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文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6 00:00: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英语课文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做好语音教学
要先让学生掌握好语音知识,这是基础中的基础。梁仪在认为,“语音是学习语言的基础。”英语语音是七年级第一学期的教学重点,在第二学期的期末阶段,全班应该有超过90%的学生能够将48个国际音标正确地读出来,而且还能够做到根据音标读准单词,还能根据所听到的读音来写出较为简单的词汇。在课堂教学中要有计划地落实语音教学:学26个字母时,教师可以先从归纳字母读音入手,能够将字母以及音标明确地区别开来,而且还要讲授部分比较简单的发音要领;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解单词的音标,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开音节、闭音节,分清辅音以及元音,能够准确地朗读长元音以及短元音;而且还要尽可能地运用单元综合技能训练课,最大限度地配合教材的单元语音练习任务,有步骤地学习相关的语音、语调内容,例如,重读、连读、浊化以及字母组合和失去爆破等。从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来看,在“Isthisyourpencil?”这个语音教学片段中,要掌握的主要内容是辨别元音音素[i藜]以及[e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如下操作:首先教师讲解双元音[i藜]以及[e藜]的发音方式,然而开始相应的听辨音训练。它要求学生能够听辨音标,而且教师也要向学生朗读以下成对出现的单词:hair-hear,ear-air,dear-dare,fare-fear,beer-bear,chair-cheers,然后让学生能够清楚地分辨出所听到的元音,可以按照下面步骤进行T:hair;Ss:[e藜];T:hear;Ss:[i藜];然后让学生听辨单词,教师要随机地朗读以下的词汇:hair,hear,ear,air,dear,dare,fare,fear,beer,bear,chair,cheers,而且还要让学生能够根据所听的内容圈画出教师所朗读的单词。在此基础上,要开展相应的口头训练。要求学生熟练朗读下面的句子:(1)Dear,IhavetwoearsandIcanhearyou.(2)Pleasedrinkthebeeronthechair.Let’scheers!(3)Dareyoucutyourhairintheair?
2.善于复习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就是我们要在将记忆内容遗忘之前,尽可能早地、有规律地进行复习以及运用。教师和学生可以听、读,也可以写,还可以说出来,这样不断重复以及运用,就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些单词。例如,学生在学习单词apple时,可以说,Applemobilephone,也可以假想吃苹果时想起apple,教师也可以向学生讲授俗语,“Oneappleadaykeepsthedoctoraway.”这样以来,不仅掌握了知识,还想起了现代科技,还学到了如何养生。
3.语境学习法
在运用语境学习法开展词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初中生的认知特点有清楚的理解与把握。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能够熟练地创设多种语境,这样就能够为学生借助不同的句式或前后文学习单词提供较好的语言氛围。例如,教师在讲到新单词water时,可以拿来水瓶浇花、也可以喝水等,这些场景都是学生们很熟悉的。教师要及时地向学生展示下列句子(1)Iwanttodrinksomewater(.2)Imustwaterthemeveryday.学生从这两句话中就能够大体上把握住(1)句中的water含义是可以喝的水,(2)句指的是动作“浇水”。在这种语境下,学生能够很好地接受water一词的用法以及词性。
4.开展实物、图片、游戏教学
考虑到初中生的认知特点,他们更能够接受实物以及图片。那么,运用这些方式,可以让学生学会更为丰富、生动、形象、直观以及立体的词汇,学生也会牢记这些单词。从初中英语来看,绝大部分名词以及动词都是用来表示非常详细、具体的时间、人物、地点、事物以及动作,如watch,clothes,cup,smile,jump,run等。这些单词相对比较简单,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运用场景、实物或多媒体等丰富多彩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且还刺激了学生的诸多感官来感知词汇,从而加深对词汇的印象。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搜索、选取和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素材。例如,在教授七年级下Unit11Whatdoyouthinkofgameshows?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浏览当地影院首页的相关内容,学会talkshow,soapopera,sportsshow,sitcom,gameshow等词语,这样不仅很好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较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5.教授构词法知识
初中阶段很多英语词汇的构成和含义有着较强的规律性。因此,如果教师能够向学生教授一定的构词法知识,就能够很好地扩充学生的词汇量,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在猜测词义方面的技能,从而不断提升学生词汇学习时的自信。比如,可以利用已经学习过的单词health来推断出healthy、unhealthy的含义,也可以根据teacher推测出teach、teaching等派生词的含义;利用非常熟悉的meeting与room,class与room,让学生推断出meeting-room以及classroom的含义等,这都能够很好地让学生迅速而有效的掌握相关词汇。
6.让学生自由交流
从英语学科来看,它属于语言学科,不仅要听读、写译,而且最重要的是说,也就是交际。交际是语言学习最为主要的目的之一。因此,人教版教材仍然坚持了“交际教学法”。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Freetalk的教学模式来引导出一些生词。例如,在教授七年级下册Unit9Howwasyourweekend?时,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来询问学生:“Didyouplaysportslastweekend?”“Whatdidyoudolastweekend?”“Whatdidshedolastweek-end?”学生往往就会脱口而出一些词组,例如visitaperson,gotothebeach,stayathome,dosomereading,studyforatest,playbasketball,cleanherroom等。通过此过程,就能够很好地引导出本节课的一些生词,而且也能够引导学生在自由交流中学会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二、总结和反思
篇2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目标
总的来说,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课程的目标应该符合这个总体目标,为培养信息时代的人才服务。同时,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在服从人才培养总体目标的前提下,它应该有自己的侧重点和特殊任务。
1.语文课程的目标观
民族性与多元化。信息技术革命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教育也逐步走向国际化。同样,语言生活和语言教育也趋向全球化、网络化和虚拟化。因此,我们必须在全球化的视野下审视语文教育目标,制定语文教育政策。一方面,民族语言是维系民族共同体的最有力的纽带,正确理解和运用民族语言及其所体现的民族文化,抵制外来语言和文化的霸权与殖民,是母语教育无可推卸的责任。另一方面,全环化必然导致多元化。因此,就语文教育而言,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正确处理好母语教育与外语教育的关系,正确理解双语教学的意义以及准确把握其分寸就显得很有必要。但总的说来,应该加强民族语言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使自身有一个参照系,更好地向西方学习。
人文性与技术化。在信息时代,计算机与网络的操作技术成为语言生活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比纸和笔的操作更复杂,更具技术色彩。同时,多媒体和超媒体技术丰富了人类思想的表达手段,非文本的可视化媒体将与语言文字紧紧地融为一体。发展技术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追求高效率,因此,培养学生高效率的技术化语文能力,将成为语文教育的目标之一。另一方面,由于高效率的原则就是要求企业化、标准化和统一化,因此,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又容易导致人文精神的失落。当前,科技与人文的割裂正呼喊着科技与人文整合,这将使人们在追求语文能力技术化的同时,追求语文教育目标的人文性,包括对语言思维、语言道德和语言审美情趣的重视,对文学作品中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其思想品德教育价值的重新评估。
普及性与艺术化。普及性是指过去仅局限于一小部分人群、具有高不可攀的神圣地位的语文教育目标,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成为大众化的目标。如计算机网络技术为电子写作、电子投稿与发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学生可以不受应试教育和语文教师的约束,人人都可以自由地、随时随地地发表自己的思想和看法,从而出现了大众化的“网络文学”,曾经神秘的“创作”成为一种普通的、大众的“写作”。在文学的发展上,这就是所谓的后现代语言的话语权威发生了变化,公众话语早已成了明日黄花,个人性话语、私人写作渐渐盛行。至于艺术化,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使便利的多媒体表达与文本表达融为一体,语文教育目标带上了更多的艺术色彩;二是由于键盘输入、扫描输入、摄像输入、摄影输入和语音输入等输入方式的不断丰富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文章修改与编辑的方便性,传统的纸笔书写可能将逐渐让位,而隐退为一种少数人所专有的、纯粹的书法艺术形式。
生活化。信息技术为语文教育目标的生活化提供了条件。多媒体与网络技术能模拟真实的生活环境,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接近现实社会,使语文教育目标更富有真实的交际价值,做到学中做、做中学,学用一体化。如多媒体的互动技术可以模拟演讲、报告、采编等应用语文的真实环境和活动,网络技术使写作具有真实的交际目的,这就为语文教育目标生活化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个性化。信息时代文化价值的多元性、信息资源的丰富性、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使语文课程目标不再整齐划一,而应该承认语文能力的个体差异,从“一纲多本”发展为“多纲多本”,从“教学大纲”发展为“学纲”,鼓励学生根据社会的发展、自己的需要和潜力确定语文学习目标的总体要求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水平,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个性化学习。这样就有助于实现语文教育目标的个性化,使全体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2.语文能力的变化
电子化的读写能力。电子读写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前所未有的语文形态,它与传统的读写一样,成为信息时代人们必备的基本能力。电子读写能力包括多媒体阅读能力、超文本和超媒体阅读能力,基于网络和资源库的检索式阅读能力,键盘输入、语音输入、扫描输入等多样化的输入能力,多媒体写作能力,超文本和超媒体写作能力,网上写作能力,电子投稿与发表的能力以及电子读写一体化的能力。这些能力除了必须具备传统文本读写的基本能力外,还包括一些特殊的知识、技巧与策略。如多媒体的解读,各种字体、字型、字号和不同文本版式的处理,页尾、页脚、脚注和尾注的运用,网络导航的技能,网上交流工具的熟练使用,网络礼仪和网上交际规则的把握。此外,电子读写对传统的文本读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由于电子读写的便利性和极强的交互性,电子化的文本资源极大丰富,以及情景化的多媒体与文本的融合,使其所表达的观点往往比传统媒体更加多样、复杂乃至隐晦,这就对批判性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又如在网上阅读时,由于超文本的功能,读者的眼光变得更加挑剔,如果文章缺乏吸引力,读者就可以迅速转移阅读目标,点击其他的栏目;反之,如果读者发现了优秀的文章,便会通过BBS、E-mail等电子手段在Intemet上迅速传播,影响范围极为广泛。并且读者还可以利用网上的交互方式,打破与作者的鸿沟,与作者甚至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对话。这些特点对网上的作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作者也施加了更大的压力。
快速读写的能力。质量和速度是衡量语文能力的两个重要指标。传统的语文学习注重语言的品味与揣摩,强调对语言的理解与感悟以及对文章主题思想、写作特色的全面把握,强调字斟句酌的写作和修改能力,这是语文学科特性的必然。在信息时代,它仍是一个重要的语文教育目标。但不限于此,由于信息时代网上信息的更加自由、开放、随机,人们所能接触的信息量剧增。在这些信息中,既有大量有价值的,也包含了许多价值不大甚至有负面影响的垃圾信息。因此,信息的快速捕捉能力、筛选能力和鉴别能力必将进一步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为了应对全球化浪潮带给人类的更加频繁的交往,在信息时代培养快速的写作能力也显得很有必要。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使写作成为有真实目的和意义的交流工具,如果能提高网络写作的速度,那么其快捷与方便的特点就会使它的交际价值能与日常口语交际相媲美。又由于网络写作能整合传统写作本身的优点,因此,它在远程、长篇和深思熟虑的交流方面则将超过日常的口语交际。
实用性和研究性文章的写作能力。文字处理技术如WORD、WPS使写作快捷而简便,网络技术如E-mail、BBS使写作具有真实的交际目的。写作将像口语交际一样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利用电子写作与传播,人们能够随心所欲地表达思想、交流看法,而这有赖于实用性文章写作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CD-ROM和网上信息资源的丰富性、电子写作工具的便捷性,使研究性文章的写作不再局限于大学生、研究生和专家学者,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甚至小学生也有条件参与到研究性的写作中来。他们能方便地利用电脑网络请教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并开展网上协作,能搜集、阅读大量的信息资源,并进行不断的重组、加工与再创造。
规范性的口语表达能力。随着人机对话技术的发展,人与电脑之间的口语交流、人与人之间通过电脑与网络的口语交流将日益频繁。无论如何,电脑还不是人脑,人与电脑的对话就要求口语的表达具有适当的规范性,并掌握人机交互的会话策略,使电脑能够理解。由于当前的人机对话研究主要基于书面语言,因此,在目前的条件下,口语表达的规范也会发生一些改变,出现向书面语靠扰的趋势,如词汇省略现象的减少,句子趋向于完整,口语能通过电脑显示出来,从而具有书面语的视觉特征,能够被修改、补充与保存。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内容
1.语文学习对象的变化
多媒体。传统语文学习的对象主要是语言文字,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使图像、声音、视频的运用与文本一样便利,它们不再局限在少数人专有的艺术创作领域,而是与文本融为一体,成为表达思想的共同方式。从当前的多媒体作品来看,多媒体与文本的融合有三种方式:一是像过去语文课文中的插图或朗读时的背景音乐一样,对文本的理解起辅助作用;二是以多媒体的表达为主,文本起补充、说明性的辅助作用;三是像文本一样都是表达思想的主体,如果删除多媒体部分,思想的表达就不完整,文本也得不到顺畅的解读。因此,掌握多媒体作品的特征与格式,理解和灵活运用多种媒体的能力,如图像解读、音乐鉴赏、视频阅读、文字处理、多媒体创作、E-mail技巧、网上实时交流、电子投稿与发表、电子工具书的使用等,成为语文课程的一项新内容。这些内容与信息科技课程不完全相同,信息科技侧重对计算机硬件以及软件技术的基本操作,属于基础性的技术课,语文课程则侧重利用信息科技表达思想内容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利用文本媒体与其他媒体一起完成交际任务的能力。
网络语言。随着网上交流的日益频繁,语言文字在词汇、句式、语体和语用等方面发生了一些变化,如日益增加的缩略语、大量出现的谐音词、界限逐渐淡化的各类语体,从而产生了“网络语言”,包括网上的口语、书面语甚至网上的方言。一些“网语”正从网上渗透到现实生活中,成了语言生活的一部分。一旦“网语”约定俗成,就会引起社会语言的变化,从而引起语文学习对象的改变。
网络文学。电子写作的便利和网络语言的产生,催生了网络文学的兴起。网络文学是指首次以电子形式在网上发表的文学作品。网络文学具有通俗性、即时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并且篇幅短小,多数在2000字以内,但数量众多。在内容上,主要表达自我的感受和心情,所以一些较成熟的作品深受年轻读者的青睐。由于计算机网络尚未得到全面的普及,也由于传统的印刷媒体根深蒂固,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往往仍由传统媒体出版发行,这样做虽然失去了网络文学的一些特点,但进一步扩大了影响。但不管怎样,经过“优胜劣汰”,网络文学都将与传统的文学作品一起,成为语文学习的对象。
主题词。在当今信息激增的时代,论文的写作要求概括与提炼主题词或关键词,以方便电脑的处理;获取信息的检索式阅读和快速阅读也要求输入主题词或关键词,以进行准确的查询。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虽然也重视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但都没有上升到信息检索的高度来进行,因此,信息时代的语文教育应该加强对主题词的教学。
2.语文课程内容选择范围的变化
语文学习领域的广阔性。网络技术的普及,网上的资源共享与交流,使人类的语言生活和语文的学习领域更加广阔。语文的外延不仅包括现实的生活领域,还包括网上虚拟生活中的语言活动,语文的外延等于现实生活和网络虚拟生活的外延之和。语文学习的材料和范例也因此更加多样并富有动态性,语文课程真正成为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或“全语文”课程,“大语文”教育也更容易得到实现和推广。
语文课程内容的多样性。语文学习领域的广阔性拓展了学生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这必然要求语文课程采取主动、开放的姿态,积极引导学生接触各种主题、各种风格的语言学习材料。既可以选择贴近社会发展的社会历史作品,如时代主题、斗争、革命、爱国主义、群体意识,又可以选择讲人性,讲亲情、爱情、友情,讲平凡小事,讲普通生活与工作的文章;既可以选择革命文学,也可以选一些改良、保守、通俗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多元性。但在信息资源极大丰富甚至极度泛滥的背景下,更要注意语言学习范例的选择,一方面要积极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另一方面也要正确处理好精读与泛读的关系。
5.语文课程结构、载体和相关术语的变化
篇3
关键词: 英语课堂 提问 有效性 反馈艺术 注意点
随着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开展,教师逐渐对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环节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教师利用提问能够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知识,培养其思维反应能力,并结合语言交流让学生自己回答出所提问的答案,这一系列的过程在英语课堂中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教学措施。教师利用课堂提问除了能够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外,还能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检验,反馈教学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课堂提问的意义
1.增强交流,融洽感情。
在传统的语言教学中,课堂教学被看成是一个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过程的过程,教师占据着课堂的主导地位。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都缺乏交流。而交流是教学尤其是语言教学的本质,缺乏交流、缺乏语言的沟通,英语教学就无法进行。通过课堂提问,教师可及时地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使教师与学生共同在一种互动式的课堂交际中活动。因此教师设计好问题,就如在师生之间架起交流的桥梁,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增强英语学习的兴趣。
2.引发思考。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特别强调勤学多问。他认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学生头脑中有了问题,就会在认识上产生矛盾,从而去思考、去探究。由此可知,设疑提问是引发思考的起点,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保证。
3.反馈信息。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要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及时得到信息反馈是十分重要的。英语教学中反馈信息的方式有多种。其中,课堂提问应是教师取得有效反馈信息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同课堂教学中其他的信息反馈手段相比,具有更及时、更具体、更准确的功能,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中的问与答,随时了解并分析学生对所学内容掌握的差异程度,对教学进行调整,使整个教学活动有的放矢。
二、提问的有效性
要提高提问的有效性,首先,要讲究提问技巧,做到:(1)设计有交际意义的问题;(2)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3)设计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难易程度要和提问的对象结合起来。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不需要思考就能脱口而出,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智力;如果问题过难,学生回答不上来,容易失去信心。英语教学过程中除了大量的句型练习外,英语问题的设置要有针对性、启发性,不要让学生感到提出的问题乏而无味。其次,要讲究提问的艺术,做到:(1)眼看全班,问题明确;(2)提问灵活,形式多样;(3)时间适宜,鼓励思考。教师的问题表达不清晰,问题难度过高,语速过快,都会影响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教师提出问题一定要做到准确、简单、清晰,语速适当放慢,语调适当提高,必要时可重复提问。这样,学生在理解问题的同时,才能积极地思考。
三、反馈提问的艺术
1.表扬。
表扬是对学生能力的认可。在评价学生的回答时,要坚持表扬为主,即使学生回答完全错误,也应听他说完,再给予评价。且要力求去发现其中的一些积极因素,给予某种程度的肯定。尤其对基础较弱的学生更要特别表扬,消除他们心理上的障碍,唤回他们的自信。
2.鼓励。
当学生的答复不得当,或当学生不能回答问题时,教师应给予适当的鼓励,提供暗示,帮助分析原因。不可冷眼相对,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3.引用。
引用是一种间接的表扬,在陈述答案或总结时,教师如果能引用某位学生的语言,则可起到比口头表扬更好的效果,一句“Just as ... said just now...”会使学生得到认可感、成功感,唤起足够的自信而默默地为更高的目标努力学习。
四、英语课堂提问的注意点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问答交际是一种常见的教学形式,但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却显示不出什么效果。因此,要提高提问的质量,充分发挥提问的功能,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语言口头表达的能力,应注意以下几点。
1.提问后的停顿要适当。
教师在提问完毕后应该给学生一段时间思考。但是,有些时候老师往往在学生思考时不断催促学生,不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应该停顿多长时间,这要视问题的难度而定。
2.提问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同时,必须对所任教学生的思维特点作全面透彻的了解,设计出符合学生思维规律的问题,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对所提出的问题应作必要的提示。
学生有时一时回答不出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因为他们对问题本身没有完全理解。因此,教师可以用不同的形式重述问题,或者将问题简单化、具体化。
4.所提出的问题难易适中。
英语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学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问与不问,问得妥当与否,采取什么方式,问题的设置、提出、回答,等等,对启迪学生思维,更好地、主动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江慧萍.浅谈英语课堂的有效提问.正德学院学报,2006.2.
[2]刘凤玲.谈英语教学中的“问题解决式”方法.中学外语教与学,2000.3.
篇4
1、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少且教学观念相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
虽然随着这几年国家特岗计划的实施,农村中学引进了大量的英语专业教师,但还是满足不了农村中小学的需求。现有的英语教师观念比较落后,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新的课堂模式有排斥心理。更重要的是对于高效课堂建设不会实施。
2、农村中学的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对英语学习兴趣不高。
由于深居农村、缺少英语语言环境、家庭贫困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等原因,农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表现在课堂上是兴趣平平、不敢参与。
二、我们要在困境中寻求农村英语高效课堂建设的出路。
1、师生充分做好课前准备,为积极高效的课堂打好基础。
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没有语言环境的英语教学来说更是如此,老师和学生都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科学合理的导学案让学生目标明确。导学案是高效课堂必备的导师,它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且目标明确。导学案的编写并不是把所有的知识点简单的罗列,而是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具有引导和指向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意识。因此,教师要科学合理的设计导学案,必须课前一天下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自习时间完成预习,课堂上针对预习情况“以学定教”,突出针对性,精讲多练,注意启发学生思维,逐渐培养学生在学会与他人合作的基础上自己总结、归纳、思索和探究的能力。实际可行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轻松快乐的学习。教学设计中各个环节的安排要层层递进,照顾各个层面的学生,时刻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主旨。例如,导入环节是新课的兴奋剂,能否让学生在新课开始的短短几分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在设计时就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来安排恰当的导入,能一开始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笔者在这一环节经常根据内容采用歌曲、新闻、师生对话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新课,使整堂课在积极欢快的氛围中开始。课前合理的分组让学生扬长补短。分组要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兴趣爱好以及性别做到合理安排,让孩子们能够扬长补短,充分发挥兵教兵,兵带兵的优越性,让学生成为英语高效课堂的真正主人。我的英语课堂小组为六人一组,aac-cbb相邻、相向,便于他们同质互学、异质帮学和小组群学。
2、课堂上要改变角色,做好主导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
教师要把握好角色的转变,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具体做到:首先调动英语学习的情感因素,发展学生积极学习英语的情感态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的情感策略:①实行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②以英语歌曲欢快的曲调和明快的节奏引领新知识的学习,活跃课堂气氛。③对于有较强故事情节的课文,引导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或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其次开展教学问题的合作探究,深化学生独立学习英语的情感投入倡导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因此,要构建中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师必须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由“带着知识走进学生”转变为“带着学生走进知识”,潜心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求异性的教学问题,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良师益友。第三,实施及时恰当的激励评价,愉悦学生自信学习英语的情感体验。教师要用欣赏的心态看待每个学生,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体现学生个性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案,给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独特才华的机会,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达成自己目标的过程中找到自我、体验成功的欢快。对于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教师要实施及时恰当的激励评价。
三、结语
篇5
(一)英语教学大纲(课程目标)发展趋势
纵观我国半个世纪以来的各层次学校英语教学大纲的发展和演变,可见英语课程特性和价值观念的变化。除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侧重点和优先秩序在发生变化以外,英语课程的性质由单一的工具性在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转变。通过《1951年普通中学英语科课程标准高中部分(草案)》《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93年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初审稿)》《2000年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2007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几种英语教学大纲的变化可以看出,英语教学目的从语言知识发展为英语交际能力,再包含了思想情感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文化教育,最终为学生的终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按照英语教学的价值取向,医学生英语学习目的和内容上要越来越科学、全面,以体现终生学习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语言学习目的和手段
交际既是语言学习的目的,也可以成为语言学习的手段。交际在现实是离不开情景的,而文化便是情景的一部分。所以,人文知识的积累和人文意识的培育既是英语学习的目的之一,也是英语学习的手段之一。英语教学中注重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既是个人、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英语学科本身的要求。
(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英国哲学家和教育家怀特海(1929)说过:“有充分普通教育的技术教育不能称之为技术教育。”职业教育更强调学生对岗位变化和职业转变的适应性,把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看成一个整体。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21世纪医务工作者,基础与通识能力(如知识迁移能力和学习策略)、比较宽宏的视野和广阔的思考能力、职业知识结构中的工具性知识和技能(如外语和计算机)十分重要,对学生培养运用信息能力和适应信息化时代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利用英语教学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可能性
(一)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英语学习资源从单一的文本形态,到有声读物,到多媒体,内容和形式都越来越丰富。作为英语教学资源主渠道的英语教材也包含了各方面的人文教育的素材。教材的人文精神内涵直接关系着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充分选取、利用甚至整合各种教材提供的相关资源。
(二)多样化的英语教学手段使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成为可能
在英语教学中具体利用何种手段进行人文教育,已有不少相关研究。如淡化学科意识、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实现语言教学到教学语言的转变、建立语言教学与社会文化的联系、强化审美教育、建设校园文化等(于黎明,2006;何凤梅等,2007;张静,2006)。在对医学生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在科学素养、利他主义、服务精神、对不同文化背景人群的包容态度等方面对医学生进行培育。
(三)英语教师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高校英语教师在知识结构上具备了进行人文教育的基础。很多教师高尚的师德师风、独特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具备优秀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教师一定能够培养出具有优秀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学生。(四)医学生对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具有强烈的愿望当代学生在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具有价值观念多元化的趋势,但是随着社会、教育和科技的日益发展,大学生越来越意识到人文素养对每一个公民、每一种职业的重要性。特别是作为工作对象是人的医务工作者,对涉及人的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哲学、文学等人文学科的学习,对自己人文素养的提高,具有比较强烈的需求。
三、利用英语教学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内容
(一)利用英语教学形成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Health(1983)指出“所有的语言学习都是文化学习。”学习一门外语就意味着学习跨文化交际。因为在外语教学中,学习内容必然包括目的语相关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饮食习惯、节假日、宗教传统、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美学、信息技术、婚恋、健康、公民等。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英语谚语、成语学习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可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将来的医务工作密切相关。
(二)利用英语教学提高医学生学习策略和工作方法
英语教学应该从可持续发展观的高度,不仅教会学生相应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而且应该使学生获得相应的学习策略,这些学习策略会对学生将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产生积极影响。在对医学生的英语教学中,特别应注意某些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如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主动向同学或教师请教的态度,这可能会使的学生在临床工作中能与同行、患者和管理人员比较顺利相处。
(三)利用英语教学培育医学生积极情感态度
英语课堂教学教学效果与学生积极情感态度形成互为因果,即学生积极情感态度促进和提高英语教学效果,较好的英语教学效果会培育学生积极情感态度。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培养医学生的情感态度包括浓厚的学习兴趣、正确的学习动机、强烈的学习意志、幸福和愉快的感觉、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参与交流和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等。
四、利用英语教学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
(一)拓展英语教学资源
一方面,要对各种英语教材进行选取和整合,对教材上合适的教学材料可以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另一方面,还应该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真实材料英语的关注。
(二)丰富英语第二课堂
除了开展常规的英语讲座,还可以通过英语短剧、歌曲、诗歌朗诵、演讲、阅读、墙报比赛,英文名著电影赏析,英语音频广播,英语交友等活动,丰富英语第二课堂。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
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使学生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方面去了解相关英语语言文化。实物、电影、录像、录音、电视、因特网、访谈、书报杂志等都可以开发成有用的教学资源。
(四)探索有效英语课堂教学方法
英语课堂中文化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英语教师可以根据相关经验,教学环境,教学需要等,确定自己应该如何教授文化知识。在教学中把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有机结合、融会贯通,而不是在英语知识讲解练习前后补充介绍一点文化知识。还有,英语教师必须意识到,有些文化知识是需要亲身体验才能习得。
五、利用英语教学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对待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关系
英语教学要培养正确的文化观,首先,作为中国人应该学好本土传统文化;其次,作为现代的中国人应放眼世界。要使学生为自己的文化感到自豪,也能宽容文化多元化和异域文化,在本土意识上培养国际视野。不要狭隘、虚无的“爱国精神”和“民族主义”,也不要学了一点英语就“挟洋自重”。
(二)注意显性文化导入和隐性文化导入的结合
显性英语课程的文化学习是在英语教材或英语课堂教学中目的明确、形式明显地向学生展示一些文化内容的材料,特别是一些有形的文化知识的导入,如文化事实和与文化有关的语言现象。其优点在于“它给学生以较系统、较确定的文化知识。而这种知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是不可缺少的,它可以为学生自己进行文化探索提供一个基本的认识框架”。(高宝虹,2003)。相反,隐性文化导入就是除了显而易见的文化内容之外的其他内容和形式,注重内在的、隐含的文化内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文化领悟能力安排内容多样,形式活泼的隐性课程,如课外英语短剧表演、校园英语广播、英语经典电影赏析等。
(三)探索医学生人文教学的细化和整合
篇6
首先,大学英语教师选择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开讲的要求有如下两点:第一,大学英语教师必须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大学英语教师开讲时要从大学生实际出发,选择大学英语开讲方式时要考虑到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因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大学生表现出不同的身心特点。所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的教学开讲必须要根据大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来进行。第二,大学英语教师必须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一是从大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出发;二是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大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出发是指大学英语教师开讲方式或内容必须建立在大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能被大学生理解,从而顺利地向新知识过渡,这一点尤其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的教学中显得尤为突出。其次,大学英语教师运用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开讲的策略有如下几点:第一,启发诱导式。学起于思,大学英语教师开讲时最忌讳平铺直叙。有经验的大学英语教师往往会使大学生不知不觉走入大学英语教学中,让大学生自己发现和掌握知识。研究发现,这类大学英语教师开讲时,善于对大学生进行启发诱导,一层一层地激发起大学生思维的涟漪。第二,开门见山式。这种大学英语开讲方式是指大学英语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开门见山地向大学生说明大学英语教学目的,介绍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提纲挈领地讲清重点、难点,使大学生心中有数,在开始时就紧紧地抓住大学生的注意力,使大学生清晰地感知大学英语教材,这种开讲策略使大学生目的明确,有利于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的学习效率。第三,故意设置悬念式。设置疑问能引发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设置疑问只是使大学生处于暂时困惑状态,进而激发解惑的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先导,如果大学英语教师的开讲引起大学生的兴趣,那么,大学生的英语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大学生也就听得津津有味。
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结束的策略
(一)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教学结束的要求。要充分发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教学结束环节的作用,圆满地完成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教学结束的任务,正确地选择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结束的方式,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教学结束要注意自然熨贴,水到渠成。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教学结束环节的作用以及方式选择的艺术性、技巧性需要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的教学各方面因素的保证,尤其是实施“结课”环节的时间与内容的保证。首先,大学英语教师要注意把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教学结束所需的时间。其次,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的教学内容上,大学英语教师要严格按照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与要求,计划和把握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内容,力求有目的地调节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教学的节奏,便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结束做到自然熨贴,水到渠成。我们要防止孤立地就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结束来安排结束,结课时应该使结语照应开头,做到前后呼应。第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结束的语言要注意简炼。结语不可冗长,更不可拖泥带水,应该一针见血,一步到位,这样做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教学结束环节的意义。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教学的结束是指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完成一定的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后,进行归纳、总结,即将完成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收尾环节。有经验的大学英语教师都懂得,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结束环节与开讲环节一样重要。精彩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教学结束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教学结束的策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结束的策略有如下几种:第一,练习式。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教学结束时,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安排练习,但这种练习不是一般的作业,它既是对大学生学习本门学科内容的情况检查,也是让大学生在练习中完成对本堂课内容的总结。同时,在此练习中,既巩固了大学生所学知识,也有利于形成大学生的实际技能。第二,发散式。发散式的结课是指大学英语教师在大学生理解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另起波澜,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大学生的思维发散开去。第三,图标式。图标式的结课是指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前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及其相互联系制成图标,在大学英语课堂结束时,将其展示,帮助大学生小结,有利于大学生知识系统化。第四,回应式。回应式的结课是指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起始相呼应,所回应的内容可以是开讲的悬念,也可以是文题,也可以是开始的其他提问等等,这些都与理解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知识有关。回应的实质是到结课时,化问号为句号或感叹号,并给以强调,这种归纳结课可以培养大学生对大学英语的总结概括能力。
三、大学英语教师对大学英语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首先,大学英语教师对大学英语课外作业的要求。通常,大学生课外作业的内容包括:预习或复习教科书、阅读有关的课外书籍、完成书面练习;完成口头作业。针对上述内容,大学英语教师在布置大学英语作业时应该注意这样几点要求:第一,大学英语教师要把大学英语作业完成的目的与要求向大学生交代清楚,并规定完成作业的时间,即布置作业要明确。对大学生完成作业可能产生的疑难点,要做适当的启发,但这并不是说暗示大学生如何具体完成作业。主要是为了澄清完成大学英语作业的目的要求。第二,大学英语课外作业的内容与要求要符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与大学英语教科书的要求,包括作业本身的数据、观点、表达方式等要有助于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知识,有助于相应技能、技巧的形成。第三,大学英语教师要注意布置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习题,使大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也可以减轻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负担,避免大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的无效劳动。第四,大学英语教师布置的作业要适当。大学英语教师布置作业时应该综合考虑大学生作业完成所需的时间的适当比例。作业量过少,不易督促和检查大学生的复习和巩固工作,作业量太大,容易增加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负担,不利于大学生生动活泼的英语学习。第五,大学英语的作业的难易要适度。一般地说,大学英语作业的难度以全班大多数学生克服一定困难能独立完成为度,但这不太好把握。比较好的办法是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大学生布置不同作业,即布置作业要有针对性。例如对水平高、能力强的大学生,可以布置一些较难的补充题,对于程度较差的大学生可以指定一些较为容易,或者在最低限度的要求上完成大学英语作业,这样就可以在布置作业上做到因材施教,也更好地达到了布置大学英语课外作业的目的。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大学英语教师不应该盲目地编印各种类型的复习资料、习题汇编,不加分析地强加给大学生练习,这种题海战术既不符合大学英语教学的科学性,又违反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规律。其次,大学英语课外作业的指导。善教者必须与善学者相结合,只有大学生会学、善学,大学英语教师才能取得良好的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只有大学英语教师关心和了解大学生做作业的实际过程,并加以积极指导,大学生学会如何完成大学英语教学作业任务,才能提高大学生的作业的质量,培养大学生的英语独立自学的能力。根据大学生作业活动过程的特点,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做好下列各项作业指导:第一,准备。大学生的大学英语作业是孤立的学习活动,每道作业都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的教学内容有内在的联系,大学生只有首先弄懂了大学英语课上学习的教材内容,才能学会运用知识去理解、分析、计算和解决大学英语教师所布置的大学英语作业题,因此,要使大学生养成先复习功课,弄通大学英语所学的基本原理、法则、规律,然后再做作业的良好习惯。第二,审题。大学英语教师一定要教会大学生注意审题,审题即了解题意。如果能够联系过去解题时用过的思路和方法,就可以把过去不熟悉的题目,变成熟悉的,做到驾轻就熟,得心应手地回答问题。第三,解题。解题是继审题后把解决的思路和知识表达出来的过程。解题时要想做到保证质量,就要争取做得准而快。
四、结语
篇7
1.课程体系缺乏特色。高职教育和普通的高等教育不一样,它们的课程设置也不同。然而,它们的商务英语课却没有本质上的不同。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课程沿袭了高等院校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没有突出其实用性与操作性。一直以来,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都是“英语+商务”的模式。在教英语的基础知识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另外,在有关商务的方面,主要开设了下面几个课程:《国际商务管理学》;《虚拟商务运作》;《电子商务概论》。这就导致英语和商务两块分割,而不是一个整体。相应的,学生的英语知识和商务技能不能很好地结合,这样的课程体系缺乏高职特色。
2.复合型师资和教材配备。现在的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的配备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我国高校主要培养理论性的学术人才。高职院校很多教师都是高等院校毕业的研究生或本科生,他们受的教育注重的是理论知识,而对于实践技能则有所欠缺。这样,作为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方面是不足的。所以,既精通英语又有商务背景的复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一个必备要素。此外,教授商务英语的教师同样需要幽默感,要有活跃课堂气氛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本领。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幽默感可以使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学生受到鼓励,他们就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商务英语的授课教师除了自身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出色的教学艺术之外,更要具有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能力。高职院校的教师需要实践的机会,同时也需要跟不同院校或者进去相关企业参加实习,这样对培养高素质的高校师资队伍有很大的帮助。
3.教学方法单一。商业知识的内容面积广泛,当中牵涉一些繁杂的专业用语、商务操纵过程以及商业治理。用语言专门讲授为主的老师多数都生搬硬套,商业知识也重视教育而轻视实践,因此拥有充足商业实践知识的老师就只看重商务能力。所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势必不适用于商务英语的教学。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的课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中可以进行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小型研讨会、翻译、辩论,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应遵循的原则
1.需求性原则。这个原则对于设置任何一个课程体系都很重要。我们只有进行了适当的分析才能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我们的任务就是培育复合型人才,促进工学结合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工作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首先,高校毕业生进入跨国公司或者外企工作;;其次,在国内的金融机构、会计事务或私人企业工作;又次,到国外继续深造。对人数进行计算,前两者占了大多数,这就使得我们的课程安排必须以培养职业素养为重点,与企业之间实现无缝连接。
2.系统性原则。由于商务英语涵盖了2个大的方面——商务技能和语言知识,所以,在对该课程进行设置时,不仅需要顾及到每一方面学科设置的系统,还需要顾及到两个方面成功结合的系统。其课程安排着重对学生在商务环境下的英语使用能力进行培养。
篇8
关键词:英语课堂导入注意事项方法
一、课堂导入注意事项
在新课程改革下,新授英语课的导入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要有趣味性、新颖性、针对性,要新奇(满足学生求新心理)、多变(不断更新和变化刺激形式)、多样(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导入方法多样)、热烈(创设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导入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就会显得冗长,从而影响整节课的进程。此外,英语新课导入还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即:集中注意——引发兴趣——激发思维——明确目的——进入学习主题。导语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既能吸引学生注意,诱导学生求知,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使旧知与新知联系紧密,进入课题自然合理。
二、课堂导入常见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内容不同体裁、题材,我采用以下几种启发方法来导入新课:
1.直观导入法。直观导入法是通过具体的实物、图片、照片、幻灯片、录音、录像、VCD等手段,导入教学。随着科学的进步,各种教学设施如电脑、投影仪、VCD、录音机相继进入课堂,同时大量的图片也在英语课堂上被广泛的运用,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设备进行教学导入,以便更直观地导入新的知识点。如在上初三恐龙这一课,教师可以在课前放一段《侏罗纪公园》的VCD,让学生感受一下恐龙的庞大和威猛。又如在学习初二lesson102课前,播放电影《TITANIC》的几个片段和那首脍炙人口的主体曲《Myheartwillgoon》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反响,甚至有学生在跟着哼唱,教师要抓住时机将学生的思绪拉回课堂,告诉学生本课也是学习TITANIC的故事,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直观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直接理解所学英语,而且视听结合,易于加深印象,强化记忆,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材中的插图或网络图片导入新课,既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他们的求知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他们更快地进入角色,融入到课堂中来,而且学生从中也受到了美的熏陶。
2.悬念导入法。恰当的悬念是一种兴奋剂。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设下悬念,能激起学生强烈破疑的愿望,激起他们寻根探源的欲望,牢牢抓住学生的有意注意。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及时的解疑,使学生恍然大悟,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和喜悦感。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向学生巧妙地设置悬念,有意使学生暂时处于困惑状态,使学生投入到积极的揭开“谜底”中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
3.复习导入法。复习导入法是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让学生复习前面所学过的知识或与本课有关的语言点及知识点。复习巩固学生已学的知识,有利于新旧知识间的连接,便于教师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帮助学生回忆旧知识,从而更好的引入新授课题。这个方法一般被广泛地运用在单元内的课文教学中,或者知识点衔接比较紧密的单元之间。
4.预习导入法。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内容,设置几个问题,然后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提问,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较为充分的心理准备,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结合新课程理念更加深入的探讨。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布置的预习问题一定要具体,不可过多、过难;二是提问要紧扣课前所布置的内容。
5.时事导入法。利用近期发生在身边的事或国内外大事来导入课文。时事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真实的语境,便于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语言,具体形象,易于理解,易于运用,效果显著。教材的安排是固定的,但是每天发生的事件都是无法预知的,因此这一方法完全要看教师是否能灵活联系生活,如能应用恰当,应是很有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的导入方式。比如在学习有关体育的课程时,可以联想到在我国举办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要求学生讲讲自己对奥运会的看法,然后我再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知识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6.背景知识导入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增加一些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学生既感兴趣,又对教学非常有利,还对学生做交际英语的习题有帮助。比如:在西方国家,通常不随便问别人的年龄、婚否或薪金多少等个人隐私。成年妇女最忌讳别人问自己的年龄。当别人问及她们的年龄时,她们常会回答“这是个秘密”。教师在介绍上述文化背景之后教生词“secret”和句子“It’sasecret”就赋予该词句以文化内涵,使学生印象深刻。再如在学习比尔·盖茨这一课,我们可以通过幻灯片展示一些有关比尔·盖茨成功的资料图片,激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背景导入有助于学生的感知和理解活动的思路畅通。背景知识的介绍给英语教学赋予了文化内涵。由于学生对外国文化的特殊兴趣,从背景知识入手导入新课,不但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深刻领悟新材料,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实现“教人、教文化、教语言一体化”。:
7.游戏导入法。教师在呈现新知识前,根据目的课的内容及特点,巧妙的设计符合本节课内容的生动有趣的英语游戏,通过游戏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它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导入活动。例如我们在教学动物内容的课文时,我设计了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先让全班同学在纸上写下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名字上交,然后请一位学生上台抽出一张,模仿动物叫声、动作或是用英语简单介绍该动物的特点等方法让别的同学猜出该动物。如cat一词,可以用“喵喵”的叫声,或是“Ilikeeatingfish.Icancatchmice.WhatamI?”来介绍。在猜的过程中,学生们热情高涨,许多动物的特征在游戏中得到了描述,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游戏引入阅读文章,即使文章较长,学生们也没有一点畏难情绪,以饱满的热情学习全文。
以上方法不一定人人适用,但作为新时代的英语教师,时而变化一下课堂导入的方式,绝对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在具体运用时往往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英语学习的实际情况,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形式的课使用不同的导入方法,灵活设计导语,将各种导入方法优化组合,以求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其目的只有一个: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有活力、更有自信、更有朝气。
参考文献
1程晓棠、郑敏编.英语学习策略.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篇9
一、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red)。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把学生置于恰当的位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首先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教材和教具,设计好教学过程。同时成功的教学过程离不开学生的积极配合,教师要进行良好的组织,课堂上教师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唤起他们的学习需要,激活学生的先前旧知,在适当的时候主动向学生提供一些信息,培养学生学会获取分析、判断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课堂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平等地与学生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决不能以自己的认识去支配学生的思维,以自己的标准评判学生的活动,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克服在英语学习中的害羞和焦虑心理,乐于向学生提供帮助,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在新课程体系下,教师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化教学。在课堂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体现出崇高的师德,发挥好育人的功能;教师还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帮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堂教学,以兴趣为支点(interest--focused)。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英语是入门教学,应该把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放在首位。学习兴趣不是先天就有的,能否产生学习兴趣,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1)事物本身的特性。凡是比较强烈、不断变化、带有新异性和刺激性的事物,都会引起人的兴趣。(2)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些事虽不具有新异性,但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具有密切联系,并能满足学生获得新的知识经验的需要,也会引起兴趣,(3)学生对事物的愉快情感体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别人承认或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往往会加强其学习兴趣的稳定性。遵循兴趣性原则,教师可在每节课前举行英语歌曲联唱,用富于感染力的音乐激趣,让学生以饱满的愉快的情绪进入英语学习;可以用图片,优美的体态语、简笔画、照片、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教学活动;可以选用学生们熟悉的内容或游戏方法,如:GoldenTouch,Hangman,Bingo,Guessinggames等方法,使学生的兴趣点达到。教师应对学生在游戏中的出色表现给予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他们的聪明才智,分享他们在游戏中所获得的乐趣。教师把握好了兴趣这个支点,就能通过课堂教学这根杠杆,成功地托起自己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课堂教学,以交际为目的(communication—oriented)。
众所周知,语言的社会属性是指它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起着沟通与交流的作用,人们必须要看场合、时机和对象,根据整个语言环境以及双方的身份,正确、得体地使用语言,这就是交际能力,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首先,我们要利用现行教材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培养情景对话能力,让学生在熟读时注意语音、语调、表情自然到位。然后熟记关键语句,强化常用口语。如:Hello!Gladtomeetyou!Thankyou!You’rewelcome!Seeyou!Solong!等等。最后创新、活化语言。单纯模仿、机械重复不仅学了后还不会用,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及时创设情景,利用书上的材料扩充交际语境,培养学生在真实情景中的口头交际能力。如把教室置成商店,让学生来购物,或把教室布置成肯德基,让学生来点餐。
其次,我们要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提高交际的准确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当人们开始学习另一种语言时,他们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加入到另一种文化中了,在课堂中,教师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要渗透文化知识,把语言教学置于跨文化交际环境中,抓住文化障碍,误解和冲突的焦点,有针对性对培养学生正确得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英美人视个人的、行动去向、年龄、婚恋、经济状况等方面的问题为个人隐私,因而要采取回避态度,教学时如正逢西方节日,应该为学生讲叙有关节日的故事及风俗。如愚人节、感恩节、万圣节、圣诞节等等。
四、课堂教学,以任务为基础(task—based)。
所谓“任务”,简言之,就是“做事”。它具有以下的特点:(1)以意义为中心,而不是以操练某种意义不大甚至是无意义的语言形式为目的。(2)任务的焦点是解决某一交际问题,这一交际问题必须与现实世界有着某种联系。“任务”之所以在英语课堂上被广泛使用是因为它能满足现代语言教学的需要。首先任务能满足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培养的需要。学习任务的广泛应用和对学习任务的研究兴趣,显然源于英语教学的交际原则。现代英语教学以“输出式”的方式,以任务为基础,以语言功能和技能的培养为目标,教师让学生设计出个人信息卡,然后要求学生用所学语言知识表达个人喜好,与同学交流。很显然,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注意力集中在意义而不是集中在语言的形式上,自然、有意义地增进目的语的习得,增强了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其次,任务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进入课堂的目的从某种角度来看有差别。教师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与技能,而学生的目的更多在于寻找一种快乐,游戏、唱歌等活动会让他们兴奋不已。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教什么并不等于学生学到了什么,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外语习得的条件。任务变成了一种媒介、桥梁,它把教师的目标在自然而然中变成学生自觉追求的目标,让学生在兴趣中参与语言训练。如教师设立服装表演的任务,学生就会自主地把自己准备的服装用英语表达出来。
五、课堂教学,实际生活密切相关(real—life--related)。
篇10
一、高职英语课程设计的三种价值取向
1.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计价值取向
以学科中心的课程设计价值取向是把知识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以学科中心的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关键点是“注重构成自由教育的基本知识的掌握”〔1〕。主张按照学科的基本结构进行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最终目标是发展学生的智力水平,课程内容的基本特点是专业性、学术性与结构性,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与系统知识的掌握。以学科中心的课程设计把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当作一个揭示事物自然规律的过程、一个发现新事物的过程、一个如何找到这些事物之间关联性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学科主义”的课程设计价值取向在强调理论、方法、技术、知识的同时,更加关注社会需求以及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学习需求在课程内容中的重要性〔3〕。
2.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价值取向
以学习者中心的课程设计把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作为课程设计的最终目标。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既包括发展学生的智力需求,还包括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需求,也就是情感、态度、自尊、自信、意志等。以学习者中心的课程设计价值取向把课程设计的中心由课程的材料转移到了学习者,强调学习者的个性发展,注重满足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学习需求,关注学习者的人格完善,把培养学习者的价值观、情感、态度放到比知识更加重要的地位。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方面,注重把学习者的学习与现实的社会环境与社会需求相互联系,把学习者的学习心理与课程内容的逻辑顺序相互协调,把学习者的情感世界与知识海洋相互融合。
3.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设计价值取向
以问题中心的课程设计价值取向是在以学科中心的课程设计价值取向与以学习者中心的课程设计价值取向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以问题中心的课程设计寻求的是一种把学科知识与学习者所处的学习情境互相渗透的一种课程设计模式。在这种课程设计模式下,学习者既能够学到学科知识,又能够充分地发挥自主性,达到自我实现。课程设计目标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课程设计内容注重培养学习者的问题解决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以问题中心的课程设计价值取向在课程学习内容方面的设计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独立,采用整合的形式,实现了跨学科间的联系。以上三种课程设计价值取向反映了课程的三个不同属性———人本属性、文化属性与社会属性。三个属性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辩证统一的。当前,高职英语的课程设计价值取向已由单一性逐渐被多元化所取代,三者课程设计价值取向不断趋于融合。
二、高职英语课程设计的内容要求
高职英语课程首先是以英语语言文化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工具性是高职英语的基本属性。高职英语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要让学习者在今后的生活、工作、社会交往中能够应用语言进行有效的交流,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习者的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国际交流的需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其次,高职英语课程还有人文性的一面,语言的存在构建了人类生存的文化环境,塑造了人类的文化心理,承载着人类的情感态度,人文性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一种尊重、提高与关注。语言的人文性可以帮助学习者获取自信心、养护自尊感、培养自强的信念、确立价值观、树立成就感,它在学习者形成良好的个性特征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文性是高职英语课程设计主体价值选取的方向,是高职英语课程设计的价值所在。
1.高职英语课程结构的设置要满足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学习需求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发现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帮助学习者为完成学习任务而选择最为关键的学习内容。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教师可以将两门或两门以上的课程内容进行融合,打破学科界限。经过综合后的课程以教学单元为基本教学单位,将彼此独立的学科融合为一个大领域,实现基础性与职业性相结合的课程设计理念,但是,要强调基础性的决定地位,注重语言知识的基本技能性。这里的基本技能不仅包括听、说、读、写等技能,还包括现代信息技术技能、高超的问题解决技能等。
2.高职英语课程计划的制定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师生共同合作制定
“以学生为本”,“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程设置理念符合高职学习者特有的学习情况。为了满足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学习需求与学习风格,课程计划的制定要适应学习者的特点和要求。在高职英语课程设计价值取向制定的过程中,要把培养学习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比掌握英语知识更为重要的地位,把着眼点放在学习者的成长、自律与发展方面,把学习者能力的全面发展作为课程设计的终极目标。
3.高职英语课程评价的标准要注重学习者的学习过程
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性、技能性的教育,以过程为导向的教育方式更能够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文性与素质性。高职英语课程评价应围绕学习者的学习主题,进行高职英语课程单元教学设计,建立以单元为中心的教学评价体系。高职英语课程设计价值取向的着眼点要放在每一个单元的教学质量方面,即分析每一位学习者的单元学习情况,从而判断该单元教学的实现水平。课程设计是课程规划中最具有创造性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