更感兴趣。
2.偶尔插入课外话题,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因为力学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知识点,在讲解力学的时候,插入讲一下当期比较火的关于物理知识的电影,例如《星际穿越》,借着电影的高话题性,借着“虐死文科生电影”的话题,解释一下电影里所涉及的物理知识。这样偶尔讲点课堂外的话题,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后,接着将话题转回课堂,以此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三、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校及教师都要转变以往的授课模式,真正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做好引导启发角色,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据相关实验,学生在教师的“直接喂养”中,学生能记住、能掌握的知识仅有教师教授的30%左右,而若是让学生发挥自我能动性,自己去探求答案,以此方法能掌握的知识却能够达到80%左右。因此,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提高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能在教师的启发下自己探索问题,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这种方式才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最高效的方式。然而这种方式需要注意的是:
(一)教师要有耐心,多鼓励学生
对于学生而言,小学开始接受的教育都是传统方式的教育,学生在课堂上都是被动接受的角色,因此,可能自主探索能力有待提高。对此,教师要有耐心,允许学生有不会的地方,多鼓励学生,让学生愿意接受自主学习的方式,并从这种方法获得更多的知识。
(二)教师要对学生的探索给予一定的方法指导
学生对物理接触时间不像数学、语文等基础学科一样,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而是初中二年级才开始正式接触物理,因此对于学习物理的方法可能没有掌握全面。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及时地教给学生,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逐渐学会学习物理的方式。比如,重视作图解题的方法。物理是理科思维非常强的学科,不需要学生背过多的知识点,而是要学生理解透彻物理的发生过程。尤其是力学这一块,教师要在授课过程中,不断帮助学生养成作图的习惯,遇见一个力学题目,无论题目是否提到要作图,都要先作图分析受力情况,之后根据受力情况来解题。作图解题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物理过程,是学生找到解题的切图点,能够提高正确率。
篇9
关键词:民族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结论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09-02
新课标指出:“实验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要求学生能动手动脑地“学”科学。改变过去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方式,越来越重视实验的重要作用。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族基础教育是整个民族教育事业的奠基工程。针对甘南藏区民族高中物理实验教育较其他发达地区相对滞后的现状,研究并分析考查新课标下民族地区物理实验教学质量,也是适应这种新形式的需要。物理教师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改革自身的教学方式,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对促进民族地区物理实验教学水平的持续上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背景
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前甘南藏区民族高中物理实验的课程实施状况,把握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发展进程,笔者对甘南藏区一所藏族中学进行了实地调查,希望此调查对各藏区以后的物理实验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我们选取的研究对象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一所重点民族高中,在这所学校内我们的调查对象是随机抽出的124名高一学生、11名老师和物理实验室工作人员。
2.研究方法。这次我们的研究方法以调查问卷为主,并采用了访谈和理论分析,笔者从老师和学生在实验课中的互动、民族中学物理老师对新课标下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实施情况、藏族学生对实验教学的期望和要求等方面展开调查研究。本次调查问卷主要是由笔者个人设计,名称是《甘南州民族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问卷调查表》。本次活动我们发出去135份问卷,收回来的有效卷是132份。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三、调查结果和分析
1.调查结果。①对学生的调查情况,学生对物理实验感兴趣的程度:其中有68%的学生认为对物理学习兴趣一般,19%的藏族学生对学习物理积极性很高。由于高中物理知识学习较浅,但是实验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多数学生选择不感兴趣或一般。这结果也真实反映了目前我国藏区基础教育的状况。在物理实验中学生取得的能力:有74%的学生认为在实验过程中有相应的能力提高,包括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藏族学生对物理学科的重要性及对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认识。②物理课堂上教师演示实验的开展情况,教师课堂做演示实验的情况:根据调查结果,物理教师经常在课堂做实验的占43%,58%的教师只要教学内容没要求就不做。这原因是其中涉及到目前教师的工作量较大,已无暇顾及实验及实验课的课改。教师课堂演示实验的方式:36%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演示实验仅用简易的器材或身边用品做,很少用多媒体模拟实验。对藏族学生来说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更需要直观、感性的实验现象支持。③学校的实验条件及教学管理情况,民族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条件:物理实验教学条件较好,72%的学生以团体(2~3人)为单位,每个人都可以亲自经手一遍实验过程。而且在调查中笔者还发现该校实验室中器材齐全,可以做课本中要求的所有基本实验。课间实验室对外开放程度:有81%的藏族学生认为学校实验室在课余时间不对学生开放。对外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做探究实验,这也是跟新课标相吻合的。学校开展各种科技小活动的情况:调查发现,学校开展的活动量不少,但是学生的参与率只有21%。
2.调查结果分析。①从老师的教学观念分析看:甘南藏区的物理教师对实验教学的组织上有着比较正确的认识,在学校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没有“讲实验”、“背实验”的现象出现。但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较大,大部分中学物理老师对实验中进行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缺乏相应的研究。一般在物理教学实验和对藏族学生进行试验评价中,老师的观点比较片面,他们会十分重视结果,而忽略了过程的重要性。少有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存在,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不能让实验教学的原则得到充分体现,因而对藏族学生产生了消极影响,使他们不能真正体验实验过程的重要性,缺乏亲自动手亲自实践的能力,忽略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②从实验内容的选取来看:大部分教师还是只按照大纲的要求,只做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是物理实验的一个重点所在,而且实验可以强化物理课堂中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理解。可以在实验中允许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按自己的方案对实验数据做处理,整个过程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指导,并鼓励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一般在理论教学中,教师都注意到了要因材施教,但是在具体的物理实验教学中,他们都没有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③从实验手段来看:甘南藏区民族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新技术的应用不是很普遍。这与现阶段实验教学研究中的“技术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四、对策和建议
1.加强学生实验课的教学和管理。虽然学生在实验中独立思考问题和探讨交流的能力在高中阶段比较强,但因学生的知识面等因素,其能力还是有限,所以要及时引导藏族学生突破思维定势造成的思维障碍,教师在实验过程要时刻注意观察,确保每一位学生思维方式正确。并且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教学这一模块足够的重视。
2.加强演示实验教学和改革。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教师课堂演示实验的数量较少,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实验与现代教育手段有机地整合,能够优势互补。这种整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增加信息容量,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在实验的复习阶段,如复习实验名称、实验中用到的原理、实验用品、实验的作用、实验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实验中的数据记录、实验的结论等内容时,可利用多媒体使知识再现增加信息容量。②用课件模拟实验现象。物理教师可将实验内容中的一些现象不明显、学生很难观察或不便做的实验提前通过网络资源制成课件。物理实验不仅能对学习物理知识注入动力,还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很好地理解物理课的内容。如:波的双缝干涉的特征、原子物理中的α散射实验等,都可以制成多媒体课件,使学生能更好地观察物理实验现象,把握重点与难点。
参考文献:
[1]廖伯琴,张大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谢春红.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0,26(3):28.
[3]张艳华.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D].高中物理“自主、合作、探究”实验教学模式的教学研究.
篇10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离不开实验操作.在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物理教师应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并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吸引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物理教师应结合当前高中学生在学习物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的完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以及促进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提高.在进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中,物理教师应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的积极性,才能有效的促使学生完成物理实验教学的目标.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现阶段,实验教学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物理实验教学所面临的现状是比较严峻的,
1.来自教师的主要问题
第一,在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重视理论忽视实验,常见的现象如下:现象一,教师借助多媒体来为学生演示实验,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学生动手做实验被多媒体演示所取代.现象二,实验被试题化,学生从在实验室做实验,变成了在试题上“做实验”.教师会给学生布置较多的实验试题,这就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这就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不利于开展高中物理教学活动.第二,呆板的实验教学模式及单一的教学方式,不能将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体现出来.现阶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来讲,实验教学没有为学生留下足够多的思考空间.学生会依照教师的步骤做几个数据,简单分析教师得出的结论.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学生马虎应付,不利于收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来自学生的主要问题
学生操作技能明显落后于其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具体的问题表现如下:第一,不规范的使用基本测量仪器,比如,不明白实验仪器的原理、操作方法以及读数规则等。第二,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比如,在操作过程中,学生比较紧张,经常会颠倒程序.学生自身上存在的问题会影响整个高中物理实验课堂的进度.
二、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可行措施
1、革新实验教学观念
传统的实验教学观念对新课标背景下实验教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想要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必须要对现有的物理实验教学观念进行革新,革新的对象主要是:
(1)学校管理者。学校管理者需要充分重视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更新自身的观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物理实验教学经费的投入,优化实验资源,引进高水平高素质的物理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物理实验教学的效能。
(2)物理教师。教师需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深入明确实验教学的目标,加强对新理论、新方法的学习力度,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
(3)学生。学生也必须要转变自身对于实验教学固有的观念,既要积极学习相关的物理理论知识,也需要掌握更多更全面的实践操作技能。
2、改进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即是教师向学生演示正确的试验方法,在此过程当中,需要对实验的仪器以及方法进行优化处理。例如:高中物理教材当中有许多直接给出来的方式与定律,学生囫囵吞枣式地记住了某条公式,却对公式的推导过程一无所知,因此教师可增加并改进演示实验,在课堂上可邀请几名学生一起来完成整个实验,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并深入思考相关的物理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提高实验教学的水平。
3、丰富物理实验教学形式,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形式对高中学生的物理实验学习兴趣和高中物理实验的有效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高中物理教师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并且积极创新采取高效的物理实验教学方式,丰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形式,从而提高高中物理实验的有效性,促进高中学生物理实验操作能力和学习质量的全面、科学的提高?高中物理教师丰富物理实验教学的形式,提高高中物理实验的有效性可以从采取以下几个方法:第一,创新教学理念.髙中物理教师应当认识到高中学生才是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主体,所以,高中物理教师要创新科学的教学理念,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里,让高中学生的物理实验学习化被动为主动,全身心的融入物理实验教学当中,并且在物理实验教学时增加实验活动的风趣和活跃的气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实验操作兴趣?第二,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从课堂上拓展到课堂外.高中物理教学的每一个知识点都离不开物理实验的辅助教学验证,但是高中物理课堂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而高中物理实验需要充足的时间才能完成实验和反应,因此,高中物理教师需要将高中物理课堂的实验教学拓展到课堂外?比如说对于有一些物理实验程序复杂和实验需要时间较长的高难度物理实验,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学校专业的做物理实验的实验室,让学生能够在专业、实验气氛浓郁的环境中进行高中物理实验操作,从而促进高中学生的物理实验学习变得高效.
4、充分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