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6 21:06: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母语教育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有的课程设置很难体现出母语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大部分高校大学英语所开的选修课,如《英国社会与文化》、《美国社会与文化》等多集中介绍西方社会文化,而有关母语文化的一般性知识到系统整体学习的英语课程很少或者几乎没有。母语文化的课程多为大班授课以汉语讲授的选修课程,课时偏少,教学内容不够系统,且只关注母语文化,甚少涉及文化对比,学生缺乏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的有效输入,影响了跨文化交际的准确性和流利性,尤其是在用英语表达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如,中医中药、佳肴菜系、传统民俗等话题时,常常无所适从,一头雾水,导致交际任务失败。
2.教材是学习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文化教学内容的直接和重要来源,更为重要的是,教材内容隐含着一定的社会文化价值观,是“隐性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材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对母语文化认知和母语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材所选文章多部分来自英美报刊书籍,而与中国本土文化有关的语料却少之又少,这种只注重西方国家语言与文化的引用和介绍,缺乏对母语文化的导入和传播的教材内容,使母语文化长期处于一种被压制的状态,缺乏中国性和民族性,而学生因长期模仿和浸透英美文化,对英美文化的认同超越了对母语文化的认同,由于反映母语文化的英语教材材数量不多,且不够系统准确,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学到有关母语文化的正确英语表达,从而产生文化误读,文化负迁移不可避免,长期积累就出现了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很多学生既欠缺中国文化知识,又欠缺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
3.测试是教学的指挥棒,指导着教学方向,对教学内容有反驳作用。目前,我国大学英语各级英语考试中,内容几乎都是考察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虽然新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内容增加了中译英翻译题,考察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但这显然还不够全面,母语文化还没有作为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在英语考试的其他几个方面,如听、说、读、写几项技能中充分体现,这必然会减弱大学英语教学中传授中国文化的动力。
4.英语教师承担着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播的双重任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是否能够有效地导入母语文化,教师的素质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大学英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设计者和引导者,教师对母语文化的认知,弘扬母语文化的意识和自身的文化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邓文英等(2005)、肖龙福等(2010)对中国高校英语教师的调查问卷显示,大多数英语教师对中国文化融入英语教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但他们的中国文化知识掌握情况不够乐观,他们应用所学语言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传播和弘扬民族文化的能力也不令人满意,因此英语教师必须尽快加强自身的母语文化修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大学英语教育中母语文化回归途径
1.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更要学生以此为媒介在跨文化的交际中,提高对民族文化的自觉认知并担当起祖国优秀文化的传播者角色,向其他民族介绍中国文化,并与其他民族进行平等交流,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因此,大学英语中国文化课程设置必须针对学生欠缺中国文化知识的现实,开设英文的或者双语的中国文化、中西方文化对比或者跨文化交际等相关课程,增加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的输入,提高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异同的敏感性。此外,还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设置用英语表达母语特色文化或者中西方文化对比方面的任务,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课外阅读、专题讲座、电视节目、影视资料等多种形式,加深对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理解,或者组织学生表演英文版的中国故事,参加中国作品的英文翻译比赛,进行中西方文化的辩论或演讲等灵活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两种语言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培养他们对中西方文化的逻辑思辨能力。
2.目前使用的原版英语教材虽然能促使学生掌握纯正的外语和了解西方社会文化,但不利于母语文化的传播和学生应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能力的提高,因此,要编写适合我国国情,顺应学生跨文化交际需求的教材。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要适当地调整教材的内容,加入一些中国文化和中西方文化对比的内容。鉴于用英文介绍母语文化的参考书工具书和课外读物,尤其是音像资料极其缺乏且许多中国文化特有的事物名词,翻译不够准确规范,应先组织专家展开研讨论证,做出规范和标准统一的英语表达方式,然后聘请专家加强对现有教材的分析研究,结合目前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交际需求,参考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和诉求,编写出材料翔实、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针的规范的实用教材,并应尽可能的配备相应的音像、电子读物,以增加教材和读本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为大学英语中中国文化的导入提供参考依据和实践指导。
3.鉴于考试对教学内容的反拨作用,英语测试中除了考查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外,还应增加对中国特色文化的英语表达的考核,在不改变英语课程性质的基础上,加大有关中国文化题目的比重,使母语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得到足够体现。如在英语的各类测试中,尤其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从听力、阅读和写作等方面增加有关中国文化的题目,同时在英语学期成绩考核中,可以考虑在期末考试作文部分加入对学生传统文化知识考查的内容,也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上或者课下写或者说有关母语文化方面的内容或者参与文化对比的辩论,小品演出等活动,并把学生的表现作为平时考核成绩的一部分,这样通过测试评介,不仅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有关母语文化英文表达的关注,引导他们比较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异同,从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也能及时地检验大学英语母语文化教育的效果,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并为教育管理部门提供直接的教学成果反馈信息。
篇2
论文摘要:面对新的国际形势,弘扬中华文化,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国音乐教育界提出的“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观”。把中国音乐文化传统作为当代中华音乐文化和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和资源,对我国音乐教育中的母语教育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Keywords:mothertongue;Chineseculture;musiceducation
Abstract:Facingthewholeinternationalenvironment,weinheritanddevelopChinatraditionalculture.Weunderstandthemeaningandtheviewpointof"musiceducationbasedonnativeChineselanguageand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Wedevelopmod-ernChinesemusicandeducationbasedontraditionalChinesemusiccultureandbyusingitaskeyfoundationandresources.Thepaperpresentssomeoftheviewsonmotherlanguageteachinginmusiceducation.
0.引言
自上个世纪以来,在“中国音乐落后论”、“全盘西化论”等问题上展开了学术争论。为此,我国音乐教育界提出了“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观,本文就我国音乐教育中的母语教育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与大家共同探讨。
1.我国音乐教育现有体制的由来
中国音乐教育在清代以前占主体地位的是中国传统音乐。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的推行和西方音乐文化的侵入,我国音乐教育便走上了西化的道路。西化的表现可以概括为:引用欧美学校歌曲曲调作为唱歌教材、乐理采用西洋乐理体系、教学方法照搬西洋。这时候兴起的“学堂乐歌”便成为我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的起点。
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西化”问题。中国近百年来的音乐教育有得也有失,正如福建师范大学王耀华先生所说,其“得”在于:引进欧洲近现代音乐教育体系,使中国音乐教育走上了系统化、规范化道路;提高了全民族的音乐水准;引进西洋近现代音乐及其理论,促进了东西方音乐文化交流;促使某些音乐形式的诞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音乐的发展。其“失”在于: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以欧洲音乐理论体系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教育,忽视了中国音乐理论体系的深入探讨和重建,不利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弘扬和发展。主要表现为:在专业理论方面,以欧洲音乐理论为普遍真理,而取代中国音乐理论;在音乐创作方面,以欧洲音乐体裁为效仿的楷模;在价值取向方面,重西轻中,以西否中。[1]
在对我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得”与“失”思考的同时,也会引起对我国音乐发展的另一个问题——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主体性危机的思考。由于受西方工业文明价值观及音乐教育价值观的影响,我国一些人把东西方音乐关系纳入了古今关系,而不是把它作为人类音乐的成果来借鉴和接受。这样,也就使中国传统音乐的心理学、美学等价值被“削足适履”地纳入了西方音乐演进的轨迹。这一切都要求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整体的文化价值体系进行重新评价与重构。
由此可见,建立一个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是一项严峻的课题,其历史必然性更不容置疑。
2.母语选择——中国传统音乐
所谓“母语”,就是指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方言。[2]806本文这里说的“以中华文化为母语”中的“母语”,是借用了语言学的概念。美国语言学家布鲁克和特雷杰认为:“语言是使一个社会集团内部协调一致和任意的有声符号系统”。可以说,音乐也是人类社会“有声符号系统”的组成部分。音乐与母语有着密切的关系。声乐中的歌词本身就是语言,器乐也总是体现着母语文化的特征。另外,“一个民族的传统音乐必须要依靠民族某种具体语言和文字来交流、记录和传播,特别是没有文词依附的传统器乐曲,在民间仍然主要采用‘口传心授’的方法来传承”。[3]39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中华民族在语言特色、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审美情趣、民族心理素质等方面在世界上都独树一帜,是中华民族本体、民族尊严、民族意识的标志。如“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立身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德品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思想等。虽然中华文化也含有封建性的糟粕,如君主专制主义思想、男尊女卑以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特权思想和“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因循守旧思想等,但占主导地位的还是中华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母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华文化母体千百年来也孕育了传统音乐文化的成长和发展。
那么,今天的“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就应该指的是“以在中华民族历代生产斗争、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文化为深厚基础和广阔背景而进行的音乐教育”。[4]
当今中国音乐文化处于中国传统音乐、中国现代民族音乐、外国音乐三种体系多元共存的复杂状况。每一种音乐体系都以不同的方式在人们的音乐生活中发挥着互相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各自的文化价值没有高低之分。它们都是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都值得保存和继承。但是,在世界各国,音乐教育首先应该担负起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构建。所以,最根本的“母语”选择应该也只能是中国传统音乐,正如当今一些研究中国的西方学者指出:“在中国面临的各种危机中,核心的危机是自信的危机,中国人正在失去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中国性(Chinesness)。”[5]梁铭越先生也曾经谈道:“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系如若失去原生态演艺的存在,其传承也愈接近离失而无形中被埋没了。”[6]263也就是说,如果放弃中国传统音乐体系而选择其他音乐体系,则意味着否定了自我。那么,“弘扬中华音乐文化”就只是一句空话。所以,在“母语”音乐教育中,只能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为根本资源。当然,作出这样的选择,并不意味着排斥其它音乐体系,否定其它非母语因素。相反,还要把世界各民族的音乐文化知识列入普通教育的音乐课中。王耀华先生曾经指出:“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为根本,既注重继承,又重视发展,既继承一切优秀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使之得以弘扬,又重视对其他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借鉴、吸收。”[7]
3.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的现实意义
当今,中国音乐教育界提出的“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观,要求把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作为基点,建立一个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音乐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史中,起着并且至今仍然起着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支柱作用。若要让这灿烂的音乐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这一历史重任也就自然而然地落到音乐教育的肩上。
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是增进中华民族情感交流、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进程的需要。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整体结构中,“乐”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孔子的乐贵移风易俗观,荀子的“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乐记》更是充分肯定了“乐”的美育社会功能,可见音乐的民族凝聚力十分强大。同时,建立这样一个体系也是增进中华音乐文化内部交流、继承发展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优秀传统的需要。如果没有把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保护好的话,就不能为人类音乐文化发展做出贡献。另外,在世界音乐教育界也出现了重视各民族传统音乐教育的趋势。面对这一世界音乐教育的共同趋势,我国的音乐教育要如何进行改革,不仅是音乐教育界,而且是整个音乐界应该重视的问题。
4.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的困难和可能性
尽管对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充满着信心和希望,但是,这一体系的建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还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其一,要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必须摆脱西方工业文明价值观及音乐教育价值观的影响,建立新的音乐教育价值观。
其二,必须改变中国传统音乐非系统化的现状,总结出适合我国音乐教育的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作为教材。
其三,要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必须打破原有模式的约束,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必须找到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方法和当今世界先进教学方法的契合点。
其四,必须培养具有中华文化意识的音乐教师。虽然存在这么多的困难和问题,但实现“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又有其现实基础。
在对历史的反思中,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已成为大多数音乐工作者的共识。通过大多数音乐工作者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奠基性的成就,比如,对古文献、古乐谱、古乐种的研究、整理及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1985年,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35条,明确提出了“加强美育”,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1999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对“美育”又作了更进一步强调。这一切都将会对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的实现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5.结束语
弘扬中华音乐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音乐文化传统,是我国每位音乐工作者的崇高历史使命。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是弘扬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弘扬中华文化仅仅依靠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但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的建立将与西方体系形成一种平等的对话,为世界音乐文化沟通、互补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耀华.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得与失.音乐研究,1994,2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
[3]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4]王耀华.根深扎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乐府新声,1996,1
[5]管建华.重建比较音乐学.中国音乐,1995,1
篇3
1.城镇化进程中家长没有成为孩子的表率
即使是牧区,城镇化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对于搬入城镇的家长产生了新问题,他们也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他们当中有些家长自己跟不上变革,不能给孩子做出表率。家长在社区环境里乱扔垃圾,随地吐痰,行为粗鲁,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
2.只关心孩子的成绩和排名
一些家长眼里,分数仍然是检验学业的唯一标准,他们给孩子买的课外读物仍然是各种各样的教辅,有的家长给老师反映,孩子爱看“闲书”,不重视学业。对于学校组织开展的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有的家长认为把时间用在学习以外的活动上是浪费,因而不积极配合。
3.教育方法落后
让孩子无原则地服从家长,实行家长主义、命令主义,个别家长甚至把一些封建迷信思想强加给孩子,严重冲击了学校教育的效果。收入高了,有的家长认为要让孩子享受,给钱很大方,动辄数百元,孩子觉得钱来得容易,自然不会珍惜。有的家长管教孩子无方,当孩子做了错事或成绩没考好就采用暴力手段,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身体和心灵。对孩子独立人格的认识不足,不会与孩子平等交流等。
二、牧区学生家庭教育的对策
1.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宿舍内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关爱、互相学习,把洗衣服、整理内务这些简单劳动做得富有情趣。抓好宿舍文化建设,根据共同的爱好或情趣设计布置宿舍,通过这些活动增进舍友感情,建立友好和睦的宿舍集体。班级内开展一些健康向上,情趣高雅的文艺活动、读书活动、演讲比赛等。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号召学生为班集体争荣誉,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学校加强人文关怀,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温馨舒适的学习条件和生活环境,这些做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淡化学生的想家情结,锻炼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引导学生和家长共同参加文明社区创建活动
引导学生和家长共同践行文明行为,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适应新的环境。讲究公共卫生,遵守公共秩序,正确使用公共设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公益活动和全民健身活动,在创建文明社区进程中与家长共同进步。学校通过关注了解学生在社区的表现,丰富教育资源,收集信息,制定解决共性问题的方案,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活动。
3.指导家长理性看待成绩
学校严格执行教育法律法规,不给学生成绩排名,不给班级排名,不分尖子班和普通班。着力引导家长正确、客观、理性地看待孩子的学业成绩,把成绩看作孩子成长的一个参照。成绩提高,要进行分析,总结经验,进一步改进学习方法。如果下滑,要寻找原因,对症下药,制定提高的策略。让家长认识到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创造条件让孩子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要从孩子的素质是否全面发展这一角度来看待孩子的发展,使家庭教育适应素质教育。
4.指导家长改进教育方法
篇4
这次颁发的新大纲是否科学、是否符合我国高中(包括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是否可行和能否作为编写教材、进行体育教学、评估体育教学质量的依据,还要在试验工作结束后得出结论。我们的责任就是共同研究、学习新大纲的精神实质,深刻体会高中体育课程的性质,明了高中体育教学的目标及其目标体系。本文仅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认识。
一、高中学生的体育,如何体现“高层次的基础教育”的精神
(一)体育是高中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体育也理所当然地是高中教育的组成部分。关键是高中学生的体育是不是具有基础教育(或称高层次的基础教育)的性质。这里仅从高中学生的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来论述高中体育的基础性。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在讲到《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一文中指出:“体育是素质增长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忽视体育。健康的身体既是良好道德素质的载体,也是知识的载体,抓智育没有载体不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没有载体也不行。重视体育不只是要求学生有一个好身体,还要通过体育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优良的品质和心理素质,体育对于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替代的。”体育和健康不能等同,但是健康是离不开体育的,体育的功能也首先是为了健康,为了体质的增强。因此要提高包括良好的身体素质在内的国民素质,是离不开体育的,任何忽视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不完全的教育。
(二)高中学生的身体发展尚处于发展阶段
体育课程的特点主要是通过体育活动的教育过程,完成体育的目标,也是完成教育目标的一部分。体育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十分紧密的学科,而体育的实践活动是本学科的主要特征。因此,制订体育课程和编写体育教材时,必须以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为基础,反映其生理和心理特征,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高中学生的生长发育、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具体情况如何呢?他们的年龄一般集中在15~19岁之间,刚进入缓慢的增长期,除少数发育指标外,大部分指标仍处于正向增长期。80年代和近几年对全国学生前后进行的近100万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查、测试与研究,所获得的有效数据表明,在高中年龄段的汉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如50米跑、1000米跑(男生)、800米跑(女生)、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生)、斜身引体(女生)等项目的指标,除个别项目略呈平稳的下降趋势外,绝大多数项目的指标都呈缓慢上升趋势。因此,抓住高中阶段的有利时机,全面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内脏机能的发展,对他们的整个人生都是十分重要的,也是为终生体育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高中阶段要教会他们锻炼身体的方法,增进健康,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打好强身健体的基础,既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也为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归根到底是全面锻炼身体,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培养对体育的兴趣,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逐渐形成较为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因此,高中学生的体育教学,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仍是主要目标,这一基础的目标是不能动摇的。
(三)高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的特点
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力是什么?动力,来源于动机。学生是否喜欢上体育课,对体育课的态度如何,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内部趋动力。高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不能否定兴趣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他们对体育课程的学习意向、愿望、兴趣已不是他们唯一的趋动力。而且高中学生对于兴趣内涵的理解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也可以说他们的体育价值观有了“转变”。如果把体育的功能概括为生物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高中学生的价值观是与其功能相对应的。而且逐渐地从比较单纯地追求兴趣的心理满足,向比较理性的、为了实现体育的生理的和社会的功能转化。
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内涵及其分类,可作下列表述:
心理价值观:追求和满足自己的心理要求,寻求和
│享受体育的乐趣,把兴趣、爱好作为
│自己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趋动力。
│生物价值观:把体育活动作为锻炼身体的一种手段
│,追求锻炼身体的实效性,认为生命
学生的│在于运动,把改善身体健康状况、增
体育价值观〈强体质作为参加体育锻炼的趋动力。
│社会价值观:加强对参加体育锻炼的理性认识,并
│且与个人的幸福、未来事业的发展和
│社会责任相联系,把服务于集体、社
│会、国家相联系,责任感和荣誉感成
为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趋动力。
把学生体育价值观这样分类,不表明它们之间是截然分开的。特别是兴趣对各级学校的学生,都是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之一。但是,对体育的兴趣有直接的兴趣和间接的兴趣。直接的兴趣是学生在体育的学习锻炼中,通过参加丰富的体育活动内容,追求体育成绩和竞争中获得的。而间接的兴趣则是学习目的明确、把参加体育锻炼作为达到身心发展目标的自觉活动。这种兴趣是必要的,而对高中学生来说,间接的兴趣逐渐得到升华。如果说初中以下学生体育价值观,是以满足心理的价值为主要倾向,而高中学生生物的、社会的价值观则逐步成为主要倾向。这里讲的只是一种“倾向”性,而不否认几种价值观的融合兼顾性。特别是兴趣几乎是伴随人们终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之一。
高中学生与初中以下的学生不同,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提高他们的体育意识,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高中学生的体育与成年体育、康复体育、竞技体育和单纯的娱乐体育也不相同,他们仍然需要用多种多样的体育手段与方法全面锻炼他们的身体,促进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这也是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在体育课程、教材和教学中的体现。
(四)普通高中的“普通”性,决定了它的“基础”性
普通高中的体育课程,不仅与竞技体育中的运动训练不同,而且与职业中等技术学校的体育课程也不相同。高中体育课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是否具有“普通性”和基础性?回答应当是肯定的,而且这种普通性与其它学科相比较,更具有其现实性。因为体育课程既是学科课程之一,又具有普遍性,其目标的内涵具有教育目标的基础性,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具有直接的、主要的关系。不论学生未来的去向如何,都必须具有强健的体魄和通过体育的教育活动所获得的相关素质。即使有少数高中学生,把体育作为未来的一种职业,毕业后希望自己成为一位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师或体育的管理人员,但是就学生的学习而论,也必须在学好基础课程的前提下,因材施教,通过各种途径发挥自己的特长。不能把普通的体育课,改成某一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将来不论做任何事情,包括做一位体育的专业人才,都必须打好思想、科学文化和身体素质的基础。即使是运动技术的提高,也必须在身体素质全面提高的基础上才能发展与提高。这里还必须强调指出,不经过科学选材、增加训练时间、强化训练、提供多种特殊的条件,只是通过体育课是不可能培养出专业运动员的。
(五)基础教育与学科发展的关系
课程教材必须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学科的知识,体育课程教材也不例外。但是,教材内容的发展与更新,也必须体现基础教育的特点和教材相对稳定的特点。体育,就社会文化的一部分而论,它既是一个传统的概念,又是一个欣欣向荣不断发展的事业。新的体育项目不断增加,健身方法也不断增加并向科学化发展。但是,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体育,特别是学生必修课程中的体育教材内容,是不能完全与社会文化体育相提并论的。竞技体育的项目层出不穷,新的竞技项目,作为文化是一回事,作为教材内容又是另一回事。例如,拳击运动,特别是女子拳击以及散打等项目,搏击剧烈,最容易伤害身体,不符合高中体育教学目标。这类的运动项目对学生既无强身健体的价值又无教育意义的项目,绝对不宜选入普通高中的课程教材。但是,新的体育思想和有关强身健体的研究成果,则必须在体育教材内容中有所反映。例如,不顾学生的具体情况,过分要求学生达到某种不切实际的目标,或无氧锻炼的时间过长等,科学已证明对青少年的身体锻炼不仅是无益的,而且是有害的;而有氧锻炼对改善人体健康,增强体质是非常有益的。因此在高中体育教材的构建中就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体现基础性和科学性。
(六)高中的基础教育是义务教育后“高层次”的基础教育
在论证了高中体育的基础性的同时,还必须明确高中的基础教育性质与初中是不完全相同的,它是九年义务教育后的“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普通高中的办学任务和培养目标与义务教育不完全相同
就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的目标而言,在与初中体育的目标相衔接,继续锻炼学生身体,增强体质,学习体育知识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几个方面都提高了要求。例如,在身体锻炼方面,从初中强调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改善健康状况为重点,向培养强壮型体魄,提高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方面转化。特别是要加强正确的体育价值观的教育,强化体育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养成积极、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把锻炼好身体作为自己的社会责任。并且在体育学科能力方面有较大的提高,即具有自学、自练、自我调控、自我设计锻炼计划、自我检测和评价体质状况能力等。
高中学生应具有与高中教育阶段相适应的体育运动文化和体育卫生保健的知识水平。
2.体育教材内容的层次提高了
高中学生的课程,有的是采用小循环排列的,作为课程的学科名称是相同的,但具体的内容和难度、高度却不相同。甚至个别科目的内容也是相同的,但知识的深度、广度却不相同。体育教材的内容,从运动项目和身体锻炼的手段名称来看,大体都是相同的。例如,初中有田径、体操、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操和舞蹈等,普通高中几乎都重新开设,继续学习、锻炼,但是其动作的难度、定量要求、熟练程度、技术和战术(如球类教材)都有较大的提高。其中较大的差别是加大了学生对教材的选择性。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加注意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特长。
3.办学模式的改革与变化
高中的办学模式与初中有所不同,普通高中的办学模式正在从比较单一的升学预备教育模式,逐步实现普通高中办学模式的多样化。例如,一部分普通高中可以升学预备教育为主,有所侧重地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打下坚实的基础,为高等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一部分普通高中,通过分流,办成兼有为升学和就业两种预备教育的学校;还可以试办以就业预备教育为主的学校;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还可以办一些特色学校。
新大纲与高中各种不同办学模式的关系如何呢?首先不论是哪一种办学模式,都必须重视体育,体育课程是任何一种办学模式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并保证贯彻执行新大纲的内容和规定。如果办具有体育特色的学校或班,在使用新大纲时,应相应地有所变化。由于升学和就业的去向不同,在完成新大纲基本要求的同时,在限选和任选教材的授课时数和有关的规定范围方面可灵活使用。
4.为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地学习提供了条件
高中学生对体育运动文化的渴求,新的体育思想、内容和方法的探索,都比初中学生强烈得多。高中学生的“高层次”,表现在体育教学的内容、方法等方面,更加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加了由学生自己组织练习,自我创造、创编锻炼内容,并将学生在课堂上的创造性的学习,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依据之一。
5.增加娱乐性和有利于社会交往的内容
高中学生接近成人,他们通过体育的手段作为社会交往,加强人际关系的可能性大为加强。在体育教材内容中,除丰富了韵律操和舞蹈内容外,拓宽了任选的教材内容和有关体育文化娱乐的运动项目。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这样结论: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同各科教学大纲一样,是义务教育后的高层次的基础教育性质的一门学科的大纲。因此,它所确定的体育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等,都反映了它的基础性和高层次性,既要与义务教育相衔接,又要在初中的基础上提高要求。新大纲还是一本试验大纲,经过试验,总结经验,修改提高,将在下个世纪开始使用。它是一项跨世纪的工程,也是编写体育试验教材的依据,上好体育试验课的依据,管理和检查体育教学试验工作的依据和评估体育教学试验结果的依据。
二、确立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目的的理论依据
《九年义务教育体育大纲》,提出了“一个目的和三项基本任务”。这次新制订的高中大纲,没有用目的和任务两个层次,而是只用了“体育目的”一个层次。这里的体育目的包含的三个内容基本精神,大体与《九年义务教育体育大纲》的“三项基本任务”相类似。但除了相关内容的层次不同外,其立意也不完全相同。怎样理解目的、目标、任务、目标体系的相互关系及其内涵,要进行必要的辩析。
目的和目标,英文都是goal,外文中它们之间并无明显的差别。在我国的汉语中,也是同义的成分大于差异部分,只是在使用时由于语言环境和表述内容的习惯等不同有所差异。在汉语词典中把目的释为:“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想要获得的结果。”而目标则释为:“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习惯上认为目的带有最终的意思,而目标则带有层次性、阶段性,如总目标、分目标等。在心理学词典里,把目的释为“行动所要达到的结果”,目标则是“行为所需达到的目的”。两者都是刺激(或称激发)人们为之努力争取达到或追求某种结果的趋动力。
高中《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体育教学目的,未用体育教学目标,既有词语上的考虑,认为这里规定的体育教学目的带有整体性、终端性和自上而下的规定性,又有与其它各学科教学大纲的一致性的考虑。
关于高中体育教学目的确定的理论和结合实际的问题,笔者体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研究:
(一)确定高中体育教学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学科特点和学生发展的“三个基本要素”
体育在学校不论从教育方针的角度,还是作为一个学科,其教育教学目的的确定一定要根据社会的需要、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发展这三个要素。但是,在确定高中学生体育教学目标时,认识也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例如,体育作为一门学科教育,要不要反映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把社会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作为教育目的的内容?增强体质是不是体育教学目的的学科特点之一,应放在突出的位置上?体育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之一,是按照自己的学科体系进行教学,还是只要按学生自己的需要“活动起来就行了”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地进行研究。特别是近些年来,对学校体育功能的开发与讨论有很大的发展。学校体育功能的讨论,特别是关于多功能论和为主论的讨论。这些都关系到如何确定高中体育教学目标的问题。
在体育教学目的(也可以作为目标)的讨论中,都认为体育教学的目的应当是包括与体育功能相关的多种目标,但又都认为应有所侧重,如:
以改善健康,增强体质为主的目标;
以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技能为主的目标;
以对学生进行竞技教育,提高运动水平,为国家输送运动员为主的目标;
以使学生得到快乐,满足娱乐心理,享受体育乐趣为主的目标;
以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性、积极性,经常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为主的目标;
以学生终生体育为主的目标;
以学习和提高体育的文化素养,培养竞技意识为主的目标;
以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培养优良品德,进行思想教育为主要目标;
以身体活动为手段,以锻炼身体改善健康状况,增强体质为主要特征,促进学生(生理和心理健康)身心发展,达到育人为主要目标;等等。
我们在研究和讨论这些问题时,必须树立教育的整体观,把学校体育放到教育的范畴,充分体现体育的学科特点,并且根据学科特点研究和论证体育教学的目标。提出的这些目标,尽管有的过分强调为主论,不免有些偏颇,但一般都应是普通教育中的体育教学目标之一。目标的提出只是实现目标的一种愿望和要求,如果选用的教材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得当,符合实际,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就可以把可能性变成现实性。但是,如何把可能性变成现实性,是受多种条件制约的,而且也不可能“一次完成”。应当辩证地考虑和研究这些问题,既不能单一化,也不能绝对化,同样也不能把目标的内涵无限度地泛化。应当抓住育人的总目标,分阶段、分层次,从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体育教学(或整个学校体育)的特殊性教育、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其别是通过身体的活动和锻炼的过程,达到改进学生健康状况(包括心理健康)、增强体质的目标,体现学科的特点,最终达到育人的总目标,为提高整个国民素质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确定高中体育教学目的的法规依据
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依据教育方针和普通高中的性质和教育目的,在普通高中《课程计划》中,提出了四项培养目标,这四项目标涵盖了各个教学科目的教育、教学目的。其中第三项目标是: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身心保健的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情操和初步的审美能力。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一定的应变能力和待人诚信友善、处世积极乐观的情感。
这一项是特指体育目标的,目的在于强调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身心的发展与保健的能力。
(三)确定高中体育教学目的是从我国实际出发的
编订高中《体育教学大纲》和确定体育教学目的,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反映我国普通高中的实际情况,反映我国的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特别要体现社会主义中国的实际。具体情况主要表现在:
1.全国有高级中学3278所,完全中学有10713所,总计高中学生713万人。普通高中绝大部分办在县城或镇上,县高中或县城的两级中学,相当一部分是县重点中学或省重点中学。
2.全国在校高中任教的体育教师31210人,达到大学本科的教师1473人,占36.7%,其中大部分学过体育专业。一般能做到按体育课堂常规教学,上体育课。
3.在全国高中学生713万人中,男生428万人,女生285万人,大体男生占60%,女生占40%。男生略多于女生,每班学生在40~60之间。学生平均年龄集中在16~19岁之间。据1996年学生体质测试,高中学生生长发育正常,健康状况一般较好,身体素质总体上逐步有所提高,唯耐力素质相对较差。运动能力和水平,一般学生与尖子运动员反差较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文化素养,比初中有所提高,体育的社会价值观有所加强。更加重视自身的健康,逐步认识到强健的体魄对个人、国家、社会的重要性。同时不再满足于一般的体育活动,更加重视体育的理性和身体锻炼的实效性。对体育的技术动作要求有一定的难度,对个人以及团体间的竞争意识和参与的欲求加强了,关心体育比赛及技艺的欣赏,崇拜体育明星,有的受社会和体育大赛的影响成为所谓“体育迷或球迷”。特别值得重视的是近年来在高中女生中形成一股足球热和崇拜足球名星的倾向。
4.高中的体育场地、器材一般都比较好,大部分有200米跑道的运动场,体育器材一般都能达到国家教委提出的体育器材设备目录要求的标准。
以上这些实际情况,对贯彻普通高中《体育教学大纲》,改革体育教学,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由于受追求升学率和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学生的体育,特别是高三毕业班,往往把学生的体育不能摆到应有的位置,甚至有的人把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实际上体育也是文化知识的一部分),准备升学高考与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对立起来。只看到时间是常数的一面,担心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占用了学习的时间,而不懂得或认识不到学生按规定上好体育课,参加必要的体育活动,不仅可以改善学生的健康状况,体质得到增强,保证有效的学习,而且体育也是学生应具有的文化知识。参加体育锻炼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创造精神和发展个性,培养坚强的性格和顽强的意志品质都大有裨益。学生参加了体育活动不仅不会影响文化课的学习,相反会促进学生的学习。事实已经证明,假设每天以8小时学习为限,如果参加1小时体育锻炼,会获得8-1>8(学习效率而言)的实际效益。在学生的体育课本里,必须在理性上使学生提高认识,在实践上运用有效的内容与方法,切实达到这一目标。
在确立我国普通高中体育教学目的时,是从我国的历史和文化的背景,特别是我国现实的发展出发的。不考虑这些特点,盲目地照抄外国的东西,就会脱离我国实际,是不可行的,也是不科学的。
(四)高中学生的体育教学目的必须与终生体育相联系
篇5
关键词:三维目标;育人为上;读中悟情;写中言志;教学实践
自古以来,语文教学都十分强调“文道”结合,其实这也是作为教师教书育人最基本的责任所在。目前,尽管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但由于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都偏重于学生语文基本知识的积累与技能的培养,在听、说、读、写中加强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训练。在语文教学水平的检测、评价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一要求。表面看,这都是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其实,在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的实践中,人们更多注重的是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却很少真正的思考过如何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德育目标。仅有的只是在确定教学目标中形式上的列出这一项目而已。在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基本没有考虑到怎么去落实。如此看来,“文”、“道”结合依然是“两张皮”。我认为这与新课程改革的真正内涵与学校培育人的目标还存在着“貌合神离”。因此,我们应该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真正意义上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应该进行深入的研究。作为一个新课程改革的一线教师,我在实践中有几点感悟和建议:
坚持育人为上。语文导创教学的开创者文兰森认为: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因为“潜能”是“智能”的母体。那种忽视学生自信心、事业心、学习动机、审美情操、献身精神、创造意识等心理品质与人格的教学时不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的[1]。科学家们也认为:创造的花朵,在“性格伟大”的土壤中才能开放。诚然“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责任,但只是教师在教给学生生活与生存所应具备的工具、技能,在人的终身发展中,人的意志品质、情感态度、人生价值取向才是根本的、起决定作用的,将影响的一生。在《山的那边》一文的教学中,我把语文工具性的教学目标:把握诗歌的朗读方法并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体会诗中部分诗句的含义以及诗歌的表现方法作为重点之一。把体会文章中蕴含的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坚韧不拔的追求理想的意志品质作为重点之二。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我抓住小时候诗人的“痴想”、“终于”以及后来“一次又一次”、“爬上一座座”、“诱惑”这写个关键词反复品味,引导学生体会其间蕴含的对“理想”的强烈欲望和不怕失败,不断追求、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从而引导学生感受诗人要通过这首诗告诉我们的真正东西,之后我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说出自己读诗后的感受,自己的理想以及为实现理想所做的思想和实际准备。这样一来,学生就在诗歌的学习中跳出了语文文本学习的框框约束,置身于人生发展的思考这一高度学习,我想学生能真正领悟到这一点并对将来人生发展有所思考的话,教学真正的目的便实现了。
注重读中悟情。我们知道:积极乐观、热爱生活、亲近大自然、感受真善美等良好的情感态度,光靠简单的理论灌输和空洞说教是不可能实现的。为此,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精心选择诸如朱自清的《春》、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高尔基的《海燕》等优秀散文作品,在完成了语文工具性目标教学的基础上,反复引导学生诵读课文,进而点拨诱导学生感悟作者在景物描写中寄托的情感态度、寄寓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如《春》一文主要激发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感受自由快乐生活的情感,《济南的冬天》一文主要引导学生感受温馨、和谐、恬静、优雅的生活情调,而在《海燕》一文则主要引导学生透过“海燕”的形象深层次体会积极乐观、勇敢顽强的豪迈奔放。在《紫藤萝瀑布》中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和永恒,激发关爱生命的情感。总之,语文教学一定不能只关注考试和升学,更重要的是完成对学生心灵这块土壤的浇灌,完成对学生乐观面对生活热情的呼唤,这比升学更为重要。
巧借写中言志。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训练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只停留在技巧性的能力训练之上是不够的,说什么,写什么,必须要坚持“言为心声”的原则。这时候,教师就是关键,在实践中,我紧紧抓住学生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前途理想的憧憬,以诚信、感恩、理想等话题为立足点和突破口,把思想教育融化为写作内容,让学生们抒写心中的“心声”。操作中,我设计了几个写作训练专题:感恩、奉献、理想、关爱、励志等,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说写表达内心的思考。这样就较好的把习作训练与德育很好的结合起来了。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里,孔子可谓一代宗师,他对弟子中72贤人的教育是后来的先生们追求的典范,孔子不可能“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圣人的高明之处应在于对学生们的思想教育、人生指引。语文的工具性目标教学应该说只是让学生外炼技艺,而内心修为即情感态度价值的形成才是发展的根基。现在的社会,知识更替可谓日新月异,在学生将来的发展中,恒久不变的永远是内心修为所强调的意志品质、积极的人生追求。从这一点看来,做一名称职的教师还不该重视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追求吗?我的回答是“必须的”。
篇6
影视教育论文2200字(一):影视教育在小学阶段开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
摘要:當前,影视教育作为国家义务教育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的重要补充,已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但影视教育融入义务教育体系在中小学的实际落地效果并不理想。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学校——深圳市光明区光明小学关于影视教学开展的形式和内容,简要分析当前小学开展影视教育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旨在抛砖引玉,与各位同行共勉。
关键词:影视教育问题对策
一、小学影视教育的问题分析
笔者以“影视教育”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平台进行搜索,近三年与小学影视教育有关的论文共9篇,虽然文章数量不多,但结合我校影视教育开展的实际情况,还是能从中发现和总结出现阶段小学影视教育存在的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对于我们理解和思考影视教育在小学阶段开展的问题与建议有着指导性价值。
1.影视教育多以“第二课堂”为主,缺乏完整的课程体系
笔者以所在学校为例,每周社团时间为每周二、四下午四点十分至五点半,有时还会因为其他一些不确定因素导致无法上课,这就会导致学生无法进行持续性学习,学习的深度也仅仅停留在知识的表面。同时,在与部分指导教师的交流过程发现,“教材”的缺乏也是阻碍影视教育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对于小学阶段的影视教育而言,现有的优质影视教材乏善可陈,更不必说完整的课程体系。
2.教师对影视教育缺乏正确的认知
笔者在前期的课题研究中曾经对学校部分教师,包括影视社团教师做过一次访谈,通过访谈可以得知教师对影视教育的认知存在很大的片面性,总结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类。第一,教师认为影视教育只能作为正常学校教育的辅助手段,例如,语文课上根据课本知识改编的舞台剧,英语课上的情景剧等。第二,有的老师认为影视教育就是向学生播放电影,动画片,纪录片、学习视频等一些简单且肤浅的教育过程。第三,一些专业社团的老师在平时训练学生的时候存在重“技能”轻“理论”的现象,他们认为影视教育应该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影视制作能力,而对学生的艺术欣赏、艺术评价等方面的能力有所忽视,甚至是完全放弃,这也是很多学校专业社团教师在影视认知上存在的一个误区。
3.影视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大多数从事影视教育的一线教师都没有受过系统的影视知识学习,存在大量的其他学科教师“客串”影视社团教师的情况。例如,语文老师担任“校园课本剧”社团、“小主持人”社团、“诵演社”等社团辅导教师,音乐老师担任“形体表演”“影视配音”等社团辅导教师,科学老师
担任“道具制作”社团等辅导教师,还有一些教师开设的社团纯属个人的兴趣爱好,专业性不强。
二、小学影视教育的对策
1.加强“第一课堂”学习,构建实效影视教育课程体系
所谓实效,即开设的影视课程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例如,可以将小学阶段分成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对于初级的一、二年级学生可以开设“形体训练”和“影视配音”课程,通过“形体训练”达到训练学生的形体仪态和简单表演的效果,而“影视配音”则可以让学生对影片中各种声音进行简单的了解和模拟训练。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可以开设“影视欣赏”和“人物形象设计”等相关课程,三、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思维期,也是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通过以上两门课的开设可以提升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鉴赏能力和艺术素养,通过对美好事物的内涵的挖掘和欣赏,对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人物形象设计”则可以训练学生在色彩和造型方面的审美感知能力,通过具体的实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对色彩搭配的认知和理解。而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可以开设“摄影基础”和“后期制作”等方面的课程,此年龄段学生认知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较之前都有很大的提升,“摄影基础”和“后期制作”相辅相成,可以让学生了解影视作品拍摄的过程、技巧以及如何通过后期制作软件对拍摄的素材进行拼接和加工,直到完整作品的形成,从而加深学生对影视作品的理解。
2.拓宽师生交流渠道,夯实影视教育师资力量
目前大多数学校对于教师培训多采用“走出去”的方式,而且还是选择性的“走出去”,尤其对于一些收费的活动会慎之又慎。面对这样的困境,笔者认为,如果条件允许,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多组织一些影视教育的交流和相关的培训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师的能力,特别是对影视教育的认知,另一方面也能引起各学校领导的重视,这对学校影视教育的开展有非常大的帮助。
除了“走出去”,笔者认为还需要适当的“请进来”,可以请一些影视教育开展的较好学校的教师来校进行经验分享,加强校级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扬长避短。此外可以邀请一些影视专家、学者、有条件还可以邀请一些名演员、名导演等来校进行专题讲座或进行师生培训,这是能够提升学生影视素养最便捷的方法之一,提升学生对影视的认识,增强他们对学习影视的兴趣。如果能对口帮扶学校的加入,效果自然会更好。
最后笔者认为,伴随“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兴起,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提升师生的影视素养。
总结
就目前阶段而言,中小学开展影视教育遇到的问题还有很多,也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更显得更有研究的价值。本文所提到的问题与对策也只是笔者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引起同行们更多的思考。
影视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综合大学与艺术院校影视教育模式比较三题论文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的影视教育蓬勃发展,开办影视相关专业的院校迅速增加。除了老牌的影视专业院校如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外,不少其他的艺术院校如南京艺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也纷至沓来,许多综合性大学更是蜂拥而至。由于各个院校的基础、传统、优势及定位的差异,许多院校的影视教育也相应地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如综合性大学的影视教育模式同专业艺术院校如专业美术院校的就不尽相同。
湖北大学是湖北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师资雄厚,拥有博士学科授权点,是一所典型的综合性大学,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湖北美术学院也是一所湖北省属院校,全国专业美院之一,办学历史悠久,学术传统深厚,拥有硕士学科授权点,是一所典型的专业美术院校,在美术界具有较高的地位。湖北大学的影视教育主要集中在影视摄影与制作、艺术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和动画专业,湖北美术学院的影视教育主要集中于影视摄影与制作、动画、数字媒体艺术和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等专业。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宏观比较它们本科影视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学理性与艺术性
众所周知,中国近现代大学的理念与体制受西欧或苏俄近现代大学的影响。近现代以来,大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使命,一般都可以概括为探求新知、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而支撑大学使命的两大基石是钻研学术和崇尚理性。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这些思想和观念也深深影响了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显然,创建于1931年的湖北大学和1919年的湖北美术学院也是如此,都或多或少受其浸润。
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学理化。所谓学理化,即学术化和理性化。学术化指的是知识的探究、获取、积累、传授和运用。在探索学术的过程中,概念、理论和思想及其相互关系不断地发展、丰富和完善,从而形成某一学科某一层次的学术体系。这一层次的学术体系既可以往上发展构建更高层次的学科学术体系,也可以往下细分衍生为学科学术体系。理性是一种归纳或演绎的逻辑思维形式或思维活动,其根本是一种科学精神。理性化就是科学化。理性具有自觉性、被引发性、可预期性和稳定性等特征。[1]学理化一直是大学象牙塔恪守的重要原则。
湖北大学在尚未创办影视相关专业之前,就已经在艺术、中文和教育等学科专业开设有关影视的课程。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影视学科的发展,湖北大学在其艺术学院下相继开设了影视摄影与制作、动画、数字媒体艺术和视觉传达设计等影视相关专业。其实一直以来湖北大学的影视专业希望同该校的其他学科专业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彰显自身的学科特色,追求艺术,推崇感性。同时由于湖北大学强大的学术气场、统一的管理体制以及学科自身的发展,该校的影视方向专业也逐渐为传统的学科体系所同化,逐渐成为人文社科体系的一部分,同时根据该校的自身情况以及硬件条件,最后不得不采用所谓的“文化课”学科专业确立的培养目标、教育方法、管理模式和评价尺度,变得愈来愈学术化理论化。
在这种大背景下,湖北大学的影视专业相当重视理论基础的教学与研究,注重学生影视理论的素养和学术规范的养成。“理论乃根本,乃原则。根本定,原则立,自能左右逢源,自由肆应。方法则随事而变,难以隅反也。”[2]该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提出:“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全面的艺术素养和复合型知识,具备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系统掌握影视学科的理论、知识、技能,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适应当代社会影视发展需要,并具备一定研究能力,能继续攻读相关领域的硕士、博士学位的优秀影视艺术人才。”[3]在课程设置上,该专业专门开设了多学时的电影理论、中外影史、影视剧作和影视鉴赏等理论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反省思辨、创造创新和学术写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上,多以理论讲授、影视观摩和小组讨论等方式为主。在知识考核上,多以闭卷考试和论文写作为主。在招生上,既招录文史类、理工类考生,也招收美术类学生,对高考文化课成绩要求相对较高。毕业之际,学生不仅要求展出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而且必须提交一份学术论文或报告。最为重要的是,正如对其他院系的老师一样,湖北大学对其影视专业的老师也制定了严格而细致的科研考核标准。在这种指挥棒下,湖北大学的影视专业强调学术研究、注重理论教学也就不足为奇。当然,我们对理论的理解也不能过于狭隘。正如钱学森所认为的那样,一个成熟的学科一般要由基础理论、技术理论和应用理论三部分构成,影视学的理论也是多种多样的。
湖北美术学院的影视教育发轫于1997年筹办的动画专业。影像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影视摄影与制作以及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等影视相关相继成立,它们主要分布在动画学院和设计系。由于学科特点,湖北美术学院一直以来致力于专业美术教学与创作,追寻的是一种艺术至臻,不拘一格。即使在学科发展和评价体制日趋完善的今天,在不少湖北美术学院师生观念里面,所谓的学术就是画画,就是艺术创作。他们无感于理论,崇尚感性,甚至主张“正像信仰的时代要受到理性的审判一样,现在,理性的时代要接受感情的审判”[4]。这种办学理念和学术风气也浸润到了其影视教育。当然这并不是说湖美不重视学理研究,而是说他们更偏重于感性艺术性。
湖北美术学院的影视摄影与制作、影像媒体艺术和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赫然地写着——要造就“具有创造性的(影视)艺术家”[5]。在课程设置上,虽然也有影视理论课程,如影视摄影与制作的《中外影史》和《电影理论》等,但相对而言这些理论课程数量少,课时量低,且多为专业选修;而专业艺术课程数量多,课时量大,皆为必修,旨在重点培养学生的影视艺术创作能力。在具体教学上,湖美的影视专业倾向于工作室导师制,让教师牵头组建教学创作团队,以影视创作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为主,辅之以理论讲授、影视观摩和小组讨论。在知识考核上,甚少闭卷考试和论文写作多以提交创作的影视艺术作品为主,并鼓励那种實验性艺术性的作品。在招生上,该校的影视专业学生都是美术类考生,经过了艺考的激烈选拔,对专业课成绩要求较高,而文化类成绩较低。毕业时,影视专业学生的毕业影视作品才是重中之重,而论文或报告要求相对较低。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为了鼓励广大教师艺术创作的积极性,湖北美术学院对教师的科研考核相对宽松,老师参展的影视艺术作品或展览,皆可换算为科研工作量,甚至予以重奖。在这种氛围下,影视专业广大师生看重艺术创作也就顺理成章了。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哈罗和克拉斯沃尔曾提出著名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他们认为,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6]按照他们的知识分类理论,显然湖北大学的影视教育越来越侧重于认知领域的知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对后两个领域的观照;湖北美术学院的影视教育则强调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中的感性、艺术和技能学习,疏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这都是有所偏颇的。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也有助于观照湖北大学和湖美的影视教育异同。他认为人有七种智能,即逻辑-数理智能、言语-语言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交往-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7]一个人的这些智能只有和谐平衡发展,他才能全面健康地成长。但当今理性化的技术社会往往偏向于前两种智能,而忽视其他智能,这给个人及社会全面发展带来了灾难性后果。当然,忽视前两种智能的教育也是失之偏颇的,甚至是愚蠢的。
二、综合性与专业性
在影视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各校影视专业因校制宜,依托各自的办学基础和优势进行合理定位彰显特色,方是明智之举。显然,湖北大学和湖北美术学院在这方面也有所作为,可圈可点。事实上,影视学科是一个交叉性学科,表现出典型的综合性特征;而另一方面,影视学科的专业性也相当强,需要接受系统专门的学习和训练,体现了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统一。从许多角度来看,影视都是一种特殊的综合体。从媒介性质角度看,影视是一种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全面装配起来的集艺术、娱乐和教化功能于一体的媒介手段。从作品的接受方式看,影视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综合艺术。从作品的存在方式看,影视是三维时空艺术,语言艺术和音乐艺术都是一维时间艺术,绘画是二维空间艺术。从作品完成过程看,影视是由剧作、导演、表演、摄影、录音、美术、剪辑、照明等各艺术或技术的专业共同参与的综合艺术。而另一方面,编剧、导演、表演、摄影、录音、美术、剪辑和照明等都非常专业,需要专门的学习训练。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影视艺术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较高要求,既在广度上即综合性上有要求,也在深度上即专业性上有标准。
湖北大学是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涵盖12个学科门类,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学术研究斐然,人才培养突出。在影视教育中,湖北大学充分发挥了其综合性大学的优势。譬如该校的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规定:“本专业旨在培养博学而笃志、求新而笃行,掌握影视学的基本理论,具备扎实的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核心知识,具有综合运用创新思维、创作方法、电脑能力,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强烈的学科交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涉及影视的文化创意、新媒体文化和互联网科技等领域,从事与之相关的策划、创意、设计、制作、编辑、管理和传播工作的高素质创意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掌握艺术、人文、电脑知识,具备跨人文、艺术、科学领域的复合知识结构;了解专业相关的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历史、发展前沿、研究动态及创新方向;掌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基本理论、核心知识,以及展开专业创作、制作所需要的相关知识;了解影视项目管理、市场营销、著作权保护及相关方面的一般常识”;“具备较强的专业学习能力,掌握基本的专业创作及研究方法,具备在艺术、人文与科学交叉领域开展创新性的工作;能独立或合作完成影视作品的创作、策划、开发、运营中的至少一个环节;具备一定的外语应用、资料检索与分析、专业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在实践中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8]。显而易见,湖北大学的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了较为全面的要求,其动画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亦是如此。湖北大学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专门成立了面向全校本科生的通识教育学院。该校影视专业的学生除了专业课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和兴趣选修文学、法律、管理及计算机等方面的课程,努力成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和强能力的复合型影视人才。
作为一所专业美术院校,湖北美术学院的学科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美术、设计和艺术管理等与艺术相关的学科上,其美术设计方面的实力不容小觑,其影视专业正是建立在其雄厚的美术设计学科实力之上。影视摄影与制作同摄影、影像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和视觉传达设计等专业关系密切,作为一种特殊电影形式的动画其基础是美术设计,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的基础也在美术设计。可以说,美术学科同影视学科具有先天的亲缘关系,具有较强的互通性,同时也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能性。事实上,不少电影导演和摄影都是学美术出身的,更不必说美术设计、服装设计等工作了。同样是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湖北美术学院最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这样的:“本专业将结合国际上先进的影视摄影与制作教育理念及数字化视觉设计的发展趋势,探索‘专业基础教学+工作室课题教学’的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中贯彻‘既突出专业艺术性的也强调专业实用性’的教育理念,在学生掌握了美术和摄影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启发、引导学生深入探索以摄影为媒介的视觉设计语言表现,通过递进式的‘理论-技术-实践’的教学方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创意应用型影视艺术专业人才。”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相关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相关的设计方法和有关技术”“重点掌握数字三维制作的技术、VR互动技术”“熟练使用影视摄影与制作的各种器材与软件,如摄影器材、灯光器材、剪辑器材等,特别是要掌握三维制作软件与VR虚拟现实的实际应用”。[9]湖美的人才培养目标紧跟国际潮流,立足学科前沿,对学生的专业指向更为明确、具体和深入,一目了然。为了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湖美专门投巨资建设了摄影棚、影视后期制作实验室和VR技术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供该校影视专业学生学习和创作。该校影视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专业素养、艺术审美和动手能力普遍较为彪悍。
不难看出,综合性大学影视教育的优势在于其综合性,由于它囊括众多的专业学科,拥有各种各样的资源,可以进行跨学科教学,学生综合素质相对全面,知识结构比较完整,发展后劲较为充足。当然具体到影视教育,其缺陷也非常明显,正如综合性大学影视专业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普遍反映的那样,眼界开阔,知识面广,适应性强,但大多是蜻蜓点水,泛泛而谈,似乎什么东西都懂一点,但什么东西都不精深。而专业性艺术院校的优势恰恰弥补了综合性大学的不足,其影视教育的专业性、艺术性、技术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悍,毕业生可以马上上手工作,不少都成为业界的行家里手,其工作是非专业人士难以替代的。此外,艺术专业院校教育传统厚重,艺术氛围浓郁,师生比例较高,教学管理也是围绕艺术教学展开,十分有利于集中优势进行影视教学。例如,按照湖北美术学院的教学模式,全体大一新生必须接受一年的專业视觉基础教育,然后展开各自具体的专业教育;每天课程安排上,大一大二学生每半天学公共课文化课,每半天学专业课程;大三大四后全天学习专业课,而且每天只学一门课程等等。这种集中“大量连续时间”的教学模式,显然比综合性大学影视教育的那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方式要科学合理有效。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哈罗和克拉斯沃尔曾提出著名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他们认为,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6]按照他们的知识分类理论,显然湖北大学的影视教育越来越侧重于认知领域的知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对后两个领域的观照;湖北美术学院的影视教育则强调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中的感性、艺术和技能学习,疏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这都是有所偏颇的。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也有助于观照湖北大学和湖美的影视教育异同。他认为人有七种智能,即逻辑-数理智能、言语-语言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交往-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7]一个人的这些智能只有和谐平衡发展,他才能全面健康地成长。但当今理性化的技术社会往往偏向于前两种智能,而忽视其他智能,这给个人及社会全面发展带来了灾难性后果。当然,忽视前两种智能的教育也是失之偏颇的,甚至是愚蠢的。
二、综合性与专业性
在影视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各校影视专业因校制宜,依托各自的办学基础和优势进行合理定位彰显特色,方是明智之举。显然,湖北大学和湖北美术学院在这方面也有所作为,可圈可点。事实上,影视学科是一个交叉性学科,表现出典型的综合性特征;而另一方面,影视学科的专业性也相当强,需要接受系统专门的学习和训练,体现了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统一。从许多角度来看,影视都是一种特殊的综合体。从媒介性质角度看,影视是一种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全面装配起来的集艺术、娱乐和教化功能于一体的媒介手段。从作品的接受方式看,影视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综合艺术。从作品的存在方式看,影视是三维时空艺术,语言艺术和音乐艺术都是一维时间艺术,绘画是二维空间艺术。从作品完成过程看,影视是由剧作、导演、表演、摄影、录音、美术、剪辑、照明等各艺术或技术的专业共同参与的综合艺术。而另一方面,编剧、导演、表演、摄影、录音、美术、剪辑和照明等都非常专业,需要专门的学习训练。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影视艺术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较高要求,既在广度上即综合性上有要求,也在深度上即专业性上有标准。
湖北大学是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涵盖12个学科门类,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学术研究斐然,人才培养突出。在影视教育中,湖北大学充分发挥了其综合性大学的优势。譬如该校的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规定:“本专业旨在培养博学而笃志、求新而笃行,掌握影视学的基本理论,具备扎实的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核心知识,具有综合运用创新思维、创作方法、电脑能力,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强烈的学科交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涉及影视的文化创意、新媒体文化和互联网科技等领域,从事与之相关的策划、创意、设计、制作、编辑、管理和传播工作的高素质创意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掌握艺术、人文、电脑知识,具备跨人文、艺术、科学领域的复合知识结构;了解专业相关的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历史、发展前沿、研究动态及创新方向;掌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基本理论、核心知识,以及展开专业创作、制作所需要的相关知识;了解影视项目管理、市场营销、著作权保护及相关方面的一般常识”;“具备较强的专业学习能力,掌握基本的专业创作及研究方法,具备在艺术、人文与科学交叉领域开展创新性的工作;能独立或合作完成影视作品的创作、策划、开发、运营中的至少一个环节;具备一定的外语应用、资料检索与分析、专业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在实践中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8]。显而易见,湖北大学的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了较为全面的要求,其动画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亦是如此。湖北大学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专门成立了面向全校本科生的通识教育学院。该校影视专业的学生除了专业课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和兴趣选修文学、法律、管理及计算机等方面的课程,努力成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和强能力的复合型影视人才。
篇7
1.1牧民对畜牧业技术的认知调查显示,科学饲养新技术、动物疫病防治和良种引繁是目前牧民最希望获取的三大畜牧业技术。调查中,38.7%的牧民迫切需要科学饲养新技术,牧民对于牲畜疫病防治和良种引繁的需求比例分别为22.3%和12.5%。调查中有63.0%的牧民将动物疫病防治技术列为获得指导最多的技术;55.0%以上的牧民表示进行了良种引繁,如养殖西门塔尔牛、引进优质种羊等;43.0%的牧民学习并运用了科学饲养新技术,如冷配技术、羔羊育肥技术。由此可见,基层推广部门的畜牧业技术供给与牧民的总体需求较吻合。在调查中,牧民对于畜牧业行业信息及畜产品相关市场信息等的需求较大,反映了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在牧民技术信息需求及提高牧民自身科学素质方面还未发挥作用。实地访谈中牧民普遍反映种植青贮成本较高,加之地下水资源分布不均及机井等基础设施的限制,青贮饲料地的灌溉成为突出问题。很多牧民不得不放弃青贮饲料的种植,靠天养畜现象对畜牧业技术推广,了解牧区实际情况,满足牧民技术需求提出了新的挑战。当调查牧民“畜牧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技术推广对您的畜牧业生产有无帮助”时,20.7%的牧民表示非常有帮助,表示完全没有帮助的牧民只占4.6%。调查“畜牧业技术推广对您畜牧业生产能力的提高是否有帮助”时,回答“非常有帮助”和“较有帮助”的牧民比例分别为11.4%和26.9%。畜牧业技术推广对牧民畜牧业生产和自身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2牧民对农技员推广工作的评价
1.2.1牧民对农技员推广方法的评价目前,农技员在畜牧业技术推广过程中采用各类推广方法。最主要的方法为发放技术资料,占90.2%,排在第一位;其次为电话指导、集中培训。调研发现,牧民非常喜欢农技员采用现场示范、入户指导的技术推广方法,但由于基层农技员数量有限,加之牧民居住较为分散,交通不便,因此在实际中现场示范的方式相对较少。此外,由于牧区广播电视事业还有待改善,因此运用现代化媒介技术的推广方法尚不足或空白,见图1。
1.2.2牧民对农技员工作态度的评价调研中采用“农技员的指导态度”及“指导过程中是否尊重牧民”2项内容来衡量农技员的工作态度,并采用李克特5分制量表(非常、较、一般、不太、完全不)让牧民进行评价。对农技员态度表示一般的牧民人数占3.8%,较好占50%,态度非常好的占46.2%;在农技员是否尊重牧民的调查中,一般尊重的牧民占2.1%,较尊重的占49.3%,非常尊重的占48.6%。由此可见,基层农技员在平时的技术推广中,工作态度基本得到了牧民的肯定。
1.2.3牧民对农技员答疑解惑能力的评价在“农技员对您提出的技术疑问和咨询的问题进行解答的及时性”和“农技员在进行解答时您能否听懂”两个问题的调查统计显示,农技员对牧民的解答是较为及时的,选择非常及时的牧民数量占30.9%。此外,牧民对于农技员技术讲解和疑问解答的理解程度也普遍较高,选择较易懂的牧民占40.0%,非常易懂的占44.4%,这反映出农技员的沟通能力和推广技巧受到了牧民的认可,见表3。
1.3牧民参加培训的情况畜牧业技术培训是提高牧民生产技能和自身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调查中,64.5%的牧民近3年接受了畜牧业技术推广部门组织的各类技术培训,接受技术培训的牧民对于培训效果的评价,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57.9%的牧民认为畜牧业技术培训的效果较好,对于自身生产能力和综合素质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与此同时,也有29.0%和7.9%的牧民认为技术培训效果一般,甚至较差。这说明目前畜牧业技术培训仍然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可能是由于技术培训供给不足、培训内容或形式不符合实际需求及牧民对于技术培训的有效需求不足。
1.4牧民解决技术难题的主要方式为了掌握目前牧民解决畜牧业生产技术难题的主要方式,调查中列举了农技员指导、科技示范户、自己摸索、畜牧业协会、亲戚朋友以及电视、书刊几个主要的方式,见图2。从图2可以看出,目前牧民解决畜牧业技术难题的第一渠道还是内部渠道,即依靠经验和摸索,其中畜牧业协会传授相关技术约占34.9%;畜牧业技术推广部门农技员指导的占31.9%。相比之下,电视、书刊仅为4.1%。这说明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的力度和深度还有待提高,广大牧民依然缺乏有效和充足的技术指导,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推广服务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
1.5牧民对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整体效果的评价牧民对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整体效果评价表示非常满意的占34.4%,较为满意和一般满意的占48.9%和12.2%。由此可见,大部分牧民对于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整体效果较为认可。调查中有4.5%的牧民对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整体效果给出不太满意的评价,尽管比例不大,但从畜牧业推广工作的角度来看,需要改进和进步的空间较大。
2结论与启示
篇8
论文摘要:知识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对教育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会计教育的目标和模式伴随知识经济的崛起也必将进行变革。文章从会计教学方式、教学组织、课程设置、考试改革等方面对会计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会计教育是人类传授、延续和发展会计学文化知识的手段和方法,对会计教育的目标、对象、内容、方法以及组织管理方式等按照一定特征进行的整体描述即为会计教育模式。会计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一方面必须突出会计学科的特征,反映会计学的内在规律性;另一方面又必须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体现教育的基本要求。本文试从会计教育的目标和模式两方面对我国会计教育加以探讨。
一、新经济时代我国会计教育的目标定位
(一)知识经济对会计教育的影响
知识经济中的“知识”已不再是传统的知识量多少的概念,而主要是指利用知识的能力,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等。知识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对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传统经济赖以发展的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有形资源,将逐步被知识取而代之。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体力劳动者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主体,知识劳动者需要具有坚实的知识基础、广博的知识领域和熟练的动手能力,这些知识和技能都需要通过正规教育培养才能获得。教育已经上升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首要地位,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心。随着知识劳动中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含量越来越高,专业性的要求越来越强,以及对开拓性、创造性和高技能人才的要求,教育与学习就显得更为重要。
在知识经济形态中,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的投人起决定性作用,其经济的增长主要靠知识、智力的拉动。这种经济形态对会计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第一,知识产品、信息科学技术中的卫星通讯、网络技术、多媒体等信息产品使得资产表现为无形化,而这种无形化,增加了会计确认的难度,如人力资源的确认等;同时,知识经济的无形化也增加了会计计量的难度,主要表现为资产计量和收益计量方面的难度;第二,知识经济的无形化对会计控制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知识经济形成后,会计控制的客体发生了变化,由部分有形资产转移到无形资产,而无形资产如人力资源的控制要比其他有形资产的控制难度大得多,企业无形资源的转移不仅意味着企业资产的减少,而且还可能导致商业秘密的丢失,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第三,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品的生产周期明显缩短,产品寿命周期短,换代频繁,加大了企业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因此,加强会计风险管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第四,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科学技术的“旧新月异”,会计环境的复杂多变,经济活动的灵活多变,会计理论和方法的不断创新,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毕业后会被报废,必须通过自学等途径获取新的知识。另外由于各单位实际情况不同,会计专业学生要适应不同单位的特殊情况,必须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而这一能力是建立在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基础之上的。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不断汲取新的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新经济时代我国会计教育的目标定位
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根本在于大力开发人力资本,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一个坚实的“人”的基础。只有把劳动者培养成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知识经济时代,数字信息网络化、知识信息资本化、科学技术产业化将成为这一新兴社会的时代特征,并成为推动该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要力量。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技术革命是当今人类历史上最具震撼力的革新,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彻底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模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的生产方式。变革,使得会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变革,对高素质会计人才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变革,使得大学会计教育必须革新教育目标和教育模式,以培养适应时代的会计人才。
信息技术进步给企业管理模式和会计流程带来革新,利用信息技术的前沿成果,进行会计模式创新,使会计向管理型转化,并能结合管理模式的变化对新技术环境中的内部控制不断创新是当今会计人员的责任。因此,大学会计教育目标定位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确立具有前瞻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的会计教育目标,培养具有坚实的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心理、身体素质,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管理型会计人才,是新经济时代会计教育的目标。
二、新经济时代我国会计教育模式的确立
新经济时代会计教育模式是目标导向模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一步推动我国会计教育改革。
(一)积极进行会计考试改革,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会计考试内容和方式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有效的考试模式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如下:
第一,会计考核方式的改革。主导思想是进一步加大平时考核力度,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有机结合。增加平时成绩考核的分量和难度,而不仅仅依靠期末考试,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平时学习的积累。平时成绩可与多样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增加那些能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内容。
第二,会计考试内容的改革。考试内容需要由针对具体问题、独立知识点的考核向综合性、系统性问题考核发展,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将参考教材、资料的内容纳人期末考试范围,而不是仅局限于一本教科书甚至于教师划的重点。
考试模式的改革不仅对学生提出了较高要求,更关键的是对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挑战,如能否设计出适应学生水平的综合性题目,能否对学生正确引导、开阔学生思路,能否对学生的综合性作业予以恰当点评等。这就要求教师有扎实的理论功底,系统的知识体系,较强的总体把握和分析能力,并能及时加以更新。
(二)引入灵活多样的会计教学方式
要进一步转变会计教学观念,从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课堂讲授可以配合我们一直倡导的互动式、启发式教学。
会计课堂教学要逐步从偏重讲具体细节中解脱出来,避免讲得太多太细,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注重讲授理解知识要点的思路和整体把握知识的技巧。同时,要求学生通过大量参考书、资料的阅读和分析,大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根据课程特点和需要,适当引人一些课堂演讲、讨论的方式。教师可以布置综合性作业,学生课下充分准备,独立或分工合作完成,并进行课堂演讲、研讨,教师最后集中点评。
(三)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教学计划要能体现社会对会计人才知识和能力的新要求。正像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提出的示范性课程表里所要求的三种知识,即一般知识、通用商科知识和会计知识。并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像美国会计公司提出的应具备的三种能力,即交际能力、智力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缩小专业课程的比例,提高基础课程、选修课程的比例,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强化对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
(四)大力提高会计教师的科研能力
教师既要会讲课,还要有研究成果来支持教学,两者都不能少。科研不仅可以加快教师的知识更新,还可促使教师对于专业问题的深人理解和思考。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鼓励教师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教师的科研能力,为承担级别较高的课题打下基础。对于可以承揽课题的教师学校可以采取鼓励政策促使他们带动其他教师一起做课题,增加教师学术交流、对外联络的机会,进而拓宽承揽课题的渠道。同时,也可以鼓励教师加强与国外合作院校和其它院校教师的科研交流与合作。
(五)进一步提高现有基础设施使用效率,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加大投人,近年我国高等院校的电脑普及程度也在逐年增加,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极大改善。目前,各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应用校园网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但实践较好的学校为数不多。主要受两方面制约:一是网络上与教学有关的资源较少,具体到会计教学领域就更少了;二是学生没有足够动力应用网络。因此,扩充网络资源,拓展网络功能非常必要。
篇9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主要是指以学生的探索性、自主性为基础,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及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以研究某种学科的概念和原理为中心,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自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知识建构,为最终目的,把教学过程分解为多个项目,在教师的指导和协助下,围绕学生,由学生分工协作完成整个项目,打破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中心论”的教学模式,形成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任务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片面注重传授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操作技能,只满足于学生掌握操作步骤,并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这样学生只会操作,却不能将所学的知识技能转化为自身的能力,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更不能很好地达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能力及其他关键能力的目的。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计算机教学中,它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通过技能培养,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互助合作的能力、交往沟通的能力、敢于创新的能力,项目教学法能够满足职校学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
二、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其中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发现学习理论等一系列学习理论基础知识。
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仍对当今教学中的学习观、学生观、教学观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项目学习法的基础,学生需要通过自主探究、相互协作,甚至是将原有的知识和问题进行重组,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因此,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学习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加工的过程,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的变更、经验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来获取知识。
2.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以经验为中心、以儿童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新中心论。他主张教学应注重儿童的情绪与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还应注重儿童的活动性和主动性、必须贯彻落实“从做中学”的教学原则。而项目教学法其实就是以活动为中心,让学生在“做中学”并通过完成工作任务获取知识与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与杜威的理论是一致的。
3.多元智能理论。
智力作为一组能力,主要包括语言智能、空间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人际关系智能等,它是由多种能力组合而成的综合体。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教师应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的背景、智能特点、兴趣爱好、学习强项等,从而制定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从而使每个学生在教师的教育下得到智力上充分的发展。第四,发现学习理论。发现法主张学生通过自身的发现学习,并把学习和探索知识的过程进行组合,达到发展学生的归纳和推理能力的提高。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让学生通过亲自体验获取知识。学生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习的方法,亲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直到解决问题。项目教学法采用发现学习的方法,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和相关的探究活动,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三、职校计算机教学中项目教学法设计的原则
在项目教学法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想要在职校计算机教学中发挥优势,就必须在项目教学法中,坚持项目教学法的设计原则。
项目教学法设计的原则主要表现如下:
1.中心性原则。
大多数的中职学生在学校学习过一些有关计算机的知识,但学习的内容并不是很多,对软硬件知识知之甚少,另外,大部分学生对枯燥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不感兴趣。项目教学法中项目的确定以学生为中心,并且贴近现实社会,可以说,整个项目的实施都由学生主动参与。学生成为项目任务完成的主体,教师则是起指导、协调和监督作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组装一台电脑,首先明确这个项目的中心是加强对计算机硬件的认识,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及各个部件的功能,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简单的工作原理,所有的准备工作和实践活动都是围绕这个中心来开展。
2.实践性原则。
项目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主要有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和项目内容的实践性等特点。在项目教学法中,通过选择一些实践性强的项目任务,使学生自己探究、相互协作,并在实践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学生实践机很少的缺点。在实施组装电脑的项目教学法时,先让学生明确实施的基础知识准备,教师提供电脑的主板、电源、CPU、硬盘(带有操作系统)、内存条、显卡等硬件等硬件准备和工具,学生在互助中互相探讨和研究,共同组装电脑并试运行,这样能很好的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竞争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开放性原则。
项目的开发过程是开放的、多元的。它是教师、学生、企业、社会、家长多方参与的过程,这样可提高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提高教学效率。另外,项目的开发不具有完美性和答案唯一性,使学生的创造性有充分的发挥余地。例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Word字处理软件”时,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word文档的输入、编辑和排版、文字效果的制作,各种图形、对象的插入方法,以及图形、对象与文字的混合排版,针对这一教学内容,可以选择“低碳生活、绿色家园”的电子板报作为核心的内容,让学生以自主探究的方式,研究如何将形成一份融文字、图片、色彩为一体的彩色电子板报。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就学会了word编辑的许多知识。
四、职校计算机教学中项目教学法开展的策略
实行项目教学法,必须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特点,教学过程必须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学习、协作能力。因此,职校计算机教学中项目教学法开展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环境作为一种学习空间、场所,是一种支持性的力量。项目教学法有着灵活的时间和空间安排,把课程看作一个整体,用问题和主题组织学生学习。师生之间应形成学习共同体,进行充分有效的互动,以学生为中心进行项目探究。
2.正确的师生角色定位。
教学中两个重要因素分别是教师和学生,因此,只有两者紧密配合,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学生的指导者、协作者。教师应密切注意学生的行为,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干预和调控。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和自主学习。整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平等的、双向的、交互的师生关系。
3.建立适合项目教学法的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指教师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师与学生按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探究活动的结构。建立适合项目教学法的教学组织形式即可以达到教学目的,又能提高教学效果。分组教学按学生的能力、成绩分组并进行教学,它突出了小组在教学组织中的重要性。可以说,分组教学是项目教学法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
4.注意小组管理的合理性。
在项目教学法中,小组效能发挥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分组和管理。小组的管理策略主要有:
(1)设计可行项目,确立小组目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和研究能力来设计项目,在确定项目的同时还要考虑知识的整体性、顺序性、学生的情绪和兴趣。
(2)组中合理分工,建立个人责任。根据特长要对小组中的每个成员进行分工,使每个成员都承担部分责任,使学生对小组的荣誉负责。
(3)监控学生行为,提供技能指导。在学生进行活动时,教师应多跟学生交流,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并对学生进行监控指导,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纠正。
(4)评选优秀组长,形成积极互助关系。在学习小组中选出一个优秀能干的组长,这样可使小组处于有序状态,并提高活动的效率。
(5)确定标准,合理评价与奖励。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合适的评价,并及时对各组的情况进行总结反馈,使学生了解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篇10
项目教学法主要是采用项目的形式开展教学工作,在授课教师的引导下,把一个较为独立的项目交给学生进行自由处理。学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对项目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对项目方案进行设计,对方案进行实施、评估等都是由学生独立完成。通过学生对项目的自行设计与实施,能够熟悉掌握项目中的具体环节和关键程序、明确基本要求。在对项目处理的全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主动讨论,及时发现问题,在教师的细心指导下,能够对问题进行解决,并能够牢固掌握相关技能。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以往老师作为课堂主体、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的教学模式,采用了小组讨论与探究的模式,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项目教学法,具有教学目标指向多重性、技能培训周期短、效果见效快以及可控性强等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全面技能。
2项目教学在电子教学中的应用
2.1选择项目,确定目标在中职电子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关键就是设计项目,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教学项目进行规划,确定项目研究目标。在项目选择时,要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依托,以社会实践为导向。另外,也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分析,来确定项目目标。而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教学项目,要对其进行合理分解,或者根据技术要求对其进行阶段划分,科学分配教学人员,合理规划时间,从而更好的对教学效果和进度进行控制。例如:以“多人表决器电路制作”项目为例。在确定项目之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对多人表决器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考察多人表决器的使用情况,把实际需要作为项目制定的目标,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认真讨论研究。与此同时,根据教学需要,还可以在项目之下设置若干子项目,由不同小组学生进行实施,分阶段的对项目成果进行分析。
2.2合理规划,项目实施当教学项目确定完毕,前期准备工作做好了之后,就可以对项目进行实施。项目实施是项目教学法中的主体内容,同时也是进行讨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的关键环节。通常情况下,项目实施主要分为项目导入、子项目实施和项目整合三个层面。首先在项目导入环节,可以通过实物、教学模型以及利用多媒体等对相关知识内容进行展示,使学生对多人表决器有初步了解,并对多人表决器的作用功效进行介绍,使其成为学生进行研究和制作的驱动力。与此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特点和优势进行小组划分,明确小组任务,教师还要对接下来的项目实施要求进行阐释,保证项目实施顺利进行。其次是子项目实施。在该过程中,可以将多人表决器的每一个电路作为子项目,而且要最大程度的保证每个子项目的实施程序和步骤基本一致。教师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可以精心准备一些与项目实施相关的案例,因此,在项目实施中可以对学生进行案例讲解,使学生对多人表决器的知识及相关知识有更多了解。在案例讲解中,适当讲解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案例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多人表决器项目的讨论中来,在实践中提高综合能力。最后是对项目的整合。当每个小组完成了各自的项目任务时,还需要对各个子项目进行有效整合。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出积极的导向作用。根据每个小组提供的项目方案,教师要及时进行策略指导,注重强调学生之间小组合作的重要性。教师要对小组学生在项目实际操作中的表现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对学生的操作进行细心指导。
2.3认真评价,及时总结教学项目评价,是对项目设计、项目方案和项目实施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和总结,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但是项目评价更注重对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评价。因此教师在项目设计环节,就要对项目参与状态、电路设计、调试、安装等过程进行项目评价表的设置,当学生在项目操作时,就可以按照项目评价表内容对学生表现情况进行评价。而当学生完成任务时看,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在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中,使学生认清自己的优缺点,争取获得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不断提高的效果。而教师要对学生的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及时总结,力求做到公正客观评价,对于表现好的小组同学或者个人进行肯定和表扬,使其更加充满自信,进而进行更为深层次的探索和研究,而对于在操作过程中存缺陷的学生,要及时进行提醒和纠正,细心讲解,使其能够正确操作。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进行突破创新,拓展思维,不断丰富项目实施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