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08:27: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操作技术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操作技术论文

篇1

【摘要】目的总结恶性肿瘤手术中的无瘤操作技术。方法介绍无瘤操作技术及配合要点。结果手术中要严格遵守无瘤技术操作,避免肿瘤细胞医源性转移。结论恶性肿瘤手术过程中,手术室护士既是执行者,又是督促及管理者。

【关键词】手术室恶性肿瘤无瘤操作技术

无瘤操作技术是外科医护人员在手术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对于恶性肿瘤手术,无瘤观念与无菌观念同等重要。1954年Cole等[1]提出了无瘤操作技术的概念,它是指在恶性肿瘤的手术操作中为减少或防止癌细胞的脱落、种植和播散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其目的一是防止癌细胞沿血道、淋巴道扩散;二是防止癌细胞种植[2]。而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是恶性肿瘤重要的生物学特性:往往手术操作还会使癌细胞医源性扩散率增加。因此,应让手术人员认识到无瘤技术的重要性。大量的研究已证实,无瘤操作技术可有效减少根治性手术后肿瘤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延长患者的无瘤生存期。在当前“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指导下,如何减少癌细胞医源性扩散,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如何在手术中完善无瘤操作技术:应引起我们手术室护士及手术人员的高度重视。

1手术切口的保护

主要为预防癌细胞种植切口。临床常用方法是:首先将腹膜保护巾缝合于两侧腹膜,再上腹壁牵开器;然后将腹膜保护巾与切口上、下角严密缝合,起到保护腹膜及切口的作用[3]。

2手术体腔探查

手术者探查动作要轻柔,切忌挤压;探查完毕后,更换手套。因对肿瘤的触摸,挤压会增加癌细胞向腹腔内脱落,发生种植[4]。所以,术中探查时应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先探查肝、脾、盆腔、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及肿瘤两端;最后再探查原发肿瘤及受累脏器。

3手术器械

3.1术前手术器械的准备术前应根据手术做好充足的手术器械准备。

3.2术中手术器械的使用器械护士应提前15min洗手上台,整理无菌器械台,准备好相关器械,建立相对的“瘤区”;当肿瘤切除后,所有接触过的肿瘤的器械均放置于“瘤区”,严禁再使用于正常组织,以免将器械上的肿瘤细胞带入其他组织。若手术先行肿块活检再行根治术,应准备两套器械,先用小包器械做活检,再用大包器械行根治术。

3.3术中手术器械清洗液的使用若术中无条件更换手术器械时,为了有效处理术中受肿瘤细胞污染的手术器械,灭活污染器械上的肿瘤细胞,应将受肿瘤细胞的手术器械用蒸馏水浸泡5min后再使用。

3.4术后污染手术器械的处理将手术器械浸泡于新鲜配制的强化酸水中30min,以达到杀灭癌细胞、病毒、芽孢等,还可防止水污染等作用。

4肿瘤的切除

4.1电刀的应用手术时应用电刀切割,不仅可减少出血,并且由于电刀可使小的淋巴管或血管被封闭,减少癌细胞进入脉管的机会,同时电刀亦有杀灭癌细胞的功能,可以减少癌细胞的种植引起局部复发,术中应准备2把电刀,肿瘤切除后应更换电刀[5]。

4.2肿瘤标本及切口的处理手术医生切下的肿瘤标本及淋巴结,器械护士不得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弯盘接递,肿瘤切除后切口周围加盖无菌单,更换所有纱垫、手套、缝针等接触过肿瘤的物品。

5冲洗液

切除肿瘤后的冲洗液是防止感染及癌细胞残留的重要措施,起到避免肿瘤细胞种植和播散的作用,术中器械护士应用干净的无菌盆盛装冲洗液冲洗术野,不允许用洗刷过器械的无菌盆盛装冲洗液来冲洗术野,冲洗时将冲洗液灌满创面各间隙并保留3~5min,再吸出,反复冲洗2~3次,再吸净,不能用纱垫擦吸,以免癌细胞种植。

6冲洗液的应用

6.1蒸馏水据报道应用43℃的蒸馏水用于肿瘤细胞3min即可有效使肿瘤细胞破损其主要原理为:蒸馏水是一种不含质和有形成分的低渗性液体,其渗透压接近0,而人体组织细胞的渗透压为280~310mmol/L,由于渗透压的差异,蒸馏水可以使肿瘤细胞肿胀,裂解肿瘤细胞膜,从而使肿瘤细胞失去活性。因此蒸馏水作为冲洗液,能有效避免肿瘤细胞的种植和播散。

6.2碘伏溶液手术中和手术完毕时,可以用稀释10倍的碘附液冲洗创面、盆腔、腹腔和冲拭切口,可以防止感染并避免肿瘤种植。

6.3洗必泰溶液可以迅速吸附细胞质,使细胞胞浆成分外浸,抑制细胞多种酶的活性,因此术中使用洗必泰溶液冲洗手术创面,可以减少肿瘤复发的机会。

6.4抗癌药物溶液根据情况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中放置抗癌药物。常用的药物有5-FU,由于吸腹药物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使种植或游离的癌细胞能较长时间浸润在高浓度药物中,从而增强抗癌药物的直接杀伤作用[6]。

7小结

随着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趋于年轻化,为了有效减少根治性手术后肿瘤的局部复发向远处转移,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根治性术后的5年生存率,改善其生存质量,因此,在行肿瘤手术中,手术人员应高度重视无瘤操作技术的重要性,并积极地加强无瘤操作技术的技能,这也是每位手术室护士加强学习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夏艳.无菌技术在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当代护士,2006,4:58-59.

2王舒富.胃癌手术方法的改进及无癌操作技术.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407-408.

3肖乾虎,燕锦,刘宝善.应重视外科治疗大肠癌的无瘤技术.四川医学,2004,25:379-380.

4何建茵,浦永东,朱志东,等.胃癌患者腹腔游离癌细胞检出率的研究,医学杂志,2001,26:333-335.

篇2

[关键词]:挖孔桩 施工方案 土侧压力 护壁设计

1 .前言

随着水陆交通建设工程、城建设工程规模的迅速扩大与发展,工程建设的技术含量也在不断地提升与深化。对工程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的标准,更加明确、具体。对施工技术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的要求,更加完整系统规范化。与此相应的,是对施工组织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这一点,首先体现在《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必须履行监理审批程序。可以说,某些重要的施工方案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工程建设项目中,所有参建单位在专业技术理论 、施工实践经验及敬业精神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笔者在陕西、内蒙古等地高等级公路建设从工程监理期间,负责审核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其中,有些关于桥梁下部构造中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础用人工挖孔施工方案。其内容大多显得杂乱无章、语无伦次。笔者结合施工规范并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相互参照印证。觉得关于人工挖孔这方面的施工技术理论还不太成熟和完善,跟实际操作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解放以来,我国桥梁的灌注桩基础施工,多以机械钻孔为主。近年来,由于有些专门以灌注桩挖孔为业的民工队伍的出现。目前,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尤其在公路桥梁工程中,灌注桩基础用人工挖孔的施工方法己经比较普遍。因此,深入探讨关于人工挖孔方面的实用性技术问题,使施工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可操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 施工方案的作用和意义

2.1 编制施工方案,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性准备工作。

2.2 施工方案是施工技术资料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2.3施工方案必须履行监理审批程序。

2.4 施工方案是对即将进行的工程项目全面统筹规划实施的指导性文件。

其中前三项只是手段,能够正确合理有序地指导施工才是目的。有些工程项目把编制施工方案当作工作任务应敷差,无疑是本末倒置了。

3 .施工方案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3.1 内容不完整,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

3.2缺乏技术含量。叙述过程多是一些常识性施工用语拼凑而成,很少有施工质量控制检测标准等方面的数据。泛泛而论,空洞无物,缺乏参考价。

3.3 离施工实际。有些施工方案或繁琐或简约,很多内容似乎与本工程毫无关系;有些叙述的内容不可能实际操作。废话连篇,毫无意义。

3.4 文字表达能力差。有些关于结构力学或几何尺寸计算方面的错误屡见不;语句不通顺处及错别字比比皆是。

出现上述问题,主要是有些工程项目负责编制施工方案的人员缺乏专业理论知识和施工实践经验,不了解施工现的实际情况。通过网上下类似的资料后,缺乏增删修改的业务水平。只能囫囵枣,照本宣科。于是出台了许多质量低劣的所谓“施工方案”。

4.人工挖孔施工方案的内容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础,是桥梁下部构造中的一个分项工程。灌注桩施工可分为成孔、钢筋加工安装、灌注混凝土三道主要工序。其中,因为成孔难度比较大,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比较多,历来被视为关键性工序。尤其是采用人工挖孔,施工过程更为复杂,而且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因此,应制订专项施工方案,内容也应该详细一些。

4.1采取人工挖孔的原因

因为人工挖孔不但劳动度大,同时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所以,施工图设计中大多用机械成孔。决定人工成孔,除了需要履行正常的变更设计程序外,还应说明取人工成孔的原因。尤其要说明施工区域的水文、地质及地貌等情况,因为这是确定能否取人工挖孔的决定性因素。例如,109国道(内蒙古境内)高速路段内有几座大中桥位于山岭重丘区,采用机械钻孔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施工现埸运输、安装、移动钻机不便,且附近缺乏水源。采用机械成孔比较困难,最后决定人工挖孔。

4.2 挖孔桩工程量

如果全部采用人工开挖,在灌注桩施工总方案中己经说明,可不必重复。但是,如果有些钻孔有些挖孔,象110国道(内蒙古境内)小沙湾黄河大桥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础,河床流水处用机械钻孔,河滩与两岸墩台桩基础用人工挖孔。类似这种情况,应说明其中挖孔桩数量和位置,最好附《挖孔桩平面示意图》。

4.3 不同桩径和桩长设计情况

因为有些桥梁设计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础桩径和桩长是不同的。采用人工挖孔对于孔径和孔深应有一定的限制。如岛-兰州高速路建设(陕西境内)总监办曾明文规定,采用人工挖孔的桩长限于15m。孔径太小也不适合采用人工开挖。因此,应根据整体设计统筹兼顾,合理安排。

4.4施工计划日期

施工队伍组织按排情况、预计单孔完成所需时间、全部成孔计划工期。在此说明:成孔工期指第一孔开挖始,至最后一孔完成,实际上与灌注桩工期相同。最后一孔灌注混凝土,说成孔质量合格,至此人工挖孔这道工序全部结束。但是,灌注桩质量还需经过混凝土度试验、混凝土桩超声波检测等,确认工程质量合格后,才可以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因此,在工期按排时,应注意成桩检测的时间差问题。

4.5施工机具配置情况

结合计划工期、平行或流水作业顺序、施工人员组织安排等因素。计划配置施工所需卷扬机、吊葫芦、盛土桶、推土车、铁锹、铁镐等设备工具的名称、数量。

4.6 施工方法及工艺

这是施工方案中的主要内容。应详细描述从施工准备工作,到挖孔工作结束的全过程。其中包括测量定位、锁口、挖运土(石)方、孔壁支护、特殊情况处理等细化工序的具体操作过程及质量控制方法。

4.7特殊情况的处理措施

如果挖孔过程中遇到异常情况,应提出应变处理办法。例如:

4.7.1遇到漂石或岩石层时,是用铁锤、钢钎破碎挖掘,还是用爆破作业。如用爆破作业,应拟定爆破作业方案,详细说明爆炸物的性能、爆破作业方式、安全施工措施。

4.7.2遇到地下水渗流速度较快或流沙层时,应详细说明诸如取集水井抽水、护壁特殊处理措施等。

4.7.3遇到软弱土层时,正常情况下取的混凝土护壁形式,是否有所改变及如何改变等,应详细说明。

4.8成孔质量标准

钻孔或挖孔的成孔质量标准基本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机械钻孔用泥浆护壁,允许有一定的沉渣厚度。人工挖孔则要求孔底无松散泥土或石渣。

4.9安全施工措施及注意项(下文专题讲述)。

5. 关于确定孔壁支护问题

人工挖孔将隐蔽工程变为非隐蔽工程,混凝土桩质量明显优于机械成孔质量。但是,人们之所以普遍用械成孔方式,不仅是因为施工人员劳动度高,更主要是有一定的安全风险责任。为保证施工安全,取混凝土护壁历来被视为最有效的办法,成了传统的人工挖孔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如何确定科学合理的护壁方式,便成了挖孔桩施工中一个重要的技术性问题。

5.1孔壁受力状况

在不考地面不均匀堆物产生偏压力的情况下,孔壁所承受的主要是周围土侧压力和地下水侧压力。如下列示意图:

孔壁土、地下水侧压力示意图

5.2护壁厚度计算

5.2.1 一般混凝土护壁厚度按下式计算:

T≥KPD/2Ec

式中:T--混凝土护壁计算厚度(cm);K--安全系数, 一般取K=1.65; P--土和地下水对孔壁的最大侧压力(KN);D--挖孔桩外径(cm);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KN)

5.2.2 侧压力p值计算

土质与水位情况是决定P值大小的主要因素。一般用下列计算公式:

含粘性土、有地下水的孔壁侧压力p值计算:

含砂性土、有地下水的孔壁侧压力p值计算:

提示:护壁厚度计算方法是大致相同的,但各施工现的实际情况却是千差万别的。因此,计算结果只能作为确定护壁厚度的一考因素,而不能作为决定性因素。

5.3 混凝土护壁设计

5.3.1 计算护壁厚度时,应按最不利因素考。因为,有些区域的地质复杂状况,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如上面提到的110国道(内蒙古境内)小沙湾黄河大桥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础,河床流水处用机械钻孔,河滩与两岸墩台桩基础用人工挖孔,全部用护筒跟进的护壁措施。但是,在钻孔与挖孔过程中,都分别出现了钢护筒局部受到挤压变形破裂的现象。10 cm厚的环形钢板因受压变形破裂,其侧压力之巨教人匪夷所思。有些工程技术人员不考这些因素,在计算时在参数范围取偏低值,所计算护壁厚度偏小,这是缺乏施工经验的表现。再如,有些人将灌注桩水下C30混凝土,作为护壁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Fc) 值计算。实际上, 很多工地护壁混凝土从配合比、拌合、振捣、养护等一系列操作过程由于客观条件较差,施工很不规范,要达到C30度等级几乎是不可能的。

5.3.2护壁混凝土的厚度、节护壁浇筑高度、是否需要配置钢筋等问题,是根据实际开挖区域的地质水文情况、孔径与孔深、护壁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因素决定的。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所以,很难确定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在考施工方案时,对有些重要的概念应非常清楚:

1) 混凝土护壁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为防止孔壁土零碎脱落, 地质情况不佳时防止塌方。如果桩孔不深,孔壁土处于稳定状态。象有些人工开挖的水井、山洞、地道等,没有护壁措施,也有出现坍塌现象。况且,成孔后立即灌注混凝土,护壁的作用其实很小。如果防止例如砂砾类土层开挖时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结构,为克服表层颗粒松动碎落现象,混凝土护壁厚度可考在10-15cm之间; 如果地质情况比较复杂, 某些地下水丰富的土层可能会出现变形坍塌, 混凝土护壁厚度可考在15-20cm之间. 但是, 一般混凝土护壁厚度不应超过20cm。如果20cm厚度都不能解决问题, 恐怕采用人工挖孔方案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选择.

2)在同一个工程项目,最好采用统一的护壁结构形式。如,有的施工方案提出根据不同类别的地质情况,每节混凝土护壁施工厚度与高度有不同的要求。这样做貌似科学合理,实际上行不通。殊不知挖孔是粗活,多数民工缺乏专业知识,也不会准备很多套不同规格的护壁模具。再则,如果经常变换护壁形式,只会增加施工复杂程度,很难控制设计要求的孔径和垂直度。

3)为了顺利施工和加快护壁环作业,护壁混凝土应掺加速凝剂。在正常的地质情况下,一般可采取素混凝土护壁。遇到特殊情况,可能会出现孔壁坍塌现象时,可酌量配或增设钢筋。确切地说,这样做并非在于增加护壁强度,而是在混凝土凝固之前能起到支撑作用。

4)每节混凝土护壁施工高度,一般在100cm左右为宜。其厚度由两片拼装后两端口直径相差约10cm左右的环形钢模控制,上下两节护壁施工时应搭接5cm左右。计算厚度以护壁薄处为准。这种结构形式既便于开挖,也能较好地发抵抗侧压力的作用。

5)从开挖到每节护壁完成作为一个循环作业,应一气呵成。

6 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确保施工安全,是挖孔桩施工的首要问题。。有些工地的管理部门或监理单位,在要求的一些安全施工注意事项中,把通风、排毒、逃生软梯、井下照明设施、绝缘劳保品、挖孔区域安全指示灯、、、、、说得面面俱到。把简单的挖桩孔说得比开矿隧道施工还要复杂,似有故弄玄虚之嫌。要确保施工安全做到万无一失固然不易,但也不必谈虎色变。笔者参加过高速公路十几座桥梁的挖孔桩施工,并有出现过安全故方面的问题。这样说的意思,是希望各工地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安全生产措施。因篇幅所限,在此作一些提示:

6.1 人工挖孔的水文地质条件。如淤泥层太厚或地下水丰富容易塌方者,或孔径小于120cm且桩孔较深时,不宜用人工开挖。

6.2 注意平面布置开挖桩孔顺序。如间距较小的排桩或密集的群桩,宜间隔穿行。

6.3 挖孔过程中不应受外力影响。如限制振动机械操作、过往车辆与施工现场的距离。

6.4 取科学合理且比较经济的护壁方式,以及遇到特殊情况的应变护壁措施。

6.5 需采取爆破作业时,应制定详细的专项安全爆破施工方案。

6.6 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

6.7 要特别注意避免井上物伤人问题:1)混凝土锁口应坚固,高于地面30cm以上;2) 必须调井上作业人员认真配合操作,心无旁骛;3) 随时检查吊运土方设备, 发现问题及时检修。

6.8 制订安全施工管理制度,加现埸巡检,发现安全隐患问题及时整改。

7 结语

根据客观条件正确选择人工挖孔施工方案、确定经济合理的护壁方式、取有效的安全施工管理措施,这是进行挖孔桩施工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考校工程技术人员在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方面一个具体的衡量标准。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高深或复杂,但要做到精益求精,达到最佳效果。并进一步使目前有些抽象的概念形成完整的理论,使施工方案和实际操作规范化,还有待于广大同仁努力摸索与探讨。

作者简介:

篇3

【关键词】网络数据 系统

1 医院学术论文管理情况现状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绝大多数医院管理论文的方法已经从手工登记转变为使用计算机软件管理,其中最为普及的是使用Excel软件制作电子表格登记论文资料。这种方法可以较好地帮助工作人员解决查找和数据统计的问题。但是,数据的收集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工作,由论文作者上报至科教科,再由科教科工作人员进行手工录入制成Excel表格,需要生成报表和统计数据的时候也必须手动操作。

大量繁琐枯燥的手工录入工作制成的Excel的本地文件,却并不能较好的实现数据共享。因此,随着网络的普及,部分医院建立了基于Web的论文管理系统。依靠B/S架构的Web论文管理系统,可以很好的解决数据共享的问题。相比于使用Excel文件记录论文数据,网络论文管理系统的优点在于只要有可用的网络,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通过手机或个人计算机进入系统,进行论文上报、登记、查询操作,使论文管理工作不仅限于办公室。并且依靠计算机技术也可以一定程度的简化手工工作,以鼠标点选、自动生成等方式优化录入、统计分析的过程。

2 基于网络数据抓取的医院论文管理系统

基于网络数据抓取的医院论文管理系统保留了普通网络论文管理系统的优点,着力优化和完善最为繁琐的数据录入过程,从国内权威的论文数据库中直接抓取需要的数据存入自己的数据库。

据了解,国内绝大部分正规期刊上发表的文献在见刊1-2个月后就会被知网、万方、维普等专业的文献数据库收录。普通用户通过检索,可以获取到论文的题目、发表刊物、见刊时间、作者姓名、单位、关键词、摘要等数据,足以满足医院论文管理系统的需求。只要实现并使用抓取功能获得需要的数据,就能大大简化手工录入的工作,同时能有效的避免论文漏报、错报。

2.1 系统的体系结构

目前基于网络的系统体系结构主要是C/S(客户端/服务器)架构与B/S(浏览器/服务器)架构。C/S架构将大部分的运算放在客户端处理,要求进入系统的计算机安装相应的客户端程序,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等条件有特定的要求,限制了用户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是灵活性不强,不便于后期维护和系统升级。B/S架构基于HTTP和TCP/IP协议,运用服务器完成大量的运算,将运算结果传输给浏览器显示,用户只需要使用浏览器就可以在个人计算机或智能手机上进行操作,不受局域网、软件和运行平台的限制,可以实现跨平台的使用,并且后期维护成本低,更新方便。

为了系统后期的维护及功能完善,本系统采用B/S架构,也更能适应目前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2.2 系统的功能模块

如图1所示,本系统分为五个功能模块,分别为:部门管理模块、职工管理模块、论文抓取模块、论文录入模块、查询统计模块。

2.2.1 部门管理模块

部门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添加、修改、删除操作设置医院部门信息,构建一个完整的部门树形结构,以便在查询统计时可以实现按照部门查询统计,有助于分析和比较各科室部门的情况。

2.2.2 职工管理模块

职工管理模块同样通过数据库的操作建立职工的花名册,并且将每个职工按照实际情况分配到科室和部门,如此便建立了论文、作者、部门的关系。

2.2.3 论文数据抓取模块

论文数据抓取模块使用网络数据抓取的方法,通过请求URL、对返回数据进行分析、提取论文相关数据,将其存入论文信息表,并与医院职工进行关联。

2.2.4 论文数据录入模块

本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手工维护论文数据,以对论文数据的添加、修改、删除操作,提供是一个查缺补漏渠道,对数据抓取过程中出现的不完善数据进行人工修改。

2.2.5 统计查询模块

模块提供作者姓名查询、关键词查询、期刊查询、发表时间查询、科室查询等丰富的查询方法。统计各科室数量、各种期刊上的数量、关键词相关论文数量、任意时间段数量等以供比较分析。

2.3 网络数据抓取模块设计

数据抓取功能是本系统的特色和亮点,其设计原理类似于简化的网络爬虫,抓取数据更具针对性,抓取范围仅限于较权威的论文期刊数据库。以下介绍设计思路。

2.3.1 抓取模块涉及的数据库设计

为了能在网络上抓取数据,需要一个表存放URL信息,其中包括的主要字段有URL、URL的MD5编码、访问状态、请求的页面类型等。

另外需要一个存放论文信息的表存放抓取到的数据,包含题目、刊名、发表时间、作者、关键词、摘要等字段。

2.3.2 抓取数据的主要步骤

首先程序从URL表中取出一条访问状态为未访问的数据,请求此URL并接收返回数据,根据URL请求的页面类型做提取论数据或者提取URL数据的操作。

对于返回的是论文页面,需要提取论文详细信息,然后到论文信息表中查找,判断是否为已经抓取过的论文数据,若已抓取,则标记请求的URL为已访问,然后进行下一个URL的请求。否则将论文数据整理并入库,将作者与职工关联,之后请求下一个URL。

若非论文详情页面,则需分离提取页面中的URL,将提取到的URL逐个进行MD5编码后到URL表中,将非重数据标记为未访问然后入库。

3 实现本系统的意义

基于网络数据抓取的医院论文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论文管理过程中的繁琐工作,简化管理流程,为管理人员减负。同时,得益于系统采用B/S架构,可以实现跨平台、跨区域的管理。抓取来自论文数据库的数据相对全面,以此数据做出的分析统计能够更加有效的指导医院科研的发展方向和重心。设计并实现本系统,有效地提高了科教管理工作效率。

篇4

摘 要: 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考查本科生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其质量是高校办学水

>> 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育的新思考 美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课程面临的现状问题分析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浅谈改革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实践――以生物技术专业为例 生物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的改革探索 美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常见问题分析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问题分析及对策 理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国贸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与写作问题的剖析 数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国际贸易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潍坊医学院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问题的分析和对策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现状分析 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教育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分类指导探究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分析与对策 理工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现状调查与分析 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开放教育英语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与措施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曹运长,文红波,乔新惠.提高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1):33-35.

[3]张巨峰,罗霞.对指导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一点体会[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0):164.

篇5

关键词:B/S;本科生;论文质量;创新

1 B/S技术概述

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技术是由美国微软公司研发,是WEB兴起后的一种网络结构模式,WEB浏览器(Browser)是客户端最主要的应用软件,这种模式统一了客户端,将智能系统可实现的核心内容集中到服务器(Server)上,简化了系统开发、维护及使用成本。在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教育界提出“面向教育信息化”的教学管理发展目标。就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工作而言,以往论文写作、指导模式主要是通过笔、墨、纸等传统媒介实现,论文管理工作也主要是按照印发规章制度推行。这种管理模式在当今信息技术已渗透教育管理各个层面的形势下为高度依赖网络交流手段的“90一代”的“电子学生”所排斥。可以说基于B/S技术下的论文智能管理系统是应人、应时而生。

2002年B/S计算模式与C/S的计算模式并存混合计算模式的提出,预示着B/S架构模式,跨入“大众”门槛。我校引进论文智能管理系统,也是基于此技术研发的。首先,它是基于JAVA跨平台语言的B/S智能论文管理系统,具有使用随时性和便捷性的特点,不仅无需安装任何专门软件,且系统操作方便,用户通过浏览器,输入系统管理员分配的用户名和密码(系统设置为教师工号或学生学号)就能很方便地登录并使用系统。其次,该系统日常维护成本低廉,作为技术成熟产品它已考虑多种应用环境,能针对不同的使用者身份设定权限,更可以让用户在不同的使用地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比如LAN,WAN,Internet/Intranet等)便捷访问,无需后期额外开发。再次,该系统稳定性强,能有效地保护数据平台和管理访问权限,服务器数据库也相对安全。

2 论文写作质量现状

基于B/S技术下的论文智能系统优化策略分析是笔者对南京晓庄学院2009-2012级毕业生(部分)进行论文写作模式、智能系统应用缺陷及论文管理方式缺陷等问卷调查及跟踪数据基础上提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准确性、应用性及创新性特点。同时针对性指出“传统模式”(纸质材料为主要媒介)缺陷同时,也为论文管理的完善提供重要参考数据;强化智能管理系统与论文写作之间融合度,以期帮助学生提高对论文写作训练功效的认知和对切实论文写作总体质量的提高提供有效数据。笔者依据对调查数据的汇总、统计后发现目前论文写作存在众多问题:(1)论文重题问题不时发生;(2)论文抄袭现象普遍;(3)学生写作素养较为薄弱;(4)部分导师指导能力有限;(5)论文管理人员工作方式传统、单一和低效率。

在数字化、网络化的社会发展趋势下,教育领域顺应时代潮流,逐步向全面信息化发展目标迈进,在数字信息技术普及应用的当下,单一、低效的传统论文管理模式已严重滞后于时展和教育改革方向的要求。2012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强化实践育人环节,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验、实习实训、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这意味着毕业论文写作要从质量逐年降低的颓势中解放出来,必须寻找由传统模式向数字信息模式转变的自救创新之路。受此发展趋势影响,基于B/S技术架构下的智能论文管理系统应时而生,其特点与优势凸显。虽然技术和时代优势明显,但根据调出数据显示:仍存在一些问题:(1)使用者对论文智能系统操作不熟练;(2)论文智能系统技术漏洞有待完善(文件支持版本格式太低、软件兼容性问题等);(3)功能设置与论文实际管理有较多矛盾点等问题需要解决。

3 智能技术深入应用

3.1 B/S新模式与传统模式的功能衔接

1999年国内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学生人数飙涨。论文传统模式,历史资料长期保存不易,参考时查询异常困难,大量纸质材料的存档浪费资源;工作程序繁琐复杂需要耗费人力、物力和时间来完成;受现有条件所困,师生交流互动受限等诸多问题,都从侧面上反映出我国的高校管理工作需要尽快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新模式已迫在眉睫。B/S智能管理系统符合高校信息化发展特点,我们可以将一些先进的管理技术、智能技术等应用到论文系统应用中,从而提高系统的智能化程度,更好地为论文管理服务。论文智能管理系统依赖的是B/S技术优荩加以适当的优化而来。但系统研发的基础是对论文传统模式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两者之间的是相辅相成,优势互补的关系。所以,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出传统模式的管理优势,看准时机的融入到B/S智能管理系统中,达到新旧管理模式的和谐衔接。对此我们应依据论文成果质量和使用反馈的调查问卷为基础,与软件开发公司协调信息进行功能性的技术弥补和进一步完善,直至缩小智能系统与是实际论文管理间的距离或提高其相互间的融合度。

3.2 B/S架构下论文智能管理系统的优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论文智能化管理的手段也得到很大提升,水平也得到快速的提高,并逐渐为高校的师生创造了良好论文写作与指导新环境。较之发展,论文管理虽然在智能化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是高校围绕论文管理而展开的各项工作,还远远没有集成到各个管理系统中(论文管理和教学并没有紧密结合)所以,未来的论文智能管理系统的优化应该重点考虑各种管理系统的高度集成化,并且以教务管理中的论文管理和教学工作为优化核心。同时,对于智能系统与实际管理中的时间节点、步骤安排、灵活机动等方面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及融合。

3.3 智能系统功能优化,应考虑不同学生的专业特点

对于B/S论文智能管理系统的研发应用,应考虑学生的不同院系、不同学科及专业性质等情况,区别对待,合理开发应用。根据学生所学学科,凡所学为基础学科,考核标准应趋重理论,以培养学术人才为旨归的,论文考核标准就需要求严格;而学生所学学科为应用学科范畴,考核标准英趋重实践,以培养实用型为目标,应更看重大学四年平时考试或实践成绩为考核重点。对于智能系统的管理应将一定的权限划分到二级学院,由他们根据专业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设置论文完成步骤的各要求(质量、字数、时间节点、评优及考核标准等)为智能系统的“自”方面的技术设计应用提供合理思路,增加智能系统的操作灵活性,强化系统的应用体验。例如英语学科论文写作中存在机器翻译问题、语法问题等这方面系统功能并未有效开发,导致教师认为智能系统并未真正体现“智能”不过是个重复工作步骤的“系统”而已。最大的优势就是把纸质材料转化成电子文档,并未对论文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起到明显作用,所以对于智能软件的维护更新还应进一步多功能、多学科的角度进行优化,实现真正的智能。

4 结束语

在数字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本科论文管理走上信息化之路是必然趋势。本研究开展过程中将随时跟踪本科毕业生论文撰写各环节的数据资源,进行及时的动态分析,并向相关领导和论文指导教师以及学生及时反馈信息,从而对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此项就如何运用B/S技术论文智能管理系统以促进毕业论文质量大面积提高的研究只要各环节数据获取准确、分析方法得当、对发现的问题能构想出有效解决路径,那么研究过程中累积的成果必然会促进我院办学质量的提高,也会有向其他院校推广的价值。同时,B/S架构技术下论文智能管理系统的全面推广应用,能够有效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丰富指导教师的论文指导方式,优化工作流程,促动指导热情的激发与提升;满足学生他们对电子技术应用教学模式的功能延续的“电子心理”。以上种种价值同时对促进论文写作、指导与管理模式的变革,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与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都有积极影响作用。最终为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创造了机会和新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N].中国教育报,2012,04.

篇6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调查

    一、研究方法及过程

 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研究主要采用调查问卷法和访谈法,调查问卷从实验室条件、实验教学情况、实习情况和毕业论文写作情况四个方面对我区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包头师范大学、呼伦贝尔大学、赤峰学院这五所学校2010届教育技术学毕业生。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13份,对问卷认真作答后再收回,回收问卷194份,有效问卷194份,回收率91.07%,有效问卷率91.07%。

 二、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一)实验室条件

 我区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室条件如表一,从表一中可以看出我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实验室基本上由摄影实验室、演播室、计算机房、微格实验室和常规媒体实验室构成,实验仪器设备能够满足专业课教学的需要。

表一 我区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室条件一览表

 内蒙古

师范大学 内蒙古

民族大学 包头

师范学院 赤峰学院 呼伦贝尔学院

摄影实验室 摄影棚 有 有 有 有 有

 暗房 有 有 有 有 有

 照相机 23 20 15 13 21

演播室 摄象机 20 12 9 10 13

 非线编 40 24 24 30 20

计算机房 计算机台) 54 69 30 50 50

微格实验室  有 有 有 有 有

常规媒体实验室  有 有 有 有 有

    (二)实验教学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决大多数学生(81.3%)喜欢上实验课。73.2%的学生认为实验课的时间安排的比较合理。82.9%的学生认为通过实验课,本人的实践技能有所提高。调查结果也反映出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仅有16.5%的学生实验课前进行预习。全部知道实验项目为综合性实验的仅占8.2%。能够熟练使用实验仪器设备的学生为38.7%。对实验课的讲授、指导满意的学生占45.4%。在各实验课程的实验操作中,积极主动、协作配合占27.8%,被动操作、充当助手的占47.9%,无动于衷、于己无关的学生占16%,常缺课、不参与实验的学生8.2%。

 (三)实习情况

 1、课间实习

 关于课间实习,81.4%的学生偶尔进行课间实习,18.6%的学生从不进行课间实习,64.9%的学生认为课间实习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有帮助。50%的学生认为课间实习难的原因是联系实习点麻烦。

 2、毕业实习

 我区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实习都采用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实习时间为6周到10周。实习地点为中小学、中职、企事业单位。实习的内容为讲授信息技术课、制作教学资源、硬件设备维护。

 (四)毕业论文写作

 70.6%的学生认为写毕业论文能提高专业综能力,41.8%的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的态度是应付任务。在毕业论文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调查中,28.9%的学生认为忙于找工作没时间认真写,21.1%的学生认为指导教师负责不够,50%的学生不会写论文。

 提高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建议

    (一)增加部分实验设备的台(套)数

 这五所高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实验室基本上由摄影实验室、演播室、计算机房、微格实验室和常规媒体实验室构成,实验仪器设备能够满足专业课教学的需要。大多数学生(53.9 %)对本系实验室的实验环境表示满意。访谈中,学生反映为了更好地进行实验,部分学院部分实验仪器的台(套)数有待于增加。

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1、加强学生对实验项目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虽然绝大多数学生(81.3%)喜欢上实验课,但是实验课的教学效果不是很好,调查结果显示全部知道实验项目为综合性实验的仅占被调查学生的8.2%。在各实验课程的实验操作中,积极主动,协作配合占27.8%。能够熟练使用实验仪器设备的学生为38.7%。建议进一步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首先,在上课前应该让学生了解所有的实验项目,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意义。第二,应该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熟练使用实验仪器设备,这是做好实验的前提。第三,在实验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不是让学生机械的跟着实验教师的操作或按照实验指导书的步骤完成实验,要让学生理解实验过程方法,鼓励学生提出新的有创造性的实验方法。

 2、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

 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摆脱学生被动的操作,建议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围绕课程的教学内容,自己选择实验项目,利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独立的、自主的完成实验过程,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样既能让学生对课程的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习

    1、加强课间实习基地建设

 调查结果显示我区教育技术学专业课间实习非常薄弱,50%的学生认为课间实习难的原因是联系实习点麻烦。为实现专业教育目标,建立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和稳定的互惠互利的校外实习基地十分重要。院内计算机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软件制作室、光学投影实验室、音像技术实验室、摄影实验室、计算机硬件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网络中心、教育技术中心等。中小学、电教馆、电视台及计算机公司等也是很好的实习基地,与他们建立合作办学的方式,可以解决校内实践基地不健全的难题,学生也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丰富了理论教学的内容。经常联系学校附近甚至联系各地市县的学校作为定点实习场所,通过立足自身的特点采取“双方互惠”的原则下,建立相对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在圆满完成教育实践任务的同时,积极为中小学实践基地服务。

 2、加强对学生实习过程的管理和考核

 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我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实习都采用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方式,毕业实习的地点主要是中小学、中职等学校,实习的内容主要是讲授信息技术课程、教育资源开发和计算机硬件维护等工作。实习时间为6到10周。通过访谈有学生认为“因为实习安排过于松散,没有事情干。对实习生的监督不够严格。”加强对学生实习工作的管理和考核。加强对包括对学生实习考勤的管理,实习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实习成绩的评定,实习作品的考核。

 毕业论文

    1、开设毕业论文写作指导课

 调查结果显示有50%的学生不会写论文。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的统一指导,建议在第七学期开设毕业论文写作指导课程,能很好的解决学生不会写论文这个问题。毕业论文写作课程主要从毕业论文的选题、不同类型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法、毕业论文的格式等几个方面向学生讲授如何写作毕业论文,让学生掌握毕业论文写作的一般方法。

篇7

关键词:毕业论文;检索;ASP技术;ACCESS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6-6203-03

Using ASP Technology to Achieve a Simple Thesis Searching System

ZHU Qiang

(Tongcheng Teachers College,Tongcheng 231400,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how to use ASP technology and ACCESS database technology to develop a simple version of the graduation thesis searching system, From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system,data flow diagram, function module, database storage four aspects about the process of system development, Introduces the login module, interface module, a retrieval module, The whole papers show modules four modules.

Key words: graduation thesis; retrieval; ASP technology; ACCESS database

毕业论文的管理工作受到了各学校的高度重视,如何对其进行系统的分类、存储、检索都已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检索功能是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可便于读者快速检索并下载到所需论文,使得论文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本文致力于研究设计一个简易版的毕业论文检索系统,能够快捷、方便、全面、准确地实现论文检索功能。

1开发技术及数据库技术简介

本系统采用ASP技术进行系统开发,使用ACCESS数据库作为后台支撑数据库。

1.1 ASP的基本定义

ASP即Active Server Page的缩写,中文可以翻译为动态服务器网页。它是一种包含了使用VB Script或Jscript脚本程序代码的网页。当浏览器浏览ASP网页时,Web服务器就会根据请求生成相应的HTML代码然后再返回给浏览器,这样浏览器端看到的就是动态生成的网页[1]。ASP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代替CGI脚本程序的一种应用,它可以与数据库和其它程序进行交互。是一种简单、方便的编程工具。在了解了VB Script的基本语法后,只需要清楚各个组件的用途、属性、方法,就可以轻松编写出自己的ASP系统。

1.2 ASP运行基本过程

ASP文件只能运行在服务器上,不能在浏览器上运行。Active服务页也可以使用服务器端的ActiveX部件,这些部件通常是EXE部件,返回的信息在ASP得到解释。ASP的运行过程可简述如下:浏览器向Web服务器请求一个ASP文件时,ASP脚本开始运行,Web服务器从头至尾运行ASP脚本,并且把HTML页返回给浏览器。如果要通过ASP访问Web数据库,则Web服务器接受浏览器请求,通过ODBC或者OLEDB把请求发送给数据库服务器,再从数据库服务器接受数据,把产生的网页和数据送回到浏览器。

1.3 ACCESS数据库简介

Access数据库是Microsoft Office 2000套装软件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小型桌面数据库管理系统,适用于小型企业、学校、个人等用户。

2 SERVER运行环境及系统开发工具

2.1 SERVER运行环境

2.1.1操作系统

WINDOWS2000及以上。

2.1.2 WEBSERVER

IIS5.0。

2.2系统开发工具

考虑本系统为简易版的,笔者建议可采用易学、快捷、方便的Dreamweaver MX作为开发工具。

3系统工作原理

检索的前提是论文的各项属性信息已存储在数据库中,将毕业论文原稿存储在相应的文件夹下。论文的属性可细分为论文名称、类型、关键字、作者、作者单位。同时,在毕业论文的检索项中也包括了这几项信息。用户进行检索时,可有选择地输入各种检索信息,系统根据所输入的检索信息对数据库进行扫描。当它找到与其相匹配的论文时,就将论文及其信息显示在屏幕上,并支持下载论文原稿。本系统支持简单的模糊检索,即在检索栏中输入字词的一部分就能完成检索。

4系统的模块结构图及数据流程图

4.1系统的模块结构图

模块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注册后的用户可通过自己的用户名、密码登录系统。登录后就可以访问其他的模块了。

图1系统的模块结构图

4.2检索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检索系统的数据流程图如图2所示。检索人员输入检索信息,检索信息处理程序接受检索信息,然后访问数据库,得到检索结果。检索结果经屏幕处理程序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

5系统主要功能模块介绍

5.1用户登录模块

用户登录模块是用户进入系统的验证模块,只有通过身份验证的用户才能进行论文检索和其他操作。用户使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此模块访问数据库,核对用户名和密码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允许用户进入系统进行论文检索,反之,则要求用户重新登录或注册。

5.2用户注册模块

用户注册模块给新用户提供注册功能。当用户第一次登录系统或忘记密码时就可以使用注册功能。在这个模块里,用户填写用户名、密码、email地址、姓名、性别等信息,实现注册。当然,信息填写时有些限制和约定,如用户名长度、密码长度、邮箱格式等。如果用户填写的信息不合要求,系统就提醒用户重新注册。如果所填的信息合法,系统就会同意用户注册,并将各信息存入数据库。这样,用户就得到了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可以顺利登录系统了。

5.3检索界面模块

通过身份验证的用户即可访问检索界面模块,该模块是用户进行毕业论文检索的界面。论文检索栏目是该模块的核心部分,它给用户提供了五个检索项,分别为名称、关键字、作者、作者单位、类型。这五个检索项也就是数据库中毕业论文的五个属性。用户可以根据这五个检索项或选择其中任意个检索项检索毕业论文。

5.4论文检索模块

该模块是系统的核心模块。它实现的功能就是论文检索并显示,可通过输入关键字实现检索论文的功能。该模块的详细工作流程如下:

5.4.1接受论文检索界面中输入的论文检索信息

在论文检索界面中,检索栏中用于输入各检索信息。这些检索信息通过表单中的Post方式传递给论文检索模块。论文检索模块中通过Request.Form函数接受表单中的检索信息。

5.4.2与数据库建立连接

检索毕业论文必须访问数据库,访问之前就需要与数据库建立连接。本系统使用CreateObject函数和Open方法就来完成它们之间的连接。

5.4.3根据检索信息,对数据库中的毕业论文信息进行扫描核对,找出用户要检索的论文

本系统采用最常用的SQL查询语句(select···from···where)来选取符合条件的数据库段。在这里,系统使用了like %···%来支持模糊搜索。

5.4.4将检索到的论文显示在屏幕上

为了能够显示所有符合检索条件的毕业论文,系统使用了do while循环语句来循环显示。系统通过rs语句来接受数据库中的论文信息,然后使用response.Write函数来显示各论文信息。

5.5通显论文模块

通显论文模块实现的功能是将数据库中所有的论文全部显示出来。

6系统的数据库存储情况

6.1用户信息表

用户信息表是存储用户基本信息的数据库表,它包括六个属性列,分别是用户名、用户密码、用户email地址、用户的真实姓名、用户性别、用户生日。用户登录系统或注册时都必须访问该数据库表。

6.2毕业论文信息表

毕业论文信息表是存储毕业论文相关信息的数据库表,它包括五个属性列,分别是论文所在文件夹、毕业论文题目、论文类型、论文关键字、论文作者、作者的所在单位。此表是该系统的核心数据库表,它给系统的检索工作提供了后台支持。

7结束语

笔者在独立的环境下研究检索系统的开发,如何将该系统融合到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大环境下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该系统为简易版,不支持对论文正文信息的检索,功能相对比较简单。

篇8

关键词:学位论文 Open API开发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3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3)04-0069-05

目前,国内大学图书馆学位论文数据库建设都已初具规模,以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华东师大馆)学位论文数据库为例,目前已经收录了所在院校恢复高考以来的全部博硕士学位论文。其明显的持续性特点,已经成为大学图书馆特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国内大学图书馆的学位论文数据库仅仅作为学术资源提供本校读者检索和全文下载服务,其主要原因在于学位论文管理系统平台服务模式简单、系统封闭且只注重检索功能所致。探索学位论文拓展服务的新途径,对推进图书馆利用学术资源开展深层次服务、提升大学学术资源全方位服务能力,使其在服务社会、支持教学科研过程以及促进产学研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针对当前大学图书馆特色资源服务模式简单、系统封闭、单一学术型功能等特点,华东师大馆以学位论文数据库为例,在探索其深层次拓展服务模式方面做了一些尝试。通过开发基于数据库平台的元数据Open API,实现了学位论文的拓展应用。并结合当前较为主流的通用门户网站开发环境,开发了标准的应用端Open API调用程序框架,为学位论文元数据嵌入社会网络环境及用户门户网站的数据融合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1 学位论文元数据Open API开发应用需求分析

1.1 国内外应用现状

当前,国内的学位论文主要由数据库商、国家法定学位论文收藏机构、公益性学位论文共建单位以及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等提供相对集中的检索和分级分布联合保障相结合的信息共享服务。但在利用学位论文元数据拓展其服务范围、开展增值服务等方面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华东师大馆在学位论文数据库回溯建库工作中,对如何利用学位论文元数据开展深层服务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国内外应用调研。美国普渡(Purdue)大学在开展学位论文为社会服务方面,推出了一个Web服务[1],其涵盖全州所有大学研究者目录以及一个可以在搜索结果页面显示每一位研究者指导的学位论文信息,为研究者和商业人士提供了一个获取学者以及其指导学位论文元数据的检索平台,在推进研究成果商业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平台后端的元数据信息,即通过全州各大学学位论文数据库系统元数据Open API自动获取,这种数据获取方式较好地解决了自动获取多来源异构或同构数据以及数据同步更新一致性问题。在国内,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建立了基于馆藏特色资源元数据Open API的集成服务支撑平台[2-3],用以支持面向用户环境的嵌入式服务。上述国内外利用学术资源开展的拓展服务为探索学位论文元数据Open API开发与应用提供了可借鉴的实例。

1.2 需求分析

随着越来越多学术资源/内容的出现,基于学术资源支持教学科研的属性,图书馆一直以来都在致力于基于学术资源元数据进行分类整合和发现工具的研究,以提高在浩瀚的学术资源中为读者快速提供所需资源的能力,而学术资源元数据的其它属性往往被忽略。以学位论文为例,它作为大学的特有学术资源,除了拥有支持学术研究之外,因其特有的原创、研究生培养以及与教学关系紧密等属性,在社会服务、教学水平评估以及辅助决策支持等方面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在开发学位论文元数据Open API的应用调研过程中,重点调研了与学位论文有关的研究生院、学校信息化办公室、有硕博士授权的部分院系以及相关管理部门。主要的需求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研究生院的需求。在为社会考生提供招生信息方面,研究生院的老师们在多年的招生实践中体会到,社会考生在报考研究生时,首选各大学研究生院门户网站作为信息源,考生希望从中获得大学招生人数和招生专业信息的同时,更希望找到符合自己研究兴趣的指导教师详细信息,每年的招生季都会有很多类似的咨询。因此,研究生院希望通过将学位论文元数据嵌入到招生信息的相关查询中,社会考生可以在查询博硕士招生信息的同时,获得教师历年培养研究生学位论文信息。

(2)信息化办公室的需求。华东师范大学门户网站由学校信息化办公室负责建设。大学门户网站及院系所门户网站作为宣传大学教学科研成果的社会网络窗口,一般都设有类似“教师名录”或“教师简介”等栏目,栏目主要用于展示教师的教学、科研以及社会兼职等个人信息,通常这些信息需要教师个人维护。往往由于各种原因,类似栏目的动态信息更新不及时,甚至空白,没有起到栏目设计之初的作用。因此,信息化办公室及院系的老师都希望动态将教师指导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信息嵌入到“教师名录”或“教师简介”页面中涉及教学成果信息栏目。

(3)学校职能部门的需求。职能部门的需求表现在利用学位论文元数据信息辅助教学水平评估及反映学科发展变化方面。希望利用学位论文特有的原创、研究生培养以及与教学关系紧密等属性,为学科发展、评估教师教学能力和学位论文质量等方面提供科学的统计数据。

1.3 技术思路

Web Service、SOA等技术架构为解决异构环境中的数据传递、应用互操作提供了充分的支持。针对学位论文数据库系统本身的特点,采用WCF平台进行面向应用的Open API的开发,提供学位论文信息服务Web Service,让不同系统的第三方应用根据需要调用学位论文元数据Open API,实现同构或异构平台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互操作。同时采用轻量级的Web Widget技术,将小巧的客户端学位论文信息服务调用代码嵌入到用户浏览的网页中,实现学位论文信息的直接推送。通过面向服务端与面向客户端这两种互补的技术方式,来满足学位论文信息服务多样化的需求。

利用Open API拓展学位论文的服务范围和应用领域,其核心技术之一是数据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因此,提高数据在传输和应用过程的安全、稳定性非常重要。同时,Open API的应用推广有其特殊性,它与一般的Web应用不同。因此,在学术资源Open API开发过程中,还需要关注以下问题:

(1)明确应用基础上的针对性开发原则。Open API与Web服务不同,它本身并不能实现任何一个完整的服务,需要Open API提供者和应用平台两方面协作完成。因此,有明确的需求是快速实现Open API应用的必要前提。

(2)遵从调用方式简单的开发原则。Open API开发的最终目的是为应用服务,要完成一个Open API的应用部署,应用平台需要辅之以必要的编码才能实现Open API的嵌入。因此,Open API的调用方式方便与否决定应用部署的成败。

(3)注重数据传输过程的安全控制原则。与互联网资源Open API不同,学术资源Open API是针对学术资源而开发的,其后台数据的安全性要求较高。因此,防止非法应用恶意调用的控制机制是保证数据源安全的重要环节。WCF安全控制框架下的X509证书以及在系统部署中兼顾防火墙和入侵防御系统等技术在Open API开发和调用过程中非常重要。

2 技术实现

在基于上述学位论文元数据Open API开发应用的需求分析基础上,在程序开发过程中采用通用框架,以屏蔽学位论文数据库与应用端平台的异构性、开发语言的多样性等问题。同时,最大化降低所开发Open API的调用复杂度,以利于Open API的推广使用。基于这样的开发理念,开发了两种不同方式的API——Web Service API和Widget API,并提供相应API调用说明和调用应用案例。应用端可根据调用说明,套用案例快速实现学位论文Open API的调用,达到应用的快速推广。

2.1 Web Service API开发

Web Service、WCF平台等技术为解决异构环境中的应用相互操作提供了充分的支持。Web Service技术实现了不同的系统之间用“软件-软件对话”的方式相互调用,软件应用之间可以基于Web无缝集成。WCF作为基于面向服务体系结构标准的分布式应用程序开发模型,具有很好的互操作、安全可信赖性以及通用性,并可以以一系列协议的定义、实现、为流程和框架,通过服务实现与服务内容的分离,轻松为学位论文数据库构建松耦合的分布式Web Service API。针对学位论文数据库系统平台特点,在.NET环境下,以WCF为技术支撑,采用WSDL描述语言及SOAP协议,以面向服务的方式来创建学位论文Web Service API:

(1)以将为应用端开放的服务为依据进行服务协定定义,如以“专业代码”为参数,返回元数据集:

DataSet GetDataByMajor(string majorCode);

(2)实现服务协定

public DataSet GetDataByMajor(string majorCode)

{…// 详细实现,将结果保存在数组中返回}

(3)搭建宿主,服务

公开WCF服务,以IIS+.NET Frameword 4.0环境为例,以IIS作为宿主承载服务。

WCF的学位论文 Web Service API的通信机制是基于SOAP的Web服务,因此所开发的API可以与运行在不同环境中的应用进行通信。开发的Web Service API将学位论文获取服务封装成一个URL后,用所开发的Web Service取代用户对学位论文数据库的直接读取服务。应用端从服务器端获取数据时处于一个相对透明的状态,只需要根据API调用说明文档了解API对外提供的函数及参数说明,在其Web服务中引用所的URL后,系统会生成访问数据库的类和对象,并将其实例化,即可像使用本地的函数一样来实现调用Web Services API提供的数据资源,无需关心数据库系统内部结构,从而实现异构平台之间的数据传递和互操作 (见图1) 。

由于学位论文的特殊性,在接口开发时需要考虑推送数据的安全性,以确保所开发的Web Service API被授权的第三方调用。在安全控制机制上,采用X509证书机制,经过X509证书加密后的输入及获取到的输出内容,均为被加密的密文,即使是在公网中,也无法看到明文,确保了数据的传输安全;应用端和服务器端证书对匹配,又确保了接口的调用安全。

2.2 Widget API开发

借鉴Web Widget的开发模式,通过开发学位论文Widget API,将学位论文平台和第三方应用平台通过所开发的API联系起来,打破了网站间的屏蔽,使网站不再只是通过超链接的简单连接,便可以实现在第三方网站中混搭学位论文信息。在软件部署上兼顾Web应用防火墙和入侵防御系统等方式来增强数据的安全控制,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安全性。学位论文Widget API主要分服务端、视图层、应用端三个框架。其中,服务端基于实现从学位论文数据库中获取信息;视图层定义学位论文展示形式,即相应的.js和.css文件;应用端传递相关参数并发起学位论文Widget API的调用命令。采用jQuery开发技术,将应用端的用户查询内容以Get的方法发送到学位论文数据库服务器端,学位论文数据库服务器以JSON格式返回查询结果到应用端,应用端通过嵌入视图层的相关代码,实现返回的学位论文信息在本地网页中的重现和融合(见图2)。

应用端调用Widget API时,只需要在其门户网站相应检索位置嵌入一段JavaScript脚本语言代码,并参考API调用文档中提供的查询参数说明,便可以实现从服务层获取数据并按照视图层预先设计好的结构在本地网站展示,完成调用此类型的Open API功能。

//通过jQuery技术将应用端查询返回到服务器端,调用服务器端Widget.aps程序查询相关学位论文信息,Widget.aps会将查询结果以数组返回。

$.getJSON("http://IP地址/Widget.asp?callback=?&type="+type+ " &keyword="+keyword+"&page="+page,function(data){disp(page, data);});}

disp(page, data){…//对获取到的学位论文信息进行重组及重现};

视图层的数据重现方式可以是应用端自主开发,华东师大馆为了学位论文API的应用推广,还为应用端提供了视图层的数据重现方式参考案例,应用端可以直接将相关代码嵌入到自己网站中,若应用端需要特定的展示方式,则需要应用端做简单的本地化修改便可以使用。

3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实践

3.1 研究生院门户网站应用

在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的研究生门户网站,将学位论文元数据嵌入到博硕士招生信息查询栏目,社会考生可以通过 “专业名称”等途径查询历年研究生学位论文元数据(以“专业名称”为“逻辑学”的查询结果见图3)。

长期以来,学位论文只是作为学术资源提供本校读者的检索和下载服务,其学术资源以外的属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学位论文元数据Open API嵌入研究生院门户网站的应用,社会考生可以通过多途径了解学校研究生培养方向以及教师指导学位论文的数量、选题、研究方向、摘要等信息,对社会考生报考学校和选择符合自己研究兴趣的指导教师提供参考。同时发挥了学位论文作为学术资源的社会服务功能,使学术资源在社会层面得到共享。这一应用得到了研究生院的充分肯定,每年有专项经费作为应用的支持。

3.2 学校门户网站应用

学位论文元数据Open API在学校教师主页的嵌入式应用,拓展了学位论文数据库服务范围,实现教师指导学位论文信息的动态。以软件学院某教师为例,其个人简介界面嵌入“指导学位论文信息”链接,点击即可获取其历年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信息(见图4)。

这一实践较好地实现了利用第三方平台——学校门户网站展示本校教师教学学术成果,实现学位论文元数据的针对性开放。并通过多途径、多渠道扩大教师学术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同时,院系门户网站可以通过教师工号及姓名调用学校“教师名录”栏目信息,在院系门户网站展示本院系教师指导学位论文的相关信息,从学科或专业角度展示学校教学研究成果,增强行业竞争力。这一应用对扩大教师学术影响力、促进教学研究成果转化生产力以及产学研结合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3 学校职能部门应用

(1)通过Open API获取各学科或子学科的批量数据,加之年限分面限制,从历年学位论文数量变化角度反映各学科领域研究趋势。通过结合Google图形接口,从Open API返回查询结果的XML格式数据直接提交到Google API,即可产生图形化分析结果。反映了“电子科学与技术”和“数学”专业学位论文数量的变化关系图(见图5)。

(2)通过Open API获取各院系的批量数据,辅以学院、专业以及年代参数限制获取相关学位论文元数据,并通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MFD),运用屏幕抓取技术,可以直接获取学位论文被引数据,从中产生学位论文被引分析报告。通过教师指导学位论文被引数量这一侧面,为学校从学位论文被引角度评价教师指导学位论文质量提供了准确的参考数据(以教育科学学院2010年毕业生高被引学位论文为例的被引分析见表1。其中,学生、教师名字以编码表示;统计时间:2013-4-29)。

(3)通过Open API获取学位论文元数据,结合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关联关系,从教师出发,可以得到学生以及学生的学生等关联关系,形成上有教师下有学生,学生下面还有学生的学者关系网,从中可以分析从一个教师出发所形成的教学科研人员关系网(见图6)。

学位论文作为学校教学科研成果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某一方面可以反映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根据职能部门的需求,通过学位论文元数据Open API获取特定需求数据,为学校职能部门提供第一手教师以及研究生的人员管理和统计分析数据,充分发挥了学位论文在支持管理决策方面的积极作用,应用得到了学校人事处、师资办、学科办以及研究生院的充分肯定。

4 结语

学位论文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信息资源和知识宝藏。其有效的开发和合理利用,不仅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还关系到学位论文原创性成果的社会化利用和论文创新成果的转移,是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创新发展的需要[4-5]。华东师大馆在利用学位论文元数据Open API开展拓展服务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希望借鉴国内外成熟的混搭应用实例,把具有稳定、合法、可靠的学位论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源,在原有学位论文仅仅作为学术资源提供检索服务基础上,推进学位论文深层次服务的开展,以改变学位论文数据库仅仅作为学术资源的单一属性。充分挖掘学术资源的多重属性,有效提高了学术资源的服务能力。

学位论文Open API的开发与应用不仅为大学图书馆探索利用学术资源开展深层次服务提供了参考模式。同时,图书馆作为数据库建设方,随着应用的不断拓展,带来更多校内外用户的持续关注,也促进了学位论文数据库的不断优化,提高了数据库的完整性和数据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Nicole C.Engard. Librayr Mashups:Exploring New Ways to Deliver Library Data[M].Information Today,Inc.,2009:285-287.

[2]李峰等.跨界数据融汇模型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0,(11):24-28.

[3]李春旺.图书馆集成融汇服务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9,(12):1-6.

[4]贺德方等.中国学位论文收集与服务系统的构建[J].情报学报,2009,(8):634-640.

篇9

专项任务名称 甲醇生产废水处理

姓名 专业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班级 学号

一、 任务情况描述:

(1)熟悉甲醇生产工艺及操作参数,搜集甲醇废水处理相关资料并分析研究。

(2)进一步熟悉甲醇生产工艺及操作参数,优选甲醇废水处理工艺。

(3)分析优化甲醇废水处理工艺。

二、任务完成计划:

2.23~3.23熟悉甲醇生产工艺及操作参数,搜集甲醇废水处理相关资料并分析研究。

3.24~4.24进一步熟悉甲醇生产工艺及操作参数,优选甲醇废水处理工艺。

4.25~5.25做好本职工作同时,认真撰写并修改论文。

5.26~6.07 资料整理,准备答辩。

三、计划答辩时间:

XX.06.08~XX.06.14

实习指导教师(签字): 系学生顶岗实习领导小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学生顶岗实习生活污水处理分析任务书

专项任务名称 某生活污水处理分析

姓名 专业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班级 08级 学号

一、 任务情况描述:

(1)熟悉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平面布置;熟悉各处理设施的功能、结构、工作原理、运行参数;

(2)理解运行参数含义,会测定,并能用于运行指导;

(3)掌握工艺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的措施,逐步能独立操作、分析;

(4)会分析解决运行中出现的突发问题;

(5)做好运行记录、维修保养记录,并统计分析各项记录,以更好地指导生产。

二、任务完成计划:

2.23~3.13熟悉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平面布置;熟悉各处理设施的功能、结构、工作原理、运行参数,查阅收集相关资料。

3.14~4.24理解运行参数含义,进一步掌握工艺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的措施,逐步能独立操作分析,做好论文撰写准备。

4.25~5.25 分析解决运行中出现的突发问题,完成论文撰写。

5.26~6.07 修改论文,准备答辩。

三、计划答辩时间:

XX.06.08~XX.06.14

篇10

关键词:学位论文;网络评审系统;研究生教育

作者简介:黄琳(1979-),女,江西宜春人,石家庄铁道大学研究生学院,讲师;王书海(1969-),男,满族,河北承德人,石家庄铁道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授。(河北 石家庄 050043)

基金项目:本文系石家庄铁道大学“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编号:11020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4-0149-01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及书面表达能力等的综合体现,也是反映研究生学术水平和指导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各研究生培养部门都建立了相应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证体系,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评审上做了不少探索性工作,特别是对全部或部分论文实行匿名评审,把匿名评审作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的主要措施之一。[1]匿名评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论文评审的公正性和客观性,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但与此同时,匿名评审工作中也存在不少问题。[2-6]

一、当前研究生匿名评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评审周期长

匿名评审的一般流程是:论文送审院校研究生学位管理人员联系对口院校并将论文寄送至这些院校(以下简称“受托院校”),由受托院校研究生管理秘书将送审论文下发给各学院教学秘书,各学院教学秘书再将送审论文送给评审专家,评审专家评审论文后将学位论文评阅意见返回给教学秘书,教学秘书再将论文评阅意见邮寄给委托评审院校。如此繁杂的评审流程,即便是在各环节都非常顺利的情况下也需要约1个月的时间。如果出现意外,送审时间要2个月,如此长的评审时间也挤占了不少学生完成论文的时间。

2.管理成本高

论文在评审过程中均是人工传递,自动化程度低,且每份评阅论文均以打印稿形式邮寄,既浪费纸张,又不便邮寄。据调查,各高校学位论文送审费多为130~150元/生,其中管理成本占30~50元/生。这些管理成本是完全可以通过现代技术手段降下来的。

3.很难找到合适的评审专家

由于评审工作环节多,有些院校嫌评审费少,不愿接收外审论文。另外,由于评审专家一般只在受托评审院校内找,且多是由研究生教学秘书安排,对有些论文而言,很难找到合适的评审专家。

4.评审质量难以保证

由于对评审专家没有任何约束机制,不少专家在论文评审工作中投入精力不足,加之很难找到特别合适的评审专家,故论文评审质量难以保证。

5.保密工作困难

保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评审结果的客观、公正。由于评审过程均是人为操作,缺乏必要的技术手段支持,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保密责任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也给这些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工作压力。

二、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普及提供了解决途径[7,8]

首先,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位论文的网上评价提供了技术保障。由于网络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通过网络可以使更多、更权威的专家投入到学位论文评审当中,学位论文信息可以在网上快速流转,保证了评审工作的时间要求;现代信息技术为学位论文信息提供了多方位的展示平台和快速的处理能力。

其次,学位论文评审需要网络信息技术作支撑。评审程序是否科学严谨,评审过程是否透明,评审专家是否有权威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网络信息技术作支撑。在技术方面,基于Web的程序设计开发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比较经典的开发模式如采用B/S(Browser / 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架构,以基于.NET Framework4.0版的Visual Studio2010作为软件开发平台,以作为服务器端开发工具,开发语言选用C#,以SQL Server2008作为后台数据库,利用数据库访问技术对数据库进行管理操作等。这些技术为研究生学位络评审系统的开发提供了支撑。[9]

最后,通过建立学位络评审系统可以进一步规范评审程序,及时通报评审信息,从技术上保证评审的公平、公正、公开,从时间上尽量减少送审工作各环节占用的无谓的时间,给学生留够充足的完成论文的时间,同时也可以实现论文完成即可送审的目标。

三、构建研究生学位络评审系统

各高校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的具体要求不尽相同,各省间的学位论文管理细则的差异也比较大,因此,建立一个通用的研究生学位络评审系统的可能性较小。[10]较好的解决办法是建立省级研究生学位络评审系统共享平台。因为同一省份内的各高校联系较多,在省学位办的统一领导下,各高校针对研究生学位管理方面的政策要求也比较一致,这是建立省级研究生学位络评审系统共享平台的基础。从分析河北省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业务流程出发,开发了一套能满足河北省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需要的、本土化的、人性化的、可定制且安全性高的学位论文评审工作平台,研究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需求分析

在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基本模式和要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学位络评审工作的业务流程、数据模型以及系统总体功能需求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描述,为系统的总体设计打下了基础。

2.总体框架的设计和系统功能的实现

根据需求分析,评审系统划分为学位论文管理、评审专家管理、论文评审和综合管理四个功能模块。综合管理是整个系统的支撑模块,学位论文管理和评审专家管理两个模块为论文评审模块,分别提供论文和专家。

3.数据库数据模型的建立

通过建立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及论文-专家关系数据模型,设计出合理的数据结构和存储机制,为数据库建立和系统实现提供了数据支撑。

4.专家信誉评价模型的研究与实现

评审专家的信誉直接影响到学位论文评审结果的质量。通过构建学位论文评审专家信誉评价模型,以及对评审专家的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确定权重值来实现评审系统中专家的信誉度评价,为学位论文评审遴选专家提供了参考,促进了学位论文评审工作的健康发展。

5.系统网络安全的研究与实现

学位论文评审综合业务处理平台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安全可靠的支撑网络环境,根据学位论文评审业务的应用环境和实际需求,从网络信息安全角度构建可靠的学位论文评审网络支撑平台,为学位论文评审系统保驾护航。

四、结束语

建立一套先进的、跨院校的、涵盖各学科的学位络评审系统不仅为各高校提供了通用的、便捷的学位论文评审管理平台,而且对规范论文评审、缩短评审周期、减少评审费用、提高论文质量、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苏日娜.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制度的实践与反思[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09,18(1):25-27.

[2]王则温,赵张耀.关于博士学位论文评审有关问题的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3):38-41.

[3]高立兰.我国学位论文抽检制度研究[D].长沙:湘潭大学,2011.

[4]郭垂根,李春英,崔丽春,等.研究生学位论文匿名评审过程中相关主体分析与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14(1):43-45.

[5]何刚.博士学位论文评价系统的解释结构模型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55-57.

[6]封旭红.学位论文盲审区域合作的实践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9):22-25.

[7]李红梅.高校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监控策略研究[D].成都:西南大学,2008.

[8]张德勤,龚道华,杨勇.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实行网上评阅的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3):34-37.