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9 13:10: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学翻译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文学翻译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文学。综合中外论者对文学一词的阐释,我们知道文学具有以下主要特性: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用语言来反映生活、反映现实、表达思想、抒感的,是emotion-centered;它有审美价值,其语篇功能主要是用艺术的语言叙事、画物、言情,达到感染人、娱悦人、教育人的目的。文学的这些特性也是它有别于其它文体的地方。要说清楚文学是什么虽然不易,但人们却能很容易地告诉你: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影视等是文学。如此说来,文学语言就该是这些文学作品的语言,文学文体也就该是这些文体的总和。尽管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影视中又能分出各种流派、各种风格的作家作品,但我们的注意力这里主要集中在英语各体类之间的文学共性的东西,即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影视的语言特征及其翻译。
长期以来,文学翻译一直被认为是派生的、模仿性的、第二位的文学形式,处于文学研究的边缘,极少受到文学研究者和文学史家应有的重视。评论文学翻译的标准大多是先验性的,重原文文本轻译文文本。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对先验性的“等值”标准提出质疑;描述性的、动态的翻译研究应运而生。人们不再用“等值”、“正误”、“好坏”、“对错”等标准来评判翻译文本,而是将翻译文本中出现的“差异、谬误、摸棱两可、多元指涉,以及‘异质’的混乱”视作“文化意识形态直接影响特定文学抉择的宝贵资源”。
研究文学翻译的变异现象,首先要给文学翻译的常规与变异下一个定义.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文学翻译活动首先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与社会学中行为规范的功能类似。文学翻译的常规是用来辨别合适的或不合适的翻译行为的准则和标准.它由具体的文学翻译的原则、标准、过程、方法等理论组成.与社会学中的越轨行为一样,文学翻译的变异是指违背了文学翻译常规的翻译行为或活动和不恰当的使用翻译技巧等行为.文学翻译作品中的变异现象表现为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程度.由此更是增加了文学翻译的难度。
二、文学翻译中的变异现象及其文体效果
文体学和文学紧密相关,一直被用来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同时它也是翻译工作者的必修课,翻译工作者具有文体学知识将有助于发现原文的特色,从而忠实地翻译原文。
文体学理论认为,作者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所采用的任何符号,一个词,一个句法,一种修辞手段或是某个叙事角度,都是作者独具匠心的选择,都是为了实现某种功能——或是突出主题,或是增强美学效果。因此,译者一定要对每个对象的功能有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忠实地翻译出原文的韵味,使译作读者获得与原作读者相近的感受。
下面我们来看不同体类中的不同变异现象及其文体效果。
(一)小说的翻译
(1)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变异
在一部小说中,尤其是在人物众多的小说中,作家为了生动地再现形形的人物的个性,常常模仿他们各自的语言,使他们说出合乎自己身份、地位、教养、性格的话来,这是作家借人物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如马克•吐温的TheAdventuresofHuckleberryFinn,小说的叙述部分即采用了经过锤炼的美国当代口语,书中的人物对话更是原原本本的生活语言的照录,请看哈克与黑奴吉姆的对话:
"Hello,Jim,haveIbeenasleep?Whydidn''''tyoustirmeup?""Goodnessgracious,isdatyou,Huck?Enyouain''''dead-youain''''drownded-you''''sbackagin?It''''stoogoodfortrue,honey,itistoogoodfortrue.Lemmelookatyou,chile,lemmefeelo''''you…"
由此例可以看出,黑奴吉姆的语言充斥着讹读、省音、不合语法、用词不妥,这些极不规范的语言不仅仅只是传递了一种信息,透过它们读者可以推测到有关这一人物更多的情况。
(2)叙述时空的混乱化变异
这一特点主要存在于一些现代派小说中。传统小说的叙述总是时空脉络清晰,要么依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描述,要么采用倒叙,即使多有场景变化,但时间和空间都交待得清清楚楚。而在一些现代派的作品中,由于作家对心理现实刻画的追求,也由于作家的创作观念及手法的缘故,如意识流手法的采用,常常使得时空变化模糊不清,作品中的人物思维、语言混乱无序,过去的、眼前的,想象中的人和事,纷乱一团,语言缺少了形式上的逻辑关连,变得毫无条理,不完整的句子很多,给理解带来了较大困难。此时我们要引入一个文体学中的概念---前景化(foregrounding)。它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法将需要表达的事物或现象突出地表现出来。通常它通过对标准常规的系统违反来达到,是引人注目的、新颖的。意识流小说往往描写人物混乱流动的意识,因此在语篇上常常表现为词汇组合、句法结构、语篇结构、叙述模式等多层面上偏离常规的前景化特征。。
(二)诗歌的翻译
一般说来,语言形式服务于内容,并具有一定的意义。就诗歌而言,形式的意义远远大于散文类作品中的语言形式。诗之所以成为诗,怎样说与说了什么同样重要,所以译文中追求形似是译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现代文体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风格是对常规的变异。”(Styleisdeviationofthenorm)反过来讲,语言常规的变异就是语体风格的意义。变异是超常规,超常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才能吸引人,超常才能体现语体风格。变异是手段,通过变异造成“突出”(foregrounding)。“突出”意为“不落俗套”、富有新义,新义构成语体风格之意。“突出”通过语言变异来实现。如果把变异的语言现象看作“突出”,语言常规就是构成“突出”的“背景”(backgrounding)。有“背景”有“突出”才能勾勒出作品的整体美貌。将此观点应用到诗歌的翻译当中将会使译者和读者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意图。
如美国现代诗人mings曾写了这样的诗句“youpaysyourmoneyandyoudoesn’ttakeyourchoice”(1950)。他勇敢地冲破了约定俗成的语法规则,在一般现在时第二人称后的谓语动词和助动词词尾加了-s和-es,给语体风格以新义。
(三)舞台剧及影视剧本的翻译
剧本与小说、散文的最大不同在于前者通篇都是用对话写成的。它们之间的另一个差别是小说和散文通常是供人默读(当然也可以朗读),而剧本却是最终要诉诸声形的(当然也可以拿来默读),由此它构成了与其他文体绝然不同的变异。剧本中的对话(对白)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经过作家精炼后的诗句,如莎士比亚的诗剧中,人物语言多是诗的语言,正式程度较高,辞格也较多。第二种是经过作家加工后的较为正规的、完整的语言,它来自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再一种就是未经加工的生活语言照录,多停顿,多不完整句,多不合语法规范句,多重复。当然,上述三种只是大致分类,在每一种类型中,语言的正式程度或用语特点又会因人物的年龄、性别、性格、身份、地位等方面的不同而不同。有的人话语单调乏味,有的人则出语机智幽默,有的人言语矫柔造作,有的人则语言朴实自然……总之,有多少种人就会有多少种语言。
翻译舞台剧剧本和影视脚本,要充分考虑其上述特点,译好人物语言,充分体现原剧整体语言特色和具体的每个人的语言特色,使语言连同人物一起"活"起来,"动"起来。就舞台剧剧本的翻译而言,其目的不外乎有两个:一是为该剧在另一个国度用另一种语言演出服务,二是译出来供人阅读。但不管是出于哪一种目的,译者都应考虑原文作为剧本的特点。如朱生豪在译莎士比亚剧本时,常常要让自己扮作剧中人物,拿译出的句子读一下,看一看是否上口。影视翻译与普通小说翻译的不同之一在于它受制于口形及时间。屏幕上演员说话时间如只有五秒钟,那译文的字数也就不能太多,不能是演员已经闭嘴,而配音却仍在说话,这对于译者是一个考验。同时,译文还必须照顾到演员说话过程中的停顿。如Memoriesarewonderful…andthegoodones…sticktoyoulikeglue.(回忆是美好的…好的回忆……将伴你终身。)如要将sticktoyoulikeglue译为"将象胶一样始终粘着你",那就太长了。配音要想逼真,还要考虑选词的口形与屏幕口形的一致。一般来说,嘴巴张得较大,译时应选择开口呼的汉字,反之则选用闭口呼的汉字。此外,译者必须关注屏幕人物的动作神情,了解人物性格特征,用性格化的语言反映人物的喜怒哀乐、粗俗高雅。
(四)散文的翻译
翻译散文,首先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内容与风格,因为内容与风格是统一的。譬如英国早期的散文多为说明性文字、教育用文字和劝谕性文字,用古英语写成,以简洁朴实见长,且有明显的口语化倾向。另外要认真体会散文的时代风格与作家风格,如培根的散文多用排比并列句式,形式工整,而这同时也是英国十七世纪散文的一大修辞特点。十八世纪的散文,初中期口语化盛行,代表作家是艾迪生(JosephAddison)和斯梯尔(RichardSteele),但到了末期却又转向典雅华丽。到了十九世纪,虽然一部分作家仍坚持散文朴实无华的特点,但在整个文学艺术界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浪漫派散文似乎一直占据上风,作家常直抒胸臆,表现自己鲜明独特的个性。这类散文句式灵活、语言新颖,富有极强的感染力。其生动的比喻、强烈的节奏感、飞扬的文采形成了散文的时代特色。但进入二十世纪后,英国散文的主流又回到了以正规口语为基础的朴实自然语言。翻译英语散文时,对上述语言风格的变异不能不察。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文学翻译中的确存在着许多语言变异现象,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文体及其他效果。由于产生这些变异现象的原因复杂多样,其表现特征也会很难把握,这就要求译者和读者能从多方面多角度来思考和分析这些语言现象和文体现象,促使文学翻译工作更顺利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SusanBassnettandAndreLefevere,Translation,History,Culture[M](London:Cassell,1990).
[2]侯维瑞.英语语体[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3]刘宓庆.现代翻译理论[M].江西教育出版社.1987
篇2
(一)文化与语言
文化是人类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类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与物资财富的总和。人类学家泰勒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包括法律道德、、知识、习俗等,还包括社会成员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与习惯。Hall认为,文化现象是人类在长期历史条件下不断应付身边各种情况而形成的社会心理、思想认识、行为习惯等。语言是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交往中形成的交际工具,是人类交流思想、沟通情感最直接、最有效的工具。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语言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民族心理、民族意识、历史传统、社会习俗、地域风貌等内容;语言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并随着文化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同时,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人们无法从文化交流活动中将思想意识分离出来,使语言成为传递文化的基本工具。
(二)文化语境与文学翻译
文化语境指语言运用中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价值理念、社会心理等以及决定语言系统特征的所有文化形式。英国学者马林诺夫认为,文化语境是某一语言团体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语言特点、价值观念等,涉及哲学、政治、历史、科学、传统等方面的内容,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语境,同样的表达在不同文化语境中有着不同的意义。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人们总是依靠特定的语言情景理解作品中的词语或句子,而这种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有着密切联系,学者韩礼德就认为,文化语境是情景语境的抽象化社会系统,情景语境体现着文化语境。在文学创作中,创作者深受文化环境的影响,并使作品打上民族文化的烙印。因而,文学翻译涉及到很多文化因素,比非文学翻译更为复杂,需要译者有广博的文化背景。文学家茅盾说过,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将原文的文化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阅读原文时能和读原著那样受到启发与感动。在跨语境翻译中,翻译者要准确把握文化语境,深刻理解原文体现的文化现象。语言学家马克认为,跨文化翻译中会因文化差异而产生文化交流障碍,如果译者不能把握源文化传递的全部信息,就会使翻译失去文化交流功能。
二、影响文学翻译的文化因素
(一)思维方式
东西方文化差异首先体现在思维方式上,东方人重感性、经验;西方人重理性、推理;东方人重整体、直观,西方人重个体、抽象。在语言表达上,西方人会将主客体严格区分开来,用抽象的事物名词作为句子主语,汉语则常将人称代词作为句子主语;英语会将句子重心放在前边,将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与主句分开,而汉语习惯于讲清事实再得到结论,常将句子中心放于后边,将修饰语放到中心词前边,这种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的差异直接影响着跨语境文学翻译。如《孔乙己》中“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就可以翻译为“KongYijiwasamanasthelong-gownedcustomerwnousedtodrinkinstanding”。
(二)历史文化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相同事物可能有不同文化意蕴,如英文中的sea,sport,race,fire,castle等词语的含义就非常丰富,而汉语中“梅、兰、竹、菊、江”引发的联想、产生的文化意境远非西方人能理解。在长期发展中,不同民族形成了不同的历史文化,并涌现出许多有民族特色的人物与事件,使文化呈现出浓郁的民族色彩。如西方历史中伟大的军事家拿破仑被英国、普鲁士等国联军在滑铁卢击溃,几乎全军覆没,从而形成典故“遭遇滑铁卢”;在中国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蜀汉“五虎上将”之首关羽在荆州被东吴军队击溃,并形成了“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的典故。这里的“遭遇滑铁卢”与“败走麦城”虽然是不同民族和历史的事件,却有着相近的含义,均表达了人陷入绝境的含义。如美国大片Gonewiththewind包含着许多中国文化没有的内涵,可以意译为《乱世佳人》,“乱世”交代了美国南北战争这个特殊的战乱时期,佳人是指影片女主角,通过这种翻译形象展示了女主人公坎坷的人生经历。
(三)自然环境
在不同的地域条件下,人们会形成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如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中国,东方有着温暖的含义,但处于欧洲西北海岸的英国的东方非常寒冷,令人厌恶;汉语中的成语“四面楚歌”“南柯一梦”等都和特定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如果仅按照字面意思翻译,很容易被别人误解,因此,应被翻译为“四周都被包围”“美梦或虚幻的快乐”。再如“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中的“西北流”就与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势有着密切联系,但这使没有中国文化背景的读者很难理解诗句的含义。
三、文化语境对文学翻译的影响与制约
文化语境是社会结构的产物,是语言系统的生存环境,具体情景语境源于文化语境,原文语篇是源语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而译文语篇是在目的语文化背景下传播。奈达说过,对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比掌握语言技巧更重要。在特定文化语境中,词汇表达了人们的情感体验、感性认识,将善恶、美丑、吉凶等思想情感体验附加于词汇上,使词语有着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文化特色。
(一)源语文化语境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文学作品是在源文化背景下产生并传播的,作品翻译深受源语文化语境及作者文化背景的影响。在文学翻译中,文化语境占据重要位置,如果不了解源语言文化语境,就很难恰到好处地将文学作品翻译出来。如鲁迅的《阿Q正传》中,“他对于‘男女之大防’却历来非常严”,中国传统社会中男女之间有着严格界限,儒家提倡“男女授受不亲”,但西方人并不具备这样的文化背景,因此,要用意译法将句子译为“herigorouslyobservedthegreatbarrierthatshouldbetwixttheheandtheshe”,准确再现了原文表达意图与思想内涵。中国名著《儒林外史》中的“三年前被蛇咬,如今梦到绳子也害怕”翻译为“Theburntchilddreadthefire”,但这种翻译会失去原文的意味,因为西方文化中蛇是令人恐惧的动物,如果将“蛇”“绳子”都直接翻译出来,就能很好地展现中国文化的内涵。再如《红楼梦》中的“你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翻译时会涉及到词语“吕洞宾”,吕洞宾是中国道教文化里的神仙,这些西方人并不了解,因此可以用意译加注释的方式翻译,“YouarelikethedogthatbitLuTungpin,ungratefulthing!———youbitethehandthatfeedsyou”,这样能保持原文风格,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又如经典名著《红楼梦》中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其中“天”就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既是神秘莫测的、人类无法反抗的未知力量,也指无可奈何的宿命论观点,翻译家Hawkes就译为“Manproposes,Goddisposes”,将原文的佛教文化背景转变成基督教文化背景,迎合了欧美读者的文化习惯。
(二)译入语文化语境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由于风俗习惯、、社会制度、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同样的意义在不同文化语境中可能需要用不同的语言表达。译者与读者都生活于特定的文化语境中,他们会受特定文化语境的影响,对外国文学的接受深受所处历史文化环境的制约。目的语读者是文学翻译的接受者,他们接受外国文学作品是通过文化过滤而产生的,所谓文化过滤是指根据自身文化积淀与文化传统对外来文化进行选择、分析、借鉴、重组。如《红楼梦》中,“世人都晓神仙好”中的“神仙”是中国道教文化的“术语”,西方人很难理解“神仙”的真正含义,为此,可以将“神仙”翻译为“salvation”(基督教徒追求的最高境界)。再如“Well,it’stheoldstoryofthestitchinme”,如果将“thestitchintime”翻译为“趁早缝一针,省得来日补九针”,这样虽然能够表述清楚原文的意思,但并符合中国人的用语习惯,因此应译为“小洞小补,大洞吃苦”。
(三)译者文化语境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翻译者都生活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之中,这使他们形成了特定的翻译风格。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决定了语言的差异性,在文学翻译中总会遇到各种文化障碍,好的文学翻译不仅取决于译者对原作的理解,还取决于他对原作承载的文化意蕴的把握。作为文学翻译活动的主体,翻译者不仅要熟练掌握各种翻译技巧,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这样才能翻译出既忠于原著及源文化,又能为读者接受和认可的文学作品。在文学翻译中,试图将源语文化价值体系强加给译语文化价值体系是不可取的,将源语文化排除于译语文化之外也是危险的。为此,译者能够采用文化归化、文化异化、文化诠释、文化融合、文化阻断等方式进行文化翻译。
四、结语
篇3
关键词:厚翻译;儒林外史;杨宪益;注释
《儒林外史》英译本是由杨宪益夫妇翻译并对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媒介之一,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有的表达方式及文化现象,使西方人深度了解并尊重中国传统文化。本论文抓住了The Scholars 的厚翻译特色,证明了厚翻译在杨宪益夫妇《儒林外史》译本中的合理性及价值,并探讨了厚翻译对文学翻译的启示。
一、厚翻译简介
“厚翻译”理论是由阿皮亚在1993年完成的《厚翻译》一文中针对非洲的口头文学英译研究而提出的。他认为全球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对翻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两种文化中的两种语言很难找到完全对等的字面意义,缺少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会造成译者及目的语读者的理解障碍。在分析了话语理解的过程及翻译存在的障碍之后,他提出了“厚翻译”理论,旨在目标语读者能够充分理解源语作品,并且在目标语文化中起到其文本在其源语言文化中同样的意识形态作用。
阿皮亚认为,只有采用厚翻译的方法,在译本中添加注释或术语注解,才能体现出源语言丰富及深厚的语言文化语境。厚翻译的表现形式为序言、案语、附笔、文内释义、文外说明、脚注、尾注等。其目的在于为读者提供足够的背景知识信息,便于读者理解及鉴赏(周方珠,2011)。
二、《儒林外史》英译中的厚翻译表现
杨宪益翻译的《儒林外史》是迄今为止唯一的英译全译本,其中有较多的“厚翻译”手段的使用。在译本中,厚翻译表现形式为文内释义、文外注释及补充材料。
(一)文内释义
文内释义主要是指译者对可能造成译者及读者理解障碍的文化特指项在译语文本内进行阐释。
1.两公子认得是同乡鲁编修家里来的管家,问道:“你老爷是几时来家的?”管家道:告假回家,尚未曾到。(第十章, 1999:242)
They recognized him as the servant of Mr.Lu, a compiler of the Han Lin Academy who came from their district.When did your master return? ”they asked.“He has asked for leave and is on his way home.” (杨宪益, 1999:243)
从字面意义上,“compiler”是指对百科全书进行编辑和写作的人。在宋朝,“编修”是一种官职,主要是记录一个朝代中的各种规章制度及其变化的书。明清时期,枢密院也设有编修官,负责编纂记述。杨宪益在译文中添加注释性信息为读者提供了相关的背景信息,使读者了解“鲁编修”的社会身份。
2.骂毕,扬长上了轿,行李和小厮跟着,一哄去了。船家眼睁睁看着他走去了。(第六章, 1999:158)
After more curses he swaggered to his sedan-chair, followed by the servants and luggage.He left the boatmen gaping----for he had gone off without paying for the trip.(杨宪益, 1999:159)
严贡生假装声称云片糕是他的救命药,而这药却被掌舵的吃了,威胁带他去衙门。其他掌舵见此情景帮他求情,严贡生故意勉为其难地不与他计较。杨宪益在源语文本后加入了解释性信息“for he had gone off without paying for the trip”,进一步向目标语读者解释严贡生的真正用意所在,即他不愿意给船费而故意为难掌舵。从中,可以看出,严贡生贪婪、粗暴、势利的本质,从侧面反映了下层民众,船夫们的身份卑微及对恶势力的无奈。
(二) 文外注释
一般情况下,注释分为尾注和脚注。因为杨宪益英译本有不同版本,注释表现形式既有尾注也有脚注,所以,在本文中,笔者统称之为注释。在译本中,译者共添加74个注释,包括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传统习俗和典故等。
1.……太祖大怒, 发往和州守余阙墓去了。(第一章, 1991:26)
...until the emperor in anger had banished him to Hezhou to look after the grave of Yu Que.(杨宪益, 1991:27)
Note: A general who defended Hezhou for the last emperor of the Yuan Dynasty, and was killed in battle by Zhu Yuanzhang’s troops.Since Wei Shu, a minister of the Yuan Dynasty, had surrendered to the first emperor of Ming, this punishment was a reminder to him that he had proved disloyal to his former master.
从译文中,读者很难理解为什么当余阙在太祖面前自称老臣,太祖会非常生气。没有相应的历史背景知识的补充,读者不会明白源文的真正意思。杨宪益通过加入文外注释,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源文意思并了解中国历史事件。
2.王员外道:“只有头一句明白。‘功名夏后’, 是‘夏后氏五十而贡’, 我恰是五十岁登科的,这句验了。”(第七章, 1999:186)
“The first sentence is the only one I understand,”said Wang.“The Xia Dynasty students took the examinations at the age of fifty, and I have just passed at fifty too.That is right....” (杨宪益,1999:187)
Note: Wang has made a blunder.The allusion to the Xia Dynasty, taken from Mencius, referred to something quite different.
“夏后氏五十而贡”这个典故取自《孟子》一书,指的是夏朝的田赋制度。文中王惠理解为自己五十岁登科。译者在注释中解释了该典故的由来,直接告诉读者王惠的无知。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科举考试自身的矛盾性。科举考试是选拔人才的,但却产出这么多像王惠这样的无知、势利及自私的人。读者也能体会到作者吴敬梓对科举考试的讽刺,即严格的科举考试衍生出很多没有真才实学却爱卖弄才学的人。
(三)补充材料
译者在译本的前页添加了主要人物名单,在译文后页添加了附录,供读者参考。
杨宪益按姓名的首字母顺序进行排序列出了68位主要人物,并在后面补充人物的社会头衔及相关的人物关系。译者用了音译和直译的方法翻译出这个名单。例如:Chang Chin-chai,landlord in Fan Chin’s district Chou Chin, poor teacher, later commissioner of education and chief examiner Chu Chin-yu, son of the perfect of Nanchang, Fan Chin’s secretary Chang Chun-min (Iron-armed Chang), swordsman and charlatan Yu Yu-ta,senior licentiate, tutor of Hueicbi Pefectual College Yu Yu-chung, licentiate, brother of Yu Yu-ta (Wu Ching-Tzu, 1973:7-8)。
除此之外,译者在文后加入关于科举考试系统及社会头衔的翻译对照附录,分析了科举考试与社会头衔之间的关系,如“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were the narrow path by which the sons of landowners entered politics.At one end of this path were the scholars studying the art of writing paku essays, at the other end the official posts for different grades of graduates.” (Wu Ching-Tzu, 1973: 603)。译者在翻译关于科举考试及社会头衔的专有名词时,将中文名词放在后面,以便于读者学习了解中国文化并尊重中国文化。例如:“The examination system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main stages: the prefectural examination 院试; the provincial examination乡试; and the highest examinations comprising the metropolitan examination 会试,the test examination 复试 and the palace examination 殿试,as well as a final test at the imperial court.” (ibid)。
三、结束语
厚翻译提倡尊重源语文化(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化),向所谓发达国家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与复杂,引导他们去尊重未工业化社会的人们(高元梓,2011)。厚翻译理论在《儒林外史》中的使用无疑再次证明了该理论的实用性及价值。该理论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源语特征,成为传播源语文化的重要工具。
⒖嘉南祝
[1]Wu Jingzi.The Scholars[M].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73.
篇4
中古时期的佛经翻译既是一种宗教经典的翻译,又是哲学理论的翻译,同时还是一种文学的翻译。佛经翻译可以作为文学翻译来看,这不仅仅是指它翻译了一些文学故事,而且还指它的语言翻译本身也是一种文学意义上的翻译。作为文学,佛经翻译自然逐渐为中国文学所吸收,并被融进中国文学中去,成为了中国文学的一部分。而随着佛经翻译的发展所建立起来的佛经翻译理论,则多是从文学角度去讨论翻译的,它与中古时期的文学、美学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本身也成为了中古时期文学、美学理论的一部分。
佛经翻译理论与中古文学、美学理论的密切关系,首先表现在它的理论概念、范畴就是从传统的文学、美学理论中借用或引发出来的。这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时的译经僧人支谦。他的《法句经序》就借用孔子、老子的文学、美学观来阐述其对翻译的看法:
仆(指支谦)从受此五百偈本,请其同道竺将炎为译。将炎虽善天竺语,未备晓汉。其所传言,或得胡语,或以义出音,近于质直。(重点号为引者所加,下同)仆初嫌其辞不雅。维袛难曰:“佛言依其义不用饰,取其法不以严。其传经者,当令易晓,勿失厥义,是则为善。”座中咸曰:“老氏称‘美言不信,信言不美。’仲尼亦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明圣人意深邃无极。今传胡义,实宜径达。”是以自偈受译人口,因循本旨,不加文饰……(《出三藏记集经序》卷七,金陵刻经处本)
这里所出现的雅与达、信与美、言与意、文与质等概念及范畴都是出自先秦时期的传统文艺观与美学观。支谦的祖籍是月氏人,而父亲在汉灵帝之世已来到中国,他也出生在中国,其实他早已汉化。他对中国学问相当精通,传载他避乱江南时,曾在孙权门下被拜为博士,并辅导东宫。他的翻译也更受中国老、庄的影响,在名词概念上常拿老、庄词语与佛教大乘经典词语相牵合。因此,在阐述翻译观点时,自然也沿用中国传统的孔、老之言。自他以后的译人在谈翻译时几乎都沿袭他所开创的传统。如道安《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序》在评价前人的出经时说:“前人出经,支谶、世高,审得胡本难系者也;叉罗、支越(指支谦),凿之巧者也。巧则巧矣,惧窍成而混沌终矣。”(同上书,卷八)道安在这里则从庄子的以朴为美的文艺美学观出发去指责支谦、叉罗的意译的。又如僧肇评鸠摩罗什所译的《百论》是“质而不野,简而必诣”(同上书,卷十一),慧远评僧伽提婆所译的《三法度论》是“虽音不曲尽,而文不害意”(同上书,卷十)。这些都渊源于传统的文艺美学观。
从实质上看,翻译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的转换。佛经翻译的初期,由于语言不甚精通的限制,也更由于中印文化背景的差异,翻译的难度是很大的。为了寻找到两种不同文化的沟通点,译者自然而然地采用了中国传统的词语去翻译佛教的名词、术语,如用“本无”译“性空”、“真如”,用“无为”译“涅槃”,用道家的吐纳(入息、出息)去译佛教的禅观(安般)等等。这实际上是为了缩短不同文化间的距离。而在佛经翻译初期,翻译往往是中外合作的,一般先由外国僧人背诵(初期译经没有原本)(注1),再由懂西域语言(不完全是梵语,有的是西域诸国语言,即所谓胡语)的中国居士或僧人翻译成汉语,再执笔写下来。语言的转换实则是文化的转换。在这种转换过程当中,中国人只能是在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去接受佛教文化。此时,译者如何对待翻译的过程,怎么表达自己对翻译的评价与认识,也只有站到中国文化传统里去,采用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和美学理论的词语。从这一点看,佛经翻译理论又可以看作是植根于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文学理论与美学理论。
实际上,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到近代,甚至是1949年以后,仍然还是采用中国传统的文艺美学观来表述其理论观点的。非常有代表性的如严复的“信、达、雅”,钱钟书先生就指出,这三字的提出早已见于支谦的《法句经序》中了。(注2)傅雷1951年提出的“神似论”,(注3)钱钟书先生提出的“化境论”,(注4)都是渊源于中国古代的文艺美学理论的。这种情况也表明:中国历来就是把翻译当作一门艺术,从美学的高度去要求的。翻译理论实际上也便是文学与美学的理论。
佛经翻译理论与中古文学、美学理论的密切关系,我们还可从中古时期佛经翻译理论的中心议题看出。中古时期的佛经翻译理论主要就是讨论佛经翻译是直译还是意译的问题,文质之争成为了贯穿中古佛经翻译全过程的中心议题。名僧道安、鸠摩罗什、僧肇、僧睿、慧远等都对翻译的文质关系问题展开了讨论,有关材料王元化先生在《文心雕龙创作论》中曾有列举,这里不妨再抄录出来:
《梁僧传》记道安之言曰:“支谦弃文存质,深得经意。”
《出三藏记》卷十载道安《楞婆沙序》(注5):“昔来出经者,多嫌梵言方质,改适今俗,此所不取。何者?传梵为秦,以不闲方言,求知辞趣耳,何嫌文质?文质是时,幸勿易之,经之巧质,有自来矣,唯传事不尽,乃译人之咎耳。”
《出三藏记》卷七载道安《合放光光赞随略解序》:“光赞护公执胡本,聂承远笔受,言准天竺,事不加饰,悉则悉矣,而辞质胜文也。”
《出三藏记》卷十载慧远《大智论钞序》:“圣人以方设训,文质殊体。若以文应质则疑者众,以质应文则悦者寡,是以化行天竺,辞朴而义微,言近而旨远。义微则隐昧无象,旨远则幽绪莫寻。故令玩常训者,牵于近习,束名教者,惑于未闻。若开易进之路,则阶藉有由,晓渐悟之方,则始涉有津。远于是简繁理秽,以详其中,令文质有体,义无所越。”
《出三藏记》卷七载《首楞严后记》(不详作者):“饰近俗,质近道。文质兼,唯圣有之耳”
僧祜《出三藏记》:“方言殊音,文质以异,译梵为晋,出非一人。或善梵而质晋,或善晋而未备梵。众经浩然,难以折中。”
篇5
关键词:翻译研究;翻译教学;研讨;中国译界
Abstract:ThisarticlereviewstheSummerSymposiumonTranslationinBeijingandthetopicsdiscussedatthesymposium,whichincludethenewapproachesoftranslationstudiesandtranslationteaching.ItalsodiscussesthemainproblemsintranslationstudiesandtranslationteachinginChina.
Keywords:translationstudies;translationteaching;Symposium;Chinesetranslationcircle
盛夏时节,来自全国翻译界和教育界的约170名莘莘学子与24位名闻遐迩的翻译家和教育家汇聚于北京中国人民军事科学院,进行了一场几近军事化的学术对垒和教学切磋。在短暂的十天时间里,学员们蓄势待发,情绪高涨,教员们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种与传统的学术研讨和教学模式大相径庭的新路向,给中国翻译和教学界注入了一种新的理念。
一、关于翻译研究
翻译的学术研究之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让人很自然地想起学术名篇“TheNatureofAcademy”。作者在文中所描写的社会各阶层强加给学术的悲哀在我们的传统学术范式中亦依稀可辨。学术要关注什么?学术研究要引领何种潮流?学术如何突破世俗樊篱修成正果?这是真正钟情于学术的人们所注目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此次讲习班的过程中,被中国译界的同仁们作了一种别出心裁的诠释。
正如中国译协的领导黄友义、孙承唐和《中国翻译》杂志常务副主编杨平在开幕式上所倡导的那样:这次研讨,重在“全面地提高广大翻译工作者的素质”,重在“思维模式的改革”,重在“抛砖引玉”!这种理念,很快就在开讲人许钧先生的报告中得到印证。许先生对他的译著《红与黑》中的词句是如何剪裁未作任何阐述,而是从“传统与创新”的角度,对翻译、翻译学和翻译批评等问题进行了宏观的解剖。这位来自南京大学的博导还以他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了作为一处翻译学的导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和学界进入高层次的学术研究和国际交流的种种途径。许钧教授是主要从事法汉翻译研究与教学的专家,此次与他的同行刘和平教授一同出现在以英汉翻译为主的讲台上,这种安排本身就意味深长:作为组织者的中国译协《中国翻译》编辑部,旨在打破学科研究的界限,追求一种“殊途同归”的学术效应。
“殊途同归”,还体现在此次讲习班对教师和讲题的选择上。从教师来看,主讲人当中有八十多岁的译坛名宿程镇球、许渊冲,有年富力强的翻译家孙致礼、庄绎传、徐亚男,也有许多三、四十岁的著名中青年学者。各路豪杰流派不一,观点精彩纷呈。演讲的课题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从笔译到口译,从文学翻译到外交翻译、政论翻译、法律翻译、呈现出多层次、多视角和高品位的学术研究特色。
在宏观方面,翻译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代表了主流。来自北京大学的辜正坤教授以“点到为止”的方法,向学员们介绍了他的《翻译学通论》的理路构成,意在引导学生进入宏观翻译学与微观翻译学的主要层面。同是讲翻译学,香港浸会大学的潭载喜教授则是从西方翻译模式谈起,分析了西方翻译模式的强与弱,并对翻译学发展的路向作了展望。清华大学的王宁教授则基于对目前翻译及其研究之现状的思考,试图对全球化时代的翻译进行重新定义和定位,并对全球化进程中翻译的作用做出描绘。王宁认为:“翻译现在正经历着一种转折:从属于语言学层面上的字面辶多译逐步转向文化层面的阐释和再现。”这与西方文化学派的观点遥相呼应。对于西方译论给译者的启示,香港岭南大学的张南峰教授则以Vermeer的目的论和Even-Zohar的多元系统论为引线,深入线出、由此及彼地介绍了有益于翻译理论研究或实践研究的多种理论;张先生并结合“英汉文学翻译中的三个问题:戏剧语言、文化专有项和双关语”这一课题,为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中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问题作了全新的注释和演绎。在跨学科研究方面,北京大学的博导申丹为学员们展示了她在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研究方面的成果。申教授从西方文体学的发展概况入手,对文学翻译中对语域的处理和故事层次上的假象等值等问题作了理论与实践的分析,说明了文学文体学在小说翻译研究中的主要作用。申丹教授的高足王东风则通过对文学翻译中的文体变形处的分析,指出了文学翻译中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译家与作家的意识冲突。王教授认为,“无论是翻译文本中的译例,还是译家的言论,都清楚地表明译家的语言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作家。前者的语言策略具有信息取向,而后者则是诗学取向。”据此,他在文中对传统的信息或语义取向的翻译策略提出了质疑。这种多视角的研究路向为广大学员进行多元的、多层面的学术探索提供了样板,这也是此次研讨会的目标之一。
在学术研究方面体现出的另一理念是提倡资源共享、百家争鸣、推陈出新,为质疑学术传统和挑战学术权威提供温床和土壤。这次讲习班打破了传统的10分钟宣读论文的模式。每位主讲人花2-4小时把自己的最新成果以讲义、板书或投影和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向学员展示,穿插提问、发言、演示等模式进行探讨。学员们不但可以与教师共享这些科学研究的成果,同时还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这样的讨论中,新的学术观点不断生长。比如说,对于翻译的“异化”与“归化”的问题,南开大学的刘士聪教授就提出了一个颇为独特的观点。刘先生认为,就英译汉而言,应提倡“归化”,这与英、汉文化的强弱无关,并不代表汉语文化要迁就英语文化,亦与政治、经济无关,而是象征着我们对英语标准语言的一种追求,是纯粹的语言处理。这一观点令学员们困惑不解:如果是纯粹的语言处理,为什么英译汉的策略要与汉译英有所不同?在翻译的文化转向问题上,香港岭南大学的孙艺风博士认为,翻译的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安德鲁·勒弗菲尔夸大了意识形态(ideology)对翻译重写过程的作用。他认为,对待不同理论的吸纳应持全面审慎的态度。孙艺风对内地的许多学生在学术研究中表现出的“师言亦言”、“人云亦云”的“追尾”现象持否定态度,因此他主张:学术与教育的牵引应以培养独立的思维方式为重。在这次大研讨的过程,最“火爆”的一场“争鸣”来自诗歌翻译的两大名家——许渊冲和江枫。许先生以二十世纪可能改造未来人类面目的伟大成就克隆技术为切入点,深入地阐述了他的“文学翻译克隆论——信达优论”。许先生坚信,富有音美、意美和形美的“三美”译文就是“信达优”的译文。而江枫先生则以“译诗,形似与神似:一点必要的常识”为主题,对许渊冲先生的“新译论”提出了批评。这种沸腾的场面让广大译界同仁有机会目睹学术界的另一种光景,它形象地表明:学术研究的表现形式不总是“温情脉脉的面纱”,有时也会“硝烟弥漫”!问题是,学术界将以怎样的一种学术态度来诠释和审视学术之种种。这一点,我们或许可以从香港学者周兆祥关于“翻译与人生”的报告中得到一些启示。
二、关于翻译教学
翻译教学,尤其是口译教学,一直就是中国译界的薄弱环节。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关于翻译教学的讲题在此次讲习班课程中覆盖了1/5。内容涵括了香港和内地的主要教学模式。其中,周兆祥先生介绍的“香港浸会大学的翻译教学模式”与内地的翻译教学相比有很大区别。香港的翻译课程设计针对性很强,比较注重市场需求和实际能力的培养。对于教学中的理论渗透,也依不同的培养目标和不同层次有不同的理论教育。课程设置已进入系统化。在教育模式上,亦更鼓励“以学生为中心”,鼓励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获取知识。这种模式,为一向崇尚“以教师为中心”的内地教学界提供了不同的参照系。
在口译教学方面,来自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的刘和平博士以她的新作《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为蓝本,说明了她对口译教学的独特理解。刘和平认为,目前的中国翻译研究停留在静态的研究,即对翻译结果的研究上,忽略了动态的研究,即对翻译过程的研究。要揭开翻译过程之谜,把它教给学生,必须对翻译的动态过程进行认真研究。为此,研究方法和教学方法十分重要。刘和平还以三组学生生动的口译演示为例,说明了教师最重要的是要研究学生理解和接受意义的思维过程,而非词与词、句与句的简单对等。她的这种“渔生鱼”的教学理念引起了口译人员和教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另外,从来自北外的谷欣、加拿大外教杜蕴德的交替演示和来自广外大的冯之林的Powerpoint软件包的演示过程中,我们有机会了解到国内主要外语院校的口译教学模式,并欣喜地发现,统计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已逐渐地渗透到翻译教学与研究当中。
三、反馈中的思考
这次讲习班带来的另一种理念是:以教带学,以学助教,高瞻远瞩、着眼未来。为了提前发现问题,以不断完善未来的办学方式,组织者从一开始就给每一位学员发了一张“调查表”,内容主要是以翻译教学和本次办班模式为主,这一设计与学员大多为高校教师的情况不谋而合。
参加本次讲习班的学员共约170人,其中来自全国高校的副教授、讲师占大多数,另有少数各行各业的外事翻译和在校博士、硕士生。反馈回来的有效调查表为125张。虽不是100%的准确,但这一反馈数字也足以代表主要现象。
篇6
晋平公对师旷说:“我年龄七十岁,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说:“为什么不把烛灯点燃呢?”
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人戏弄国君的行为呢?”
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中年 时喜好学习,如同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强烈;晚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拿着火把照明,点上火把走路和摸黑走 路相比,哪个更好呢?”
晋平公说:“说得好啊!”
2、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篇7
关键词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论文写作 导师角色
0 引言
到目前为止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的培养单位已达158所,其中40所院校已产生(或即将产生)毕业生。在这过程中,许多与MTI教学密切相关的问题也日渐凸显,例如教学课程的设置、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方式的创新、实习基地的建设、毕业论文的模式、就业方向的扩展等。对于一门新兴的专业,其发展必经历借鉴和探索,需接受社会现实的各种挑战。对于初接触这个专业的学生而言,导师的存在就有了更重要的意义。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提出了三种论文形式:(1)项目: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中外文本进行翻译,字数不少于10000字,并根据译文就翻译问题写出不少于5000字的研究报告;(2)实验报告: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就口译或笔译的某个环节展开实验,并就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写出不少于10000字的实验报告;(3)研究论文: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翻译研究论文,字数不少于15000字。穆雷根据翻译行业的职业特点,借鉴其他专业学位中关于学位论文的要求并结合翻译行业的实际操作流程提出将MTI的三种学位论文形式调整为四种,即重要岗位的实习报告、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实验报告和翻译调研报告。之后,穆雷、邹兵在此基础上综合归纳了MTI学位论文的五种方式:重要岗位的实习报告、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实验报告、翻译调研报告和翻译研究论文。由于没有先例可循、没有常规的写作模式,在从选题到答辩的整个论文完成过程中,师生都有许多疑惑和彷徨。笔者在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所处的大环境下,从学位论文实际完成过程入手,探讨导师在“设计者、诱导者、研究者和管理者”宏观角色下的微观角色。
1 论文完成过程中导师的角色
1.1 选题、开题——掌舵人
毕业论文作为对学生在校学习、研究、实践成果与素质能力的检测方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选题、开题,作为论文的第一步将直接影响整个论文的成败。因此,选好了题也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穆雷、邹兵在对首批15所MTI高校毕业生学位论文的统计中发现:翻译项目33.9%,实验报告0%,研究论文66.1%。这一数据说明大部分学生仍倾向于选择传统式的论文研究,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种原因:第一,由于没有先例参照,学生为了顺利毕业往往会选择有例可参的研究性论文;第二,由于没有经验,没有明确的论文规定,导师为了指导起来方便多建议学生采用有先例的研究论文形式;第三,导师与学生交流不够。据笔者了解,部分学校师资紧缺,导师带领的学生不仅有翻译方向的,还有语言学方向或文学方向;优秀导师带领的学生甚至多大数十名。这种情况下,学生虽有意选择其他论文形式进行尝试但导师与学生交流较少某些想法得不到肯定、支持与实施,最终使学生的想法扼杀在摇篮中。
笔者对西南大学首届MTI毕业生学位论文进行了统计,发现翻译项目98.4%,实验报告0%,研究论文1.6%。就“翻译项目”与“研究论文”两种论文形式而言,该数据与穆雷、邹兵所获得的数据差异较大,但这说明西南大学在把握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及突破传统的论文写作方面作出了较大努力。
以上两组数据虽存在一定差异,但都显示实验报告为0篇的事实。是实验条件不允许还是其复杂过程令人却步?这值得深思。
由此看,论文选题不仅是对学生能力的测试,也是对培养单位教学条件的检测,对培养目标把握程度的反映。选题、开题时,导师应像掌舵者一样牢牢把握学生选题的大方向,引导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培养目标,让学生把握所选论文的目的、意义以及其科学性、合理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尝试。
1.2 写作——教练员
作为论文的主体部分,写作过程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是师生共同合作、紧密联系的过程。翻译作为一种认知活动,一种技巧,一种艺术,它要求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熟悉所选论文涉及的领域,例如法律、机械、医学、建筑、哲学、科技等;要在熟练运用办公室软件的基础上使用一定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例如trados, wordfast, lingoes等;选择实验报告的学生还需要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总结实验。因此,写作过程就是一把标尺,测量学生是否具备扎实的双语能力、广博的文化背景知识、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严谨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勤奋诚信的人格特征。
写作过程中,学生就是球场上的球员,导师则是场外的教练——提供战略战术,但不参与比赛竞技。《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虽提出了论文形式但具体要求、相应格式都未说明,加之无先例可参照,导致MTI学生束手无策,无从着手。导师应为学生指出着手点,如参照其他学科专业学位论文形式或国外同专业学生论文形式。此外,导师还可为学生提供一个模板,使学生能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动或改进。如西南大学已从首届MTI学生开始采用这一方法,获得了较好的结果。翻译硕士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最大的区别在于后者更注重实践,更注重与其他学科(行业)的联系。这一点在论文中得以体现。导师除要求学生勤于使用工具书,善于利用网络,敢于向专业人士请教,还应要求学生具有“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研究态度。毕业论文的完成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往往需要数次修改、删除、增减才能完成。在这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自改、互改,导师也要认真修改学生的论文,尤其是翻译部分或实验部分。
1.3 答辩——导演
毕业答辩是毕业论文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学生专业知识及综合能力进行测试的直观环节。它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简要概述自己选题的原因、背景、目的和意义,并回答答辩委员会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由于其新生性,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答辩大多按照常规论文答辩程序进行,从而产生了不少困惑和困难。这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解决。发现的问题主要包括:
1.3.1 形式、标准单一
培养翻译专业人才,首先要正确认识传统外语专业人才与翻译专业人才间的差别。《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明确指出了翻译专门人才的培养与传统外语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有根本的不同。仲伟合、穆雷、许钧等都比较了传统外语人才与翻译专业人才的不同,并就翻译专门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建议。正是翻译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答辩应有别于传统的学术型学位论文答辩。但由于目前大部分学生仍倾向于选择传统的研究论文,使得各校多沿用学术型学位论文答辩形式和评审标准。这使部分选择实践报告、翻译项目的学生感到困惑和无助。
1.3.2 答辩程序不够规范
部分学校由于师资紧缺,每名导师需要指导十几名甚至数十名学生;加之教师科研、教学、生活的压力较大,导师很难投入大量时间来指导学生的答辩而多半让学生独自努力或分组演练。同时,由于学生人数众多而毕业答辩必须集中在有限的几天内完成,客观上造成毕业答辩时间紧张。最初还能保证学生的答辩时间,到最后不得不以“缩减学生答辩时间”的方式来按时完成任务。部分学生毕业答辩时间甚至不足10分钟,这不仅有失公平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答辩质量。《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规定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必须有一位具有丰富的口译或笔译实践经验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然而由于实际条件不足许多学校都未达到这一点。另外,部分答辩委员会教师考虑到学生的毕业问题、就业问题、院系名声、学生情绪而不愿过多指出学生论文中的不足或提出较多较难的问题。这些原因导致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学生的答辩时间短、要求低、质量低,甚至给学生留下“走过场”的印象。
毕业答辩在检验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同时,也在考验学生自我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导师应根据培养大纲设计符合本专业本校的论文形式并及时推出针对MTI实践报告、翻译项目的新评审标准。导师要让学生正确认识答辩的重要性,组织学生互评,指导学生如何准备、如何答辩、如何在答辩后进一步完善论文。此刻的导师不只是教练更是一名导演。他指导学生全面把握翻译过程中的重难点,深入理解翻译理论在实际翻译过程中的运用,并要求学生能在答辩过程中“演”好“应用型、专业化、职业化”翻译人员的角色。
篇8
医学护理论文2700字(一):探析临床医学中医学护理的地位与作用论文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医学护理在临床医学当中的地位逐步提升,发挥的作用也愈发明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水平。本文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分析医学护理在临床医学当中的地位和作用,更是希望通过研究让更多的人重视医学护理,并概括出医学护理的可适用规律,为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提供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示范。
关键词:医学护理;临床应用;地位;作用
医学护理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科学化、标准化和制度化的医学护理,不仅关系着患者的健康,同时也能够反映出整个医院护理队伍的精神面貌与职业素质。临床护理工作者的专业素质与技能在现代医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详细分析医学护理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并阐述在医学护理在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中的作用,为优质临床护理提供帮助。
1新世纪医学护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
1.1医学护理队伍整体专业素质不高
随着医学护理聘请制度的改变,医院普遍出现医护人员紧张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不少医院开始聘请一些合同制护士。合同制护士大多来中专院校,文化水平不高,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薄弱,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因此缺乏一定的专业素质。合同制医学护理人员的薪资普遍不高,但工作强度过大,不少合同制医学护理人员的并不具备合格的敬业精神。
1.2医学护理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有效
有些医学护理管理人员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管理培训,仍是采用传统的方式管理医学护理人员。管理观念与方法都比较落后,无法跟上时期医学护理工作的要求,最终造成自己与被管理者没有足够的工作积极性。
1.3医学护理人员没有理解新时期的医学护理工作
新时期的医学护理工作更关注病人的心理与预防护理,但有些医学护理人员并没有真正理解新时期医学护理工作的内容与要点,仍是采用传统的方式护理病人。不主动与病人进行沟通,只为病人提供基本的医学护理服务,造成病人与医护人员关系之间的不和谐,不信任。
2医学护理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
2.1医学护理是医学治疗的重要环节
我国中医在治疗上强调的是“三分治,七分养”,这里的“养”指的就是护理,三分靠治疗,七分靠护理,治疗固然重要,但是没有科学的护理,也确保不了患者的痊愈,由此可见医学护理在医学治疗中的重要性。在“治”的过程中科学的护理也是必要的环节,它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在实际治疗过程中解除躯体的痛苦,还可以帮助患者满足其心理需要,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合适的语言交流了解,再到安慰的话语沟通缓解患者治疗过程中焦虑、紧张的情绪,最后通过简单解释性告知来调动患者配合的积极性,尽可能使他们处于一个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
2.2医学护理的质量影响临床治疗的质量
医学护理作为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护理人员需要学习掌握多方面的知识,而不仅仅是对患者进行简单的看护照料。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要求医学护理人员要掌握初级保健技能也就是临床干预,护理人员要学习病理学、影响健康的社会心理因素、管理计划,以及疾病诊断能力,护理人员具备了多方面的知识,可以在紧急或者突发状况下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会大大提高患者获救率,同时也会帮助医生减轻负担,成为医生的合作者,提高医院整体治疗质量,帮助更多的患者恢复健康。
3医学护理在临床医学中的方式
3.1环境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治疗和护理环境,为此,护理人员对临床患者需要进行环境护理。具体而言,护理人员需要确保病房的干凈和整洁,进行定时打扫和消毒,及时更换患者用过的物品并进行消毒,避免出现院内感染;控制好病房内的温度和湿度,为患者提供相对舒适的住院环境;在查房期间,与患者进行积极沟通,并了解患者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积极解决患者的问题;为了预防跌落和摔倒现象的出现,护理人员需要确保病房、走廊、卫生间地面的干净和干燥,针对需要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在患者床边安置栏杆。
3.2心理护理
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良情绪,为此,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服务,并结合患者的心理素质和基本情况,为患者提供针对性较强的心理护理。具体而言,护理人员需要就患者患病类型、治疗方式、护理方式、预期效果等基本情况,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另患者对自身疾病能够一个足够充分的认知,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此外,护理人员可以组织患者参与交流活动,在活动中分享自己的疾病治疗情况,在为其他患者提供参考的同时,也能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并增进护患关系。
3.3常规护理
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例行进行各项身体检查、按照医嘱为患者提供治疗药物和静脉注射、密切关注患者身体指标变化、通知患者进行检查、组织患者参加健康宣教活动、引导患者就诊和检查等。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向患者家属讲述护理注意事项,通过和患者家属的共努力来帮助患者。总之,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并降低汇报给主治医师,以便主治医师能够更好的开展对患者的治疗工作,建立主治医师和患者之间的桥梁,为治疗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4医学护理在临床医学中的作用
4.1医学护理与临床诊断
一般情况下,许多患者的病情是错综复杂的,这一方面需要医生正确诊断和治疗,另一方面还需要护理人员落实各项具体的治疗措施。患者接触时间最长的便是护理人员,他们对于患者的病情变化也就更加关注,医学治疗效果的提升仅仅依赖于医护人员的日常观察记录,便于医务人员更好地评估患者情况,为制定接下来的治疗方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2医学护理与临床治疗
临床治疗的难度系数较大,仅仅依靠医生来完成治疗工作是不可能的,必须要有护理人员的协助,在此阶段护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在于完成治疗的整理和准备工作,保证治疗场所的干净整洁,为医务人员传递医用工具,确保整个治疗过程能够顺利开展。对于优秀的护理工作而言,他们会时刻将临床治疗中涉及到的必需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归类放置,便于医务人员查找,也可以大大降低药物等拿错的风险,促进治疗水平的提高。
5结语
综上所述,医学护理在临床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有效的护理工作,会大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质量,而护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对治疗质量有重大影响,所以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后续教育,增强其护理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加深安全教育过程控制,完善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技术的应用能力。让医学护理在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过程中发挥较大的作用。
作者简介:孟媛媛,本科在读,就读于辽东学院医学院(罗丽芬形象健康管理学院),研究方向:护理学。
医学护理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人性化管理理念在重症医学护理中的应用分析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理念在重症医学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我院于2017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重症护理人员中,从中选择了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病例,采取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病例数均为40例,后者接受常规护理,前者在其基础上接受人性化管理,分析比较二者护理后的总体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四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将其应用于重症护理人员中,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值得推广。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重症医学;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237-02
重症医学护理中,护理内容和检查项目复杂,患者为危重病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对于护理人员有着较高的要求。人性化管理理念是近年来兴起的护理理念,能够根据患者情况实施个性化的护理,关注患者作为社会人的需求,为患者提供情感的服务[1]。本次研究对象为重症护理人员,对我院收治的80例接受不同的护理方法的患者进行研究,通过分组试验的护理结果对比来证实人性化管理的临床价值,如下所述: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重症护理人员,病例纳入时间为2017年6月-2019年6月,从中选择了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病例,按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病例数均为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性与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22和18,年龄在30~75岁之间,年龄均值为(55.02±7.54)岁;观察组40例患者中,男性与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23和17,年龄在29~75岁之间,年龄均值为(55.13±7.31)岁。两组患者进行基本资料的比较,差异较小(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人性化管理:转变传统的护理理念,树立人性化护理理念,加强护患沟通,多与患者进行交谈,多关心患者,倾听患者的主诉,询问其病史、治疗史等,以获得患者信任;加强营养供给,保证每天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纤维等,尽可能不进食碳水化合物;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估,定时检查患者的病情,加强病房巡视;实施舒适的护理服务,保持病房内温度和湿度的适宜,对患者家属开展健康知识宣教,尊重患者隐私。
1.3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的相关统计数据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计算,统计学处理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表达分析结果,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相关研究数据的对比用t检验。P<0.05时,表明两组重症护理人员的相关研究数据对比,存在明显的不同。
2结果
2.1分析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40例,满意24(60.00),基本满意14(35.00),不满意2(5.00),总满意38(95.00);对照组40例,满意18(45.00),基本满意12(30.00),不满意10(25.00),总满意30(75.00)。对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观察组为95.00%,对照组为75.00%相对较低,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
2.2分析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
3讨论
重症患者的病情复杂,往往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是需要重点护理的特殊人群,对于护理工作的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人性化护理管理理念强调对患者进行人性化心理疏导,做到细致观察患者病情,找出潜在高危因素,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挽救患者的生命。对重症患者及其家属实施人性化护理,注重患者的身心舒适度,改善其情绪状态,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重症患者的病情严重,心理异常,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的心理状态,人性化护理中加强了心理护理,让护理人员赢得患者的信任,积极配合医护诊疗操作。注重患者的身心舒适度,让患者更好适应医院环境,对潜在的风险事件进行分析、评估、预报,总结出预防措施,最终减少其发生。
篇9
关键词 翻译补偿策略 加注法 概略法 增益法 替代法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Compensation Strategy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Take Mo Yan's novel "Sandalwood Punishment" and "Life and Death Fatigue" English Versions as an example
LIU Yanya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Wuhan Donghu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212)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of literary works, will produce translation loss phenomenon, which often constitutes different from the Western language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but the translator often ignores this phenomenon, but there is no translation to compensate for losses necessary. This concept led to the translation industry translation theory studies the compensation lags behind. This article will take Mo Yan's novel "Sandalwood Penalty" and "fatigue life and death" English translation for example, compensation of translation theory overview, followed by two novels in English translation as a breakthrough typical example is discussed in detail gain method, rough method, alternative method and the method of filling the four compensation strategy embodied in the text of the proposed compensation strategy to be used flexibly translate, analyze specific issues.
Key words translation compensation strategies; filling method; outline method; gain method; substitution method
0 引言
文学翻译主要是表达型翻译,目的在于用生动形象、优美灵活的语言来传达出原作的情感和思想,再现原作的语言风格和内容,使译入国的读者能够更好地欣赏原作的美和精髓。由于译出国和译入国的语言和文化是不同的,存在着种种的差异,所以在这个转换过程中,必定会出现翻译的损失现象。这就对译者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表达出原作的情节,更要传达出原作的灵魂。因此对文学作品的翻译补偿策略研究要比其他文本的翻译研究要求更高,也更为全面系统。
1 翻译补偿理论简述
与翻译补偿理论有关的术语compensation,compensatory和compensate for等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七十年代早期。例如Nida和Taber在1969年曾经提出:“在译入语中使用恰当的成语(idioms),并视之为弥补意义缺损的权宜之计”。80年代末以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到翻译补偿理论,对该领域的研究与分类也越来越深入细致。在翻译实践过程中,源语言和译入语在语言和文化方面差异以及译者自身修养都决定了在传达原作的内容美,韵律美,修辞美以及表现力度的时候,翻译损失在所难免。译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深入了解源语言和译入语特定的语言和文化,把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2 对于《檀香刑》和《生死疲劳》英译本翻译补偿策略的实例分析
2.1 增益法
增益法是指在用译入语对原作进行翻译之后,适当地增加一些词汇,进一步解释原作当中的特定事物,使译入语读者对原作当定事物的背景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有助于他们建议阅读的完整性。该技巧多用于cultural-loaded words。
例:爹,你这一次可是做大了,好比是安禄山日了贵妃娘娘,好比是程咬金劫了隋帝皇纲,凶多吉少,性命难保。(《檀香刑》)
Dieh,you are involved in great trouble this time, like An Lushan violating Yang Guifei who is the Imperial Concubine of Tang Xuanzong——one of the emperors of Tang Danasty, or Cheng Yaojin robbing the cherished treasures from Sui Dynasty. Your life will be extremely difficult to save.
这里的贵妃娘娘是中国古代唐玄宗的宠妃,号称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英语国家的人很少了解中国历史的人物,因而也就无从知道原作想表达的利害关系。译文通过增益法,加入Imperial Concubine Yang Guifei来进行补充,丰富了英语读者的背景知识。进而他们可以通过上下文了解到原作要表达的意思是“爹”做的事情“欺君犯上,冒犯龙颜,罪该当斩”,后果非常严重。
2.2 概略法
夏廷德在《翻译补偿研究》中提到:“概略法指的是用概况,减词等省略手段传达已隐含在语境中的意义。它旨在使译文意义更加清晰,结构更加精炼”。
例:如果没有在棉花加工厂当合同制工人的机遇,能有你后来的官运?(《生死疲劳》第二十五章第四回)
Would you still be so lucky to be an official without that experience?
原作中出现的“棉花加工厂……的机遇”在上文已出现过,所以译者直接省略,用that experience代指,读者根据上下文也可以理解,并且使文章更加简洁明了。
2.3 替代法
世界上任何两种文化和语言形式之间的巨大差异都是不可避免的。一种语言的某种具体的表达方式并不一定总是能够在另一种语言里找到完全相对应的表达方式。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往往会在译入语中找到喻义一致的词汇来“替代”原作中的相应词汇。这样可以减少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误解,使目的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原作。
例:俺的亲爹孙丙,被县太爷钱丁这个拔席无情的狗东西抓进了大牢。(《檀香刑》)
My dieh, Sun Bing, had been arrested and locked up by County Magistrate Qian, that pitiless son of a bitch.
狗东西在原作中形容一个人无赖,令人讨厌,这和英语中son of bitch是一致的。两者的意思可以通用,不影响译入国读者对原作的理解。如果把狗东西翻译成persons who look like dogs,会产生歧义,让英语读者误解。
2.4 加注法
由于目的语读者有可能对原作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缺乏了解,影响了他们对原作“美”的欣赏,因此加注在翻译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主要是在文本内或者文本外对译文文本进行补充解释说明,使之能够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内容和意义。《檀香刑》英译本结尾部分的Glossary of Untranslated Terms就是属于加注法很好的例子。
例:yayi衙役:yamen clerks;Yuanwailang员外郎:an retired official who is rich and returned to his hometowm; zhuangyuan状元:the highest-ranking scholar in the Examinations held by the Emperor。
译文对衙役、员外郎、状元等词语都采用了音译的方法,如果不进一步加注的话,译入国读者就无法了解这些词语真正的含义,从而影响了对原作内容的理解,因此,对它们进行加注是必不可少的。
篇10
【关键词】《翻译学归结论》;文化派翻译观;翻译文化转向;“趋同”;“逼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045-02
翻译本身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所以翻译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译者不仅要了解外国的文化,还要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1] (p1)赵彦春教授以过去的翻译研究为背景,系统思辨和证伪了文化派及相关理论,并从对文化派翻译观的系统思辨,翻译学归结主义方法,翻译学归结论中的关联原则,翻译学归结论的语篇参数以及翻译学归结论的形意张力参数五方面向我们阐释了翻译学理论范式的转变。
赵教授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万物的本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为一,为本,为体;有为多,为末,为用。“无”体现的是一种普遍性而“有”体现的是一种多元化。这就正为翻译学归结论下了一个很好的定义:Reductionism leads translation back from the diversity of its phenomenon to the universality of its essence. 这就从哲学高度奠定了翻译学归结论的理论基础,与文化派的泛泛而谈有很大区别。
《翻译归结论》一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对文化学派翻译理论的系统质疑,囊括了从多元系统、操控理论、规范理论到女性主义批评等后殖民流派。作者从翻译的本质属性出发,指出其中的偏颇,对翻译研究过度扩张加以批评。第二章阐述并论证了翻译学归结主义方法。第三章说明翻译学归结论中的关联原则。在当今众多理论中,赵教授发现关联原则和趋同原则与翻译有着很好的契合,可以有效地解释翻译现象,指导翻译活动,而且可以帮助奠定翻译本体论和方法论的基础。第四章提出翻译学归结论的语篇参数,阐述了关联原则指导下自下而上的成篇过程。最后一章是翻译学归结论的形意张力参数,着重论述语言形意之间的张力,并根据趋同原则要求译文最大程度地向原文映现。[2]
纵观二十世纪的翻译学研究,可谓流派纷呈、百花齐放,各学派之间前后相继,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影响,这使得翻译学在最近的几十年时间里获得了蓬勃发展,越发确立了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翻译的文化转向,作为近年分贝最高的译学理论,首先由巴斯内特(Susan Bassnett)和勒菲弗尔(André Lefevere)于1990年明确提出。文化转向的翻译观给长期以来被语言学束缚的翻译学带来新的视野和突破。1990年芭斯奈特和勒斐维尔(Bassnett & Lefevere)在其合编的《翻译,历史与文化》一书中正式喊出了“翻译的文化转向”这一口号,应者如潮。翻译的文化转向是在结构主义,女权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后现代”思潮和运动风起云涌的文化语境中发生的,自然而然就产生了解构主义,女权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后现代主义翻译理论。以芭斯奈特和勒费弗尔为代表的文化学派将翻译的重心从语言层面转到了文化层面,并逐渐形成了强调翻译的本质即是“文化翻译”的“翻译文化转向”文化学派的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发展新空间的同时,过分强调文本外因素对翻译的制约作用,试图否定传统翻译观和方法论,形成了对翻译本体论的消解。[3]以芭丝奈特(Bassnett)和勒斐维尔(Lefevere)为首的文化派强调文化对翻译的制约作用,甚至把这写些制约因素看作了翻译的本质。他们对权利关系、赞助者、意识形态、主流诗学等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述,试图以此否定传统的翻译观、翻译方法和翻译成果。霍姆斯在《翻译学的名与实》一文中指出了翻译学科的宗旨:“翻译学有两个目标,一是描写从我们的经验世界里表现出来的有关翻译过程和翻译作品的各种现象,二是确立一些普遍的原理,以描写和预测上述现象。”[4](p16)赵教授指出,文化派在文化的大语境下考察翻译行为,其出发点是对的,因为文化中蕴藏着驱动和制约翻译的本质性的东西。但是他们没能做到客观、全面的描述。
赵教授在书中明确指出,以翻译学的角度来看,文化派走的是一条现象描写的道路,更由于它受后结构主义思潮的影响,慢慢走向了否定翻译学基础体系的极端。文化派的翻译观就是“翻译即改写”、“翻译即操纵”,为了确立文化派的翻译观,文化派就必须破除的两大障碍就是“忠实”和“对等”。在芭丝奈特和勒斐维尔看来,哲罗姆模式正是“忠实”、“对等”的典型模式,所以是必须“证伪”的。[4](p50)而在赵教授看来,芭丝奈特和勒斐维尔误读了哲罗姆模式,因为他们把该模式误解为“硬译”、“死译”而非直译、意译相结合的模式了。哲罗姆模式的实质其实是直译和意译相结合。在谈到直译和意译时,人们常常用英文词语literal translation和free translation,此时人们关心的是语言层面的技术处理问题,即如何在保持原语形式的同时,不让其意义失真;而意译则认为语言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表达形式,当形式成为翻译的障碍时,就要采取意译。直译和意译之争的靶心是意义和形式的得失问题。在中国的翻译史上,赞成直译和意译的均有人在,初期佛典翻译中的文质说,唐代玄奘的“求真”与“喻俗”,近代有严复的“信达雅”及鲁迅的“宁信而不顺”与赵景深的“宁顺而不信”等,都是从直译和意译的角度来探讨翻译的原则。 “文化派”在强调以前被忽略的问题之时,确实有矫枉过正之嫌。描写翻译学的初衷是对现成译本予以描写,“它的目的不在于制定规范,不在于判断译文和原文是否对等,而在于分析译文的特点,找出译者所遵循的规范”。它们的研究本应该是像他们最初宣称的那样“不作价值判断”,而事实上,他们对翻译标准“忠实”、“对等”的否定就是价值判断。我们在承认现实文本中存在有大量不忠实的文本的同时,完全没必要否定在应用翻译学层次上的“忠实”之翻译伦理规范。我们在实际翻译过程和翻译教学中,还是应力求做到赵彦春教授所主张的“趋同”或“逼近”。“忠实”还是翻译实践中应该遵循的伦理道德,这是应用翻译学对作为一个社会行为——翻译行为的规范,同样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必须在语言层面上对翻译行为进行规范,这是应用翻译学的任务。至于探求因文化因素,在规范之下而出现的“不规范”或无法做到“规范”的行为结果,则是描写翻译学研究的课题。我们认为,健全的翻译研究必须既有描写也应有规范,这样才能达到理论的最高境界——解释性。
参考文献
[1] 王佐良. 翻译中的文化比较[C]//郭建中. 文化与翻译.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2] 丛滋杭. 归结论与翻译学: 简评《翻译学归结论》[J]. 外语研究, 2006, (4).
[3] 姜艳. 论翻译的文化转向对翻译本体论的消解. [J]. 上海翻译, 200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