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音标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1 00:07: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音标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本文论述的就是通过一个电脑游戏“连连看”软件来辅助教学,本游戏与一般教学小游戏相比,本教学游戏具有详细的游戏规则,丰富的页面效果,多种激励方法,连续的积分等级等,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用作展示,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在多媒体实验室自己通过操作计算机进行练习,或者在家里也可以进行多次反复练习。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借游戏的力量来推动教学,为计算机益智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做了新探索。把教学内容融入流行的网络游戏中,利用了网络游戏的竞技性、刺激性、趣味性,帮助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不喜欢单纯的教学练习,也不喜欢简单的单机数字游戏,对缺乏竞技性的教学小游戏也难以激发热情。而在本文中,所论述的游戏软件不是单纯的以娱乐为目的,而是将教学知识巧妙地设计成游戏中的元素,让学生在游戏竞技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到课程中的知识,再配上优美的游戏视觉界面,动听的背景音乐,有趣的游戏音效,带给学生视觉和听觉上不一般的享受,使得学习的过程不枯燥,印象深刻。这是一种把学习演变为游戏,把游戏融入到学习中的新的教学模式。而且本文所研究的成果具有可扩展性,用户可以将该游戏软件扩展应用到所有学科,只需把某学科知识设计成游戏图案,加入到本软件系统里面即可,无需重新构建软硬件平台。
2连连看游戏设计与实现
本游戏UI注重趣味与知识的融合,最大特色就是把音标设计成游戏图案,把音标发音设计成游戏音效,学生可以直接从游戏界面认识音标符号,从游戏声音中练习听读能力,从操作中锻炼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眼与手的协调能力。本文核心是构建游戏化的教学环境,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它以一款网络上流行的“连连看”游戏为例,借助了该游戏特点,引用了该游戏的一些评价激励机制,将课程的知识点融入到游戏竞技环境中,从而起到活跃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1)知识直接传递把教学内容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国际音标符号制作成游戏图案,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和兴趣。(2)知识简接传递把理解型的知识融入到该游戏系统中,学生可以通过在线答题的形式赢得分数,并记入后台数据库,累积一定分数后,就可以用分数来兑换“炸弹道具”、“查找道具”、“重列道具”等。(3)游戏规则连连看游戏,玩家可以将游戏界面上相同图案的一对连接起来,且满足条件:不超过三根连接线,就可以将该对子消除;网络连连看联机对战,多个玩家联机对战,谁最先消除游戏界面上的所有图案,则胜出,胜出的玩家得到相应的分数奖励;游戏道具,为了胜出,除了眼明手快外,还可以借助道具(查找、重列等)以提高自己的游戏速度;达到一定的游戏积分,就可提升自己的游戏等级。(4)激励措施积分等级激励,每进行一轮游戏,奖励5个积分,1个金币;若在游戏中胜出,再奖励5个积分,5个金币。积分用来计算等级,而随着等级的提高,可以享受VIP特权以及个性化特权等。金币可用来购买道具,借助道具就会有更多的胜出机会,获得取胜的喜悦以及更多的奖励。道具奖励激励,游戏玩家都喜欢赢,他们可以借助道具,从而战胜对手。VIP会员奖励激励,达到VIP的积分(300分)后,可以以85折的价格购买道具。个性奖励激励,达到个性特权积分后(500),可以在游戏中上传自己的头像,定制自己喜欢的游戏背景。(5)游戏首页游戏首页见图2。在该页面中,有4个按钮,分别是选择关卡、背景音乐、音效、游戏说明。点击选择关卡,就可进入关卡选择页面,点击背景音乐按钮,就可以打开或关闭背景音乐,点击音效按钮就可打开或关闭音效,点击游戏说明就可以进入帮助页面,查看基本的操作说明。(6)游戏关卡选择页面游戏关卡选择页面见图3。在该页面中,有56个关卡按钮,按钮表面的图案是48个音标图案,以及8个水果图片。点击某个关卡按钮,就进入相应的关卡,在该关卡中,侧重对该音标进行练习,该音标会在游戏页面中多次出现。(7)游戏页面游戏页面见图4。在游戏页面中,游戏图案呈一定的形状排列,给学习者一种视觉上的享受。该页面有游戏区域、倒计时器、查找道具按钮、重列道具按钮、暂停按钮、返回按钮。用鼠标在游戏区域里连接点击两个相同的图案,并且两个图案能够连通,不超过三根连接线的话,就可以将两个图案消除,并且发出该音标的读音。当在限定的时间内,倒计时器还有时间剩余的前提下,把所有的图案都消除,则取得胜利,顺利通关,给予查找或重列道具的奖励。查找道具按钮,当在游戏区域没有发现可连通的相同图案,可以点击该道具按钮,游戏区域中的一对可连通图案就会以闪烁的形式提示,提示完后查找道具数量减1。重列道具按钮,当在游戏区域没有发现可连通的相同图案,可以点击该道具按钮,游戏区域中所有图案就会重新排列,排列完后重列道具数量减1。暂停按钮,当游戏进行过程中,有要事离开,可点击此按钮,点击后会有一个遮挡窗口遮挡住游戏区域,且倒计时器暂停计时。返回按钮,点击此按钮,可以返回到游戏关卡选择页面。
3结语
篇2
关键词:中学英语;单词
英语词汇量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英语水平。因此,使学生掌握大量的词汇对以后迈向坚实的英语学习之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掌握一定数量的单词是英语学习者必需具备的,所以单词的记忆是英语学习的关键。对于中学生来说背单词往
往是一件令他们头疼的大事,英语教师要重视学生在起始阶段的英语单词教学,教会学生用科学方法学习记忆单词,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把枯燥的单词学得好,记得牢,让他们对英语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呢?
一、中学英语单词学习的技巧
针对以上误区,为了让枯燥的英语单词学习变得让学生喜欢,一些英语单词学习技巧应被老师和学生掌握:
1合理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在中学英语单词教学中,老师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的教学设备,例如:电脑、PPT、视频等。在教学过程中,合理采用情景教学法,把英语单词形象地、生动地呈现给学生,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把学生的嘴和大脑都调动起来。结合多种教学活动,提供英语单词学习和运用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给学生更多鼓励,鼓励他们主动参与,积极表达,使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并能借助英语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身心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此外,还可以结合游戏,使课堂气氛活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英语单词的学习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它是英语学习的基本环节。在中学英语单词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只是学习单词,而是应该在学习单词的基础上,加以拓展。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句子和语境,才能熟练的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英语,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老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逐渐深入,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学生要端正态度,学好基本词汇,渐渐的掌握句子和语篇,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1 review环节。老师可以以一首歌曲作为引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让学生在纸上写上他们知道的职业名称。然后把他们画在纸上,和小组的成员交流。在这些图片下面写上相应的英语单词,最后把这些单词写在黑板上,总结学习。(2)学习新单词。老师用这些图片和动作介绍新单词,学生在图片的帮助下学习新的英语单词。然后,小组学习,一个人做动作,其他人说出新的英语单词。(3)task。小组之间用采访的形式记录有关职业的单词,然后巩固学习单词。在游戏过程中,要做到复习已学的英语草词,还要有新的英语单词,这样学生才会感到挑战性,不仅可以复习巩固,还可以学到新知识。(4)练习。鼓励学生用所学单词组织句子,然后小组交流。这样可以锻炼交际能力,更好的学以致用。
二、一单词音、形的教学
英语单词音、形的教学,也就是单词读音、拼写的教学,一直是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谈到单词音、形的教学,首先要牵扯到音标。音标是人工拟定的记音符号。它将人们通过听觉才能接受的声音赋予视觉也可以接受的特性,因而能传达声音,并可激活声音记忆。国际音标符号简明,描述精确,是中国学生打开英语学习之门的利器。通过掌握音标来学习和掌握英语语音是英语学习人门的一条捷径,也为学生以后学习、扩大词汇、自行解决单词读音问题铺平了道路。可以在一开始不教国际音标的情况下让学生学会单词的发音。国际音标只是到后来才教,其作用是用来验证发音是否正确。但用英语字母描述英语音素有一音多符的缺陷。看起来学生少学了48个音标符号,而多个字母或字母组合描述一个音素反而会带来更多的麻烦。模仿也是学习和掌握英语语音的一个方法,但它的缺陷是增加了记忆的难度。至于是先学音标还是先学字母,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教师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习惯。以及教学效果来确定孰先孰后。不过,许多教师的教学实践证明,提前集中教学音标的做法还是有很多好处的。拼读规则是描述英语单词读音与拼写之间对应关系的规则。英语单词的拼写形式与读音并不总是一致的。这是学生感到十分头痛的难点。治疗这一头痛症的良药就是让学生切实掌握拼读规则。拼读规则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是“夹生饭”,一种读音的几种拼写形式还没有掌握起来,另外一种对应关系开始教学。解决“夹生饭”的办法就是每一锅饭要少下点米,一把火烧到熟。一种对应关系还没有完全确定下来,就不要开始学习另外一种。这里的意思就是适当集中教学。适当集中教学虽然一时难以顾及其他,虽然一时放慢了进度,但那是势与力的积蓄,随之而来的必然是迅猛的一跃。单词的音、形、义是固有的,是不可分拆的。之所以把单词的音、形教学拆出来单独给予说明,并不是抛开单词的语义不管,而是因为学生在学习英语单词时知道了词义而读不出、写不对的情形往往比读得出、写得对而不知道词义的情形多得多。
三、记忆时间
死记硬背单词往往是记得快忘得也快,对于持久记忆单词就收效甚微了。我认为,以死记硬背的刻苦勤奋精神辅之以教育心理学上艾宾浩斯遗忘规律的指导就是一种很好的、科学的英语单词记忆法。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人的遗忘从识记后便开始,先快后慢。因此,复习的时间间隔就应是先短后长。应在第一次记忆后隔二十分钟记一次,第二天记第三次,一周后记第四次,一个月以后记忆第五次,这样进行经常使用的,有着特定的语义和结构,而且以固定或者半固定形式存在的,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语言综合能力的词组、固定搭配、习惯表达或句式。据统计,词块在自然语言中占90%的比例,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交际是通过词块的组合而成的。我们说母语之所以流利,是因为我们并不是孤立地记忆单词,而是把它们看做是有意义的词块,不必临时组合,从而减少了大脑认知、处理信息的负担。
结语:
实践证明,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运用词汇教学策略进行词汇深度知识的教学是有效的。它不仅能有效地增强高中生英语词汇的记忆效果,而且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尤其是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3
子长县芽坪小学 高永峰
一、问题的提出
现在小学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着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其表现在高年级,根源却在中年级,关键在于拼读未能及早过关。大多数学生不知道英语单词的拼写跟发音之间的密切联系,往往不是科学地从音到形去记单词,而是从字母到拼写形式去死记硬背,就这样忘了又记,记了又忘。另一方面,用汉字注音的现象屡见不鲜,在我教过的学生中就出现过用“破烂”给“飞机”注音的情况,读出来的单词和句子令人啼笑皆非。在底中年级不打好语音基础,给以后的英语学习就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到了四,五年级,甚至六年级,有许多学生还要求老师给他们补上语音课。但是,尽管有了良好的愿望,由于在起始阶段失去了机会,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其后果是:学生单词念不准,缺乏自学能力,学习兴趣锐减,最后导致放弃不学。
二、理论思考
1.有关概念的理论分析。
语音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而音标是基础中的基础。扎实的音标知识是进行英语词汇学习的前提,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和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条件之一。教会学生英语国际音标,教会学生拼读记忆单词的正确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单词“音”、“形”之间对应关系,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1)寻找小学生英语词汇学习效率低下(词汇记忆不牢固;词汇理解应用能力差。)的原因。
2)探求提高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性的。
3)通过研究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
4)降低英语词汇学习的难度,提高小学中、高段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保证措施
1、师资力量优化配备:本课题组成员有较好的师资配置,全部是专业专职小学英语教师,是一支年青又富有经验,且富于创新精神的队伍,是学校的青年骨干教师,在学校担任班主任主任、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分别获得市、县各级优秀教师称号。
2、基础条件保障:我校建成了以光纤为网络骨干,实现了“班班通”;学校部分教室安装了数字投影机、实物展示台、屏幕、多功能讲台等,能满足现代教育管理和一线教学的需要。
四、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在课题研究初期、中期和后期,通过调查测试,分析了解小学各阶段,各层次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并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提高研究实效。
2、行动研究法:用分段,分层次,小组对比的方式进行研究探寻,从而找到适合并有效提高小学生英语词汇学习效率的途径、方法、措施,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推进课题研究顺利而有效地开展。(用于中期实施阶段)
3、文献资料法:在研究初期,对相关研究材料进行学习,收集英语词汇教学成功经验,尤其是英语英标教学有效方式作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帮助制定研究方案,指导课题研究;
4、经验总结法: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研究的规律及方法。(用于后期成果的整理及结题鉴定阶段)
五、研究计划
本课题研究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确定课题研究内容。
2、制定课题实施计划。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研究第一阶段
1、查阅资料进行理论学习,搜集相关文献。
2、拟定问卷测试题,了解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情况,统计结果,并进行原因分析,写出调查报告。
3、课堂实施,课堂观察,并作好记录。(做好课题研究准备)
(2)研究第二阶段
1、学生词汇学习效率低的成因的分析研究;
2、建立相应的词汇学习比拼机制;创设良好的词汇学习氛围;
3、收集小学三至六年级教学的初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反馈调整实验方案。
(3)研究第三阶段
1、进行小学英语词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2、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实践并修改教学活动方案,进行课堂实施;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端正的学习态度;
4、收集学生词汇学习竞赛;收集并记录实验所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反馈调整实验方案保证下阶段实验顺利进行。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1、对实施阶段进行情况总结、反思与改进,进行阶段小结
2、整理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论文。
六、研究组织
组长:高永峰
做好课题申报;做好组织实施工作,每月至少组织一次课题组成员碰头会议,反馈信息,积累资料,阶段总结,修改方案;收集整理课题组研究成果;做好结题工作。
组员:折丽丽:负责各项课题研究任务的按计划执行
李艳玲:负责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
七、预期研究成果
1.《优秀案例设计》
篇4
关键词: 现代维语 阿拉伯―波斯语借词 附加成分
任何语言从另外语言借词的时候,总是对它进行加工的。维吾尔语也不例外。古代借进的阿拉伯―波斯语中的词现在已有了词义变化,再加上维吾尔化的构词能力,现在很难分清楚哪个是本民族语言的词,哪个是外来借词。
一
有些阿拉伯―波斯语借词的单数、复数在现代维语里当两个词使用。有些复数当单数词使用,并在后边加维语名词数词范畴附加成分[1ar]来使用。这也是一种维吾尔化的借词方法。
(一)单数复数当两个词来使用的词。
(二)复数当单数使用的词。
二
波斯语构词附加成分[bi-]在维吾尔语里普遍被使用,可是在波斯语里用[bi-]构成的有些词在现代维语里用维语附加成分[siz]构成。也就是说:词根是波斯语词,而附加成分是维吾尔语附加的词。这说明,维吾尔语把借词加工成维吾尔化的词了。有时候,一个词同时可以加[siz]和[bi-]两个附加成分,这两个形式都用。
(一)波斯语构词附加成分[bi:]和维语附加成份[-siz]混合附加的词。
(二)不用波斯语构词附加成分[bi:],只用维语附加成份[-siz]的词。
三
还有一部分波斯语借词在维吾尔语里作为地名,人名或者人名的一部分来用。
四
维语里的波斯语借词基本上在察合台维语时期(14世纪初―20世纪初)被借用的,而相当多的借词到我们这个时代已经被淘汰了。
五
当时基本上尊重原语言的发音和词义,所以察合台维语时期阿拉伯―波斯语借词的发音跟原语言一样。现代维语里的所有阿拉伯―波斯语借词也并没有完全变化,也有很多跟原语言的发音,词义上一模一样的词。
六
在现代维语方言里也有一部分词,它们在发音上跟波斯语的发音一样或接近,在词义上一样或有一些变化。
(一)有发音变化,也有词义变化的词。
(二)没有发音变化的,在方言里被使用的词。
七
有些阿拉伯―波斯语借词跟现代维语词附加成分结合,构成维吾尔化的新词。
(一)“维语词+借词”的形式构成的词。
(二)“维语词+借词+维语词”的形式构成的词。
(三)“借词+维语附加成分+借词+维语附加成分”的形式构成的词。
(四)“借词+维语附加成分(把原附加成分翻译成维语的)+借词(意思同前)”形式构成的词。
(pej追踪,跟踪 跟随,追随.d?藓r介词,在……)
八
在现代维语里有一部分无法解释原词义的词。一些阿拉伯―波斯语借词帮我们了解到它们的词源。
(一)“定语+被修饰的词”形式构成的,词义基本没有变的词。
(二)“定语+被修饰的词”形式构成的词义转移的词。
(三)“定语+被修饰词”形式构成的并词义没变的词。
(四)“名词+构词附加成分”和“介词+名词”的“名词+后缀”形式构成的,词义没变的词。
总之,现代维语里正在被使用的阿拉伯―波斯语借词基本维吾尔化了,成了现代维吾尔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词语部分,它们极大地丰富了现代维语的词汇,提高了语言的表达力,研究它们很有意义。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波斯语教研室编.波斯语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9.
[2]李湘,哈米提编.基础波斯语.民族出版社,1990.1.
[3]阿布利孜,牙库甫,艾尼扎提・艾尤拉尼编.维吾尔语详解辞典.民族出版社,1990.5.
[4]新疆大学中国语文系编.词典.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
[5]彭宗禄,依布拉音・阿合买提等编.词典.新疆人民出版社,1989.
[6]哈力克・尼牙孜,木合拜提・哈斯木.语言学概论.新疆大学出版社,1999.11.
[7]阿布里米提・艾海提.察合台维吾尔语.新疆大学出版社,2002.12.
篇5
[关键词]教师指导 赏识教育 学生获知提能 全面发展
多年的教学经历给我最深刻的感受是: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高考备考精细化方面无止境。我另一个深刻感受是:真正懂得了什么是赏识教育;高中英语教学精细化主要有以下多个方面:
1、在教学焦点上,从教什么到如何教的转变,从学什么到如何学的转变。学法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
2、在教学观念上,从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向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并重的转变。特别强调交际能力的形成,强调学生用英语思维,用所学的语言做事情。
3、在课程总体目标上,从以单一的学科教育为目标、从升学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保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4、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从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转变。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强调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开展两人一组、多人小组的活动,使学生在尽量真实的环境中进行交际,强调学生参与项目和调查研究,积极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
5、在课程的评价上,从一次性的总结性考试向总结性与形成性相结合的方式转变,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关注全面公平的评价方式,使评价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和教师改进教学。
6、在教育技术上,从简单的黑板粉笔模式向多媒体教育技术应用的转变。
7、让学生在紧张而又快乐的学习过程中学得知识、提高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天生我材必有用”,作为老师,最重要的在于课堂上激励每个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长处,时时充满自信,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全面发展自我。而英语是一种交际性语言,其教学也要求老师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交流过程中对学生的赏识,会极大地鼓励学生乐于接受所学知识,而老师如何发挥赏识功能则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老师应不惜鼓励性的言语,表情,动作,甚至个别时候的手势语,必要时可给予学生物质奖励,使每位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拥有健康的人格,良好的习惯,要教会学生立志之学,改过之法,养福之道,谦德之效,让学生觉得在学校被每位老师爱着,在家里被父母爱着,孩子自然会成为一个充满爱,懂得施爱的人,并让孩子成为有志之人且为之努力的人;
8、每位同学必须具备改错本,记录自己和别人犯过的语言错误,旨在不再犯同类错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9、讲解语法和课文中的语言点时,把本班学生的名字造进每个句子,学生学习兴趣会有极大提高,课堂气氛会更加热烈;
10、语音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教师准确教给学生英语国际音标时要紧密结合词汇、对话和课文教学进行系统语言训练。听力教学涉及语言、认知、文化、社会知识和心理等诸因素。首先要介绍听力材料相关背景知识,要以问题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听力内容,使学生较轻松地做好听前准备。词汇教学三步走,第一步:学生利用音标自主解决读音问题,随后学生领读单词,学生之间互纠读音错误,教师予以指导;第二步:以学案形式呈现重点词汇解读及大量例句,学生自学,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可能出现的理解错误提前预设,进行讲解或点拨;第三步:以学案形式呈现针对重点词汇的汉译英,让学生翻译,存在的问题进行当堂指导或批阅之后进行纠错点评。
语法教学:语法教学格式化并配以情境,学案形式呈现有关语法知识,或以演绎形式或以归纳形式设计,情境设计或让学生做出实际行为动作,或以多媒体形式呈现。
阅读教学三步走。在上阅读课之前,老师与学生都要明白学习阅读与从阅读中学习的关系。先是让学生学会阅读,懂得一些阅读策略,再训练学生从阅读中学习知识的能力。教师应该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来处理。
课前,让学生明确目的,熟悉本课所涉及话题,预测内容,预测词汇,给学生讲一些与课题有关并有趣的内容激发兴趣和欲望,给学生布置简单任务,上课前让学生作好充分的准备。
课中,尽可能为学生创造真实、丰富的阅读活动,保证学生“真实阅读”与“独立思考”的时间,把握好篇章层面的理解与句子层面的理解的关系,兼顾表层信息理解与欣赏性阅读、深层意境理解,处理好语言点学习的时机、深度与方式。可以运用以下阅读策略,即略读,找读。根据所读内容、画图、标图、连线、填表、排序、补全信息,为课文选择或添加标题,根据所读内容制作图表,边读边操作,判断真伪等。课后,转述所读内容,根据内容进行角色扮演,讨论,改写,续尾,写摘要等。
作文教学要锐意创新,注重训练的整体性、科学性,强调“命题范围、作文类型、训练重点、习作例文”“四落实”,尤为强调“写前指导,写时落实,写后讲评”的一体化。作文教学要力求观点清晰易懂,目标明确集中,着力于学生议论文写作中“按事实讨论、按重点安排详略、罗列正反两方意见及自己观点的三段论”作文能力训练指导,设计要科学合理,程序严密、操作性强、富有创新精神。运用一系列新概念英语教学理念,如创新教育、问题意识、突破性学习、情景感悟、延时评价、合作学习及个性化学习等,着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批判意识和散发思维能力,谋求课堂教学新突破。
(此论文为课题《新课改实施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篇6
关键词:赤峰;方言;综述
中图分类号:H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2-0200-02
赤峰方言作为北京官话区朝峰片方言的一个站点,既与东北官话、冀鲁官话、北京官话等其他区域的语言特征有相近相似之处,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和不同,这些凭着听觉就能感受到的差异,构成了赤峰汉语方言的鲜明特点,就像红山玉、巴林石一样成为独特的地域性文化标志。本文将就有关赤峰汉语方言研究方面的内容进行梳理,试图将这些研究成果,甚至争议质疑呈现给读者,以便我们对有关赤峰方言方面的研究成果有更深刻的了解,从而推进赤峰汉语方言研究。
一、国内权威机构及专家的研究成果
从地理位置上看,赤峰市(原昭乌达盟)地处燕山南麓、大兴安岭南段与内蒙古高原、辽河平原的交接部位。西北与锡林郭勒盟、东与哲里木盟为邻,东南与辽宁省朝阳市、西南与河北省承德地区接壤,处于东北官话区与北京官话区的过渡地带。从历史上看,赤峰的汉语方言随着不同时代移民的增减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清朝末年,山东、河北等地并以山东为主的内地汉族移民大量涌入,与本土性方言汇合而形成一种新的存在形式,赤峰汉语方言实际上就是鲁、冀、晋、豫、京以及东北多种方言经过长期渗透、逐渐融合而成的。从语言构成的三要素具体分析,词汇、语法方面差异不大,而在语音方面,方言中韵母的发音明显带有山东汉语方言痕迹,声调、语调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受东北方言影响,从而形成了有别于东北官话和北京官话的比较接近普通话的汉语方言。从地理位置上看,赤峰地处东北,加之行政区划分的变化(先归热河省、辽宁省,后归内蒙古),所以1987年以前,基本将赤峰汉语方言归入北方官话区中的东北次方言区或华北次方言区。
最早关注赤峰汉语方言的是已故著名语言学家、音韵学家张清常教授,他利用上世纪50年代在内蒙古大学工作的机会,通过方言使用情况的调查,对全区25个典型调查点调查所得的材料进行整理,撰写并发表了《汉语方音与普通话语音对应规律》(《内蒙古大学学报》1959年第1期)、《汉语方音概略》(《内蒙古大学学报》1963年第2期)等论文,论文阐明赤峰汉语方音的特点,并明确提出“只有八里罕调值特殊”。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方言》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贺巍先生是当代颇有影响的方言学家,他先在《东北官话的分区(稿)》(1986年)中把赤峰的宁城、敖汉、林西、翁牛特等地一起归到东北官话哈阜片长锦小片,之后不久又将宁城、克旗等地列入北京官话区朝峰片,这种变化证明赤峰方言具有东北官话和北京官话的过渡性方言特点。
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李荣教授的主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合作编纂出版了《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国语言地图集》将汉语方言分为10大方言区,其中将赤峰方言归为北方官话大区中的北京官话区里的朝峰片(朝阳市和赤峰市首位相加)。尽管受条件所限,对于朝峰片的区域范围划分不够全面,但这是国家权威部门首次明确将赤峰汉语方言单独划片,即北京官话区朝峰片。赤峰汉语方言的特殊表现曾经引起过有关专家的注意,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熊正辉、张振兴在论文《汉语方言的分区》中的《新版地图集对汉语方言区的主要调整》里的“东北官话图”和“北京官话图”说明中补充扩大了朝峰片区域。
北京科普研究所的张志敏在论文“北京官话”中不但从语音的构成中的声母、韵母、声调诸方面提及朝峰片的特征,还逐一列出将朝峰片中的少数民族地区、被漏掉的地区、被错误划入的地区,并明确指出《方言地图集》中的纰漏,认为朝峰片应该由23个县市构成,主要在内蒙古和辽宁,而赤峰市的的所有旗县均在其中。
二、地方高校、业余爱好者的研究成果
在赤峰地区,较早对赤峰汉语方言进行调查研究的是赤峰教育学院李敬尧教授。1979年李老师根据长期在语文教学研究和在中小学教师推广普通话中的探索和积累,编写了《昭盟语音辨正》(印刷本),首次对赤峰汉语方言语音从声、韵、调诸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尽管现在看来不够完整细致,但是在当时对于学校教师学习普通话、各旗县地方志中关于语言部分的撰写发挥了很大作用。
赤峰汉语方言研究的集大成者是赤峰学院文学院的张万有教授,张老师毕生从事高等学校中文专业的现代汉语教学,在汉语修辞、规范汉字、辞书编纂、方言研究等方面成果丰硕,影响广泛。仅就赤峰汉语方言研究而言,可称得上是一位开拓者和领路人。他长期坚持方言调查,注重方言事实的归纳和总结。多次参加全国或国际汉语方言学术会议,是汉语方言学会的会员。先后发表在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了近22万字的20多篇论文,涉及到赤峰汉语方言语音、词汇、语法的诸方面。还有一些文章涉及到方言区划分、方言岛的发现等。归纳起来如下:
首次厘清了赤峰汉语方言的概况(见《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1年1期《赤峰汉语方言概述》、《赤峰汉语方言的特点》等文章)。首次归纳出赤峰汉语方言的完整系统。语音方面如《赤峰汉语方言音系说略》(《昭盟师专学报》1999年4期)等论文;语汇方面成果较多,《赤峰汉语方言词汇说略》被收入《内蒙古语言学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赤峰汉语方言词汇》共76500字,按意义分成天文、地理等30多类,分10篇发表于国内有关高校学报。首次揭示了赤峰汉语方言的语法特点(见《昭盟师专学报》1999年3期《赤峰汉语方言语法特点初探》。其《赤峰汉语方言词缀简论》在首届官话方言国际学术会议上交流,并收入文集。《方言动词“整”简说》一文,收到了学界的关注。
他通过深入调查和全面深入得比较,首次提出了“八里罕方言岛”,并撰写论文《八里罕方言岛音系略说》,纠正了以往有关专家结论的偏误,被收入《内蒙古语言学会语言学论文集》,获内蒙古教育系统2001年语文学科论文评比一等奖,《八里罕方言岛的声调》还被提交全国汉语方言学术会议进行交流。
1998年随着国家推广普通话工作的展开,全市的普通话培训测试在教育系统率先进行。为了配合各级各类教师普通话培训测试,提高培训的效果和测试的等级,国家级测试员、赤峰学院初等教育学院王素珍、顾会田教授根据多年的现代汉语教学经验和在推广普通话实践中掌握的大量语料,编写了辅助教材《赤峰汉语方言辨正》,对赤峰汉语方言语音声、韵、调的表现、成因等诸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成为普通话考级的辨正材料。
王素珍教授在《关于北京官话朝峰片的分区》(《赤峰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中,对1987年的《中国地图集》中朝峰片所划分的区域提出质疑,同时根据对赤峰市所辖各旗县及周边毗邻地区的语言调查分析,提出了补充和调整意见,对朝峰片的范围作了适当调整,内容大致包括:(1)将原地图集中划归少数民族语言地区的赤峰市管辖的三个旗县归入朝峰片。(2)将原地图集归东北官话区的五个赤峰市管辖的行政旗县归回朝峰片。(3)个别方言片点的增减调整。(4)再次提出确认八里罕方言岛的建议。建议调整的结果:将朝峰片由原《中国语言地图集》的9个旗县市扩大为18个,其中辽宁省5个(朝阳市、朝阳县、建平、凌源、喀喇沁左翼),12个(包括赤峰市全部旗县区和通辽市的开鲁县和奈曼旗),河北省一个(平泉县);同时将原朝峰片的辽宁省建昌划入东北官话哈阜片长锦小片。这些调整与后来张志敏先生和即将修订出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关于朝峰片区域划分调整的意见基本一致。
赤峰学院顾惠田教授2010年出版的著作《赤峰汉语方言概说》,在多方面考察、长期积累、广泛涉猎的基础上,详细地描述了赤峰地区汉语方言的面貌及在语音、语汇、语法诸要素中的表现,不仅对赤峰地区的语言教学和推普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对朝峰片方言的研究起到了促进作用。
《敖汉方言例释》(2012年)的作者张红民是地方方言民间业余研究者,他利用多年担任敖汉旗基层行政领导、长期工作在农村牧区的便利,抢救性地搜集敖汉地区民间口头语言中的方言土语,并整理出版。《敖汉方言例释》使地域性的文化遗产得以记载传承,为赤峰汉语方言的研究提供了语料素材,成为记载赤峰汉语方言区域性词汇的首部语料汇集。
篇7
关键词: 韩国语 外来语 教育现状 教育方案
引言
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迅速发展的时代里,不断有新的文明产生,不断有新的事物出现,飞机、电脑的产生,让整个世界变得更小,地球村中各个地方人们之间的交往也日趋频繁,作为传播文明和交流互动的媒介,语言自然也会随之不断更新变化。世界经济一体化,不仅促进了各国商品之间的交换,而且促进了各国语言的流动。因此,一个国家在接受外国文明的同时,也在接触外国文化,于是对于外来事物,相对应地就会产生新的词语,这个词语,有可能就是直接从其他语言里借用的新词语,也就是外来语。外来语成为一个国家丰富、深化、扩展国家语言的一种趋势。韩国语,作为一种语言,在这个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吸收其他语言中本国语言中没有的词汇,加以扩充。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找出中国学生在韩国语学习中外来语学习的难点,并针对中国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分析,并找出更有效的教育和学习方法。
一、韩国外来语的概况
韩国语词汇按照语源分类一般可分为固有词()、汉字词(),外来语()及混合词()四大类。其中固有词约占30%左右,汉字词约占60%左右,外来语约占7%左右,混合词约占3%左右。固有词和汉字词共占总词汇量的90%左右,1999年发行的《标准国语大字典中》收录的外来语已经达到40542个,占所有词汇的9.2%①。
随着朝鲜半岛战争的结束,韩国在恢复重建时得到了美国及欧洲的支持和帮助,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与恢复,同时大量的外来语也涌入韩国,其中主要是英语,还包括法语、俄语、荷兰语等。外来语的标记方法有多种,由于韩国语表音文字的特征,韩国语的外来语标记方法主要是音译。
二、韩语外来语的学习现状
在韩语教材方面,初级教材中会话的外来语基本在130个左右,中级韩国语中约60个,高级韩国语教材中约80个,可以发现,初级教材中的词汇最多,比例最高,而高级韩国语词汇中,比例是非常低的。调查显示,韩国语教材中收录的外来语的词汇相比较实际生活中使用的数量来说,远远不足,还需要适当补充。在发音方面,中国学生在学习韩语外来语的时候,不仅会受到母语发音的影响,还会受到之前所学的英语发音的影响,主要会出现首音错误、元音错误、收音错误和音节错误四种情况。
在外来语难易度的调查结果中,表示难的同学占87%,表示容易的只有9%,因此可见,外来语在韩语学习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甚至直接影响学生对韩国语整体的掌握情况。在困难原因的调查中,55%的学生认为“因为和英语发音不同”,这成为错误标记形成的主要原因;另外,在“韩国语外来语标记原则认知与否”的调查中,回答“不清楚”的人占57%,“知道一些”的占43%,“非常清楚”的一名都没有,在不了解规则的情况下盲目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是不科学的;而且多数人表示,熟知规则对于外来语的学习会有很大帮助②。
三、外来语教育方案
1.改进教材
现有韩国语教材中外来语出现频度相对较少,与外来语的重要程度不相匹配。这就需要对教材进行改进升级,加大外来语在教材中的比重,扩充外来语的词汇量,将生活中出现较多的外来语加入教材,使学生更多地在教材中接触外来语,深化学生对外来语的认知。对外来语的解释,不仅是对词义的解释,应该进一步对单词的构成和演化进行说明,词义与语源有所变化的,应该比较语源的词义范围进行扩充说明。
2.讲授规则
韩国语和汉语对于外来语的标记法有很大不同,中国学习者在不了解韩国语外来语标记法的情况下,很难根据韩语发音推测其意义。一部分外来语的意思并不完全与语源的意思一致,存在语义迁移,还有一部分外来语在传入过程中,发音也发生了变化。同时,有表示同一语义的固有词和外来词同时存在的情况,作为非母语的外国人,对此很难把握③。让学生掌握外来语的标记规则,这样在外来语的学习过程中可以使学生从中总结出一定规律,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记忆。
(1)了解韩国语外来语标记法的几项基本原则。
(2)了解国际音标与韩国语辅音、元音的对应关系④。
3.扩大阅读
可以通过新闻、杂志、综艺节目等形式,使学生更多地接触到外来语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情况,并通过包含外来语的语境,理解外来语的正确意思和使用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外来语。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科学有效的外来语教育不是单从一个方面入手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而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制订系统科学的韩国语外来语的教育方案。首先,对现有的教材进行改进升级,增加常用外来语的数量,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到外来语,从而自发地总结出其中的规律。其次,在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讲授外来语的标记规则,让学生了解其中的规律,并且能运用,以有助于外来语的学习。最后,对教学法、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当然,要掌握外来语,学习者自身的努力必不可少:需要学习并掌握外来语的标记法、构成方法及词汇方面的相关知识;此外,课本、报纸、网络等媒介对词汇学习也大有裨益。
注释:
①李恩英.以中国学生为中心的外国人外来语教育.韩国语学,2005.
②彭磊.韩语专业大学生外来语标记现状调查及教学策略研究.硕士论文,2007.
③刘文涛.韩国语外来语教育方案的探讨研究.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
④刘文涛.韩国语外来语教育方案的探讨研究.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
参考文献:
[1]李恩英.以中国学生为中心的外国人外来语教育,韩国语学,2005.
[2]彭磊.韩语专业大学生外来语标记现状调查及教学策略研究,硕士论文,2007.
篇8
《广东语の研究》的内容
香坂顺一在《广东语の研究•绪言》,特说明“广东语”一词的含义是“广东省城语”,亦即“广州语”。因为其书发表刊行于台湾,因此还说明这一“广东语”,不是台湾人指称“客家语”的所谓“广东语”(以有别于指称“闽南语”的所谓“福建语”)。因此,香坂顺一这个说明,也可提醒后人,不可把“广东语”径行转译为“粤语”,以免张冠李戴。《广东语の研究》这本著作,正文316页,包含12部分(章)①:【一】广东语在中国语里的地位【二】广东方言的成立【三】广东语的种类和势力【四】广东语和其他方言的比较【五】广东语和北京语【六】广东语拉丁化的两个方案———广东语的表记问题【七】广东语的特征【八】广东语中的隐语、歇后语和谐谑语。【九】广东语的发音【十】广东语发音表记法私案【十一】关于广东语的著作【十二】《北京•广东两声音对照常用字汇》(各约7000字音)从章目上可以看到该书的内容,作者自言“主眼点”在广东语“常用文字的声音”,同时考虑到已经修习北京语的人能继续学习广东语,因此作了两语音读的对照字典,而该书《凡例》(应该视为台北高等商业学校调查课的对这本书的介绍)说该书的主眼点在“广东语的表记问题(拉丁化)”和“北京音的对照”。其实简单说来,该书的重点有“中国方言分布和广东语的地位”“广东语和其他汉语方言的比较”“广东语的表记问题”“广东语音韵论”“广东语-北京语常用字音对照”这五方面,兼及广东语的俗语、歇后语、谐谑语和历来相关著作评介。除了综合向来的广东语研究成果以外,香坂顺一还试着在若干地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评骘意见,因此这本“调查报告”值得现在重新审视。关于《广东语の研究》第八章中有关俗语、歇后语、谐谑语的介绍,是香坂氏所见约300条中的一部分介绍。除了每条都有词义、用意、内容、背景、文化历史等等说明以外,还进行民俗学的分析。可惜没有逐条逐字注音,对语言的分析也太少,应该属于“语言”以外的数据,本文暂不论及。此外,第十一章,对广东语相关著作,分为“日本人的著书”“中国人的著书”“西洋人的著书”等三部分共32种书籍的评介,让我们惊讶于香坂顺一以前的日本国居然有七本广东语的著作。同时也发现这些先前的著作,不论是日本、中国还是西洋人,大多是教材、辞典或介绍,学术性专书还没有出现。因此,《广东语的研究》一书很可能是第一本广东语学术专著。以下,我们从语言研究和语文教育观点,就《广东语的研究》中有关广东语比较、音韵与表记法等方面,进行评介。
广东语的地位、成因和分片说
香坂顺一的广东语地位说,虽然同意于王力,并非创见;但是他在第四章“广东语和其他方言的比较”中,仅取南中国方言就分出了六种:广东语、福州语、厦门语、客家语、潮汕语、海南语,如果加上北中国,他的汉语方言划分至少应该有七种。可惜他未能表彰己说,这可能是因为厦门语、潮汕语和海南话后来都被中国学者并划归属于“闽南语”,同时又和福州语同属“闽语”,而香坂氏在书中的划分,只能被认为是为了比较广东语的周遭语言,一时行文的方便所定名称,不是学术用语。香坂顺一对汉语方言分支以及广东语地位的看法,从书中处处运用方言音韵、词汇和语法比较的做法来看,他是可以自行运用语料来建立己说的。但是他的语言调查时间太短(可能只有一个暑假),工作重点又在广东语上面,因此在资料匮乏,又未能实地调查的条件下,只能参考他人之说而择其优了。但是,从他的结论来说,在缺乏全面汉语方言调查的情况下,可说是具有正确思维的判断。第二章“广东方言的成立”,首揭中国民族语言成立二因:“民族的迁移”和“异族的杂居”,来解释中国方言纷陈的现象,认为两粤地区(广东和广西)本为蛮族语言,后有汉民族的迁入混合,形成了“广东语”。
如果从现代流行的语言接触学来回观当时,香坂顺一的“两因说”是一个简约而有效的提法,同时其有关民族与语言接触观,尤其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语言原本和汉语同系,北方民族语言的接触影响为外来”之说,诚有足为现代人深思之处,可以视为略具“语言接触说”的先导人物,值得我们重视。第三章“广东语的种类和势力”先列举日本人福屋氏《日粤会话》中的广东的语言十二片说,分出:(1)南海•番禺系、(2)香山系、(3)东莞-宝安系、(4)韶关系(原作“昭关”)、(5)三水北江系、(6)四邑•新会•台山•开平•恩平系、(7)鹤山•新兴•赤溪•高要•四会•高明系、(8)封川、德庆、罗定、郁南系、(9)阳江阳春系、(10)高州石城钦廉系、(11)汕头•潮州系、(12)琼州系(中华民国时代的广东省包含海南岛和广西南部);以及王力的六系说,分为:粤海、台开、高雷、钦廉、桂南、海外。然后香坂氏专门以“声”(声调)为条件,提出“五系说”,亦即“广州系”“四邑系”“桂平系”“桂梧系”“准广州系”。关于广东语(粤语)的内部分类/分片,比较有名的,詹伯慧和甘于恩合著(2012)的《广府方言》第二章言之详矣,共列举七种说法,并且提出七系说(珠三角、四邑、两阳、粤西、勾漏、粤北、粤东七片)②,较有理据。不过,比较精确的说法,还要等甘于恩主持完成的、涵盖语音语法词汇数百条语项的《广东粤方言地图集》刊行后,运用统计数据为证据所提出的“粤语分片说”才是。至于香坂顺一所提的五系说,跨越两广,重视全面关照。同时,香坂顺一重视分类的“单纯-单层条件”,突出声调观点,运用单一的条件来分出粤语方言片,避免加入时空等多元的条件,这个做法有值得今人参考之处。#p#分页标题#e#
香坂顺一的方言比较论
第四章“广东语和其他方言的比较”的论述,香坂顺一用了不少功夫。他分别从:1.声(声调)、2.音(音节)、3.文字、4.语词(词汇)、5.使用人口和分布地域(含海内外分布地区)、6.实际上的势力(也分由中国国内和南洋华侨两端的经济、政治、军事、文笔等影响力来叙述)等六方面来论述。这章用来比较的方言都是中国南方的重要汉语方言,有:广东语、福州语、厦门语、客家语、潮汕语、海南语等六种方言。比较时,他掌握若干要项,运用不少表格、数字、关系图等方法来进行实际的比较,避免空泛。书中的各项比较表,尤其是语词的比较表,相当有特色,体现了他在汉语方言学上的高度。此处不载。除了声调和语词以外,根据书中提供的资料,也可以替他制成表格。例如:(略)这个表是本文根据香坂顺一的资料制作的。上表的资料,香坂顺一处处声明未能有效调查,数据不能确知,因而可能距离事实甚远。但是,在香坂的作为中,他以数据化的材料和实际的各项语言内容,建立比较客观而接近事实的观照,这个思维是相当可取的。在声调、音节和语词的综合比较之后,香坂顺一提出“类似度”这个概念和术语,并且设法用“关系图”来表示。从类似者有线联系来看,六方言的亲疏,可以由关系图获得。在此章的最后,香坂氏也尝试综合六方言的相关资料,以顺位法来表示方言势力的高下。他的方言势力顺位是:(1)广东语(2)厦门语•客家语(3)潮汕语(4)海南语(5)福州语香坂顺一在70年前的这些作法,不论其优劣成功与否,都可以做为后人进行方言及其影响力探讨的参考。在方言、人口、政经文教社会都未有科学调查的70年前的当时,香坂顺一的做法算是先进的。
方言比较及广东语特征说
(一)广东语和北京语的比较
“广东语和北京语”一章对北京语和广东语进行了比较。他指出,语言的比较应该分从“文法”“语词”和“发音”三端来进行,但是实际比较时,他还放入“文字”一项。在音节上,列举九项来比较。本文试为之制表如下:(略)这九项的顺序,本文略作调整,“子音”就是辅音,“元音”就是元音,“附声元音”就是带辅音尾的韵母,“音头”就是“声母”,“+、-”表示有无。香坂顺一在书中陈列并讨论了广东语的声韵调及其表记法,还列有两种声韵调配合表,又有两语的字音对照典,因此,此处的各项数字,虽然没有说明所据为何,却是应该不无根据。这个简单的比较,虽然还有不足,却是一种比较客观的异同说明。在声调比较部分,此书列举两语的声调及调名,并未对照比较。本文试比较如下表:(略)声调的调值还用音谱(五线谱)来进行比较,这就把声调的调类、调名、调值都进行比较了。语法方面未作全面比较,仅就(圆括号中的文字与符号为概约的现代说明):1.“表示到达方向的介词”(上-去;到-?)①、2.“表可能的助动词的后置”([不能+V]-[唔V得])、3.“比较的场合”([多+V+数量]-[V+多+数量];[太+X]-[X+过头];[先+V+O]-[V+O+先];[再+V+补语]-[再+V+补语+添])4.宾语的位置([给+O1+O2];[给+O2+O1])5.量词的差异(都有量词,但是多有不同,原书省略语例)6.现在完成的表现法([V过O];[有V过O])7.人称代名词领格的表示(不分单复数都用“的”;单数前用“?”,复数前用“鶣”)香坂认为,方言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音韵和语词上。语词方面,该书分列代名词、形容词、动词、助动词(一)、助动词(二)、副词、介词、连词、名词(又分出人伦关系、职业、日用品等小项)等品词(词性),列举66词来进行两语比较。方言的比较,关系到语言是一个多层面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因此内容是相当大的。香坂氏的方言比较论,虽然限于篇幅,不是专论,但是他周全照顾,多方并进,设法运用最少的文字来对罕有机会接触汉语的日本人,转述不同汉语的面貌,相信从一个七十年前的日本人初步接触汉语方言来说,这算是最丰富的。作为一个转述者或者语文教师,这个教材教法,真是基于语言研究所编成的好教材。从这里我们可以见识到日本和台湾当时语文教育情况之一斑。如果专从新近重视的“对比语言教学法”来说,在七十年前台湾的大学里和各级学校里介乎“对照-对比”的教材和教法,值得我们重加审视研究。
(二)广东语特征说
一般人都可以分辨出方言与次方言,可见各方言/语言具有足以别于他方言的特征。该书第七章“广东语的特征”,指出除了前六章所言以外,还可举出一些特征:1.具有出自“语”“徭语”(壮语、瑶语)的语言成分。如,音素以外,还有“古”(地名)、“六仆”(柚子)、“栏”(豢养动物处)、“?”(人称复数)等词。2.以“唐”指中国。3.语尾“仔”“佬”。4.粤语有特殊用字(“?、鶣、?、言、鶤、?、鶪、鷉、硑、鶬、?、咕、喱、响、驳”等等)。在诸方言比较的基础上,想提出一个方言的某些特征较容易,而想提出所有的特征则困难,若想用若干特征来代表或区分方言,则又有另一层“如何有效选出特征”的困难。香坂顺一并没有表明这些特征可以代表或分出广东语,我们无法因此苛责。不过,他转述的上面7、8两点,不是语言上的特征,也无法验证。他自己提出的第6点,属于相同点,不算特征;他提出的第1点,属于历史的或来源的,不是语言平面的特征,但是如果改视为词汇上具有的非汉语成分,则可以算是特征。其余第2条属于构词上的特征,第3、4条是词汇也是语法上的特征;第5条是音韵上也是语法上的特征。换句话说,香坂顺一的特征说,后面三点是附带意见,前面五点是音韵之外的粤语方言特征。这些特征是从他广泛的汉语方言知识比较之下提出来的,不同于一般泛泛之说,应该是比较可靠的看法,当然,以今观之,在更深广的语言调查记录之下,我们应该还可以增加许多广东语(粤语)的特征。#p#分页标题#e#
广东语的音韵论
第十二章是北京语和广东语语音对照。其中第九章“广东语的发音”是最主要的部分。在第九章一开始说,为广东语著作的有二十多种,除了两三种以外,都不太可靠。其中,日本人的著作中,西洋人的著作大多囫囵吞枣,还把顺德人周冠山所著的《分韵撮要》误当作广州音;日本人的著作只有大正十二年(公元1925年)福屋正男的《日粤会话》和山下升的《广东语讲座》比较可用;中国人的著作中,“最能信赖的”“集大成的”“唯一的”“良书”是“学徒”①黄锡凌②撰写的《粤音韵汇》(香坂氏正文误写作“粤语韵汇”)。因此,香坂氏论广东语语音,以黄书为重要的参考、取则的对象③;香坂氏还以当时广州市中日语言学校讲师陈泉旺的实际发音为准,理出广州音的真实面貌。香坂顺一研究整理的广东语音系为:(略)并且列出19个声母与53个韵母的结合表。香坂顺一的这个音系和黄锡凌的《广州标准音之研究》一文所载音系几乎完全一样,只是有些符号的叙述方式不太一样,而又省略了例字,就是连单元音发音说明、“j”“w”出现在零声母而不出现在u?②和uk前的说明文字也大体相同。在声调方面,香坂顺一就有所发明与开展了。他指出了日本人的各种广东语著作对于声调的荒腔走板,然后先转述传统各家的九声分类与声调符号,接着就提出自己的“变入声”说与各声调的音读。陈列如下:高调中调低调平声(上平)平声(下平)上声(上上)上声(下上)去声(上去)去声(下去)入声(上入)入声(中入)入声(下入)还有变声变平声(变平)或超平。变上声(变上)变入声(变入)这些声调的调值③,香坂书中以文字描写,分别为:上平声———起始高强、直到音尾。上上声———像北京语的第二声,始低,接着上升。上去声———始终平缓,音尾自然消失。上入声———声高音促。像日本语“居つた”的“た”。下平声———始低,自然收音。像北京语第三调的前半,也就是上声变调的前半上。下上声———同于北京语的第三声,起始更低,接着上升。下去声———如同北京语的第一声始终平板,音尾稍微下降。下入声———如同上入声,音尾急促。可用日本语促音“居つた”的”つ”为理解要领。中入声———上入声和下入声的中间,始终平板的促音。变平声④———由上平声变得更高的调。变上声———比上声更为高些。变入声———入声变为上声而保留塞音韵尾。这些调值的描写,大抵分别相当于数字标调法的:5535335321132212变平声⑤55+(比上平更高)变上声35变入声35+塞音韵尾“变入声”这个名称是香坂氏有见于变上声中,既然入声变后还保留塞音韵尾,就是一种新的入声调,因此特别分立出来。从声调的设立原则来说,香坂是正确的。除了调类、调值、与变调之外,书中还详细举例说明了变调和文法的关系、变调和语用的关系,以及九声和韵母结合关系。广东语音韵论述,总的来看大多取之于黄锡凌,殆得其精华。虽然以一个母语音韵结构简单的日本人而言,由于调查时间短暂,其报告仅能参照他人著作,无法具有很多自己的创见。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知道,香坂氏的田野和文献调查能力,听音、辨音、记音的能力都是一流的。从这一点,结合来台湾从事台湾闽南语、客家语、和台湾南岛语研究的小川尚义教授(东京大学毕业生),以及一批南岛民族语言文化调查的学者来看,当时日本大学里的本地和外国籍的语言教授,对学生的语言调查记音能力训练是相当不错的。简单的说,就是当时日本大学的语言教育是相当成功的,否则无法训练出像香坂顺一这样成功的学生来。
香坂顺一的广东语拼音方案(表记论)
《广东语の研究》中“广东语拉丁化的两个方案———广东语的表记问题”使用了45页的篇幅,主要介绍了荻原氏1937年出版的《广州化新文字课本》中的广州语拉丁化方案,兼及锡凌的《粤语字母注音新法建议》,而他自己也勇于参与和创新。香坂顺一的“广东语发音表记法私案”,可能由于著作时间较短,出版仓促,加上打字匆忙,颇有前后不一致、排列失次、误为增删之处,下文尽量依照香坂顺一的原意,参考黄锡凌(1941)、冯思禹(1980)、李新魁等(1994、1995)的著作,为之加以修正调整,摘要附注。今将其内容纲目陈列如下:(略)并且列出18个声母与所有韵母①的结合表———《元音子音拼音表》(七个表)。(8)声调②上平上上上去上入下平12345下上下去下入中入6789变调者在该声调后志以“”号。香坂顺一的《广东语发音表记法私案》中,原缺列声调符号方案,而他建议的声调符号见于p150的声调修正案,p157-172有声调拼音表和p182有《北京•广东语两声音对照常用字汇》前说明。三处三案有所不同,可见香坂氏在撰写报告书时,时间仓促,虽基本意见一致,但是标示声调的办法,未能定于一是。不过,在他形成《北京•广东语两声音对照常用字汇》的同时,应该是实用的声调标示案定型的时候,为香坂氏之最终案,故据以增补。香坂顺一这套广州语拼音方案,是在了解汉语方言的现实,了解粤语的音系、音位、音值、组合关系之后提出的,而且是在黄锡凌方案之后,针对众家优缺点提出的新方案,因此非常值得重视。关于这个方案,本文有几点意见:1.主张重视元音的长短、元音的是否能单独使用,并且因此来设计符号。我们知道有许多人因为汉语方言几乎都没有元音长短的区别,因此只重视这套元音的舌位高低,忽略其长短。香坂氏在他的拼音新案一开始便指出ā[a:]和a[?]、ō[o:]和o[?]分别是长元音和短元音的关系,并且为之设计长音记号,他说ā是“口腔十分开,发长音”(即[a:]);而a[?]是“口腔半开,发短音,不能单独存在。”又说:ō是“发长音,经常和u结合。”(即[o:]);而o[?]是“发音极短,用咽喉后部来发音”这个设计元音长短的符号,肯定元音长短的言论,重视一音素的多层面表现的观点,有助于了解语言的本质,有助于语言研究,有助于语文教育,因此应该受到重视。不过,可惜的是,香坂没有注意到e[e]和ê[ε]也应该一体对待。2.设计了具有介音u的韵母符号,同时取消了复辅音(复子音)gw/[kw]和kw[kwh]两个声母。这是他与所推崇的黄锡凌意见相反之处。黄锡凌的《粤音韵汇》具有gw/[kw]和kw[kwh]两个声母,有五十三个韵母,香坂顺一这个设计,增加了三十七个功能不大的韵母,同时又忽视了唇化声母的传统观点。这个设计改变了音节结构和音位概念,增加了书写符号的复杂性,不利于标音的简易原则,也增加了教学时的学习量。香坂氏如此做,导致音韵论和音标论的不同步,看似有所矛盾,却又容受。这可能是由于面对缺乏汉语环境的日本语环境,想在粤语教学中,与北京话参照学习中,运用比较相近的“开、齐、合、撮”四呼的概念,一以贯二,以取得比较省力的教学法所致。论学时求真,教学时求善,方便法门也可入道,香坂的措施失掉了语音结构的准确,却让学习者得到了比较容易的感觉。当然了,得失之间,是需要另行计算其优劣的。3.设计了êu以表示[?],设计了êü以表示[?y]。这个设计减少了?这个特殊符号的使用,同时,香坂氏也未采用?。这是因为?和?并不对立,而?无法由一般的打字机输入,为了教材印刷的便利,为了学习上的简易,香坂氏决定不用?,而用êu。但是,和ā、ō相同,êu的ê也外加了记号,如果从简易的要求来看,香坂氏的方案尚待再求改进。4.在声母上改变黄锡凌以浊声母b、d、g、dz表示清声母p、t、k、ts的办法。这个办法可能是看到黄锡凌的韵母采用国际音标的准确用法,而声母却不采用国际音标,前后不一致。香坂氏决定一律采用国际音标,增加了学生或使用者一辈子的后续学习力。香坂氏的方案还有许多优缺点,也有一些可以提供后人继续讨论的音韵观和音标论,但是作为一个初步的探讨,我们暂止于此。#p#分页标题#e#
结论
篇9
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通过对独立学院语言学概论课程在目前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积极探讨独立学院语言学概论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主要从课程内容的设置入手分析如何把语言学概论课程同其他同类课程进行区分,从教学方法的改革来探讨如何改善课堂教学效果,从知识综合建构的角度探讨如何增强课程的人文内涵。
[关键词]
独立学院;语言学概论;教学改革
语言学概论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培养学生语言素养使学生掌握基本语言理论的课程,在语言类课程中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独立学院的语言学概论课程在教学设计方面,与普通高等院校有很大的不同。目前的教学远不能令人满意。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途径与方法。
一、独立学院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语言学概论课程内容同相关课程重复从目前的教学设计来看,语言学概论课程开设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之后,这三门课程都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同属语言类课程,于不同的年级开设,知识有一定的层次性,但是从教学内容设置来说,特别是现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内容重复现象明显。从我们学校选用的教材来看,现代汉语课程选用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课程选用叶蜚声、徐通锵主编的《语言学纲要》。通过对比发现,这两种教材在很多地方存在着重复。正如有学者分析的“:语言的性质、音位理论、义素理论、语义场理论、层次分析法等部分基本上是重合的,有的甚至连章节的小标题都一样。”[1]虽然两门课程的开设间隔了一年,但对学生来讲,依然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失掉了教学内容的新颖性特征;对老师来说,不过是“炒冷饭”的活动。不具备新鲜感的知识内容,必然会使得语言学概论课程在讲授时丧失应有的吸引力。
(二)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方法亟待改进现行的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方法仍然是讲授法占据主导地位。因为语言学概论课程的理论性较强,讲授法能够以教师为中心,在讲课时使教学内容的呈现具有条理化、系统化的特点。教师全程讲解知识,忽略了学生的参与。而独立学院的学生具有较为强烈的主体意识,愿意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教师只用讲授法教学,势必造成一种“满堂灌”的客观效果,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难以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有学者说:“在讲授的基础上,尝试课堂讨论、学生做专题综述等教学形式。”[2]因此需要认真考虑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活动,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中来。
(三)语言学概论课程内容缺乏应有的人文内涵索绪尔把语言作为一种抽象的符号系统,因此大多数的语言学概论课程重点讲授的是抽象的语言系统问题:语言构成、语法规则等,缺少对人文精神的足够关照,使得语言学概论课程缺少应有的人文内涵,只是简单地把语言看成是一种交际工具。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人文内涵更不能忽视。语言符号的意义正是体现了它的人文内涵。每一种语言都是一种文化的结晶,要想理解一种语言,离开文化怎么能行?我们语言学概论教师应该着力思考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如何融入丰富的人文内涵。
二、独立学院语言学概论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一)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内容改革1.学过的知识灵活处理。如前所述,已经在现代汉语课程中讲过的知识,在语言学概论课程中重复讲授,首先会造成教学时间上的浪费,其次会造成学生兴趣不足。为此,我们首先进行的改革探索就是把在现代汉语课程中已经讲过的知识点简化处理,正常讲课需要45分钟的,我们只用10分钟时间进行要点回顾。这种回顾省时,但容易流于不细致,为此我们补充练习题,即通过练习巩固学过的知识。2.强化学生的课堂活动。不仅是略讲已学过的知识,还可以设计学生课堂实践环节,由学生来试讲在现代汉语课程中学过的知识点。我们在开课之初就布置了课堂讲课实践内容,学生复习及预习,通过讲课的方式进行呈现,巩固了知识体系。由老师讲变成学生讲,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也是内容与方法的变化。从学生的素质来说,智商方面没有本质的差异,但是情商方面差异较大,特别是独立学院的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这也符合现代教育中要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与时间的要求。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的实践环节,我们设计了30个问题作为课堂讲课的基本题目,让学生有丰富的选择。
(二)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1.采用寓教于乐的例证法实施课堂教学。讲授法在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价值。但是,现代的教学模式不能还停留在传统的讲授法一种方法中,要积极探索其他的教学方法。我们积极探索如何把理论知识的讲解融进对现实的语言现象的分析当中。在讲到语音部分的知识时,学生对于发音原理不能透彻理解,特别是发音部位的问题,看起来是现代汉语课程曾经讲过的知识点,但是语言学概论课程要拓展学习的深度与广度,站在普通语言学的角度进行思考。我们采用了电视剧《乡村爱情》中的一个角色———王木生———进行例证分析。根据剧情的设定,王木生的舌头短了一截,舌面前音会发成舌面中音。舌面中音在汉语普通话中不是标准音位,但是是可以发出来的。通过移动舌位让学生了解发音的原理: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的配合。当学生也能发出来时,都觉得好笑,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明白了发音的原理,就不觉得国际音标的辅音表是难以捉摸的“天书”了。本来枯燥的理论课程马上转变为饶有兴味的实践课。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的授课热情自然也就提高了,教学效果必然是锦上添花。2.恰当运用现代化、信息化教学手段。打字机的键盘与打字机打出来的文章一直是经典教材中对语言和说话关系的一个经典比喻。可是学生对打字机基本上没有什么认识,教学效果不是很好。我们选用手机这个学生熟悉的移动设备进行比喻:手机的键盘乃至手机的型号都可能是一样的,可是用手机键盘编辑出来的短信内容则是千变万化的。这样一来,贴近了生活实际,理解起来效果更好。如果沿用打字机的比喻,就需要教师对打字机进行必要的说明,一般会在多媒体PPT课件中展示一张打字机的图片。恰当使用PPT课件,能够有效改善传统“讲授+板书”的授课模式中信息传输量不够大、花费时间多等问题。特别是在课件之中插入音频、视频等内容,把枯燥的理论知识化为形象的影音片段,学生的感知效果必然超越以前。3.布置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的作业。“语言学概论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语言理论方面的专业素养。”[2]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学术研究上的能力并不突出,但其动手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很高。独立学院的学生迫切地渴望通过实践活动证明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讲到“语言符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这节内容时,我们进行了教学思路的改变,布置作业让学生思考:如果其他动物能够掌握人类的语言,这个世界将会怎样?我们提示学生可以联系影视作品进行分析,比如电影《人猿星球》(1968,2001)、《猩球崛起》(2011,2014)等,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语言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性。4.有效延伸学生的课堂学习与课后实践。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特别是在现在的教学改革的背景之下,很多理论课程的教学时数一减再减,教学内容却没有办法进行大刀阔斧的删减。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完成原有的理论讲授,还要保证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就要求我们任课教师有效延伸课外学习与实践,课堂讲授与课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我们在讲授语言学经典导读、汉语词汇学、文字学等课程时,就已经开始向学生传递写作语言学方面的论文或从事语言文字方面社会调查的信息。配合学校组织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组织了对语言文字现象有兴趣的学生进行项目的论证与申报,项目获得了省教育厅的立项批准,已经顺利结项。项目的顺利开展与成功结项,为学生创作毕业论文提供了有力的前期调查基础与论文创作实践训练。目前,完成项目的学生正在以项目内容为选题方向进行毕业论文的创作。能够参与到项目中来的学生毕竟是少数,我们还有其他方式强化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比如我们以学科作业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语义内容的调查。2014年有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作了自己调查内容的汇报。有些调查报告已经接近毕业论文的设计要求。
(三)充实、丰富语言学概论课程的人文内涵作为语言学概论课程的专业教师,只是通晓课程教材上的知识是不够的,还应该有深广的知识背景。1.语言学概论课程主讲教师应具备多语言背景。讲授语言学概论课程,需要对教材内容全面与深入的把握,但只是把握这门课程的内容还是不够的,虽然我们是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课程教学,教学语言以汉语为主,并不是表明对其他语言的需要就等于零。目前大多数的语言学概论教师是出身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熟悉的外语基本上都是一种,而且精熟程度很低。而语言学概论课程要讲授的是关于人类语言的普通知识,只懂一门外语,是难以驾驭这门课程的。我们的对策之一就是选择有多语言背景的教师进行课程的讲授。一位主讲教师有四年英语本科学习经历、三年汉语言文字学硕士学习经历。该教师本科时期主修英语,第二外语是俄语,硕士阶段第二外语是日语。这样的多语言学习经历,对于语言学概论课程来说,是非常适合的。2.语言学概论教学灵活运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解析与阐释。教师对于语言现象的认识、对于语言理论的理解,不能流于表面,而是要对语言生活有着深入的接触,能够把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联系。专业教师的学习、工作、生活经历,都是与学生的现在、过去及将来有着密切的联系的。用个人经历也即教师人生体验引导学生思考正在发生的或曾经发生的语言事件或现象,必然有着强烈的说服力。比如,我们在处理句式变换的时候,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肯定句变否定句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否定词的位置问题。我们举出儿童在造句时出现的否定句格式上的偏差,如“你不能看到见我了”“你不能找到我了”等。这样的句子是怎样出现的,成人为什么没有使用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认真讨论,拉近了理论学习与语言现象的关系。通过这种引导,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很多语言现象都是可以研究的,这也为他们将来写作毕业论文提供了方向与具体选题的范例。3.积极探索专业课程之间的有机结合。没有一门课程是独立存在的。任何一门课程都与其他课程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体到语言学概论课程来说,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大学外语等课程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实际上,不仅仅是这些课程与语言学概论有关联,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各门课程之间,都有着丰富的联系,只是由于授课老师的不同,造成了课程之间的隔阂,学生在学习时是分散进行知识建构的,难以把学到的各门课程中的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文学类课程与语言类课程很多时候是被看作两个方向的,但实际上,这两类课程也是有相通性的。以古代文学课程为例,我们讲古诗词意象的问题,其实就是语言符号的问题。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学生理解不好,主要就是不了解“征蓬出汉塞”中“蓬”的意义。如果弄懂了这个符号的意义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价值,同类的诗歌就可以触类旁通了。有很多诗歌写“孤蓬”“飞蓬”“飘蓬”“转蓬”等,具有相同的符号意义与价值。文学概论课程也是一样,不仅仅是由于两门课都是概论课程,还在于两门课程讲授的理论中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比如结构主义,文学课要讲,语言课也要讲,又怎么能截然分开呢?
【参考文献】
[1]甘智林〈.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教学对接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08(3).
篇10
论文摘 要: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体系;言语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为完成特定交际任务时对语言的使用。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对“语言”和“言语”区分的理论在现代语言学史上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分别探讨了“语言”和“言语”的定义、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范畴的划分,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阐释“语言”和“言语”理论对外语教学的重要启示和影响。
一、引言
早在19世纪初,德国的语言学家洪堡特就提出过区分语言和言语是十分必要的。“现代语言学之父”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他的现代语言学奠基之作《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开创性地对“语言”(langue)和“言语”(parole)进行了全面的区分和阐述,并首次提出了“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等概念。自此,语言和言语的关系受到了全世界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今,在我国语言学界开展了多次关于“语言”和“言语”的大讨论,讨论的核心问题是有无必要区分语言和言语,以及由此引发出来的一系列问题。许多学者各抒己见,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但是语言和言语必须区分开来这一事实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且这一理论的运用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启示和影响也成为语言研究者们的研究对象。
二、语言和言语的关系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这部著作中,用了不少生动的比喻来描写语言中的现象和问题。在探讨语言和言语的关系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奇怪的数学公式:
1+1+1……=1(索绪尔,2003:41)
这是索绪尔用来形容语言和言语关系的一个公式。从数学理念上看,我们可以完全推翻这一公式,因为在数学领域,无数个1相加永远不可能再等于1,那么这位语言学大师建立这一公式的理据何在呢?
从语言学的角度看,这个数学公式可以被“翻译”成:
言语+言语+言语+……=某种语言
它的含义是:无数言语的总和等于语言。等号前的“1”代表一个个言语作品,等号后的“1”代表一种语言,如汉语、英语、法语,但是语言和言语的关系远远不止公式所描写的这么简单,语言并不是言语作品的简单积累,而是在言语中体现着语言。
人们把语言和言语的关系比喻成建筑材料、建筑规则与建筑物的关系,其中建筑材料相当于语言的词汇,建筑规则相当于语言的语法构造,建筑物则是具体的言语作品;还可以把语言比喻成下象棋,棋子相当于词汇,象棋规则相当于语法,棋谱相当于言语作品,从中可以理解有限的词汇和语法规则可以创造出无限的言语作品,言语作品有好有坏,而语言是没有优劣之分的;语言和言语的关系还像五线谱、音阶符号和乐曲的关系。言语的过程与作曲的过程是有相似之处的,它们都需要材料和规则,都可以创造出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倾向,具有个人风格的作品;因为在语言和言语的相互关系中还存在着质与量的问题,我们还可以把语言比做阿拉伯数字和这些数字的组合规则,把言语比做这些数字组合成的具体的数字,利用0到9这10个阿拉伯数字,通过一定的组合规则,我们可以表达出无尽的数量来。语言中的词,也像阿拉伯数字一样,在一定时期中是有限的,而语言的语法,也与阿拉伯数字在表达具体数目时一样具有一定的组合规则;最后,还可以把语言比做绘画用的画笔和颜色,雕塑用的刀具和雕塑原料,把言语比做国画与雕像。这个比喻有助于我们了解言语的修辞色彩和语言对于言语修辞的影响(计永佑,1983:56)。
从索绪尔提出的一个公式,和上述人们常做的五个比喻中,我们可以简单归纳一下语言和言语的相互关系:语言和言语的关系可以用对立统一的哲学观点来进行解释。“语言和言语相互依赖,无论是从整体发生学还是个体发生学的角度看,先有言语再有语言,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岑运强、石艳华,2007:12),语言和言语一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另一方面又有着紧密的联系。语言和言语的区别是明显的。岑运强教授认为,区分语言和言语的标准有四个:意义标准(是否表达完整的意义)、形式标准(有无具体、固定的模式)、功能标准(能否脱离语境)和数量标准(有限还是无限)(卢春霞,2007:181)。
总之,语言和言语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因此,研究语言必须从观察言语着手,注意言语中表现出的大量普遍的语言事实。
三、语言和言语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索绪尔的语言和言语二分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第二语言教学研究。“语言”和“言语”是外语教学中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渗透。“外语教学中的‘语言’指的是语言的结构规则和使用规则,传授‘语言’的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语言教学,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使学习者掌握‘语言’的体系知识,从而为言语运用打下基础。‘言语’是指平时的言谈话语,传授‘言语’的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言语教学,言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而运用语言规则进行语言交际”(毕彦华,2007:123)。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分别探讨语言和言语理论在外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一)外语教学中“言语—语言—言语”的模式
“言语—语言—言语”语言学习的模式是每个婴儿学习母语的必经途径,也是学习外语的有效途径。学习母语时,往往是从只言片语入手,模仿外界声音,这就是言语阶段;与此同时,在不断的言语积累中,我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掌握该语言的系统,这就到了语言阶段;然而,掌握一种语言的系统,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在习得过程中会运用这个系统去说、去写,这就又回到言语阶段。
当然,这几个阶段并不能截然分开。在学习和教授外语时,我们应当努力利用这一模式,在三个阶段的教学中让外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语言规律和并且在实践中熟练运用该门语言。当然学习外语不能拥有学习母语的语言环境,所以在外语教学的最初阶段可以有一个非常短暂的纯语言教学阶段,如教英语字母或国际音标。在这一阶段,语言教学活动量大于言语教学活动量,因为学生掌握的语言知识还非常有限,不足以大量展开生成和理解新话语的言语教学。随着时间的增长,语言教学活动量应呈递减趋势,相反,言语教学活动量则呈递增趋势。因为在这一阶段,学生慢慢掌握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规则等,能较自由地生成句子,开展言语教学的自由度增大。进入高年级外语学习阶段,言语活动应大大超过语言活动,以便让学生更灵活地使用语言。
(二)外语学习者语言能力和言语能力的培养
1.语言能力包括语音能力、词汇能力、语义能力和语法能力。语音能力包括音位能力、语音能力、语调能力,以及外语的口语能力等。语音能力的培养,要用语言的方法,如分析语音的声学属性、模仿发音部位和方法、进行语音对比等;更要用言语的方法,如用强化方法大量的听外语话语,在口语实践中发展语音能力等。词汇语义能力包括辨别词性、理解词义的能力,区别同义词、同形词、同音词的能力等;词汇语义能力的培养除依靠外语教学中词汇工作外,更要让词语在不同的话语中重复出现,在话语中领会词语的细微含义和修辞色彩。语法能力包括分析词语词汇特点的能力、分析词类和句子成分的能力、辨认搭配关系及造句的能力等。语法能力的培养除靠分析语法外,更要在言语中把握语法规则的具体化,在话语中活用语法规则。
2.言语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译等,它是指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学习外语的主要目的是进行社会交际,所以言语能力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一般来说,外语教学初阶段的重点在读说,但口语不能脱离书面语而单独发展,听说读写要与言语体系教学密切配合;外语教学的第二阶段着重解决读写,一方面培养读写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读写继续加强听说,把听说能力提到高级阶段;第三个阶段着重解决翻译,在听说读写的基础上解决翻译,从翻译实践中获取更大的发展。
(三)“语言”和“言语”的关系对外语教材的启示
“语言”和“言语”的关系提示我们在教材的编排上,应该以课文和言语练习、活用练习为主,要重视实践运用和语言技能的培养。过去,许多教材以语法翻译为主,偏重书面语,而忽视了口头语言的重要性。虽然有课文和语法的内容,但是单词表、语法语音的理论知识和机械性练习的分量却不可忽视。这种教材是以教授语言体系为主的,言语的教学此时显得微不足道,离开了言语,单词和语法规则等知识不容易被记忆,而且就算被记住,在实际运用中,学生们无法将之与具体语境联系起来,仅有的语言知识显得苍白无力。因此,在教材中,正确把握语言和言语的关系十分重要。凡出现新的语言现象时,就应当有相应的课文来巩固,而且课文内容应当尽量接近实际的语言情境。此外,语言现象的出现,要注意常用性和复现率,从而使学生加深印象,学以致用。课后练习应该以活用练习为主,机械练习为辅。
四、结语
语言和言语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更互为前提。
言语总是以语言的共同规则作为活动基础的;而语言总是从言语的运用中概括和丰富规则,是一种不断运动着的社会现象,语言存在于群众之中,存在于不断使用之中,存在于言语之中。区分语言和言语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在语言学研究中,区分语言和言语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科学地认识语言;第二,有助于确定语言学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第三,有助于理解语言和言语的不同性质和特征,分别发展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第四,区分语言和言语,也有助于语言教学,尤其是外语教学方法的改进。我们应当把语言学的理论与外语教学的实践密切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展外语教学。
参考文献
[1]毕彦华,索绪尔.“语言”和“言语”的理论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语言文字修辞,2007,12:122-124.
[2]岑运强,石艳华.二十年来语言和言语问题研究述评.井冈山学院学报.2007,9:11-16.
[3]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国际金融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