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音标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9 01:27: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英语音标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英语音标论文

篇1

(1)对于英语单词的读写能力欠缺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常会出现一种现象,即认识单词但是并不能准确读出这个单词,能够听出该单词却不能完整地写出来,对英语单词的记忆力不深刻,易遗忘。机械化的音标训练并不能促使学生对音标知识系统性地使用,无法及时、有效地加深对音标知识的印象;教师在进行课堂复习和开授新课程时学生跟不上教学进程,将会影响学生学习音标的热情。

(2)自主学习能力欠缺

英语学科作为一门外国语言,对习惯了母语的中职学生而言,对其主动学习的兴趣欠缺,学习方法上主要采用机械式学习,依赖于教师对英语音标知识的讲解。在课堂上教师主要采用罗列音标并介绍音标写法、领读音标等方式进行音标教学,而学生亦只满足于做好音标笔记,课下进行笔记复习,并未有自主去查阅单词中音标的主要结构行为。

(3)实践锻炼较少

英语音标教学要想实现其教学目标则需将听、说、读、写等有机结合;但在实际交流活动中,学生较为拘谨和紧张,对自己的单词读音和句子连贯信心欠缺,学生学习音标之后只能巩固单词的读音,并不能及时地进行相关应用,音标实践锻炼较少。

2.中职英语中音标教学方法

(1)转变单词的呈现方式

在英语教材中,单词之后一般会标注相关的音标以辅助读音,因而教师在进行音标教学时可转换单词呈现方式,促进学生加深对音标的印象。当前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引入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在进行音标教学时可借助多媒体先以视频的形式引导学生对音标的认识,在学生对音标有了一定认识之后,再引导学生跟随多媒体进行跟读,既能加深学生对音标的印象,还能锻炼其发音。或教师可采取游戏教学法,当学习到某一领域的单词时,可简要示范该单词的实际表现形式,将单词中需要记忆的音标传授给学生,加深其印象。

(2)注重音标教学方法

在音标教学中可先让学生学习音标知识中的元音部分,在元音发音练习的过程中穿插辅音教学,以这样的音标教学方法降低学生学习音标的压力。但对于音标辅音的介绍,教师亦需进行系统的讲解,促使学生明确元音与辅音的区别,在进行单词的读写时能够辨别元音、辅音的音标标识,以便学生在学习音标时具有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的信心。

(3)多样化练习方式

在音标教学中,教师可采取多样化的练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音标的巩固,分小组朗读比赛、两两之间分角色阅读、学生自主领读等练习方式都能增强学生的音标学习,并且对学生的学习音标具有积极作用。在练习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对相关活动进行中肯的评价,以便学生保持学习积极性,不断地学习音标相关知识。

3.结语

篇2

关键词:强势模因 模因论 顺应论 英语体育新闻标题 语用策略  

 

1.引言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公众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体育新闻。他们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选择并获取较多的体育信息。此时,体育新闻的“点睛之笔”,体育新闻标题的重要性便彰显出来。体育新闻工作者极其重视标题的撰写,使用各种语言手段,比如强势语言模因,以此增强标题的感染力和吸引力。鉴于此,本文从美国主流报纸Los Angeles Times, The New York Times and U.S.A. Today的官方网站筛选出部分较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体育新闻标题,从模因顺应的视角对标题中的模因现象进行语用分析。 

 

2.模因论和顺应论 

2.1 模因论 

模因是文化信息传播单位,模因论则是研究模因的复制传播机制。模因之间进行着激烈的生存竞争。只有通过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这四个复制阶段,同时在长寿性、多产性和复制忠实性三方面表现值较高的模因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获胜。在竞争中有些模因多次得到较忠实的复制,并长时间存活下来,这些模因称之为强势模因。强势模因既包括强势的语言模因又包括强势的思想或文化模因。 

体育新闻标题承载着体育新闻的主要信息。此信息能够在读者之间得以复制和传播。在模因论的视角下,体育新闻标题是一种模因。体育新闻工作者可以将这种新的模因捆绑到复制传播能力强大的强势模因上面,增强其自身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从而通过模因复制传播的四个阶段。 

2.2 顺应论 

为了深入分析模因现象,笔者将顺应论纳入了本研究中。顺应论指出,顺应性是语言使用过程的核心。无论是语言形式还是语言策略的选择都应该顺应交际双方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及心理世界的相关交际语境因素。顺应论旨在为描述和解释复杂的语言行为提供一种功能性综观,即从社会文化认知的整体角度研究言语交际,为语用研究奠定了有效的理论基础。 

3.英语体育新闻标题中使用强势模因的语用策略 

3.1 直接引用策略 

在撰写体育新闻标题时,新闻工作者会直接引用习语,比如固定短语和谚语。习语,这种强势的语言模因,既有相当固定的语言表达形式,又有大众广泛认同的意义。新闻标题中使用习语可以增强其亲切感和可接受性,为读者创造他们熟悉的语言环境。请看下例: 

(1)Cardinals’ Kerry Rhodes wasn’t Seeing “Eye to Eye”with Jets 

(U.S.A. Today, Mar. 8, 2010) 

固定短语see eye to eye with本意是“意见一致”。(1)中直接引用此习语并与否定词wasn’t连用,形象地传达出球员Rhodes与球队Jets之间出现意见分歧的信息。 

(2)No News Is Good News on Anti-doping Testing at Olympics 

(The New York Times, Feb. 27, 2010) 

谚语no news is good news本意是“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2)中直接引用此习语准确地传达出温哥华冬奥会上暂未传出使用兴奋剂的消息,这本身就是一个好消息。 

3.2 修辞策略 

在撰写体育新闻标题时,新闻工作者会灵活得运用各种修辞手段,比如押韵、对偶、隐喻、一笔双叙等。将修辞手段,这种强势的语言模因,应用于新闻标题中,与新闻标题的具体语境结合,可以生动有效地传达标题所承载的信息。例如:

(3) December to Remember as Three NBA Teams Turn Corner 

(U.S.A. Today, Jan. 5, 2010) 

(3)中使用December和remember构成押韵,创造出韵律美、节奏感和语言形式的对称美。 

篇3

【关键词】英语音标;语流教学;口语能力

以下为本人总结这么几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的口语水平。

一、开展音标和正音教学

英语音标是学说英语的基础,每一个音标的发音饱和程度是关乎一个人是否能够讲一口流利英语的关键。学生的音不够长,双元音不饱满.中学生发元音时,经常发得不到位,长音不够长,不清楚,不响亮;另外,用单音代替双元音,这是因为没有掌握英语双元音的发音特点所致成, 其发音过程中是个滑动的“前长后短”、“前清晰后模糊”的过程,如 英语双元音/ ei 、ai 、au、.u/ 虽都以强元音为主, 向弱元音方向滑动。将like 误读成/ l: k/ 或/ leik/ , 将down 误读成/d: n/ 。这些错误主要是对舌位及口的开合把握不好造成的。平时要加以练习, 就不难掌握了。辅音的爆破不够大,或者后缀读得不够清晰。针对这些问题,老师要鼓励学生把单词大声读出来,然后校对错误;或者可以开展小组的语音朗读的对比活动,让同学分辨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二、单词的拼读要抓紧

很多学生对于单词的拼读都是依靠老师的带读,自己没有动口去拼读。这样下去对于单词的拼读只是依靠记忆力,一遇到陌生的单词就乱了套。所以老师在这一个环节要十分抓紧,要每一个学生可以读懂每一个单词。在教学生拼读单词之前要求学生预先拼读,然后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前把没学过的单词读出来让同学们和老师检查,最后得出正确的读音。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音的自主性,而且可以使老师认识到某些单词的掌握程度,减轻教学的负担,主次清晰,更利于促进学生口语水平提高。

三、与课文教学相结合

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形成正确、规范、自然、流畅的英语,顺利地进行口语语言交流,教师可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搞好语流教学。如:单音、单词、句子相结合;单词、句子、语篇相结合;特别是要将语流教学与课文教学相结合进行,让学生多听课文标准录音,对课文的语流语调要形成整体地深刻印象,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境地,如此坚持练习,学生才能突破朗读关,朗读时才能表情达意,这对语感的形成至关重要。

另外,教师还可选择一些诗歌、绕口令、歌谣、歌曲等,让学生练习,或让学生欣赏性地听,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在美的熏陶中获取英语语感。学生能通过自己一口漂亮的语音语调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四、开展“每天一故事”活动

为了更好地检查学生口语水平,每天的英语课开展“每天一故事”的活动。这个活动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与,每天轮流用英语讲一个故事,然后让同学用英语讲讲听后感,老师可以当场检验学生的口语水平,对于有发音问题的单词或者句子,立刻指出并改正;对于发音标准的同学,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赞扬。开展这样的活动可以令学生对口语表达产生积极性,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课堂气氛融洽,对口语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很有效的手段。

五、做好课后的口语训练和录音

让学生在学了单词或者课文以后,回家把自己的读音用复读机录下来,然后带录音在课堂上让同学、老师检查读音的标准、流利程度。对于读音标准的同学可以当面检查以增加同学学习语音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对于读音欠流利的同学可以适当更正以防同学下次再犯错。这样一来,师生共同开展正音活动,气氛融洽、兴趣浓厚为英语各方面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家里有条件的:如家人会英语的,一定要利用有利条件用英语对话,鼓励孩子敢于开口,家长要高度重视孩子的英语听说能力。家人经常用英语对话,在家经常开展辩论赛,一正一反,找一些有趣的话题,如“女人可不可以理光头?”“垃圾可不可以放在马路上?”“养狗好不好?”等等,甚至诡辩都可以,只要自圆其说,目的是讲英语、锻炼敏捷思维的能力。形式也可多种多样,可英文,不会说的用中文,甚至中英混杂,慢慢就熟能生巧,应用自如了。缺这些条件的,听磁带,多背课文,大声朗读。模仿背诵是一个经验之谈,在没有语言环境的条件下,只有靠背,才能背出语感,背会语法,背出成就感。

六、班里开展口语演讲比赛或者英语角等活动

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除以上谈到的几点外,还有许多颇见成效的方法。例如:组织课外英语演讲会、英语歌曲比赛、英语故事会、英语角、英语诗歌朗诵会等各种形式的活动。这些活动大大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拓展了英语视野。鼓励学生在网上多和外国人交朋友,这是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大好时机。外国人讲英语语音、语调比较地道,谈话轻松、自然。经常与外国人一起聊天,口语能力将会有很大提高

篇4

【关键词】英语 语音 语调 质量

【Abstract】As a language study, English always requires students to have all the basic skills like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writing and translation. All of these different aspects can help students to accumulate knowledge and master techniques. As a communication tool, English can be universally put into practice in the future. However, at present the majority of the students is in a “mute English” state. In order to change this unfavorable situation, from the starting semester of our college’s English majors, we concentrate to improve their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bilities. The speaking ability is the best embodiment of their oral performance. To improve their oral performance,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aspects. The most basic one is to focus on their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This pap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author’s personal experience to discuss how to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of the first year English majors.

【Key words】English; pronunciation; intonation; quality

英语语音的学习包括音素的发音、音节、语音的节奏规律和语调等诸多方面。根据对我国英语专业学生目前英语口语能力较差的一些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出重视学生语音语调质量问题的紧迫性与必要性。任素贞在谈到语言学家对国外大量听力教材进行仔细研究的结果时,提到几乎所有教材都忽视了对听力语言本质特征的认识,如辩音,对快读的理解,对连读、弱读、重音的理解等。

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一般从小学阶段就开始了,到他们进入大学的时候已经接触英语十年左右了,然而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却明显滞后于书写能力。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学生片面追求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而试卷的答题模式无法全面测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因而准确的英语发音成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金森指出:我们的听觉机制在监控我们自己的言语方面也发挥着作用,这个机制既能听到自己的话语,又反过来帮助指挥说话。

在众多学生之中,乡镇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的口语更是有着明显的差距,这一现象是多重原因所造成的。一方面乡镇农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地方方言交际交流,这有一定的音准问题,导致英语音素发音不标准,进而影响到英语单词和句子也是错误的读法,经年累月形成的读音上的错误已经伴随学生太多年,他们习惯于以前错误的读法,上了大学再纠正有些积重难返,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与挑战。另一方面乡镇农村的师资力量有限,教师本身英语发音就又问题,传授给学生错误的读法他们却不自知,而且学校没有先进的电教设备,也就不能多渠道的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此外,学生平时使用英语交际的机会基本没有或者很少,因此语言的实用性就比较差,学生们不会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也不会遣词造句。甚至有的时候让学生们做口语会话的时候像是在说作文,他们冗长复杂的陈述根本就不是英文地道的口语的表达。根据以上对于学生口语普遍较差的现状以及造成的原因分析,我院外语系为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口语水平的提升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本论文将主要探讨保证语音语调质量的方法。

一、英语音素的发音

英语音素的发音从IPA(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也就是国际音标表讲起,为学生讲授发音的时候笔者是从两个不同角度出发,带着学生过了两遍,更方便他们记忆。音素是语音的最小单位。音标是音素的符号,学会音标很有助于学生背英文单词,音标类似于汉语拼音,是辅助拼读出单词的媒介,可用它来标注英语单词的发音。

由于大部分学生基本上过去就没学过音标,或者是太长时间以前学的,当时训练不到位也就都忘记了。所以笔者选取了最简单易学的音标归类方法,先领学生入门,这也符合由简入繁、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第一种讲述方法是:英语的音素有48个,其中元音音素20个,辅音因素28个。20个元音又分为12个单元音和8个双元音;12个双元音又细化为7个短元音和5个长元音。辅音是清浊成对的10对也就是20个;剩下8个其他辅音。这样划分清晰,便于学生识记。

第二种讲述方法是: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一些概念。发音时声带振动,气流在通道上不受发音器官阻碍的音素叫元音。元音有单元音和双元音两大类。元音共有12个,按发音时舌头最高点的位置又可分为:前元音4个,中元音3个,后元音5个;双元音共有8个又分为5个合口双元音和3个集中双元音。发音时气流在通道上受到发音器官阻碍而发出的音素叫辅音。其中声带振动的为浊辅音,声带不振动的为清辅音。浊辅音共有17个,清辅音共有11个。辅音按发音方法又可分为:爆破音6个,摩擦音10个,破擦音6个,鼻音3个,舌边音1个,半元音2个。这种讲述方式便于学生掌握发音的具体方法和各发音器官所处的位置。通过这两种梳理知识的方式,带着学生渐入佳境,可以很好的保证英语音素发音的学习质量。

二、英语的节奏规律

进入大学之前,学生在节奏规律方面的学习基本为零,英语老师也没有为学生详细讲述英语这种语言与汉语的节奏规律是不一样的,因此学生没有留意过这方面的问题,也早已习惯了全班同学一起大合唱式的朗读英语课文的习惯。其实英语是不该提倡步调一致的朗读出来,因为每个人的语感和语言节奏是有一些差异的。英文读出来应该是像汹涌澎湃的海浪一样高低起伏的从口中流动出来,而中国学生的发音总是很平缓,没有立体感和流动性,这一点是特别难以纠正和有所改观的。

学习英语语音音素的正确发音是增强学生口语表达的基础,英语语音的组合方式会影响听者对于表达者所讲语句的理解。汉语的普通话是按音节定时的,而英语则是按重音定时的语言。两种语言具有不同的节奏规律,因此中国学生在学好音素的基础之上,便要学习掌握英语的节奏规律,主要涉及:句子的重音模式、节律模式、音的连读、音的同化、省音与缩略、弱读等方面。

音节是英语语音节奏的最基本单位,它是由一个元音或一个元音同若干辅音组成的发音单位。英语单词按其音节的多少可分为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此外,还要为学生明确绝对开音节、相对开音节和闭音节的概念。英语中的重读音节一般比非重读音节要长一些、响亮一些、音调也稍微高一些。

不仅英语单词有重音,句子也有重音。通常情况下是实意词重读,虚词不重读。不过在平时的会话实践当中,重音的位置还要由说话人意愿和所表达的意思来决定。英语的读音方式还分强读式和弱读式。这两种读音形式也影响着我们的听力理解,学好它们对于说话者所传达的意思才能准确的把握,以免在听的过程中造成理解偏差。英语话语中词与词之间还存在连读的问题。英语当中有音的同化、缩略和吞音等现象,学生把这些技巧都运用于口语表达之中,便可以提高语言的流利程度。在口语表达能力提高的同时,听力理解能力也会水涨船高,它们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达到了互相促进的双赢效果。

这样全方位多角度的把节奏规律的各个层面知识都讲述透彻了也就保证了学生对于英语语音节奏规律的学习质量。

三、英语语调的种类、结构、功能和使用

这一部分内容也是学生在中学时代没有学习到的部分,基本被老师忽略带过。汉语有语调和声调,声调是用于单字的朗读中,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这不同于英语这种没有字调的语言。英语起决定作用的是语调,其次是重音。学生们容易受到母语的影响,读起英文也没有注意到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因而读出的整句都比较平缓。

人在讲话的时候所采取的语调种类,能表达这个人的某种情绪。讲话时喜怒哀乐不同情感会导致声调的变化。话语中声调高低的变化就叫做语调。要听懂别人表达的话语意思只注重语句的内容是不够的,还要听出说话人的语调或语气。

语调分为:降调、升调和降升调三种。降调一般用于陈述句、感叹句、特殊疑问句和祈使句当中,表示说话人已确定的表达完整自己的意思。升调一般表达的是不确定或不完整的意思。降升调就是把升调和降调结合在一起运用,往往为自己的表达有所保留。

在给学生讲授语调知识的时候,先让他们跟读模仿课本上给出的例句,再让他们到具体语境当中去\用学到的知识,进而两两分组自己编对话,在实践当中检验体会语调对于个人情感的不同表达。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习者能够使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对于语调的掌握,每一次都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音频和视频中的语调问题,然后进行模仿训练,最后再让学生做配音演练,以此来保证学生的语调学习质量。

我国众多高校的听说教材都片面注重听力和口语的提高,而忽略了对语音的重视。我院此次推行的课改方案把听力、口语和语音进行了合理的合并与融合,使它更适合于低年级阶段英语专业学生的接受学习和实际应用。

为了解决社会对于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与学生口语水平较差之间的矛盾,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试着找出一些适应于现阶段学生口语水平的措施。通过这些切实可行的提高学生语音语调质量的具体举措的实施,保证英语专业人才的质量,使学生毕业后更好的融入到市场竞争的洪流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学以致用,担负起作为沟通与英语国家交流的桥梁作用的责任,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References:

[1]郭燕.大学英语系统语音教学的必要性实证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2007,21(11).

[2]Gimson,A.C.,1977,A Practical Course of English Pronunciation A Perceptual Approach,London:Edward Arnold.

[3]王桂珍.英语语音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篇5

关键词:语音知识与技能;强化;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7B-0036-01

2015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语音知识与技能强化对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和成绩的影响》系列研究中,对强化学生的英语语音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作了探索和归纳,主要如下:

一、 平时教学中要重视教师指导下的正确朗读

教师应教给学生正确的英语语音知识和技能,并通过朗读、会话性学习任务不断巩固。学生最初在朗读英语时,发音上总会出现各种错误,所以学生读时教师要在场,随时帮助他们矫正发音上存在的各种小问题,从一开始就让学生学到正确的发音。概念性错误一旦形成并在使用中不断强化,要纠正过来就很费劲了。

二、 要经常灌输和强化常识性语音基础知识与技能

诸如每个字母的正确发音及其读音标示,音节知识,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特殊音素的发音技巧及要领,词重音和句子重音规律,连读与失去爆破,语调常识及其含义,句子意群的划分及读法,有关句子节奏的常识,朗读会话中的语速、音质、控制等。

三、 教会学生发音部位的关键常识

英语发音部位主要涉及唇、齿、齿龈、硬腭、软腭、声带、舌等。每个英语音位、音节、字母发音、字母组合的发音都涉及到哪些发音部位,发音过程是怎么操作的,各部位间是怎么过渡连接的等,应该也可以在日常教学中逐步教学生掌握。英语只有26个字母、48个音标,常见字母组合及其可能读音的可能性有限,只要用心教和学,掌握起来不难。

四、 特殊音位及发音,其要领须在反复练习中逐步掌握

语音与词法、句法知识一样,总是规律之中有例外。英语语音中的一些音,比如/i:/和/?/,其发音介于汉语拼音i与ei之间; /e/与拼音ai接近,/?/与拼音an接近;而/?/、/θ/、/?/等,则很难在汉语中找出大致相似的读音,许多学生甚至教师把这几个音与/唬/、/s/、/z/混淆,都是由于最初学习时没掌握要领,没扎实练习的结果。

五、 重视教材中的字母组合及其发音规律的教授和训练

小学与初中教材对字母组合的读音总结得很系统,若扎实按教材编排教授、练习,学生应该对英语音形一体化的规律掌握得差不多。但教学中因受认知能力及其深度的制约,不同教师对字母组合及其发音的重视程度和训练力度差别较大,致使不同学生在这方面受到的训练和熏陶差别很大。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师应尽量按教材编排体系重视英字母组合规律的教授与操练,高中英语教师也应定期对学生这方面的知识进行检查与强化。

六、 教给学生音节常识及音节划分常识

学生对于开、闭音节的定义与判断标准和音节划分与识别大多很茫然,导致一旦离开教师或多媒体工具的领读,能自己判别、读并写出单词的大致发音的学生极少。这对学生口语、基本发音、词与句子重音的判断、诵读与词汇记忆等都很不利。欠缺音节知识的学生英语学习不会走得太远。作为英语学习的奠基性知识,音节知识不管教材怎么编排,称职的英语教师在这方面都应给学生一个最基本的交代。

七、 重视对词重音、句子重音等朗读会话常识的教授

重音影响词汇与语句的意义表达及在连续语流中语句的节奏与美感。对常见基本朗读与会话中发声技巧的掌握可以让学习或会话轻松自如,心情愉悦而不紧张气馁,获得言语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感,变得更愿意读、说、乐于用英语学习交流,变成良性循环,促进语音水平和英语整体学习水平的提高。

八、 意群、节奏与语速控制

朗读、会话时把较长的句子根据意思及结构分成不同的小段,叫意群。不同的意群含单词数量多少不同,但朗读会话时各个意群所占时长大致一样,故而有了时快时慢的节奏和抑扬顿挫感。总体来说,英语朗读与会话表达首先要清楚明了,不要求太快。

九、 重视对现代媒体的利用

其实讲授语音知识远不及呈现鲜活的英语音像材料或真实会话情景让学生直接感受有效。各种现代媒体如互联网与音像设备和材料可以很直观地把各种原汁原味的英语语音素材呈现给学习者。在实际教学中英语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向学生展示音像资料与交际片段,这对学生语音技能的提高很有好处。

十、 力争让影响语音教学的各因素形成合力

英语教师、备课组、英语教研组、年级及学校的教学管理者应重视英语语音教学,定期开展朗读与演讲比赛,确保各种语音教学设备的完好,在各种英语测试中包含听力及语音知识题等,这些环节处理好了能促进学生语音知识与技能的提高和进步。

基金项目:2015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语音知识与技能强化对英语学习水平和成绩的影响研究》GS[2015]GHB1216研究成果系列论文。

篇6

【关键词】英语单词;识记;课堂教学;体会

中学生学习英语,最感头疼的是记忆单词。新课标教材的一大特点是词汇量大,记住单词是阅读理解的前提条件。有些学生尽管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记单词,可是收效甚微,影响了他们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最终是厌学英语,放弃英语。所以,提高学生的单词记忆力,减少遗忘已成为词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记单词是学生学英语的一个薄弱环节,如何帮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最高效率地牢牢记住所学的词汇,这是英语教师要致力研究的课题。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记忆单词的能力呢?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和体会,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利用音标读中记

利用音标识记单词,是一种高效记忆单词的方法。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初一的时候就应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利用音标记忆单词的方法。因为刚刚学了音标,利用音标和单词结合起来学习和记忆,既使音标在单词里得以应用,又能把音标记得更加牢固,还能为以后拼读单词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谓一举三得。在学生熟练掌握26个字母及其字母组合的正确发音的基础上,教会他们元音和辅音的区别,比如让学生知道a pe pi po p u在开闭音节中的发音;在平时的课堂上渗透字母b pd pf pmp hpk等的发音和一些常见字母的组合,如ea poo pal pay的发音。教师可列举一系列符合这一规律的单词,如make、plane、these、kite、nose、use、teacher、cool、wall、day等。教师可让学生自己比较和探究上述单词的拼写与发音之间的关系,然后再引导学生简单归纳,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音标发音的规律。在词汇教学中渗透语音知识,不仅能帮助学生通过读音记忆单词,并减少学生在记忆单词时的难度,使他们记忆单词更牢固,而且还能让学生见词读音,为其自主学习单词和扩展词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因材施教重积累

识记单词,同样也需要因材施教,最好是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有的学生用拼读法记单词,有的采用反复抄写的方法记单词,有的在阅读或浏览课文时记单词,有的根据音标记单词……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要循序渐进,因人而异,逐一积累。我常常精选难易度适合学生的英语单词,学生容易学,也爱记单词,循序渐进,积少成多,学生就逐步掌握许许多多的单词。随着学生积累词汇量的增多,就可以逐步增加单词的量度和难度。对重点词汇,我常常加注英语释义并配有例句,来加强学生的记忆。由于英语中许多单词同义词较多,学生容易混淆,比如英文单词big,great,large,huge,immense,giant,vast 译成中文都是“大的”意思,但在实际应用中是有区别的。所以教师就要用相应的例句来帮助学生记忆这些词的用法。同时我还利用教学的间隙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促进英语词汇的学习和巩固。经常让名学生在课前三分钟进行英语演讲活动,学生的演讲内容和题材不限,可以讲英语故事、唱英语歌曲、或讲英语笑话、表演对话、或表演英语短剧,用英语讲当地旅游的景点,或参加英语角活动,开展英语单词或英语口语演讲比赛等等。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尽量使用英语日常用语,给学生创设学习英语的情境,创造用英语交流的机会,促进学生在语言环境中逐步掌握大量的英语词汇。

三、分类识记效率高

把所学的单词按词性、用途等标准归纳分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这样就容易巩固记忆。新教材仁爱英语的课文内容,及课后单词的编排基本上是这样做的。比如教材把单词按颜色、学习用品、交通工具、动物名称、职业名称、国名、国人、语言、月份、星期、学科名称、食品、习惯计量等分类记忆。新版教材中的语言素材涉及的领域很广,在教学高年级时,我们还可以把单词重新分类,比如可按科技成就、现代农业、生态环保、文化遗产、克隆技术、现代音乐等标准进行分类记忆。这样记单词,学生记得多,也记得牢。同一类的词汇归在一起,便于学生比较记忆,学生记忆一个词,就联想到其它“相邻”的单词。分类的标准很多,也可以按同义词、反义词归类。如look,see,当记起look时,就可联想到see。提起say时,便可联想到与它有关的speak,tell,talk。如果在联想的同时又进行分析比较,效果就会更好。记忆单词时,还可把反义词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记忆。例如tall-short,full-empty,white-black。要是学生养成这种联想、对比记忆的好习惯,那不仅能牢记单词,而且还能将单词运用自如。另外,还可以借助感官分类记忆:记单词时,不要只用一种感官,尽可能地用多个感官,耳听、嘴读、手写、眼看、心记等。

四、利用游戏有趣味

篇7

关键词:

近年来,笔者多次参加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观摩活动,关于母语在课堂中的使用情况发现还存在两种不当做法:要么纯英语教学,无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及接受实效;要么使用了太多的母语,冲淡了英语学习应有的氛围。英语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小学阶段,母语在外语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做法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同。国内不少专家也曾先后著书讨论过外语教学中利用母语的原则问题,如李庭芗、袁士朴等。完全回避的做法显然是观念上需要更新,而过多过滥地使用则需要对母语使用的原则及时机进行再学习和再反思。那么本文则只想就如何把握这个适当灵活的运用母语的“时机”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1.首次介绍游戏规则时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游戏是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学习手段。但是游戏规则的英文解释学生常常难以明了。如果长时间地要求他们集中注意力去猜测、揣摩老师的英语解释,则会使他们产生疲劳,失去学习兴趣。因此让学生最快最好的了解游戏规则,母语解释便是最佳方案了。

2.解释抽象词句及词义时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很多词句可以通过图片、手势等让学生明白其含义,但是抽象的单词和句子往往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长时间处于一知半解的学习状态。比如讲授牛津4A的“smart boy”时,”“smart ’’(帅气)这个词的英文解释就让老师很为难。事实上,学生在学习外语时,头脑中已具备了一定的母语背景知识和认知理解能力。在遇到这些抽象的词、句时,教师就可以简洁地使用中文进行解释,而不必作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3.理解记忆语法知识时

当我们处理语法问题时,母语是一个有效工具。记得F · G · French曾经告诉我们:“再说一遍,语法上的要点要用母语来解释透彻。把英语语法要点与母语的相比较,也是一个有用的做法。”高年级学生在学习语法规则时,很难接受。于是,我们经常编写一些生动易懂的儿歌把英语和汉语串联起来,比如:我跟am,你跟are, is跟着他、她、它;单数is,复数are,人多全用are。这样学生很容易便能理解记住be动词的用法。

4.教授语音教学时

随着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音教学越来越得到重视,其教学难度让不少老师心里直打鼓。在邓一琳副教授的论文《小学生要不要学习音标?——关于小学英语教学的一点另论》中,对教学中存在的汉语拼音对音标的正迁移也作了阐述。文中说:作为中文环境下的外语教学,孩子们接触英语的时间十分有限,绝不可能像幼儿学习母语那样习得一门外语。而且10-12岁的儿童已有较强的认知能力,汉语拼音的学习和掌握已十分牢固。这时利用汉语拼音的正迁移作用,利用儿童已有的知识,像学习汉语拼音那样来学习英语国际音标及最基本的读音规则,是可行的有效的办法。

5.新知呈现时

就每一节课的教学步骤而言,呈现这一步骤,我们通常是尽可能用英文呈现的,必要时辅以图片、肢体语言。我也是本着这个原则教学的。但有一次,在教授牛津英语3A的对话练习后,一个女孩子问我在课上练的 Nice to meet you 的中文意思是什么?这一问顿时让我意识到这个孩子(肯定还有别人),在虽然会用却不明白意思,或不完全明白的情况下,进行了一节课的英语训练。虽然我们也进行了各种形式的体验,但依然出现了现在的结果。如果在呈现阶段用中文帮助学生一下,他们就不会小和尚念经不知所云了。所以新知呈现时,在必要时可以适时地使用母语中,以确保每个学生明白所学所练的内容。

篇8

【关键词】元音音段;区别性特征;音系习得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国内的二语习得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令人遗憾的是,国内的词法、语义研究的较多,音系习得研究相对滞后,口语语音与音位特点的研究还是空白,国际上权威论著也较少涉及母语为汉语的学习者。早期的生成理论一直认为,音系表征就是语段的线性排列,而语段是由一系列的区别性特征组成的。在描写特征时一般都采用两分法,用+和-表示,但Hancin-Bhatt(1994)抛弃了传统的两分法,指出区别性特征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一个连续体,那些在音系系统中分布广泛的特征位置比较显著,在感知二语时,那些位置突出的特征更容易被感知,形成母语和二语之间的特定联系。

一、学生语音习得现象

笔者选取了吴方言区宁波大红鹰学院大一3个班中大约30名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20岁左右。在课堂上使用录音笔录下各种语料,如朗读课文、对话、课堂提问等,利用声学分析的Praat软件,通过提取元音音段,比较F1F2的值,得出以下结论:

1.两种语言的元音几乎没有一个是处在相同位置的。英语元音分布比较均匀,处在各个不同的高度和前中后不同的位置,在整个元音体系上显得比较平衡。如在开与半开的元音位置上前有,中有,后有。但吴语元音分布不够均衡,高元音居多,低元音极少,只有1个/a/。英语音系中的/a:/描述为 [+BACK FRONT][+LOW][+OPEN][+LONG],而吴语音系中/a/可以这样描述[+CENTRAL][+LOW][+OPEN]。发音相近,但在音系中的位置是不同的,[a]的位置居中,接近央元音。学生就会用吴语中的/a/取代英语中的/a:/,从而导致音系习得的负迁移。

2.吴语的元音有的位于基本元音的极限位置,如与基本元音的舌位完全一致。而英语元音,除了3个央元音外,其他元音也有向央元音靠拢的倾向,高元音也没有高到极限位置上。

3.在两者音系中区别性特征相似的音段,学生习得的较好,反之则不令人满意。如英语音系中的/i:/的区别性特征描述为[-BACK][-LOW][-OPEN][+LONG],而吴语音系中/i:/可以这样描述[-BACK][-LOW][-OPEN]。由于在音系中的位置接近,学生习得的较好。

二、音系习得现象原因分析

笔者随机抽取十个学生,通过面对面深入的访谈,了解学生音系习得过程中的多重因素。

区域环境:4个学生从小与只会方言的祖辈一起生活,直到6至7岁上小学,所以在小学前只会方言。2个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其余8个学生从初一开始接触英语。另外,吴方言区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同学及家长通常是使用方言而不是普通话。

教育者音系意识:偏远地区师资力量不足,中文老师的普通话有口音,初学英语的老师口音很重;有的学校老师教了一次就不教了,原因是有的同学会了;有的学校要求很高,必须每位学生过关,这些学生的发音普遍很标准。

学生音系意识:有的学生自身爱好英语,以一口纯正英语为傲,所以在平时刻苦模仿,颇有成效;有的学生在选择了英语专业后在假期自己花钱上过音标培训班;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学习英语过程中都是默读,模仿的效果就很不理想。

三、如何更好的习得语音

首先,语音辨认错误主要是由音位间区别性特征混淆引起的。了解英语特征,不断克服方言的过程中培养标准音的语感。有了语感,就会自然而然地对语音的正确与否做出直觉的感知判断。

第二,语音模仿只是完成了音感的识别, 其心理加工呈现相对被动的状态, 要把语音信息加工记忆还需要将其编码。编码主要有两种策略:维持性复述和精致性复述。维持性复述是通过一遍遍模仿和朗读,理解元音音段的区别性特征;而精致性复述是通过在真实语境下使用,将区别性特征编码在自己头脑里。

第三,根据语音知觉的“姿势理论”,语音的知觉和语音产出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即当感知一个特定的音位时,发音的肌动系统可能首先产生一个姿势,并由这个姿势引导知觉判断,这和语音经验密切相关。应走出语音单独练习和读背文章的套路,加强听力训练,强化语感培养。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音系习得相关理论的阐述,从元音习得现象得出母语对音系习得的正迁移和负迁移。发现目前教育中的不足在于不仅英语学习者,连教育工作者都缺乏音系意识。很少有中学和大学单独安排时间教语音,即使是许多教师也弄不清音段的区别性特征。然后针对其迁移形式提出了在英语教学中应如何加强语音的输入,促进音系的习得。

参考文献

[1]Hancin-Bhatt.B.Segment Transfer:A Consequence of a Dynamic System.Second Language Research,1994(10):241-269.

[2]卢曼丽.母语对二语习得的迁移——以红色为例[J].商业文化,2011.

[3]王立非,孙小坤.国外第二语言语音习得研究的进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

篇9

关键词: 母语正迁移 独立学院 大学英语教学 有效性教学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更新和转变,现今社会对大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达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难题。近些年来,对于大学英语地位、教法、学习者英语应用能力等的研究非常多[7],很多研究的研究对象主要关注某些二本及以上的大学生,对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状况研究不够。在中国知网,笔者搜索近十年(2004年1月-2014年2月)的数据,以“大学英语”为关键词进行全文搜索,共找到185,808篇论文,而以“独立学院”在结果中搜索,共找到3,493篇论文。在同样的时间段内,笔者以“大学英语”为关键词进行主题词搜索,共找到66,748篇论文,以“独立学院”为关键词进行主题词在结果中搜索,共找到875篇论文。笔者基于该认识,准备以独立学院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下简称师园学院)的学生为例,研究母语与外语教学之间的密切关系。

母语与外语教学的关系是一个被不断提到的问题,甚至有学者针锋相对地表达了意见及看法,有学者坚持母语对外语学习有负迁移作用,也有学者认为母语对外语学习有正迁移作用。Krashen(1981)[3]和Perdue(1993)[5]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母语对外语学习的阻碍作用,坚持拒绝使用母语进行外语教学;而赞成的学者则认为适当利用母语进行外语教学更省时和高效,如Atkinson(1987)就曾总结了母语在节省时间、诱发语言输出、提高学习者之间相互合作的九大优势[1]。近期的大多数研究发现,使用母语进行外语辅助教学是相当普遍的,也受到多数老师和学生的欢迎。笔者在相关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利用母语进行独立学院英语辅助教学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二、中文对英语学习正迁移作用的具体体现

人类语言不是悬浮于真空之中的孤立体,它是相关文化体系和知识体系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中国学生要真正学会英语,不仅要了解语言知识,还要了解常识和社会文化背景知识。

1.常识的正迁移

常识是跨语言文化的,其受用性不为不同语言文化所局限。如果中国学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学好了,那么当他在英语中遇到此类难题时,他原来用母语获得的专业知识肯定能派上用场。这种知识不仅能帮助学生解答专业难题,还有助于其学会相关的英语表达。常识的积累通常更容易在母语环境中完成,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发挥母语即汉语在常识方面的积极作用。

2.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正迁移

汉语与英语在背景知识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在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方面尤为突出。人类的各个民族共同生活在自然之中,对客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大致相同。英汉两民族作为人类大家庭的成员,在社会文化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汉语与英语都存在言语行为,可以以言行事,都遵循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这两种语言都有正式与非正式之分,都强调讲话者的场合;两种语言的理解都离不开语境的分析,语境的理解则是相关文化的产物;除语境外,句子、语篇所牵涉的专业知识等也都影响着语言的理解。如果学习者熟悉相关的专业知识、内容、专业背景,理解英语中的某个句子或语篇就会事半功倍;而获得与社会文化相关的背景知识,外语学习者往往需要借助母语帮助才能完成。在英语还是初级水平的情况下,学习者尚不能完全用英语读懂背景知识,这就需要在学习中充分借用母语以获取背景知识。

3.语言知识的正迁移

汉语与英语在语言知识方面差异很大,但是其共同之处还是客观存在的。这些共同点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和句法上。

(1)语音:英语使用音标,汉语使用拼音,这种拼音也可以说是音标。英汉音标中有很多是共通的,如汉语中的声母/k//g//m//n/等与英语中的这些音标的发音相同。只要学过汉语拼音的学生,根据这些音标,他们就可猜出如何读单词,这不能不说是汉语拼音在学英语音标过程中的正迁移作用。

(2)词汇:英汉词汇的共同点表现在词性与词义上,这两种语言的词汇都可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基本词类,并且很多词汇在词性上是对应的。在词义上,英汉语言中很多词汇是对应的,如book(书),eat(吃),slow(慢的)等。因此,在记英语单词时,联系相对应的汉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3)句法:英汉语言在句法上也有很多共同点。它们都有陈述句、否定句、疑问句、感叹句之分;英汉两种语言的基本句子结构类似,并以“主谓型”居多;在句子内部及语篇的衔接上,都运用了各种关联成分。因此,中国学生在学习这些句法时,只需要多联系汉语的句法,并把它们对应起来。

三、研究设计

笔者以师园学院大学一年级市场营销1班和2班的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一个为期三个月的实证研究,以期了解母语在独立学院大学生外语学习过程中的正迁移影响。这两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均为40人,且该校的均衡生源分班制度使得被试的两个班级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在理论上总体持平,有利于实验的进行。

1.问卷调查

为了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和英语学习中对母语的使用态度、情况,笔者在实验的最开始就对两个班的80名学生做了问卷调查。问卷是基于桂诗春[6]和Oxford[4]关于英语学习策略研究而设计的,笔者结合被试学生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做出了一定的修改。问卷主要调查被试学生两个方面的相关信息:①学生外语学习中母语使用的现状怎样?他们对教师外语教学中母语使用的期望是什么?②母语在中学外语学习中是否有用?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所用的问卷题目都是以中文方式呈现,所以对于被试来说,理解问卷内容没有太大难度。问卷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被试的基本情况的了解,包括名字、学号和所在班级。第二部分是关于英语学习的动机调查。第三部分是调查被试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母语的使用情况。第四部分是被试学生对老师英语教学过程中母语使用的期望调查。被试对象均至少有六年的英语学习经历,因此这样一个调查问卷至少能评估或者反映学生过去英语学习的情况。

2.教学实验

在实验的一开始,除了问卷调查外,我们还对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作了统一测试(在下文中简称为前测),用数据证明两个班是否为平行班。在此基础上,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教学实验。一班(实验班)的教师上课时在适当的时候使用母语辅助英语教学,在教学中强化母语和外语的相同之处,包括语音、句法、词汇等几个层面。而二班(对照班)的教师在教授英语时几乎不使用母语辅助教学。具体说来,一班教师充分利用中文来解释,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察觉中英两种语言的异同,理解和掌握英语语法规则。而且在阅读理解中,一班的教师在长难句的理解上,适当采用中文翻译法,学生能更好地领会意思。例如,在解释新词的时候,特别是抽象词汇时,在用英文解释其含义后,再用中文辅助理解。而二班的英语教学则尽量避免中文的使用,试图培养学生的英文思维能力。当然,这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更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当学生遇到理解难点的时候,教师尽量提供相应的英文转述,帮助学生理解。三个月后,我们再一次对两个班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作测试(即后测),以一、二班的成绩差异来研究母语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控制实验的变量的唯一性,两个班的英语教学都由同一教师承担。

四、结果分析

1.问卷调查结果

(1)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

从收集的数据我们看出,有53.8%的学生非常同意学英语是因为它是现今社会重要的交流工具性语言这个观点,还有90.6%的学生认为学英语是为了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和以后找工作,只有10%的学生学英语是因为英语语言本身的魅力。这个数据结果真实反映了现今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情况。在四六级“指挥棒”的作用下,大学生都渴望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毕业后找工作时有更多更广的选择,因此他们对英语的学习都是以考试为中心,这是可以理解的。另外,独立学院的学生相比其他本科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要差些,所以对英语语言本身魅力的意识较差。

根据R.C.Gardner(1972)和W.E. Lambent(1972)的观点,人类的学习动机可以分为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学习动机[2]。前者的目的在于融入第二语言社团之中成为一员,表现出一种对该种语言下的文化和人民的真诚的个人兴趣;后者只是为了把第二语言作为工具,教育、工作的需要,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突出自己的社会地位,侧重学习一门新的语言的实际价值和好处。很明显,被试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为工具型动机,因此学习比较被动。

(2)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母语使用情况

不管是在词汇学习、语法学习方面,还是在写作、发音、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方面,学生对母语的态度都是比较积极的,支持率分别为70%、87%、90.4%、19.8%、60.3%。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交际教学法在语言教学领域的盛行,语言教学曾近一度走了极端,很多学者认为语法教学能在交流中自动完成,因此语言教学过程中不需要讲解语法,这种做法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事实上,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在缺乏真实语境的情况下,语法教学对于学习者形成语言基本概念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语法规则通常是学习难点,老师的教学任务通常是通过与汉语的语言例证对比来完成。这种以强化目的语和母语的异同点来促进目的语学习的教学方法,通常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母语知识迁移到目的语学习上,而对于与母语不一样的地方,通过中文的讲解,也能有效引起学生的注意。

(3)学生对老师适当使用母语的态度

对于这个问题,只有8%的学生希望教师使用纯英文授课,有82%的学生非常支持老师在适当的时候使用母语帮助理解。这说明实际上很多学生意识到母语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因为一旦听不懂老师所讲,那么一切都没有任何效果。对于他们期望老师用中文强调的地方,超过87%的学生选择了希望老师着重对比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

2.教学实验结果分析

(1)前测的结果

前测的数据分析:从该表格我们可以看到,一班二班学生的英语成绩基本相当,分数均值分别为72.475和72.95。另外,采用独立样本测验分析学生的前测成绩,即以整体的概念分析两个班成绩的差异性。从数据上看,显著性概率值为0.907,远远大于标准值0.05,也就意味着两个班的成绩差异不大,可以看做英语语言学习水平上的平行班,这为之后的实验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后测的结果

后测的数据分析: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一班的平均成绩以一分多的优势领先于二班;Sig值为0.535,还是小于标准值0.05,说明两个班的英语后测成绩虽然没有显著变化,但是跟前测两个班成绩的sig值0.907相比,还是越来越往标准值0.05方向靠拢,表明跟实验之前相比,两个班的学生英语成绩正在拉开差距。结合前后测两侧的平均分来看,一班的人均英语得分从前测的72.475提高到75.750;而二班学生的英语平均分也有所增长,由原来的72.950增加到73.950,但增长幅度不及一班。由此看出,母语在中学生英语学习中一定是有非常积极的正面作用的。

(3)学生的后测试卷表现情况分析

①在语音层面的母语正迁移

以听力理解中的第四题为例:“How about Nanning according to the speaker?”在听完听力录音“I/came from /Nanning,which/is/a beautiful city.”之后,大部分的学生选择了正确答案“beautiful”。显然,录音中的英文句子的停顿跟中文版本的“我/来自/南宁,那/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几乎一样。对于一班学生来说,由于老师在教学时强调过中英文在语音停顿方面的相似性,因此他们在解答这道听力题时只需仔细听特定的形容词。

同样,在听力理解的第五题中,由于老师强调了中英文语调使用上的共性,即能通过语调的变化表现言外之意,一班的学生能够更好地把平时生活使用母语时由于语调的变化导致的语言意义变化的例证、经验更好地迁移于英语学习中。

②在句法层面的母语正迁移

在分析了学生测试试卷中翻译答题情况后,我们可以发现一班的大多数学生在翻译时选择应用句子结构上,是比较得心应手的。以第91题“这个周末我要去看望一个朋友。”(I will visit a friend this weekend.)和第95题“核武器仍然是世界和平的一个巨大威胁。”(The nuclear weapon remains a huge threat to world peace) 为例,它们相应的英文表达和中文提示所用的句子结构都相同,句式分别为SVO和SVP。

③在文化层面的母语正迁移

在选择题第27题中,“Climb to the top of Eiffel Tower if you want a ?摇?摇?摇?摇’s eye-view of Paris”,大部分学生选择正确答案“bird”,而不是“eagle”, “swallow”或者是“pigeon”。究其原因,母语中文里也有“鸟瞰”这样相似的表达。

当然,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的被试实际上在测试中犯了特别多的错误。这些错误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习者们在对目的语接触不多的情况下,将对母语的规则过于概括迁移到目的语中产生的。例如,当要求表达“看望一个朋友”时,有些学生会使用动词“see”,体现出被试学生对英语语言某些词汇搭配知识的欠缺。而“marry with someone”等的表达则是受母语负迁移影响,过度概括语言规则,是忽略了目的语中的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概念而导致的语言失误。还有,在写英语作文时,经常在两个完整的分句之间用逗号,又不加连词,这也是受了汉语的影响。如果学生事先对英汉不同之处比较,了解到它们分别为形合语言和意合语言,则能利用这种差异发挥汉语的正迁移作用,减少负迁移,避免错误。

五、结语

母语与第二语言中的知识存在一定的共同特征,如果学生在学习之前就已利用母语接触了解这些知识,则会促进正迁移作用的发挥,两种语言的差异虽易导致负迁移,但若用母语的介入作好两种语言的对比,则不仅能减少负迁移,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母语的正迁移作用。总之,既然母语的影响不可避免,那么我们就要利用两种语言的共通之处和必要时母语的介入发挥母语的正迁移作用,规避和减少负迁移的影响,以便让独立学院的学生真正迅速地掌握第二语言。

参考文献:

[1]Atkinson,D.“The Mother Tongue in the Classroom:A Neglected Discourse”[J].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1987,41(4):241-247.

[2]Gardener,R. C. & Lambent,W. E..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Rowley,Mass.:Newbury House,1972.

[3]Krashen,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1981.

[4]Oxford,R.L.“Instructional Implications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Styles and Strategies”[J].Applied Language Learning,1993(4).

[5]Perdue,C.Adult Language Acquisition: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s.Volume 1 Field Method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6]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篇10

[关键词]双语;教学;问题;关系;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0-0248-01

笔者从2004年9月开始为我校2004级学生开始开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英汉双语课,至今已达十年。理论学时各为64的《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双语课面向我校材料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及后来新增的功能材料4个专业,每届8个班型、约280名本科生。

2004年,我校还没有教师开设理工科基础课程的双语课。笔者在教学中深感学生的英语水平低下,尤其是应用能力更差。英语虽然可以成为一门课程,但它应该是个工具,而不是一个专业,更不该沦为一个只能用于考试的科目。所谓“英语学地好”的学生大多不过是擅长考试而已,分数可以很高,实用水平却低:不会说,听不懂,词汇量贫乏,英汉互译皆差。

1983年9月,笔者就读国内某所综合性重点大学。从大一开始,教师就不断给学生发放一些英文教学资料,例如有关配合物、化学键、杂化轨道理论等内容,在几门主干课程中还使用了原版教材(当时只有复印版),例如 《Introduction to Organic Chemistry》、《Designing Organic Syntheses》等。经过母校4年的培养和训练,笔者养成了在化学自修中使用英语的习惯,不仅阅读较多原版教材、使用英语撰写论文,还在备课过程中使用英语进行思考、推敲专业词汇的准确使用、揣摩化学内容的英语表达……随着对使用英语表述化学内容的兴趣逐渐浓厚,笔者产生开设双语课程的想法并于2004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

经过十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对大学基础化学双语课有些浅薄体会,提出一些个人的思考和见解,仅供相关同行借鉴和参考。

经过十年教学实践,笔者对大学基础化学双语课有如下几点思考和体会。

一、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中英语使用比例问题

基础化学课堂教学使用笔者自己制作的课件,英语占文字部分的90%,部分重要内容后附有对应的汉语。口语表述中使用的英语比例视内容难度而定。对于简单易懂的部分全部使用英语表述,如旧知识的复习、新问题的引出、计算过程、归纳总结等;对于晦涩难懂的内容全部使用汉语,如离子极化理论、VSEPR理论、有机反应机理、电子效应等。其他内容使用50%-60%英语表述。

二、专业英语词汇问题

非化学专业学生对化学专业词汇比较陌生,如果要求过高,必定增加学生负担,而且后续课程很少使用又会造成遗忘。对于这些词汇只要求学生认得即可,不必做读写要求。但对于普通科技词汇,如reaction,property,function,constant等,则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听说读写的能力。

三、专业英语和公共英语的关系;专业知识与英语能力的关系

公共英语是专业英语的基础和前提,专业英语是公共英语的扩展和应用。双语课提供给学生学习专业词汇和英语表达专业知识的机会,使英语基础知识与专业学科内容紧密结合,提高英语实用水平,促进公共英语水平的提升。

外语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工具和手段,专业知识是学习英语的目的和意义。双语课是通过专业教育获取外语语言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其最终目的是学习专业知识而不是学习外语课程,不能喧宾夺主、本末倒置。所以,对于教学难点应该采用汉语而不是英语,不能为了双语课而“双语”。“双语”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四、双语课开设年级和学期问题

很多教师认为双语课只适合在大三及以上的较高年级开设。笔者不以为然。

笔者在高校任教已达27年,对高校学生情况比较了解。纵向来看,英语是二十多年间学生普遍感到最为困难的学科。笔者认为,学习英语困难、成绩不佳的主因不是英语学科难度问题,而是功夫问题、勤奋问题。全日制普通高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只有大一、大二开设公共英语课,之后只有准备考研的学生仍会继续自修,其他学生的英语知识随着时间的流逝急剧减少,很快就所剩无几。目前采用的英语考核方法只能测定学生应试能力,而应用能力和分数并不一定相关。高年级学生的英语能力一定比低年级学生高吗?成绩或许较高,但能力不一定也高。

对于在哪个年级和哪个学年开设双语课的问题,不要一概而论,不要有硬性规定,应该结合教师能力和学生实际情况顺势而为。

五、原版教材使用问题

很多学校规定双语课一定要使用原版教材,否则双语课便名不副实。笔者认为不妥。

首先,化学类原版教材价格较高,即使是引进版或影印版,售价也在80元,甚至百元以上。学生需要购买原版教材的双语课程可能不止一门,教师和学校应该考虑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其次,学时的普遍缩减造成教学内容的不断压缩,学生只能学到教材中的部分章节,利用率不高造成浪费。第三,原版教材大量生僻的专业词汇势必给学生阅读带来很大负担,学生学无余力。笔者认为做事应该少点好高骛远,多点实实在在,不要形式主义,不要人云亦云。

六、其他问题

1、使用双语进行教学造成课堂用时紧张

双语教学中,有些内容难免需要两种语言分别描述和讲解,势必造成教学用时的紧张和窘迫,相比普通教学学时延长,需要任课教师注意和掌控。

2、双语课教师工作量问题

双语课教师在课前备课、制作课件、教学过程、出题阅卷等环节需要比非双语课教师付出更多劳动,学校管理部门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向双语课教师倾斜以体现多劳多得、按劳取酬,同时鼓励更多有条件的教师力所能及、注重实效地开设双语课程。

3、双语课教师准确语音与流畅语速的关系问题

双语课教师的口语水平需要学校专门成立考查小组进行把关与审核,如果条件允许,可对教师进行培训与考核,凭证上岗。

双语课教师应该同时兼顾语音标准和语速流畅,不能简单地将二者割裂、对立起来。如果不能兼得,笔者认为语音标准更为重要。在语音不准的前提下,语速越快,效果越差,而且教师不标准的语音也会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反之,语速过慢会增加讲述时长,难以在有限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

4、双语课试卷问题

笔者几年前的期末试卷全部使用英语出题,近年开始对试卷中的关键词汇附加汉语标注,避免学生因看不懂题目而造成成绩较低的现象,因为考查学生的毕竟是专业知识而不是英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