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消费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2 09:50: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民消费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本文作者:王茹工作单位: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影响甘肃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主要因素
收入水平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需求最重要的因素。从十多年间甘肃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可以看出,居民消费主要集中在食品和居住领域,吃、住依然是甘肃农村居民消费的一个主要内容。即使收入有所增加,其需求的变动对收入的反应仍然迟缓,即需求缺乏弹性;相反,家庭设备、文教娱乐和医疗保健对收入反应却很快,需求富有弹性。其中前者属于生存型消费,层次较低,后者属于发展、享受型消费,层次较高。一旦购买力提高,消费需求层次就会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跃进,消费结构也会向较高层次跃迁。因此,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是扩大农村消费市场、提高农村购买力、促进消费结构合理化的基础与关键。产业结构2010年甘肃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的比例为14.54∶48.17∶37.29,第三产业总体增长较快,但是甘肃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仍然不足,其主要原因是消费者对第三产业有效需求不足。国际上,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居民家庭服务性消费支出在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分别为40%、36.2%、30.6%、30.6%,发展中国家居民家庭服务性消费支出大多在20%左右,而甘肃省农村居民2010年家庭服务性消费支出才达到23.73%。农村居民家庭服务性消费支出过低严重影响了甘肃省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农村居民消费质量的提高。因此,目前我们在注重产业结构对消费结构影响的同时,更要注重强调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反作用,使生产结构适应消费结构。不确定性近年来,农民面临的不确定性日渐增强,主要表现为:(1)农村居民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农村居民往往倾向于通过减少当前消费支出、增加储蓄来应对未来医疗、养老、教育、住房等方面的问题,这说明甘肃省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不足,农村医疗、教育、养老等制度仍不完善、不健全,严重影响了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2)生产环境的不确定性,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甘肃省农业生产在抵御自然灾害方面,能力弱,损失率高,农业生产收入受到很大的影响;(3)农产品市场信息的不确定性,甘肃省农业生产与市场经营户信息缺乏沟通,最新市场信息下乡入户难,农产品卖难等问题较为突出,致使农产品的生产和供给调整难度大,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对收入的影响很大。
促进消费结构合理化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甘肃省农村居民吃、住等基本生活资料的需求仍然是消费支出的大项,农村居民的总体消费水平不高,需要加以合理引导。增加农民收入1.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根据甘肃自然条件状况,对马铃薯、苹果、洋葱等特色农产品的种植要重视;对党参、当归、甘草、大黄等中药材种植规模要进一步扩大;对畜牧业发展应该采取规模化养殖;对于大部分农产品经营者来说,必须想方设法在品质上做到与众不同、出类拔萃,同时在内外包装上也要有所创新,比如在包装上要特别注明选购的理由和独特的卖点等,以此来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农产品价值,增加农民收入。2.要规范农产品市场,建设农产品信息平台,使农民可以根据市场需要进行农业生产为此,我们急需建立功能齐全、覆盖面广的市场信息网络。通过对市场信息的准确把握,农民才能合理地调整生产,从而增加收入。3.加强农村清洁能源工程建设利用沼气、沼渣、沼液,提供农民生活用能,发展庭园经济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有利于帮助农民节省燃料和用电,减少生活支出;有利于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推动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今后,需加强对产业结构升级带动性强的若干主导产业的投资力度,如绿色能源产业和农村循环经济产业,只有这样,增加其研发投资,使产业结构、企业科技竞争力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变化。比如,在水资源丰富的县实施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工程,将丰富的农村水能资源转化为经济和社会效益。再以农村循环经济产业为例,稻花香集团提出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龙头,向饮料产业延伸,向饲料产业拓展,向养殖和有机肥料产业扩张,向生物化工产业推进,构建了“五级循环”产业链,打造农业产业化循环经济,助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并付诸实施。随着这一战略的全面推进,稻花香已建立起以三峡坝(库)区农村为基地、以周边县市及其他地区为带动和辐射区域的湖北省最大的农业产业化循环经济园,直接和间接就业的农民已达到20万人。以上经验也值得甘肃省借鉴。增加有效供给,引导合理消费消费结构合理化的基本保证是有效的供给,它也是优化供给结构,满足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和升级的需要。因此,供给领域应重视市场细分,进行消费品市场的合理定位,满足农村居民多层次需求;提高适合农村居民消费的商品的比例,增加供给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此外,还要积极调整消费政策,鼓励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方式,提高农村消费者的素质,倡导科学、合理、文明的消费观;重点针对文化、娱乐、卫生保健、旅游、通讯等产业,不断完善消费品供给结构,满足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标准要能保障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二是要完善财政政策,将财政支出和转移支付更多地用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完善社会保障和支持农业发展等方面;三是逐步建立农村社会福利制度,解决孤寡、残疾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对其吃、穿、住、医、葬等方面给予必要的物质帮助;四是要建立适合甘肃农民的养老保险机制,调动农民参与社会保险的积极性,解决农民的养老之忧。通过以上措施可以解除农村居民后顾之忧,改善农村居民的消费预期,提高消费欲望,增加即期消费,从而促进其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善。
篇2
(一)降低农村居民收支波动性据分析
想要发展通河县农村消费信贷,必须从降低支出和增加收入两方面着手,而降低农村居民的收入波动性则更为重要。一是降低支出波动性方面。要使农民的非预期支出得到降低,就必须完善农村的医疗和养老保障体系,这样就会减少重大疾病及意外事故对农村居民家庭的影响。这不仅可以提高居民的财务稳定性,还在一定范围内控制了农户未来面对的不确定因素,对农村居民消费信贷的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二是降低收入波动性方面。首先,农村具有先天地理条件优势,可以有效的利用自有的耕地资源,在种植和养殖业上实行多方位多层次的发展方向。开展分散种植,既可以使市场的价格风险得到降低,还可以避免农民在丰收的季节收入却下降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也分散农业风险,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收入的影响。其次,通河县拥有大量闲置劳动力,可以鼓励这些农村居民进城务工,一方面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另一方面,这种劳动力的转移,也为城镇的经济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二)改变农村居民的贷款成本
农民的贷款成本因其对消费信贷的影响作用不同,可以分为利息成本和非利息成本,我们可以根据其不同的特点,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一是利息成本支出。提高利率水平,不仅可以加强农村金融机构应对贷款风险的能力,还可以降低银行的贷款标准,进而提升农村消费信贷的市场需求。而一些农民的还款能力良好,由于其没有适合的抵押物而没有获得贷款,这样会制约农村消费信贷的发展。而提高利率水平,可以使他们更容易参与到信贷市场,促进农村消费信贷的发展水平。二是非利息成本支出。在降低农村居民贷款的过程中,非利息成本可以充分改善农村居民消费信贷的发展状况,它是影响农村居民获取消费信贷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为了降低借款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通过引入第三方来解决,比如设立第三方担保公司。开设第三方担保公司的合伙人必须来自同一村镇,同时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资格许可,并要缴纳一定数量的资本金,才能保证对外提供担保业务。除此之外,还需保证有效流通及共享的信息,提升违约付出的代价,这样可以使借贷款两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得到缓解,保证农村消费信贷健康有序的发展。其次,可以允许民间资本按照规定进入农村的消费信贷市场,试点发展村镇信用合作社。由于村镇信用社立足于本区域农村,对周围的人文地理环境都有较深的了解,这样能够掌握贷款农户的实际经济情况及信用记录,从而降低借贷款双方信息的不对称。这样能够保证识别与警惕不良贷款人,同时降低优质贷款人的非利息成本支出。
(三)改变农村居民的预期收入水平
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农村消费信贷的发展,就需要提高农村居民的预期收入水平,而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程度,则是最为行之有效的途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对部分金融方面的知识更为了解,同时也更容易接受。这样就可以通过合理运用一些例如金融、保险等金融工具,来降低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二、结语
篇3
[关键词]农村农民生活消费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农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通过许多方面体现出来,尤其是农民在新时期所形成的消费模式。吉林省农民消费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与全国地区有着共同特点,但由于本地的民俗习惯、民族分布,经济状况,地理位置等因素有着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显著特征。当前,吉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吉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特点
1.消费结构层次较低在居民消费结构中,恩格尔系数较高,如2007年吉林省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0.0%,这说明在食物消费方面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比重较大。同时农民用于文化教育方面的消费也较低,只有个别家庭因为有子女考上大学使得教育投入成为家庭消费的最大支出。服务消费比例较低,农村居民大多对服务消费的接受程度较低.这一方面是受收入及第三产业发展较慢的客观原因所限,另一方面是受农民传统持家思想的影响。因此很多服务消费都采取了自给自足的方式加以实现,如搬家服务、保姆、钟点工、商品速递等服务在农村很少见。
2.不健康的消费方式
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方式中还有诸多不健康的因素,如赌博消费、封建迷信消费和人情消费等。吉林省许多农村地区仍然有赌博现象存在,打麻将、推牌九等具有赌博性质的娱乐项目已成为部分地区农村居民生活的一部分,也成为他们消费支出的一个重要项目,尤其是在秋收后及春节期间更加盛行。封建迷信在广大农村仍十分盛行,很多农民四处花钱找“先生”、“大仙”看病免灾、算命看相、看风水等。再有就是人情消费,农村人情消费一直居高不下。人情消费的名目、种类繁多,价码也越来越高,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结婚生子,考学过寿,乔迁和丧礼都需要礼金,使部分农民不堪重负。
3.消费时段集中
在吉林省所在的北方,由于在秋收后农产品才能变成现金,农村消费呈现很大的季节性。生产资料消费主要在春耕之时,而生活消费大部分在秋收之后。另外,在平常时日,农民普遍比较节俭,只有到重要节日时会选择集中进行消费。例如,春节、国庆节等是农村集中消费的时段。在集中消费时段内,肉类、烟酒类、礼品类等消费金额巨大,占农村居民全年消费比重的大部分。
4.消费方式趋同
农民有很强的从众心理与模仿意识,个性化消费少,同村、同乡消费方式大致相同。农村属于熟人社会,购买商品受“口碑”影响较大,在购买家电、摩托车、农用车等大件商品时,模仿消费现象比较普遍。同时农村消费者把城市尤其是县城,当作消费潮流的风向标,积极模仿城市消费。牛奶、可乐在农村的迅速普及,追求时髦的穿着打扮,都得益于农村对城市的模仿效应。
5.消费心理谨慎
吉林省农村居民的收入状况偏低,为了躲避风险,大多数农村居民都是把收入攒起来而不用作消费,同时受传统消费观念和习惯的影响,以及对未来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农民的消费心理普遍较为谨慎。在农村,许多农民保持“量入为出”的勤俭节约型消费传统。
二、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分析
1.农民收入水平的约束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收入显著提高。吉林省所在的东北地区在解放后曾一度成为全国最富有的地区。但改革开放后东部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东北逐渐失去领军地位,现在甚至已成为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收入的不足严重制约着生活消费水平。
2.传统消费心理与消费习惯的制约
中国农民自古就有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尤其是经历过战争和经济萧条期的老人们,更是过度的节约。而且中国人历来就有先储蓄再消费的习惯,在农村地区尤为明显,这些严重制约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另外,东北人好讲究爱面子,所以在重大节日如新年婚嫁时都很铺张讲究排场,这样就又会导致浪费,使后期消费动力不足。
3.市场化不足
由于我国农村市场没有完全打开,形成独立的经济体系,企业在农村居民消费方面获得的利益比较少,所以生产型企业没有把农民作为一个独立的目标群体来生产适合农民生活消费的产品。同时由于运输渠道,销售渠道的不健全,产品售后服务不到位,导致农村消费困难化,致使农村居民消费热情不高。4.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薄弱,限制农村消费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消费条件不健全。农民购物难、饮水难、行路难、上网难等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村消费。如与生活相关的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不仅抑制了农民对水、电、气等商品的消费,也严重制约了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和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在农村的普及。广播、电视、通讯、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对手机、电脑等大件耐用品的消费意向很弱,阻碍了农村新消费热点的培育。
同时,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一般只覆盖城市范围,在农村社会的保障制度还相当薄弱。统计数字表明,农村社会保障率仅有3%,养老、医疗、子女入学、住房等问题时刻困扰着农民,影响农民的消费能力。
三、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完善农村消费结构的措施
绝大多数农村居民的消费模式至今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科学、健康、现代的生活方式仍然没有充分展现出来,与城市社会化程度高、生活质量高的生活方式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农民消费模式的落后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需求的增长,进而制约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伟大战略的要求不相符,所以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农民消费模式的转变。
1.贯彻党的基本方针,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奠定物质基础。目前,农业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要想使农民增收必须在农业上做好文章,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走精细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发展道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此外,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对于进城务工,应简化农民跨区就业和进城的手续,妥善解决进城民工的工资待遇、劳动保障和子女教育问题。对于吉林省来说朝鲜族人口较多,且与日本韩国比邻,出国务工的人口很多,应积极开展区域性劳务合作,规范组织劳务输出,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合理转移。只有把这些工作做好才能使农村经济步入良性发展,使农民收入切实增加。
2.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自身素质
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以村为单位组织农民学习生产、生活、文化等相关知识,开展有创新,有意义的休闲活动,把农民的注意力转移到丰富的精神生活中去,全面提高农民自身文化素质,为农民消费模式的转变夯实思想基础。
3.鼓励生产企业面向农村调整产品结构,增加农村市场有效供给
搞好对农村市场预测和市场调查,特别是要注意调查农民的消费目的、消费水平、消费环境、消费倾向和消费要求等因素,鼓励和支持企业面向农村调整产品结构,开发、生产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层次需求的消费产品,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品设计,做到简单实用、操作方便、价格低廉,专供农村市场消费。把农民的注意力集中到产品上来,以提高消费水平。把向农民提供商品和提供服务结合起来,鼓励生产流通企业在农村设立售后服务网点,对设立的维修网点给予税收等优惠扶持政策。
4.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民后顾之忧,为农民消费模式的转变提供制度保障。在农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把农户的不确定性降到最低限度。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逐步提高社会应负担的比例,彻底使农民摆脱“小病不用看,大病看不起,重病只等死”的状况。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使农民老有所养,解决后顾之忧。完善贫困地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扶贫规范化和制度化。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为农民消费模式的转变创造客观条件。加强电网,宽带,无线信号接收器等通信硬件设施,让农民有购买的热情,加强煤气,自来水的覆盖情况,让农民生活无忧。
虽然在目前看来,吉林省农村消费水平还处于相对低下的阶段,但通过采取必要和正确的措施,农村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有大幅度的提高,只要我们坚持把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消费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沿,我们就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参考文献:
[1]范剑平刘国艳:我国农村消费结构和需求热点变动趋势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6,(1)
[2]张锦梅方天:政府在农户消费方面应发挥积极作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篇4
如果你所选择的题目是有关社会工作理论分析方面的题目,我们希望你能够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地分析探讨,以提升自己的思维深度与科学素养。
二、论文的具体要求:
根据社会工作的培养目标我们对06级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论文提出如下要求
1、论文内容必须与专业发展方向密切相关,论文不能偏离专业方向
2、论文必须要反映学生自己的专业水平,以调查研究报告为主要形式
3、以来理论分析为重要内容的文章,必须体现撰写者的实际理论水平,坚决杜绝网上拼凑与抄袭他人的文章
4、论文字数要求在8000字以上,以10000左右字为宜;
5、一些题目的范围较大,撰写文章和与指导教师沟通的过程中,尽量把题目具体化。避免过分空洞与小马拉大车的现象的出现。
1. 个案管理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2. 社会工作在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3. 校园学生文化现状调查与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
4. 大学学校社会工作需求的实证研究
5. 大学教育本质研究:社会工作学的视角
6. 网络技术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方法革新的
7. 社会工作在学生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中的价值与应用
8. 司法工作者与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矫正中的职责与分工
9. 二本院校社会工作教育模式之思考:学生视角
10. 上海地区学校社会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11. 上海农民工子弟学校社会工作现状调查
12. 社会工作课程对学生自我成长的价值与影响:一种质性研究
13. 大学生就业困惑与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
14. 上海地区社会工作者生存现状调查
15. 艺术教育在社会工作中的价值与应用
16. 上海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现状及其问题研究
17. 上海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运行现状及其问题研究
18. 上海市外来人员综合保险制度运行现状及其问题研究
19. 农民工养老保险研究
20.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
21. 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问题研究
22. 生育保险问题研究
23. 工伤保险问题研究
24. 社区教育与新市民转换研究
25. 社区教育与提升市民生活质量的研究
26. 社区教育与外来人口生活适应性研究
27. 社区教育与外来人口生活融入研究
28. 80后婚恋观调查
29. 社会工作在家庭问题中的介入
30. 社会变迁与家庭生活-----以本人家庭为例
31. 老年婚姻问题调查与研究
32. 老龄化与养老问题研究
33. 空巢家庭状况与研究
34.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研究
35. 养老机构状况调查 36. 社会工作价值观、冲突与对策研究
37. 社会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38. 社会工作价值观在戒毒工作中的经验与分析
39. 医疗社会工作的个案研究
40. 我国医疗社会工作的发展、问题与对策
41. 中外医疗社会工作比较研究
42. 城市老年人社区福利服务调查与路径研究
43. 劳动争议的问题与社会工作介入
44. 社会工作行政方法与企业管理影响机制研究
45. 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的基本要素与困境分析研究
46. 社区资源对城市养老方式的影响
47. 职业化背景下的社会工作教育的回应
48. 上海社区建设研究
49. 上海社区服务发展研究
50. 上海外来流动人口基本养老保险模式研究
51. 上海外来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52. 上海征地农民保障问题研究
53. 上海养老机构发展研究
54. 上海养老设施发展研究
55. 上海城市低保家庭生活状况调查
56. 外来民工子弟享受上海义务教育情况调查
57. 在校大学生专业意识与转换专业的困境调查
58. 上海外来移民史个案调查
59. 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体系建设及其存在的问题
60. 改革以来城市邻里关系的变化
61. 城市家庭代际之间的冲突与一致
62. 城市市民社会发展公平感调查
63. 上海城市青年世博会参与研究
64. 上海市民世博会态度研究
65. 上海市民对外来农民工态度认知研究
66. 上海市民对钓鱼事件的认知研究
67. 市民对子女教育的认知研究
68. 上海市民养老方式的选择
69. 上海市民对房价认知研究
70. 上海市民与社区关系研究
71. 社会(群众)组织研究——以**组织为案例
72. 房产改革对上海市民生活影响调查
73. 社区邻里关系调查
74. 互联网与社区生活
75. 社区建设与市民生活(社区建设对上海市民生活影响调查)
76. 居民委员会与市民生活
77. 居民委员会选举调查
78. 业主委员会与市民生活
79. 业主委员会选举调查
80. 市民维权行动调查
81. 世博会对上海市城市文化资本的影响
82. “月光族”的住房消费模式研究
83. “啃老族”的住房消费模式研究
84. 90后大学生的就业观研究
85. 90后大学生的消费观研究
86. 上海市80后大学生移民的城市融入研究
87. 上海市80后大学生移民的城市认同研究
88. 上海市持居住证的外来移民的城市融入研究
篇5
在1978至2004的26年中,中国法学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它的问题,而它的根本问题就是未能为评价、批判和指引中国法制发展提供作为理论判断和方向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
于是,我在《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一文中,对“中国为什么会缺失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这个理论问题进行了回答,并对中国法学这个“时代”做出了“总体性”的反思和批判。具体而言,我采用经过界定的“范式”分析概念,对中国法学中四种不同甚或存有冲突的理论模式即“权利本位论”、“法条主义”、“本土资源论”和“法律文化论”进行了深入探究。最终我得出结论认为,中国法学之所以无力引领中国法制发展,实是因为这四种理论模式都受一种“现代化范式”的支配,而这种“范式”不仅间接地为中国法制发展提供了一幅“西方法律理想图景”,而且还使中国法学论者意识不到他们所提供的不是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与此同时,这种占支配地位的“现代化范式”因无力解释和解决因其自身的作用而产生的各种问题,最终导致了所谓的“范式”危机。正是在批判“现代化范式”的基础上,我认为,我们必须结束这个受“西方现代性范式”支配的法学旧时代,开启一个自觉研究“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法学新时代。
据此,我们需要思考和追问的是,那种“现代化范式”具体以什么样的方式支配了中国法学的研究,甚至使中国法学的研究意识不到这种支配?或者说,“西方法律理想图景”在中国法学研究中究竟是如何不加反思和批判地被误置为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的?在本文中,我将以 “消费者权利”的法学研究为个案,对此做出比较具体的考察和说明。
我之所以认为“消费者权利”与针对中国法学研究的讨论具有相关性,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我认为中国法学研究与中国现实生活中切实面对的“消费者权利”保护问题之间的关系,可以典型地说明中国法学所陷入的困境。我们将看到,一方面,中国法学对于关乎人之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 “消费者权利”保护这个日益突显的现实问题,并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另一方面,即使是那些有限的围绕“消费者权利”问题所进行的讨论,也都带有严重的“都市化趋向”和“部门法学科趋向”,以西方法律中的概念或法条来“裁量”或“量度”中国“消费者权利”问题上的具体现实。也就是说,在中国法学关于“消费者权利”的研究中,作为研究出发点和依凭所在、并赋予它以根本意义的“中国”这一特定时空的要素,不知不觉中被消解掉了,中国法学研究中的“中国”因此而严重缺位。
为什么“打假法律越‘完善’,造假案件越泛滥”
就“消费者权利”在中国体制方面所受关注的程度而言,我们大体上可以指出:
第一,自1983年国际消费者组织联盟把每年的3月15日确定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始,广州于1984年9月便成立了在当时中国影响最大的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同年12月,中国消费者协会也正式成立。1987年9月,中国消费者协会被国际消费者组织联盟接纳为正式会员。在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不断发展的同时,中国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完善。当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不仅包括1994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甚至还包括分散在民事、经济、行政、刑事等法律、法规中相关的规定或条款。再者,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法律对消费者所享有的下述九项权利进行保护,即安全权、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结社权、获知权、受尊重和监督权。
第二,更为重要的是,中国通过每年3月15日展开的“消费者权益日”运动,国务院领导的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的联合行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牵头并由公安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海关总署共同制定《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实施方案》以及展开的各种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的行动,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所颁布的一批有关打假的司法解释,各省市持续开展的“百城万店无假货”和“清柜台”等活动,以及创建“购物放心店”、“放心街”、“放心市场”等活动,“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可以说是得到了中国各阶层应有的关注。
但是与此同时,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犯罪活动也不见收敛,反而呈现出了日益猖獗之势。一如我们所知,卫生部于2002年底公布了当年的十大食品制假售假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又于2003年公布了当年的造假案例。近来,关于假冒伪劣食品的新闻,更是越来越直逼人类生存的安全底线:藏着吊白块的米粉、饱含生长素的豆芽、劣质婴儿奶粉、氨水泡制的粉丝、敌敌畏浸泡的火腿、死猪肉制作的肉松、添加工业冰醋酸的老陈醋、“福尔马林”浸泡的水发食品、工业盐腌制的泡菜、用色素养出来的红心鸡蛋,乃至韭菜、香肠、肉丸、饺子、竹笋、酱油、瓜子、果丹皮、黄花菜、饮料、烟酒等日常食品都可能含有不同程度的毒物质。
面对这种逆向发展的情势,亦即我所谓的“打假法律越‘完善’,造假案件越泛滥”的情势,我们必须做出直接且严肃的追问:为什么在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之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善”的情况下,为什么在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之运动越来越“彻底”的情况下,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在中国却反而呈现出日益猖獗之势?
显而易见,这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中国法律问题和中国法学问题,或者说,这既是一个极具中国性的“问题束”,也是“消费者权利”保护问题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法学因受“现代化范式”的支配而不关注中国现实生活的典型性之所在,因为从理论上讲,其间还隐含有至少这样几个我们不得不直面的问题:
第一,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在中国屡禁不止并严重侵害“消费者权利”的情势,在我看来,乃是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当下世界结构之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冲击下所必须面对的一种困境紧密相关的。这是中国在当下世界结构中的特有问题,因为在西方现代社会影响下的中国,一方面,那些以西方现代化社会之景象为基础的各种新的预期和希望;而另一方面,由这些景象而形成的对贫困和低水平生活的强烈意识,都经由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广泛渲染和强调而变得更加突显了。这些新的预期和希望以及这种强烈的贫困意识,在既有的政治经济制度安排不可能急速扩大财富以满足大众需求的情形下,除了导致广大民众竭力想摧毁或改革那些造成匮乏的现行经济结构以外,在无法以合法的方式迅速致富的情势下,还会转换成另外一种趋势,即以“低成本”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方式达致迅速致富的目的。
第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在中国的日益猖獗,在我看来,主要有这样两大趋势:一是迎合中国“都市化”和“现代化”进程而主要制售“假冒伪”的中高档时髦产品,二是抓住中国依旧是一个以农民和贫困人员为主要人口的社会而主要制售廉价的“劣”质产品,而其间则以食品和药品为重。必须承认,上述第二种趋势更是“中国”的,而且也是对消费者生命权利侵害更大的,因为我认为:
首先,中国迄今为止的消费者组织或机构都有明显的“都市化”趋向。法律法规或相关的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的运动也都有着明显的“都市化”趋向。因此,无论是在数据的统计上,还是在法律法规的针对性上,它们也主要是与中国的“都市化”相应和的。显而易见,这种“都市化”的趋向,在很大程度上遗忘了中国的农村和农民,归根结底中国即是由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和新兴的“贫富差距结构”构成的真实社会。
其次,与上述构成鲜明对照的是,“劣”质食品和药品正在大规模地流向贫困的地区和农村。一如我们所知,“劣”质食品和药品的特征不仅是廉价,而且这些“劣”质食品和药品往往不会马上表现出它们所具有的毒害,而等到人们发现这些毒害结果时,已经对人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了重大伤害。这里的要害之处在于:这些“劣”质食品和药品不仅会极容易侵害到每个正在食用食品和服用药品的中国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更会因其价格低廉而流向低收入阶层,尤其是流向贫困的中国农民阶层。
第三,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在中国屡禁不止并严重侵害“消费者权利”的情势,在我看来,还涉及到中国社会转型阶段地方保护主义和地方政府监管和地方司法机构执法缺位的问题。我们可以肯定地指出,大规模的恶性食品或药品安全事件的背后,往往是相关地方政府部门在某个环节的监管出了问题。在众所周知的山西白酒中毒事件中,无疑表明了地方政府部门对工业酒精销售监管的缺位:不法商贩勾结地方政府个别官员,致使工业酒精随便售卖,然后一兑水就变成了侵害人命的散装“白酒”。这里的关键点在于:一、大规模的、专业化的、灾难性的假冒伪劣商品生产活动往往是在相关地方政府部门保护下形成的;二、售卖假冒伪劣商品的活动也往往能够得到当地工商等市场监管部门所提供的各种形式的保护(比如王海发现的大连销售伪劣电缆电线的公司正是被相关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授予的“质量信得过单位”称号者);三、地方政府部门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以罚代刑(比如2003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16.14万件,案值18.86亿元,但是移送司法机关的案件仅有191件),而这实际上是在与制假售假者进行“共谋”,纵容制假售假者在罚款的“制裁”下继续制假售假,甚至为地方部门或政府官员个人谋利益。
所有上述现象都表明,在中国保护“消费者权利”方面,一个核心的维度是中国地方政府的执法质量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针对性:这里不仅涉及到地方政府部门监管力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对地方政府部门的权力本身进行制约,以及如何对地方政府部门滥用权力的做法进行追究和制裁的问题。
法学家们的“空中楼阁”
显而易见,“消费者权利”保护的问题,或者说,食品和药品安全问题,乃是中国当下所面临的一种 “活的”、日常的、每时每刻都关乎人之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问题,更是关涉到中国在当下的特定时空中所不得不直面的一个具有中国性的“问题束”。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我认为,我们确实有必要对中国法学在这个领域中的研究状况做一番分析和检讨。根据本文的论旨及结构安排,我选择分析和检讨的,乃是CSSCI即“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所收录的中国法学期刊中所发表的有关消费者权利的论文。
就CSSCI历年收录的中国法学期刊而言,1994年至1998年共收录17种法学期刊:《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中外法学》。1999年又增加4种法学期刊,2000年再增加1种。至此,CSSCI共收录了22种中国法学期刊。
在对这22种中国法学期刊进行检索以后,我们可以发现:第一,这些法学期刊(其中的18种)在这个期间共发表文章3245篇,而在篇名中直接表明讨论和研究“消费者权利”问题的论文仅有25篇。即使在这仅有的25篇文章中,在笔者看来,还有6篇论文与中国“消费者权利”保护的问题无甚关联,即《关于启动消费需求的税法思考》、《试论消费信用合同的“冷却期”制度》、《大力培育我国的教育消费市场》、《欧盟消费者销售法指令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之比较》、《欧盟统一大市场中的消费者保护一体化研究》和《论西方消费者保护法的历史演进》等论文。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基本上可以认为,中国法学论者对中国人时刻面临着的关乎人之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消费者权利”保护这个现实问题,并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
第二,再就CSSCI所收录的中国法学期刊发表的那些讨论“消费者权利”问题的论文来看,我认为,它们主要是围绕着这样几个问题展开其论述的,即如何理解“消费者”、如何界定“生活消费”、单位是否为“消费者”、“知假买假”是否可以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规定等问题。因此,从这些论文讨论的重点来看,我们大体上也可以认为:
首先,这些法学论文表现出了一种与消费者组织、有关消费法律法规或打假运动相同的明显的“都市化”趋向,亦即在“现代化范式”支配下把原本复杂的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与“贫富差距结构”重合的社会做了一种盲目比照西方现代社会的“都市化”同质处理;从本文所选择的这一具体个案来看,那些信奉“现代化范式”的中国法学研究者实际上是把“消费者权利”当成了一个“同质”的现代性问题,进而把“消费者”视作一个“同质”的现代主体。因为无论是在案例的选择上(比如“王海打假案”、“薛萍诉北京燕莎友谊商城案”、“何山诉乐万达商行案”、“耿某诉南京中央商场案”等),还是在论题题域的限定上(比如“定式合同”、“房地产”、“电子商务”、“知假打假”等),他们都在很程度上遗忘了“消费者权利”的保护问题在中国的农村或贫困地区与在中国的发达都市或地区是截然不同的,他们在根本上忽略了“消费者权利”的保护问题实际是在中国的农村或贫困地区――归根结底是在中国的现实社会中――的重大困境。
其次,这些法学论文大都出自部门法论者(尤其是民商法论者)之手,然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不仅在较深的层面上表现出了中国法学在对待具体论题(比如说“消费者权利”)时往往具有的狭隘的“部门法学科趋向”(在这一方面,中国法学中的“法条主义”论者之所以研究“消费者权利”的问题,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个问题是其部门法所处理的问题;而类似于“权利本位论”的论者之所以不研究这个问题,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个问题属于部门法),而且还在更深刻的层面上突显出了中国法学对中国现实问题的淡漠。
再次,这些法学论文所关注的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关“消费者”概念的明确性、有关消费者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在逻辑上的自恰性、在调整范围上的确定性、以及消费者权利在种类上的完善,而不是中国农民乃至中国人所经验的现实而具体的问题,更奢谈去研究和追问“消费者权利”在中国当下的政治经济安排或地方政府制度中,为什么总是不能得到很好保护这样的“问题束”了。
最后,这些法学论文基本上都以一种笼而统之的方式对待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这些侵害消费者权利的违法活动,而根本意识不到制售“劣”质食品和药品要比制售“假冒伪”商品更是中国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大恶”,对于广大只能消费廉价食品和药品的贫困农民来说,尤其如此。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现代化范式”的支配下,中国论者所关注的更可能是宏大的、民主和法治,而不太可能是与中国农民乃至中国人的生活紧密相关的地方政府和司法的品质;更可能是中国“都市化”浪潮中的城市居民的利益或中国受全球化浪潮的冲击而生成的各种新型权利,而不太可能是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和“贫富差距结构”下的广大中国农民或贫困者之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切实权利;更可能是“大写”的人权,而不太可能是 “活的”、日常的、每时每刻都关乎到人之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具体权利;更可能是西方式的“陌生人社会”预设下对法律的配置和普遍运用,而不太可能是中国“陌生人社会”和“熟人社会”同时共存的情形下所导致的更为复杂的问题;更可能是法律体系的逻辑和注释,而不太可能是赋予这种逻辑或注释以生命力的中国农民乃至中国人所经验的现实且具体的生活。
篇6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研究综述
随着农业产业化实践的深入,各国政府不但认识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意义,而且还更加充分的认识到,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经成了热点话题,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相关领域进行了大量、深刻的探索和研究,并取得了一大批优秀研究成果。
一、国外文献综述
(一)文献研究
国外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研究主要是从龙头企业的出现、与农户的组织形式等角度进行研究的。
Barkema(1993)认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消费者需求和偏好变化的需要。由于消费需求的变化很快,要求农业食品系统必须对消费者的变化及时做出反应,通过纵向一体化纵向协调,使得消费者的需求信息能快速传递给生产者。
Eaton(2001)对龙头企业与农户的组织形式做了比较综合性地分类:一类是“公司+农户”模式,另一类是“公司+中介+农户”模式。“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行业协会+农户”、“公司+大户+农户”等都属于后一种模式。可见,组织形式上的分类,仅仅涉及表象,是基于对现实的经验总结,不能反映各种形式内部的运作机理。
Kirsten and Sartorius(2002)详尽的解释和说明了订单农业给龙头企业和农户带来的好处和不好处。他认为订单农业给农户带来的好处,包括:①订单农业使农户跨越进入特定作物或动物养殖的障碍。②签约农民能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量和收入。③签约农户能降低销售风险并稳定收入。④签约农户还能通过更广的产品范围和差异化的产品来提高获利机会,或通过改变种植传统作物而种植高价值的作物来增加收入。同时,订单农业也给农户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地方,主要集中在:①在集中控制系统下,农户自主权利的普遍丧失。②为了履行订单义务,增加了生产风险。③订单农业通常会提高土地的利用强度,从而导致更多的污染。④农户收入的减少。
(二)文献简评
纵观国外学者对龙头企业的研究成果,国外的研究集中在龙头企业的出现、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合作方面,并且一般是从微观层面上开展的。宏观层面上的研究文献较少,关于龙头企业的作用似乎是被国外学者遗忘了。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一)文献研究
关于龙头企业的研究是近几年才逐渐开始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龙头企业竞争力的研究
(1)文献研究
王志茹(2003)的《南京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竞争力研究》,陈怡(2003)的《江苏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构建了龙头企业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黎移新(2005)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竞争力培植研究》,以竞争理论为基础,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阐述如何加大创新力度以培植和提高龙头企业竞争力。论文参考,带动作用。彭熠、和丕禅、邵桂荣(2006)的《强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探析》,分析了影响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直接因素,提出要在推进农业企业化进程、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强化龙头企业基本能力及其他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等方面努力,以提升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王秀峰(2007)的《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贵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用具体数据分析说明贵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现状,提出要提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实现贵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王茜(2009)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效绩评价研究》,构建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模型并把它们应用于实际,分析评价了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绩效水平。
(2)文献简评
截至目前,学术界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竞争力理论、企业绩效评价理论和方法及其运用已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论文参考,带动作用。
2对龙头企业与农户关系的研究
(1)文献研究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关系问题始终是实际运行的难点,同时也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曹立群、周立群(2001)从信息经济学和博弈理论出发,研究了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行为。黄祖辉、王祖锁(2002)从不完全契约出发,应用资产专用性理论讨论了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结的两种契约——商品契约和要素契约。吴秀敏、林坚(2004)利用格鲁斯曼-哈特-穆尔模型(Gossnon-Hart-Moore)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联接方式进行了考察,得出结论: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接方式不能一概而定,要看具体条件。随着产业化进程的加快,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方式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陈晓华、张红宇(2005)指出,目前主要的联接方式有5种:相对稳定的买断关系、合同式利益联结、合作式利益联接、企业化利益联结、股份式和股份合作式利益联结。构建了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评价指标体系。虽然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方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但一般认为,以合同、合作、股份合作三种形式最稳定,据统计,全国582家重点龙头企业中,这三种缔约方式占93.7%,其中合同方式占82.9%(赵志龙,2008)。瞿珊珊(2009)提出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存在紧密型、疏远型、感性型、理性型等多种类型的合作关系,并指出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关系治理机制对绩效有着不同的影响。通过比较发现,紧密型合作关系对龙头企业与农户满意度的绩效都要优于其它三种类型;疏远型合作关系对龙头企业与农户满意度的绩效都要劣于其它三种类型;感性合作关系和理性合作关系,居于中间位置。论文参考,带动作用。
(2)文献简评
国内众多学者对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中的很多问题,如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行为、利益联接方式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何种利益联接方式绩效最好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通过比较发现,紧密型合作关系对龙头企业与农户满意度的绩效都要优于其它类型(瞿珊珊,2009)。
3对龙头企业的扶持研究
随着农业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资源的稀缺性越发明显,政府对龙头企业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学术界近几年对龙头企业的政府扶持问题也开始进行了研究。
(1)文献研究
2000年,中央提出在全国选择一批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前景的龙头企业作为国家支持的重点并制定了扶持政策,至此,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已经列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之中。论文参考,带动作用。杜青林(2004)指出,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对促进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起着关键性作用。张海宁(2007)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政府的财税扶持政策对龙头企业的产出和带动农户获利的作用及其效率。应丽艳(2009)建立数学模型,运用计量方法测度财政扶持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还选取典型案例,对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的方式和效果进行具体分析。杨明洪(2009)深入揭示了扶持龙头企业的理论依据,构建了扶持龙头企业的政策运作框架,结合理论和实践分析、评价了扶持龙头企业的效果。
(2)文献简评
以上学者分别从理论、实证、模型等角度全面、系统的分析评价了扶持龙头企业的效果,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论文参考,带动作用。
4对龙头企业地位和作用的研究
(1)文献研究
周中林(2005)的《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历史地位与发展对策》,认为龙头企业要带动农民进行农业产业化,必须具有四方面特殊功能: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社会服务、协调管理。匡勇(2005)的《论湖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用及发展》,研究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关键作用。李炳坤(2006)的《发展现代农业与龙头企业的历史责任》,深入分析了现代农业与龙头企业相互关系,认为龙头企业在发展现代农业进程中具有很大优势,也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苑鹏、刘玉萍、宫哲元(2007)的《龙头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探讨了龙头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基本作用,初步分析了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投入的特点、优势与局限性。
(2)文献简评
近几年一些学者对龙头企业的地位、作用分别进行了研究,但研究文献比较欠缺、研究面窄,不全面。
(二)文献简评
纵观国内学者对龙头企业的研究成果,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龙头企业竞争力、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合作、龙头企业与政府关系、龙头企业地位和作用方面。但是,关于龙头企业作用的系统研究文献较少。
三、总结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竞争力、与农户的关系、财政扶持等方面,并且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用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比较欠缺,已有成果在理论和实证方面仍有待深入研究,主要表现在:①研究缺乏系统性。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一环节,如龙头企业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研究的视角狭窄,且论证不全面。②研究方法不够规范。以往的研究多以定性研究为主,实证研究较少,尤其是应用计量经济学、博弈论、制度经济学等经济学理论进行研究的成果更少。论文参考,带动作用。
目前,从整个农村历史发展阶段看,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因此,关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综合带动作用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黎移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竞争力培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周中林.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历史地位与发展对策[J].求索,2005(4)24-26.
[3]匡勇.论湖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用及发展[J].企业技术开发,2005,24(3):67-68.
[4]陈晓华、张红宇.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与建设现代农业[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5]苑鹏、刘玉萍、宫哲元.龙头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J].学习与实践,2007,53-57.
[6]李炳坤.发展现代农业与龙头企业的历史责任[J].农业经济问题,2006(9):7-8.
[7]朱铁辉.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四阶段”论[D].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6.
[8]彭熠、和丕禅、邵桂荣.强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探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18(3):108-113.
[9]邸长慧.南京市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能力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0]张海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政府财税补贴政策效率研究—以南京市农业龙头企业为例[D].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1]王秀峰.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贵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贵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2]瞿珊珊.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关系:治理、绩效与影响因素[D].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3]应丽艳.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农民增收效应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4]杨明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理论与政策分析[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篇7
(1)企业营销理论与观念已有所引入,但营销意识不强,缺乏营销组织与规划。企业在开展活动时,都能初步做到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围绕客户需求,追求客户的认同和亲和力,并结合自身特点进行了一些营销创新,基本做到了以分析市场客户需求的具体内容与细节特征为出发点。但总体而言,企业对市场营销理念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和运用,经营方式还较大程度地停留在过去的一些习惯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思维和做法,很少把产品的市场营销与服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导致这些研究基本上停留在初级阶段;在应用实践上,不仅缺少系统的理论根据,而且局限性较强,缺乏现实上的指导意义,缺乏营销运行机制,具体营销策略的可比性、可操作性和可检验性都不尽人意,已有的营销活动也缺乏系统规划和设计,使市场营销还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2)企业的品牌意识不强。品牌除了包含有产品质量因素外,企业的服务质素、对消费者承诺的兑现情况、消费者的满意程度等因素也包括其中。现在企业的问题是,要么对品牌形象不重视,要么对品牌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实施品牌策略就是增加广告投入”上,我们有些企业很善于利用媒体,在短时间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舆论造势不以创业、实力、技术领先等为基础只会是一个媒体泡沫。光会造势,忽视了产品的结构调整,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最终只会导致失败。因此,不能忽视品牌的全面内涵及品牌策略的基础:合适的技术和产品设计,信得过的质量,能兑现的承诺,完善和方便的服务,从消费者角度出发的措施,有效的管理水平以及企业拥有的强大实力、全心全意为消费者服务的企业文化等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3)经营观念滞后,营销理念不明的情况还普遍存在。可以说,在买方市场上,在竞争愈来愈激烈的状态下,在消费者愈来愈成熟的过程中,中国的企业开拓市场、把握市场的能力远远落后于形势的发展需要。一方面,企业在改革的攻坚阶段面临着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另一方面,企业也为找不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灵丹妙药而苦恼。受小农经济意识的影响,大部分企业仍然没有把营销工作提升到战略的高度。虽然他们都在想方设法搞好企业的经营活动、扩大企业的市场,但是,单纯追求广告的投入、宣传手法低劣、竞争手段单一(多次的价格大战)、品牌意识淡漠、短期行为等问题依然普遍存在于企业中。受滞后的经营观念影响,企业的经营手段、方法、措施也就较为落后。其中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是,中国企业对市场调查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且投入严重不足。企业不了解市场,谈“生产面向消费”、接近市场、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把握市场也就是一句空话。
(4)开发新市场的能力欠佳。比如就中国农村市场的开发来说,企业是主角,其市场行为完全受市场机制的调节和指导,多数企业仅仅盯着农村消费需求,而忽视了对农村投资需求的开发,企业不仅要考虑去赚农民的钱,而且要考虑怎样带动农民致富,使农民在认识到工业化好处的同时,也开发和培育出自己的市场,获取自己的投资回报。市场开发是企业自下而上发展的重要环节,而许多企业正是因为处于这样或那样的误区而不能做到合理地开发、启动自己可得的新市场。
(5)忽视了营销网络的功能。一位营销专家曾经说过,“市场,说到底就是‘网络+品牌’——销售网络加上品牌的影响力。”网络如同人体的血管,靠有力的销售完成资金的循环,滋着着企业的成长,其中任何部分的病变,都可能损伤企业的肌体,乃至企业的生命。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国的多数企业并没有在市场网络上下过功夫,它们只注重产品生产,无计划、无目标地销售产品,这样,不仅浪费营销资源,而且无法取得好的营销业绩。另外,当前企业的市场定位、促销方式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
2解决当前企业市场营销问题的对策
(1)以人文操作为出发点树立现代营销观念。在现代营销观念指导下,企业致力于发展人类需求、关心社会福利、促进社会进步为宗旨,具体研究如何适应和刺激消费需求。通过市场营销机会分析,选择服务的目标市场,制定市场营销战略,规划市场营销方案,加强市场营销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组织、执行与控制等,从而获取满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这一点看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实质上是企业文化。由于现代营销观念是以发现和满足人类需求为出发点,企业通过一系列创造性的经营活动,既满足人类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又实现了具体人的社会价值。所以,现代营销观念是以人文化操作为出发点的。
(2)确立名牌战略。当今的世界已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品牌作为企业进入市场的“敲门砖”。这是由于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认识逐步加深,对选择产品的条件更为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苛刻,同时加剧了企业间市场竞争,因而企业必须在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功夫,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只有大家认可的名牌产品才可以成功。为此,企业一方面要制定名牌战略:企业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确立不同阶段的目标规划。可行性的实施步骤:另一方面把质量创新作为名牌的根基和企业的生命。企业创名牌应当在质量管理上下功夫,不能一味追求“上档次”,“高售价”。再者,当今市场竞争的一个主要内容是科技竞争。在这方面,企业要通过技术创新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改进产品设计,开发新产品,加快技术改造的步伐,吸收先进技术,并予以创新,这样,企业的产品才可以走在市场前列。
(3)制定合理实务的营销政策,充分发挥业务人员的促销作用。当今的推销人员除了商品销售这一作用外,他们可以了解和熟悉顾客的需求动向,及时地向顾客提供企业的产品介绍以及顾客所需的各类服务。另外,业务人员还可以利用直接接触市场和消费者的便利,进行市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场调研和情报工作,从而为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决策提供依据。可见,业务人员在市场营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国内的许多企业企图通过道德和思想教育达成发挥业务人员作用的目的。这种作法是无可厚非的,但企业必须明白,当利益不成问题,业务员才不关心利益。松下幸之助曾经认为资本主义国家所以能够繁荣,主要是利益原则在起作用,正所谓利益所趋奋不顾身。所以企业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相应的营销政策,调动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建立科学、高效的营销网络。企业应当转变传统的网络仅为销售渠道的观念,认识到当今网络对企业的重要意义。创立自己的营销网络。首先,企业应针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市场细分,其依据可以是地理、人口等。然后,企业根据市场的特点、企业的目标及营销资源的具体情况确定细分变量。最后,调动自己的营销资源,分配到分市场,加强各细分市场的联系,形成高效的网络。企业甚至可以先构筑自己的营销网络再建设工作。
(5)重视市场调研预测,开拓占有市场。了解市场,分析市场,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应是企业营销人员的工作方针,每个企业都应建有适合自身特点的市场营销信息系统。需要强调的是,为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企业必须把搜集市场信息的工作同销售人员的报酬挂钩,以免他们因工作繁忙而疏忽大意,并能将事先设计好的信息报告表格发给销售人员填报,最好还应同各销售网点、公司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签订信息反馈协议。此外还要加大市场的开发力度,特别是国际市场,要树立国际大市场观念,把赢得国际市场竞争作为企业营销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
篇8
论文关键词:烟台市食用菌产业现状与对策
近年来,我市一直把食用菌作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加大措施,重点扶持,增加投入,加快发展,食用菌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已成为农民致富的优势产业和我市农副产品出口创汇的新生产业。据调查,我市食用菌栽培品种日益丰富,在平菇为主的基础上,又发展了双孢菇、香菇、金针菇、鸡腿菇、草菇以及杏鲍菇、百灵菇、黑木耳等一批高档珍惜菇类;栽培原料日趋广泛,从棉籽壳、常规木屑延伸到作物秸秆和果树枝条;产业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由季节性生产、单一种植向周年生产、立体种植发展;加工能力不断增强,发展涌现出山东久发食用菌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加工企业,使我市成为国内加工、出口强市。据统计,全市食用菌总产达到4万多吨,其中平菇2万吨,双孢菇1.3万吨,香菇0.6万吨,金针菇、鸡腿菇、杏鲍菇等0.1万吨,总产值超过1.00亿元。
二、烟台市食用菌产业发展主要特点
一是花色品种增加。目前,全市生产的菇类已达10余种,平菇、双孢蘑菇和香菇分别占到总产量的52%、25%和9%,金针菇、鸡腿菇、白灵菇、草菇等新兴菇类产量达到14%。逐步形成了平菇、双孢菇、香菇稳定增长,鸡腿菇、白灵菇、黑木耳等高档珍稀菇类迅速增长的发展格局,打破了“平菇一品”的单一局面。
二是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经过食用菌科研、推广、生产部门的共同努力农业论文,我市在新品种引进开发、代料栽培技术开发、菌糠高效生物有机肥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食用菌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总体生物效率达到90%~150%。引进推广鸡腿菇、白灵菇、姬菇、杏鲍菇等高档珍稀品种,丰富了花色品种,开辟了农民增收的新渠道;开发推广麦秸、玉米秸、果枝等代料栽培技术,拓宽了食用菌栽培原料资源空间;开发推广“两菇一菜”高效种植模式,促进了资源、空间、季节的高效利用,增加了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效益;研究开发菌糠高效生物有机肥,实现了栽培原料的重复、多元、持续利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三是产业化生产初具规模。食用菌生产已走上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发展的路子。牟平区依托山东久发食用菌有限公司,建成亚洲最大的双孢菇工厂化生产基地,基地扩展到市外、省外。栖霞市围绕国内外市场需求,发展香菇生产,经过几年发展,初步形成香菇生产集约化、区域化发展的格局。
三、烟台市食用菌生产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是生产规模小论文格式。我市是全省食用菌出口大市,但却是生产小市,产品满足不了消费和加工出口的需要。食用菌出口占全省的60%以上,而产量仅占全省的5%左右,食用菌在人们饮食消费中占的比重还很小。大部分出口产品原料依赖外地生产,仅山东久发食用菌有限公司每年就需外购原料2万多吨。
二是产品质量档次低。部分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肥料、化学药品、营养添加剂等使用不规范,生产管理不科学等问题,造成产品安全质量下降。多数产品以初产品形式进入市场,档次上不去,附加值低。
三是菌种生产混乱。菌种是食用菌生产的关键因素。我市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不规范,缺乏统一的行业管理,育种工作滞后于生产,一些劣质菌种流入市场,严重损害了广大菇农的利益。
四是产业化水平低。各地食用菌发展不平衡,经营分散,组织化、集约化、专业化、特色化的生产基地少,尚未形成一处高标准食用菌科技示范园,区域特色不浓、集团规模优势不明显。
四、烟台市食用菌发展主要措施对策
一是发挥技术优势,规范菌种管理。加大菌种生产管理力度,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宣传、督导、联合执法为手段,菌种生产要有生产许可证,菌种销售要有经营许可证,菌种检验合格证。使菌种引进推广和管理有法可依,严格把好菌种关,未经试验示范的菌种严禁使用,保证生产用种高产、优质、抗杂、适应性广、商品率高,提高经济效益。
二是实施菌种标准化生产,建立完善菌种技术规程。使菌种高产、优质、抗杂、商品率高。菌种经过生长特性、抗性、毒性、栽培特性等一系列的质量检验后,方可生产销售。现在新菌种层出不穷,消毒灭菌方法不断革新,制种原料种类拓宽,生化手段广泛采用,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加强科技投入力度,抓技术队伍建设,确保食用菌生产经营企业和生产大户的菌种检验人员和生产技术人员持证上岗。
三是找准生产主攻目标,合理规划品种布局。在全面提高产量的前提下农业论文,立足我市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按照继续发展传统主导品种、加速发展新兴品种的原则,发展壮大食用菌产业,争取利用3年的时间,使主导品种与新兴品种的产量比例达到2:1。首先,要继续扩大平菇、双孢菇、香菇3种主产菇类和出口主导产品的生产,巩固发展已有的产业优势。从目前发展趋势看,这3种菇类的市场潜力仍很大、生产效益也很好。平菇生产取料广泛,利用玉米芯、豆秸、花生壳、棉籽壳、果渣、木屑等,或这些原料的混配料均可生产。我市平菇栽培历史悠久,是落户烟台的第一菇,也是产量第一菇,栽培技术成熟,生产技术易被农民掌握,发展基础好。另外,近年来,与平菇同属侧耳类的真菌如鲍鱼菇、榆黄菇、姬菇、杏鲍菇、白灵菇等也悄然走进市场,国内外市场潜力很大,这些菇类与平菇的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相似,因此,发展平菇可以带动出一批新兴菇类的生产,增加花色品种,推进整个产业发展。双孢菇是伴随工厂化生产发展起来的我市第二大菇类,也是出口创汇的第一菇类。随着简易栽培技术和麦秸、玉米秸代料栽培技术的开发推广,我市双孢菇生产已步入工厂化生产与简易设施生产相结合的“双轨”发展阶段,农民可利用温室、大棚、防空洞、空闲房等场所进行生产,其发展基础也很好。香菇是我市新发展起来的第三大菇类,成功开发的果枝代料栽培技术添补了国内空白,产量水平超过了常规阔叶树木屑栽培,我市果木枝条资源丰富,因此,香菇发展潜力也很大。栖霞香菇生产的迅速崛起,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论文格式。其次,加快发展一些市场潜力大、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好的新兴菇类,如国内外市场走俏的鸡腿菇、银针菇、滑菇、杏鲍菇、草菇、舞茸菇、木耳等,不断优化品种结构,开辟新的就业门路。
四是建立示范基地,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示范基地在新品种试验示范、新技术研究开发、实用技术培训、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下一步在全市建立2~3处高标准的市级食用菌科技示范基地。通过发挥示范基地的作用,加强新品种引进开发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大力推广普及食用菌作物秸秆和果枝代料栽培、草菇越夏栽培、“两菇一菜”高效种植、菌糖高效生物肥等先进技术。食用菌和其它病源菌一样,同属于微生物的范畴,极易受到病源微生物的侵染,因此,生产过程中,要通过福尔马林熏蒸、酒精擦拭、高温灭菌、高压灭菌、二次发酵等手段,做好环境、制种设备、生产场所、培养料的灭菌消毒;多数食用菌在出菇阶段,都需要一个中温、高湿、弱光、通气的环境条件,要根据不同的品种,进行科学管理。
五是实施产业化生产,推进区域规模优势形成。区域出特色农业论文,规模出效益。目前,我市牟平的双孢菇生产和栖霞的香菇生产虽具一定规模,但没有形成象东北木耳、丽水香菇、古田银耳、泰山灵芝那样享誉全球的区域特色产业,影响了市场开拓,制约了发展速度。下一步,必须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品牌带动为战略,实施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开发、集约化经营。在牟平、栖霞的基础上,培植1~2个基地县,3~4处基地乡(镇),以此为带动,推进我市食用菌产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特色化发展。每个基地县,要建立和完善一套上下贯通的组织、管理和服务体系,具备规范化菌种繁育能力,有1~2个主导品种,具有一定加工能力,尽快形成自己的品牌产品和区域特色;基地乡(镇)要建立自己的产销合作组织,集中连片开发,实行“一乡(镇)一品”。
篇9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投资收益率,评价
1 引言
房地产投资经济效益的静态评价是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评价方法,因其计算简单、方便,在房地产投资机会研究阶段有广泛的应用。一般地,投资收益率是房地产投资经济效益的静态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它通过房地产投资估算得来的,主要参照了投资所在区域目前同类型房地产的收益水平、当地的基础设施条件、区域的房地产市场状况以及当地的房地产价格水平。
2 房地产市场的细分
由于房地产市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投资者只能将房地产市场划分为具有某种明显特征的细分市场。市场细分一般从消费者的需求差异性出发,并从差异性中寻找具有共同消费需求的消费群,然后划分为若干个子市场的行为。市场细分是投资者选择目标市场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市场细分可以分析每一个细分市场中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市场中房地产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程度。论文参考,房地产市场。凡是消费需求尚未满足的市场,或者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程度很低的市场,都可以形成有利的投资机会。房地产市场细分的标准可以如下表2.1[1]
表2.1 房地产市场细分
细分标准 细分市场 地理 因素 城市规模 区位地段 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 市中心、次中心、城郊、卫星城区 产 品 用 途
居 住 档次 低档、中档、高档、别墅 房型 X房X厅X卫X阳台 层高 高层、多层、小高层 商用 商场、酒店、宾馆等 写字楼 甲级、乙级、丙级等 厂房
篇10
论文关键词:关,键,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居民收入
重庆直辖以后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缓慢导致城乡消费差距不断扩大,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明显减弱。由于农村人口占全市较大比重,挖掘农村居民消费潜力,开拓农村市场,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和结构升级,将极大地带动重庆经济增长。
一、重庆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及特点
西部大开发和鼓励农业政策促进了重庆农村经济的发展,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有了明显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不断增长,消费水平也逐渐上升。1998-2008年农村居民消费总额从333.41亿元增至581.91亿元,提高74.53%;人均生活消费从1417.08元上升至2008年的2884.92元,年平均增长7.37%,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5.8%。但与重庆城镇居民相比,农村消费水平明显滞后,在消费层次上相差两个等级。2008年重庆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73.8%,而消费总额却只占居民总消费的20.9%,农村消费明显乏力。
(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偏低,增长缓慢
重庆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不仅远远低于重庆城镇居民,也低于全国农村人均水平(见表1)。重庆农村与全国农村人均之比从1997年的1.26:1下降至2008年的0.79:1(全国人均为1);与重庆城镇人均之比从1997年的0.29:1进一步下降为2008年的0.24:1(城镇人均为1),农村人均消费还不及城镇的1/4,而这种显著落后的差距还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就是与西部省份相比,2008年重庆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居四川、云南、陕西、青海和宁夏五省之后,也处于较落后水平。
表1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单位:元
年份
全国农村居民
重庆城镇居民
重庆农村居民
1998
1128.16
4894.54
1417.08
1999
1144.61
5352.44
1388.64
2000
1284.74
5475.17
1395.53
2001
1364.08
5765.07
1475.16
2002
1541.83
6360.2
1497.72
2003
1656.32
7118.06
1583.31
2004
1842.75
7973.05
1853.94
2005
2231.14
8623.29
2142.12
2006
2533.91
9398.69
2205.21
2007
2970.65
9890.31
2526.7
2008
366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