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理念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4 10:06: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哲学理念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哲学理念论文

篇1

中医理论来源于实践,受制于传统观念,中医解剖学知识虽然有,但是观察不深入,描述不准确。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描述更像是黑箱方法,是根据不完备的解剖学知识和联想,对临床经验的一种创造性地总结。一方面,有人强调“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认为完全根据中医理论是很难应付复杂多变的病情的。另一方面,中医在诊疗疾病的过程中,又确实在应用着这流传了几千年的古老理论的片段,比如看到“汗多”的病人便认为很有可能是“气虚”,看到“苔腻”的病人便认为是脾胃功能出了问题。而在实际的临床诊疗中,又存在着“方证相关”的有效实例,即对于一个病种,确定若干证型,每个证型都有确定的药方,对从属于该病的病人,根据症状等因素,确定证候,然后按其索骥。刘渡舟的弟子在文中也写到:“刘渡舟教授擅用苓桂术甘汤治疗各种疑难杂病,他根据《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所论述的脉症,将苓桂术甘汤的适应症概括为:水舌(舌胖大、淡嫩、苔水滑欲滴)、水脉(沉弦或沉紧)、水色(面黧黑或见水斑)、水气上冲症(心悸或动悸、胸满、眩晕等)。临床上不论什么病,只要见到上述特征性表现,就径投苓桂术甘汤,每可取得不可思议的疗效。”上述描述体现了中医现象学的本质特征。把中医和现象学放在一起,并不是简单的东西方比附,而是为了说明中医不能一切以科学主义为自我改造的标准,也不应固步自封而无所作为,应该将中医回归到现象学的道路上来,因为其治疗疾病的具体语境已经具有了现象学定义的科学本质———“科学就是对事物本身的真理的认识”。

2中医现象学

现象学是20世纪在西方流行的一种哲学思潮。现象学一词所标识的应当是一种建立在直接直观和本质认识基础上的严格的哲学方法。它强调“面向事物本身,摒弃一切自以为是的前提”,它试图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之间,在实证主义和形而上学之间找到一条新的道路。现象学强调将一切与“我思”有关的内容全部“悬置”,存而不论。现象学要求摆脱一切先入为主的成见束缚,直接关注所研究的问题和事物,在这种直接关注的“直观”中获得对事物的可靠认识,即明见性认识。明见性是胡塞尔现象学的中心概念,是指对实事的直接性明察。他也将这种明见性称为“自身被给予性”。明见性意味着一种原本的直接的被给予,是现象学中可靠认识的根本标准,胡塞尔称之为“一切原则的原则”。现象学突破了实证主义对于现象和本质、个别与一般的割裂,是对科学主义的哲学反思。所谓中医现象学,就是“悬置”一切中医理论和科学思想,直接关注临床症状、体征、方药、预后等相关因素的学问。现象学本身并不在意建立概念的体系结构,它强调的是在具体的语境之中,个别和一般是如何贯通的,从而显示出现象中的本质。要实现中医自身的明见性,需要进行中医现象学的还原,第一步就是对一切与中医理论相关的概念和思想以及科学理念进行悬置,第二步是进行本质还原,就是通过对现象进行“想象力的自由变更”,而直观到变中的不变,稳定有序的结构。

3中医现象学还原实例

篇2

1.1临床资料

本次医学观察选择100例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之间收治的老年喉癌患者为观察对象,男性63例,女性37例,患者年龄在60岁至82岁之间,平均(73.5±13.2)岁。

1.2方法

1.2.1术前护理

第一,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对患者术前心理状态进行密切监测,一旦患者出现绝望、悲观、恐惧等心理问题,则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利用成功的案例鼓励患者,化解患者对于喉癌所产生的误解,从而强化治疗的信心。第二,术前常规检查。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遵医嘱接受肺功能、血糖、血压、心电图、胸片和血常规等常规检查,若检查结果存在异常,则应采取干预措施,待各项检查结果恢复正常后,可择期安排手术治疗。

1.2.2术中护理

手术过程中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及时发现体征异常现象,并告知医生进行对症处理,及时将咽喉部血性液体吸出,负压吸引设备应保持通畅,避免发生窒息现象。

1.2.3术后护理

第一,健康指导。由于本次医学研究所选老年喉癌患者文化程度较低,因而术后系统有效的健康指导对于其疾病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护理人员应嘱患者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少食多餐,注意饮食搭配,适当休息。术后开展颈肩部康复训练,一旦发生异常需立即就诊,且出院后定期接受复查,掌握简单的自检技术[1]。

第二,饮食护理。老年喉癌患者应早期开展术后胃肠道营养支持治疗,使用鼻饲少量多餐食用流质食物,每次400ml左右,每次间隔约3h。术后食物应以蔬菜汁、水果汁、鱼肉泥、鸡汤等高纤维素、高热量和高蛋白的食物为主[2]。第三,呼吸道护理。术后湿度和温度的控制对于患者身体康复具有重要意义,通常情况下,老年喉癌患者术后病房湿度应在60%-70%之间,温度应为20-22℃。对患者术后24h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和心率等情况进行密切监测,以2L/min速度进行面罩吸氧,保证患者氧气供给充足。强化气道管理,及时吸痰,定时拍背翻身,保证呼吸系统通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3]。第四,早期活动。患者麻醉效果消失后,应保持平卧位,头部抬高30°至45°。手术1d后适当进行床上运动,手术2d后在护士或家属辅助下下床活动,嘱患者在气道湿化和液体充足的基础上,自行咳痰、咳嗽,自然排出痰液,降低多次吸痰造成损伤或感染的发生率。

1.3观察指标

[4]本次医学研究使用SF-36生活质量测评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估,主要项目为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活力、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和总体健康水平等八个项目,总分为100分,患者得分越高,则其生活质量越好。同时,统计分析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2结果

老年喉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为:精神健康(72.18±2.31)分、情感职能(71.20±2.34)分、社会功能(75.54±2.35)分、活力(76.71±2.51)分、躯体疼痛(72.86±2.12)分、生理职能(76.48±2.33)分、生理功能(69.42±3.22)分、总体健康(77.13±2.32)分。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不同类型并发症发生情况,如表1所示。

3讨论

篇3

关键词:哲学;教育理念;新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5-0282-02

哲学是智慧之学,探索的是人生在世的大问题。哲学作为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领域里面最普遍和最一般规律的最高概括,是以前哲学的超越,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是把科学与个人价值结合在一起,它既强调世界观的科学性,重视客观规律,又考虑到人的自身要求和发展,强调人的价值,以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的。所以学习哲学对现时代大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树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哲学教育的现状

现今我国高校的哲学教学是包含在基本原理课的教学内容中的。基本原理课是高等教育的必修课程,从国家到高校都一直非常重视这门学科的发展和建设。从事哲学教学和研究的专家、学者、教师和致力于哲学研究和学习的学生,都从各个不同的视角和着重点探索着哲学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可行途径。应该说,以往这些关于哲学教学改革和创新的研究对于我们认清哲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有帮助的,他们在哲学教学实践中所作的种种尝试也是有意义的,并且在某些方面和环节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哲学教学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

二、“教学理念”存在的问题及新教学理念的探索

国内关于哲学教学改革和创新研究的文献、论文和专著很多。专家学者和教师学生都从自己的关注方向和考察角度,提出了不同的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

(一)目前教学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

1.把哲学等同于政治教育。现在大学普遍进行的哲学教育往往只等同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学,并没有把中国传统的哲学智慧和西方优秀的哲学思想包含进去,而是把哲学等同于政治,等同于意识形态的核心部分。这样哲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培养学生来实现意识形态的再生产。由此导致的后果就是教师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循规蹈矩,被一些僵化的教条所束缚,不能激发活跃的思考和创新的活力。

2.把哲学教学当作一种知识的传授。哲学是思想的力量,是一种理论的逻辑力量,是说服力量和批判力量,所以哲学教学决不应该只是一种知识传授,仅仅为了让学生掌握哲学的知识体系。知识化的倾向就违背了哲学的本性,容易形成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哲学教育就是要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就是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和自觉地认同哲学所表达的崇高价值理想,并将这种价值理想作为自己思想和行为的最高价值取向。

3.哲学教育理念的功利化。当自然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突破,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当人们带着急切的功利期望来衡量哲学教育可兑现的现实价值和实用性时,功利化的思想必然要导致哲学课的冷门和人们对哲学学习的疏远,以及对哲学作为一种特殊人文学科的特性、功能和价值的错误认识。若使学生对哲学形成一种与哲学本性不相适应的期望,就会把他们引向一条逐渐远离哲学精神的道路。更突出的问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的目标被严重地市场化。“做人”的教育往往被忽视了,人们强调是知识的教育和专业化的教育,培养人的技能和谋生手段成为教育的主导思想,人的个体性和独特性根本没有弘扬和显现的机会。

(二)对新的教学理念的探索

1.以真正哲学的方式从事哲学教育和教学。哲学与政治有关系,但是其本性却是思想,所以决不能从庸俗的实用观点和狭隘的政治观点来对待哲学教学。哲学教学应当注重激发学生的理论兴趣,拓宽学生的理论视野,撞击学生的理论思维和提升学生的理论境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批判力,推进学生的主体意识、反思态度和创造精神。

2.复归学生在哲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哲学课的主要功能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哲学。哲学教育实质是一种宏观的思维方法教育,是一种启迪智慧的自我教育,最终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树立起自觉的哲学意识和哲学思维方式。正如哲学大师康德告诉我们“我并不教你们哲学,只是教你们哲学地思考”,这才是哲学教育的真谛。学生的个体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得到充分张扬,要复归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育观念的真正转变必须来自于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所产生的主动的思考和需求,来自于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进行的积极思维和寻求解决同题的办法时所采取的行动。所以,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个体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恢复其自身的超越本性,培养其问题意识[1]。

3.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教育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其核心必然是以哲学教育为主导的人文教育,因为人文教育能培养人格修养,陶冶道德情操,提升格调品味,明了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哲学始终贯穿和体现着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要使哲学教育最终成为每个人的自我教育,就要强调个体自立,个人自由和创造力,在根本上达到人的自我实现。

三、“教学内容”上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方法的新探索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1.教材方面的不足。在教材的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只述不论,史论脱节,缺乏思想的交锋和对时代的反思。既不能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更不能激发学生探求真理的热情和对的热爱与信仰[2]。

2.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的单一。哲学教学把教材当成“现成结论”和“标准答案”,把讲课当成“讲解条文”,不能突出哲学应有的深厚的历史感、强烈的现实性和巨大的逻辑感,使哲学教学失去了它的丰富性、生动性和深刻性。授课方式无非是老师讲、学生记。受考试和教材内容的限制,老师很少有独特的思想表达,学生也没有探索知识的主动性。内容基本上是对马克思的基本观点和理论的机械阐释,对于西方的理论成果,涉及很少。其实,要想真正地理解马克思,就应该回到马克思,因为脱离了西方的历史文化语境根本无法对马克思进行客观解读,也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

3.考评方式。现在的理论课的考评主要是闭卷的书面考试,考试的范围都在书本上。学生们可以平时不看书不思考,到考试前突击背书,只要记性好就可以得到高分。考试仅仅是成为了判断学生的记忆水平和复述能力的形式。而这样的考评方式只能进一步使哲学成为教条。

(二)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探索

1.教学内容的重构。教材要以哲学为主线,同时包含中国和西方哲学史的内容,也要关注现代西方哲学。同时哲学教材要走向“世界化”,与时代问题紧密联系,探索和回答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新挑战和新问题。当今世界是一体化的世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如全球问题、发展问题等,都应该在教材中涉及到。因为前沿理论始终都是与人的发展息息相关的,都是学生关心和关注的话题。

2.建立起教师与学生的新型关系。教师与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讨论式或启发式教学,以哲学原著文本为基础,结合现实问题,进行直接的思想对话。教师也可以适当地以专题讲解的方式来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有机会了解当前哲学发展的前沿理论问题,包括对某些问题的论争。当然,这要以教师渊博的知识背景为前提。其次,在教学手段上,教师可以应用适合的多媒体技术,不搞单纯的教案式课件、板书式课件,使现代化教学手段成为帮助教师充分发挥教学能力的有力工具。哲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训练人们对人生终极关切的思考,体验人类智慧的深度,唤起学生对日常生活的反思和省察,最后恢复和建立健全的更加智慧的生活[3]。

3.灵活实效的教学考评方式。学习哲学主要学习的是思想,教学考评方式要注重激发学生的理论兴趣,拓宽学生的理论视野,撞击学生的理论思维和激发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为目的。所以我们要逐渐改变目前较为单一、刻板的考评方式,走向多样化。考评的方式可以是学生的一次专题演讲,问题辩论,或是调查报告和实证论文,把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反思批判精神和综合素质,作为考核的中心目标[4]。

学者们对目前大学生哲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表述比较全面透彻,切中要害。在对策研究方面,大家从各自的关注点着眼,探索不同的改革创新路径。但是问题就在于:怎样才能把这些创新理念和改革方法具体地、切实可行地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去呢?武才娃在《探索哲学教育的新方法》一文中记述了教学新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具体运用的一个详细案例,从文中不难看出这个教改的实现需要老师和学生付出更大的努力。这也是为什么进行理论探索的文章远比有关具体改革实践的论述多的原因。毕竟哲学教学改革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是个自上而下的体制问题。创新实践本身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期里彻底转变,那么哲学教学理念的创新如何在实际的教学实践环节中成功运用就成了今后哲学教育研究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姜立红,李庆霞.哲学:人性化教育的生长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

[2]苏平富.哲学课程整合、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初探[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篇4

    说中国“文论”存在危机,是否有点危言耸听呢?其实不然。新世纪之初,在暨南大学召开的一次文艺理论的学术会议,与会人员普遍认为当今的文论体系已陷入危机之中,具体表现为:文艺理论与现实生活和艺术创作之间脱离联系,理论内容陈旧,已经不符合当今大众审美的要求;文论形态需要调整,文学理论在学理内容上要转向生态文艺学和文化诗学方面。这些年来,许多专家都已经意识到这种危机的存在,并提出了改革文艺理论体系的一些设想。如陶东风先生在《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学的学科反思》一文中(见《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认为文学理论不能拘泥于抽象理论的条条框框,必须打破现成的僵化的理论学说,注重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原则,并把它融入到文学理论的体系当中,使之成为重要的研究方法;王一川教授在其所着的《文学理论》一书中(王一川:《文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尽量克服传统的“意识形态”对文论的制约,摆脱了文学理论学科多年存在的“疲软”状态。他依照自己多年来对文学的深切体会,第一次用“感兴修辞”来代替传统的“意识形态”属性,使得文学理论的审美属性得以彰显,全书的内容也因此焕然一新;后来,童庆炳、王一川先生在《文学理论教学的双向拓展》一文中,提出了文学理论改革的新思路,这是他们在承担教育部师范司的课程改革课题“在双向拓展中更新文学理论课程”中获得的成果。

    该文认为,中国的文学理论教学内容明显受到前苏联的教学模式影响,同时也受“僵化理论”干扰,致使多年来文学理论的改革走进了死胡同。如何面对21世纪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注重学生对现实突出问题的实际解决能力和对理论的实践应用能力,这是一个重大课题。为此他们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改革措施,具体表现为“双向拓展”的一套思路:一是从宏观上向文化诗学和文化人类学方向拓展,强化文学理论与东西方的诗学、文化人类学以及当代社会生活的关系;二是从微观上向文本阅读和文学批评方向拓展,加强文学理论与文艺欣赏、文学批评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学习分析和鉴赏、批评文学作品的能力。此项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果,它化解了多年来文学理论课的尴尬境地,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王一川先生主持的《文学概论》课程建设被打造成为国家级精品示范课程。

    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着文呼吁《文学理论》必须改革,并指出这门课程面临的危机问题。笔者认为,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

    一是教材内容人文精神的缺失。在现行的教育体制和考试制度的制约下,人文性最为丰富的文学在理论板块中被切割成标准化测试下的一个个知识点,需要学生死记硬背才能拿到高分。加上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导致人们对自身人文关怀责任的迷失,学者普遍缺失独立的反思精神和审美精神。指出这方面问题的论文有:李世涛的《问题意识与文学理论的危机———危机中的文学理论之重建》(深圳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赵勇的《新世纪文学理论的生长点在哪里?》(文艺争鸣2004年第3期);王金龙的《危机与突围:从文学理论教学改革入手》(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二是工具理性代替了审美之思。其实,文学理论长久以来一直被当作工具理性来讲授,从最初的“为政治服务”,到后来的“为现代化服务”,一直到现在的“为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服务”,都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质。这些偏颇的观点,影响了人们对文学性质的理解。文学首先是人学,它要表现的是人类生生不息的愿望和理想,它以优美的形式,传达人类的真情实感,从而展现生活之真,人性之善,艺术之美。因而文学成为一种本真的言说,诗意的言说,审美化的符号。但是工具理性的教学模式却忽视这一点,致使文学理论教学陷入僵化的泥淖之中,成为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缺乏一种开放和务实的、人性化的内涵。唯有代之以审美之思,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文学所关注的人类生存、环境生态、精神生态等现实问题,体现人的主置,张扬人的价值和尊严,为未来指出理想的生存之境。指出这方面问题的论文有:冯黎明的《论文学理论的知识学属性》(《文艺研究》2008年第9期);黄发有的《文学教育的工具情结》(《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张晓舸的《文学教学:从“制器”到“育心”》(《现代大学教育》2007年第3期);陈嘉映的《何为理论》(见张汀阳主编《年度学术2003》,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三是生态批评在文学理论体系中的严重缺失。将生态观引入文学理论学习内容,目的是引起学生对人类生存境况的关注,体现文学理论的绿色之思和审美之维。可惜的是,我们当今的文学理论体系还没有真正接纳这个内容,因此显得滞后于现实。有学者对此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思路。这方面的论文有:陈定家的《当代文论研究空间的新拓展》(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周娅的《生态文化视野下的文学理论教学创新》(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第2期),等等。

    四是文学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揭示这方面问题并提出改革方案的论文有:孙仁歌的《走出文学理论教学误区》(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张德礼的《架起从理论通向实践的桥梁———加强文学理论实践环节教学探索的回顾》(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8期)。因此,笔者认为,将生态观与实践性教学环节引入“文学理论”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中,是为了先完成“理论重建”,激活文学理论体系的生机与活力,恢复文学的应有之义,体现应有的人文关怀思想,然后从实践中引导学生进入理论,有效地提高他们的理论修养、创作水平、鉴赏水平和文学批评能力。这是一条迅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文论”课程改革设想

    为改变目前文学理论课程的尴尬境地,必须把这门课程的理论体系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进而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使之适应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为此,应该将文论课程的改革设想最终落实到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将生态观和人文关怀精神有机地融入当今的文学理论体系中,改革文学理论的教学内容,努力建构“生态文艺学”这一新的文学理论形态;二是加强文学理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

    (一)将生态批评观引入文学理论的教学内容,建构生态文艺理论形态

    第一,教学理念上确立“天人合一”的深层生态文艺观。生态文艺学是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这些年来,随着生态危机的加深,理论界中的生态批评十分普及。作为一种理论方法,它首先起源于西方的批评界,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开始兴盛,迅速成为遍及世界的文艺思潮,并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被引进中国。威廉?吕克特在1978年发表的论文《文学与生态学》中指出,生态批评是“将生态及生态学的理念用于文学的研究”。生态批评的目的旨在对自然文学、环境文学等与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学作品进行述评与研究,同时又倡导从生态的角度来阅读古往今来的作品,从而使人类建立强烈的生态观念及忧患意识。深层生态学是挪威哲学家阿伦?奈斯在1973年提出的关于生态平等与生态共生等重要生态哲学理念,后来运用于文艺观中,要求人们承认物种的多样性和万物具有平等生存的权利,做到关爱万物,尊重生命,从而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它构成了深层生态文艺观的价值核心,也成为了教学理念中的重要资源。

    第二,教学范式上提出以生态文艺观开展探讨型教学。如何通过转识成智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这是当今文学理论创新教育必须考虑的问题。生态文艺学是一门具有丰富人文精神、充分关注人类生存境况的人文科学,在教学范式上以生态文艺观开展探讨型教学,可以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探讨生态文艺观,激发大家创造的积极性,让学生关注当下人类的生存境况和生态问题,给文艺理论灌注生态的绿色,从而将古人“天人合一”的生态整体文论观和当前的环境危机和精神生态问题有机地联系起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将文艺理论的课堂教学、课堂讨论和科学研究活动统一起来,既可以形成整体的生态文艺观,又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从而充实文学理论的学理内涵。

    第三,教学延伸环节上,倡导课前阅读生态文学作品,启发学生进行自主式的生态文艺批评。

    课前安排学生阅读美国作家卡逊的《寂静的春天》、梭罗的《瓦尔登湖》和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进而解读中国生态文学作家徐刚、哲夫等人的作品,并进行生态文艺理论方面的学习指导。

    将生态观引入文学理论学习内容,目的是引起学生对人类生存境况的关注,同时赋予文学理论以浓厚的人文关怀色彩。文学本来是绿色的,文学理论也应该是绿色的,只要融进了人文关怀思想,它们便能恢复自我本色,共同彰显文学天空的蓝天白云。我们知道,生态理念、人文关怀是一种至真至善的文学追求,因为这是一种崇高的文学精神,它是一种崇尚天地万物、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始终关注人与自然的全面发展、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类的未来命运,有了生态理念和人文关怀精神,文学和文学理论便会从冷漠的天空回归温暖的大地,成为人类精神寻求慰藉的栖居之所。

    在当今社会,“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的思想已深入人心。人是一切关系的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悲欢离合,人的喜怒哀乐,人的盛衰荣辱,都应该成为文学关注的焦点,从而成为极具感性的文学艺术的永恒主题。文学是人学,文艺的宗旨就是逼近人类的生命状态和生存意义。文学的本色应该是纯净的,它始终伫立在希望的田野守望着人类的生态家园,为人类守护着精神领域的最后一片净土,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文学的永恒魅力,正是来自它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注,来自它对人类精神境界的提升,它激发人的生命情感以及对美的向往,同时弥补因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而带来的缺陷,从而沟通人性的两极,给生态灌注生机与活力,更好地优化人类的生态环境。

篇5

早些年陆教授曾为研究生幵设有一门叫《中国哲学的学理形态》的课,可能此书即与此课程内容有关。其实,只要是从事中国哲学的科研与教学一段时间,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按某些流行说法,虽说中国哲学博大精深,但其深层学理似很难以现代话语通俗传达出来。如此,那些历史上无数的贤哲大同小异的哲理思想和仿佛差不多的修养路数之间是否有一些共同点呢?那一本本卷帙浩繁的语录体著述彼此之间是否也有内在联系和共同思想轨迹?那些研究为数众多的哲学人物的各类论文是否有某些内容是相通的呢?可能更为关键的还在于:古老智慧怎能在当今时代学术条件下进行讲解和传承呢?这样的忧虑或多或少很可能就是“部分人的焦虑感、危机和困境意识及其‘合法性问题’(指关于中国哲学合法性的讨论)的自疑”(第1页)。笔者虽不曾为“合法性”问题去动太多脑筋,但学习和研究中国哲学三十年来却不免有这些“忧虑”、“焦虑感”和“危机意识”。可喜的是:“这些忧患词语及其心藉”显然“时常激促着哲学专业工作者致力改变这一现况”。的确,在包括笔者在内的一些人那里的这些忧思依然还是忧思时,作为专业哲学工作者的陆教授业已完成如此一部大作!简介之后,便是著名教授成中英的《序一》,和陆教授的博士导师张岂之教授的《序二》’。二位教授均对该书作了肯定。张先生认为,陆著坚持“中国哲学具有独特的民族性”,“由于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需要长期的研究才能获得学术卜.的成就”,该书的完成“标志着他的研究只是一个开始”。成教授则说:“我必须要说,陆建猷教授写了当今的一本极有创建性的中国哲学之书。他的阐述的方式及其丰富的内容把中国哲学的宏观研究推进了一大步,为中国哲学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

正是鉴于其著之“创建性”和“非常卓越的贡献”,以及一个“标志”的“开始”,本评论将主题拟为“筚路蓝缕开生面”。探寻中国哲学的民族性与时代性是该著主题。相应的是纠正百年来中国哲学研究中存在的“多史少学”、“以史代学”,或“‘中国哲学史’一路而单边的强势传习发展”(第7页)和“史与学混同”(第8页)的现状。在回望百年中国哲学研究,特别是诸如谢无量、、冯友兰、张岱年、侯外庐、牟宗三、劳思光、成中英等的研究之后,陆教授申论他对哲学与哲学史关系上的观点。在陆教授看来,学科应以学与史兼备示其健全,而“学”显然是突出学理,“史”则偏重学理演进的历史。二者的关系应是“先学而后史,学是史的本体,史是学的进程”,尤其是“学理形态应当自体呈示逻辑进程,而非没有自我实体的发展进程”。因之,“哲学的学与史是哲学科目本质统一性下的两个性质差别的异域”。(第7页)还说:“哲学之为学科的机体,本然地包含着哲学之‘学’与哲学之‘史’的差异性论域^哲学之‘学’是哲学之为学科的学理形态自体,它是决定哲学之‘史’的实体质素。”(第15页)由此自然涉及黑格尔“哲学史本身就应当是哲学的”那个著名的思想论断。这个思想后来又以“哲学就是哲学史”的命题而广泛流传。在陆教授看来,“哲学就是哲学史”这个命题成立的条件是有限的。它不能掩盖二者有区别的事实。我们并不能因此把哲学归结为哲学史,也不能把哲学研究局限于哲学史研究。从这里,作者试图开出他的《中国哲学》的立根之基来。陆教授说:“学术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地开新其生机途道。应世之需与综合创新是《中国哲学》生成的动因条件。”(第8页)该书比照一般哲学所关注的问题域而论中国哲学的所谓理论论域,也同时就是中国哲学之“学”所关注的问题。

除了绪言和结束语外,作者大体以此为依据将中国哲学的“学”分为本原论、格致论、名辩论、美识论、伦理观五大板块,各板块有概述,且每个板块也工整地区分为六章,全书共三十章。分述先秦诸子百家、儒、释、道各家哲学思想,而以六经之首《易经》作为全书之开篇。不仅如此,陆教授还将他所思考编排的板块、章名和节名分别称之为“宏观的板块论域”、“中观的致思问题”和“微观的语义概念”三个层次。于此我们看到该书特殊的逻辑结构。陆教授说:“宏观的‘板块论域’进向中观的‘致思问题’,中观的‘致思问题’在(再)进向微观的‘语义问题’,是中国哲学现实学理形态的层次结构逻辑链。”(第17页)又说:“篇名意义的‘板块论域’、章名意义的‘致思问题’、节名意义的‘语义概念’是中国哲学现实学理形态的主体质素要件。论域、问题、概念的等差层阶,坚实地组构并支持着中国哲学大系及其学科理念运动的法则性。论域、问题、概念是哲学的形态质素,也是哲学之为学科合法性的实体部件”。这是说根据“论域”划分板块,而以“问题”构成不同的致思路径,以“概念”区分语义。论域、问题、概念就不仅成为构成横断面的《中国哲学》板块与板块、章与章、节与节之间的内在逻辑,且它们又纵贯性地是论域、致思、语义间相互联系的环节。陆教授严厉批判无视中国哲学现实学理形态存在的错误看法,以及那种轻鄙中国哲学研究者和教学者的不适之言。他说:“人们似乎不应该设想某个民族国家的哲学史不合法的问题,倘若执意拟设这一表示少数哲学工作者奇思妙想的‘问题’,那就需要等待他们拿出地球表面确实存在着‘生活着而无思想’的人类证据,同时还需要回答地球表面以思想为本质的哲学是否必要与某洲某国哲学相一致的终极难题!”.

此外,《中国哲学》还有两大特点:一是特别突出中国哲学是关于智慧之思的学说的思想,二是强调中国哲学的美识论和伦理观。陆教授在很多地方谈到中国哲学或哲学的根本属性问题。如其云:“哲学的本质是思想”(第17页);“哲学昭示着民族国家的理论智思”(第28页);“中国哲学即是……中华民族理性思维的智慧之学”(第1页);哲学是“精致的概念思维的学科”(第16页),还说:“哲义涵摄主体思维认知与经典认知与经由认知致取的知识智慧”(第13页),等等。最后,他仍是将中国哲学还原为一般哲学:“中国哲学就是哲学国际一般意义下悠久辉煌的传统的国别哲学”(第17页)。中国哲学是否突出知i只问题,有不同认识。但陆教授突出此点是有原因的。一是他认为中国哲学也只是“哲学的国际一般",一般哲学注重知识,当然中国哲学也理应如此;二是陆教授博士论文的题目就是“南宋的四书学”,其自然接受朱子解《大学》的方式。关于中国哲学的美识论和伦理观两板块占了全书下册,近三百页。作者认为,“美识论是中国哲学学理形态的审美之域”(第21页)。伦理观的根本是如何实现社会公正的问题。“实现社会公正是领导主体对于社会进步的公共职责”(第494页)。如果说美识论稍多地关注到道家与佛教的话,那么,伦理观中更多阐释和介绍的是儒家的伦理观。

篇6

除了基于现实逻辑的时空分割以外,这部影片的另一大看点是它对人类、对社会乃至对整个世界的哲学阐释。影片中,由莱昂纳多扮演的男主人公科布带领他的队伍经历了六层世界,分别是现实世界、第一层梦境、第二层梦境、第三层梦境、第四层梦境和迷失域。他们不断地从各个世界中穿梭,有时候就连他们自己也很难分辨出哪个是真实、哪个是梦境。比如科布的亡妻玛尔,她习惯了梦境中的世界,回到现实后反而选择了自杀,这是因为在她的眼里,真实只是梦境,梦境才是真实。这就涉及了一个哲学上最基本而又最难回答的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反映在电影中就是:究竟现实是梦境中的现实,还是梦境是现实中的梦境?同时,在时空转换的同时,真实的和虚拟的人物交织在一起,使观众难以分辨究竟哪个是由筑梦师假想的构造出来的人,哪个才是真正的现实生活中的人。以上这两个哲学问题伴随影片始终,不仅增加了影片的深度,使影片更具哲理性,更构成了时空分割哲学思辨的根基,使这种分割有理有据,显得精准而合理。影片对这两个哲学问题的回答则与观众活跃的思想相互碰撞,产生绚烂的哲学花火,使其中的哲思和哲学观点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彰显。

一、哲学观的植入

要明晰电影《盗梦空间》中的哲学观,首先要对故事情节有一个总体的把握,明确导演和编剧的意图,而后lunwen. 1KEJI AN.COMlunwen. 1KEJI AN. 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分辨出现实与梦境的区别所在,理清每一层世界之间的联系,并找到影片中每一个人物的世界归属。也就是说,要找到影片中蕴含的哲学观,其必要条件是要充分了解这些哲学观的植入背景和植入过程,在此基础上,才能准确地理解影片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以及“本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这两个哲学问题的解读和回答。

影片一开始就以梦境和现实的多维转换展开了对其哲学理念的论述。多姆·科布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盗梦者,他能够在人们精神意念薄弱之时潜入人们的梦境之中,盗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秘密。然而,在一次执行任务的过程中,由于其潜意识受到亡妻玛尔的阻挠,未能成功窃取雇主需要的资料,面临着两天之内被杀的危险。为了自保,他的同伴将他和亚瑟出卖给曾经的盗梦对象——斋藤。斋藤提出可以带他们回国过安逸的生活,但条件是他们要找到其竞争公司老板的儿子费舍尔,并在他的头脑中植入遣散公司的意念,从而使自己的公司成为垄断巨头。出于对孩子们的迫切思念,科布很快组织起了自己的队伍,包括“筑梦师”阿里阿德涅、“伪装者”尤斯福和“伪装者”埃姆斯。至此,影片将其中所蕴涵的哲学观渐渐地展露了出来。

影片的中心部分,也就是植入意念的整个过程,可以看做是影片对其哲学观的深入探讨和解析。在费舍尔飞往洛杉矶的途中,盗梦团队实施了这个意念植入计划。他们有10个小时的时间来执行这个计划,不过正如尤斯福所说,睡梦中大脑的运转功能比平时快20倍,现实世界中的十个小时,就意味着他们在第一层梦境中有一周的时间,在第二层梦境中有六个月,在第三层则长达10年之久。这种“梦中之梦”的特点使科布一行有了足够的时间去向费舍尔的头脑中植入思想。在这一过程中,科布不断受到潜意识中玛尔的阻挠,随时有永远迷失在梦境之中的危险,但他凭借坚强的意志摆脱了玛尔的迷惑,成功地完成了任务,并把斋藤从潜意识边缘拯救出来,终于回到现实的家中与孩子们相聚。不过,该影片在结尾处设置了一个悬念,陀螺仍在旋转,那么科布回到的究竟是现实世界呢还是仅仅是浅层次的梦境之中呢?这一切都留待观众去发散思维进行解读。

其实,结果究竟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影片成功地向观众传达了其独特的哲学理念,用一种崭新的方法、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深刻地诠释了“思维与存在”以及“本我与他者”的关系,使观众观赏之余备受启迪。

二、哲学观的剖析

《盗梦空间》对其哲学观的传达是通过回答两个哲学的基本问题而实现的。一方面,影片需要回答思维与存在之间是何种关系,反映到故事情节之中就是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即是梦境决定现实,还是现实决定梦境的问题。另一方面,影片需要明晰本我和他者的关系,反映到情节中就是现实中的个体与梦境中的个体之间的关系,即梦境中的我是否真实地存在以及现实中的我是否只是梦境虚构的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就构成了《盗梦空间》这部电影的哲学理念。

(一)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盗梦空间》最为主要的哲学议题,几乎整部电影都是围绕这个议题展开的。在影片中,梦境即思维,因为思维是梦境得以成功构建的最基本的保障,现实即存在,因为现实就是不能为人的思维所自由操控的存在。因此,影片对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深入思考就集中体现为它对梦境与现实关系lunwen. 1KEJI AN.COMlunwen. 1KEJI AN. 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问题的深刻诠释。

在梦境中,科布等“盗梦人”可以随意构建任何物体,他们身手矫健、无所不能,很多在现实中无法达成的活动在梦境中都能够轻易实现。故事中的人物仿佛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身”,一个在现实世界中昏睡不醒,任凭风吹雨打也全然不知,而他们的“分身”则在各个梦境中思维敏捷、行动自如、精力充沛, 勇敢地向着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进军。很多观众看罢有一种感觉,似乎电影中的梦境与现实是相互独立、相互分离的。然而,只要将各个细节联系在一起进行细致的分析,就会发现其实梦境与现实之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

哲学强调:“物质先于意识而又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并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回归到影片之中,其意思就可以细化为:现实是梦境的基础,有了丰富多彩的现实才催生出各式各样的梦境;梦境则是在现实因素的影响下逐步构建起来的,它是对现实世界的主体性反映,是对现实因素的艺术性、自主性和夸张性的再现,并且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可以反过来对现实世界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盗梦空间》中所呈现的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就是如此。例如,在科布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亡妻玛尔三番五次地闯入他的潜意识进行阻挠,并诱惑他永远留在梦境之中伴她终老。梦境中的这些片段绝非偶然,而是对科布现实感受的夸张再现。科布曾与玛尔在梦中幸福地生活了几十年,而科布则认为两人应该重返现实,于是便在玛尔其头脑中植入“这个世界不是真实的,必须返回到现实世界里去”的想法,并成功地说服她与他一起以“卧轨自杀”的方式回到现实世界中去。可是这个想法在玛尔回到现实以后依然深刻心底,她便选择自杀以再度回到“现实”中去。这件事情使科布一直深感愧疚,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正是这种对玛尔的极度愧疚才使她的影子不断地萦绕在科布的梦境之中。同时,梦境中玛尔的阻拦使科布差点无法完成现实中的任务,也差点错失回国与孩子团聚的机会。由此可见,现实因素是梦境内容形成的原因,而梦境则对现实又有深刻的影响。而梦境与现实的关系正好也反映了影片对思维与存在关系这一哲学问题的解答,即存在决定思维,思维是存在的反映,并能动地影响存在。

(二)本我与他者的关系

《盗梦空间》探讨的另一个哲学问题是本我与他者的关系问题。其实,这一问题涉及了我国古典哲学中最为著名的一个论断,即由庄子提出的“庄周梦蝶”之说。“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这段话的意思是:庄周曾经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悠然快乐,惬意万分,并不知道自己是庄周。然而突然醒过来以后,才发觉自己原来就是庄周。不知道是庄周在梦中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在梦中变成了庄周呢?

影片为观众呈现的就是“梦中化蝶”的故事。科布曾经与妻子在共同设计的梦境之中生活了几十年,他们就像庄周梦中的蝴蝶那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他们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思维中掠过什么梦境中就呈现出什么,他们甚至为自己建造了一座巨大的城市。玛尔在梦境之中感到无比lunwen. 1KEJI AN.COMlunwen. 1KEJI AN. 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的享受、无比的幸福,于是渐渐地迷失了自我,分不清梦境与现实,甚至否认自己是在梦境之中,把梦境中的自我当做现实中的自我,将梦境中的“他者”与现实中的“本我”混为一谈,由此才酿成了她回到现实后由于极不适应而选择以跳楼自杀的方式回到“现实世界”的悲剧。与玛尔相对,科布理性地区分了梦境中的“他者”和现实中的“本我”,这与庄周“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的说法是一致的。庄周与蝴蝶不可能为同一物,而必然是分隔开来的两个独立的个体,必须加以区分和辨别。可以说,对这一点的清醒认识拯救了悬在坠落边缘的科布。在梦境中生活了十几年之后,科布逐步意识到梦境中的自我其实只是由自己的思维构建出来的“他者”,仅仅是自己的一个幻象而已,而其“本我”则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一直都沉睡在现实世界之中。基于这些思考,科布才成功地摆脱了梦境的束缚,回到现实世界之中。由此可见,影片对本我与他者关系问题的诠释就是:本我与他者是两个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个体,一个是真实地存在于现实之中的,而另外一个则是临摹着本我构建出来的虚假的幻影,因此人们必须学会分辨。

三、结语

《盗梦空间》是哲学思想与现代视听元素有机结合的优秀影视作品,通过讲述“盗梦人”科布一行在现实与梦境之中所经历的一系列磨难,深刻地回答了两个哲学界中非常重要的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以及本我与他者的关系问题,由此传达出其独特的哲学观。毋庸置疑,《盗梦空间》是一部极富哲理意味与启迪作用的影片,它对观众的冲击不仅仅是视听上的,更是心灵上的和思维上的,堪称好莱坞电影的经典之作。

[参考文献]

[1] 克里斯托弗·诺兰.盗梦空间[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0.

篇7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高中物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是,如果物理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人的研究成果,自己对教学又不做认真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物理问题的空间呢?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

一、新课程下物理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

1.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中更加深入研究物理教学

当代国内外教育界都提出,“教师即研究者”。教学反思中的“反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教师的一种经常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日趋优化的过程。这无疑会促进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成为时下教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高中《物理》附有许多研究性学习“综合探究”;近几年,都有部分中学的开展物理“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活动,许多教学杂志也刊登了很多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文章――可见,各地普遍重视研究学习。但是如何开展物理学科的研究性学习,需要我们深入、细致地探讨。

2.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下实践教学智慧

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过程,而是教师实践智慧的体现过程。我在初登教坛时,为了教好物理课,经常通过多讲定理、多做习题,但往往学生理解不深刻,不能真正的掌握。通过反思我意识到人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的,那么知识的掌握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因而我在动量守恒定律教学中,先介绍了这个定律的发现过程:它起源于16~17世纪西欧的哲学家对宇宙运动的哲学思考。

二、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从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教学基本策略方面进行

1.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

物理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虽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靠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首先,转变物理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变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要转变教学理念,历史与社会教师应加强对历史社会教学理论的研习,如《物理教学》《中学生物理教学参考》杂志开辟的一些栏目的讨论文章对更新教学理念就有许多帮助。

其次,丰富物理专业学识。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历史与社会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足以提高专业素质、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研究方法。

2.教学基本策略方面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新课程下物理教师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

首先,物理课案例研究。“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件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有三个方面:①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②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③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其次,物理课的听课活动。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的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了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最后,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受、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物理学科来说,其实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篇8

美学自19世纪后期引入中国以来,在教学方面经历了一个较为迟缓的发展阶段,直至1960年北京大学成立全国第一个美学教研室,才进入了教学研究与建设的实质性阶段。时至今日,美学教学依然存在需要反思的问题。

一、美学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审视时下大学美学教学的现实情况及其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一般而言,有如下诸方面:

1.教学观念

目前大学美学教学基本上是以知识性的传授为教学观念,即美学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给学生一系列相关的美学学科的知识。具体而言,这些知识则是一些相关的原理命题、美学历史、概念范畴、体系架构等美学学科的基础内容。这般专重知识传播的教学观念完全忽略了美学学科的人文属性及其价值意义。

2.课程设置

中国大学美学课程的设置比较特别:一是在哲学系院完整的大学设置美学课程,其教学内容一般分为美学原理、中国美学史、西方美学史;二是在中文系院成熟的大学设置美学或文艺美学课程,其教学内容一般分为美学原理、文艺本文由收集整理美学。依据当下美学界研究人员的分布,一般都是在大学中文系院从事美学科研与教学,故美学与文学、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有相互交叉的现象。并且,相当一部分大学的美学课程并非是专业必修基础课,而是以专业选修课形式设置。这种课程设置现象因中国大学办学理念、学科认识而显边缘化、混乱化。

3.教材选择

目前大学美学教学所选用的教材,基本上是国家统一定制的教材。此一类教材的编写是国家遴选的一批专业人士集中协作完成的成果。而编写此一类教材的指导思想是,其美学思想里的基本原理命题亦是美学问题,即实践(的实践义)美学基本问题。近些年,亦有一些学者自己编订美学教材,并在自己从事科研与教学的大学使用。此一类教材,一部分亦是在指导下完成的,另一部分则是从自己的美学思想出发来完成的。此一类教材虽有一定的个性特色,但并不一定为学界所完全认可接受。此不单是时代的社会因素,亦有其学说思想的精致与粗糙、周延与疏漏等因素。

4.课堂教学

中国大学美学教学主要采取的是课堂教学,即主讲老师讲解国家统一版本或自己编订版本的教材内容。其讲解的内容亦主要是知识性的学科基本知识点,缺乏基本知识运用于具体审美活动的内容,亦缺乏对原理命题及知识点之间逻辑关系的清晰梳理,还缺乏对原始经典的介绍与讲解。其授课的形式一般是满堂讲解,期间鲜有师生互动等相关内容。此般专重知识点传播的课堂教学,既不能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亦不能培养学生活学活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还不能培养学生认识、了解、阅读原始经典的能力,更无法实现美学作为人文学科的审美教育意义。

5.考核方式

目前大学美学教学考核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期中考核,以开卷或论文写作的形式进行;二是期末考试,以闭卷的形式集中统一定时完成试卷。中期考核方式与内容相对较为灵活,由任课老师自己根据实际情况执行。期末考试方式与内容则是全年级统一定制的试卷。因为教材是统一的,期末考试试卷是统一的,所以每一老师课堂教学的范围与主要内容也须是统一的。如此一来,课堂教学则失去了教师与学生的双重个性与创造性。

二、美学教改的探索与方法

针对上文对时下大学美学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而作的分析,下文尝试探索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转变观念

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当然有其独特的知识性内容。课堂教学亦需要传授学科基本知识。但这并不是美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更不是其全部内容。美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性质的学科,自然具有最终必定指向人文价值关怀的意义。在美学学科及其教学实践里的具体表现就是审美教育的人文化这一项内容。此即是说,学习美学的最后目的是指向通过美学理论的学习与应用来教育受教者如何培育一颗审美的心,如何完整自己的人格结构,如何完善自己的人性品格,如何升华自己的情操格调,以期使其成为一个全面健康成长的人。美学作为哲学的下属学科,是一门理论性质的学科,自然秉有哲学的基本性质:周延的逻辑性,严密的思辨性。因此,在美学教学实践里,不仅仅要罗列说明一系列相关的原理命题、概念范畴等知识性内容,更要阐释清楚这些命题是如何论证出来的,以及概念范畴之间的逻辑关联是什么等理论思维问题。之所以如此要求,是因为以此为案例可以教会学生如何进行理论思维,而令其受用一生。

2.完整课程

美学作为一门学科,自有其诞生的思想语境及发展的思想历史。因此,美学课程的设置需要从其自身的学科实际出发,一方面讲解一系列相关的原理命题、概念范畴,另一方面梳理美学历史的内在逻辑脉络,尤其是伟大哲学美学家的基本美学思想及其起承转合的逻辑关联。承上文,美学又是哲学领域里的人文学科。因此,美学课程的设置还需以审美化育为终极人文指归。基于美学学科如上的实际情况,大学美学课程的设置一般应有美学原理及美学历史两门课程,而且美学历史课程因其自身理论的系统性及时代关怀的人文性而更显重要性,故需将其置于与美学原理课程同等重要的位置,或置于其上尤佳。正是在此

意义层面上,若因办学机制的学时限制而只能二者取一,笔者认为概论性质的原理课程可舍。

3.原典教材

承上文,美学课程的设置需以其历史课程为主要内容。依此课程设置理念而选定的课堂教学教材,亦当是美学历史类的著作。但不能以美学发展简史或通史作为课堂教学教材,而应该以美学历史上里程碑式的美学家的基本美学著作作为课程讲解的基础文本。为什么不能选取美学发展简史或通史类的著作作为教材?因为此类著作亦如概论性质的原理教材一般是泛泛而谈者,给学习者脚不着地的不踏实感。为什么只能选取经典美学家的经典著作作为讲解文本?因为这样可以完全真实地经历美学家思考论证问题的完整的思维过程,从而系统完整地训练学习者的理论思维能力。

4.经典解读

美学教学的教材当以美学历史上经典美学家的经典美学著作为依据文本。对于经典美学著作的讲解,亦不能如概论性质的知识性讲解一般,而应是精细完整地讲解。即一方面要逐字逐句地讲解字面义、文本义、引申义,另一方面要说明字词句段之间的逻辑关联,最后则从篇章的层面来把握美学家对一具体问题的提出、分析、解答的完整思维过程及逻辑结构的层级性。在完成原典文本导读之后,再展开史论的讲解,而实现以点带面、以史导论的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还可以培育学习者宏观的历史思维能力及发散性的创造思维能力。

5.记忆运用

美学教学改革的最后一项内容则是考核方式的改善。美学作为一门学科,有自己特有的学科基本知识性内容;作为一门理论性质的学科,又有逻辑思辨及辩证思维的特性;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又必定具有人文价值关怀的意义指向性。因此,对美学学习者的考核须兼及上述学科特性。就知识性内容的考核而言,可通过闭卷的形式定时定点定量地完成书面试卷。就理论性及人文性的考核而言,其方式比较灵活,但一般而言可采取开放型的论文写作方式,此只需规定论文的篇幅、文献的引证数量及研究对象的范围;或可采取短文写作方式,此需规定统一的时间地点论题。论文方式重在考核学习者系统地提出、分析、解答问题的完整思维能力、阅读范围及质量;短文方式重在考核学习者理论资源储备情况、应急思维能力。此需说明的是,无论哪一种考核方式(不含统一地选拔人才的考核方式),都应由任课老师根据其教学的实际情况展开,以充分个性的教与学来实现师生的创造性发展。

三、美学教改的语境与意义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现代化的时代,而现代化时代背后的思想语境是宏大的现代性叙事。因此,对大学美学教学改革的反思与探索,自然无法跳离现代性的宏大语境,反而,更应该从时代的现代性语境来反思探索大学美学教学改革,这样才更加切实,更显时代意义,更具学术价值。

1.现代性语境

以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为标志性事件的现代性思潮关注与彰显的核心问题是作为主体的人之知性功用。此一思想将人的知性思维功用无限地强调并放大,其具体表现就是以科学技术所主导的工业文明无处不在,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正面来看,科学技术的发展确实带来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光辉灿烂的工业文明,而辉煌的工业文明又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丰富的物质生活与便利的生活设施及生活条件。然而,由现代性催生的现代化技术在给人类带来便利与享受的同时亦带来了苦痛与灾难。即现代化技术在向自然索取以满足人类的同时将人类带向了其自身的对立面:人为科学技术所支配,而

成为碎片化不完整的人,进一步说,人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心灵无处安放而滑入精神虚无主义的深渊。

篇9

关键词:德育课;成功;成功学理念;应用。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修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中国的社会转型和世界形势的变化、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和国际竞争的加剧,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德育课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必修课,它承担特殊的育人功能。德育课教学必须为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等劳动者和中级技术人才而努力。为此,面对新的形势与挑战,面对职业学校生源素质走向滑坡等严峻问题,如何开辟一条教学捷径,展现德育课的特殊魅力,是摆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德育课教学中渗透、应用成功学理念,是一种值得探讨研究的教育教学方法。以下就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借鉴渗透这种教育理念,谈谈自己几点粗浅的见解与体会。

众所周知,成功学理念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它强调的是塑造成功人格为核心,把增强自信心作为成功的第一要素,体验成功感觉作为中级目标,坚定成功信念,塑造成功人格为最终标志,,通过进行成功语句和形体训练强化自信心,输入成功信息坚定成功信念,在活动中渗透成功意识体验成功感觉,是行为者以成功心理为依托,以顽强品质为依靠,以坚定信念为支撑,最终塑造成功人格。陈安之,当今国际上继卡耐基、拿破仑・希尔、安东尼・罗宾之后的第四代励志成功学大师,也是世界华人中唯一一位国际级励志成功学大师。他被尊称为:“信心和潜能的激发大师。”他说:“一个人要成功,一定要研究方法;要想长远地赢得成功,一定要立德、崇德!”

分析中职生的现状,他们多数是中考的失败者,在过去的经历中,他们的自尊心不同程度地受到损伤.他们对学校的教师甚至产生冷漠态度.对自己不能作出正确的评价。他们在心理上的主旋律是好的,但又有一些不健康、不和谐的“杂音”:敏感、自卑、狭隘等不良心理特征。只有紧紧抓住新时期职专生的思想脉搏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把成功学理念渗透到德育课教学中,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一、点燃中职生自尊心的火种,帮助他们找回自信,拥有阳光心态。

正如前面提到的,成功学理念把增强自信心作为成功的第一要素。而剖析职专生心理,当务之急也是克服自卑,找回自信。所以,在德育课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成功学理念,能让学生树立自信心,逐步体验成功,从而养成健康、乐观、向上的品格,顺利走向人生的辉煌。如何做呢?

首先,要“良言”妙用。“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要做一名成功的教师必须深信这一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有选择性用“良言”去抚慰、激励、温暖学生。一句鼓励的话,一束温和的目光,一个鼓励的眼神,都悄悄地拉近我和学生间的距离。我经常用“回答太好了”、“你真棒”、“你真聪明”、“你一定可以的”、“没关系,下次你会成功的”等成功语句鼓励他们,我们经常在课堂上呼喊成功口号“我行,你也行”,做成功体操进行语言和形体训练,通过这种语言艺术和成功学理念的渗透,职专生暗淡的心灵逐渐被照亮了,自尊心的火种点燃了,找回了久违的自信。他们的学习、生活态度改变了,我的教学渐进佳境。

其次,开启学生的心智,让他们拥有阳光心态。德育课有着丰富的教育素材。例如,《心理健康》课程本身就是帮助学生自我了解,学会调节,控制情绪等,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又很好地渗透成功学理念,那将是教学的一大突破与完美。例如,在讲到《心理健康》第一单元第1课〈用心看着自己〉这节课时,我用了美国从事个性分析专家罗伯特接待一个因自己开办的企业倒闭而负债累累、离开妻女到处流浪的流浪汉,通过引他去见能使他东山再起的人―“镜子里的自己,”使流浪汉彻底觉悟,最后成为芝加哥的富翁的例子,让学生领悟人最大的天敌是自己,要勇敢地面对自己,成功也许离我们只有一步之遥。又如讲到该课程第一单元第2课“做自己的冠军”我补充了这样一个例子:华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纲索表演者,在一次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说,我知道他这次一定会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绝对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只想走钢索这件事的本身,从不考虑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华伦达的事例,告诉一个道理:“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卷云舒”的阳光心态最重要。成功不是跟人比较,而是做成功的自己。接着,我让学生自我训练写出“最好的自己”在全班交流。通过种种的心理暗示,开启学生的心智,让学生克服自卑,增强自信,拥有阳光心态。

二、“多渠道、多方式”强化中职生的成功意识。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搭建成功的平台。

一直以来,我们德育课教学的一个误区,以教师说教为主,学生参与机会甚少。更不用说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权利了。而在德育课教学中渗透成功学理念,就是向这种传统的教学手段挑战,推进德育课的教育教学改革。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搭建成功的平台。无疑也是强化成功意识的方法之一。

在每节课我都搭建这样的一个平台:让学生走上讲台,“畅所欲言”。使学生在开放的教学情境中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如,在讲《哲学基础知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这一框题时,我课前指导学生预习收集有关危害人类环境问题的材料并思考如何用联系的观点看待这些问题。让学生有所准备,又留下悬念。讲课时,我用课件让学生观看几组镜头:黄河源头的断流、北京的沙尘暴,工业的污水大量流进淮河,小鸟在被砍伐后的树桩上筑巢等。接着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列举危害人类的十大环境问题并要求他们思考:“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环境问题造成的原因?我们应该吸取怎样的教训?”由于学生课前有所了解,加上课堂课件的感观认识,他们很快地进入角色,纷纷走上讲台发表见解,畅所欲言。当同学们得出因为人与自然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由于人类破坏,引起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森林锐减、酸雨蔓延、大气、水体、海洋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所以,人类必须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尊重客观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界的严重惩罚……我们的教学情境很快进入了。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授课中,看到自己的成功。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发言之踊跃超出我的意料。据我对一个班级的统计,全班46人,一学期到讲台发言次数超过20次有7人,在10―20次的有22人,5-10次的有12人,5次以下的只有5人。也就是说,学生非常珍惜我给他们创造的成功机会。

(二)、课堂与社会的接轨――成功求职的训练。

职业学校的学生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就业、创业意识,这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为此,除了充分利用《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这门德育课程,还结合校本教材《成功求职训练》进行授课,目的在于多角度输入成功信息,坚定成功信念,强化成功意识。

如,在讲到择业与求职时,除了分析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介绍择业与求职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然后再发展”的新观念,重点对学生进行成功求职训练。我利用校本教材,让学生撰写个人简历。告诉他们一份成功的个人简历是开启事业之门的钥匙,撰写个人简历要展示个性魅力,文凭和证书是一方面,品德和才干也是重要方面。学生通过讨论、比较,各抒己见,最后总结出一份好的个人简历必须在成绩、能力、技能、嘉奖、职业生涯等方面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接下来,我们还进行模拟招聘会,共同把握面试的技巧:如面试的准备工作、心态、情绪控制、语气、语调等。为学生勇敢叩响职业之门,抓住机遇,接受挑战。共同体会“快船迟开先到岸,笨鸟先飞早入林”的真缔。

当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课堂中体验的成功感觉,还须在社会的大课堂中饯行。为此,我设计了多种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参观访问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体验,丰富情感。如为了了解当前职专生的就业趋势,我让学生到个体、私营、外企、国企、行政事业等单位进行调查、统计,同时邀请优秀毕业生作报告,消除学生在所有制性质与择业观、创业观方面的错误认识,为学生择业、顺利就业做了心理上的准备。很大程度上,也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际工作能力、适应能力。

(三)、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展示自信的舞台。

职专生身上有着闪光的一面,他们跟所有的青年学生一样,也有自己的才华与追求。德育课教学有许多可以开展活动的课题,把课堂活动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不仅体现课程结构的完整性、科学性,而且也是德育课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锻炼学生自信心的需要。组织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提升能力。这也是“多渠道、多方式”强化成功意识的有效途经。

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所学的专业不同,所以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开展课外活动,锻炼职专生的能力。如幼教专业举行礼仪形体训练小组,把求职的训练与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既发挥她们的特长,又学有所用。根据各专业的共同特点,开展如职业理想演讲、主题竞赛活动、热点话题讨论及辩驳赛、班级周刊、德育小论文竞赛等活动,都是对课堂知识的延伸,让学生活学活用的好方法。特别是德育小论文的撰写,人人都可以参与,教师进行适当的分级评选,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如《维权――永不褪色的防弹衣》、《动感e族――职专生手机小议》、《选择小议》、《虚掩着的门》等出自职专生撰写的德育小论文,处处透露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以致用,以及独到的见解之处,简直让人难于置信是职专生的杰作。当他们的德育小论文等作品在省、市各类德育课竞赛活动中获奖时,我们可以体会他们由衷的喜悦与成就感。我们更加坚信他们是好样的。

事实证明,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不仅发展了职专生的个性特长,培养了他们各种能力,而且最大限度地树立了职专生的自信心,更坚定了成功信念。

三、成功学理念在德育课教学中应用所带来的惊喜与挑战。

成功学理念在德育课教学中应用,给我和我的学生带来了许多的惊喜。我的学生在德育课中能最大限度地体验成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意识,把握成长的每一次机会,展现中职生最良好的心态:我是好样的!在学生遇到难题时,觉得困惑时,在面临人生较大转折时,我能帮他们一把,让他们走出失败的阴影,告别自卑,走向成功。同时,作为教师,我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知识结构,调整教学心态,与学生共同成长。在实际的教学中,我的知识水平,驾驭教学的能力,思想道德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升华。学生喜欢上我的课,喜欢学习,乐于探讨,勤于思考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当然,成功学理念在德育课教学中渗透与应用,是具体的,复杂的,它要求教师要有熟悉驾驭课堂的局势的能力,也要有丰富的知识,崇高的思想品质等。因此。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研究,不断借鉴。但我坚信,只要我们本着“为了学生的一切”和“一切为了学生”的指导思想,有意识地在德育课教学中渗透成功学理念,会有越来越多的中职生在这种积极的、健康的情感教学中,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王霁、肖和平主编:《哲学基础知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陈安之主编:《成功学》

[3]詹万生主编:《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边玉芳主编:《心理健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篇10

康德的实践哲学

[摘要]康德的伦理学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但正是这一点被人们所误解,认为康德的道德哲学是一种空洞无物、没有实际效用的学说。然而,综观康德的道德哲学,可以看到,康德道德法则形式化的追求只是其道德哲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方面,另一方面,康德力图使自己的道德哲学走向经验和情感,走向生活世界。这也就构成了康德伦理学的实践性。

[关键词]康德伦理学 形而上学 至善

[中图分类号]B8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035-02

一、康德的伦理学

康德伦理学的出发概念就是自律的善良意志,人们常说,通向地狱的道路是用善良的意向铺砌的,但康德的善良意志并不是消极的,这位思想家向善良意志的体现者所要求的是活动和行为。人们或许会批判康德对事情的形式主义的看法,他暂时谈到的只是帮助人们在生命的海洋中找到确定方向的指南针,道德方向的丧失不会是长久的,道德境界迟早会在人的面前清楚地显示出来,并且人们将看到他们的行为会把他们引向的方向——引向善或恶。善就是善,其准是如此的显而易见。

在康德看来,实践理性的宗旨就是用之指导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生活,如果人们拥有了一个对实践生活很合理的理性却不用于人类实践生活,不能普及开来,那么原理描绘得再美轮美奂,事实上它是没意义的。想要指导人类的实践道德生活,就必须将理论带回到现实的大千世界中。

《实践理性批判》是对一般的实践理性进行批判,一般的实践理性包括我们日常的实践活动。“这个批判为什么不提名为纯粹理性批判,而是简单地提名为一般实践理性批判……如果它在这一方面成功了,就无需批判纯粹能力本身,以发现理性是否以这样一个过分僭越的要求,超越了自己……”[1]康德在导言中,强调了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区别,理论理性是处理认识的问题,实践理性是处理欲望和意志的问题,其最高表现形式就是意志能力。

那么什么是意志呢?在康德看来,就是自己实现自己的对象的能力。

纵观《实践理性批判》这本书,康德的道德形式主义研究到达最高之处了。实践理性批判事实上是对人类道德法则的元伦理分析。对道德法则的表达是形式主义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它就是康德的绝对命令或定言命令法则。康德对道德法则是这么评价的:“以上所列举的观察道德原则的三种方式,归根到底,是同一规律的不同公式,其中每一个又包含着其他两者。它们之间虽然有着区别,不过这种区别与其说是客观实践的,还不如说是主观的,其目的在于通过这种类比使观念与直观相接近,并由此与情感相接近。”[2]而随后的两种表述只是为了能更接近情感。

康德认为“至善”是纯粹实践理性的全体对象。他认为前人的哲学实际上是“求达至善之术”。康德研究了关于“至善”的内在涵义。

在康德看来,追求幸福是每个有理性者的合理的要求。同时,他也意识到了人们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也会有各种感情:快乐、激动、悲伤等。如若这样,人们是否可以将“追求幸福”作为普遍法则呢?康德的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法则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而“幸福”是一个具有不确定因素的东西。人们在现实的生活中追求“幸福”时有时不会考虑道德的因素,有时道德甚至成了阻碍“幸福”的因素。康德说:“事实上,一个理性越是处心积虑想得到生活上的舒适和满足,那么这个人就越得不到真正的满足,因此,很多人特别是那些最精明的人,如果他们肯坦白承认的话,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对理性的憎恨。”[3]德行有时甚至会阻扰人们对幸福追求的达成。因此,幸福不一定能与道德很融洽地协调。

制约人欲是一个要求,同时又必须满足人的各种欲望。于是康德伦理学产生了有关幸福和道德内容的二律背反:幸福和道德是“至善”中两个相对而言的要素。所以,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对它们来说不见得行得通,所以对“至善”概念的研究和演变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形而上学这一边。所以,想达成至善这个目标它的条件只能在形而上学这样先验的基础上讨论和研究。在现实实践的生活之中,人们一边受到各种道德和规范的激励和鼓舞,另一方面,道德律也在适时地限制人,这就是一般人们追求的“幸福”的基本构成。康德却认为:“这种自得好报的道德体系,仅仅是一种理念,它的实现要依靠这个条件,即人人都做他们所应该做的事”[4]。我们知道,现实的生活中并非所有人都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所以,想把道德和幸福真正统一在一起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康德将道德的研究转到了形而上学这一高度。于是就有了康德的两个悬设:上帝存在和灵魂不朽。在康德看来这是十分必要的:“必须假定那道德的世界,对我们说来,是一个未来的世界。所以上帝与来生是两种基本设定,而按照纯粹理性的原理,这种基本设定和同一理性所加乎我们的责任,是不可分的。”[5]

康德为他所提出的两个悬设感到十分自豪,按他的观点上帝存在和灵魂不朽使人自己内心对现实生活中的诱惑有抵抗性,人们便会知足而后“自足”。站在实践理性角度,康德认为:“理性的那种必然的理念,是把我们自己看做是在思宠的世界中的而在那里幸福是等待着我们的,除非由于我们自己不配得到幸福,而限制了我们在幸福中的份额。”[6]理念世界解决了人们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道德问题,达成了二律背反,这是康德理论的一项伟大创举。

二、后人康德伦理学的批判

(一)海涅的批判

严谨过度的人责备康德哲学的二元论,并认为其伦理学只流诸形式主义。海涅认为,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作为绝对不能证明的东西加以推倒了全部的东西——灵魂不朽、意志自由、上帝存在,却在《实践理性批判》中作为公社恢复起来。这是他理论不能自圆其说的表现,他认为虽然其并没有扩充我们的知识,但整个说来“它们给理性一种对这些概念的权利,否则,理性就不能允许自己甚至有论证这些概念的可能性了”。这是海涅对康德伦理学理论的嘲讽,也是他认为康德伦理学流诸形式的证据。

(二)叔本华的批判

叔本华认为康德的理性主义哲学批判了宗教哲学,但是他的实践理性最终又变成了另一个被复活的上帝。然而,康德对于理性的限制,实际在某种程度上是对非理性主义的一种默认,理性所不能到达的地方,也就只有非理性来加以解决了。他建立起经验主义伦理学就在于,继承康德的宗教批判思想,进一步对理性宗教进行更为彻底的批判,最终树立起关注个体的人的存在和境遇的非理性主义伦理哲学。

在伦理学上叔本华认为:“道德学研究的是实际的人行为,不是研究先天的纸糊楼阁。”[7]叔本华也因为这一点批判了康德的道德哲学,他认为康德的伦理学是不会存在的一种假定,是“伪装的神学道德学”[8],是一种最为抽象的概念,是表面的道德学说,而其内在是对康德“上帝”之说的迷信。叔本华要建立的是基于人们实践生活的具有社会实践性的伦理学说。

叔本华认为康德一开始就偷换了道德学概念。义务等概念都不能逃脱上帝哲学的假设的最初,上帝存在的假设保证了道德在现实生活中的一切实际意义。“一切责任的观念与意义,纯粹、完全来自于它对威胁性惩罚和允许的奖赏的关系。”[9]责任本身以人们设定惩罚和奖赏来作为条件,或者我们可以这么认为,它是以惩罚或奖赏作为条件来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康德所说的“绝对”的意思是“无条件的”,所以他的伦理学以“无条件的责任概念”作为基础,就是“一个形容词与其形容物结合的矛盾”[10],然而,这种“无条件的责任”在人们的社会现实生活当中难以找到依据。

叔本华批判了康德伦理学的基础和根源:他完全建立在纯粹先天概念(即纯粹理性)之上,没有任何实在内容和经验依据,适用于有理性者却不能激动人;缺乏真正实体,没有可能的功效,是建立于虚无之上和漂浮于空中,无物能赖以支持,无物能被激动。这种以命令形式出现的义务伦理学来自于神学道德观,“它本质上,是牢固地建立在人之依存于另一个意志的假设之上,这一意志向他命令,宣布奖励或惩罚。”[11]似乎上帝存在这个悬设扎根在了康德所有的伦理学和道德学说之中。

三、康德的“回应”

海涅和叔本华都未曾注意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在康德那里宗教并不是道德的原因,而是道德的结果。道德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然而它从何而来,这一点对于康德本身来说也是一个宇宙之谜。就像宇宙本身从何而来是一个谜一样。“有两样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那种越来越大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充溢我们的心灵,这就是繁星密布的苍穹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12]康德接下去说,惊奇和敬畏虽然能够激起人们去进行探索,但毕竟不能弥补探索的不足,那么对探索来说需要的是什么呢?首先是科学方法,哲学永远都应该是科学的维护者和导师。康德从来没有对这个具有深刻意义的概念放弃。

无论在理论哲学之中,还是在实践哲学之中,法则都具有中间的位置。纯粹理性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必然要通过法则实现出来,而这里最为特殊的一个特征就是,无论在自然领域还是在自由领域,纯粹理性都通过作为理性存在着的人在颁布法则,人既为自然立法,也为自己的实践活动立法。然而在哲学世界纯粹是有必要的,这是康德的坚持。

纯粹实践理性原则就其本身而言仅仅为意志提供了一个只具有形式意义的原理,而没有任何具体的内容。这条法则并没有告诉人们,他们应该具体做什么,比如,不许说谎、尊重生命。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们可以做任何事情,只要在做那些事情时他们的意志所依据的准则能够同时用做普遍立法的原则,这就是说:他据此准则来对待所有其他人,并且他也愿意所有其他人据此准则来对待他自己以及任何人。深入分析表明,在更为准确的意义上,这样一条实践法则应该是对所有实践原理的形式约束,只有符合这个约束的实践原理才能成为实践法则。

但是,从理论上来说,这里仍然存在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就是纯粹实践理性法则是先天的决定意志,但是道德行为毕竟是需要。此处关系到既是理论性又是实践性的问题,康德认为这种实在性法则自身是需要得到判定的,实践对象始终必须有其经验的表现。康德对这个难点有相当清楚的认识,并且充分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如果一般而简单地说,这个困难就是:先天的道德法则的实践效用如何在经验事件上得到验证。因为这样一个作用不仅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东西之间的单向作用,而且还要在已经受到另一法则支配的事件中有所表现。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的愿望是能够构建感性和理性的桥梁,他希望他的研究能够推进伦理学的发展使后人受益无穷,并且能够使人们完全明白伦理学的真正内涵,从而找到什么是真正的“善”,这种善具有纯粹性并且是最高的善。因为“在康德看来,审美判断力通过人的审美使人意识到自己的自由并激发起人的道德情感,目的论则通过对自然目的的追溯使人们意识到自身已肩负着和世界相关的道德目的”[13]。

康德永远在追求一种他认为内心完美的伦理学,这种伦理学是纯粹的,所以他用形而上学只是想像数学一样使伦理学达到一个形式纯粹的高度,然后这个形式如果是合理和可以实行的,那么再回归到人们的社会实践生活中去再让人们去践行。他认为只有达成了这种形式主义的内在认可,人们才能从心底诚服,才能发挥道德的约束作用。包括他假设的上帝和灵魂不朽也是为了让人们从心底遵循这种道德律,有一种对道德的敬畏之情。另外,他生活的那个年代毕竟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年代,人们迷信上帝的多,所以他借用上帝这个翅膀来表达自己的道德观念,实际上是想维护自己建立的这个道德王国的威信。

看了“康德的实践哲学”的人还看了:

1.关于哲学实践认识论文

2.康德道德哲学观论文

3.关于哲学实践认识论文(2)

4.康德哲学论文范文(2)

5.关于康德哲学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