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设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7 09:33: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话题设计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学英语课文教学的目的绝不只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取课文所传达的信息,也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课文所包含的词语、词法、句型和语法等语言知识。语言教学只有跟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才能体现出其功能和生命力。因此,在课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把课堂作为学生英语实践活动的舞台,把课文内容作为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议论、评价、延伸和借鉴等言语实践活动,从而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其积极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课文教学中如何将课文内容作为话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何使其能创造性地解决课文话题所引出的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是摆在我们外语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而教育学理论中的“近体原则”在中学英语课文教学中的运用,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发挥其创造潜能和学以致用开辟了一条新路。
“近体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缩小教与学之间的差异,在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及心理和情感等方面的差异,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也就是说,教师应在充分了解所教学生的心理状况、年龄层次和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教材,并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处理,缩小教与学之间的时空差距,以及心理和情感等方面的差异,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近体原则”可分为时间近体原则、空间近体原则、心理近体原则和活动近体原则。现分别论述如下:
一、时间近体原则
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师生要不断吸收新知识、新信息和新材料,及时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背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些重大事件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课文内容创设话题,用课本知识去分析当今国内外所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原因和背景。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社会责任感,还有利于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The Green Hills of Tangsa一课时,教师可以运用时间近体原则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话题:Why did the people along the Changjiang River suffer a lot in the big flood in 1998? 然后让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用英语进行讨论。学生人人参与,气氛活跃,经过各小组发言,归纳出1998年中国长江发生特大洪水的主要原因,如:气候变化,河床抬高,河道变窄,雨水集中,山坡植被破坏严重,围湖造田,森林遭砍伐等等。接着教师又不失时机地引出另一个话题:What can we do to prevent such a disaster in the future?这一问题的提出再一次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讨,各抒已见。通过小组总结和归纳,师生们得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
高中英语新教材中有不少涉及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的课文,例如:动物保护问题----Milu deer return to China;男女平等问题----The secret is out;关注地球问题----Saving the earth;残疾人问题----Disability;世界粮食问题----Feed the world;垃圾处理问题----Dealing with waste 及自然灾害问题----Earthquake, Fire, Hurricane等。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留出一定的时间,引出课文以外的话题,创设问题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思维,为课堂教学创设出一种紧张、活跃、和谐和民主的氛围。
二、空间近体原则
受全局性和典型性的局限,教材在选材时不可能选用近期发生在学生所在地区的事例。由于空间距离远,在教学中直观性差,感受性弱,学生的兴奋点不易被激发,因此教师应以课文内容为依据,尽量结合当地典型事例,从课文中引出最受学生关注的话题。
篇2
关键词:化工设备腐蚀问题 危害分析 防腐技术措施
在化工设备的设计当中,对于设备的当中的介质对于设备内部的腐蚀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流动、存积、选材、热处理等多种要求。在正常的化工设备设计过程,此类设备大都是由设备专业以及相关专业的设计人员全面考量之后提出相应的设计内容。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非化工专业的人员设计、制造单位直接制作参加到化工设备的设计工作当中,但是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少新加入的设计单位由于经验不足、化工防腐方面考虑不周全等方面存在着大量的问题,造成了化工设备当中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隐患,本文通过笔者对于化工设备设计过程中的防腐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详细讨论,以期能够引起相关行业人群的重视。
一、化工设备腐蚀性的危害分析
当前不少化工设备在抗腐蚀性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主要是由于设计方案、使用过程中由于设计单位存在不注意或者不认真、甚至为了能够更快的将产品出厂而降低了化工产品的设计标准、防腐标准等等。
1.设计方案存在漏洞。
一些单位在设计过程中,为了方便化工设备的使用,直接将设计的方案向安装方向倾斜,导致设计方案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例如:某单位设计的一台U 型管换热器, 将管板与壳体焊为一体( 这种换热器结构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 设计者认为管束装入壳体后不再需要拉出来, 所以在管束的下方只设计了两条导向滑板, 没有设计滑道或支架。导向滑板与壳体内壁直接接触, 在U 型管束和两条导向滑板与壳体之间形成缝隙, 容易产生缝隙腐蚀。
缝隙腐蚀会使换热器壳体局部均匀减薄,对于这台设备而言, 由于不能定期拆下管束进行壳体内部检查, 一旦沿着导向滑板形成两条纵向局部减薄区, 将危及这台换热器的安全运行。
为了能够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应当遵循化工设备结构设计中应尽可能地消除缝隙, 避免缝隙腐蚀的原则,在设计方案与安装方案上做出一个平衡的判断,在保证产品质量与产品性能上在进行安装上的考量。
2.设计方案并无防腐措施。
在化工设备设计方案过程中,由于设计者对于产品腐蚀性估计不足或者根本就对腐蚀性能不了解,导致了所设计出的产品存在着设计结构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导致严重事故的最根本的因素。例如:某单位设计的立式蒸煮锅, 进口和出口开在容器的侧壁, 下进上出, 介质为玉米糊。设计压力0. 605MPa , 设计温度200 ℃ , 壳体材料为Q235 - C , 名义厚度10mm。由于有关人员对使用情况不明及设计经验不足, 而将物料进口管与容器内壁之间设计成平齐结构, 忽视了整个工艺流系统是一个压力逐渐降低的过程, 并且玉米糊中还可能夹带气体这一因素,结果在容器使用过程中, 蒸煮锅物料进口管上部筒壁突然撕开1 米多长的纵向裂纹, 沸腾的玉米糊喷出, 造成1 人死亡, 三人受伤的严重事故。事故发生后, 事故调查结果表明, 该蒸煮锅物料进口管上部筒体壁厚已经减薄至0.4~0.9mm。壁厚减薄的详细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另一家工厂同样工况的同样设备物料进口管采用了插入式接管结构, 经测厚检查证明没有容器筒体壁局部减薄的现象发生。
从上述事故上看,在设计化工设备时,设计者需要针对设备所容纳的溶液、器材、物料等材料进行严格的分析,并针对在设备中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行专门的分析腐蚀性,通过合理的设计结构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汽蚀、闪蒸、冲刷、磨损、磨蚀等原因造成的压力容器壁厚局部减薄, 否则存在着安全隐患。
二、防腐参数设计
1.腐蚀裕量
化工设备的腐蚀裕量应根据容器的设计寿命和介质对金属材料的腐蚀速率确定。这是一个基本概念, 但在笔者接触到的一些化工设备图纸中有时难以判断所标出的腐蚀裕量是否正确, 给设备的安全运行留下隐患。例如一些化工设备图纸及其设计条件单中, 将其介质用一些自定义的代号表达, 其出发点可能是为了其专有技术的保护, 而设计者也忽视了了解介质的腐蚀性、易燃性、毒性。建议, 在这种情况下应将化工介质的腐蚀性、易燃性、毒性等特性在“技术要求”后面专门注明, 以保证化工设备的安全运行。腐蚀裕量的另一方面问题是, 有的甲方委托设计时不按正常的容器设计寿命取相应的腐蚀裕量, 有意少取或不取腐蚀裕量。其出发点往往是项目的投资者想在短时间内收回整个项目的投资成本, 设备投产运行2~3 年后就打算把设备处置掉, 即项目投资中的短期行为。化工设备的设计寿命除有特殊要求外,塔、反应器等主要容器一般不应小于15 年, 一般容器, 换热器等不少于8 年。与容器的正常设计寿命相对应, 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检察规程》中规定了在役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要求和缩短内外部检验周期的要求。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 设计者如果不能说服甲方按正常的化工寿命进行设计的话, 那么就应当实事求是地在图纸中专门注明该容器的设计寿命, 经提醒其使用者和监督者, 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2.所谓“参考图”和“标准图”问题
目前, 许多压力容器设计单位的设计作品中带有明显的仿设计痕迹。模仿设计是一种有效的学习途径。但是, 一个已经取得了压力容器设计资格的单位, 他的设计水平如果总是停留在模仿设计阶段上, 不吃透原参考图的技术内容, 那么就有可能要出问题。例如,有的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及制造单位对于介质为液氨的压力容器不要求、不进行热处理。问其缘由, 许多人都例举了来自于制冷行业的参考图中没有要求热处理作为例证。各行业都有其特点, 一般地讲也有相应的行业技术标准,/ T6917-93“制冷行业标准”中对制冷行业中液氨介质的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检验、验收等有全面的要求, 作为其它行业的压力容器设计和制造单位不应简单地照搬某一项设计技术要求。这样做, 存在着安全隐患, 一旦发生了安全事故也应当由设计者承提主要的设计技术责任。
有些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及制造单位将换热器的系列标准图不加修改照描下来, 作为不同设计条件下的换热器设计图纸使用。在这情况下, 如果介质的腐蚀性较强, 或操作条件有变化也存在着安全隐患。
3.介质浓度
化学介质在不同的浓度和温度条件下具有不同的腐蚀特性。这一点对常见的NaOH 介质尤为明显。对于碳钢和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如果焊后或冷加工后不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 则NaOH 的浓度和温度都有一定的限制,其目的是为了防止产生应力腐蚀破裂。但是,许多压力容器设计单位的有关图纸中, 在“技术特性表”的介质一栏中, 只填写了“碱液”字样, 既没有标注NaOH 的浓度, 也没有提出热处理的要求。
三、化工设备防腐技术措施
在进行化工设备单位设计的过程当中,设计者设计液化石油气贮罐和液氨贮罐图纸不能全面反映出设计之后的保管、防腐要求,由于图纸仅仅能够片面的表现出设计者的意图,而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对与防腐、焊接等要求都不是在书面当中显示的,更多的是在详细的书面文件中体现,不少单位为了节约时间,在没有能够看清楚说明书上所叙述的内容,就按照自认为的工作进行。设计文件是制造、检验、验收的依据。如果压力容器的设计者不清楚其介质的特性并提出相应技术要求的话,那么制造单位( 部门) 则难以保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压力容器的设计总图除了具有指导制造、检验、验收的作用外, 还往往是签订制造、安装合同的依据。因此, 建议将一些涉及压力容器安全并与其造价直接相关的一些制造、检验、热处理等项内容在总图的技术要求中注明, 否则, 受利益驱使, 有的制造单位( 部门) 可能有意或无意地少做或不做一些应当做的项目, 造成安全隐患。
四、总结
总之, 在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 化工压力容器的设计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需要相关的领导和有关的设计人员给予关注并予以解决。
参考文献:
[1]汪彪,杨尽.矿物材料在电磁屏蔽中的应用研究[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9,16(4):27-31.
[2]杨士元.电磁屏蔽理论与实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10-70.
[3]蒋平平,沈风雷,杨春玲,等.防辐射有机玻璃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工程塑料应用,1999,27(1):35-37.
[4]张启馨.用于适用x射线防护的含混合镧素元素复合屏蔽材料.中国专利cHll53389A,1997.
[5]用于医用X射线防护的含镧系元素复合屏蔽材料[P].中国:专利号,96 1 06434.X,2001-10月授权.
[6]饶柏华,汪文学.防X射线有机玻璃的研制[J].塑料工业,1989,17(6):5.
[7]张兴祥,段谨源,于俊林,等.有机钡玻璃的研制与性能[J].塑料工业,1994,22(2):62-64.
[8]徐文英,崔景荣,汪月生.有机钡高分子材料的研制[J].工程塑料应用,1988,16(1):1.
篇3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理实一体化;教学
高等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环境背景下,社会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来说,要想满足企业对一线专业人员的需求,学校必须革新教育理念,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探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与时代接轨,把学生培养成时代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才能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显然,就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这一课题展开论析,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研究
(一)研究对象。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100名学生作为实验和研究对象,其中男生78名,女生22名,各进行为期四轮的教学,轮次一个授课班,教学时数为8学时。(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高校、高职院校开展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期刊、文献等相关资料,为本研究提供充足的理论基础依据。2.问卷调查法: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100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问卷98份,回收率98%,有效问卷90份,有效率91.8%。其中,男生70名,女生20名。通过对实验对象授课前、授课后的问卷调查,取得了学生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的期望、学习认知和学习建议等实验的第一手材料,对分析研究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意义、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3.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相关分析。(三)结果与分析。经过四轮教学后,调查结果表明:93.1%的学生认为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有较强的实用性;95.4%的学生对该教学模式有参与兴趣;97.2%的学生赞成开设理实一体化教学;91.6%的学生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获得成就感,认为自己表现出色。
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策略
(一)丰富教学理论,夯实一体化教学基础。虽然说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核心是实践,但是在推进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想做到与时代接轨,就必须丰富教学的指导性理论,为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当然,教师在研究指导性理论的过程中要理性、系统地进行。教师必须实现思想上的转变,在正确把握教学改革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对原有的教学思想进行一次全面、深刻的思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探索新的教学思想,丰富自己的教学理论,从而使这些教学理论能够更好地实现与一体化教育理念的融合,指导教学活动的实施。此外,教师在丰富教学思想和理念的过程中,还要积极寻找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发展规律,提高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使课堂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促进他们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二)调整教学内容,切实增强教学成效。教学内容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支撑,同时也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条件之一。但是,就当前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内容来看,它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内容与时代脱轨、编排固定化、知识资源有限等。针对教学内容所存在的不足,教师要勇于自我创新,打破教材的束缚,创新性地去运用教材,并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创新和整合。具体来说,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重点在于机械传动,常用机构,通用机械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加工工艺、材料选择、使用维护等。教师应重点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设计方法以及技术标准来查找、确定所需要的参数,以解决工程设计的实际问题,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三)采用模块教学,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模块教学是一种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教学活动,其以具体的项目为中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参与其中,最后能有效达到发展学生实践性能力的目的。就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特点来说,实施模块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为此,学校应打破章节的限制,把几门相近的课程融合,将培养目标相关的内容集合到一个模块中,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培养目标明确化。例如,在学习传动这一个模块章节时,就可以融入电动机的选择,并在《学生工作任务书》中要求学生在学习完传动模块后,计算带式输送机减速器需要的输入功率,确定电机转速,根据功率和电机转速选择电动机,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效果,进一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总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社会对综合型技术人才需求的不断提升,实现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育的改革,加快理实一体化教学已是必然。为此,学校应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按照学校需要的核心素质培养要求,积极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综合素质人才。
作者:张成 赵鹏 单位:河北秦皇岛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措施
Abstract:Thegraduationdesignisanteachingcontentinauniversity,andisalsoankeycontenttoimprovethestudentoverallqualityandtheinnovationability.Thecontentisnotonlyaessentialpracticetrainingindependently,butalsoanimportantsynthesisreorganizationaboutknowledgeintheschool.Thepaperintroduceimprovemeasureaboutteachingqualityfromtheselectedtopic,decidedtopic,Instructionofgraduationdesignandgraduationreply.
keyword:mechanicalandelectronicintegration,Graduationdesign,Measures
1引言
毕业设计是高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是对学校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前接受的一次综合性实践训练,是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系统的必要环节。它是学生接受设计任务,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工程实践,获得基本训练并取得成果的过程,它是评估毕业生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关键一环[1]。结合我校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主要从选题、开题环节、毕业设计指导,论文答辩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毕业设计工作的措施。
2立足实际,科学选题
选题是毕业设计工作的龙头,选题质量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精心挑选毕业设计题目,是搞好毕业设计的第一步。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认为当前选题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1、有的选题缺乏综合性、新颖性,深广度不够;2、有的选题对学生显得难度较高,工作量过大;3、有的选题虽然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学生由于怕难或者因就业等原因而不愿选;4、有的选题虽然取自实际生产,但学生并不能完全弄明白生产实际的具体情况,设计就有脱离实际的情况出现;5、有的选题虽然很好,但是学生都选同一类型的题目,相互之间,互相借鉴的比重太大,使的设计变相的成了一种具体的形式,另外,不同指导教师之间和不同的学生之间设计题目在难度和份量上也存在一定差异。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选题。
(1)毕业设计选题要尽可能做到一人一题,相互之间的共性尽可能少一些,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之间互相抄袭、引用,让他们能够真正从设计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达到锻炼和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这个教学环节实施的意义。
(2)毕业设计选题要尽可能联系生产实际和工程应用的研究。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于是真做实干,他们就会主动去了解、熟悉有关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的去分析实际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我们在为2004级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选题时,选择了“20Kg铝锭自动装箱系统的设计”,“擦黑板机械人的设计”,“简易倪红灯控制系统的设计”,“十层电梯的PLC控制系统设计”,“电子抢答器的设计”等新颖的又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的设计题目,这些题目不仅能够反映当代科技发展水平,而且能够让学生能进一步了解、把握国内外在机电一体化领域的一些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际课题的研究中来。
(3)要考虑完成课题的客观条件。学校毕业设计经费、教学试验条件都有限,不是任何来自科研实际的课题都可用做毕业设计,必须根据客观条件来选择设计题目,这些条件主要包括:可查资料库源,试验设施和足够的经费等,因此我们在选题时,一般选用能为学生提供可用的仪器设备,试验场地等条件的科研课题,这样可以为学生做毕业设计时提供可以直接操作,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的机会。
(4)要有适当的难度和深度。举例说我们选择“擦黑板机械人的设计”课题时,考虑到该课题涉及了机械原理、系统设计、数电、模电、单片机、微机原理、汇编等多个领域,涉及的知识面较广,设计工作量较大,有一定的深度,学生可以通过综合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充分的锻炼,但是考虑到本课题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毕业设计工作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完成任务或做出阶段性结果,我们安排了两个同学参加,在掌握总体设计思路的基础上,分别进行硬件结构设计、软件设计等不同部分的的设计工作,让每一位同学都各有侧重点地进行研究,经过两位同学的分工合作,最终完成了整个毕业设计题目的设计任务,效果良好。
3加强教学督导,落实开题环节
为了提高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我们借鉴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在本科毕业设计教学中加入开题环节,其目的是:1、通过开题环节可以尽早发现毕业设计题目是否满足专业要求,学生能够完成的可能性有多大,能否涵概所学专业的所有知识等基本问题。2、通过落实开题环节,还可以强化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广泛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拟定实验研究方案和设计方案,进行科学实验与测试,对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撰写实验报告、毕业论文的能力,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述的能力的培养,是落实和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有效手段。具体的实施办法是:
(1)明确落实开题环节的必要性。开题的意义在于完善论文设计方案,使论文设计方案更加系统化。学生通过收集设计资料的相关信息,听取各方意见,可以明确自己的设计思路,坚定设计者的信心。一般说来,将思考的东西正式地讲出来和写出来,会比原来所思考的更有升华的意味,因为从“思”到“说”和“写”,其间加入了逻辑的创造过程。因为在撰写开题报告时,就要求学生能够弄清楚设计题目的来龙去脉,从而使学生明确毕业设计课题的目的和要求,让他们对题目有更深刻理解与认识,会使原来的设计思路更加完善和系统,令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做到“胸有成竹”,减少盲目性,避免出现不知从何处入手的尴尬局面。(2)开题环节的组织和实施。我们要求学生在开题会之前,,要按规范书写开题报告。在开题的时候,学生须持经指导老师签字同意的开题报告书、任务书及其它相关资料上台汇报。主要汇报选题的目标和意义、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工作基础、预期成果和工作计划等要求的内容,要求学生自述10分钟,然后评审小组根据学生的自述和开题报告书及其它文本内容,对学生毕业设计题目是否达到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完成论文设计的可行性进行考核,并对毕业设计题目的设计广度、深度、贴切度、重点和难点等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4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过程指导
为了提高我们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我们探索出了一条适用于毕业设计的全环节教学质量监控的方法。具体的措施是:1、设定学生的设计出勤表,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签到,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很好的掌握学生的设计进度,督促和指导学生按时完成设计。2、成立设计指导小组,小组成员尽可能包含所有专业特长的教师。小组内的每一位老师都可以对小组内的学生进行自己专长方面的专业指导,这样可以提高指导设计者的综合能力,使毕业设计的内容准确专业。3、开展设计小组例会制度,即每个设计小组每周开一次例会,主要工作是:要求学生把一周设计的心得体会在例会上发言,汇报设计进度,并提出设计中发现的新问题。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跟踪学生的设计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能及时纠正;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学习,使教师教学水平共同提高。通过对我校毕业设计工作的综合考核,这种工作方式完全实现了对整个设计过程的检测,保证了教学质量。
5严格考评,保证答辩的质量
答辩是毕业设计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全面检查和评估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手段。严格的答辩将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促进学生认真做好毕业设计。我校的具体情况是:根据不同的专业成立若干答辩分委会,分委会下辖若干个答辩小组。分委会主任和答辩小组组长均由副高职称以上教师担任。为了加强教学督导作用,我校专门设立教学督导组,成员都是离退休的老教授,在答辩期间分别派到各个小组指导答辩工作。
毕业答辩前首先是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盲审,要求由除指导教师外的答辩小组2名以上教师认真审查评阅,写出评阅意见与评分,盲审不通过的不准予参加毕业答辩,以此来审查学生的答辩资格。通过的同学要准备答辩的ppt,把毕业论文的结构、主要完成部分及设计的结果等内容准备出来。答辩时,要求每位同学的答辩自述时间应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教师提问20分钟为左右。在答辩过程中要有专人对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记录,对答辩情况进行汇总。答辩完成后,要求所有答辩小组的成员对各个学生的答辩情况进行决议,给出毕业答辩成绩。毕业设计成绩评定必须坚持标准,严格要求。“优秀”的比例应严格控制在本专业参加答辩总人数的15%以内,优良比例应严格控制在60%以内。
毕业设计的质量,除了本身的学术水平、应用价值另外,还应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在工作中查阅处理信息和应用各种工具的能力、撰写科研报告和表达交流的能力以及在工作中的团队协作能力等。对毕业设计拟评“优秀”的学生,要求参加各系答辩分委会组织的集中答辩。对毕业设计平时不认真、小组答辩成绩较差的学生,由相关分委会组织复答辩后视情况决定是否给予通过。答辩委员会要办事公正,治学严谨,严把质量关,对毕业设计达不到教学要求的,决不姑息。
6结论
要想搞好毕业设计工作,关键的是要做到“五个到位”,即认识到位、经费投入到位、指导教师到位、学生到位和管理工作到位。另外,,消除学生毕业前的各种干扰,专心做好毕业设计,是本阶段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严格的答辩将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促进学生认真做好毕业设计。正确认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将有利于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为社会输入合格人才的要求。
篇5
【论文关键词】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旅游规划;主题策划;方法;模式
O.引言
主题公园始于1955年,诞生在美国。在我国经历了“人造微缩景观”、“人造景观”、“人工景观’、“主题公园”等阶段。国内主题公园诞生伊始,对于它的定义,学术界、舆论界就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兴趣。一直试图给出准确、统一的定义:保继刚认为主题公园是一种人造旅游资源,它着重于特别的构想,围绕着一个或几个主题创造~系列有特别的环境和气氛的项目吸引旅游者;魏小安等则认为主题公园就是以特有的文化内容为主题,以现代科技和文化手段为表现,以市场创新为导向的现代人工景区;董观志把主题公园称为旅游主体公园rI01urismPark),他认为旅游主题公园是为了满足旅游者多样化休闲娱乐需求和选择而建造的一种具有创意性游园线索和策划性活动方式的现代旅游目的地形态。
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作为主题公园的一个分支,目前尚无明确的定义,但从众多学者对主题公园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可以用以下文字概括: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是以民俗文化为主题,具有多种吸引物(包括餐饮、购物等服务设施)、开展多种有吸引力的活动而为旅游者的消遣、娱乐而设计和经营的场所。
1.研究目的及意义
旅游规划的任务不仅仅在于发现、认识区域的特色,而且要在开发实践中将其突出出来,形成鲜明的风格,具有一定的垄断性,有着强劲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面对国内竞争日益激烈的民俗旅游市场.众多旅游景区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旅游景区开发实践中,设置哪些旅游项目、规划什么旅游产品、如何将景区无序的空间通过旅游项目安排变成有序的空间、怎样进行游客游览线路的安排,这些问题都和景区的规划主题息息相关。
在对景区进行规划设计时。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主题是成功开发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基础和重中之重。因为主题策划是成功策划的灵魂,只有将产品概念进一步提炼、升华成为形象化、情节化、甚至戏剧化的主题,才能对消费者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主题策划方法
2.1主题选择原则
2.1.1与时俱进: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主题应注意跟上时代的步伐,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旅游需求,选择那些与时代息息相关的主题。并在主题选择上应有较大的扩展余地,使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具有较大的弹性,能延展开发相关联的旅游产品。
2.1.2注重地方文脉:任何一个成功的旅游规划,都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以本土山川灵气和地方历史文化为根基,才能找到正确的旅游规划指导思想,山川灵气与人文历史文化精髓的结合体是主题思想确立的根本。
2.1.3差异性:主题应具有鲜明的个性魅力,在能够满足现代旅游的时尚需求的基础上,还要与周围相类似的旅游景区形成区别,差异性竞争.满足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2.1.4符合市场需求:旅游主题应具有个性、创意,并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反映旅游者的态度、爱好和动机,能贴近游客的求新、求奇、求特的心理需求,符合游客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兴趣取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体现“人文关怀”原则。
2.2构建主题框架
董观志探讨了主题公园主题选择的框架,时问、空间和文明是主题选择的基本轴线,三个轴线有机组合构成了旅游主题公园的主题选择框架。主题公园主题选择策略:
2.2.1沿单一轴线方向的选择策略:
2.2.2沿两个轴线构成的平面型选择策略:
2.2.3沿三个轴线构成的立体型选择策略。
根据董观志的旅游主题三轴线(时间、空间、文明1选择框架,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主题选择的三框架为时间、空间和文化。时间轴是由纪年决定的过去、现在,可包括古代、近代和现代,期限为中期。在时间轴上选择主题时,应通过特定的时间隧道缩短与旅游者认知的距离,形成旅游者容易辩识的民俗文化特质和旅游主题公园线索;空间轴应是现实可及的、大中系统的真实空间。在空间轴线上选择主题时,要处理好空间尺度和旅游者的相互关系.应通过特定的空间转换缩小与旅游者认知间的距离,形成旅游者容易辩识的空间特质旅游线索;文明轴也即文化轴,在该轴上,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主题定位座标只有传统文化(具体为民俗文化)主题选择应遵循文化差异原则进行,形成旅游者容易辩识的文化特质和旅游线索。
2.3主题的甄选
2-3.1静态类民俗旅游:指以民俗物品的观览、品尝、选购为主.包括民居、民具、衣饰、民间食品、民间工艺品等.它借助静态的民俗物品展现一时一地的民间风俗。静态类民俗旅游的最典型代表即是当今各地的民俗博物馆,以陈列展览民俗文化中重要的标志性器物为主,呈献给游客的是静态的民俗画面。
2.3.2动态类民俗旅游:即以活动的安排为主,游客通过参与或半参与进人具有特定的民俗文化氛围的主题公园内,并从中得到愉悦和陶冶。
2-3-3精神类民俗旅游:即挖掘民俗中的精神文化因素.并转化为旅游产品,它涉及敬神、祭祖及其他信仰性活动。
2-3.4语言类民俗旅游:指对声音、语言而传承的民俗内容加以开发和应用.包括戏曲、山歌、曲艺、方言等。如广西的三月三歌会。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主题选择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上几类,但随着游客旅游需求的迅猛增长以及整体旅游开发的实际需要,单纯的选择某一类主题已远远跟不上当今的旅游发展趋势.这就要求在开发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时,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时,注重主题的多样化。例如韩国民俗村,在建成早期仅是一个纯观光型的户外民俗博物馆,经过一系列的调整改革之后,融人了动态类的民俗旅游产品如手工制作、传统体育活动等;精神类的民俗旅游产品如祭祀活动等;语言类民俗旅游产品如传统歌舞表演等,最终成为一个年游客量达到18O万人次的国际著名民俗旅游景区。
3.主题策划模式
首先.根据规划地的旅游资源特征和类型以及区域系统中地域分工确定主题公园的性质,其次,由主题公园的性质限定可供选择的主题类型范围;最后,通过是否突出了该地旅游资源特色和是否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原则从主题类型范围内确定该主题公园的主题类型。在上面的主题策划模式当中,检验主题可选类型是否符合旅游市场需求显得尤为重要。如在对体现少数民族民俗风情的主题公园开发过程中.通过相关问卷调查显示,人们对于少数民族独特的歌舞表演、饮食习俗以及生活习俗等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对该少数民族的精神信仰、文艺作品等的关注度略低,这就要求规划人员在策划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主题时,注重迎合人民大众的消费口味和适应旅游市场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主题的定位,为下一步的开发建设提供正确的指导方向。超级秘书网
篇6
关键词:化工机械 化学反应 腐蚀原因 设计
1、 设备发生腐蚀的原因及分类
1.1 发生腐蚀的原因
众所周知,化工机械设备本身是金属构成的,只要是金属它就会因为温度、湿度等外界条件的影响,从而导致金属发生锈蚀。在当下环境中的工业企业,特别是各个化工企业内,其环境中都含有大量的 CO2、SO2、硫化物、氢氧化物等一些有害物质,再加上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厂房在不同环境下的温度和湿度都较高、较大,因此在这些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和影响之下,金属就可能会与这些有害的物质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进而形成了腐蚀。
1.2 腐蚀的分类
(1)首先,按照腐蚀所产生的原因以及表象进行分类。可以将腐蚀分为:疲劳服役,剥层腐蚀,工业大气腐蚀,高温氧化腐蚀以及酸性大气腐蚀,等等。
(2)另外,按照腐蚀所产生的机理进行分类,化工机械中的腐蚀主要可以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两种。
电化学腐蚀,则主要是指金属材料在与电解质溶液进行接触以后,发生了电极反应而发生腐蚀,这种反应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主要因为环境的潮湿所致。
化学腐蚀的含义主要是指金属的表面与周围的介质发生了化学反应,进而使金属遭受了破坏,主要是因为环境温度过高、较为干燥所致。
2 、腐蚀产生的化学机理
2.1 电化学腐蚀机理
金属发生的电化学腐蚀,主要就是因为金属的表面层与离子导电介质所发生的电化学作用,从而遭到了破坏。任何按照电化学机理所产生的腐蚀,都会包含至少一个的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同时还会通过金属内部的电子流,以及在介质中的离子流进行联系。
阳极所发生的是氧化过程,主要就是金属离子从金属中转移出来,转移至介质中,同时放出电子流,然后与介质中所存在的离子流进行联系,结合到一起。
而阴极反应则相对的是介质中的氧化剂组成成分,通过吸收来自于阳极的电子进行还原的过程。电化学腐蚀因为电流不会对外进行做工,都会在腐蚀电池的内阴极发生自耗反应,这样的反应,无疑就会加快金属被腐蚀的速度。
2.2 工业大气的腐蚀机理
在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中,空气中所包含的 CO2、SO2、硫化物、氢氧化物以及盐等挥发物,还包括一些工业粉尘,这些都是一些腐蚀性的介质。在以上介质物中,在潮湿的条件情况下,酸性气体就会与水结合生成无机酸,而这些酸就具有极强的腐蚀作用。例如一些铁制的合金,在这样的介质中,就会发生一连串的化学反映,致使钢材被严重的破坏。
在工业大气的环境下,机械腐蚀是由电化学腐蚀和直接化学腐蚀综合作用的。从电化学腐蚀以及化学腐蚀的本质来看,都是因为金属原子在失去电子以后变成离子的一个氧化过程。其主要的区别就是发生的环境背景不同而已,化学腐蚀是金属与周围介质在高温、干燥的环境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而电化学腐蚀则是发生在潮湿的环境下,发生的氧化过程。
3、 化工机械设备的防腐蚀设计
金属材料极容易遭到腐蚀破坏,所以在机械设备的采购过程中,应该要对机械设备的采购选用、安装使用等环节进行综合的考虑,并且要选择合适的配套附件,对设备的附件功能以及防腐蚀设计,具有相同的重要作用。
3.1 材料的选择
被用在制造业中的机械设备材料,大多都是碳素钢。这种钢价格较低,同时采购较为方便,而且便于对其进行加工。这样的钢在普通的工作环境中使用,不会发生较大的腐蚀,对机械设备的使用,也不会造成较大的危害。但是如果是在化工行业中使用,其工作环境就可能会对其造成较为严重侵蚀。
例如常用的 Q235 钢,在浓度较高的腐蚀性介质中,其腐蚀速度十分的高,即使对设备进行防腐涂漆,但是很容易造成漆膜出现局部脱落或是划伤,也可能会致使其腐蚀面积不断扩展,大大降低了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化工企业通常都不会选择使用这样的材料,而选择一些具有耐腐蚀性能的普通低合金钢,作为机械设备的制造基材。低合金钢的价格虽然稍高,但是其所能够取得的总体经济效益,要比碳钢好很多。
3.2 结构与工艺
如果机械构件的集合形状设计,过于复杂或是不合理,就可能会引起热应力、积尘、机械应力以及积液等缺陷,进而导致接卸的局部发生腐蚀情况,因此应该从防腐蚀的角度对结构的设计进行综合性的考虑,通常情况下,要符合以下要求:
(1)机械构件的形状易简单;
(2)防止机械构件表面有伤痕或是遭到损坏;
(3)机械构件应该尽量选择使用同一种金属材料;
(4)尽量减少机械构件中存在的缝隙;
(5)选择较为优质的防锈漆以及结构形式,以便于保证腐蚀介质与机械构件能够完全隔离,尤其是要注意对焊缝进行涂漆,较为合理的涂漆结构,能够保证构件的任何一面或部位,都能够进行涂漆;
(6)防止残余水分在机械设备上有滞留情况,在设计的时候要尽量避免具有向上的容器状凹处,如果不能够尽量避免,应该要设置排水孔;
(7)在对机械设备进行焊接时,要尽量防止出现应力集中或者是内应力的现象,要尽量采取连续的焊接工艺,间断的焊接就容易产生内应力;
(8)要尽量避免出现焊接缺陷,例如咬边、焊瘤、未焊透等现象,这些都可能会导致其形成新的腐蚀点。例如咬边就可能会导致出现应力集中,其凹陷边也可能会形成夹缝,而焊瘤不仅仅会造成应力集中,还会致使焊瘤与母材之间形成一定的夹缝。以上这两种焊接缺陷,都会造成较为严重的腐蚀现象;
(9)为了能够进一步防止发生缝隙腐蚀现象,对于构件的连接处的夹缝,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对于常见的构件连接形式,主要包括对接以及搭接两种,这样的连接中应该采用焊接的连接,同时还应该采取双面连续的填角焊接,同时对于对接的接头,还应该采用双面连续的对接焊接,进而避免出现缝隙腐蚀的情况发生。
4 、设备的防腐蚀方法
对机械设备进行防腐蚀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就是为了能够改善金属本身的特质,将腐蚀介质能够与被保护的金属进行隔开,或者是对金属表面进行合理的处理,以改善电化学保护以及腐蚀环境等等。电化学保护法,主要就是依据电化学的相关原理,进而在金属设备上采用一定的措施,进而使之能够成为腐蚀电池中的阴极,从而减轻甚至是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主要包括外加电流法以及牺牲阳极保护法。
外加电流法,主要是指将保护金属与另一个附加电极作为电池的两极,同时将被保护的金属作为电池的印记,然后在外加直流电的作用之下,对阴极进行保护;
而牺牲阳极保护法,是采用电极电势将被保护的金属或是合金,作为电池的阳极,将其固定在被保护的金属表面上,从而形成了腐蚀电池,而被保护金属作为阴极,从而得到保护。
根据电化学的相关腐蚀原理,采取牺牲阳极保护法对机械设备进行保护是一种较为科学、合理且有效的方法。而目前,各个国家也广泛的采用此方法,将其应用在各种较容易发生腐蚀的机械设备上,对其进行保护,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 、结束语
腐蚀介质广泛地存在于化工企业的日常生产工作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中,机械设备的腐蚀程度通常会更加严重也更快,所造成的损失也较大。因此要加强化工行业机械设备的防腐蚀能力,对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年限,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等,都具有较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建筑;装修设计;一体化
现今,家庭装饰装修已走进我国普通百姓家庭,改善了住房环境,提高了住宅的品位和舒适度。但是也暴露出许多不尽人意的问题。笔者通过从事环艺教学工作和家庭装饰装修的实践,深感中国家庭装饰装修必须尽快走上建筑与装修设计一体化之路。所谓的建筑与装修设计一体化,是指建筑开发公司与家庭装饰装修设计公司联手,使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即房屋交钥匙前,所有功能空间的固定面全部铺装或粉刷完成,厨房和卫生间的基本设备全部安装完成,亦称全装修住宅。
一、实行建筑与装修设计一体化的必要性
1.家庭装饰装修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中国住宅装饰装修行业虽然已成为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大产业,但是,家庭装饰装修从业者的专业技术素质极低,表现为接受正规专业训练的人数和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数少;从业人员90%以上是农民工或下岗人员。上岗前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只是由师傅带着做,或者自学。铺木地板的不清楚木地板种类、质量,干油漆工的分不清油漆种类等等。另外,目前我国家庭装饰装修公司多是采用个体的、手工作坊式的,甚至是游击队式的,即使是所谓正规的家装企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也不很高。
2.家庭装饰装修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指出,中国住宅装修浪费惊人,每年住宅装修造成的浪费高达3000亿元人民币。笔者亲身经历的新房装饰装修时所浪费的物品主要为:一是更换掉的门窗、便器、洁具、电器开关、插座、灯具,以及一些家庭暖气片等等,毛坯房中的许多材料、设备变成了垃圾和废品;二是由于不计装修工程中的能源费,室内装修施工中的长明灯、长流水、大功率电动工具带来的能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三是一些装修剩余材料往往被当做垃圾处理,浪费现象也十分严重。另外,在家庭装饰装修中,有的业主自己购买全部材料,找施工队,指挥施工;有的业主找家装公司操作,采用基础装修(包括油漆、水泥、沙子、吊顶、水电线路改造)由装饰装修公司负责,而木地板、瓷砖等主材料仍采取自购的方式。这种个人购买材料的形式,价钱相对集体采购昂贵得多,这对消费者来说也可以算是一种没必要的浪费。
3.家庭装饰装修施工污染环境现象严重。购买毛坯房,业主单独装修,由于业主的入住时间、装修时间不同,装修时产生的噪声、灰尘对左邻右舍难免会有所影响。据了解,一个小区从交房到最后一个客户装修完毕一般需要2年时间,长时间的施工噪音给业主和邻居都带来诸多烦恼。再者,建筑垃圾的处理和装修材料的搬运,也会给电梯或公共区域带来一些污染和不同程度的损坏。购房者单独装修,若对市场装饰装潢材料不了解,或遇到一个不负责任的家庭装饰装修公司,采用不标准的装饰装潢材料,对环境的污染就更为严重了。“装修污染”这个新名词,从2000年起开始听到的,对于一些行业生存形成了威胁。笔者认为装修污染对房屋居住者的身心健康影响更为严重,据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检测研究中心专家介绍,国家卫生、建设和环保部门曾经进行过一次室内装饰材料抽查,结果发现具有毒气污染的材料占68%,这些装饰材料会挥发出300多种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如甲醛、三氯乙烯、苯、二甲苯等,一旦进入家庭,将会引发各种疾病,其中包括呼吸道、消化道、神经内科、视力、视觉、高血压等30几种疾病。
4.家庭装饰装修威胁着建筑结构的安全。我国大部分住宅是集合式住宅,家庭装饰装修常常损坏楼体结构功能。其后果影响的不仅仅是自家的房子,而且是公共居住环境,比如,有的家庭随意增减间隔墙,甚至拆除承重墙,不顾后果地增加负荷等,严重威胁房屋结构安全,不仅使自家的新房变危房,也影响着相邻的房屋安全,甚至是整栋楼宇。
所以,实现建筑与装修设计一体化,是中国家庭装饰装修的必由之路。据资料显示,发达国家一步到位的精装修住宅一般占开发量的80%以上,而我国不足住宅年开发量的10%。早在1999年,建设部等8部委就明确提出新开发的商品房必须装修一次到位。目前上海、北京等地已经宣布将停止销售“毛坯房”,而在上海、广州、烟台等地出现的住宅一次装修模式已经渐成流行趋势,所以中国建筑与装修设计一体化是大势所趋。
二、实行建筑与装修设计一体化的重要性
1.建筑与装修设计一体化,便于职能部门有效监控。建筑与装修设计一体化,相关职能部门对住宅建设从规划、设计、施工、装饰装修、监理、验收等各个环节都能进行有效的监控,促使中国家庭装饰装修市场走向规范化和集约化,提高家庭装饰装修质量,从而减少业主与家装公司之间的矛盾。
2.建筑与装修设计一体化,可提升家庭装饰装修人员素质。建筑与装修设计一体化,建筑开发商为了有效地保证家庭装饰装修的质量,必然要通过招标等多种方式择优选择有实力的家庭装饰装修企业,并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查。这就给有实力、讲信誉的大型家庭装饰装修公司带来新的发展契机,而那些实力不足、水平低下的装修游击队自然要失去市场。一些家庭装饰装修公司为了生存,必然要通过各种渠道提高本公司人员的整体素质,增强家庭装饰装修公司实力和竞争力,从而促使家庭装饰装修行业走向正规化。
3.建筑与装修设计一体化,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装饰装修的材料及住宅内的设备品种繁多,更新换代频繁,一般业主无法全面了解,自己单独装饰装修房屋,很可能会购买一些以劣充优的材料,而且价位比较高。有一定规模的楼盘如果统一完成精装修,肯定能比业主自己装修要节省15%~25%的费用。精装修房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好方式。精装修房,也就是实行建筑与装修设计一体化,住房一步到位。这样,所用的材料及设备购置都是由相关的专业人士控制,同时承包商与供应商长期的合作关系及批量经营,材料及设备的质量有保证,价格也公道。消费者买到全装修房子后,只要稍加装饰就可入住,节省了时间和财力。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的介入,还可使家庭装饰装修更重视环保和防污染问题,选用无毒、无害、无放射性、无污染环境,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环保型材料及设备,以改善传统住宅装修后室内环境污染状况。还可避免业主随意增减、拆除室内建筑而倒掉的垃圾废品,实现绿色环保。
4.建筑与装修设计一体化,可确保业主的居住安全。实行建筑与装修设计一体化,建筑开发商可以将整栋楼宇建设的结构施工、设备设施安装调试、装饰装修施工三个环节统一完成。将住宅作为一个成品提供给消费者,既有利于推广使用先进的技术,实行施工的组织与质量管理,又能严格控制和淘汰落后的材料与部品,提升住宅建筑的质量;避免业主随意增减、拆除室内建筑,确保消费者的居住安全的需要。
三、如何实现建筑与装修设计一体化
1.实现建筑与装修设计一体化,政府职能部门要起到导向作用。政府应尽快完善相关法规,制定商品住宅室内装修的统一标准;对于材料设备的购置、装修施工的招标及投标过程等,要制定细致的管理办法。同时,还要在规划、设计、施工、装饰装修、监理,以及房屋验收等环节把好质量关。实现建筑与装修设计一体化,政府职能部门要起到导向和监督作用。各地方建筑装饰协会,要为建筑装饰装修行业提供进修、学习和交流的机会,通过专题讲座、观摩、研讨等多种培训形式,提高建筑和家庭装饰装修行业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
2.实现建筑与装修设计一体化,建筑开发商要肩负全面责任。实现建筑与装修设计一体化,建筑开发商应肩负全部责任。因此,在选择合作伙伴时要对家庭装饰装修企业进行严格的审查,选择那些有实力、讲信用的家庭装饰装修企业合作。建筑开发企业要与装饰装修企业签订合同,装饰装修企业对建筑开发企业负责装修质量;购房者与建筑开发企业签订合同,建筑开发企业对购房者负责装饰装修质量。建筑开发商在房屋建筑设计时要将装饰装修列入其中,土建完成后参照拟定的等级进行装饰装修,交房前再根据住户的要求做些调整。如,在售房的同时让购房者参观样板间,向他们提供多种设计和各种档次的装饰装修方案,供其提前选定;亦可请购房者提出自己的要求等。值得注意的是,交房时的成品屋与展示的样板间必须保持一致性,甚至比其更好。
3.实现建筑与装修设计一体化,家庭装饰装修公司不断增强实力。全面提升我国家庭装饰装修行业人员的素质,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使我国家庭装饰装修行业尽快走上健康有序,规范、诚信的发展之路,家庭装饰装修行业要对下列人员队伍加强培训:一是项目经理队伍;二是专业管理队伍;三是技工队伍。总之,家庭装饰装修行业要经常对其各层次人员进行培训,从而形成一支讲究诚信、技艺娴熟、合作意识强的家庭装饰装修行业技术和施工队伍。
4.实现建筑与装修设计一体化,购房者要参与建筑、装修过程。实现建筑与装修设计一体化,购房者在这一过程中并不是被动接受,一是要与建筑开发商、家庭装饰装修装公司签订质量保证合同;二是购房者要参与材料及设备抽查,每一部分的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后要参与检测;三是购房者可以在建筑开发商与装修公司提供的多种全装修方案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方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一些细节提出修改要求等等。
篇8
【关键词】自动化;建设;管理;现状
自动化在我国发展时间比较晚,配网自动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在国内兴起,配网自动化发展迎合了城网改造的需要,也符合电力企业的现代化发展需求,是电力企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配网自动化实施优势的逐渐凸显,已经成为配网领域一种重要的管理技术,也引起了很多科研单位和学者的广泛关注。进入本世纪以后,国内各大供电部门开始大面积推广配网自动化技术,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质量,提高供电管理效率。但是由于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很多配网自动化项目建成以后却没有发挥应用的作用,与预期的建设目的之间相差甚远,配网自动化项目的投资效益大打折扣,没有达到应用的建设目的。
1.配网自动化的发展现状
配网自动化是一种己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远程监控技术等等将配电网的实时运行,电网结构、设备、用户以及地理图形等信息进行集成,形成一个系统的、科学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配电网运行监控及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配网自动化自从出现以后,在国内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电力市场开始真正走向市场化,电力市场竞争及运营成为电网公司竞争战略的中心,如何实现对末端电力用户的管理、电量的管理成为配电网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而配网自动化管理则可以满足这一要求,随着技术的进步公变、专变也开始纳入到配网自动化管理当中,使配网自定化管理平台的信息采集及处理日渐丰富,配电变压器的数据采集方式灵活多样。为了在电力市场竞争中获得有利的地位,提高供电的可靠性,提高配电网和农村电网的管理水平,各大供电部门将配网自动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电网改造、新配电网建设等推动配网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不仅实现了电网运行的整体控制,还为电网运行提供了科学决策的手段,成为配网管理的一种重要管理方式。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电力企业领导及工程技术人员对配网自动化建设充满了期待,配网自动化也确实在配网建设和管理当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这项技术在我国发展时间还比较短,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实际的建设运行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一些供电企业在配网自动化管理当中存在重建设、轻维护的现象,极大影响了配网自动化建设及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说当前配网自动化建设及运行管理并不乐观。
2.配网自动化建设及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各地区在配网自动化建设上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从该项技术本身的要求来看,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忽视核心功能和系统应用价值等方面上,具体问题分析如下:
2.1 忽视系统核心功能和系统应用价值的实现
自动化系统过于理想化忽视了配网管理的现实需要,配网自动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长期、细致、科学的规划才能保证配网自动化建设目标的实现,但是现在各供电部门在配网自动化建设和运行当中多数是跟风而上、盲目上马,在缺乏统一、细致规划的情况,配网自动化建设缺乏明确的需求和建设目标。导致配网自动化建设与实际需求之间脱节。此外,在功能上过分的追求所谓的故障处理和恢复,导致系统具备示范性,而不具备实用性和广泛推广型。并且现在各地所使用的配网自动化管理系统实际上只解决了少数馈线的自动化,而作为实际使用方的用户却没有真正的受益,从这一角度来讲现在的配网自动化还停留在表面层次上,没有实现对整个配网的自动化科学管理,导致投入和产出严重失衡。实际上配网自动化应该以方便用户为核心,作为个负荷高度集中、运行环境比较复杂的自动化系统,配网自动化更强调的是运行的可靠性,其功能要求主要是能够通过该系统实现对整个配网供电数据的实时监控、管理,及时发现供电问题并处理,以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2 配网自动化当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没有解决
在自动化系统当中要想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必须解决一些关键的技术问题,这些技术问题主要有设备及系统的可靠性、通讯方式及网络平台、控制电源和操作电源的提取等。配网自动化对于这些技术的要求很高,这主要是因为配网自动化的建设是运行环境比较复杂,很多站端设备是安装在户外使用的,受到天气及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尤其是一些电子设备需要特殊的使用环境,在户外使用的时候很容易损坏。10kV配网本身就比较复杂,在实际建设中开关控制电源和操作电源提取比一般的自动化系统更难。而从现在来看,国内专业的配网自动化系统开发商还极少,很多开发单位对供电企业配网管理流程不熟悉,也不了解供电企业配网自动化的建设目的和需求,导致开发的配网自动化偏离了供电企业的实际需求。此外,为了降低建设成本很多供电企业使用了多种通讯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虽然能够达到灵活性的需求,但是也容易导致通信的可信度不强,一些区域的通信达不到建设标准。
2.3 配网设计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配网自动化设计需要专业的设计单位进行,这就要求供电企业要选择技术实力雄厚、设计经验丰富的单位,以保证主站、通信、设备、土建、实现方式、管理模式等能够达到建设目的和要求,但是目前来看很多供电企业过分的强调建设成本,忽视了设计上质量,导致设计方案本身就存在一些问题。此外,由于配网自动化设计和建设比较复杂,而当前供电企业在这一方面的项目管理中却存在职责不明确,建成以后运行管理工作根本上自动化管理要求,根本不能对系统应用和数据进行有效的维护,也就是说供电企业本身的技术达不到配网自动化运营管理要求。同时,在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一些供电企业简单的将DMS与EMS相等同,也存在简单集成等不良设计及建设取向。在配电网网架规划方面,供电部门没有考虑到配网自动化的潜在功能,在此基础上确定合适的设计方案,但是多数公司采用的模板式设计及建设策略,没有考虑到不同公司在地理环境、网架结构和规模、管理模式、负荷性质等方面的差异。
2.4 管理人员不适应自动化运行管理要求
配网自动化本身就是一种电力系统技术,这种系统技术存在明显的管理薄弱环节,这主要表现在现有的技术及管理人员达不到配网自动化运行及管理要求,缺乏专门的自动化管理人才,配网自动化技术人员技术能力不强。之所以形成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在体制制约下,供电企业的人才结构长期得不到更新,而配网自动化的建设运行设计到通信、自动化、设备、配网运行等一些列的相关人员的协调功能工作,这就需要供电企业加强人员培养和管理。但是目前,供电企业在这一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很多供电企业根本没有组织起有效的自动化管理培训,导致在人员配置方面落后于配网自动化建设。
3.配网自动化建设及运行管理的对策建议
供电企业要想提高配网自动化建设及管理水平,必须解决当前配网建设及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供电企业必须从配网自动化建设规划入手,做好自动化建设的长期规划,着重解决配网自动化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做好方案设计及管理人员的配备工作。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
3.1 强化配网自动化规划实现核心功能和应用价值
供电企业在配网自动化建设上应该更多的考虑到企业的现实发展需要,考虑到其建设的复杂性、系统性,在决策方面要慎之又慎,这是因为配网自动化建设的投资规模较大,一旦达不到建设的目的对于供电企业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损失。为此,企业应该制定详细的、长期的、科学的配网自动化建设与运行规划,在规划当中根据企业的发展要求及自身配网建设上的特点明确自动化建设的需求及建设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配网自动化建设符合企业配网建设现实需要。此外,在自动化系统工程上不要盲目的追求所谓的的故障处理和恢复,而适应从配网供电可靠性及方便用户的角度出发去设计自动化系统应该具备的功能,在让用户受益的基础上实现自动化管理的各个目标。在实际的建设规划当中,应该以方便用户为核心组织规划设计的过程,充分考虑到配网自动化建设负荷高度集中、运行环境比较复杂的现实特点,突出配网运行的可靠性的保障,要求能够通过该系统实现对整个配网供电数据的实时监控、管理,技术发现供电问题并处理,以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这才是配网自动化建设的真正目的和价值。这样既能达到提高配电网运行管理水平的目的,又能避免重复投资降低了系统建设成本。
3.2 要着重解决配网自动化建设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
配网自动化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建设工程,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综合运用的体现,如何解决建设中的一些关键的技术问题是保证系统功能与运行安全的基础。这些关键的技术主要有设备及系统的可靠性、通讯方式及网络平台、控制电源和操作电源的提取等。对于设备及系统的可靠性,可以从采购环节控制其质量,在设备和系统上要选择比较成熟、经过时间验证的产品,在远程定位系统应该选择比较成熟、应用广泛的GPS卫星定位系统,在计算机设备上要尽量选择质量比较可靠的产品。在通信方式上,所选择的通信工具必须经过实际检验,确保通信的可靠性,为了弥补通信的不足还可以通过远程监控系统保证通信质量。网络平台实际上是整个系统的操控平台,供电企业要建立专门的配网自动化管理中心,在该中心负责整个系统的建设及系统维护功能。值得注意的是10kV配网本身就比较复杂,在实际建设中开关控制电源和操作电源提取比一般的自动化系统更难,在这一方面上要与系统设计单位进行技术攻关,要求设计单位必须解决这一关键问题。
3.3 要提高配网设计与建设水平
配网设计及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配网的运行及管理,也关系到配网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这就要求供电企业要不断提高配网设计与建设水平。在配网自动化设计方面,供电企业应该将目光转向世界范围内的优秀设计单位,在注重技术先进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上与企业的配网建设情况有效的结合起来,使主站、通信、设备、土建、实现方式、管理模式等能够达到建设目的和要求。在选择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成本,也要考虑到系统的可靠性、技术的成熟性和系统的升级与未来系统的兼容,也就是说要更加看重设计方案的质量。为此,供电企业应该在企业内部成立专门的自动化管理部门,具体负责配网自动化设计及建设工作,明确其职责范围及责任要求,并负责成立自动化技术部,具体负责配网自动化系统应用及数据的维护工作。此外,在配网自动化设计及建设的过程中,不应将DMS与EMS相等同,尽量减少系统中的简单集成。在设计方案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公司的在地理环境、网架结构和规模、管理模式、负荷性质等方面的差异,使方案能够充分体现企业在自动化管理上的现实需要。
3.4 要打造一支高水平的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及维护技术队伍
在配网自动化建设当中除了技术、设备上的要求之外,对于运行管理和系统维护技术人员的要求也相对较高,要求这些技术人才不仅要数量的掌握自动化系统的各项功能及操作,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运行维护能力,这就对技术队伍学历、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供电企业应该加强企业内部潜力的挖掘,在企业内部选拔一批学历高、能力强、计算机能力突出的职工充实到自动化技术队伍当中。对这些人进行专门的配网自动化操作及运行管理维护培训,要求设计单位就系统的使用、功能、操作、维护等方面的要求进行详细的说明与阐释,让他们掌握配网自动化建设及运行管理的基本要求。此外,供电企业还应该要求设计单位经常性的派技术人员到公司检查配网自动化的运行管理情况,解决在运行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总之,配网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质量,提高供电管理效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供电企业要想提高配网自动化建设及管理水平,必须解决当前配网建设及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供电企业必须从配网自动化建设规划入手,做好自动化建设的长期规划,着重解决配网自动化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并配备专门的运行管理及维护技术人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系统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不断提高配网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罗陆宁.城市10kV配网架空设备改造的技术探讨[J].华东电力,2003(9).
篇9
关 键 词 :网站设计 企业文化 价值体现
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的存在形态。它是企业所有成员在长期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目前企业网站在体现企业文化上还存在着一些弊端,文章试从科学、合理运用的角度,对这些问题作些探讨。
一、企业网站的现状与成因
Tribal DDB从2001年5月开始,委托专业市场调查公司进行了中国首次大规模的企业网站效果调研。结果显示,企业网站作为一种新的形象传播途径,同传统媒介相比,对受众更具有亲和力与吸引力,可以帮助企业与消费者建立更亲密、更稳固的联系。同时,研究也发现了一些现象:
(一)中国本土品牌的企业网站明显落后于国际品牌。与国际知名企业的网站相比,无论是在“企业形象”还是在“适用性方面”,中国本土企业的网站都有待提高。
(二)大多数企业的网站形象逊色于企业自身形象,且二者的统一性和一致性也存在较大问题。
(三)许多企业网站的实用性亟须提高,都存在导航指向模糊,网站架构不清晰,帮助信息不齐全等许多问题。
企业网站是企业的一个特殊环境,是连接企业与社会公众的窗口和渠道。造成这些不合理现象的主要原因:
1.整体规划方面企业网站一般都是以下几个栏目:首页、公司简介、产品展示、意见反馈、工作机会、联系方法。
2.网站设计方面大部分企业网站栏目、首页都是一个模式,那就是Flash动画。
3.宣传方面对于企业网站推广,只不过是在几个大网站的搜索引擎登录。
4.网站管理方面多数企业在设计、建立好网站后,放上产品、联系方式就置之不理了。
二、企业网站中的文化价值体现
(一)宣传企业形象
1.新形象在这个网络化信息时代,无论大、中、小型企业,都绝不能被时代所淘汰,企业要懂得并善于用最先进的媒体——互联网,树立企业形象,宣传企业产品。
2.信息量大一本企业宣传册充其量做到几十页,但网站却可以做到几百上千页。在网站上还可以详细介绍项目的背景、技术难度、施工情况等,这种效果比宣传册好很多。
3.更新及时企业客户多了,架构变了,甚至连地址、电话都变了。对企业宣传来说,这不能不说令人遗憾,而网站却可以每天更新(甚至随时更新),可以反映企业的最新情况。
4.新形势的要求网站做得好,给客户的感觉是:这企业领导意识先进,技术走在前列,管理科学化智能化,顾客感觉完全不同,信任度也高很多。
5.打造品牌网站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品牌。
6.手段丰富通过公司简介、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展示企业的背景、规模以及当前的经营情况,这对于国内外买家了解公司的基本情况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电子邮件、电子名片、三维产品演示、360度环绕效果等手段展示企业和产品的风采。
(二)扩展往来业务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企业网站是强有力的网络工具,能以低投入很方便地把产品或服务的信息发向全世界的每个角落。全世界所有客户都能通过网站,了解企业。
2.无时空限制网站没有时空限制,可随时随地实现沟通。在没有环境上网的情况下还可以将网站信息下载至笔记本电脑里作脱机演示,或者制作成光碟,派发给客户。
3.与客户互动来往企业建立网站,将信息咨询站开设到网上,专人值守,提供信息服务。可与外部建立实时的、专题的或个别的信息交流渠道。可以使客户全面和客观地了解企业和企业的服务及产品。
4.双向沟通超越时空的双向沟通,顾客看到企业网站后产生进一步洽谈的意向后可即时联系,有效地留住了有“购买冲动”的客户,增加了成功的概率。另外,客户对公司的意见或建议也可通过网站得以收集。
转贴于
5.挖掘新客户通过搜索引擎、网站链接等手段,可以把公司的信息传到世界各地,找到潜在客户。
6.主动抢占先机任何一家企业要想跟上时展的潮流,必须尽快上网。这样就会不被竞争对手建立网站抢占先机。
7.网络广告企业可以利用自己或别人的网站在网上打广告。其实,企业网站本身就是广告,把企业信息集中起来,分类分栏,方便浏览。
三、建立富有文化内涵的企业网站对策
(一)企业领导一定要指导网站的建设或经常浏览网站的内容。
因为对企业文化特点把握的好坏应该是领导,作为企业的领导也是经常参加大型展览会的,网站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展台,因此领导应该经常浏览,并对网站内容和表现方式提出文化导向的指示。
(二)以企业文化为导向,以本企业员工创意为主,建设一个能反映本企业特点的网站。
一些企业在网站设计时大多是外包给网站公司来设计,由于网站设计公司的商业特点和技术特点与企业的所属行业和产业、企业文化等特点经常存在“断口”,通常不能很好地再现企业的特点;导致很多企业请网站设计公司设计了网站后,就落入俗套,或者维护更新跟不上。
(三)维护和更新网站内容、处理好立足于网站的留言和信件。
对留言或信件的回复和处理,涉及企业内部工作关系的衔接和工作质量问题,也是反映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的重要方面。
(四)在建设富有文化内涵的网站中要确保企业网管。
企业网站的负责人应该始终是企业自身的人员。如果条件不具备,没有自己的网站设计人员,外包的网站设计或维护,只能承担技术问题,而网站的风格和内容应该由企业来把握,也就是说责任部门或人员一定要落实到企业内部某职能部门或岗位员工,或专职网管或兼职网管。
参考文献 :
[1]林国建,王天臣.现代企业形象策划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2]刘光明编著.企业文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5月
[3]包晓闻,宋联可编著.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7月
[4]张平华编著.中国企业管理创新,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1月
[5]张云初,王清,陈静编著.让企业文化起来,海天出版社,2004年4月
[6](美)Jakob Nielsen.Web可用性设计,人民邮电出版社
篇10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设计
本研究通过3个田间试验,构建不同生长条件下冬小麦的群体生长过程,为建立产量形成与群体动态变化的关系提供数据支持。
1.1.1田间试验
设计试验Ⅰ于2009年10月11日—2010年6月16日在河北吴桥试验站进行。耕层土壤基础养分为有机质16.07g/kg、全氮1.10g/kg、速效磷33.20mg/kg和速效钾142.75mg/kg。品种为石麦15,播种行距为0.2m,设基本苗、水、氮、磷和钾5个试验因素,各因素均设5水平,以均匀设计方法[14-15]为基础,越冬前选用U10(55)均匀设计表,拔节和开花期用U10(52)均匀设计表,根据冬小麦生产管理的阶段性,结合田间群体大小,设定动态水肥方案[16]。按吴桥地区栽培模式,设处理11和12为2个对照,共12个处理(表1),每个处理3次重复。试验Ⅱ于2010年10月14日—2011年6月15日在相同地点不同田块进行,土壤耕层含有机质11.43g/kg、全氮1.04g/kg、速效磷33.20mg/kg和速效钾128.48mg/kg。品种为石麦15,试验Ⅱ设计方法与试验Ⅰ相同,但各因素的设置略有不同。共设12个处理(表2),每个处理3次重复。试验Ⅲ于2012年10月18日—2013年6月15日在相同地点不同田块进行。土壤耕层基础养分为有机质8.21g/kg、全氮1.30g/kg、速效磷26.53mg/kg和速效钾152.60mg/kg。试验Ⅲ设计方法与试验I相同,但各因素的设置略有不同。共设12个处理(表3),每个处理3次重复。
1.1.2调查及测定
项目于越冬前、起身期、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花后10d、花后20d和成熟期,每小区取一行0.5m长(0.1m2)的植株,数总株数,从中选取10株有代表性的植株,量取叶面积,用长宽系数法计算叶面积,最后得到LAI。同时,将样段内所有植株剪去根装入纸袋,105℃杀青0.5h,80℃烘干至恒重,计算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植株干物重(kg/hm2);于越冬前数3行1m长(0.6m2)的总茎数;于成熟期选取具代表性4m2样方测产,折算产量(含水量13%)。于小区内选取具代表性的3行1m长(0.6m2)调查穗数,并从中选取30株调查穗粒数,每小区测产的样品中取500粒籽粒烘干称重,3次重复,计算得到千粒重(含水量为13%)。气象数据来源于试验点所在气象站。
1.2产量形成与冬小麦群体动态变化特征的关系构建方法
1.2.1冬小麦群体动态变化特征
由于冬小麦越冬期间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其群体动态变化在整个生长阶段是不连续的,因此,将冬小麦群体动态变化特征分为冬前和冬后2个阶段来考虑。干物质积累特征冬前用单株干物重和冬前茎描述,冬后用Logistic曲线来描述;LAI特征冬前用单株叶面积来表示,冬后用Rational生长曲线来描述。将不同生育阶段>0℃的积温GGDDi(从播种开始至不同生育时期的积温)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相对积温RGDDi=(GGDDi/GGDDH),其中GGDDH为收获时累积的>0℃的有效积温(℃)。RGDDi的取值为0~1,i=1,2,…,8,表示取样时的生长状态点,1为返青期,2为起身期,3为拔节期,4为孕穗期,5为开花期,6为花后10d,7为花后20d,8为成熟期。同理,将LAI和播种—成熟的天数分别进行归一化处理,将最大叶面积指数和播种至成熟天数分别定为1,得到相对LAI(LR)(取值0~1)和相对时间RGDi(取值0~1)。利用CurveExpert1.34软件对冬后干物质积累与相对积温(RGDDi)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得到最优化的Logistic方程y=a/(1+be-cx),其中y为干物质积累量,x为RGDDi,得到方程参数分别为a、b、c,在此基础上得到干物质增长最大速率ac/4出现时的相对积温x=lnb/c,以及干物质积累速率曲线上的2个拐点对应的相对积温值x1=(lnb-1.317)/c与x2=(lnb+1.317)/c[17]。同时,将冬后相对LAI和相对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得到最优化的Rational方程y′=(a′+b′x′)/(1+c′x′+d′x′2),其中y′为LR,x′为RGDi,获取方程特征参数a′、b′、c′和d′。
1.2.2产量形成与群体动态变化特征模型的构建及检验方法
在干物质积累过程特征参数与产量模型优化的基础上[13],用SPSS17.0软件分析干物质积累特征参数、LAI动态变化特征参数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产量与群体动态变化过程特征的关系模型。并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模型检验,分析模型模拟值与观测值间的一致性,该一致性越好,模型的模拟结果越准确、可靠。建模数据来自试验Ⅱ和Ⅲ,模型独立样本检验数据来自试验Ⅰ。
1.3冬小麦群体参数优化方法
根据非线性规划理论,其模型一般形式可以表示为:Maxf(x)(1)gj(x)≥0,j=1,2,…,m(2)hk(x)=0,k=1,2,…,l(3)式中,(1)为目标函数,(2)和(3)为约束函数。结合冬小麦生长特点及参数的生物学意义,以产量为目标,群体动态变化特征参数为中间变量,其目标函数为MaxY(a,b,c,a′,b′,c′,d′)。在构建设计方法中,约束条件主要有:1)产量与群体动态变化参数的关系约束,冬前茎与基本苗、冬前有效积温的关系,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与干物质积累特征参数的关系约束,这类约束是等式约束;2)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的变化范围约束,由试验中的栽培条件决定,其中Wi=a/(1+be-cxi),W为干物质积累量(t/hm2),xi为RGDDi;3)不同生育时期LAI的变化范围约束,由试验中的栽培条件决定,其中Li=(a′+b′x′i)/(1+c′x′i+d′x′i2),L为LR,x′i为RGDi,i分别代表不同的生长时期;4)参数自身需满足的范围约束。用MicrosoftExcel2003的规划求解进行分析,得出目标函数的最优值,同时也获得群体动态变化参数a,b,c,a′,b′,c′和d′等。
2结果与分析
2.1产量形成与群体动态变化特征参数关系模型及检验
2.1.1冬小麦群体动态变化特征参数
冬小麦冬后干物质积累特征参数见文献[13]。对于LAI的动态变化特征(表4),每个试验及处理的Rational曲线拟合的r值都大于0.9,说明Rational曲线可用于描述越冬后小麦LAI动态变化过程。不同处理下群体LAI变化不同,因而有不同的参数组合。当x=1时,y′=(a′+b′)/(1+c′+d′),(a′+b′)/(1+c′+d′)即为收获期的冬小麦群体的LAI,方程只有1个峰值,且当x∞时,y′0。Rational方程y′=(a′+b′x′)/(1+c′x′+d′x′2)同时可以变为y′=[1/(c1+d1x′)]-[1/(c2+d2x′)],前部分代表新生叶面积的累积量,后一部分代表叶面积衰亡的累积量,从这个角度更能解释叶面积的增长规律。
2.1.2产量形成与群体动态变化特征的关系模型
将各处理的群体动态变化特征与产量Y(kg/hm2)之间作逐步回归分析,得到模型(4)。Y=89.936×(ac/4)+14633.895×x2+25701.599b′+1906.812c′d′(r=0.9,s=510.6)(4)将模型变换形式:Y=89.936×(ac/4)+14633.895×(lnb+1.317)/c+25701.599b′+1906.812c′d′(5)从(4)和(5)式可以看出,石麦15产量的形成与群体动态变化参数有一定的相关性,与干物质积累的特征参数ac/4、x2,以及LAI特征参数b′、c′和d′关系密切。产量的形成与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关系密切,且干物质快速积累的延续点离收获期越近,能为产量的提高提供更多物质基础,有利于产量的提高。另外,在保证物质积累高效的基础上,LAI动态变化特征是对产量形成过程的优化。
2.1.3模型检验
首先用建模的数据进行产量模拟值与观测值比较,t检验显著水平P为0.966,大于0.05,差异不显著(图1(a))。其次,用独立样本(试验I)的数据来验证模型的效果,将模型的模拟值与观测值进行配对t检验,t检验显著水平P为0.142,大于0.05,差异不显著(图1(b))。
2.2冬小麦群体参数优化设计过程
以上述构建的产量与群体动态变化特征参数模型及以往的研究为基础,结合冬小麦生长特点及参数的生物学意义,在构建设计方法中,目标函数为MaxY(a,b,c,a′,b′,c′,d′),约束条件应满足(6)~(20)式。其中,(6)~(10)式为第①类约束;(11)和(12)为第②类约束,干物质是不断增加的过程,且不同生长时期的上下限由试验中的栽培条件决定;(13)~(14)为第③类约束,LAI在孕穗期达最大,返青—孕穗期是不断增加的,孕穗—成熟期是降低的;(15)~(20)为第④类约束。在第④类约束中,对于干物质积累特征参数,a为干物质积累的最大值;最大积累速率出现的时间在拔节—灌浆后期,因此0.3<lnb/c<1;干物质快速积累的时间段为拔节初期—灌浆后期,因此0.3<x1<x2<1。对于冬后LAI动态变化特征,在孕穗期,即x∈(0.82,0.84),LAI基本上达到生育期内最大值,即(a′+0.830b′)/(1+0.830c′+0.689d′)1;收获期的LAI尽量小,因此(a′+b′)/(1+c′+d′)0。Y=89.936×(ac/4)+14633.895×x2+25701.599×b′+1906.812×c′d′(6)u1=-1523.481+1.214u0+5.122v1(7)u2=8.274a+34.977c+0.201u1(0.000120bu1(0.000056(x2u1)2(8)u3=162.683(1.131×(ac/4)(0.572×(lnb/c)×u2+0.005532au2+0.000943(x1u2)2(9)u4=73.291(2.638c+1.170(ac/4)(288.885AB(1.235(ac/4)B+243.041AB2+892.536A3B(670.937A3B2(10)Wi<Wi+1,Wi下限≤Wi≤Wi上限(11)0<W2≤2,2≤W3≤4,5≤W4≤9,9≤W5≤12,12≤W6≤16,16≤W7≤19,19≤W8≤23(12)Li<Li+1,i=1,2,3,4Li>Li+1,i=4,5,6,7,8Li下限≤Li≤Li上限(13)0<L2≤0.3,0.3≤L3≤0.8,0.9≤L4≤1,0.6≤L5≤0.9,0.4≤L6≤0.6,0.2≤L7≤0.4,0≤L8≤0.1(14)a=Wmax(15)0.3<lnb/c<1(16)0.3<x1<x2<1(17)0.9≤(a′+0.830b′)/(1+0.830c′+0.689d′)≤1(19)0≤(a′+b′)/(1+c′+d′)≤0.1(20)式中:Y为产量(kg/hm2),u0为基本苗(104/hm2),u1为冬前茎蘖数(104/hm2),v1为冬前有效积温(℃),u2为穗数(104/hm2),u3为穗粒数,u4为千粒重(g),A=(1(x2)/(1(x1),反映干物质积累速率方程2个拐点比例特征关系,B=1000[(ac/4)/u2/u3][(x2(x1)/(1(x1)],反映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对籽粒灌浆的影响特征。在此约束条件下,用MicrosoftExcel2003的规划求解得出目标函数的最优值,同时得到群体动态变化特征参数a,b,c,a′,b′,c′和d′等指标(表5),通过参数结果获得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及其他群体生长指标(表6和图2)。
3讨论
定量分析作物生产过程中群体的动态变化是揭示作物产量形成和掌握高产群体调控指标的重要内容[18]。Logistic模型可用于分析水稻、小麦和玉米等作物的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特征[3-5],Rational模型能较好地反映LAI的动态变化过程[10-11]。在不同品种、栽培措施和气象条件下,模型参数差异较大,通用性不强,采用“归一化”的方法能消除年际间积温、播期、品种及密度等差异[19]。本研究基于产量与干物质积累特征的模型,引入LAI变化特征参数,优化了模型,模型的相关系数提高到了0.9以上,且检验显著水平值大于0.05,差异不显著。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以产量为目标的群体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得出的参数结果基本符合冬小麦的生长规律。2009/2010、2010/2011和2012/2013生长季冬小麦的产量分别为8265kg/hm2、8670kg/hm2和6828kg/hm2,和优化目标产量有一定的差距。3年的试验结果中,最高产量为9781kg/hm2,穗数为536×104/hm2,穗粒数为40,千粒重为46g,与该方法设计的最大目标产量的结果相近,但略低于该目标产量。因此,利用该方法设计的结果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且实现了产量的优化。另外,建模的数据来源于1个品种,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需增加多个品种数据,以完善模型的稳定性和适应性。由于农田肥力或者年际间气候的差异,对于不同生产条件可以将参数的约束范围及群体生长动态变化范围的上下限进行调整。当生产条件适宜,可以将群体生长动态变化的下限上调或者不调;生产条件不宜可将上限下调,调整幅度依赖于对生产条件的判断。通过本研究的群体优化设计方法,能为栽培管理提供指导。在华北平原,大田试验中实现9000~9826kg/hm2的水平已经达到,但是农户农田大部分产量水平仅在7500kg/hm2左右,通过缩小农民产量和试验产量的差距,能使粮食总产上一个大台阶[20],本研究能为缩小这种产量差提供技术分析手段。与以往[21]的研究相比,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具有几个优点:第一,系统性,能定量描述达到目标产量时,整个生育过程中干物质及LAI的动态变化过程,以及其他的群体指标等;第二,灵活性和方便性,本设计方法能适用于不同生产技术条件以及生产中任何时间点,能进一步将不同的数据资料综合起来处理。另外,设计过程中利用的非线性优化理论相对成熟,提高了方法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