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程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6 11:16: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物理课程教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物理学科是从八年级开始的课程,初学物理的学生感觉物理很抽象、很难懂。为了让学生学到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知识,将物理知识生活化、直观化,变得更具有可操作性,让每个学生都喜欢上物理,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物理课程资源进行物理学的认知教学。上课时,教师可以结合家庭里的课程资源进行认知教学,拉近物理与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热爱物理学知识,提高自主认知的兴趣,并能有效引导幼儿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进行“认识物理学”的教学时,这是初中物理的开篇课程,也就是物理的第一堂课,这是学生对物理的概念、物理知识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进行的教学。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师按照教材的内容照本宣科,学生对物理的理解效果很差,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尽可能利用生活课程资源,让学生感觉物理就在身边,这样教学,学生才能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教师从家里带来收音机、电话、电灯、热水器、手电筒、剪刀等生活用品,通过视频短片简短说明他们是什么时候发明出来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它们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等等。学生看得很认真,听得很仔细,感觉物理很亲切,物理就在身边。又如,教师用手指沾上水在黑板上写字,过一会儿水不见了,这是为什么呢?这极大地激起了学生对物理的好奇心,使学生树立了学好物理的自信心。在进行这一演示的过程中,教师教给了学生学好物理的科学方法,即学会观察、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分析讨论等,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二、巧用生活课程资源引入新课,通过物理现象刺激学生求知欲,提高教学实效性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实验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教学实效性。我们知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物理教学时,生动趣味的导入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实验室有很多器材可供我们选用,作为教学导入用具。但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进行新课导入,更能使物理教学贴近人心,贴近生活实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觉到物理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高教学实效性。比如,在进行“电现象”的教学时,教师和学生都从家里带来了梳子,上课伊始,大家用梳子梳理头发时,发现头发会被梳子带走,头发会很蓬松。师生发现同样的问题,那是什么原因能让梳子带走头发呢?为什么用梳子梳理过的头发会很蓬松呢?基本所有学生都没有往“电现象”上考虑,教师一语道破这是“电现象”的原因。学生很好奇,电现象竟然有如此威力,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很快就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收到很好的教学实效。
三、巧用生活课程资源进行实验探究,通过亲身体验感悟物理知识的本质,综合提高物理实验技能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实验也是物理教学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新课程理念倡导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进行探究性实验,让学生体验物理实验过程,从中感知物理知识,提高实践技能。这也是体现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原则。通常我们说的“坛坛罐罐做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利用生活课程资源进行自主探究,既方便了取材和操作,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综合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比如,在进行“乐音的三个特征”的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自制学具进行本节课的学习。材料是多条橡皮筋,有长短相同但粗细不同的,有粗细相同但长度不同的,固定支架一个,将橡皮筋固定在支架上,使橡皮筋的两端和支架的高度相同。上课时让学生自己探究相同长度、拨力,不同粗细的橡皮筋发声特点,探究相同粗细、拨力,不同长度的橡皮筋的发声特点,探究相同长度和粗细的橡皮筋在不同拨力的作用下的发声特点。学生利用自己制作的学具进行研究性学习,边探究边讨论,探究得特别火热,很快得出科学结论。这种教学方式,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掌握了科学的物理学习方法———控制变量法,大大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篇2
学生在经历了高中物理基础和大学物理课程学习之后,对光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科学高度。对于光的波动现象等理论,学生开始接受并有似懂非懂之感。物理光学的课程中,则是采用数学的方法描述光波的传播特性。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可删繁就简,遇到重复的内容可一带而过。物理光学课程内容繁多,在学习该课程时,需谨记一条红线,即光波的传播。光波在同性或异性介质,自由或半自由空间传播时呈现的传播现象,即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偏振、吸收、色散与散射现象。在进行课堂讲述时,先由光波的传播现象,引出光波发生此现象的条件,进而总结光波的传播规律。为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密切联系,着重介绍光波理论的理论和所涉及的行业领域,通过丰富的课程内容让学生真实地感触知识的应用。
2.问题导入式的教学方法
物理光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抽象性强、枯燥乏味等特点。同时,物理光学也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该学科的创建均来源于对实际光学问题的解释。在介绍一个知识点之前,为了理论联系实际,我们首先要有目的地设置问题。通过一步一步地启发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解决的方法与思路,进而解决问题。例如,我们讲授光波的衍射时,首先从白光通过指缝的衍射现象出发,提出产生衍射的条件。如果采用单色光源,指缝转变为圆孔、矩形孔或不规则孔,衍射条纹如何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如果采用多缝或透射光栅,衍射条纹又将如何变化?从而引出影响衍射现象的因素和采用数学模型描述衍射现象的问题。实践证明,这种以实际问题为先导的模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在许多方面是传统教学模式所无法比拟的,具有直观性强、图文声像并茂、信息量大、生动活泼等特点。但运用不当,也会适得其反。为了弥补两方面的不足,我们采用了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物理光学课程中,采用PPT课件形式与FLASH动画结合,生动描述光波的传播现象与规律。多媒体课件重点介绍物理概念及方法,而大量的公式推导可在课后参考教材或其他课本。制作这种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方法不仅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还给教师留下充足的时间来强调重点、难点和核心内容。
4.利用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之余,训练学生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处理物理光学相关问题。利用现代计算机辅助手段,加深学生对光学现象的理解,发现学习中的盲区和误区,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将抽象难懂的光学规律和概念形象直观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光学仿真设计软件有很多种,MATLAB、TracePro、Zemax、Fred、OptiSystem,分别应用于不同的光学领域。MATLAB是Mathworks公司于1982年推出的一套高性能的数值计算和可视化软件,具有数值分析、矩阵运算、信号处理和图形显示等功能,是工程界最流行的软件工具,在大学理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亦渐成热点。目前,已有众多文献采用MATLAB软件模拟光波发生干涉、衍射现象后光强度的分布。MATLAB软件中的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UserInterfaces,GUI),可以实现交互式模拟。采用交互式滚动条动态地展现各物理量对衍射结果的影响,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认识。TracePro是一款基于蒙特卡罗法的非序列光线追迹软件,为美国LambdaResearch公司开发。
TracePro以实体对象来构建光路系统,通过计算反射、折射、散热、吸收和衍射等行为来模拟光线与实体表面的作用,对真实场景进行计算和显示。TracePro图形使用界面简单,且具有强大的仿真功能,能对光学镜头、背光板、照明灯具、投影显示器、医疗仪器等进行光学模拟及分析。目前,在校学生已采用TracePro仿真软件成功对偏振棱镜、衍射光栅进行了模拟仿真,采用光线追迹方法形象直观地展现光波传播过程及特性的变化,加深对光波传播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当然,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只是物理光学教学的辅助,不能代替理论教学。学生应该在认真掌握基本物理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计算机仿真软件,才能达到促进学习的效果。计算机虚拟仿真的实际操作,培养了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检验了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为下一阶段的课程教学提供了指导方向。
5.总结
篇3
1.1教学内容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
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是目前我院财务管理教学的主要方法。这种单项信息传输方式最大的弊端是缺乏双向交流,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失,轻视学习环境与学习活动的创设,因此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繁多的书本知识。这种以教材为中心,理论知识传授偏多,实践环节较少的授课模式使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和发挥,致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
1.2教材内容严重滞后,涉及实践教学的内容很少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所使用的教材大部分是以西方传统财务管理理论作为主导,这类教材存在一些问题:(1)忽略了我国自身的经济发展情况和我国的特殊国情等因素;(2)忽略了经济发展处在不同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全球网络战略、电子商务、虚拟企业经营、电子货币形态的资金管理、网上金融等应运而生,资本经营、无形资产的决策等重要问题已成为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内容,又加上缺少规范的财务管理实训教材和相应的实验室等,使学生得不到实践锻炼,毕业后难以胜任具体岗位。以南华工商学院为例,财会专业的财务管理教材采用中国注册会计师编写的财务成本管理教材,这种教材以应试为主要目标,基本上没有实训项目,即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90课时设计30课时的实训,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实训条件难以仿真,一般教师授课时辅以案例或通过布置一些课后思考题和习题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另外,课程集中实训,也就是让学生在教室做大量的案例分析题和计算题,而这些题目通常是练习性的,学生仅需要运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对所给的数据进行简单演算就可以解决问题,使得理论与实践相差太远,难以达到真正实训、提高学生技能的目标。
1.3定量分析操作性差,实验条件欠缺,教学准备乏力
在财会专业中,目前高职教育往往只建立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的实验室,财务管理实验室基本没有。另外,也缺乏校外实训基地,多数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大多数实习基地基本上以培养学生做账的能力,财务管理的相关能力如财务分析、财务信息采集、财务决策、财务预算等,在实践实习很少涉及。以该院为例,高职院校绝大多数教师都是从本科院校毕业,直接到高职院校从事财务管理教学工作,没有参加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实践经验,对企业在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问题缺乏理性的认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不强。
1.4考核评价方式单调,难以考查学生实际的能力水平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一般是以期末考试为主,平时考核为辅。期末考试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大多采用闭卷形式,平时考核主要包括作业和课堂表现。以该院为例,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占总成绩的60%,平时考核占40%。但财务管理涉及的内容和计算非常繁多,而难以在短短两个小时的考试中完成,因此期末考试只能考核学生对于理解知识的掌握程度,难以真实反映学生真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些学生只是考前突击,死记硬背也能考出较满意的分数,直接导致了部分学生学习上的投机取巧,有悖于教学目标要求。因此如何设计考核方式,既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掌握水平,又能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行为,也是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一环。
2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
2.1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项目化
根据财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高职财务管理课程定位及教学要求,在教学上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以财务管理实际工作中的项目任务为中心重新组织课程内容。以就业为导向,以财务管理岗位为核心,设计项目任务,让学生在操作财务管理各项目的过程中完善理论知识,并提高其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对于财务管理课程的每一个项目可以从职业能力、内容安排、能力要求、任务分配、调查分析和项目评价等6个方面来设计,以项目投资决策项目为例,其项目化之后的内容设计如表1。这种以就业为导向,以财务管理岗位为核心,设计项目任务的项目化设计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财务管理各项目的过程中完善财管理论知识,提高团队协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引入ERP沙盘实训,加强财务管理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可以投入一定资金构建ERP沙盘实训室,ERP模拟沙盘是针对代表先进的现代企业经营与管理技术—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设计的角色,体验的实验平台,涉及一个制造型企业的战略管理、产品研发、生产能力与安排、物料需求计划、资金需求计划、市场与销售、财务分析等各个方面的信息。ERP模拟沙盘教具主要包括6张沙盘盘面,代表六个相互竞争的模拟企业。基本涵盖了企业运营的所有关键环节:战略规划、资金筹集、市场营销、产品研发、生产组织、物资采购、设备投资与改造、财务核算与管理等,这几个部分为设计主线,把企业运营所处的内外环境抽象为一系列的规则,由学生组成六个相互竞争的模拟企业,模拟企业5~6年的经营,通过学生参与-->沙盘载体-->模拟经营-->对抗演练—>讲师评析-->学生感悟等一系列的实验环节,其融和理论与实践一体、集角色扮演与岗位体验于一身的设计思想,使学生在分析市场、制定战略、营销策划、组织生产、财务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中,参悟科学的管理规律,培养团队精神,全面提升管理能力。同时也对企业资源的管理过程有一个实际的体验。
2.3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1)充分利用EXCEL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整个财务管理课程中涉及的公式和数学模型至少有100个,对于层次不高的高职院校的学生要想掌握这些晦涩的数学模型,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如何能较好的把EXCEL基本功能和财务管理的内容灵活有机地结合,学生可简化其繁琐的计算过程,而将精力集中在根据EXCEL的计算结果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提高财会工作效率与效果。
(2)建立理论教学、案例教学与实训教学相结合的三阶段教学模式,特别重视案例教学法。财务管理课程的三阶段教学模式,即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实训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而案例教学法是将已经发生或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作为案例让学生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各种解决问题方案,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强调学生的参与,教师与学生互动,通过案例教学的讨论和剖析,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是实训教学环节,则完全以学生为主体地位,要求其独立收集资料,完成财务管理的实训报告,教师只负责组织相关专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打分。这三个阶段的教学模式,关键是案例的引入、分析、解决问题,其成功与否直接关乎到第三阶段学生的实训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案例教学方法的应用。
(3)结合学生心理特征引入情境模拟教学法。笔者在实训教学中,尝试将一个班级分成8个小组,每组6~7人,以小组为单位,虚拟地分给每个小组注入一定资金,要求学生虚拟的“创设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作为一名财务管理人员如何在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引导下做出合理决策。通过设计多种情景,让学生的创业面临筹资、投资、资本运作、资金周转等财务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调研、分析问题,找出适合自己创业项目的决策方案。然后要求各个小组制作PPT展示其成果,由组长陈述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心路历程。从2009年至今,有6届会计专业的学生实施过该方法,其教学效果非常好,因为这样的创业活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求知欲。更难能可贵的是有两个学生毕业之后直接将自己的方案付诸实践,并取得相当不错的经济效益。
(4)利用网络技术,建立师生、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21世纪是网络时代,财务管理的教学方法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现代化技术,建立微信、QQ群、讨论组、facebook等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交流机会,增强课堂教学效率。笔者长期建立微信、QQ群和facebook这种师生之间的沟通桥梁,除了跟同学交流财务管理的专业知识,也沟通交流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学生反映来看,教与学的效果不错。利用这些实时通讯工具展开网络协作教学,实现网上答疑与问题讨论,是十分有效的学习、交流工具。
2.4建立财务管理课程的多元评价方式,以评价学生职业能力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衡量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目前,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造成了学生以考试成绩为学习目标,注重答题水平提高,课后的学习仅仅针对考试内容,长期下来,这种应试的逻辑磨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程评价也未发挥其“指挥”的作用。为切实提高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应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重点关注过程性考核方式。过程性考核通过小论文、课堂表现、调查报告、实训报告、案例分析报告等方式来强调,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篇4
物理学科是从八年级开始的课程,初学物理的学生感觉物理很抽象、很难懂。为了让学生学到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知识,将物理知识生活化、直观化,变得更具有可操作性,让每个学生都喜欢上物理,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物理课程资源进行物理学的认知教学。上课时,教师可以结合家庭里的课程资源进行认知教学,拉近物理与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热爱物理学知识,提高自主认知的兴趣,并能有效引导幼儿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进行“认识物理学”的教学时,这是初中物理的开篇课程,也就是物理的第一堂课,这是学生对物理的概念、物理知识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进行的教学。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师按照教材的内容照本宣科,学生对物理的理解效果很差,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尽可能利用生活课程资源,让学生感觉物理就在身边,这样教学,学生才能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教师从家里带来收音机、电话、电灯、热水器、手电筒、剪刀等生活用品,通过视频短片简短说明他们是什么时候发明出来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它们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等等。学生看得很认真,听得很仔细,感觉物理很亲切,物理就在身边。又如,教师用手指沾上水在黑板上写字,过一会儿水不见了,这是为什么呢?这极大地激起了学生对物理的好奇心,使学生树立了学好物理的自信心。在进行这一演示的过程中,教师教给了学生学好物理的科学方法,即学会观察、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分析讨论等,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二、巧用生活课程资源引入新课,通过物理现象刺激学生求知欲,提高教学实效性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实验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教学实效性。我们知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物理教学时,生动趣味的导入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实验室有很多器材可供我们选用,作为教学导入用具。但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进行新课导入,更能使物理教学贴近人心,贴近生活实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觉到物理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高教学实效性。比如,在进行“电现象”的教学时,教师和学生都从家里带来了梳子,上课伊始,大家用梳子梳理头发时,发现头发会被梳子带走,头发会很蓬松。师生发现同样的问题,那是什么原因能让梳子带走头发呢?为什么用梳子梳理过的头发会很蓬松呢?基本所有学生都没有往“电现象”上考虑,教师一语道破这是“电现象”的原因。学生很好奇,电现象竟然有如此威力,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很快就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收到很好的教学实效。
三、巧用生活课程资源进行实验探究,通过亲身体验感悟物理知识的本质,综合提高物理实验技能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实验也是物理教学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新课程理念倡导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进行探究性实验,让学生体验物理实验过程,从中感知物理知识,提高实践技能。这也是体现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原则。通常我们说的“坛坛罐罐做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利用生活课程资源进行自主探究,既方便了取材和操作,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综合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比如,在进行“乐音的三个特征”的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自制学具进行本节课的学习。材料是多条橡皮筋,有长短相同但粗细不同的,有粗细相同但长度不同的,固定支架一个,将橡皮筋固定在支架上,使橡皮筋的两端和支架的高度相同。上课时让学生自己探究相同长度、拨力,不同粗细的橡皮筋发声特点,探究相同粗细、拨力,不同长度的橡皮筋的发声特点,探究相同长度和粗细的橡皮筋在不同拨力的作用下的发声特点。学生利用自己制作的学具进行研究性学习,边探究边讨论,探究得特别火热,很快得出科学结论。这种教学方式,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掌握了科学的物理学习方法———控制变量法,大大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四、结语
篇5
论文关键词:财会专业,财务管理,教学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要进行有序的财务管理活动,自主开展投资、筹资及利润分配活动,并进行相关的财务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等。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水平,财务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市场需要高校财会专业培养能参与财务管理工作的高质量人才,这对财会专业核心课程——财务管理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管理课程除了应教授一些具体的技术方法、提高实务操作能力外,更应注重对学生财务思想、风险意识、职业判断能力、适应商业环境的应变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能将所学的财务管理知识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学以致用,以此作为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
一、财务管理课程的特点
(一)知识具有综合性
财务管理是一门跨学科跨专业的边缘科学,内容涉及了经济管理、金融、证券、会计、税法、经济法规、数学、统计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财务管理是一种价值管理。它既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独立方面,又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
(二)信息量大,系统性强
财务管理的对象是资金及其运动,资金运动过程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它包含着有机联系的三个基本内容:资金筹集;资金投放和使用;资金收入和分配。财务管理内容特点决定了财务管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
(三)理论性与务实性强
财务管理作为一门跨学科课程,不仅理论性强,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务实性。财务管理的务实性主要表现在该学科属于应用学科,用以解决具体的财务问题、金融问题。如:如何进行筹资,如何进行投资等。财务管理学产生至今一百多年来教育学论文,其理论总是伴随这企业理财实践的需要而产生。因此,财务管理的教学必须与实践相结合。
从财务管理课程的特点可以看出,财务管理是财会专业学生较难掌握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因此,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认真分析在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达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目前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
1.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
财务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财务管理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方式往往需要通过校内和校外相结合。校内实践主要包括课堂的案例、讨论、习题以及校内实验课,校外则主要采取校企结合的方式论文开题报告。由于建设条件的限制,校内模拟实验室在硬件上很难仿真企业的理财环境,因此,大多数学校财务管理实验课开课率不足或者根本没有校内实验课;与企业结合也不紧密,让学生动手实践,参与企业具体管理的机会更少。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没有感性的认知和了解,更无法对企业的财务活动有深刻的认识,从而不能真正了解学习财务管理课程的重要性,更无法了解财务管理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2.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与其他相关课程内容重复
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中经常涉及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和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教学中容易出现教师仅重视本课程的教材、教案以及本课程的讲授,而忽视本课程与其它相关学科的联系。例如,在实际教学中,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是两门课程,其内容却有许多重复的现象,如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中的财务预测方法、投资决策方法、存货控制方法等。这样浪费不少时间,同时由于时间有限,对两门课程都不能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和实践。
(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1.先进的教学手段利用不足
目前的财务管理教学大多数还是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部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传统的课堂讲授采取板书的方式,形式呆板,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传达的信息量也十分有限,不利于学生快速有效掌握知识,也不利于教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教师,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多数也把ppt课件制作成教案的电子版,没有真正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甚至由于多媒体课件的信息传输量大,课件制作水平不高,反而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及时消化吸收课程知识,致使多媒体课堂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在财务管理的教学方式上通常都采用以教师课堂教学为主、辅以学生练习来展开,教师通过讲授将大量的理论知识“填鸭式”地灌输给学生。虽然注重内容上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教育学论文,但教学方法呆板、单一、枯燥。学生按照教师的思维和意图被动地理解和接受,不易形成系统、连贯的知识体系。教师布置的复习思考题和习题,往往只能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虽有一定的思考作用,但难以有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对课程逐渐失去兴趣,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思维没有个性和创造性,动手能力很弱,综合素质难以提高,进入社会,难以学以致用,不能适应岗位需求。
(三)考核方法单一
课程考核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课程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重要手段。目前,大多数高校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考核仍然以期末闭卷考试为关键词解释题、简答题、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案例题等,大部分题目学生只能考记忆解决,题型死板僵化。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只要考前背笔记、恶补专业知识就可以过关。这种单一的考试方式容易助长学生的惰性,抑制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准确客观的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更不能公正评价和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改进该课程教学的建议
(一)转变教学观念,构建师生互动平台
转变教学观念主要是财务管理教学要从“以教师为主体”过渡到“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体”即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记、练为辅。学生被动参与到教学中,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即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前提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掌握所学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解疑和总结。“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不应当把学习过程局限在课堂上,而是应该构建多样化的师生互动平台。教师可以通过大多数学生习惯使用的网络工具,建立课程博客、开设空间、聊天群等等方式,一方面可以将课程的相关知识更好的呈现给学生,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利用学生惯用的方式进行交流,也利于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亲切感和信任感,最终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制定科学的授课计划,协调与相关课程关系
财会专业的三门核心专业课——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存在交叉重复的现象,诸多研究者为此一直争论不休。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避免课程教学内容重复所导致的教学资源浪费,教学效率低下等情况?在每学期授课前,财务管理教师应该根据教学计划中各门专业课的开课顺序教育学论文,了解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程度,合理安排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例如,部分高校财务管理课程开课学期在管理会计之前,就可以将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课程当中的相同内容,包括财务预测方法、投资决策方法、存货控制方法、财务预算方法等放在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中,同时增加财务管理课程的课时。如果管理会计开课学期在财务管理之前,就可以根据由易入难的规律,在管理会计中讲授基本理论和方法,在财务管理课程中在适当增加知识的难度和深度。同时,各课程授课教师应通过专题讨论、座谈等方式加强沟通,及时交流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对课程重复之处进行分配,制定科学的授课计划。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财务管理课程信息量大、应用性强,传统的“黑板+粉笔”的课堂授课方式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因此财务管理课程一般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节省教师板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通过多样化的展示方式也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所学知识,教学效果良好。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要求教师不仅要熟悉课程知识,还要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方法。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应力求满足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在课件的总体设计上力求美观、简洁、图文并茂,以增加学生的直观理解,对于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公式及难点采用图解说明,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采用表格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讲解。突出该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论文开题报告。在课件制作上还应该增加教学案例分析内容,增加例题和习题的讲解,便于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一系列工具和方法的集成,各种工具和方法的每一种新的组合,就是教学方法的一种创新。目前提出的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教学法、复案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等。教师不应该拘泥于某一种教学方法,而是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摘要求。
(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财务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首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习题、案例和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深刻理解理论知识,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具有共性的问题。其次,建立财务管理仿真实验室,进行模拟实习。财务管理各章节内容衔接紧密,系统性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不能整体把握课程内容。通过模拟实习教育学论文,一方面可以将企业财务管理过程完整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总体掌握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最后,加强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学生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运用所掌握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分析企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措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六)改革课程考核体系
为充分发挥考试的激励作用,应根据财务管理课程内容和特点选择多样化的考试方式。首先,课程总成绩可以由笔试成绩、平时成绩和实践成绩两部分组成。笔试成绩重点考察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平时成绩侧重于学生的课堂表现及与教师的互动情况,实践成绩取决于实验课、实习调查报告等。其次,学期内可以根据课程内容选择考核方式。财务管理课程内容大致可分为基本理论、财务决策、财务专题三个部分。基本理论可主要采取闭卷加笔试方式,财务决策可采取开放式的考核方式,如面试、案例分析等,财务专题则可通过调研报告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最后,学期内可以分阶段测试。分阶段测试可以与课程内容进程结合起来进行,例如将总学时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学习与基本理论内容结合,基本理论部分按百分制占课程内容总分值的20-30%(可由教师灵活掌握),在学时进行到第一阶段末时进行一次测验,期末将其换算到总成绩中即可。这种考核方法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知识,避免学生边学边忘;另一方面也可以将考核工作分散到学期内进行,减轻了学生期末复习压力和教师期末出卷改卷的工作量。
参考文献:
[1]韩志丽.基于行为导向的情境教学法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运用[J]. 会计之友(中旬刊),2006,(07)
[2]胡爱荣.案例教学法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05,(04)
[3]林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02)
[4]张前.论“学生为本”理念下的高校会计教学改革[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7,(07)
[5]沈航.关于“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科技资讯,2007,(19)
[6]何云亭.高校应以学生为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01)
[7]温如春.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创新模式探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8,(01)
[8]吴静.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教学[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6)
篇6
热学课程论文教学形式与作用一、引言
《热学》是物理学中研究物质热运动及其有关性质和规律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物理学专业本、专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热学》课程在实验基础上,通过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基本思想和方法的引导,培养学生进一步学好物理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主要内容包括:分子动理学理论的平衡态理论、输运现象与分子动理学理论的非平衡态理论、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熵、液态与固态、相变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既要帮助学生迅速掌握大学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努力养成刻苦踏实、勤于思考的良好学风,又要为后继课程的学习作好业务、思想和心理上的准备,还要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有关科学研究、应用开发、教学工作等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目前《热学》课程的教学中,课程论文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探讨课程论文教学的相关研究课题也逐渐开始得到重视。课程论文要求学生在掌握物理学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适当了解这些基本概念与规律以及它们在生产技术、特别是高技术领域中的应用,注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特别是当代物理学前沿以及当前高技术领域中物理问题的兴趣,引导和激励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愿望和责任感。教学方法的改进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在课程论文的实施过程中重视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把课程建设的目标定位于造就新世纪人才,使学生终生受益。
二、课程论文的基础
课程论文实际上是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热学》课程的教学应当把重点放在打好基础上。如果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雄厚,基本功扎实,再加上广泛涉猎与深入钻研,专业课就能学得好,理解得深,在将来从事高新科技领域的创新工作时就上手快,回旋的余地也比较大。况且,“热学”课程在传授系统物理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掌握物理学中的思维方法与工作语言。这样,尽管有些基础物理知识从表面上看似乎并没被直接应用,但这却会影响到学生的工作方法、思维方式以至世界观,当他们以后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时会在潜意识深处起重要作用。总而言之,《热学》课程的基础还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方法,离开这些基础去谈课程论文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课程论文的形式
课程论文的形式灵活,不仅包括论文、调查报告,还包含有实验研究、实物制作等多种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告知、提问等多种提示方式引导同学自行深入研究,常见的课程论文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解题方法的探究,通过对一个例题或习题的多种方法求解,使得学生对相关概念、原理、方法掌握得更透彻;二是实验探究,例如,当讲解到气体玻一马定律与盖・吕定律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相关实验来验证上述定律;三是调研报告,例如在讲解卡诺循环这一知识点时,可让学生调研、总结目前市场上热机的工作原理与工作流程等;四是理论模拟与分析,例如讲到相变这一知识点时,可以通过理论分析各种相的稳定性。五是合理的估算,例如气体动理学理论里输运现象中的气体黏度公式,查普曼和恩斯库格曾用不同的高深理论得到相同结果,它是个级数,由前几项可得系数约为0.499,而如果充分考虑速度住留的简便方法,很容易就得到此系数等于1/2,又如通过对小无极分子估算分子间力的有效作用距离与平衡距离的半经验公式,再如可以用标准大气模型中数以千计的数据,考虑地面凹凸不平的影响,可求出精度较高的大气粒子总数,然后与用均质大气模型、等温大气模型或者地面大气压强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从而总结出估算行星大气粒子总数的简便方法;目前“热学”课程中有一些概念和提法在学术界实际并未完全统一,有的甚至还是有争议的,例如:任意逆循环的制冷系数的定义,等热容过程与多方过程的差异,卡诺循环的概念以及回热式循环与非回热式循环,等等。遇到这些内容时,就在课程讲授中把各家的观点都原原本本地告诉学生,同时也介绍自己的看法,然后让学生独立进行研究,自由思考,自己做出合理的判断。
四、总结
《热学》课程论文的目的是使得学生通过热力学宏观定理与微观模型的学习,建立把宏观现象与微观模型进行联系的物理思想方法,掌握对事物的实验――理论――实践的认知规律,在此基础上,采用问题探讨与课程讲授、主题讨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教学论文为载体,实现《热学》课程的互动研究型教学,重视学生能力素质培养,通过精心设计方案,全面加强各个环节,合理运用各种方法手段,形成视野开阔、理论联系实际的特色风格。用搞科研的态度对待教学,积极开展教学论文的教学,从教学有关领域挖掘课题开展科研,再把科研成果引入教学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与科研两者有机地相结合。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引入了这些从教学有关领域挖掘课题开展科研所取得的成果,身教言传,课程里就会充满了研究与探索的特色和风格,使学生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逐渐受到熏陶,养成勤于思考研究、勇于提出自己独立见解的良好习惯,并为学生发展其科学研究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创造了良好的学术环境,使得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学校理科本科专业基本培养规格和教学基本要求(I).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59-60.
[2]张辉,陈振乾.“高等传热学“教学的改革实践[C].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06.172-175.
[3]高崇伊.改革“热学“课程教学加强对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J].高等理科教育,2003,(3):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