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元素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8 02:37: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政元素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思政元素论文

篇1

内容提要: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转移制度所保护的是原始原告的合法权利和与原始原告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承继原告的合法权利。承继原告资格的取得,应基于其所享有的身份权、名誉权、继承权、受遗赠权、公法债权、私法债权及其他合法实体权利,由此承继原告不应受现行法律规定的近亲属范围的限定。承继原告的范围应包括原始原告的近亲属和近亲属之外的遗赠抚养人、公法债权人、私法债权人、受遗赠人、原始原告生前所在的单位或基层组织以及其他利害关系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第24条第2、3款规定:“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有权提起诉讼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11条进而明确了原告公民死亡后有权提起诉讼的近亲属的范围,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抚养、赡养关系的亲属。”现行立法将有权提起行政诉讼的公民死亡后,有权承继其权利而起诉的原告主体仅仅限定为是该死亡公民的近亲属,这将产生对与死亡公民有直接利害关系但又不是近亲属的其他法律主体不公平的问题,形成对他们的利益保护不足的漏洞。本文试就此问题提出见解,以期能完善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转移的制度,弥补现行法律规定的不足。

一、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转移制度设立的目的

《行政诉讼法》第24条第2款的规定明确了作为原告的公民死亡后其原告资格承继问题。由此,行政诉讼原告要划分为两大类来加以分析,即“原始原告”和“承继原告”(注:这一分类法为刘巍在《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转移与承受问题探析》(《法学研究》2001年第1期)中所创设,本文赞同并运用这种分类来进行阐述。)。原始原告是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享有原告资格、但却死亡或终止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继原告是指因原始原告的死亡或终止而承受其原告资格,可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其中原始原告为死亡公民的,是公民原始原告,原始原告为终止了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是组织原始原告。本文主要研究公民原始原告的资格转移问题,以下所称原始原告,在范围上专指公民原始原告。

在行政诉讼中之所以有原告资格转移的规定,较一致的观点是:为了监督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行政职权,确保原告死亡后,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也能得到纠正。但在原告资格转移制度到底保护谁的合法权利的问题上,观点不甚一致。这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认为保护受具体行政行为侵害的原始原告的合法权益。如有学者就提出:“我国行政诉讼法的宗旨是保护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不受具体行政行为的侵犯。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转移制度也不例外。在各个具体的行政诉讼中,主要保护的是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所侵犯的合法权益,也即原始原告的合法权益,而承继原告自身固有的权益并未受到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侵犯。”“从行政诉讼的起始来看,是保护原始原告的权益,正是由于原始原告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没有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这一法律事实,就没有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产生,更没有原告资格的转移与承受。这似乎也是法律让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延续的一个原因。”[1]

二是认为保护承继原告的合法权利。我国法律规定死亡公民的近亲属享有原告资格,实质上是保护该公民的近亲属的权益。如行政机关对公民财产作出没收、罚款等处罚,就有可能影响该公民近亲属的财产继承权或生活来源等。如果具有原告资格的公民死亡后,不许其近亲属提起行政诉讼,其近亲属的合法权益就可能因受到具体行政行为的侵害而得不到司法保护。[2](P182)另外,在我国民法中,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民事权利能力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所以公民死亡后不能享有民事权利,这在民法上是一个定论。同样,在我国行政法中,随着公民的死亡,他们也不再享有行政法上的权利。因此,行政诉讼法之所以规定原告资格的转移,主要还是为了保护承受原告资格一方的权利。

三是认为既保护原始原告可转让的权利(对承继原告而言就是承受的权利),也保护违法具体行政行为所波及和影响到的承继原告的利益,以及承继原告的诉讼权利。[3]这涉及到保护两者合法权利的问题,主要是从原始原告与承继原告利益转换的角度认识的。

我们认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转移制度的设立实际上保护的是综合权利,既保护原始原告的合法权利,也保护承继原告的合法权利,单独保护任何一方都是不全面的。法律制度的设立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保护合法权利。就行政诉讼法而言,行政诉讼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保护受具体行政行为侵害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利,为侵害的权利提供救济。那么在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转移制度中,正是因为原始原告和承继原告都享有合法权利,并且都存在该合法权利受具体行政行为侵害的法律事实,所以法律规定该项制度以切实保障二者的合法权利,避免出现合法权利得不到法律救济的情况。以下分别论述:

(一)保护原始原告的合法权利。原始原告生前存在行政机关侵犯其合法权利事实的,原始原告死后该合法权利并未消失,而是转化为死者的身后权利,行政机关的违法具体行政行为的侵权结果仍然存在。所以,仍然可就该权利提起诉讼。但是,死者享有权利的观点与传统的民法理论相违背。在我国民法中,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民事权利能力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公民死亡后不能享有民事权利。同样,在我国行政法中,随着公民的死亡,他们也不再享有行政法上的权利。依此理论,保护原始原告的合法权利的观点就不甚准确。但是,任何一种理论的提出都是来源于实践的,随着实践的发展,理论也不可能一成不变。民法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的观点已经不适应现实情况了。在实践中,人死后的某些权利是应受到尊重和保护的,这在很多国家的立法上都已得到体现。如《捷克民法典》第15条规定:“公民死亡后,请求保护他的人身权利属于配偶和子女。没有配偶和子女的,属于父母。”《匈牙利民法典》第86条规定:“死者名誉受到侵犯时,可由死者的亲属和死者遗嘱受益人提起诉讼。”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5项规定:“死者名誉受到损害的,其近亲属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4]这些立法例实际上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民法理论,是基于需要所作出的规定。死者应享有合法权利,有学者称其为身后权。对身后权进行法律保护,有利于教育后人,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和民众的良知善行。规定身后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尺度,并有效防止了侵害死者权利的违法具体行政行为存在,为其进行救济提供法律基础。身后权既包括死者生前延续而来的权利,也包括了死者在死亡以后才享有的权利。包括身后名誉权、身后荣誉权等。[5]行政机关在原始原告生前无论侵害了何种合法权利,其死后该合法权利都会转化为身后权的一种而依然存在。因此依据权利被侵害的事实就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给予原始原告保护。但原始原告已死亡,这决定了他本身不能提起诉讼,而必须借助一定的利害关系人,通过赋予该利害关系人程序意义的诉权来保护死者,也就是原始原告的身后权。因此,行政诉讼法设定了原告资格转移制度,其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利害关系人的起诉来保护原始原告的合法权利。

(二)保护承继原告的合法权利。承继原告被具体行政行为侵害的合法权利实际包括两部分:第一,违法具体行政行为在侵害原始原告合法权利的同时,牵连侵害了承继原告的合法权利。违法具体行政行为虽然只针对原始原告作出,但同时也会牵连侵害了承继原告的合法权益,这主要是指承继原告基于与原始原告之间的特定关系(如夫妻、其他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等)而应具有的名誉权、身份权等。当行政机关的违法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承继原告的此类权利时,本应通过原始原告的起诉,原始原告在主张保护自己权益的同时就一并保护了承继原告的这类权利,但由于原始原告已死亡,导致保护承继原告合法权利的起诉主体已丧失,承继原告就必须自己提起诉讼才能有效保护这类权益。因此承继原告获得了原告资格,成为行政诉讼的真正原告,承继原告的原告资格取得是基于原始原告的死亡。

第二,原始原告死亡后,承继原告可因其死亡获得的利益。如果违法具体行政行为的实施可能使承继原告的利益减少或灭失,那么承继原告基于追回自身利益的要求就应获得原告资格,向行政机关提起诉讼以保护自己的利益。原始原告死亡后,承继原告依法可享有的利益包括:1.原始原告可转让给承继原告的财产权利,如承继原告继承原始原告被行政机关因罚没错误而退还的财产,继承原始原告通过行政赔偿而获得的金钱;2.承继原告应当从原始原告处享有的债权利益等。如承继原告从原始原告被行政机关因罚没错误而退还的财产中清偿应有的债权。可见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转移制度,也能保护承继原告的合法权利。

综上,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转移制度的设立,既可以维护原始原告的合法权利,也可以维护承继原告的合法权利。同时,还起到了监督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的作用,使得原始原告死亡后,不因其死亡而未能纠正违法行政行为。

篇2

一、重点工作

重点工作内容:

1. 强化教学管理工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进一步提升学生英语技能的同时在教学中加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主要措施和计划如下:

(1)强化备课,提高备课质量,不仅要备知识点,更要备学生、教法和学法,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善于驾驭教材,创新性的处理教材,增加课程思政元素,进一步研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加强集体备课或网络备课。

(2)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实行同轨听课制。做到每人每学期听课2次以上,其中春季学期听课完成时间为2021年6月30日以前,秋季学期完成时间为2021年12月31日之前。教师互相评课,取长补短。加强随堂听课力度,对教师进行“调研课”研讨活动,并给予交流探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于作业设计和批改,每位教师要认真对待,力求科学客观、有效。

(3)加强大学英语四级辅导。2021年3月-2021年6月,老师要督促学生增加课外阅读,熟悉四级真题,布置任务并认真检查完成度;2021年9月-2021年11月,老师根据各班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随堂四级辅导,加强四级练习。

(4)做好学生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的指导工作,督促指导教师与所指导的学生联系并及时反馈各种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实习期间的各种问题,顺利完成毕业论文撰写、答辩及实习任务。

2.加强校选课或者网络课的开设,鼓励老师开设各种形式选修课,争取2021年度本教研室老师增加1-2门选修课。利用2021年春季学期开展教研活动探讨选修课申报要点并请有经验的老师传授选修课开课经验和要领。

二、创新工作

创新工作内容:利用思博乐学网络阅读平台,尝试开展大学英语分级阅读教学工作,目标为进一步提升2020级本科非英语专业本科生阅读理解力。具体计划和措施如下:

(1)2021.1-2021.2根据期末考试分数筛选适合本班学生的阅读文章。

(2)2021.3-2021.6按照每周至少1-2篇布置学生完成课外阅读并认真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3)2021.7-2021.8 整理分析平台数据,根据学生完成情况重新评估学生阅读水平并确定下一步阅读难度。

(3)2021.9-2021.12筛选合适文章,按每周至少3-4篇任务量布置阅读任务并认真考查学生完成情况。

篇3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道德教育 协同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教育者角色定位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教育者担负着重要的教育职责。教育者主要包括辅导员与任课教师,两者的角色既相异又互补。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并非单纯行政人员,从岗位职责看,辅导员更加偏重管理服务角色,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肩负重要职责;任课教师主要包含专业课教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均属于教身份,专业课教师的岗位职责更加偏重专业课程教学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加偏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工作,专业课教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分别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融入相关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开展具有学科特点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

2教育者协同作用发挥现状研究

本论文将研究范围聚焦在职业道德教育领域,查阅了相关研究资料,开展了调研和访谈,围绕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教育者作用发挥问题展开分析,并得出一系列研究结论。

2.1教育者对职业道德教育认知度不高

通过查阅国内相关研究资料可见,当前关于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如何发挥教育者的作用的问题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参考价值较高的研究资料不多。一是现有研究大多关注点在于强调教育者不但要教书还要育人,不论是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之间的协同作用,还是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的协同作用,大多泛泛而谈育人理念,强调教师有育人的职责,专门针对职业道德教育展开教育者协作体系研究的更是少之又少;二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成果少,主要表现在操作方案过于理论化,可操作性不够强,归根结底在于教育研究没有找到有效的教育载体,缺乏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科学的工作机制。

2.2教育者作用发挥未形成合力

通过查阅国内外资料可见,当前教育者之间尚未形成教育合力,职业道德教育体系有待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教育者打单独斗的现象较为严重。不论是专业课教师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程度都不高,教育研究缺乏与职业特点的紧密结合,较少涉及职业道德认知、道德理论方面的教育研究。任课教师仅在专业课教学中偶尔涉及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主要集中在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等普遍性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较少通过案例教学等方式开展较为深入的职业道德教育分析;辅导员则更多从职场礼仪、职场文化等角度泛泛而谈职业规范。总体而言,当前教育者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既缺乏与专业特点的紧密结合,又无法满足职业道德教育的深层次需求,系统性尚有待完善。

2.3教学手段较为单一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采用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在关于教育形式、教学手段的调研中得出相关结论可见,绝大多数师生都更加青睐实践体验为主、课堂讲授为辅的教学形式,更加认可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演讲讨论法、模拟教学法等教学形式,但这些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应用,被调研师生一致认为当前的教育形式较为单一。

3教育者协同机制研究

3.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理念培养

树立协同育人的理念。不论是辅导员还是任课教师,都应该成为职业道德教育体系的重要成员,明确育人角色,树立协同育人的理念。教书育人是大学教师的天职,教书和育人两者不可偏废,要正确处理教学、研究与育人之间的关系,教学和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为育人服务,不能将三者割裂而行。在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的过程中,需要更加关注受教育者的内在德性需求和未来职业发展,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到育人过程中。

3.2协调发挥教育者在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之间的作用

构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协同配合机制。显性课程,诸如专业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等都包含着职业道德教育的元素,不论是辅导员还是任课教师,都应该结合自身所承担的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显性课程的教育活动中也包含着隐性教育的元素,教师在课程教学准备、研究、授课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提升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隐性课程,诸如校园文化、职业道德典型案例等都渗透着职业道德的元素,同样需要教育者们形成合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活动。以校园文化为例,不论是辅导员还是任课教师,在文化育人环节肩负了重要使命。校园文化渗透在校园的每一个细节,同时也是一种价值观的反映,辅导员和任课教师都应当熟悉和认同本校的校园文化,通过个人的行为表现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达到育人效果。为师者应当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道德品格、科学的管理水平、健康的人格修养等等。

3.3加强教育主体之间的职责分工

篇4

论文关键词:系统动力学,仿真,产能过剩,建设周期,折旧

 

一 引言

制造业的高速发展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也使中国政府、企业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产能过剩。在2000年已有学者统计,制造业各行业生产能力普遍过剩为60%-70%。伴随着需求紧缩和价格的下降,制造业成本又呈现出刚性,出现了投入品成本上升而产出品价格持续大幅度下跌的不对称格局,这必将导致制造业的全面崩溃[1]。产能过剩主要是由于产业资本追逐利益的天性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在成生产能力的过程中存在时间延迟造成的。本文构建了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这一过程,并对政府、企业采取的一些措施进行灵敏度分析,确定各措施的有效程度。

二 系统动力学可行性分析

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始创于1956年,在20世纪50年代末成为一门独立完整的学科,其创始者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Forrester教授,20世纪70年代末系统动力学引入我国,其建模方法与其他建模方法相比,第一,适用于处理需通过较长的历史阶段来观察的问题,对于产能发展的建模与分析,正需要有长远的视界与仿真支持手段;第二建设周期,适用于强因果关系的问题,通过分析可发现产能发展过程中各影响间因果关系较为明晰,可利用系统动力学加以表述和建模;第三,适用于处理精度要求不高的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一般来讲,产能发展模型可以为企业和政府提供了一个生产能力发展趋势,价格波动趋势,收益波动趋势,以满足其决策要求;第四,强调有条件预测,系统动力学方法强调条件和结果的对应性,可在仿真环境中的不同试验条件下对系统进行分析[3-5]。本文构建的产能发展模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外生变量选取不同的数值,对模型进行应用分析。

三 模型构建

本模型主要包括三个子系统,投资子系统,库存子系统,和价格变动子系统,主要的外生变量产品需求曲线、单位变动成本、市场收益率(产业平均报酬率),标准单价(可视为替代产品价格)、建设周期、调价幅度(反映政府对价格变动的管制程度)、库存阀值(企业决定降价倾销的重要因素)等,其余均为内生变量。

(一) 子系统说明

1 投资子系统 现实中,企业主要根据收益率高低来做出投资决策,此外还受到国家政策,行业准入门槛的限制,本文只考虑收益率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根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资本有产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等形态,产业资本对应产业资本的平均报酬率论文开题报告范例。根据资本的逐利原则,一个行业的投资报酬率(体现为净利润率)越高,新进入产业资金越多。本文假设新进入投资比例与超额收益(行业报酬率与产业平均报酬率之差)存在指数关系来体现上述理论。资金投入后形成在建工程,经过一定的时间延迟即建设周期后进入固定资产形成生产能力,再通过折旧进入企业的营业成本。

2 库存子系统 企业根据期望生产速率和生产能力来确定生产速率,如果生产能力大于期望生产速率,则生产速率等于期望生产速率,否则就等于生产能力。期望生产速率受到库存计划和客户订单速率的影响,同时又与企业安全储备期和订单处理时间有关,流图体现了这些关系。发货速率受到库存的限制,还取决于客户订单速率。

3 价格子系统 价格主要受供求关系影响,订单速率大于企业期望发货速率则表示产品短缺建设周期,存在价格上涨动力,小于则有价格下降压力,分别对应涨价速率和跌价速率。此外库存积压过多,厂家降价倾销是另外一个价格变动因素。

(二)系统模型

图1是在分析企业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产能扩张系统流图。系统流图支持定量分析,由流位变量、流率变量和信息三类元素组成。在矩形框中的变量是流位,流位是随时间而变化的积累量,是物质、能量与信息的贮存环节,如企业中的产品库存量或者是生态系统中的资源总数等。在蝴蝶结下方的是流率,如物流等。没有矩形框的是辅助变量或常数,云状的图示表示的是系统的边界。系统流图可以定量表示系统中的反馈关系,其中各个变量之间关系用数学公式定义[6]。

图1产能扩张系统动力学模型

四 仿真实验及过程分析

本案例动力学仿真实验选用vensim5.7为实验平台,对模型初始设置如表1。

表1

 

变量名

建设周期

折旧年限

标准价格

库存阀值

调价幅度

生产时间

单位变动成本

变量值

3

10

10

50

0.1

0.02

10

单位

百万个

无量纲

篇5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制机制创新 文化环境 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6.010

Cultural Environment in Local Vocational College

School System Mechanism Innovation

——Take Yib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XIA Qian, LIAO Xiaodong, ZENG Xin

(Yib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Yibin, Sichuan 644003)

Abstract In the school system of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innovation process, the cultural environment ha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and role. Regar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unicipal vocational colleges, through analysis and study of the social culture, corporate culture, the role of the campus culture in the municipal system of vocational colleges innovation status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to play and so on, to explore places how to optimize the municipal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promot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of their own way, put forward constructive ideas and measures to effectively promote innovation and municipal vocational educational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system mechanism innovation; cultural environment; research

1 地市级高职院校体制机制创新的文化环境现状

1.1 地市级高职院校的社会文化现状

高职院校对社会文化知识的传承,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但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当代青年很少接触我国以及地方社会文化,他们更热衷于流行歌曲、西式快餐以及网络世界。高职生受到生源层次水平的影响,在文化素养上处于明显劣势,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得他们没有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个人文化素养,对传统社会文化的认知度比较低。学院作为地方政府公办的高职院校,高职教育时间短,基础建设任务重,办学体制比较单一、管理机制不够灵活,造成中国传统文化、地方特色社会文化融入到学院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积淀不够,氛围不浓。

1.2 地市级高职院校的企业文化现状

高职院校的文化环境建设要融入更多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人文素养,必须突出职业特色文化,融合企业文化的色彩。学院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为依据,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坚持“围绕产业办专业,联合名企建专业”,实现区域产业发展与学院人才培养相衔接。根据宜宾市酒类食品、机械制造、化工轻纺、综合能源等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发展趋势及宜宾市“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的需要。

设置专业,与五粮液、丝丽雅、天原等地方大中型企业紧密合作,逐渐形成了以酿酒、制造、物流、化工为主体,符合区域产业布局和社会需求的专业结构。但学院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重视与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培训、技术转化,忽视了企业文化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利用企业文化培育学生职业素养还做得不够深入。

1.3 地市级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现状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以师生特有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心理素质等为核心,具有特色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共同参与的各类文化活 2.2 促进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创新

高职院校应始终把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稳定的规章制度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形势的发展进行创新。制度文化作为高职院校文化环境的重要内容之一,将以其导向、塑造、激励、凝聚功能在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中发挥作用。制度文化环境一旦形成,有形管理成为无形管理,在循序渐进中不断完善。高职教育培养的技术人才大多从事团队工作,在组织纪律性、操作规范性、技术稳定性、劳动效率性上有高要求。由此,高职院校必须建立并实施一套完整严格的规章管理制度,形成严格的高效管理体系来促进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创新。

3 地市级高职院校体制机制创新的文化环境优化对策

地市级高职院校文化环境建设主要体现将社会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融为一体,融入到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过程中,通过校园新风建设、职教文化建设、文明氛围营造等载体来实现,以期形成具有浓郁职教氛围的文化环境。

3.1 提高对社会文化的理性认识,突出区域品牌特色

十报告中提到:“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职教育要在学生中大力开展社会文化教育,培养出既能够适应现代高技术快速发展,又具有深厚中国文化底蕴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社会文化可以教化社会成员、规范人们行为、保护社会认同、凝聚社会共识、促进社会发展,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生动教材,要充分发挥其功能,更好地发展高职教育。宜宾市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中国白酒之都”的称号,是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勤劳的宜宾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独具特色以“五粮液”为核心的宜宾白酒文化、大江文化、哪咤文化、三国文化、茶文化、食文化,李庄抗战文化等,形成了宜宾文化特色体系。职业教育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因此,作为地市级高职院校,学院立足于实际,理性提高认识,办学专业覆盖地市主要行业和产业,依托五粮液股份公司、普什集团、安吉物流公司、天原集团等知名企业建设重点专业,确保培养的人才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3.2 加强育人硬件环境建设,突显地方文化特色

建设具有特色的硬件环境,可更好的发挥文化环境的育人功能。学院在校园环境打造上以“鼎承大同,钵传天工”的 校训为基本思路,以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和历史底蕴,体现宜宾地方文化特色为主要文化内涵,充分利用各种文化元素,实现建设“人文校园、绿色校园”的目标。建设中十分重视与地方特色文化结合,与职业教育结合,与学院的实际结合,通过十多年的建设,逐步建成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景观区:工业文明博览中心、生命之源、中华源流石刻浮雕,大榕树景观区,川南石刻文化青石围墙等,并针对学院古树较多、绿化基础较好的特点,正逐步形成宜宾石刻园和三江生态园等特色美丽校园。通过上述育人硬件环境建设,对学院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发挥了明显作用。

3.3 创新合作,实现企业与学校在文化环境建设的有效联动

高职院校要使学生面向社会,适应市场,就必须开拓出新的路子来丰富文化环境的内涵,努力实现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合理融合。通过企业优秀文化元素的融入,使“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以此实现企业与学校的有效联动,为学院营造多样化的企业文化环境。学院高度重视与行业、企业的广泛合作,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一定学时的校外“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让学生在全真的企业环境中参与生产实践,让学生充分吸收企业文化元素。同时,利用职业教育集团的有利资源,把宜宾市各种行业、各类企业的核心理念引入校园,打造实习工厂、车间基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专业教学室,考工考级场所等,让学生在进入企业之前就能接触到企业文化。

3.4 搭建平台,提升校园文化环境育人氛围

一是搭建素质积分管理平台,实现全员育人的学生管理制度文化。学院以学生在“素质课程、党团活动、社团活动、环境建设”中的表现为积分节点,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确定积分。构建四大观测体系,确定十大因子:言行文明、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守纪守法、热爱劳动、组织才能、团结协作、身心健康、生活朴实、情趣健康。积分管理系统实行信息化管理,通过三年多的实践,形成我院学生的素质教育特色,即“品德优良、身心健康、学习勤奋、文明向上、特色见长”,全院形成浓厚的教书育人、全员育人的良好文化氛围。

二是进行素质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构建基于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素质课程。学院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活动课程化和素质教育课程活动化改革,着力推进“思政课程”、“专项课程”和“特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全面融入,使“素质教育系统化课程”成为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特长课程中纳入了五粮液企业文化、五粮液酒文化、文明礼仪修养、书法创作、文学写作实践等具有深刻文化底蕴的素质课程,为促进其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打造学生技能大赛、师生运动会、校园文化艺术节三大文化特色品牌活动。学院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理念,组织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培育浓郁的职教文化。每年定期举办的师生运动会,科学设置项目,重在团体项目,广泛提高师生参与面。每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活动月系列活动,重在学生自我组织、自我创造,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特长。通过多年的实践,现已形成了我院三大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和肯定。

参考文献

[1] 陈定樑.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现代高职院校文化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11(2):79-80.

[2] 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3]2号.

[3] 林广梅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 一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环境研究.北京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9(2). 动和文化设施为表征的。当前,高职院校普遍还比较年轻,其文化环境建设还存在一些大问题,比如管理者思想认识不足,只注重物质投入;与企业文化衔接不紧密;管理模式以招生、教学、就业为主,忽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等。

2 文化环境对地市级高职院校体制机制创新的作用发挥

篇6

部分专业教师深知教书育人同样重要,可是客观上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一来自己的知识水平有限,教学无方无术,德育渗透能力缺乏,育人工作不是在教学中自然渗透,显得十分生硬,结果虽然尽力边教书边育人,可是课堂上学生却睡倒一大片。二来专业教师周课时一般都达到12节课以上,备课压力很大,业余时间有点时间还要搞科研和教改,课堂育人工作挖掘的深度不够。三来许多高校都建在离市区较远的大学城,教师为避免一周跑多次的情况,纷纷采取“少去几次,一次多‘塞’几节课”的措施,许多老师在学校就是在课堂,而一下课就得急着赶班车回市区,因此“一下课学生就见不到老师”的情况的确存在,更谈不上深度交流。

在一些高校还存在部分专业教师不注意自己的形象,个性偏激,怀才不遇,在课堂上当众演讲一些另类言论甚至错误观点,对社会的不满一吐为快。表面上看针对热点问题对学生进行了“疏导”,但却是误导。因为教师的理想、信念、情感都会被学生看在眼中,听在耳里,存入脑海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说:“教师每天仿佛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几十双精细的、敏感的、善于窥视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眼睛不断地盯视他,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受着这么严格的监督,也没有任何人能像教师这样对年轻人的心灵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这样的育人不如不要。

专业教师忽视育人工作的原因透视

1育人工作效果的滞后性俗话说“一年数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由于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复杂性劳动,因此,要让学生取得一点点进步教师都要付出长期而大量的劳动,其价值却不是今天或明天就能看到的,是隐形和滞后的。加之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许多教师也跟着变得浮躁和急功近利,于是乎对于无明显成就感的育人工作显得有些职业倦怠。

2育人工作尚未完全纳入教师的绩效评估体系绩效评估机制是对教师内在素质以及实际成绩的客观描述和评价。目前各高校主要通过核算专业教师教学工作量、论文课题数量及等级来了解教师劳动价值大小,并以此作为奖惩教师的依据。至于专业教师育人工作的要求,充其量只是职称晋升中班主任工作的年限规定。这种政策导向很容易使教师产生了“十年供销路路通,十年政工一场空”的思想,专业教师既无育人工作的动力也无育人工作的压力。

育人工作尚未真正摆到高校发展应有的地位。问及每所高校的育人工作,他们肯定会表态都是围绕学生的“3个为了”,可是实践中却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许多高校在新校区建设和示范院校建设中把主要精力用在教学和学校的硬件建设上,忽视师德、师风、校风、学风的现象客观存在。即使是师德创先争优专项活动,许多高校也是走过场,一些专业教师甚至把花时间研究学生问题、找学生谈心等当作副业、窗外事,他们只顾上课,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田。由于从上到下没有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因此专业教师逃避育人工作当然也没有舆论的谴责。

推进专业教师育人工作的几点建议

1育人先育师。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加强对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利用周三学习时间,一方面加大国家法律法规、时事政治、高等教育规律、师德师风等学习,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服务于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教师自觉成为专业知识的传播者、正确政治方向的引导者和高尚心灵的塑造者;另一方面加大教师业务学习,切实增强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围绕教材、教法等经常集体备课,充分挖掘蕴含在各门专业课程中的德育素材,做到课堂育人水到渠成。比如医学系教师不仅传授临床技术知识,也应该经常教导学生具有救死扶伤医德的重要性;会计系不仅要教会学生正确做账,还要进行诚信教育,廉政教育。只有广大专业教师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治学形象,学生才会如专家般敬重、崇拜、接受你,才能形成师生共频共振。当然,广大专业教师还要积极参与课外育人讲座或学术讲座,指导第二课堂、社团活动、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创新计划,担任分党校教师或党建联系人工作,在实践上切实融入学校育人工作。

篇7

【论文摘要】本文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商品进行价值分析为基础,在簿记中构建“劳动=资产=权益”的三维价值结构,使簿记活动能在更多层面上对主体的价值运动进行全面而充分的反映。

簿记是会计学中关于记载方法的一个分支,也被称为记账方法。会计一开始就是在记账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簿记构成会计最基本、最重要的技术方法。簿记学或簿记原理是关于核算方法、技术以及从理论上对记账方法原理的解说,它是会计学的前身或会计学建设的先导部分。从簿记实务发展的历史来看,主要经历了单式簿记和复式簿记两种形式。然而,自从复式簿记创立以来,其基本结构历经五个世纪没有发生多大变化,相对于会计学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而言,簿记理论的研究显然是个薄弱环节。20世纪80年代,美籍日裔会计学家井民雄士提出的微分三式记账法和时间三式记账法,为簿记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念或模式,但迄今未见有运用于会计实务的迹象。本文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商品的价值分析人手,试图建立一个新的三维价值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对三维簿记以及多维簿记记账原理的初步探索。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商品的价值分析

1.商品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马克思在研究劳动价值论一开始就提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马克思分析了商品的二重性质: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商品的这种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它的使用价值。商品的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而不同质的使用价值能按一定比例交换,说明存在一个区别于使用价值的共同事物,即交换价值。共同性质的交换价值的内容是抽象人类劳动的凝结,即价值。所以,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而商品是具备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劳动产品,是价值的载体。

2.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马克思批判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关于劳动创造价值的原理,创立了劳动二重性学说。马克思认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属性:从一方面看它是具体劳动,从另一方面看它是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所进行的劳动,它形成不同质的使用价值,使之成为商品交换的必要条件,但具体劳动不是它所生产的物质财富的惟一源泉,使用价值即各种商品体,是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种要素的结合。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了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而正是抽象劳动的凝结,形成了商品的价值。由于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抽象劳动,因此价值量也就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马克思指出,具体劳动虽然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但不是使用价值的惟一源泉,而在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自然物质的原子,抽象劳动则是形成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马克思关于商品二重性与劳动二重性的论述都与价值有关,并揭示了劳动、商品与价值的密切联系,如图1所示: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价值的两个基本维度

簿记的功能是反映价值的运动变化。马克思指出,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簿记对资本主义生产比对手工业和农业的分散生产更为必要,对公有生产比对资本主义生产更为必要。这里讲的观念总结是指反映(或核算),而反映的对象“过程”是指物质财富的生产过程,即价值的形成运动过程。英国学者克朗赫尔穆在《簿记新法》中指出,簿记,乃是通过记录财产,随时反映所有者的资本金全部价值及其组成部分的技法。美国学者福斯特在《复式簿记解说》中指出,簿记是反映全体价值及其各组成部分价值的方法,是记录财产的技术。可见,簿记与价值密切相关,簿记是以价值运动为反映对象的技术活动或手段,簿记所记录和反映的是人类经济生活中关于价值运动与创造的过程。那么价值应该如何反映呢?这就牵涉到价值的维度。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维”是几何学及空间理论的基本概念。构成空间的每一个因素(如长、宽、高)即一维,如直线是一维的,平面是二维的,普通空间是三维的。若将价值看成是一个几何结构,则可将价值结构按反映维度的多少分为一维价值结构、二维价值结构、三维价值结构或更多“维”的价值结构。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价值的源泉是劳动,劳动应该是价值的第一维度。同时劳动创造商品,而商品是价值的载体,鉴于商品是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财富可以看成价值的第二维度。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价值的两个基本维度,上述两个价值维度可以构成“劳动=财富”的二维价值结构,若将“劳动=财富”二维价值结构放在企业的背景下考察,并将财富概念转化为与企业相联系的“资产”概念,即形成“劳动=资产”的反映企业二维价值运动的平衡方程式,如图2所示:

三、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建立三维价值结构的理论意义

从维度的层面分析,传统簿记“资产=权益”的会计方程式也是一个二维价值结构。其中,资产是价值的载体,权益是价值的归属。若从微观经济的层面考察,这个二维价值结构实际上反映的是以企业家为主体的权责关系。在现代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情况下,企业家一方面对企业经营管理和财产运用拥有实权,另一方面,其对企业全部财产和经营目标承担全部经济责任,权利和责任是对等均衡的关系。但我们如桌从更深层次的原因来考察,“资产二权益”实际上是对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即社会产品如何生产,生产出的社会产品归谁占有、占有多少的关系。这是一种人们在物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认为,生产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广义的生产关系是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从这个层面上看,“资产=权益”的二维价值结构实际上是对社会生产方式中生产关系的集中反映和体现。

劳动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起点,所谓劳动也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改造自然和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同时人和人之间也要发生一定的关系。前者表现为生产力,后者表现为生产关系。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体现了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水平,反映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在生产力的构成中,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其中人的因素最为重要和关键,它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并在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它在生产中起着最根本的作用。在当代社会生产中,科学已成为第一生产力,也就是说科学技术渗透到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之中,引起劳动者自身和劳动成果的优化,从而推动和提升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根据劳动价值论提出的“劳动=财富”二维价值结构实际上是对社会生产力的反映,即生产力因素中的主导因素,—人的劳动能力创造劳动成果的水平。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共同构成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两者的有机结合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如前所述,“劳动=财富”是对社会生产力的反映和体现,“资产二权益”是对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和体现,因此我们可以建立“劳动=财富=权益”的三维价值结构对社会生产方式进行集中的反映和体现。若将“劳动=财富二权益”三维价值结构放在企业的背景下考察,并将财富概念转化为与企业相联系的“资产”概念,即形成“劳动=资产=权益”的反映企业三维价值运动的平衡方程式,如图3所示:

四、劳动作为一个维度在簿记中的实现

以上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价值的分析入手,对劳动如何成为簿记的一个维度进行了理论探讨。现在的问题主要在于,劳动作为簿记的一个维度在簿记实务中如何实现?对劳动进行恰当的分类是劳动成为簿记的一个维度并在实务中实现的前提。从簿记的基本职能来看,簿记应该有记录每一个维度的分类及数量的双重职能,且分类是簿记的基本职能。分类是指根据簿记每一个维度内部的性质或特点而对维度内部分成不同的门类,簿记对每一个维度的分类记录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对事物性质与特点的认识。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律性,认识事物的质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基础。簿记活动中对每一个维度内部的分类记录越全面、合理,代表着人们对该维度的认识也越全面、科学。因此,劳动能否进行恰当的分类,是劳动成为簿记的一个维度的现实前提。

劳动是指人类创造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的活动,劳动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做不同的分类。从劳动的形式上看,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分。脑力劳动是人们主要运用智慧、经验、知识或较高超的技能等从事的具体劳动,劳动过程主要是脑力的耗费;体力劳动是人们主要运用体力、体能或一般技能等从事的具体劳动,劳动过程主要是体力的耗费。从劳动的效果来看,有有效劳动、无效劳动和负效劳动之分。有效劳动是指具体的劳动在创造劳动成果方面发挥了实质性的正面作用,使劳动成果增加;无效劳动是指劳动在创造劳动成果方面没有发挥实质性作用;负效劳动是指具体的劳动在创造劳动成果方面产生了负面作用,使劳动成果减少。从劳动发挥作用的期间上看,有历史劳动和当前劳动之分。历史劳动是在划定的特定期间以前从事的劳动,当前劳动是在划定的特定期间以内从事的劳动。从劳动的主体范围来看,有内部劳动和外部劳动之分。内部劳动是在特定主体范围内人们从事的劳动,外部劳动是在划定的特定主体范围外人们从事的劳动。劳动还可以根据划分劳动的不同人群等各种角度做其他的各种分类。那么,在对劳动的各种分类中,哪一种分类在簿记中最有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关于劳动的各种分类在簿记活动中都能发挥一定的功能和作用,都能反映出劳动维度的特定信息,但必须以一种或几种分类为主,并根据簿记记账的需要结合运用,笔者在此提出一种基本的分类思路:

1.将全部的社会劳动划分为内部劳动和外部劳动。这种划分是根据会计主体的基本假设提出的。会计主体假设认为,会计信息系统所处理的数据和信息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要严格琅定在每一个经济上具有独立性或处于相对独立地位的主体之内,会计信息系统所接受和所处理的数据以及所输出的信息,都不应该超出这些主体的界限。因此,对劳动信息的接受和处理输出,也应该在主体的范围内界定,即簿记所反映的劳动,应该是特定主体范围内的内部劳动。当然,外部劳动如果以某种形式进人到主体内部,则也应通过一定的形式加以记录反映。

2.将特定主体的内部劳动划分为历史劳动和当期劳动。这种划分是根据会计分期的基本假设提出的。会计分期假设认为,一个主体的经营活动应当是无限期的,但又不能等到主体最终解散或清算时才来核算,这就在逻辑上要求会计信息的提供必须规定期限,以便于分段核算和报告信息。因此,对劳动信息的核算和报告,也应该分段进行。在这种情况下,簿记在某一段期间内所产生的全部内部劳动,就是该期间的当期劳动量;而簿记在某一段期间期末的时点上所反映的劳动总量,应该是历史劳动和当前劳动的总量。若当期有外部劳动进人簿记主体,则应视同历史劳动加以记录。

3.将主体特定期间的当前劳动划分为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这种划分主要考虑到具体劳动的差异性及其在劳动成果的创造过程中所作的贡献。所谓简单劳动,是指那些事先不需要经过任何专门的训练和学习(或只需要经过初级或较短时间的训练和学习)、每一个具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从事的劳动;所谓复杂劳动,是指那些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或需要经过高级和较长时间的训练和学习)才能从事的劳动。马克思指出,复杂劳动相当于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可见,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在同一时间内大于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

篇8

国内许多研究通过分析工作案例,总结如何从工作方法上提高班主任工作质量,但是鲜有研究将着力点放在研究班主任自身的人格特点对工作的开展所起的作用上。另外,虽然研究学生心理已经成为了思政工作的流行话题,却甚少有资料对班主任自身的心理进行研究。因此,本课题独辟蹊径,通过对班主任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将研究重点从以往的学生身上转移到班主任身上。它旨在研究如何通过心理学角度分析要成为“90后”高职生心目中满意的“80后”班主任,应当具备怎样的人格特点等问题。这将有助于“80后”班主任更多关注自身发展、提高自我形象,成为学生信服、尊重并能对学生人格塑造产生正面影响的班主任。本课题将研究重点从以往的学生身上转移到班主任自身,使班主任能够主动改变自己,而非一味根据学生情况被动制定管理策略,这将有助于研究新时代下,如何成为“90后”学生满意的“80后”班主任,并真正使之成为学生信服、尊重、学习的人格榜样等问题。

一、时代背景

“80后”是亲眼见证当代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日渐发展崛起并与之一同成长的特殊的一代,在二三十年的人生历程中目睹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起拼搏史。与“90后”不同,他们存有从小到大眼见祖国由相对困难落后直至取得今天的成就的完整记忆,度过了没有高科技围绕、没有多少物质生活享受却简单充实、在今天看来特别珍贵的童年时代,以及率先跨入中国的信息新时代前沿接触新生事物,成为新千年第一批彰显个性的族群的少年时代,最终成为了现今这群开始思考民族荣誉与国家前途、日渐成熟进入社会有所担当的青年一代。而“90后”从出生开始生活环境相对前几代优越许多,没有经历过历史和政治上的动荡,也没有经历过大的经济波动。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90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除父母外,亲情观相对淡薄,在这样的生长环境里,有一小部分人相比前几代人更显得有些孤僻。今日中国的信息发展迅速,由于“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影响,全球各地的物品均涌入中国,各国交流日益广泛。而“90后”相对年轻,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审美观和价值观方面也与前人有很大不同。正因为鲜明的时代性,以及由此产生的独特个性,“80后”班主任在与“90后”学生的交往中会碰撞出许多火花,两类群体如何在思想与理念存在重大差异的现实中和谐共处,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是极具研究意义的一项课题。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为了全方位了解学生对班主任的期望与要求,本次问卷调查从主观题和客观题两方面进行数据搜集。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当下“90后”高职生内心的一些潜在想法,也为班主任思政工作的展开提供了一些直观的参考数据。

(一)问卷调查结果

虽然学生罗列的各种特质五花八门,但是负责和关爱学生以绝对优势分别成为学生眼中班主任必须具备的首要和次要特质。除此之外,公正和乐观依次排第三名和第四名。

1.理论依据

“人格”一词的英文“personality”是从拉丁文“persona”演变而来的,原意指在戏剧中人物身份和性格随着角色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这就是人格的最初含义。我国一些心理学家倾向于将人格定义为:人格是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征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它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和情感,使它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1]。它具有整体性、独特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以及生物性和社会性[1]。

人格理论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维也纳的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他认为人格的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他把人格发展的不同时期划分为五个阶段――口腔期、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器。此后,人格特质理论开始出现并发展[2]。奥尔波特(Floyd Allport)于1937年首次提出了人格特质理论,他将人格特质区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又将个人特质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1]。心理学家卡特尔(R.B.Cattell)受元素周期表的启发,在奥尔波特人格特质理论的基础上,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出一个人格模型,将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四个层次[1]。除此之外,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Hans Jurgen Eysenck)以大量人格测验资料为基础,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数据,筛选、区分出用以描述人格的特质。他通过因素分析的统计方法,找到四大特制群,建立了维度理论。近年来,心理学家们继续用卡特尔的方法对人格特质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在人格描述模式上形成了比较统一的共识,提出了人格的“五大”因素模型,认为人格由外倾性、神经质、开放性、随和性和尽责性五个维度或特质构成[1]。

2.结果分析

(1)负责。在回答“对比高中时期的班主任,你觉得他们与大学班主任的最大不同是什么?”这一问题时,超过90%的学生表示,高中时候班主任管得很严,万事一手抓;而大学班主任管得非常松,很多事情都要学生自己处理。学生面对“完全压迫”到“完全解放”的管理质变,心理上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巨大落差。虽然在高中时期,学生极其想要摆脱严格的管理,但是到了大学时期,班主任为锻炼学生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性与积极性创造机会的时候,很多学生在一开始就表现出一种无所适从的恐慌。这就对于班主任放权的比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大学时期的管理肯定要比过去放松,但是这个放松的程度是个亟待研究的问题,既要与过去高中的班级管理显示出不同之处,又要避免由于过度下放管理权力而惹来班主任不负责任的评价。“80后”班主任基本上属于参加工作不久的职场新人,对工作充满无限热情与幻想。但是,他们缺乏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经验,缺乏持久的工作动力与激情,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很难冷静分析、沉着应对。另外,“80”后班主任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也是备受父母宠爱。在与学生发生思想冲突时,甚至可能会掺杂个人情绪。根据卡特尔的根源特质学说,“有恒性”这一特质的低分者特征为敷衍、权宜;高分者特征为有恒、负责[1]。所以,一个负责任的大学班主任,虽然不需要也不应该像高中班主任那样每天往教室里跑,但应该对于班级基本情况了如指掌,并时刻把握班级各项事务的总体方向,密切持续关注班干部对相关事项的处理和落实情况。处理班级事物不能只保持三分钟热度,尤其是在工作遇到挫折的时候。

(2)关爱学生。众多学生认为在高中时期班主任把他们看做孩子,凡事都要在班主任的严格控制和监督下进行。到了大学时期,他们认为自己早已经是个成人,好不容易离开了父母的唠叨,来到一个能够完全放任自己的环境,一方面希望班主任不要接过家长的指挥棒,干涉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另一方面,远离父母的呵护,来到陌生环境的“90后”,在内心其实又渴望有个关心他们的班主任。如何才能做到既不过分关心学生,又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班主任是“雪中送炭”的使者?这要先从“90后”高职生的特点谈起。

①自理能力不强。由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90后”普遍是独生子女,因而父母对他们生活上的爱护程度前所未有,他们大多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4]。因此,来到大学校园,没有了家长的悉心照料,很多学生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失落与无助。另外,很多高职生由于家庭原因,不得不选择实用性强、就业前景比较明确的高职院校,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人来自农村,在读大学之前从未离开过家。所以这些学生除了自理能力比较弱以外,还非常缺乏生活经验。他们对于许多生活上从未遇见过的遭遇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恐慌。比如,在军训的时候借不到武装带不知所措,衣服纽扣掉了不知道要怎么解决。还有很多同学来到了大学校园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银行卡,他们对于银行卡的保管,以及丢失后应当采取的措施都不了解。在这个时候,他们第一个想起的往往是班主任。所以,要成为他们眼中令人满意的班主任,不仅要在学生寻求帮助的时候发挥实际有效的作用,而且要考虑到学生需要朋友一样而非长辈一般的班主任,注意自己的关爱方式与言辞。

②沉迷网络,情感冷漠。“90后”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一代人。他们过分依赖网络,对互联网上的信息及网络游戏充满无限好奇,上网成为他们普遍的娱乐方式。一方面,很多学生因为环境的改变,以及对于高职院校的排斥与自卑心理,需要找到发泄情绪和寄托感情的载体。另一方面,由于“90后”大多是在父母百般呵护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是家里的“小皇帝”和“小公主”,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表现欠缺。然而,到了大学校园,与有着不同生活习惯的几位陌生人住在一个宿舍里,就会面临许多实际的生活摩擦。当出现这些不愉快的时候,很多学生往往不知道怎么处理。加上高职学生受挫能力比较差,在遭受挫折后,不愿意与同学或老师分享,宁愿在网络游戏中发泄自己的情绪或找网友聊天。长时间流连网吧,导致很多学生不能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挂科现象严重,而且人生没有追求和目标。“90后”因为在家受到父母的溺宠,比较缺乏改变现状的驱动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虽然他们一方面不愿意接受自己就读于高职院校的事实,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在学习上很怕吃苦,对于各种能够提高自身能力和价值的等级考试或者是专升本考试等态度漠然。为了帮助高职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及方向,班主任要责无旁贷地担任他们的心灵导师,但是鉴于“90后”高职生的独特个性,以及“80后”班主任自身可能还处在心态从幼稚转向成熟的转型期,一味地说教可能无法产生积极的效果。反之,由于这两代人都出生在网络在中国发挥重要作用的时代,“80后”班主任完全可以投“90后”所好,借助网络这样比较方便快捷并容易被“90后”接受的沟通方式。由于很多学生刚入校时对班主任及同班同学存在心理上的不适应和陌生感,班主任通过QQ等网络沟通工具可以让学生卸下心理防备,吐露心声又避免尴尬。另外,在开学时期建立班级聊天群是有效管理班级、迅速了解学生心理的有效方法。通过在群上的各种发言,班主任可以迅速对各位同学的性格特征和思想状况有比较直接的了解,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才能以情服人。

(3)公正。“90后”高职生成长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的环境中,他们在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又受到拜金主义和浮躁意识的危害。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正确价值观的缺失,“90后”高职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表现出很强的功利性。他们会明确表达自己想当班干部,以利于评比奖学金、入党的意图。他们深知学校如同一个小社会,也会存在“拉关系”、“走后门”的情况。所以,拥有强烈维权意识的“90后”高职学生呼吁班主任要在评选班干部等各项与学生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事物上保持绝对的公正。根据马斯洛需要理论,人类的基本需要是按照需要层次排列的,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2]。“90后”高职学生的生活环境早已满足了其个人生存的基本要求,所以他们对于实现个人价值有着更加迫切的愿望。他们有着极其强烈的自尊心,渴望自己的实力与潜能得到肯定与认同。虽然“90后”高职生的这种功利进取的心理需要班主任和校方加强心理健康和人文教育,但不可否认的是,要成为“90后”高职学生心目中满意的班主任,“80后”班主任就应当学会建立严格科学的班干部竞选机制和考评体系,杜绝班干部利用职务之便谋私的现象。

(4)乐观。大学生是社会上最敏感的群体,常常最先敏锐地感觉到社会的各种变化和冲击,又由于大学生的人格和价值观尚未定型,生理和心理在迅速变化,处于成熟与不成熟之间,社会的变化在他们心灵中引起的波澜也最为明显、最为强烈和动荡。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班杜拉强调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有机体对变化着的环境的反应能力[5]。他认为个体大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模仿别人而学到的(社会学习)[3]。由于“90后”高职学生仍然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和稳固时期,容易受到周边环境和他人的影响。另外,他们由于家庭环境相对于前几代人更为优越,忧患意识薄弱,受挫能力不高。他们对于生活踌躇满志,自我感觉良好。但是一旦到了现实生活中,在面对陌生的大学环境,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时,就往往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巨大落差,表现出不知所措。甚至有一些学生采取了极端的办法发泄情绪和疏解压力,对营造健康良好的校园文化和风气产生了负面影响。斯金纳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1]有着乐观精神的“80后”班主任可以很好地通过言传身教的方法向“90后”高职学生传达健康的人生态度与处事方式。

三、结语

人格特质不能离开人的性格、能力和气质,但是在人的一生中,这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塑的。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说:“同样的火候,使黄油融化,使鸡蛋变硬。”“人格是个体内部那些决定个人对其环境独特顺应方式的身心系统的动力结构。”[6]人格特质是人更深层、更本质的特点。一是人格特质具有稳定性与可塑性。二是人格特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三是特质类型不决定能力但能影响工作效率。四是特质类型影响人的性格形成和对环境的适应性。[5]虽然不论具备怎样人格特质的“80后”都可以成为高职学生的班主任,但不同人格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效率和效果,以及所呈现的班级文化和师生情感大有不同。虽然学生管理工作的成功取决于众多因素,但如果能够具备“90后”高职学生认为满意的人格特质,“80后”班主任就将在班级管理和建设方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钱焕琦,刘启珍.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3-77.

[2]高美华,孔玉芝.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49-67.

[3]苏巧荣,苏林雁.大学生心理辅导[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82-90.

[4]张鹏高.高职院校“90”后新生班主任工作探索[J].职校论坛,2010,(15):236.

[5]黄定华.论人格特质[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9,(4):10-13.

篇9

关键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职教师资培养;数字化资源;特色设计;共建共享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9-0037-04

一、开发背景

当前,我国职业学校教师主要存在教育教学水平不够高、机制保障不尽完善等问题。职教师资队伍的逐步完善是突破职业教育发展重要环节,教师的数量、素质、结构及管理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1]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一套适合本专业的数字化资源库;培养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在于培养目标不到位、三性整合不够、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有待提高、实习实训基地不足、教材未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基于此,在技术变革教育的大背景下,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通信手机APP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本科教育培养,大力提倡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增强数字化教育,进而提出对职教师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智慧教育。[2]

二、开发内容

面向职教师资培养单位,数字化教学资源严格按照教育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编制委员会的相关要求,主要开发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有媒体素材、教学案例、文献资料、试题库、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常见问题答疑、拓展资源。其中,教学案例是由各种媒体元素组合表现的有教学意义的代表性现象,让学生可以了解到教学案例;拓展资源算是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的一个亮点。目前,全国共有231所高校开设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主要集中在综合性大学和工科类大学。培养的学生具备较强的工科素养,而缺乏教师教育相关技能核心能力的培养。拓展资源的开发就是为了弥补本专业学生对教师教育能力的欠缺而产生的,拓展资源中会补充国家、省级师资培养基地每年培训年轻教师的一手资料、教师信息化大赛的相关材料等一系列用于提高青年教师技能的辅材料。

三、开发的重要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求。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新世纪教育改革的手段,搭建职教师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数字化资源,以数字化资源协同共创与管理系统、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为载体,以达到创新教学方法、设置个性化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自主化的目的。建设数字化资源不仅是提高职教师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更是对整个专业培养模式进行了新技术革新。数字化资源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虚拟仿真、资源共享、资源更新等特征,对职教师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合格的职教师资有重大意义。[3]

四、设计构架

1.“经验之塔”理论

美国教育家戴尔(E・Dale)于1946年在《教学中的视听方法》一书中提及“经验之塔”理论。它将人们获得知识和技能的经验按照抽象程度分为三类,即直接或做的经验、替代或观察的经验和抽象经验。[4]职教师资本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数字化资源主要是位于“塔腰”的位置,就是如何把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繁杂而庞大的工程知识突破时空的限制,灵活简单地传递给学生,以解决教学中具体的经验和抽象经验之间严重脱节的问题,弥补学生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带来的学习困难的问题。

2.“共建共享”的和谐观

数字化资源的开发,大大提高了职教师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学生的学习时间空间都得到了大面积的改善。单个培养单位建立的数字化资源库是整合自身的数字化资源,只有培养单位与培养单位之间进行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才能达到互相监督、互相使用的和谐现象。培养单位在开发本专业的数字化资源中,应与同样开设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高校联合,组建数字化资源研发团队,共同协作、共同研究,充分发挥每个组员的优势,对专业教学资源的开发共享是非常有帮助的。数字化资源共享是培养单位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共赢结果。

五、特色设计

1.搭建专业数字化资源管理系统平台

(1)建立多主体的用户角色频道

用户角色主要分为两类,以单位性质分为企业、高校、中等职业学校,以主体身份分为教师、学生、管理员。多个主体的共同参与,满足了职教师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要求。根据教师、管理者和学生的用户角色,面对三者的资源输入端、载体、资源输出端之间的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具有良好的交互学习的作用。“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多频道呈现,有效地支撑了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资源输出和专业数字化资源的应用;学生利用数字化资源改变了以往的学习习惯,顺应教育信息化开展了在线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管理者可以通过后台流量数据监控动态监测学生学习的效果以及数字化资源的使用情况。

(2)创建在线网络课程

职教师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在线网络课程上课方式具有灵活性和实效性的特征。面向职教师资培养课程改革需求,电子教案中的章节、模块、单元等组织元素,在每个细化的部分会具体说明以何种形式开展组织活动和向适应的教学法进行配合教学。配套视频有教师上课视频的实录、实训软件、设备的使用说明、实训课视频以及学生讲课视频等多样化视频资源。此外,还包括习题研讨、辩论、作业提交、测试、投票、主题探究等学习活动。在线网络课程使用灵活便携,支持教师和学生在多个平台中观看学习专业教学资源,包括Windows桌面平台、Andriod移动终端等电脑平台和移动终端设备。

(3)生成职业资格试题库

建立职业资格试题库一方面是专业资格考试的最新消息,对资格考试分类,让学生考取相关资格证书,避免盲目考证;另一方面通过职业资格试题库的在线考试功能,可以实时动态监督自己学习的效果,并建立错题集以便查缺补漏。每门资格证考试科目都是固定的,职业资格试题库只要收录历年的考试试题,并分配给专业教师进行详细讲解真题,对本专业学生进行辅助教学,提高资格证书的通过率。

(4)搭建交互性学习论坛

学习论坛主要由教师和管理员共同监管。管理员的职责是查看24小时内的问题,而教师只负责自己问题答疑反馈。如学生问题解答较为复杂,可以临时答疑,解决问题。学习论坛中会整理出常见问题解答,普遍性的问题就不再需要教师一一解答。学生可以搜索问题看是否有关联度接近的问题,以便迁移理解。交互性的学习论坛不但可以快速完整地解答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困惑,也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5)形成专业虚拟教研组

高校教师的评比是以科研、教学、论文等多项指标进行的。虚拟教研组的形成,不再局限教师必须同一时间段、同一地方开会,只要确定好开会时间同时在线。通过一个网上虚拟环境,发起谈话、视频以及文字交流。虚拟教研组单元下会划分子单元,如会议通知、会议文件、教研进展、教研成果等具体的子单元。子单元让教师对专业教研活动可以合理分配时间、积极备课,避免了高校教师因为任务重而敷衍备课的现象存在。

2.建设专业数字化资源库

本专业主要是开发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法》、《物联网传感技术及应用》、《控制工程工作坊》、《基于Proteus8.0的单片机系统设计与应用》、《数字信号与处理》、《现代通信原理》6本主干课教材。对教学案例、教学视频、实训项目、技能竞赛、拓展资源的开发进行详细说明。

(1)教学案例

从1952年至今,我国共有231所高校开设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但面向职业学校教师培养的却寥寥无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法教材的开设可以让学生在校期间对不同教学法进行理解,同时对章节放置的教学案例进行真实环境下的虚拟仿真练习。在每个教学法章节都添加了两个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两个真实案例。如任务驱动教学法中放置的是“Y-降压启动线路故障检修”和“十秒倒计时器的制作”,每个教学案例都是按照教学设计、实施过程、问题讨论三个部分设计的。教学案例环节的设置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加深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难易程度的把控,并对相应的教学法可以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

(2)教学视频

以往的教学视频基本上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偶尔有学生参与互动。在控制工程工作坊教材中的视频录制中添加了学生习题讲解的视频录制。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主要是授予理学学位或工学学位。可见,专业课难度较大,部分学生反映教师的讲授方法让学生不易理解吸收难点。但是,对传统教学的突破,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理解本章节习题的主要知识点覆盖,让学生自我备课讲授习题和教师、同学分享,提高了学习的热情和能力,促使教师教学的自我反思。

(3)实训项目

从专业基础课到专业方向课都存在大量的实训课程,大部分时间在实验室。但高校实训课主要使用电烙铁、电阻、芯片等简单的电子元器件进行安装、调试。学校引进大量的电子集成设备,学生只要通过简单的引线,按照实训指导书进行操作得出数据,完成实习报告即可。不管是前者的焊接工作还是后者的简单操作都不能使专业实操能力得到提高。在编写现代原理通信这本书时,每编写一章节的理论知识必配备相应的实训项目。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中提供相应软件、设备的虚拟仿真环境,让学生的实训操作不再局限于时间、空间以及设备陈旧等问题上。

(4)技能竞赛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电子信息类,全国每年都有面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学生电子、软件类大赛。此外,培养单位积极鼓励本科生在校期间申请学生课题立项,对热爱动手操作的学生进行相应的物质帮助。《基于Proteus8.0的单片机系统设计与应用》这本教材,就是结合当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主流技术,通过软件仿真,在虚拟环境下进行操作,完成项目实物需求。

(5)拓展资源

拓展资源的开发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是非常有利的。拓展资源一共分为三部分――文件、讲座、视频。文件多涉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部分的发展要求,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标准,让学生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进行清晰的定位和理解。讲座多是教育领域中电子信息产业领头人发表的最新讲座的PPT,拓宽学生对专业前沿技术的了解把控。视频主要是培养单位组织的教学信息化大赛、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国培、省培的影音录像。文件、讲座、视频三者的有机结合,对学生的培养提供了丰富且宝贵的教学资源,更让学生对职教师资培养有了更清晰的梳理和定位。

六、共享策略

1.完善激励制度,加大教师参与度

高校中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主体是专业教师,大部分数字化资源建设工作主要是依托财政经费支持,一旦教师课题项目结题,数字化资源建设工作基本就停止不前了。主要问题在于数字化资源开发教师激励制度不够完善,教师之间存在水平差异。数字化资源的开发对专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为了提高教师数字化资源开发的积极性,学校应对教师进修给以合理的激励奖励,让教师一方面可以完成课题项目任务,另一方面学校专业发展需求方面对教师的专业能力给予肯定,避免教师出现职业倦怠感。[5]同时,教师专业水平不同,而数字化资源又是以教师团队开发为主,势必会出现教师付出不均现象。教师付出少的一方出现了“搭便车”现象,造成资源创作方的教师对资源创作利益分配不满,进而出现了能力强的教师职业热情度降低的现象。因此,在数字化资源实际开发过程中,需要对教师能力合理定位,分工明确,学校完善对数字化资源开发的激励制度,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2.打造跨校数字化资源访问平台,提高资源利用率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数字化资源库一旦建立,若只让本校教师学生使用,就不能达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校际数字化资源共享的目的。当前校际数字化资源共享不但要考虑学校层次、资源质量层次差异因素,还需要考虑校与校如何资源共享并签署资源共享协议。[6]引进“资源跨库检索”或“校际资源交换平台”,提高数字化资源共享度,避免数字化资源重复开发等问题,实现高校或区域性质上数字化资源的交互。跨库检索系统的最大优势在于把分散在不同资源库中的信息检索出来并按照逻辑顺序排列,其中应用到XML和JSP技术。把跨库的检索系统引入到数字化资源库中就可以实现对不同数字化资源库优质资源的检索,提高数字化资源的共享率。还可以起到校际数字化资源版权保护的作用。

3.建立数字化资源持续更新机制,促进资源库可持续发展

数字化资源的开发是循序渐进的工作,然而,数字化资源的开发往往被资源维护与更新所制约着。部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相关数字化资源相当陈旧,不能适应现有专业学生培养的资源要求,由于后续工作的停滞,导致了大量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数字化资源成为摆设。因此,开发者在开发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专业前瞻性,根据专业发展实际需要、当前最前沿的科研成果以及未来有可能成为主流的技术,进行数字化资源更新。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数字化教学资源应呈现动态变更、持续发展、具有活力的景象,增加使用者参与进度,共同完善。持续更新,保持“海量资源”的价值和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数字资源库的开发,可以很好地解决高校教学资源不足的现状,更是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的构架以及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可以解决我国职教师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层次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不足的问题。数字化资源的开发可以加强校与校资源共享、协同合作,是适应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最直接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唐斯斯,杨现民,单志广,代书成.智慧教育与大数据[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37.

[2]唐智彬,石伟平.国际视野下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思路[J].职教论坛,2012(16):48.

[3]张屹,寇洪丽.关于建设高校思政课数字化资源库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8(10):77.

[4]汪基德.现代教育技术原理与应用[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